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中的哲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哲学与设计;时间特性;不确定性;社会基础;人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035-01
哲学与设计有一种特殊的关系,研究它让我们加深对设计的理解。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对满足自身物质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设计产品在之初是为了有用,功能至上,应用范围开始扩展到人需要的地方。但是随着人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在形式上也开始出现新的追求,流行趋势被一定的审美要求更推向了前进。但是这种流行与审美不能一概而论的,它有自己的时间、空间特性,也有社会因素,还有人自身的因素。
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具有一定的时间特性。从整个设计历史来看,设计产品在不同的时间上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流行趋势。设计产品是为人造物,受人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时代追求和文化归宿。我们不可否认流行与审美在时间上是具有重复性的,但是这种重复是在原来基础上的进步。人欣赏水平的回归,并不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审美退化了,而是人心理上的一种时代审美倾向,复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仿复制,也并不是说每一种重复都是成功的。时间如白马过隙,稍纵即逝,是不可逆转的,所谓回归并不是时间的逆流而是设计产品流行与审美的一次借鉴。每一次的借鉴成功与否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是通过其产品物质功能的质量的优劣来体现的。
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具有空间的不确定性。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设计产品的完成必然以空间感作为自己实际存在的表现形式。这种空间形态的感知是以视觉为主,其它感知方式为辅。设计产品在这个空间概念里展现自己的形式与内容。可是空间是多维的,并且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空间必然有不同的物质结构,也必然产生不同的流行方式和审美趋势,即使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段上流行与审美也是不相同的。
设计产品在一定的空间里产生之后,便产生了在这个范围内的意义,不同的空间范围有不同的认可度。流行与审美是有空间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并不是绝对的。首先,同一空间同一时间段上,可能会有几种流行趋势和审美需求。例如古典艺术与浪漫艺术之争。它们是对立并存的,各有自己的流行范围和审美趋势。其次,不同的空间在同一时间是可以共存的。例如,不同的国家的不同设计观念和设计产品,都在同一个舞台上大放异彩。最后,空间是有的继承性并且是可延续的。每一种设计产品的过时,并不会立即退出市场,流行与审美也不可能戛然而止。而需要一个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过去不合时宜的产品流行的那个空间范围逐渐消失,是在新的空间里灭亡的,这种灭亡是曲折的,可能会持续好长时间。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空间概念在这里消失,可能会在其它的意识形态里复活,并且在这个范围内的这种设计产品可能会再次成为焦点。
设计产品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承载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谈论产品的流行与审美,必须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设计产品必须适合社会需求,离开了这个大环境,设计产品只能放到博物馆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状态决定了当下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趋势。所以,社会实践是设计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了解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那么设计师就会很明确的知道什么是流行的或是将要流行的,什么是美的。然后就是推动这种流行,制造这种美奉献给社会。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审美决定了产品的流行与推广。设计师就像艺术家一样是自然的各种形式的发现者,正像科学家是各种事实或自然法则的发现者一样。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它通过人体的感官感受和体验不同的审美对象,然后做出判断和评价。人作为审美的主体因素决定着客体审美物――设计产品的风格特征,也决定着产品的流行趋势。从人的审美心理来看,设计产品应该作为一种高峰体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设计的完美程度。
设计师是设计产品的制造者,他们的审美心理影响着设计产品的层次。作为一名优秀的产品设计师,应该具备特有的审美眼光和社会实践能力。而受众在产品设计中是一个主要因素,是设计产品的参加者。不是说他们直接参与设计而是参与审美,并且来诠释这种审美。他们的好恶是决定着设计产品的命运。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决定了产品的审美特质。
设计产品的审美与流行中人的因素,我们从设计师与受众两方面来论述,他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对设计师的要求是肯定的,对受众也应该有所要求。虽然很牵强,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但我相信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受众的审美文化水平会不断提高。
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要论述的范畴很大,结合哲学里的一些理论观点来阐述这个论点,可能有很多不足,作为一种个人认识的交流,就当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关键词:道德哲学;负责任;巴赫金;哲学解读;哲学
一、巴赫金个人的哲学历史和内涵
巴赫金(1895—1975),是俄国文学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和思想家,有着“超越了当代所有人思想”的美誉。巴赫金是出生在俄罗斯奥廖尔州,旧时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个银行经理,曾工作在几个城市。他的著作在伦理哲学和语言学方面引起了各种学科学者的工作启发,如哲学,心理学,人类学。但在20世纪20年代,他没有成为众所周知的哲学家,直到他由俄罗斯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到巴赫金的学术论文后,他才结束了长期的穷困潦倒和社会边缘化的生活,人类这才得以获得一个科学家、思想学家巴赫金,之后甚至为其颁发了“20世纪最重要哲学家”的称号。之后巴赫金有3次被学术界发现。第1次是1960年前苏联世界文学所的青年研究员在研读书籍中,无意中发现了巴赫金的学术论文。第2次是1970年代,人们发现了巴赫金关于语言美学和语言说的著作。然而在之后不久,巴赫金就由于年龄的缘故离开了人世。而第3次发现则是在1980年代,人们把关于巴赫金伦理哲学方面的文稿整理出版,瞬间引发了学术界的轰动。然而直到今天,有关巴赫金的宝藏仍然没有被挖掘完全。在国内,曾经也盛兴过一段时期的巴赫金美学和巴赫金文学热。关于巴赫金的道德哲学方面,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被系统、成文地整理出来。这让我们不禁感叹,巴赫金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庞大,创造性思维是如此的超前绝后。我们还需要对巴赫金的多数著作认真钻研、予以解读,这对于我们如今的科研工作、改革教育现象十分有好处。而关于巴赫金的《负责任主体道德哲学》,是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对象。
二、巴赫金的第一哲学解读
什么是第一哲学?巴赫金所给出的答案是:第一哲学可以揭示存在即事件,但巴赫金的第一哲学指的并不是统一的文化创造,而是有关于文化统一和唯一存在的即事件哲学。根据巴赫金的第一哲学论述,我们可以明白其中“统一”指的是涵盖了世界观和现实生活、人文风貌、理性感性之间的综合统一。而巴赫金的第一哲学中“唯一”的含义指的是事物当中所带有的具体性、历史感和独特性。当我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以自己对存在感受的唯一性参与条件和基础,借此来实现来到那个世界时,正是巴赫金的第一哲学的体现。但同时,我们不应改变把巴赫金的第一哲学认识局限在那之内,巴赫金的第一哲学只能是以实际的现实行为作为主体目标,如果不从实际的现实行动中为起点,就无法体会到实际的存在。我们所采取的行为并非是通过臆想和自己的内容中了解到的,而是在自己实施行为的具体过程当中理解。在接触了统一和唯一的事实概念后,从整个存在当中理解,并且去试图把握到整个的自己。切记不可以将自己具体采取的行为看作一个外部观察、具有距离感或者进行思考的行为。而是要通过内在的联系,从行为内部通过他的责任来观察理会。虽然第一哲学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概念,然而其主要完善都在巴赫金的第一哲学中得以体现。巴赫金将道德哲学当作首位研究,批评了19世纪至20世纪中其他社会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巴赫金的第一哲学明确指出:当下情况中的现代哲学都脱离于理性主义,然而却从根本上浸透了理性主义的意识倾向,即便有的哲学思想出于有意的摆脱这种意识倾向,仍然无法彻底摆脱理性主义的影响。在巴赫金的第一哲学的理论当中认为当下的理性主义有这两个大的成见:(一)理性主义都认为只有合乎逻辑的东西才是合理清晰。(二)理性主义将客观因素当作理性因素对待,把主观性、个体差异以及个人因素视作非利息的和偶然的因素,甚至将这些因素和主观的理性主义对立起来。而巴赫金的第一哲学则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感受意识价值都是属于人的,这一切的课程和存在意义都是围绕人所诞生出现的,这是一个可以思考、可以观察、可以爱惜的过程。从中我们理解到巴赫金的第一哲学不仅超出了当代的哲学思想,并且从中吸取了存在主义哲学、以人本为中心哲学等现象哲学的哲学成果,同时根据自己的思辨建立了新的道德哲学。于是在之后巴赫金的第一哲学研究方向上,巴赫金的第一哲学认为我们是不可能对抽象因素进行完整有序地解读的,这个世界的原理、规律和概念都只能作为对自己行为世界的现象描写,所发生的事件也不过是从价值角度对世界的体验感受罢了,而那些正是由我们的现实行为所构建。这种具体、个人、无规律的世界当中存在着一些普遍因素,就是他们在构建过程当中会具有的共同点。而巴赫金的第一哲学之所以能引起学术界的轰动,正是因为巴赫金的第一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哲学的研究方向、研究对象、构建模式和研究目标。这也是巴赫金的第一哲学区别于历史中其他也被称作第一哲学的不同之处。
三、巴赫金的道德哲学中道德主体责任感在整
体性生活中的参与在巴赫金的道德哲学中,他根据不同的特点将人类生活分成了艺术、生活和科学领域。这三种文化是内在有机联系的,这里不讨论科学,主要讨论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在巴赫金的道德哲学当中,巴赫金的道德哲学指出艺术往往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逃避,若想真正的参与艺术,就必须将生活原理化。其中关于生活和艺术的内在统一性表现在人们应该能相互的承担起相互责任以及相互过失。例如田园生活中的人民要明白生活的富足是他精神世界、艺术的缺失,而诗人也应该承认潦倒、困苦的生活是他的诗歌的缺失。巴赫金的道德哲学中认为,现实生活和艺术生活往往是分裂的,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一方面则是抽象难以界定的世界。如同面向不同方向的雕像,是无法对唯一和统一的世界作出一致化。巴赫金的道德哲学认为人是存在于现实生活和艺术理想生活的范围间隙当中,然而如何具体化这种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中的区域呢?巴赫金的道德哲学认为只有那些现实中存在的唯一性事件才能让这块区域唯一、统一。这也就是巴赫金所提出的参与性思维。他指的是一种过程思维,我们在自己为主观感受的全部生活中采取着行为,所采取的每个行为都是自己生活中行为过程的一个单方面。也就是说,在我们看待的世界当中,我们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是对待自身的行为仅仅负责唯一行动的思维。巴赫金曾经说过:“我与我所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在我个人的情感意识语调当中进行的。”不过这种强调主题的道德哲学参与性思维,并非是指一切都要以自我为中心,一切都应该只为自己考虑。其实恰恰是相反的意思,参与性思维的更深层含义就是指只有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唯有从自身的唯一地位出发,人才能做得出牺牲,才可以成为负责任的道德主体。巴赫金的道德哲学强调,只有通过实际自身承认的行为参与,才能将自身的思考和统一、唯一的存在事件融合,只有在这种行为的基础上,才有产生以我自身情感为主导的负责任行为。让自己的每一个行为、感情表达、语言表达、愿望、思想、境界、灵魂都成为负责任的行为。在巴赫金的道德哲学当中,他把这种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思想认为是一种可以充实自身、他人存在的唯一,是绝对的出自本我意识的行为。虽然在现实的实际生活当中,人并不是思想精神水平时刻保持平衡的,但人的理性也并非如同想象中那么严格,对于现实的参与并非是能够时刻充满理性的。因此,巴赫金才在这种基础上提出了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提倡让生活变得像艺术那么美好,让生活和艺术相互承担责任,让艺术存在于生活之间,这其中就寄托了巴赫金对于艺术世界的渴望和热情。
四、巴赫金的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在教育中的启示
道德哲学中的负责任道德主体对人的精神世界影响是繁杂、难以界定的。根据过去的资料记载,巴赫金曾经在1930年专门研究了以教育为主体的哲学思辨,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为研究对象,观察哲学教育对于人的精神成长的关联。而记载表明,虽然说道德感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明文的规范和责任要求,但每个人的道德、精神面貌都是个性化和多层次的。这些个性化也是影响个人精神世界的主要力量。而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成分,我们必须清楚育人就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把人培养成负责任道德主体,其过程是十分困难的。需要创造足够多面向生活、高度关注个人特点、独特性的感官世界,让主体可以在创造的环境当中进行有益的思考,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分享、交流、体现和负担起道德责任。因此,好的学校德育教育必须从现实的生活中抓起,以往的知识德育传授、重复性宣传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下发展。只有充分发挥以自我负责任道德主体为目的的教育,才能让德育获得更多成功。在近些年,已经有一些学校从巴赫金的道德哲学当中获得了启示,开始培养有个人道德美感的德育教育,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前进。而巴赫金的道德哲学中反应出的道德美感和哲学思想也正映衬了我们如今要倡导的积极参与生活、加大个性化教育发展等教育方向。也正是因为如此,巴赫金的道德哲学直指了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道德品质。
五、总结
通过前苏联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巴赫金的道德哲学讨论,我们认识到巴赫金的道德哲学主要是致力于建立一个艺术思想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相互统一、唯一的整体性世界。在整体世界当中,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关注世界中人的存在,关心自身所担负的责任,成为负责任的道德主体。这些哲学思想对当下的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启示意义,也正因为这些思想璀璨的价值,也更值得我们去努力探索和学习。希望可以通过本篇文章,对社会现状、品德教育产业做出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祝克懿.互文性理论的多声构成:《武士》、张东荪、巴赫金与本维尼斯特、弗洛伊德[J].当代修辞学,2013(05).
[2]朱小蔓,杨桂青.关于负责任的道德主体如何成长的一种哲学阐释——基于对巴赫金道德哲学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1(02).
关键词:教育观念 哲学教学 回归生活哲学这一古老的被称为“追求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在当代学校德育教育中没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它当作一种学习的负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哲学教学没能体现哲学的真谛,没能使学生们感受到哲学对其提高素质、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重要意义。
一、哲学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
哲学的原意就是爱智慧,“爱”指的是不断地探索、追问、追寻。苏格拉底说:“我固知我愚,但我爱求智,我非智者也,我乃爱智者也。”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雅斯贝尔斯说:“哲学就意味着追寻。对于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并且每个答案本身又是一个新的问题。”正是哲学的这种追寻才使人类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才使人类面对物质世界时保有自由和尊严。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周围及其自身存在很多的问题,但他们大都视而不见,很少发现问题,即便发现了问题,也很少去追究其根源和本质。而必要的哲学素养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发展完善自我具有积极意义。
哲学不是“知识总汇”,其本身不能给人具体知识,但它最重要的精神在于怀疑和批判精神。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先批判性的研究当结果表明没有出现任何拒绝它的理由之时,才接受它们。”哲学的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它们是为寻求真理扫除障碍的手段。哲学的怀疑还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笛卡尔正是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了其哲学体系。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没有怀疑和批判,一切只是“跟着感觉走”,只有盲从和迷信,就不可以能有科学的发现和创造。哲学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是寻根究底之学,它可以培养学生如何破除迷信和盲从,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树立为捍卫真理而不惜一切的精神;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批判和创新精神,继而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哲学不仅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还蕴含着一种对话和论辩的能力。有对话和论辩才有思想的交流,只有思想的撞击才有智慧的火花。一切科学研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都要尽可能地诉诸对话和交流,但是哲学在这方面有特殊要求,因为哲学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一般的哲学命题都无法用实证的方法得到直接的验证,哲学问题的解决也得依靠哲学和科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哲学来说乃是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要求,从这一意义说,哲学是思维科学、辩论科学、语言科学,它对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是极其重要的。
当代的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哲学素养的养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哲学可以使他们变得深刻,哲学可以使他们眼光远大,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哲学可以使他们变得心胸开阔,懂得透视自然、社会和人生。
二、关于哲学认识的误区对哲学教学的影响
近些年来,在我们的哲学教育过程中,一些不同的声音甚嚣尘上,尤其以“哲学无用论”、“哲学泛生活化的批判”、“哲学非科学”等观点为最。这些观念极大地混淆了视听,甚至使我们的部分教师对哲学的认识都出现了以下误区:①哲学领域自身还有许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缺乏一定的科学理论支撑;②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在辩来辩去,远不如数学、物理、化学等有用;③哲学与生活无直接联系,属于高深莫测的智者游戏。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哲学教学。部分教师仅仅按照大纲的要求,为了实现大纲的教学目标而备课教学,或是说为了教而去教,忽视了哲学内在的灵魂所在,从我们的教师那里就已经将哲学的内质表面化、形式化了。而学生呢,大部分人认为哲学是一门很深奥、难懂、枯燥,无聊的学科,离他们太远,而为了毕业证又不得不学。所以,尽管任课教师在哲学课上想尽办法,采用各种方式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但都是成果甚微,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有部分同学取得了高分,拿了奖学金,接着就将随时间的推移将老师所教内容慢慢淡忘。而哲学在素质培养中、在日常生活中应发挥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做了那么多的改革为什么还是这样一种结果,学生依然不喜欢、不理解、甚至是不接受,更不用说在生活中去主动运用它了。哲学的方法论、实用性没能发挥作用,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未能发挥能动性。总之,学生没能够体会到哲学的真谛,哲学没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搞清楚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教育脱离生活太远了。
三、转变观念,改革现状,将哲学回归生活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哲学学科的特点
哲学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哲学与其它学科不同,更侧重于研究我们应如何从周围世界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点,并将这种本质、特点进行辐射与延伸。正是在这个由具体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具体的归纳演绎过程中,我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哲学所体现的是方法论,具有明显的工具性色彩。
哲学学科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哲学始于对问题的思辨,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正是在对问题的思辨中,不断地延续和拓展人们的视野及思维空间;不断地引领人们认知周围事物,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分析解决——再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人们在不断地创造新的生产力,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引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层次。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思想有多远,哲学的生命就有多远。
哲学学科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如果说哲学存在的灵魂是对问题的思辨,那么哲学存在的基础就是现实生活。哲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反过来,人们运用哲学所提供的经验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因而,哲学并非高深莫测,它被普遍地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让哲学教学从抽象理论回归到现实生活
基于对哲学特点的认识,我们在哲学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突破教室空间的羁绊和教材抽象理论的束缚,从周围生活中提取现实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原材料,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灵活地、高效地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使他们能有清晰的思路、丰富的手段、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内化哲学理论,而非空洞地纸上谈兵,这才体现出哲学的特点。
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首先是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决不仅仅是书本上那些抽象的条条框框,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学生感兴趣、家长关注的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在充满困惑和矛盾的青春期和青年前期,学生渴求精神的引领和启示。比如,上到“矛盾”一章,学生关心的是友谊和爱情的矛盾,求学的压力、社会压力和内在自由的矛盾,自身能力和目标的矛盾。关于矛盾的含义和属性及其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几乎随时都可以和学生的思想需要密切相关。让学生首先自我剖析其内在心理世界,活生生的问题即可产生,教师亦可有的放矢。其次,是由谁来选择的问题。课堂中能做出选择的不仅只有教师,还有我们的学生,所以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参与准备课上所需的材料、实例。例如我利用每次课前的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讲一个他们看到的或听到的与哲学有关的小故事或事例,起初是随便讲,逐渐过渡到和所讲理论相关的,接着再引导学生讲完后进行点评。这样就一步步引导着学生课下收集资料,主动阅读一些报纸、书籍,同时还要主动思考随时从生活中寻找哲学。学生自己所找的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自己的点评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再加之教师的从中引导,不但能很好的激发他们主动接近哲学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课程内容讲到量变和质变时,一个学生曾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只青蛙,如果把它放在滚烫的开水锅里,它会奋力一跃,而跳出来;如果放在冷水锅内,慢慢加热,水温一点一点升高,开始青蛙毫无察觉,心安理得地呆在里面,不做任何举动,等到水温升到一定程度,它受不了想跃上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跃不上来了,终于丧身锅底。用于比喻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不知廉洁自律,一点一点被腐蚀变节,直到丧命。并用量变质变的关系加以说明,进而警戒大家从小处着手,防止坏习气、坏习惯的形成,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设置一个自由、宽松,人人参与的主旋律,让学生开动脑筋,无拘无束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认识和评价,有时会有出乎意料的拓展。
2、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自己执教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动态模型,它不仅内涵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主观理解,还内涵了教师对教育对象的主观理解。但是,教学内容因学科体系不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教育对象也因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教学方法的动态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它本身应该是变化发展的,另一个是他人在套用时不能完全照搬,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的经验积累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必要的改变。
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情况以及自己教学的实践,我认为以下方法在哲学教学中能发挥较好的作用。第一,问题教学法。哲学本身就是一门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论辩问题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结论当作定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将其视作发展着的学说,辨证地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促进其问题意识、思辨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使哲学知识自觉地内化为能力,以便于学生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首先要激发问题的产生,我们可以将不同的观点和材料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呈现给学生,让其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或者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归纳了一种三通道问题解决模式:问题的提出——学生解决模式——教师解决模式——社会解决模式——对比寻找共同点——确定理想模式。如:在讲培养科学思维方法部分内容时,我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作为教学设计的原材料,提出问题:学生与家长因为上网吧查资料晚回家而发生激烈争吵,如何解决?学生提出解决模式:观点大同小异,基本上围绕两点阐述:①家长没必要为这点小事而喋喋不休,甚至大动肝火,况且又没上网吧干坏事,所以应该跟家长据理力争;②家长不信任学生,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然后教师提出解决模式:家长应平心静气,找机会和学生谈谈各自的想法,达成共识;通过互联网或报纸等媒体,收集到的实际生活中社会的解决模式:家长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并对自己的不理智举动表示了歉意,学生也明白家长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对比三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家长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比较理想的问题解决模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换位思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这样一种模式分析,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贯穿于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第二,巧用名人名言教学法。在哲学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精练优美,发人深省的名人名言来说明和揭示哲学原理,既能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也可以使教学语言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思维。
一、数学中的排列组合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在高中数学中也成了独立的章节供学生学习,可见它的重要性.但我们更应该注重排列组合在生活中的运用,因为能运用于生活的才是实用的.
二、生活中的排列组合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其他学科同样如此.如果数学脱离了生活,那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而排列组合这章就很好地说明了,数学的学习可以利于我们处理生活的难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可循.但怎样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呢?笔者试从排列组合不同方法的运用切入生活.
1.排列中的加法
这是数学中排列加法的运用,我们就可以将其迁移至我们生活中,用来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如:
从A地到B地,可以乘公交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骑自行车.一天中,公交车有2班,汽车有 3班,自行车路线有 2种,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A地到B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因为一天中乘公交车有2种走法,乘汽车有3种走法,骑自行车有2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A地到达B地,因此,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A地到B地共有 2+3+2=7种不同的走法.
行程问题是我们不可避免的问题,知道了这种算走法的方法,日后就可以结合经费计算哪种方法最省,岂不是有利于生活?
2.排列中的乘法
同样,这种方法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也是经常碰到的.如:图书馆书架上层放有5本不同的哲学书,下层放有7本不同的语文书,从中任取哲学书与语文书各一本,有多少取法?
从书架上任取哲学书与语文书各一本,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取一本哲学书,有5种方法;第二步取一本语文书,有7种方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结果就是 N=5×7=35种.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方法,笔者一一解说.
3.排除法
排除法是把不可能的排法从总排法中剔除,从而求得结果.如:
二班7名同学站成一排,赵红和李冰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有多少种排法?
若赵红站在排头有A66种方法,若李冰站在排尾有A66种方法,若赵红站在排头且李冰站在排尾则有A55种方法.所以赵红不能站在排头,李冰不能排在排尾的排法共有A77-2A66+A55=2400种.
4.捆绑法
捆绑法即把符合条件的元素捆绑在一起考虑,然后再给这些因素松绑.如:
二班7名同学站成一排,赵红和李冰两同学必须站在一起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5.插空法
一、指导课内阅读,用好教材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要成为理解教材“平等中的首席”,要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内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教材,让学生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知识网络。主要的做法是,借助现有教材,指导学生精读理解。
1.教师示范,精选阅读
教师精心选择符合学生现有认识能力的教材,让学生来读明白,深入理解。一是指导学生读好教材。把教材中的片段认真读懂,做到正确理解原文意思,全面理解原文的思想;二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文章,为学生阅读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如网络文章和其他案例信息。
2.提出纲要,释疑诱导
中职学生基础起点不高,需要教师降低难点,突出重点,让学生能参与对教材的阅读,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学中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加以整理,课前给学生一个重点阅读提示,并设置学生能通过初步阅读理解的一般问题,诱导学生深入阅读。也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导学生联系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要设置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由简单问题逐步过渡到较深刻的问题的解决。
3.提炼要点,培养思维
教材内容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范本。可能与现实的变化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补充教材的相关资料加以理解。比如,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国家的科学决策?验证改革开放的标准是什么?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阅读材料“见证改革开放成就的5组数据”,帮助学生概括出改革开放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家庭收入的增长、经济、科技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更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握改革开放的成败。
(二)指导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也要与学习相联系。一是能有效防止学生漫无目的的滥读,浪费时间;二是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学习的动力,拓展知识视野,开阔思维。
1.热点阅读,关注社会
社会的热点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既能创设现实情境,也能通过具体事实理解教材,形成哲学就在身边、政治就在身边的意识,也容易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的阅读,把学习知识的目标导向真实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2.时事阅读,了解细节
案例和教材细节阅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形成综合概括能力。《法律常识》教学时常利用新闻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通过案例分析,提供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因此,通过阅读方法的正确培养,学生学习目标正确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哲学阅读,感悟价值
古人云:文以载道。哲学阅读,是对阅读价值的提升,既有对哲学原理的阅读,也有对生活哲学感悟式的阅读,让哲学教学回归生活原点的阅读。政治课程思维的统筹性、哲学的方法指导性特征都很明显,是知识中的知识,“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更是思想政治课“态度价值观”维度的重要目标。
( 一) 挖掘思想,启发思维
为了让学生能读懂哲学,我们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哲学的启蒙书籍,如《苏菲的世界》、《塞莱斯廷预言》等。从普通的生活事例入手发现学习哲学的乐趣。
(二)联系实际,阐述理解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一定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除了社会现实,还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新课程强调学生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让学生通过漫画“杀鸡取卵”的故事,理解经济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警示。如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时,让学生讲诚信故事、阅读诚信故事等,懂得诚信思想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三)古为今用,化繁为简
名人名言,精辟扼要,往往渗透深刻的哲学原理,教材中有很多引用古今名人的描述,有助于对教材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要好好利用。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些浅显易懂的短句、名句让学生深刻理解,读思结合,并能牢牢记住。
三、趣味阅读,培养兴趣
(一)趣事见闻,联系教材经济学基础、哲学基础教学中,中职学生都感觉知识晦涩难懂,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教学中必须把哲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说明哲学原理对生活的启发意义。
因此教师自身要有阅读的基础,把生活事实与哲学原理结合起来。如人们常用“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来说明投资风险与收益机会之间的对立统一。
(二)身边素材,深入思考
将客观事实上升到哲学原理,这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我们必须从身边的素材来帮助思考:为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什么付出才有回报?学生就会联系生活中说的“不劳而获”,“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有舍才有得”等典故来概括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一哲学原理。
(三)引发讨论,情理交融
探究式阅读方式更适合思维活跃的中职学生。选择与中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话题来展开讨论,既能融合学生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思辨性和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激发了头脑中的潜在知识。
【关键词】生活哲学 生活视阙 哲学内涵 哲学阐述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哲学要指导生活、批判生活,但是在指导和批判之前,我们首先是要懂得生活,没有生活的基础,我们又要指导什么呢?我们生活在生活里面,但其实对生活并不了解,我们只是接触到我们接触的那一部分,就像盲人摸象,无法正确形容一项事物。要想批判生活,就要真正对生活有体悟,真正懂得生活,如此,当我们用哲学对生活进行批判时候,才能有针对性,而不至于茫然无序。
哲学与生活存在的必然联系
从胡塞尔开始,哲学开始了向生活的复归,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这次生活复归运动中,产生了诸多的流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流派却并不真正懂得生活。作为回归生活哲学的践行者,存在主义有着关注生活、聚焦生活中的人的倾向,这是这一面旗帜下不同观点的哲学家的相似之处。虽然以此为自己哲学努力的方向,但是存在却只是摆出了困在某个境遇下的人的环境,将人身边的环境归为荒谬,把人的个人存在抹去,认为人的存在是偶然、非个体、失真的。这样的人在荒谬的环境里头,他的努力是没有用处,没有人理解,也没有出路。以存在主义构建出来的生活,人们面对荒谬的生活,只能无奈、无力地表现出自己脆弱的心灵――那些恶心、恐惧、焦虑的情绪。但是,存在主义并没有解释人要如何才可以超越和改造自己的生活,没有切实可行的表述导致了这一理论的苍白,如同是在自欺欺人一般,给予自己一片美好的幻想。
受困于对真正生活的不了解,是存在主义的缺憾,可如果这样,真正的生活要如何去认识,或者说如何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也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马克思的哲学观里头,人的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之上的,人的生存和发展又受到物质基础的制约。从出发,正确认识生活的途径就是要从物质着手,去研究物质生产对我们生活的制约,把我们的认识牢靠地建立在生活的实践基础之上。把这样的精神作为基本精神来分析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及各种矛盾产生的缘由,在冷静和缜密的分析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哲学,这是无法颠覆的真理,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多么伟大的哲学也无法挣扎出这个局限。的提出距今已有百来年,生活环境和时代特征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几百年前时代精华的来说,放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无法给予这个时代帮助了。如果简单地将套用到现在的生活环境中来,用来解释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话,就会出现错误。与时俱进,是的一个重要品质,让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把握住“人的生活是建立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一观点”,科学认识我们的生活,明了我们社会前进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中国逐渐确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遭环境改变迅速。在哲学界,有一批人开始对掀起了新的范式研究的讨论,不过存在很大的不同,关心的重点各不一样。这其中,有的学者重视某一个范式,实际上,是抓住生活的那些。这样看来,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的范式的超越,它重新审视了人、人的实践、发展和环境保护,从一个整体上来了解人当前的生活。
生活哲学提出的原因
当下,我们看到生活哲学正在兴起。这场哲学活动把我们的生活当做了主要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宇宙和人生这种范围广阔的范畴。我们的意识是由实践决定的,哲学属于人的意识,它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我们去更好的生活。但是一直以来,哲学都是高居在文化殿堂里的东西,晦涩、深奥、难懂。现在,哲学开始复归生活,这是由这个时代的特征决定的。生活哲学得以提出,是归结为一些哲学家对现今哲学的不满,在大多数的时代里,哲学不能够为实际生活提供价值观上的指导,无法给人提供实践上的动力,它远离人们的生活,远离时代,和现实中的人相距甚远。纠缠于思辨和只关注过去,这是哲学长期陷入的不幸。其实,追溯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罗马哲学里头,哲学是为生活而存在的。在中国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里头也差不多,诸子学说关怀生活,希望拯救百姓于水火。在哲学的起始时候,哲学就是以生活哲学的形态存在。可以说,现在哲学回归生活,是哲学上的复古。
现在社会面临重重的问题,各种矛盾正在急速发展当中,百姓的生存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小范围的改革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当前的实际,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出现了许多的矛盾,并且冲突极为激烈,难以调和。当前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里,既有环境保护问题,又有各种体制的变革问题,以及城乡之间差距的问题。这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个人面临的问题是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个人艰难的生活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中国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却陷入了狂乱追逐金钱的疯狂里头。物质上丰足的同时,精神上却失却了明朗,在虚无中迷失。正是对于当前中国实际的不满,哲学家开始反思这个社会出现的问题,想要掀起一场新的哲学讨论,来整合当前多元的思想,达成精神上的一致。哲学家的责任驱使着他们,开始关注当前的社会,要从哲学层面上来理清这个混乱的时代。
生活哲学的内在蕴含
生活哲学能为我们做什么,能够改变什么?这是我们在讨论生活哲学时候需要明白的问题,在说明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清楚地了解生活――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生活里,我们要怎么正确对待人事。
在当今的生活哲学上,大多数学者停留在孤立和片面的生活岛屿上,从自己的生活来归纳哲学,将自己的生活作为哲学来源的最初的伊甸园,孤立地从自己认为的生活上面来讨论,阐述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有的把日常生活看作是生活哲学里头的“生活”。可见,当今的生活哲学,还存在许多局限。事实上,生活从来不可以被孤立的看待,它是一个融入了万事万物的整体,如果说生活哲学的检点只是停留在对生活某一方面的关注上头,那么这样的哲学也无法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只是一个零碎的拼图的一角罢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物质的生活,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生活,我们一生似乎就是为一套房子、一辆车子而活。在这个生产力足以满足我们生存的现代,与其说我们是物质上贫困,不如说是不能充分满足我们对物欲的追求。因为我们只关注生活中的这一部分,我们只追求生活中的这一部分。
无论是我们接受的教育,还是说我们接触的书籍,大多都要求人要对生活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乐观的面对生活,如同阿Q自得其乐,在痛苦的生活保有快乐的因子,要微笑地面对生活的不幸。这其实是裸的欺骗,让自己得以有生活下去的希望。作为人类的智者,哲学家们要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当前的生活,这个实际上矛盾相当尖锐的社会。解释世界的工作在近代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科学取代,哲学在当今的主要任务和重要任务实际上是改造社会。批判这个时代,从而让人们寻求改变现状的途径,追寻一个比现在好得多的未来,是哲学家、是生活哲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生活哲学的思辨艺术
自生活哲学诞生伊始,就争论不断。作为一门探究世界根本性的学科,却被用来研究平常的生活,是很大一部分学者反对的理由。虽然如此,但是如果哲学一直锁在象牙塔里,而不走出来直面这个时代和社会的话,只是作为少数人的珍藏的话,终有一天将被取代。只有关注生活,哲学才能不断地适应当前的时代,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为现今的社会指明道路和方向。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世纪,新生的无产阶级和老牌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在工人斗争的胜利里,马克思结合时代的经济、政治情况,做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预言。
1.对课标内容目标的要求的分析。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关于该框的内容目标是“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该内容目标要求教材要引经据典,特别是中外哲学发展史上经典哲学家的代表观点以及哲学小故事和生活中的一些哲学现象的讲解、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下列相关知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即区分标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以及各形态的各自特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各形态各自的特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识别不同的哲学派别,发现身边生活中的哲学现象,认识到哲学像经济和政治一样与生活息息相关。
对上述课标内容实现具有决定意义,是该框的重点。
2.对教材重点的分析、判断和解读。
“围绕物质意识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具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等”是该框内容目标的规定知识的具体化,对这一知识块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哲学素养和思想水平,而且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深层思想上奠定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其内容主要来源于经典作家的论述,集中体现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尤其是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经典作家对此问题所做的专门的经典论述,足见此问题之重要程度。根据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内容及其建构理念,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应当由课程标准规定和生活规定有机结合的双机制决定。
由此,笔者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本概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基本形态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区别是核心概念,唯物主义的优点和唯心主义的缺陷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现象或者生活热点是教材的重点。
3.对教材内容的阐述及其呈现方式的评价。
为阐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生活》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首先设置了一个导入型的探究活动框: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这一探究活动框的设置虽然有利于快速进入课程主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但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是缺乏逻辑性的,不仅没有承接上一框,在本框中的位置编排也有不当之处。这个探究活动框是导入式的,无论是其自身还是由其所引导出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而言,其对唯物主义部分和唯心主义部分都具有同等的总领引导作用,但却是放在了本框框题“唯物主义”下面。
在通过上述活动框得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之后,紧接着又是一个探究活动框:
《尚书·洪苑》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源,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
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由此得出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三个历史形态,并通过学生的讨论认识合理性与局限性,这种设置比较好,但是其中都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体现近代唯物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的材料出现,这样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本身就存在先天的缺陷性。
除上述两点外,这一目的安排没有设置相关链接或者专家点评,而是集中于唯心主义部分,笔者比较赞同这一设计。
接下来教材进入到唯心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编排有其优点所在,相关链接与专家点评有利于老师讲解与学生认识唯心主义,便于老师的操作与促进学生理解,但仍然存在与唯物主义部分类似的问题,即活动框所设材料单一的缺点,在此不在赘述。
4.对该框缺陷的处理策略以及教学实施建议
关键词: 古希腊 “模仿论” 美学价值 生命意识
一
赫拉克利特(前530―约前470)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他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和美,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他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1]他观察生活中的绘画和音乐,认为画面上的颜色、线条都来自于自然,它能够呈现出与原物相似的形象;音乐则是将高、低、长、短的自然声音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曲调。因此,赫拉克利特的“模仿”,不仅仅是自然的简单再现,它还内涵了对模仿规律的探索。他认为“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于斗争。”[2]艺术是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和谐的效果。“模仿”不是简单的再现,它是建立在人类无数次实践后,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越,在模仿的世界中发现了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的精神内容。
德谟克利特(前460―约前370)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他遵循“文艺模仿自然”的观念,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3]他的“模仿”自然,重在“自然”对人的启发性,根据人的实践需要,人们对自然的意蕴进行有意的发掘和创造。因此,艺术作为人模仿创造的对象存在,重在展现人的主观精神创造,自然是启发人创造的媒介,人类在创造的世界中感觉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任何艺术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4]在这里,“研究”包含了对模仿对象的认知和探索,要求文艺真实的模仿生活中的好人,并认为模仿坏人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模仿好人可以给生活中的人以教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的品质的提高。他要求艺术家不断加强自己的主观修养,在实践中训练自己的艺术技巧,因为“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艺术技巧可以增强艺术的表达效果。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研究自然向研究社会过度的哲学家。他提出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审美创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为欧洲后来的美学研究确立了基本的方向。
二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西方早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遵循当时流行的“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认为艺术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以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以展现出人物的心境、情感、思想等内容。艺术家在观察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够创造出美的艺术。他比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论”更具体,更深化,也更具有操作性。苏格拉底提出要创造“美的形象”,“如果你想画出美的形象,却又很难找到一个人身体各部分都很完美,你是否从许多中选择,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使全体中每一部分都美呢?”[5]在这里,苏格拉底的“模仿论”已经包含了艺术家对生活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加工和改造,以创造出符合审美需要的艺术形象,它内蕴了早期“典型化”的文艺思想。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式”,它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原型”,内蕴了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绝对真理”等。在他看来,人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只能通过灵魂对“理式”世界的回忆和领悟,才能够得到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柏拉图以此为基础,改造了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论”,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模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基础的“自然”,“理式”具有第一性,“自然”是第二性,自然是“理式”的“摹本”。文艺模仿自然,只能模仿事物的“外形”,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是一种虚假真理的模仿,文艺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和真理隔了三层”,是不真实的。
柏拉图贬低艺术模仿自然就像生活中的照镜子,他说,“你马上就可以试一试,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的旋转,你就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我们刚才提到的一切东西。”[6]他认为文艺模仿只是对客观事物外貌的一次又一次的复现,是不能模仿到事物的“实体”。“模仿只是一种玩艺,并不是什么正经事。”[7]柏拉图“理式论”的出发点是唯心的,但他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模仿说,揭示了文艺反映生活这一真理。
柏拉图要求艺术不但要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还要表现事物内在的共性,为“典型论”的认识提供了新思路。
三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西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他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人生目标,批判地继承并总结了古希腊以来的文艺模仿论,认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8]亚里士多德区分了职业技艺和美的艺术,如史诗、音乐、绘画等是“模仿的艺术”,认为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模仿”,而不是柏拉图所说的来自灵感和灵魂的回忆。他提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是艺术模仿的对象,在此基础上,艺术家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创造出能够包含真理的艺术品。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意义进行了改造,从外在物质自然转向了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然的行动,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行动和生活事实,他使“人的行动”成为艺术关注的核心。他认为艺术模仿创造的对象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它内蕴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对诗和历史进行比较,认为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在《诗学》第九章中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学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9]认为历史所写的是个别业已发生的事情,而诗所写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事,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真实,诗的价值高于历史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对诗和哲学进行比较,认为诗通过个别体现一般,通过特殊表现普遍,有哲学的意味,但不同于哲学。他说:“即便是医学或自然哲学的论著,如果用‘韵文’写成,习惯也称这种论著的作者为‘诗人’,但是荷马与恩柏多克利除所用的格律之外,并无共同之处,称前者为‘诗人’是合适的,至于后者,与其称为‘诗人’,毋宁称为‘自然哲学家’。”[10]可以看出,诗和哲学不仅是形式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区别。诗要表现普遍,但诗人不能舍弃具体的人和事,而要像荷马那样,通过“典型化”了的人和事把普遍性的意义显示出来,是借助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道理。而哲学则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以抽象思维来完成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前者是在形象中内蕴了真理,后者则是在概念中包含了真理。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理式”模仿论中的不合理部分,对它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把文艺模仿活动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艺术反映生活过程中的“典型性”创造,是对人生规律性的探索,是创造真理的过程。
在《诗学》第二十五章里,他认为:“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11]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以来文艺创作的基本经验,提出艺术模仿的这三种对象,实际上是三种创作方法,它们或是偏重于再现,或是偏重于表现,或是偏重于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认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最理想的艺术创作方法。
在《诗学》第二十五章中,他说“如果以对事实不忠实为理由来批评诗人的描述,诗人就会这样回答:这是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描述的――正如索福克勒斯说他自己描写的人物是按照他们应当有的样子,而欧力彼得斯描写人物却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从诗的要求来看,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不合理的可能较好。”[12]因为“写不可能的事”是诗的积极“创造”。他反对消极的模仿,社会道德是生活行为的准则,但诗人需要用艺术的标准来选择、加工和改造生活。他认为“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描写,虽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但它却符合事物的规律,具有必然性;“不合情不合理的可能”,只是描写了事物表面的、偶然的业已发生的事情,但它却不能显示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规律。因此,艺术的模仿必然是一种创造。他说:“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人的事业,毋宁说是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13]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天才,是指富有模仿和创造能力的人,而模仿的过程就是这种人“心之理性的生产”,也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显示真理的艺术作品。在本质上,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己生命创造力的肯定和自我生命意识的不断觉醒。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古希腊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它代表了古希腊唯物主义文艺思想的最高成就,在继承和发展古希腊的“模仿论”中,破除了古希腊在文艺本质认识过程中的一些神秘观念,具有古代唯物主义的光辉,引导和规范了欧洲文艺理论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俄文版):318.
[2][1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5,74-75.
[3][4][9][11]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64-65,80.
[5]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转引自伽立特《美的诸哲学》(朱光潜译),1993,牛津版:120.
[6][7]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65,74.
[8]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VOL9:338.
[10][13]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6,56.
关键词:哲学教育 哲学观念 反思批判能力
我国哲学教育规模之大、在国内文化教育的地位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哲学,领悟了哲学精神,具备了良好的哲学素养,在现实中能挥洒自如地应对各方面的生存挑战呢?大量的事实表明,情况正好相反。广大学生并没有因为接受了哲学教育而产生对哲学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却把哲学当作无足轻重、可学可不学的学科,既不可信,也不可爱的学科;学生很难进入哲学的崇高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少有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而且还缺乏独立面对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哲学教育的结果如此地不尽人意?有人说,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哲学等人文学科就相对边缘化了,因此,不再有人会费尽心机关注那些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东西,尤其像哲学这样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学问。也有人说,是因为哲学学科本身发展停滞不前,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而使其遭致受冷落的厄运。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可能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忽视――哲学教育工作者对哲学教育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也许这才是造成目前哲学教育尴尬局面的关键因素。
我们过去的哲学教育,特别重视哲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对哲学原理知识层面的掌握,与此相关,还存在着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从而使哲学教育变成永恒真理的灌输和时政论证,使哲学教学活动演变为政治、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全忽视了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传承哲学智慧,提高人们的哲学素养,让人们更智慧地生存。这样的哲学教育,瓦解了哲学,消解了思想,使哲学教育原本具有的重要意义被蒙蔽、被篡改。如今我们在思考有关哲学教育的问题时,应当澄清一些模糊不清的教育理念,明确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提高人们的反思、批判能力,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哲学观念的塑造
哲学知识的传授不是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它是为培养人们正确的哲学观念,激发人们自觉的哲学意识服务的。哲学观念即人们对哲学学科总体性的理解及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是我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再反观哲学本身,所得出关于哲学本性的认识。哲学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哲学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有何价值;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敏锐的哲学意识,能否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一些事关全局的生存问题。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形而上的思辨玄学,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它离得太远,大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有关逻辑推理的学问,那么哲学对科学家来说是思维的有效工具和技巧,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依旧用处不大,可有可无;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人生哲学,关于生存智慧之学,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哲学是无用之学,而把它当作我们通达智慧生存的钥匙,提携我们精神的伟大力量。
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掌握哲学理论内容和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领悟哲学家的哲学观念(哲学观),从而才能形成我们自己对哲学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因此,对哲学观的把握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重心所在。简略地说,哲学观或称“哲学理念”,就是哲学的自我观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是从哲学理论知识中提升出来的精华。展开来说,指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哲学的主题、对象、性质、方法、结构、功能、任务,哲学的孕育、形成、演变和未来命运,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哲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家的形象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等。其中,哲学的性质问题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哲学观的核心。
然而,由于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提升智慧的动态过程,所以,“哲学是什么”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规定。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 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一部哲学史,同时也是哲学观的演变史。
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看,哲学观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哲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哲学是以“知识总汇”的面目出现的,其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探究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构成、人类社会的演化等等。当时人类精神关注的重点是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探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这个阶段的哲学观主要表现为追求高度的抽象概括,以便对当时的具体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获得更加广泛、更加一般的超越于具体科学知识之上的普遍规律的知识。当时的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
到了近代,哲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向,由本体论的哲学转向了认识论的哲学。这时的哲学不再刻意追问世界的本原、本质、虚实、有无,而是转向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的考察。康德就把“我能认识什么”、“人类的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作为哲学的中心课题。他要为人类的理性划定一条界限,以保证人类认识的真理性。这时,人类精神关注的是自身认识的有效性、合理性问题,把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变为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探求。这时的哲学总体表现为以逻辑性和反思性的理性主义。
步入现代,哲学正在发生新的转向,但由于这场“革命”方兴未艾,对现代哲学的性质尚无定论,然而,可以粗略进归纳为以下几点主要特征。哲学由对认识真理性的关注转向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哲学不再仅是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也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及人的生命意义的学问。各派哲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向人的现实生活回归的趋势;其次,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理性主义普遍不满,都试图寻找一种主客相融、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要求超越理性的界限,转向包含非理性在内的新视域。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我们没有权力用今天的标准去宣判历史上的哲学的是非好坏,但却有权而且必须依据我们对历史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提出并阐明符合自己时代标准的哲学观。因此,学习和反思反映人类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的思想材料,对于学习对象不仅较为容易理解,而且学习者的哲学意识也易于培养或激发出来。我们有必要重点学习集中体现哲学专业特色、充分代表时代水平又蕴含未来走向的现当代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哲学,理解哲学的当代价值,从而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
学习哲学,绝不止于背诵几个哲学概念和原理,而要学会用哲学的方式反思和批判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断地怀疑,反复地思考,批判的反思是哲学的真精神。“哲学不是简单地、刻板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评价。”①哲学向一切现存的权威挑战,向各种识见挑战,向原有的理论及其前提挑战。它从不轻信任何事物,总是怀着挑剔、质疑的态度来审视周围。哲学就是永不妥协地怀疑和批判。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异”,惊异中就包含了怀疑和批判。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先批判性的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任何拒绝它的理由之时,才接受它们。”培根正是以这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提出了妨碍人的正确认识的四种假相,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笛卡尔正是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了其哲学体系。哲学的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它们是为寻求真理扫除障碍的手段。哲学的怀疑还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哲学更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精神,她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②
当然,我们所谓的批判决不能是无根据,无理由地胡乱猜疑和任意批判。笛卡尔曾严肃地说:“我的怀疑并不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轻率,而有很强的、考虑成熟的理由的。”③哲学家在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时,往往需要援引他们未加怀疑的预设、公理作为展开思考的前提,这些前提有的是科学的基本定理,有的则是人类的“健全常识”,还有的是逻辑思维的规则。因此我们说,反思和批判必须以深入、仔细地研究为前提,依据合理的理由,符合逻辑地进行。皮浪式的极端怀疑主义对我们是有害无益的。罗素说得好,“如果我们接受彻底怀疑主义者的态度,采纳一种对一切认识都加以排斥的立场,并且要求某种不可能的东西,而且我们的怀疑论也始终不会被驳倒。因为任何反驳,都必须从论辩双方共同具有的某点知识出发,裸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哲学的认识批判若想取得某种成果,就不能用这种方式糟蹋自己。”④哲学的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指向重构和创新。通过反思、批判,我们认识到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局限,并在矛盾冲突中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走向,从而构建起理想境界。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有“破”有“立”是哲学的根本精神。哲学的智慧正是体现在不断地克服矛盾,克服创造新生事物,永葆勃勃生机。
哲学的反思、批判对人的价值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来自传统和常识的基本信念,没有怀疑和批判地"跟着感觉走",而这样做有时是非常危险的。不可否认,传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从历史中传承而来的文化精华,人在既定的环境下生存,不可能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听任未经检验的传统支配我们的生活是不可靠的,有时甚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例如,当初如果没有哥白尼对传统地心说的挑战,可能我们永远与科学无缘。另外,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共识,意见有时也夹杂着愚昧和偏见。人们出于情感因素或习惯力量,一般不愿意对生活中的基本信念提出质疑。而且,人活于世,难免遭遇不愉快的境遇,或者自己无法把握的状况,是信念支撑着我们走出迷雾,所以它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对信念满腹疑虑,丧失对它的确信,会使我们失去行动的勇气和能力。但是,“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持之永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⑤哲学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地审视传统和陈见,批判日常生活的信念前提,提出新方向,确立新价值,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为深刻、合理、完备的基础。
哲学的批判蕴含着创新,在揭示现存事物的局限性的同时,揭晓未来事物的走向,构建理想境界。“批判活动的实质是以否定形式实现人与世界的肯定性的统一。”⑥在对原有的概念框架、思维定势、信念前提反思之后,批判蕴藏在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提出更加完善的理想体系。哲学的这种独特的批判功能不是简单、刻板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激励人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人与世界的理想状态,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家园。
哲学的批判活动增进了人的自由意识。从总体上看,哲学的批判活动有着双向的理论效应,它既指向所批判、所反思的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又指向从事批判活动、反思活动的主体自身。就前者来说,通过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实现了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就后者来说,伴随着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的展开,主体的自由意识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加强。哲学的批判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超越既有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形式,主体的自由意识之所以能够这种反思和批判活动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否认有所谓超越批判的终极前提。由于一切理论对象都要经受批判的检验,一切思想前提都不能免于追溯更为基本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在这种批判和质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理性是自觉的,意识是自由的。由此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哲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精神武器。
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植
哲学教育有助于接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更智慧地生存。
近年来,关于哲学教育塑造世界观的功能的提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认为这意味着把哲学界定为关于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无疑的知识和具体条文,认为这会导致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政治庸俗化,最终会宣判“爱智慧”的终结。其实不然,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来所展示的是哲学家对人及其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根本的看法,而他们又总是在为确立和论证对待人生、社会、世界和宇宙应该具有的基本信念和一般原则而不懈地在努力着,他们一直试图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理想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另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只能在既定的条件下,得出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最充分、最全面、最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他们的哲学理论可能超越他们以往时代的理论但决不可能超越他们尚未经历的时代。因此,一部哲学史所展现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总体性问题的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同时展现了不断更新和提升的人类智慧。哲学教育传授哲学基础知识,理所当然也传播哲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这个时代的哲学教育,应该主要介绍代表时展水平的哲学,因为它是我们时代“在哲理层面上的极限性认识”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哲学原理当作生活的常识、刻板的教条来灌输和教化,这无异于宗教的布道,是对自由批判的哲学真精神的蒙蔽和破坏。被动接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再正确,也不可能真正植根于心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真正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哲学教育在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哲学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但是该能力所需的哲学特有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良好的哲学训练,能使我们思维更加严密,思考更加深入,尽可能避免片面性、表面性。另外,哲学史的学习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凡是不知道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陈修斋先生曾说过:“要树立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此指导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即立身处世之道,也只有通过学习哲学,通晓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种种已有和可能有的学说和观点,然后通过自己深入思考和比较以及实践的检验,来判定其是非优劣,择善而从之,再加上自己的分析、综合和创造才行。”⑧独立地思考,反复地比较,批判地学习以往哲学家的思想,有利于开拓我们的哲学视野,解放我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哲学的精髓,从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引我从头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哲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放弃哲学只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念(当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政治),确立它是人自身发展之精神需求的观念;放弃以知识传授及真理教化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转向注重哲学素养的培植,转向对人们的寻根精神、创新意识、高尚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江畅.走向优雅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舒远招主编.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郭湛主编.哲学素质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6]欧阳康.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7]段德智编.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8]肖前主编.《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
注释:
①《哲学原理》上册,主编肖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页9.
②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③ 转录《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86.
④ 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⑤ 转录《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主编舒远招,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页326.
⑥《哲学素质培养》,主编郭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页68.
实习的过程:
本次在xx大学第一xx实习,虽然时间只有两个星期,但是收获却很多,我和四年级(二)班(四)班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听老师讲课,认真做笔记,帮他们打扫卫生,出黑板报,开班会,看他们做广播体操,在课下以及体育课上和他们一起玩,融入他们的生活。
第一天,由带队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学校主任,门卫大叔,还有两个班的班主任,特别是刘老师,二班的班主任,一个和蔼可亲为人热情的年轻教师,熟悉了学校的环境,我们对那里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憧憬着实习的生活。
我们进了教室,第一节是语文课,讲的是寓言二则,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我们以为会安排我们每人讲几节课,不过后来,慢慢感受到,在下面听才能学习到老师的技巧,我们认认真真做了笔记,感觉时空穿越,想起自己小学时,真是感慨万千,时间过得真快啊。课堂上,他们就像一家人,谁答对了,谁答错了,都有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真是让人感受到那种童贞,那种天真无邪,那种活波可爱,那是一种在大学生中不会有的快乐。
下课了,那久违的欢声笑语,那快乐的打闹,老鹰捉小鸡,捉迷藏,还有很多很多说不上名的游戏,我用自己的手机拍下这嬉戏的一幕幕,尹朝辉也和女生们做游戏。体育课上,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热身,做体操,玩的真开心。
非常难忘的是我们这些实习的男生还和他们校里的老师打了一次篮球,老师也是那么的充满活力,让我们这些小伙子真自叹弗如,结果打到天黑,我们虽然输了,但真的很开心,拖着疲倦的身体,在夜幕下回到寝室,准备第二实习的到来。
实习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和他们一起生活,让自己回到过去。
实习的感受:
从小到大都是在下面当学生,这一次成了实习老师,身份的改变,也带了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一次,站在老师的角度,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学习他们如何处理工作,如何和同事相处,如何教孩子知识,做人,被他们那种敬业,那种爱心,那种为人师表的品格,那种细心,深深的感动,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发自内心的尊重。
一,首先教小朋友做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启发他,塑造他,刘老师让打架的小朋友握手言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让他们学会相亲有爱。印象做深刻的是由杨怡林主持的班会,题目是集体是我的家,放了小朋友生活中嬉戏的照片,真是让人感受到一家人的亲情。我还录下了小朋友生活中的平凡的时段,照了很多照片。
二,传授知识,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善于传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宽容犯错误,每一个小朋友都争先恐后的举手,那种活跃的气氛真是难得。也发自内心的敬佩老师教学的技巧,这些都是在实践中慢慢得来的,不是课堂书本能学的到得。
三,小朋友的心灵很重要,其实每一位老师,都以理服人,告诉他们为什么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如何改正,更多的是一种表扬与鼓励,很少会直接批评。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小朋友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如何去工作,以及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处理和同事的关系,从老师身上,我学到了,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敬业,人不应该以一种当一天和尚那个撞一天钟混日子的态度来度过工作的生活。我是学哲学的,在大学这几年通过在xx大学的学习,知识有了很大的增加,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比刚来xx大学时成熟了很多,可是也有些遗憾,文学方面的书都得太少,其实做人做事方面有很大的欠缺,通过这一次的实习,让我对自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一个没有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实在经验不足,比如,在一些场合过于紧张拘谨,做事情的时候太任性。之前学的都是课堂书本上的知识,当时觉得理解了,考过试就都忘了,真的要用时才觉得自己当时理解的有多肤浅,在工作中不怎么会运用,哲学的头脑还没应用到实际情况中,不会站在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的哲学道理不能娴熟的运用。在这一次实习中,亲身感受到儒家哲学的价值,那种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四班还专门组织了以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主题班会,让大家自己搜集有关雷锋的事迹,自己讲自己在生活中做了哪些好事,对小朋友有很大的教育。在三八节那一天,让小朋友给妈妈送礼物,培养了小朋友感恩的心。
实习的收获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我不仅感受到一个人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还要会用,要会做人,只有做好人了,才能融入集体,求学的生活是一个人的,难免养成
孤僻的性格,不和外界交流,不和别人打交道,不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处理好和同事上下级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实习中,遇到了很多老师,还有很多天真的小朋友,和他们生活了两个星期,认识到融入群体的重要性,要善于和不懂性格的人打成一片,和他们交往,学会包容他人。
也许,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人文诸学科之中,怕是没有比哲学更具另类面孔了:抽象,晦涩,玄奥,枯燥,诡谲,机巧……好像它无所不能,又好像百无一用;好像它什么都是,又好像异于万类。因此,就哲学本身而言,它不仅要常常面对来自外部的诘问,而且还得时常承受从内部宣告其“死亡”或“终结”的尴尬。也许,哲学从其面世起就注定了它或只有茕茕孑立或只能踽踽独行的孤寂命运。也许正因如此,哲学常常被视为畏途,常常被人敬而远之。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哲学是对世界对人生之荦荦大端中肯而深刻的思辨,从而具有或高山流水或阳春白雪的大美与大智的内涵。尽管像“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到底有何用”这样的问题将永远成为一些人的困惑,然而,古今中外的人们却同时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享受着哲学阳光的朗照与导引。正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渺小之中蕴涵着伟大,而美好的另一面却又往往是引人无限慨叹的易污与短暂。一旦当我们有意无意地开始体味诸如这浮世间的事事物物时,也许我们才会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些以往不曾深入思考的哲理,竟能引起我们如此别样的感动!
因此,目下,在以国学热为标志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急切呼吁与实践之中(尽管真伪混杂),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予哲学以同等或相当的关注。且不说洋洋大观的西方哲学,仅仅像《易经》、《老子》、《庄子》、《论语》、《中庸》、《大学》等皓如烟海的东方典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数千年来就曾熏陶和点化了无数炎黄子孙,并成为一笔足以惠及世界的具有“中华”标记的精神财富。然而,由于当代商业化社会功利及物欲浪潮的猛烈冲击,不仅普通民众淡出传统文化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更多的挂牌“学人”也冷杌难耐而纷纷智从机巧。因此,重新倡导传统文化并适当学习或了解哲学,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当为建立文明和谐社会非物质储备之必需。
近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的《生活有哲学》,观览作者以自己的亲历与感受,运用哲学理念解读与引导生活的体悟,读之如品新茗,如聆清音。这种对于哲学与人生关系的精辟阐述,寓深奥于浅显的看似随心所欲的轻松诠解,却颇为直观而通俗地揭示了“生活中有哲学,哲学中有生活”的理性感受。作者源自生活体验的哲思心路,来自物质实体的哲学感受,以及通过哲学的角度去审视生活、观览世相的精神过程,不啻为读者提供了一把进入层层哲学迷宫的钥匙,或是成为一种看似不经意间的哲学启蒙示范。因此,该书不失为一本使人耳目一新的“哲普”读物。
也许由于身为哲学教授的缘故,也许由于对哲学的情有独钟,作者在该书序言的开头便这样饱含激情地写道:“我曾多次自问‘今生最感恩的事’,而答案中一再出现的总有‘念了哲学’这一项。我为此不仅感恩,而且快乐。”在如此言辞切切的基调之下,随之便为读者展现了一系列处处体现着人生经验与感受,以及充满着哲学思辨的生活细节。正如作者引其老师方东美先生的话说:“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于是,作者便由此而“心中领悟了两点:一,人生就是买面包、烘面包、吃面包的过程;二,若要面包好吃,需要调味的蜂蜜,而那蜂蜜应该就是哲学”(傅佩荣著《生活有哲学》,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也许,正是傅先生这种生动而“甜美”的比喻,才引起如我般读者的兴趣与共鸣。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浅显与通俗,才给哲学这副古怪而狷傲的面孔设计了一方使人比较能够引起愉悦的面纱。
的确,“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你必须赋予它意义;而其价值也透过你所选择的意义而彰显出来”(卢梭),而哲学的使命,也恰恰就是专司洞察人生真谛,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即围绕“是否活得有意义”(傅佩荣语)这个问题而展现的万花筒。因此,无论你是苏格拉底或者尼采,无论你是老子抑或孔丘;无论你是“权力意志”的鼓吹者,或是“内圣外王”的信徒,尽管其思想之树枝叶不同,花开各异,而其体都无不接受蓝天白云的洗礼,其根则更是非深植于脚下的凡世生活之壤不可。而其果,无论可口与否,甚至易地而成淮北之枳,它都有生存的权力,张扬的理由。
正是在“哲学与人生关系”的宗旨之下,该书通过“分享的喜悦”、“学习的畅快”、“启发的丰收”和“心得的圆满”四辑内容,以作者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成长过程为载体,以看似信手拈来的方式,悠悠然以充满智慧的文火为读者烘烤了一只氤氲着淡淡甜味的精神面包。
如今,对于生活在相对和平时期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活着”(生存)已经不是一件困难之事了,而要提高“活”的质量,即活得有意义,能够自觉珍惜并体味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以“仁爱”或“责任”之心使生活成为充满意义的生命进程,这难道不是包括哲学家在内的所有人类的共同向往?
也许,一旦怀着一颗对哲学的敬畏与感恩之心,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整合生活,刷新生活,我们便能够拥有一双洞察浮世的慧眼,多一层理性思考的空间;我们便能够发现人生的天空原来是如此的绚丽广阔,人生的道路是如此的柳暗花明;我们才会体悟到宇宙的无垠,自然的奇幻,社会的异趣,生活的充实,人生的有幸……
周国平,著名诗人、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他以敏锐的目光认真关注生命及人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的困惑,解析心灵历程,让文学与哲学有机结合,并用洗练质朴的文笔表达深刻的哲学思考。其作品大多质朴、平实、新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二、中考链接
周国平的文章成了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专家选题的重点。比如,2007年无锡市选用了《愉快是基本标准》,济宁市选用了《读书小语》;2008年广东省选用了《信仰之光》,崇左市选用了《车窗外》,三明市选用了《轻松读经典》,徐州市选用了《记住回家的路》;2009年成都市选用了《要成为你自己》,台州市选用了《好梦何必成真》,南通市选用了《精神栖身于茅屋》;2010年佛山市选用了《交往的质量》,扬州市选用了《忘记玄奘是可悲的》;2011年益阳市选用了《愉快是读书的基本标准》,济宁市选用了《论真性情》,重庆市潼南县选用了《善良,丰富,高贵》。
三、部分美文赏析
哲学家和他的妻子
周国平
哲学家爱流浪,他的妻子爱定居。不过,她更爱丈夫,所以毫无怨言地跟随哲学家浪迹天涯。每到一地,找到了临时住所,她就立刻精心布置,仿佛这是一个永久的家。
“住这里是暂时的,凑合过吧!”哲学家不以为然地说。
她朝丈夫笑笑,并不停下手中的活。不多会儿,哲学家已经舒坦地把身子埋进妻子刚安放停当的沙发里,吸着烟,沉思严肃的人生问题了。
我忍不住打断哲学家的沉思,说道:“尊敬的先生,别想了,凑合过吧,因为你在这世界上的居住也是暂时的!”
可是,哲学家的妻子此刻正幸福地望着丈夫,心里想:“他多么伟大呵……”
(选自《人生寓言》)
赏析:这则寓言通过一对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夫妻善于生活,善于互相包容,善于随遇而安的故事,告诉人们对生活不要太挑剔,不要太苛求。生活中永远没有永久的“家”,每一时、每一地都是短暂的。我们要善于“凑合过”,要像那位哲学家那样随时都能舒坦地享受生活,“沉思严肃的人生问题”;要像那位妻子那样“毫无怨言地跟随哲学家浪迹天涯”,即使是“临时住所”,也要“精心布置”,把它作为“一个永久的家”来打理,并全身心地投入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哲学家和妻子对待生活的态度俨然是一对矛盾,但他们善于互相宽容,互相理解,因而成了交融互补,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他们生活得和谐而美满,舒心而惬意,留给世人的启示也是警醒而又耐人寻味的。
诗人的花园
周国平
诗人想到人生的虚无,就痛不欲生。他决定自杀。他来到一片空旷的野地里,给自己挖了一个坟。他看这坟太光秃,便在周围种上树木和花草。种啊种,他渐渐迷上了园艺 ,醉心于培育各种珍贵树木和奇花异草。他的成就也终于遐迩闻名,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有一天,诗人听见一个小女孩问她的妈妈:
“妈妈,这是什么呀?”
妈妈回答:“我不知道,你问这位叔叔吧。”
小女孩的小手指着诗人从前挖的那个坟坑。诗人脸红了。他想了想,说:“小姑娘,这是叔叔特意为你挖的树坑,你喜欢什么,叔叔就种什么。”
小女孩和她的妈妈都高兴地笑了。
我知道诗人在说谎,不过,这一回,我原谅了他。
(选自《人生寓言》)
赏析:这则寓言假借一个诗人在感到人生虚无,痛不欲生,决定自杀时,却被自己无意中种植树木花草的劳动所迷醉,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时,你千万不能乱了方寸,千万不能一根筋,一个死理走到黑,千万别与自己过不去;你要知道,世上没有憋死的牛,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生活中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