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心理

幼儿心理

时间:2023-05-30 09:5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心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心理

第1篇

目前,有关幼儿亲园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怎么办”“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等问题的讨论上,讨论对象大多为新入园幼儿。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影响幼儿亲园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幼儿园环境因素,如自然环境、户外设施、娱乐设施、卧房等;二是人际交往因素,如要好的玩伴、霸道欺人的小朋友等;三是教师因素,如亲切和蔼的教师、漂亮热情的教师、严厉冷漠的教师等;四是家庭因素,如家庭缺少呵护、照料和温暖,或者过分保护的家庭。这些因素均来自于与幼儿生活、学习、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然而3~6岁幼儿处于一个发展迅速的时期,即便具有普遍的亲园心理,在年龄阶段、亲园心理的深浅方面仍具有或大或小的差异。

一、班园氛围和教师的素质

不同年龄幼儿的亲园心理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大班幼儿的亲园心理影响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和人际交往。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进入幼儿园,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唯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心理学研究表明,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学伙伴,经常与同学伙伴一起游戏、活动。在3~4岁之间,依恋同伴的强度和与同伴建立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语言的发展使同伴之间的交往更加有效,儿童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二是因为幼儿随着社会性的发展,探险心理增强,喜好尝试和接触新事物,而幼儿园充满了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设施和游戏,成为孩童的乐园。同时,幼儿园里有别于其他场所的游戏规则,能够保护幼儿,使其减少挫折和伤害。

影响小班幼儿亲园心理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因素,这是由于刚离开家庭的幼儿依恋心理转移的结果。可以说,教师以慈母般的感情和关怀去接纳幼儿,是缺乏安全感的小班幼儿亲园的主要原因。幼儿的依恋心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的感情生活,教师需要注入母爱般的思想感情,关心爱护这些新入园的幼儿,要经常保持“四到”:一是“心到”,教师要真心爱护这些新入园的幼儿,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不然,幼儿就不会与教师亲近,同样也会厌恶上幼儿园;二是“眼到”,教师要对在园幼儿的一举一动洞察分明,以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口到”,教师要经常用亲切的语言和小班幼儿交谈,告诉他们一些浅显的生活道理;四是“手到”,教师要经常、主动地用身体去亲近幼儿。这样,幼儿就会逐渐对自己的老师产生一种深厚的感情。教师除了在感情上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怀和爱护,自身素养的提高也不容忽视。教师是幼儿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至关重要的“软件”,教师素质代表了一个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从幼儿园发展的角度看,提高教师素质,既是对在园幼儿负责的表现,也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幼儿园的环境建设

有学者指出,婴幼儿是在与环境(人、物、时、空)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幼儿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环境教育,它从时间、空间、材料等方面创设激励幼儿投身活动的机会与条件,让幼儿在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幼儿园环境因素在影响幼儿亲园心理方面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建设幼儿园环境应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环境要体现教育价值取向

作为环境的重要方面——物质、空间,其表现形式体现了创设者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因素。物质环境的建设应形成有效作用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体系。不同年龄的幼儿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大多伴有动作。因此,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环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如娃娃家,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他们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不再对“娃娃家”之类的游戏感兴趣。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游戏材料和半成品,让他们自己动手体验各种实践操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有所发展,好奇心和表现欲都比较强烈,教师可以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满足幼儿不断提出的问题。

2.心理环境营造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核心

平等、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是激励幼儿与周围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保证,因此,心理环境较之于物质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也更加艰巨。一个人只有从小习得良好品德行为、生活习惯,养成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准确的自我评价,充分的自信,才能谈及长远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给予宽松的心理空间,体谅和容忍幼儿某些所作所为,满足和接受幼儿的各种选择及需要,妥善处理发生在幼儿身上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从父母温暖的怀抱来到教师的身边,十分需要爱的滋润,因此,幼儿教师的一抹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都会给幼儿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师亲切目光的关注,和蔼话语的交流,能很快安定幼儿的情绪,使其融入集体的怀抱。

三、家长的态度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不应该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而应当成为研究和改进幼儿教育的合作者。双方的合作不仅在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互相配合,更要在思想观念上求得共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使他们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笔者发现,家长越提倡幼儿的亲园行为,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程度越高。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意义,认识到幼儿园之于学前教育的意义,但离自身实际行动还是有差距的。提倡幼儿亲园行为的家长应更清晰地意识到幼儿园和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积极地为促进这一关系的谐和发展作出努力,而家长的努力,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亲园态度。

第2篇

【关键词】婴幼儿;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6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健康有了更多的需求,尤其是孩子。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成人我们可以通过询问,交谈沟通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得信息,来安抚帮助他们,并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而对于语言表达缺乏或尚不成熟的婴幼儿,我们该如何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1 心理特征

1.1 婴儿期(出生~1岁):婴儿与母亲或照顾者之间正在建立起良好的信赖感。婴儿期半年物我不分,分辨不出自己身体与外界的区别。譬如,常把母亲,奶瓶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6个月左右能把自己的母亲及其照顾者同其他陌生人区分开来,开始人生,并表现出分离性焦虑,不愿与母亲分离等,还能从不同的玩具中,挑出其喜爱的玩具。经过父母,家中亲人反复的言语和动作等训练,情感的传递,外界的刺激,并依靠自己的感官如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逐步感知周围事物,认识外界物体,发展自我意识。

1.2 幼儿期(1~3岁):此阶段小孩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幼儿期小儿控制身体及参与环境活动的能力增强,已能独立行走,手的动作有了相当的发展,学会使用工具,同时小孩言语发展相当明显,能用语言来沟通情感,有能力来探索世界,做多方面的尝试。

2 护理措施

2.1 针对不同间断的婴幼儿,成人应不断地提供发展小孩视听觉的各种良好刺激。给他们搂抱,抚摸,经常哄逗及语言交流等身体上的接触。并通过做游戏来提高小孩的思维活动,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规范,鼓励小孩多提问,帮助其发挥想象能力,培养他们与各种事物有关的积极情感。

2.2 对患病婴幼儿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接触,呼唤其乳名,使之对护士从逐渐熟悉到产生好感,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向家长了解并在护理中尽量保持患儿住院前的生活习惯,如把患儿喜欢的玩具或物品放在床头或身旁。通过耐心、细致的护理,使患儿感到护士像亲人一样关爱自己,从而产生对护士信任。对小婴儿要多给予抚摸、怀抱、微笑,提供适当的颜色、声音等感知觉的刺激,协助其进行全身或局部的动作训练,维持患儿正常的发育。

2.3 同时,对不同的婴幼儿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每个孩子对陪伴和照顾的要求不一样,有些孩子安静容易满足。有些则需要更多的疼爱和关爱,因此看护者应充满爱心,自信,镇定有耐心的多与孩子沟通,使其具有安全感,安定下来。

3 小结

小孩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随着小儿生长发育而逐步发展的,脑发育的水平及其功能是小孩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环境和教养则是对心理发展其决定性作用的外界因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及良好的人际交流,对促进小孩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随着新《纲要》的贯彻实施,一些幼儿园开始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经对幼儿群体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幼儿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约占5%~10%。其中约5%左右的幼儿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心理治疗,6岁以前是发现心里问题与矫正的最佳时机。3~6岁的儿童一旦出现行为偏异,如:与大多数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活动过多、恐惧、过分害羞、抽动症、口吃、注意力不集中、爱咬指甲、吸吮手指、梦游、抱怨、行为冲动等,应找出原因,尽早矫正。下面介绍几种3~6岁幼儿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矫正方法。

一、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因素

1.1抗拒入园: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因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家长平时的溺爱或娇纵,对外交往过少,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群体生活等。都会使幼儿对入园感到陌生和不适应,甚至有些幼儿会对新环境感到恐惧。

1.2孤独: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幼儿有可能因为自小缺少玩伴而养成喜欢独处的习惯,不合群或拒绝接受其他孩子的亲近。

1.3咬指甲:这可能是幼儿发泄内心紧张的一种方式,大多是因为父母或老师要求过高,对幼儿批评过多,态度粗暴所致,致使幼儿只好用咬指甲来减轻内心的压抑。经常咬指甲可使被啃咬的指甲短小变形,个别指甲有可能发生出血或感染。幼儿还有可能通过咬指甲造成细菌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而引起各类疾病。

1.4任性: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难于克制自己。有些幼儿会因为某一件事情大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愿望而采取极端任性的态度和动作。有些孩子活动时喜欢以“捣乱”、“打人”来引起教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

1.5进食问题:主要表现为偏食、挑食、厌食以及进食行为异常。不良的进食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幼儿对营养的吸收和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幼儿缺钙、贫血等,免疫力低下而引发各种疾病。

1.6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难以安静下来做好一件比较简单的事。

二、针对以上的儿童心理问题采取对策

2.1在新生入园前,保教人员要和每个幼儿建立最初的情感。许多新生初入园时,总是长时间地哭闹,这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幼儿园里没有其可依恋的对象。如果在新生入园前,保教老师就和每个幼儿建立了最初的情感,那么幼儿初进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时,心里也就不会那么紧张和恐惧,要记住每个幼儿的姓名。在新生入园前,保教老师就应努力通过相片记住每个幼儿的相貌和名字;当幼儿来园时,对小班幼儿可用他在家用的小名称呼他,同时今后幼儿每天来园时,都要大声而亲切地称呼他,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2.2关注每一个处于心理困境的幼儿。保教老师要善于观察与揣摩幼儿的心理状态,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摸他、温暖他、激励他。要允许幼儿犯错误。由于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幼儿经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幼儿心理发展所必需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正常现象。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标准去苛求幼儿,那么幼儿将被置于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这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发展。

2.3保教老师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幼儿。不管幼儿的出身如何、性别如何、性格如何、长相如何、聪明与否、听话与否、缺点多少,我们都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幼儿,包括接纳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这种接纳的态度,会使得我们能心平气和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这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前提。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与幼儿平等相待。与其交谈时,应尽量蹲下或弯下腰,注意倾听幼儿说话,并与幼儿保持经常性的目光交流,这是一种平等的交往态度,也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尽量不要用命令、警告、威胁、讽刺、指责、贬低、心不在焉等武断的或者高压式的口气或姿态与幼儿谈话,应该多用商量的口气和幼儿谈话。每天都要与每个幼儿有肯定性的接触。这方面的接触包括肢体、表情、目光和语言。坚持每天和每个幼儿说说话或者进行目光交流,或者经常对幼儿微笑,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让我们在与幼儿的交往中,鼓励、微笑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2.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持之以恒。幼儿任何一种心理品质的形成或改变都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应贯穿在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学年甚至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全过程,日积月累才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意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所以不要指望只通过一次或几次的教育活动,就能改变幼儿的不良心理,或培养出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或改变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长远的教育计划。应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融合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随机教育,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生活活动、节日活动、游戏活动等都蕴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时机。担任各项教育活动组织的教师,在心中应该时刻装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抓住在各项教育活动中的一切教育机会,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持续地发展。:

2.5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经验的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不是靠老师的单向灌输而“教”出来的,而是在有关活动的感染、熏陶下,在幼儿与周围环境的发生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然后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作用的关键不在于她对幼儿说些什么,而在于她为幼儿提供了多少心理活动的空间。坚持发展优先和防重于治的策略。发展优先,防重于治是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先着眼于发展幼儿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心理出了问题的幼儿的矫正与治疗上。因为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来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怎样使幼儿心理正常健康地发展,因此,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从效果上看,如果到了幼儿出现了心理问题才来做补救工作,进行矫正和治疗,难度则很大,就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区做后期工作,效果还不一定显著。而如果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就能防患于未然,幼儿的心理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因此,抓预防工作是关键。而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备坚定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他们就不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心理问题最根本的预防。只有坚持这项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2.6要有专人负责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和普及关于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教师和保健医对有问题行为的幼儿,要进行跟踪观察,建立个案分析。要及时地采取环境干预和行为矫正,尽早让幼儿心理的发展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第4篇

关键词: 灾后幼儿 创伤 心理重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的贪婪索取,从而引起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灾害频发,如干旱、洪灾、海啸、地震等。在我国,当汶川地震摧毁北川县城时,小懿懿的父母用臂膀为3岁的她撑起了一片生命的空间,使她幸免于难。而当她被解救送到医院就治后,一条腿被截肢。她躺在病床上,每次醒来都不停地哭喊着要爸爸妈妈。她喊每一位阿姨“妈妈”,喊每一位叔叔“爸爸”。这只是2008年来自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一个孩子,她仅仅是灾害对幼儿创伤的一个缩影。听着那一声声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心在颤抖、在流血。往远了说唐山大地震,据一些专家在对唐山大地震后心理干预的研究显示,尽管已经过去30多年,但地震对很多唐山人的冲击到现在还未消失,经历过大地震的孩子,他们的离婚率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同龄人。并且,孩子的年龄越小,地震对他们身心的冲击就越大。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显示,经历地震的幼儿,他们长大后的心理健康程度远远低于大地震后出生的幼儿。这种由洪水、地震、突发恶性事件造成的伤害叫急性创伤应激。对儿童来说,最多见的反应形式,首先是痴呆、麻木、丧失警觉状态不知闪躲或逃避,接着会出现惊恐、喊叫、噩梦,而且受伤情景会反复在脑中闪现。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对幸存者特别是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在一些遭受飓风、海啸和地震灾害的国家,许多机构、专家,以及志愿者也会在灾害发生后赶赴灾区,从事儿童心理治疗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立即发表声明,希望关注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关于灾后幼儿心理重建的思考

(一)环境支持

对婴幼儿来说,安全稳定的心理和物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在人生开始的几年里就已经存在,如果这些需要在幼年得不到满足,婴幼儿的心理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会导致人格的发展出现障碍。马斯洛的理论告诉我们对于灾后心理的重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物理环境上的保障。对于灾后的幼儿来说物理环境上的保障体现在生理的需要上尤其是其中的衣食的满足,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廉耻”,说的就是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对人良好心理形成的重要支持保障作用。灾后的幼儿生理需求就要靠我们政府的支持和广大民众团结一心的合力作用。其次就是安全需要的保障上,这表现在对秩序、稳定与生活保障的需要上,这些在幼儿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幼儿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失去父母或家庭环境不安定的幼儿往往容易受惊吓,缺乏安全感。对于已经经历了危险,受到了惊吓的幼儿安全感的缺失表现尤为明显。因而,对于灾后幼儿来说心理的重建必须建立在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满足之上。

2.心理环境上的支持呵护。对于灾后幼儿来说我们不仅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生理和安全上的保障,而且要注意心理上重建。对灾后幼儿心理的支持、维修和呵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亲情支持。灾后尽量帮助幼儿找到亲人,如果亲人全部罹难,就找过去与孩子接触过与孩子感情亲近、让幼儿容易信赖的人,如老师、亲戚、邻居、同学等与孩子感情亲近、容易信赖的人。如果实在找不到,应该配备固定的辅助人员较长时间地和孩子在一起,使孩子能与之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通过亲情的支持来安抚幼儿,增加幼儿的安全感。

其次,积极情绪的感染。作为人心理活动之一的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性,特别是成人作为孩子榜样,其情绪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形成安全感。如果成人在灾难面前恐惧、慌乱,尤其是在遭受损失后悲恸欲绝、消沉怨恨,肯定会给幼儿的心灵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成人在地震后不要在幼儿面前述说灾难中的悲惨事件,夸大灾情,而应尽量隐瞒灾害给家庭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亲人的伤亡情况,应保持冷静、沉着的积极情绪状态,为幼儿创设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预防幼儿消极情绪的出现。同时,成人要尽可能保持灾前正常的作息起居,给幼儿安排有规律的、适当的活动,比如看书、玩玩具、和幼儿一起做一些亲子游戏等,尽量让幼儿感觉不到灾难所带来的变化,减轻灾害对儿童的刺激强度。

再次,正视、悦纳、引导幼儿的“退化”行为。2~5岁年龄段的幼儿,一般在遇到创伤后的主要表现是极度依恋,噩梦,夜惊,以及尿床等“退化”行为。这时成人从态度上要正视、悦纳、鼓励幼儿,以此来弱化幼儿的退化行为,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逐渐正视与消除由于灾难造成的退化行为。

最后,情绪宣泄。研究认为人的不良情绪会以不同的方式宣泄出来,情绪的宣泄会有效地释放人心中痛苦的能量,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在灾难中,幼儿眼里看到房屋的倒塌、山体的滑坡,听到的是人们惊恐的尖叫、哭喊,甚至有些孩子还在经受着身体上的伤痛,这些都会使有的幼儿在灾后有不同的恐惧等不良情绪反映,比如恸哭不止,喊叫,惊恐、噩梦、自我封闭等。对此应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孩子把恐惧情绪发泄出来。不良情绪的宣泄途径很多,有诉说、游戏等。通过对不良情绪的宣泄,重建幼儿的心理系统。

(二)应激能力的培养

灾难是可怕的,有时又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痛苦、创伤的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人性的力量与美好。在灾难中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与坚强勇敢的品质,这对于幼儿成长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启示,即培养幼儿应对困境与灾难的能力。只有具有了应对灾难的能力,幼儿才可能在灾难后能从容面对、自助与助人,从而减少灾难带来的创伤。培养幼儿的应激能力,首先必须教授幼儿应对某种灾难的知识。让幼儿认识到灾难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处置得当是可以预防和自我保护的。其次,在传授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游戏或演习来强化对幼儿灾难的认识和他们的正确应对方式。最后,通过游戏或演习后,面对一些预期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还应教授他们一些相关的自救或救人措施,如,受伤后如何紧急处理、危急状况下要懂得舍车抱帅的抉择等。总之,应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助于幼儿在灾难中避免受到更严重的创伤,有利于幼儿灾后心理的重建。

参考文献:

[1]武志红.借绘画评估幸存孩子心理,引导打开心扉.广州日报,2008-05-24.

[2]地震对儿童心理伤害的程度..

[3]华义.汶川地震受灾儿童心灵急需关爱..2008-05-19.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情绪阶段;幼儿教育;精神分析

一、外部环境影响儿童

(一)父母上的“共情”与幼儿

儿童研究者布罗迪博士曾跟作者通信回答作者的问题,23年的研究带给她什么?她回答: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要的东西。

共情是一种情绪反应。所谓共情是一种感情迁移,感情共鸣。从婴儿早期开始,就观察出婴儿间的啼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再例如母亲生病时,父亲对母亲的关爱照顾,幼儿会就父亲行为进行一定感情迁移,用自己幼稚的行为去关心母亲。共情具有一定情绪感染,能体会别人体验的情绪。所以我认为,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植根于父母和婴儿之间的动态的情绪互动的关系中。父母在这方面树立榜样是儿童展现共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亲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培养,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传,孩子会从父母亲的行动上受到更多的影响。

(二)文化与幼儿

幼儿发展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环境影响儿童的典型行为和社会交往的机会,也给儿童提供了行动与思维的重要发展平台,包括玩具、传统工具和符号系统。例如语言和数学强调社会和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发展理论称为社会文化理论。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的研究,主要探讨社会因素是怎样影响人的认知和发展的,社会和文化是怎样塑造人的思维的。遗传上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幼涸拔幕是幼儿园之魂,它代表了幼儿园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它是形成幼儿园办学特色和优质品牌的关键所在。为此,注重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让每个幼儿健康、活泼、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这些话都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就如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所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因此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必备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要关注幼儿园是否利用各个环节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了解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幼儿园与幼儿

上文谈的是文化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现在谈论创造文化的另一个除家庭以外的地方,那就是幼儿园。将学前儿童送到更好的幼儿园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更好的幼儿园在父母眼里等同于更好的环境,影响儿童的受教育品质、培养各方面能力、与人和谐发展等,塑造幼儿人格,归根结底依然是幼儿发展问题。基础往往决定很多方面,需要建设规范、温馨的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家长放心的幼儿园。

二、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发展贯穿一生。发展是指在个体的一生中,为了适应自己选择或生存的环境,个体在能力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生命全程中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受到过去经历的影响,反过来,该时期的经历又会影响个体今后的发展。每一时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价值,同时各个时期又都是同等重要的。在此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儿童时期的发展。生命早期情绪沟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是胎儿期~6周,对情绪信号的初始反应,如:新生儿对其他新生儿的哭和消极面部表情做出反应的能力――哭声的感染性;新生儿对言语韵律学效价的反应是在母亲的母语里而不是非母语里产生。

阶段二是6周~9个月,简单交流,能够与看护人互动。这种现象说明婴儿具有某些有限的能力,能理解看护人的情绪效价,能理解看护人对婴儿的情绪,然后婴儿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看护人保持一致。看护人对婴儿情绪的不敏感也会给婴儿带来不良的影响。

阶段三是9个月~18个月,行为调节和参照流,婴儿开始有能力参照成人的手势、姿势进行交流,即妈妈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在8~10个月之前,婴儿没有明显的倾向追随,凝视或看父母的手势指向。到9个月,婴儿开始展示这种对参照行的理解,这种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除此之外,婴儿还有情绪分享、情绪记忆能力。

阶段四是18个月~2岁以上,他人意识情绪,强调对他人做出情绪反应的重要性的出现,如羞愧、内疚、自豪等。

之后便到了儿童记忆、思维、道德等形成的一个简单体系形成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可见这是一个重要时期。发展是多维度、多向的。发展不会仅仅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无论是外形特征还是个人能力,这时儿童基本上只有一个发展方向――向上发展。之后,发展逐渐表现出一种动态平衡。这个时期,个体的自理能力普遍提高。

例如小朋友们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学会自己吃饭,同时语言学习能力也会有所上升。这个时期需要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挖掘儿童潜能,形成基本的“三观”,注重一些良好品质、行为等的培养。即在此时期内,幼儿园的老师便如一个园丁,幼儿们是幼苗,园丁们对幼苗的培育、塑造等与其未来是否长成参天大树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在这个时期,幼儿开始对自我情绪有较为清晰的觉察。研究表明,儿童将情绪指向某人某物,就会对引发其情绪反应的原因做出响应。实验显示,儿童知道情绪因目标状态的不同而不同。如同两个不能够出去游戏的小儿童,一个是由于受伤而无法出去玩,一个是由于不得已的原因放弃出去玩的机会,这两个儿童体验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前者会体验到愤怒,而后者却是悲伤。面对冲突时,能够觉察自我情绪的儿童更愿意与他人沟通。儿童对多种情绪的觉察,开始辨别和理解他人情绪,幼儿对自我情绪的释放与控制是其对这个世界产生的基本理解。理解和判别他人情绪并对自我行为进行调节,于是便形成了或坚韧不拔,或恣意妄为,或关心理解他人等性格或品质。由此可见引导的重要性。

婴儿时期情绪的引导靠的是家长,而在儿童时期情绪的主要引导者变成了幼儿园的老师们,这也是近年来社会对幼儿教育逐渐重视的原因之一,关系到儿童未来的发展。

三、研究幼儿心理与幼儿园的关系

从一个初生的没有一点生存能力的婴儿,到逐渐晃晃悠悠地走路,一词一句说话,再到掌握了特有的逻辑说出许多童言无忌的妙语,认识更多的成年人,不可或缺的便是引导和教育。幼儿园的存在为幼儿受规范引导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由于幼儿群体具有自身特点,例如无法准确表达出较深层次的想法,对待各类事物认识不清的特性等,这时需要的就是老师们对幼儿身心特点作比较准确透彻的把握。当幼儿有某些行为表现时,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其心理和动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疏导、帮助、教育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其身心健康成长。

从教育方面来说,幼儿园老师们对幼儿心理的研究可更好地针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而不是填鸭式教育。幼儿心理具有共通性,研究幼儿心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对人类更好发展的研究,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研究幼儿心理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幼儿心理知识应用到在幼儿园教学中。俗话说从娃娃抓起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规范、温馨、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让家长放心的幼儿园教师,研究幼儿心理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积极学习幼儿心理学能为幼儿园管理注入新的理念,同时也对管理者即教师、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努力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塑造幼儿积极的人格品质、提供积极的情绪体验,促使幼儿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人的最大价值,从而促进幼儿园的可持m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劳拉・E.贝克,婴儿、儿童和青少年[M].桑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7.

[3][美]David R.Shaffer.儿童发展心理学[M].邹泓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英]茱莉亚・贝里曼.发展心理学与你[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第6篇

【关键词】幼儿情绪 心理健康 情绪与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75-01

一、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一)情绪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和认知是密切相连的,情绪对认知发展具有动力作用。幼儿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同时,情绪对幼儿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赞可夫指出:“如果伴随学习的思考与激动,对发现真理的诧异和惊讶并产生愉快的体验,这些健康的情绪能够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发展,而受压抑、害怕、恼怒、反感可以抑制人的智力活动,阻碍智力发展。”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促进幼儿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诸多因素的不断发展,对幼儿认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反之,则阻碍幼儿认知的发展。

(二)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情绪是人类本能的内驱力的满足。”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情绪直接指导着幼儿的行为。幼儿的不同情绪体验能激励其行为,改变其活动效率,对行为有重要的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活动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消极阻碍作用。

(三)情绪对幼儿个性形成的作用

情绪在个性特征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定的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幼儿会形成系统、稳定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幼儿性格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一定的、不断重复的情景中,反复体验着同一情景状态,这种情绪逐渐稳定成为幼儿的性格特征。

情绪对幼儿认知、个性等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幼儿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应重视幼儿的情绪发展问题,逐步提高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幼儿健康情绪的培养

情绪对儿童认知、行为、个性的形成、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是儿童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幼儿情绪具有冲动、外显、情境性等特征,可塑性较大,因此,我们要注意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

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情绪的这种功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力,即情绪能力。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认知能力不仅是指幼儿能力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内心情绪体验与情感世界,还应包括对别人情绪的认知。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比如让幼儿观察不同的面部表情、声调表情、身体姿态等,让他们说说是什么表情动作、想想在什么情景下,自己或他人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动作;还可以创设某些情境,结合幼儿具体的活动,让幼儿明确感知他在这种情境中的情绪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等。同时,情绪很容易伪装,并不像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因此,我们不仅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还有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要为幼儿提供机会,让幼儿能公开地、无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特别是在幼儿受到挫折感到不愉快时,能够不受压抑地表达和发泄,以减轻幼儿心理上的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然而,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冲动,在冲动情绪支配下,幼儿的认知和行为都会出现偏差,比如会出现乱摔东西、乱发脾气、胡乱骂人、打人等过激行为,因此,我们还需要教给幼儿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培养幼儿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比如生气要发作时,默念数字或转动舌头等。当然,我们也不是要求幼儿简单地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引导他们善于把握自己的情绪,把一切情绪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二)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积极情绪情感的养成,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发展。因此,家长和老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温暖、安全、信任、互爱的环境,使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经常地得以表现,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培养幼儿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

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可以从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两方面入手:从物质环境的角度来讲,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温度适宜、环境舒适、采光照明良好的条件,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无噪音干扰,到处充满了绿色植物和美丽画面的环境,有利于幼儿良好情绪的产生;从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来讲,我们要为幼儿创设和谐、亲近、平等、信赖的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对幼儿进行关心、肯定、鼓励的教育方法,为幼儿提供健康、向上、求美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安定、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等,这些都是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发展所必需的。

(三)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

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情绪、情感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作用则相反,阻碍人们的行为及认知活动。“半块面包”故事我们都听过,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听到了希望与绝望两种不同的声音。积极的心态对幼儿保持愉快的心情、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有重要的作用。乐观和自信是两种积极的情感状态,它是人成功的心理学基础。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积极愉快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当幼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要引导他们发现事情中隐含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方式对待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用积极的方式评价他人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态度,积极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学习用乐观幽默的态度对待所遇到的人与事,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教育,要以表扬为主,适时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讲求艺术,就事论事,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人格,通过批评也达到促进步的目的。从小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http:///Age06Public/Homepage/Garden/Jimmy/LoadHtmlPage.aspx?ArticleID=41828&GardenId=17767/浏览日期:2009.01.07

第7篇

一、被人的需要

孩子们总是希望别人喜爱他,喜欢经常得到人们的爱护和关怀。在家里,父母的能够让他充分享受到安全感、幸福感。在幼儿园,孩子们渴望从老师那里汲取爱的温暖,受到鼓舞。教师的每一句夸奖,每一个轻轻的微笑,都能使孩子们体验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对于那些性格孤僻、内向、胆怯,尤其是平时较少得到成人关心的孩子,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那些能经常得到爱的满足的孩子,他们的心理、个性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所以,对幼儿充满爱心,这不仅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条准则。

二、参与和取得成功的需要

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孩子们的天性。只要周围的事物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并会为达到参与的目的,表示满足。反之,幼儿就会显示出不高兴,甚至情绪低落。积极的参与可以唤起幼儿对本身能力的感觉。如果幼儿能够经常在游戏、劳动和学习等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他就会越来越多地因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而感受到快乐和自豪。他下一次就敢于去做同样的甚至更复杂的活动。参与和取得成功的需要越是得到满足,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就越深刻,幼儿的积极情感也就在反复不断的强化中获得发展。所以,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我们都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促使全体幼儿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教师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要耐心指导、细心引导、精心疏导,力求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完成活动任务,以取得成功的体验。

三、自尊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前进,教育孩子规规矩矩听话和按照成人意志去发展儿童,逐渐为培养幼儿独立的人格,全面发展幼儿个性所代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孩子们比任何时候都表现出自尊的需要。他们学什么、怎样学,玩什么、怎样玩,都不喜欢由成人硬性规定。特别是当他们的某些愿望和行为与成人的要求冲突时,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循循善诱的说理,与幼儿平等地对话,才可能使孩子们愉快地接受成人的指导。否则,幼儿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越是有个性的儿童,逆反心理就越强。幼儿往往会因为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变得反复无常。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是极为不利的。

四、摆脱过失感的需要

幼儿的过失感是在他对事物萌发出某种责任感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说,幼儿年龄小,缺乏判断能力,理智感差,心理承受能力低等,他们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如何,因而一旦犯了过失,就会精神不振,甚至产生惧怕。这种情绪状态说明幼儿意识到某种责任后果的发生。儿童越是有责任感,过失感就越重,就越需要从过失感中摆脱出来。对幼儿发生的过失,成人不宜指责、训斥。那样容易使其形成压抑的心态,整天心神不安。相反,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失,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过失,犯错误是难免的,改正了便是好孩子。一位教育工作者说的很好:“学生的心理很脆弱,承受能力有限,在明知自己的过错并为之痛下决心悔过自新之际,教师最好不要草率行事。拯救灵魂,需要的是耐心,是毅力,是勇气,是宽容。此时,给学生一点面子,就是给他留下了信任、关爱、期望。须知,一个翘首向善、满怀希望的灵魂,他一定能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五、感情交流的需要

幼儿能够对他周围的人表示出有远有近、有亲有疏,这是感情的作用。他们常常把心目中最亲近的人做为感情交流的对象。如父母和对他影响最深的老师。而对感情最近的人,幼儿能把心中的秘密说出来,会在遭受挫折和伤心的时候,把心里的痛苦和委屈告诉他们,甚至在他们面前尽情地大哭一声,以发泄心中的不快。这时候孩子们的感情最真切,需要成人以同样真切的感情对待他们。他们渴望从成人那里获得感情上的鼓舞和力量。因此,促进与幼儿间的感情交流,成人先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创造良好的感情氛围,教他们把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情感都倾吐出来。如果幼儿在他周围找不到交流感情的对象,不能正常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那就会限制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相反,就可能强化了幼儿的消极、不健康的情感。

总之,幼儿的情感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幼教工作如能较多地从关心和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出发,加强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就能从小奠定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为今后培养幼儿具有更高级的社会情感创造有利条件。最后用一段名言与大家共勉:每天给学生送去一个灿烂的微笑,这微笑会像一缕春风、一抹阳光,吹散学生心头的阴霾,温暖学生的心灵;每天给学生送去一个真诚的鼓励,能给孩子们以勇气和力量,进而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激发他们的潜在力量;每天给学生送去一个诚恳的忠告,或故事、格言,能帮助学生剖析事理,明白道理,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8篇

在每年新入园的幼儿园,总有一些幼儿存在着入园不适应问题,使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同时也给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儿童在最初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形成和态度影响其一生。如果这一时期的社会化得以顺利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发展自我意思,促使儿童情感,品德意志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假如这一时期遇到障碍,则会引起儿童焦虑。厌学,品行障碍等问题。因此,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起适应过程顺利与否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此时成人对其内在需要了解不够,甚至加以限制,极易造成儿童语成人的对立。

一、走进家长,给幼儿生理安全感

小一班的乐乐,每天来园就一直让妈妈抱着,妈妈要离开,他会不停的边哭边说:“妈妈亲乐乐一下再走,妈妈抱乐乐一会再走,妈妈陪乐乐玩一会再走……他总是寻找着这样那样让妈妈多留一会的理由,妈妈看着孩子哭闹的样子很是心疼,往往不忍心离开,于是就不停的按孩子的要求多留一会,总希望孩子的情绪能尽快的稳定下来不在哭闹了,可结果是每天送园越来越困难,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其实,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已经无形中被父母在入园期间强化出来了。

消除这种哭闹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行为消退法,去除相应的强化因素,如过多的注意等。幼儿的哭闹往往是幼儿获得父母注意和关注的手段,或是控制父母的手段。如果幼儿一哭闹父母就关注或满足,幼儿的哭闹就会被强化,反之就会被弱化,以后这样就不会再用哭闹来解决问题或控制父母了。父母应定时把幼儿送人幼儿园班内,即使哭闹也坚决不予理会。不过父母要忍住心疼才行,否则幼儿一哭闹,家长就舍不得、受不了,继续强行溺爱幼儿,这样幼儿的哭闹便永远没有消除的可能。因此我们做父母不要溺爱幼儿,要给幼儿合理的原则,也要给他充分的爱,让幼儿生理的安全感得到满足。

二、走进幼儿,给幼儿心理被爱感

首先,观察幼儿。老师正在讲故事《谢谢小猴子》,幼儿们都十分感兴趣,听得都很认真。只有壮壮坐在位子上动来动去的很是浮躁,老师慢慢走过去,很亲切的摸摸他的头,提醒他注意力要集中,可是不一会壮壮竟然哭了起来,老师走进壮壮,蹲下来问壮壮怎么了?但壮壮只是哭并没有回答,这时老师发现壮壮的两条腿紧紧地夹在一起,老师马上会意到他是要小便了。于是轻声问他:“壮壮是要小便吗?”壮壮带着欣喜的眼光,脸上立刻露出轻松的神情,立刻点点头。老师摸着壮壮的头,示意他去小便。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一般选择用行动代替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要求教师只有细心观察才会发现他们的真正需要。

其次,倾听幼儿。就要到午睡的时间了, 菲儿又开始哭了。老师以为她是想妈妈了,于是把她抱了起来,然后,像妈妈一样对她说:“菲儿,怎么了?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的,你给老师妈妈说说,你想干什么呢?菲儿说说,老师妈妈一定会帮助你的,老师妈妈最爱菲儿了,菲儿是老师妈妈的好孩子。”老师的亲切和蔼的语言和态度给了菲儿被爱的心理感受,她接受了老师的爱,并对老师说:“我一个人睡不着,老师你陪我睡好吗?”老师要用爱心感染幼儿,多多倾听幼儿真实的心声,方能了解他们的当下需求。

最后,接纳幼儿。欢欢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来园总是不停的哭闹,也不是很爱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有些孤僻独处。老师每天总是热情的从爸爸手中接过她,把她抱在怀里,帮她擦眼泪,问她在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物,老师以敞开的爱接纳欢欢,通过一周的时间,欢欢的哭闹现象渐渐没有了情绪也逐渐稳定了。

哭闹幼儿一般相对适应能力差,教师要用赞许的语言、鼓励的目光爱幼儿,充分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

三、走进教师,给幼儿环境信任感

首先,培养幼儿独立摆放常规物品。幼儿在幼儿园生活所需物品有毛巾、口杯、小椅子、床等。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中,教师运用标记的方法,让幼儿熟悉识记自己的生活物品的摆放位置,同时也便于幼儿在需要时能独立有序的拿取。如:教师可在进出卫生间处贴上小脚丫,以便于幼儿知道从何处进出;喝水时,教师做好排队的标记,让幼儿根据标记自觉排队接水。

其次,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是小班整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小班幼儿初入园,一定要注重“首映效应”的影响,教师在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除了对各种规则习惯进行讲解外,还要以身作则,示范给幼儿看。

最后,培养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自主意识。如教师告诉幼儿要吃饭了,幼儿知道要搬椅子坐在桌子边,并且知道坐在什么标记的桌子边。午睡时间到了,知道哪张床是自己的,怎么脱衣服,怎么摆鞋子等。幼儿这些独立行为习惯的不断养成,能够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种信任和认可感。这样幼儿就避免产生对教师的口令不明白,对自己的能力不认可的现象,而表现出茫然无措,甚至焦虑而哭泣的情绪。

第9篇

小蜥蜴雷昂臭臭完之後找不到纸,他捡到一条旧短裤,自以为那是别人丢弃的,便心安理得地拿它擦了屁屁。然而在“正义小精灵”提醒他时,他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觉得很是羞愧,及时地去弥补了过错。“正义小精灵”、用旧短裤擦屁屁,这些幽默、奇异的元素,调动了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慢慢地步入情节。而最出新之处无疑是在结尾出现的戴着“帽子”的小兔侠,令故事有了新的理解,不禁让人莞尔。

这个故事线索简单清晰,然而细节处却折射出奇异的色彩,结尾处可爱稚气的小兔侠又形成了叙事的张力,给原本童话的结构增添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童真童趣。透过画面和文字,孩子们跨越不同的国界和文化背景,共同走进另一个奇异的世界,在那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无限扩大。就如同观赏一部精彩的儿童剧,绘本在引起孩子视觉愉悦的同时,也让孩子零压力地融入其故事情境;而雷昂和小兔侠传神的表情描画,又陶冶了孩子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处于学前期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有个重要的特点:自我中心性,即他们倾向于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和他人。在心理学中,“自我中心”并非意味着自私,它只是简单地表示儿童经常设想其他人和他们有着共同的感觉、反应和观点。雷昂看到这条孤零零的旧短裤,觉得除了用它擦屁屁外没有其他用处,他理所当然会以为它对别人也没用。所以同样,这个阶段怕狗的小孩,可能会认为所有孩子都怕狗。在某些场景中,你甚至可以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讨论”,上前仔细一听,每个孩子都讲得很热烈,但彼此间却没有任何真正的交流。当“正义小精灵”质问雷昂“难道你就没有想过那也许是它的主人无意中丢失的”,它正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感知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你看,拥有观点采择的能力、拥有考虑另一种可能的能力对我们的生活真的是帮助很大!从前运算阶段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到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去中心化,再到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儿童的认知发展就是以这样一种进程缓缓地向前推进。孩子们一直是在努力地理解这个世界!

“未经允许不能随意拿他人的东西”,这是老师教给雷昂的一个社会规则;虽然雷昂一时忘记了,但经“正义小精灵”提醒,他还是及时意识到。学前期的儿童进入了道德的他律发展阶段,即孩子在他人的控制指导下,会有很强的规则意识;知道违反了规则就应受到惩罚。如果你曾读过有关脑和神经系统的文章,可能就会知道,孩子的冒险、决策和冲动行为是由前额叶控制的,前额叶在孩子三至四岁的时候就发育了,可前额叶功能的完善至少要二十年的时间!在孩子自身的前额叶能有效工作前,父母和老师必须“借给”孩子一个“前额叶”,例如进行“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或是“不准打人”之类的言语引导,来帮助他们了解规则和限制,因为这些标准影响着孩子们处理很多问题的态度。儿童的道德发展,完善人格的形成,正是他们和外部世界不断交往,并且自己不断内化一系列判断标准、是非原则的过程。

我在带几个孩子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小家伙们看得津津有味。绘本画面清新浪漫,趣味盎然,营造出一种安逸舒适的氛围。图中到处充满了富有童真童趣的小装饰,可爱的瓢虫、灿烂的花朵……明媚地装饰着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全书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互动,以短裤作为媒介,展开全绘本的故事。书以绿色作为主色调,洋溢着一种轻松的氛围,也洗涤了读者的视感。画者着重颜色的展现,不拘于线条的约束,独特的树叶表现方式,让画面更加富有情趣。往往一页没有看完,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像“我也想在山顶上晒太阳”“雷昂好害羞呀,那三只瓢虫看到他犯错了”,还有对小兔侠到底是在天空中飞还是在半空中跳的争论。当读到义愤的小兔侠质问雷昂“有谁告诉过你,我们可以不经允许就去碰人家东西的吗?在学校里老师都是怎么教你的?”有些孩子反应过来,说:“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未经许可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可是呀,每一个天真的幼儿,脑子里满满的都是奇思妙想,天空可以是粉红色的,刺球树可以是带着轮子移动的,雷昂可以是一个幼儿园小班学生,小兔侠可以变身成为一颗扁豆,那么,当另外一个五岁的小姑娘对故事情节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她注意到・雷昂让小兔侠生气了,可是小兔侠没有侮辱雷昂,也没有说尖酸刻薄的话,他用很巧妙的办法,让雷昂明白了道理。小姑娘觉得,这样真好!

故事中的小蜥蜴是年幼孩子的一个缩影,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学前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典型特征――认知上的自我中心化和道德发展上的他律性。绘本也是在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幼儿心理小像”。

聪明、天真、独特的你,看完这个故事之後,又想到了什么呢?

第10篇

关键词:分离焦虑 心理准备 幼儿健康

一、正确应对幼儿的分离焦虑

新入园幼儿情绪波动突出,特别是接送的时候更为突出。分离焦虑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自身保护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提到分离焦虑的时候不用太过于紧张和焦虑。分离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的最初即幼儿出生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和妈妈分离,当幼儿和妈妈分离的时候会本能地产生这样的恐惧,所以幼儿分离焦虑的种种表现其实都是在和母亲去表达他的恐惧和他的情绪。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幼儿的这种情绪变化,特别是哭闹特别厉害而哭闹时间长的幼儿,更应该用足够的耐心应对,而不是吓唬或惩罚。

二、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情绪

幼儿入园后家长要调整心态 ,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让孩子坚信上幼儿园是他必须经历的事。家长要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告诉孩子:“你要上幼儿园了,在那里你会认识很多小朋友,交到很多新朋友。”再告诉孩子上幼儿园的其它好处,要讲得绘声绘色、充满诱惑,使孩子充满向往之情,产生上幼儿园的愿望。目标是让孩子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自豪,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我要上幼儿园了!向往:幼儿园里可以学好多本领,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开心啦!熟悉:我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做什么事情,妈妈都告诉过我。 安心: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 当孩子在家哭闹、不想上幼儿园时,如果您确信这只是孩子不适应的反应时,可以淡然处之。入园期间,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与孩子多一些身体接触和抚慰,但一定不要随便哄孩子说:“好好好,我们明天不上幼儿园。”家长可以简单地向孩子说明:“孩子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家长上班一样。”然后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上幼儿园的问题不再讨论,也不再深究。这种处理方式反而能缩短孩子哭闹的时间,减少大人孩子的痛苦。

三、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然后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家长可以先带孩子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和游戏设施,这样,孩子入园后就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紧张情绪。幼儿园中的滑梯、秋千、积木等游戏设施以及老师教孩子唱歌、跳舞、画画、游戏等等活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如果可能,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幼儿园里的老师,并且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这样孩子再入幼儿园后,就不会因为不认识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而感到陌生和紧张。

四、要有科学的教育措施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措施,维护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在平等和关爱中教育幼儿

教师要用爱心、耐心温暖每位幼儿。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句关怀的话语对幼儿来说都是一股暖流。当我们用关爱和宽容的目光去审视孩子时,你会发觉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材。孩子的依赖感强烈,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需求,当他发现教师也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爱自己,他们才能放下戒备。教师此时的教育方法是用爱与宽容来做前提,所以幼儿能更快地转变他的心理倾向,愉快地融入幼儿园的教育生活。

(二)对幼儿进行良好情绪的引导

焦虑、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绪是孩子的正常表现,教师要正确对待,对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不要指责,而是要找出适合孩子的发泄方式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阵,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平静下来。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美貌的照片、手帕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上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次断奶,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用我们的爱心去引导,家园携手,一起努力,我们的孩子会很快地露出他们灿烂的笑脸,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快乐地在他们的乐园里成长。

参考文献:

第11篇

观察者,是现代幼儿教师应该扮演的一种角色,但是观察幼儿不是为了记录,更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观察幼儿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幼儿,以便能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或者给幼儿以适宜指导和帮助。那么,如何理解幼儿心理行为的具体含义,即如何透过幼儿的外显行为来了解幼儿的内心状态、内心需要就成为关键之关键。

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些对幼儿“心理行为表现”诠释的材料,希望能为大家正确地理解幼儿提供一点帮助。

1.如果某个孩子经常有如下两种以上的行为表现,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孩子正处在的心理紧张状态,内心充满焦虑,他需要成人的抚爱和帮助:

异常活跃;

沉默不语;

经常尖叫;

喜欢恶作剧;

排便无规律;

喜欢模仿别人;

喜欢炫耀自己;

说话结结巴巴;

刻意寻求别人的注意;

仪式性强迫行为;

努力使自己变得滑稽可笑;

避免参加竞技性游戏;

行为举动带有强制性;

从来不和别人目光对视:

紧紧抓住成人的手;

常常嚷着头痛或肚子痛;

小偷小摸, 有盗窃行为;

不能融入同伴的游戏之中;

常常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

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一个小动静也会吓得跳起来;

孤僻,总是喜欢一个人呆着;

沉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之中;

不能控制自己的笑容,常常傻笑;

抓住别人的一点小错误就不放手;

爱说假话、爱打人,故意损坏东西;

吮手指、吮被角、吮衣角、咬指甲;

睡眠不稳,夜惊(从睡梦中突然惊醒甚至坐起);

对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称赞不能作出正确的反应;

持续(用力)眨眼睛、挖鼻孔,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动等等;

行为举止和孩子的年龄不相称,而像更小的孩子做的事情;

残忍性行为(欺负比其弱小的同伴或虐待小动物等)来宣泄和缓解内心的不安情绪;

喜欢“粘人”(由于缺乏安全感,粘任能满足他心理安全需要的人,进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恋物行为(离开了某样陪伴惯了的东西便忐忑不安的行为。如一个5岁的男孩从来没有离开过他襁褓时代用过的那条旧包被,一旦从他的怀里夺去了这个东西,他就会烦躁不安、哭闹不休,这小孩就可能得了恋物癖)。

由于近年来,孩子生活中教育的比重逐渐增加,加上家长将日趋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压力提前转嫁到孩子身上,因此,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孩子出现上述问题行为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2.如果某个孩子经常有如下的行为表现,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孩子正处在心理自卑状态之中,他需要我们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或者创造条件让他积累成功的经验,然后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贬低、妒嫉他人;

超乎寻常的安静;

常常为自己辩护;

处心积虑地取悦别人;

将自己的错误推给别人;

不能发现自己的任何优点;

好胜心太强, 总是试图证明自己;

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极度敏感;

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

难与他人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交流;

对于新的陌生环境常常有莫名的恐惧感;

不能正视他人的赞扬,也不能做出积极的反馈;

过度怕羞, 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

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然后让别人去关注他;

拒绝交朋结友。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自卑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疑神疑鬼。自卑的孩子对父母、老师、小伙伴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别人对他们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自己;

过分追求表扬。自卑孩子尽管自感“低人一等”,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父母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来获得,如,弄虚作假、作弊等;

回避竞争、竞赛。自卑孩子十分渴望在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因而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

3.如果幼儿经常出现下列心理行为为问题时,可能说明正在努力引起成人,特别是老师对他的关注:

“假无能”——本来早已经会了的技能,现在突然变得“不会”了,有的孩子甚至返回到“无能的婴儿期”。有的孩子公开地说:“我太小,我什么也不会!”进而什么都需要成人的照顾。心理卫生学认为, 出现“假无能”是幼儿适应不良的一种表现。 当幼儿使用种种方法都得不到老师或父母的关注或爱后,他们的这种“假无能”反而轻而易举地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关注和爱——事事都有成人帮他、陪他、哄他,满足了他的被人关注和获得成人的爱的需要;

“生病”——本来无病,却声称自己生病了,有时装得很像,成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关注他、呵护他——这也满足了他的被人关注和获得成人的爱的需要;

“人来疯”——这种“人来疯”有别于一些孩子每每见到人多时的瞎胡闹、乱起哄, 而是指某些孩子对自己不受关注的反抗。其“潜台词”可能是:如果大家还不把我当作一回事,那我还会闹得更凶! 有的孩子常表现出 “人来疯”,吵闹不停。那可能是因为孩子宁可接受皮肉之苦,也不愿忍受失去母亲关注的寂寞。 因为客人来后,母亲过分专注于客人而使孩子受到了冷落。

故意捣乱——他一会站起,一会发出怪叫,一会又去打扰其他同伴的学习——这往往是幼儿在处心积虑地想引起他人的注意,特别是想引起老师关注的一种伎俩。

因此,当幼儿出现了上述类似的行为问题时,成人要对自己进行反思,是不是我们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过于冷落了孩子?如果是,我们就应该给孩子以适当的关注,让每个孩子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长。

4.如果某个孩子经常有如下的行为表现;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孩子身心经常受到伤害,他们正在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来减少外界对他的伤害:

孤僻、自闭——独来独往,不与其他任何小朋友交往,可以避免由于身体弱小,或某些劣势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蔑视;

沉默——特别是教育活动中拒绝回答问题,在与同伴交往中很少说话,是为了避免说错被批评、被取笑;

说谎——在许多时候是幼儿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在幼儿说实话后遭到惩罚或幼儿失误后受到的处罚过于严厉的条件下,幼儿往往会在干“坏事”、做错事后冒险去说谎, 而不愿说出实情,以逃避惩罚;

“恶人”先告状——由于教师的教育失误,在幼儿心里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先告状可以避免被批评和处罚”。因此,为了避免被批评或处罚,许多幼儿往往采取了“恶人先告状”——明明是因为自己的不对而引起同伴冲突, 但为了避免批评或处罚,他们往往先去老师处说同伴如何如何的不是。

第12篇

【关键词】自我中心言语; 认知心理学; 幼儿; 思维

儿童从三四岁起就常常会边玩边嘀咕, 一个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说些什么。这种自言自语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是幼儿心理发展和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本文尝试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阐释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 并从这一角度来思考幼儿教育的某些实践问题。

一、什么是幼儿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话题之一, 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指幼儿在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发出的、似乎并不在意能否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的自言自语或公开说的话。

研究者以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作了不同的划分。皮亚杰从幼儿言语的机能出发将其分为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其中, 自我中心言语包括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三种表现形式。维果茨基则依据自我中心言语的功能和作用将其分为自我中心的沟通、幻想游戏和针对非人类物品的谈话、感情的释放和表达、形容自己的活动和自我引导、大声读出以及听不见的喃喃自语几种类型。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有特定的发展路径。儿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自我中心言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据皮亚杰统计, 3 岁以前, 自我中心言语占全部言语的 1/2 至 3/4; 3 岁至 6 岁, 自我中心言语逐渐减少, 大约在 1/2 至 1/3 之间; 7 岁以后, 进一步减少到 1/4。而维果茨基则认为, 自我中心言语在学前阶段增加, 在初小阶段逐步减少,其出现频率呈倒 U 型; 当自我中心言语被部分内化时, 公开的自我中心言语便减少; 当自我中心言语被简化及内化时, 会产生结构和文法上的改变;随着儿童的进一步发展, 他们自言自语的时间由跟随在行为之后转变为出现在行为之前, 具有计划和规范的功能。

另有研究发现, 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与任务难度高度相关, 尤其是在中等难度的任务和困难任务中。父母在场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出现频率没有影响。在学前阶段,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的一部分自我中心言语被内化了。

二、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

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言语发展必经的阶段,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关联。认知心理学关于前额叶发展、执行功能发展和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等三方面的研究能解释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

1.幼儿前额叶的发展

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 是控制和整合各种复杂关系表征的生理基础。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活动, 诸如意识、思维、想象、注意等都与前额叶皮层的功能相关。

维果茨基发现, 以下情景中幼儿会出现比较多的自言自语: 从事较为困难的活动时, 有较多的社会互动机会时, 目标导向的活动中, 解决问题时, 学业活动中, 单独游戏或与能敏感支持幼儿活动的成人一起活动时。可以看出, 以上诸多情景涉及推理、问题解决等加工过程, 与前额叶的功能有诸多联系。因为前额叶是脑种系最新的产生区域, 也是发展较晚、成熟最慢的区域。前额叶的发展一直要持续到青少年时期, 甚至可能是成年早期。幼儿期前额叶发展缓慢限制了幼儿意识和思维的发展; 而语言动作调节功能发展的不足使得幼儿还不能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 因而在问题解决中或游戏中幼儿易出现自我中心言语现象。

2.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

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系统是一种调节、控制、综合、分析个体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的监控系统。幼儿执行功能是指幼儿对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能力, 其本质是幼儿对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从而产生协调有序、具有目的性的行为。

在幼儿期, 前额叶的发展和执行功能的发展是平行的。研究显示, 执行功能最早在大约 1 岁时产生, 而 2~5 岁是幼儿执行功能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期及以后, 执行功能各方面都发生着系统性的变化。尽管有证据表明幼儿在生命初始两年就拥有执行功能, 但这些功能要达到完善还是要到前青少年期。

执行功能的发展与幼儿心理理论、语言、记忆的发展密不可分。幼儿前额叶发展缓慢、不完善,控制和整合复杂关系表征的能力不足, 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的调节、控制和分析的能力有限, 在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和认知转换上存在困难。这些原因导致幼儿在解决问题或游戏时只得借助言语张开嘴巴“大声地”思考。

3.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4~7 岁的幼儿其思维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内化的程度, 因此当面临新的或者困难的任务时, 他们便使用自我中心言语作为自我指导和自我导向。

皮亚杰曾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6 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 其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 但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集中性和不可逆性。皮亚杰认为, 自我中心言语是前运算阶段的一个特点, 是幼儿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表现。这个阶段的幼儿在与他人交流时不考虑听者的需要, 只考虑自己的观点,很难从他人的角度看事物, 也无法接纳他人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中心的消解, 他们才逐渐学会与他人交流时考虑他人的观点, 自我中心言语也逐渐消失。

维果茨基的观点与皮亚杰不同。维果茨基(1962) 认为, 自我中心言语是从有声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和中间阶段。依据他的观点, 幼儿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出声的思维。他们大声地思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从内部控制自己的思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他人的言辞命令所引导, 当幼儿试图调节自身行为时, 他们就会模仿那些有声的言辞来帮助自己。维果茨基认为, 随着幼儿思维的发展, 自我中心言语不是消失而是发展了, 即转化为内部言语了。

加里培林则认为, 幼儿最初的智力活动只是一些实际的外部活动, 等到逐步内化了才使得智力活动最终形成。这个转化过程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 即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使活动不直接依赖实物或模型, 而利用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进行。用加里培林的话来说,“活动向言语方面的转化不仅意味着用言语来表达活动, 而首先意味着在言语中完成实在的活动。”“如果没有言语范畴的练习, 物质的活动根本不能在表象中反映出来。”正是这一言语活动才使抽象化成为可能。

三、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研究的启示

自我中心言语在语言与思维相结合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帮助幼儿掌控自己的行为(Allyn & Bacon)。幼儿自我中心言语对于幼儿内化语言、用语言指导自己的行为以及元认知的发展产生着影响。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对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研究给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1.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 让幼儿学习保持安静是一项基本的训练。我们熟悉这样的话语: “谁安静,我安静”,“眼睛向前看, 嘴巴闭起来”,“小眼睛看黑板, 小耳朵竖起来, 小嘴巴闭起来, 小小手放背后”……在教学、游戏和生活活动中, 教师通常要求幼儿安安静静、不发出声音。然而, 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是必然的存在, 我们需要反思这样的常规教育。

要求幼儿保持高度的安静, 禁止幼儿发出自我中心言语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 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其内部言语的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 是幼儿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逐步派生出来的。而内部言语与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 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机能。因此, 过度禁止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会影响其后期内部言语的发展和意识的产生。

其次, 情绪在思维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情绪信息存储于长时记忆中, 在大脑加工过程中具有优先性, 并且可以阻碍或促进认知学习过程。如果教师一再要求幼儿绝对保持安静, 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进而影响幼儿的思维和认知。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研究发现, 与不能意识到自我中心言语的幼儿相比, 能意识到自我中心言语的幼儿其语言表达技能更好, 能更多地使用自我中心言语。而那些自我中心言语与任务相关不大的幼儿, 在班级中更少参与有目标导向的行为, 其社会行为表现更差, 也有更多的行为问题。

因此, 教师应允许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事实上, 成人在面临某些困难时, 也会借助自己的声音安慰自己、鼓励自己; 在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时, 也常常嘴里嘟嘟囔囔, 用语言理顺自己的思路, 甚至借助语言来解决问题。成人尚且如此依赖语言, 有什么理由要求幼儿始终保持安静呢?

2.留心自我中心言语, 提供恰当的帮助

Rubin (1982)曾测查社会退缩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使用状况。他发现, 儿童的社会技能越少,其自我中心言语或想象游戏就越少。Rubin 据此建议, 考虑到他人的自我中心言语对于儿童有着重要的复制作用, 可以帮助儿童将他人的社会性技能运用到自己身上。因此, 可以考虑利用自我中心言语对幼儿进行某些方面的心理治疗。

研究发现, 自我中心言语的最初目的并不是用来与他人沟通的, 而是为了自我规范和自我沟通, 或是引导自己的思考过程及行动。为此, 观察和记录活动中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情况是教师评估幼儿发展和调整教学节奏或策略的途径之一。由于自我中心言语出现的必然性和自我中心言语带来的益处, 教师应该留意、倾听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