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慧生态建设

智慧生态建设

时间:2023-05-30 09:5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生态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慧生态建设

第1篇

我国农村文化源于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它与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大自然生态法则的烙印,因此,农业文明是一种生态文明。但在工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这种农业文明日趋衰微,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危机。农村文化生态需要向前发展也就需要建设,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选择、传递、批判和创造的文化功能,可以给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以人才支持和科研支撑,同时,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也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两者处于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合并和综合化的热潮,许多农业高等院校演变或并入综合性大学,而农科类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农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整合中受到削弱,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于是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总体被削弱的趋势。据统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主体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状况极不相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等农业教育走弱的态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功能要求。

一、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涵义及建设现状

研究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就是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由这种适应性所导致的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的学科。“文化生态”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学者斯图尔德(1902—1972)提出的,他在研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时,侧重于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文化进化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20世纪60年代后期系统论被广泛地运用到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态系统的概念也渗透到文化学领域并由此导致了文化生态学的产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拉帕波特、哈里斯以及沃依达等人运用生物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是生态圈的一部分,与斯图尔德着重人类文化对环境的适应不同,拉帕波特等人更多地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彼此协调。

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1]。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人类学者偏重于对文化的研究,从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中研究文化,提出环境是文化建构的观点,深入研究自然、文化和人之间的关系,把人化环境与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传统的文化生态学仅限于自然环境,信息革命后文化生态学发生了变化。1994年,芬兰总统首次使用“文化生态”来表述由信息传播技术造成的严重问题。中国学者对文化生态的研究虽没有外国早,但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中已表现出早期生态思想的萌芽,如“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逸周书》)。“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若干合理成分,对面对文化生态危机的后工业时代有着特殊的启迪意义。至当代,冯天瑜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文化生态进行界定:“文化生态是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2]。

他将文化生态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并指出:“文化生态三层次彼此之间不断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同时,它们又分别通过复杂的渠道,经由种种介质对观念世界施加影响”[3]。这样,他便完成了对“文化生态”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化和扩展,使文化生态学在研究时限上包容人类文化的全部过程,在研究对象上贯穿文化的所有层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化生态学本来就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边缘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文化的问题,研究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文化生态的界定具有多么的不确性,但其研究范畴都离不开“文化”这一关键词,而“文化”又总是内在地指向“人”这一“存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生态”:指人在进行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融合了人类自觉生态智慧的一种生存状态。

农村文化生态则是指以农耕生产方式孕育的古老农业文明所体现出来的农村人(农民)的生存状态,包括农村人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农村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是农村人融合了自觉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农村文化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因此,农村文化生态需要进行建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要注入有创新品质的文化生态因子,因为,创新就是一种对传统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创新就是一种建设。

二、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关系是在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与农村文化生态持续建设中形成的一种双向互动式关系,它不是纯粹单一指向关系,既是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关系,亦指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的关系,处于建设关系中的两者没有主次之分,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

(一)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

高等农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农业人才的社会活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培养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民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来服务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大学生直接输送到农村,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拓展农民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以其特有的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等优势,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和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这种作用表现在高等农业教育对农村文化的选择、传递、保存、批判、创造等功能上。而对农村文化的选择、尤其是对农村文化的批判和创造,则是高等农业教育较之其它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对农村文化的作用更为突出的方面。#p#分页标题#e#

具体而言,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中,高等农业教育可以通过“三下乡”流动图书馆、科教电影、农业技术讲座等服务活动和通过各级种类职业技术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形式业培养农业人才,直接作用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思想观念,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良农村文化生态环境。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为城乡社会发展人为地设置了一条鸿沟,由于城乡文化建设的不平衡,城乡文化生态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这需要我们运用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思维范式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持它们之间的相对平衡,促进它们的和谐发展。而保持城乡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砝码就是高等农业教育。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

但在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和商品化大潮的不断冲击下,民间传统文化正在迅速地瓦解、散落、消亡,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发挥传承和保护的文化功能,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高等农业教育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设立民间文化研究所从综合、整体、动态的角度来研究民间传统文化,进而保存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保持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整体结构。农村文化生态具有自我保护和抵抗的潜能,主要在于防止腐朽落后文化因子对农村文化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而高等农业教育则通过文化批判功能来增强农村文化生态拒绝、排斥任何有损其平衡的有害文化因子的功能,以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潜能,实现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面向农业发展的许多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则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创造了宝贵的资金条件,因此,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村的科学技术研究可以说间接支持了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价值实现平台

1.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要人才,而高等农业教育正是面向农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活动,这是两者处于互惠共生建设关系的前提,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量人才需求刺激和推动着高等农业教育迅速向前发展。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促使农业高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量人才需求能有效地刺激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化发展,能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配置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中来,为高等农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农业高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农业高校必须在办学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整合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加快农业高校的发展,面向农村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促使农业高校不断改革。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也是农村文化生态的自我构建的需求,“文化即人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就是人的建设,是农村人(农民)的建设。

因此,对农民的培养,不仅是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更是通过提升农民这一文化生态因子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质优化了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使其趋于平衡。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对新型农民的需求促使高等农业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在办学思路和学科设置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高等农业教育应根据农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来调整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教育思想,合理定位各类农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搞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需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就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也是其应遵循的建设原则。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按照“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布局上,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以及传统的农学学科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农业院校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2.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农业高校科研提供实验基地

第2篇

构建“创新型文化”,打造创新型企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基础,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必将是封闭的、落后的、为时代所淘汰的民族。同样,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企业,必将是缺乏竞争、毫无生机、为市场经济所摒弃的企业。要想在现代商海中取得一席之地,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各项工作必须以创新为重点。

煤炭企业作为国家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几十年来,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道路,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培育了一代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煤炭人,其煤炭企业文化也随之形成,并指导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平朔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东西方企业结合的产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因此而赋予了新的使命。尤其在新形势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加快创新、不断创新、永久创新,才能将企业文化这股强大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建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要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现代科技装备的投入力度,侧重于露天、井工开采技术和新设备的研究引进、煤矸厂和粉煤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全面提升公司技术水平。要推动安全创新,努力夯实安全文化基础,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手段,明确安全是企业最大的财富,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的软硬件建设水平。要推动管理创新,按照公司的规划部署,进一步明确企业部门职责权限,从强化管理理念、落实管理责任、更新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建立各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科学规范管理。

构建“生态型文化”,打造绿色产业链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煤炭清洁利用与当地环境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给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煤炭企业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十一五”期间,平朔公司累计投入13.5亿元,用于土地恢复和环境治理工作;露天矿回收率达到96%以上、井工采区回收率达到85%以上,资源综合回收率稳居全国首位;矿区土地复垦率为50%,排土场植被覆盖率为90%,是煤炭开采与生态治理同步进行的有力佐证,建树了煤矿土地复垦的典范;将矸石、煤泥、粉煤灰资源化,对锅炉污染进行高效脱硫除尘,对所有工业废水闭路循环零排放,环境污染得到同步治理;完成了“十一五”时期总节能目标的136.58%,节能工作走在山西省和全国前列。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为搞好矿区生态重建工作,公司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山西省科委、中国地质大学等联合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课题,致力于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与应用,对复垦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进行了规划设计,为平朔矿区建设生态旅游矿区、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和谐矿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可以说,平朔公司的生态建设走在了煤炭行业的前列,在于公司坚持用一流的管理手段建设一流的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资源开采精细化、废物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构建“智慧型文化”,激发企业生产活力

“智慧型文化”是指清新刚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文化。作为煤炭企业,构建“智慧型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在市场上的应变能力,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在行业跨越发展的辐射力和企业持久的生命力。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目标的践行者、创造者。员工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平朔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构建“智慧型”文化,注重挖掘企业文化内在的思想张力,注重员工团队的进取力,提炼并形成“敬业、奉献、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并使之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尊重员工意愿与诉求,把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与切身利益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大幅度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努力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需求,使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进而促使广大员工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建功立业。

第3篇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地处北京西二环、西三环之间,是北京市三环内最后一块成规模的待开发区域。按照北京市“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空间产业布局,作为“四新”之一,丽泽金融商务区秉承“生态商务区、金融不夜城、立体交通网、信息高速路”的四大理念,以新兴金融业态为主体、高端商务服务为配套、绿色生态环境为依托,极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辐射力和创新力的新兴金融机构聚集区。

金融城市建设新引擎

在产业定位方面,丽泽金融商务区充分利用自身的规划亮点、区位和产业结构优势,以新兴金融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服务产业,构建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金融服务产业体系,吸引新兴的、创新的境内外机构和企业落户,推动北京经济总量增长。未来5年,丽泽金融商务区将着力瞄准京外银行在京设立的第二总部、功能性总部和特色专营机构,国内外保险机构在京设立的集团总部、业务总部和功能性中心,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在京设立的管理公司,以及大型企业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债券承销业务的功能性总部,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首都建设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城市的新引擎。

城市规划方面,2009年丽泽金融商务区开展了国际方案征集工作,评选出了“天赋丽泽”和“北京金融产业第三极”两个优胜方案。2010年1月,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会审议通过了丽泽提出的综合方案,明确了商务区用地布局、市政交通、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等方面的总体原则。之后,丽泽金融商务区依托市规划委搭建的两个技术支撑平台,先后聘请了国内外20多家知名设计机构的近百名专家,经过方案征集、深化、综合3个阶段的筹备,共开展了31项研究工作。截至目前,丽泽金融商务区已形成了一整套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规划体系,并荣获“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北京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示范区”和“北京市绿色生态试点区”等称号。

招商引资方面,近年来,丽泽金融商务区经济指标增长强劲,引进金融机构的品质不断提升。截止到2015年8月,丽泽实现全口径税收26.5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现留区税收7.8亿元,同比增长76.5%,其中金融业实现留区税收7.3亿元,同比增长117.4%。2015年引进的60家企业中,金融类机构51家,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28家,其中金融类24家,注册资本金超过140亿元。截至目前,丽泽金融商务区累计引进企业391家,注册资本金超过24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67家。引进企业中,金融类企业占80%以上,包括证券类、保险类、财务公司类、股权投资类、小贷融担类等新兴金融机构,涵盖了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建信股权基金等新兴金融机构、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基金业协会等全国性金融行业协会以及中国铁物等大型央企总部5类机构,产业聚集效应及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越发明显。

在市政建设方面,目前,丽泽金融商务区智慧清洁能源项目和高可靠性智能电网项目已开工建设;智慧丽泽项目正在根据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任务书要求,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并先期启动通信管道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项目已开始逐步落实,重点是督促各二级地块落实低碳生态约定书的各项建设要求;同时,在国际方案征集的基础上,丽泽绿地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获得北京市园林局正式批复。

智慧与绿色典范

本着“以人为本,务实推进;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市场为主,协同创新;可管可控,确保安全”的原则,丽泽金融商务区逐步推进各项工作。当前“智慧丽泽”建设规划共分为4层15项,一方面在商务区各类市政设施布放智能感知终端,形成感知层;另一方面,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慧城市的基础层,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包括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智慧丽泽规范体系在内的智慧城市支撑层,最终,实现以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应用层指标建设,其中包含绿色生态精细化管理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综合安保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园区金融产品综合交易平台、地下环廊及地下城市综合体、智慧支付平台、智慧物业、智能电网、集中供冷等智慧应用。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丽泽金融商务区在政府行政管理效率、行业管理质量、专业服务水平、环境改善成效、社会治理成果与公众服务改善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丽泽金融商务区还围绕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个方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商务区内的各类人士在办公、生活、休闲的同时,将随时随地享受到高品质的5A级通信服务,入驻企业将享受到多家运营商提供的千兆光纤入楼、百兆光纤入户、高速无线接入网服务等。此外,丽泽金融商务区还为企业提供服务器存储专享空间、办公软件云端集成及定制化数据服务等多类别增值服务。

绿色生态建设方面,丽泽金融商务区绿地面积达3000余亩,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比例超过1 1,80余栋新建建筑被6条绿带环绕,近5公里长的莲花河、丰草河蜿蜒其中。在保留和完善的基础上,丽泽金融商务区还大力倡导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绿色发展理念,利用太阳能、冷热联供、雨水收集、污水处理、生态循环系统等先进技术,减少商务区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同时,倡导绿色行为,打造15分钟服务商圈,提升商务区环境品质;区域内建造4座集中制冷站,为商务区360万平方米的楼宇提供集中供冷;80余栋新建建筑将全部按照绿色低碳指标进行建设。“窗外有怡人的空气,屋内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和洁净的新风,畅游于下凹式绿地之上,漫步于林荫之中,充分享受阳光雨露,这些都将在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切身感受到。丽泽将成为低碳生态区域的样板和典范。”丽泽金融商务区负责人说道。

第4篇

摘要:妇女担负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决定了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当前部分欠发达地区生态恶化与生存的现实困境之间存在严重的恶性循环,充分挖掘妇女生态参与价值,有助于缓解或解决该地区生态危机问题。

关键词 :生态参与;欠发达地区;妇女;路径

近年来,部分欠发达地区成为生态破坏的重灾区。占人口近半数的妇女在成为生态恶化最大受害者的同时,也成为生态建设的能动者,“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1]推进女性生态参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生态危机、发展模式与妇女地位作用的深刻检讨与反思,意图推进女性生态参与,充分尊重和保障妇女在生态建设中的平等地位与权力,以切实提升生态建设的实效性。

一、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必要性生态危机与发展模式紧密相连,“任何发展问题都不是社会性别中立的,事实上社会性别不平等嵌入了所有发展问题之中。要解决任何一个发展问题都必须关注社会性别问题。” [2]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下,经济过速增长、资源过度开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生态危机,尽管男女两性均难逃劫难,但由于女性自身与自然的联系以及社会性别分工等因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对妇女健康和生活造成的损害更大、更直接。

妇女和自然生态都拥有孕育和哺育生命特征,妇女具有繁衍生命的自然使命和保护后代本能,对生态环境变迁更具天然敏感性。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使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具有天然的责任意识,在保护环境的倡导与行动上更积极主动;同时,妇女是人类物质文明创造者,尤其“在农村,农业劳动80%以上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70%由妇女承担”,[3]妇女还是家庭日常生活管理者和主要消费者,“世界上70%的消费决策通过妇女进行,选择家庭生活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不仅关系到家人健康,还直接刺激商品生产,引领消费方向,对环境和生态意义重大”。[4]妇女在性别分工中的角色和天然优势决定了她们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2.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可行性分析

(1)理论支撑。随着社会性别理论发展,妇女与自然的关联被关注。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妇女环保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应运而生。90年代以来,政治生态学涉足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沃伦就西方社会价值二元对立思维、价值等级思维和统治逻辑三者共同导致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的概念框架予以阐述,提出要实现妇女解放就要拒斥这套概念框架,并指出这是解决生态问题要害。他还就生态女性主义做出核心假设,包括“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重要联系;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必须包含生态学视角;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包含女性主义视角”。[5]

(2)文化因子。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母神形象,极具代表性的是中华始祖女神女娲育人、炼石补天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母亲神,比如,沿海地区信奉妈祖。这些远古神话中的女神作为女性化身将控制、治理、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为己任,在自然威胁到生命时,会挺身而出,运用神力、智慧与自然威力作斗争,最终平息灾祸,使陷于灾难中的人类得以重生。各种母神对自然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反映出早期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女性劳动是取得食物的主要来源,女性的天然性别属性,使她们在面对自然中展现出温和的风格,与生命赋予的关联性使传统文化中母神崇拜成为必然。

(3)法律保障。面对环境恶化、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可持续发展等日益严重的生态与社会危机,联合国围绕性别平等、环境、人权等关键性议题达成系列共识:始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妇女不仅被视作环境破坏的受害者,也被视为促成社会变革的关键性行动者”。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特别强调妇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将妇女福祉改进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签署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再次确认社会性别间的平等人权,强调妇女作为发展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充分参与发展进程的重要性。1995年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一项里程碑性的《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妇女无害生态环境的经验及贡献必须成为21世纪议程上的中心组成部分。除非承认并支持妇女对环境管理的贡献,否则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渴望不可即的目标”。提出三个战略目标:积极吸收妇女参加各级环境决策;将社会性别关切事项和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方案;在国家、区域、国际各层面加强或建立机制以评估发展和环境决策对妇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1995-2000 年、2001-2010 年、2011-2020 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把“妇女与环境”纳入妇女发展纲要的重要领域,“将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构建具有性别评价标准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意识、生态思维、生态伦理、生态道德与生态价值确立了目标和要求。”[6]

二、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现实困境

1.日常生活中贫困与生存之需衍生生态问题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造就了妇女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事实关联。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变迁对广泛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并承担主要家庭角色的欠发达地区妇女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在一些地缘偏僻,资源匮乏的边远地区,贫困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贫困与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妇女的生存困境,男性大量外出谋生将更多农田劳动留给妇女,无论土地利用,还是寻找日常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比如水、燃料等,有的还得兼顾非农活动,都对负责家庭日常生活的妇女构成巨大挑战。在这种现实境遇下,当生态保护与生存利益发生冲突时,毫无疑问,求生是压倒一切的优先选择,破坏生态以满足其生存所需是必然之举。

2.性别平等、生态公平理念在生态建设中的阙如

生态建设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平原则,是生态建设的首要价值准则,即生态权益公平,具体表现为区域公平、代际公平和性别平等,尊重并实现妇女在生态建设中的价值与权益是生态建设的应有理念。但受我国历史男权文化、性别不平等观念的长期影响,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别文化建设长期滞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性别平等、公正理念淡漠,造成妇女在参与生态环保活动中获得社会认同、信息获得、社会资源拥有、参与广度和深度等的不足。

3.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导致生态道德意识匮乏

欠发达地区妇女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调查显示“农村女性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占56.2%,本科及本科以上占1.9%,分别比城市低32.7%和33.3%”。[7]文化水平低下,缺乏对知识、信息、科技的了解和掌握,妨碍其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使其在非农转移中的发展受限,生存困境难以缓解,边缘化加剧。此外,教育程度低下,生态意识的匮乏使她们无法意识到自己在生态建设中的权益和责任,无法发挥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优势和价值。

4.配套政策缺失致妇女生态参与的实践空场

国际社会应对欠发达地区妇女社会性别问题的政策干预有很大推进。然而国际政策话语与政治承诺与欠发达地区妇女的现实生活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无论是在世界上其他地区,还是在处于初级阶段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处于边缘化地位的欠发达地区妇女权益保障仍是发展中的短板。“仅依靠经济发展本身远不足以缩短所有的性别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消除导致性别差别差距持续存在的根源是必不可少的。”[8]政策干预进程缓慢,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活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所遭遇的历史性不公仍在延续,阻滞了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

5.组织化程度低下抑制妇女生态参与话语权

欠发达地区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各种组织机构通常很社会性变化,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更被排斥在外。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1184个村委会班子中女性成员仅74.8%,担任村长的只有2.3%;党支部中有女委员的占42.4%,女支部书记只占2.5%”[9]。妇女在社会乡村基层权力机构中缺席或处于结构底层,女性与基层村务管理脱离,政治影响力微弱甚至趋于零,妇女在资源使用经验、观点、生态利益诉求方面没有表达机会或较少得到考虑;非政府生态组织极其有限,已有的非政府生态组织在挖掘妇女生态价值方面仍以城市女性为主,欠发达地区妇女的生态主体地位与价值被忽略。

三、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的实现路径

1.更新理念,树立性别平等与生态公平理念

生态建设是由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性别、民族、地域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追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综合效应。在这一庞大系统中,理念影响制约着生态建设的实效。其中性别平等、生态公平理念是生态文明进步的标尺。它主张公平公正地对待性别、阶层、民族、地区等环境与发展差异;人与自然的平等与依存,包括人与人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发展。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的发展不仅不应以牺牲另一个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平等关系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社团与社团间的关系,也表现在否定传统父权制的性别等级观念与机制,促进性别平等价值实现上。重视生态建设中性别意识的价值取向必然加快欠发达地区有效、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

2.消除贫困,保障欠发达地区妇女生存需求

欠发达地区人与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是最大的矛盾。庞大的妇女群体无法满足最起码的生存需求,整个社会的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都只是不切实际的奢求。欠发达地区致力于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行为往往是她们生存之需。事实表明,妇女对生态建设的态度和意识都是由特定地理环境下的特定生活经历塑就的。对因贫困和生存之需趋势下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唯有通过科学发展,提升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才能消除。

3.促进教育公平,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与生态主体意识

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直接关系自身进步,还关系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程。由于妇女在家庭中具有特殊地位,母亲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代际发展的理念和水平。欠发达地区应着重建立技术培训教育体系,以提高妇女劳动技能,使她们有更多机会实现劳动力转移。妇女掌握的生态知识越多,生态保护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就越强,参与能力和带动能力就越大。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推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加强生态知识与道德法制宣传和普及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及人口压力的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对后代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妇女主动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的自觉性,整合社会资源,将生态文化内容纳入对各级基层妇女的培训,建立相应的道德考评机制和榜样示范机制,养成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思维意识。

4.加强妇女民间组织建设,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整合力量

世界各地深受资源环境破坏之害的草根妇女开始投身环保事业。亚非拉等地致力于保护森林、树木或水等环境资源的农村妇女环境运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印度喜马拉雅山底层妇女为保护喜马拉雅山区森林掀起的“抱树运动”;肯尼亚鉴于农村地区土地流失、沙漠化日趋严重等问题发起的“森林绿化带运动”;台湾的“家庭主妇联盟”,日本的“妇女环保合作社“等妇女组织,都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妇女制止不正当开发、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优化政策,充分保障欠发达地区妇女发展的合法权益

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倾斜,以赋予她们在发展中享受更大福祉。比如,在建设新农村中给予农村妇女积极发展可持续农业、林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行业和生态产业的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探索体现农村妇女生态思维与生态智慧的生态乡村治理模式,打破以往与生态的恶性循环关系,在与生态系统优化互动中受益,进而内化为自身生态道德自律、外化为生态保护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胡玉坤.对妇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省思[J].世界环境,1997(1).

[3]绿色能源离不开妇女关注[EB/OL].光明网,2010-05-23.

[4]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6).

[5]K. J. Warren. 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logical Feminism[J]. Environmental Ethics,1990,12(2):125-146.

[6]关夏.充分发挥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N].广西日报,2012-2-23.

[7]丁雨辰. 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前沿,2013(7).

[8]世界银行组织.2012年世界发展报告:性别平等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甄砚,主编.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苏格拉底;“善”;和谐社会;道德生态

[作者简介]马婷,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基本原理2009级硕士研究生;肖祥,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042-03

在伦理学思想发展史中,“善”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苏格拉底毕生都在为了“善”而活着。透过他的道德理想,我们该如何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道德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善生”:苏格拉底的道德理想

古希腊伦理学都是从人的追求与行为出发,提出什么是最终目的及其实现的问题,而所有的讨论都是围绕“何为善”及如何达到善而展开。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才真正从主要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自身。苏格拉底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并将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伦理、善和恶;把知识与德性统一起来,以理性为德行的基础,并最明晰地提出了希腊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何为“善”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本性并非趋恶避善,一切恶均源于人的无知。因此,苏格拉底关于道德的基本命题是“美德即知识”。所谓“美德即知识”的知识,不仅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善的知识,也是关于“自我的知识”,即作为一种对人的理性自我本质的道德意识。人要做到从善和“善生”就得具有关于“善”的知识,认识自我,这是改善心灵、培养道德的基础和出发点。苏格拉底把这种对善的认识叫做“真知”。一个有了真知的人必然会有善行,正如,一个人养成的好习惯不会刻意去违背一样。所以,在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这四种希腊人认为最基本的德性中,智慧居于首位,“知善即行善”。强调智或知识对人的思想道德行为的决定作用,这是苏格拉底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内涵。

苏格拉底对于道德哲学的研究,也就是对于“善”的研究,就是要追问:“善”是什么?首先,“善”与“有益”一致,即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其次,“善”是一种必然性和合理性。任何事物的“美德”不是从偶然性,而是从“秩序”和“条理性”中获得。“任何事物,无论是器具、身体、灵魂,还是某种活物,它们的善在这些事物中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某种公正和秩序。”善是“理性”或“必然性”的存在,合乎秩序就是合乎理性,合乎理性的东西也就是普遍的、必然的东西。再次,“善”与“智慧”同一,与自制、自由相连。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最大的善”。“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能,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情和其他美而好的事情都是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智慧与自制相连,有智慧的人都是能自制的人,不能自制的人远离智慧。自制使人自由,不能自制的人也就不能主宰自己。可见,“善”体现着人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智慧的、自主自由的本质。

(二)“善生”:源于对幸福的德性追求

苏格拉底的“善生”理想,是建立在以“善”为根本的幸福观之上的。苏格拉底认为,人要追求“善”活着,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做到使自己达到“善生”,是人生的最高追求。这种“善生”理想,是建立在以“善”为根本的幸福观之上的。我们都知道幸福离不开人“善”的行为。因此,苏格拉底认为,人之所以希望拥有“善”,那是为了能够“幸福”的缘故,而这种“善”必须通过现实中的善行来获得。所以,他强调“幸福”与人的“德性”密切相关。他关于“善人是幸福的,恶人是不幸的”道德命题正是源于这种思想。苏格拉底承认有普遍的善和正当的价值规范存在,即“美德和知识的统一”,一个确切知道什么是善的人也会去行善,同时他也就获得了幸福。表面上看来,有人知善而不为,知恶而故犯是受着情感的支配,实际上这种情况正是由于无知造成的。无知使人不能分辨和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善恶快乐,因而在测度快乐和痛苦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和选择,无知就缺乏理性,缺乏理性就屈从于自然,受非理性的支配,不能自主和自制,因而,为恶的人是不自由的。

苏格拉底的“善生”的理想,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理想,也是以追求城邦全体的“和谐(善)状态”为前提的。他所提倡的“善”是一种全民性的,他试图让整个社会都达到“善的理念”苏格拉底从理性的角度,用“善”的知识来连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与道德知识。

但是,道德建设不仅仅只是一种条文或是规定;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毕竟,道德不是法律,而是一种文化;只有当公民自觉地把“善”作为习惯的时候,这种文化才是真正到位的。

二、当代社会在“善生”方面的缺失及其表现

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包括物质环境,更包括人文环境。“道德生态”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规范人类有关道德的行为原则。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民道德建设并非是依靠某种外在强加的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即需要一种内在的生长机制。人性中,有一种“善”以使别人幸福为自己的必需,这种来自给予的快乐不带有任何私利,以这样的道德情操为起点建立起来的和谐的道德生态环境会给社会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会弥补人们幸福感的缺失。然而时下,人们不“行善”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客观上的无知,而是主观上的不愿。社会上对“善行”的漠视、受惠者对施救者动机的怀疑都会伤害到社会的道德自治能力,伤害到道德生态。

当代社会中在“善生”方面的缺失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常常会出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人们并非不知道个人与集体孰轻孰重,而是因为存在理性而在主观上排斥,不愿意损失个人利益而实现集体利益。于是,出现了有些官员,为满足私利,权钱交易,将国家的钱中饱私囊;出现了互联网上的黄色网页,娱乐圈的小道消息,八卦;大学生只愿去“东南”等发达地区,而不愿去“西北”等偏远山区。一心向“钱”看的观念十分严重;社会上假药、假账、假文凭满天飞,诚信危机几乎以无孔不入之态势渗入到社会生活当中,使社会道德生态严重失衡。其二,在个人价值观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泛滥,而在实际行为中表现为急功近利、背信弃义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这种以物质利益为目的的价值追求、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导致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普遍出现诚信危机,社会心理层面的道德冷漠现象也由此而生。其三,在人们

行善的动机和心理层面上,人们担心道德关注行为背后会是深不见底的陷阱以至于道德受助者对道德施助者道德行为的直接反映往往不是感激和赞扬,而是对施助者动机的怀疑,对施助者行为的困惑与警惕。在一些见义勇为的事件中,常常助人为乐的人最后得不到好报,顺手牵羊的人却成了无名英雄。总之,无论在人与社会的总体道德层面还是在人与人的个体道德层面,当前我国的公民道德生态状况都不容乐观。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传统道德资源的认同和传承的不足,是公民道德生态出现危机的历史原因。我国古代的道德思想可谓丰厚,《大学》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个步骤里,修身又是中心环节。其次,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法律的不健全,是我国公民道德生态出现严重危机的诱因。应当看到,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制仍在改革和完善之中。而同时,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影响,冲击和瓦解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而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观念尚未建立,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为道德危机的产生、道德生态的恶化提供了契机。再次,市场经济也使公民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价值目标选择的功利化,价值评价标准的功利化,价值实现手段的功利化,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实用主义倾向等等都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都使道德生态环境存在巨大隐患。最后,日益加深的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文化背景下道德资源的传播,来自异域的道德价值观念对本土道德资源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道德生态的恶化。

三、和谐社会公民道德生态建设路径

(一)从社会层面上来看。社会应尽快建立社会主义道德生态的长效机制

1、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资源。中华民族有着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深厚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孟子》一书中认为人应具备四种德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类似这种文化资源在民间的风俗习惯中有着深久的积淀和丰富的蕴藏。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着力对潜涵于社会传统风尚层面的这种道德资源加以开发,使道德行为不再仅仅只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升华为关怀和救助他人的普遍性社会风俗习惯和严格的社会惯例。

2、政府要加紧完善“切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制度体系。由政府带领成立各种服务性组织机构,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所蕴含的善的可能性创造性地转化为具体的关怀性因素,使之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真正表现为关怀、救助每一个平凡个体的普遍性的现实力量;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二)从个人层面上来看。从个人修为以及与人交往中加深对“善”的理解

1、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的道德思想,2500年前,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将心比心,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俗话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不要因为做了好事就要求回报,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因为遭到别人的误解而终身不去“施善”;同样,因为受到曲解而拒绝“行善”的人也不是具有“至善”品行的人。

2、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上要秉承“善”的思想。《菜根谭》云:“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的,要善为化诲,如忿而嫉之,是以顽济顽。”意思是:当我们发现别人有什么缺点时,要很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他,假如在很多人面前揭发人家的缺点,这不仅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也证明了自己的无知和缺德;我们一旦发现某人个性比较愚蠢固执时,就要很有耐心地慢慢地诱导他启发他,假如由于他一两次不会就很生气地厌恶他,这不仅无法改变他的愚蠢固执,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愚蠢固执。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观点相冲突,直击对方的短处和错误,往往使对方更坚持自己的见解和立场,这就需要我们冷静淡定的处理。要善于温暖与启发他人,针对他人的观点最有建设性的,一条一条的讨论,厘清思路,发现问题,让他人接受。启蒙人、引导人和转化人,这也是一个人的胸怀与耐心修为的表现。

第6篇

这是西方浪漫的情人节大行其道的日子,在北京地球村的会议室里,一个小型的见面会召开。

每次回到北京,廖晓义都会接触各方人士。这位自称喜欢“东拉西扯、上蹿下跳”的环保斗士,将《财经》杂志、《中国保健营养》、古典中医基金会、万通基金的人员聚在一起,揉成一团,烩成一锅,用她的激情、愤怒、思考作料,将乡村生态建设、“乐和”理念炖煮得众人都喜听、乐见……

食品安全的根本出路

和乐活推广人沈立博士的观点一致,廖晓义也认为对当前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从乐活入手、从菜地着手才是解决之道,只是廖晓义走得更远,她要从乡村、农人开始。

食品安全是环保与养生结合的典型。从这里廖晓义看到了环保转型的紧迫性。乡村生态和食品安全是保障生命健康的一体两面。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9亿农人、18亿耕地的农业大国里,乡村生态是健康安全食物的源头。“好的产品来源于好的乡村,好的乡村来源于好的乡村文化,没有乡村生态何来安全健康的食物?”而现实是乡村从土壤到水全面受到各种污染,乡村生态、精神、文化面临着众多问题,安全食物的坚实依托何处可寻?

“食品安全如果能够真正解决,那么农村的生态系统、环境就有了安全和保障,这就是最大的环保。”由此,廖晓义将食物、农村和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这三者最根本的联系又是什么呢?

是生命!生命意识后才有健康、快乐、智慧,才有环境保护。如果我们真的在意自己的呼吸,在意自己不得病,如果我们真的懂得、在意自己的健康,把生命看得比金钱重要,那么我们的空气质量、食品安全就有希望。在如今资本崇拜代替生命崇拜的时代里,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道理,似乎有了太多的难以取舍。

环保和养生的脱节

而反映在现实中,本应该联手的环保界和养生界却常常脱节。

廖晓义曾经去衡山,见有人在此养生。但是,令她惊讶的是这几位养生者除了自身的修养以外,对环境漠不关心。“人体的内环境和自然的大环境是相通统一的,没有对自然环境的考虑何谈养生?”

而回过头来反思自己从事的环保事业,廖晓义有着更深的反省:“作为一个学者我个人认为,做环保十几年来,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现在的‘地球村’如果还从一般意义上讲环保,垃圾怎么分类,水怎么节,很多人都听烦了。”这样的环保很难走进大众生活,因为它不注意和身体健康以及心灵健康挂钩。

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环保

环保最应该朝“养生”转型。“‘地球村’的工作转型要从物态的环保转向生命和心灵的环保。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建立在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缺少生命意识的环保是有缺陷的,难以影响大众,走进人的心灵。

英文中的“环境保护”包含的是以人为中心,环境在周边环绕,而中国智慧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人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中国式环保的核心是顺应自然。当地震来临、海啸袭来,在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就会知道人在自然环境面前是多么渺小。通过顺应自然而得到自然的保护,这是中国哲学在环保上的理念。

做环保做了二十多年,现在,廖晓义的话语中“环境保护”四个字越来越少,“顺应自然”的频率越来越多,她在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态中找到了回家的路。她率领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现在所做的诸如绿手绢行动、旱厕行动都是在顺应自然。在谈到这些行动时她也不再只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恶果,而更多地谈对健康对生命的意义。节物能、蓄心能、增体能,都是从不同的方面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才能“乐和”――身与心和、个与群和、人与天和。

3游连通,6个系统

除绿手绢行动、旱厕行动之外,廖晓义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在四川大坪村的“红十字乐和家园建设”项目。这个坚定的行动者要通过一点一点的做寻找食品安全的根本解决办法,也想守住生态智慧、乡土生活、自然养生这三件宝贝。

有人说,你知道吗?吃进美国人嘴里的一口菜,在到达他的餐桌之前,已经履行了两千公里,而实际上菜园就在他家的不远处。从收购到一道贩、二道贩,到超市,众多的环节切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生命联系。

第7篇

对策随着我国林业6大工程的相继实施,林业已全面开始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林业的最新实践。实施6大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5大转变,是新世纪中国林业建设的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新举措,我国林业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国有林场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转变,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木材采伐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到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上来。绝大多数国有林场停止了商品性采伐,以造林、营林、护林为己任,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增长。中国林业当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是国家建设的薄弱环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低下,林区社会发育程度不高,人的思想观念陈旧,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远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需要,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发展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正逐步成为林业的主要矛盾。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使国有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生存出现了新的困难。林业产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中断了。国有本文由收集整理林场的发展步入了低谷,由于没有形成合理的第二产业,其他业务收入又较少,林木禁伐政策的出台,使林场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都没有保障,虽然有的地方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但无异于杯水车薪,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有些林场也成立了一些经济实体,但由于经验不足,管理落后,许多都是负债经营,难以创收。由于林场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职工普遍文化程度较低,阻碍了林场科技的推广应用,也影响着林场的发展和兴旺。人员超编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人浮于事,纪律涣散,严重影响林场效益的发挥和提高。国有林场建场时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签定的协议不太完善,漏洞较大。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周边群众以边界不清为由,与林场争抢林地,而且愈演愈烈。一些地方政府过于强调稳定,害怕群众上访,对群众侵占林地现象姑息、迁就,造成国有林地流失严重。

针对我国林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实现“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的目标,国家林业局审时度势,高展远瞻,确定用较短的时间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林业建设的步伐上一个新的台阶、新阶段,实现林业建设速度的跨越、技术的跨越、观念的跨越和阶段的跨越。实现林业产业的多功能利用,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体制、经济、人事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各级政府要重视、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对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界定林场发展方向,进行分类经营

具体到各个林场,可以根据每个林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经营。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生长环境恶劣、对生态影响较大、毁坏后不易恢复的林分,可以划定为公益林,财政每年拨给一定的生态补偿基金,用于林木的管护和生产。

2 明确场村边界,严厉打击毁坏林地林木的行为

地方政府应把林业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应充分认识到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 要大力宣传林业政策和贯彻森林法,坚决杜绝违规征占用林地现象

对于场村边界,地方政府应主动牵头,协调有关单位和群众,重新明确。

4 建立场长负责制,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国有林场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就要按企业的模式管理和运作,必须全面推行场长负责制,确立场长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要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和组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上要打破干部、工人界限,优化组合,全方位实行聘任制。充分调动职工的责任感,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5 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第8篇

【关键词】 关中水系 智慧化 规划 管理

一、引言

关中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关天经济区的重点区域、丝绸之路经济起点,西部大开发确定的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肩负着带动陕西、引领西部发展的重任。区域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然而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水生态环境脆弱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新时期,党和国家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陕西省也提出 “要用与发展相适应的眼光对关中地区的水系进行规划”,通过关中水系规划,完善防洪安保、供水安全、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体系,重塑水景观水文化体系,再塑“八百里秦川”辉煌,有力带动“水润陕西、水兴陕西、水美陕西”步伐。以“感知、互联、智能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决策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在进行关中水系规划的同时,把握好现实可行性与发展前瞻性的关系,同期进行智慧化管理的规划工作。

二、管理目标

规划遵循“统一规划、各负其责;需求牵引、应用主导;平台公用、资源共享;急用先建、务求实效;安全优先、适度前瞻”的原则,以统一的技术标准、运行环境、安全保障、数据中心和内外门户为指导,构建服务于人水和谐的关中水系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水生态系统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体系,全面提升关中水系行政管理水平和自身发展能力,实现“水系管理数字化”与“决策支持智能化”。

三、总体架构

规划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加强水利信息采集设施建设,形成连接省、市、县各级的关中水系信息通信网络,切实提高工情、水情、雨情、旱情、灾情、地下水、水质、渔业、水保生态、水利工程、移民管理、水利政务管理等基础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满足水利业务应用需要。

加快数据交换云平台建设,建设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关中水系数据中心,构建科学、合理、先进、开放的关中水系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统一的业务应用服务平台,进一步开展和完善防汛抗旱调度决策体系、数字渭河工程、水资源管理信息体系、会商体系、水系政务管理体系等应用系统建设。

建立可靠的智慧化管理保障体系,包括建设符合要求的实体运行环境、建立可靠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及安全体系、加强组织建设和运行管理、确立与水利行政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或办法、建设管理人才队伍等。关中水系智慧化管理体系总体架构见图1。

四、建设内容

4.1基础架构建设

1)采集监控体系。通过对关中水系需要采集及监控的水情、旱情、水质、地下水、水保、视频等监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已建、在建重点水利工程运行及监控信息的完善与整合,形成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采集监控体系。

2)信息通信网络。通过新建通信链路及与已建水利通信链路融合,形成连接省、市、县各级的关中水系信息通信网络,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服务。

3)数据资源中心。完善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实现传统数据中心向智慧水利数据中心转变,构建关中水系私有云平台。数据资源中心由省数据中心、渭河流域沿线各市数据分中心的相关基础信息库、模型组件库等数据库共同构成,在关中水系信息汇集、存储、备份、处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数据中心及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满足业务应用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4)应用服务平台。建设统一的应用服务平台,连接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以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技术为核心,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业务应用的互连互通,为业务应用的功能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多种服务及运行环境,是实现业务应用之间、业务应用与其他平台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传输、共享的核心。

4.2业务应用建设

4.2.1关中水系综合决策服务平台

1.防汛抗旱调度决策体系。以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和工作方式,实现对关中水系防汛减灾从降雨预报、洪水预报、工程调度、洪水演进、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标准化、智慧化管理,充分考虑与引汉济渭、东庄水库等省重点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与陕西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统一规划建设。2.数字渭河工程。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数字模拟等手段,建成覆盖渭河流域防洪地区的三维可视化数字防洪风险分析和错峰调度系统,建立渭河洪水预报、洪水演进、模拟仿真、灾害评估模型,实现水雨情动态监视、洪水淹没虚拟再现、洪水演进模拟仿真、工程险情动态分析、洪水灾害评估决策、防洪预案科学选比、防汛调度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防汛决策、调度指挥的支持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3.水资源管理信息体系。建设以关中水系水情实时监测、取水用水耗水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地下水监测、水保生态监测、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综合管理等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信息体系。充分整合已建设的水资源监测工程数据和重点水利工程数据,结合防汛抗旱要求,对关中水系进行水资源优化调度管理。

4.2.2综合业务应用

1.电子政务管理体系。电子政务管理系统是通过对综合办公、水系规划计划、财务、人事人才和科技外事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相应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使水利行政各部门之间办公信息交换更为快捷、高效,可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机构办公透明度,增强公众服务能力。2.会商体系。通过建设关中水系流域的省市两地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对重大事件和突发状况的视频会商,并满足召开视频会议的要求。3.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是针对公众关心的关中水系各种数据进行信息查询服务、移动信息上报服务、重要信息提醒服务。

4.3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由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及运行管理、政策法规、实体运行环境、运行维护资金和人才队伍等要素共同构成。需要建设符合要求的实体运行环境,建立可靠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完善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或办法,建设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管理业务水平及对水利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为关中水系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五、分期规划

5.1 2020年前

1)建设完成统一的业务应用服务平台,进一步开展和完善防汛抗旱调度决策体系、数字渭河工程、水资源管理信息体系、会商体系、水系政务管理体系等应用系统建设;2)建设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关中水系数据资源中心,构建科学、合理、先进、开放的关中水系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促进信息资源共享;3)按照近期管理需要,建设符合现阶段技术水平的水情、旱情、水质、地下水、水保、视频等监控基础设施,对已建、在建重点水利工程运行及监控信息进行完善与整合,形成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采集监控体系;4)根据近期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服务的实际需求,建设通信链路并与已建水利通信链路融合,形成连接省、市、县各级的关中水系信息通信网络;5)建立可靠的信息化管理保障体系,包括建设符合要求的实体运行环境、建立可靠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及安全体系、加强组织建设和运行管理、确立与水利行政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或办法、建设管理人才队伍等。

5.2 2021-2030年

1)根据水利信息管理水平的发展,更新、维护业务应用服务平台,在原有应用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维护、模块的增加、新业务应用的建设等;2)针对每年逐步增加的海量数据及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定期对关中水系数据中心进行设备添置与更新、原有数据库维护、新数据库建设;3)随着水利科技水平的提高及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发展,增加或更新水情、旱情、水质、地下水、水保、视频等监控基础设施;4)根据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语音通信及新增业务的需求,建设各级通信链路并与原信息通信网络充分融合;5)对原有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或办法等进行完善;按照最新的水利信息化管理要求对实体运行环境进行建设;继续壮大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加强组织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管理业务水平及对水利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蔡阳.加强政务信息化的统筹规划.《水利信息化》.2013(3)

第9篇

生态长城

在缺水少雨的西部地区,鲜有山头郁郁葱葱。而在宁夏彭阳县,我们却发现了一条一望无际的绿色山脉。

站在高高的山顶,眺望四周,只见满山的林木苍翠挺拔,草木旺盛,宛如长蛇的黑色道路,盘绕着层峦叠嶂的绿色山川,蓝顶红瓦白墙的农家院落,安静地点缀在山川之中,如成熟的果实般散发着诱人的甜美。

以前,它也和其他的西北山脉一样,很难见到长有树草。彭阳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残塬区,1983年建县时,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33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92%,年流失土壤总量约1400万吨,土地贫瘠,植被稀疏,小气候恶化,生存条件恶劣。

为此,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一道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按照“山顶沙棘带帽,山坡两杏缠腰,坡底广种核桃花椒”的方式,改造梯田使斜度小于15度,在山下筑起多道绿化防护带,防户带上种上银杏和植被,并在山体上种草,使“泥不出田,水不下山”。

截至2007年,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92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63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0%。彭阳人用双手挖出的“88542”工程整地带可以绕地球赤道3.2圈,被日本友人称为“中国生态长城”。

财政搭台

生态跨越的背后,是一种创新性的整合合力。

宁夏财政人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多年来创新机制、转变思路,实行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封育保护的结果。”

在财政厅牵头实施的小虎洼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开发示范点,彭阳县财政局副局长孙智慧指着一个长方型的土坑说:“这就是我们的‘88542’水土保持水平沟,高0.8米、长0.8米、宽0.5米,边宽0.4米,面积2平方米。这都是我们全县干部职工义务挖的,长度可以绕地球3周。”

除了依靠这种坚韧不拔的苦干,更主要的是巧干。

为了克服部门“单打一、唱主角”的弊端,彭阳县将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按部门职能分配,共同实施,形成“县委决策、政府组织、财政搭台、部门唱戏”的联动机制,探索出了一个统一规划、部门联动、共同治理的模式。先后整合使用各级各类财政支农资金4629.7万元,其中整合使用自治区发改、财政等部门投资2539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5%;县级整合投资2090.7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45%。相关部门既在各自范围内开展工作,又在统一规划下集中优势打“歼灭战”。

彭阳县财政局局长杨天峰介绍说,“我们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采用的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管理模式,还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进行了推广。”

“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30年实现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的宏伟蓝图,咬定青山不放松,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代接着一代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一张蓝图绘到底。”杨田峰说,这是宁夏人的精神,也是财政人的精神。

宁夏模式

彭阳只是宁夏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2003年以来,宁夏先后在黄土丘陵地区实施了彭阳县“小虎洼”、“长城源”、原州区“庙台”等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项目。

如今,宁夏黄土丘陵地区初步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路通、景美、民富”的目标。在刘沟门村,记者看到,农民利用山上新长出的紫花苜蓿,发展蓄牧业,平均每户养牛4头、羊4只,每户年均2万多元,一举脱贫致富。

宁夏模式逐渐成型,这就是将生态建设、小流域治理、扶贫开发结合在一起,把各部门项目、资金、技术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部门联动、共同治理的模式。

除了小流域治理的“宁夏模式”,宁夏财政还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宁夏模式” 。

财政厅外经处处长常立民向记者介绍:宁夏还曾利用日元贷款项目,实施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专家支持、群众参与、严格内控、简洁支付、有力检测”的项目管理模式,曾被总理批示“要宣传推广宁夏的经验”。日本贷款银行更将这种项目管理模式称为“宁夏模式”,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

第10篇

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优势

当今时代是一个依靠科技创新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我国近几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时而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主要通过知识主导,技术突破形成产业链条,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中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信息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知识密集型为优势,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发展很快,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尤其在我国上海、无锡等大城市,已经有相当大的产业规模,

随着优化升级和技术改造,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会继续扩大,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以移动互联网逐渐替代桌面互联网,虽然我国的移动通讯产业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市场巨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计算,信息产业未来的前景十分可观。

党的十以后,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行发展,相互融合,走工业信息化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产能提升。

比如新能源领域,应用智能电网等物联网技术,会引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的主要面向是人民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民生。人们可以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解决当前的一些生活难题,比如教育、医疗,可以通过远程连接,资源共享,方便快捷。信息技术已经走入人们生活,并且逐渐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信息产业发展建议中的政府统筹

政府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应该给予更大的投入和更多的支持。在新兴技术方面,政府要通过搞试点来逐步推进新兴技术应用,提供政策支持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重点关注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技术标准,积极引导企业改革创新,注重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市场拉动,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合作,在突破关键技术后实现产业化目标。

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将与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以及集成电路、软件等协同推进,最终为使新一代信息产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统筹规划,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政府引导企业在市场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技术突破,创新管理模式,保障信息安全。在政策方面,政府要在财税上减轻高新技术产业负担,实施人才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打造适合其发展的市场环境。启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融入,建立社会创业投资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等项目,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产业的有机运行。

首先,发挥地缘优势,在我国科研基础好的地方率先发展信息技术,比如四川绵阳科技城的建设。以信息产业中心城市向周边蔓延,带动周边城市的信息化发展速度。其次,政府提供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并将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领导者从思想观念上加强对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视,尤其是高金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为国效力。再次,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协调企业、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技术、产业标准、产业链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机制,保障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的健康发展。最后,优化环境,为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优越的发展空间。

三、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智慧新城

当前,在全国一些科技基础好的城市都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质就是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经济。按照各个地区的资源和产业基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带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网络信息产业就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以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实施产业引领,创新驱动,打造出一批以互联网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为支撑的智慧新城。

第一,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引领。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做大做强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培育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对下一代互联网设备的关键技术做出突破。着力打造以软件、数字安防、电子商务等产业为特色的网络信息产业集群。对资源有效配置,整合产业链,发挥产业价值,加大对企业的扶植力度,引进新的产业形态,大量引进平台型企业。培育大规模、超大规模高端企业,提升网络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11篇

紧邻黄河入海口的北侧,有一条小河悄悄汇入渤海,名字叫作神仙沟。潺潺流淌的神仙沟,在广袤而神奇的黄河三角洲上蜿蜒而行,在行将入海的地方绕过一个美丽的小镇,这就是仙河镇。

一个只有20余年历史的新建城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山东省绿化示范镇”、“省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仙河的知名度是伴随着她小城镇建设的清脆脚步声走向全国的。这里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仙河镇坚持走油地军共建的路子,实现了城镇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双赢。多年来,仙河镇始终坚持凝聚油地军港四方合力,整合区域资源,突出仙河油区重镇、渔业强镇和建设名镇的特色,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建管理上,按照“政府组织、多方出资、共同参与、共建共管”的指导思想,精心打造精品工程,努力提高城市品位。

在小城镇建设上,仙河镇坚持“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标准,仙河镇注重强化生态意识和精品意识,突出仙河环境优雅、四面环水、槐林环抱的特点,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牢牢把握“天蓝、地绿、水碧、树翠”的生态型城镇特色,保护好各种资源,不断提高环境质量,避免规划建设管理中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现象,确保每个居民小区、每条街道、每项建设都要做到与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了富有现代化特色的城镇景观。目前,仙河镇镇区绿化覆盖率41.8%,人均绿地面积37.5平方米,居东营市各乡镇首位。全镇16个居民小区中有12个小区荣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称号,4个小区荣获“山东省物业管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称号。

在管理上,他们坚持镇区内由油田市政承担,镇区及城乡接合部采用市场化模式运作,招标专业队伍承担,建立长效机制,先后组织投资360余万元建设垃圾厂1处,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及时处理:投资460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4000立方的微生物分解污水处理站1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建设大型水库2座,蓄水能力达6600万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100%,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

东港高速公路在仙河镇穿境而过,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仙河人“有高速却用不上”。为方便油地军港各方的生产生活,构建区域大交通格局,综合整治区域生态环境,仙河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3年,投资960万元实施神州路西延工程,与东港高速路垂直对接,打通了仙河对外的通道;2004年,投资3000万元实施神仙沟清淤治理,投资1600万元建成了互通立交桥,改变了仙河的形象,提升了小城镇的档次;2005年,投资2000万元实施滨海路镇区至海港段工程,使仙河镇成为连接东营港与其辐射区域的交通枢纽;投资600万元实施汉江路改造及绿化,神州路与汉江路成为镇区标志性路段;2006年,投资476万元实施卫东河水系治理:2011年上半年,投资460万元实施兴凯湖路改造工程……勤劳智慧的仙河镇人,将油地军共建共荣、众志成城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条条大路通仙河。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风貌;传统文化;景观设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城市风貌趋于雷同,地域特色越来越少,中国文化越来越少,甚至有些新建的城市街道上基本照搬了欧式的、美式的建筑形态,让街道成了“万国博览园”,中国元素荡然无存。在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如何将中国元素与现代人居环境、现代建造工艺及低碳绿色建筑有机结合,让建筑既满足现代文明社会的功能需求,又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色,达到指导城市更新和风貌改造、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目的,其就成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生态智慧”建设生态城市

虽然古代并没有独立的生态文化,然而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天人一体,道法自然”中提出,道生万物,尊道贵德的生态伦理思想;天道生生,万物莫不有的生态价值思想;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美学思想等,其对现阶段城市风貌生态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生态化的城市风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其已经明显超越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寻求解决城市当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构建生态城市并非是针对城市进行改良,而是针对城市进行生态方面的革命。其不但包含物质环境方面的生态化发展,同时也包含社会文明方面的生态化发展,并且还需要兼顾不同城市化发展需求方面的生态平衡。因此,基于“生态智慧”建设生态城市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城市风貌: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来进行城市生态建设规划,注重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治理城市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资源利用率;城市发展建设应当逐步从传统观念转变为生态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严格遵循生态工艺方面的原理,培育并发展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产品、产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生态城市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各个地区应当积极制定相应的方案,进一步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城市发展的途径;针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方面的优美宜人,同时还需要重视社会环境方面的和谐文明,在充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打造城市风貌。

二、基于传统文化设计城市景观

传统文化本身代表的是一个民族本身的生活模式、思想以及不同理念,特别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保存的各种符号,其对现代化城市景观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针对我国传统文化符号来说,当中包含更为细致的分类,比如我国传统吉祥物中包含白虎、玉兔、玄武、朱雀以及龙凤等,而我国特色图案符号中包含日、中国结、太极以及祥云等。通过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认知,来与现代化的设计语言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最终形成一个更为符合当前审美需求的设计思想,如此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及文化的认同。因此,基于传统文化的城市景观设计必须要将一些具有价值的语言符号与传统文化信息提炼出来,通过与城市景观进行有效的融合,城市景观风貌中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对于现代化城市景观设计来说,针对城市设计规划的文化主线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提炼,接着利用抽象、简化的方案,使得传统文化的内涵得以充分彰显,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风貌与传统文化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基于传统文化设计城市景观本身是对城市景观设计的一种考验,关键在于针对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进行深入的提炼,使得城市风貌兼具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发展成一个具有感召力的空间,而正是这种空间所具有的影响力,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传统图案纹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就针对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而言,其都渗透着较强的图案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图案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其也是人类智慧的一项重要结晶。例如,万科第五园当中的喷水池造型,就是通过对我国传统图案当中的“回形纹”加以利用,才能形成这种直中见曲的对比效果,这种曲折的造型能够充分地将水体与水池的软硬互衬,从而显得更加意味深长(见图1)。

三、基于传统文化设计城市环境

正如上文所述,人文化、民族文化的缺失是我国现代化城市风貌中极为缺乏的内容,最终致使城市规划建筑单一,呈现为西化的特征,缺乏地域、民族特征,各个城市文化趋于同化发展,而任凭上述情况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传统文化在城市风貌中逐渐消失。而要想在城市风貌中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其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生态城市建设、传统文化城市景观设计,同时还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城市环境中,采用传统美学来指导城市环境设计,使得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在城市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1)综合参考经济、民族、自然以及地域等相关因素来针对城市文化进行科学的定位,加大城市中民族地域特色内容的保护力度,包括当地的公共艺术、本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使得城市环境能够充分彰显独具一格的文化魅力及底蕴。(2)相应的城市建筑设计也必须要从何考虑建筑精神及建筑风格,要将中国传统民族精神融入到建筑中。建筑本身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工程,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创作,而是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多学科交叉的一种综合性设计。建筑设计不但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层面的需求,同时也必须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即需要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得民族精神与文化得以传承,能够在形式与内容方面进行统一。(3)将道德观念和审美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融入健康、公共精神,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在审美的同时获得道德方面的熏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诉求越来越迫切,艺术化的逐渐回归已经成为主要趋势。现阶段,衡量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准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层面,文化也提升到与经济同样的高度,以文化内涵作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环境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彰显自身魅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各个城市在进行环境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将道德观念与审美完全融入到城市公共艺术当中,使得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理念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比如苏州金鸡湖公园,从表面形式来看,其仅仅是一个公园,而实质上金鸡湖公园属于苏州这个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金鸡湖公园主要是以苏州经典的传统文化元素着手,在设计过程中整合现代化设计语言,综合现代材料,主动为现代空间注入浓厚的苏州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效互动,进一步彰显多元化的文化价值。金鸡湖公园以苏扇、苏绣、苏州桃花玛木刻年画以及苏州绘画书法等作为创作元素,打造独特的环境氛围,使得广大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去不断了解苏州的文化,感受苏州传统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效发扬苏州地区的传统文化,使得人们逐渐对苏州文化产生浓厚的归属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