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说话训练;语言表达;大胆交流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语文是一门集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学科,而低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我们尤其要关注这个“说”,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写文、阅读理解等较综合的能力尚浅,可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阶段却是最突飞猛进的。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小手高举的场景,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很高,那我们就要充分认知低年级孩子的这一发展特点,进行各种形式的练说,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说”能说好了,并能“说得其所”,这对他们的语言表达以及今后的写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巧妙结合书中插图,创造意境,看图说话
苏教版低年级的课文中有很多设计精巧的图片,这些图片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将较为抽象难懂的文本化作了有形的意象,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些插图,给学生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产生浓烈的说话欲望以及想要表达的强烈情感。例如二年级下册《识字1》中,本课讲述的是中国四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在教学时我也是先教学生读词,在读通读顺的前提下再看与之对应的插图,教师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导: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节日?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用上相关的词语说几句话。这样学生在看图说话时就会有针对性地说,而不是乱说一气,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也要有效点拨,在教学时,一个学生在述说春节这幅图时,这样说道:春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包饺子、拜年,包的饺子真好吃!我就建议他可以加些描写心情的语句,比如“全家人心里可开心了,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因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图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笑容,关注人物的神情往往是看图容易遗漏的一个点,通过这样的巧妙点拨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以后看图时就会注意人物的表情即内心活动了,也从而学会了该如何看图。
二、扎实上好口语交际,大胆交流,学会表达
在教材编排中,每个练习中都有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很多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把阅读课,讲读课当作重点,事实上每次口语交际课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很多平日里不怎么爱发言的学生都高举小手来到讲台与大家交流,如何有效的组织好口语交际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例如二年级下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主题是《教你玩游戏》,在课堂上,大家可以大胆交流自己喜欢玩的游戏,我当时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会玩的游戏真多,今天老师也要教大家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贴鼻子》”,说完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头娃娃,有眼睛、鼻子、嘴巴就是没有鼻子,之后由一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示范这个游戏的玩法,顿时大家沸腾起来,可以尽量多叫几个学生上台参与,至此这个游戏大家基本都学会了,接下来重点来了,我随即说到:现在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了,如果让你教其他小朋友玩,你该怎么教啊?这样一个问题抛下,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尽管他们的语言很零碎,没有完整性,但是几个同学回答的要点一综合就是教你玩游戏的说话要点了:说清游戏的名称;说清游戏的玩法(人数、游戏规则等),事实上每次口语交际,不能让孩子漫无目的的乱说,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一个范本,举一反三,这个范本可以起到构架基石的作用,相信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
三、有效借助文本特色,模仿句式,训练说话
低年级的语文课文大多以童谣、故事、散文诗等形式为题材,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孩子们也很喜欢读这类的文章。在教学完后,老师可加以指导让孩子也做做小诗人、小作家,模仿文中的句式进行说话。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鲜花和星星》一课,文章以满地的鲜花和满地的星星作比,突出数量之多,感受夏天的绚烂之美,在我们的周边生活,数量多的事物还有很多,如河里的鱼儿,池塘的荷花,天上的白云,地上的牛羊,我们完全可以模仿这一课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我最喜欢( ),这里( ),那里( ) ,真比( )!”事实证明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个个都变成了小诗人,再如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中,句式工整对仗,朗朗上口,我们也还可以以“真想变成( )”的形式说一段话,甚至可以把它写下来,作为孩子们自己的作品,要强调的是,这类说话不要给孩子框定太多,只要言之有理、合乎想象即可,模仿是非常重要的,走好这一步,对今后的学习很有益处。
四、借助多种说话途径,多管齐下,以说促写
低年级的写话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尤为重要,很多人都苦于写话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尤其是在孩子语文学习刚刚起步之时,我想写话写的就应该是孩子们心中想说之话,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都可以作为写话的内容,有根据图画内容的写话,有对文章句式进行模仿的写话,更有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写话,一个学生如果能流利地“说”,那他就离流利地“写”近了一大步,说说写写,这也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结构特点,直接让低年级孩子动笔写是非常难的,先让孩子们说,说流利了,再写自然会顺畅许多。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说话,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进行说话训练是一门大学问,我们希望听到孩子们大胆地发言,独到的见解,同时充分的说也促进了写的提高,相得益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也要创设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小手高举,畅所欲言的课堂是我们十分乐见的场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美术教学
传统节日是人类文明的驿站,具有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体现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是美术教学宝贵的资源。而美术学科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为展示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结合节日开发美术课程,对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传统文化”邂逅“儿童创想”
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W习力度,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等。当美术教学的边界延伸到多姿多彩、立体丰满的节日文化,给学生搭建一个综合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传统节日的大宝库当中寻珍探宝,从而自然地感受美,自主地欣赏美,自由地创造美时,艺术就在不知不觉中滋养了儿童的生命。
我校是一所创想学校,学校提出了“儿童创想课程”的整体结构。围绕“每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的育人目标、“端行”“健美”“好学”“乐创”的核心素养和“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三个关键目标,培养具有智慧之脑、健康之体、审美之眼、创造之心、责任之肩的当代小学生。学校特别重视艺术课程的开发,培育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校在元宵节开展猜灯谜、做兔灯、主题游艺活动;以中秋节为契机,推出传统文化节日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制作冰皮月饼,做灯笼、画灯笼;重阳节,邀请学生家中的老人,来校一起制作重阳糕,让学生给长辈送上一封表达感恩的成长卡片……可以说,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对传统的继承,是一次对节日文化的赏析,更是一次难忘的课程之旅。
二、“传统节日”牵手“美术教学”
(一)整体建构:横向模块成列,纵向递进成序
1.对传统节日类别和节点的解析
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有的喜庆,有的怀旧,有的感恩,有的畅想,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风俗和习惯,有着独特的寓意。每个节日都是学科教学的可再生资源,但需要教师进行筛选、挖掘和提炼,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体现螺旋式上升。教师对传统节日所处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提炼出节日特色元素,融合到日常的美术教学或活动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同时,节日活动安排必须基于儿童视野,遵循时间节点,在整个学期当中,不宜安排过多、过满的节日主题,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我校将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六大传统节日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
2.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寻
分析节日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选择恰当、富有新意的形式来传承节日文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得到儿童的接纳与喜爱,也才能真正让节日的文化深入人心。我校开发各类相关联的工具或材料,挖掘艺术表现形式或媒介材料蕴含的语言,凸显美术学科自身的特性,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美术表达媒介的多样性。如重阳节,二年级《金色的秋天》一课,鼓励学生利用成熟的稻穗、金黄的落叶、红红的小果子等进行创意贺卡制作,学生在搜集、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与艺术之美。除此之外,像书法、年画、脸谱、泥塑、贴画、创意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整合到节日课程中来,让平面艺术变为立体艺术,创新形式、拓展思维。
3.对年段培养目标的统整
以节日课程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艺术涵养为目标,学校通过对传统节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以“创想”为主线,形成“阶段目标(小学)一学段目标(年级)―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目标链,将需要传承的节日文化分解到各个年级,使文化学习呈现螺旋式递进的发展态势,并依据年段特点使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各有侧重:低段倾向于“创想游戏与好奇心理”,中段侧重于“创想技能与想象习惯”,高段致力于“创想精神与创造人格”的培育,整体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二)跨界融合:用适切儿童的方式教与学
1.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火花碰撞”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所要面对和处理的生活事件或实践问题不是分学科的而是综合性的,我们努力通过学科间的融合,让学生学习综合的知识,学会综合地阅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整体感知世界的方法。
中秋来临之际,学校四年级组进行跨学科融合式整合。语文教师以《但愿人长久》的课文拉开帷幕,抓住苏轼“心绪不宁―埋怨一宽慰”的心理变化,师生与诗人共赏一轮圆月,最后伴着悠扬的音乐声,学生吟诵名篇《水调歌头》,诗词的意蕴在空气中荡漾。音乐老师在简单介绍完歌曲演唱者之后,带领学生领略了《水调歌头》的另一种美。学生不仅学习了流行唱法,还了解到别具一格的京剧唱法。美术老师以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例,让学生动脑猜一猜、讲一讲有关月亮的故事,动笔画一画平时见到的月亮,将大自然作为更好的老师,让学生去探寻其中的奥秘。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奇思妙想,教师从生活中的月亮引导学生想象心中的月亮。通过一个个提问、一次次引导,和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让学生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趣和美好遐想的月亮画面。有给月亮扎辫子的,有画戴了棒球帽的月亮的,还有画拟人化变成可爱的小绅士的月亮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美术活动和其他学科融合的主旨,就是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指导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并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积累感性经验,并激发创作兴趣,进而用美术手段表现世界。
2.美术学科与学生活动的“盛情演绎”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展开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节日里表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可以增进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的情感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教育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每个节日的特点,围绕节日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开学迎来的第一个节日便是元宵节。美术组和学校少先队共同策划了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提升审美与表达的能力:
走近元宵节: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故事传说来校进行分享,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感受节日的氛围。
走进元宵节:通过图片欣赏、视频分步解说,教师示范等环节,来帮助学生解决做灯笼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两节课下来,各种形态不一的灯笼相继问世,学生的创作欲望得到满足。让学生把做好的灯笼自己亲手挂到学校事先准备好的场地,一场轰轰烈烈的元宵猜灯谜活动正式展开。全校学生游走在各个灯笼之间,欣赏着造型不同的灯笼,热烈讨论着各个灯谜。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真正融入节日和艺术的氛围。
大多数中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唉声叹气,作文成了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为何作文让众多的学生感到害怕?我认为追根溯源还是学生没有形成主动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长此以往,脑海里缺少丰富的素材,优美华丽的词汇,便造成思维空缺、视野狭窄的现象。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语文素养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年级的学生大多喜欢有趣的童话故事,为此,我每周一下午特意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课上,我给学生们讲述《白雪公主》《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当讲到《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小朋友扮演那位愚蠢的皇帝,他穿着子虚乌有的纱衣在热闹的大街上神气活现地游行,笑得学生们前俯后仰。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故事中来,感受到了故事的有趣。接下来,我便抛砖引玉,要求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有趣的书籍。第二天课前,我用十分钟让学生口述故事情节来回忆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特别喜欢上阅读课,也会主动从家里带一些故事书来阅读,这就为课外阅读开了个好头。
二、推荐适合的读物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对话。”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识字量有限,可以向学生推荐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书籍。因此,我在教学生学习新课时,课前或课后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或资料。如上二年级的《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看并阅读2001年申办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上完《静夜思》,要求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上完《卡罗纳》一文时,我布置学生利用小长假阅读《爱的教育》……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扩充一些阅读资料或书籍,这样会对课文内容更容易理解,既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比如:三月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我让学生阅读雷锋的故事,再查找当代的雷锋的事迹来补充学习;遇上国庆节,学校开展“迎国庆”活动,我布置学生诵读爱国的诗歌,阅读反映祖国面貌的资料;每逢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到来之时,我会要求学生查找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与其相关的故事。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学校的德育工作扎实有效,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指导读书方法
态度决定高度,方法决定效果。好的阅读方法能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小、理解能力欠缺,课外书则需要家长陪同阅读。有时候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帮助孩子答疑解惑;有时父母是孩子的忠实“听众”,耐心地听孩子复述故事内容。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思想渐渐成熟,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教师则需依据文章的长短或体裁的不同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我认为篇幅短小的写景或者是诗歌等文章,可以采取熟读成诵的方法。篇幅较长的小说则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区别对待。(1)掌握读书程序。一本书先看标题、内容和序言,尤其是作者的特别观点。再查看目录,弄清书的大致情节。然后注意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相关的书籍,以便解读需要理解的词汇。(2)了解读书方法。培根说过:“浅尝辄止,有些书不妨囫囵吞枣。”有选择的阅读是为了把力气花在刀刃上,针对不同类别的书籍可以选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一是浏览性阅读。对于那些浅显易懂、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或是长篇小说中那些穿插故事情节的一些过渡性语言,可以随便浏览一下,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二是选择性阅读。对于书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以便理解记忆。如读《百科全书》《昆虫记》,书中有许多科学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对待这类读物不可随意浏览,而是要学生重点阅读书中的科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下来。三是品味性阅读。对于名家名篇或文笔优美的优秀作品则采取精读的方法。在读中细细地品味字词的运用、文本的意境等。读此类的文章时,需要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针对文中精彩的场景、生动的对话、细腻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可以建议学生用笔在书上画起来,熟读背诵;文中出现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议论等可以建议学生用特别符号做好记号,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四、展示成果来激励
课外阅读要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贵在日常坚持。而学生能否坚持取决于教师的策略。为使学生能始终保持高昂的读书热情,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举办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会利用阅读课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会开展辩论赛、诵读诗歌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每周评选最佳习作在班上朗读并张贴在学习园地中。通过活动给学生展示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肯定,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对学生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塑造品格,提升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是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途径,愿课外阅读走进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的终生习惯。(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铜矿第二小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华民族的“魂”之所在。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忽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因材施教,研发校本教材
习作教学之难,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没有东西可写,提起笔来“无话可说”,这归根结底是一个缺乏素材的问题。我们祖国有着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深厚的底蕴,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祖国,如果我们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习作资源”,怎么不能丰富学生习作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呢?为此,应当开发校本教学,并放到图书馆、阅览室、开放书吧、班级图书角等地方,让学生随时阅读,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
1.“传统文学”。这是传统文化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经典诵读。我们从古代诗词、笠翁对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文库中节取部分内容,按类编写,适时更新。如,经典古诗词就可以按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进行编排,把同一季节的归为一类;也可以按自然风光分类,或者把描写花卉的归为一类,或者把描写鸟、兽、虫、鱼的归为一类,或者把描写山水风光的归为一类;还可以按哲理分类,按爱国情感分类,按诗人作者分类,按节日文化分类等。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滋养心灵。
2.“传统节日”。这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每个节日又分别从名称、来源、习俗、相关古诗、人物故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编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相对比较固定,便于长期阅读。
3.“传统美德”。这是精神之根、民族之本,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我们从“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着手,按“爱国”、“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等板块进行编写,适当插入一些名人小故事、美德名言、儿歌童谣等相关内容。在美德中感悟,在传统中熏陶。
4.“传统艺术”。这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琴、棋、书、画,有中国戏剧、中华武术、古代建筑,更有剪纸、风筝、刺绣、泥塑、木偶、皮影、雕刻、陶瓷等民间艺术。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采用儿童化的语言,适合学生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欣赏民间艺术,在感悟中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这些,虽然不能涵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但是,通过长期、认真地阅读,学生吸取了丰富的营养,积累了宝贵的习作素材。写起作文来一定可以做到有话可话,一定可以做到水到渠成,文思如泉。神来之笔,将在学生的笔下流淌。
二、创造氛围,激发习作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全面发展,还可以更好地激发习作兴趣。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印象特别深刻,写起文章来感情特别真实。为此,我们学校经常结合传统文化,分板块、有主题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先体验后写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表达的强烈欲望。
如,学校以“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学生到爱国基地,以“说美德――唱美德――议美德――玩童谣”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表演,集体合唱;小组舞蹈,快板展示;经典诵读,童谣玩转。活动形式多样,意义深刻。而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及时总结、指导,提供一些合适的范文,结合参加活动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把活动的过程写下来。这样“落地”式的习作练习,无疑给学生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此外,每个学期必须开展的经典诵读比赛,有传统节日等各种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有寻访红色足迹传统文化活动,在践行传统文化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开设说话课堂,提高习作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虽然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习作时却无话可写、无从下笔。这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的锻炼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习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习作时,让学生整理思路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为此,我们在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说话课(即口头作文课),除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表达、续编改编故事、讲述复述故事等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外,还让学生讲从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上听来、看来的大事趣事和身边的好人好事,有时结合习作教学进行复述或续编课文。学生说过后,我鼓励他们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以降低习作的难度。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社会性,力图改变多年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封闭教学模式,把“语文实践活动”与“课文”并列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将二者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视为不可切割的两大块。因此,在贯彻、执行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抛开那些陈旧观念的禁锢,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体系。我个人认为在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面(这里主要指初中语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明确
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我们确定初一年级重在激趣、养习、积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初二年级重在积累、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初三年级注意做到统筹兼顾、系统安排,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每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应该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的选择、各个活动程序的设计都应该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不枝不蔓。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充实
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给我们设计了比较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训练材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学生身边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可以说,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且又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水平的素材,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我们曾经开展过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有以下几种类型:(1)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2)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中的语言发展。(3)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关注学生成长中热门和焦点的话题。(4)继承传统文化、学习民族语言。(5)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实践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新颖
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形式要新颖多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投入,从而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场地、时间、规模都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教室、图书馆、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课外活动、晚上、节假日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活动时间;既可以是全校性的大规模活动,也可以是年级组之间的较量,还可以是小组间的擂台或巾帼不让须眉的比拼。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渲染活动的气氛,增强活动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另外,教师调控、引导、激励的手段方式也要不断变化,要注意兼顾和激发中差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各展所长、各有所得。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的再实践,努力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准备――充分
教师只有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并取得成功。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是总策划和总编导的角色,但不可面面俱到、包办代替,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教师也可以对学生提出要求而不做具体指导,而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或适当的时候才进行恰当的点拨、引导,起指导参谋作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要避免教师完全放任自流和过分干预两种情况。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教师既要与学生平等参与,又要注意激发学生准备活动的积极性,适时地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特别是个性化的评价,尽可能多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良好状态,进而迸发创新的热情和研究的欲望。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构――合理
《小学习作教学“生活教育”实践研究》开题以来,经过课题组老师大胆地实验、研究与探索,到目前为止,呈现出了学生喜欢上作文课、积极交流、乐于表达的可喜局面。课题实验让多数学生的表达欲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作文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觉得,这样的结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活动中作文并做人
课题组根据传统节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
儿童节,课题组的老师组织了全校范围的游艺活动。一年级教室的“水中戏球”,学生屏息凝神,考的是眼疾手快;二年级教室的“吹乒乓球”,学生鼓足了气,争得面红耳赤;三年级教室是最热闹的,“体感游戏”吸引了全校师生,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想过一把瘾;四年级的教室玩的是“套圈游戏”,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五年级教室,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运乒乓球,师生小心谨慎,心随球动;六年级教室里,老师认真协调,不断提升踢球的难度。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合作,懂得了谦让。
端午节,学校请来了老奶奶和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 老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认真地学着、包着。不管包成什么样,看着自己包的粽子,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拿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后,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拿着粽子闻了又闻,塞进书包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
此外,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课题组的老师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中华文化,汲取民族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
在作文训练中,课题组的老师拟选了《开心的一天》《有趣的游戏》《我们的节日》《无法忘记的一件事》《我爱我家》《悠悠粽香》《中秋月儿明》等习作题目,要求学生选择最深入自己内心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身边的小事、细微处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既写清了这些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怎样有趣,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揭示了自己得到的启示,使写作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在活动中渗透作文教学,强调在生活中学做人,在做人中学写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在作文中做到自然倾诉,不会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作文内容也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了。
二、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我们要尽可能地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并在生活中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五年级的《黄果树瀑布》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的写作特色很鲜明:一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三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作者真实的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笔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濡染和训练,不仅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还欣赏了课文的结构之美、表达之美。于是,在教学细节上,教者要处处注意引导学生遣词造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内化,让学生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写景比较困难,写游记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适时组织学生到园博园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联系《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观察: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出来。我带着学生逐一观察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以浏览为顺序展示景物的全貌。我们先后游览了园博园里的热带植物馆、“农家乐”、“长江畔”,并指导学生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另外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流水账。最后的习作成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学会了怎么选材,怎么过渡,怎样前后呼应,怎样描写才生动具体……我想这是因为学生有了先前文本的濡染,进入了真实的情境,有了切身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才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三、在分享习作的快乐中体验成功
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习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习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中出现合作的天才、辩论的高手,妙语连珠,那么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快乐而高效的。
比如,“献宝”(让小作者在学习小组内、班内读自己的习作)活动中,往往会有师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学生互相批改,积极合作,就能在别人的习作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辩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小作者在呈现及倾听同学的评议,回答同学的质疑中反思、完善自己的习作。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特别要求小听众:第一要务就是发现同学习作的亮点,评议的时候先谈“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哪里最精彩”,再谈如果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写,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甄别瑕瑜,修正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展板上。在这种公开的展示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的兴趣也更浓了。
如在写一次活动习作时,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一个学生这样评价:“小作者擅长运用拟声词使自己的习作有声有色,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她的开头写得很有气势,如果在结尾处前后呼应就更好了。”还有的说:“‘又高兴又紧张’,把高兴、紧张的表情和原因写出来,或许会使你的习作更加细腻,更容易让读者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觉得,作者有的地方是群体的场面描写,有的地方写个人的内心体验,有详有略。这学习了《水》的写法,富有变化,生动形象,如果再加点对观众的描写,作文会更丰富。”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学生在点评和被点评的过程中慢慢获得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四、在畅所欲言中体现真情
学生的习作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艺术加工,只需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因此,真实的生活、纯真的童趣、真切的儿童言语是学生习作追求的目标。真情才是学生习作的根基和生命。
然而,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修改本想升华学生习作的主题,使内容更丰富,描写更具体,却忽略了学生的本真和童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认为老师的修改改变了他本来的意思。有些学生按老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但他们觉得那是套话、假话,不再是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有甚者,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些指导显然是欠妥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老师一味按着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习惯来规范、指导、要求学生的习作,不仅会令学生的习作缺少个性,使学生对真实的生活缺少兴趣,还会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作文即是“编造”的错误观念。这是教师必须尽力克服的。
一、从语文课堂学习和教材中发现主题
语文课堂是学校实施语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和提高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其中蕴藏了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有待教师和学生发现。
1.着眼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启迪,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抓住时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例如,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一》与《秋天的图画》一组内容,在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学生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看到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样子,教师顺势布置了“寻找秋天”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用图画和照片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记录下来,并准备开展一个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先请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图画和照片,用一句话说说找到的秋天;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协商,互相合作,把图画和照片进行归类,贴成美丽的“秋天风景图”;最后再请小组代表用几句话介绍贴图的内容。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拓展延伸,围绕“寻找秋天”的主题,把学生由教材世界引领进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在观察、画画、拍照、讨论协商、展示介绍等活动中,灵活而富有创造地运用了课内所学关于秋天的词汇和语句,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2.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也不能自动地转化成为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教材加工处理,进行二度开发,使之适合教学的需要。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给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例如,《春天来了》一课是以介绍春天景物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课。教材配有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提示了交际内容;“讲给大家听”的练习要求提示了交际的对象和“当众进行”的口语交际要求。如何上这堂课,才能体现“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教学要求呢?有教师这样进行教学:我牵着孩子们的小手来到校园里,和小伙伴一起,用眼睛看,用小手轻轻摸摸,用小鼻子闻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接着让孩子们说出自己找到的春天以后想干什么。
有的背起了关于春天的古诗,一首接一首,从《春晓》《草》到《村居》,由单个背到齐背,到赛背;有的说起关于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还有的唱起了关于春天的歌儿:《小燕子》《春雨沙沙》;有的干脆趴在地上,画起了春天……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和束缚,而是直接将学生带到了大自然的情境中,并超越了口语交际的单一教学目标,不留痕迹地进行了一次生动活泼的“找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把观察和表达结合了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既达到了教材预定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才华得到了展示,个性得到了张扬。
3.可从名家名篇中提炼追随名家的主题
如在五年级有老舍先生的四篇文章《风》、《草原》、《林海》、《养花》,通过学习,学生充分体验老舍先生在写景抒情中细腻而豪放的写作风格,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高尚情怀,也不由自主地产生敬佩之情。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确立《走近老舍先生》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去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去赏析老舍文章的精彩片断,写读后感等。让学生感受名家名篇的语言魅力,达到积累、感悟、体验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目的。
二、从小学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
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在活动中,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其他学科沟通,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请看以下一位教师的教学案例: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画报上看到了一张震撼心灵的画页,标题为:西部――希望的田野。我忽然很想抓住这个主题,让孩子们去关注一下西部,关注一下那片希望的田野!
有了这个打算,我很快就想到我们第九册的语文课本上有几篇课文就是和西部有关的,像《可爱的草塘》《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白杨》《高粱情》……我想,其它学科的课本上也肯定能挖掘到一些和西部有关的内容。于是,我翻开了第九册的音乐书、美术书、社会书。果真,本学期的社会书上有《认识行政区划》,这对学生了解西部大开发的大致面貌肯定是有帮助的。而下学期的社会书上,有西部一些省份的专门介绍,这当然也可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音乐书上,有一首《谁也离不开谁》,不就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吗?除了这首歌,我的脑海中突然又冒出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南泥湾》,相信孩子们也曾听过吧!至于美术课呢,它提出了想象画的要求,这自然又多给了学生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根据这个设想,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活动流程。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搜集、交流有关西部的资料,由学生汇报介绍懂得了什么,共享彼此的收获,然后在社会课上初步认识西部。其次,利用语文课,以“西部课文”强烈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西部。再次,音乐课上把《谁也离不开谁》这首歌也提前教,并补充教学一首《南泥湾》,除了唱以外,课堂上更多地穿插学生的说,让学生说感受,说畅想。并且通过图片和音乐的组合,让学生向往西部风情、赞美西部人民。美术课上则安排了想象画练习。最后,在对西部有了很多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星期天为西部做一件最想做的事。让学生在极其深刻的体验之后,进一步自由地表现自我。
案例中的教师在画报的启发下,敏锐地抓住“西部”这个“整合点”,充分利用语文与其他学科中与西部相关的内容,协同社会、音乐、美术这几门学科确定了“关注西部”的学习主题。并调整了各学科的进度,将这些内容按比较科学的逻辑顺序整合起来。整个活动贯穿了“关注西部”的主题,综合运用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读书品味、唱、说、画等多种形式,最终形成了西部图片集、西部特产小宝库、西部传统节日汇编,还有学生给西部小朋友写了热情洋溢的交友信,引人注目的想象画等等。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实现了学习内容的整合,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从小学生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
1.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儿童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和追问的欲望,有了这种探究和追问,生活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儿童也因此实现自身的成长。但是,由于儿童生活阅历的局限,对生活的认识容易停留于事物或现象的表面,难以看清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综合性学习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中提取综合性学习主题,发挥“其内在的生活意义”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1]
例如,在生活中,用一次性塑料袋买菜的现象非常普遍,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可能熟视无睹的现象,教师设计了《关注“菜篮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观察有多少人买菜用篮子,多少人用一次性塑料袋,大概统计一下这一个菜市场一天用掉多少一次性塑料袋。接下来。采访父母长辈、朋友邻居等,了解过去买菜用什么,为何塑料袋取代了菜篮子。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和体验生活。然后,再去查阅资料,点击相关网站,了解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成本及其危害。通过调查,学生们了解到这种一次性塑料袋埋在地下几年、几十年都不能腐烂掉,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正侵蚀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孩子们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围绕“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活动主题,学生又协商确定了活动计划:1. 发倡议。认真学习如何写倡议书,如何增强其感染力、说服力、号召力。2. 搞宣传。打起自制的绿色小旗,走向社区、闹市区、菜场进行宣传。用设计图文并茂的小报展吸引人们驻足观看;用有理有据的宣讲打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3. 做“篮子”。自己找材料、请师傅做“篮子”。4. 送“篮子”。把自己做的篮子送给左邻右舍,用行动唤起了大家的环保意识。5. 说感受。把活动过程、活动体会、活动收获写成文,编成诗,绘成画,谱成歌,并进行交流。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发挥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专业引领功能,促进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形成,让学生自己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活动主题,学生真正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2.从地方风俗文化活动中发掘主题。地方文化包含了地方的节日庆典、文艺活动、民间工艺、民间习俗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关心当地的文化生活。教师可以“依据儿童当前的经验、需要、兴趣等等,选择某一普遍化或理想化的文化生活的侧面,寻找足以满足和培育这些需要的材料,从而使儿童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和环境有更深的理解。”[2]在了解和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全面的语文素养。
3.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背景中挖掘综合性学习主题。社会生活,天地广阔,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鲜活事例里发掘主题。如在八月中秋这样的良辰美景和诗情画意里,我们就可以围绕“中秋”话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通过查寻中秋节的来历,以“月亮”为主题收集历代文学家的诗词赋,中秋对联大荟萃,再通过多种形式把他展示和交流出来,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四、从小学生游戏活动中构建主题
依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处在小学阶段年龄的主要特征以游戏为主,爱好游戏活动是每个儿童的天性,也是感知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如果教学的主题能与将游戏活动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加以指导,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兴趣挖掘综合性学习主题。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学习,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学习了《小猴子下山》与《狼和小羊》等童话故事后,可让学生练习排练课本剧;学习《捞铁牛》这课后,可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和设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捞铁牛”的方案。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论文摘要: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学习目标语言与目标文化的关系,强调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师生间互动,使得学生语言知识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本文总结了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实施中学英语节庆文化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素质教育与学习目的兼容,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立体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元智慧素质。
一、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以下简称《课标》)指导性地阐述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原则和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明确了学习目标语言与目标文化的关系。《课标》强调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之间应形成有效的互动,学生能运用其语言知识达到交际的目的。笔者认为,引人任务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可尝试的教学途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课标》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笔者回顾和归纳了近两年来国内英语教学期刊上刊登的有关探讨“任务型教学法”的溯源、认识、课堂运用及误区的文章,重新认识和理解任务型教学方法,提出在中学英语节庆文化教学中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拓展中学生的中外文化认知,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元智慧素质。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思想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成果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语言教学模式,是在外语研究者和应用语言学家探索二语习得的不懈努力之下,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来的。但它在20世纪50年代的职业教育中就开始应用了(龚亚夫、罗少茜,2003),并非一些教师所认为的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
一些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基本上是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产物(张伊娜,2006 )。然而龚亚夫和罗少茜(2003)指出任务型语言教学起源于多种学习的理论,如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发展以及教育理论,并阐明了其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理论而不是语言理论。基于任务型教学不同的理念、认识、教学目的和对象,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其课堂应用褒贬不一,甚至提出质疑。
Nunan (1999)认为任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世界的任务,即目标型任务,这种任务是学生离开学校最终要做的事情,也是学生学习外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另一种是教育型任务,指的是课堂内的活动,如:听录音并复述、小组讨论问题。这类任务可以使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最终达到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设计这类任务的依据来自教育学与心理语言学。Nunan(1999)实际上强调语言使用中任务的交际性。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内容上以课文为中心、练习以语法规则为核心、教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学法上基于行为主义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僵化模式可以归纳为:输人一重复一强化记忆一形成长效记忆和习惯,注重所学习语言的准确性和用法,却忽视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这种现象也使得一些学者对注重语言运用和交际的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提出批评和质疑。张伊娜(2006)认为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表达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有悖于语言使用和学习的规律,不可能促进外语学习”。在目前高考的反拨效应主导下,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特定英语教学的现实和无奈。张伊娜(2006)提出,“学习者和与之交往的对象大致都在同一水平上,如何能达到通过意义协商获得更多的可理解输人,调整、修正他们的输出?”这些教师仍然只是从英语熟练水平上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这些因素在英语教学水平较差的地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具有一定的依据,但笔者持不同的观点。
Nunan (1999)曾批评说,“即使能阐述语法规则的学习者也还是在语言使用中违背这些规则”。而龚亚夫和罗少茜(2003 )则进一步指出,“事实上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掌握。语法知识的记忆并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同样,Richards和Rodgers (1986)认为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使用是获取知识最为重要的途径。学习一门外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而语言使用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也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教材的编者分类设计和编排各类活动,使学习内容、方法和学习者三维互动来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元智慧素质。
显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它引导学生在多重层面上学习语言文化知识,提出有意义的任务。通过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大量增加语言输人与输出的量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从而使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得到逐步发展。
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正是我们教学实践中所忽视的若干层面,这些层面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和合作,寓语言实践和能力拓展于自我学习、体验之中以及以共同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多维过程中。任务型英语教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因而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倡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资源,如课外阅读、网络学习等来认识问题和建构知识,深化学习内容。它注重每个学习者与学习元素的多层互动和交融建构,而非着眼于立竿见影。
从语言学习规律来说,学生本身才是学习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的个人学习经历都可以成为推动整个小组活动的动力。Littlewood ( 2002 )将课堂上获得交际能力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非交流的学习、交流前的语言练习、交流型语言练习、有组织的交流和真实交际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各自教学实际将其有的放矢地灵活运用。
三、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学习
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一方面需要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则需要学习目标语文化和本国文化以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问题。对文化的认知反过来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提高,在此很有必要提及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李光耀曾指出“了解了隐含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还语言的血肉之躯,使人感受到它是活生生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负载着具体文化内容的语言”(转引自宋学侠,2002 )。怎样帮助学习者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呢?遗憾的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文化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语法知识和词句用法层面上,仅对具体影响语义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作出解释,却未能真正引导学生综合掌握语言运用和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节庆文化教学融入英语课程是英语教师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多数仅局限于介绍节庆的基本概念,如:节日的起源及庆祝方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2版)高中英语教材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第二册第三单元,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版)高中英语教材New Intermediate English for China第一册第六单元以及第二册第五单元中,都不同程度提及美国三大节日之一的感恩节,但编者并未对这个美国节庆文化内容展开进行介绍,并使之系统化地成为综合学习过程的延伸。事实上,我们初、高中学生很少有机会体验感恩节。如果教师有目的地策划,在内容和方法上多层面地引导,将感恩节的文化元素与任务型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如:感恩节大餐起源于英国清教徒抵达北美后一年秋收的庆祝活动,与中华民族秋收举办丰年祭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基于上述理念,笔者借用任务型英语教学原则,针对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设计和呈现下面教学活动,为高中生搭建一座英语文化知识的桥梁。教学活动延伸至对中美节日文化的了解和对比。活动设计寓英语学习于培养学生多元智慧和基本能力目标之中,正如王学华(2007 )指出的那样,“通过目标特定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学习任务感受英语文化,寓英语学习于体验、发现和参与的过程中”。同样,教师也借用相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精华,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与步骤
Task 1讲解课文:以课文中感恩节的内容为基础,依照who/where/what/when/why ( how)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感恩节的由来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准备课文内容中重要事件的英文句子随意张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依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以确定学生对整篇文章是否完全了解。教师教会学生有关感恩节的歌曲,并请学生表述对歌曲内容的感想。
Task 2探索与思考:关于感恩节的更多背景知识并未在课文中出现,教师提出诱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阅读参考书寻找答案,在下一节课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620年英格兰和荷兰的清教徒们背井离乡移民北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迁移去北美?
Task 3延伸教材:教师利用PPT幻灯片逐一呈现所有问题,请多位学生回答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个人思想的能力,扩大他们参与分享不同见解的机会。教师利用PPT幻灯片将感恩节的起源、习俗、庆祝方式及其涵意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完成Crossword Puzzle来联想扩充词汇。
Task 4课外任务:感恩节是美国三大重要节日之一,但对中国学生而言,感恩节距离我们的生活时空遥远。本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并设计以下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进而具备策划与组织能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任务:介绍清教徒在大西洋航行中遇到哪些困难(海上恶劣的天气、人群中的疾病、食品困难和未来目的地的不确定性)。
以下活动都可以包括在“Task 4课外任务”之中,供教师参考。
Task 4—1寻根之旅:通过感恩节的节庆教学活动,学生已经知道首批到达美国的清教徒来自英国的Plymouth,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清教徒移民北美大陆和相继而来的移民潮对北美大陆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Task4一2梦想满行囊:学生已经了解清教徒当年搭乘五月花号帆船前往他们的梦想之地。这是一艘装满他们的梦想之船。引导学生做小组活动:
·想象在航程中清教徒们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
·描述清教徒们历经艰险登陆北美大陆时的兴奋心情。
·描述清教徒们看到的北美大陆的风景、天气、动物和植物等。
Task 4一3中西文化喜相逢:通过Brainstorming,让学生思考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与认知中感恩节的精神内涵什么?在中国文化中哪些节日可以与感恩节的精神相契合。可以参考The West Meets the East补充阅读材料等其他相关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问答练习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其他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比较节日和庆祝活动中蕴涵的文化特点。
Task 4—4感恩岁月:感恩节是一个表达感谢与传达祝福的节日,让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写下感恩话语,并鼓励学生寄出感恩卡片,把爱传递出去。
Task4一5扮演角色:设计多个帮助他人的情境,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一段对话,并在课堂上表演。
应该指出的是任务型教学过程具有三维一体的特点,笔者寄希望于教师与学生、学习任务与内容及所学语言的形式结构形成立体交汇点,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智能、能力和促进学生整体人格发展的目标。教师或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全部和部分地使用“三维任务型教学互动板块评估表”,例如:教师或学生可使用表1记录自我评价与各纵向部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同类型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同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表1记录自我评价与多元智能横向部分在教学活动刚结束时对自己表现的反思和评估,从而认识和提高自己的多元智能,成为更有意识的学习者。
1.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除了评价学生每一个教学步骤的表现以外,学生自我评价也要列成清单表,让学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表现,教师以此作为参考,提升教学效果。
2.知识拓展:学生对于感恩节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进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教育:由于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实施,学生由认识自己、关怀自己进而升华到认识别人、关怀别人。
4.技能训练:活动内容包含听、说、读、写,学生经过不同活动的经历和感受,这四项技能皆有所提高。
5.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培养了勇于接受挑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自信心。教学活动的设计因具备多元性,所以也激发了学生多元智慧的发展。下表展示了通过任务型教学学生在以感恩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所提升的“多元智能”。
五、结语
寓文化于任务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新尝试,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课外延伸,也可考虑作为学校文化节的表演内容,使之成为诱发学生思考、引导体验、扩大参与机会和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途径。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学习任务要精心设计,做到内容和步骤有的放矢;2)适当参考和引人教学资源;3)教师应清楚本学期哪些单元中有可挖掘的文化素材;4)教师应了解任务教学费时费力,要注意教学中的可行性。
王学华(2007 )指出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促进文化交流和学习,而当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却存在严重“人超”,即英语文化过于强势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与感恩节在形式和意义上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除了感恩节的宗教意义和中秋节的民俗意义,两者都是家人和朋友的聚会,融亲情、爱情、友情于一体,表达祝福、思念,并有典型食物—感恩节的火鸡和南瓜饼,中秋节的月饼和茉莉花茶。鉴于此,笔者建议在每学期的教学中以中秋节为主题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其过程同以上呈现的感恩节教学步骤,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开展以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