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能化社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早,老龄化程度较高。同时,兰州市的经济、科技发展也属于中国比较落后的地区,这对创新养老服务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兰州市首先对智能化养老进行了尝试,并以政府购买为主,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的形式,初步构建了具有兰州市养老特点的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课题组以兰州市城关区接受智能化养老服务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调研对象,走访街道、社区等地对150名老年人进行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率为84.7%。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二部为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认知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6年10—12月,课题组以兰州市城关区接受智能化养老服务的60岁及以上老人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采取走访街道、社区和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率为84.7%。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二部为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认知情况。本次调查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SPSS19进行统计分析。考察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智能化社区养老的关系,即以智能化养老的了解程度、智能化养老支出、智能化设备使用、智能化养老服务内容以及社区与家庭参与度作为自变量,分析其对智能化社区养老的影响程度。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与女性人数比例基本持平;年龄分布方面,65~69岁占31.5%,为最高,70~74岁占30.2%,次之,其他年龄段在15.0%上下;从被调查老年人居住状况看,独自与配偶居住比例最高,为36.57%;独自居住、与子女居住较为接近,分别为28.12%和28.89%,其他居住方式为6.42%。
2.2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的障碍
2.2.1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了解程度不高的障碍。在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22.29%的老年人能够认识到智能化养老是现代技术的智能集合在养老全过程的应用,超过2/3的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概念不清楚,见图2。这一问题不只集中在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中。
2.2.2经济方面的障碍。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对养老收费敏感。在对智能化养老服务收费的问题上,只有12.53%的老年人愿意支付设备安装费用,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付费。对按月适当收取智能化养老服务费用,调查对象承受区间额度为100元。上限为500元的调查中发现,82.21%的老年人可接受付费在100元以内,9.08%在100~200元,其他区间均低于5.00%。
2.2.3设备使用的障碍。在对老年人期望的智能化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方式调查中发现,老年人仍然习惯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进行评估,其次是在POS机上即时评估和网上评估,说明老年人倾向于简单、熟悉的智能终端。调查中发现,78.49%的老年人能够使用简单的智能化设备,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智能手机(65.32%)、数字化电视(17.50%)和联网电脑(11.30%),大部分老年人只具有使用简易智能化养老服务终端的能力。
2.2.4服务内容单一的障碍。调查发现,38.74%的老年人认为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生活服务方面的帮助,13.35%的老年人认为提供了健康服务,但提供的安全管理、精神慰藉项目较少,分别为5.47%和2.86%。同时,有39.58%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完全没有智能化养老服务项目。
2.2.5老年人所在社区与家庭的力量未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能力的障碍。调查中发现,80.00%以上的老年人认为智能化养老服务能够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有帮助,说明目前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认可或接受度较高,但也有一部分老年人认为智能化养老服务不能或者仅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较少的帮助。通过引入老年人居住情况和自理能力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居住情况的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认可度”不同。
3兰州市智能化养老服务发展问题的成因
3.1政府投入不足
智能化养老服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服务内容上涉及到医疗健康、生活服务和娱乐文化等方面,在运作上需要卫生、民政和财政等部门的配合,特别是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才能促使智能化养老服务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是一个微利行业,经济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产生。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化养老环境还不完善,市场参与度不够,源动力不足,智能化养老服务开展缓慢,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1]。目前,兰州市智能化养老服务市场参与的企业参差不齐,服务不规范,质量难以保障,对养老服务的运营商、智能化终端设备等没有相关机构予以评估。政府应尽快出台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标准与运行机制,以保障智能化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3.2企业缺少参与动力社区里的商业行业
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动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市场补偿机制的缺失。养老服务属于微利行业,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商业性养老服务行业难以发挥作用,企业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外部补偿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二是养老产业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2]。养老服务产业前期需要在场地、设施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且投资收益的周期长,给养老服务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困难[3]。三是企业与老年人缺少信任,老年人消费能力有限。由于企业与老年人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加之政府缺乏引导与监督,相互之间信任感不强。同时,老年人收入较低,难以支付较高标价的商业性养老服务项目,造成社会化养老的源动力不足。
3.3社会组织缺乏参与渠道,老年人社会化养老意识不高
社会化养老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难以解决养老服务严重的供需矛盾,为了填补养老服务供应的缺口,需要积极引导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参与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单一,多以政府指定为主,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多元参与机制,致使养老服务易形成垄断,市场活跃性较低,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影响了社会化养老的整体推进。同时,大部分老年人消费观念保守,自费购买养老服务意识不高。智能化养老服务环境的构建需要前期较大的投入,而大部分老年人由于对智能化社区养老不了解以及经济原因,参与消费养老服务的意识不足,使社会化养老市场发展的需求动力不足,这已成为制约智能化社区养老发展的重要原因。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老年人传统的养老习惯,树立购买养老服务、愿意为养老支出大部分收入的意识。政府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支付方式,如以房养老等,引入银行、保险公司,为老年人、金融机构与养老机构搭建一条互信、互托和可行的社会化养老之路。
4完善兰州市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对策
4.1加速政府部门改革,构建智能化养老制度环境
智能化养老服务是综合性的服务工程,它的发展既需要民政、规划部门统筹,也需要财政、卫生、劳动和文化等部门的配合。兰州市智能化养老服务处于起步阶段,运行机制、运营制度等方面尚不完善,因此,应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探索。政府部门应做好规划,制定智能化养老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建立健全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家庭等在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保障[4]。同时,应建立专业化、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体系,出台服务评估办法,制定服务评估标准和细则,进行专业、客观和公正的评估,为智能化养老构建发展的制度环境。同时,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老年人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智能养老服务管理部门的规划与协调,加强卫生、民政等多部门合作,将老年人健康信息和老年人基本信息整合,实现老年人信息统一管理并及时更新,为其他部门提供形式统一、内容权威的老年人信息服务,构建智能化养老服务的信息基础。
4.2完善智能化养老软、硬件,构建智能化养老运行环境
智能化养老服务是建立在老年人健康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应对静态数据(老年人基本信息)、动态数据(老年人健康数据)做好更新与分析,提供突况预警,合理规划养老服务资源,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智能化养老服务系统建设应按照统筹协调、分步完成的原则进行。系统内容应包括安全预警系统、信息系统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系统等。以服务中心平台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核心,整合互联网、呼叫器、智能感应装置和热线服务等功能,形成系统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5]。同时,应充分发挥通讯运营商的功能,推动无线网络和高速光纤的覆盖范围,提高网络信号的传输质量,构建智能化养老的网络环境。此外,智能化养老系统应转向数据分析预测、实时监测功能等技术深度开发上来。同时,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鼓励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参与智能化养老服务技术的开发。
4.3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养老消
费首先,在社区宣传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功能和优势,让老年人了解智能化养老提供的服务内容;其次,考虑到老年人对智能化设备比较陌生,应从最容易获得的智能手机入手,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逐步推进其他智能设备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同时,扩大智能化养老宣传范围,让更多的老年人子女认识到智能化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子女帮助老年人选择服务并提供设备使用支持,鼓励老年人智能化养老服务消费。同时,社区服务中心应利用好地域和情感上的优势,通过组织老年人活动、培训和提供场所等方式参与到智能化养老服务中来,充分发挥老年人与智能化养老的桥梁作用。
4.4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现在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多集中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服务和家政服务,在老年人的私人定制服务、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提供内容不足。面对老年人不断增加的需求,智能化养老服务需要制定出养老服务项目的明细内容,主要包括家政类服务、护理类服务、出行类服务和娱乐类服务等内容。在具体服务项目种类、内容确定上,应以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同时养老服务平台应对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加大技能与素养培训,从而达到增加服务种类、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社会化养老已是中国养老的必由之路,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方式。通过政府引导,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构建智能化养老环境的方式,稳步推进智能化社区养老,将会有效地缓解中国社会化养老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曾新勇.基于智慧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化,2013(6):32-34.
[2]高盼.通过“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养老建设—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智慧养老工程[J].中国信息界,2014(5):51-52.
[3]谢家瑾.谈物业管理与智慧社区建设[J].中国物业管理,2013(8):15-17.
[4]艾益民.养老社会化服务机制的综合比较分析[J].城市现代化,2010(9):23-29.
论文摘 要在国家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智能社区的构建成为信息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目的出发,分析论证构建智能社区需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构建的几点建议。
我国社区智能化起步比较晚,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智能化小区的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相应产品的开发也还停留在单一功能阶段。因此,大力发展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构建,使小区智能化产品向集成化发展,由单一功能的专用产品向多功能集成化、一体化系统发展成为社区建设的重点。
1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目的
智能社区系统是将现代建筑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密切结合,为小区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管理,为居民生活提供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以实现快捷、高效的物业服务,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1)物业服务与管理。包括如下几项:物业的综合信息服务,如收费、结算等信息服务;远程抄表及管理,如水、电、煤气、暖气的抄表与收费等;车辆的出行、停放管理;公用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如垃圾储运、园林浇洒、排污等;电子公告牌的管理、小区广播或音乐播放的管理等。
2)安全防卫。小区出入管理、社区周界防卫、电子巡逻、电视监控、对讲与门禁控制、防盗防宰报警、紧急求救等。
3)多元信息服务。综合信息网络,如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Internet等;公共电视、VOD点播;开关的远程控制等。
4)家庭办公智能化。家庭远程办公、室内环境的调控、家电智能化控制等。
2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需要遵循的原则
从构建智能社区的目的可以知道,社区的智能化就是为了综合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因此,构建智能社区网络,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前瞻性原则。住宅智能化建设是以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要求为前提的,因此,构建智能社区要有前瞻性。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家庭的家用电器是非常缺乏的,住宅建设也就无需考虑电气设备的所需的配套设施及放置空间,而近些年来,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因此,住宅建设中就要通盘考虑相应的配套措施。如电话、电脑的布线及相关信息的接收平台等,都需要考虑在内。此外,小区是一种使用寿命很长的大件商品,所以,要选择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智能化系统技术和智能设备,以免因为技术的落伍造成智能化社区性能太低而被淘汰。
2)成熟性原则。在考虑技术设备前瞻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所选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性,保证智能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
3)兼容性原则。作为依托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系统,因其技术更新换代升级比较快,所以,无论是系统设备还是操作软件,都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以避免因为硬件种类的不同而系统不兼容。 转贴于
4)升级性原则。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区智能化系统的规模、技术水平、功能都将不断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社区的智能化需求也将不断变化,因此,智能社区系统要把未来的可能性和系统的适应性放在一起考虑,以满足智能化小区服务的升级发展要求。
3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建议
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不但是企业单方面关注的课题,也是政府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构建智能化社区也要综合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要统观全局、科学规划,加速发展社区的智能化。
1)政府与企业形成联盟,共建智能化社区。社区智能化是政府推进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社区智能化建设也为企业开辟了一片新市场。如果政府能够积极引入企业投资,在相关项目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并给予企业以政策支持,不但可以减轻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负担,还能壮大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选择发展模式。因为每个国家的具体状况不同,因此,各个国家的社区智能化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及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构建社区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模式时,绝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的某些比较成熟的社区智能化发展模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完善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已开展了社区信息化服务工作,如社区网站、社区娱乐系统等,为市民提供了各种智能化服务(餐饮、教育、维修、家政等)。但是因为没有健全的宣传系统,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居民并不了解社区所提供的这些服务,这就使得很多社区的智能化设备形同虚构,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参与企业投资效益很低。这样,肯定会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未能够达到社区信息化利国利民的目的。所以,应该加大社区智能化的宣传力度、完善宣传模仿,让社区居民都能够了解并意识到智能化服务带给他们的便利和好处,并促使其尝试使用。
4)利用智能化设备提供教育学习机会。随着我国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产品的普及,网络成为最便捷、信息量最丰富的媒介。如果能够通过社区服务网站提供居民所需要的信息,将会迅速的促进社区智能化的发展。针对我国目前部分中老年居民缺乏使用互联网能力的现状,还可以通过社区智能设备,为居民提供网络教育培训,给居民提供学习的机会,这将会培养社区居民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和习惯,促进社区智能化的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玉坤.居民社区网络管理平台的开发[J].信息技术,2006,06.
[2]李凤安.网络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03.
[3]孙春燕.智能化社区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6,01.
摘要:在成功老化、积极老化和在地养老等理念的提倡和实践过程中,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有助于为老服务的持续进步。文章回顾了发
>> 人工智能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 智能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管理研究 智能化养老 破解养老服务难题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化综合养老服务平台研究 关于智能化社区及家居智能化的现状与应用 智能化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究 湖南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对策研究 电子智能化立体车库的研究现状与走向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建筑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北京海淀区的智能化养老 智能化养老空间的设计探索 智能化数字电源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智能化网络的设计与研究 智能化温室大棚的工程研究与实施 智能化水果采摘机的研究与开发 关于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的研究 电力营销智能化的研究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 QuynhLê.Hoang Boi Nguyen and Tony Barnett,
Smart Homes for Older People:Positive Aging in a
Digital World.Future Internet,2012,4:607-617.
[13] Saposnik,G.,& Levin,M.(2011).Virtual
reality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A meta-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ians.Stroke,42(5):
1380-1386.
基金项目:北京市财政专项项目:基于云计算的社区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PXM2012_178215_000006)、老年服务国际实验室建设(PXM2013_178215_000007)
关键字: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Abstract: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is made up of building,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one of the new typ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projects include not only the fire control system, it also contains other automation engineering. With the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gradually by what people valu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arried out smoothly.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the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ropriate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lan.
Key word: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chem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融入,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不仅可以对建筑所运行的费用进行节省,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虽然这项技术的起步较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信息社会的到来,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就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不管是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上,还是施工和管理上,所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都是急需要解决的。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
当前,关于数字国家或者数字省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但职能社区的建设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所谓智能社区,就是指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以及IC卡所组成的4C技术以及由GIS、RS以及GPS所组成的3S技术的基础上,随时取得社区范围内的相关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处理和整合,并且这些信息资在社区内部宽带以及城域网上是可以共享的。智能社区从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社区内居民信息为归宿,综合运用了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以智能化控制为依托,建构了一个互联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用户提供了较为便利的生活空间,这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价值,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改善了社区的生活质量。
在智能社区开发过程中,一般传统模式开发软件的模型柔软性不够,项目发展较为缓慢,可复用性不强,导致了一旦错误就必须重建,所以维护工作较为困难,尽管多年来也进行过不少的优化和改进,但是相应的管理和服务软件的研发却没跟上,或者是功能不齐全,在这些方面,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建筑智能化系统与以往的建筑系统不一样,它除了拥有电力供应和给排水、采暖和通风等,还拥有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自动控制的能力。其中分为建筑物、办公化,以及通信三类自动化系统。如下图所示: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全过程自动综合监控管理的,所以也叫楼宇化自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主要是完成语言、数据,以及图像的通信,完成资源的共享;而办公自动化系统则是对建筑物的信息进行综合收集和处理、存储等,也是一种办公事务的辅助和支持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利用目前的先进技术,将有限的建筑空间和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以确保能够提供给人们一个安全和舒适,以及便捷的生活环境。直至1999年以后,随着各项高新技术快速融入在建筑行业中,使很多系统开始智能化。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其管理的内容有:功能的定位和技术定位,并对工程初步的设计方案给出建议;在完成对设备的选取后,然后会工程招标的文件进行编制、选择,并进行各方面审查;最后进行双方谈判和签约,对工程的详细设计,利用合同处理好各工程间的关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做好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图,以及承包商所提供的施工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的详细审查与批准;对分包和订货合同的签订、工程所需材料和设备的交货与验收等要实时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系统的综合调试进行监督,及时发觉和处理所出现的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计划的完成度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在通过一切调试和验收,以及运行后,才能进行合格证的签发、系统综合文件的收档与培训。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很多建筑行业的开方商对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够了解,没有重视对这方面人才的配备和培养。在对标准的智能化系统的学习不够全面和及时,缺乏一定经验。对技术的选择只要认为将单个好的弱电系统综合就是一个最好的智能化系统。在设计、安装、管理等方面的职责难以区分,在技术承包商容易投机取巧等方面,因此,造成无法判断和处理系统是否满足工程项目,是否责任分明等。
其次,工程项目多注重建造,却忽视管理带来的作用。在建筑进行建设的时候,没有加大力度对建筑智能化管理人才的吸收和引进,不知道一个好的技术背后还需要一个好的管理。在设计方面,由于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设计无法达到现场施工的技术要求,在土建和设计时的协调不够,甚至减低设计要求等方面,使标准的判断受阻,无法及时进行辨别和处理。
最后,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没有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不管是在产品质量和性能上,还是在检验、安装,以及验收过程中,都无法进行有效控制。虽然建筑工程注重高新技术的融入,但是它并没有从实际的建筑条件中考虑和实行优化的设计,使投入使用的时候出现很多后遗症与困难。在管理的实际中,开发商多注重的是以最低的投入完成筑造,因此,使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与目标不相符合。由于建筑过程中的弱电系统多而复杂,不仅施工难以协调责任安排,还造成了施工现场在管理上的一片混乱。甚至由于没有较好的监督设备交货,使工期延误,造成质量问题不断的返工重整问题的出现等。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其一,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施工专业技术准备的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并注重专业技术学习。主要是对客户和工程本体的加强。让客户全面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优势和功能,以及带来的效益。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施工的工序。例如:利用书面的文字和图画等方式,对客户进行介绍,在获取客户信任后,严格按照施工和施工管理的要求完成整个目标工程项目施工。随着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和需求逐渐增多,不断研究新的功能和工艺等技术就需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所以,只有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才能够为日后的管理工作做出铺垫。
其二,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协调不同工种的工作配合,并对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实际工作的沟通。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与以往的系统不一样,属于综合性的工程,因此,在管理上也会不一样,它的每个系统都由专门的系统进行管理,例如:保安系统是由公安系统来管理。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要进行工作配合的协调。同时通过不断的沟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使管理工作能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完成工作。
最后,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做好施工准备和总进度的计划工作,与相关单位进行工作进度计划的协调,根据实际的计划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出现特殊情况时做出适当调整。利用组织和技术方式、经济和合同方式,以及信息管理等方式进行进度管理。同时对工程的质量做好记录工作,并严格监控。对做出的质量信息进行整理和比较,对不合格的地方做出及时处理,定期进行收集信息做出改进。
总而言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因为各种因素,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虽然发展的时间较短,但是随着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为了能够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根据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做出分析,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杜昀;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控制智能化支持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关键词:智能住宅;智能化;实用化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智能住宅和小区通过媒体的宣传,为人们描述了梦幻般的理想新生活。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在家中坐,购物,教育,娱乐,医疗,人们聊天交往等等一切生活的需要都能解决,且保证住宅环境舒适。然而,当今中国的现实是:我们憧憬的、国外来宣传的,还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能得到的;技术上能做到的,在社会上并不可能普遍推广,当今的购房者中很多并不对住宅的“智能”给予热情的响应,他们首先还是考虑价格和住宅是否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户型、环境、交通条件等等。有些智能住宅小区的先行者花了大力气开发了网上信息服务,不好用,少人用。可喜的是,也有的小区,坚定不移地终于走出 了一条路,E社区正在深入人心,健康发展。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新技术应用到家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是新技术深入家庭是历史的必然。
1.智能化是住宅、小区发展的方向
智能住宅、小区在国外历经了80年代初的住宅电子化、80年代中的住宅自动化到90年代美国的“智慧屋”(WH)、欧洲的“聪明屋”(SH)的住宅智能化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表明了智能住宅与智能大楼的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与国外有所不同,是藉助于智能建筑的概念和借鉴国外家庭总线技术,趁住宅产业蓬勃发展之机而兴起。然而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智能化的住宅小区,都具有如下的功能特征:
1.1住宅内部具备综合了安防、防灾措施与生活服务的智能控制器,住宅与小区和社会之间具有高度的信息交互能力。
1.2小区内部具备完善的安防措施,全面的公用设施监控管理和信息化的社区服务管理。
1.3为小区内住户提供多媒体的多种信息服务。
1.4小区的不同个性,会对智能系统的功能有所取舍。总的来讲,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是智能住宅小区的必要条件,即实施了智能化工程的、并能发挥出智能化的效用的住宅小区才是成功的智能小区。
2.住宅小区智能化的涵义
智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与目标条件下,正确制定策略并产生行动来实现目标的能力。社会智能的定义:人类群体在实现共同目的过程中分工与协作的能力,正确决策和实施的能力,现今一切人工的智能都是以人的智能为原型的。
对照智能的上述定义,我们认为应从更广阔的概念上来理解小区的智能,即智能小区的智能并不是靠智能化或弱电专业就能实现的。
略举几例以说明之:
2.1空调和电采暖器可以在住宅内营造室内舒适的小气候,但它绝不能代替人对自然通风和阳光的亲近和需求。
2.2住宅热水器供水系统,常有长的管路且其保温措施常被忽视,结果往往要等一段时间才有热水放出。显然,这既浪费时间,还浪费水和天然气资源,亦降低了舒适性。
2.3住宅小区一般都注意到室外人们的交往空间,但往往重视其物质环境,如设置草地、流水等。但,对其心理环境重视不够,结果命名物质环境利用率低下。
上述说明,好的住宅区应是在建筑专业统筹下的相关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成果,是全体专业的智能的综合。不能光靠智能化系统。然而智能化系统本身若只考虑技术、设备而欠考虑其应用对象,则我们认为其智能是不足的。例如:在紧急呼救功能的实现上,很多采用一只固定的紧急按钮,甚至装在进门处。考虑较周到的是每个房间都装。但这对于有心脏疾病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人紧急发病,而家中无人时间较长,就不适用。我们认为采用随身携带的无线紧急按钮为妥。
3.智能化功能需求的依据
住宅是人们最根本的生存空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现代人对住宅小区的功能要求是综合性的,而人们对新技术的接收和应用会有一个过程,这不仅受认识限制,还受到经济上的以及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当从事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时,一定首先要了解现代人对住宅、小区的功能需求,才能更加适当地认清智能化系统的作用。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3.1居住性:生活空间分配合理,居住气氛浓厚,做到公私分离、动静分离、居寝分离。具体是起居厅、餐厅、厨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动区。小区内有适宜的公共活动场所,以增加邻里交往,增加居住气氛。
3.2舒适性:它包括平面空间尺度、视野、通风、噪音、内部装修、温湿度等。
3.3可持续发展性:从小区来讲,小区应与环境共生,保护资源,获得能源效益。对住宅而言,除对核心部定位外,其余空间作为卧室、餐厅等可以灵活再分隔,为再改造提供了可能。
3.4生态环卫性:这包括了外环境和内环境。
3.5节能、节地:实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性的一面,多层住宅,合理的体量与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材料的应用等。
3.6安全性
3.6.1防盗要求:多层次防范,从边界防范、区内电视监控到住宅内的防盗。
3.6.2突发疾病的呼救。
3.6.3灾变(火灾、风灾、地震)的应急措施。
3.7方便性
3.7.1交通:住宅或小区所处位置,小区内部道路布局和区域标识。
3.7.2各种配套设施:小区内部商店、文娱场所等服务设施。周边环境的商店、医院、餐厅、学校等等。
4.以人为本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应以人为本,以使住宅小区能更好地为住户服务。智能化系统是高科技的系统,我们不能因此而使以人为本的目标有所减弱,即必须明确技术为人服务这一准则。智能小区内千家万户,各人的职业、文化爱好、习惯不同,各家的经济情况不同。因此,小区智能化系统服务对象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小区内住户作一统计分析和归类,据此考虑智能化系统的具体功能系统的实施,一般可分成如下三类:
4.1属于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技术条件成熟且性能价格比合适的,比如:防盗报警、紧急求助、消防报警、出入口控制、煤气防泄、语音通信、有线电视、三表出户、公共场所监控、边界防范、巡更。
4.2技术条件成熟,但费用较贵,操作也较复杂,有相当部分住宅不愿使用的,作为可选项目,一般有:对家电的远程控制、国际互联网上网、一卡通等。
4.3技术条件复杂或不成熟者,或外界环境尚不完备者,或投资成本太高者,则暂不实施。如:远程急救诊疗,这在我国涉及法律责任和社会环境条件目前尚不具备。
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智能化系统中心站的实施必须首先满足住户基本和可选项目的要求,并考虑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外界大环境的改善,逐步将暂不实施的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项目予以实施。
5.不断地发掘住户需求是智能化持续发展的保证
住户是推动智能化工程得以实用化和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住户是服务的对象,没有他们的需求就没有智能化系统的立脚之地。我们不应把他们看成是消极的推销对象,而应该引导他们成为智能化工程的积极应用者和管理的参与者。不断满足他们的新要求,将使智能化系统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服务增值,从而推动智能化系统向新的高度发展。作者的经验是建易用难,用好更难。这要求我们把“服务”而不是“管理”放在智能化工作的中心。这样,智能化才能持续地向前发展。由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要有一个很有进取心的技术班子,他们不是消极地智能化系统的维护人员,他们能主动地要不断跟踪信息技术的新发展,跟踪信息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并将它们应用到小区的网络信息服务上。
5.2信息服务要有针对性的,以生动的方式展开,从和居民的基本要求、切身利益相关处入手。
5.3要有一个良好的健全的物流组织来保证信息服务的实现,使“网上点击”“E社区”“E生活”给住户真正带来方便、实惠,人是不可能生活在“虚拟”中的。
5.4从小区建设期的领导到小区管理期的领导始终如一地坚信并坚持支持和参与智能化系统的工作。这是至关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使虚拟的E社区回归到现实社区。
6.结束语
现代人对住宅小区有着除信息需求之外的更多、更综合性要求。各个专业都在为住宅小区的舒适安全、便捷作出贡献。智能化工程必须以服务好住户为前提。建设过程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专业人才,都需要专业的管理和质量把关,系统建成后其维护和推广使用不仅是管理人员的事,还应发动、组织住户参与。因此,住宅小区智能化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系统集成。使智能化变成为寻常百姓油盐柴米密不可分的“傻瓜”技术。这是十分艰辛的探索过程,它要求真正从业者不断坚定信心,总结经验,虚心谨慎地探索用户的需求心理,引导用户和服务用户。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 .住宅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述评.
关键词:智能大厦数字家庭 家庭智能化 家庭智能单元 家庭网关
国家数字城市发展战略将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列入国家数字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颁布的《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将为社区和家庭信息共享与网络融合制定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协议,随着智能化技术从“智能大厦”走向“数字家庭”,迈进千家万户。近年来“数字家庭”突然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外的各大媒体上,一时间成了房地产开发商售楼的“卖点”。那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和模式才可称之为“数字家庭”?尽管几年前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就提出“数字家庭”的概念,然而结合我国数字社区发展及家庭智能化真正的实际需求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建筑智能化业界的专家们作出回答。
什么是“数字家庭”?
“数字家庭”在英文中常用“Smart Home”来表示。而在国内的提法比较多样化,例如:家庭智能化(Intelligent Home)、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家庭网关(Home Gateway)、数字家庭(e Home)、网络家居(NetworkHome)等。尽管提法不同,然而其体现的内涵就是:在具有个性化的住宅家庭中实现多元网络信息,多样化的自动化控制以及节能环保等功能整合到一体化的家庭智能信息管理与自动化监控平台上;“数字家庭”的核心是家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即互联网络科技、移动通讯科技、自动化控制科技、节能环保科技的综合应用集成。
数字家庭平台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分离的应用功能有机地结合为具有相关性的整体。数字家庭通常要建立两个应用平台:
第一,必须有一个兼容性强的数字家庭平台(例如:“家庭智能单元”或“家庭网关”),它是“数字家庭”的心脏,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家庭信息网络和安全与电器自动化的管理监制中心。有了它,住户可以和家庭内的各种智能化应用功能实现快速的信息沟通,以及远程的遥控操作和控制。建立数字家庭平台,是实现数字家庭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第二,要求有一个家庭网络平台,它是建立家庭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融合的基础,它不仅将宽带网连接到家庭,同时通过家庭网络平台将住宅内的电话网络、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家庭自动化监控网络合理的融合在统一的家庭网络平台中。
真正的数字家庭生活环境需要科技应用和网络的支撑。数字家庭平台和家庭网络平台的整合,将住宅内所有的电脑、电话、电视机、传真、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可视对讲摄像头,甚至网络家电通过家庭网络都连接到一体化的智能平台上来。通过集中与分布、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所有链接在家庭网络上的信息与通讯终端、家用电器、安全报警装置进行浏览、监视和遥控,最终满足住户对家庭舒适、安全、便捷和环保的现代生活与居住环境的要求。
“数字家庭”市场广阔
“数字家庭”的出现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并牵动房地产业、装修、物业管理以及IT产业和家电制造业等一大批产业。自从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了各种“数字家庭”的解决方案。虽然国外“数字家庭”市场才刚刚启动,却已出现世界众多企业争食“遍地是黄金”的数字家庭市场。
根据美国一家权威市场调查机构预计,今后两年内将有近1亿的家庭构建家庭网络。在国内海尔、TCL、华为、中兴等一批家电和信息产业公司也将下一代智能家电和通讯产品研发的方向指向“数字家庭”和“网络家电”。因此应用智能化技术,研究和开发“家庭智能化系统产品”是建筑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方向。
智能网关产品介绍
新加坡新电子系统集团公司从1994年进入中国智能建筑市场,专业从事智能建筑的设计,智能化系统产品研发以及智能化系统工程承包,特别是近年来公司将产品研发的重点锁定在“数字家庭”系统产品上,从8X到8XE直到8XG。目前深受市场欢迎的8XE/G可视数字双屏家庭智能化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花园、上海西郊庄园、广州汇景新城、广州山水庭苑、广州中海康城、南国奥林匹克花园、深圳香蜜湖水榭花都等一大批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中。
家庭智能网关(Home Intelligent Gateway)代表着数字家庭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家庭智能网关在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科技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浏览器技术(Web/s)、移动通讯技术(2.5G/3G)、家庭无线局域网技术(802.11)、蓝牙技术(Bluetooth)、红外线技术(IR)以及家庭无线控制技术(HomeRF)。真正将信息(包括监视图像信息)、网络和控制整合在网络化家庭智能网关平台上,住户只要通过一个无线上网的2.5G手机,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浏览网络信息、家庭娱乐、拨打电话、发送SMS/MMS简讯,控制家电等。
数字家庭智能网关(HGW)进一步应用家庭Web/s、2.5G/3G和HomeRF等高新科技,使其更具有与互联网络完全的开放性和与移动通讯系统完全的兼容性,数字家庭智能网关通过各种高速接口将家庭安全报警、照明控制、网络家电、可视对讲、网络摄像机、家庭娱乐设施、电话、电视、计算机以及各种信息和通讯终端都连接到家庭智能网关上来,实现以HGW为核心,将家庭四大中心整合为一体,即家庭信息中心、家庭网络中心、家庭娱乐中心和家庭监控中心。
住户只要通过一个移动式掌上触摸无线电脑或2.5/3G手机就可以实现网络信息浏览、观赏电视节目、VOD点播、发送SMS/MMS简讯、拨打IP可视电话、显示可视对讲来访者影像及遥控开锁、遥控家庭娱乐设施、调节灯光照度、控制网络家电设备、监视家庭安全状态、显示网络摄像机监控图像。特别是由于HGW具有与2.5G/3G移动通讯系统与设备无线联网的能力。通过多媒体简讯服务(MMS),将影像、语音和文字与手机、网络浏览器和HGW链接在一起,大大增强和扩展了家庭智能化功能和应用范围。数字社区物业管理也可通过家庭智能网关及IC卡身份认证,提供社区电子商务和网上付费等增值服务。通过家庭智能网关真正将传统的电话、电视和电脑的功能与网络和自动化科技应用融为一体,创造出家庭智能化的新生活。
行业发展需要合力
【关键词】 电力营销 智能用电 双向互动
随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工作的快速推进,电力营销必须适应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全面推进智能化双向互动体系,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充分满足用户多元化、互动化、智能化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电力营销业务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智能用电技术的电力营销,将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兼顾电网运营、用户需求和社会效益,实现市场参与者实时互动和能源供需平衡、最优分配的安全、经济、环保的电力营销模式。它能够实时满足电力需求,通过供给需求双方信息的双向透明和互动,鼓励消费者参与供用电优化电力资源的调配,逐步实现需求参与,体现供需一体化的联动,形成更为紧密与高效的市场行为,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电力资源的多层优化配置和用电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本文通过先进的智能用电技术,构建了新型的营销服务模式和应用支撑系统,并在国家电网公司威海电力公司进行了应用验证。
1 应用框架设计
智能电网业务的不断发展推动用电服务从传统单向采集计量向双向信息互动转变,实现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整合。营销业务作为智能电网发展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产生新的业务模式和应用。本文通过研究营销业务与智能用电融合发展的业务需求及应用场景,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从终端层、互动服务层、关键系统支撑层三个层面,规划了电力企业与居民用户互动应用框架图如图1所示:
1.1 终端层
终端层规划了手机、Pad、PC等多种终端操作软件,在传统95598营业厅基础上,拓展了电力营销服务渠道,方便用户更便捷的体验电力企业提供的优质服务。
1.2 互动服务层
互动服务层从电力企业业务服务角度,规划了我的用电、家庭能效、分布式能源、智能家居、我的社区、我的分享、电动汽车等多种互动服务。
我的用电:向用户展示家庭用电的量、价、费信息,以及当前所处的用电阶梯和用电时段,并提供历史用电账单、缴费记录、电力公司公告和营业网点查询功能。
家庭能效:对家用电器的用电过程,电量的构成以及趋势进行分析,帮助用户了解不同电器的用电特征和规律,对于异常用电、用电时段等情况推送用电提醒,帮助用户及时发现不合理用电行为。
分布式能源:为用户提供上网信息查询、电费结算及补贴信息查询等便捷化的服务。
智能家居:通过定时模式、情景模式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用户家庭电器的智能化控制,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家居生活智能化服务。
我的社区:在物业、商家、社区、用户、电力企业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渠道,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自家生活圈内的各类服务信息。
我的分享:为用户提供个人的云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实现在多种智能交互设备之间实现文件共享功能,以及在好友之间实现视频、图片等的分享互动功能。
电动汽车:为用户提供电动汽车购电预约、上门电池更换预约及业务查询服务。
1.3 关键系统支撑层
关键系统支撑层实现对多种终端的统一接入及权限管理及对互动服务内容维护、网络运行状态监控维护。规划的关键支撑系统主要包括业务管理子系统、网络管理子系统、用户统一认证管理、用户统一权限管理。
业务管理子系统:实现对互动服务内容管理和维护。
网络管理子系统:实现对宽带、ONU、防护墙等网络设备的管理及监控。
用户统一认证管理:实现对多种终端接入的统一身份认证。
用户统一权限管理:实现对多种终端服务菜单的授权。
2 互动服务系统关键架构设计
2.1 技术架构设计
设计的技术架构分为终端层、接入层、前置服务层、支撑系统层、数据资源层五层。终端层包括手机、Pad、PC终端,为用户提供便捷化、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接入层通过防火墙等一系列安全防护软硬件设备保证终端的接入安全。前置服务层实现对业务服务的监控、转发。系统支撑层实现对互动服务的管理和对集成系统的业务服务接入。数据资源层实现对上层业务的数据支撑。具体的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终端层:通过object-c、Java Android SDK、HTML5等前端研发技术,为服务终端提供技术支撑。
接入层:通过防护墙、身份认证、入侵检测等技术保证终端接入安全。
前置服务层:通过UAP平台的应用缓存技术、任务调度技术、权限控制技术,及行业内主流的gzip加解压技术、drools规则引擎技术、RSA/3DES数据加解密技术、Lucence信息检索技术等技术手段,为前置应用服务和管理功能提供支撑。
系统支撑层:通过数据缓存、数据转换及治理、服务授权和调度等技术,为支撑系统提供渠道监管及服务管理支撑。
数据资源层:通过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等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存储。
2.2 网络架构设计
通过电力光纤复合技术,构建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网络架构,为用户提供便捷化、个性化的网络服务。设计的网络架构如图3所示。
3 互动服务系统应用
智能化双向互动服务系统已在国家电网公司威海电力公司祥云花园气候小区试点项目得到应用,通过验收已正式上线试运行。通过建成的智能化双向互动服务系统,商户通过手机终端等设备实现了智能用电服务,能够通过系统获取最优用电方案,大大节省自身的用电成本。居民通过手机、Pad等终端设备实现智能用电服务和与商家的买卖交易服务。小区物业通过PC电脑,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资讯、社区公告、社区广告等服务。
智能化双向互动服务系统应用实现了能源、信息和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机整合,打造了新型的电力营销互动服务模式,全新的智能化生活方式,建成了全省绿色节能创新示范基地和城市智能生活样本,达到了“绿色清洁、双向互动、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智能住宅小区 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产业与传统建筑产业的结合,智能化住宅被推上了市场的舞台。
1、现代住宅小区的需求
智能住宅小区是将信息通信、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运用于住宅小区,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网络、各系统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应用,向住户提供先进的安全防范、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以期为居住者创造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生活空间。一般应满足:
(1)安全性:应该是人与技术措施的的结合,具备多层次防范,包括边界防范、小区内电视监控和室内防盗报警系统。同时还应具备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防护措施,例如,火灾、风灾、地震等。
(2)节能、降耗及可持续发展性:小区环境建设应与周边环境共生,在合理使用并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小区的生态化环境。例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再处理及再利用;设计采用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利用太阳能及风能等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室内空间的合理化分隔,厨卫设备布置紧凑,管线安排隐蔽,排除废气废油通畅,装饰材料也要考虑环保的因素。
(3)舒适性:住宅的平面空间尺度开阔,采光充分,视野好,通风、噪音达标,为业主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4)方便性:主要体现在交通和通信两个方面。小区与外部的交通连接,小区内部道路设计,区域标识及健身娱乐等方面要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给住户提供方便的出行和生活服务。通信方面,保证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持续性。
2、我国智能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智能化小区建设有了迅猛的发展,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小区。与过去相比,我国智能化小区建设水平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从全局上来看,由于各地之间经济水平差别较大,同时居民的经济能力差异也比较大,多数居民小区开发仍处于科技含量水平低,不可能完全实现智能化。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一般住宅小区存在着很多问题,距离“智能化”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国产技术及产品落后
发展智能小区,配套的技术及产品必不可少,当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的产品少
而又少随着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大规模高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品牌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为了避免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应大力推进智能住宅产品的国产化。
2.2 能源及材料消耗过多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的建筑过程对节能关注不够,造成极大的浪费,并造成很大的污染。今后,我国建筑科技的发展应向着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2.3 对“智能化小区”的认识误区
智能化小区不同于智能大厦,电视监控、电子巡更、车辆出入、楼宇对讲并不是智能化小区的全部内容。智能化小区不仅对建筑本身硬件设施有要求同时对软件如智能化服务(家庭和物业管理的智能化)也要有足够的认识。
2.4 智能化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不匹配
目前,小区智能化已形成了安全、园区、网络的基本格局,但与安全网络等硬件设施相比,物业管理及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人文建设相对滞后。
3、智能化小区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培养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要保证智能化小区良好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及建成后的可靠、有效运行,必须要有熟练掌握智能化技术理论与使用维护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且也需要大量懂管理、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支撑起我国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而人才队伍的培养,关键在高校。
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应该密切跟踪信息产业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国内智能化小区建设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大批的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智能化建筑首先要求设计者能够完成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智能化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各个子系统组成,在各个系统的实施及运行阶段,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而非简单的叠加,后续的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专又要全,而这一点,单纯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完成实现的。而目前大力提倡的工学结合模式,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只要合理安排,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工厂实践相结合,让在校生以实习的形式参与到实际的施工、生产过程中,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考虑到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还可以考虑提供到国外学习培训的机会,用最短的时间培养技术人才,以及人才技术的引进,为我国的智能化小区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保杰.现在住宅的新趋势----智能化住宅小区[J].港工技术,2002.
[2]田爱国.现代智能化住宅小区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05.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问题、规划设计、自动化
Abstract: intelligent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use not be separated. I first put forward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area exists some problems, and then expounds the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planning some points.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intelligence, and problems, planning and design, autom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目前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够,陷入误区。
早期智能化小区很多都盲目地照搬智能大厦的那一套,过于强调电视监控、电子巡更、车辆出入、楼宇对讲等园区智能化方面的内容。但在住宅小区中,园区智能化只是基本的、必备的生活条件而已,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易体会到它的存在,家庭和物业管理的智能化才能引起住户的共鸣。对于一些中低档住宅小区来说,过于强调这些内容而忽视生活方面的智能化内容,只会打造出一个好看的外观,造成高成本低效用的资源浪费。很多人,包括开发商和买主,对智能化小区理解得仍不够透彻,或者是由于利益的驱使,目光只停留在建筑本身的硬件建设上,而对其它的软件如智能化服务不够重视。
2、国产智能技术及产品滞后。
建设智能小区要有许多与之配套的技术及产品,但目前国内在智能建筑方面的产品几乎是空白。随着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大规模高速发展,世界上此方面的著名品牌产品几乎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之中,无论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系统、安保系统、通信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车管系统等,均已成为外国名牌产品角逐的天下,国产的设备和系统力量十分微弱。这样一来,无论是从施工的进度还是技术适宜性方面,对国外依赖性很强。
3、能源及材料消耗过多。
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建筑的发展不注意节约能源,过于注重外观和排场。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约为欧洲的3倍,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的30%~40%,并且所带来的污染也很大。因此,今后中国建筑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的同时,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城市环境。
4、智能化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跟不上。
目前小区智能化的主要内容已形成了安全、园区、网络的基本格局,但与安全、网络等硬件建设相比起来,物业管理及社区服务等软性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太多。
二、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系统规划设计
1、首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住宅最要紧的是居住的舒适方便程度,小区建设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而不能将其延伸为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办公室。住户更多着眼的,是网络接通后的信息源建设和提供的服务功能建设,因此,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应是小区智能化的重点。也有些智能小区过分强调安防,安装了太多的摄像机,使小区居民感觉生活得不自在,个人隐私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尊重。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家庭成员结构比较特殊。在现时的中国家庭中,三代同堂是比较普遍的,祖孙三代同居一室,老少间的生活需求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同一幢住宅中为不同年龄层的人同时提供相应的服务。我国不久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的生活料理、医疗服务、娱乐生活、休闲健身、活动空间等都必须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因此,家居中独生子女的生活、教育、娱乐需求又将成为中国智能小区建设中教为突出的考虑因素。
2、安全系统设计
1)楼宇对讲系统:在单元入口处设可视室外门口机及读卡器。整个系统是按照可视系统进行设计。住户话机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安装可视或非可视话机以解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住户通过话机可以与大门口访问者进行双向通话,并可控制单元住宅大门入口的电子门锁。另外住户可以通过室内门口对讲话机专用按键呼叫管理中心实现双向通话。各楼层设有对讲分接箱,内设解码器,配置视频分配器及报警私人模块通过访客对讲系统实现门磁、窗磁、紧急求助、报警、消防、煤气、漏水报警。
2)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主要对各单元大门,物业各办公室房间的门进行控制管理。一卡通也可以对小区内会所消费进行管理,居民凭卡在小区的物业收费处和其他消费场所享受服务和消费(如:游泳、健身房、娱乐室、餐饮、购物,结算水、电、煤气等费用),减少货币流通带来的麻烦。
3)监视电视系统:为了住宅小区安全及管理工作,小区内设置安保控制中心及闭路电视监控设备,监视各主要出入口。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中国国家消防报警规范要求,结合建筑物装修标准和使用功能,在部分建筑物内设有区域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火警控制器均设有至小区消防控制中心的通信专线接口并有联动控制功能。
5)巡更及周界报警系统:巡更系统是一种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是技防手段对人防进行有效的管理。巡更系统采用旁线式,巡更点采用接触型信息钮,非联网运行,可根据管理要求设置巡更点和巡更路线。周界报警系统一般是在小区周界设户外对射探头,防止非法闯入。安装户外型主动红外多光束智能探测器,组成社区周界不留死角的防非法跨越报警系统。同时,控制器采用智能化模糊控制技术,以避免由于树叶、杂物、风雨或飞鸟等小动物穿越围栏所引起的误报。当发生非法翻越时,探测器立即将警情传送到中心值班室,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翻越区域,系统可自动连锁启动周界区域探照灯,切换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摄像机,将图像传送到中心值班室。
3、通讯系统设计
1)综合布线系统(语音、数据)。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仅包括了语音、数据的信号传输网络,它还包括了安防系统、一卡通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整体传输网络,要考虑系统的结构完整,各设备之间接口规范。它就象人的神经,构成了小区的“神经系统”。
2)有线电视系统。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一直到用户端接收机,都要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全国早已开展了数字电视的建设,对于建设方、设计方来说,应该注意的是传输网络的构架及终端用户的使用,与新技术相配套。
4、管理系统设计
1)水、电、煤气的远程抄表系统。三表的远程抄表系统日趋成熟,三表输出的脉冲信息由计数器读出,储存于芯片中,再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计算脉冲数量读出三表读数,并打印出来。可以与银行联通,定期通过银行系统扣费,从而实现远程抄表与自动扣费结合。
2)停车场管理系统。系统可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停车场管理系统,实现对停车场车辆进出、停放、高效有序的管理要求,有效防止车辆丢失、损坏事件的发生。系统采用联网设计方式,与门禁系统、电梯刷卡等集成到一卡通用。可实现脱机运行、图像对比、车位显示、收费、防砸车等功能。
3)供水、供电设备管理系统。系统是通过有关网络,控制中心可显示小区内主要设备如水泵、水池水位、电梯、高低压开关、路灯等的运行状况,并可通过软件控制设备,使设备运行于最经济合理模式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控制中心发生报警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事故。
4)公共信息显示系统。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特点之一就是面积大,在项目的前期规划中,建设方和设计方可根据园区的情况设置公共信息显示系统,采用室外LED显示屏,起到信息、美化环境、提高小区档次的作用。
5)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在小区的园区内、地下停车场、电梯前室可设置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系统对全区或各别分区进行有选择的广播,能够实现音乐播放、宣传、播放通知、找人及群呼等功能。同时具备消防广播功能。
英文名称:Digital Community & Smart Home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3044
国内刊号:34-1205/T
邮发代号:26-20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随着国际信息潮流冲击和微电子科技的沸腾,加上通讯、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高功能领域,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智能建筑(InetlligentBuildings)。早期智能建筑市场,管理滞后,在此期间某些不全面的技术概念在市场上颇为流行,例如:要求智能建筑“15年或20年不落后”:“A”愈多即是智能水平愈高:“有了综合布线就是智能建筑”……等等,这些理念不同程度地对行业发展起了误导的作用。近十年的智能建筑建设,建成了一批技术水平很高、设施完善、效益明显、管理到位的智能建筑。通过这几年工程实践的锻炼也成长了一大批与国际水平毫不逊色的设计、安装技术人员队伍。这里,也应当包括在外国企业中工作的我国技术人员,以及广大的商与系统集成商,他们能更早更快地接触到最新的技术成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介绍过来。为把智能化市场的发展更进一步向前推进,开拓更加广阔的技术领域,在此总结了智能化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思路。
1智能建筑应向系统集成化发展。
1.1智能建筑与系统集成集成(Integration)可理解为一个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协调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之目的。集成绝非是各种设备的简单拼接,而是要通过系统集成达到“1+l>2”的效果。系统集成可理解为根据客户的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子系统(或部分)连接成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系统的过程。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概念在中国智能建筑学术领域提出已有多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控制网络技术,把构成智能建筑的各主要子系统的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该资源达到充分地信息共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实用、高效、便利、可靠、低耗等目的。目前一些建筑仅仅有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就称其为智能建筑,设计者没有理解系统集成的真正内涵。另外设计者对智能建筑设计的重点大多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而在建承接智能建筑工程的公司大多在某一方面比较专业,缺少系统集成的经验,很难从工程的整体进行规划和施工。同时一些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也有待提高。
1.2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展望2l世纪的建筑将是智能化的建筑,智能建筑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4C)的进步和互相渗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化建筑技术和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的完美结合[3.6]。智能建筑的内涵十分丰富,通常包括5Az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保安自动化系统(SAS)、火灾报警自动化系统(F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建筑物智能系统设计的核心是“集成,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功能集成,技术集成,信息集成。其中功能集成是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系统建设目标,而将一些相互独立的功能子系统聚集在一起:技术集成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产品进行功能集成:而信息集成是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它可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2智能建筑的类型及系统构成在不断发展:
2.1智能建筑的类型应向数字化发展传统的智能建筑主要是写字楼和酒店,新兴的智能建筑包括:(1)机关,企业单位办公用建筑的智能化;受国家信息化数字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关企业单位老办公楼改造和新建办公楼均对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部分行业迅速发展,比如银行、保险、金融、电信等。由于这些行业自身的特点,对智能化、信息化要求更强烈(2)数字化图书馆:由于科教兴国战略已被国家确定为基本国策,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新的市场,我国目前有图书馆近3000座,高校图书馆1100座,中学图书馆4000座,干校、党校图书馆约2000座,国家机关、科研系统图书馆近5000座,其它各类约10万座。但目前公共图书馆仍然偏少,自动化程度发展缓慢。国家已初步建立了"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地市级以上图书馆基本人网,并与In-ternet网互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电子文献传输,并提出要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整体解决方案。(3)医院智能化、数字化:国家在九五期间对医院改造投资很大,重点是:医疗设备更新、医疗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医疗环境改善、目前大型医院为适应数字化城市的需求,在新建和改造的医院大楼均提出数字化的要求。(4)数字化校园:最早学校一般是建设单一的校园网建设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后来发展到一卡通的建设。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愈来愈高,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启动数字化工程,如:校园系统网络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化系、教学数字化系统、校园安全智能化系统、后勤管理智能化系统、校园智能化系统、校园安全智能化系统、多媒体教室、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已进入很多大、中、小学校。(5)数字化博物馆、会展中心:1997年上海博物馆智能化系统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委的评审,之后又完善了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系统,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此后各地相继建成和再建了一批博物馆和会展中心,如河南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北京首都博物馆等,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博物馆、北京新国际会展中心、天津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对智能化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数字化体育场馆:近年来一批国际水平的体育场兴起,大都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特别是申奥成功后仅北京就要建立32个大型体育场馆,52个训练场馆,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工程提到了日程。(7)智能化小区及数字化社区:近年来智能大楼的概念引人了居住小区,智能化居住小区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在大城市几乎所有的新建的居住小区都对智能化提出了需求,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批数字化社区,今后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对智能化、数字化的需求愈来愈高。
2.2智能建筑的构成必须具备三大系统:一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对现代化建筑中所有的机电设备和能源实现自动控制。二是通讯自动化系统,主要指电信网络、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有防火自动化和安全保卫系统;四是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大厦和数字化社区中的应用
3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应解决电源的质量要求:由于在智能建筑中运用了许多计算机和微电子设备,对其供电电源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电源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智能建筑中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甚至导致重大人身、设备事故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影响不仅来自供电电源的电压、频率及电流等基本要素是否满足用电设备的要求,而且也来自所提供的供电电源的电网质量。由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以及其他电子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对供电电源的质量要求高、过电压耐受能力差的弱点,使得这些高灵敏的电子系统在运行时,经常出现程序运行错误、数据错误、时间错误、死机、无故重新启动甚至造成用电设备的永久性损坏,给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在智能建筑中,研究其供电电源质量,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已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3.1电源质量的技术指标:衡量电源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电压波动、频率波动、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等。众所周知,供电电源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负荷的变化、大量非线性负载的使用、高次谐波的影响、功率因数补偿电容的投入和切断、雷电和人为故障、公共设施(如电动机、电梯等)等都会影响电源的品质,从而降低供电电源的质量。3.2改善电源质量的方法:影响电源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然而,当受到污染后的电源为计算机和精密电子设备供电时,对其运行是极为有害的。当城市电网的电源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要根据需要,采用合理的供电系统以及必要的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消除污染电源对计算机和精密电子设备的影响。这些措施包括:采用隔离变压器、滤波器、稳压设备、不间断电源以及瞬变信号、滤除高频噪声、稳定电压与城市电网隔离,消除电压和频率的偏差以及吸收浪涌等各种干扰,从而获得理想的电源。常用的几种计算机供配电系统主要有直接供电系统,隔离变压器、稳压器和滤波器组合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等。随着智能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源质量要求也愈加严格,然而,如何提高电源质量,消除电气中的隐患,保证计算机及精密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将是工程设计人员一直应关注的问题。
4全面的系统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基础优化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合理化手段智能建筑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系统设计与系统实施的时间差造成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因素大大增加。所以,系统的集成商在投标时和中标后,必须根据总体设计方提供的系统设计施工图和招标文件,在满足相应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技术的发展和自身产品的特点,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得出符合标书要求的既先进又最经济的方案,在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的前提下按"低价者得"的原则评价。中标后的系统集成商应在总体设计方的指导下,根据系统设计施工图和具体的产品自行或委托设计方再进行优化设计,并经总体设计方统一后报业主批准实施。
5智能建筑作为高新技术的生长点之一,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也相当可观,有较高的回报率和节能效果。据统计,智能建筑比常规建筑节能30%。就行业本身和工程专项建设经验来说,我们总结到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准确的建筑需求定位,是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问题。(2)要有长远考虑的总体规划,具体实施则要分步骤进行。(3)正确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在工程实践中,如两者出现矛盾,应首先考虑技术的可靠和成熟。(4)保证资金到位,量入为出,防止浪费。(5)系统设置应力求简洁优化,以提高效益为目的。(6)设计要量体裁衣,突出建筑物的特点。(7)系统集成要根据需要而定,不宜盲目地追求“一体化",要适度留有冗余。(8)设备择优使用,摒弃不良产品。(9)安保系统应当技防、人防、物防并重。(10)工程实施要严格遵从规范要求。(11)项目策划宜力求多赢方案。(12)力求建立开放平台,以适应多种系统的不同要求。(13)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择优推广。
关键词:物联网;小区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过物联网技术使这些小区真正实现智能化,给业主的生活带来便捷,成为智能小区吸引潜在业主的法宝。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研发和成熟,将会对真正的智能小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
1物联网
1.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本身的名称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的意思。物联网技术是在传统互联网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的网络,是将其客户端和服务端延伸到物与物之间进行通信及控制。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激光扫描、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图像传感、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信息传感技术,按照一定的协议,把各种具体的物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网络。物联网是提升物资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
1.2物联网的结构
物联网的系统化是通过其结构具体体现的,物联网的各结构既分工又合作,从而很好的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交互连接。物联网的基本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1)感知层
主要功能是物联网识别对象、采集信息并进行简单处理。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RFID标签、条形码、二维码、摄像头、GPS等。
2)网络层
其中的接人层主要完成各类设备的接人,其接人方式主要有有线局域网、Wifi、3G、卫星等;而支撑层对下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认知,进而达到自适应传输的目的,对上提供统一的接口与虚拟化支撑。
3)应用层
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通过制定符合需要的智能管理系统,从而完成服务发现以及服务呈现的智能应用。
1.3物联网的应用
1)对象的智能标签
通过条形码、二维码、RFID标签等多种技术对特定对象进行标识,从而通过有效的识别和区分物品进而来管理物品。例如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磁卡、IC卡、超市中的条形码标签等都是为了方便对各种物品的管理。
2)对象的跟踪和环境的监控
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分布广泛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某个对象实时状态的获取和特定对象行为的监控,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分布在城市街道的多个噪声探头监测声音污染,通过PM2.5空气传感器对城市空气中的浮尘粒子指标的远程监测,通过学校中的多个摄像头来了解校园中和教学楼内的实时情况。
3)对象的智能控制
物联网可以依据传感器网络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反应和决策,例如街道上根据光线强弱来实现路灯开关及亮度调节的智能路灯系统。
2物联网时代的小区智能化系统
2.1小区智能监控
目前的小区监控一般是通过安装足够数量的摄像头,通过人工来完成监控任务的。而当前的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只是记录图像和视频,只能用作事后取证。为了使监控系统具备实时性和主动性,能够做到实时跟踪并判别对象,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提示、报警,就需要对现有的监控进行智能化。
小区的智能监控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在无人操作下,通过对视频进行自动分析,对发生的变化进行定位和跟踪,进一步分析和判断目标的具体行为,能在异常情况出现时及时进行及时提示和报警,从而协助保安人员及时处理具体情况。
目前,最新的视频监控技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无人看守监控,自动分析图像,瞬时能与110、固定电话、手机相连接,以闪光、警报、呼叫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报警,同时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拍照和录像,以便调看和处理,在最大的程度上保障了小区的安全。
2.2小区业主及车辆的自动识别
目前,多数小区的业主在进人小区大门及所住楼宇时一般需要出示证件、刷卡或者按密码,有的时候会比较麻烦和浪费时间。采用了RFID身份卡后,系统会自动读取业主随身携带的身份卡上标签的信息。这种基于RFID技术的动态识别系统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对多个具有标签的目标进行非接触、高速、准确的识别功能,因此进人小区的人员随身携带身份卡到达小区门禁时,系统的阅读器就会自动读取业主的身份卡,在确认信息后,门会自动打开,方便了业主的出人。
另外,现在小区业主购买车辆的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可能不止一辆车,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由小区保安根据是否有车辆通行证来放行车辆的话,比较耗时和不方便,因此智能小区对业主购买的车辆也同时配发RFID标签卡,当带有标签卡的车辆到达小区门口距离门禁几米时,读卡器就可以读到相关信息,自动确认是小区登记车辆后,道闸自动抬起,就可实现车辆不必停车而快速进出小区。
2.3小区交通智能管理
目前,随着新建小区的不断扩大,车辆的不断增多,小区内的交通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小区道路布局不合理,规划不完善造成大部分小区道路布局存在缺少次干路、支路和应急停车区域等问题;由于上下班时间较为集中,导致小区的交通也出现早晚高峰,车流量大,运行情况复杂,事故易发;随着小区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导致一些小区中原有的停车位严重不足,使得停车难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了很多小区交通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一些小区无序停车、占道停车等现象更加重影响小区的交通。
物联网可以有效和快捷的处理海量信息,动态获得并处理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实现小区交通智能管理,使车辆在小区行驶更具人性化。
小区交通智能管理系统会对小区中的每条道路都指定一个详细记录了相关信息的标签,车辆在进人小区后,记录了车辆尺寸及其预停坐标等信息的车载标签即被激活,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中心将结合车辆的状况、小区中道路的情况以及空余车位的情况等条件综合设计一套最优的行驶和停车方案,车主可通过物联网设备查询,快速选择最佳路线和车位,可以节省时间、优化路线、确保车主行车和停车的安全。
2.4小区智能物业服务
智能小区物业服务系统,在常规物业服务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各种平台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既包括国内外新闻事件、金融信息、医疗信息,更主要的是小区的相关通知和提供的服务信息。
利用智能居家健康监护终端,可以在社区医院为社区亚健康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监测实时健康数据,当被监护人有异常状况时,社区医院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同时也可为医院提供相关的健康数据,从而及时制订准确的医疗方案。
目前很多小区中的电表、水表和燃气表逐渐都在使用智能表,智能表具有扣费更精准、消费自主透明、缴费更方便快捷、缴费周期更加灵活等优点。智能小区可以进一步利用集中抄表传输系统,通过在智能表内安装传感器,可以防盗、防拆,彻底解决偷电、偷水、偷气等现象,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将每家每户的三表数据由物业中心传至各公用事业公司收费中心,即节省了人力物力,又避免了骚扰业主。进一步连人物联网后,业主可以在网上对三表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解,通过网上支付,使得缴费更加透明和方便。
利用智能照明使小区内的路灯能遥测和遥控,根据信息中心的命令,反馈灯的各种状态,根据小区内是否有人员走动,根据光强度和时段进行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从而节约用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小区的物业管理,可以向业主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全面周到的服务。
2.5小区智能家居管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家电不断推向市场,例如云电视、智能开关、炒菜机、智能机器人吸尘器等等各种智能家电不但本身越来越智能化,人们还可以通过家居智能终端,实现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通过网络对家庭照明、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饭锅等家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了居民在工作单位、外出、旅游等远离小区后继续监控家庭器物的运行情况。
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密切结合居民生活的需求,完成对家电智能控制与远程监控、多媒体信息互动等功能,能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市场有以下两个特点:1)市场潜力大,据统计,每年电工行业的销售额在 40~60 亿人民币,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以智能网络开关为代表的新型电工产品的市场份额会逐年增加,最终将替代传统的电工产品。2)家居智能控制系统是一个新的领域,技术不是很成熟,而且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厂家之间的产品不能兼容。例如对墙上面板背景灯 LED 的控制,现有的系统都是采用自适应调光的技术,但对 LED 亮度的控制主要采用直流电压控制或电阻调光等调光技术。由于 LED 发出光的波长与器件内被驱动的正向电流相关,所以这些技术都会改变光的波长,从而在调光的过程中改变了 LED 灯光的色调。
2.6 智能巡更
在保安的对讲机中植入RFID智能芯片。当巡检人员持对讲机按照事先规定的时间和线路进行巡查,小区内各通道预先安装好的的阅读器感触到巡检人员的对讲机芯片后,阅读器会自动记录巡检人员的ID信息,并发送到管理后台。后台管理程序可以清晰显示出巡检人员的巡检地点、时长、路线等信息。很明显,这种巡检管理更为科学、方便,有效地保障了社区安保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它改变了过去考勤只能采用签到或领导抽查的低效、不科学方式,方便记录下工作人员到达巡查点的时间及状态信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保障社区安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结束语
智能小区是通过物联网来实现小区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它通过物联网实现了小区内的人、物、信息载体的互联互通,大量信息在物联网平台的聚合而产生新的信息,从而给广大小区的业主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小区的出现给业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目前智能小区的建设还只是一个初级阶段,一般的智能小区只是部分的具有了一定的智能化,还不成熟也不完善。要真正的全面实现小区的智能化还需要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通力合作,同时还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总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住宅小区必将向智能化方向推进,为小区业主打造出一种面向未来的高品质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小区设计方案[J].测控与通信,2010(3):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