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战争的古诗

关于战争的古诗

时间:2023-05-30 09:5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战争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战争的古诗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多媒体技术 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容量也非常大,我们语文教师也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单靠师生间的口口相传很难充分展示古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厚内涵,教师过于主观的判断也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古诗词意境的丰富性与主题的多元化方面的理解与想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究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策略,让多媒体技术优化古诗词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古”“今”结合,趟出了一条古诗词课改的新路子。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古诗词提供一个自主性学习的平台

众所周知,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在古诗词学习与鉴赏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如主题辨析,意象理解,意境描述,写法分析,语言特色等内容,再加上其在表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含蓄性、象征性,单靠教师的讲解很难再现其蕴含的深与美,往往是我们生怕学生理解不透而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下也真不理解而混混沌沌。在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后,我们可以将其纷繁复杂的内容以多种链接方式呈现给学生,给他们以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恣意浏览,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整理下来,并在小组内,班级中,网络上自主交流,以形成自己对于古诗词的独特理解,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突破传统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譬如在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中,对于这篇堪称千古绝唱的流露凄苦之情的宋词,笔者颇费了一番心思,以残秋写愁苦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常见题材,这一课上好了,可以为后面的诗词教学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闺怨闲愁,是建立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丈夫去世、文物丢失的时代与家庭背景之下的国仇家恨。还有,其中的常见意象如梧桐、黄花、大雁、晚风等,对于当代住在单元房里的高中生来说都难以理解,于是,我在网站上建立了班级《声声慢》专页,组织学生浏览相关的背景常识,作者生平,古诗词常见意象,以“愁”为主题的诗词集,“黛玉葬花”的故事等等,在学生具备相当常识以后展开讨论,自主交流,,最后教师加以总结,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能够形象诗词意境,升华学生思想认识

有人说,我们教的不是语文,是生活;也有人说,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中的重头戏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升华学生的思想认识。在高中教材所编选的古诗词中,涵盖了形形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推开了一扇敞亮的窗口。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将古诗词作者笔下的意境与思想形象、明晰地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与心灵,那么对于升华学生的品行,深化学生对于生活的印象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在这方面,单凭教师的一张嘴显然效果有限,而辅以多媒体技术电教设备的支持,形象诗词的具体内容,教学效果就将大为改观。

譬如《兵车行》一诗的教学中,当代学生对于战争的残酷与生活的艰难,那种生死攸关时刻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显然储备不足,没有具体情感的酝酿与感知,我们的课堂必然是干瘪而枯燥的,对学生的影响也将是肤浅而薄弱的。于是笔者在课堂上随着文本内容的推进,用多媒体呈现了相关的一幅幅关于“咸阳桥送别图”、“行人倾诉图”、“田野荒废图”、“诗人感叹图”、“青海凄凉图”等等,再配上悲悲切切的古筝曲,学生满眼触目惊心的画面,满耳凄凉幽怨的音乐,每位同学在这堂课上受到了一次情感的洗礼,深化了对于战争的认识,明晰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学生对于生活、战争的认识完成了一次升华。

三、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展语文课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注重高中生创新能力教育已逐步得到各位教育同仁的一致认同,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笔者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就巧妙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颇有一番心得。譬如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首先将教学知识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音乐欣赏、配乐朗诵、专家点评等内容制作成相关网页供学生充分研读,自主探究。之后,笔者按小组组织学生对本词进行改编,有的学生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有的学生将其改编成幽默短剧,还有的改成了配乐散文,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师惊叹于学生的创造力之余,在网络上创建了一个班级《雨霖铃》研究论坛,学生们意犹未尽,热情高涨,在广袤的网络空间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情,有精心创作的作品,有独特的阅读感悟,还有搜集其它离别主题的古诗词与现代诗词的,等等,这样的教学策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更新,辅以多媒体技术优化古诗词课堂教学必然趋势,它将古诗词含蓄地意象、飘渺的思想形象直观化,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在促进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进行中优化了我们的教学课堂,高效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文品行、创新能力、自主发展诸方面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还将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使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纪玉明.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0.

第2篇

关键词:赏析;延伸;底蕴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就阅读提出了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古诗词,而在小学课文中选取的古诗词只是古诗词海洋中的沧海一粟。如何在教学中将课内的古诗词向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淀,并使其从中理解、体会到古诗词的美,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进行课外古诗的阅读赏析。

一、景物延伸,内化美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对于古诗词中描写的美丽景物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因此,笔者首先从学生较为喜欢的美景入手,除了欣赏教材上描写的景物外,还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同类古诗词。比如说:在学《春日》时,诗中写到:“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说:春天总是让人陶醉。黄澄澄的迎春花、粉红色的桃花、紫红色的紫荆、淡白色的梨花、鲜红的海棠花、开满山野的杜鹃花等,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笔者又给学生补充了唐朝杜审言的诗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意思是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这些都是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诗词中,品味到了古人描写春景语言的凝练与优美,受到了美的熏陶。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笔者还让学生将自己从所有古诗中看到的春色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深化了理解,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二、作者延伸,开阔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人中,有浪漫主义、诗风豪放、不拘一格的李白,有现实主义、诗风严谨、忧国忧民的杜甫,还有爱国主义、情感内敛的陆游以及边塞诗人王昌龄……因此,笔者抓住作者这一素材进行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了解诗人的兴趣。学过王昌龄的《出塞》之后,又给学生补充了《从军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一位边塞诗人对边塞官兵的感情以及对于战争的思考和忧虑;在学了李白的《静夜思》之后,补充了《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名篇,学生在朗诵、赏析的过程中,感受到李白豪放、浪漫、放荡不羁的诗风;学习了陆游的《示儿》,引入了《剑门道中遇微雨》、《枕上做》……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于心。学生对诗人的诗风有了了解,也就非常好奇地想进一步了解诗人,激发了学生赏析古诗的兴趣。

三、内容延伸,深化理解

中国的古诗词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如: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对统治阶级残暴、贪婪的抨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以及离家思乡的愁绪等。我们在进行课外古诗词赏析探索的时候,将教材中的此类内容延伸到课外,将当时相同的时代背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打通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轻松地化解了难题,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比如说,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后,学生又赏析了杜甫的《登高》、王维的《使至塞上》、王之涣的《凉州词》等,美好的景物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品读延伸,感受诗情

“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课堂将失去活力”,因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载体,以“读―思―悟―读”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感悟,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深刻地领悟诗意,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五、激发延伸,迸发创造力

新课标把“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感想”作为写作目标的第一要求。“兴趣、想象、感想”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有鲜明个性、有自的学习主体来定位的。在古诗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也值得一试。

以《村居》为例:(1)绘画比赛。画春天,也可画想象中的春天。(2)音乐比赛。关于春天的歌曲演唱、乐器演奏、舞蹈。(3)词语接龙比赛。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课外阅读与积累。(4)朗诵或是演讲比赛。(5)写作比赛。

第3篇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围绕背诵与默写展开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逐渐满足不了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势在必行。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基本语文文化素养作为主要教学任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在学生口才能力的提升、高尚情操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大有裨益。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它不仅是小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必备技能,更是学生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主要认知工具,而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尤为重要。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仍存在许多误区,教师在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上花费过多时间,严重忽略古诗词特有的韵律美、意境美与哲理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观传统教学方案,分析传统教学痛点,建立“让学引思”课堂,培养学生赏析词句、体会本质的技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启迪。

一、建立让学引思课堂

传统固化的课堂角色结构以及陈旧教学理念必然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首要改革对象。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上教师过于强调自身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格、肃穆的教学形象无形中增加了师生距离,单调的教学方法将原本生机盎然的小学课堂转化为一座流水生产的工厂,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长久以来不但遏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展,更无益于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在此问题背景下,语文教师重构课堂环境、建立“让学引思”式古诗词教学迫在眉睫。从字面理解来看,“让学引思”中的“让学”出自德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不同于其他在传统教学理念上进行修修改改的教学方法,“让学”直接对教学核心进行突破,将课堂的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以创造学生热爱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最终教学目标。“引思”即“引学”的前提,“引思”的核心在于教师使用合适的点拨、指点、启示等方法激发学生思考欲望,从而构建全新知识内容。通常让学引思理论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课前布置趣味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第二,课上丰富教学技巧,提高师生互动;第三,布置配套作业。例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笔者并不会采取传统先领读、后释义、最后背诵的教学方式,而是首先向学生布置搜集关于李白与孟浩然两人身份背景以及交集的任务,课上鼓励学生分享搜集到的内容、允许其他学生补充,继而通过一则介绍写作背景的短片创建学习情境,然后展开具体教学,最后布置默写作业。

二、创建古诗词情境

为解决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枯燥的痛点,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方法,善用电教设备引入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具体是指在教学进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与小学生性格特征,创建含有特定情感、以实物或活动作为核心的教学景象,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降低理解难度为主要手段,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吕岩的《牧童》一诗时,教师可以首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曲轻快的短笛小调引起学生注意、布置教学气氛,然后使用言语引导学生:“现在同学们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听课,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在想过一千年前的唐朝,如你一般大小的孩子都在做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教师接着讲:“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都是在牛背上度过自己的童年,比学习环境我们是比他们富有,可是他们也有许多乐趣是你我不能享受的。例如辽阔的原野、信口乱吹的短笛、碧绿清澈的池塘,以及那一轮清净的明月,你们是否羡慕呢?”在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后,于此情境下展开古诗详细教学。

三、运用语言技巧赏析词句

我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不仅是古人挥洒文采的工具,更是他们内心情感的寄托。所以教师在教授诗词所运用的语言技巧与写作章法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赏析词句、体会诗词本质的技能。例如在教学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首两句,来感受盛唐时期北方的战乱与战争的残酷,通过后两句帮助学生体会诗人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诗中描写的意象:“月亮落下、乌鸦啼叫、满城落霜、江边枫树、渔船小灯以及惆怅难眠的诗人”,去感受诗人科举落榜时遗憾苦闷的心情。在教学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时,教师则主要教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哲理:学习之道是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保持自己的活力。

四、联系生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学习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总体来说,古诗词的内容都是作者的实际生活,通过帮助学生去感受生活,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生活化的教学就很有必要。比如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时候,读者都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人小时候就离开了家乡,一直等到年岁比较大的时候才回到家乡,在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这两个词对应的分别是什么样的状态?在生活中,你是如何理解这样的词句的?如果说作者离开家乡是迫不得已的话,那么根据你的经验,作者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离开家乡的呢?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呢?当他回来的时候,家乡的孩子应该如何跟他打招呼呢?当时的情境是怎么样呢?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构建相应的情境,去思考和整理,在这样的思考和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比较完整,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真正的提升,最终学习的质量也就得到了保障。

?Z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角度的活动,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已经追赶不上时展的步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迫在眉睫。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长期持之以恒的探索和改善。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尝试优秀教学方法,平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关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提高小学生古诗词水平,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第4篇

时间老人的脚步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跨世纪的少年儿童们会英语,会电脑,知道比尔·盖茨,了解许多歌星、影星、球星,口头挂着许多广告语,却不知道《爱莲说》,不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知道文天祥、陆游、范仲淹等一代名人。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不知不觉远离了过去,遗忘了许多曾经奠定民族辉煌的精华。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春秋战国留下的哲学思想,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八卦、易经、理学等思想观念都是一笔丰富的财产。今天,我们培养的下一代接班人要吸取西方文明,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开展了“古诗文诵读”这一活动。从此,朗朗的读诗声回荡在美观整洁的校园里,那雄伟高大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充满古典韵味的童声朗读共同组成一道纯净凝重而又生机勃勃的亮丽风景线,常常吸引许多家长和过路人驻足倾听。

这项活动通过弘扬古典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提高审美情趣,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开发记忆潜能。在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在“古诗文诵读”中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扎实的文化课基础知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初步的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和意志,独立完成一定的劳动任务等自理、自立、自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利用课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古诗文诵读”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好教材。

二、“古诗文诵读”抢占了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十三岁以前是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把大量的中华诗文经典变为他们的脑藏品,不仅提高了人文修养而且开展了记忆潜能。在“古文诵读”活动中,要求学生“不求其解,只求其背”,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平均每天二十分钟,坚持三年,将终生受益。重视小学生年龄的记忆优势,通过有指导的背诵练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记住的好东西,坚持到小学毕业,那背诵的数量实在客观,该记的时候记,该背的地方背,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才能符合顺应人的发展规律。

三、“古诗文诵读”符合语文学科的实质

语文学科的实质在于它是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学科目出现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教育,或者说是关于母语的教育,因而绝不同于一般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因而语文教育又担负着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民族精神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我们更不能遗忘传统的古诗文。尤其对小学生来讲,如果在他们记忆的高峰期,剥夺他们背诵积累的需求与权利,那将使他们在今后的各个阶段失去发展的可能,那将是做教师的最大悲哀之一。“古诗文诵读”不仅明确提出了背诵的要求,而且具体了背诵的内容,即经典的古诗文作品,使背诵更上一个层次。

在实施“古诗文诵读”活动中,我们全校一至六年级各班都在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各自不同的诵读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低年级每周两首,每学期不少于三十首,中年级每周三首,每学期不少于五十首,高年级每周四首,每学期不少于五十首,高年级也可结合实际情况适量背诵经典古文。

经过实践,我们觉得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开展此项活动:

(1)早读中,比着背。(利用早读,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开展诵读比赛。)

(2)课间里,跳着背。(课间,一边跳皮筋一边背诵,古诗文代替了儿歌。)

(3)放学后,唱着背。(放学路队中,边走边背。)

(4)诗配画,画配诗。(手抄小报,为古诗配画,为画配上合适的古诗。)

(5)分类诗,分类背。(按照古诗的内容进行分类,例如:送别诗、春景诗、战争题材等。)

(6)考考你,会背吗。(同学之间互相考一考,进行背诗擂台赛。)

(7)手抄报,花样多。(举办各种古诗文手抄报比赛。)

(8)出诗集,真积极。(把会背的诗文编辑成册,加上插图,成文自编诗集。)

(9)演一演,记得牢。(把古诗文中的情景表演出来,加深理解。)

(10) 写一写,我真行。(改写,仿写古诗文。)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背得诗多了,总想展示给别人,于是我们就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春游、野炊、六一、元旦联欢会、主题班队会、国旗下演讲等,都是学生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我们觉得,这一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材料。热爱祖国,为理想而奋斗,是中华民族之魂,历史上许多的仁人志士都在他们的诗文中表达出他们的满腔爱国之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的“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这些铿锵有力的诗文,激励着一代代人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教学生在背诵这些诗文时,爱国之情为祖国奋斗之志会油然而生。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行为,正直、诚实、守信的品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在传统古诗文中也随处可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欲而不贪”等名言警句对培养学生正直、无私、自律、自爱、勤奋刻苦等品质都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的诵读活动中,可以一点一滴地渗透素质教育中的德育目标。所以,“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开展不仅与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而且能够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能够使广大师生从传统的经典作品中汲取到适用于现代教育观念的精华。

另外,这一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早上到校后,同学们自觉地三五成群地背古诗文,课间追跑打闹的现象大为减少,同学间也能友好相处,大家争当少年小君子。背会一首诗的难度不大,学生能够很容易获得成功与自信心,带动其它各科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的学习竞赛势头就会越来越浓,你会十首,我要会二十首。从刻苦背诵中也能体会到无论做什么要想成功一定要付出劳动,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大家会自己找时间,利用课外时间,利用课间以各种形式进行背诵。会背的内容多了,展示的机会越来越多,主题队会、节日联欢、外出参观游览,向家长汇报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带来的是更强的自信心和更大的决心,一切都变成自觉自愿的事情,使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心理素质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经典诗文字句凝练、音韵优美,词汇丰富,思想深刻,古诗文中所涉及的内容广阔,还记载着历史上当时当地的人文风俗,对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历史有很大帮助,许多内容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看不到的。文学家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俗话说:“背诵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学生在熟背精美诗句的同时,就会感受到字词美、意境美,产生创作的欲望,于是教学生学着写诗或者仿写,或写现代诗,都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飞跃。经典古诗文的大量背诵,又可以为课内外读写能力的培养提供素材,于是学生可以在日记中扩写、改写、续写古诗文中所描绘的内容,还可以将诗句用在作文中,这又是在熟背基础上深入理解的结果,无疑又是对背诵的超越,起初只是让学生背诵的念头和做法不知不觉中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第5篇

海明威用心血凝结《老人与海》,坦然地阐明了一个关于生活的希望;果戈理用激情构造《死魂灵》,从容地描绘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蒲松龄不厌其烦地收集民间传说,创作《聊斋志异》,勾勒一个个人鬼传奇;巴尔扎克毫不松懈地洞察世事积弊,写下《人间喜剧》,揭示出种种社会现实……

然而,这一切,似乎让你很容易地发现,经典都是源于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察,都是他们文学修养和生活积累的结晶,有着不可忽视的思想内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经典,是文学骄子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与孤独无奈中,含恨执笔完成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叙述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一个腐朽专制封建王朝灭亡的必然性。经典,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在无数生死片段中完成的历史鸿著《战争与和平》,再现当年战争的场景,从中引发深入人心的思考。

这一切,似乎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经典浓缩社会的大背景于民众的小生活圈,是以时代为背景,产生于社会发展大潮中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作者理念与社会背景的完美结合。经典是仁者智慧与时代内涵的有机统一。

重读《离骚》

带着对古老华夏文明的向往,带着那份一直涌动着的诗意,再次走近《离骚》。

今日重读,在体会方块字的神奇玄妙,在感悟中华古诗文瑰丽的同时,更深深地体会到了屈原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于文质彬彬与情采斐然中慢慢地走进了他高洁的心灵。而重读的过程,便成了心灵净化过程,希望在远方的兰花幽香中唤醒往昔的心海潮音。

喧嚣的社会似乎正在渐渐地遗忘人类至善至美的心之净土。在追求时尚与前卫的今天,似乎更需要学会守护心灵。因为每一颗心灵原本都是一块美玉,其成长的过程便是雕琢的过程,用心雕琢,需要的是高尚的情结。

所以,请重读经典。

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历史应该记录下这段话,永远地记录在人类的生命史册中,历史也应该记住保尔,永远地记住这一跨时代的英雄。其实,他已成为一颗星,高悬在历史的夜空,因无畏的精神而发出夺目的光彩,经久不衰。

今日重读,感动着这用至高信念支撑的生命,震撼着这用钢铁毅力诠释的生命,钦佩着这永不言悔的生命。我们在备受精神鼓舞的同时更多的是思考自我,联系自我,想着自己能否成为保尔,能否像保尔那样,试图将所有的精神伟力化为实践的动力,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在这个精神缺乏的时代,人们也正在渐渐地远离英雄情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一切都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似乎精神也在更迭,然而真正的精神始终是无法被取代的。学会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尤为重要。

所以,请重读经典。

重读经典,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充溢着信心与活力,让每一颗跳动的心都感受着精神的魅力。

第6篇

关键词:《诗经》;农业文明生活方式;家园意识;灵魂栖居之所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61-03

人类是一种具有家园意识的动物。家园意识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不但养育了自己,还留下了自己的童年记忆,而童年时代不但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也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时代。童年记忆往往是最美好,最温馨,最无可替代,最难以忘怀的。也许一个人身在故乡时家园意识只是潜藏在其心底而不自觉,但当他一旦离开了故乡,成为漂泊异乡的游子时,家园意识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从其心底迸发出来。甚至一个人离开故乡的时间越久,距离越远,其家园意识就会越强烈。原因何在?因为游子们虽然浪迹天涯,但其一生中最美好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则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故乡,何况父母以及其他亲人们或许依然生活在故乡那片土地上,祖先的坟墓也在那里。谁会对曾经含辛茹苦将自己养育大的父母没有深厚感情呢?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养育之恩固然是令我们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故土不也同样如此吗?“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哀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鸟兽尚且如此,何况人类?作为一种富于感情的动物,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社会地位的高低,经济状况的贫富,人生阅历的多寡,生命境遇的顺逆,人类对于故土的依恋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它没有种族、民族、阶级、地域之分,就如汉末王粲的《登楼赋》所云:“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所怀之土当然就是故土。可以说故土就是人类的精神母体,离弃了故土也就离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必然由此产生异乡飘零之感。而与生俱来的怀乡意识使得人类总是将故土诗意化,温馨化、浪漫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只要翻阅世界各国的文学宝库,就无不可以从中寻找到大量关于故乡和家园的颂歌。

早在春秋时代的《诗经》中就已经表现出了强烈而深沉的家园意识,原因何在?众所周知,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中国素以农业立国,西周以及春秋时代也不例外。与为了追逐水草而四处迁徙,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和为了追逐利益而东奔西走,四海为家的商业民族不同,农业文明环境中的人们的生活地点是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是较为单一的,就是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歌》)。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跟土地的联系更为紧密,依赖耕种土地所获得的粮食为生,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这种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一户人家无论多么贫穷,总是在所居住的土地上拥有自己的住所,哪怕这住所不过是两三间低矮的茅草房,哪怕这住所不过是一个阴暗的破窑洞。千百年来,处于农业文明状态下的中华民族一直以其古老、舒缓、平和、宁静的生活方式而著称,除非是兵荒马乱、天崩地坼的动荡时代,这种生活方式一般不会被打破。生活于这种农业文明状态下的普通民众的特点就是热爱家乡,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背井离乡的。原因很简单,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啊!

但这种安土重迁的生存状况并不是绝对的,毕竟对于中华民族的许多成员来说,他们在其一生中可能会自愿或被迫离开故乡。固然,不同人离开故乡的原因千差万别,比如婚嫁、戍边、服役、经商、游学、出仕以及在战争中成为俘虏而被胜利者掳掠至敌国为奴,等等。另外,当天灾人祸或因失去了土地无法在故乡继续生存时,很多人也被迫拖家带口,谋生他方。研究西周以及春秋时代的历史就可发现,当时的社会状况正是如此。在《诗经》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统治者的治民之策过于暴虐时,人们甚至急切地想离开故乡。比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土乐土,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硕鼠当道,民众憔悴于虐政,痛苦不堪,因此不惜背井离乡,去他乡寻求乐土。可是天下之大,又何处可以寻找到这样一片没有硕鼠肆虐的乐土呢?也许极少数的人在他乡春风得意甚至飞黄腾达了,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来说,这样的乐土恐怕永远也寻找不到。因此,这种表达急切地渴望着去往他乡寻求乐土的诗歌在《诗经》中并不多见。相反,在漂泊异乡的处境下,游子们因思念故乡,家园意识却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家园意识把漂泊异乡的游子与远隔千山万水的故乡联系在了一起,而这又必然反映在了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中。翻开《诗经》就可发现,其中表达故土之思的诗歌比比皆是。如《小雅·黄鸟》:

黄鸟黄鸟,无集于■,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梁。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在诗中作者并未透露其漂泊异乡的原因,我们也不便妄加揣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后代一样,周代的人们也同样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自愿或被迫离开故土,漂泊他乡。可是古往今来,漂泊他乡的滋味大都未必好受。就如《楚辞·招魂》所言:“天地四方,多贼奸些。象设君室,静闲安些。”作为在他乡无亲无故的漂泊者,难免会受到各种冷落、歧视、欺压甚至排挤,也难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更遑论与当地人成为推心置腹,患难与共的朋友了,这就无怪乎作者发出了“此邦之人,不我肯■”,“不可与明”,“不可与处”的感慨了。如果情感孤独,则纵然在他乡拥有黄金万两,良田千顷,享受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又有什么意义呢?正如作于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所言:“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啊!何况绝大多数漂泊异乡的人们过的恐怕只能是与人佣耕,寄人篱下,被人支使,受人白眼的屈辱生活。既然如此,何不归去,回到父母兄弟乡亲们的身边,获得亲情的抚慰,享受天伦之乐呢?所以在此诗每一段的结尾处作者都发出了“言旋言归,复我邦族”,“复我诸兄”,“复我诸父”的肺腑之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在《诗经》中的家园意识大多还是出自征夫思妇们。原因就在于,在西周以及东周的春秋时代,周王朝所代表的华夏民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以及同属华夏民族的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异常频繁,也异常残酷。常常是一战失败则有可能造成一国之宗庙社稷的覆灭,所以统治者们对于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战争不能不异常重视,以至于《左传·成公十三年》中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数的民间男子被征发去守卫边关是无可避免之事,而这又造成了普天下无数夫妻父子兄弟之间的分离。这些被迫常年分离的亲人们无法共享天伦之乐,只能忍受着痛苦的情感煎熬。如《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在外服役,久久不归,独守空闺的妻子自然是无比思念。当黄昏来临之际,她站在家门口朝外眺望,所看到的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羊牛下括”的景象。这可谓是一幅古代农村极其常见的美丽温馨的牛羊晚归图。其实不但是牛羊,对于几乎一切飞禽走兽而言,黄昏都是归家的时刻,就如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所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鸟儿们尚且如此,人类何独不然?每当黄昏之时,在田间辛苦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也该归家安享天伦之乐了吧。而且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每当黄昏之时,远离故乡远离家园的游子们也必定同样是归思最浓吧。所以这幅牛羊晚归图是那么的让人心醉神往,又是那么的让人怅然伤怀。当思妇看到这幅图画时,她怎能不加倍思念远方的丈夫,又怎能不热切地期盼着他早日归来呢?明代学者贺贻孙评论此诗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假如在远方服役的君子在某一个黄昏之时也看到了同样美丽伤感的牛羊晚归图,也一定会感受到这一切似乎都是大自然在对他发出回归温馨家园的召唤,恐怕也早归心似箭矣。

又如《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据《汉书·匈奴传》云:“(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周王朝征发了大批将士守卫边关。由于常年远戍边关,将士们“靡室靡家”,过的是“不遑启居”,“不遑启处”,甚至“岂敢定居,一月三捷”的艰苦战争生活,所以他们时刻感到“忧心烈烈”,“忧心孔疚”,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怨。也正因为常年远戍,所以将士们的思归之心是异常急切的,并且也最终迎来了解甲归田的日子。诗中最后一段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诗,将往日离家远戍与今日卸甲归来时的不同自然景物进行了对比描写,是那么的真切,又是那么的感人。王国维先生在评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时曾说:“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1]312确实,感情之真与观物之真让本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在诗歌结尾处,将士们发出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深沉呐喊。从艰苦的战场脱身,即将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久违的妻子亲人,本该喜悦,但将士们为何如此哀伤,如此惆怅,如此迷惘呢?也许是受了恶劣自然环境的感染吧,大雪漫天,道路泥泞,饥渴交加,拖着疲惫的步伐缓慢地朝着故乡进发的将士们面对此情此景,欲不心情哀伤只怕都很难。但将士们的哀伤其实还应当有更深刻的原因,且不说多少曾经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兄弟们已经永远埋尸边关了,多少恩爱夫妻因这场战争而生离死别了,又有多少美丽的家园因这场战争而残破荒芜了呢?

又如《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果■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仓庚,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诗之起句“我徂东山,■不归”,说明了将士们被征发去守卫边关,久不得归的处境。“西悲”者,悲故乡也,悲家园也。一个“悲”字隐含着征人们多少难言的苦楚!由于常年在外,战士设想故乡的家园荒芜了,“果■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但无论故乡的家园如何残败荒芜,战士们对于家园的思念依然梦萦魂牵,无比执著。“不可畏也,伊可怀也。”何况此时此刻家乡的场景应当是“鹳鸣于垤,妇叹于室”,燕尔新婚的妻子独守空室,怎不让自己日夜牵挂?“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这种戍边生活是何其漫长,又何时是个尽头呢?在诗的末段,将士们对新婚时的情景进行了甜美的回忆:“仓庚,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以之与当前夫妻被迫生离死别天各一方的痛苦现实相比较,则其对战争的愤恨,对家园的思念可见矣。宋代学者朱熹在解析《诗经·伯兮》时曾深刻指出:“兵者,毒民于死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兴。”(《诗经集传》卷三)可见,广大的普通底层民众在战争中得到的确实太少太少,失去的确实太多太多了。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华夏民族的家园意识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获得了充分体现。这可谓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在周王朝,华夏民族早已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已经形成并日益厚重,而与此同时背井离乡的状况也日益频繁。而我们知道,无论在他乡的生活是贵是贱,是富是贫,是乐是苦,是得意还是失意,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情不自禁地思念故乡,于是怀乡病就定期不定期地发作了,家园意识也就油然而生了,《诗经》中的家园意识即由此而来。

而且,由于中华民族曾长期停留于农业文明阶段,而农业文明正是滋生家园意识的沃土,因此以《诗经》为源头的家园之思始终未曾中断,而是被无数的后代诗人续接起来了,比如汉末《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种表达深沉而执著的家园意识的诗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何止千千万万,它们早已形成了一个以《诗经》为源头的源远流长的传统,并在中华民族心底汇成了一道温馨、美丽、永恒的情感之流,温暖着、感动着、抚慰着古往今来无数游子的心灵,建构了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家园。

第7篇

一、综合性学习的分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要求不尽相同,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版七—九年级)的教材编排来看,六册书每册安排了三次综合性学习共18次。内容包括:

(一)体验感受型:《学会利用图书馆》、《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我和亲人的故事》。

(二)调查采风型:《调查社会用字的情况》、《为本地人物立传》、《文学采风》、《旅游资源调查》、《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调查》。

(三)主题探究型:《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桥》、《环保小课题研究》、《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神话》、《妇女解放》。

(四)实践创作型:《编一份手抄报》、《编演短剧》、《举办中外戏剧知识大赛》、《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

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方法

(一)体验感受型

体验感受型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和方法。注重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常用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例如,《学会利用图书馆》目的是让学生突破语文学习的小课堂,置身于社会的大课堂,去寻求教育资源。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设施和服务项目,了解有关借阅规则;了解图书目录知识,学习检索书目的方法;能利用图书目录借出自己喜欢的书。此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扩大了阅读面、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调查采风型

这种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它要求研究者先通过调查了解相关的事实材料,然后进行整理,形成调查报告或相应的研究成果。学习过程中常用到调查法、访问法、观察法、文献法等。例如,《调查社会用字的情况》首先要用调查法搜集资料。搜集了解国家有关社会用字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社会用字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明确国家有关社会用字的规定要求;学生自查作业中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记录到调查表中;在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记录到调查表上;带上字典在街道、乡村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并记录到调查表上;搜集一些有关错别字的笑话或故事。其次用归纳法整理资料。小组对搜集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进行整理分析,归纳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形成的原因,总结预防,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可以编成顺口溜,歌谣等。对于《文学采风》这种语文活动,学生就需要深入到民间开展调查访问,向自己的亲人、当地比较有名望的老人、民间文学工作者等搜集民歌、山歌、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的相关资料;也可以亲自到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的现场进行采集;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材料搜集完成后则需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编订成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故事集》、《民歌、山歌集》、《谚语、俗语、歇后语集》等等,组织学生开展“民间故事展演”、“谚语、俗语、歇后语大比拼”等活动。总之,调查采风类的课题,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在调查中,要注意与被调查对象的沟通,让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准确信息。同时,还要对调查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总结归纳,从而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调查采风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品质,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8篇

旅游这是每一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虽说在这过程中,非常的辛苦,但是给人们的心灵深处带来的愉悦,这是比什么都宝贵的。也正因为如此,旅游才诱使得人们无怨无悔,趋之如膺,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实际上旅游所给予人们的好处,主要的是在人们的精神上,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所累积的矛盾和一些不良情绪,通过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消解干净;也让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和心情在大自然的熏陶下, 把它们都给放下。

早上,我们吃过早饭,就跟随着旅游车出发了,一会的时间就来到了渡口。我们乘船来到了早已闻名的刘公岛,在这里岛上的导游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刘公岛的传说早已听说了,但今天亲自来到了岛上,听着讲解员的娓娓解说,通过墙壁上的壁画,也使得关于刘公和刘母的传说,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如果我们人类都像这对刘公和刘母一样有着一个博大的胸怀,真心的解救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们,这也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呀。那样也许很多的矛盾就可以化解了,很多的战争就可以避免了。但愿来到这里亲眼目睹了这个传说的人们都能从此有一个宽阔的胸怀。

我们又来到了一座立体影院,在这里我们观看了“甲午中日海战”的电影,使得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平常在电视里也经常可以看到这部影片的,但是今天当我们来到了昔日交战的地方,再来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使得我们的心灵有了一种强烈的欲望,这就是:我们一定要使得自己的祖国强胜,否则落后了就会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血的教训。通过中日也给我们的历史写下了悲壮的一笔,那些在海战中英勇不屈,誓死不降的英烈们,仿佛就在眼前的海面上伫立着,用他们的忠魂继续守卫着祖国的万里海疆。我们这些前来旅游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地默默站立在刘公岛的海边,向这些长眠于此的英烈们的忠魂,献上一份由衷的敬意。

接着我们又驱车来到了久负盛名的仙岛蓬莱,在这里我们又沿着传说中八仙成仙的地方慢慢的游览了起来。一句古诗也从我的脑海中跳了出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也记不清自己是多会学会的这首诗了,但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着。当今天真实的来到了这个曾经有过仙山的地方,有过八仙成仙的地方,还是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蓬莱的山在水雾的掩映下,显得忽有忽无,很让人觉得它的神秘莫测,再加上在人们世代相传的神话故事里的传闻,就更使得蓬莱具有了一种神秘感。我还和儿子、乐乐特意乘坐快艇沿着蓬莱的近海快速的游览了一遍,还在快艇到达黄海和渤海的分水岭处留下了一张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还在张国老倒骑毛驴的朔像前,照了一张像,也让自己时时的能够回顾自己在人生前进当中的脚印,也可以更好地从往事的历史当中反省自己的过去,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少犯错误。

我站在八仙成仙的地方,放眼观看那茫茫的大海,心里想着人生的历程。人常说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是说在芸芸人间不要太计较点点滴滴的小事,也不要被那些碌碌无为的琐事所缠绕,要及目远眺,用大海的博大、精深、宽容来面对人世间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在人世间活得潇洒自如,游刃有余,才能使得自己的个人风采得到更大的释放,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者:祁连飞雪)

第9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②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准确点说,今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出得如此新颖别致确实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不仅考生感到意外,而且好多老师也感到意外。毕竟,在中考的考场上,作文采取这种命题形式并不多见。也毕竟,在中考作文复习备考中,更多的师生将重点放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上,而关于续写,很少涉及。所以,一看到这个题目,不少考生“感觉挺难的,不知道从哪里说起,理不清思路”,也很好理解。在考场上,有不少学生自乱阵脚,没有细细思考,仅仅就根据所提供的开头这句话写下来。如此,要想作文出彩,也是比较难的。

事实上,对题目细读之后,我们还是不难发现,这个题目的审题很容易,所提供的开头这句话实际上比较明确地指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语文学习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把握了这一点,考生就很容易打开思路,自由发挥。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无论是在家读书看报、看电视、听相声,还是在外欣赏歌剧、文艺节目、旅游,我们都会遇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相关的问题。语文世界就是如此广阔,我们时时可以学语文。只要我们留心,只要我们注意,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很多,也很精彩。

思路一,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可以从影视中学习语文。俗话说得好,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影视作品中,那曲折、生动又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精彩的人物对白、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的画面设计……这些都是有用的语文知识。

还有,可以从报刊中学习语文,从游戏中学习语文,从聊天中学习语文,从广告中学习语文……

思路二,感悟生活中的语文。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语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从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感悟。

比如说,当看到草坪上“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这样的告示,看到阅览室里“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这样的提醒,看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给窗户装上玻璃吧”这样的眼镜广告……我们也不难发现,正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美丽。

思路三,对生活中运用语文的建议或看法。

时下不少电视广告喜欢用改头换面的成语,如蚊香广告中的“默默无蚊(闻)”,美容广告中的“我型(行)我塑(素)”,摩托车广告中的“骑(其)乐无穷”等等,大家怎么看?我们不妨结合自身的实际及身边的事例,就它们对我们语文学习的影响发表看法、展开议论、提出具体的建议。

佳作一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河北一考生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这不,那天下课后,我对同桌说:“咱们现在干什么?”同桌回答道:“聊会儿天吧?”“好,那咱们聊些什么呢?”我问道。“咱们研究研究歇后语吧!”同桌说。

说研究就研究。同桌问我:“十五只吊桶打水,后面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答道:“七上八下。”同桌问:“为什么是七上八下?”我说:“因为有七个打完水提上来,八个还没有打水,所以就放了下去。”同桌笑着说:“非常正确。不过这条歇后语十分简单,再给你出个难点的。”

于是,她紧接着说:“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我还没等她说完,便说出了答案。“抢得倒快,可为什么是后来居上呢?”我听后,说不出话来。她看我不说话,便对我说:“小笨蛋,你想想,先砌了一块砖,后来的一块砖当然是在前面的砖的上面了。”我一听,恍然大悟。

后来,我们又说起了成语。我先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猜猜是什么成语。从前,有一个人既买了梨,又买了枣,可他听别人说枣吃了对牙不好,对脾好,梨吃了对牙好,对脾不好,他就把枣整个吞了下去。请问这个成语是什么?”“囫囵吞枣呗!”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同桌就说出了答案。

“下面轮到我了。”同桌说,“从前,有一个人看上了别人家门前的一个铃铛,于是他就想偷走。可他知道他一碰铃铛,铃铛就会响起来,别人就会知道,所以他就想了个办法……”我抢了她的话说:“这个办法就是他捂着耳朵去偷铃铛,可结果铃铛还是发出了声响。”“这么说,你已经知道我要问的成语是什么了?”“当然,是掩耳盗铃。”“正是。”……

就是在这样多次的聊天中,我学到了好多的语文知识,比如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孔雀凤凰住一个窝——两全其美”等;成语:八面玲珑、滥竽充数、好高骛远等。这样的聊天丰富了我的学习生活,提供给我学习语文的好机会。我喜欢这样的聊天。

【亮点透视】

本文主要具体地写了一次聊天中自己和同桌如何研究歇后语和成语的经历,然后在结尾采用概括的形式,说明自己从这样的聊天中学到了语文知识。

1.细节突出,描述生动。作者对聊天中自己与同桌的语言、动作、心理、语气、神态等细节刻画得非常细腻,从而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增加了叙述的吸引力,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由点到面,主题突出。结尾部分,由这一次具体的聊天拓展到“这样多次的聊天”,极大地丰富、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佳作二

和父母一起学语文

河北一考生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这不,我就有一块“很特别的天地”——和父母一起学语文。

初一下学期开学后,语文老师给我妈妈说我偏科厉害:喜欢数学,不喜欢语文,特别不喜欢背一些东西。所以她给我妈妈建议,让我多背一些古诗文。

说实话,在我看来,背东西远没有做数学题有意思。可是,现在老师和妈妈都让我背,我也没有别的法子,只好背。每天做完老师留的作业后,我就捧着《初中生必备古诗文》开始背。短短的四句诗,我常常得背上好半天。而且,昨天晚上背会了,今天早上起来又往往记不全了。我有时急得直哭。这时,爸爸妈妈就会一起劝我:“别急,慢慢来!”

那段时间,只要在家,爸爸妈妈两人动不动就会对起古诗来:爸爸说上句,妈妈就说下句;或者,妈妈说上句,爸爸就对下句。有时,他们俩记不全的地方,就问一边的我,我有时也记得不太清楚,就连忙去翻书。

周末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就举行背古诗文比赛,看谁背得多、背得全,“冠军”还有不做家务活、多吃零食的奖励。这样的奖励非常诱人。对于这样的比赛,我自然是热情参加。

渐渐地,我发现我对古诗文越来越喜欢了,背古诗文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那天半夜,我起来上厕所,突然听见爸妈房间里还有声音,仔细一听他们是在说话。妈妈说:“没想到这年纪了,还得天天背古诗文。”爸爸说:“这还不是为了孩子?我们不背,他哪能背得这么快呢?”……

听到这样的话,一种感动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原来爸爸妈妈为了我背古诗,竟然付出这么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那晚我深深地认识了这句话。从这以后,我背古诗文也好,背其他东西也好,更加自觉了。当然,我的语文也越学越好了。

【亮点透视】

1.构思独特,新颖别致。将语文学习与“亲情”连到一起,读来确实出乎意料,但读罢又不能不惊叹作者如此构思的合情合理。如此构思,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拍案叫绝自是顺理成章。

2.情感浓郁,感情真挚。爱无处不在。为了提高孩子背古诗文的兴趣,小作者的父母采用了多种手段。难得的是,这些手段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他们并不是逼着孩子背,而是在自己背会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孩子背。这样的行为,确实让人感动!这样的父母,也确实令人敬佩!

3.有详有略,安排精当。文章重点写了父母如何付出,而自己如何努力写得略,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佳作三

我从大自然中学到了语文

河北一考生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我就从大自然中学到了语文。

你看,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让我陶醉。

大自然中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景色;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平原与山村的不同景象;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欲引到碧霄的诗情;更有曹操《观沧海》中沧海的豪迈……

你看,大自然的味醇气香令我陶醉。

当我写作文感到头疼时,总会到大自然中去漫步。呼吸了新鲜的空气,我总会从中学到些什么,总会从中得到写作的灵感。感受春雨,感受夏日,感受秋风,感受严冬,是我的最爱。无论是“悲”还是“喜”,大自然赋予我以情,而我的情都以文字的方式流出。每当我看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时,我就不禁想到春天的贡献;当我看到秋风扫落叶,听到秋风呼啸的声音时,我总会想起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你看,大自然的丰富营养令我陶醉。

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营养,滋润了我心灵的幼苗,使它茁壮成长。走进大自然,就能够感受大自然,就能感悟到美;走进大自然,就能学习到一种特殊的气质:学习的傲骨,学习青松的坚韧,学习石缝间生命的顽强不屈……这些美,这些气质,能极大地充盈我的头脑,丰富我的心灵,让我有更多的自信和勇气去面对生活、面对学习,从而在学习之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我就是这样从大自然中学到了语文。我爱大自然,我爱学习语文。

【亮点透视】

1.多角度展开,内容丰富。在具体的行文中,作者化大为小,从三个方面具体地阐述自己如何从大自然中学到了语文,多角度、多方面地突出了中心,文章内容丰富、充实,主旨鲜明而突出。

2.精心设计,布局精巧。三个方面,均是“你看,大自然的……令我陶醉”,在重复中突出强调大自然对自己的的影响,使文章主体具有一种别样的形式美。同时,行文富有变化,又使文章有一种摇曳多姿的美,给人以极好的享受。

3.大量引用,语言生动。大量而恰当地引用诗文,不仅很好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学到了语文这一主旨,而且,也丰富了文章的语言,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很好地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佳作四

小议荧屏错别字

河北一考生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比如通过看电视,也可以进行语文学习。只是,在看电视时,我们却时不时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错别字。其中最多的就是广告中出现的改头换面的成语,比如“咳(刻)不容缓”“钱(前)途无量”“默默无蚊(闻)”“无屑(懈)可击”等;还有就是电视剧里打错的字幕,什么“在(再)见”“暴(爆)发战争”“陈词烂(滥)调”……如此之类,不胜枚举。

就广告里改头换面的成语而言,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给人以新意,从而哗众取宠,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一旦出现得多了,人们对这种方式也就会熟视无睹了,达不到更好的广告效果。

不仅如此,无论是改头换面的成语,还是电视剧中的错别字,由于出现在荧屏上,其危害不可小视。

首先,会误导观众,特别是一些分辨能力不是很强的中小学生。在我们的作业本上,就有不少这样的错别字。要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不少同学就会回答:“电视上就是这么写的。”呜呼,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这也是一种践踏祖国文化的表现。汉字是我们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意将汉字写错,不仅不雅观,而且是对汉字的不尊重,也是对祖国文化的不尊重。试想,一个经常把祖国文字写错的人,又如何会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呢?

显然,消除荧屏错别字,势在必行。对于电视台的编辑而言,要增加责任感,把好文字关,坚决让错别字从荧屏上消失。对于我们学生而言,也不要轻信电视上出现的文字,最好还是多查词典,多问一下家长和老师,养成正确使用汉字的习惯。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荧屏上的错别字绝迹,让我们的生活告别错别字!

【亮点透视】

第10篇

几年语文学下来,听说读写能力都没见提高,老师说“我都那么认真的改作文,为什么没有效果呢”?一读古诗才发现几乎没办法理解古人的情感,没办法想象感知画面的美感?一写作文才发现原来只会搬出李白、屈原、陶渊明、司马迁?学生都很重视理科的学习,文科也只有外语受宠,语文这种最实用的课程反而被边缘化?考试分高的学生大庭广众可能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无法表达?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无论使用哪种版本的教材,我们都会发现,按照教材的课时设计,在规定的学段时间内“讲”完所有的“课”是难以做到的事情。当然由于各个学校课时安排的不同,有的学校可以完成,但也是建立在牺牲了课堂交流、讲评作业、课堂作文练习等时间的基础上。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了“讲完课”而疲于奔命,或者,我们为了“讲课文”而讲课文,而没有充分地关注这篇课文究竟对学生来说有何意义和价值——目标不明确,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得不到保证。

那么,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如何处理呢?教材之所以选择这些篇章,自然有设计者的用意,我们首先应参考教参仔细品读研究,要做到对教材了若指掌,然后比照《课标》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研究清楚,再做大胆取舍,不必篇篇俱到,或精讲、或泛读、或作为课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作业。有的老师会觉得没把课文都讲一遍总有点心虚,其实这些文章只是例子,学习他们并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达到某种效果,使学生具有某种水平。

这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诗歌教学。我们培养的是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那么,高屋建瓴的梳理是必要的,在日后的独立学习和探索中,学生就会尝试去使用这些方法,这将对改变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诗歌但仍不会鉴赏的情况有所帮助。但这种“方法探究主题教学”的课程一定要设置在学习过程的中间环节,设置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它既是一种总结性的介绍,也能为下面的阅读和学习实践提供指导。

此外,我在每个学段都给学生放一些影像的资料,有时是一部电影,有时是一部纪录片的某些章节。我认为这很重要。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挑战的两种能力是想象和联想。而这正是某些学生所缺乏的。我想,这些影像资料能帮助他们。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视听时代,我们的学生对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和现代化的战争场面非常熟悉,但对于中国古典意象的了解却少得可怜。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杏花春雨”,不能想象“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南方孩子不知“绿杨”为何就成了“烟”,也无从感知“晓寒轻”,更不能理解侯嬴为何要“自刭”“以送公子”,“黍离之悲”家国之思也无法让他们有切身之痛。

他们已经少看金庸,当然不知道何为“侠之大者”;那些“士为知己者死”,在今天都是不冷静不明智的;那些边塞诗人的沧桑壮丽雄浑哀凉都离他们太远了。他们自然无法理解为何“长安倡女”嫁给一个商人还要哭哭啼啼——嫁给有钱人有什么不好,我爸爸就经常不回家!当然你讲到“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时候,也许只有几个人才能想象出那幅图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荻花的样子,更不用说“瑟瑟”能带给他们的秋意了。

这不能怪我们的学生。谁让他们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和自然独处呢?谁让他们除了写作业不能看“闲书”呢?哎!难怪他们在古诗方面一窍不通,难怪他们写出的作文就只能举出那几个可怜的例子!没有视觉的图像经验,让他们如何想象?!没有一定量的阅读,让他们如何联想?!所以,我给学生开出了一个电影单和一个书单,和他们约定说,在两年之内把上面的内容看完。我也会在课堂上跟学生推荐正在上映的好片,有时会在课上放一部电影,然后从情节、人物、主题,甚至是用色、用光、视角、音乐等方面进行讨论。我和学生也会在课堂上向大家推荐一本现在正在阅读的书,如果大家都感兴趣,甚至会搞一个小型的关于某一本书的讨论会。这些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变得有效果,这些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变得鲜活起来。

当然你会发现你会影响着学生,当他们看过、讨论过、尝试过为《霸王别姬》写影评,他们会因为你的推荐去看《十月围城》,去买《肖申克的救赎》DVD,去看《第九区》,《暗恋桃花源》……在他们的眼睛里,你看到了不一样的兴奋的光芒。渐渐地,你发现,学生变得不一样了,他们开放、敏锐、思维活跃,他们能更准确理解文化,他们可以跟你对话(在多数情况下信息能够对称),他们愿意跟你对话,所以我的课堂总是很活跃,他们有太多想分享的东西了,他们不惧怕表达。

当然,表达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不仅在考验着我们的学生,也挑战着我们的教师。我们如何能通过自己的表达融入孩子们的世界,我们如何能将课堂变成一个总让学生兴致勃勃的地方,我们如何能让孩子们思考我们提出的问题、打心眼里想解决它,我们如何能将我们自己作为引导者而不是施与者,我们如何能让自己成为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不是冰冷的高压水枪,这都是我们应该思索的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诗歌;情感;意象分析

一、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诗歌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种功能。其中,审美功能是诗歌的重要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学习中体会古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论文结合中国古典诗歌具体鉴赏,提出意象解读的基本方法。从寻找意象性语言,了解意象的构成材料,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寻找诗歌意象。从意象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对诗人情感感知两个方面寻求感知意象的途径。在寻找到意象、感知意象的基础上分析解读意象,寻找意象包含的丰富艺术含义,以达到走进诗人的内心,更好了解诗人情感的目的。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意象”这一概念最早可见于《周易》之中。伴随着诗歌在中国的发展,诗人、评论家对于诗歌意象的解读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之中,成果丰富。比较有名的是曹魏时代的王弼探讨“意”“象”“言”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以考题为例分析诗歌鉴赏题的意象

(一)【2012年凉山高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⑤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这考题涉及分析诗词的意象白居易诗中“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二)归纳古典诗歌鉴赏意象解读的基本方法

1.寻找意向性语言

鉴赏诗歌、解读意象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诗歌中的意象,诗人脑海中飘摇不定的情思找到了寄托的物象,从而形成脑海中的意象。而意象的物质外壳则是语言,语言使其固定下来,是意象的载体。因此,在寻找意象实质上是寻找意象性语言。

通过意象性语言,在头脑中将意象还原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走进诗人构建的艺术世界,完成与诗人心与心的对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看到的兰花是表象,而“兰花深山中,憩憩吐幽兰。”的“兰花”是意象,这里的兰花,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兰花,而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2.了解意象的构成材料

(1)物象

物象,是指诗歌中的名词性物象,是可感、具体的。物象承担意象表意功能在诗歌中是常见的。

(2)事象

事象,是指在诗中交待事由,并且这些事语中夹杂着诗人的情感。在抒情诗中,有时交待事情是为了抒感,若只是抽象地交待事情,那么这不能算是事象,只能算是事语。事象,是把记事和抒情连接在一起,事中有情,情中有事。

(3)情象

诗人的“情”应该怎么抒发呢?除了上文提出的用物象来表达情感,那么直抒胸臆的诗作又是如何表达的?人的情感必然要流露在外,可以通过姿态、动作、神态等表达。这些情态为情象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4)理象

诗人的思想中有时不仅仅有情感活动,也有理性思想活动。思想活动如果脱离的情感而自行表达时,就有了理念。以苏拭《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是情与理的相融,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意理,这是理象的一种类型。

3.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

诗歌中意象一般以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单个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而整体意象则是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诗歌的意象美常常体现在诗歌的组合上,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把握诗歌整体意象,避免孤立地解读单个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意象串联起来,进行整体解读,这样才能感受诗歌的整体审美效应。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美篇章,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博大精深,单靠以上方法不一定能真正掌握其精髓,笔者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感悟对学生分析诗歌意象题能有所帮助。

第12篇

【论文摘要】古人对鲍照诗歌的风格评说有很多,本文试图从这些论说出发,反本溯源,揭示鲍照的多样诗风。

    鲍照是南北朝刘宋时期一个重要的诗人,元嘉三大家之一,尤以乐府为人所称道。但他的诗歌地位,一直饱经争议。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颜不如鲍,鲍不如谢。“①但随着后人研究的深入,鲍照的地位俨然有赶超谢灵运之势。章培恒的(中国文学史》中写道:“但他(鲍照)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以至被推举为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②由此也可见,他的诗歌在不同时代,受到的待遇并不一致。与此相关的,关于鲍照诗歌的风格,自古以来评论家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产生了各种说法。梳理这些言论,不难发现,其实鲍照的诗歌风格很复杂,任何断语都有似是而非之感。然而对于他的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却少有人提及,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后人对鲍诗风格的评说

    鲍照死后不久,虞炎奉命作<鲍照集序》,其中对鲍照的作品风格有如此评价“照所赋述,虽乏精典,而有超丽。”

    稍后的沈约在(宋书关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鲍照传》中说“鱼包照字明远,文辞瞻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

    梁代钟嵘的<诗品》把鲍照的诗歌列为中品,并评价道“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椒诡,含茂先之靡鳗。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磋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照。”

    在梁代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如此评价鲍照的诗歌风格:“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艳,倾炫心魄。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由于杜甫的“俊逸说”简练又恰当,因此为以后的广大诗家所引用。

    北宋秦观的《韩愈论》里说:’‘谢灵运、鲍昭之诗,长于峻洁。”后为<诗人玉屑》(草堂诗话》等诗论所引。

    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鲍照之诗,华而不弱,陶渊明之诗,切龄情事,但不文耳。”

    南宋敖陶孙在<耀翁诗评》中说:“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所谓“鲍照材力标举,凌厉当年。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当其得意时,直前挥城,目无坚壁矣。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可以想此君意气所在以上只是列举了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现在试对这些观点做些分析。

    虞炎和沈约都指出了鲍照作品遒丽的特点。虞炎似乎是对鲍照的文注意较多。沈约直接指的就是他的乐府诗。

    钟嵘的《诗品》只讨论五言诗,因此忽略了鲍照的乐府诗。

他认为鲍照的诗其源出于二张,这主要是看到了鲍照的写景诗和女性诗。因为张协以写景诗成名,《诗品)评其“巧构形似之言,·词彩葱倩”。张华以闺情诗闻名,(诗品)评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钟嵘是看到了在这两种类型诗歌上鲍照的诗风。谢混被评为’‘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鲍照古诗中的不平之气,自然让他的诗比谢混的有力量得多。颜延之以用典为名,诗品评其’‘喜用古事,弥见拘束’‘,鲍照用典远不如颜延之频繁,在节奏流动上自然“驱迈”。钟嵘指出的鲍诗的缺点是险俗。险是不避危仄,是从音律和意象上来批评,鲍照常用仄声韵,其诗的意象,运动感,都有危险之感。俗是贵尚巧似,指鲍诗在某些诗歌上模仿痕迹较重,如前面所说的对二张的吸收。有些观点认为俗是批评鲍照的乐府,我觉得并不恰当。因为作为一个严谨的批评家,钟嵘自然清楚他要讨论的是什么,即使他看不起鲍照的乐府诗,也不会在一本五言诗的论著里,把他对乐府诗的不满,发泄在诗人五言创作的评论上。钟嵘所指摘的险俗,在今天当然也可以作不同的解读。险也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张力的体现。而俗更可以看出鲍照之才高,可以驾驭的题材之广泛。

    萧子显说鲍诗“发唱惊挺,操调险急”。这让人想起(拟行路难十八首》,这种形式的创作感情充沛,随着长短句式的变换以及语气节奏的控制,造成诗情的跌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这也是鲍照最为人所称道的作品,对后代诗人影响极大。“雕藻艳,倾炫心魄”,则是指鲍照的一些女性诗和写景诗(包括乐府诗),集描写之能事,颜色变化频繁,意象丰富。把鲍诗比喻成诗经中的郑卫,也当是指这一类描写居多的诗。

    杜甫以“俊逸”来形容鲍照的诗歌风格。我想大抵指的是他的乐府诗。尤其是《拟行路难》等自我色彩较浓厚的诗和一些边塞诗,充满凌厉矫健之感。秦观所说的“峻洁”,与“俊逸”亦相似,陈师道所评价的“华而不弱”,注意到了鲍诗的描写和气骨。敖陶孙和陆时雍的评价,亦当是对他的乐府诗有感而发。

    综观这些评论,可以看出,每位评论家的侧重点都有差异,这当然无法达成统一的认识。这也由于鲍照诗歌题材和形式太丰富了,他的笔,触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诗歌的各个方面,这也真让人感到惊异。因此,要谈论鲍照的诗歌,首先要做的工作,必然是分类。

    二、鲍诗的多样诗风

    首先是乐府诗。鲍照存诗二百余首,乐府就有八十多首,在当时乐府诗还为文学界所轻视,不认为是正宗的文学。鲍照是最先大力写乐府的诗人,并且他创造的成就,也罕有人可以匹敌。<拟行路难十八首》是他乐府诗中的名篇。这十八篇涉及题材很广,有写弃妇的,有写战争带给百姓的伤害的,有感叹怀才不遇的,有感叹人生短促变幻的,然而鲍照却加进强烈的个人色彩,似乎当事人都是自己,给这些诗贯穿了相同的基调,感情充沛而强烈。其中不乏名句,如“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自古圣贤皆寂寞,何况我辈孤且直。”等,不胜枚举。他多用“君不见”句式,往往开场就很激越。而杂句的不断转换,形成强烈的节奏感,配合强烈的诗情,因此感染力非常强。与此相类的是其他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诗作。“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饥鹰独出,奇矫无前”,殆非虚言。

    在乐府诗里有几篇是早期的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③,(代陈思王白马篇》等,诗风高昂雄壮,如“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殊”,“但(上接第260页)令塞上见,知我独为雄”等句,充满了英雄主义的豪迈色彩。(代东武吟》《代苦热行》等诗则充满了英雄落寞的悲哀以及对统治者不关心军人的控诉,诗风沉郁悲凉。

    乐府诗里另一类就是诗,如《中兴歌》、<代白经曲》、(代春日行》等,这题材的诗,在鲍照的乐府诗中有很大的比重,展现了不同的风格特征。在《代陈思王京洛篇》等诗歌中,他极尽描绘之能事,使用大量的闺房名贵物品为意象,同时配上各式色彩,形成了雕藻艳,倾炫心魄的风格。但在另一些诗如《代北风凉行》中,则形成了较有深度的美学风格,“问君何行何当归,苦使妾坐自伤悲。虑年至,虑颜衰,情易复,恨难追。”深情委婉,别得风味。

   鲍照乐府诗的另一块就是挽歌。挽歌的风格是沉郁阴暗的,充满着悲情,由于鲍照对人生期望太高,失望也大,对生命的感叹也就格外的强烈。

    其次是五言古诗。

    鲍照的五言古诗中,山水交游诗占了很重要的一块。他的山水诗,语言奇丽峭拔,沉雄精当,细描时如绣针画笔,字字精当。又常注意雄壮神奇的景物,并且善于用动词,写动景,表达偏激难捺的心情。如《行京口至竹里》:“高柯危且辣,锋石横复仄。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押仄声韵,用奇险意象,动态描写也很成功。然而有时写景,让人感觉艰涩不流畅。

    鲍照还有一类拟古的诗作,如<拟古八首》《绍古辞七首》等,不像山水诗那样艰涩,倒是很有乐府诗的那种张扬的风采。梗概不平之气,再次泛滥。这类诗作,在他五言古诗中,当比山水诗的地位来得要高。

    以上大概分析了鲍照不同类型诗作的不同风格,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由于诗歌类型的不同,鲍照的诗体现了鲜明的不同风格,但这些诗毕竟是鲍照一人所写,因此在这些不同中,我们又可以发现出共性来。比如急,写景时用危景,感叹时的节奏控制,都体现了鲍照心态不平和,容易激动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