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时间:2023-05-30 09:58: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利益相关者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1篇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要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关者的涵义。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个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专用设备等,一旦挪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1]

可以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和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两分法把三种定义协调起来,凡是符合第一类定义的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应符合如下四个标准:第一,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资本、劳动或服务等;第二,必须分享企业的收益,即从企业获得工资、奖金、股利等各种报酬;第三,必须承担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善失败时会蒙受一定的损失。第四,分享企业的控制权。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目前主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他们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而存在。[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1.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政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政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姜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

[4]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4).

[5]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6,(3).

[6]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宋其美.正确审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J].管理科学文摘,2006,(12).

第2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旅游地 管理 启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既不同于只考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生产观念,也不同于只关注所有者、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传统管理观念,而是将政府、社区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乃至非人类的因素如自然生态环境等纳入其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1]。

该理论奉行的核心思想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中妥善处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平衡他们正当的权益要求,抵制他们的非分要求,争取利益相关者最大程度地合作以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旅游地(景区)也可看作为一个企业[2],其涉及的利益主体也很多,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关注、协调和整合,从而实现旅游地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因为旅游地依赖其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甚至危及旅游地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旅游地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承担起超越经济目标的更广泛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二、旅游领域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背景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正好与20世纪末旅游业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相呼应,一些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该理论的指导价值。利益相关者理论源自英美,也是国外旅游研究者率先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旅游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也有其特殊的背景。

(一)从理论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WCED,1987)便指出在可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至少强调:①在保护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②旅游业带来的效益要广泛渗透到社会之中,尤其应当对当地居民带来裨益;③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强调本代人之间、各代人之间应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一部分人旅游需要的满足不能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当代人不应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损害后代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而这些内涵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强调的伦理、公平也是相呼应的[3]。同时,美国圣玛丽学院的经济学教授Mcelroy认为,为了使旅游目的地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做到: ①自然和文化资产的持久存在; ②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③旅游者在目的地获得持久的享受;④ 旅游企业能够长期获得收益(Mcelroy,2001)。

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都是通过调整利益取向,要求人们改善作用于环境的方式和强度。要做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厘清旅游地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并加以协调。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念,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二)从实践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利于整合旅游地的资源,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而且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影响力等各不相同,它们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很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但从另一发面来看,如果这些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又是巨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探讨寻求科学的相关理论,如借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益整合机制, 通过协调、交易、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等可行方式,确保旅游地所有利益相关者应有的利益, 从而成功的整合旅游地中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随着国际国内旅游竞争日益加剧,区域间旅游协作、合作问题突显,如何建立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是区域协作与合作面临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说明利益相关者问题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规划和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问题,值得旅游研究者和管理者研究和思考。

(三)从管理上,弥补了旅游地传统管理的缺陷

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利益出发,系统地考虑到企业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并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强化其道德内涵[4]。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旅游目的地的传统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重视旅游地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旅游地应尽的社会责任、重视投资者和政府等主要利益主体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目前,很多旅游地存在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现象,东道社区和当地居民被排斥在外或无足轻重,由此引发的当地居民与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而利益相关者管理,要求在追求旅游地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同样注重各相关者的法律利益和道德利益。

(四)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看,我国大多数旅游地已步入成熟期,其利益相关者已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或正在从初期的开发阶段走向发展阶段,一些旅游目的地已进入成熟阶段,影响旅游发展和被旅游发展所影响的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已渐渐浮出水面,如何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第3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emarkable achievement has been made after a series of studies of stakeholder theory in concept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by researchers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robes the application of stakeholder theory in Chinese context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findings are helpful to further research.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应用研究;中国情景

Key words: stakeholder; applied research; Chinese contex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97-01

0引言

利益相关者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批评与争论中逐渐发展、完善。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企业竞争力等领域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做一回顾,并对其在中国情景下的应用做一探讨。

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起源最早的利益相关者一词来源于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SRI)的一份内部备忘录里,当时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为“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将不复存在的群体”[1]。Ansoff等人在早期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理论上的界定与描述,但由于这些研究缺乏根据与严密性,当时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直到1984年, Freeman的经典巨著《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才使得利益相关者研究受到了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

1.2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将利益相关者定义归纳为广义与狭义的概念。利益相关者的广义定义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Freeman的观点,即: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受组织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或群体[1],该定义被广泛借鉴,但缺乏可操作性。利益相关者的狭义概念如Cornell & Shapiro提出的“有合同的索取权者”以及Strudle等提出的利益相关者即为“那些在公司中拥有一些直接处于风险状态的经济利益的参与者”。国内学者贾生华、陈宏辉的定义也具有一定代表性,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他们或是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2]。

1.3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与企业实践,学者们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美国学者Mitchell的分类方法最具代表性与实用性。他首先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三个属性:①合法性;②权力性;③紧急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3]。

2中国情境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探讨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战略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绿海战略概念的提出就是利益相关方理论在战略管理领域的应用尝试。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发展环境,制定发展战略。近年来,一些企业由于无视利益相关者权益与社会责任,造成的一系列破坏性严重、影响恶劣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经济体质正处于深刻的变化之中,新的经济制度尚未形成。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也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政府监管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合作中的诚信等都要求企业从更广阔的角度重新规划发展战略。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工具,使得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期望,构建和谐利益相关者关系,获得可持续发展。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绿色营销等方面。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绿色营销的概念被人们广泛接受。当前我国有关绿色营销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消费者的,没有涉及到对供应商、零售商等利益相关者的系统研究,且研究成果并未能够带来企业绿色营销具体实践的大跨度发展,企业、政府、消费者均未能在绿色营销过程中表现出人们良好的预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企业绿色营销,有助于将绿色营销的研究从单一的消费者深入到整个供应链,调动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绿色营销的积极性,并促进企业绿色营销的系统实践。此外,对于服务营销、以及企业品牌管理等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的应用研究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探索如何规范和完善公立医院两权分离的操作办法及实现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公立医院改革实践中,一些学者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就建立医院董事会进行了探讨,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始付诸实施。从理论上讲,医院董事会的建立应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与患者的生命健康高度相关,患者作为医院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与医院之间的联系超过了普通企业与其顾客之间的联系;其次,由于医护人员直接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他们的利益期望是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满意度,如何将医护人员的利益期望纳入医院董事会的日常管理中,是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最后,现阶段改革的重点在于理顺医院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政府对医院一切包办的管理模式。但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政府的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等都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医院如何正确处理与政府这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新型医院治理结构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结论与未来研究启示

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上述领域外,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都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兴起的背景下,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管理被认为是管理方法的重要变革之一,因此,利益相关者研究意义重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未来研究而言,应当进一步结合中国以及特定行业背景,在对企业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为支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框架,建立测评体系,指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 Pitman, 1984.

第4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宏观会计政策选择;微观会计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概述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界定。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人们一致认为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企业。但是,黄菊波、杨晓舟(1995)提出将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企业会计政策两个层次。那么相应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也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界定。“宏观会计政策选择是指政府或特定机构,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权衡,进而制定出会计准则的过程。微观会计政策选择指在宏观会计政策的约束下,会计政策选择主体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分析、比较、权衡,进而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

(二)宏观和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宏观会计政策选择和微观会计政策选择,也即是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各方博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使会计准则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又是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下,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又会使会计政策有所改变。

二、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财务管理理论中的一个,虽然其发展至今已有很多年,但是对于其概念的界定却并没有一个普遍的认同。在这些界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弗里曼与克拉克森(1984)的表述,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国内学者贾生华和陈宏辉(2002)的观点是:“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改变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会计政策选择主体的界定。对于宏观会计政策选择即会计准则的制定来说,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典型的官方组织,其制定人员的构成形式多样,具有专业性、代表性等特点,会计准则的制定存在协调各方利益的问题,因此其利益相关者是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各方人员。但由于是官方组织制定会计准则,所以其核心利益相关者便是政府。对于微观会计政策选择即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说,企业是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经营的微观个体。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内部因素,还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等外部因素,因此其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也随之扩大。

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一)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实质上就是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布,尽量减少经济后果给各方当事人带来的不对称的收益或损失,增进公平性,缓和利益集团间的冲突过程。主要表现在要求准则的制定机构具有独立性、制定人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及制定程序充分的公开性和参与性上。

(二)利益相关者对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1、管理者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企业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通常是以与经营业绩紧密联系的管理报酬为手段实现的。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衡量其工作业绩的高低也即是衡量企业当期经营业绩的高低,通常是以利润指标来衡量的。这就为管理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利润从而提高自身报酬提供了充足的动机。因此,管理者可能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将未来期间的收益提前至本期确认,提高本期盈余,从而提高本期自身的报酬。

2、股东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来说,股东在面临会计政策选择的时候往往考虑的是关于配股、特别处理及摘牌等问题。比如,国家明文规定:连续3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上市公司将失去配股资格,那么股东就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将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控制在略高于10%的范围之内,以保持其配股资格。

3、员工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企业的雇员将自己的人力资本投入企业,为企业运行提供必要的劳动因素,因而有权从企业获得一定的报酬和人身上的保证。作为雇员,他所关注的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往往与自己的薪酬有密切关系。因此,雇员比较偏好能够影响自己薪酬的会计政策,而不是太关注会计政策是否影响到企业整体的业绩。

四、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现状

(一)宏观会计政策的选择。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属于政府管制模式,财政部会计司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也是遵循国际惯行的做法,包括计划、研究、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政府在制定准则的时候,有可能过分地考虑了税收的需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在其他利益相关者较少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损害其利益;另一方面在征询意见阶段,我国比较重视书面意见的征询,但是实际上由于会计准则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工作量大、耗时较长、中间环节过多,这些会造成相关信息的时滞和扭曲,同时由于过程的冗繁会削弱公众参与制定准则的积极性。

(二)微观会计政策的选择。管理者是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主体,大股东作为强势利益集团,参与会计政策选择行为非常方便,两者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存在“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两种现象。企业管理当局实际上是企业的控制人,他们控制了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而且在企业信息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管理当局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股东虽然相对处于信息弱势地位,但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其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参与会计政策的选择,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满足自己的利益。

五、改变会计政策选择现状的建议

(一)针对宏观会计政策的选择。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是政府管制模式,因此政府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是无法改变的。在后续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准则制定机构应该适当关注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多听基层企业界人士的意见,并且适当安排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代表参与制定会计准则;其次,建立更加公开化的征求意见制度,尽量减少征询意见过程中冗繁的过程和步骤,提高效率;最后,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有关会计准则方面的知识,使得公众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在实际财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准则及其相应的利害关系,增强参与的积极性。

(二)针对微观会计政策的选择

1、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其关键是建立与相关利益者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虽然现阶段在各个企业中已经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工会等代表各方面利益的机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机制依然受制于“内部人”,不能真实反映所代表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目标。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监管部门通过外在的监管和约束,使其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从而做出有利于协调和平衡众多相关利益者利益的会计政策选择。

2、规范股票市场融资行为。股东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往往以考虑股票上市、配股制度、摘牌和退市制度为主。由于其考核的财务指标单一,即净资产收益率,因此股东习惯倾向于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净资产收益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以考虑不只是以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衡量的标准,可以建立由若干指标或若干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同时体现现金流量要求的指标体系作为相关制度的指标参数。

3、增加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之所以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拥有更多的真实信息,具有信息优势,而且管理层还掌握着会计政策选择的部分主动权。管理层会利用自己的这种双重优势,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要求企业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增加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当局的信息优势。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温琳,陈作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会计政策选择[J].财会通讯,2007.8.

[2]宋在科,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

第5篇

[关键词] 导游人员;利益相关者;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 F 8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7-0050-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长期以来旅游服务质量问题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顽疾,在整个旅游接待过程中,导游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导游人员是旅行社旅游接待工作中的主体,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导游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把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和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作为研究重点,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旅游管理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旅游市场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说明中国导游管理仍存在很大问题,而且到了非下大功夫整治的程度。笔者认为,解决导游管理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把矛头单一地指向导游是有失公允的,只有从宏观上统筹各方的利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相应问题。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缘起与发展是基于对股东中心理论的质疑与创新。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最早可以追随到20世纪30年代,而直到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R・Edward Freeman给出的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才取得了学术界的一些认同。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或被组织所影响的任何团体或个人。因此,利益相关者可被认为是“企业能够通过行动、决策、政策、做法或目标而影响的任何个人或群体。反过来说,这些个人或群体也能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做法或目标。

国内学者贾生华、陈宏辉(2002)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的研究有一定代表性,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概念既强调专用性投资,又强调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联性[1]。

(二)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划分[2]

1. 查克汉姆的界定方法。查克汉姆按照利益相关者群体与企业是否存在交易性合同关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Contractual Stakeholders)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Community Stakeholders)。前者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分销商、供应商、贷款人:后者包括全体消费者、监管者、政府部门、压力集团、媒体、当地社区(Charkham,1992) 。

2. 克拉克逊的界定方法。克拉克逊(Clarkson,1994,1995)提出了两种代表性的分类方法:(1)根据相关群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承担的风险种类,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Voluntary Stakeholders)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Involuntary Stakeholders):前者是指在企业中主动进行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或群体,他们自愿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后者是指由于企业经营活动被动地承担风险的个人或群体(Clarkson,l994)。(2)根据利益相关者群体与企业联系的紧密性,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利益相关者(Primary Stockholders)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Secondary tackholders)。前者是指这样一些个人或群体:倘若没有他们连续参与,公司就不可能持续生存,包括股东、投资者、雇员、顾客、供应商等;后者是指这样一些个人和群体:他们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运作或者受到企业运作的间接影响,但他们并不与企业交易,对企业的生存也没有根本性的影响作用,比如媒体和众多的特定利益集团(Clarkson,1995)。

3. 米切尔的界定方法。美国学者米切尔提出了一种界定利益相关者的评分法(Score based Aproach)。米切尔明确指出有两个问题居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1)利益相关者的认定,即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2)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即管理层依据什么来给予特定群体以关注(Mitchell,1997)。

二、导游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导游工作中利益相关者的确定和划分

1996年Jane Robson和Ian Robson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原理,在广义上提出了与旅游经营商相关的12类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压力群体、地方旅游局、饭店、最终消费者、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旅游营销部门、国家旅游组织、媒体组织、交通供应商等。中国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行社管理中的研究和运用才刚刚展开,如夏赞才对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图谱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利益性质、关系程度和影响力等不同,将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和层三个基本层次,核心层包括旅游局、投资者、供应商、旅游者、员工、商;战略层包括旅游市场、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当地社区;层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3]。

在中国现阶段,导游必须要接受旅行社的聘用,导游人员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大一部分与旅行社利益相关者相重合。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和本文研究的需要,笔者从狭义的层次将与导游工作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与关键两大类,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导游、旅行社、购物商店、游客,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政府部门、导游服务中心和旅游协会。

(二)导游工作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解析

1.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目前,较为理想的旅行社利益关系模式是旅行社的收入利润来自于游客所交纳的团费,导游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底薪)、出团补助和小费,其中基本工资和出团补助占其收入的绝大部分,小费的数量则视游客对其服务的满意程度而定,购物商店通过提供“回扣”的方式向旅行社返利并与旅行社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由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低价竞争成为中国旅游行业的主要竞争手段,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价格战”也进行的如火如荼,甚至出现了“零团费”、“负团费”,在无法从游客所付团费中获取足够利润的时候,旅行社只有通过降低导游基本工资和出团补助以及购物商店给付的“回扣”来弥补低团费带来的损失,而低薪酬给导游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导游便与购物商店合谋,通过带领游客前去购物的方式获取“回扣”以达到自己的工资预期,同时,购物商店向游客销售“低质价高”或“实质价高”的商品获取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畸型利益关系模式。

这种畸型报酬结构使相关主体利益制约关系失衡。团费对旅行社的激励作用大为减弱,随之游客对旅行社履约的制约力也相应弱化。同时,由于导游收入主要来源于购物回扣,购物商店客源的多寡取决于导游和旅行社,因而与旅行社直接发生现金交易的游客无法对导游服务质量、购物商诚信经营产生直接有效的制约与激励。此外,旅行社受自身畸型利润来源途径的驱使,为获得更多回扣,而丧失了对导游、购物商诚信工作或经营进行制约的激励动力,游客与旅行社、导游及购物商之间,旅行社与其雇员导游及供应商(如购物商)之间的利益制约明显处于失衡状态。

2. 核心与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中国旅游政府部门按照国际上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做法对导游管理实行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和从业监管制度,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规范导游执业行为、促进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旅游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现阶段中国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显与导游队伍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比如中国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中国兼职导游所占比例已达70%,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这也是导游管理中出现众多问题的一个原因,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对兼职导游队伍的管理和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公共服务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导游队伍管理服务体系。

为加强对兼职导游的管理和监督,中国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做法是成立导游人员服务中心,但是导游服务中心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责权利不明的现象,大多数导游服务中心规定旅行社如果需要兼职导游,必须通过导游服务中心才能聘请,不能私自与导游中心外的导游员直接联系,兼职导游也只能与旅行社在达成临时聘用协议后,双方一起持《合同书》才能到导游服务中心办理领取导游证,兼职导游还必须在履行完合同后的两天内,将导游证交回到导游服务中心。这样所有的兼职导游要获得上岗资格证必须交纳“挂靠费”,还要交每年一次的“导游年检年审费”,有些地方旅行社还要为获得对非隶属导游的合法使用权而交纳 “反聘费”,但是,“导服”中心很少充当旅行社与导游间业务往来的媒介(基本仍由挂靠导游自行寻觅旅行社)和维护导游合法权益的职能,年检年审大多数也是“走过场”,这些都导致“导服”中心和导游、旅行社间利益格局严重失衡,前者则是利益关系中最大赢家。

此外,当前正处于政府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型期,政府与旅游协会间职责界定不清。在缺乏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少数官员与旅游企业经营者的“灰色”交易,利益保障失衡。

3. 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中国一直实行“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大部分服务性职能(如质量监督、旅游投诉等)仍由政府管理部门的相应机构在执行,政府职能转移的目标仍未实现,旅游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旅游协会自成立以来,在运行的过程中,其职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政府的色彩太浓,对旅游行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关注不够,因此旅游协会应尽快发展成为旅游行业的自律组织。

尤其是在导游管理的问题上,由政企不分的导游服务中心代替了旅游协会,其自身浓厚的政府色彩使其在获得利益的同时没能有效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从而造成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角色错位和职能失衡。

三、协调各利益相关者权力和利益的措施

导游作为连接旅游者与旅行社、旅游相关部门的重要枢纽,代表着旅行社的形象,也是最能体现旅游工作开展效果的一个环节,导游人员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协调好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我们就必须从解决导游管理问题入手,最终使整个旅游产业结构变得合理有序。

(一)建立完善的导游薪酬和激励机制

1. 实行效率工资制,提高导游人员积极性。目前以“低薪金”为主的导游薪酬机制是引发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失衡的重要原因,“低薪金”一方面会使行业内优秀人才外流,另一方面也无法对在职导游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研究显示,一个人在经过充分激励后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倍~4倍,即在缺少激励的环境下,人的潜力只发挥20%~30%,在得到有效激励后,其潜力可发挥到80%~90%。中国旅行社应建立一种既能使尽职的导游获得相应的回报,又能使导游必须为其质量问题支付成本的激励机制,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导游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导游服务的高质量。

笔者认为,应该在有条件的旅行社实行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即是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本行业或当地均衡水平的工资。效率工资蕴涵的价值传递关系是,首先支付工人高于行业均衡水平的工资,使工人受到高工资激励,进而奉献出更高的生产效率,高效率给企业带来高收益和高利润。其应用的最佳环境是行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光明,同时行业内的各企业普遍推行均衡工资,且均衡工资偏低。而现阶段中国旅行社业恰恰就具备了这种环境,在目前普遍低薪的旅行社业,效率工资无疑是达成员工满意、进而激发其努力工作的最有效的激励措施之一。员工努力工作,会带来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赢得终身顾客价值,并获取顾客口碑宣传的利益,同时还将吸引更多的新顾客乃至竞争对手的顾客,全面提升企业形象及企业的品牌价值。

2. 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小费制”。中国不同地方可以根据本地的平均收入水平、客源状况和接团要求,制定具体的小费给付标准,定出每位游客应付的小费下限,由旅行社代收,导游最终的小费收入则按游客对导游服务的满意程度而上下浮动。这样,将导游的小费收入与其工作量和服务质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导游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以获得较高的物质回报。

(二)引入“银发导游员”,重塑导游形象

据统计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到21世纪中叶,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30%,中国老龄化问题已初步凸现。在这种背景下,引入“银发导游员”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吸纳“银发导游员”不仅能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日渐增大的老年人旅游市场,促进老年人的相互间的交流,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和谐。另外,“银发导游员”更容易得到游客的信任,有利于稳定导游队伍,重塑导游形象。

开发这一市场时应注重必要的灵活性,使导游工作不再成为年轻人的“专利”。比如在国外,对年纪较大的人员,只要他热爱城市,对城市的历史有所了解,经过简单的口试即能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导游员。一些有知识、有文化、上年龄的人,既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又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他们的加入能更加丰富我们的导游队伍。

(三)转变购物商店经营模式

旅游购物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是政府、旅游企业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方面,是旅游诸多要素中最具开发潜力的要素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旅游购物占了旅游总收入的60%~70%,而中国的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收入比例还不到20%。这说明中国的旅游购物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游客的购物需求还没得到充分的满足,但由于目前,旅游购物商店给旅行社、导游“回扣”以保证客源,导致旅游购物商品价格被抬高,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再加上游览过程中购物频率安排过高,致使游客对旅游购物产生了抵制情绪,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纯玩团就是一个明证。但这并不是说游客就不需要购物,而是游客为了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给自己带来损失,“导游带去的,就是想买也不买”道出了大多数游客的心声。

以上都说明现有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急需调整,购物商店经营模式也急需改变,由于旅行社组织旅游团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旅行社和购物商店可以通过企业合并、联合的方法使这种外部效应内部化,例如,二者可以互相参股的方式分享对方的利润,或者是双方协议建立“联盟关系”[5]。购物商店也可走品牌之路,创立自己的购物品牌店,跳出传统的购物点,转到百货公司、星级酒店开设专柜,寻找新的增长点。

(四)充分发挥旅游协会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管理部门无法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旅游协会便可以在核心和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其组织和协调的作用也将在宏观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旅游协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搭建包括旅行社、导游、购物商店和管理部门在内的信息平台,通过对其档案信息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构建起畅通公开、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信息的透明化减少各利益主体因信息不对称造成委托-关系的失衡,其次还可通过向旅行社、导游和购物商店收取“质保金”的方式制约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比如可以把导游服务中心的职责并入到旅游协会,变分散管理为统一管理,为导游统一管理档案、代交劳动保险、进行日常教育和监督,并与旅行社代签导游合同、保证导游合法权益,减轻旅游政府部门的负担;还可向社会公布由旅行社、导游、游客和政府部门多方推荐的“星级旅游购物商店”,获得该荣誉不是终身制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它和“质保金”一起帮助形成公平的竞争氛围,规范购物商店的经营行为。

同时,政府部门应当转变职能,积极放权,明确旅游协会的角色和作用,使旅游协会能独立、充分地发挥作用,旅游协会也应对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管理体制、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等进行调研,向旅游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保持与旅游政府部门畅通、有效的沟通,实现相互职能均衡化,保持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转。

四、结语

导游管理问题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顽疾,从根本上看是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只停留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上面,要想根除此弊病,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促进竞争,使一部分有条件的旅行社做大做强,提高市场集中度,逐步形成旅行社业的垂直分工体系,从而使市场竞争行为得到规范,扭转目前行业畸形的利益格局,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旅游业中,解决好旅游业内存在的矛盾,从根本上实现中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付俊文,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

[3]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4]金慧君,郭鲁芳,吴理俊.国内旅游团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均衡发展模式探究[J].旅游科学,2005,(5).

第6篇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可能影响公司目标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群体或个人”[2]。根据这一定义,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管理层)、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联结,企业应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协调利益关系层面揭示企业本质,为研究企业劳动关系提供新的理论分析视角,为探索企业劳动关系长效协调机制开辟新的思路。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劳动关系

早在20世纪20年代,鉴于企业经营困难、劳资矛盾和社会合同纠纷等问题日益尖锐,国外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并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20 世纪60 年代,斯坦福大学学者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随着众多学者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向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领域扩展。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奠基者弗里曼的阐述,创立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重新扫描和理解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并通过利益相关者管理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形势及其要求,最终目的是“将外部变化转变为内部变化”,解除外部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确保组织战略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2]。利益相关者从“影响”到“参与”再到“共同治理”,实际上是将利益相关者问题纳入组织内部程序,把冲突转化为合作[3]。利益相关者理论立足于长远,以合作为基础,以共赢为目的,重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及其影响,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和有效的制衡机制的形成。

企业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参与主体在享有企业剩余价值追索权过程中缔结的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关系。企业劳动关系参与主体间的动态博弈是企业劳动关系形成的内在动因。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质即为协调参与主体间的利益。现有对企业劳动关系参与主体的研究主要包括:劳方、资方以及外部干预的第三方。代表劳方的主要是工人和工会,相应的资方就是雇主和雇主联合会,第三方主要成员是政府,有时还包括大量的民间组织和团体。基于对企业劳动关系参与主体的二元(劳方、资方)或三元(劳方、资方、第三方)分析,现有研究多从员工与管理层两个维度或从员工、管理层、政府三个维度构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流行,生产组织、市场和企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雇主不仅需要一支灵活、专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还要保持较高的组织承诺和职业精神,在此背景下Guest、Peccei(2001)用合作伙伴关系定义21世纪新型企业劳动关系,并强调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协调企业劳动关系[4]。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在企业劳动关系治理中,除雇主、员工和政府三方之外,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达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均衡,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目标上的具体化,是指影响企业劳动关系这一具体企业决策和企业目标实现或受企业劳动关系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根据这一界定,企业劳动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竞争对手、消费者、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等。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分享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所带来的显性或隐性利益,并基于各自利益动机产生影响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行为。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工具对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分类,有助于分析企业劳动关系各利益相关者行为与影响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发现企业劳动关系冲突产生的根源,有助于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协调措施,有助于为探寻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路径打下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权力/利益矩阵(Power/Interest Grid)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其持有的权力大小关系以及从何种程度上表现出对决策的兴趣进行分类,因其可以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界定与分类,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管理策略而成为利益相关者分析普遍采用的方法[5]。根据权力/利益矩阵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4种类型:①高权力、高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②高权力、低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③低权力、高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④低权力、低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

借助权力/利益矩阵,通过判断利益相关者从企业劳动关系这一具体企业目标中获得的利益高低与其对企业劳动关系产生的影响大小,对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如图1所示。

由于股东、管理者、员工位于企业内部,他们直接从企业劳动关系中获利,而且股东、管理者、员工的行为直接影响会到企业劳动关系的状况,因此属于第Ⅰ类利益相关者:高权利、高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虽然不直接从企业劳动关系中获利,但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稳定的就业是政府干预的目标,因此属于第Ⅱ类利益相关者:高权利性、较高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媒体、非政府组织、供应商、销售商并不从企业劳动关系中获利,但其采取的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因此属于第Ⅲ类利益相关者:高权利、低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竞争对手采取的行为会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他们在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利益较低,因此属于第Ⅳ类利益相关者:较高权利性、低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

三、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行为动机分析

由于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不同,因此利益相关者基于各自利益需求的考虑会行使权力从而产生从全局或长远影响或威胁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行为。利益相关者在事件中采取冲突还是合作,对于企业劳动关系治理的结果截然不同。根据利益相关者识别将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四类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四类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影响过程和参与程度,从而探索从“影响”到“参与”再到“共同治理”的角色转换路径。

1.第Ⅰ类利益相关者(股东、管理者、员工)。股东、管理者、员工是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其博弈过程构成企业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股东是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他们拥有并投入物质资本,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他们拥有并让渡劳动力从而获得相应报酬,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管理者至少在企业中投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并直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他们即是股东利益的代表,又直接对员工进行管理,是联结股东与员工的桥梁。

在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股东、管理者、员工之间基于各自利益隐藏着某种交换关系。企业生产过程的实质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结合,由于利益不同,因此两种资本投入生产的目的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提供劳动进行生产只是谋求工资、福利、就业条件等待遇最优化的手段。物质资本所有者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支付报酬雇佣劳动、购买劳动力进行生产只是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手段。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分歧是企业劳动关系利益架构的常态。在企业产出一定的前提下,股东的利润和员工的工资此消彼长,而管理者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即要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又要维护股东的最大收益。这种利益分配上的相互牵制和本位主义导致企业劳动关系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时常出现矛盾冲突。

在外部环境良好时,企业利润空间较大,股东收益较高,人工成本占比不高,即使员工工资所得处于企业剩余价值追索的最低层,但大部分员工只看绝对工资还是比较满足的,企业劳动关系较为稳定。企业劳动关系稳定并不代表劳资冲突的隐患不存在,一旦外部环境恶劣,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同样的工资水平却导致人工成本占比提高,此时,股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给管理者施加压缩人工成本的压力,即使管理者根据利润的降低同比降低员工工资,员工也会因为绝对利益被缩减而产生强烈不满,进而采取消极行为,引发劳资冲突。国外学者研究证明,当企业需要大幅减少劳动成本时,会对工资和雇佣工人的调整做出选择[6]。面临困境时,大部分企业往往采取减薪和裁员这一快捷有效的手段降低人工成本以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而非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摆脱困境。股东、管理者、员工基于各自不同利益驱动的行为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而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将进一步制约生产效率和生产连续性。

2.第Ⅱ类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政府关注企业劳动关系的状况,对企业劳动关系进行监督和指导,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基本行为,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使企业劳动关系处于社会可接受的水平[7]。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好,企业经营良好的情况下,政府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各项社会保障水平来保护企业劳动关系中弱势主体的利益。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差,企业经营恶化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社会保障面临困难。此时,政府强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通过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控制失业率,防止发生失业率过高引起社会不稳定,同时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尽量减少裁员。但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不足以快速降低企业成本,许多企业仍然通过裁员降低成本以期渡过困境,进行导致企业劳动关系不稳定。政府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设置低线,保护员工的基本利益,但物质资本对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远高于人力资本,因此仍不足以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

3.第Ⅲ类利益相关者(媒体、非政府组织、供应商、销售商)。媒体、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劳动关系的间接监督以及供应商、销售商在企业劳动关系面临困境时所采取的行动均对企业劳动关系产生直接影响。媒体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报道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劳动关系的监督是双刃剑,正向可以推动企业劳动关系往和谐方向发展,反向会激发企业劳动关系内部的不和谐因素,使其发展成更恶劣的劳动冲突。当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劳动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或不道德行为进行曝光时,企业的供应商、销售商所持的态度及采取的行为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供应商、销售商采取协助改善等合作行为,往往可以共同提高企业劳动关系水平;供应商、销售商采取解除合约等非合作行为,往往会使企业经营面临困境,进而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也就缺少了基础。

4.第Ⅳ类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竞争对手)。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仅考虑价格、质量等产品本身的品质,而且还考虑到了劳工问题。如果企业劳动关系较差,劳工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对消费者的购买也会产生影响。消费者减少购买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使企业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企业难以生存,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便无从谈起。此外,竞争对手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对本企业劳动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竞争对手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会对本企业改善劳动关系水平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企业劳动关系水平得不到提升,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各要素得不到改进,那么企业员工就会采取解除劳动合同等行为,这样会加剧企业劳动关系的紧张。

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

每一个人都是市场上的“经济人”,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当然也是具有自身利益诉求的“经济人”。基于利益机制的传导,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诉求的行为变化必然引起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对应性”行动,因此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下对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影响,突破原有二维或三维协调机制思维局限。构建企业劳动关系长效协调机制,关键是充分发挥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转换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引导利益相关者“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从而形成企业劳动关系长效协调机制的重要路径。

1.加强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圈的利益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首先是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股东和员工。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和谐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三者之间关系的和谐。股东、管理者、员工是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其博弈过程构成企业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属于劳动关系治理的核心圈。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需要认识到核心圈共同利益所在,以“合作”代替“冲突”;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需要平衡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改善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行为、清晰职责、明确义务。尊重和维护员工的权益可以给股东和管理者带来合作的收益,股东、管理者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可以通过 “员工持股”和“员工参与”等进行引导。通过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引导和管理,为股东、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合作提供共识,进而形成可共同遵守的制度以及共同目标,为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协调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股东、管理者和员工对可能选择的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有了明确的预期,以有序代替无序,以确定性代替不确定性,从而共同行动以抵御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外部宏观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于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的负面影响。

2.发挥政府规制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和干预是间接的,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确定底线。完善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可以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固的基础,发挥固本培元的作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为避免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利益需求采取不利于企业劳动关系均衡的行为,还必须在市场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有效制度供给,及时发现并遏制可能存在的利益相关者不当得利空间和可能采取的投机行为所带来的冲击,规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尽可能降低利益相关者通过投机行为获取不当利益的可能性,把阻碍合作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政府通过营造正确的经济伦理和价值观,以科学的制度安排确立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使利益相关者从利益冲突通过利益协调转化为利益一致,将利益相关者可能采取的冲突行为转化为合作行为,使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更为可行、更为有效。

3.关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虽然协调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行为难度较大,但有效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必须突破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局限,寻求企业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与合作。协调企业劳动关系需要关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包括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等,需要关注竞争对手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以及媒体、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报道。通过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争取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帮助,发挥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共同改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通过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使企业成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综合性社会契约、交换行为和利益协调的汇集点。不仅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而且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创造财富,成为实现共同利益的源泉。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基于共同利益,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不合作行为,尤其是避免外部利益相关者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借口,煽动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情绪和破坏。

参考文献:

[1] 贾生华, 陈宏辉.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5): 13-18

[2] 弗里曼. 王彦华, 梁豪译. 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13-29

[3] 王身余. 从“影响”、“参与”到“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历史跨越及其启示.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6): 28-34

[4] Guest.D, Peccei.R. Partnership at Work:Mutuality andthe Balance of Advantage,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Relations, 2001,(39): 207-236

[5] Fran Ackermann, Colin Eden. Powerful and Interested Stakeholders matter: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Academy of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3

第7篇

摘要:会计政策选择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国外对该问题研究的时间比较长,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起步研究比较晚,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选择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定义,会计政策是公司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所拟采用的具体原则、会计基础、核算惯例(规则)和实务。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定义会计政策为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取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故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依照财政部制定和的会计准则,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能恰当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具体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会计核算、会计程序和方法的总称。它贯穿于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过程,也包括经济事项初次发生时的选择和因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会计政策。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会计政策规范研究是在20世纪30年代,会计政策的规范性研究注重对于形成的会计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对最佳会计实务的探寻成为对会计政策研究的主导,这些研究成果在财务准则委员会(FASB)可以看到。国外最早进行实证研究的是赫普霍恩(1953),其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人员选择会计政策的目标是使各期收益均衡化,而不是所报告利润的极大化。戈登(1964)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经理人员选择会计政策有其自身的经济动机。提出了收益均衡化假设并证实了假设,戈登的收益均衡化假设引起了很多相关研究。瓦茨和齐默尔蔓(1986)在戈登假设的基础之上对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提出了著名的:分红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政治成本假设。自瓦茨和齐默尔蔓之后,国外的实证研究基本上围绕对这些假设的检验。希利(1995)对分红计划假设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司以报告净收益作为分红计划基础的,公司管理层会采用应急利润政策来实现预期红利最大化的现象。斯威尼(1994) 对债务契约假设进行了研究,发现违反债务合同中的营运资本和股东权益保护条款的公司占多数,违反负债权益率及利息保障倍数条款的公司则相对较少。勃永通等人(1992)年研究了公司在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中可选择的最低税收条款可能做出的盈利管理反应,发现在ATM条款实施的第一年(1987),美国公司确有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应计制手段减少部分收益。琼斯(1991)研究发现美国公司为获得进口救济而对报告净收益进行调整,发现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调查年度,样本公司的应计项目都显著为负,而在调查前后年度并没有显著为负,进一步说明了公司在受到外来竞争影响时的,普遍选用应计政策来争取进口保护,这与政治成本假设相一致。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学者深入研究了企业理论、产权理论、理论、管制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并主要利用规范性研究来探讨我国的会计政策选择。宋在科、王柱(2008)将利益主体分为强势和弱势两类,研究了两类利益主体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参与意识、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产生的经济后果。(2009)认为企业管理层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将其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选择,有效解决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郎仙荣(2009)认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会计政策选择的立场应为利益相关者立场,并提出从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改善监管部门的监管,规范股票市场的融资行为、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约束来优化会计政策选择。刘东山、刘全山(2009)从均衡相关者的角度提出了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框架。我国的实证研究主要借用国外成熟的模型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下,来检验会计政策选择,这是国内学者进行的实证研究的主要途径。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大多是出现在探讨公司治理问题中,如刘立国(2003)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宋建峰(1998)在其论文《盈余管理的动机透视及其对审计的意义》中提出与西方三大假设相类似的三大动机假设:公司管理当局自身效用最大化假说、违约假说、社会成本假说,并指出虽然在国内没有作过检验,但三大假设和经验观察是吻合的。孙妮娜,王福胜(2009)采用进化博弈理论的方法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过程发现,最终的策略选择受初始状态的影响,初始策略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策略之下的收益及潜在的陈本的大小,利益相关者将比较不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进行反复学习和调整。结果表明,在惩罚成本和声誉损失较大的情况下,均衡点在风险优势的会计政策组合上,而该选择就是兼顾各方利益,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均衡状态。

二、会计政策选择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 一 )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会计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1)契约理论与会计政策选择。科斯(1990)认为,会计理论的形成依赖于经济学的进展,尤其是对企业认识的进展。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一些列契约重要的一部分,研究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必须要用契约的观点理解企业。目前基于契约理论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报酬契约、债务市场、经理市场、资本市场、政治成本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进行的。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契约理论下的企业与现实的企业具有不一致性,学者们发现不少问题,如团队生产中和关系中的监督问题。契约理论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属于剩余控制权,并由企业管理层掌握,是其谋取自利的工具。由于存在这些不足,学者们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2)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会计政策选择。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契约理论的丰富发展,其根基仍是契约观,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简称,指那些影响企业决策或被企业决策影响的机构或组织(Jones,Wicks,1999)。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会计选择权属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管理层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一方面受到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约束,另一方面受到法律法规、职工代表委员会、受聘于保险公司的注册会计师等的约束。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讲,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属于利益相关者。科奈尔和夏皮罗(1981年)指出公司的政策依赖于利益相关者而存在。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往往因选择的会计政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会计结果 ,从而影响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 ,导致各利益集团做出不同的决策,最终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李姝,2003)。因此,会计政策选择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和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相关经济利益集团博弈均衡的结果(李姝,2003)。

第8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企业价值增值 分配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

一、引言

在公司制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股东至上的企业经营管理原则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在这种观点下,企业的各种管理工作应以实现股东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被视作理所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企业的主要出资者即股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但随着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治理层权利越来越大等问题的出现,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质疑,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将更多利益主体利益纳入企业治理等方面成为迫切需要。

“利益相关者”概念是斯坦福研究所于1963年第一次提出的,但在过去的时间里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畴一直存在争议。尽管如此,关于利益相关理论的研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关于其的应用研究已经推进到了公司治理、公司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等多个研究层面,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试图将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推进到企业价值层面上,具体探讨企业价值增值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分配过程。企业价值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是由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本转化而成的。企业利益相关者范围不同将导致企业价值及其增值的分配模式的不同。

二、利益相关者范围界定

要探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问题,首先要明确企业价值增值分配的对象。物力资本投资者的典型代表即股东,人力资本投资者的代表为企业员工及管理者。企业价值及价值增值的形成主要是由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所投入的资本转化而来的,依此逻辑推理则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企业价值增值的分配对象应该为各利益相关者。但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关于利益相关者范围的统一认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与企业有关的个人或单位都应该包括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之内,即广义利益相关者,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弗里曼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与企业有实质性联系的个人或单位才应属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即狭义利益相关者,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克拉克森等。在本文的论述中我们采用第二种观点,原因有两点:一、办企业不是办社会,将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主体都看作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违企业存在的初衷,二、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价值等同于所有利益相关者价值的集合,这种等同关系在理论上讲是成立的,但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这种关系是无法衡量的。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利益相关者即企业向企业投入资本并因此承担相应风险的利益主体,据此本文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与次要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签订投资契约、向企业投入物力资本或人力资本的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和员工等。次要利益相关者指除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外的与企业签订非实质性契约的利益主体,如顾客、潜在投资者、投资分析师等,则企业价值增值的分配对象应为与企业签订投资契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三、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浅析

(1)按各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分配

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签订投资契约向企业投入人力或物力资本的利益主体,企业类型与组织形式的不同都会导致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所含主体范围的不同,在本文中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股东、管理者、员工及债权人看作是一般目标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在主要利益相关者所涵盖范围不同的情况下,也可根据下文中的研究思路来研究目标企业的价值分配。则此处目标企业的价值增值的分配对象就是这四类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除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管理者、员工及债权人)像股东一样对企业投入了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性资本,承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与传统企业理论不同,这些利益相关者不能作为固定收入者而存在,其投资的回报率应由其对企业的贡献来决定,投资者对企业的贡献是由其所承担的企业风险的大小来决定的,在财务管理学中,投资者承担的企业风险的大小通常是由其投资的资本成本或所要求的报酬率来衡量的,则此处我们在确定目标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分配率时可根据其投资的资本成本或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来决定。股东作为企业的直接出资者,其具有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即无论发放股利与否,企业扣除了管理者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回报之后的剩余价值都由股东所有,则此处重点是要确定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投资资本成本。管理者和员工的资本成本可以用财务管理些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即Rs=Rf+βi*(Rm-Rf)。Rs就是管理者或员工的资本成本,Rf是市场中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βi是指利益主体承担的风险水平,Rm是市场的投资报酬率。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Rm及Rf这两个指标是容易取得的,关键在于怎样确定风险水平的大小,这里比较合理的做法就是让独立的风险评估单位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客观独立的评估,以此来确定企业中管理者、员工所承担的风险水平。债权人投资的资本成本可以根据其对企业投资的票面利率来确定,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比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债权人对企业投资的面值、期限、购价及票面利率用试值法来确定债券人的实际报酬率。确定了各利益相关者投资的资本成本,也就确定了其所承担了经营风险,也就可据此来分配目标企业的价值增值。

(2)按作业分配企业价值增值

作业简单的讲就是企业为了提供一定产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现代企业实际上是一个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这形成了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给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至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需要的总产出,凝集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作业的推移也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的逐步积累和转移。作业就是通过消耗资源来创造企业价值的业务单位,作业的行为主体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消耗的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及知识资源等都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的投资,则我们就可以通过作业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

首先我们要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将同质作业合并建立作业中心,各作业中心是企业价值创造和增值的核心动力,我们就可以按各作业中心的贡献大小将企业的价值增值分配到各作业中心中去,这要求企业要有很完善的作业管理方法,各作业创造的价值有很好的衡量标准,比如我们可以用各作业中心所耗用的资源的现时市场价值来作为作业中心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大小的评价指标。

作业是消耗资源的业务单位,在同一个作业中心中肯定会消耗不同的资源,接下来就根据消耗资源的类型在同一作业中心中细分出资源中心,资源中心大致包括人力中心、实物中心、知识中心及财务中心等。这时就可以将作业中心分配所得的企业价值增值额根据各资源中心的贡献大小分配给各个资源中心,和上面一样,此时的衡量标准就可以是各资源中心所耗资源的现时市场价值的大小。

图3 企业价值增值按作业分配

各种资源都是由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如人力资源大多是由员工提供的,实物资产大都是股东投入的资本转化而来的,知识资源大都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的,财务资源则是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投入的,在将企业的价值增值分配给各资源中心后,就可根据资源投入的不同主体将企业的价值增值分配给各投资主体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此步骤如图3所示。

四、结语

本文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价值结合在了一起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在讨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目标企业的价值增值分配时本文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按贡献大小来分配价值增值,另一是按作业分配价值增值。按贡献大小可以看作是按承担的风险水平来衡量,在财务学中,风险大小一般用资本成本来评价,所以此处按贡献大小其实就是按各利益相关者投资的资本成本来分配企业的价值增值。按作业对企业的价值增值进行分配是我们在作业成本法的启发下得出的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中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还有待进一步的填充与完善,希望此种想法可以为其他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逄咏梅,马广林.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价值增值创造与分享[J].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2006(1).

[2]孙建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价值增值的形成和分享[J].经济研究导刊,2010.

第9篇

【关键词】 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利益相关者

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上世纪20 年代,英国学者谢尔顿对美国企业进行考察时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经过实践检验,目前各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目标时,除了对企业所有者承担责任,还要对“社会”承担责任,即对消费者、合伙人、员工、社会公众、政府、生态环境等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初,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影响下,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开始得到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2006年3月,国家电网集团在我国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之后很多大型国企纷纷响应责任报告,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文化的范畴,使之形成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方式,或者是解决公关危机的方式。在烟草行业,2014年山西省烟草专卖局社会责任报告;2015年4月云南中烟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报告表明,我国烟草企业也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了。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因为企业在做相关决策时,不单单是考虑到股东或管理者,还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则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有助于避免社会公众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当做是企业宣传形象和规避社会舆论的看法,从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深度与说服力,也有助于建立企业构建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

1、烟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相互影响的关系,从烟草企业的视角出发,本文把烟草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核心层。我国《烟草专卖法》的宗旨是: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烟草行业是国有垄断行业,国家是烟草行业唯一的股东,是企业资金的投入者。消费者是产品的购买者,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为消费者提供低危害、低焦油、高质量的产品,最大化的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宗旨。因此,国家和消费者是烟草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二是紧密层。烟草行业的业务涉及到烟叶种植业、卷烟制造业和卷烟销售业,物流配送等。烟草企业市级局作为商业系统的一个环节,负责卷烟的销售、配送及专卖市场的维护,所以,从市局级的视角进行分析,烟草企业的紧密层外部利益包括:卷烟制造工业公司、卷烟经营户;内部利益包括:物流配送公司和企业内部的员工管理等。

三是延伸层或者叫层。烟草企业的层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对公共环境的责任,对卫生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体现在扶危济困、社会慈善捐助、地方经济扶助、提供就业创业等。对环境责任主要是减少环境污染。对卫生组织和公众责任主要是加强控烟宣传,印刷、张贴控烟标识,设立公共吸烟区,维护公共健康等。

2、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

(1)维护核心层利益是烟草企业的首要责任。第一,维护国家利益。2004年,国家烟草局提出了“以国家利益至上、以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两个至上”行业价值观,烟草企业的首要责任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具体内容包括: 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执行国家烟草专卖法及其相关政策规定,维护卷烟市场的良好运行,通过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打击制假售假,降低经营成本和费用率,提高经营利润,足额缴纳税款,为国家财政积累多做贡献。

第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由于卷烟产品成瘾性和卷烟危害性的特征,以及广告法的限制,一味的提高烟草销售量显然是不合理的。对烟草商业系统而言,以适度的烟草商品数量、满意的烟草商品品质、合理的烟草商品价格、优质的行业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提醒消费者卷烟的危害,工商企业携手加大对低焦油、低危害卷烟的市场培育力度,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就是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2)保障紧密层的利益是正常经营的前提,是实现核心层利益的手段。第一,维护卷烟制造工业企业的利益。烟草行业现在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原是一家,在行业工商分离改革的过程中拆分开来。工业企业可以说是商业企业的供应商和大的批发商。因此,商业企业应加强与工业企业的联系, 做好销售计划、订货与售后支持工作,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配不同卷烟的市场供应。工商积极合作,共同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维护行业共同利益。

第二,保护卷烟经营户的利益。经营户是连接烟草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要环节,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很多方式要通过经营户来得以实现,所以,“保护经营户的利益,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要使广大经营户树立与烟草行业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理念。对经营户负责,必须做好市场预测,让经营户“进到货、卖出去、赚到钱”。一方面,做好订货、配送工作,缩短配送时间,保持企业的供应链畅通。另一方面,保证卷烟经营户可以获得合理的经济利润,提高经营户的经营能力。同时,加大市场净化力度,提高卷烟市场整治水平,保护经营户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

第三,保障员工的利益。随着社会文化与员工个性的多元化发展,员工的利益诉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同时对利益的期望程度也越来越高。要妥善处理好员工诉求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引导和满足员工的正当利益诉求。首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使员工真正领会“两个至上”的本质意义。其次,继续深入进行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绩效考评,明确奖惩机制,保证职工利益的公平合理。

(3)妥善处理与延伸层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第一,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努力回报社会。由于烟草产品的特殊性,社会是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基本环境,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虽然社会舆论对烟草企业参与慈善捐助存在争议,但烟草企业的竞争已脱离了简单的市场份额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或品牌的竞争,而走入企业形象的竞争。如果企业能够勇于承担其内部利益之外的社会责任, 就一定可以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将转化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烟草企业而言,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扶危济困,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增加地方就业机会,指导扶持民众在相关领域创业。同时还应当鼓励企业员工自觉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维护公共卫生,保护环境。目前我国已经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卫生、环保组织以及相关公共媒体对烟草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逐步加大,虽然从表面上看,烟草行业利益与卫生环保组织的诉求是完全矛盾的。但是,应当看到在维护消费者身心健康,降低吸烟危害以及在公共场所控烟等方面,双方利益是一致的。目前,我国制定了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把控烟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一方面,烟草企业应配合政府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要求,大力开展公共场所控烟活动,保护公用环境卫生的消费者健康,认真履行控烟义务。另一方面,应重视吸烟与健康、环保的关系,适当增加低焦烟草的投放,控制高焦烟草的销售,尽可能的维护消费者身心健康,努力营造对社会负责的公众形象。

【参考文献】

[1] 麦影.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

[2] 廖建军.垄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J].产经评论,2014.3.

第10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满意度;遴选;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91-02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旅游专业是社会亲和度高、社会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它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培养专业技能熟练的专业人才。

1.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是企业的一线员工,以就业为目标,因此,旅游专业的建设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状态,院校必须了解他们对于人才规格的需求,注意对企业发展经验的总结。

2.校企合作有助于双师队伍的培养。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教师团队向“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既要求高职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具有高水平的动手实践能力。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可以作为教师团队获得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

3.校企合作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能走上工作岗位,对于工作的内容会有着更加真实的了解,进而产生更加切合实际的期待,避免了学生毕业后由于不适应工作要求而离职的情况。

4.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在人力资源招聘、培训、晋升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成本。但如果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实习的过程也是企业在招聘、培训、了解的过程。有远见的企业会在学生在校的过程中,将企业理念、经营风格融入教学,减少学生的陌生和不适感。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以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典型的研究案例,通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模式、合作项目、条件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等问题的探讨,进而形成方案,以指导校企双方实习基地的建设。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学生、学校(专业)、旅游企业”三方的利益诉求进行资料搜集,对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2.实践基地的遴选。在现状分析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在实践性、多样性、整合性、特色性的基地建设原则下,遴选旅游企业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校企双方共同设计“递进式”校企合作学生校外实践项目,探索实践基地建设重点。

3.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其中制度措施包括企业制度和学校制度。人力资源保障不仅包括校方的人员配置,也包括企业方对于带教师傅的筛选及培训。

4.学生满意度研究。学生能否在合作单位学到很多知识,积累更多的就业经验,将书本知识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对于学生的培养的意愿和方式,因此,调研学生的满意度,有利于学校更好的筛选出优秀的单位长期合作。

5.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评价体系。形成以“学生自评、企业评价、校方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进行抽样调查和具体考察,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为本课题研究奠定现实基础,同时调研学生对于实践单位的满意度,想提升的技能有哪些。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与弹性管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分析、归纳和提炼一些重要的理论和观点,以形成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

3.访谈法。访谈法的主要对象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需要了解的问题有:目前设置有哪些实训项目?效果如何?学校开展相关项目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哪些保障?对于旅游企业部分,通过访谈了解企业可开展哪些相关项目?开展这些项目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哪些保障?

六、研究成果及分析

1.实习就业基地的有效运作模式“校企结合+实习基地”模式。实习就业基地是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在实践中创立了“校企结合+实习基地”运行模式。实行校企结合才能使实习就业基地有依托、有现场专家做指导。

2.设置了“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就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双证是指导游资格证与毕业证。“双证双融”课程体系,即根据旅游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遵循“理论知识必须能够用,以技能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原则,围绕“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全面提高”这一中心,构建包括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主干课程两大类“双融”的课程体系。

3.实践基地的遴选评价标准体系。在把握集中性、典型性、便利、稳定性和情感性上五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借鉴多年教学实习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习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初步的评价指标。然后将这些拟定的评价指标,通过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行业家学者访谈,反复讨论,听取各方意见,最终确立了企业形象、合作准备及欲望的强烈程度、学生发展3项内容为一级指标;三项指标满分赋值100分。如表1。

4.学生满意度研究。主要采用调研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问卷有封闭型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构成、选取的主要指标有岗位满意度、企业饮食条件、企业工作时间、企业的工作环境、实习薪酬、专业相关性、实习组织合理性、实习指导教师;自己最欠缺的能力、实习的收获与不足,遇到的困难等。

5.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项目保障机制。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其中制度措施包括企业制度和学校制度。人力资源保障不仅包括校方的人员配置,也包括企业方对带教师傅的筛选及培训。

制度保障。(1)建立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期实习和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纵深改革的重要环节,学期实习放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学期。顶岗实习设在第五六学期,共1年。校外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负责。(2)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相对间接、远期的,但又是非常巨大的。企业节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成本,招聘到“合意”的人才,同时也塑造了文化品牌,树立了形象。资金保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校方对于校外实习也要给予资金支持。对于企业方面,不仅仅要支付学生顶岗实习的工资,还应该支付带教师傅一定的劳务费用,提高带教师傅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带教的效果。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是最有活力的因素,企业对于指导老师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比如工作年限的要求,业务能力的要求,传授知识的能力,是否具备带实习生的意愿,而学校在选择实习指导老师时,要选择行业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对于实习流程和要求比较了解,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1篇

[作者简介]李正欢(1979―),女,福建三明宁化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200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郑向敏(1954―),男,福建泉州永春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本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研究概况、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国外旅游领域时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大多沿袭了传统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有的研究基础,集中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和关系等几个方面;研究涉及范围广泛,无论是具体案例的分析,还是对基础理论的探讨,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同时,本文对目前研究中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局限性进行了归纳分析。

[关键词]旅游;利益相关者;国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1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0―0085―07

1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管理学概念。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研究的真正起步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极大地挑战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理念”,随后得到管理学、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但企业一直是该理论的绝对研究主体,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其研究主体开始从企业扩展到政府、社区、城市、社会团体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

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Freeman,1984)。这一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其实,在旅游研究领域正式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之前,部分学者便开始从大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协作旅游(collaborarivetourism)、伙伴关系(partnership)等角度研究旅游。如洛斯劳等(Rosenow et al.,1979)便强调在旅游目的地管理与发展中有必要引入公众参与。许多早期的旅游研究文献也开始研究单个的利益群体,如居民和游客。杨(Young,1973,转引自墨菲,1985)认为,每个既定的旅游区域都存在一个饱和水平,一旦超过这个水平,旅游的成本将超过收益。道克斯(Doxey,1976)根据杨(Young)的饱和水平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模型”。墨菲(Murphy,1985)提出在未来的旅游业发展中,要尽力让社区参与到规划中。从此,社区作为一个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尤其是对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管理决策、公平分享旅游利益与公平分担旅游负面影响等问题特别关注,而这些与社会责任、公平伦理有关的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管理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是相呼应的(周玲,2004)。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WCED,1987)便指出在可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至少强调:①在保护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②旅游业带来的效益要广泛渗透到社会之中,尤其应当对当地居民带来裨益。③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强调本代人之间、各代人之间应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一部分人旅游需要的满足不能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当代人不应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损害后代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而这些内涵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强调的伦理、公平也是相呼应的。

2 研究概况

以Elsivier文献库的sciencedirect为引擎,在期刊名含“tourism”的期刊中,以“stakeholde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其中包含了旅游研究中权威的两种杂志《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AOTR)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TM)。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2.1 早期研究文献

在期刊名含“tourism”的期刊中,全文中最早出现“stakeholder”的时间是1988年,是发表在AOTR1988年第2期的《社区中负责任和响应灵敏的旅游规划》(Responsible and Responsive Tourism Planning inthe Community),主要研究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

关键词中最早出现“stakeholder'’的时间是1995年,是发表于AOTR 1995年第1期的《协作理论与社区旅游规划》(Collaboration Theory and CommunityTourism Planning),主要探讨社区旅游规划中利益相关者的协作问题。

篇名中最早出现“stakeholder”是1996年,是发表于TM第7期的《从股东到利益相关者:旅游营销者的关键问题》(From Shareholders to Stakeholders:Critical Issues for Tourism Marketers),主要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营销观念转变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引入旅游领域研究的时间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但是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明确关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

2.2 文献的年份数量分析

由表2可知,对摘要、篇名、关键词3种方式联合检索得到的文献是40篇,这40篇文献的年份分布数量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篇名含“利益相关者”的文献共9篇,1999年以后的文献就占了8篇。从联合检索来看,1999年后的文献数量是30篇,占总篇数的66.67%,表明从1999年开始,研究者在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较多。与此相关的是,1999年“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正式列入世界旅游组织制定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世界旅游组织,2000),表明这一概念得到旅游官方文献的正式认可,这也推动了研究者对利益相关者概念在旅游领域的研究。

2.3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兴趣

对摘要、篇名、关键词3种方式联合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析,其应用研究对象涉及社区旅游、校园 旅游、生态旅游、国家旅游、高尔夫旅游、区域旅游、野外旅游、遗产旅游、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自然旅游、酒店、旅游商、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旅游营销者、旅游政策制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环境伦理、可持续旅游等众多方面。从研究关注的兴趣来看,“community(社区)”、“collaboration”(合作)、“sustainable(可持续)”、“destination(目的地)、“equity(公平)”、“ethic(伦理)”相伴出现的概率较高,反映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兴趣所在(见表3)。

3 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对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大类: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3.1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

综观旅游领域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出现了两种明显的研究思路。第一种思路是借鉴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传统理念,首先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然后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和实践过程中应该根据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影响来考虑其利益,而且,拥有更多权力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得到更多的考虑(Rosenow,1979;Markwick,2000)。第二种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思路出现于近几年,涵盖了合作思考(collaborative thinking)等内容。这种研究思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规范方法,它暗示应该考虑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群体,某一个利益相关者不应该比其他利益相关者拥有优先权(Sautter& Leisen et a1.,1999)。

无论采取何种研究思路,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power)、利益(interest)和关系(relationship)等几个方面,在关系的研究上包括了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与冲突问题。

3.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是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旅游领域的基础,而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比其他大部分行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都要多,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界定方面显得复杂而困难得多。不同类型的旅游组织或旅游地,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尽相同,而且以不同的行为主体为中心会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例如,简・罗伯森等(Jane Robsonet al.,1996)以旅游经营商为中心列举出12个利益相关者,以当地政府旅游市场营销者为中心列举出18个利益相关者。桑特和雷森(Sautter & leisen,1999)根据弗里曼(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图谱,勾勒出一幅以旅游规划者为中心的8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图谱;布兰威尔和夏蒙(Bramwell&Sharman,1999)提出目的地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及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评判目的地旅游发展规划是否合理的“利益相关者系统分析框架”;瑞恩(Ryan,2002)则给出了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开发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彭斯等(Bums et a1.,2003)则针对野生动物旅游,以澳洲野狗为中心列举了10个利益相关者。

希翰等(sheehan et a1.,2005)认为,大多文献中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只是指出了应该关注哪些利益相关者,但对于如何从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界定重要的或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并没有提供出一个具体的方法。因此,该文运用问卷调查,以实证方式对北美在旅游目的地的CEO进行了调查,从32个列举出的利益相关者中选出了目的管理组织(DMO)的12个核心或重要利益相关者,并发现酒店协会似乎是目的地管理组织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3.1.2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

很多研究文献都阐述了权力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Jamal et a1.,1995;Reed,1997;Bramwell et a1.,1999;Taylor,1999)。里德(Reed,1997)引入组织理论论证了权力关系对社区旅游规划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社区旅游中,权力关系是了解社区旅游规划特点和因果关系不可或缺的因子,权力关系会改变协作行动的结果,是协作成功或失败的一个变量。但是对于权力关系的具体表达,少有文献涉及。

“利益”是联结利益相关者的核心纽带,旅游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而且利益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对利益的具体表达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是少有文献涉及。大多文献定性地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主张(Reed,1997;Bramwell eta1.,999)。

马克温克(Markwiek,2000)对马耳他一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中出现的发展派和保护派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构成两派的利益相关者在对待成本和收益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张,于是借鉴孟德鲁(Mendelow)的利益相关者权力一利益矩阵(stakeholder mapping)来分析其利益相关者问题(如图1所示)。

3.1.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协作

由于各自追求的利益不同,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利益冲突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旅游发展中,如何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有效协作以减少冲突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经常会借鉴社会学与管理学中的组织理论、沟通方法、公众参与等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和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对策与建议(周玲,2004)。

其实,“协作”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弗里曼(Freeman,1984)曾指出,有效管理利益相关者需要理解3个主要焦点,即有效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管理。

在利益相关者协作问题的研究上,部分研究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协作有助于制定旅游目的地规划、政策和管理,或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Santter等,1999;Fisun,1999;Ritchie,1999;Markwick,2000;Ryan,2002)。费森等(Fisun et a1.,1999)指出,尽管协作规划是费时和困难的,但它可以证明是能够“长期内可以避免冲突成本,政治上更合理,并能够建立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库和能力”。此领域涉及到的研究有关系与协作的组织形式(Jamal et a1.,1995;Reed,1997;Lindermberg,2002)、协作的方法(Ritchie,1999;Markwick,2000)、利益相关者协作中的权力关 系(Reed,1997)、协作关系(Lindermberg,2002)等。

里德(Reed,1997)引入组织理论论证了权力关系对社区旅游规划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在社区旅游中,权力关系是了解社区旅游规划特点和因果关系不可缺少的因子,权力关系会改变协作行动取得的结果,甚至是阻止协作行动,因而协作理论应将权力关系融合为一解释协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变量,研究权力关系是如何影响基于社区的旅游,而不是如何寻找消除权力的机制。

里奇(Ritchie,1999)对加拿大班芙博峡谷(Banff-Bow Valley)国家公园价值驱动远景(value-drivenvision)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该文探讨了多个利益相关者合作参与的“基于利益的谈判”和“共同决策”的圆桌会议程序和方法,研究认为共同决策过程虽然缓慢而艰难,但这一过程能够考虑到某决策影响到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具有社会历史性意义。

马克温克(Markwick,2000)则建议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者根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与各种环境的、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利益联系来了解旅游开发中的冲突,并可借助权力一利益矩阵这一成熟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来识别和解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特定利益来实现占主导地位的途径。

林德伯格等(Lindermberg et a1.,2002)研究了巴西Costa Dourada项目中的合作关系对欠发达国家中区域旅游协作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规划中力图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但由于经济、政治和行政等方面存在困难,规划仍采用了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而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商业部门和当地居民的参与非常有限。因此,该文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旅游发展中合作关系进程的分析框架。

桑特和雷森(Santter&Leisen,1999)探讨了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个规范规划模型(normative planning),来促进旅游规划中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由于旅游规划中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而且存在很多的两两关系分析(dyad),如政府――居民之间关系、居民――旅游者、旅游者――企业、居民――旅游企业等等,于是借助市场营销中基于过程的关系型取向战略和基于结果的交易型取向战略的理念,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取向矩阵。任何两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都可用这个矩阵来解释。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开发的价值取向一致性可以增加合作的可能性,即图2中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不一致则意味着冲突,所以规划者的任务是找出和维持共同战略取向的利益相关者关系以实现协作。而且,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战略取向是动态变化的,如可能从图2中第一象限变化到第二象限。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规划与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的作用

大多文献认为,让利益相关者参与是一个地区旅游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理解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让核心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到旅游发展的过程中(Jamal et a1.,1995;Jane Robson et a1.,1996;Reed,1997;Bramwell et a1.,1999;Sautter et a1.,1999;Fisun,1999;Lindermberg et a1.,2002)。费森等(1999)强调目的地尤其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进行旅游开发规划时特别需要考虑、兼顾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广泛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监督。

部分文献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规划的重要性(Jamal et a1.,1995;Reed,1997;Bramwell eta1.,1999;Sautter et a1.,1999;Fisun,1999;Lindermberget a1.,2002),一些文献则探讨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旅游企业,可以有效地促进与当地社区的互动(JaBe Robson et a1.,1996)。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的作用可以减少冲突,增强合作,以及促进旅游规划的更好实施。但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运用到旅游领域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增加了规划和管理成本、合法利益相关者难以界定(Reed,1997;Bramwellet a1.,1999)、利益相关者参与能力(Reed,1997;Lindermberg et a1.,2002)、权力大多被控制在当地的精英(elite)和经常发出“声音”的人的手中,沉默的大多数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利益会被忽视(Taylor,1995;Tosun,2000;Christina et a1.,2005)。大多数研究者都强调利益平衡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具备参与所必备的能力(Reed,1997),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国家,专家就可能无法有效地参与到旅游中(Brohman,1996)。而且,对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最大的批评在于协作旅游存在于一个假设,即简单地理解为让所有的利益集团参与到旅游中,就可以解决利益分配和权力平衡问题。但这忽视了权力和资金分配的基础约束(Reed,1997;Fisunet a1.,1999)。另外,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程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如在发展中国家,对社区参与有操作上、结构上和文化上的限制(Tosun,2000)。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者主要采用访谈(interview)(Fisun et a1.,1999;Burns et a1.,2003;Sheehan et a1.,2005;Christinaet a1.,2005)、问卷调查(survey questionnaire)(Christinaet a1.,2005:Sheehan et a1.,2005)、利益相关者图谱(stakeholder mapping)――权力―利益矩阵(Markwick,2000)、圆桌会议(round table)(Ritchie,1999)等方法,来了解利益相关者对旅游规划与管理政策或措施的态度和看法。

3.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施效果评价

此领域的研究主要考察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运用的效果(Williams et a1.,1998;Bramwell eta1.,1999;Andrew,2003;Christina et a1.,2005),部分研究对多个利益相关者协作制定政策或参与旅游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Williams et a1.,1998; Christina et a1.,2005)。

威廉恩斯等(Williams et a1.,1998)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对旅游利益相关者参与土地利用战略规划中的共同决策的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一些代表缺少共同决策的责任感,政府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微弱支持,以及缺少进行谈判的资源等,阻挠了旅游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决策的过程。该研究对于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共同决策的程序设计、组织和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布兰威尔和夏蒙(Bramwell & Sharman,1999)则综合运用组织间协作理论、规划中的沟通模式理论、公民参与理论,构建了“地方协作政策制定程序(local collaborative policy-making process)的有效性”的评估框架,并结合案例对此评估框架进行了检验。

安德鲁(Andrew,2003)评估了环境伦理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对自然界的行为,结果发现当前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环境保护伦理观仍然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思想,环境只是人类实现人类自身利益的工具性存在,而很少有进一步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

克里斯蒂娜等(Christina et a1.,2005)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挪威政府在世界遗产地老挝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Laos)实施的一个利益相关者合作项目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以检验利益相关者合作是否实现了项目设立的4个目的:是否促进遗产保护与旅游之间的协作、是否实现遗产与旅游组织之间的沟通渠道、是否为遗产保护管理创收、是否让当地社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研究结果发现,本项目并没有实现当初设项的目的,当地居民在此项目中并没有获得多大的利益,真正获利的是那些政府官员或代表当地居民利益的所谓“精英”,大多数居民是“沉默的”或“无权力的”。

4 结论与展望

总结国外对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历程、兴趣点、内容和方法,可以发现此领域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4.1 国外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大多沿袭了传统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有的研究基础,集中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power)、利益(interest)和关系(relationship)等几个方面。

4.2 研究范围广泛,涉及社区旅游、校园旅游、生态旅游、国家旅游、高尔夫旅游、区域旅游、野外旅游、遗产旅游、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自然旅游、酒店、旅游商、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旅游营销者、旅游政策制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环境伦理、可持续旅游等众多方面。

4.3 研究兴趣主要与旅游协作、社区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伦理、旅游公平等研究主题相关,尤以利益相关者协作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为关注焦点。

4.4 研究从前期理论引进探讨到以案例的描述和分析为主,无论是具体案例的分析,还是对基础理论的探讨,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研究方法更加多样。

4.5 研究中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局限性也是未来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利益相关者作为一种理念和分析方法,理论上对于解决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实践中是否真正有效、如何保证有效是该领域研究的挑战,如利益相关者的划分依据、利益与权力的明确表达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方式、协作程序、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变量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实施效果的实证评价等等,都是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第12篇

编辑老师:您好!我通过阅读报告,知道在企业社会责任当中,利益相关者理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什么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运用仍感困惑,所以希望得到贵刊对问题的解答。

回答:您好!感谢您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相关理论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在欧美逐渐兴起,到目前被广大中国民众所了解和关注,前后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而在这之前,利益相关者作为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一部分已经被人们所认同,其后,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加入到企业社会责任中,这个理论又有了新的理论外延。

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60年代,它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这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1、在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2、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然而,采用这种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界定方法,在实证研究和应用推广时几乎寸步难行,也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3、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对利益相关者定义进一步变化为: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者,只有他们对其专用性资产拥有完整的产权,才能相互签约组成企业。专用性资产的多少以及资产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正是利益相关者团体参与企业控制的依据,可以说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越大,他们所得到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就应该越大,那么他们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就应该越大,这也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可参考的衡量方法。

传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运用于企业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层面,强调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制衡的关系。目前国际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对于利益相关者参与提出具体要求,英国机构AccountAbility提出: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整体目标是帮助机构制定战略性发展方向,实现机构经营的高绩效,促进可持续发展,使机构、利益相关方以及整个社会受益。因此AccountAbility提出了评价利益相关者参与水平的6项标准:AA1000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以下简称AA1000SES),并且提出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范围。包括:功能性参与(如客户服务),专题参与(如人权),及机构范围内参与(如报告和审验)。AA1000SES既适用于机构内部参与和外部参与,也适用于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参与,可以是微观层面的参与(如机构-利益相关方间的具体问题),也可以是关于主要社会问题的宏观层面参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