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莲的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古诗词积累的意义
从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古诗词积累做得好是为了给中考语文成绩“锦上添花”。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古诗词积累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语文。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确实,古诗词的积累是作文语言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合计240篇。这么多的名篇佳句如果都能烂熟于心,绝对是一笔不小的知识财富。学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中能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最终达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写作时就可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做到佳句心中有,写时笔下流。
二、古诗词积累的方法
对于背诵诗词,积累语言素材,自古就有着很好的传统方法。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能做到“诵诗三百”;清朝的戴震认为,若不重视积累就“犹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梯也”;近代郭沫若也曾写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x任翕张”的诗句。初中六册语文教材把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背诵篇目分散在各个学期后,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一个学期,大约20周左右的上课时间,每周两节语文晨读课,平均一周两首诗词,就是100首,两个学期左右就能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厚积才能薄发,为了让学生达到更多量的积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主动探索,兴趣性积累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中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就现阶段古诗文积累中存在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以应付考试的,也就是说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为了积累而积累的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积累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我实现需要”,使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2.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语文教师很多都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其实我们可以利用班级文化这个平台,营造古诗词学习的氛围。例如,黑板报开辟出古诗词专栏,每周更新,张贴学生誊写的精美古诗。鼓励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情景做成绘画,让全班学生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起来。也可以不定期举办诗歌创作活动,将优美诗歌张贴起来,并在开班会时让学生在台前读给全班学生听……以此创作古诗词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坚持拓展古诗词
从初一开始,我就坚持让学生每天课余读语文课文15分钟,结合每册课文后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进行古诗词拓展整合。利用资源整合学习古诗,可以事半功倍。整合同一主题的作品:有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是相同或相近的。如送别诗、咏古诗、战争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整合不同朝代诗人的诗歌:如唐朝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勃、王昌龄等,宋朝的诗人有苏轼、李清照、王安石等,然后将他们的诗歌分别列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整合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比如初一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整合他的《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初三学白居易的《观刈麦》时,整合《问刘十九》;学《望月有感》时整合《暮江吟》,同时复习《钱塘湖春行》和《观刈麦》。这样既能使学生拓展新知识,又能温故知新。
4.因材施教,人尽其力
古诗词积累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量身定衣”,也就是说在积累古诗词时要给学生分层次,中等以上学生必背;中等以下学生选背。三年下来,积累的量大大增加,而且化整为零,学生的负担也不大。
5.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
古诗词要很好地积累当然离不开课外的背诵,可以布置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先把教材里的这些诗歌背起来,会默写。开学就来个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布置时我是跟学生这样说的:“这些古诗词可都是流传千年,备受历代文人赞誉,不仅是你们,许多古代名人都背过这些诗,而且大多6岁就能背诵了,你们已经十多岁了,是不是也该迎头赶上呢?”短短的几句话或许能激起部分学生对于这几首诗词的兴趣。
6.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比如初一时进行“古典诗词大比拼”,初二时进行“古典诗词名句接龙”等全班性的比赛。此外,我还利用综合性学习课进行小组间的专题比赛,比如上“莲文化的魅力”,比一比谁知道的关于莲的诗词多;学“雨的述说”,比一比谁能说出最多关于雨的古诗词……通过种种活动让多背诗词认真背诗词的学生有成就感。
回顾中国的古体诗词,唐宋是其高峰。被誉为诗仙、诗圣的李白、杜甫,还有白居易,他们的诗作大多清新自然,雅俗共赏。李白的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白话一般,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朝野吟诵,妇孺皆知。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做作,不修饰,通俗易懂,晓畅明了。据传宋朝柳永的词,凡有井水处,就有人歌吟,足见他的词接近百姓,深受百姓喜爱。女词人李清照,虽然词风婉约,但却善于把市井俗语融入词中,因此读来倍感明朗、亲切。
成彪继承古人清新自然的诗风,在新的历史时期,打造出了属于自己个性的作品。我们不妨列举几例加以赏析。他在《湖上晚舟》中吟道:“月随细浪千重影,天接无涯万点星。身外无求心事少,泛舟独享一湖风。”无需注释,一看就懂。好一幅微山湖的夜景,新月一轮,碧波千顷,月光在水中荡漾,星光在天上闪烁。这样的画面也许我们都能描写出来,但韵味却在后面两句的抒情上:身外无求心事少,泛舟独享一湖风。这样的句子就非人人都能写出来了。那些把功名利禄看得重而又重的人,是无心感受此情此景的,也是写不出这种诗句的。作者在诗中写出了人生的一种清淡、旷达、悠然与眷恋大自然的情怀,给我们一种无穷的美的回味。
《夜宿玄武湖早起偶得》中作者写到:“开窗遥见一湖诗,水色空朦柳色齐。春意又随新雨后,晓风轻送鸟声啼。”短短四句,诗画相融,信手拈来,无半点雕琢之痕。
成彪还有一首《随感》,诗中寄托了他的人生理念:“懒散不嫌身影孤,平生最爱读奇书。青灯常向古人论,斗舍每同贤者居。心底有容三界阔,腹中无病六神舒。地亏半亩亦天下,屋旷三围即广庐。”工作中尽心尽力,生活中没有过高的奢求,这首诗把作者清淡的心境展示得无遮无拦。同样的生活情趣在《读庾信》中展示得更为形象深刻:“枝上壶中可寄身,蚊睫蜗角自乾坤。草庐虽小纳天地,高士从来轻富贫。寂寞园中得静气,超然人外冶精神。妙词读罢识高韵,半赏文章半养心。”这种随意写来的诗句,一如清泉从作者心灵深处汩汩流来,不能不令我们称道感喟。
成彪的诗词题材宽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词有多种词牌,诗有绝句、律诗、古风等,不管是哪种形式,都能得心应手。身心所到之处,不论名山大川,还是草原瀚海、古迹名胜、革命圣地,都有诗词留存。而他的一些咏史诗词,更见思想锋芒和深度。如《雨霖铃・十三陵感怀》,他这样写到:“……浮华过眼如烟雨。万金躯、毕竟已成土。登临放眼何物,荒草冢、断碑残础。岭外骄阳,依旧青松碧水长渡。笑墓主,穷尽心机,未带江山去。”这种蕴涵着深刻哲理的词句他写得如此从容自然,不能不令人羡慕。而他的一些古风则写得更加飘逸灵动,如流云清风。请看《值醉翁千岁登临琅琊山拟古》:“琅琊山上作山行,醉翁亭前识醉翁。人生常常不得意,惟有山水可怡情。太守三杯已先醉,吩咐左右莫唤醒。饮者之意不在酒,一醉得解百愁空……”整首诗一气呵成,左右逢源,妙趣横生,足见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和新诗相比,古体诗词有较多的限制,要讲究格律,合乎平仄对仗等等。运用好平仄对仗关系,是古诗词获得音乐美的关键所在。平仄的运用是古人在写作中的经验总结。不懂平仄,是无法写好古体诗词的;而一旦熟练掌握了平仄的运用技巧,就能使诗词创作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而获得无穷的乐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道理即在此。纵观当今新诗,无拘无束,一如沧海横流,越来越散文化,却失去了古诗词的那种音乐感和韵律美。时下写古体诗词的人越来越多了,但许多作者却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写得平淡直白,耐不得品味;二是语言生硬,晦涩难懂。像成彪把诗词写得自然明朗而又不乏文采理趣的,还不多见。
我觉得,成彪的古体诗词已进入了一个较高境界,这可能和他的人生阅历有关。他务过农,当过兵,上过大学,有着深厚的生活积淀和文学功底,加之悟性又好,一旦有了创作冲动,便厚积薄发,涌如喷泉。不要小看一首诗、一阕词。它们虽然短小,却是作者思想品格、审美情趣、艺术功力和对人生、社会、自然感悟的综合展示。一个作家最终要靠作品说话。我们从成彪的诗词中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近日他的诗词接连被《词刊》《扬子江》《文学报》等报刊转载,而《诗刊》则把他的诗词作为聚焦重点推出,这种收获绝不是偶然的,说到底还是靠作品的质量。我为成彪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相信随着日后阅历的不断丰富,艺术的不断长进,他的诗词一定会达到又一个境界。也许是受了成彪的影响,我退休之后,也偶尔涉猎一下古体诗词,但写得很少,也远没有成彪写得好。在此,我亦大胆将自己读成彪诗词后的一点感悟写成七律,以求读者斧正:
倍爱先生湖上吟,诗佳句妙最传神。
常将莲韵寄情愫,偶借香魂唱古今。
徐莲坡(1869-1947年),本名徐建明,字镜堂,号莲坡,别号雪性道人,今山东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村人,是清末民国时期一位比较有名的画家。他自幼喜爱书画,20岁考中秀才后自立塾馆,边教书边习画。他起初学画,并无名师指教,仅靠临摹手头的几卷画谱。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徐莲坡弃教,专注于书画创作,曾先后到济南、北京、东北等地拜师学艺,拜访的书画名家有20位之多。
他的画取材广泛,初习画以“莲”为主,亦因仰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遂取号“莲坡”,自称“莲坡居士”。后涉猎花草、动物等,尤以画葡萄见长,时人称其为“葡萄画家”。他画葡萄别具一格,以舌舔叶,以手指点果,以指甲勾须,以棉絮画藤,堪称绝技。但他初学指画技艺时,曾四处奔走,广泛求教,技艺并无提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冬,四处奔走学艺的徐莲坡返回家乡,拿起画夹,深入生活,随处取景作画。据说,他为了画好葡萄,曾对周围村庄的所有葡萄树进行过考察,关于葡萄的画稿竟有书桌般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苦心钻研,他终于达到了“不动笔、竟成画”的高超境界。随着葡萄指画技艺的日臻成熟,他逐渐将这一技法应用于其他题材。他用手指画的虎、手掌拍的螃蟹、臂压的竹笋、五指点的梅花等,同样栩栩如生,生动逼真。潍县、寿光、青州等周边县域的书画爱好者纷纷向他求画。徐莲坡不仅绘画技艺高超,书法也很有特色。他平常作画,都配上自己创作的诗词,书法多是反下笔,出正字,紧凑而稳重,整体性和独立性高度统一,很有特色。
徐莲坡不仅书画技艺高超,而且德高望重。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遇到民事纠纷,都找他调解。“七・七”后,日军对徐莲坡居住地区进行扫荡,许多百姓遭绑架。鬼子汉奸以索要徐莲坡画作为放人条件。为解乡亲之难,徐莲坡有求必应,多次作画救人。但他给鬼子汉奸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讽刺意味。例如他的《题画虎》:狞猛狼牙气势凶,世为山君霸群雄,炯炯双晴明似电,咆哮一声起寒风。山谷震荡松月冷,洞穴深避群兽惊。幸有特色伏虎力,驯服此类犬羊同。以此来讽刺汉奸鬼子狰狞面目、穷凶极恶的丑态。
目前,在山东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珍藏有两幅徐莲坡遗作:一幅为葡萄画轴,另一幅为花草四扇屏。葡萄画轴作于1935年,属晚年佳作,纸本,横幅,画作右上角题“凤舞鸢飞”四个大字,右下角有两处后人题跋,尺寸为343厘米×86厘米,构图满幅,运笔舒展流畅,气势磅礴。葡藤取势跌宕,虬势若龙,须蔓灵动多姿,飘卷似蛇。其指画技艺在这幅画作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花草四扇屏作于1917年,是赠给宗五三表弟的,纸本,尺寸均为67厘米×24厘米,内容为梅、兰、竹、菊,并每幅均配自作诗词,构图清新典雅,用笔清隽明快,给人以极强的艺术美感,堪称徐莲坡遗墨精品。
纵观徐莲坡的书画风格特点,主要为:满、浓、快、深。满,就是画面布局满,既落墨洒脱,丰隆圆厚,又透浓满而见筋骨,笔足神从,粗放酣畅。他的外号“徐满幅”,就是由此而来的。他曾在《葡萄画法》一书中,对他这种“满”的风格做过如下阐释:“葡性满画亦满,随画物之性而画其物,得真物也”。“浓”,就是下笔洒墨,如浓云密雾,大胆泼辣,浑厚有力。“快”,是指作画迅速,运笔娴熟。“深”,就是寓意深刻,意境深远。
徐莲坡于1947年病逝,终年79岁。他毕生致力于书画创作,就在临终前几天,还坚持创作,其中寓意“勤能补拙”的《勤奋图》,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赏。他把指画技艺发挥到极致,赢得了许多知名画家的高度赞赏。理论著作有《葡萄画法》、《说画》、《指画技艺》、《莲坡画集》等。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读懂诗意。诗歌通常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甚至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内首先把握全面信息。诗歌鉴赏从题目、注释到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古诗词鉴赏。有的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内容,如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赏析题是王昌龄的《送魏二》。有的诗歌附有注释,或是对写作背景的说明,或是对诗歌中典故的解释。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过许多诗歌,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诗人的身世遭遇,诗歌风格,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这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样的景物,因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古诗词鉴赏。如在赏析曾巩的《咏柳》时,作者是借对柳树形象的刻画来讽刺那些得志猖狂的小人。然而不少同学竟认为是在赞美柳树。问及原因才知是受学过的贺知章的《咏柳》影响,显然这里学生过去的经验产生了消极作用。同一个作者的诗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远,鉴赏时要就诗歌本身来分析。
再次掌握文言知识。由于诗歌是用文言写就的,篇幅短小,讲究格律或是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等原因,就常常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其他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出现倒装、省略或改变词性等现象。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应调动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以便准确理解诗歌含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古诗词鉴赏。“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将“寺”和“桥”提到句首以突出强调作者的怜爱之情。
二、掌握相关术语。正如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这样在答题时才有针对性。
三、讲究答题技巧。仔细审查历年高考的考查题型,可以发现诗歌鉴赏中的规律,应适时总结,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如在诗歌鉴赏中的景物类题型作答,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首先就要定位于景物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其次才落实在具体的诗歌解读中,这样子的思考类似于数学教学中的公式法解题,这种定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由于古人的含蓄,情感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的。以鉴赏景物类诗为例,一是诗歌写了怎样的情景,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知晓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并指出其特点,当然,这里的再现不等于翻译;二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先对情景的简述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
四、规范答题。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以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表达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要掌握“问点”,有的放矢。,古诗词鉴赏。即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其二、要逐点表述、层次分明。答题时常常是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或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总说(概括)。最好运用一、二、三点回答,显得条理清晰。语句简明完整,回答问题所用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意思完整,切忌啰嗦、词不达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咏莲的佳句,《荷塘月色》是绘莲的精品,《爱莲说》是赞莲的经典。只要你走进莲的世界,那袅娜可爱的莲叶,娇嫩雅致的莲花,沁人心脾的莲香,定会让你神清气爽,遐想万千。请你调好焦距,捕捉住莲的风采,把心扉敞开,让莲的神韵走进来,用灵感的火花照亮你心中之莲!
一、吟咏之际现风采
同学们写莲不妨先调动积累,展开想象,做到心中有莲。可与同学们开展背诵赏荷赞莲的诗词佳作活动,让莲的美丽风姿鲜活地浮现于眼前;可以去唱一唱《洪湖水》、《采莲曲》等优美的歌曲,在传唱之际,让莲的绰约风姿映现于记忆的荧屏。那亭亭玉立的体态、鲜妍明媚的色泽、香远益清的芬芳……就会在想象之中,聚合成一幅立体的画面挂在心间。若能如此,就能下笔如有神,惟妙惟肖地尽展莲之形美了。
二、采撷之间悟神韵
写莲还需独特的体验,并从中去悟出莲之神韵,表达出自我深刻的感悟。同学们不妨看一看雕刻与绘画作品中的莲,从艺术的美感中获得独特审美体验;可去查资料,了解其历史、品种、用途等方面,以此探究它与乡俗、美食、科学等方面的关系,发掘出闪光之点与内在魅力,从而激发自我的爱莲之情;还可到荷塘实地细致观察,在摘花采莲尝藕之中,体验出它独特的神韵:莲香藕甜景美,高洁正直清高……也许会由莲及人,真正体会出周敦颐独爱莲之妙处呢!只要你从艺术、资料、实地中去采撷那妖娆之莲,你一定会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悟。写作之时,便会栩栩如生地写活莲之神美!
三、描绘之中谱新曲写莲只有别出心裁,新颖别致,才能靓丽抢眼。同学们可以采用不同的体裁来写,比如诗歌、童话、散文等形式,在精巧构思之中,打造出莲的千姿百态。也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开通“五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妙用修辞,在精雕细刻之中,生动展现莲之风采神韵。在叙写描绘之中,要注意写景层次与顺序,要处理好动与静、虚与实、叙与议等方面的细节问题,在精心安排之中,显示出自我的创新才能。无论是说明莲之功用,还是描写莲之风度,或是叙写莲之故事,都要紧扣“赞莲”这一主旨,因为咏莲绘莲都是为了赞莲。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只有你有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一定会唱响莲的赞歌,莲的世界因你而鲜亮起来!
关键词:虚实藏露;空间想象;艺术创造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16-01
绘画与诗词本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种类:绘画靠图案,诗词靠文学,然而在某些方面,诗画互通,彼此交融,一首诗词在作者心中铺展为一幅画,一幅画久视之下也能吟为一首诗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绘画与诗词的艺术效果及关系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擅长花鸟画的皇帝,在他当政时,就曾将绘画列入科举考试,考试题目大多以前人诗句为题,命题作画。有一次,考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应试者大多画以小溪、木桥、竹林,集中心思考虑酒家的表现,画面应有尽有,样样摆出,画家李唐则不然,他独出机杼,巧妙画出一弯清清流水,一座小桥横架于水上,桥畔岸边,在一抹青翠竹林中,斜挑出一幅酒帘迎风招展,这幅画虽并未画出酒家,但却深藏在竹林之中,深得诗句“竹锁”意趣,结果李唐自然高中,清人沈宗骞评论是“露其要处而隐其全”。还有一次赵佶亲自出题,叫“深山藏古寺”,有的在深山老林画一古寺,有的在两峰耸峙的山谷露出一角红墙,这道题确实难住了不少人,古寺既然藏于深山之中,怎么在画面表现出来呢?当赵佶阅到一幅画时,不禁拍案叫绝,原来这幅画根本没画什么古寺,只画了一个老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独道,当取第一。
绘画是一门运用色彩、线条、形体,在二度空间内反映现实美和表达人审美感受思想情怀的艺术,宋代的画院考试,大多是以构思取胜,说明构思布局能充分反映画家的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据此,中国画非常讲究虚实藏露,就是为了用“虚”和“露”来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让欣赏者在作品的“实”和“露”的引导启发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形象储备,进行补充和再创造,从而达到以简胜繁、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迎风拓展的酒帘可以引导欣赏者去想象虚隐在竹林背后的酒家,挑水的老和尚能够联想对深藏在深山中香火缭绕的古寺,优秀的画家就知道什么该尽力描,而什么应留给欣赏者去想象。
和中国画一样,诗词有自己不同的风格,然而由于诗词本身朦胧含蓄的特点,使得其中写意画占了很大一部分,陶渊明是宋晋之交最杰出的诗人,他是一位真正的隐士,在他六十三年的生命中有五十年是在家乡的农村过着隐居生活,写出了许多动人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差不多提到陶渊明人们就会想到这两句诗,诗人在低头采菊与仰头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菊和南山形成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关系,进入悠闲淡远,恬然自适的意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形象描画出清晨去田间劳动直到披星戴月晚归,一种隐居躬耕的生活,不管是饮酒还是归园田居,这种大多描绘优美农村风光,歌咏饮酒抚琴、读书赋诗、访问邻曲、闲话桑麻的种种情趣,表现了冲淡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他的诗深层次的宣扬一种人人劳动、家家温饱、没有剥削压迫的桃花源社会,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田园诗才是渊明的独创,他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锺嵘的评语没有错。”(《陶诗的深度》),用简练平常的语言,创造高超的艺术境界,是现实主义真正的继承者。
通晓文字魅力之后,为诗者只需几字便可渲染出一份意境,以王维《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说笔下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林茂密,掩盖人们活动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正是一种虚实藏露,“空山”二字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而又正值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月下青松、石上清泉,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这种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了。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这样更真实而有诗意。
中国画中工笔画细致精巧,是国画一绝,诗词中也有此类佳作,《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辛弃疾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阕,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的‘别’字乃动词,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妙处。“稻花”二字说明季节在夏天,全首中这两句把夏夜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雀声、蝉声、人声、蛙声),尽“绘声绘色”之能事,下阕“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是个倒装句,把‘忽现’的惊喜表现出来,这时快乐可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全词八句有六句写景,只有最后两句才见有人夜行,便起了反照作用,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有画龙点睛之妙,笔笔恰当而灵动,闭眼反复吟诵,真好像凝眸看一幅工笔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典诗词 题目 注解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84-02
在中华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古典诗词是晶莹璀璨的一朵浪花;在百花齐放的艺术花园里,古典诗词是大放异彩的一朵奇葩。在语文教学中,它同样是不能忽略的一部分,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影子,从《鹅》到《望庐山瀑布》,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到《声声慢•寻寻觅觅》,它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再也无法复制的艺术世界,带领学生畅游其间,感受着艺术的美。“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张伟明语)作为检验教育成果的手段之一――高考,自然也包括了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自1994年起,考查诗词鉴赏,起初只考一首古代诗词鉴赏(3分),后来又增加了现代诗歌鉴赏,题量也从一题增至三题(9分),2002年、2003年,只考古诗鉴赏,题型也由选择题改为简答题(6分)。接下来的这几年题型基本上没有改变,但是命题角度不断变化,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逐步提高,难度不断加大。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笔者和大多数同仁一样,感觉“诗歌鉴赏是语文老师心里永远的伤痛”,学生在面对这道题时总是束手无策。笔者从几年来的从师实践中谈谈诗歌鉴赏过程中的浅见。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最普遍的问题在于面对一个作品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个地方去解决问题,所以找到鉴赏的突破口尤为关键,可以从下面几个地方寻找切入点。
一、看题目
古人说:题目,犹如人的额头,人的眼睛,要想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主旨,就要做到认真地阅读。通过阅读理解了题目,就等于了解了诗歌的大意。诗歌的题目可能包含这几种内容:
(一)题目点明内容
我们先来看看一首诗,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只看诗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又如前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的诗歌,赵师秀的《约客》,交代了诗歌里的事件;元稹的《》、虞世南的《蝉》、刘禹锡的《望洞庭》、雍陶的《题君山》都点明了创作的对象。
(二)题目直见情感
这一点对我们尤为重要,在诗歌鉴赏中,有很多题目是很有意思的,即便我们没有读诗文,也可以大致地看到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如杜甫的《旅夜抒怀》,单看题目,有“旅”,还有“抒”,这就可以直接联想到杜甫的晚年,漂泊异乡,思念亲人,忧国忧民,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将这种思想寄予在自己的诗歌中。虽然没有看诗文,但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不言而喻。有的题目则是很直接地表露了作者的感情,比如元稹的《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又如2004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第16题朱淑真的一首《秋夜》,题目用两个很简单的字,“秋”“夜”组合在一起,传达出来的是孤寂和离愁。
(三)题目展现思路
有些题目一看便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诗歌写的是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而“见”又“别”正是情感抒发的顺序。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题目意为作者来到了赤壁,看到眼前壮丽的景色,想到了当年历史,可见,“先到赤壁后抒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二、看注解
注解是注释某些内容的东西,在诗歌鉴赏中是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从命题者的角度来看,他不会无缘无故给你多余的信息,所以要重视注解。虽然它只是短短的一些内容,却是题目的隐性信息,有些介绍写作背景,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介绍相关诗句,是告诉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是介绍作者,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
比如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解】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职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这个注解告诉我们作者做此文时的处境,被贬,隐居不仕,或许正是这样的遭遇才使得他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又如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注解告诉我们作者面临的是国破家亡被俘的处境,此时抒发的情感自然是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注解对于作者的介绍也有区别,上文所说“介绍作者暗示写作风格”应该还要做多方面的考虑,在高考题型的设置越来越有难度的情况之下,命题者不会直接考查学生某个作家的风格,而是多拐几个弯,比如考一流作者的某个不太为人所熟悉的作品或者考查二三流作者的一流作品,或者干脆反其道而行,考查某个作者比较不同于他的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比如豪放词派代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或者是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又或者是一向忧国忧民有沉郁顿挫风格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以除了要关注注解之外,学生还要有相关的文学知识的积累。
三、看意象
所谓“意象”,简单理解就是作者的“意中之象”,是诗歌中嵌入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在我国古典的诗词歌赋中,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所蕴涵的意义也是固定的,所以可以先从意象入手,理解了意象所指代的含义和情感之后,对于作品的解读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但是,首先要具备的是文学积累。杨柳、长亭喻离别;月亮、鸿雁喻思乡;梧桐、流水喻愁苦;喻淡泊名利和品格的坚强;梅花喻不屈不饶的精神;松柏喻孤直坚强;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喻爱情;投笔、长城、请缨喻战争;五柳、东篱喻闲适之意等等。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题目: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诗中出现的“秋”是写时令,但其实“愁”是“秋”“心”的合意,又有“水悠悠”,愁如江水流不尽,再加上寒鸦,凄凉之意油然而生,作者的千种离愁,万般愁绪就流露出来了。
当然也要明白一个伟大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比如陶渊明常用东篱、三径等,李白的诗中多月亮、酒、河山等意象。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创作风格有关。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句辨析。比如同是写,岑参借喻怜花思乡,忧国忧民的情怀;元稹笔下的则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的坚贞品格。同是竹子,杜甫笔下的是“恶竹”,而钱起笔下的竹子却是“不改清阴”的忠贞之士。
以上便是笔者的几点浅见,在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艺术长廊里,这样的感受远远不足以解读它,只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方法罢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参考文献】
[1]夏传才.诗词格律•鉴赏与创作.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8月.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由于诗歌的不确定性,在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每一次都需要学生调动新的知识储备,所以很多同学面对这种题型往往高度紧张,手足无措。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更是视它如洪水猛兽,得分率一直不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读懂诗意。诗歌通常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甚至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内容是做诗歌鉴赏的基础
首先把握全面信息。诗歌鉴赏从题目、注释到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古诗词鉴赏。有的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内容,如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赏析题是王昌龄的《送魏二》。有的诗歌附有注释,或是对写作背景的说明,或是对诗歌中典故的解释。2010全国卷《咏素蝶》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里就是背景及作者的为人的介绍,对做题很有帮助,读题时就不能走马观花。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过许多诗歌,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诗人的身世遭遇,诗歌风格,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这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样的景物,因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古诗词鉴赏。如在赏析曾巩的《咏柳》时,作者是借对柳树形象的刻画来讽刺那些得志猖狂的小人。然而不少同学竟认为是在赞美柳树。问及原因才知是受学过的贺知章的《咏柳》影响,显然这里学生过去的经验产生了消极作用。同一个作者的诗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远,鉴赏时要就诗歌本身来分析。
再次掌握文言知识。由于诗歌是用文言写就的,篇幅短小,讲究格律或是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等原因,就常常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其他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出现倒装、省略或改变词性等现象。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应调动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以便准确理解诗歌含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古诗词鉴赏。“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将“寺”和“桥”提到句首以突出强调作者的怜爱之情。
二、掌握相关术语。正如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这样在答题时才有针对性。
三、讲究答题技巧 .仔细审查历年高考的考查题型,可以发现诗歌鉴赏中的规律,应适时总结,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如在诗歌鉴赏中的景物类题型作答,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首先就要定位于景物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其次才落实在具体的诗歌解读中,这样子的思考类似于数学教学中的公式法解题,这种定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由于古人的含蓄,情感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的。以鉴赏景物类诗为例,一是诗歌写了怎样的情景,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知晓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并指出其特点,当然,这里的再现不等于翻译;二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先对情景的简述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
四、规范答题。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以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表达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要掌握“问点”,有的放矢。,古诗词鉴赏。即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以《雨后池上》为例,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在答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哪些内容是动,哪些是静;二是“静”和“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有的学生只说一、二句写静景,三、四句写动景。既无具体内容又无二者关系,这就不能满足答题要求了。
其二、要逐点表述、层次分明。答题时常常是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或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总说(概括)。最好运用一、二、三点回答,显得条理清晰。语句简明完整,回答问题所用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意思完整,切忌啰嗦、词不达意。
其三、要回答全面。诗歌都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一首诗涉及的对象肯定是多样的。有的比较显性,有的比较隐性,从每个描述对象都可以解读出一种情感。欧阳修的《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古诗词鉴赏。” 抒发的情感就是多元的:既有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又有眷眷乡思,还有乐观豁达之情。
当然,学生诗词鉴赏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些方法,如比较法,联想与想象等。,古诗词鉴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明夏时节,庭院的荷池里开满了莲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六月的阳光下,在清澈的水里,每一朵莲都是一个静美、清纯的九天仙姝。莲瓣上那晶莹剔透的水珠,更是透着无限的灵气。那份冰清玉洁,让人忍不住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含苞未放的莲蕾,个个精致玲珑,像是一个个天真的孩童,透着一股子活泼劲儿;怒然盛开的莲花,饱满明艳,恰似袅袅娜娜的伊人,顾盼生辉,千娇百媚,花香袭人;而我,却是最喜欢那似开未开的莲,她们像是倚门回首的小女儿,清新,可人,羞涩,粉颊含笑,欲说还休。真真正正是应了“芙蓉嫣然出水笑,似开未开最有情”那句诗。
每一朵莲都是一个绝世的红颜。她们清眸如水,黛眉如烟;她们腰肢轻摆,娉娉婷婷行走在诗词歌赋的古典里。“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轻轻触摸莲花,一股麻酥酥绵软软的感觉便从指尖涌入,整个世界也古色古香起来。
亭亭玉立,高洁脱俗。想,这两个词是写给莲花的吧。一塘的碧云绵延,一朵朵莲花随风摇曳。她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引得人驻足观望。而她们却无视于世人爱慕的目光,独傲然于天地间。
六月清浅,花瓣流光,心事如莲。风动,莲香弥漫;莲动,心神悠然。
(二)
庭院的水池畔,有一棵合欢树。树身挺拔、俊朗,宛如一个飘逸的男子。树冠上开满合欢花,花儿绯红、妩媚,又像极了一个温婉的女子。
合欢树的树冠巨大,长得平展四延。纤细似羽的树叶密密层层,绿荫如盖。轻柔的合欢花儿,一簇簇,一团团,浮在绿叶上。花色如霞,如含羞少女脸颊的红晕,令人悦目动心。开到极致处,整棵树仿佛笼着一层神秘的云烟,彩云映天,把七月流火的烈日也渲染得有了几分温润。那情景就是周紫芝的词: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蒙。
合欢花,与众不同,是由无数花丝组成一朵朵的小绒球儿。像盛开的蒲公英,空灵而柔美;又像一把把绽开的小伞,迷蒙而梦幻;更像是千只万只蝴蝶,驻足于翠碧之上,那花丝儿随风摇曳,像是一只只蝴蝶展翅欲飞,看上去红艳又嫣然。风翠轻翻,雾红深注,清香袭人。每每欣赏,一颗心总会忍不住随着满树的花儿荡漾。
一、画出诗境
一般来说,教学写景的古诗词,由于诗词比较精炼,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能配上一幅图画就会不一样。比如《忆江南》的教学中,红彤彤的朝阳、碧绿的河水、两岸的繁华柔柳,好一幅美景图!再如《春夜喜雨》,当学生领略了春雨如牛毛的特点时,用自己的水彩笔把这美景画下来,看到自己所画,再读古诗,学生更能领略到诗的意境。用这种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后,任何一首古诗,学生都能够通过画笔进一步感知。更让我惊喜的是,在教学叙事的研讨时,学生也能用自己的画笔帮助理解古诗。如教学《劝学》,我觉得不是很好配画,所以课上没有设计这一环节,而是把配画当成作业。第二天,展现在我面前的画卷真是精彩纷呈,最有趣的是一位男生画了一幅漫画:上面是一位老爷爷,倒拿着一本书。这是多么好的想象!我相信这张张画卷都代表着孩子们对古诗独特的感悟。
二、演出诗情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仍处于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结合相应的诗句,给古诗编创动作,就成了学生乐此不疲的事。在教学《古朗月行》中,朗诵“小时不识月”时,孩子们就摆出小手;朗诵“呼作白玉盘”时,有的孩子双手虎口打开,摆出盘子形状;有的则手心向上,好似托起一个盘子一样;“又疑瑶台镜”,学生双手并拢,摆在面前就像真的在照镜子一样;“飞在青云端”学生就做出飞翔的动作……在《劝学》教学中,为了表现出“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情感,学生的动作设计更是别出心裁:有的双手向外摊开,垂头丧气;有的捶胸顿足;还有的摆出“思考者”造型……生动贴切,富有童趣。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作,亲身体验,不仅使背诵的效率大大提高,更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讲出诗意
理解古诗的意思,再把古诗像故事一样讲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古诗描写的恰恰就是他们的生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不自觉地吟诗一首。如在教学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古诗描写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小时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把它当成白玉、比成圆盘,又怀疑它是仙人用的镜子,飞挂在云头上,孩子们形象、生动的思维立即展示在眼前。理解了诗的意思之后,学生就可以编成小故事,设计角色,制作道具,边讲边展示五言绝句所描绘的生动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再把故事还原成小诗,并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与此相似的事,于是孩子们也纷纷跃跃欲试,真正激发了他们写诗的热情。石家仪同学就顺口仿了一首“小时不识莲,呼作白窗花,又疑云一朵,挂在绿叶间。”多么可喜,就这样诗就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四、想出诗韵
每首诗都要表达一定的情画意,需要带领孩子们细细品
味,深入挖掘,与作者心灵相通,感知诗的韵味。如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展开丰富的想象:作者“少小离家老大回”直到晚年才得以返回故乡的情景和情趣。“乡音未改鬓毛衰”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客居他乡的感慨和回乡时的喜悦心情。“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表现了故乡儿童的天真活泼,热情好客。是啊!孩子们还小,怎能体会作者回到故乡又悲又喜、百感交集之情呢?为了达到真正的情感相通,我再引导学生通过听配乐朗读,闭目感受:一位叶落归乡的老人看到家乡的变化,曾经的玩伴和自己一样老了,曾经茅草房没了,曾经小路宽了,再看那些孩子,没有一个是自己认识的,此时他是又悲又喜。孩子脑中的画面变得丰满,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想象诗画、感悟诗韵的目的。
五、诵出诗魂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宋·刘翰《立秋》
立罢秋,凉飕飕。
节气的灵验在立秋这天表现得特别充分。如果留意,你会发现,立秋当天,不论白天多么酷热,夜晚的风必定带着凉意。
不过晚凉尚浅,立秋之后,我国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秋后一伏热死人”,形容的是“秋老虎”的厉害。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亲率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敬天地诸神,迎庄稼丰收。民以食为天,粮食可是天大的事。大事面前,老天爷最清楚也最仁慈。“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你看,这时的天气,时而秋阳高照,时而秋雨沥沥,田里的大豆、玉米、红薯、棉花、水稻,一天一个样,可着劲儿长。农人正好忙里偷闲,过上几个舒心的节日。
首先是七夕节。农历七月也称兰月,七月初七晚上称为兰夜。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兰香清姿的女儿节。七夕之夜,拜祭织女、乞巧斗巧也好,瓜果架下听牛郎织女说话也好,少女们总是节日的主角。
接着是中元节。民间称农历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天,道教徒纪念地官诞辰,佛教僧俗举办超拔饿鬼的盂兰盆会。中国人是最重亲情的,丰收在望时,肯定不会忘了告慰逝去的亲人。
秋忙会是许多地方的常规集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贸大会。人们热热闹闹地买卖东西、走亲访友,自然也少不了看大戏、瞧热闹等休闲娱乐。
过节从来少不了吃,“贴秋膘”更给出了理直气壮地吃的理由,有些地方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称“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也有叫“啃秋”的,那一定要在田间地头或农家场院“啃”才算过瘾。啃西瓜,啃香瓜,啃玉米,啃红薯,啃住了丰收,啃住了幸福,不由喜上眉梢,甜在心头。
此时,最风雅的户外活动莫过于观莲了。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菡萏等,是深受国人喜爱的植物,被推崇为“君子”。莲花具有高洁的品质,历来为人们所赞颂,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数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民众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莲花诞辰,简称“莲诞”。百花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五,莲花则独有自己的生日,其备受推崇可见一斑!农历六月至八月,莲花次第开放,全国许多地方举办规模盛大的荷花节。人们邀朋唤友,河池赏莲,喧笑弦歌,吟诗作赋,不亦乐乎!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河南淮阳县龙湖荷花的记载。近年来,淮阳县每年七八月份举办荷花节,游者颇多,收获颇丰,可谓盛世盛举。
第一步明词意。只有消除了文字隔阂,我们才能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弄懂古诗中文字的意思是我们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古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要正确地理解古诗的词语必须调用相应的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词汇的含义、通假、词类活用等内容。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之”(到、往),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它),用的都是古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悦”(使鸟儿自由的欢唱)和“空”(使心中杂念涤除)用的都是使动用法。李白《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羞”(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见”(现),用的都是通假字。
第二步顺句意。由于古诗不仅讲究凝练,还讲究韵律,因此,古诗的句子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句子成分省略、句序倒装等现象。这些现象给我们读懂古诗带来许多困难。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古诗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既有实词的省略也有虚词的省略。由于虚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所以古诗句中大多是虚词的省略。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第三步贯诗意。在扫清文字和诗句的障碍后,如何贯通全诗,全面准确把握古诗的内容呢?
1.关注题目与序言。题目是诗词的眼睛,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解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许多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这些“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时间,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很有帮助的,因而不能忽视。
2.用联想、推理、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古诗阅读最大的困难由于压缩造成的阅读空白,古诗的联想十分丰富,有些诗歌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不用联想、推理、想象把原诗中空白部分补出来,就会构成阅读障碍,无法准确理解全诗主旨。试读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可以将它还原成另一种样子:玉石一般的台阶上滋生出露水,夜深了,(露水)浸湿了(那个站在台阶上女子)丝袜,(她不堪寒冷,便回到室内,)姑且放下水晶帘子,(隔着水晶帘)望那玲珑剔透的秋月。这么一补充诗的内容就比较清楚了,把全诗贯通起来,就可以知道全诗塑造一个久久伫立、凝望秋月女子形象。
第四步分析形象。
和小说、戏剧、散文一样,古诗也塑造形象。古诗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不过这些“景”“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已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类形象又称为意象。“诗要用形象思维”,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都寄寓在形象之中,那么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自然就是读懂古诗的关键。叙事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必须结合诗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而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须结合诗题和相关诗句把握人物的情感世界。“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
1.首先,我们必须掌握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中,有许多意象已具有了确定的或基本确定的内涵。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花、松柏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悲凉凄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特定的文化意义,有助于对诗歌思想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2.联系全诗,结合语境。意象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一件事物,同样一个形象,不同的诗人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寓意。所以揣摩意象的含义不能机械,更多的时候需要联系全诗,结合具体语境来体会。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意象小“草”,白居易是用“枯”而又“荣”,“烧”而又“生”,赞生命力之顽强、坚韧。而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野草花”可以借最后两句的意思推想出此意象的含义是说明乌衣巷的残破荒芜,以表达作者的昔盛今衰之感叹。
3.联系背景生平,做到知人论事。同一意象由于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不同,也会具有不同的含义,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这两首诗中的同一意象“鸥”,由于作者的写作背景不同,分别表达了孤独、凄凉、漂泊无定的忧伤和宁静自得的悠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要很好地做到揣摩意象,把握情感,在鉴赏实践中最好还是将上面的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第五步炼主旨。如何在把握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去提炼古诗的主旨呢?笔者认为应该抓诗眼。诗眼往往是指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词语和句子,是诗歌内容的凝聚点,“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词语和句子,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提炼诗歌的主旨。
1.感彩较强的词语。感情直露的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解读杜甫《石豪吏》,只要能抓住“苦”和“怒”,就不难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2.议论抒情的句子。古诗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是诗词的点睛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