时间:2023-05-30 09:5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特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即便改革开放给曲阳带来了新的致富契机,即便巍巍太行山给曲阳提供了用不尽的石雕石刻原料,即便老天长眼风调雨顺小麦丰收,曲阳县依然是穷。
曲阳不通火车,交通落后,乡镇企业寥若晨星。人多地少,经济来源狭窄,使全县人均年收入400元左右,实实在在地处在贫困行列。
正是因为穷,曲阳县的女孩子,大凡能够远嫁他乡的都梦幻成真了。而留下的是曲阳数以万计的光棍男人。
然而,贫穷并没有泯灭曲阳人求偶的本性。曲阳在没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提下却充分发展了贩卖女人市场,曲阳人用牙缝中抠出来的票子买来了数以千计的外地女人。一个小小的曲阳县,竟在几年之内,发展了几十个贩卖妇女的“重点村”,“专业村”,上百个贩卖妇女的“专业户”,1500余人的人贩子,买来外地女人4000多。
他们原本是老实的农民,只是为了增加收入,才干起了伤天害理的贩人勾当,不顾法律而铤而走险。这既是道德的悲哀也是法律的悲哀
人贩子的犯罪动机是什么?
人贩子陈二敏和张铁链的交代令人浮想连翩。
去年,曲阳县南镇乡北镇村28岁农民陈二敏带领民工到山西榆次承包建房。由于不会经营管理,包工头陈二敏一年赔了6000元钱。春节到了,看到别人纷纷购买年货,自己却两手空空,心里万分焦急。
“干什么能赚钱呢?”
邻居韩良好来了,帮他出主意。韩说:“村里有七八十人贩卖妇女都发了财,这是无本生意,咱们也去干吧!”陈二敏苦苦思索,终于下了决心:“奶奶的,捞一把再说。”于是,他充当了二道人贩子,专门在石家庄火车站接一道人贩子贩来的妇女,然后领回曲阳农村,转手卖给娶不上媳妇的光棍男人。这贩人的生意居然绝对赢利,4个月时间,他就做成了5笔贩人生意,获利千余元。
开始,陈二敏并不感到害怕。他觉得自己只是在牵线搭桥,成人之好,做的是月下老人。后来得知贩人犯法,想想就心惊肉跳,思前想后,只得跑到公安局投案自首。
东邸乡西邸村村民张铁链今年35岁,妻子是用妹妹换亲换来的,居然一连生了3个女儿,超计划生育两个。全家5口人只种了四亩三分责任田。钱对他来说不仅意味着房子,还意味着要填五张嘴巴的口粮。
今年3月份,同村的张新潮来找他:“铁链,快过年了,咱们也去挣点钱吧。咱村贩女人的很多,都发了财,我们也去捞一把。”
1月5日,他们来到保定火车站,遇上了本村的田开勋、李锁成、田胖蛋,于是就发生了“一·五”绑架拐卖案。
这一天,湖北农民王拐发带着17岁的女儿王正翠、24岁的外甥陈义民和14岁的外甥女陈新秀到河北探亲。他们人生地不熟,下了火车就不知东南西北。曲阳县灵山乡的两个人贩子便盯上了他们,接着,张铁链等五人便合了股,七个人贩子热情地带着王拐发一行四人去河间县“看亲戚”。他们租了三辆车将王拐发一家拉到新乐县南大岳庙村的一处果园里。
此时,天空灰蒙蒙的,纷纷扬扬下起了雪。七个人贩子凑了400元钱打发了司机。又用拖拉机将王拐发四人拉到田开勋家关了起来。
任凭王拐发和两个女孩子苦苦哀求,七个人贩子非但不放人,还将王拐发打成重伤,并将王拐发和其外甥陈义民反绑双手,堵上嘴巴,用麻袋套头扔到拖拉机上,拉到很远的地方扔掉。
尔后,他们便把陈新秀和王正翠卖到了唐县连庄乡的东家村和东秀村,获利5700元。
因不忍看到老头和女孩遭受毒打的场面,张铁链提出不干了。他没分到钱,反而赔了80元车费。
案发后,张铁链躲出去好多天不敢回家,妻子哭着说:“当时不让你非干,缺德哩!”
中国自奴隶社会起,就形成了男尊女卑传统,从掠夺婚姻到买卖婚姻到自由婚姻是社会一大进步,拐卖婚姻无疑是人性的退化
拐卖就意味着反抗。而反抗又意味着迫害。
贵州女青年肖礼玉,今年19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她被人贩子卖到曲阳。肖礼玉极力反抗,以死抗争。
丧心病狂的人贩子先用乙醚把肖礼玉麻醉,然后从头顶上钉入一根二寸半的铁钉。也许是生命的顽强,肖礼玉竟没死,只是变得又呆又痴,嘴巴不能说话。于是,她被卖来卖去,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品。只是后来获救后,送到石家庄,经医院手术取出那根头顶上的铁钉,才恢复了正常,逃出了苦海。
四川省长宁县赵道莲被人贩子卖到白山村,同个陌生的男人“结婚”。她痛不欲生,以泪洗面,瞧空便想跑,其结果是跑一次抓回来一次,痛打一次。最后一次终于跑了,跑到了河里,投水自杀了。
赵道莲的命运有点像《家》中的鸣凤。
自杀对于被拐卖的女人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对于大多数被人贩子拐卖的女人,活着比死还难受。在曲阳县,有一个小女孩刚刚13岁,就被人贩子卖给一位35岁的大汉为妻,幼小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保定市公安局在侦破“一·五”绑架案时发现了她。公安干警看到这个小姑娘呆呆痴痴,一手提着裤子,手拉着35岁男人的衣襟,走路如同掉了胯骨的小狗,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个个泪流满面,痛哭失声。
在一家个体旅店里,临时收容了7名被解救的妇女。她们在旅店墙壁上,歪歪斜斜地写下了几首打油诗,道出了被拐卖被摧残的凄苦心声:
诗一:
春天的花朵真可爱,
可惜春天不常在。
春天如同河中水,
流去永远不回来。
诗二:
人生在世多忧愁,
青春年华白了头。
千难万难天天盼,
跳出苦海见日头。
诗三:
苦难悲绝思故乡,
归乡道路万里长。
被拐女儿心肉惊,
何日能见,我爹娘。
这几首诗虽系俚语村言,却是成千上万个被拐卖妇女的悲痛写照。
巧用细节彰显新闻事实
在电视新闻中,细节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它能给观众长久的回味。细节可以是新闻人物的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也可以是某一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
央视记者巧用细节为新闻开头的手法尤其值得我们这些地方台记者学习。山西假酒事件的第一条新闻《山西发生特大假酒中毒事件》开头是这样的:
解说词:
今年1月27日是农历的除夕,山西省灵丘县突然中断了当晚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春节晚会节目,所有频道都显示了一条紧急通知:朔州市有7人因饮用文水、清徐两地生产的散装的白酒造成死亡。根据调查,假酒已卖到灵丘,请全县人民立即禁用这种散装酒,并相互通知他人……
画面:
农户门前两个亮堂堂的大红灯笼的特写;农户家里正在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电视屏幕上出现了紧急通知……
这一组对比鲜明的特写画面和解说词,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这则新闻的开头牢牢地抓住了受众的注意力。接着,电视画面这样展开:从热闹的街市、大红的灯笼切入到医院的抢救;再转到受害人家里的一张张全家福照片的特写,然后是门上面贴着的红对联,再切到中毒群众的痛苦的表情……通过这些细节画面的组接和多次运用,随着解说的进一步深入,记者把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思绪,逐渐推向了一种对造假者深恶痛绝的。可以说,正是因为记者对细节的巧妙、合理运用,使得这则新闻从一开始就十分吸引人。
从广义上讲,电视新闻的细节不仅仅指的是新闻中人物、场景的特写镜头,它还应该包括能揭示新闻主题的、看起来细小却耐人寻味的一些声画信息,通俗地说,是一些新闻故事中细小的事件。但这些细小的事件往往能够以小见大,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观众留下悠长的思考,从而使节目本身变得有深度。
怎样捕捉细节
想要捕捉到好的细节,笔者以为首先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使新闻节奏明快。其次镜头要成龙配套,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镜头要成龙配套共有三层含义: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镜头景别要成龙配套;镜头拍摄角度要成龙配套。同时镜头要突出特征,角度常新。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再次要善于挑、等、抢。挑、等、抢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基本功。前期采访拍摄中,必须根据新闻主题及人物、事物的特点,把那些最能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及事物特色的关键画面在磁带上定格。为此必须练就一身挑、等、抢的过硬功夫。
有的记者往往热衷于摆拍或补拍,其实这完全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更好地完成声画同步的捕捉,就要求记者要在新闻现场进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电视拍摄挑、等、抢的技法,将那些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新闻主题思想的素材挑出来。同时,还要按照新闻现场事态的发展变化进程,进行观察、分析,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走向,有预见性地抢拍那些能反映新闻事实的现场语言和画面,以增强新闻的价值和可信度。
细节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新闻中的细节,必须完全真实,来不得半点合理想象和客里空。当然,我们在运用细节的时候,也不能仅仅满足于细节的真实再现,而且还要注重细节内涵的开掘和表现。电视新闻细节的孤立表现,有时甚至会让观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只有揭示出丰富的思想内涵,并将其与新闻作品的主题有机融合,细节才有生命,才会为电视新闻增光添彩。
其次,我们在做一则新闻报道之前也必须审视一下这则新闻中到底需要多少细节,甚至要不要用细节。因为并不是每一则新闻都需要细节,对于各种各样的新闻来说,也并非是细节越多越好。比如有时候新闻需要反映全貌,解说词说的是全局性的东西,还有些是表现气势恢弘的大场面,像这种情况就不需要用画面细节。特别是一旦新闻中需要运用特写蒙太奇,最重要的是选择典型的特写镜头,也就是典型细节,这就必须围绕所要表现的主题去拍,一些无关的特写镜头只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同时特写蒙太奇中的特写镜头必须和其他镜头合理衔接,不但要符合视觉习惯,还要注意有反映全貌的镜头搭配。因为特写镜头反映的只是局部,不能孤立地表现,而是应该让人知道特写镜头表现的对象和对象处在什么环境和背景之下。细节镜头的剪辑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掌握好节奏。比如反映紧张气氛时镜头要相对切得快,反映舒缓的气氛时镜头要切得慢。但总的来说,细节镜头不能用得太长,因为镜头包含的信息量少,观众短时间就能看得清楚,太长会显得拖沓。
怎样使电视新闻细节的语言、声画等因素恰当地表现主题,准确传送有效的信息,这就要求电视记者编辑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撰写好每一段话、制作好每一幅图像,做到画面中的图像语言与抽象语言配合默契,对客观现实反映真实、完整,播出的新闻内容深刻、新颖,主题鲜明、突出。
如何展示新闻摄影的价值,如何做好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课题,已经摆在了摄影记者面前。
一目了然与深度报道
新闻摄影,是以形象语言传播新闻的,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一目了然,并不等于肤浅和浮光掠影,深度报道绝非文字记者的专利。
新闻摄影的深度报道:一是指对一个问题、事件或人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研究,经过一次或多次采访挖掘,用“系列”组照的形式,深刻立体地进行报道;二是指信息量大、形象语言丰富、具有冲击力,引发读者想像、联想和思考的独幅新闻照片。
必须指出,形象语言不到位,全凭文字说明帮忙的新闻照片,只是一般的新闻照片,不是新闻摄影深度报道。于文国的《窑主与矿工》,画面形象是原始笨重的生产方式、效率极低的生产力以及窑主与矿工对比鲜明的生产关系。在这些东西背后,隐藏着黑心窑主无视国家劳动法、劳动安全法,非法经营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的本质属性。
深度报道与以人为本
“读图时代”的报纸,使用照片越来越多,与之相适应,摄影记者队伍迅速扩大。激烈的竞争使不少摄影记者有这样的苦衷:突发性、时效性新闻不可能天天有;日常报道该拍的东西,不是自己拍了,就是别人拍过;新闻资源面临枯竭。这种状况正好说明,新闻摄影更需向深度报道进军。
比如说“民工潮”,改革开放以来,这个题材已经被人拍滥了。拍来拍去,无非是春节前后民工们排队买火车票,枕着行李疲倦地躺在广场上候车,艰难地挤在车厢里等屡见不鲜的场面。然而,人民日报曾刊发过一组照片《第二故乡过大年》,报道的是两个在杭州打工的四川民工春节不回家,让老婆孩子到杭州团聚。那些夫妻双双游西湖、买年货、贴春联的镜头,让人耳目一新。
做深度报道,不但要求摄影记者深入生活,不断发现新题材,还要依靠辩证思维,多角度、多侧面地切入某些不得不反复报道的题材。要使这些题材常报常新,关键是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舆论监督与深度报道
从事新闻摄影,记者当然要具备“新闻眼”,而拿出深度报道,单凭“新闻眼”还是不够的。同样的题材,切入视角不同,就会有报道深与浅的反差。素质高的摄影记者,善于用经济的、人文的、法制的、审美的视角切入不同题材,作出有深度的报道。
挖掘新闻摄影深度报道,还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走出一些误区,辩证地看待深度报道与“消极题材”的关系。题材的积极与消极应当说是相对的,作为媒体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要追求促进社会进步的舆论监督效果。关于河南艾滋病村的那组照片,应当说是相当优秀的深度报道,它真实地记录了大批患者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惨状,启迪人们行为自律,远离疾病传染源,也尊重满足了广大读者的知情权。或许是舆论监督的威力,或是时间上的巧合,这一“组照”在媒体上传播后,河南省政府派出了十几个工作组进驻那些艾滋病村。
特写在深度报道中的地位
人物特写是指从新闻现场选择人最富特征的局部细节,细腻地刻画其形象,揭示其精神和内心世界。优秀的人物特写,对读者有冲击力。
2001年1月5日,新华社转发路透社一张报道西伯利亚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50度的照片。画面上不是通常的冰天雪地、狂风大作,而是一个睫毛上挂满冰珠年轻姑娘的特写。这张照片说明,不仅反映社会题材的深度报道离不开人物特写,报道自然现象的变化,一旦创造性地运用了人物特写,照片就会产生奇特的深度和感染力。
深度报道更需要策划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对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新闻题材进行精心谋划,对所拍摄的内容、步骤、途径等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就能客观、准确、深刻地进行摄影报道,充分凸显其新闻价值,就能将摄影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与广大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1.选择具备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的报道题材
什么是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呢?
第一,新闻报道题材本身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主题,由此可扩展或延伸出一系列的子题。比如、等关系到历史进程的重大新闻事件,本身就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果没有与之对应的多方位多角度的策划,是不可能做好这一类新闻报道的。
第二,新闻报道题材处于发生阶段,还有更重要、更动人心魄的后续发展。比如1998年的抗洪报道,当洪水警报发出时,意味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灾的开始。记者应该预见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洪灾将继续发展,救灾也将一并展开。那么,这又是一个新闻报道的大好时机,在洪灾与救灾共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肯定有大量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事迹涌现,有充分的策划资源。
第三,新闻报道本身虽然止于一定范围,但能引起诸多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比如梁文祥卧底吸毒群的报道,由报道吸毒者,延伸到关于戒毒、禁毒、社会治安的报道与思考,最后成为广州市彻底整治火车站及周边地区的导火线。可以说,拍摄吸毒者,梁文祥并不是第一个,但这一次报道在精心的策划下逐渐扩展,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2.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
考虑策划题材的原则要具备镜头感,即能以视觉形象表达新闻题材的内涵与外延。所谓镜头感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新闻主体能够被画面展现,即是否有东西可拍,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新闻背景及其环境能够被画面展现,即是否可以清楚交代新闻现场周围的状态;三是新闻场面具备较强的冲击力,即是否可以通过画面构图和瞬间新闻形象形成使人共鸣的。南方日报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时,常常考虑的是,这一报道是适合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或者是需要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合作。
3.尊重新闻事实,充分发挥摄影记者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要说这民生新闻的后期制作,先来了解什么是民生新闻。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但是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社会零距离》是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内容相当丰富,既有最新最快的突发性事件,又有实用的动态消息;既有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又有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麻烦琐事的解疑释惑。节目时长为30分钟,囊括了全市的综合消息,符合现代受众的口味。我所谈的民生新闻定位在本市,首先从时间上保证了新闻的新鲜性。很多次,《社会零距离》的记者都是接到栏目热线后立即赶往事发现场拍摄第一手视频资料。其次,由于事件是发生在身边的,也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再者,民生新闻所报道的部分新闻具有一定趣味性,与传统的时政新闻相比更加富有吸引力。
下面重点来说说后期制作。所谓后期制作,是相对于新闻节目中前期采访而言的,就是将记者采回来的素材精加工出来。将新闻制作的更加完善呈现到观众眼前。所以后期制作主要是加工记者粗编的素材,那么记者所提供素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后期制作的可操作空间,所以,后期制作人员和记者之间的要做好良好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后期编辑要想编好一条新闻,首先要深入了解记者提供的素材,哪些镜头用得比较好,哪些镜头不够理想,怎样取舍,声音的效果如何,这些都要了如指掌。后期编辑也要准确理解记者的采访意图。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到了新闻现场后,想要先了解什么呢?选择哪种拍摄手法比较合适?镜头长短该如何取舍?细节应作如何表现呢?从记者的角度出发,后期制作可以比较准确地感受到记者对现场的把握,加深自己对素材的理解。对素材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就要开始制作了。我们后期制作目前是用非线在电脑上的对画面进行编辑。非线即为非线性编辑,相对于线性编辑来说的,线性编辑必须按编完第一个画面、再编第二个画面,编完第二个画面再编第三个画面这样子的一根线的编辑下来。而非线性编辑因为是在电脑上实现的,它的视频音频素材,都以素材块的方式出现,可以实现画面次序上的随意编辑。首先图像上,画面一般分为大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一般不能将相同景别的画面编在一起。就是说,你第一个画面用的是一个人的面部特写,第二个画面就最好不要再接一个面部的特写,两个特写放一起让人看了感觉不舒服。注意图像不能有跳轴,简单说就是记者在拍摄时,他与被拍主体的方位,应该始终在一个相同方位的。如果第一个画面是一个人从左走到右的,下一个画面应该还是从左向右走,你不能跑到他的对面拍,这样出现的效果,就是这人从右向左走了。
一个好的电视画面是需要有字幕有音乐甚至是配上特技的。所以这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先来说说字幕。字幕是电视图像、声音的补充和延伸,可以独立地表情达意,能够使电视画面更加丰富完美,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1]。在《社会零距离》栏目中,除了同期声字幕外,还有标题,标板字幕等,这里用到了框边、箭头等,起到了一个提示和强调的作用。字幕的大小,停留时间的长短,都能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由此可见,字幕在电视画面中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
制作字幕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嵌入就可以了,字幕的颜色、字体、摆放方位、出入屏方式等细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制作得当,会为新闻增色不少。
再来说说音乐与音效。音乐和音效的使用和字幕特技一样,是后期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会零距离》多组成功的报道,音乐的加入绝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癌症患者捐遗体》的报道中,记者恰当的引入音乐,就一下子烘托了感人的价氛围,让人有想流泪的感觉;抑或给一组快放镜头加一段轻快滑稽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使得新闻更紧密的贴近群众的感官世界。
但音乐和音效的使用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制作者对新闻本身所传递的东西是怎样理解的,从而考虑该选什么样的音乐,音乐何时起何时落?当然,字幕和音乐音效在新闻中的使用,能够很好地增加节目的可看性,但也要把握度,不然就会失去新闻节目应有的硬度,甚至招来观众的反感。
当然,电视新闻后期制作需要的是一个多岗位的团队,一条新闻要能达到播出要求,不是一个后期编辑就能完成的,必须依赖于各个岗位的互相配合,所以说,团队合作的观念对于后期制作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曾焕鹏.《新闻爱好者》.
1 电视摄像的技术水平决定画面效果——影响新闻传播效果
作为电视摄像首先要对电视画面负责,要知道什么时候用全景、什么时候用大全景、什么时候用中景,当然更要灵活运用特写、大特写、以及拍摄角度、光线等的运用,用画面将事件交待清楚,并引起反响。
2 增强新闻采编播时效——沟通
其实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在之前做好沟通工作,也就是现在经常课题到的预案,特别是电视摄影更要善于沟通,通过沟通才能明白记者、编导的意图,通过沟通才能了解事情当事人的情况事件的情况,为拍摄做好预案(构思画面)。
2.1同编导记者的沟通
一般新闻事件发生后,基本没有时间在办公室进行沟通,都是在赶赴现场的车上进行,因此,摄像和记者(编导)最好是老搭档,是有默契的、是由灵犀的,当然这是需要在实践中磨合,我们可以从一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可以看出摄像与记者之间的沟通程度,如果沟通充分,摄像会在到达新闻现场第一时间,依据记者(编导)设定的主题,捕捉有效画面,收集有效信息,其结果是事半功倍。
2.2同当事人的沟通
同当事人的沟通会给摄像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及素材的摄取方向,并尽可能多地拍摄这些未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地转给记者(编导),由编导根据事件的画面组织文稿,并对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视新闻片。对于新闻来讲需要交代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进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的画面,内容要丰富,取景手段要多样,构图要错落有致。
良好的沟通会使摄像师完全领会编导意图,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有意识地进行拍摄,经过多次磨合与实战,最终能够实现误差作拍摄,也就是拍摄到的素材不用编辑直接使用,这样不仅提高采编播的效率,也能更好地将拍摄所展示的画面语言真实可信地奉献给电视观众。
3 新闻原生态来自摄像的观察
新闻源是新闻事件的核心,也就是说所有的(素材)信息以这个核心为中心,向外辐射,所以新闻摄像必须要有一定洞察能力,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果断用视频画面记录新闻的原生态素材。
现在我们经常说什么都要“接地气”,电视摄影也不例外,拍摄到的画面要真实可信,要打动人,总重要的就是真实。年前央视新闻里有一段街头采访“你幸福吗”,就很真实,即使记者和回答者之间出现瑕疵,也没有刻意剪辑,在网上引起众多网民的热意,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4电视摄像是摄影艺术和纪实的完美结合
我们上边讲过要拍摄好地新闻片,需要记者和摄像有很好地磨合,这个磨合需要摄像了解记者的意图,因此平常必须进行一定交流,甚至记者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摄像都会明白机位需要用什么角度、什么运动方式、以及运动的快慢程度等等,下面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
4.1取景决定电视画面
电视换面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发生的环境、地点、位置这点需要使用用到大远景或远景,当然如果是以人物活动或景物为为主的事件,一般用中景;如果用来描述人物的情绪、细节时就用近景或特写甚至大特写。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电视摄影,他会根据编导的意思以及事件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换面景别组接,使其在视觉上给观众产生一定的刺激效果,一种震撼,比如索契冬奥会的100米速滑,在转播中有几个特写、近景配合全景画面,使紧张的气氛更加紧张。
4.2镜头角度的选择也很重要
镜头角度一般有正面、侧面、背面、斜面和平视、俯视、仰视,虽然正面拍摄利于观众看清人物达到更好的交流,但是斜、侧方拍摄更能增强所拍摄对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而平视拍摄更符合日常生活视觉的习惯因此画面更真实,当然仰视拍摄就是为了表达对拍摄对象的崇敬心情,具体采用什么角度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一种或多种角度来拍摄。
4.3美丽的构图
我们通常讲黄金分割是最美的画面,因此在画面的结构上要主次分明,空间药合理搭配,景别是我们拍摄人物与景物的常规构图,在合理的光线配合下,力求拍出的画面生动、新颖。
4.4运动方式也需要选择
作为新闻电视摄影,运动方式的选择更为重要,比如上个月的索契冬奥会的报道,镜头的运动形式几乎囊括了推(近景)、拉(远景)、摇、移、跟。是我们看到电视画面,富有变化的运动姿态,可以看到运动员运动的速度、节奏以及这个项目比赛整个过程,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回放,(慢镜头)。
5 用好素材精心编辑,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近年来一些打假的新闻令人震撼,其中很到程度上,都是编导根据摄影素材经过编导的构思、剪辑,使大家信服,比如315晚会,就是摄影记者卧底某些公司或者据线报,进行考证取材,并将过国内外专家的验证分析、科学实验来还原事件的真实性,就像激光笔不是玩具的实验,虽然我们知道了结果,但是如果应用慢镜头回放一下,我想会更令人震撼。那位卧底摄影记者,在特殊的情况下,无法用摄影技巧取得素材,但是她用打量的素材堆砌出了过期食品原料的来龙去脉,这需要后续编导的分析,弄清原来的来源是进出口公司,随后再拍摄进出口公司的素材,直到我们看到的整个利益链,令人震惊和对那些商人的愤恨。
6 结论
我们现在处在信息革命之中,新闻片作为信息的一部分,更需要符合时代的需求,更需要反映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电视摄像是我们最终看到的新闻画面的拍摄者,虽然这些画面是经过编导的裁剪,但只要电视摄影师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提高素质,更好地理解编导意图,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不断地观察、善于思考、乐于交流、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使拍摄的画面更加真实、更富表现力。我们在探讨电视摄影在电视传播的作用时,也不能忽视编导、记者的作用,毕竟一个好的电视新闻片 是在大家的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下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①选择新闻人物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
②凸显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③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的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
④在社会生活的矛盾中表现人物
2、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有哪些? P527
①抓准“镜头”
②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a、 细节要有特点
b、 细节要有动感
③要抓住新闻事实的写
④要情景交融地写
⑤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烘托和凸现
a、 背景材料,特别是当它独立成为一个背景段落时,
一是要挑选那些本身具有镜头感的背景材料,二是
要尽量把它们写的有镜头感。
b、 大量背景材料的运用要讲究巧妙,位置要灵活,最
好是把背景和新鲜的的事实描写自然而有机地融为
一体,成为一个新创造体、新的镜头,从而在全文
中居于更突出的地位,加强特写的立体感与纵深感
3、通讯的基本特征 P315
①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
②真实、有时效性、所报道的事实有新闻价值
③通讯报道的事实比较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满足欲知
详情的需要
④通讯报道的事实更形象、生动,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
原生形态,更具感染力
⑤文体较自由
⑥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⑦体现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⑧多用详述和描法表现事实
⑨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
4、通讯写作中主题的提炼方法和选材方法 P352
提炼主题:①依据事实,提炼主题
②预设主题+事实印证
选材方法:①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②围绕主题选材
③选材忌重复
5、怎样写好事件通讯 P432
①要迅速赶赴事件现场,收集目击材料
a、 亲历事件,捕捉现场素材
b、 采访事发之后的现场
c、 请事件当事人陈述事件的经过和现场素材
②清晰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主要情节和转折点
③从事件中提炼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
④展示事件的关键场面,捕捉事件的戏剧性情节
⑤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
a、 单线条过程结构法
b、 “多线条过程”结构
⑥写好事件中的人物
6、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种类型?有什么作用P195新闻背景:宏观意义:就事物产生和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
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狭义: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
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类型:1、历史背景 2、地理背景 3、知识背景 4、人物背景
5、事件背景 6、政治背景 7、原委背景
作用:①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②揭示事物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③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④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⑤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⑥介绍新闻人物满足读者好奇,阐述人物行为合理性⑦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
1、 结合具体新闻作品,请你谈谈对“用事实说话”的理解
2、 结合具体新闻作品,请你谈谈新闻角度对新闻写作的意
对于电视摄像来说,画面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拍摄画面成败的关键,那些在新闻现场不运用画面思维的摄像往往无法捕捉到新闻现场的动人细节。电视摄像的画面思维能力包括对画面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个方面。
电视记者和文字记者采访报道的一大区别是电视记者要有“画面感”,也就是说,要用形象思维去观察新闻事件现场发生的一切,并将这种形象思维贯穿于采访、摄像、编辑、制作过程的始终。就前期拍摄阶段来说,画面的形象思维要求电视摄像在新闻现场明确自己的拍摄目的,即拍什么、怎么拍。例如,公安部门侦破刑事案件题材的新闻,除了少数能够和公安人员一道去同期拍摄破案的全过程以外,大部分的新闻都是在案件破获以后去拍的。有形象思维的电视摄像一般会拍摄凶器的特写、赃物的特写、案发现场空镜头、审讯的镜头等。观众通过画外音,结合画面能比较清楚地了解案件的情况。
画面逻辑思维是指记者运用逻辑思维对各个镜头进行有机的分列组合,使之更好地展现新闻事件全貌,表达主观情感。这种能力对摄像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部片子的镜头组合是以单个镜头为依据来进行的。摄像所拍摄的每一个镜头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来处理,就可以保证后期画面剪接的有序进行。如在拍摄山林被盗伐时,摄像就要形成这样一种逻辑思维:林场大——人砍树——林木毁坏情况——造成了哪些危害。然后再根据这种思维逻辑,拍摄山林的全景、当地农民乱砍滥伐,接下来拍摄被盗林木现场(树木被砍后留下的树桩),最后拍摄水土流失情况和运木头的汽车。按照这样一种方式去拍摄画面,就能比较连贯和完整地表现整个新闻事件。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就是镜头意识,即摄像对画面构成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镜头比人眼更具有主观性和空间局限性,任何客观空间一旦转变为镜头空间,首先必须经过人的主观选择。这种选择的过程就是视点的取舍,一些摄像在现场漫无目的的推拉摇移是视点不明或无视点的具体表现。因此,拍摄画面时应始终将视点落在新闻事件主体及其相关环境上,任何与主体无关的镜头都会引起观众误解而产生岐义。因此,强化电视新闻镜头意识的主要方面就是要在镜头中突出主体,即所拍的画面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情感要为报道、烘托新闻主体服务。此外,对于电视新闻的镜头来说,应当避免使用艺术片常用的手法。这是因为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时是抱着一种接收信息的心理。简洁流畅的报道形式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画面进行逻辑思维,因此,摄像应该力求使自己的逻辑思维合乎一般观众的思维逻辑。只有这样,新闻事件才能准确、完整地为观众所接受。
另外,每个镜头的画面形象都能表达某种意义。这是因为客观现实的对象一旦进入画框之内,它就具有了某种符号的意义,或者说是象征意义。正如爱森斯坦所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有着良好业务素质的摄像面对新闻事件的现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观察和抓取最富有代表性、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来传达这一新闻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关键性的形象。
例如在《话说运河》中,表现绍兴的风土人情,摄像就抓住了富有特色的酒坛子。普通人家把酒坛子当床架、桌子腿,船上、巷道里堆着一排排酒坛子;航空拍摄一些酒厂堆得像金字塔一样的酒坛子。《食堂关了,农民笑了》是一个反映廉政问题的新闻专题。关掉村级食堂是抚州市金溪县为了刹住干部下乡吃喝风,推进村级政务改革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拍摄这个片子时,摄像捕捉了这样一些镜头:已被关掉食堂的外景,久未开火的灶台,蒙了一层灰的桌椅,屋角堆放的空酒瓶、发了芽的蒜头、锈迹斑斑的锅盆铲子……这些细节镜头的拍摄,都围绕着一个“关”字。关食堂是不是落在了实处?通过拍摄生锈的锅、盆、铲、铺了一层灰的桌椅、久未开火的灶台等特写,让观众在印象中有了这个食堂很长时间没有开过火的感觉。而屋角空酒瓶的画面,很容易使人想象出往日食堂红火时,干部们推杯换盏、大吃大喝的景象。尽管这些镜头拍的只是一些静止的事物,但它们富含信息量,给人联想空间,既交代了食堂关闭情况,又反映出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可以说,摄像的画面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如果仅仅强调某一个方面,就会使所摄像的画面缺乏表现力,不能完整地展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和规律,甚至出现歧义。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新闻图片在当今报业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阐述增强新闻图片形象冲击力的方式方法,举例说明了具有较强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对读者的影响力以及与受众所产生的共鸣。
关键词:新闻图片 形象冲击力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当今社会,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抓住读者注意力,吸引读者眼球成为报业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报纸承担着传递最新新闻信息的重任,随着报业的不断发展,读者的注意力难免产生疲惫期。而此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的新闻照片就是吸引读者的有效方法。新闻摄影区别于文字之处在于照片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具有形象性。因此,增强新闻图片的形象冲击力成了摄影记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具有形象冲击力的新闻图片的重要性
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是优秀新闻照片的两个特性要求。摄影者借助拍摄和编辑的各种技巧,可以将有效的新闻信息传递给读者,其中,形象冲击力是摄影作品的必须要求。只有确切地将真情与真实信息传递给读者的摄影作品才是好作品。《白求恩大夫》照片中满头白发的白求恩大夫在古庙里为伤员动手术的情景,也以对那段艰苦岁月与国际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而成为历史的缩影。新闻图片的传情效果与它在读者心目中产生的共鸣是成正比的。新闻图像使受众的认知、行动成为“超现实”,精确地记录事实是新闻摄影的一大特点,能够把事物清晰明确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是新闻摄影的优秀之处,它远比文字有效果。
二、增强新闻图片形象冲击力的方法
(一)提高摄影技术。摄影视觉实质是一种想象能力,而人的视觉具有强烈的选择性,画面新颖、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有差异的新闻图片能够对读者的眼球形成强烈的冲击力。于是,拍摄技术起到很大的作用,抓住典型瞬间,获取新闻对象的精彩瞬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片面地追求冲击力也会造成不良后果,这就好比人从拐角处走过,趁其不备,躲在暗处吼一声,吓得对方魂不附体,冲击之强烈,印象之深刻自是不言而喻,但换来的只会是对方醒悟后的恼怒。新闻界的老前辈范敬宜认为:“一个好的摄影记者,应该把人作为新闻主体,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拍出第二个人再也拍不到的画面,那才是好照片。”此外,捕捉信息量大的瞬间也是摄影记者应该追求的。比如,德新社和美联社的两名记者在拍摄一起车祸的时候,德新社的记者拍摄的是一辆汽车撞到墙上穿楼而出的瞬间。美联社记者拍的是汽车穿楼而出后与另一辆汽车相撞的瞬间,结果,多数报纸采用的是美联社的照片。捕捉瞬间形象的方法有很多种,象征性的瞬间并不追求事件的全貌,但它能把事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突显出来,这样的方法也能让图片在报道中出彩,同时还给读者留出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挥。
(二)发挥创新思维。拍摄有个性的照片是实现创新的良好方法。要创新,就要跳出原来固定的框框模式,不能等领导发话才去做准备。在创新方面应该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追求“新”而背离原来的新闻事实,要在反映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追求技术方面和内涵方面的“新”,争取拍出有个性的照片。那么,怎样拍出个性新闻照片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在新闻事件中找焦点。针对某些新闻,可能时效性已经不是很强了,那你就需要挖掘事件本身个性的一面,从独特的视角去拍摄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人物情感中找闪光点。人物的情感能显现思想本质内心,在人物情感变化中找出不平凡的地方就是你的成功之处。3、在普遍现象中找个性。特定环境、特定背景下,个性特点是永恒存在的。我们要在共性中找个性,在不同点中找闪光点。另外,特写也是很能表现冲击力的方法。例如,1995年大奖照片是詹姆斯・阿兰・纳斯特威拍摄的《被砍伤的卢旺达人》,画面是一个卢旺达平民的侧面头像,他泪流满面,伤痕累累。这幅特写照片同样有很强的形象冲击力,用一个头部特写表达了作者的拍摄意图。战争和暴力使得这些平民失去了安全感和应有的和平,这也是对和平与安定的一种呼唤,它远比文字叙述触目惊心,更能牵动人们内心的情感心弦。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不和谐势力作出回应,引起众多读者共鸣。
(三)把握摄影技巧。有时,新闻照片是以其隐喻的方式来显示价值的。对新闻图片的深度追求,实现从眼球到内心的冲击是加强新闻图片形象冲击力的另一种方法。例如,贺延光拍摄的一张照片:2003年4月30日,一名非典重症病人终因抢救无效不幸死亡,一位医生久久地站在他的遗体前。这张照片寻求到的是读者的强烈共鸣,没有大段的文字解释,但其意境不言而喻。除此之外,要提高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还可以从合理使用镜头、恰当选择视点、拍摄模式以及拍摄空间等方面下手。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利用能是拍摄效果大大提高,因为它利用的景深、视场都较一般镜头有优势;从别人不太能发现的角度拍摄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僵硬的、呆板的画面中解救出来,有效地打破以往构图模式同样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比如,艾森斯塔德的作品《埃塞俄比亚士兵的双脚》就是以独特的视点拍摄,突出照片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影响因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摄影讲究纪实性,必须表现真正的新闻事件。摄影记者的各方面素质都会影响拍摄效果,记者的价值观念也会对作品造成不同影响;新闻事件本身是否适合进行报道,是否能够传达足够的新闻信息,这些都是摄影记者必须考虑的;能够熟练掌握摄影技巧和驾驭摄影技术对提高形象冲击力也有帮助;最后,受众对新闻图片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是影响新闻图片形象冲击力的一个方面。
苏珊・桑塔格说:“影像加入新闻业队伍就是要引起注意、震荡、吃惊”。在加强冲击力方面有几点原则要坚持。1、加强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品,从根源上杜绝假新闻;2、提高图片编辑摄影水平,严把技术质量关;3、明确行业技术规范,做到有章可循。还应在更新新闻观念、培养人文关怀、提高知识素养、选择摄影素材等方面进行加强。当今报业的激烈竞争促使摄影记者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提高拍摄作品的有效使用度。更多的摄影记者学会从平民视角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新闻照片不断出现,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范围。应读者要求,报业的发展在新闻摄影图片的强烈冲击下不断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新闻图片的发展和提高与受众的视觉需求有着密切联系,传统的文字报纸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享受,因此,具有形象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在当今报纸版面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摄影技术、记者素质、记者对新闻图片拍摄的驾驭能力的逐渐提高,都是综合增强新闻图片形象冲击力的重要保障。寻求“像外之意”更是摄影记者不懈追求的目标,传达最真实的新闻事件,表达最动人的情感,是图片最深层的本质特征。图片的存在为还原事实提供了可能,图片的形象冲击力更为读者的视觉享受缔造了平台。
参考文献:
[1]周祥.试析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N].宜宾日报,2010-3-6(10).
[2]石少华.摄影理论和实践[M].新华出版社.1982.
[3]田维国.把握瞬间[N].周口日报,2010-2-27(17).
事实证明,北京电视台的奥运特色报道收效明显。奥运会期间,北京卫视推出“光荣与梦想”特别节目,全天24小时播出奥运特别节目,其中新闻时段总时长5个半小时,包括“奥林匹克早晨”(每日7时播出)、“奥林匹克新闻”(每日11时30分播出)、“北京新闻”(每日18时播出)和“奥林匹克全景”(每日22时播出)四档栏目。每天都有大量“不可复制”的特色报道持续播出,受到国内外媒体和广大观众的关注,在北京地区显示了强势媒体的品牌形象。
奥林匹克盛会给中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在这场全球新闻大战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启示。
一、注重策划,在赛场外开辟第二战场,让新闻报道体现首都特色,体现东道主电视台的地域优势
作为非持权转播商,北京电视台在赛事资源、信息量、时效性等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我们决定发挥东道主城市电视台的优势,在外采报道中突出地域优势,让我们的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首都特色和大台风范。
8月8日开幕式当晚,新闻节目中心派出了40多组记者,分别奔赴各个新闻现场采访。8月9日一早,“奥林匹克早晨”围绕市民热看转播、各界盛赞、焰火燃放、现场观众疏散、服务部门坚守岗位等,播发了一组开幕式报道,记录了奥林匹亚风吹进东方古都的历史瞬间,体现了鲜明的首都特色。
围绕赛事进程和城市运行,中心编务会在每天的新闻报道中都策划不同的主题报道。以8月14日至16日报道为例:
8月14日下午,奥运开赛第6天,北京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大雨。正在奥林匹克中心区采访的记者立刻拍摄了一条雨中即景的新闻,新闻中心又紧急调派了多路记者,分别采访报道北京市公交、交管、消防、市政、防汛、气象等部门以及志愿者的积极行动。大雨开始后不到4个小时,当天“北京新闻”成功抢发了一组北京措施得力应对降雨的组合报道,呈现了赛场观众有序撤离、城市运行安全有序的雨中即景,并上升到赛事应急保障高效运转、让奥运会更加精彩的高度,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8月15日,大雨过后的北京碧空如洗。“北京新闻”策划播出了一组“好天气、好心情”系列报道。记者分别奔赴奥林匹克公园、沙滩排球体验场、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前门大栅栏文化街、世贸天阶、北京电视台“鸟巢”报道点等地,报道国内外的游客以及北京市民走到户外,走进奥运场馆,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8月16日,奥运开赛以来的第一个周末,北京电视台策划播出了“分享奥运喜悦、欢度快乐周末”一组报道,记录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大型花车巡游表演、石景山雕塑公园奥运文化广场市民热看奥运赛事、国内外观众排队参观首都博物馆、世贸天阶奥运文化广场的文化活动、东单体育中心的市民健身热等,突出了奥运之城的喜庆气氛。
随着奥运会的完美谢幕,新闻节目中心又策划了一组奥运会的总结性报道,围绕奥运会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奥林匹克留下的精神财富等方面,提前组织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二、浓缩赛事信息,寻找真情故事,宣传奥运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奥运会每天都产生大量新闻,新闻节目中心对赛事报道明确了基本思路:浓缩赛事信息,聚焦感人故事,让赛事报道立体生动,体现奥林匹克跨越国界的和平友谊精神。
在海量赛事信息中,各档栏目注意策划推出特色报道。“奥林匹克早晨”根据运动员的年龄特点,推出了特写《“妈妈一族” 闪亮赛场》,报道了冼东妹、栾菊杰等一批 “妈妈选手”,带给观众永不言败、超越自我的启示。而《自古英雄出少年》,则聚焦奥运赛场上的年轻小将,将新闻做得趣味横生。
8月15日,美国体操队将女子个人全能的冠、亚军揽入怀中,我们注意到带领美国女子体操队登上奥运之巅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教练――乔良。于是报道组从乔良现象想到中国击剑队法国籍总教练克里斯蒂安・鲍埃尔、美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等人,制作了新闻特写《奖牌有归属 奥运无国界》,指出奥运是一场超越国家、政治、民族的人类盛会,突出了“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三、灵活编排,将各种报道内容和报道手法熔于一炉,形成收视峰谷效应
奥运会302块金牌都要在北京卫视节目中体现,因此奥运赛事是四档新闻栏目的主轴。根据比赛进程和比赛关注度,我们在栏目编排上突出新闻性、时效性和特色性,赛事回顾、赛事追踪、赛事盘点、金牌榜、当日看点、赛事预告等板块将最及时、最重要的消息一网打尽。赛事保障、城市运行、社会新闻等内容穿插在赛事新闻中,形成收视上的峰谷效应。
各档新闻栏目还巧妙运用多种报道手法,消息、资讯、新闻特写、演播室访谈、SNG直播、路况直播、电话连线、MV宣传片、字幕新闻、短评、读报、互动话题等灵活穿插,交互运用,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力,淡化了大容量节目容易产生的视觉疲劳。
在“北京新闻”栏目,我们结合当天热点,每天推出两三条本台短评,鲜明亮出本台立场,发挥主流媒体引导主流舆论的作用。在“奥林匹克全景”栏目,我们推出“欢乐奥林匹克”和“奥林匹克随想”两个板块,前者让主持人曹一楠围绕赛事讲故事,辅之以轻松的点评,显得轻松诙谐;后者则邀请知名媒体人撰写赛事随想,让观众回味赛场风云的“麻辣烫”滋味。
四、创新组织指挥体系,打破部门界限,实现统一指挥,资源共享
创新组织指挥体系,首先反映在全台奥运报道的整体规划上。2007年12月,北京电视台成立了奥运会、残奥会报道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台奥运报道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规划部署。按照统一部署,北京卫视“光荣与梦想”主要由4个新闻直播时段和5个演播室直播时段组成,夜间零点以后安排重播。在全台一盘棋的指导思想下,全台各个部门互相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了“光荣与梦想”特别节目的制作播出任务。
其次反映在奥运报道组织机构的设置上。早在奥运会开幕之前,新闻节目中心决定打破原有部门设置,实行人员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资源共享。为此,新闻节目中心专门成立了四个奥运报道小组,分别是:编辑播出组、时政报道组、赛事报道组和外采报道组。4个跨部门报道小组的成立,打破了原来各工种各自为战的局限,促进了不同专业知识、不同报道风格的记者、编辑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有利于出好稿、出精品。在中心编务会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各个小组协同作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关键词:内容分析;中学生;《大河报》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50-02
一、研究思路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而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对正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时期的中学生该怎样进行教育和管理?这不仅对于中学老师和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对于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媒体来说也是媒体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报纸就成了承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载体,利用报纸的优势对中学生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解析才可以为中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排疑解惑,真正的解开这一敏感时期学生心中的“疙瘩”。
同理,从对中学生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密度、报道程度等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一家报纸的报道范围、报道倾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该报纸进行评价和建议,从而达到改善报道质量,提高报道水平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和样本采集
1.目标媒体选择。本文选取《大河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资料室抽取《大河报》样本进行分析。
选择《大河报》作为研究样本的原因:(1)高覆盖面和发行量,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大河报》于1995年8月1日创刊,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以“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为宗旨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报。《大河报》全国日发行量达100万份,郑州市日发行40万份。(2)定位独树一帜。《大河报》以其多姿多彩的内容、独特的风骨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市场发展策略,产生了震撼性的社会影响力。(3)随着社会的发展,报纸进入厚报时代,报业间的竞争更加厉害。打造专业品牌并提升影响力成为许多报纸提高办报质量、增加个性化差异的一种竞争策略。《大河报》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务必提高采、写、编、评、摄的速度和技巧。
2.时间范围界定研究对象。本文抽取2007年以中学生为新闻事件主角的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每月的第三个星期进行随机抽样(节假日的因素),以保证统计出的样本处于均衡状态。时间段的选择是由于以下原因:(1)2007年河南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模范,榜样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风潮,我省的见义勇为模范魏青刚,孝老爱亲模范谢延信、王百姓等都是我们中学生值得学习的榜样。(2)鉴于文本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文本的易统计性,选择较短的统计时间范围。本文采用隔周抽样的方法从2007年84份报纸中得到了114条有效样本信息。
3.类目建构。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法,对所获样本进行分析,根据所分析的内容,构建了四个类目,分别是报道体裁、报道性别倾向、报道主题、版面空间分配。
(1)报道体裁:一般指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统称[1]。其分为:消息、特写、评论、图片(包括漫画、图表)。
(2)报道性别倾向: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从业人员或根据自己的性别有意识、无意识的对新闻事件中的报道对象有性别“歧视”,这是主客观的共同条件下造成的不可完全避免的报道现象。其分为:以男生为新闻主角的报道、以女生为新闻主角的报道、男女共存的新闻报道、不明性别的新闻报道。
(3)报道主题:即新闻报道的焦点。其分为:生命安全、健康状况、被爱心、献爱心、违纪犯罪、权益维护、诚信、教育培训、减负、励志、招生考试、比赛奖励、早恋网络、生活状况、其他。
(4)版面空间分配: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2]。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1.报道体裁。从表1可以看出《大河报》对中学生的报道约68.4%的篇幅采用消息体裁来报道,约30.7%的篇幅用特写这一体裁报道,只有0.9%的篇幅用评论来报道。
不难看出,《大河报》主要是以叙述为主的方法对中学生进行快速、直接、简洁的报道。值得欣慰的是特写在《大河报》对于中学生的报道中占了一席之地,因为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对能反映人和事本质、缺点的某个细节或片段,做形象化的“放大”和“再现”处理的一种新闻文体[3]。所以都市报之中的特写就能从方方面面还原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并很好地为她们作出引导,使之更快的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去,《大河报》的这一报道值得肯定。再说评论,它是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都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那么我们的媒体应不应该关注、关心、关切这些“花朵”?答案是肯定的。都市报关于中学生评论的缺少势必不能给身处困惑的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加强中学生现象评论,不仅能提高报纸的读者范围,而且在都市报日益趋同的今天,这样的做法不失为一种良性的转型途径。
2.报道性别倾向统计。从表2可以看出,男生为主的新闻报道《大河报》用了28.9%的篇幅报道,女生为主的新闻报道用了14.9%的篇幅报道,男女共存的新闻报道占了48.2%,不明性别的报道占了7.9%。除去两者共存和不明性别的报道外,男性中学生的报道量几乎相当于女性中学生报道量的两倍,但《大河报》作为大众的都市报纸,且不妄下定论说媒体“重男轻女”,光是读者中庞大的女性读者也会对此不满。现代社会女性虽独立、自强,但生理结构和环境因素还是会制约其发展,对于女中学生来说也一样,要更多依靠成人的照顾、保护,所以加大对女生的报道力度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大河报》应从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角度出发多对她们的困惑加以引导和纠正,女中学生将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半边天”。
3.报道主题。从表3看到,健康安全类占据报道主题的第一位,约23.7%的篇幅;其次是招生考试和教育培训,各占约16.7%和15.8%;被爱心占约10.5%;孝老诚信占约9.6%;减负占约5.3%;其他占约4.4%;违纪犯罪和比赛奖励都占约2.6%;献爱心、权益维护、早恋都占约1.8%。应试教育还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对考试结果的过分关注势必会引发中学生的各种叛逆情绪,比如“早恋、违纪犯罪”,《大河报》在河南是有影响的都市报,责无旁贷承担起引导中学生向健康发展。
建议该报纸多报道学生课外活动的新闻,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他们已经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大河报》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关注中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创新特色,而且还会增加青少年读者群。
4.版面空间分配。从表4看出,关于中学生的报道全版占约26.3%;版中上和版中中新闻稿件占约16.7%;版右中占约7.9%;版左下占约5.3%;版左上、版左中、版右、版右下均占约4.4%;版中下占约3.5%;版中占约2.6%;版左和版右上占约1.8%。
在中国报纸版面上,区序的运用是比较重要的,对于重要的稿件,应放上版版刊登,最重要的稿件,应放头条位置。《大河报》在对中学生新闻事件的报道还是比较重视的,近三成的报道量放在了全版位置,现在生活压力巨大,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施加学习压力也是有增无减,而都市报是为老百姓看的报纸,势必会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困,对学生报道的日益重视正好趋同的这一形势。
四、结 语
从对中学生的报道来看《大河报》,虽有管中窥豹的怀疑,但还是能从中说明问题,与此《大河报》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改进。
1.创新新闻文体以吸引读者。穆清同志说:“只要我们彻底解放思想,敢于创造,新闻写作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我不相信新闻就只能有一种写法,既然我们的新闻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什么一定要受现有形式的束缚呢?”消息、通讯、言论作为报纸最基本的媒体,被大量而长期地运用,日益现显出套路化模式化,表达内容、吸引读者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报纸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有新的提高。
2.强烈的平民意识,体现了都市报“读者至上”的板报理念。都市报既然定位于市民报,它就应该带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平等对话、贴近读者是都市报的特征。不能居高临下,以教育者自居。也不能漠视读者的需要,我行我素。
3.创新特色,活动办报。都市报的兴起与都市的发展是同步的。都市报的出现,既是读者的需要,又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更是党报功能延伸的需要。此外,《大河报》的办报宗旨是“彩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都市报要紧紧的贴近读者,通过活动彰显媒体品牌,通过活动表达市民需求,通过活动丰富市民生活。开展如“记者进农村”、“帮残疾人圆梦”、“接寒门学子回家过年”等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无论你在哪里,国内还是国外,家乡还是他乡,旅途还是归途,车站还是广场,街头还是巷口,商铺还是灶屋……你都可以用手中的笔去记录,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验,将春声记录,年味镌刻。让我们去看看父母是否多添了几缕白发,看看家乡是否有了变化;去感受鞭炮声的祝福,去感受年夜饭里的亲情;去记录家乡的习俗与风情,重温家乡熟悉的场景。
不管你是在校生,还是往届校友,在此,我们诚邀你的参与,共采新春之风!用笔墨或镜头,灵感或创意,或以新闻人的视角客观报道,或以散文诗的笔调倾情抒就,或以广告人的思维随性创作。
xx学子新春采风万里行活动已成功举办6届,如今,时即丁酉年,谁为采风者,接过一头连接着兰州大学的线,不远万里报来所见所闻所感的年,是你?还是你?
活动具体细则
一、参与对象
兰州大学全体在校学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各届校友,专业年级不限。
二、作品类别
1、春催桃李:新闻·纪实类
体裁为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文体,作品力求客观、真实,可配以1—3张新闻图片。
2、春路漫语:札记·随笔类
内容包括采访手记、新春随感等,文体不限,可以为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
3、丁酉年画:摄影·图片类
聚焦民风民俗、春节面貌、人物特写等,摄影作品要求真实、典型、生动、传神,符合时代背景,反映基层面貌。以组图形式呈现,同一主题作品要求图片为5—10张,并配以图片说明。注意图片原件和图片新闻稿要一并发送。图片可做适当调整,不可改变原貌,请勿添加Logo、水印、边框等。
4、朱墨待研:创意·广告类
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灵感,亦可感发现代元素、地域特色,制作招贴画、Logo、文案、视频等,凸显新春气象。图片作品要求300像素,视频作品要求2-10分钟。
注:严禁抄袭、盗用。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纠纷由作者自行承担。
三、投稿方式
发送邮件至邮箱xx,来稿文件命名格式为:作者学院+年级+专业+姓名+《作品名称》+稿件所投栏目名称,并随同提交个人简介。
四、投稿日期
2017年1月21日—2017年3月1日
以图片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或以人物照片来反映新闻事件,更应突现“人物”的“神”,形象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图片中人物的“神”来增强感染力。总结多年来我在人物采访中的经验,要做好以拍摄人物来反映主体的报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到深思熟虑。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情感世界的表现形式等各方面都是千差万别,并且因所处环境的变化随时都有可能改变。这是以图片报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难点。所以,提前做好调查研究,等于报道任务成功了一半。如何开展调查研究?一般来讲,要对被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职业、取得的成绩,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要针对其职业特点广泛收集材料,既要有横向比较的材料,又要有纵向比较的材料,还要对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估。通过充分地调查研究,对采访对象知底知根,一旦接触起来,才可排除交流时语言上的障碍。对新闻事件的采访,要了解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把握事件变化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典型人物,捕捉定格能真实、明确反映出新闻事实的中心内容,揭示出事实的内涵与价值。
其次,要引导采访对象敞开心扉,把握好“决定性瞬间”。新闻图片要求形象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对读者的视角有强烈的冲击力。这就要求记者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要保持谦和的态度以及为了工作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靠自己的真情去感动采访对象,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消除对方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从而把采访对象身上真正感人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给读者。但是,在实际采访工作中,由于面对的采访对象不同,没有统一的工作方式去遵循。有的采访对象会配合,有的不会配合,面对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作为记者必须引导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即使是积极配合的采访对象,也要掌握好引导技巧,把最闪光的部分挖掘出来。有时甚至做到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与其周围的人交上朋友,深入了解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工作特征,才能选择好拍摄角度,捕捉到典型的瞬间。
法国著名摄影大师布旖松在新闻摄影理论方面颇有见地,他讲到,“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里都有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成最有意义的几何形态,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形态瞬间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这一段话中有两个关键点,“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的瞬间和“抓住这一瞬间”。作为摄影记者,要完成的就是抓住这两个关键环节。当采访对象自然“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你要“抓住这一瞬间”;采访对象不能自然显示,你要引导采访对象“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并“抓住这一瞬间”。这样,才算完成了摄影记者的任务。
第三,做到以小见大,以侧面窥视全貌。人是新闻摄影的主体。而新闻摄影的特写表现,是把一个具体的新闻人物或事件更集中、更典型化,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窥一斑见全豹的感人效果。这是新闻图片的经典之处,是许多摄影记者孜孜以求,而又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以拍摄人物为主体反映重大题材的作品,在新闻界举不胜举。“大眼睛”图片反映了我国 “希望工程”的当务之急;第2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新闻特写照片一等奖的作品《埃塞俄比亚的饥儿》,通过一个骨瘦如柴的饥儿在吮吸母亲那干瘪的,表现了埃塞俄比亚难民的凄苦生活。
第四,大胆创新,表现出记者的独特新闻视角。“新闻摄影之父”埃利希・萨洛蒙曾这样说 :“如果一个摄影记者不想仅仅成为一个工匠的话,那么他就必须为形象的创作做不懈努力,应该反复地思考如何获得‘独特’ 的照片”。 以人物为拍摄主体去反映新闻事件,这本身就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摄影记者,要不断吸取他人的的经验,总结自己的得失,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又不能依赖于经验,束缚自己的手脚 ;要追求完美,但也不能过于艺术化、理想化;要放弃摆拍,崇尚自然。要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融入作品创作之中,作品才更具时代风采和感染力。
总之, 以人物作为拍摄主体来报道新闻,就是要把照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来,直截了当地给读者提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具体形象,展现出形象信息的魅力,以达到烘托、深化主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