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考作文开头

中考作文开头

时间:2023-05-30 09:59: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考作文开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考作文开头

第1篇

可写出好的开端并非易事,高尔基说过:“最困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花好久时间去寻找它。”由此可见,文章开头之重要以及写好它的难度。可是如果掌握了它的诀窍和一定的方法,写出“凤头”也并非难事。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容易得高分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落笔入题,开宗明义。此法言简笔快,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内容实在,不易跑题,被众多专家推崇。

例如: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

点评: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2.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点评:开篇第一句明确了赞颂的对象是白杨树,定准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是赞颂。

考场作文,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切忌故弄玄虚,让读者进入迷魂阵。开门见山的好处,是不兜圈子,不枝不蔓,入题快捷,干脆利落,避免了不知所云、离题万里的弊端。

二、摘引妙用,吸引读者

在文章的开头,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歌词、谚语、俗语、诗词歌赋中的佳句或经典故事等,当然,也可以巧妙化用诗词歌谣。

例如:

1.“晚风吹拂澎湖湾,海浪逐沙滩……没有月色的沙滩上,只有脚印两对半……”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外婆。(中考佳作《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对于马致远老先生的话,现代人似乎赋予了它们新的含义。(中考佳作《人类,止步吧!》)

3.“侯集的大葱,石桥的姜,贾宋的山药粗又长。(中考佳作《难忘家乡的山药》)

4.上午第三节课,我们迎来了语文老师,他“抚尺一下”,将沉醉在课间快乐气氛中的一滩“殴鹭”惊吓住了,接着“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只得恭敬从命了。(中考佳作《难忘那堂课》)

5.足球啊,“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中考佳作《倾心一爱》)

6.“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刮脸时,由于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候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和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让我们看到了总理的高贵品质――宽容。(中考佳作《宽容》)

用此法开头,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使文章更具生动性,也能展示小作者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作文开篇,可用简洁、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为人物的出场或故事的上演营造气氛,做好铺垫。

例如:

1.冬日的街头异常冷清。天灰蒙蒙的,凛冽的寒风中夹着雪花,为冬日又增添了几分寒韵。(中考佳作《永远的歌声》)

2.一阵雨过后,空气也像被雨水冲洗了一般,格外清新。如茵的草地上,点点水珠挂在草叶上,像一个个晶莹的水晶灯笼,太阳光照在上面,映出了青的蓝、赤的红、紫的绿。(中考佳作《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3.骤雨将歇,阳光勉强从云缝中露出,零落的雨点在空中洒落,落在积水上,漾起点点微痕,远处几只寒鸦从水面掠过。(中考佳作《又是一个新起点》)

4.西沉的红日,把缕缕落寞的橘红涂满天际。夕阳下沧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满迷离的格调,显得分外幽静。天地万物似乎都酣醉在这片凝固着却又极短暂的美丽之中,止住了一切声响。(中考佳作《琴声感动我的心》)

此法的好处就是一开始就把阅卷人带入特定的环境,使他受到感染;同时又颇能显示小作者的文学功底,给阅卷人一个好的印象。

第2篇

设置具体场景

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情节描写必不可少。环境描写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场景、情节的描写,就能为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氛围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制造矛盾冲突

曾老师介绍,中考作文中,一般以记叙文体裁为主。写记叙文时,在开头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考生写作文时,开头可以跳出常规“顺叙”的思维,制造一个矛盾冲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吸引阅卷老师读下去。在文章开头即向读者展现事件的矛盾焦点,能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和可读性。

善于旁征博引

考生还可以采用引用的方法开始文章写作。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文章开头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考生可引用名人名言、诗歌、古语、谚语、对联等,还可以引用歌曲中的歌词,以便引出下文的叙事抒情。这样的开头不仅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还可增加文章的文采,一举两得。

第3篇

①忌陈词老套有些文章开头总是从形势写起,言心称“在××的领导下,在××的支持和关怀下,在××的帮助下”有的文章开头总是“太阳”、“月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调子老唱,这些套路老用就成了令人生厌的陈词老套了。

②忌故弄玄虚 有些文章开头,故意耍花枪,兜圈子,有意让人琢磨不透,进入“迷魂阵”,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仿佛这就是文章新颖巧妙的所在,见水平、见功力的地方。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作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③忌开头突然 有些文章开头,缺乏应有的交代,显得突如其来,没头没脑,不知所云。如写读后感,有的文章在不作任何交代的情况下就开始“感”起来了。写供料作文一开头就说“读了这个材料我有深刻的体会……”材料内容只字不提就这样写,太突然了。

④忌不必要的解释文章开头,突如其来、不作交代不行,作不必要的解释也不行。如写《女排五连冠给我的启示》,要是一开头就用较长篇幅去说明女排的组成、女排五次获冠军的时间、地点,同谁争夺冠军等情况,就不必要了。当然,根据需要,适当对所写的问题作些解释也是必要的。

⑤忌凭空抒情 有的文章的开头,特别是议论文的开头,不管与中心、主题有无关系,议论还没有展开,问题还没有说清,就“啊”“呀”不断,感慨万端。这种凭空抒情,只能叫无病。

⑥忌绕大圈子有的文章开头,不管中心需不需要,与主题有关无关,就先秦两汉、前村后店地谈开了。不着边际,空发议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绕了好大个圈子,才说到正题上来。

⑦忌堆砌名言锦语有的文章,开头想先声夺人,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就把格言、警句等一股脑儿地搬出来,以为这样就算是个好的开头。其实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盲目性,效果往往很差。

⑧忌开头重复 文章只能有一个开头,可是有的文章有两个开头。比如有的文章本想从引用写起,写好后又觉得扣题目谈更好,于是又开个头。有的文章一开头就介绍背景,写好后又觉得首先应该揭示文章的中心,于是又开个头。这样都会出现两个开头。出现这种情况,可根据题目或中心的要求,取其一个开头即可。

⑨忌盲目写景写景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突出主题,或是为了刻划人物,或是为了烘托气氛,如果与此无关,一般来说这样的写景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文章一开头就“花儿”、“鸟儿”、“草儿”地写一通,实在是不必要。

⑩忌盲目引用 引用应根据主题、中心的需要,盲目引用应尽量避免。特别是供料作文,供给的材料如果很长,要是一开头就不加选择地大量引用,或全盘搬用,必然重点不明,主旨不清,文字不精,陷于盲目性,而且下文再谈到它,必然还会重复,所以引用应有所取舍和选择。

第4篇

技巧一: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春的脚步是又轻又柔的,你听,“沙沙沙”,春踏过了树叶;夏的脚步是又急又快的,你听,“哗哗哗”,夏抚摸了流水;秋的脚步是又重又实的,你听,“咚咚咚”,秋摘下了果实;冬的脚步呢?冬的脚步像是水波扩散,无声无息。而妈妈的脚步,似春,似夏,似秋,又似冬。(选自汕头市中考满分作文《爱的脚步》)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定会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选自贵阳市中考满分作文《诠释回报》)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中考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上面两例中,第一例运用拟人、排比手法,第二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

技巧点拨:中考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方法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地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选自河南中考满分作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

技巧点拨:中考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忆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篇文章的开头就使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作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作文《“民主墙”的风波》)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

“你这老人,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妈妈随口答道。

我心里纳闷着:他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的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选自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责任》)

技巧点拨: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巧五: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选自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作文《心中筑起一堵墙》)

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作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选自安徽省中考满分作文《曾经拥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三例开头,第一例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二例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第三例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三例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作文《歌声与微笑》)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选自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第5篇

著名作家秦牧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还有人把比喻喻为“艺术中的艺术”。这些都足以证明比喻的神奇魅力。在作文中,如果能够巧用比喻,将会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

一、题目设喻,喻贯全文

2007年河南省一优秀中考作文的题目是《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这是一个比喻性的题目,把“我”比喻成小鸟。既然“渴望飞翔”,那说明小鸟暂时还不能够飞翔,隐含着自己没有自由或者没有飞翔的本领。又如2007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目是《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文题中的钥匙可以比喻为“方法、技巧、名言、警句、道理”等等,这是以“钥匙”喻贯全文。

二、开头设喻,创设氛围

2007年一北京考生写《动力来自亲情》一文,开头两个自然段是这样写的:“亲情,是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与精神动力。有了它,看海能感知大海的波澜壮阔;观山能体悟高山的崇高险峻;柔情时,它如涓涓细流,在心灵的田野上轻唱;豪放时,它如烈火奔涌,在灵魂的天空里翱翔。”小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解读亲情的内涵,揭示亲情的力量,把亲情的魅力展示得神采飞扬。又如2006年上海市一位考生写的《我们的名字叫“青春”》,文章开头写道:“我们的名字叫‘青春’,像诗一样让人品味无穷,像花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像歌一样让人陶醉性情,像舞一样让人轻舞飞扬……”开头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把“青春”“打扮”得艳丽多姿,不但“青春”的魅力不言而喻,还为整篇文章镶嵌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凤头,创设出了一个优美和谐的氛围。

三、结尾设喻,升华主题

例如2007年河北省一中考考生写的《携反省一起上路》的结尾:“反省如水,冲走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污垢;反省如火,焚烧了人与人之间仇恨的根苗;反省如灯,照亮了人间的和谐之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吧,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结尾比喻形象,新人耳目;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画龙点睛,启人深思。同样精彩的还有2006年河北省中考满分作文《挫折=财富》的结尾:“生命如歌,挫折则为其乐章,拼搏则是其音符,有了这美好的乐谱,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生命如画,挫折则是画笔,有了画笔,才能勾勒出美好的图画;生命如花,挫折如药,有了药,生命之花才能常开不败,才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结尾几个比喻形象生动,含义隽永,读后满口余香,使主题得到升华,给读者诸多的启迪。

四、文中设喻,文采飞扬

请看2007年黑龙江省中考作文《我拥有一座无字的丰碑》中的一些比喻段:“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滴。”小作者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把教师的事业诠释得淋漓尽致。

还有下面的一段比喻:“青春是水,是正在东逝的水;青春是柴,是正在燃烧的柴;青春是风,是正在弄舞的风。”青春是一个抽象的生活意象,小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打比方,可谓意蕴丰厚,发人深省。

同学们,请拿起比喻这根神奇的“魔棒”吧,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

第6篇

一。开门见山。文章采用顺序,一开头就从事件的开端写起,落笔入题,不枝不蔓。如2009年河北省中考佳作《墙的故事》一文的开头:“我家大门前有一堵墙,墙上的标语换了又换,见证了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该作文直接入题,简洁明快,开宗明义,点明中心,总领全文,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文章的中心――一堵墙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

二。交待动机。文章开头先介绍写作缘由,然后再接着写故事情节,以期快捷地唤起读者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如2009年陕西省中考佳作《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好》,就十分清楚地交待了写作的动机:“原本已为,进入初三后,有的只是与世隔绝的忙碌和心灵失去感受的麻木,却没有想到,我的心灵会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被惊动,让我真切感受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开篇交待动机,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三。描绘情境。文章开头极力地渲染人物活动环境的气氛,一下子把读者带入特定的境界中去,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2009年山西省中考佳作《有你在身边,太棒了!》一文的开头》:“像往常一样,我俩并肩坐在树下,仰着头,望着天。深邃的天幕上,群星闪烁,遥相呼应,共同编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段开头,借景来渲染氛围,表达朋友情深,为下文作有力地铺垫,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

四。抒发感情。文章开头直接抒发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的强烈感情,然后,再展开具体情节的记叙。2009年吉林省中考佳作《亲人・亲情・回报》一文开头:“亲人是前进力量的源泉,亲情是穿越黑暗的阳光,亲情是永远不会失去的财富。有了亲人,你就不会孤独与怅惘;有了亲情,你就会懂得感恩与回报。”开头直抒胸臆,写活了自我对亲情独到的认识与深刻的体验,以抒情议论的笔调,紧扣一个“情”字来写,点明题旨,使得文章中心凸显,增强了作文的感染力。

五。倒叙起笔。把事件的结局或中间作为文章的起点来写,以引起读者的悬念,然后再从头叙述,讲清事件来龙去脉。如2009年河南省中考佳作《逆耳忠言助我行》的开头:“‘无论走到哪里,你都是农村的娃,不能忘本!’这是父亲在我临走前对我说的一句话,它现在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此例倒叙起笔,巧设悬念,扣人心弦,使文章更加曲折有致,越发引人入胜。

六。妙用辞格。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或排比造势,工整优美,气势磅礴;或比喻连珠,文采飞扬,情味盎然;或引经据典,富有哲理,意蕴丰富;或对比起笔,对照鲜明,昭然若揭……下笔则笔走龙蛇,行云流水,精美炫目,美不胜收。且看以下三个精彩“凤头”:

1.阳台的蒲公英开花了,白葺葺的花儿向我传递着对您的想念,风儿一吹花瓣便纷纷散落,伴着风儿呼声只剩下一只冒着嫩白色的绿萼片。奶奶,您在哪里?我和蒲公英一起想念着您呢!您听见了吗?【选自2009年广东省中考佳作《我和蒲公英一起想念你》】

2.送你一轮明月,寄去无尽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的,心中的思念剪不断,理还乱,就让月光承载这厚重的感伤。你所思念的亲人好友,也会在某夜心烦意乱之时,行于院中,“千里共婵娟”。【选自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佳作《送你一轮明月》】

3.学业如山,坚持如径,循径而登,方知山之高大;知识如海,探索如舟,泛舟而上,方知海之广阔;美文如茶,品味如水,沸水轻呷,方知茶之香醇。【选自2009年上海市中考佳作《在学海中游泳》】

这三例均是妙用辞格的典型范例:例1有意而问,引起悬念,引发读者情思,可谓设问开头,先声夺人;例2引用诗词佳句,富有文采,拓展文章的意境,可谓名句增辉,仿拟添趣;例3妙用比喻、排比、对偶之法,生动展现了在学海中游泳之酣畅淋漓,可谓铺排咏唱,美句夺目。

作文开头,因文而异,方法繁多,可独立运用,也可综合表达。但一定要靓扮“凤头”, 让你的开头“炫”起来!

孤独的树

埃・彼林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光给它们温暖。于是,它们在田地里长成了两棵树。

最初,它们十分矮小,然而无心的时间把它们高高地拉离地面。它们便能眺望得比从前远多了。

它们也能彼此看见了。

田野十分辽阔,直到那葱绿的平原的尽头,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树木,只有这两株远远分隔着的树,形影相依地伫立在田野中间。它们的枝丫纵横交错,仿佛是些用来丈量这旷野的奇怪的标尺。

它们遥遥相望,彼此思念,彼此倾慕。然而,当春天来临,生命的力量给它们温暖,充盈的液汁在它们体内流动起来时,它们心中也勾起了对那永有的、同时也是永远离开了的母林的思念。

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

狂风暴雨来临时,它们惶恐地东摇西摆,折断了树枝,呜呜地叫喊,仿佛想挣脱地面,双方飞奔到一起,紧靠支撑,并在相互拥抱中获得解救。

夜晚到来,它们消失在黑暗中,重又被分隔开来。它们痛苦得如同病魔缠身,它们祈求地仰望天空,期望快快给它们送来白日的光辉,以求再能彼此相见。

第7篇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大系统。一棵树是在一座森林的系统之内,一片叶又属于这棵树的系统。一个人属于社会这个系统,一根指头又属于这个人的系统。因此,任何单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系统,即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3、设问置疑式

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枣核》的开头:“动身访美之前,……可是却很蹊跷。”又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回声》开头引用了艾青的一首诗。《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第8篇

【关键词】积累;一材多用;文体特征

中考作文赋分达总分的40%,其“半壁江山”的地位备受重视。在语文学习中,师生们花费很多。然而,每到中考,仍感到太多无奈和烦恼:教师费力指导却吃力不讨好;学生搜肠刮肚仍无“材”可写,绞尽脑汁却无“优”可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修改加工等环节”。再读《课标》,可以得到中考作文的些许启示:激活记忆,善用技巧。

一、激活记忆,丰富作文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巧妇更要找米而炊”。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十几年来看、听、记、思,应当积累了很多的素材。考场中,激活记忆,作文素材将丰富繁多。

1、回顾平时作文,提升再运用。《课标》指出:“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可以想象,初中三年,学生单元作文以及周记、随笔等如此之多,该积累了多么丰富素材啊:或记录生活琐事,或表达思想观点,或描述情感。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年岁增长、阅历增加。那么,对事物的观察会更加细致,原来忽略的细节得以再现,对事物的认识会变化提升。因此,回顾平时作文,对所见所闻所记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必将会有新的发现。

2、善用课本素材。中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几百篇文章,内容丰富广泛,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素材“宝藏”。其中的人、事、语言经师生反复学习,深为学生所熟识。化用课本素材要注意到其中的语言材料、人物际遇、事件意义等。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从人物角度分析,邹忌是善思、善谏的一代忠臣,齐王是一位善听、善做的明君;从事件角度看,邹忌“窥镜自视”启示人们要善于反省,邹忌成功讽谏启示人们说话要讲究艺术。又如,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鲁迅“故乡”的“木偶人”“圆规”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从现实生活取材。叶圣陶认为“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现实学校、家庭生活,新闻人物、事件,甚至影视上的镜头和言语词句,都是很好的素材。首先,要从亲身经历中选材,如,成长的阵痛、亲情的温馨、社会思潮带来的亢奋苦恼等。其次,要关注时事、热点、热词,如,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中国梦等,引用到作文不仅丰富了素材,而且富于时代气息。

二、善用技巧,一材多用

陆游总结诗歌创作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意思是说,要善于运用写作技巧,剪裁取舍,使材料与主旨契合。

1、巧变开头或结尾。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考察分析,可以有不同的结果。文章开头常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启发、暗示读者按照某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归结意旨;结尾有归纳总结的作用,可以让人们在阅读之后,在某一方面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根据主旨改变开头或结尾,材料就能顺理成章地为我所用。

2、因“事”抒情、议论,点明题旨。记叙文中,叙事、抒情、议论并存并用。其中,“叙”是基础、依据;“情”是感慨,“议”是感想评价。“情”、“议”对“叙”进行点拨、概括,体现了文章主旨。同时,“情”与“议”的触发点是多角度的,由某一侧面生发开去,挖掘其内涵,就表现了某一主题。因此,叙事后往文章主题靠拢而抒情议论,能够使材料与文题很好对接。

3、承接素材,续写情节。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接下去会如何发展往往具有多向性。续写能将故事延续或点明事件原委、暗示人物命运。因此,根据情节续写,或者由某个情节段落生发开去,能够使故事发展符合主旨表达的需要。如,续写“滥竽充数”:南郭逃出皇宫后流落街头,终于醒悟而发奋学习,表现了知错能改的主旨;南郭出逃后,干脆打着皇宫乐师的旗号办起培训机构,世人趋之若鹜,这嘲讽了不知悔改和看中名利的世态。

4、依托素材,改写内容。文章所写之事并非要亲身经历,因为表达需要,我们可以对素材故事进行改造加工。首先,改变人物。即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叙述,把他人的变成自己的。其次,改变时间、地点。即改变事情发生的时空,使之符合表达需要,从而形成比照、延续。第三,改变人物言行。即把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适当改造,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三、想象、描述,丰富情节中使素材具体化

我们占有素材常只有其基本情节,就此入文,就过于笼统,给人不具体甚至不真实的感觉。怎么办?首先,要在想象中丰富情节。就是通过想象对原本简单的情节进行增添,或扩充某个细节,使之更加丰富,从而增强故事性。其次,要在描述中再现情景。事件类素材,通过点面结合、细节描写,使事件得以再现;人物类素材,通过语言、动作描写等,使人物形象生动具体。

四、巧用表达手段,强化文体特征

考场作文的“文体不限”并非“淡化文体”或“不讲究文体”。反之,它不仅要文体规范,还要巧用表达方式彰显文体特征。如,记叙文以“叙述故事”为特征,就要有精细而丰富的描写,或描绘出具体的画面场景,或描绘生动的人物(语言、肖像等)特征。议论文以“援事论理”为特征,行文就以有针对性的议论为主,论据叙述要简洁有力。

五、增强点题意识,强化主旨表达

人们常用“一位读者,一分钟”来形容考场作文的评判,这就警戒我们:考试作文要在“一见钟情”的瞬间赢得评卷老师的肯定,太含蓄、太朦胧是大忌。相反,应当增强点题意识,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层次过度处有意识地点题、扣题,从而强化主旨表达。如《背影》、《白杨礼赞》等,就是在关键处加上画龙点睛的语句,使话题和中心得以强化和突出。

六、注重文章结构、语言表达,避免写作低幼化

作文必然反映人思想认识、言语特征。中考作文要避免低幼化的硬伤,如,以“三段”结构文章(文章只写3~4段);频现“太阳公公”“有一天”等语言;叙编“小猫小狗”类的故事素材。初中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应当是比较理性而且具有一定高度的,如果言语认识还停留在小学生的思想情趣上,未免太缺乏底蕴了。

【参考文献】

第9篇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二)、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三字要求

1、稳:

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

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是文章细腻、动人。

3、精:

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

2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参见《中考满分作文拟题技法——眉目传神惹人眼》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六)、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第10篇

历年中考中,总有一些考生作文时出现不应有的失误。考场上,一旦遭遇了“万一”,沮丧、急躁、心慌都没有用,需要的是沉着、冷静、果断,并迅速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及时进行补救。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谈一点考场应急补救的方法,希望能对参加2006年中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万一遇到偏题怎么办?

考场作文偏离主题是考试大忌,尤其是文章写得差不多了才发现偏题,心中更是着急发慌。不过客观地说,能在交卷前发现自己的作文偏题,相对来说还是好事,因为毕竟还有机会补救。当然,此时重新作文的可能性不大,最要紧的是冷静思考弥补的办法,然后抓紧时间急救。急救的办法也应该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是没有重点或者重点不突出,不妨在文中补充一些材料,并适当加入议论抒情部分,以加强文章的深度或者厚度。这些增加的内容一定要为突出中心思想服务,句子要少而精,并且要把它放在文章要害处(如段首、段末等)。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即使这样,也要尽量能保持卷面美观,并用修改符号表示出来。

二、万一遇到篇幅达不到要求怎么办?

中考作文有字数的要求,字数达不到要求,评分可能因此而降低。遇到这种情况,可采取下列方法补救:(1)增加细节描写。这样处理往往还会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2)增加抒情、议论的成分,这样能充分体现文章的中心。(3)议论文增写论据或事例。

三、万一遇到时间不够怎么办?

尽管老师平常没少训练,考试前也再三叮嘱,每年临场作文没有完成作文的考生依然不少见,有效避免的办法是:一场考试,考生可以看三到四次表,避免在构思开头时用时过多,万一遭遇到这种情况,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因审题、列提纲用时过多,就要高效分配一下时间,按照已列好的提纲,粗线条地成文;对不必要的内容要忍痛割爱,如果开头费时过多,要快刀斩乱麻,迅速调整布局,力争写好结尾,即使是“鼠尾”,也比没有结尾好。常用方法是:用一句高度概括的话独立成段,结束全文,以保证文章完篇。

第11篇

在片断训练之前,首先教师要有目标。

第一,鼓励学生要有自信心,端正写作态度。告诉学生写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就是表达自己,表达生活。尽量排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课堂上安排时间,必要时稍稍“逼”一下,或者降低写作难度,两三行也行。

第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如有些学生是文采好,常以文采取胜的;有些学生是擅长细腻的描写的;有些学生是长于想象、爱编故事的;有些学生是对史实了如指掌,喜欢评说历史的;有些学生是擅长以情动人的……

第三,让学生的优势成为学生考场作文的亮点。文采斐然的句子可能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饱含激情的叙述可能让阅卷老师怦然心动;构思立意新颖的可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评说历史或人物的可能让阅卷老师体悟到文章思想的高度……考场作文时间有限,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力求让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有一个亮点,就能避免流于“平淡乏味”,所以我们不失时机地强化这种意识,让他们学以致用。

片断训练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帮助学生“触发”,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现状。

如何“触发”呢?从我们学过的文章、熟悉的故事、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中获得启发。我们整理了六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归纳为“提炼话题”“关键词”两部分。

1.提炼话题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大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在情感的体验,可以模仿,可以为我所用。这里的“学”主要在于写作上的借鉴,平时教学中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的感悟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上,现在我们要拿来用在提高写作水平上。

大家可依话题远近划成四至六个板块,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七上)、安徒生的《丑小鸭》(七下)、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七下)、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九上)、黄蓓佳的《心声》(九上)归为第一板块“理想成长”话题。

2.关键词

摘课文关键词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已学课文的记忆,也唤起沉睡在记忆深处的东西。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思考:我是否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是否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可以说这是想象和联想的过程。

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七上)关键词是:小时候、有一天、今天、海、幻想、信念、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全新的世界、照亮你的眼睛。

3.触发

如何帮助学生“触发”?这可能是难度最大的。我们以第一板块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七上)为例:

(1) 回忆

利用关键词“小时候、有一天、今天、海、幻想、信念、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全新的世界、照亮你的眼睛”帮助学生回忆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

(2)联想

例如由话题“理想”联想到“我的理想是什么”。有的同学一听到 “理想”或认为太幼稚或认为太遥远,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你有没有愿望?你的近期目标是什么?它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了呢?也可以让学生反向立意:我对未来迷惘了。有些学生有过体验的,从小到大随着理想的一次次破灭,最终对未来迷惘了,这些也可作为作文的素材。

第二步,及时点评学生习作,缓解学生作文消极现象,有机插入写作技巧分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学生习作点评,以第一板块为例。

①三毛的《橄榄树》写出了多少久居牢笼的人们的心声。三毛是我挚爱的女子。她没有精致的容颜,留着浓密乌黑的头发,落落大方地穿着流苏红裙,独自去荒芜的撒哈拉。她喜滋滋地捡起别人丢弃的棺材木做家具,她用废弃的轮胎配以大块的花布做成舒适的躺椅,她手捧一大把天堂鸟盈盈地笑。那梦里的橄榄树摇曳着梦幻般的翠色。三毛在人迹罕至的荒漠里寻找到了人生的绿洲。我又何尝不向往这样的远方?我想,“远方”也一直在我的心里,我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向往无限遥远的远方。这是一场心灵的旅途,是一条闪光的河流,河边的绿叶,白苇的摇摆,令人陶醉。我愿是一只夜莺,在夜晚欢唱着自己的歌;我愿是一匹马驹,在草原上驰骋。一切只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宁静。(戴烨《心声》)

戴烨同学喜欢三毛,但不喜欢写作,经过第一板块“理想成长”话题的“触发”后,自然“联想”起三毛和自己,写下了这段真性情的片断作文。

②于是我借题发挥,直言不讳地表达了我的想法,我迫不及待地望向他们。只见父母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我的情绪瞬间跌入谷底,闷闷不乐地离开了餐桌。打那以后,我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即便是有趣的事也提不起劲来,仿佛一只泄了獾钠で颉=ソサ兀我的情绪化加剧,到最后,我完全被情绪控制,时不时为了一件小事与父母顶嘴。矛盾发生后,我觉得自己很委屈。于是,不甘的我脑海里产生了几个念头。一是自杀,二是离家出走。几经犹豫,我始终没有勇气去做,只好放弃,也不想对不起父母。所以,没过几天,这些念头烟消云散了。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为了让自己看清楚状况。终于,“邪”不胜正,我回来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胜了,我从逆境中突围了。(罗桢《当梦想破灭后》)

罗桢同学老说没写作素材,经过第一板块“理想成长”话题的“触发”后,自然“联想”起自己的生活,写下了这个真实的片断。

③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突然看到几个皮肤黝黑、眼睛乌黑发亮、手里拿着玉米的孩子,我还觉得他们很像外星人,一看标题《寒冬中的孩子》,我觉得挺好奇,就接下去看了。原来他们住在山洞中,每天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几个年级一个班,才二三十人,教室似乎是濒临倒塌的泥房。看到这我心里酸酸的,想想自己现在的条件,与他们比起来,不知好了多少倍,每天只要十分钟就到学校了。又看到他们吃饭了,一块大石桌中间放着一口生锈的大铁碗,里面是大白菜炒猪肉,四五个孩子围坐在桌子边,虽然碗中只有几块小小的肉块,可是他们还是那么谦让,而不是一抢而空。而我每天吃的,说不上山珍海味,但也是鱼肉蔬菜营养搭配。我吃的比他们好,穿的比他们好,住的比他们好,可是学习、品德比他们差。

唉,那时心里苦苦的,暗暗地想,我要好好做人,好好读书。(马绍益《心声》)

第一板块“理想成长”话题 “触发”了马绍益同学的心弦,自然“联想”到电视中的同龄人和生活中的自己,写下了这情真意切的片断。

三个礼拜左右的训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达到了不手生的目的,又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学到不少写作技巧,为中考作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步,进行开头、结尾的片段训练。

1.给学生设计开头、结尾训练的话题及参考题目,分四个板块。

(1)教师、学生及其关系类

参考题目:《忘不了你,老师》《永恒的魅力》《梧桐树下》《这里的生活多姿多彩》《在鼓励中成长》等。

(2)父爱、母爱及亲情类

参考题目:《悠悠寸草心》《爱,永难忘记》《细雨中的“彩虹”》《真情世界》《人生路漫漫》等。

(3)理想、追求、性格、个性类

参考题目:《生命中的一缕阳光》《心中的遐想》《一团烈火在胸中燃烧》《追求自己的梦》《我的另一片天地》等。

(4)喜怒哀乐、五彩世界类

参考题目:《岁月的风铃》《开在心底的太阳花》《那身影,走进我心中》《让人间充满阳光》《缘分的天空》等。

2.固定四个板块话题,分四次出示话题和参考题目,鼓励自拟题目,设计开头、结尾的片断,每位同学一次训练设计三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第四步,及时点评学生习作,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有机插入写作技巧分析,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学生习作点评,以第一板块为例。

(1)《忘不了,老师》

①记得老师曾跟我说过:假如你选择了天空,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假如你选择了大地,就不要渴望道路平坦;假如你选择了海洋,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

……

没想到,老师的这几句话,竟会成为我初中三年的一盏明灯,它指引我不断前行。

――周灵青

周灵青同学采用排比段开头,又运用首尾呼应法使得亮点凸现。

②老师,您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您是蜡烛,成灰泪始干;老师,您是园丁,辛苦育花朵。老师,忘不了,您三年来的栽培!每次回忆,真恨不得时光倒流,再一次做您的学生,从初一开始。

……

中考将至,也是我报答您辛苦栽培的时候了,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拿着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您的培育和呵护。

――张轶昊

张轶昊同学采用煽情式开头、结尾,使得他原本朴素的文风能凸现亮点。

(2)《永恒的魅力》

①朋友,你知道什么东西最具魅力吗?你也许会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高;也许会说“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的妖艳;也许会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我却要说,最具魅力的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师的平凡和朴素。

……

老师,他永远没有美丽的光辉和五色的光环,他用自己独特的平凡而朴素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为个人梦想而飞。

――李海滨

李海滨同学利用爱背古诗的优势,在片断中引用诗句,显示出浓厚的文学底蕴,给文章添色不少。

②花儿的魅力在于它的娇媚,草儿的魅力在于它的芳香,树儿的魅力在于它的高大,那心灵的魅力呢?撮一颗心捧在手中,细细观察那永恒的魅力。

……

流星划破天际只在一刹那,天使降临人间只在一瞬间,心灵的感悟会填满时间,希望花儿仍能开在你我眉间,成为永恒的魅力。

――徐媛媛

徐媛媛同学利用文采好取悦读者进入话题。

(3)《梧桐树下》

①喜欢在静谧的夜晚坐在梧桐树下,仰起头,看如水的月光悄悄洒在入睡的树叶上,看远处的点点星光亮了又灭,暗了又明。回忆的浪花总是绽放在心灵深处,思念的涟漪总是荡漾在脑海中。

……

时间过得真快,很多事情都像上升的肥皂泡一样消散了,可唯独梧桐树下的事挥之不去。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像梧桐树根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老师铿锵有力的话:做人,要做正直的人。

――马晓燕

马晓燕同学平时喜欢写长文章,考场作文入题太慢。这次训练,她采用情境入题,情浓景美,使得开头快速引入回忆,结尾又采用“留有余味”法,抓住了读者的心。

②她站在那棵梧桐树下,阳光穿过叶与叶之间的缝隙,在她的身上划下一道道金色的伤口。

……

还是那棵梧桐树,不同的是,她早已离去……

――章优雅

章优雅同学采用画面入题,首尾呼应,余音绕梁,使其文章添色不少。

第12篇

经过两天三夜的复习,两天艰难的期中考试,其中一门——语文试卷终于发下来了,满分是150分,我却只得了112分,我要对这次考试进行分析。

试卷分为三大部分:基础部分、阅读理解部分、作文部分。

光是阅读理解我就扣了15分,基础部分我就扣了9.5,而作文分却扣了13分!

通过这次期中考试,语文基础部分比较好,可是有些诗句却掌握不好,比如一大题的第8小题、9小题市局没有写出来;除了这个还有一些修辞手法没有及时的记住;还有一些简单的题目我也没有答得出来;除了这一些,有一些错题我明明知道做, 可是还是没有答出来,说明我对中国汉字还不是很熟悉。

第二部分我扣得分是最多的了,是阅读理解,主要是古诗和现代文,古诗、课内古文、课外顾问我总共才扣了3分而已,可课外、外内现代文我就扣了整整十二分!这就说明了现代文我必须多练多看,不管时课内课外都要在课余时间多看下,也不可以不重视。

接下来就是作文了,一个是小作文满分10分,大作文满分50分,简单的小作文我竟然扣了3分,而大作文在50分钟扣了10分!这可能是开头没点题、结尾没有总结、所写的内容跑题了等,这些都有可能,我也要利用可后时间看一些写得好的作文,并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等……

通过这次期中考试,我明白了我语文基础、课外古诗我掌握的还不够好,平时要多看看;而作文我平时就可以多自己练练文笔、多看看作文书!相信,照这样下去,下次考试一定会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