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课堂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师生角色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06-01
辩论式教学是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对话作为教学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各项语言技能以用的综合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将思想道德与法律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上有表现出丰富性与拓展性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最为贴近。将辩论式教学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教师通过课堂互动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了解。
一、辩论式教学在课堂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它的教学内容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生如何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和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二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是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对于上述教学内容的实现,比其它的教学方式更为有效。
辩论式教学优于灌输等方式。第一,就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说,如果仅仅把学生看作是接受教育、接受灌输、接受思想塑造的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尤其是面对思想活跃的“80后”、“90后”学生,那是行不通的。任何课堂教学方式都无法强制人改变其内心,如果一个人自己不想转变思想,谁对他都无能为力。内心与思想地改变更多的是靠自愿自觉。因此道德教育如果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就调动不起学生从善的意愿,不能使主体自愿自觉地转变并提高心性,教育目的就可能落空。辩论式这种生动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乐于接受道德的感化与教化,培养起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意愿。辩论是锻炼认识、分析、判断、推理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对学生提高分析识别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自觉远离假、恶、丑,趋向真、善美,有较好的作用。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造潜力,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辩论式教学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采用辩论式教学来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辩论式教学课堂组织形式
在课程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是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大致有两种方式:“竞赛式”和“群辩式”。 所谓“竞赛式”就是按照辩论赛的模式进行组织,两个辩论队在台上进行辩论,其余同学可以作为观众或者裁判的形式参加进来。所谓“群辩式”就是将全班同学按照一定的标准(按照学号不同、男女性别不同、院系专业不同来划分)划分为正反两方,双方围绕同一个辩题进行辩论。“群辨式”不同于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方式,“群辩式”增加了对抗性,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而且,“群辩式”对辩手才能的要求不高,可以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使全体同学都得到锻炼。
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一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适合的辩题。辩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效果的好坏。辩题要紧贴时事热点、时代脉搏,能激发学生辩论的兴趣,才辩论中寻求问题的正确观点。比如:结合教材第三章的相关内容,可以选择“追求道德与追求金钱能否统一”的辩题;结合教材第六章的相关内容,可以选择“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或者是“校园爱情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辩题。在教师确定辩题以后,要向学生提前布置,让学生查找材料,充分准备。
教师课后要认真总结。评论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对辩题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充分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评论总结时才能游刃有余。评论总结大致包含三个内容:第一,对正反双方发言的内容、辩论的角度、逻辑性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第二,对参加辩论同学的表达、互相配合、风度和机智幽默等进行评讲,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第三,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对辩题进行总结,通过辩论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三、辩论式教学中师生角色变化
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弱化。在辩论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更是参与者。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辩论思路、辩论方法、信息来源的指导,而非理论的直接灌输者。通过辩论式教学,学生会尽量搜寻已有知识和固有观念,其中,有正确观点,也有模糊认识,还会有错误看法。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掌握学生思想的动态,有的放矢,实现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辩论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辩论,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泼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辨能力、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综述;未来展望
自从有了学校教育,每个人与课堂关系就很密切,而每个课堂是由若干教师和几十名具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生组成的有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集体来说,它肩负着实现课堂管理目标的重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课堂管理方式,引导、整合众多学生的行为,使其符合课堂目标的要求。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仅仅是管理技术或是管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包含着伦理价值;课堂不仅具有工具性的价值,更具有道德伦理教育的价值,其间时刻发生着具有伦理道德的对话和冲突情境。正是在充满伦理性意义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育人”价值更加得以凸显,教师的道德导向作用更加得以发挥。因此教师的课堂管理就必须具有伦理意义。
一、课堂伦理管理的背景
对于教师课堂伦理管理的历史考究,可以追溯到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的伦理管理思想主要有:
1.课堂学生的组成上
针对当时“学在官府”的癖习,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并大胆实践之。孔子的课堂上学生组成是五花八门,不分贵贱和国籍、年龄的限制。他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而且对于以前名声不好的人,他也可以吸收。
2.教师的德育观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作为我国最早专心致力于教师职业的代表人物,师德精神依旧具有现实性的意义。他的师德的第一个要求是乐道敬业、热爱学生。他形象地把乐道敬业说称之为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对待学生真诚无私,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在传授知识上“吾无所隐尔,吾不行不与二三子者”。师德的第二个要求是终身学习、诲人不倦。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的精神,在他五十岁的时候仍然在学习《易》;同时认为教师“诲人不倦”是仁的表现。师德的第三个要求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强调教师以身作则,身正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够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一生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获得学生的敬佩,而且以其以身作则的人格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开始反思教育被日益赋予的工具理性和教育主体论、学生能动论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管理理念,课堂管理开始进入伦理管理时代。
二、课堂伦理管理的意义
对于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的重要性,学者们阐述了各自的看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管理的复杂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中可能发生诸多教师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需要教师着手进行解决,远非人们想的那样简单,而是充满挑战,这就是课堂管理的复杂性。课堂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在整个课堂空间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而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课堂管理不可能只是刚性的、效率最大化的,课堂管理应该是道德的、伦理的、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管理不可能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管理”。引介到课堂管理过程中,课堂管理不可能仅仅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或艺术的活动,课堂管理必须具有教育意义,富含伦理价值。
2.伦理对课堂管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课堂管理不仅仅是遵守成人而形成的游戏规则,道德伦理在某种程度上对处理某些课堂管理事件更有效,更合乎动态变化课堂的需求。伦理管理可以进行全域性覆盖,它的力量可以伸张到课堂管理的心理、行为的各个方面,促使单纯的技术管理充满伦理性、教育性。道德管理将谋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契合点,维护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从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升管理的价值性和可行性;伦理道德可以帮助解决课堂管理实践中的道德两难和道德困境。总之,课堂管理伦理将顺应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变化,变管制规训为主转向服务课堂主体为主,凸显教育的价值性和生动性,师生在新的管理理念下获得教育的重生。
3.我国课堂管理伦理缺位现状
审思我国课堂管理现状,教师和学生均没有体会到本应属于充满生命意义的课堂的幸福感,人性内心深处的伦理性诉求处于一种极度缺乏的状态。教师在课堂空间内人性关怀的缺位,有时导致学生选择极度对抗的方式,结果师生均处于痛苦和困惑的状态。在现实的课堂生态中,快慢分班导致的信心压抑,教育贿赂导致的人性扭曲,分数至上导致的竞争压力等促使课堂生态日益恶劣。总体上,我国课堂管理伦理出现的缺位,体现在对公正的侵害、对尊严的践踏、对生命意义的漠视上等。
4.课堂伦理管理重新配置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盛行的工具理性、主体异化现象被人们逐渐反思。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意义、追求内心幸福的场所,伦理管理将指明课堂发展的方向,促使教师课堂管理同时追求效率和人性关怀;伦理管理将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因为马斯洛的人性需求学说指出,物质层面的追求是最基本的诉求,而内心幸福感是人性发挥潜能获得自我认同的完美体验,这种自我认同的价值感从深层次上体现出人生目的和价值的追问。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对伦理的追寻将使教师和学生获得终极的幸福关怀,具有“内圣而外王”的社会与主体双重价值。
三、课堂伦理管理的内容
对于课堂管理伦理的内容,有的学者从宏观维度研究了伦理管理内容,还有学者从微观的维度研究了具体的伦理内容,但是不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我国对课堂管理论研究还远不成熟,目前依旧处于片段化、零碎化的阶段。下面将简要总结目前国内研究现状: 转贴于
1.课堂制度管理伦理
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老师借用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认为,制度伦理应包括: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制度伦理化指向制度的设置合乎道德性、伦理性;伦理制度化是将人们普遍认可的伦理价值经过一定的程序加以制度化,形成制度规范。如同《道德的课堂:基于管理的视角》一文中,郅老师指出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应合乎道德性,包含两个方面: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本身应合乎德性,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不仅表现它运作的有效性上,而且表现在它的性质的先进性上”。规章制度本身所体现的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是衡量规章制度性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规章制度要真正保持先进性,必须要做到其中所蕴涵的道德的先进性。如尼布尔在《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一文中指出,社会道德失范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本身的正当性有问题,导致人们的认知模式出现偏差,因为“制度为个人行为提供了一种激励系统,同时它还为个人提供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和认知模式,个人按照制度指引的方向和确定的范围出选择”。所以,对现有的课堂制度进行案列剖析可以发现管理制度本身的是否合乎正当性,将对未来课堂管理的效度和价值引导具有深刻的意义。
2.课堂管理理念的伦理
在我国,关于教育管理理念和学校管理理念伦理的研究文献发表得比较多,这些大都集中在宏观层面,而课堂伦理主要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且常常发生在交往密切的课堂,所以,需要研究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伦理理念和行为,伦理精神和道德的渗透也主要是发生在课堂这一微观层面。
在郅庭瑾老师所写的《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书中,她认为教育管理理论首要构成要素是管理思想和理念,而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确立是在一定的社会道德理念的大环境中完成的,其本身不可能独立存在,往往受到其所处更大道德生态的影响。深度反思目前社会道德生态,打破教育道德生态孤岛的惯性思维,运用系统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对于构建健康公正的课堂管理伦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也有学者从教师自身应该具有的内在教育伦理角度指出: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基点;和而不同的学生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关键;情理相融的课程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核心;宽严有度的精神环境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保障。
以上提供了一条提高课堂管理伦理的思路,对于形成课堂伦理管理有重要的意义。课堂管理伦理标准的提高,不仅仅要求道德个体,更需要道德社会的系统重建,为道德个体的价值认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然课堂管理者道德水平需要通过系统的道德建设和培养,形成育人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并鼓励育人者充分发挥道德主体性,自觉地辨别真善美丑,通过教育系统的道德坚持去达到社会道德结构化的改善,教育主体性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
3.课堂管理方式的伦理
如果说前面论述是内隐性的,内隐在教师内心里秉持的一种理念的话,课堂管理方式的论往往就表现为外在的、教师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一种伦理。
在课堂管理方式的伦理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一些原则,如“热情、公平、因材施教”“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宽严有度”“引导启发”。也有学者就伦理道德和课堂管理方式的关系做了探讨,并且解释了当前教师课堂管理忽视伦理道德的表现,对课堂管理伦理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教育管理伦理学科建设、构建教育管理伦理法律框架、健全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机制、制定教育管理者的行为伦理准则、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此外,还有些学者指出,构建道德的课堂,除了课堂管理理念合乎道德、规章制度合乎道德等因素,还要求教师将道德意识融入常规课堂管理过程,经常用道德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学生的自主权,是否合乎道德。从中可以判断: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需要尊重学生自主性,让课堂变成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价值、积极性的场所;让日益僵化的课堂变成学生重要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中有意义的动态课堂。
4.课堂课程内容的伦理
在《道德的课堂:问题与思考》一文中,郅庭瑾老师提出一个案例:关于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要求学生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受到道德方面的影响和教育,结果在沪港两地学生反应是大相径庭。郅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被泛化的文以载道,能带来的只能是道德的沦丧和虚无。“在很多时候,文以载道一旦失去了学生的配合与支持,所谓的道不过是教师的自以为是和一厢情愿。”在这样的课程内容渗透道德价值理念仅仅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在以后的课程内容中,改变一厢情愿的想法,和学生互动、争取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将间接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相结合。
还有学者认为,课堂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教师应以“庖丁解牛”的方式,深度挖掘课程的伦理价值。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材为基准点,按照学科演进逻辑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阅读、情境描述、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将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使之变成沟通校内外的伦理渗透的桥梁。华东师范大学的胡东芳老师还提出运用“金庸效应”,其核心思想就是借鉴金庸小说中的很多能深深拴住人的眼球的写法。另外在传授课程内容上,教师可以采取“三化”的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即:学科性知识生活化、高深知识浅显化、枯燥知识幽默风趣化等策略。
总结前面学者的建议可以看到,在教师课堂课程伦理管理中应拉近学生的生活与课程内容的距离,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感受课程的伦理价值。让学生陶醉与教学中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或许就是胡东芳老师倡导的“金庸效应”的魅力所在,也是道德课堂的真谛所在。
四、教师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堂;道德教育
Tries to discuss the high duty English classroom the moral education
SUYi
【Abstract】the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high duty student morals present situation, elaborated carrie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high duty English classroom the necessity, and proposed carrie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high duty English classroom the method.
【key word】high duty; English classroom; 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122-03
当前,广西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职学生入学人数在不断增加,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高职英语课堂道德教育的问题试作论述。
1高职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1.1 学生素质不高。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意识弱、方法不佳、能力及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勤奋钻研的精神,自我控制力薄弱。并有可能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而带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没有深入认识,不了解该行业的职业道德,因此他们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社会接纳程度抱有怀疑态度,从而进一步影响了良好的学习和德育氛围的形成。不良的学习、德育氛围反过来阻碍了院校、教师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1.2教材和教学缺乏吸引力。教材和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了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首先是德育教材的选用。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其次课堂教学方法。学生认为,课堂德育教学的形式不能对他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主要是教师授课呆板、说教太多,填鸭式的教学以及理论与实际脱离,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同时,学校道德氛围不好对学生道德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1.3教师的教学方法等与高职道德教育不相配。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师对有别于中职学生的高职学生生理、心理情况却不够了解。他们的德育教育理论、方法、内容以及实践水平没有及时跟上,这与高职教育显然是很不相配的。此外,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不论他所教授的是什么学科,都应该对社会、行业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行业操守要求应该有透彻的了解,并在教学中随时灌输。
2英语课堂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1在英语课堂中进行道德教育是在当代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要求。当代的教育以学校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学校的教学又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前提。英语是高职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一致要求,能提高教育效率,并相对于社会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合理性、优越性和先进性。
2.2在英语课堂中进行道德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下德育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是“高、大、空”的说教,也不能光依靠于某些学科为载体来进行,否则非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对道德教育的兴趣,无法达到教育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和行业操守的目的,还有可能使道德教育成为“两张皮”,在实际工作中被架空。英语学科的道德教育不能机械照搬、照抄,走形式、走过场,要切实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行业操守紧密联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职业人,为将来更快更好的适应行业做好思想准备,是高职道德教育内容之一。
2.3英语学科是语言学科,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定要渗透道德教育内容。英语学科本身就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价值或道德教育的因素。学习这门学科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接触与碰撞,给学生带来思想的震撼,所产生的心灵火花能让思想得到净化、升华,使他们自然而然的学会辨别是非丑美。在学习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渗透道德教育,既提高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又教会了他们如何与人交往、合作。而学会如何与人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4在英语课堂中进行道德教育是高职英语教材教学目的的要求。高职英语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是极为丰富的。通过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有道德教育价值的英语文章、练习和教学项目,让学生感受英语的学科属性,从而使他们产生思想的激荡和共鸣,见贤思齐,有错能改,由此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大都与一定的文化、职业工作内容息息相关 ,如IT行业、兵马俑、接待预约等内容无不渗透着道德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教师只要认真观察、结合实际、巧妙安排,那么达到“水到渠成”的德育教育效果。
3英语课堂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英语学科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它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3.1教师素质决定英语课堂道德教育的效果。英语教师素质决定英语课堂道德教育的效果,端正教师道德教育的态度,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是搞好英语课堂道德教育的关键。
3.1.1端正教师在英语课堂中道德教育的态度。教师在课前应巧妙的把道德目标和专业知识技能目标相统一,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模式来传授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控授课方式,使学生自然接受道德教育,课后客观评价德育效果,认真反思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成败,总结经验。如果对待德育的态度不端正,那么所谓正确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成了一句空话。如在《新编实用英语3》Unit5 Training and Learning 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把学习培训的重要性与方式方法这个单元主题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氛围不浓郁、自学能力不强等德育问题结合起来。以开放、知心、亲切、理性的态度教育学生。要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当前发生的热点事件、学生关心的切身问题等方面由浅入深、触类旁通的循循善诱,达到教育的目的。
3.1.2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道德教育中应具备真诚的道德素质。在课堂中,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又能进行语言知识学习,又能直接感受到教师真诚的人格魅力氛围,由此逐步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情操。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故意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有人敲门时,你询问是何人时是用“Who are you?”还是“Who is it?”当回答时是用“I'm Zhangsan.”还是用“It's Zzhangsan.”学生的回答当然有对有错。但是一位真诚的教师这时会谨慎的把答错的学生的谬误限定于没有掌握好某个知识的范围内,而不会把批判的范围扩大到学习态度、智商、生活方式等方面上,甚至说“I have mentioned it lots of times! But you still fail to get it because of your stupid! ”(这个问题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你怎么这么笨还是记不住。)因为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尊心受伤而丧失学习动力。
3.1.3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道德教育中应具有把真实生活和实践感受与道德因素相结合的能力素质。道德教育要与实际生活、实践融合才能有血有肉,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否则只是空洞的说教和苍白的理论。教师在英语课堂道德教育要善于利用学科授课中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举例子等教学方法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场景、工作场景,使道德真正回归到工作、生活、实践中去。
3.2教师在英语课堂道德教育中应把“双目标”结合起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目标和道德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双目标”的结合不仅能让教师从指导思想的高度来安排课堂教学,还能够作为选择教学方法、模式的标准和衡量德道德教育在课堂中的效果的标尺。比如《新编实用英语3》的第8单元《Share the Loss》,教师在制定的知识目标和德育目标时应考虑:①是语言知识目标。例如,掌握与对方沟通时需要使用的的包括表达思想、情感、道德、礼仪等句型语法项目;②德育目标,如职业道德。例如在该单元,如何减少我方的损失,是否为了己方利益而把损失转嫁,对待他人的态度礼仪等;
3.3教师在英语课堂道德教育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英语教师要吃透高职英语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样以《新编实用英语3》的第8单元《Share the Loss》为例,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就可以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当你在运动中摔伤了脚,医药费花了50元,你将将怎么支付这些费用?”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应对学生的答案加以正确的引导,并说明理由。在授课过程中也还可以穿插以职业惯例、道德为内容的例句,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点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例如,学习insurance这个关键词汇时,可以举这样的一个例子:Insurance is a helpful way to avoid the los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保险是国际贸易中避免损失的有效方法。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职业惯例的认识。
3.4教师在英语课堂道德教育中要努力营造美的课堂气氛。一个美的课堂首先要具备以下一些要素:人美、情美,内容美、语言美、动作美、环境美。人美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该注重与自身身份相协调的着装。情美指教师真心尊重学生,学生真心爱戴教师,师生之情情真谊美。内容美指教学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正确的、符合教师、学生教学认知发展规律,没有不健康、不合时宜的有可能对学生造成消极负面影响的内容。语言美指教师要使用规范的语言,语言具有音色、韵律美,要注意语言的礼貌性。动作美指教师教姿教态端正优美,学生课堂行为积极,无偏激问题行为。环境美指要有一个良好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课堂整洁、卫生、光线明亮、无噪音。当所有这些要素集合成一个教学整体――美的课堂时,无声的教室也能发挥出巨大的德育功能。
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渗透道德教育,让英语课堂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让课堂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使教书育人之花绽放于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向阳 著《德育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教学模式;多媒体;品德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81-02
和谐社会要求人们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的素质就要从小培养,从娃娃做起。所以在小学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这一学科,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来凸显思想品德的魅力,并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热情,并且从多媒体的视野中看到社会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品质。
多媒体教学将课堂知识展示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以及开设这门学科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在众多教学模式中果断地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说是现代前卫的表现,也是现代教学水平提高的前沿,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使学生更能了解知识的真谛。那么,教师应如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来讲解思想品德这一科目呢?
1 提高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面对这样的话语,教师就应该知道,学生学习知识不是教师盲目地去灌输,而是不断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追求与探索,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真谛。如何才能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将探索知识的兴趣激发出来呢?传统的教学模式效果并不好,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性。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特有的属性将知识赋予活性,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将一些基本的道德理念巧妙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知识的触动。学生看到了教材的活化,并且加上好奇心的驱使,就会更加热爱思想品德课,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
2 和谐教学,角色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高效的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知识传达给学生。单一的模式只是教师讲解,没有新颖度,学生理解得也不透彻。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推动下,教师可以将知识制作成幻灯片来展示知识的内涵。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道德事件,为了有效地讲解知识的实质,指引学生走进实例当中,进行角色参与,让学生来表演故事情节。这样,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人物,将整个故事的实质凸显得淋漓尽致,更加了解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同时通过实例告诉学生一些类似的社会经验,让大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生扮演完角色以后可以让其他学生去评价,也可以让学领悟知识的具体意义,教师最后给予一定的点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完全地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其中,同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到社会道德的根本。
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母,以话剧的形式来亲身体验父母的用心良苦,进一步体会父母的无私与伟大,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从而使学生更加懂得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3 理解知识的真谛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当前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要求教学部门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知识教学。而小学正是道德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将很多生活实例展示给学生,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思想品德科目。在教学知识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拓展内容,而传统的模式只能是让大家理解,并不能真正地让学生去领悟。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对知识有一个解释的过程。
在教学小学思品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教学例子,然后给出道德知识,学生在理解以后可以自己举例。这样学生就像是在看电视一样,节目看完了然后得出观后感。如教学“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干旱地区对水的渴望的相关节目,学生从节目中可以看到那些同龄的孩子因为没有水而节约用水到几天甚至一个月不洗脸不洗澡,吃饭用水难的程度。他们看到这里会感慨万分,然后大家纷纷讲自己遇到的那些浪费水的情形等。这样教学要比传统的单一模式效果好很多,不断地推动学生积极学习。
4 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不应该只放在书本上,教师要将呆板的东西变得活化,让学生走进实践生活。教师可以在课堂组织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东西真正地用到生活中。小学思品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辩论会、演讲、话剧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大家的思考以及思辨能力。在辩论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以及道德行为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超前的表现能力。其中在学生的活动期间,教师还能有效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看到哪里有不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道德认知的冲突,同时为学生营造活动的环境,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掌握知识的内涵。
5 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需要注重明理,课外导行。在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上学生已经了解了课堂知识,但是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还要以实际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的实质。教师除了进行课堂训练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校内的思品演习以及训练,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大量的知识,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也要知行统一,最终形成道德评价能力。在学会道德评价的同时,还要认识和了解道德行为以及道德情感,这样也能促进学生对道德素质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多是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常常忽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理念,对他人没有道德底线。针对这样的情形,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生活中身边的道德行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6 知识总结,深刻体会
小学生的思维观念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并且不断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知识进行全面的巩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知识。传统的总结方式只是教师单一讲解知识并且归纳,而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运用灵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知识。
7 总结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小学生正处于品德形成的年龄,高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教师应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活动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法,教育出品德高尚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闫振部.浅谈思品课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11):96.
初中思品课堂道德教育教育效果《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这个有趣的童话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奢侈的国王每天只顾着穿新服,不管其他任何事,最后竟然还受骗,什么都没穿去游行。没有人去揭穿谎言,甚至还夸耀,最后一个孩子天真的一句话才结束了这场闹剧。在教授九年级苏人版思品教材第5课“做个诚实的人”的时候,我用到了这个童话,教师发问:“请问,你是这样的‘男孩’吗?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几乎所有九年级的学生从小就听说过这个童话,而且他们都很认同童话中孩子的做法――做一个诚实的人!可是,就在一周后期中考试中,竟然有4位同学考试作弊!他们成绩不差,而且他们也都明白我们不应该作弊?为什么口是心非了呢?难道他们就不是诚实的人了吗?思品课对孩子公民道德教育到底效果何在?
一、公民道德实践教育的要求和现状
思想品德课尤其要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指出:“本课程标准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中学思想品德德育课程中的公民道德教育是“泛化”“隐身”的,说教偏多,普遍存在“上课认真听,课后照旧错”的情况。而且,学校班队活动中更缺少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缺少亲身体验的机会,更不可能将这些道德教育的观念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所以,在简单的“皇帝的新装”式的诚信教育之后就让学生不能作弊、做一个诚实的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二、思品课堂公民道德教育的良策
1.思品课堂要相信孩子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是具有建设性的
对于作弊的研究表明,作弊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知觉到的考试情境,而不是学生个人一般的诚实观念。学生成功的压力以及他们对在特定的考试情景中被抓住概率的估计都会产生作弊的念头。有研究甚至认为学生的“作弊”行为是有其重要原因的――或许是习惯性的从小就开始的撒谎行为。撒谎是孩子正常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早可能在两岁就会出现。有研究显示,1/3以上的10岁左右的孩子都会撒谎以免惹上麻烦……甚至成人平均每天要撒一次谎。当然,这其中大约1/4的说谎属于善意的谎言,其他大部分谎言(包括作弊)也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显得比他人更好或比他人更聪明而产生的。针对这些科学研究,我们只是简单地责备思品课堂没有教育好学生则是不应该的。
思想品德课程就是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卡尔・罗杰斯认为:“人本主义对人性予积极的肯定,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值得信赖的,在本质上是积极的、社会化的、向前运动的、理性的和现实的。”因此,“人性中有一股内在的优良潜能,这种潜能促使个体形成和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理性的、积极的、向上的人性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思品课堂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善良人性,要明白对他们的道德教育是具有建设性的,“做一个诚实的人”很重要,我们也相信学生是一个诚实的人。
2.道德教育是一个过程,思品课堂应是这一过程的“促进者”
孩子从小就在接受“不撒谎、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教育,成人(包括老师和家长)应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其主要作用是引导、促进,而不是简单的授予、训诫和灌输。
人本主义德育观认为,教学是“经验”的运动过程,经验具有主体性和个体性特征。思品课教学当然是这个“经验”重要担当者。
3.思品教师要关注实施道德教育的三个基本条件
(1)真诚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思品学科的教育功能;将学科定位在理论教授和理论分析上――上课时讲得井井有条、课后对学生的具体行为欠缺指导,因此,教育效果欠佳。成功的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应该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坦诚的真实关系,撕开一切假面具,给学生一个倾诉和寻求帮助的机会,提供一个适合学生道德学习的环境!这才是思品课堂真正做到了对中学生道德教育say“yes”。
(2)移情性理解
移情是一种努力从他人(尤其是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态度。任何事情的行为和结果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作弊”也是如此。教师在得知学生考试作弊后,应该以当局者的身份介入――了解原因、分析过程、提供观点参考等,而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进行案例点评和批判。事实证明,不论任何缘由地将学生作弊一律严惩,其效果肯定不好。当然,心理学家表示,如果孩子说谎成习影响严重时,家长就应该寻求更专业的帮助了。
(3)接受、允许和信任
罗杰斯认为任何教育者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对“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个体”的学生应该给予“无条件积极的尊重”:允许学生的不在状态甚至屡犯错误,为学生创设一个“我很安全、我被尊重和信任”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他们的思想,“亲其师,信其道”。笔者在思品课的实践中发现,对学生的无限信任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形成更多的正能量情感,培养更多的正面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如学校曾经建设“无人监考考场”,学生在没有监考老师的情况下,得到了充分信任,反而减少了作弊现象的出现。
4.思品课堂要尽可能多地提供道德行为的养成机会并及时评价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课堂初始的“新闻播报”“道德案例”的导入、课堂中的“头脑风暴”、课堂结束时的“自我总结”等环节创设环境让学生在道德思辨中提高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
课堂中的“头脑风暴”,教师要尽量创设重复中学生良好行为的情境,让学生坚持有意练习。实践证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练习和重复形成的。如前一段时间一直被媒体关注的“倒地老人到底该不该扶起”,笔者就多次和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怎么科学应对,怎么乐于助人……学生乐于接受也敢于帮助别人!当然,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要及时纠正,并合理慎重地使用惩罚的措施。
一、加强课堂教学,课必有德
“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根据小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结合小学思品课教材的特点,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首先创设平等民主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唤醒学生内心情感,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堂课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因而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教学过程中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课本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对课文内容最初形成感性知识。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思维。因而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有所收获,尊重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民主平等的交流,由浅人深、由此及彼,得出的结论学生就会欣然接受。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
2.要导行,必以情
学生的道德形成需要在一定情感状态的陶冶下逐步形成,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从而以情施教,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只有在教师自身情感不断投入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受到感染,学有所得,德有所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这不但可以渲染气氛,也使学生开始带着一种激情投入学习。最后又进一步将情感引向深人,总结激励,情感内化至道德层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住情感培育的目标。组织非常精湛的语言让学生动情,然后用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明理,最后又以丰富的充满激情的结束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以给学生导行。
3.学生自己扮演故事角色,尝试体验人物内心情感
我借助在思想品德课中那些典型的、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在课堂上自编自演小品或情景剧,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注意体会角色的情感状况,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了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学生从中就会领悟到思想内涵。这样,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了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
二、重视主动体验,课必悟德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体验”。学习主体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悟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从而认同道德观念。我们必须让学生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出的情感转变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实现道德的内化。当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或已经掌握的道德认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举止时,就会产生一种自觉的、概括的、稳定的情感体验。经过多次证明,这种体验、认识是正确的,才能将其内化为观念或形成态度,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笔者觉得,主动体验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学生角色换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当讲述到最能产生同情心、或者最需要帮助时,提出问题:你遇上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2.正确与错误的观点明显对峙,主动对比体验。这可以通过课前备课设计图片、多媒体、视频等进行判断和体验,直观形象,效果良好。
3.自己能够参与并能通过行动完成的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这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和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
三、积极投身实践,素质融德
道德课堂的重要性在德育杂志上我也看到过,如今运用到学科教学我却觉得陌生。经过最近的集体学习,聆听专家的解读和同事的理解,我略有领悟,对道德课堂我又有了新的看法。我也想追求道德课堂,努力拉近 “道德课堂”实践标准的距离。
什么是有道德的课堂?我认为:“有人性、有同理心、有情趣、有疑问、有诗意、有行动”的实践行为就是 “道德课堂”。
所谓“有人性”,指的是在审视传统“规训式课堂”各种危害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的“人本化课堂”,是“人课一体”的课堂,亦即“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的课堂,更是以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并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为直接目的而展开教学的课堂。人性化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个标准我在诊断我的课堂后开出了良方。
第一,我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给学生多一点鼓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怀疑“正确”答案,敢于打破“权威”,勇于创新。给学生多一点赞赏,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给学生多一点期待,学生是有差异的,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是会进步的。
第二,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我应努力把课堂打造成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场所。我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的本身就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的优点充分张扬,缺点自我屏蔽和改进;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各种素质的养成,承认学生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鼓励学生充分张扬个性,鼓励他们自主发展。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生活和人格培养。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我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学知识的潜移默化中,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法制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都得到了有效培养。
第四、追求有情趣的课堂。
为了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首先,教师要有角色意识,即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一个情感的示范者与教育者,应时时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学效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产生职业的理智感;其次,教师必须把握情感在教学中的价值,要注意发挥情感的作用,而不是受情感所支配,特别是不良情感的支配,以抑制消极情绪的产生;第三,必须学会对情感进行调控,学习并实践情感表现的技巧,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支配情感的能力。
事实上,就其本质而言,情趣的课堂可以看作是一种“暗含的期待”的课堂,这种“暗含的期待”的信息,通过教师积极情感的各种表现,比如,喜欢、关心、鼓励、期待、等等,微妙地传给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大脑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使学生在学习上或在行为上发生向上的变化;其思维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能近取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操作方法是推己及人、由己到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所做的不是静观意义的认知,而是一种内在体验与直接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身心的整体介入,是教师对所教知识的身体力行。因此,它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行育人,合情合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相关性表现,既有积极的相关性,也有消极的相关性。比如,如果教师能高高兴兴并满怀激情地走进课堂,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地带着希望与憧憬听课;如果课堂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直接相关,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兴高采烈并满怀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如果教学富有挑战性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那么,他们就会敢于创新并逐渐善于创新……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果教师面无表情地走进课堂面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学生也会面无表情地听课,课堂就会死气沉沉。
情趣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思想,还应是一种教育境界……一种有情、有景、有思想的境界。明理与体验共存、自信与机会共舞、智慧与参与共生、健康与生活共求,以文化浸润、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在“淡化教育痕迹”中“深化精神轨迹”,从而让爱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情趣充满学生人生成长的历程。
一句话道德课堂标准就是教育应教孩子学会做人,使其向善、向上、向美,这是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标准。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道德课堂。课堂是师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课堂必定是鲜活的,富于人性的。关注到每位学生,道德课堂的本质是:“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构建道德课堂就是养心,是在养我们教育者的心,也是在养学生的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努力拉近 “道德课堂”实践标准的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教材已历时十多年了,难免会有很多地方不适合当下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能从新课标出发,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重组教材。经历三次重组后,我认真反思和总结。“重组”不仅仅是重组教学内容、经验、资源,更在于为何“重组”,它指向何处,又延伸何处,“重组”的依据不仅仅是“新课标”,更需要教师能站在学生当下生活诉求和时代的角度解读新课标,以教材作为抓手,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重组学生生活甚至自我,重组品德课的“现场”,以促发儿童的道德体验,促进儿童在当下社会和时代的自我解读,走向儿童道德的自我建构。
一、约定“现场”:有效调查做铺垫
品德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它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重组后达成教学目标,应建立在学生的当下之上,否则,将成为空谈。课前调查的目的在于提出了学生生活中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促发了学生辩证的思考与探究,这需要精心设计调查表,用好调查表。
之前的两次课前调查,我均是口头布置学生调查任务,并没有下发调查表,结果是学生不能够系统地对所调查的资料进行统整,如“渡渡鸟的灭绝就是因为人类的大量捕杀”,或大量资料被带入课堂,学生大篇幅朗读资料的两种极端现象,这样的调查是无效的。第三次重组中,我对课前调查表进行了精心设计,内容分为“物种名称”“物种现状”和“造成现状原因”三大版块,并课上在两次讨论中用到此表。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学会择取、整合、梳理,课上有“表”可依,有“例”可据。约定并选择好品德课“现场”,为激发学生的道德体验做好准备。
二、建构“现场”:开放对话追是非
儿童具有普遍的共性与独特的个性,有个性的儿童怀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生活经验来到课堂,学习中应有所关照。品德课程重视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真实的体验、情感的升华,最终达到公民素质的养成。要使学生进入有深度品德课“现场”,促发儿童的道德提升和道德建构,就必须关照生本,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整合与教材相符,与学生相关的课程资源进行引领,通过解读教材,促发学生“自我――本我――超我”的过程。
前两次,我的“重组”均停留在学生的已有认知上,并没有深挖。第一次,我只看到了道德认知的广度,以为根据话题,将大量相关内容进行统整,就可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事实证明,这让课堂教学陷入了一种“贪多嚼不烂”的僵局中。第二次,虽然找到了重组的切入点,将口子收了收,却依然因为对学生的研究还不够,停留在学生已有层面上,而导致课堂学习对他们道德建构的促进不大。第三次,在研究了学生现状、重新审视课标、学生、教材、当下社会时代之间的联系之后,小组探究活动由原来的研究“物种灭绝原因”深入到研究“物种灭绝根本原因”,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学生感受到人类行为背后的贪婪自私、愚昧无知,真切的情绪感受被激发,课堂“现场”建构起来,学生进入道德体验的“心境”,促发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深入。
三、提升“现场”:课后导行从“我”始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这真正实现了品德课“现场”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德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结。儿童并不是通过学校道德教育所实施的道德社会化而终结了自己的道德生活与道德精神的建构,而只是开始。因此教师应将品德课堂的现场延续下去,让儿童走入课堂“现场”,回到生活“现场”,融入社会与时代的“现场”。
第三次重组中的“课后延伸”关注的是学生对人类环保现状的认知。我们常常说要“保护物种”“保护环境”,又或者“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些都是站在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角度上说的。然而,人类就是地球上的物种之一,我们和其他物种“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不仅仅是在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学生在探讨“人类行为”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置身于之外,似乎这些大多都是成年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有时也会变成喊喊口号的形而上学。这时,我通过“这些行为和我们在座的小学生有没有关联?你的哪些行为会和这些有因果关系?”的问题引发了他们的真切思考,并将“作为地球一分子,如何改变自己”这个话题拓展到了“课后延伸”中。改变从我开始,提升了品德课的“现场”,更是从儿童实际出发,在自我道德建构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力支点,也正是品德课程追本溯源的起点。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51-01
教学是教师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师引领教学应该体现在对备课、上课、作业、评价这四个教学基本层面。对于这四个层面必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在广大学生的“管”“教”“学”的具体行为之中。教师引领教学的四个层面是如何体现在教学之中的呢?首先是教学的“决策层”――教师的“备课”过程,其次是教学的“执行层”――教师的“授课”过程,再次是教学的“作业层”――教师的“作业批改”过程。最后是教学的“评价层”――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引领教学依附于教师教学的“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评价层”的和谐统一。这四个层面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业、选择教学策略、追求教学成效的过程,以下是我对这四个层面的理解。
一、“决策层”――备课过程中的教学思想
“教学生什么”“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教懂学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备课时,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要注重教案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和灵活性,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努力克服上课时“满堂灌”“教师表演,学生看戏”的场面。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主体,自己的教学思维为载体的主导思想,并且善于把自己的学习思想变成学生的学习思想,变成指导性的思想。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教学“决策层”中提出了“道德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想。
“道德与教学”不是单纯研究“道德教育”,也不是简单的上“思想道德课”。在课改之前,道德教学全部划分到思想道德课上,只有学生在上“思想道德课”时,才能接触少之又少的行为道德。这样长期以来,“道德教学”便成为人们所学的“思想道德课”。这是片面的认识,“道德教学”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以“德育教学”作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文化成绩、健全的人格魅力、健康的身心体魄,以及学校才能过获得高优的升学率。
二、“执行层”――教师授课时的引导思想
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全新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理解学校教学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新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新特征:课堂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前,课堂模式是“教师喋喋不休,学生目无表情”、学生处在被动的环境下学习;新课改之后课堂变成了大舞台,是学生生成知识与经验,逐步健全知识结构,不断滋生文化素养的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过程。使课堂变成“欣赏课”,由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其境”,让学生去体会、去升华、去创造、去评价。
三、“作业层”――检验学生学习的过程
“检验”一个学生学习情况如何?“作业”是其中之一。旧课改大部分教师遵循的是“题海战术”。课后,教师会留一大堆作业让学生巩固。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由于作业量大,导致学生厌恶学习,不认真做作业,出现抄袭现象、代做现象等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使得学习“事倍功半”。新课程要求给学生留有“尝试性作业、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创造性作业”,为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选择。
“作业层”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辅导。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辅导就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辅导的内容除了知识点以外,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等等,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和辅导内容。
四、“评价层”――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
一、找准训练支点
(一)认知冲突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了对某种事物或某些现象比较固定的看法,然而这些看法并不一定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通过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行为训练,以期寻找学生以往错误的道德认知或道德行为加以正确引导,这些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或行为也就成为了教师开展课堂行为训练的支点。
(二)情景两难时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做还是不做”这样的道德难题。虽然我们对“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或“什么可以怎样做”等问题的答案心知肚明。可面对实际问题,尤其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时,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使人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迷失行动的方向,成为行动的困惑点。此时,教师针对这些两难情景设计行为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处理两难情景的能力,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
(三)知行脱节处
实践证明,学生有了道德认知并不等于就有了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学生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行为又往往和规范、要求相脱离的现象,这种知行脱节现象在小学生中较为普遍。造成学生知行脱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上缺乏必要的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训练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教师根据日常观察和了解,结合教材的相关要求,找准学生的知行脱节之处,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训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出这种知行脱节的困境。
二、丰富训练形式
(一)先议后练
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加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道德行为方面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在课堂中预设训练机会,采用先议后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训练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先议一议某种行为的要求和规范化动作,做到心中有规范。接着教师将行为训练的目的、内容交代清楚,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规范要求进行行为训练。
如教学“我会整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整理书包,教师可先让学生议一议整理书包的好处,明白整理书包既是为了减轻书包的重量,又是为了方便第二天学习的道理。接着介绍整理书包的要求和步骤。通常,我们整理书包可按照“一清二对三理”的要求进行。其中,“一清”指的是第一步要先把书包里的物品全部清理出来;“二对”指的是第二步要对照第二天的日课表,将需要的书本、学具等整理出来;“三理”指的是第三步将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物品按学科、大小、功能等分层理好放回书包,同时将第二天用不到的物品整理好放在家里。最后在学生明白了整理书包的原因、步骤和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整理书包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先议后练可以让学生在行动一开始就明确规范要求,避免多走弯路。此种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合低段学生运用。
(二)先练后悟
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所以,有些规则和要求如果直接由教师“给”,学生不易接受和内化。如果能先让学生进行训练体验,然后围绕着训练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交流、评议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悟出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缘由,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训练的效果。
如某教师执教“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玩一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玩的?怎样玩大家才能都开心?同组的其他学生可以随时补充。经过讨论、评议,学生逐步总结出游戏的规则。最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规则,再次活动。
先练后悟,学生积极参与了规则的建构过程,自然能产生真切、深刻的体会,更利于他们理解、接受和遵守规则。有时,为了教学实效的需要,在学生感悟规则的基础上,可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强化行为训练,巩固所学。当然,再次练习,大家都需按“悟”得的规则活动,要求要更高、更规范些。
(三)示范引领
有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又是学生所必备的。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可采用教师边讲解动作要求边示范,学生边观察边进行模拟练习的方法进行学习。遇到难度较大的行为,需要反复训练,以便最大限度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熟悉和掌握行为要求。
如某教师在执教“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时,选取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校门口左侧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两辆摩托车迎面相撞,双方驾驶员均受重伤昏迷,如果我们刚好经过,该怎么办?学生纷纷表示,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该如何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示范拨打报警电话110和急救电话120,也可以观看相关视频代替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在观察学习后练习拨打报警电话110和急救电话120,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议并归纳出正确方法,再次练习。这样一边示范讲解,一边练习,直至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拨打。
这种示范引领形式,学生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纠正学生行为中存在的偏差,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四)实地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规则、要求、技能等大多是通过模拟训练获得的,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还是有着一定距离的。要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如果教师能在时间、空间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大胆地让学生走上社会,深入到企业、农村、机关、市场……把握住一个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行为训练,相信学生的实际行为能力会有更大的提高。
如在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教师可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 “你好”“谢谢”“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等最基础的哑语手势,然后带领学生深入到儿童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场所,让学生和特殊儿童零距离接触,并尝试用学到的哑语手势和他们进行交流。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地训练巩固课堂所学,感受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面对面接触,发现自己学习的局限,体会特殊儿童生活的不易,激发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实地训练,学生获得的体验最真、最深,受到的教育更多,更能有效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从而影响其今后乃至一生的品德行为。
三、把握训练策略
(一)训练目标要明确
训练目标是行为训练的起点和归宿,也是评价训练是否有效的依据。因此,每次训练,我们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通常,一个好目标的设定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可能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利于观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非常清楚地了解训练需要达到的要求,便于对照执行。二是目标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要提出一般的统一的要求,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不易过多,要求不易过高,操作性要强。三是目标的检测性要强,便于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二)练后反思要及时
行为训练课不是一上了之,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具体的道德行为训练上,还应注重让学生在训练后进行反思,且反思越及时、越深刻,效果越好。学生不仅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总结行为的得失与成败,还要感悟行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长期进行这样的反思,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纠偏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道德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情感培育要全程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激发作用,如果在进行道德行为训练时忽视道德情感的培育,那也就等于缺失了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又具有调节、控制作用,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按道德规范的要求做人做事。因此,行为训练时需要有道德情感的全程参与。
(四)训练参与要全员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世界。同样的活动,不同的人参与,他们的体验是各不相同的。在训练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安排全体学生都参与训练活动。学生参与面越广,体验越丰富,达成效果就越好。
(五)训练行为要反复
“冰冻三处,非一日之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反复的训练,我们要反复抓、抓反复。同时把训练内容延伸到家庭、社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使行为训练贯穿于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要加强对学生行为实践督促检查,磨炼意志,随时观察表现,引导他们持之以恒地进行行为实践。
一、教学中案例选编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
所谓导向性,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导引作用。一般的案例反映的是特定领域内的具体现象,因此,在选择、编写和分析的过程中其价值导向性并不十分突出。而思想教育是关系到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即必须坚持理论的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相互激荡,每个事件“所反映的思想信息也必然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基于各自的利益和立场和对它们的看法也会各有不同。这些看法中难免会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1]。而案例的选编和分析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但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允许出现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2.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选编某一案例所要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法应服务于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案例选编的目的必须与教学目的相契合。思想政治课的每一章节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如果案例选编没有目的性或其目的与所要体现的教学内容的目的相互脱节,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相反会引起学生思想的混乱。
例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明确“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辨别是非、善恶、荣辱的能力。
据此,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选编这样两个案例,一是“三鹿奶粉事件”;二是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三是“七旬老人闹市摔倒无人去扶”事件。第一个案例就是要通过“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事例说明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影响下,当前存在着许多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的现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时从反面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遵守市场运作的规律,唯利是图,损害消费者利益,就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第二个案例是要通过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使学生们明白“在我们的社会中,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何种岗位,也不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第三个案例是通过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客观分析,引导学生们去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并能够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3.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案例的选编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疑点问题。
首先,教师应吃透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使案例的选编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如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这一内容中,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展开的: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学生们怎么做才是为人民服务?将其作为重点,是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其视为难点,是说“为人民服务”虽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但在学生的印象中其又似乎“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十分神圣”。因此,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去实践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一个难点问题。选取新时期的“雷锋传人”郭明义作为教学案例,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范,撞击学生的心灵,对其产生强大的震撼力,使学生们相信普通人同样也可以为人民服务。
其次,案例的选编应紧扣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特色,切实描准青少年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疑点问题。案例教学的独到价值,就在于“它犹如一条纽带,在硬邦邦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教与学之间开辟了一条航线”[2]。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空洞无物,枯燥乏味,而且书上的和老师课堂上讲的往往与现实不一致,自己心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堂中得不到解决,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并以此要求学生时,学生就提出这样的疑问:“在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人往往吃亏,而不诚实守信的人经常占便宜,我们为什么要讲诚信呢?”并且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由于诚信而“吃亏”,由于不诚信而占了“便宜”的现象。比如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者违反了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赚到了大把钞票;比如自己身边有些学生平时不学习,靠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手段蒙混过关。针对这些疑问,教师编写“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没有诚信就没有前景,虽然一时获利,但终究行之不远,“三鹿”的垮塌就是明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整个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二、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在教学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一个“育人”与“自育”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要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在教育者的影响下进行自我修养和主观改造;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也要接受来自学生的教育,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进行自我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育人”与“自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都是教育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也都是教育的对象,都具有主导性。整个案例教学活动就是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客体间的相互理解,以及主体与客体间的交互影响。不同在于,教师的主体性是以“导”为主加以体现,而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动”为主加以体现。
1.学生的主动性
一是自觉性(而非依赖性),即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直接传授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不再依赖教师对每个问题都给出现成的统一的答案,不再因为离开了教师而无所适从,不知学什么和怎么学,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自我支配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自觉地根据教学的要求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能。
二是能动性(而非被动性),即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不再只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再游离于整个教学活动之外,而是主动地参与教学准备和课堂建设,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积极互动、相互沟通,在一些共性问题上能形成共鸣。同时在学习中能体现积极主动的精神品格和思谋策划的调控能力、组织能力。
三是创造性(而非机械性),即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机械地接受、照搬、背诵并在考试中复制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再是课程上完了思想政治教育也就结束了,不再是学归学做归做的知行脱节,而是把整个教学活动作为主动发掘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在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和自身的思想问题,最终形成探索和求新的学习品格。这是学习主动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
2.教师的主导性
在思政课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师组织教学要做到既不越俎代庖又不放任自流,是比较难于把握的。它一方面要求教师真正认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保护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过程的管理、指导、设计等方面下足功夫。
具体来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领导、指导和编导。
一是要做课程的领导者。这里所谓领导者,并不是说教师要高高在上做学生的官员,而是指教师必须强化自身责任意识,注重教学管理,善于驾驭课堂,敢于坚持原则,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侵蚀,摒弃陋习与偏见,对待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认真的教学态度、严格的教学管理、精彩的教学设计、厚实的知识积淀、真诚而睿智的人格魅力,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是要做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应在课前指导学生组成课外小组,根据教学内容阅读相关材料,选择和编写教学案例;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真诚、自由的学习和交流氛围,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对于学生的观点,应及时择要记录和跟踪点评,讨论结束应加以全面小结,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编导者。教师要像电影导演一样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宏观掌控和整体设计。比如,应系统地考虑如下问题:课程目标的确立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案例教学方法的选择之间是否构成了必然联系?所选案例涉及哪些学科领域,需要准备哪些理论知识?要解决什么样的主要问题?希望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如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以及实际的能力和水平来给他们分配角色,创设教学情境?课堂讨论的时间和进度如何把握?等等。
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着教学的目标,保证着教学的基本秩序;学生的能动发挥体现着教学的意义,决定着教学的最终效果。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构成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激发、相互促动、相互影响,共同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
1.课前准备
一是案例的选编。案例选编既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案例教学的一个启动环节。在这一重要环节上,要努力让学生全面介入,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一人包办。授课教师应根据案例选编的基本原则,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案例的选择和编写。
二是问题的提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如何确定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案例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应该说这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核心。因为案例的编写、课堂的讨论、课后的总结评价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否则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将是盲目和无序的,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既能体现教学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于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讨论呢?我们仍以前面提到的“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为例。结合这个案例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作为一名学生,你如何做才是为人民服务?你如何理解和评价郭明义的幸福观?这两个问题至少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目的明确(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二是紧扣案例;三是联系实际(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
2.课堂讨论
一是过程的设计。这里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要事先对课堂讨论程序进行设计。包括:课堂由谁来主持,是老师自己还是学生;案例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是口述、文字还是视频;哪些学生应当在课堂上鼓励发言;讨论问题的逻辑顺序和时间如何把握;如何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另一方面是教师对课堂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如,讨论过程中出现冷场和陷入僵局怎么办?讨论过程中偏离主题怎么办?讨论过程中双方因观点不同过于火爆怎么办?等等。
二是气氛的调控。首先,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轻松、和谐、自然的讨论氛围,教师既不要以自己的思维定式去影响学生,也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更不要把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作为标准去强加于学生,而是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尽最大的努力去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参与案例教学讨论。其次,教师要对整个课堂讨论的气氛及时加以调控,如,冷场和僵局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启发诱导,使讨论继续进行;当出现课堂气氛过于“热烈”、“火爆”,学生因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时,应注意及时“降温”,以防陷入无谓或无休止的争论,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秩序。
3.总结评价
第一,教师要对整个课堂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和评价,包括案例的选编、问题的讨论、不同的观点、分析的思路、运用的方法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等方面。要从理论上作出精辟的概括和总结,要对讨论中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补充阐述或提要性分析;尤其不可忽略的,是还要给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加以指引,留下余地。同时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参与水平、合作精神、行为举止等方面,要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
第二,教师要对教学所用的案例质量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所选案例与教学目的是否契合,是否体现了导向性、思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是否能够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案例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第三,评价总结是案例教学课的升华和深化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关键。在总结评价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语言的恰当与分寸的把握,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热情,又要观点鲜明,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立场。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增强教育实效性,就必须大力改革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选编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案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必将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产生较大推动效用。
参考文献
[1] 戴艳军.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