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命生命阅读答案

生命生命阅读答案

时间:2023-05-30 09:5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命生命阅读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命生命阅读答案

第1篇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向生命鞠躬阅读及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鞠躬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⑾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⑿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⒀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问题一:1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义。

(3分)

⑴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倔强:

⑵我几乎是在下意识的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第一个“鞠躬”:

第二个“鞠躬”:

19.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分)

20.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中第⑺

段,儿子曾急切叫道“跑了,跑了”,第⒀段,儿子却连忙喊“别,别,别动它”这一叫一喊,分别表现了儿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2.文章题目能否改成“向那只蚂蚱鞠躬”,为什么?

(2分)

23.通过阅读本文,请举例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2分)

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8.(3分)(1)生命力顽强

(2) ①向前微微弯腰行礼;

②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对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

19.(2分)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蚂蚱,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

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蚂蚱艰难脱逃。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

20.(2分)交代蚂蚱生存的自然环境,突出蚂蚱生命的顽强。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下文的悲壮作铺垫等可酌情给点分)

21.(2分)“叫”是儿子希望爸爸重新捉住逃跑的蚂蚱;

“喊”是害怕我再去捉蚂蚱,可见蚂蚱顽强的精神、求生的欲望也震撼了两岁的儿子,使他不想再伤害它,并对它产生了崇敬之情。

22.(2分)文章题目更有广度和深度。

这只蚂蚱是顽强生命的代表,作者向它鞠躬其实是向顽强的精神,顽强的生命鞠躬。

23.(2分)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

但一定要结合实例,围绕生命力的强大和值得敬畏或值得珍惜来谈。

问题二:32、第(2)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33、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3分)

34、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难以想象鞠躬(3分)

35、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2分)

36、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

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32、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33、震撼震惊奇迹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

34、认为它是害虫轻视难以想象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被强烈震撼鞠躬

35、鞠躬既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

36、不完全赞同。

第2篇

关键词: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目在解答的过程中,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信息的提取:按照题目中的具体要求,在文本中选择重点阅读内容,提取承接关键信息的词句。其次,信息的转化:利用联想与推断,丰富知识与加强能力,把关键信息转变为答案要点。最后,要点的连缀:按照答案要点间的层次与逻辑之间的关系,进行要点连缀,产生连续且规范的答案。

“简约其途”主要指不能盲目地对专业术语进行死记硬背,不应该对复杂且繁琐的方法与策略深入钻研;在解题思路方面,应该注重简约与清晰。长时间以来,现代文阅读题目解答一直处于模糊或没有途径的状态,还可能是一个题目一个途径的情况。考生通常无从下手,教师也没有有效的办法。这种束手无策的状态需要及时改变。

“丰腴其实”主要是将精力都集中在答题内容上,使知识内涵与思想认识充分调动等人文积淀,把重要信息转变为答案的重点,应该最大限度地做到确切、全面与扎实。这样就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较深刻的思想与较丰富的感情,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与文学底蕴,对事情、人情以及文理十分了解。在要点完备且确切的前提下,要点连缀应该充分做到逻辑准确、层次分明、顺序得当与语言顺畅。

新课标背景下的现代文阅读题目,对学生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应该从具体文章着手,按照“提取转化”关键信息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做到文本中的重点信息没有遗漏,答案都有根据。在重点充分且确切的前提下,要点连缀应尽可能做到逻辑正确、层次分明与语言的顺畅。现通过以下几个例子进行阐述:

例如,2015年江苏省考题中现代文阅读二《落单的雕刻》,作者熊秉明。

对关键信息进行提取,同时充分调动知识与能力积累,将关键信息进行转化。

问题:“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原文: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回答: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问题: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原文:罗丹的出现……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变革……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都写在肉体上。

回答: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问题: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

原文: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开向生命的窗子”。

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以创作的启示。

要点连缀,文章的核心内容与“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在雕刻观念上、在雕刻内容上、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以创作的启示。

例如:(2014年江苏省试卷)现代文阅读:《安娜之死》,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

问题: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

答案: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

答案:特点:虽是客观描写,但却体现了安娜的主观感受。作用:在侧面体现了安娜的恍惚、敏感以及神经质等心理状态。

问题: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解析:通过捕捉安娜的心理描写话语,能够体会出其内心活动:“她就抛掉红皮包,……觉得无力挣扎。”

答案:内心活动:十分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是一个偶然性,使悲剧意味有所增强。

问题: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答案:文章通过对前五段对安娜绝望的描写,随后对安娜身边任务的描写,充分说明安娜当时的恍惚与敏感等心理状态;安娜在铁轨上时的心理描写,说明安娜的死纯属偶然,最后用“蜡烛”的比喻,体现了安娜死亡前的意识由异常清醒至慢慢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体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也是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蕴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由此可见,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的过程中,树立“文本中的重点信息没有遗漏,答案都有根据”的重要标杆,是对现代文阅读与高考的重视,也是对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同时还是对学生思维素质与考试成绩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方.把握信息联系,作好信息处理: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解答技巧浅探[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5(2):75-77.

[2]胡洪华.高考现代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福建质量管理,2014(Z5):54-56.

第3篇

学会生存能力,要求我们拥有乐观的心态。李白曾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北方的雪高深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方的雪高深

下雪了。

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

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

雪无声无息的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雪是天公送给北方冬季不可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可雪毕竟掩藏了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并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污浊、任何朽败。

雪的出身洁白无暇,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

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

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大地,雪渐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

12.文章开头从哪几方面来写北方的雪?(3分)

13.写雪“铺天盖地”“洁白”“似棉花似羊毛”有何作用?(3分)

14.雪“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这“灵魂”、这“另一种生命”指的是什么?(3分)

15.本文紧扣“雪”字,写雪,议雪,以雪寄情,寄托了怎样的情?谈谈自己的理解。

(3分)

12.从两方面来写,即:雪下得大,寿命长;

洁白。(3分)

13.为下文议论“掩藏陷阱”“被黑污沾染”“欺骗”作铺垫。

(3分)

14.灵魂是指雪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另一种生命是指雪融化后的另一种形态“水”。

(3分)

15.本文紧扣“雪”字,写雪,以雪寄情。

第4篇

审辩式思维的“价值多元”和“反思精神”对传统的“非黑即白”的测评方式提出了挑战。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审辩式思维测验工具和测评理论的研究有了进展,有代表性的如《推理与交流评价》。保罗和埃德尔说:传统标准化考试中的“多项选择考试在词语层面能够考查读者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但是,在真实的生活处境中几乎没有用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展综合分析现代社会中复杂而细微差别的能力”。标准化考试的题型,如多项选择和对与错,在审辩式思维测试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攻击,这是因为这种题型只能考查一部分的认知能力,但单纯的形式逻辑论证,很多时候并没有任何知识进步的意义。审辩式思维还有思维品质这个维度,而在这个层面,标准化考试题型就存在很大的局限。这些局限降低了考试的有效性。因此,传统标准化的对于基本能力的考试不能作为测试审辩式思维的唯一手段。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对与错”或“多项选择”的世界,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常常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真实的情况往往是,我们思考的结果落在了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因为是灰色的,所以思考才有进一步延展和深入的空间。而经过审慎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不是简单的“对”或“错”,而是对每个人来说的,一个自适可行的方案。其实,不预设标准答案的灰色思考是具有活力的思考,它的表达需要一个开放的形式,比如学生的自建式答案。

二、例题解析

本文以郑渊洁的童话《红枣女孩》(附)为例,设计一份测试审辩式思维能力的试题。测试前,教师做了创作背景的介绍,比如,作者、写作的时间、地点(在一个贫困山区的小学)和起因(作者想为每个孩子用文字画像)。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完成下面的阅读报告:

第一部分 分层思考

作者说:“妈妈有时力不从心,她每天只能给孩子们吃两顿饭。”

我想到,

所以我推测,

妈妈说:“所有生命都了不起。咱们不会造汽车,但他们不会开花。”

我想到,

所以我推测,

作者说:“烈日当头,女孩儿无处藏身,她咬牙坚持,就为了坐汽车的愿望能实现。”

我想到,

所以我推测,

作者说:“没有一滴水,没洗过一次澡,女孩儿每天风浴,灵魂一尘不染。”

我想到,

所以我推测,

女孩儿说:“我要去帮助她们,为她们补血。”

我想到,

所以我推测。

第二部分 选择答案后回答问题

1.妈妈希望红枣女孩儿:

a.变成小鸟,周游世界

b.坐上汽车,离开贫瘠的土地

c.能去造汽车

d.努力成长,变成果实,帮助别人

后继问题:妈妈对红枣女孩的期待,你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吗?如果你是女孩儿的母亲,你是鼓励女儿成为“会造汽车的女孩儿”还是“给会造汽车的女孩儿输血的女孩儿”?

2.童话主要描写的是:

a.女孩儿贫穷窘迫的生活

b.女孩儿像红枣一样美丽和坚强

c.女孩儿经历了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d.女孩儿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继问题:作者为什么用童话的形式写作,你推测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红枣女孩儿”的存在可不可以说明一种社会现象,它在社会学上的意义是什么?

3.作者给女孩儿起名“红枣”最主要是因为:

a.红枣是纯洁美丽的象征

b.红枣生长在贫瘠的土地

c.红枣的生命力强

d.红枣的命运是奉献

后继问题:如果由你续写“红枣女孩”的故事,你会写些什么?

4.妈妈说:“如果所有生命都会飞,世界就乱了。坚守同样光荣”。下面哪个解释最能说明妈妈这句话的含义:

a.每个人都应该安分守己

b.我们应该认命

c.以自己的生命形式为自豪

d.生命应该享受自由

后继问题:“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和“坚守同样光荣。”你怎样把这两种想法联系起来?

5.如果你参加阅读后的讨论,你会选下面哪个作为你发言的题目:

a.我与“红枣女孩”有什么不同

b.贫困和不公的社会现象

c.有关理想和命运的思考

d.怎样帮助“红枣女孩”们

后继问题:“红枣女孩”这个故事给你印象最深,引起你思考的是什么?

三、 例题说明

1.主题的争议性

审辩式思维活动是一种“刺激――约束”现象。在一个测试环境中,特定题目的特征会影响被试者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因此,文本的主题和内容最好潜在地存在着对抗性、争议性,文本涉及到的问题最好能引起读者进行判断,做出选择的兴趣。本篇《红枣女孩》涉及的问题,比如贫困、命运、理想、个人奋斗和社会公平,是适合青少年思考的问题。我曾经让几个美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阅读这篇童话,中学生的反映主要是感动,看到贫困问题,希望采取一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而大学生则是激烈地抨击这篇文章通过女孩妈妈给予的一个非常错误的导向,即,不应该对一个孩子说,你不要想着将来去“坐汽车”,你只能想为会造汽车的人服务,给他们“输血”,这就是你的命运。显然,从文字中,大学生们不仅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同时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不公。这篇童话虽短,但它能够提供讨论的话题和思考的空间,在内容上具有较大的张力。

2.问题的类型

阅读理解问题的类型有两种:a.瘦问题(skinny question),问“什么”。只要回答“是……”就可以。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要读懂文字就能回答。 b.胖问题(fat question),问“为什么”。需要运用解释、分析、推理、联想和评估等策略才能回答。

第一部分试题采用分层思考(tiered-thinking),把瘦、胖问题放在一起,引导思考一步步走向深入。比如第一题:

作者说:“红枣妈妈有时力不从心,她每天只能给孩子们吃两顿饭。”

学生可以回答:我想到,红枣妈妈一定很辛苦,但她的孩子们每天还是吃不上三顿饭。

所以我推测,中国有的乡村的贫困问题还很严重。贫困家庭的生活很艰难,孩子常常吃不饱,缺少营养。贫困问题,尤其是贫困家庭中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我想到……”是一个瘦问题,看懂原句就可以回答,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思考。“所以我推测……”是一个胖问题,学生需要联系文本以外的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即用更多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不仅如此,回答这样的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洞察力和社会关怀。这是审辩式思维包含的内容。

好的思维训练不是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去背诵,而是用提问的方式交给学生一个学习策略,就是逐层加深进行思考。先能回答“瘦问题”,瘦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步,然后一步步回答更多的“胖问题”。

3.多项选择及后继提问

阅读理解,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应该没有对、错之分,但应有高、下之异。评估标准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思考的深度、广度和公正性。比如以上选择题中的每个选项,都不能说是错误的答案,只是读者思考的层次不同,比如第三题,如果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她选择a、b、或c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小学五年级学生或中学生,就希望他/她能看到“命运”这个更深的层次。因此,多项选择题可以给予选项不同的分数,比如,按照理解的层次,有的答案可以得1分,有的得2分,有的得满分。根据分数,给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思维能力的评价,比如,对得1分的人,应该具体指出他/她需要发展哪方面的思维能力。

在每个多项选择题后面加一个“后继问题”,是给被试者一个机会,说明做出这个选择的根据,并且引导他/她深入思考。比如,红枣女孩的理想应该是自己去造汽车,还是给造汽车的人“补血”? 思考这个问题时,希望受测者联想到已有的一些说法,比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甘做螺丝钉”等反映的对待理想和命运的不同态度,结合这些信息和经验,受测者会提出自适可行的结论。

在“后继问题”之外,还可以下面的提问形式,给学生布置讨论或写作的题目:

①文本中的哪段叙述使你产生思考和联想,你联想到什么,是类似主题的书籍或文艺作品,还是个人的经验或其他?

②从文本中,问自己一个“胖问题”,然后回答。

③如果阅读的是小说中的一个章节,那么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为什么你做这个预测?

④分析文本中的主要人物的行为依据,分析为什么他/她会这样选择,这样做,这样想。

4.多样化的测评形式

采用开放形式的测试题,优势是能够比较敏锐地反映被试者思维品质的特征,局限是评估的主观因素会降低考试的可靠性,而标准不统一,还会降低考试的效率。然而,测试的目的不只是甄别和遴选,测试也应该是为了记录一个人在学业某一方面的进步和成长的过程。评估不仅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学生,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使评估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一部分。这种强调自省的学习和测评方式非常符合审辩式思维的精神。

总之,审辩式思维测试的是学生解释、分析、推理、辩论的质量,而不在于其观点本身是否正确。审辩式思维的测试应该没有对、错之分,却有高、下之异。通过学生提供的答案,教师可以发现其思考的过程――心路历程和思想历程,评价学生在这些历程中操控文本提供信息的能力,评价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和信息完成测试任务的能力。

>>>附录:

红枣女孩

郑渊洁

当女孩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她发现自己的妈妈是一棵枣树。女孩儿看到了自己的姊妹和她一样牵挂在妈妈身上,每位女孩儿都是一朵小小的枣花,在蓝天下用笑容彰显美丽。妈妈对自己的每个孩子都悉心呵护,她不遗余力地从贫瘠的土地汲取营养,再通过自己的躯干将营养传输给每一个女儿,促使她们女大十八变。妈妈有时力不从心,她每天只能给孩子们吃两顿饭。

一天,女孩儿问妈妈:“世界上的生命都是我这个样子吗?”

妈妈说:“不都是你这个样子。还有很多种,比如有的生命会飞,刚才落在你身边的叫鸟。”

女孩儿:“我为什么不会飞?”

妈妈:“如果所有生命都会飞,世界就乱了。坚守同样光荣。”

女孩儿:“还有别的生命吗?”

妈妈:“有的生命会造汽车。”

女孩儿:“什么是汽车?”

妈妈:“现在从远处开过来那东西就是汽车。”

女孩儿:“能造汽车的生命很了不起吧?”

妈妈:“所有生命都了不起。咱们不会造汽车,但他们不会开花。”

女孩儿:“我想坐汽车。”

妈妈:“那你就要克服很多困难,坚持成长。等你成为果实时,就会坐上汽车周游世界。”

妈妈所说的困难,女孩儿很快就领教了。烈日当头,女孩儿无处藏身,她咬牙坚持,就为了坐汽车的愿望能实现。没有一滴水,没洗过一次澡,女孩儿每天风浴,灵魂一尘不染。

一些姊妹坚持不住,从妈妈身上逃脱,女孩儿目睹她们化为腐朽。

女孩儿在贫困、干旱和酷日下凝聚生命,由青变红,成为一颗魅力四射的红枣女孩儿。

这天,一辆汽车开到枣树下。

妈妈对女孩儿说:“祝贺你,你坐汽车的时候到了。”

女孩儿说:“您怎么知道?”

妈妈说:“因为你红了。”

女孩儿说:“我的红皮肤很好看吧?”

妈妈:“那是血的颜色。”

女孩儿:“血是什么?”

妈妈:“造汽车的生命离不开血。如果没有血,他们就造不出汽车了。”

女孩儿急了:“他们会缺血吗?”

妈妈:“会。”

女孩儿:“那怎么办?”

妈妈:“你可以为他们补血,你是红枣女孩儿,你的颜色就是血的颜色。你愿意吗?”

女孩儿:“我愿意。”

妈妈:“会造汽车的生命中也有女孩儿,她们会失血,她们最需要你的帮助。”

第5篇

幸福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它使我们由衷地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义,人生是多么美好。因此,幸福的体验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人整个一生的,因为它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很幸福时,他的心中就会响起这样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而又说自己幸福,那就是滥用了大字眼。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结,而是灵魂的愉悦。幸福只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不会有幸福感。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苦难与幸福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有灵魂的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能是一个精神事件,却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那它一定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完全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和*,两者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以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观:因为苦难与幸福并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当然,在更多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但是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领悟悲剧需要有深刻的心灵,人生的艰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生遭遇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

11.从第一段的文意看,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就是一种什么呢?

【答案】使人感到活着有意义,人生很美好。

12.根据第一段、第二段的文意,回答下面的问题。

A、为什么说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

【答案】因为对幸福的体验指向人的一生,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总评价。

B、和幸福有什么不同?

【答案】幸福是灵魂愉悦,是肉体的愉悦。

13.根据第三段的文意,解释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一句中包含的下列词语的意义。

它是指___。 肯定是指___ 。 否定是指___。

【答案】它是指生命意义,肯定是指感到幸福,否定是指感到苦难

14.根据第四段的文字表述,完成下表。(每个方框只填两个字)(6分)

【答案】 快乐 幸福 苦难 痛苦 痛感(每空1分,次序不可颠倒)

第6篇

关键词:诗歌解读 丰富性 考场命题 冲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优秀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阅读积累对提高写作能力确有裨益。“阅读”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在的思维空间,他们品读摘录、思考交流,常常在无所依傍的环境中“无所畏惧”地解读,所以往往能独辟蹊径。这些解读根植于文本,或立足语言章法,或针对情节立意,或酌情拓展延伸。即使仅只针对文本内容一项,学生的解读也能不拘一格,甚至独树一帜。

在自由的写作训练面前,这些“积极”的思考能无一例外地“迎合”考试要求,变成考场成就。但奇怪的是,这种“阅读加评点”的开放式做法竟很难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考场得分。以对《滕王阁诗》的课堂解读和考试为例:

考场命题:请赏析《滕王阁诗》的尾联(4分)。

参考答案设置:尾联以物是人非、江水滔滔依旧的对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从答案的设置上看,手法(对比)、内容(“物是人非、江水滔滔”)、情感(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都是得分点。

学生心中没有答案可以参考,他们的解读“五花八门”。

学生阅读赏析1:尾联以设问的方式追问滕王去处,与前文滕王阁的盛况呼应并对比,以“长江自流”作答,看起来答非所问,其实这种悲观与《赤壁赋》中“客人”问曹孟德“而今安在哉”的悲观如出一辙。都源于生命的短暂无常,命运的无法捉摸。

学生阅读赏析2:诗歌的尾联完全没有必要探讨“滕王”的去处,因为答案显而易见。滕王不可能和长江一样永恒地存在下去。那么,像长江一样永恒存在,就值得骄傲吗?如诗中所写,也不过是“空”自流而已。在王勃看来,生命短暂固然可叹,但假如只能和长江一样,在“空流”中自耗生命,恐怕后者更会叫他不能忍受。因此,作者在这里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一方面希望自我勉励,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建功立业。这也符合王勃年少自傲的经历和性格。

学生阅读赏析3:尾联承接上文关于时空的联想,进一步追问“大人物”的命运。作者追问的目的是什么,是悲观地感叹还是及时的自我勉励,需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一部分,在《滕王阁序》中,有作者感怀身世的悲观,也有怀才不遇但绝不自我放逐的豪情。

以上三个学生的解读,也都是从手法、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诗歌的尾联进行的阐述。与参考答案相比较,手法上,有说对比的,但对“对比”这个手法的分析与参考答案并不完全一致,另外,对手法的分析还涉及到了参考答案不曾提及的“联想”“呼应”“设问”等,至于对情感内容的阐述,也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有的包含了参考答案,有的则与参考答案几乎没有关联)――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所谓的“悲观”只是表象,而“自我勉励”、“及时奋发”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

这些解读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学生们的思维也各有支点,能自圆其说,他们参考了王勃的身世,考虑了文章的构思,甚至剖析了“表里”的关系。但单从得分上看,显然并不理想。

类似的“莫须有”的“丰富解读”,在我开展的“古代诗歌自由读”的课堂上时有发生。在我们读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时,同学们对“泪”这一感情基调没有争议,但在具体解读诗歌内容时却各有各的妙招。

以“不思量,自难忘”为例:对“不”和“自”的两种理解导致了两种解读,一是“不敢轻易想念,是因为(往事)太难忘记”,一是“不必刻意想念,自然难以忘却(往日共处的时光)”。同样是说“难忘”,却有一正一反两种解读。

再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句,学生在解读“应不识”时,一种理解为“应该认不出”,另一种则认为是“应该不会结识”,这也就造成了两种解读:一是“即使现在见面,(妻子)看到我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模样,也应该认不出了”,一是“即使回到从前初见的一刻,我应该不会再选择结识你,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我独自想念你”,同样是表达自己的思念,解读的方案小有差异。

都对!这是我的结论。

我们在总结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常常将学生不能得分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没看懂”,即未能揣摩出关键词语的信息,未能把握住诗歌表达的情感。从上面的阅读案例来看,诗歌本身精炼的语言给了读者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从对语言的揣摩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很难说他们的哪一种理解是错的。学生们“看懂”与否,在考场上的标准只有“参考答案”而已。

大量的思考和解读在相对自由的写作命题面前,发出了微妙的“正能量”,在“老态龙钟”的诗歌鉴赏主观题面前不仅没有效力,“多心多情”的解读方式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

以江苏卷为例,诗歌鉴赏的高考命题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情感主旨类、表达技巧类、语言风格类加上默写,所选诗歌基本以唐诗(主要是律诗)宋词为主,设计分值是10分(2014年调整为11分)。

我越来越觉得诗歌的命题并不能反映出“鉴赏诗歌”的实际需求。

首先,优秀的诗歌不论题材、体裁,都能体现汉语的诗性魅力。而古诗词的“诗性”绝不等同于散文的诗性,所以仅仅提及所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表达技巧,是不足以体现诗歌的语言魅力的。翻看近年的诗歌鉴赏题,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音韵的宽窄平仄在试卷上没有体现,命题形式和散文小说几乎没有区分。学生在阅读时把诗歌读成散文,在品评时对音韵绝口不提,着实令人担忧。

其次,既然是鉴赏,那么就该鉴出个“美丑”,赏出个“优劣”,但考场上的“鉴赏”都是“歌功颂德”的伪鉴赏,学生只是人云亦云的歌颂者。真正的鉴赏者,是像汪曾祺笔下的“叶三”,虽不明理论,但捧着一颗真心,品出百般“真”情。不少看起来“开放”的命题,其实也只是“假开放”:给出一句前人的经典评价,问学生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谁都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往前人的评价上靠。前人的评价不过就是为作品“作注”,现在我们又来“为注作注”,这样拾人牙慧,哪里是鉴赏之道?更培养不出伟大的读者。

第三,很多同仁责备学生笨,没有“看懂”诗歌内容。其实,对诗歌内容的解读角度有许多种,解读方式也不一而足。学生鉴赏诗歌不是警察探案,要让学生写出“不离谱”的答案,应该给出更多的背景内容、字词解释和作者信息。要让学生将时间花在“鉴赏”上,而不是“理解”上。不应该让诗歌鉴赏沦落为文言翻译。

伟大的诗歌必须要与伟大的读者相遇,当初创作的努力才能不被辜负。已经被界定为不可超越的诗歌盛世,实在不需要再多的锦上添花;已经在文学领域功成名就的诗人们,需要的恐怕也不是人云亦云的赞颂,而是理性地阅读和批评。

第7篇

试 题 回 眸

例1 (2009·江苏卷)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例2 (2010·江苏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1) “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2) 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例3 (2011·江苏卷)为纪念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试 题 解 析

例1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除了要运用排比手法外,没有其它形式上的显性要求。但必须认真关注两个情境要素:“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一年后的今天,建成博物馆是为了对这场无情的地震做哪些生命和自然方面的反思呢?从生命角度看,生命是脆弱的,但面对灾难,人类不会退让,生者会擦干眼泪,坚强并乐观地活下去;从自然角度看,自然带给人们的这场灾难是无情的,人类应如何面对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值得人们反思。这些隐性的要求是答题的关键所在。

答案 ①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②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③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例2写一段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的话,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具体要求。它的重点在于对拟写(造句)情境中隐性要求的把握。首先,说话的口吻应符合“小美人鱼”的身份,她是一位外国人,同时又是安徒生《海的女儿》中的童话人物,而对这一人物及有关的故事,中国读者都很熟悉、亲切。其次,赞美或祝愿的对象又必须是上海世博会。审清了这些要求后,再合理有序地进行表述。

答案 (1) 安徒生;《海的女儿》。(2) 示例:①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②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③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④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例3中的“按语”,作为应用文体,本身就没有特别固定的格式要求,它是报纸编辑对发表文章所加的简要批注和说明。答题的要点主要在于必须审视具体的情境来拟写(造句)。首先应注意“按语”的目的、对象、场合各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开设该专栏,为谁开设,是在什么背景下开设的,这就是造句的具体情境。然后根据情境,仔细审视,就会发现,这一专栏是在纪念100周年的背景下,为了纪念辛亥英烈,让同学们不忘志士,更好地继承先烈遗志而开设的。最后,合理有序地组织答案。

答案 (1) 姓名:夏瑜。作品名:《药》。(2) 示例:继述先烈之遗志,光大志士之精神,为中华复兴而奋斗。

应 对 策 略

江苏传统的仿例造句题,强调造句在句式、修辞、内容等要求上的仿真性和相关性,这类题不求言辞华美,重在合乎仿例造句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基本要求,得分率较高。而近几年出现的情境造句题,选材除了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贴近生活现实外,更具有动态的情境性。相比较仿例造句题,它更能体现出语言实际运用的特点。情境造句题更强调对题目隐性要求的把握,重在语言得体,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目的、场合、对象等内在要求选择答题的内容要素。答题情景的“现场性”,外在形式要求的宽泛性,使情境造句题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上更能体现同学们能力的差异和区分度,考查出同学们思维的敏锐性和缜密性。

情境造句题首先应审视好语言的现场性,看清动态情境的相关构成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背景、目的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考虑语体特点、造句功用、涉及对象、用语环境等。在表达上应简洁明了,同时应围绕说话的中心展开,用词应遵循正确、尊敬的原则。情境造句题的题型很多,如观点辩论题、情境答辩题等,这些题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基本没有形式的约束,关键在于全面把握其内在隐性要求,答题没有固定的思路和模式,连贯得体就行。

从江苏命题的趋向看,传统的仿例造句题将退出命题者的视野,联系现实,强调语境中的实际运用,具有“现场性”的情境造句题将是造句题的命题主流。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今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各地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如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丁玲的小说《 》。

(2) “永远为人民放歌”,已成为重温《讲话》的现实要求。请你就此写一段感言,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今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年纪念日,人们举办各种活动纪念这一人类航海史上的悲剧;今年也是爱情灾难巨片《泰坦尼克号》上映15周年,今年该片又推出3D版,并在全国各地影院热映,某学校准备组织全校师生观看。此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请你以网民的身份发表自己表示赞同的看法,要注意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2年4月24日,河南卫辉市组织数百名中学生停课参加比干诞辰3104周年纪念活动。学生们冒雨在现场从早晨7点站到上午10时许,引发了一些家长的不满,而教育局人员则称,人是市政府组织的,是为了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 “玲珑通透 ,心如比干”意思是

第8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师角色 读者 教者 学者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不厌其烦地研读文本,查找教学问题,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还有一些老师用传统的备课思想应对新的教材编排。两者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语文教学有深有浅,备课深度是关键,准备得越充分,操作得就越自如。纵观语文教学现状,从备课角度划分。语文教学现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平淡乏味的课

为什么一些教师的课堂气氛总是死气沉沉?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没劲。这是因为教师在备课时,只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读者,知道了课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或介绍了什么,就走上了讲台。心中课堂目标不明,重点不清。只知让学生读书,但要求不具体,学生读不上劲,也读不出味道和感受。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由于缺乏教师的有力指导,学生只停留在字面上,不能结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感受词句深层的意思。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对于课后问题的处理,部分教师照搬教参,现学现卖。

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课

这是上升了一个层次的课。教师不仅作为一个读者,研读文本,而且作为一个教者认真拜读了教参。吸收了编写教参者的很多见解,理解了内容,理清了思路,弄懂了作者通过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了合理的教学过程,就开讲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多数学生只是看客和被动学习者,需要助威时拍拍手,和两声;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痕迹随处可见。如,出示几个生字新词并打出意思,让学生读读记记。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做一做,有困难的,可点击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堂由教师主宰,问题由教师提出,答案由教师讲给学生听。让学生站起来回答的问题,大部分书本上有明显的答案,不需要太多思考,不会影响教学进程。学生完全迎合教师,陪衬教师。课结束了,教师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如释重负。因为该讲的我都讲了,会不会全在学生;学生熬到了下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跑了一节课,很累。老师讲了那么多的内容,学生努力想记住,可左耳朵进去,右耳多出,印象太浅了,忘记的多,留下的少。

这样的课堂,学生是消极的学习者,缺少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和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的机会,没有思想的碰撞。他们的思维和个性得不到发展。这样学生只是考试的机器,不是有灵性和会思考的活生生的现代人。教师是一个辛苦的耕耘者,没有关注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至于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多少,教师心里并不清楚。教师只注重教法,而忽视了学法。在这一层次的有不少是传统型的老师,还有一部分是刚参加工作不足三年的,既没有工作经验,又知识面狭窄,上课不免顾此失彼。

三、有个性和思想的课

这是我正追求的层次。教师在研读教材和设计教案时,先后以读者、教者和学者的身份解读了文本。

首先作为一个读者,我反复阅读了文本,不仅读懂了内容,还把文本从薄读到厚,把文字读出了色彩、味道、温度、感情,把文字读成了一幅幅画面。如在教学《生命生命》这一课时,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数次阅读了文本,知道作者杏林子从一只小飞蛾极力求生,一粒香瓜子在冲破阻挠后不屈地生长,以及静听心跳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查找了杏林子的个人资料:杏林子从12岁时就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不能行动,写作时,要弯着腰、弓着背,比正常人辛苦数倍。发病时手脚肿痛,导致行动不便,身心饱受病痛煎熬,毕业后即在家以字典自修。面对病魔,她战斗不息,从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体中汲取力量,使自己的生命和内心不断强大,进一步解读文本。她敬畏生命,珍爱自己拥有的一切,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顽强乐观,积极向上。我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更应该好好地生活,珍爱自己拥有的这份工作,尽心尽力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力有所发展和提高。

我还感悟到作者表达的准确,如:1.写小飞蛾的语句“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的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作者为什么用“鼓动”而不用“振动”和“挥动”呢?用“鼓动”好在哪?“鼓动”更能说明是从内在和内心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带有主观意愿,更能表达出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愿望。为什么用“跃动”,而不是说“飞动”和“舞动”呢?一是可以看出飞蛾用力猛和大,二是暗含不可遏止的意思,三是能体现动作的猛烈、鲜明。2.写香瓜子的“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然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香瓜子冲破了外壳,还冲破了什么?墙缝的限制、生命的极限……3.“从那一刻起,我应允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结合杏林子的生平,我觉察到面对病痛的反复折磨,杏林子可能无数次抱怨过、动摇过,甚至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杏林子正是有了对生命的敬畏、香瓜苗强大的生命力和小飞蛾强烈的生存要求影响了她,她从中感受到了超强的意志力,应允自己好好活。

其次,教者要明确本册教材和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及相关要求,这一节课,我要落实哪些目标,能落实哪些?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怎样才能突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用好生命这个重点呢?设计教学主要环节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如留给学生足够的读悟时间,在师生、生生交流、思想碰撞时穿插一些杏林子的个人资料,作为进一步阅读感悟的推手,对班里一些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给予必要的点拨。

第9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提倡个性化阅读,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价值观的取向。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能因学生个性的自由释放而迷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性;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选择、个性化的质疑、个性化的积累、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张扬。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了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有别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教师的“统一要求”、“标准答案”往往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课堂上,我常以“老师喜欢听到不同的回答”、“谁还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于是,在我的课堂上也常常能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此外,我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敢于不唯书、不唯师。对于学生的“挑战”,只要他们言之有理,我都能虚心接受。课堂上,我还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言论自由”,放手让学生“我口说我心”,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更是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火花的过程;鼓励学生“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辩论中,他们彼此互相倾听、互相阐述,不断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不断接纳别人,实现自我超越。此外,对于学生的“插话”、“抢答”,我总能欣然接受,因为“插话”、“抢答”留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更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了解放。总之,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氛围。

二、尊重差异,鼓励自主阅读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一些写景的课文,往往采用“并列式”的结构,如果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先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再进行全班交流,非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变教师的“要我学”为发自内心的“我要学”。

例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先进行学习,大多数男生选择的是“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这一部分,而女生选择的则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部分。因为尊重了学生们的意愿,课堂上,他们个个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课文。例如在教学《燕子》这课时,我就尝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学生们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轻声朗读,边读边思考;有的快速默读,边读边旁注;还有的分小组合作学习……尽管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对学生来说却都是行之有效的。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1.尊重多元解读

阅读个体由于认知经验的差异、阅读积累的不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也千差万别,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如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对文章的点睛之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学生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同学认为:“作家冯骥才用爱心为珍珠鸟营造了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他真诚的爱心赢得了珍珠鸟的信赖。”有的同学说:“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关爱生命,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样,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之路会越走越宽广;反之,如果以“标准答案”把学生的多元解读拒之门外,势必会压制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

2.尊重独特的体验

第10篇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

(1)呼吸时进出的气;(2)停止;(3)消息;(4)利息。

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_____________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属第___________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6.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这是_______________句。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

7.写出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竹子》答案

1.(1)  (2)

2.用途    生命力    顽强生命力

3.建筑材料  造纸原料  编织竹器 药用  竹笋可食

4.松竹梅

5.“春风一过,它就像……强大生命力。”(我想……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第11篇

信息筛选题的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从答题区间来看,可分为全文信息概括筛选题和局部筛选题;从命题方向来看,可分为内涵(内容)概括题、原因概括题等。

例1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6题,选文为《针挑土》)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答:。

该题为全文信息概括筛选题、内涵概括题。

参考答案 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例2 (2011年高考湖南卷第16题,选文为《想飞》)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

该题为局部筛选题、原因概括题,信息点主要集中在选文第二段。

参考答案 ①庄子笔下“大鹏”的飞令“我”神往,但“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②现实中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③撑开大翅在天空中盘旋的“饿老鹰”暗合了“我”心目中的“大鹏”形象。

1.抓句子,理清结构。抓取重要句子,快速把握文章结构。重要句子主要有三类:一是中心句、主旨句(包括全文和局部),二是结构句(如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和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等),三是特色句(指运用一定表达技巧的句子,也包括结构超长或复杂的句子)。从结构思路分析入手,全文信息概括筛选题的答题就有了方向。

例3 (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15题,选文为《论诚意》)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参考答案 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2.明段意,锁定区间。明段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抓句子(主要是总领句、主旨句、中心句)、分层次来进行。如果只是从大体上了解段落的意思,有时会对答题有障碍。只有明确层次划分、详细了解段意,才能真正有助于整体把握文章。例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想飞》,全文可分为四个层次:见云雀而生“飞”的渴望,“饿老鹰”是儿时“飞”的偶像(“我做孩子时的‘大鹏’”),大多数人却忘了“飞”,“飞”的意义和历史。这样,解答第16题时就很容易锁定答题区间为第二自然段了。

3.分层次,筛选整合。分层次与明段意是分不开的,通过在明段意部分的示例,考生也会发现这一点。分层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段内层次,二是全文层次。

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两个方面,即能够对照材料辨别试题中信息的正误,筛选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整合所需要的信息,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逝者如斯 祝 勇

①两千年前我就应当来到这里,如果我早知道它的存在。

②人类最早、最朴素的情感来自江河,人类对生命的最初体悟也是来自江河。江河将零散的人心连接起来,江河里包含着我们希望了解的一切秘密。千年奔腾不息的江河,是这个世界最敏感的神经。一位现代书生发出过这样的感喟:或许河水向人们提醒的最惊心的东西,乃是孔子所说的“逝者”。那从容而恒常的流逝乃是时间的赋形,时间无情地离去恰像这河水,而时间正是人生的本质,人生实际上是一种时间现象,你可以战胜一切却不可能战胜时间。因而河流昭示着人们最关心也最恐惧的真理,流水的声音宣示着人们生命的密码……面对河流你会想起你已经失去和必将失去的一切,想起在这永恒的消逝中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会有一种无法安慰的绝望攫住你的心,你感到一种无限凄凉的脆弱与感伤。在这种冰冷的空虚中你想抓住点什么,你想靠住点什么,你的心渴望着慰藉。于是男人就想起了“窈窕淑女”,女人就想起了少年。爱情成了人类无望人生中唯一的救赎,这时候这种同样短暂的东西却获得了一种神秘的永恒力量,人们就凭借这力量与残酷的世界抗衡。

③真正的江河是属于诗人和哲人的。这里的诗人和哲人绝不是一种头衔,而是一种生命态度和生存方式,一旦选择了这种生命态度和生存方式,你就是诗人,你就是哲人了。真正的江河是孤独的,它们更深邃的孤独则在于,这世上很少有人号准它们的脉搏,读懂它们的奥义。诗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哪怕是《诗经》里那些从未留下名字的草民。诗人与江河有着一种天生的亲缘关系。诗人一生都沿着江河行走,河流的走向就是他们人生的地图,他们诗中的平仄来自流水的节奏,河水在他们的想象中蜿蜒成宇宙间最美的构图。

④除了爱情,江河还跟死亡连接在一起。江河既然是诗人们冥想生命、体会世界的温床,自然也是他们最理想的归所了。宫殿和庙宇不属于他们,舞榭歌台不属于他们。如果一定要将他们的生命物化,那最多也仅仅是一只老旧的木船。岸上到处是腐恶的沙场,于是,木船就成了他们的桃源。他们在不同的朝代里,以相同的方式漂泊。屈子乘着扁舟,涉水行吟。在参透了人间的一切悲欢之后,江河便是他灵魂的祭坛。杜甫也是死在船上的。这位病中在夔州发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慷慨悲歌的苦命人,就在湘江的江面上,黯然逝去。死后多日,尸体才被发现。他最后的岁月,属于江河。

⑤而江河是不死的。它是人类心路历程的最重要的证人。它像不死的精灵,永远在不紧不慢地讲述着生命的寓言。这样的江河,不值得我为它伫立千年吗? (有删改)

最后一段中,作者把江河称作“人类心路历程的最重要的证人”,结合全文,请概述江河作为证人的理由。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1、强调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一个引导者,他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采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去理解文中的信息。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整个阅读过程,学生只不过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木偶,缺少阅读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主体性的阅读。

2、树立有机的整体阅读观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常孤立地分析、理解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这样把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无法真正、有效的理解文章的主旨。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就强调整体感受文章内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要从课文整体出发去鸟瞰局部和细节,时时关注到它与整体的联系,从而理解文中的意旨。

3、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客观上讲在阅读练习中,我们的参考答案只有一个,而学生的阅读感受却是各不相同的,无法统一的。教师常常把“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在师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尊重学生的态度,不能轻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勇于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可贵的。

“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我们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的理解,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反对答案“唯一”论,提倡对文章意义多元化的阐释。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1、明确写作目标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强调什么“文以载道”,“主题先行”,主题要积极、健康、向上等等,把学生吓唬住了。他们不知如何下笔,视作文为畏途,望而却步,“作文作文,好似捉魂”便是他们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怎么能把作文写好!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弄明白的基本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

一个人面对茫茫宇宙和滚滚红尘,面对烦恼人生和短暂生命,他不能不去体验、感悟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痛苦和娱悦的心灵历险。写作正是对自身生命历程的记录。我们为什么要写?因为我们想弄清楚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写什么?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怎样写?怎么才能更好地表达内心所想,就怎样写,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框框束缚,放开手脚,解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写,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抒发个性情怀

写出个性化的自我关键是要写出一个“真我”。就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而不是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说违心的、言不由衷的话。这既是作文个性化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起码要求。过去的作文教学,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教学生说假话、空话。作文中全都是拾金不昧,让座、送老人回家等等编出来的故事,没有学生真正的人生体验。在考试中学生为了得一个好分,竟相造假。相反,写真话的学生却遭到大肆批判,让他们不能抬头,长久以来,便形成一种认识,认为写作文就是在比谁编的好。“写真我,做真人”这是个性化作文的根本要求。如果学生从小就说假话,没有诚信,长大能有益于社会吗?因此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话。

3、展示全新自我

就是要写出新意,写出创造,写出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经历、积累是不同的,写自身经历的生活肯定有说不完的话。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只写出自我的感受,就一定会与众不同,就会有新意,有个性。

三、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课题。探究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们想象与创作空间,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杜甫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读与写辩证关系的最好例证。通过阅读,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优美的意境,不断的积累词汇;通过写作又可以带动阅读,从而增强阅读的选择性和思想性。叶圣陶先生在形容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就不能忽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云.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9期

[2]姚艳平.浅论中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与鉴赏》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