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师德

高校师德

时间:2023-05-30 09:58: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师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师德

第1篇

一、高校师德有待加强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师德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不加分析和选择地盲目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倾向;下海热,跳槽热及第二职业热使部分教师很少关注自身师德建设;敬业奉献精神受到“实惠”的侵袭。由于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师德的内在自我约束力和外在制约力相对脆弱,师德教育缺乏理论化与系统化,而流于形式。

2.教师考评制度不完善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过多强调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缺乏师德方面的评价机制。从新进教师的选拔录用到教育教学的考核,从教师的职称评聘到进修、考博,都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刊物等级作为硬性指标和主要标准,而师德师风评价往往有意无意被忽略,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要求,也就是说评价标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种重才轻德的考评制度,势必导致高校教师重视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3.重复的工作内容导致职业倦怠

美国著名教育家格尔克在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中发现,课程教过几遍的教师对教材缺乏新奇感和兴趣。目前高校教师工作相对稳定,固定的学科、岗位,相对稳定的生源,周而复始的教学内容,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制度都影响着教师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导致教师职业倦怠。这种职业倦怠也间接影响师德建设。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师德建设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它是当代道德建设的基础,离开传统文化谈师德建设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高校师德建设来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发掘其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校师德建设相融合,提升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内涵。高校师德建设应该吸取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提倡博众之长,方能博大精深。

2.围绕重点,创新形式

(1)突出“师爱教育”和“师能教育”两个重点。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每位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与期待。“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情感。教师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亲近感,学生才会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实现“以德立教”,营造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师能”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它包括教师的知识功底、教学水平、授课能力、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以及使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配合能力等。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制定个人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个人持续发展。

(2)创新教育形式。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教师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进行职业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如“师爱与责任”演讲比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等;定期召开师德建设总结会,表彰师德标兵、优秀辅导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利用校园网、橱窗、宣传版展示优秀教师风采,大力宣传先进事迹。

3.严肃师德纪律,严格考核管理

完善的师德考核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公平公正的师德评价,奖惩分明,褒贬有度,才能促进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师德建设必须贯穿渗透到教师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晋升等各个环节。

(1)将师德要求纳入到相关规定和制度中,用以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制定和完善《教师岗位职责》,把对教师的思想政治与师德要求列为首要职责;制定和完善《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2)完善和落实师德考评制度。施行学年度教师师德测评,制定和完善师德考评的具体办法,切实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评审、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3)严格查处失德行为。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考核档案,严格执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师德规定,对违反师德行为规范的行为要依据规定严肃处理。

4.重点关注青年教师

高校青年教师达88万人,这是一个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比例高达62%的庞大群体,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塑造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青年教师有自己的思想、方法和价值标准,个性强、创造性强,但经验不足,有些人责任心不强。学校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心他们的成长,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和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积极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建立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定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肯于吃苦,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要有胆量、有气魄、有能力、有准备承担起学校发展的重任。

5.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

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师德 缺失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校教师素质的高低,而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即师德素质。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搞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模糊、笼统和空洞地提要求、定规则上,而首先应该弄清当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哪些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下文谈谈高校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和师德师表师范之探索等问题。

一、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表现

(一)重教书轻育人。

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全面素质教育。忽视师德师表师范之工作,对此工作认识不足,行动不到位,存在时热时冷的问题。表现为说是一套,做是另一套。对教育教学活动毫无兴趣,敷衍塞责。只管学生的学习,不抓学生的思想;有的教师一味追求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责任,在课堂上或对某些问题的解释上,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随意发泄牢骚和怨气,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发表学术上乃至政治上都不成熟的观点,造成了对学生思想上乃至行为上的误导,致使教育失去最重要的本质功能。造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各环节不衔接,监控过程出现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师表师范缺失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

(二)重形式轻内容。

师德师表师范之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评价等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在高校以科研为第一评价标准,教学为次要标准的制度下,有些教师认为“科研是收益,教学是支出”,为了保证“收支平衡”并最大限度地使“收益”大于“支出”,出现了一些损害大学教育目标、牺牲学生利益的做法,上课敷衍塞责、照本宣科司空见惯,加之由于待遇差、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而不安心从教,把精力转向第二职业。这些都严重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个别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从而滋长了极少数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教师。

(三)重统计轻考核。

表现为教师上课时只管讲课,不问课堂纪律。对学生上课听耳机、说话等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的教师还擅自减少课时,随意调课;上课迟到早退;随意用参观、看录像等方式代替上课;有的教师考试泄题,对学生考试舞弊等现象不批评、不制止,甚至姑息袒护。对批卷大打印象分、感情分和保质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师德评议时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不事实求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议不一针见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详细调查,胡编乱造,以假当真。

二、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原因

(一)道德观点之政治性。

造成此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传统道德错误批判的原因,也有政治压倒一切、“左”的政治倾向的影响。这种道德政治化的模式,使得人们误认为道德仅仅是政治的工具,使本来只是出于职业责任的行为,蒙上了不必要的政治色彩。从而使职业工作者,不理直气壮地谈论职业道德。例如,一个人做了符合职业道德的事情,可能就有人说他有“想入党”、“想表现”“想当官”等政治意图,由此使职业道德的内容受到严重扭曲,严重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道德与政治有一定的关系,但道德不是政治,政治活动与道德活动所遵循的法则,起作用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职业道德是以社会责任和社会意义为核心,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向社会负责的精神、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以自愿自觉为基础的;而政治则以为某个特定的团体利益服务,以服从为基础,依靠的是强制,二者有根本的不同。

(二)教育公正之缺失性。

教育公正,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教师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但教师并不都“认识”教育公正。教育公正不是一种天赋观念,教师公正行为的选择,像目前这样全凭教师个人的心地善良、作风正派和“自然愿望”,是远远靠不住的。何况有的教师并不了解和认识教育公正,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压抑和心理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而且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重视教育公正。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第三者要对教师的偏私与不公正作出准确评判往往有一定难度,教育公正或许也因此而成为人人皆知的“模糊问题”。有的学校从不重视对教师进行公正观念的教育;有的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不公行为不加约束,甚至不闻不问,以致在某些学校,教师侮辱、体罚学生,随意罚没学生钱物,或考试送分、试卷泄密、集体作弊等从教不公、从教不廉的严重事件时有发生。而遭遇此类不公的学生,多数不愿张扬,却积怨于心。学生或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品质缺陷,最不能接受的是教师的不公平、不公正。

(三)师德主体之泛化性。

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对人性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崛起相联系。师德主体化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价值肯定的具体表现,然而,目前我们存在严重的师德主体之泛化。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社会文化支持师德主体之个人化力度很弱,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群体意识之中,不见有个人。一谈个人,便以为是个人主义的个人。在现阶段,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合理合法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个人化发展的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却比较大。再则,从师德主体之个人来看,许多教育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缺乏对师德主体自身的变化、进化、升华之追求。

(四)教师利益之忽视性。

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人们要求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现实的教师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如果当了教师,就应当献身于教育事业,就应当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以苦为乐,就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真实生活被忽视,教师的个人需要受排斥,从而出现了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的事实。当教师难耐清贫或为生活所迫而另谋生路时,人们便惊呼: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教师道德滑坡了,要大力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确实存在教师敬业精神不足之各种表现,但是我们要看清问题的实质,了解某些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之所以难见成效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教师的利益没有受到保障,这体现在教师的待遇不合理,教师的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在教师的生存存在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要求教师去奉献、舍己为人,这种教师道德规范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行的。

三、师德师表师范之探索的思考

(一)师德观之变革。

师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师德也应发生变化。师德观的变革就是要解放人性,更多地容纳情感、本能和激情。师德的变化要求树立正确的权益观,把教师的责权利统一起来,使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义务人”,而是拥有相应权益的主体。这是教师利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也是教师道德素质提高的动力。正确的责权利之关系就是义与利的统一,不能把利看做是恶的东西而加以排斥。教师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当行为,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因此,我们要克服教师评价中的“师德主体泛化”倾向。要认识到那种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观本身是不道德的。教师道德应该承认教师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应当允许教师正当地追求自身利益。只有如此,教师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发生。假如只有那些为了他人和仅仅为了他人的行为才是道德的,那就不会有任何道德行为,也不会有师德之变革。

(二)制度化之完善。

师德观的变革主要是解决人们思想层面的问题。但是教师利益的保障,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的默认和观念上的认可,而是要落实在教师的生活中。用制度的完善来解决教师的利益,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制度的完善,首先要保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制度应该是能够维护教师利益的,能够保障教师职责权的统一、保证教师投入与收益的一致。如果制度设计没有考虑这一点,那么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道德的结果。制度在完善过程中,必须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即制度本身能够禁止、防范违反制度的行为,这样可以提高制度的供给效率。制度的完善不是停留在把制度写在纸上,而应把制度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制度的结构设计要合理,要有对制度实施进行监督的配套措施,要有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教师的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护。

(三)主体性之明确。

明确师德主题,培养主体意识,可增强职业活动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职业道德要广泛传播且发挥作用,就应当被师德主体所接受、认识并转化为内在信念和内在自觉性。缺乏主体意识的职业道德不是真正的职业道德,也谈不上职业道德建设。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一种道德说教,道德说教是把教师假设为道德的无知者,认为通过舆论宣传,能够使教师明白什么是道德,进而愿意去进行道德实践。这种假设,把教师排斥在其道德规范之外,认为教师道德规范,应该由一些专家来制定,教师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如此,教师道德就成了外在于教师的教条,成了脱离人、凌驾于人之上、对人进行压制、支配人的力量。教师对这样的规范是抵触的,道德说教因此也是无用的。道德说教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树立先进典型让教师去效仿,目的是把少数人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在教师群体中推广。这种做法混淆了一般与个别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不同,也是和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相悖的。人本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的,在基本需要没有满足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需要很难实现。实践已经证明,“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要求教师效仿少数先进人物,是对人的正常需要的扼杀。

总之,师德,德高为师;师表,学高为师; 师智,技高为师;师范,身正为师。高校教师要不断追求政治高觉悟、思想高素质、业务高水平、工作高效率、目标高层次,做一个师德于心、师表于形、师范于人的人民教师。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湛世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6期.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 80后辅导员 师德师风 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80s Counselors Virtue

Abstract College 80s counselors as college counselors team, its virtu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college 80 counselors virtue "80" feature, colleges 80s counselor teachers' virtue of build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establish.

Key words college; 80s counselor; virtue; mechanism

1 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的时代意义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有关师德师风的研究不在少数,但随着高校80后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师德师风具备了一定的“80后”特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从总体上看,高校80后辅导员普遍具有学历高、想法新、潜力大、反应快等优势,但由于年纪轻,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原因,80后辅导员在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也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因此,高校80后辅导员作为高校发展的希望,其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是时展的需要,对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 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1)不少80后辅导员缺乏专门的师范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发展和高校扩展的需要,不少没有经过系统师范教育的80后辅导员直接进入高校辅导员队伍,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育人、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等。(2)思想政治水平不高,社会价值缺失。和平年代里成长起来的80后,受多元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水平低下这一问题,缺乏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以及为高校教育事业服务的决心。(3)重利益,轻奉献。80后自我意识增强,社会、家庭压力大,这一个性特点和社会因素反映在80后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是部分80后辅导员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将读书育人的责任感抛于脑后,过度计较个人得失而缺乏奉献意识。(4)年纪轻,实践水平低。目前,“80后”辅导员带“90后”学生,这在高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80后辅导员自身发展的不全面,往往缺乏教育经验。

3 对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3.1 建立严格的辅导员选拔机制,把好准入关

高校辅导员选拔是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源头工程,高校在选拔辅导员时除了考虑学历、科研能力等符合学校发展的硬性条件时,还应从辅导员育人的本职工作出发,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对应聘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条件进行合理评价,最终确定辅导员人选。

3.2 建立长期的、规范的培训机制,加强对80后辅导员内在素质的培养

高校辅导员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首先“要进行师德理论和知识规范的学习教育,然后才能转化为师德意识(包括师德理想、师德观念和师德价值等),形成师德情感,磨练为师德意志,进而才能外化为师德行为。①可见,加强师德师风的培训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建立规范的岗前培训制度。绝大多数80后辅导员都缺乏大学教育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因此岗前培训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道岗。高校应对新进的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师德师风、教育法规、岗位职责、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并且严格考核和监督,把是否熟悉和掌握师德理论作为能否上岗的又一重要依据。(2)完善长期的在职培训制度。师德师风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应完善在职培训制度,并可将其开展和落实情况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一方面,定期输送80后辅导员参加岗位培训,明确师德师风的要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做好历届优秀辅导员事例的宣传工作,引导80后辅导员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3)丰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是从事大学教育工作的基础,针对80后辅导员思想政治水平低下这一特点,高校应积极丰富培训内容。首先,积极发展辅导员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带头作用;其次,在高校辅导员内营造读书看报的学习氛围,鼓励80后辅导员了解和关注时事;最后可以积极开展红色教育。(4)建立新进辅导员帮扶责任制。相关部门为新进80后辅导员配备为期一年的帮扶导师,不仅在教学、科研各个方面给予指导,更要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上起指导作用。

3.3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合理考核辅导员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评价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种评价和考核可以激发教职工的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能够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职业道德,改进和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②高校应建立学生评价、辅导员互评、职能部门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做到客观公正、等级鲜明、奖惩分明,并将定期的评价结果作为辅导员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评比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4 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建立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机制,主要是激发辅导员积极工作的良性动机,并激发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应该从80后辅导员个性及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有效的途径激发高校辅导员自觉参加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 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目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广大的高校辅导员只有胸怀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党和人民的事业长远发展出发,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才能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也唯有拥有这样一支高校辅导员队伍,才能真正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

我们要响应同志的号召,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辅导员,提升辅导员素质,注重辅导员培养,形成更加良好的师德师风,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注释

①②王正荣.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2006(11).

参考文献

[1] 刘芬.论师德师风建设[J].科教导刊,2011(1).

[2] 陈润羊,李勇.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1(3).

[3] 刘静,芦伟.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宿州学院学报,2010(12) .

[4] 宣天鹏.关于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校教育研究,2009(3).

[5] 朱开芳.谈提高校师德修养的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师德建设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60-01

师德指的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在行为准则上的反映,也是教师在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职业道德。师德建设是一所高校向前发展的宝贵资源,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也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趋势。

一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高校的师德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它对高校教师人才队伍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学术腐败问题仍存在于教师队伍中

中国高校学术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很敬业地进行学术研究,但仍然有少数教师在学术上存在造假行为。学术的腐败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有一些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故意不遵守学术要求,为谋求个人私利不惜造假。如在创作学术论文时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粗制滥造,这种学术造假行为是高校教师学术腐败的典型表现。

2.高校教师责任感缺失

在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有的教师没有为人师表的基本职业道德感,即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教学思想又陈旧,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完全不为学生的学业着想。另外,一些教师在做科研时将学生当作免费的打工者,或以学生的学业为诱饵暗示学生进行钱财交易。更有的老师不以学校教学为主,私下兼职赚钱。

3.高校教师诚信道德淡化

总体来说,中国高校教师的诚信道德处于良好的发展轨道。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还是有少数教师缺乏诚信道德。具体来说,有的教师不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授课也是不切实际,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讲授知识。考试打人情分、关系分。对待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按时按质完成,影响了教学工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二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师德缺乏的根本原因是丧失了荣辱观。高校要想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师德建设,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教师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治学育人态度、思想文化素养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成才。因此,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精神来看,“以人为本”的思想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为爱岗敬业、思想品德优良、治学严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2.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

一所好的高校,一定有一支优秀的教师人才队伍,一支优秀的教师人才队伍一定会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师德建设与其道德素养、教育水平、敬业态度和思想观念具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中会体现出其自身的师德师风。所以,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优秀的业务能力,更具有健康的品格、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要办好一所高校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学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建设,引导教师做好表率。

3.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必须要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当前,高校的素质教育正在深入进行,整体上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树立全新的教师形象,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不断发展的新情况,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建设要求加强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每个教师认真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了学生的成才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任务。只有高校师德建设取得了成效,才能保证高校的教育事业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

4.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必须清楚自身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有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优秀的教学理念,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众所周知,只有思想道德高尚的老师才会对学生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并让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获得有益的帮助,最终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教师的师德与自身的学术理念关系紧密,教师职业以德育人、以德教学、以德律己,才能形成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教学风气,进而有利于学生的学风建设。与此同时,在当前高校重视素质教育的环境里,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学生成才的质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第5篇

高尚的教师师德是学校良好风气的前提,一所高校只有拥有良好的师风,才能促使教师严谨治学、忘我工作,才能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竞争力。然而,新时期下,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高校教师师德出现了育人不足等问题,严重威胁了全面型学生的培养。因此,笔者对新时期下高校教师师德的新内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找出其应对方法,为高校师德建设及学生的全面型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2.新时期视角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内涵

师德也称之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指教师道德关系、意识、活动过程的总和,是教师应具备素养的最为核心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下,高校教师的师德除了应具备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以外,还应具备正确的、热爱学生、诚实守信、不断创新等师德素养。

3.新时期视角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1重业务轻师德

新时期下,选拔优秀的高校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师的学历,这就导致了高校注重教师知识素养,忽视了教师思想素质、道德素养等问题。另外,在教师职称的评定上也出现了更注重教师的学历、科研水平等基本素养,很少有人关注教师师德素养评价的问题。

3.2育人意识不足

教师道德行为好坏的评价标准是高校教师不仅仅要做好知识传授者角色,还应做好学生思想的领导者及道德示范者角色。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充分概括了教师的神圣职责,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贯彻教学只是手段和过程,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和方向的职责。因此,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

3.3为人师表作用欠缺

新时期下,一些外界干扰因素使高校教师从梦想向实惠、从不断追求创新向物质享受、从集体利益向个人利益不断转变。这些功利思想价值的转变导致了高校教师对学生不再那么热爱,工作热情不再高涨,对自身利益越来越注重等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良好思想品德的传递。

3.4功利主义思想膨胀

新时期下,一些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具体体现在理想动摇、思想道德品质下降、价值取向不平衡、更注重自身物质索取和享受、不安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3.5治学态度不严谨许多青年教师一旦进入教师这一行业,他们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不管课堂纪律、对思想不良行为置之不问、与学生交流沟通较少、视学生为陌生路人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行为。

4.应对新时期视角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方法

4.1建立师德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

高校应建立对教师的终身师德培训教育机制,通过师德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强,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对高校教师师德培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技能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使高校教师业务水平、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使高校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4.2加强道德自律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生活规律、教师的品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一个教师的威信和师德水平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道德自律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4.3加强师德宣传教育,营造师德建设良好氛围

在高校中应不断发挥教师师德模范和师范作用,以形成高校优良道德风范。评选后,还应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去宣传师德先进,以营造更为良好的校园师德氛围。

4.4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做好“传、帮、带”工作

在对青年师德培养过程中,学院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情感沟通交流,切实做好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和成才工作。另外,高校还应加强与青年教师的沟通交流,增强他们在学校中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高校青年教师做好传递高尚师德的接力棒,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人才。

4.5规范考评、奖惩制度,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当前的一些高校师德考评机制主要是根据教师的教学实绩、敬业思想、职业素养、教学状态、热爱学生程度、创新精神进行考评,而育人效果、合作意识却无法进行量化和考核。师德奖惩机制主要是根据教师的职务、职称、工作年限来定,忽略了师德奖惩的精神层面。综上所述,高校师德考评、奖惩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各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师德考评及奖惩机制,调动高校教师进行师德建设和培养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

5.结论

第6篇

现代网络文化 高校教师 师德建设

一、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

1.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1)现代网络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

现代互联网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历程,经过远程终端联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和信息高速公路四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现在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互联网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各种超越时空的信息的查找和使用。现代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性,以及共享资源信息的交互性、国际性和便捷性。因而,互联网给高校师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共享网络资源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以优秀的师德资源来影响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2)现代网络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和文化

由于现代网络的资源共享性和文化无界性,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和多元化的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道德标准、思维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日益多样化,各种道德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而通过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快速性,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当今世界道德标准的多元化,了解到思维、世界观的多元化,从而避免自己落后于师德建设队伍。并且,道德标准的多元化给高校师德建设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因此,通过网络高校教师可以掌握到师德的最新动态,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改正。

(3)现代网络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的场所

现代网络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也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张扬个性的场所。现代网络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情感与心理的满足感。通过网络机制可以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加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从而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促进高校师德建设。

2.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消极影响

(1)现代网络给高校师德守法文化和伦理政治带来挑战

虽然网络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机遇,有利于促进高校师德的建设,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会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网络文化的信息资源都是分散的,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高校师德建设又是追求观念的统一、思想的整合、道德的规范性等目标,这样高度离散性的网络资源与协同标准的高校师德建设存在一定的冲突。网络文化是高度开放的,并且受到西方观念和意识文化渗透,会导致高校师德建设规范的模糊化,凌乱化,从而淡化我国传统文化意识和观念,导致传统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默默奉献等师德受到严重的挑战。

(2)现代网络给高校师德建设环境与工作环境带来挑战

教师从网络上获得种种信息和资源,这样就给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全面开放的、过度自由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层次丰富,包含精英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和垃圾文化等不同层次的体系,高校教师可以在网络中自由的与人交流,在受到先进道德观念影响时,也难免会受到一些低俗的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网络信息污染与混杂性给高校师德建设的工作环境和绿色道德环境带来带来严峻的挑战。

(3)现代网络给高校师德文化场景和结构的构建带来挑战

现代网络文化有着高度的混杂性、自由性、层次性。网络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丰富多彩,有传统文化、有现代文化、有高雅的道德文化、有低俗的庸俗的道德文化、有本土道德文化、有西方道德文化等等。在表现形式上有文字、图片、视频、语言等。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多元的立体的网络道德文化体系,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师德网络建设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高校网络师德建设的引导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导致了高校师德建设缺乏应对网络文化层次性、多元化的有效对策,也就是说现代网络给高校师德文化场景和文化结构的构建提出了挑战。

二、现代网络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1.加强现代网络环境和体系的监管,给高校师德建设提供绿色优化的网络环境

正是因为现代网络环境存在高度的自由性,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以及道德文化结构的多元化和层次化等,导致了网络道德的不规范,有的甚至超出了我国道德体系要求和法律的要求标准,从而给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切实发挥网络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加强现代网络环境和网络文化的监管,从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来规范网络的道德行为,坚决打击不符合道德的垃圾文化和不健康的思想,净化网络道德环境,从而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以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发展。

2.加强高校教师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发挥教师教育导向的作用

首先,加强教师网络道德观念的教育,让高校教师树立健康科学的网络道德观念。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义务与职责所在,增强教师在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中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避免教师因为网络信息的诱惑而导致的盲目性与失德行为。其次,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了解和掌握高校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趋势。再次,把网络道德作为教师培养的一门必修课程,并且把网络道德引入对教师计算机考核体系中。作为高校的教师必须切实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并且加强与学生的网络沟通,对学生的网络道德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形成健康绿色的学校网络氛围,构建安全的网络道德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3.以网络构建高校师德建设文化体系

教师师德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量高校教师都涌入到网络文化这个体系,这就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师德观念宣传,提升师德建设理念,整合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以网络的形式构造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文化体系和阵地。

三、结论

高校教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者,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是教师道德观念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败和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兴衰,直接影响到民族的盛衰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即给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使高校师德建设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现代网络与高校师德建设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客观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保山.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探析河南教育(高校版)[J].2009,(2).

[2]王进.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探究[J].职业时空,2011,(8).

[3]欧阳俊.新时期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5).

第7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德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99-02

前言

“学校之魂是教师,教师之魂是师德”,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良好的师德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核心。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民办高校获得了飞速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得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输送了大量有用之才。民办高校的迅速扩张,要求相应的师资力量也能与之同步,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其教师队伍往往是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他们大多数没有经过师范专业的教育,而且,相对来说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较低,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应有的道德,它不仅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给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大力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是新形势下民办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紧迫性任务。

一、我国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

从总体来看,当前民办高校的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师德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生源素质、办学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问题,导致了当前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育人意识淡薄,关爱学生力度不够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可见,尊重关爱学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师德的核心。但是,目前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只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片面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忽略了育人的职责。部分教师能够做到按时上下课,不出教学事故,但是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却非常少,没有用心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个性的发展等问题都漠不关心[1]。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与老师的距离疏远,很难接受和认同教师的一些要求和行为[2]。

(二)缺乏敬业精神,功利思想严重

目前,我国不少民办高校的用人机制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前途倍感担忧,缺乏认同感和安全感。加上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老师的个人成就感普遍不高。另外,民办高校的课时量和课酬直接挂钩,很多教师为了追求高收入,拼命接课。这就促使民办高校的教师把自己在这类学校工作看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把这份职业当成跳板,一心想着通过自我努力奋斗来提高学历和职称以求取得更好的工作环境。这就导致部分民办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不认真备课,课堂上照本宣科,不更新自身业务知识,不改革教学方法,一本教材、一份教案沿用几年,对校内教学工作及专业建设不投入,过多考虑个人得失,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自身修养不够,缺乏师表意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一名合格的民办高校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在任何场合都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言传身教,发挥积极的表率作用。但是,从现实来看,有很多民办高校教师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上都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比如,有的教师工作期间,经常迟到早退,不遵守劳动纪律,上课时接打手机,随意调课;有的教师把一些个人成见带进课堂,在讲台上满腹牢骚,任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言论对学生的导向性;有的教师仪表不整、言语粗俗、随地乱丢垃圾,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印象;有的教师接受学生送礼,考试送感情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职称,找人论文,抄袭论文,学术造假,造成恶劣影响。而有的教师缺乏学生管理工作知识,经常训斥学生,甚至辱骂学生,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尊重[3]。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所有这些不良行为都失去了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从而使教师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二、加强我国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目标,民办高校已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创办一流的民办大学,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民办高校要加强学校的师德建设,首先就要完善师德建设的管理体制,要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首先,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对师德建设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4]。结合广东商学院的实际,制定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把师德和年度考核、职称晋升、任用提拔挂钩。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协调一致,整体推进。再次,加大师德建设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中央有关政策文件,领会其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5]。运用校园网、宣传栏、先进教师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德从教的先进典型,对于校内的优秀教师给予全校范围内的表彰鼓励,对于校外的先进人物则请进来,给校内教师作报告,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要抓住一些典型的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有镜可鉴[6]。最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竞赛活动,使向“三育人”先进学习、争当师德先进标兵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增加教师的福利待遇,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

由于民办高校大多是企业家投资创立,这些企业家比较注重实用主义,往往过于注重对师资的充分使用,而忽视了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不太关注教师的成长空间[7]。另外,由于民办高校教师属于企业编制,福利待遇不如公办学校,这就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师,对学校没有归宿感,无法做到爱岗敬业。因此,为了实现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适当地增加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提供适当的物质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认真解决教师关心的社保、医保、住房、晋升等问题,才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合理安排工作量,使他们在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能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到继续学习中,不断地对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尽量满足学生对求知的渴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来适应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需要。

在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师德考评制度。从教师的招聘环节开始,一直到培养、管理、考核等过程均要以师德为先。增强师德考评的可操作性,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把抽象的师德规范进行具体化处理,通过学院、系部、教师、学生不同权重打分,给予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使评价的结果与一定的奖惩有机结合起来,师德高尚的给予奖励,师德欠缺的给予惩处。如,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上岗等。

(三)民办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加强学习

民办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提高业务能力。教师必须要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师必须刻苦钻研自己的业务知识,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和继续教育,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尽量满足学生对求知的渴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8]。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德育的培养。由于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成绩差、底子薄,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更要从心灵上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材施教,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教师是关键。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教师的品德和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9]。师德建设则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民办高校来说,加强师德建设是必须要重视的环节,是促进学校健康平稳发展最有力的保证[10]。

参考文献:

[1]郑伦卉.关于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

[2]孟建辉,肖祥敏,等.民办学校教师师德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0,(19).

[3]吴丽娇,李明灿,等.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4).

[4]李小辉.关于构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24).

[5]俞亚芹.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刍议[J].中国西部科技,2006,(5).

[6]毛秋玉.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7]吴义明.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7).

[8]杨祥冰.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修养之我见[J].才智,2008,(13).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问题;对策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实践者,教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完善教师形象的重要性,而师德则是教师形象之根本。师德体现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师德状况不仅关切校风、教风、学风,而且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素质,努力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视知识教育,缺乏育人理念。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高校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他的工作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有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模糊,过分看重个人的利益和得失,把工作仅仅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却无动于衷,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旷课、迟到、打手机、睡觉等自由散漫的不良现象不闻不问,片面地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意识淡薄。

2.缺乏敬业精神。有的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投入不足,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校外兼职或用在自己投资的商业活动中;有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思进取,无心钻研业务,更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规律的深入研究,不认真备课,甚至连教案也没有,上课照本宣科,应付了事,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够因材施教。

3.为人师表意识淡漠。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责任感,不能够以育人为本去关爱自己的学生,师表意识淡漠,缺乏自尊、自爱精神,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影响、教育学生。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表现涣散,举止粗俗,迟到、早退、吸烟等等在学生心目中造成极坏的影响。有的教师甚至把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带到课堂上,怨声载道,不能够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4.学术道德缺失。学术道德也是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育人道德而言,学术道德更具体、更好量化。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是现代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师业务提高的需要。特别是现在的职称评聘体制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必须将科研工作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职称评聘的压力下,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部分高校教师丧失了应该遵守的学术道德,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有的教师甚至请人捉刀,据他人的成果为己有。所以,强调学术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体系是高校师德建设和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师德评价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高校教师师德评价过程中没有建立教师师德评价的指标体系。正是由于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主观随意性过大、可操作性不强,从而造成了师德水平提高乏力,师德建设无处着力等问题。要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就要先明确符合新时代特点的高校师德内涵,再从依据、原则、标准、内容四个方面来构建契合新时期师德内涵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规范的师德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在评价内容上要以高校的基本职能为基础,在评价方式上要体现社会舆论与教师自评以及他评的重要作用。评价的结果必须与教师的既得利益挂钩,通过评价积极引导师德朝良性方向发展。

2.研究制定师德建设的奖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体系后,要出台相应政策,如职称评聘、进修深造、出国留学、职级晋升、工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师德建设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建立督导机制,成立督导组,通过领导听课、学生打分等手段,及时掌握教师遵守师德校规和教书育人的工作状况,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道德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增强感染力。要建立竞争机制,网上选课,竞争上岗。对于那些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不守师道、不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胜任教师岗位的要另做安排。教师的学期考评或年度考评,是对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综合检查,是激励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是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要保证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民主公开,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需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便于操作的高校师德标准指标体系,对师德要求进行量化和细化,制订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改变师德教育的软、虚、难的状况,真正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3.研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师德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要加强高校师德教育制度的建设。高校师德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要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新时期社会主义师德建设要努力培育教师的时代精神,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学习意识,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培训工作。一是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和思想观念等的教育。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学习中,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形象、责任和纪律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第三,学校必须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的师德建设的制度,并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于不负责任、不讲师德、不称职的教师做出处理。要把教书育人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赞誉,更是对教师的要求。21世纪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体系,制定师德建设的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教师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觉进行自我修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巍.对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

第9篇

教师的道德素质简称为师德,是教师具体化、职业化和个性化的社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教师职业价值取向、职业情感、职业原则与规范等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特征及其专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的人格要求。师德时时体现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中,它具有感召力和激励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追求和品格造就。因此,教师的特殊职业决定了师德是教师应具有的综合素质中的统帅和灵魂。

高校历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幅射源,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联系着整个社会和人才培养质量。师德已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的特殊性和社会性对两个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崇高的道德行为和完善的人格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此,高校的师德不仅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同时也具有明确的典范性。

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本质要求

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志,是以一流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流的专业人才,而一流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前提条件的。因此要把师德建设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整体建设规划中加以实施,作为教师素质提高的首要任务加以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要素

高校教师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学术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更是优良学风,校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素质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需要。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学风校风建设的推动力量

师德决定教风,教风决定学风。教师自身道德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修养对学生的启迪和熏陶无处不在。师德高尚,教风廉政,学风随之而佳,反之亦然。因此,校风建设中,师德建设是源头性工程。

(四)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各类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

在学校各类人员的职业道德中,师德是处于首位的。良好的师德不仅可以影响和教育学生,而且会带动整个学校的道德建设,进而影响和促进全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因而抓好学校各类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首要是抓好师德建设。

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师主体方面

1.加强道德自律。教师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播给学生,要用自身完美的行为感染学生。进行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关键在于建立内化自律机制。内化就是教师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转化为自身修养规范。建立内化自律机制,使教师从满足社会的希望到履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这是师德建设的目的,也是师德建设的关键。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我国教育家刘佛年指出:“所谓师德,或者说教师修养,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我以为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就是对事业的态度,这是修养中最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对每位学生施以真诚无私的爱,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建立教师的影响和权威。

二、学校组织方面

1.建立师德学习教育机制。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只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完整教育体制,才能使师德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学习和培训,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要加强经常性的师德建设学习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

2.建立师德激励约束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学习其他高校教书育人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又要注意发现培育身边的教书育人典型。身边的典型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作用,要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者,要在教师职务评审、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优奖励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3.加强师德考评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考评和舆论监督,是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充分发挥考(下转第190页)(上接第186页)评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师德建设的考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为此,可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督导参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师德评价机制,并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和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师德建设考核办法。同时应加强在学生中、在教学评估中开展师德考评。此外,应针对师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设立一些调研课题,组织人员来开展研究。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学风校风建设的推动力量。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需要从教师主体方面和学校组织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完善。只有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高尚的师德师风视为承载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坚强基石,才会使高校教师这一职业为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峰,田桂莹.简论高校师德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8).

[2]彭宇飞.浅谈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5)

[3]陈承社.论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第10篇

民办高校,因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对辅导员的师德师风也有特别的要求。

(1)更加注重以生为本

民办高校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低,但他们也有个性强、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个人主见,遇到问题时能够动用很多资源去解决等特点。这种情况下,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

(2)思想觉悟更高

民办高校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更多样化,思想观念更多元化,对社会焦点和突发问题,通常会用自己业已形成的观念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快速传播。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要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讲究方法上的灵活性,又保持自己原则的坚定性。

(3)更加的注重以身师表

民办高校的学生,他们学习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较低,但他们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高,而这些活动大多需要辅导员老师的悉心指导,辅导员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最大。

(4)更加爱岗敬业

民办高校一般办学历史短,政府的投入小,学校发展靠的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辅导员老师只有比公办高校老师更加爱岗敬业才能够保证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好,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应做到:

(1)政府和学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后,国家和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因为这些投入可以带来直接的可以用眼睛看得到的科研成果、掌握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同时对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的师德师风重视度有所降低。师德师风建设的落后,给各个高校、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特别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是任何科研技术都不可弥补的。因此各级领导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其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工作。

(2)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各项投入

针对当前的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经验不足、流动性大、职业倦怠感高等问题,应从资金投入、岗前培训、工作期间各项技能培训、辅导员自身心理问题干预等方面加大投入。

(3)健全对辅导员师德师风考核标准及指标的建立

第11篇

党和政府以及各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师德教育工作。但是,当前高校师德教育仍面临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师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很复杂,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校师德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轻视自身师德修养等等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师德教育本身,即当前的高校师德教育仍是基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理论而建构的。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理论是在西方哲学的人学转向中,由笛卡尔、康德、费希特等近代西方哲学家基于对人性的肯定和褒扬而确立的一种哲学范式,它通过张扬人的主体性推进人类历史进步。但它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型中,是一种片面的孤立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意味着“自我中心”,即在主体自我视角里,自我具有优越性和优先性。师德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此理论展开工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也确实能够取得很强的教育实效性。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开放时空境遇中,师德教育仍依据主体性理论来建构,显然难以适应,因为它存在如下亟待消除的弊端:其一,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客二分的关系,双方地位极不平等。其二,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容易脱离实际。其三,师德教育方法过于简单。事实表明,在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代,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师德教育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为解决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必然要求对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师德教育进行创新和超越。主体间性理论正是解决此一问题的钥匙。主体间性理论是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马丁•布伯以及哈贝马斯等西方哲学家为了超越笛卡尔确立的主客二分思维范式,从存在主义、对话主义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视角提出来的,此一理论已成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的重要思潮。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重新确立和超越,它主张由单级主体性向交互主体性转变,用“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代替“主体—客体”的模式。主体间性是全面、真实、双向的主体性,是对主客二分的、偏激的、片面的、孤立的、单子式的主体性理论的扬弃,它为主体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推动高校师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是解决当前高校师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师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维度

高校师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对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师德教育的一种扬弃。这种扬弃既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性的复杂过程,也是一种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向,对此进行微观审视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主体间性转向的主要维度来把握方位、鸟瞰全局。

1.由单一主体转向多级主体。由于主体间性关系即交往关系,它“绝不是像结构主义断言的那样,是无主体的封闭、自足的系统,也不是‘主—客’框架所主张的单一主体中心性,更不是‘解构主义’德里达所认为的是应消解的中心性秩序,而就是一种交往的秩序,是多极主体间为共同改造中介客体而结成的物质交往关系”[2](P185),因此,主体间性师德教育必然要求摒弃“主体—客体”关系中单一主体的自我中心范式,走向“主体—客体—主体”关系中的多级主体范式,实现师德教育主体由单数到复数的转变。由此,主体间性师德教育过程不再是单一主客体的两极摆动,而是师德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的交往实践过程,它生成的是多级主体间关系,包括教育者主体之间、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多级主体间关系。

2.由威权压服转向平等对话。主体间性师德教育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摒弃威权压服关系,转向平等对话,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同时作为师德教育的主体展开交流对话,以期实现充分互动,达成有效共识。这里的平等并非指二者的完全等同,而是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平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双方在法律、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指双方都有说话的权利,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有倾听的义务,没有人享有特权;三是指教育者平等对待全体受教育者,将言说时间和言说机会合理、均等地分配给受教育者,防止出现某些受教育者被遗忘的现象。[3](P379)对话即师德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之间既要倾诉又要倾听,最后在理解、解释和参与中达成共识。“在这里,发言者和听众,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同时论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4](P135)高校主体间性师德教育的平等对话包括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

3.由道德说教转向体验建构。主体间性师德教育反对教育过程的“填鸭式”道德说教,认为师德传承与生成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交往实践中的体验建构。“从交往的角度来看,它们是用来保存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它们则是用来培养和维护个人认同的。”[5](P82)在主体性师德教育中,体验与建构是一个主体间交互作用、提携并进的交往实践过程。体验即师德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的交往实践来巩固、提高对思想道德观念的认识;建构即师德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将原来的静态的道德意识、规范、观点在现实中激活、催化,再经过比较、甄别、整合,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道德内容,填充到原有的思想品德体系中去,吐故纳新,构建新的道德体系”[6](P388)。

4.由单向教化转向互利共赢。主体性师德教育突出教育者的师德优势地位,把教育者当作布道者,要求教育者以教化广大教师为己任。而主体间性师德教育则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互利共赢的友好群体,“这个群体中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个人贡献;每个人借助于集体的创造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同时他又使他的同事们在精神上充实起来”[7](P41)。实现互利共赢的转向,基本方法是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加强同侪分享,相互取长补短。

三、高校师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路径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8](P9)主体间性师德教育作为一种应然性的理论构想,仍属于抽象的思想观念范畴,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实践路径来实现和完善自身。

1.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价值理念是贯穿师德教育工作始终、为全部师德教育工作过程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对师德教育工作起到统揽全局、把握方向的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师德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高校主体间性师德教育转向的精神动力支撑和行为价值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要求高校师德教育克服传统的“以物为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把颠倒的手段与目的扭转过来,切实视每一位教师为师德教育的主体和目的,赋予他们更多的教育教学自和职场空间,提升他们自主建构的能动性等,这些要求是高校主体间性师德教育的本质要求。

2.开创双向互动式教育载体。双向互动式师德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师德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教育内容或信息,能为教育者所运用,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双向互动式师德教育载体是联结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中介,在“主体—客体—主体”关系中处于中间的“客体”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而论,语言文字、会议谈话、理论学习、新闻媒介、管理工作等都可以作为师德教育的载体。但作为全新的师德教育载体,也必然会有新的要求——必须能满足双向互动的需要。传统的师德教育载体显然难以切合这一需要。开创互动式教育载体,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围绕师德教育内容的变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从载体设计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

3.共建“三紧贴”师德规范。师德规范是广大教师从事教育职业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靠社会舆论、教师内心的道德信念等精神的力量来维护与传承。师德规范要真正让广大教师普遍遵从,基本前提是获得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这种普遍认同的培育恰好是主体间性高校师德教育的建构要求和实践形式。主体间性师德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师德规范产生方式,即规范的制定者不再仅仅是具有良好意愿、较高权威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还应吸收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通过平等交流、双向互动达成共识,确保师德规范能够紧贴实际、紧贴生活、紧贴教师,获得最广泛普遍的认同与遵从。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05-02

一、师德的含义

师德是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总和,是一般时候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它是高校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学生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风去接人、待物、处理问题,以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学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既是时代对高校的呼唤,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西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扬雄在《法言・学行》中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意即教师是人们的模范。教师既然是人之模范,那就应当对教师的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其行为足以为人师表。而教师的职业具有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培育灵魂的特点,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的高低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中的关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不仅概括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而且阐明了教师的根本职责――培养人才。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以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不仅只是传授学生基本知识,还包括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师德的培养,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教师不仅要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更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教师的师德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且事关国家的未来与发展前途。

三、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高校教师在道德素质方面整体是好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状:

(一)教书与育人脱节,不能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书育人的政治责任感不强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将教师工作任务分为三项,即传道、授业、解惑。而这三项任务中也包含着高校教师的两大职责,即教书和育人,这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但在当前的高校教师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却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片面地理解教师的职责,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教给学生专业技术知识,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政工人员的事,与己无关。正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讲课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只管自己讲,不管课堂纪律;当某些同学违反课堂纪律时,通常置之不理。有的还缺乏基本的师德修养,如自律意识差,纪律观念差,动不动就发牢骚,讲怪话,有的还以宣泄自己消极颓废的思想为诚实坦然,靠奇谈怪论来彰显个性,使学生产生思想混乱和困惑。自己不能为人师表,还给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没有做到主动与学生交流,答疑时间较少。这样的教学是不会达到最优化效果的。一些教师由于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少,因而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没有做到教书与育人很好的统一。

(二)缺乏敬业精神,不注重知识更新能力的提高

敬业精神是师德的基本要求。高校是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作为知识传授者的高校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的同时自己应有常流水”。然而,有的高校教师只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潜在能力,也未能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潜在能力外化为现实;知识更新进度一般,只了解相关进展;或者只注重教师的业务素质、学历层次和学术成果,而忽略教师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政治思想上要求不高,致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上有些偏离。这说明,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教师有掌握新知识的意愿,但还不能及时地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三)学术思想浮躁功利

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没有离开过“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向实惠。有的高校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创新缺乏探索和研究。有的高校教师过分看重物质利益的索取,对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不关爱,工作随意性强,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高校教师甚至把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有的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学术研究中粗制滥造,论文弄虚作假,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甚至抄袭剽窃他人劳动成果;有的在科研项目申报、评审中弄虚作假,为个人谋取私利。这些现象尽管只有个别或极少数,但它的影响较为恶劣,也最为社会所痛恨,是学术研究中缺乏严谨科学态度的典型表现。

四、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给学生展示出一个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教师个体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师德修养,认识新形势下强化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风带动学风的需要,高校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高校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高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即便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教师表面上按规矩办事,内心不以为然,永远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前提,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高质量完成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只有师德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新时期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二)把师德建设和考核评优、福利待遇、出国进修等结合起来,建立科学民主的评优考核机制

由于不科学的评优机制会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机制,即便是有些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在培养学生和提高教学效果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心血,但是不被领导认可,不被同事认可,个人发展受到阻碍,不仅不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其他教师反而会以此为戒。因此,在精神激励方面,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前景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等事业中来,用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凝聚力。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媒介,大力表彰德高业精的高校优秀教师,通过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方式,推广先进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师职业观和成功经验,发挥弘扬正气、鼓励斗志的作用。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建立具有战斗力的科研梯队。在物质激励方面,许多高校在优秀教职工评选过程中,都将教师获得多少科研项目,发表多少科研论文,获得多少专利作为最主要的依据,但是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所占的比例甚少,更不要提将教师的师德纳入考察的范围内。这样的评优机制,无疑就是一个指挥棒,使得大部分的教师为了谋求发展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中,而无暇顾及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教育问题。这部分教师中有的是切实解决了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值得提倡的;有的却是为了拼凑论文而作研究,甚至出现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教师师德的严重缺失,因此我们应均衡高校教师之间的差距,合理改善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教师,在薪金、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方面予以奖励。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激励及奖惩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规章制度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保障,要有规范的师德行为标准,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标准不仅为教师提供行为标准,也为监督和奖励提供依据;要加强师德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有了监督和反馈机制,才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更多的教师在职业中成长,而不是打击报复,限制其发展;要建立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通报制度和惩处机制,实施教师职称评聘“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差又不改正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同业务水平低的教师一样,实行淘汰待岗或转岗调离,努力实现师德建设的目标。总之,激励和奖惩机制的建立要以鼓励教师,激发教师潜在的能力为目的,使之人尽其能。要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尊重、理解、关心、支持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以及心理健康的问题。

五、结语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不断地为科教兴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滇.新兴本科院校学风与教风问题探讨[J].文教资料,2008,5.

[2]叶平.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4.

[3]章志群.加强高校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高教研究,2007,25.

[4]高菲.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5.

[5]王双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