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书的名言名句

读书的名言名句

时间:2023-05-30 09:5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读书的名言名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读书的名言名句

第1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程标准营造氛围注重积累读写结合以批促改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首先,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二、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日记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为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三、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四、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1.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定靓丽的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引导学生采用如下方法:(1)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做文章标题。这类文题醒目,易引起读者共鸣。(2)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

2.提供策略方法的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例如,开头的写法有:巧用修辞,展示风采、悬念入题,引人入胜、抒情开篇,真情感人、转折入题,生动深刻、描写入题,自然真挚。结尾的方法有:自然收束式、画龙点睛式、首尾呼应式、名言警句式、抒情议论式。

3.要写好作文,必须指导学生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我指导学生作文的前提是: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先光彩夺目,然后才平淡自然。作文的初学者在写作文的时候,无时无刻都要以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辞来吸引读者,博取作文高分。

五、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如今,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学生改

“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互批互改

组成3人或4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第3篇

关键词:职高学生;语文素养;重视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28-01

职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相对较差,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通过阅读、背诵、写作,将母语文化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铺设最纯最亮丽的心灵底色。

语文的收获实际上来自于课外阅读这块自留地。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冰心等大作家的文学功底无一不是在少年时期的课外阅读中打下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曾“横扫清华图书馆”,才有《管锥编》和《围城》的诞生。细想一下,从小学到中学毕业,课文不过几百篇,几十万字,而在课外阅读中,一个暑假可以扫掉上百万字。因此,不妨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把学生引入那一片神奇迷人的文学王国中去,让他们拜倒在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曹雪芹、泰戈尔这些大师的门下,让他们去遨游、去陶醉、去学习。职高学生课余闲暇时间较多,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中外名著。把平时看的消遣性质的小说杂志换成文学名著(哪怕是快餐性质的缩写本也好)。还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推荐给学生,这样的文章时代性、文学性、人文性很强。读了这样的文章,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会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学会做人。

学生语文课后作业少,在课外阅读中要求学生适当做一些读书笔记并把它作为一项常规作业,定期督促、检查。古训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有的同学,书虽读了不少,令他心动的文章看过不少,优美的语句、新颖的论据也时时见到,可就是没有做读书笔记,看过的东西,时过境迁就不再有什么印象了。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时有一个好习惯,凡好词、妙文、佳句,必手录七遍。我们也应要求学生养成随手摘抄的好习惯。

背诵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有些人往往感叹语文水平一代不如一代,甚至说一个过去读过几年私塾的“小秀才”其文学功底抵得上一个中文系大学生,这也许有些夸张,但说明语文教学的确存在不少问题。私塾教育,背诵是其主要的教学手段。小孩一入学,便让其背诵《百家姓》、《三字经》,然后是四书五经、《千家诗》、《古文观止》等古典名著。这种方法固有其死记硬背的弊端,但背诵的确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背诵中,学生自然领悟了文章的章法结构,赏析了文章优美的境界,并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美的熏陶,文学修养也得到了提高,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就是这个意思。有几百篇文章垫底,学生提起笔,珠字隽语便会从笔端汩汩流出。背诵是打好语文功底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在班内和校内每学期开展一次诵读经典的比赛活动。我国的诗歌艺术源远流长,优秀古诗文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如果学生能沉浸其中心思口诵,含英咀华,对他们来说是无比快乐、幸福的事。这将会改变他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他们的人生底色,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课余闲暇,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读,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心驰神游,与陶渊明同采东篱,和龚自珍共挥吟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精辞华章潜移默化的熏染下,进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妙境地。

其次,还应要求学生多积累、背诵一些名言警句。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包含着先哲们对人生的感悟、经验、态度,有好多千古传颂的名句,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多掌握一些名言、名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如《论语》中的许多名句不仅可以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还可以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交友的乐趣。宋朝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很能说明学习名言警句的重要性。

看到的文章多了,背的东西多了,就会自然动笔。可以说写作是阅读和背诵的直接后果。没有阅读、背诵的人,心中就没有文化积淀,就没有审美欣赏力和感受力。所以说阅读和背诵是写作的准备阶段,创作是阅读和背诵结出的花果,也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学生只有通过写作才能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人们常说陈景润是用了几麻袋草稿纸才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事实上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写作,首先要有素材,我们要对日常生活多加观察和思考,要了解一下学校、家庭以外还有些什么?这个社会在悄悄的发生着哪些变化,这既可以作为自己平时消遣,也为写作积累了宝贵素材,“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样的文章往往更加感人,更能带动人的思绪。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同学,可以把从课内外积累的好词语和句子记下来,尽量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同时,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积累的一些名人名言、警句格言,恰当地穿插到文章中去,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第4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苏校长亲自挂帅。活动伊始,学校教导处、语文教研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议,确定了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制订了关于读书活动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并由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开展不久,全校便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策划,全体学生积极投身读书活动中

经学校研究决定:每周拿出两个自习师生共读一本书,间周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如一、二年级推荐的分别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注音版《小猪唏哩呼噜》和《小木偶奇遇记》这两本书;而高年级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了离学生比较近的《大林和小林》、《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第七条猎狗》等,目的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保证阅读质量,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前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足够的阅读兴趣。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书,并利用晨会或班会等时间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借助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1、个人活动:全校学生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2、班级活动:在班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全班汇报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开展“班级读书之星”的评选。

3、全校活动:在学校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校读书之星”、“学校书香家庭”的评选。

四、家校携手,家长与孩子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

第5篇

1、通过写语文天地、快乐语文等字体突出这份手抄报的主题。这几个字不能太小,最好写在中上部分,这样让人眼前一亮。适当地对自己进行变形,会让字体活起来!

2、写上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像大家熟悉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间就像海绵的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会有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类的。

3、写上你喜欢的古诗(诗歌),或者喜欢的文章的节选。

4、在边边角角画上一些花花草草,涂上颜色。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一、 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

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且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阅览室看书。

二、 重视教给读书方法。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

我校学生有人手一册配合课程标准,引导课外阅读的《亲近母语》,书中精选、精编了题材、体裁多样的文章,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有很大好处。我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例如,《亲近母语》(适合五年级读)中有一组题为“知己”的文章,共三篇,从不同角度、不同国度向我们描述了邂逅知音的快乐与幸福。在学生读懂原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第7篇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大雾

最近语文老师布置我们每天都要背上几句名言,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的同学都能滚瓜烂熟的背上一百多句名言了,每当早上都会从我们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就像美妙的乐曲让每个人都感到心情舒畅!

今天早上老师对我们说:“大家起立,一起背诵名句,如果哪位同学背不下去就请坐下,看看坚持到最后的是哪位同学。”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像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矗立在教室里,异口同声的朗诵了起来。声音震耳欲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秋天就来到了,“白杨树的叶子”也慢慢的往下落,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大片大片的叶子”往下落,最后只剩下我和班长了,班长伴随着我的声音继续撑着,终于他也“落”下去了,这时班级只剩下我这一片黄叶了。

老师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是付牧遥,大家应该多向他学习。”此时的我感到非常的快乐,因为我是坚持到最后的一位,付出总会有回报。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付牧遥

第8篇

【关键词】语文 积累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23-01

语文学习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集合体,它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语文知识的积累不仅仅依靠课内的学结,更需要从课外入手。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很多有价值的语文素材。学会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制胜法宝,“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说,平时语文知识积累的厚度就决定了语文成绩的高度。

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多数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学习可能会感到吃力,那么初一语文知识该如何积累,如何提升语文水平呢?

一 语言的积累需进行

语言积累,不仅指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也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的积累。近几年积累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占一定的比例,包括单独的古诗文背诵,也有成语运用考查,同时也有句子的仿写。

因此,教师应在日常学习和复习中加以重视。进行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极好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新得和方法。”

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方法之一。背诵优美的诗文,是学生积累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首先要背会《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和段落,做到默写时不增、不删、不错字词、不用错标点符号。

当然在日常的阅读中,对课外一些常见的诗文名句也要注意积累和摘抄。需要指出的是,对名句的积累学习,要能够理解其意思,并准确得体地符合语境的运用。摘抄、做读书笔记是积累语言知识的方法。在初一阶段开学之初,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歇后语等。

二 阅读的积累需加强

在课内阅读中要注重情感渲染,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使学生对其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阅读中产生了兴趣,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林语堂在《论读书》一文中说:“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做出的文章亦有味。”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各科学习,广泛的课外阅读尤其对写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

三 文言文的积累需重视

对于在小学阶段很少涉及文言文阅读的初一学生来说,文言文积累较为欠缺,因此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的积累是一项很重要的文学积累工作。课内文言文一般是一些经典文章,因此要注重文本的解读,包括其中的虚词、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翻译;同时在讲解课内文言文的同时,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迁移。课外应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如一些勤学苦读篇中的《程门立雪》《颜回好学》,盛德遗范篇中的《唐太宗罢朝》《不计人过》等,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四 生活的积累需增加

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根源于现实生活,文章才真能写通,写来才真有意义。”为了使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教师要努力拓宽学生的生活面,增加学生生活的色调,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写生活札记,记下平时观察到的一些有意义的生活片段,持之以恒,养成积极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如在讲解莫怀戚的《散步》时,我会让学生知道作家们的写作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然后让学生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写下亲情中温暖感动的瞬间。又如在《绿色蝈蝈》的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从习性、外貌、食性等方面来描写叙述这类文章中,同时让学生课下认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并试着以这种方式进行叙述。重视生活的积累,不仅是学习语文本身的需要,更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因为这些积累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

总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让学生多体验、多积累,学生的积累丰厚了便会文思泉涌,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荀子.劝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第9篇

在网游离我们越来越近,书本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也许提到“劝学”二字,大家头皮都有点发麻。“劝学”行为也曾被理解为非说教即矫情。那么,今天我们既不说教也不矫情,只是和喜欢诗词的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国古代的一些经典的“劝学诗”。也许,你会从中有所收获的,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古乐府诗《长歌行》里有一句“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陶渊明的《杂诗》里也有一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中的第一首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其《劝学》诗中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朱熹的《劝学诗》里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些流传很久的名句都告诫我们: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学习一定要珍惜时间。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是宋代思想家陆九渊的《读书》诗。这首诗与韩愈的《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讲求方法,强调沉下心来仔细阅读,而且好书还要反复地玩味去读。

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又强调了读书与实践要结合,不可纸上谈兵。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闲居书事》中写道:“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要勤奋努力。

清代诗人萧抡谓的《读书有所见作》:“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则忠告我们读书要做到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享受适可而止,学问永不知足”。希望大家都能从古人的“劝学诗”中得到启发,有所感悟。也希望大家能把自己搜采的一些名言警句投过来与我们共同共享。

第10篇

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

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

初一年级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我脱口背诵了这首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多好的句子啊,已退休十多年了,但我还清楚地记得不少唐诗宋词,这要感谢初中的语文老师,他常说:“为人能熟读唐诗宋词,一辈子做人都会有味。”他又说:“少年学的,如石上刻的。我现在刚刚做过的事情也会忘记,但少时背过的书,今天仍然记忆犹新。”这些话我在当时似信非信,但我照着做了,事过五十年,老师的话在我身上证实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而诗歌是其精华。我们的许许多多古典诗词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十分优美的,读来琅琅上口,而意境又十分高远深邃,清新明丽,读来使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也许开始读诗时由于不甚理解,会感到烦躁,老师带点强制性的背诵,会感到苦涩,然而当你熟读成诵后,今后这些诗句会在你的生活中不经意的流露,在写信作文中自然贴切地用上,那时心情的愉悦,别人是无法体验的。

诗歌是激情之作,他激人向上。读小学初中时,我自觉智力平平,然而李白的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点燃了我的心。世界上绝顶聪明的又有几人,只要努力,什么人都可以出成绩。因此初中毕业,家里无钱供我念高中,我在家发愤自学一年,以一本词典为老师,读完了高中的文科课程,考取了大学。

诗歌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后期,我被打入牢狱,足足在二十平方米的天地里生活了一千日。然而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日子一定会到来。我在狱中读马列,学外语,练身体,天天洗冷水澡,以至于出狱后我的身体还是那么康健,能在浓霜似雪的寒冬跳入池塘游泳。重新执教后我倾心学生,所教班级升学率全县第一。

诗歌还促使我走向新的辉煌。退休后,我下海办了企业,我作诗自勉:“且将六十当十六,此生事业重开头,莫道青春唤不回,登高最宜是九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企业成了中国服装百强企业。考虑到儿子已年近不惑,应该挑重担了,我们把企业交给他,第二次退休了,谁知我的学生们结伴到海南办学,我们夫妻再次“聊发少年狂”,投身天涯海角,创办__中学。

回顾自己的一生,说不上创了多少大业,但自感没有空度岁月,“天生我材”多多少少派了一点用场。假如有人问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为什么会过这样的一生,我的回答是中国的文化教化了我。为此我感到作为学校,尤其是中国国土上的学校,千万别忘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精华,是我们的国宝,是美国、英国这些所谓先进国家不可企求的。我们读书从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经典开始,这无论从探求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学习做人的角度来说,都是最好的途径,最好的办法。

我建议__中学的教学就从背诵名诗名句、名人名言的经典开始,扎扎实实地打好求知育人的基本功。从下周开始,每个学生在每个大周(十二天)是否能背熟十首或十段名诗与名句,熟记一百个英语单词或句子,由此把校园的读书气氛搞得浓浓的。现在初一(1)班和初一(2)班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我希望每个班级都做起来。人人以书为伴,一辈子爱书、读书、用书,让书本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永恒动力。

第11篇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面对作文题目,常常手足无措,或者胡编乱造、没有中心;或者语句不通,杂乱无章。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扎实的写作基本功。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呢?方法当然很多,但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多读书

多读书,读好书,不但能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所以,不但要熟读课本里的文章,而且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包括中外名著和各种报纸杂志。现在,基本上每个学校的图书室都藏书很多,只要学生肯下苦功、花气力,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到很多书。对于一本好书,可以反复阅读,在读中感悟其主要内容,记住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注意积累语言素材,这样,我们在写文章时,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还能把语言表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不会写出“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的病态文章。

二、多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可见,我们不但要多读,而且还要深思。也说明,思考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面对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们不但要熟读、精读,我们还要多想、深思,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诉了我们哪些有益的信息。它在写作上采用了什么方法,文章结构是顺叙还是倒叙,文中有没有插叙,文章是怎样开头的,又是怎样结尾的……只有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我们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使我们的读书收益达到最大化。相反,如果只是一味“好读书,不求甚解,”那么,我们的读书就变成了休闲和娱乐,就不可能在写作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三、多练笔

在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反复的思考后,我们就可以练笔了,练笔时可以写写日记,也可写身边发生的小事,把我们平时阅读积累的写作知识,运用到文章中。写人物时,可以从人物的外貌写起,写出人物的语言、性格、行为及言谈举止;写环境时,可以从大处着笔,再写小处,或由远及近,或按照方位,写出其景物特点;写事件时,可以顺叙,可以倒叙,还可运用插叙,或者采用“蒙太奇”“意识流”等表现手法,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达得清楚明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影响。但无论采用何种写作方法,都要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决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大草原上跑死马!

写作,是语文水平的综合表现,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作为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也没有什么秘诀,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读多写。“劳于读书,易于作文”。学生只有这样勤读、深思、苦练,才能在写作上有很大的进步!

第12篇

那么,在追慕大师风范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呢?

一、读书贵坚持,视野当开阔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倡导学生读书,教师必须酷爱读书,尤其要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读《论语》,读《诗经》,读唐诗、宋词,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读卢梭的《忏悔录》。读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读莫言。另外,我们还要有效利用网络电视等传媒去“读”,这不是指消遣、聊天,也不是指去阅读一些浮浅、零碎、取乐的游戏文字,而是指要走近“百家讲坛”,去看周汝昌解读《红楼梦》,去看“王立群读史记”“易中天品三国”,去看鲍鹏山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钱文忠讲《三字经》《弟子规》,康震讲“唐宋家”,李山讲“春秋五霸”。我们要去看“唐风宋韵”,去看“文化中国”,去看“电视散文”,吸纳百家,腹蕴诗书,才高八斗,向大师靠近。如此,我们才能引领学生将阅读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才能以自己开阔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学养须丰厚,思想应深邃

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学养,有深邃的思想。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浅层次,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利用一切临时生成的教育契机给学生以点拨,点燃他们的思想火花,指引他们人生的道路。比如当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张爱玲的名言——“牵手是一个很伤感的过程,因为牵手过后是放手”时,笔者便以此为切入点,在盛赞张爱玲几近天才的文学才华的同时,讲述张爱玲与胡兰成在爱情生活上令人叹惋的不幸遭遇,谆谆告诫同学们,爱情不相信天真,不相信冲动,以此提醒个别过早涉足恋爱领域却又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关系的同学,这样就有了活生生的事例,而不至于形成空洞的说教。当所学文章中谈到齐桓公的辉煌霸业时,笔者便讲述齐桓公晚年因为不听管仲临终的劝告,用人失误,造成被活活饿死、尸体几十天无人问津的悲惨历史,以此让学生懂得听取忠告的重要性,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担当重任,播下善于察纳雅言的种子。如此,我们才能以自己丰厚的学养来滋养学生,以自己深邃的思想来濡染学生。

三、语言求精辟,课堂要灵动

让学生掌握精辟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笔者坚持让学生每天摘录并背诵一个名言警句,比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心晴的时候,雨亦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亦是雨”“上帝让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等等。

教学语言体现着教学深度。笔者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达成语言的精辟,笔者精心锤炼的不少句子学生都当作“老刘名句”记录下来,比如“今天的努力程度,决定明天的幸福指数”“不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就难以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使我痛苦者往往使我强大”“若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往往会失去不该失去的”。有一次学生写作文,题目是“滤网”,笔者要给一名学生修改作文,准备刊登在我们的《梦苑》小报上,当时觉得开头不上层次,应加个警句,经过思考加上一句“有位哲人说,‘面对芜杂的声音,需要学会过滤’”。出了《梦苑》之后,有些同学摘抄这个名句,并探究这位哲人是谁,笔者说其实这位哲人就是自己,因为有关“滤网”的名句几乎找不到,加上当时交稿时间紧,所以情急之中,笔者就冒充哲人说了一句。这种“浑水摸鱼”的做法虽不值得提倡,但对推动学生的语言向精辟靠近确有一些好处。

在课堂上,除了语言的精辟,更要幽默风趣,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中,在饶有情趣中,在文化光辉的照耀中,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提升能力。

四、热情常饱满,写作必坚持

一名充满活力的教师,应当时刻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以执著的追求感染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有坚持写作的热情。要向鲁迅、朱自清、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学习,一边教书,一边写作。在引导学生读书、作文时,笔者也有选择地向学生推介自己发表的一些文章,如《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为自己点一盏灯》《小狗也是一道风景》《考试之后不胜愁》等,让学生阅读、思考,以此树立标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的示范效应不是一般的说教所能比拟的。一个善于写作的教师通常能培养一批喜欢写作的学生。

五、铁肩担道义,妙手续魂香

文以载道,薪火相传。语文教师应是精神的导师,应是人文的楷模。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历史重任的语文教师,要有一种对社会的担当精神,要像鲁迅、闻一多、朱自清、陶行知等大师一样,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关注民族,弘扬正气,担当道义。同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作为民族魂的血液汩汩流淌,绵绵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