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汛服务专题

防汛服务专题

时间:2023-05-30 09:5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汛服务专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防汛服务专题

第1篇

关键词:水雨情;查询系统;Web技术;B/S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4-0201-01

防汛防旱调度工作所需要的水雨情信息主要来源于实时水雨情查询系统。目前,国内许多省市的防汛防旱指挥部门已建设了水雨情查询系统,在防洪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查询系统按照国家标准是基于5位码的Sybase数据库开发,而新的测站编号则是8位,产生数据异构的问题。同时,很多相关业务系统数据库使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无法取外部数据,系统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水情调度的日常工作。随着水情调度工作的不断拓展,实时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也急需开发新的查询统计功能。

1 查询系统分析

1.1 查询系统开发目标

(1)针对原有的查询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具备原系统的主要功能;

(2)基于新的8位测站编码开发数据接口,符合相关单位的系统整合的技术要求;

(3)开发符合工作要求的数据处理模块,通过Web浏览器即可查看流域内单站水雨情信息、分查询、专题统计等信息。

1.2 查询系统结构

水雨情查询系统按照当前防汛防旱调度指挥系统“两库一台”建设的要求组建,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数据库层为基本信息和历史成果库及水文库;业务层为历史特征值、水情、雨情、日蒸发量、土壤墒情等业务;服务层通过服务端实现;最终的应用层为客户端的显示,如图1所示。

1.3 查询系统开发环境

为满足查询系统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采用J2EE平台开发;根据页面风格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前台展现采用Web技术,后台服务器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为兼顾已有系统资源,数据库平台采用Oracle 11g。

2 查询系统设计

2.1 查询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由系统启动和登录、首页监控、单站信息查询、雨情表格、雨情曲线、水情表格、水情曲线、水情统计、查询统计、专题统计、数据维护、系统管理等12个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单站信息查询、雨情表格、水情表格、水情曲线、水情统计、流量的统计分析和专题统计是主要功能模块。

2.2 查询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为减少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从原始Sybase数据库里读取所有相关表导入新的Oracle数据库中。尽量保持现有的实时水雨情数据库表结构标准、水文特征值数据库标准。在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才增加相应新的数据表结构,并对入库或导入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数据检查。

3 系统功能实现

根据供需分析报告所提供的系统需求,进行系统详细设计与开发。开发出原型系统后,根据专家和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

保留原有系统的大部分功能,修正原系统中的问题,新增统计汇总、数据缺失报警、定时巡视功能。可对重要的河道站前后两天的水位变化、对闸坝站和抽水的流量前后变化进行对比,并可按照差值绝对值的变化大小进行排序;大幅度降低水情信息检索的工作负荷,提高实际业务的工作效率,实现科学发展。

4 结语

(1)水雨情查询系统是流域防汛防旱调度指挥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防汛防旱决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系统开发目标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

(2)系统采用B/S架构,授权用户借助Internet即可在不同的软硬件环境下,对水雨情数据库进行远程访问;防汛主管部门和专家均可利用该系统进行水雨情信息查询,及时、准确地了解水雨情信息,为防汛防旱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3)实际应用表明,基于B/S架构的水雨情信息查询系统使用简便、界面友好、响应灵敏、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扩展性。可在水库、流域及各级防汛部门推广使用,大幅度降低水情信息检索的工作负荷,提高实际业务的工作效率,实现了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解建仓,胡彦华,等.基于B/S模式的防汛水雨情整合查询系统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 26(4):12-17.

[2]王伟杰,杨军,等.B/S模式横山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J].江苏水利,2016(4):50-55.

第2篇

[关键词]创新 服务 融合 实战

2016夏天,湖北遭遇了1998年以来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多地降雨量连续刷新历史极值。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抢抓雨情灾情首发权、舆论主导权,打赢了一场应急宣传主动仗,显著提升了湖北之声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湖北省委宣传部阅评组连续对湖北之声防汛特别节目提出表扬近20次。湖北之声在武汉及全省市场的收听份额大幅度攀升,连续多周刷新历史新高。在超历史极值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以一场创新性战役,让人们再一次认识了传统广播的优势传播价值。

一、用创新重新定义“主流媒体”

广播在哪里?广播是什么?广播怎么办?当融媒时代人们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质疑不断的时候,广播人也在拷问自己:融媒时代,什么样的广播才是真正的“主流媒体”?从6月27号至7月24号,湖北之声连续20多天推出防汛抗灾全时直播《2016防汛应急大直播――迎战暴雨》特别节目,共190个小时。创下了湖北广播史上多项新记录: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大;投入兵力最多;首次实现全天18小时全新闻直播,创造了湖北广播史上与重大事件同步、与日播时间同步的全时新闻直播;首次实现了融媒体立体直播。在防汛应急传播的内容形式创新中,我们找回了传统广播的主流自信和新的主流内涵。

简单梳理我们的防汛救灾报道,有几个重要节点值得记取:

6月27日,第三轮强降雨袭击湖北,湖北之声在前期应急预案部署下,迅速集结、周密部署,15路记者奔赴重灾现场,密切盯守重点关键部门,记者站、湖北广播联盟台记者、通讯员在当地布防,30多路记者严密把守全省各地。当天早高峰推出150分钟特别节目《2016防汛应急大直播――迎战暴雨》报道最新雨情、汛情、灾情,以及各地紧急动员、严阵以待、驰援灾区的最新现场情况。

早高峰7:30-9:00《焦点时刻》是一档90分钟新闻杂志节目,6月27日后,随着雨情灾情的不断加重,节目就完全打破了常态播出格局,以此为龙头,从一档节目打破常态到全频应急直播,我们一切围绕重大灾害中,快速传递权威信息,真情服务百姓生活做新闻、做节目、做新媒体产品。

7月1日,第四雨来袭,湖北省防汛应急响应升至三级。频道连夜成立防汛报道应急突击队,30多名编辑主持人、后勤保障、部门主任、频道副总监纷纷涌跃报名。命令一下立即出发,风雨无阻,持续作战,不胜不还! 2日白天启动了6个小时的《迎战暴雨》大直播。全天整点新闻全面关注防汛一线,即时最新消息,全天共播出防汛直播节目400分钟,仅次于汶川地震期间应急直播时长。

7月6日,武汉一场暴雨持续20个小时,抗洪形势更加严峻。凌晨4点,湖北之声紧急调派记者,分赴南湖、龙王庙等重要险工险段、受灾社区;6点,《2016防汛应急大直播――迎战暴雨》在全省媒体中最早发声,传递最新交通和排险信息。当天直播持续到24点,贯穿全天,直播18小时!所有能赶到台里上班的人,都是编辑、主持人、后勤保障人员;所有受阻不能来台的人,都是连线记者、连广告业务员都加入到报道队伍中!

7月14日6:00-9:00,湖北之声和楚天交通广播记者、编辑、主持人打通使用,并机同步直播梁子湖的牛山湖破垸分洪,长江云、腾讯新闻同步进行视频直播;在全国关注的重大事件中,强势广播联合发声,牵手新媒体有力提升影响力; 7月15号7:30―10:30,湖北十套广播及网络视频同步直播《众志成城 迎战暴雨》,十套广播一个声音,书写了湖北广播媒体融合的新篇章。

防汛应急期间,湖北之声所有的直播节目都在长江云、阿基米德客户端全程网络直播;多场在腾讯新闻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湖北之声微博瞬时传送,湖北之声微信整合,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体系和效应,总计播发广播稿件4000多条,连线3000多条;微博推送近千条,微信150条。网络视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00万;网络及移动端最高点击量达50多万。

二、用服务重新定义“内容为王”

在媒介从竞争走向融合的征途上,大家都在说 “内容为王”,但是,如果我们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需要和用户需求,就是毫无价值的内容。防汛应急报道的内容创新,让我们重新回归到媒体价值本质――服务。及时信息是服务、权威是服务、舆论引领是服务、对象性专题节目是服务、新媒体产品还是服务,主流媒体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服务党委政府、服务听众百姓。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灾害性事件中,全员、全时、全平台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是提高媒体竞争力的动力之源。

――实时最新动态:30多路、近百名记者转战在抗洪抢险一线,蹲守权威部门,从全省多地为听众网友带来第一手的雨情汛情、抢险进度、防汛措施。在这种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最新最快最权威的信息,就是最重要、最有用的服务。

――积极报道政府作为:第一时间播发一系列国家防总、国家民政部、省委省政府、各相关厅局、全省各地采取防汛抢险救援的政令、措施,全景报道党和政府的应急决策和动员能力,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灾民心中。湖北之声记者随行报道国家民政部救灾物资的紧急调运;全程报道新洲大救援、武汉蔡甸消泗乡万人大转移、梁子湖破垸分洪、武汉南湖排渍防疫,让灾难中的人们找到主心骨。

――细心捕捉感人故事:在大直播中开辟《党旗在大堤上飘扬》、《他们的身影如此美丽》、《记者手记》等专栏,记者在抗洪一线挖掘人民子弟兵、党员干部、平凡守护者的感人事迹,讲述普通民众、爱心企业、志愿者守望相助的人g大爱;晚间直播版块让参加前线报道的记者讲述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用声音的力量抚慰心灵。

――发挥评论的旗帜作用:连续推出评论《暴雨冲不垮的精神堤坝》、《防汛救灾,要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持久战》《向抢险救灾中的“最可爱的人”致敬!》《抢救生命,一个都不能少》等,一个评论一面旗帜,极大地提振了全省人民奋力抗灾的士气。

――在特定“场景”中提供贴心服务:在整个防汛应急报道中,我们的新闻、直播、节目及时为灾区群众、广大听众用户提供水文水位知识、灾害预警、防灾避险、农业生产、地质灾害、防病防疫、灾后重建等全方位信息服务。

――线上、线下活动搭建社会捐助的公益平台。除报道和直播节目外,我们适时推出“暴雨无情,爱满荆楚――湖北之声携手爱心企业支援灾后重建行动”。防汛抗洪期间,先后组织实施爱心行动11批次,为全省各地灾后重建提供志愿者服务和物资捐赠近200万元。全省媒体中第一家将捐赠款物紧急送往灾区。先后将灾区急需的米、油、面、水、奶粉、药品、纸巾、冲锋艇、夏凉被等物资送到受灾最重的乡镇村组干部群众手中,送到守护大堤的抢险人员手中。

三、用融合重新定义“渠道为王”

适应分众化、个性化的传播,湖北广播人在此次防汛应急报道中深刻认识了全媒体传播的渠道价值。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中,我们用融合思维,实现了新闻与专题、节目与节目、频率与频率、广播与电视、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全面融合,极大提升了广播影响力。

――创新运作流程。一是打通全频道人力资源、节目资源,组织全时直播,主持人两小时一班。二是不同节目根据节目定位和目标人群做细做实服务。《汽车有话说》、《金融服务热线》、《老年天地》、《魅力乡村》、《今夜不寂寞》、《娱乐吉庆街》各展其能,各具新意。晚间《今夜不寂寞》节目推出“好记者讲抗洪好故事”系列访谈,通过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帐号、长江云客户端等全媒体方式传播;三是打通新媒体“绿色通道”。对于采访报道团队传送回来的稿件、素材在第一时间进行加工、制作,所有新闻新媒体首发。

――组织跨l率协作。共享全台记者资源,与电视新闻中心,电视综合频道,湖北经视,交通广播等多路记者连线,实现报道线索、稿件资源、记者资源共享。

――开展微剧原创。10集系列微广播剧《2016防汛记忆》生动演绎2016防汛故事,在广播节目中播出的同时,在各类新媒体同步推出,业界好评如潮。

四、用实战重新定义“职业精神”

2016防汛抗洪救灾,让我们广播队伍的职业精神在实战考验中得到升华。

一是保持了广播人传统的顽强作风。时代在变,湖北广播记者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作风不能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站之能胜;不舍昼夜,不畏艰险,持续作战,不胜不归。

二是锻造了融媒时代的湖北广播“全能铁军”。创新全媒体发稿,争当“全能记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第3篇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防汛防台能力,巩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在防汛防台工作中的作用,根据《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和《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有关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镇(开发区)、区防指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提高对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以“组织健全、责任落实、预案实用、预警及时、响应迅速、全民参与、救援有效、保障有力”为目标,不断强化和改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要以建立“动态管理”、“运行保障”、“宣传培训”、“督查考核”等机制为主要内容,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实现长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章动态管理

第三条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各镇(开发区)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指”)应按照“组织健全、不留死角”的要求,根据镇、村两级行政区域变化和上年度防汛防台工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网格设置不合理等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及时、合理、科学地调整基层防汛防台组织,并报区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称“防指办”)备案。

第四条建立责任人管理制度。各镇(开发区)防指应按照“责任落实”的要求,根据镇、村二级基层防汛防台组织中各类责任人的变化,及时调整防汛防台组织机构责任人和网格责任人数据库,每年汛前核对确认,并报区防指办备案。通过签订责任书、岗位培训等方式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并以适合的方式公布,接受监督。各类责任人在汛期必须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实行定格、定人、定责监管,切实做到分片包干。重点要落实好监测预警信息传播责任制、危险地段人员转移责任制、重要堤防巡查预警责任制、工程保安责任制、船只安全避风责任制等。

第五条建立应急预案修订制度。各镇(开发区)防指应从“预案实用”的目标出发,认真组织年度预案修订工作,并开展预案演练活动,增强预案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各村(社区)防汛防台组织要结合实际,及时更新预案内容,科学修订完善预案,使预案通俗、简练、有效、可操作。经修编批准的预案须报上一级防指办备案。

第六条建立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每年汛前,区防指办及时与市气象部门对接联系,调整上报气象预警人员名单。按照“预警及时”的要求,区防指办要整合市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预警信息资源,通过农民信箱及时向基层相关责任人和网格责任人员预警信息。各镇(开发区)防指应不断完善简易监测预警设施和补充监测预警点,落实监测预警人员,做好日常维护,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各类预警信息能及时、有效的得到、传递,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条建立完善抢险救援能力保障制度。各镇(开发区)防指要按照“救援有效”的要求,完善镇、村二级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建成专业抢险队伍、群众抢险队伍等多种形式的抢险组织,充分整合基层派出所、民兵预备役、城管队伍、治安巡逻队、企业应急小分队等社会资源和力量服务于防汛防台,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镇自为战、村自为战”的目标,提升基层群策群防的能力。

第八条建立完善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各镇(开发区)防指要按照“即用即出、即用即补”的原则,于每年汛前对防汛物资(设备)储备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对未达到储备标准的要及时予以补充。同时,采用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确保基层防汛物资的数量和质量。区防指要全面掌握全区范围内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和大型机械设备持有情况,对防汛物资和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第三章运行保障

第九条强化组织保障。区防指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区水利部门要加强水雨情监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调度,组织指导抗洪抢险和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特别是短历时强降雨的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并及时预警预报信息;区建设部门负责城镇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指导基层避灾场所规划和建设,城乡危旧房改造;区民政部门要指导基层避灾场所安全管理,做好危房排查、灾情核查、自然灾害救助等工作;区教育部门要做好师生和校舍安全监管,并做好师生防灾宣传教育。各镇(开发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完善和管理,把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各部门要在区防指办统一协调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高效运行合力。

第十条强化技术保障。各镇(开发区)、区防指成员单位要整合技术指导力量,建立健全防汛防台专家库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及时组织专家到基层开展服务指导,确保基层急需的技术服务保障到位。

第十一条强化资金保障。为确保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实效、长效运行,区本级要设立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运行管理专项资金;各镇(开发区)每年也要落实运行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维护建设与长效管理,并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实行足额拨付,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强化通信保障。加强防汛信息化管理,按照“会商到镇、视频到村”的要求,落实视频会商设备操作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视频会商系统管理维护制度,充分发挥已建成的视频会商系统的作用,保证防汛防台期间各类指令信息上通下达,抢险救灾快速及时。

第四章宣传培训

第十三条加强基层防汛防台减灾知识宣传。各镇(开发区)防指从“全民参与”的要求出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加强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册、明白卡,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播放宣传片,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汛防台知识,做到进村、入户、到人,切实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提升群众的自救能力。

第十四条建立基层各类责任人(负责人)培训制度。各镇(开发区)要在总结当地历年来防汛防台抗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培训内容,每年汛前对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责任人(负责人)进行岗位培训,确保各类责任人(负责人)明确岗位职责、掌握工作要领,及时更新各类防汛防台抗旱知识。

第五章督查考核

第十五条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各镇(开发区)要建立健全基层防汛防台工作日常督查和年度考核制度,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长效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每年汛后,区防指组织对全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进行一次全面考评,并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运行及工作成效上报区委、区政府。通过检查考核,不断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内容,充分发挥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作用,促进基层防汛防台抗旱工作顺利开展。

第十六条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通过基层推荐、组织审核等程序,对基层防汛防台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组织和个人予表彰奖励,在防汛工作中令行不止、,造成严重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4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冷滚水”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汛期气象服务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天气实况

1.今年汛期(6—9月)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气温:6—9月平均气温除8月较常年略偏低0.1℃外,6月、7月、9月分别比常年偏高1.6℃、0.2℃、2.5℃。

降水:6—9月总降水量664.4毫米,比常年同期多61.3毫米,汛期共出现了2次暴雨,出现在7月27日和28日,7月降水量异常偏多(较常年偏多214.2毫米)。

今年我市6月13日入梅,7月11日出梅,梅雨期持续29天(常年23天),梅雨量187.0毫米。梅雨总的特点是:入梅略偏早,出梅正常,梅期略偏长,梅雨量较常年偏少2成。

2.灾情及影响

今年汛期出现灾情的灾害天气有暴雨、雷暴大风。

暴雨:受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7月27日、28日出现暴雨,雨量分别为67.9毫米、118.0毫米,虹桥镇、黄桥镇、珊瑚镇出现8级大风,最大19.4米/秒出现在虹桥镇,未造成明显损失。

雷暴大风:7月15日14时56分元竹镇出现11级雷暴大风,同日15时37分虹桥镇九圩出现11级雷暴大风。大风造成元竹镇、虹桥镇6户大棚和7户果树受损,受损面积792亩;张桥镇3户房屋受损;共计经济损失约100万元。

二、监测联防

6—9月汛期期间,我局始终密切关注省市台短时临近指导预报信息,加强与周边台站、泰州市气象台的联系和会商,及时了解上游天气实况及预警信息情况,随时调看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资料,及时进行预报预警服务。

三、应急响应

汛期中,启动暴雨应急响应1次;启动台风应急响应2次,升级2次。我局在接到应急响应命令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严格按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履行各自工作职责,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应急响应期间,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及时相应预报警报,提醒公众做好防范。

四、预报预警

今年汛期,我局共预警信号40次,其中雷暴预警信号17次;暴雨预警信号10次;高温预警信号5次;台风预警信号6次;大风预警2次。

五、气象服务

1.公众气象服务

汛期除每天三次常规预报短信服务外,还通过微博、微信、短信增加各类预警服务短信40次。汛期共接受电台、电视台采访2次。

2.决策气象服务

今年汛期,我局共向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防汛指挥部、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运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单位)以及各乡镇(街道),发送“一周天气公报”17期、“重要天气报告”13期、“农气旬报”12份、“天气公报”3期、决策气象服务短信37条,内容包括:中长期预报、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测、雨情通报、入梅(出梅)预报等。

2021年10月9日

受近段时间持续强降雨影响,导致我镇部分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涝灾。为切实保护粮食安全,太平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农田积水排涝工作。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防汛应急抢险队伍演练6次,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在原有储备物资基础上用县应急局拨付的应急资金采购20顶防汛帐篷),强化落实防汛抗旱值班、各类险情的应急处置等具体工作,组织包村干部、村干部实地查看,核实受灾作物、农田面积,制定科学措施,积极疏导农户情绪,帮助农民开展自产自救和恢复生产工作。

二是做好防汛宣传,压实属地责任。组织防汛抗旱宣传车30余辆,暴雨前对全镇进行防汛宣传。安排各村委及时组织机械和人员,开挖排水沟渠,畅通淤塞桥涵,提高排涝能力;对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和设施农业,调取水泵帮助群众及时排出农田积水,有效护粮。

第5篇

关键词: 3S;澜沧江防洪;决策会商

中图分类号: TP27

1 引言

澜沧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上游河段融雪也有一定影响,年最大洪水出现在6~10月,其中7~8月出现次数最多,洪水历时较长,一般15~20天。澜沧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中下游的云南地区,根据50~80年代近30年的资料统计,洪涝灾害平均3~5年出现一次。全流域洪水以1905年、1924年及1966年洪水最大。1905年澜沧江下游和邻近的金沙江中下游和长江上游发生大水灾,澜沧江下游允景洪调查洪峰流量达17100m3/s,下游受灾严重。1924年澜沧江、金沙江和雅砻江发生大洪水,澜沧江下游允景洪站调查洪峰15000m3/s,云南36个州县受灾严重,金沙江下游淹死人畜数千。

2 建立澜沧江洪水预警系统

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流域管理和水资源管理,通俗地讲,就是把澜沧江装进计算机,即数字水利。数字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1)条件:先进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关系型数据库;(2)关键:掌握现代化数值技术的人(特别是具有水利、环境综合知识背景的专门人材)是实现数字水利的根本保证;(3)核心:一系列的管理软件和数值模拟,决策的程序包(数学模型)。由系统对流域洪水频率的评估,了解防洪建筑物的现状,进行一系列预案分析,洪水风险和损失分析,制定合理的规划与措施,建立包括洪水预报在内的决策支持系统。

3 3S在防洪决策会商中的应用

将3S技术应用于防洪救灾的各阶段,能够实现澜沧江防洪的数字化,构筑确保澜沧江安澜的现代化屏障,是“数字澜沧江”建设的首要任务。从抗洪救灾的整个流程来看,3S在防洪决策会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准备、汛前预测、汛期抢险和汛后评估四个环节。

其中,澜沧江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原型澜沧江”的真实数据,为“数字澜沧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澜沧江数字模拟将澜沧江装进计算机,形象、立体、直观地展示澜沧江流域地形地貌、工程体系,有利于提高防洪决策的科学化、快速化水平;汛前预测、汛情监测帮助预测和监测洪水;远程防汛会商、抢险救灾方案制定实现异地专家的远程讨论协商,从而制定及时、有效的防灾措施;防洪抢险是根据救灾方案,迅速反应应对洪灾;汛后评估是灾后工作,为救灾物资投放和灾区重建提供辅助决策。

3.1 澜沧江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澜沧江基础地理信息是观察、了解、认识澜沧江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基础,是澜沧江治理开发各项工作(包括防洪减灾、水量调度、水环境监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水利工程规划等)必不可少的数据支持。随着“数字澜沧江”工程及澜沧江信息化的深入开展,相关业务部门及应用系统对地理信息的依赖愈加明显,对现势性、动态性及空间精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3S技术是目前对澜沧江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为澜沧江的防洪决策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持。其中,RS凭借其多分辨率、多时相、多传感器的特性,为澜沧江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采集和更新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GPS以其高精度、快速、实时定位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澜沧江遥感影像的地面控制点测量;GIS为澜沧江基础地理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应用提供了有效工具。

澜沧江数字模拟指根据采集到的“原型澜沧江”数据,在计算机中建立现实澜沧江的虚拟对照体,将澜沧江的流域概貌、工程信息等以数字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利用这条虚拟的河流,我们能够更加方便的模拟、分析、研究澜沧江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为澜沧江的治理、开发和管理提供更方便、准确、快捷的决策支持,这是采集澜沧江基础地理信息的目的之一,也是“数字澜沧江”工程这一高瞻远瞩的治河理念的具体体现。

综合利用3S、网络、数据库等高新技术,建立三维数字澜沧江,以图、文、表等多种方式动态形象地展示流域场景,实现在三维环境下的洪水灾情信息显示、查询,在澜沧江的防汛指挥、工情险情会商中作用巨大。它不仅能实现防洪决策的科学化、快速化,将澜沧江防洪推向更高、更新台阶;而且,还能服务于气象水文、水土保持、水量调度、水资源保护等领域,为澜沧江的治理规划提供基础的数字化平台。

3.2 汛前预测

汛前预测包括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水雨情的预测及基于真实地形的洪水演进模拟预测。

(1)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水雨情的预测。

利用RS技术,对易发生险情区域的实时水雨情进行监测,获得这些区域的动态监测数据。利用GIS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将险情区域的历史数据(包括洪峰流量、水利工程信息、蓄滞洪区、洪水淹没信息、水雨情信息)和实时的水雨情等专题信息采集、入库,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建立区域历史及现状专题信息数据库。根据GIS的查询统计功能,推算出澜沧江各险情区域水雨情信息与发生洪灾可能的经济损失;可能的受灾人口(涉及社会因素);迁安能力(人数、道路、车辆调度);重点保护区(交通大动脉、重要工业基地、军事要地); 抢险物资储运,提前做好防汛救灾准备。

(2)基于真实地形的洪水演进模拟预测。

基于真实地形的洪水演进模拟即在三维环境下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水流演进过程和河道泥沙冲淤变化情况。利用GIS强大的模型计算和空间分析功能,将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澜沧江下游河道工程联系在一起,可以为澜沧江下游防汛提供有效的支持。每年汛前利用RS和GPS等先进的测绘技术,对澜沧江下游河道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修正数字虚拟平台的数字高程模型,然后在该虚拟三维平台上对不同级别、成因和工程条件下的洪水过程进行模拟演进。依据洪水演进结果,制订不同级别洪水条件下下游滩区人员撤退方案或其它有效的避险措施;对可能出现险情的工程,确定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做好物料、人员、机械设备等抢险准备工作。

3.3 汛期抢险

(1) 汛情监测。

洪水来临,可能造成大量地块被淹,形成交通堵塞、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另外,由于洪水蔓延速度快、淹没范围广,仅凭人力无法对洪水的淹没范围和行进情况有个宏观、直接地了解,但是,RS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极其有效的工具。经处理过的遥感影像地形特征明显、地物特征清晰,可为防汛指挥提供静态的背景数据和瞬时的动态数据。

另外,GPS与GIS和移动通信技术集成,可生产出一种手持式防汛巡堤查险报警系统,防汛巡查员能够快速地将发生险情的地点和险情相关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的监控系统,及时做出反应。GPS技术同样可用于野外数据(如墒情数据、水质数据、大坝变形情况等)的采集;实现监测过程自动化,无需专人监守,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观测,为防汛指挥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

(2) 远程防汛会商。

澜沧江下游防汛指挥机构由各级防汛指挥部构成,沿江各县、乡成立相应的防汛指挥部,负责所辖河段的防汛工作。随着汛情的发展,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会商。在有关人员难以及时到达会场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异地会商。根据会商的级别和规模,会商决策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省、市甚至国家,在地域上具有分布性。

(3)抢险救灾方案的制定。

确定灾情及发展趋势;救灾物数量与运输路线;为后继洪水调度方案决策提供依据;迁安人员的安置;灾后重建的准备。

在三维平台上,使用成熟的评估模型及己定的参数,对每一个调度预案进行空间模拟、计算水流方向、淹没范围、各点水深、俺没历时等等;再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库,估算保护范围内减少的洪涝灾害损失和淹没区加大的洪涝灾害,用以评定各预案的优劣,找出最佳预案,迅速反应,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

(4)防洪抢险。

在洪水威胁地区迅速组织群众转移撤退,是防汛决策者的重要职责。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功能,确定洪水可能淹没的区域,使这些区域的人员、物资得到及时的转移。利用GIS的网络分析和叠加功能来计算道路长度,分析每一路段、桥梁的通行能力,确定最佳路径,实现抢险队伍的最佳调配和防汛物资的快速调拨。另外,在抢险过程中,工程险情的发展、抢险人员的分布、抢险物资的变动等情况也需要用GIS管理。

在防汛抢险期间,安装GPS车辆监控系统的运输车辆或船只可以实时地处于防汛指挥调度人员的监控之下,有利于抢险车辆的随时调配。

3.4 汛后评估

灾后家园重建是灾后的重要工作,基于遥感影像地图和大比例尺的地图数据,在地图上选取待规划区域,综合考虑周围地形、经济等因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各规划区域进行详细的评选,确定一个可靠、实用的重建地,及时恢复灾区的规划生产。

4 结语

澜沧江洪水蔓延区域广泛,决策会商涉及人员众多。如何在短时间内把握洪水的瞬时变化及演变趋势、聚集各级防汛部门快速做出防洪决策,是有效控制洪水的首要问题。3S技术以帮助获取原型澜沧江实时信息,构建三维数字澜沧江,模拟洪水演进和泥沙冲淤变化趋势,延长了洪水预见期;帮助实现各级防洪部门的远程决策会商,快速制定救灾方案,有效缩短了抗洪救灾时间,为防洪部门掌握全局、科学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防洪部门掌握全局、科学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防洪工作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乔瑞波,李仁杰,郭风华.RS、GIS在防汛指挥决策中的应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6,21(4),8385.

第6篇

--襄垣县水利局政风行风工作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县纪委、县政风行风评议领导组的安排指导下,在水利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以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引领,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抓手,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目的,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为全面推进水利建设及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进一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树立水利部门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全面开展了水利系统政风行风建设。

一、政风行风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我局作为水行政执法部门,行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部门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把推行公开办事、加强行风建设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有效手段,不断创新管理,完善机制,紧抓行风建设不放松。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力度不减、温度不降、标准不松”的“三不”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通过调整充实行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领导,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要求,落实了责任,确保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其次,坚持实行目标化管理。结合本行业特点,将目标化管理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各项措施、制度和考核办法,并进行了各阶段专题研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将廉政、政风行风建设相关的工作目标化、量化,纳入了本局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实际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定期检查,年终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保证了行风建设与分管工作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2、纠建并举,注重典型教育

政风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为防止干部队伍中出现松懈情绪以及不规范行为,我们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把整改工作作为开展公开办事、行风评议的重点,收集整理行风评议中反馈的问题,对照检查,进行反思。并采取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剖析、作风纪律整顿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已纠正的问题出现反弹,收到了实效。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专题讲课,组织讨论,心得交流等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全体水利干部职工坚持写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政治理论水平普遍提高,为搞好政风行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进行集中重点剖析。坚持抓好反面典型教育,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引申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以警示书刊为重点教材,集中进行专题剖析,使全体干部职工认清了危害,增强了反腐防变意识。

(三)学习整顿转变作风。采取集中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揭摆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领导班子坚持每年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揭摆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查出的日常学习不够、遵守纪律不严、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少等问题,进行了彻底整改,促进了班子建设,全局上下形成了“有令则行,有禁即止”的良好工作局面。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权力观大讨论,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个人利益,使行风建设不断深入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3、强化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监督是防止行为失误、促进执法规范的有效手段。针对水利干部中一些损害部门形象的问题,我局结合公开办事程序,建立了执法监督体系。一是在监督内容上实行了行政管理权监督体系,公开办事程序,印制“明白卡”,发到基层厂矿。同时推行“首问负责制”,承诺公示制等制度,公开进行廉政承诺,班子成员廉政承诺全部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县局、下属单位、制定的服务承诺,全部落实,并进行上墙公开。在机关管理上,规范了单位内部人事、财务、物资等方面的管理,定期进行内审,公开财务收支,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在监督形式上采取内外结合,全方位监督的办法。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定期召开专题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还采取行风调查问卷的办法,了解社会各界对水利工作和水利干部的满意程度,诚恳接受社会监督;各单位、各股室负责人或党员负责监督在行政管理、水行政执法方面的执行情况。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到位。

在强化监督的同时,我们还从执行水利政策、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部 审计与专项检查三方面入手落实责任追究。全局干部严守不碰“高压线”,不吃请、拒收礼。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政风行风评议规章制度

在推行公开办事程序、加强行风建设的活动中,我局立足实际,务求实效,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增加了执法透明度,优化了办事环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通过完善服务设施,设立政务窗口,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内部管理规范了工作行为,增强了服务意识,杜绝了、人情关系等行业不正之风,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局还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主要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襄垣县水利局监督制度、襄垣县水利局回访制度、襄垣县水利局责任追究制度、襄垣县水利局奖惩制度、襄垣县水利局谈话提醒制度、襄垣县水利局回避制度、襄垣县水利局行风评议监督员制度及机关制定的六章三十条,有效地制约了各种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

三、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各项水利工作顺利开展

行评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通过行评,我们找准、找实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彰显了水利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民众职能。

(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一是浊漳河东北阳段河道治理工程。该工程总投资6500万元,治理长度2.57公里,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县重点工程之一,由水利局具体负责实施。目前,清淤工作已完成,护岸完成80%,橡胶坝完成90%,今年年底工程全部完工。

二是国家水保重点工程追加项目。该工程总投资1859万元,治理面积53.1平方公里,工程包括,栽植水保林1450公顷,经济林90公顷,封禁治理3700公顷,谷坊30座,田间道路5公里,河坝2公里,基本农田70公顷,目前工程全部完工。

三是 “兴水战略”工程。 此项工程涉及10个乡镇和富阳工业园区。工程完成后可新增水域面积1500亩,新增调供水能力1944万m3,概算总投资15900万元。工程计划分期分批实施,今年主要实施第一批10处工程。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各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有些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部分工程已经完成。

(二)水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水政执法氛围。我局高度重视对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活动,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借“世界水日”暨“中国水周”的有利时机,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印发宣传品等不同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水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二是公开办事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完善了有关管理制度和措施,逐步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实行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标准、监督渠道、办理结案六公开承诺服务制度,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认真开展工作,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涉水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三是积极开展地下水位监测和远程信息建设,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实现地下水位止降回升提供决策依据。

(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今年工程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上。为了提高供水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益,我们积极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县农村供水服务中心按供水范围及受益人口实行定岗定责、责任到人,建立健全了乡镇级和村级饮水工程管理体系,组建了农村供水抢险队,推行了主要供水物资储备登记制。同时严格执行《襄垣县农村居民饮用水水价补贴暂行办法》,实现了水费补助公开、收支公开,制定了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聘请了社会监督人员,开通了监督热线电话,初步建成了运行、维修、服务一体化的饮水工程网络,促进农村供水走向良性发展。二是防汛督查整改力度加大,防汛工作再创新高。为了全面做好全县的防汛工作,今年以来从实际出发,局里防汛办公室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编制了防汛方案;二是备足了抢险物资;三是组织了抢险队伍;四是建设了河道治理工程。对全县重点河段和各水库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门下达了清障令,我们本着早动手、早预防的原则,立足防大洪、避大险,把防汛工作一抓到底,确保了全县人民生命财产的绝对安全。

三是项目争取取得历史性突破,水保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王村镇12平方公里水保生态治理项目,属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县工程,涉及史属、史北两条小流域,王村、史属、胡岩、杜村、下庙5个行政村,总投资360万元,种植水保林7000亩,发展经济林100亩,封禁治理11000亩,修建谷坊27座,修筑护地坝1.4公里,新打水窖45眼,田间道路11公里。确实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第7篇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为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我镇围绕“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根本任务,服务宜巴高速和水电建设等项目建设,确保河流、水库的防洪安全,力保安全度汛,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努力满足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力保证安全度汛”的总体目标。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防汛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安排,全面部署

3月5日,我镇召开了今年第一次防汛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对我镇境内的在建工程和涉水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大检查。紧接着在4月15日召开了全镇防汛工作会议。会议对我镇的防汛工作作了动员、安排和部署。传达了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及上级防汛指挥部对防汛工作的要求。指挥长谭联才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全镇防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也按照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要求,及时对机构健全、人员调整、预案完善、防汛检查、水毁修复、清淤排涝、物资储备、抢险演练、船舶管理、信息报送、警报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及时、周密、全面安排布置。

(二)严格执行防汛责任制,确保防汛工作落实

做好防汛工作,落实责任是关键,今年,我镇防汛指挥部的落实行政首长防汛减灾责任制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建立键全了防汛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执行到位。

(三)扎实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

1、抓好汛前大检查

从3月初至5月初,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在全镇开展了一次拉网式汛前大检查。检查工作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领导检查和技术人员检查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大了突击检查力度。在各相关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县防汛办还增派力量,配合国土、交通城建、水利、安监等部门分别对全镇的水库、塘埝、沟渠、山地灾害、排水管网、涉水企业、宜巴高速工地、交通要道、船舶、险工地段和在建工程等做了一次全面的安全度汛检查,对检查情况形成了专题检查报告。

2、抓好隐患整治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和单位下达了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并不定期督促整改到位。整改的重点是着力解决宜巴高速工地防洪情况、病险水库、河道泄洪道通畅情况、山地灾害危险区等突出问题。对因受条件限制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制定了预案,落实了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开展了沿渡电业防洪挡墙和河道清淤工作;规范全镇河道采砂作业;另外,派出干部深入防汛重要区域,走村串户,广泛宣传,以增强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3、抓好防汛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为了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体系和工作程序,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的防汛责任,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镇防汛办对防汛预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并上报县防汛办。

4、抓好防汛物资储备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努力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储备必要的抢险救灾物资、器材,特别是重灾时群众生活必须品的储备。粮贸、供销、供电、供水、通讯保障、医疗卫生、物资供应等部门都制定了各种应急安排措施。搞好防汛物资储备,安排专柜专人保管。

5、抓好防汛值班

为了更好的搞好防汛值班工作,今年镇党委政府把防汛值班室从水务中心搬到镇政府,花5万多元购买相关设备和防汛救灾物资,请县气象局安装自动雨量计,大大改善了防汛值班的工作环境,增添了防汛物资储备和相关硬件设施。汛期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了24小时防汛值班制,落实了防汛值班责任制和领导带班责任制。县上有关领导、县防汛办和有关部门多次进行突击检查和电话抽查值班情况,全镇防汛值班状况良好,没有发现值班人员脱岗、带班领导无法联系的现象,相关信息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和迅速的处理。

二、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镇防汛工作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人民的不懈努力,我镇水利建设浓墨重彩绘就辉煌。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成效显着。水电开发和神农溪旅游开发取得好的成效。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洪、旱灾害仍然是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农业种植还是靠天吃饭。防汛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差距较大。沿河地区防汛标准还很低,特别是大型项目建设工地防汛形势严峻,山洪灾害危险区点多面广,土渠、土胚房改造任务艰巨,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镇的防汛形势仍不容乐观,防汛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健全的防汛预案体系为防汛指挥有序、高效进行奠定了基础

今年,镇防汛办对全镇防汛总体预案和区域预案及专业预案再次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完善,从而使得新的防汛预案体系更为完善、框架更为科学、层次更为分明、条理更为清晰、机构更为合理、程序更为规范、覆盖更为广阔、责任更为明确,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为防汛指挥有序、高效进行奠定了基础。但是,部分部门及相关单位的预案仍不够完善和具体,可操作性不高,少数干部对防汛预案的了解熟悉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防汛信息和情况收集系统不全面

虽然今年防汛信息的报送工作得到了加强和规范,重大灾害天气在镇广播电视台播出,但有线电视覆盖面有限。同时,防汛信息的监测和采集、报送、手段仍然十分落后。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全力做好24小时防汛值班工作。

(二)加大对宜巴高速、在建水电站和涉水工程项目的防汛检查督查力度,确保大型工程项目安全度汛。

(三)加强宣传力度,全体动员,让全镇人民一起搞好防汛抗旱工作。

第8篇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上级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抓好今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防大汛、抗大旱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是全省有名的“旱包子”,抗旱是农业生产的永恒主题;同时,防汛工作也是点多线长面广,任务十分艰巨,防汛抗旱已成为我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是有少数地方对这项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近些年来,我市相继发生了、年大洪水和07年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今年汛期刚至,光化办事处徐眼水库就发生险情,虽然通过全力抢险,有效控制了险情,但也给我们的防汛工作敲响了警钟。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从历次灾害中吸取教训,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切实把防汛抗旱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居安思危,常抓不懈。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依然面临着非同寻常的严峻形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气象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去冬今春,我国大部分粮食主产区发生了严重干旱,降雨明显偏少。据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分析,今年夏季主要雨区位于华北南部至江淮北部,流域降水可能偏多。加上今年入梅晚、出梅早,梅雨期虽短但降水集中,极有可能发生极端强降水。今年4月18日至19日,我市就发生了一次较强降雨过程,降雨量超过60毫米。各种迹象表明,今年不会是风调雨顺的太平年,发生水旱灾害的几率很大。

㈡水利防洪工程薄弱。在全市57座水库中,有39座小型水库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坝欠高、溢洪道欠宽、输水管断裂、起闭设备失修等诸多隐患,其中有26座水库为三类病险水库,经不起山洪和“坨子雨”的袭击。全市堤防有5处,长3.9公里的险工险段还没有整治,经不起防大汛、抗大灾的检验。特别是堤防城区霞满楼段驳岸长100米,基脚淘空,成为悬堤;仙人渡镇水厂堤段长500米,崩岸严重。

㈢在建工程令人担忧。在建工程度汛安全历来是防汛工作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据统计,今年我市在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4处,分别是孟桥川水库溢洪道续建工程、唐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冯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新黑龙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我市水利建设历史上最多的一个年份。从目前的建设进度来看,这些在建工程中有大部分不能确保在主汛期前完工,都要跨汛期施工,甚至带险度汛。特别是水库在汛期进行溢洪道施工和输水管启闭设施改建,安全隐患很大。

㈣保障措施力度不够。一是防汛物资储备不到位。按照水利部《防汛储备物资验收标准》和《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的要求,目前我市防汛物资实际存储总量不到应储量的三分之一,特别是中小水库、堤防险工险段防汛备汛物资种类不全、数量不足、老化严重、储用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水库“三通”没有全面到位。一些水库“通路、通电、通信”问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大部分中小型水库防汛道路晴通雨阻,对外通讯联络不稳定,一旦遭遇突发状况,信息反馈不灵,物资运输不畅。特别是一些小(二)型水库没有值班场所、通讯电话,没有专门的报灾报险人员,一旦出现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极容易出现防汛安全事故。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

市委、市政府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和用水需求放在首位,统筹城乡防洪保安和抗旱减灾,科学防控、依法防控,高度重视和全力抓好和水库的防汛工作,特别要重点抓好中小水库防汛,在建水利工程管理,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一个减轻”:即在标准洪水内,确保不溃一堤、不倒一坝、不损一闸(站),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乡和交通干线防洪安全,确保水利工程控制范围内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兼顾生态用水;出现超标准洪水和严重干旱,要奋力拼搏,千方百计保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围绕目标,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强化各项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牢牢把握防汛抗旱的主动权。

第一,确保水库江河防汛安全。从现在开始,要再次对全市的水库和堤防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大检查,特别要对26座三类水库隐患风险进行逐库排查。根据检查的情况,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人。一是要迅速制定安全度汛的措施。对一时难以脱险的水库,要严格控制汛期水位,必要时适当降低水位运行,病险严重的要空库度汛。要坚决杜绝小型水库无人管理的现象,已经承包、拍卖或实行股份制的小型水库,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必须把防洪放在首位,严格按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防汛措施。二是要抓好防汛工作。对霞满楼段和仙人渡水厂段尚未整治的堤防险工险段,进行突击整治,要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脱险整治任务;对于其他未整治的堤段,要加强监视,在险点附近储备相应物资,以备不时之需;针对一些严重病险水库和堤防险段遇暴雨天气,要加强雨水监测,发现情况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避灾。

第二,确保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目前,全市在建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4处,是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要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和防汛保安之间的关系,做到建设施工必须服从防洪保安。凡是汛期不能施工的项目,必须坚决停工,保障安全度汛;常年施工的项目,必须要有保安措施,决不能因为施工影响防洪安全;有围堰的项目,决不允许降低标准施工,形成防洪隐患;跨汛期的在建工程必须编制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出现情况要应对有策;施工现场必须要有专人24小时值守,防汛物资器材必须到点到位;未经验收的水利水电工程,不允许擅自蓄水运用。

第三,修改完善各类防汛预案。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新规定,要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要明确不同等次的应对措施,既要有低级别的应急响应,更要有高级别的应急响应。要明确应急响应的工作程序,根据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决定采取不同级别的应急措施。一是对审定实施的预案,要组织专人深入研究,尤其对预警级别、响应等次、调控手段等重点,做到精确掌握,当好决策参谋。二是针对扩大内需涉水项目点多面广的新情况,逐一督促完成防汛应急预案的编审,既要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腐败工程。三是切实抓好乡镇、城区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落实,努力构建从县(市)到基层乡镇社区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做到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水旱灾害。

第四,抓紧落实防汛抗灾保障措施。一是要抓紧增加防汛物料,特别是防洪的重要部位、薄弱部位,相关物资要保质保量到点到位。要按照堤防每公里2000条编织袋,200方砂石料,200方块石;大型水库1.5万条编织袋,1600方石料;中型水库1万条编织袋,800方石料;小型水库400条编织袋,500方石料的标准储备防汛物资;二是加强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依托现有的水利专业施工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组建专业的防汛抢险队伍,人武部要按民兵建制落实抢险劳力,组建民兵预备役抢险队,搞好登记造册,进一步做好军民联防、警民联防,务必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三是对于不通路的工程,要迅速修通简易道路,为应急抢险提供便利;继续抓好通信设施、预警预报、遥测监视系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确保防汛信息及时传递;四是要落实信息报送保障措施,务必保证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及时掌握水雨工险灾情,为指挥调度和抢险抗灾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

第五,依法加强河道管理。要继续加强河道管理,严厉打击砂霸、石霸等黑恶势力和牟利的违法采砂行为。要严格划定禁采期和禁采区,在禁采期间和禁采区内,禁止一切采砂活动。要狠抓依法清除洪障,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坚持分级督办,限定时间、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大清障力度。

第六,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我市不仅是洪涝灾害易发区域,而且十年九旱,干旱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影响很大。要及时做好抗旱灌溉工程整治,确保水库可蓄水、渠道可输水、泵站可提水。加强专业抗旱服务队伍建设,实现技术指导、设备维护、物资储备等多功能发展,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要根据灾害特点、规律和分布情况,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器材,添置必要的抗旱灌溉机械,以满足抗旱工作的需要。要抓紧编制、修订、审批抗旱预案,规范抗旱预案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旱情的预测、分析、沟通,达到应急标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抗旱工作,确保大旱无大灾,小旱不出灾。

第七,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都要加强办事机构建设,配备强有力的专门人员,编制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规范应急处置工作程序,满足新形势下防汛抗旱工作需要。一是根据备汛进度,编制汛前检查方案,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及时分析问题、处理隐患,整改薄弱环节。入汛后,要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抓好防汛抗旱值班,及时掌握情况,上报信息。二是针对汛情旱情,及时提出应急对策和建议,当好决策参谋。按照预案和会商意见,准确预警,规范响应,有序应对,把握预测预报、统筹调度、布防巡查、督查督办、技术指导和决策指挥六大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洪水的可控可管可用度,减少或避免水旱突发事件风险。三是加强防汛抗旱信息管理,切实做到上报和公开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

三、明确责任,严明纪律,确保夺取防汛抗旱全面胜利

㈠要严格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对辖区内的防汛抗旱工作负总责,担当起第一责任人的指挥重任。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今日》网站上公示了全市水库、堤防和电站的各类防汛责任人。各地要根据人动情况,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指挥全覆盖网络体系,各乡镇办要将重点堤防和重要防汛单位的责任人落实情况报市防办备案。今天提到的各个险工险段,指出的各个问题,涉及到的单位要组织专题研究,在月底前必须解决,并将解决情况在本月底前报市防办。对不能按要求解决的,要执行责任追究制。会后,各级防汛指挥人员要到分管的区域,认真开展全面检查,查找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行政首长要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及时果断处置,确保万无一失。对因情况不准、指挥不灵、调度不力、贻误战机,在标准洪水内发生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㈡要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分级负责制。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门分工协作,高效配合,共同抗御灾害。市防办作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办事机构,统筹协调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各地各部门必须认真执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防办发出的调度指令;各乡镇办党委、政府负责各自责任范围内的防汛抗旱工作;城区两个办事处是城区防汛抗旱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会同水利、堤防部门做好堤防城区段的防汛备汛工作;城建部门担负城区防洪排涝的重任,要积极编制防汛预案并做好排水泵站、涵闸的检修和排污管道的疏通,确保正常运行。

第9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引滦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门新型的空间信息技术,它将地理学空间数据和计算机完全统一起来,实现了真实事物的空间位置与相关属性的有效结合,为用户空间信息管理的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用户还可以利用其空间分析功能和视觉表达功能来解决各种难题。

一、GIS技术的优势

地理空间数据库是GIS的建立基础,GIS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来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操作和显示。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采用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提供多种空间地理信息,在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中起到一定的辅助左右。GIS可以将其研究的对象描述、模拟和预测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地理空间模型化,同时把模拟好的模型保存到计算机中。与普通的信息系统相比,GIS有着更优越的特点:较强的空间分析能力、广泛的数据来源、直观形象的工作工作方式。因此GIS广泛应用到空间数据查询和分析能力要求极高的各种领域中。

二、引滦信息系统简介

引滦入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四个重要子项目之一,涉及到引滦沿线的所有七个管理处,覆盖整个引滦沿线的234公里的广阔地域。引滦信息管理系统要求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提高工程管理部门日常工作过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二)保证信息时的畅通性;可提供有效的工程管理依据和现代化手段。引滦工程的维护管理、实时检测、自动化监控等。

总体结构采用多层分布式结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支撑层、应用平台层、应用层及用户接入层,作为主要技术支撑的GIS系统能够进行海量空间数据管理和多应用整合,支持任意格式的基础和专题地理数据;支持多种数据类型融合,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具有完备的空间处理能力,支持大范围多图动态漫游;支持空间信息测量与分析,辅助功能决策。

三、基于GIS技术的引滦信息系统建设

(一)系统目标。引滦信息系统是在GIS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它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工程管理和决策层,是一种可视化的动态水源保护系统,综合性较强。引滦信息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完成虚拟对象的处理,最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模型展现出来,将引滦输水工程的水雨情信息、工程信息等综合信息表现的更加准确有效。是工程管理和决策的有力支撑。

(二)系统结构。为实现数据的安全有效的存储、分析和共享,基于GIS的引滦信息系统采用B/S和C/S体系混合结构,在数据库管理方面,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数据的无缝集成,一是研究对象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二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

(三)系统模块设计。

1.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维护系统、完成系统空间与非空间数据库的更新,加强系统基础数据时效性、准确性的提升。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

2.检索与查询模块:即能够满足属性-空间的逻辑查询功能,也能够提供空间-属性的空间查询功能。因为GIS系统中的数据与地图上的点、线、面都是相互对应的,所以这两种方式的结果相同。

3.监测综合分析模块:通过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雷达遥测技术等高科技工具的应用,再结合相关基础、专题信息完成具体分析。可对一项或多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查询,将查询的结果打印输出。

4.辅助决策分析模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GIS技术,组建方法库、知识库、模型库,可根据需要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构建新的模型,用以实现引滦工程资料的网络化计算机管理及进行相关的分析和判断,实现相关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协助进行输水调度、水资源管理、雨洪利用与防汛减灾及其输水安全方案的拟定、验证和优化工作。

四、功能实现

(一)电子沙盘。电子沙盘展示是面向引滦工程管理处领导层进行辅助决策活动的可视化模拟工具,主要是为引滦沿线的水工信息查询、输水优化、防汛减灾和景观分析提供可视化的支持。

它的建设基于现有数据情况(包括航空影像、设计图纸、基本地形图等),建成引滦入津真实三维场景和水利工程的三维模型,结合水情、工情等数据库的信息对不同时间或地点的水文、水工情况进行查询;根据各个闸、站的开、关以及引供水信息在三维环境下模拟闸站的运行情况和河道的水位、水头、水流趋势等引供水的调度情况;演示输水调度、防洪调度等运行状态下的水流趋势和相关的水工设施的运行情况,辅助决策者制定输水方案、防洪方案,对于方案结果进行模拟仿真和评价,对输水调度、防汛决策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输水调度、防汛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电子地图应用系统。引滦入津WebGIS系统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Web技术和WebGIS技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显示、查询、管理引滦入津沿线工程管理相关的水文、水工、输水、运行的状况信息,实现引滦入津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公开化、科学化和高效性。

(三)统计查询分析。实现引滦信息服务水雨情的统计分析功能。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实现对水利水雨情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和按照汇总统计进行结果分析。

(四)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可实现输水调度监控信息查询,查看有关实时或者准实时信息,如调令执行情况,各水库、闸门、泵站的水位、流量、能耗等信息。提供输水调度监控信息查询功能,查看有关实时或者准实时信息,如调令执行情况,各水库、闸门、泵站的水位、流量、能耗等信息。

第10篇

一、进一步加强水利队伍自身建设。(3项)

1、关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的问题。

目标: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措施:①切实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巩固深化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和周一学习日制度,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学以致用、以学促用。②继续以素质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专业知识交流等为有效载体,切实加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专业技术能力培训,提高科学治水水平。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局办公室

整改时限:常抓不懈

2、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研的问题。

目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准确掌握全区水利现状和群众需求,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有效性。

措施:①深入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机关效能建设、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龙湾区水利局重要工作目标责任》的要求,鼓励全体党员干部潜心钻研业务,自觉履行职责,勇于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形成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氛围。②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坚持调查研究到一线,检查指导到一线,跟踪问效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对重点工程,坚持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对困难和问题较多、工作难以推开的事项,坚持蹲点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工作,确保迅速有效地打开工作局面。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局办公室

整改时限:常抓不懈。

3、关于加强廉政自律的问题。

目标: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措施:①深化政务公开、推进信息公开,切实增强水利工作的透明度。②建立权利监督运行机制,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③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时刻坚持在法律和群众的监督下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以勤政服务于民,让群众满意,以廉政取信于民,让群众放心。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局办公室

整改时限:常抓不懈。

二、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项)

4、关于东片防洪一期工程加快推进金山河整治工程建设的问题。

目标:完成金山河整治工程。

措施:科学、合理制定实施计划,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在明年汛期前完成施工任务。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区东片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科

整改时限:2010年4月

5、关于东片防洪一期工程规划调整的问题。

目标:完成三甲河规划调整批复手续。

措施:涉及三甲河上游段的建丰村、新河村、滨海大道桥梁交叉口等三处河道轴线与天河镇控规的矛盾,已与规划部门进行衔接,并得到市政府同意按程序启动进行调整、论证,经过实地勘测核实后,形成三处河道规划局部调整报告,由区东片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上报市规划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区东片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科

整改时限:2010年6月

6、关于东片防洪一期工程征地的政策处理的问题。

目标:完成已征223亩土地供地任务。

措施:对于防洪工程征地政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区指挥部要专门对有关问题作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及时将问题提交到区东片防洪工程建设联席会上讨论研究。配合各镇(街道)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与被征地村进一步沟通协调,全面落实已征地安置补偿工作,及时办理供地手续。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区东片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拆征科

整改时限:2010年3月

三、进一步加大解决民生水利工程的力度。(4项)

7、关于河道淤积阻水的问题。

目标:全面完成年度河道疏浚计划任务。

措施:①加强领导,做到分工配合,各司其职,把河道疏浚工作纳入龙湾区防汛责任书的签订内容。计划疏浚河道35条,投资额2076.6万元,清淤工程量57.77万方,抓紧工程实施,完成年度任务,全面提高我区河道行洪能力。②强化督查,抓好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进度。③强化管理,巩固河道整治成果,继续抓好河道的长效管护工作。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利工程管理所

整改时限:2010年3月

8、关于灵昆南堤海塘塘脚滩涂冲刷严重的问题。

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减少灵昆南堤冲刷并确保南堤海塘安全运行。

措施:①2008年11月份,我局委托省河海测绘院对瓯江南口水下地形进行了测量,并与2005年瓯江南口水下地形资料进行保滩方案分析比较,提出了保护措施方案。②2009年初委托义乌安迪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对瓯江南口米筛段抛石保滩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并于4月中旬组织通过了初设审查,该工程采取丁坝群抛石方案,概算总投资588万元。③7月14日,黄阳栩副区长组织召开了灵昆南堤抛石保滩工程建设资金落实及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会议。会议明确要求,工程建设资金由区政府和灵昆镇政府按6:4的比例出资筹建,本工程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并于8月底完成招投标工作。目前灵昆镇已将工程立项报告报送区发改局。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海塘管理所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

9、关于山门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方因隧洞爆破审批事宜无法进场的问题。

目标:今年七月底进场施工,年底完成施工任务。

措施:①督促业主协助施工方抓紧时间办理有关爆破审批手续。②爆破单位已完成审批手续及购买信息卡,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爆破及施工的安全,按计划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利工程管理所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

10、关于加快天河东、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问题。

目标:两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年内进场施工。

措施:①加强协调,督促业主抓紧两座水库的前期工作,包括初设的审查和报批等。②报请市水利局召开两座水库爆破报批、招标和作业方案的专题会议,制定应对目前爆破市场不规范和超定额严重的措施。③对两座水库的政策处理、招投标、进场施工等工作进行计划安排,落实节点任务,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利工程管理所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

四、进一步加快生态水利建设。(2项)

11、关于加强违规地下水井管理的问题。

目标:拆除取水设施,封堵全部地下水井。

措施:①水政执法大队已于6月初开始对已查获的地下水用户开展拆除前期工作,预计7月底前完成剩余10口地下水井封堵工作。②今后将继续加大查处力度,一经发现有偷开偷采地下水行为,及时予以处罚,确保地下水井封堵的成果。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政执法大队

整改时限:2009年8月

12、关于提高矿山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率的问题

目标:把水保方案审批作为矿山采矿权许可的前置条件之一。

措施:①加大《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提高业主主动申报水保方案的自觉性。②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沟通联系,提高矿山水保方案报批率,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政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

五、进一步探索完善水利体制机制。(3项)

13、关于水利工程存在重建轻管现象的问题。

目标:着力扭转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倾向,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措施:①把水利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常议常抓。②加大“三个面向”(面向领导、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宣传力度。同时,督促镇(街道)加强工后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切实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③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水利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制度,更科学、更规范地管理好水利工程,更大地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政科、水政执法大队、水利工程管理所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

14、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问题。

目标:完善开发建设项目完工后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

措施:①加强与初步设计编制单位和审查单位的联系,推动初步设计水土保持专章的编制,为水保验收工作创造前提。②加强与行政审批中心的协调,推动水保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纳入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的平台。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政科

整改时限:三年内

15、关于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的问题。

目标:全面完成基层防汛体系建设。

措施:①帮助指导基层开展、健全、完善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防汛体系建设。②制订龙湾区防汛防台安全检查制度、龙湾区防汛防台值班制度、龙湾区防汛抢险队伍管理制度、龙湾区防汛物资储备和管理制度。③完成防汛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的编制。④提交基层防汛体系建设资金落实建议方案。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区防汛办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

六、进一步加强水利法制建设。(4项)

16、关于解决公建项目涉水工程未履行水利审批程序的问题。

目标:建立与交通、市政、行政执法局、国土资源分局、建设局、温瑞塘河指挥部等部门日常联系制度,规范审批程序。

措施:拟通过区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协调,要求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涉水工程在施工建设前必须经过水利审批程序。目前,我局已从塘河整治工程入手,对一些未批先建或少批多建的项目,责令当事人整改,并函告相关部门停止拨付工程款,促使当事人依法办事。今后类似工程,我们将努力争取相关政府部门协调支持。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政科、水政执法大队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

17、关于在拆违之前与当事人的沟通不够,造成执法难度加大的问题。

目标:改善涉河涉堤执法环境,减小执法难度,确保河道、堤塘安全运行。

措施:①做好与被执法当事单位和当事人沟通及法律、法规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让当事单位和当事人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违法、违章行为,自行拆除违章,改正违法行为。②需组织强制执行的,强制执行前应与被执行单位的负责人或辖区的镇(街道)及村委会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政执法大队、海塘管理所

整改时限:2009年12月

18、关于加大水法律法规、防汛防台抗旱知识宣传的问题。

目标:增强全民的水法律法规意识。

措施: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机,通过制作宣传横幅、宣传短片、印发《水法律法规政策汇编》和《水利便民服务手册》、开展水法宣传进学校、进社区和现场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水法律法规。②利用防灾减灾日、省防汛防台日,通过分发《防汛抗旱减灾知识手册》、《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地质灾害防御手册》等宣传单、宣传册及在全区各主要镇(街道)显要路段悬挂宣传横幅,全力营造依法防汛防台氛围。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局办公室、水政科、区防汛办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19、关于打击和制止涉水违章行为,加大河道、堤防管理力度的问题。

目标:确保河道畅通、堤防安全。

措施:①加强水域、河道堤防的管理,加大巡查力度,打击和制止涉水涉堤违章行为。②严格涉河涉堤建设项目审批,坚决制止和清理违规建设现象。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水政科、水政执法大队、海塘管理所

第11篇

[关键词] 防洪堤;信息采集;通信系统

[作者简介] 林慧,梧州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助理工程师,广西 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 TP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3-0019-0004

一、工程概况

梧州市河东防洪堤起点于梧州龙母庙下游125m处至梧州口岸联检大楼。防洪堤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水位为24.50m,防洪堤全长3.364公里,总投资为3.2亿元。防洪堤的建成,有效地保护了梧州市河东2.25平方公里面积、主要商业区和10多万城市居民。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非工程措施调度系统工程的建设总目标:应用信息技术,建成可靠、快速、实用、先进的防汛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做到信息采集准确及时、传递迅速、处理高效,为梧州市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决策人员可据此进行防洪物料调度、防汛工作部署指挥。通过这个系统,实现面向防洪堤管理处、河东区领导、区办、镇(街道)指挥所、水利局及其他主管科室、洪水预报人员、系统管理员等多种用户。对河东防洪堤围、险段、水闸、电排站等工程的基本信息、工程图纸、照片和多媒体信息实现统一的入库、管理和查询;集成多种洪水水情预报方法的预报成果,提供水情会商发播功能。梧州市河东堤防汛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建成,为防汛会商提供实时动态的水情、雨情、工情、气象信息,提高防汛抢险指挥的时效性、准确性,以非工程措施提高水利工程在防洪抢险中的效益,为防汛指挥行政领导提供先进的、可靠的防汛决策支持,达到防洪减灾防灾的目的。

在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非工程措施调度系统工程中,信息采集系统的作用是负责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实时传输,其中实时水雨情采集、泵站工况、闸门状态、堤防工况等是信息管理自动化的中枢神经。

实时水雨情采集是通过水情信息通信处理软件,将梧州水文局的相关实时水雨情信息采集到本系统中。

二、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非工程措施调度系统工程的中枢神经,为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实施防汛指挥调度、水利工程远程监控等业务实时传输的需要而建设的。通信系统按功能划分为:语音传输、数据处理传输、图像处理传输和跨部门信息交换等。畅通可靠的通信网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高效的水利信息传输网络是超标准洪水防汛调度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所以,通信系统部分的主要需求为:语音的传输;数字信号的传输;图像资料的传输;监控闭路电视的传输;自动化监控的传输;计算机网络。

在本系统中,负责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通过通信系统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实时汇总,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科学、及时、可靠、完整的决策依据。

(二)数据采集的主要内容及系统结构

1.河东防洪堤两座排涝泵站的主机机组、辅助设备、配套水工建筑物的各种电量、非电量运行数据、水情数据、图像信息以及各种计算、综合和统计信息。

2.信息采集系统有线网络结构设计采用的分布式网络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水利局中心级、本地级(地区医院泵站、鸳江码头泵站)和现场级(各泵站PLC群、现场传感器及仪表)。整个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本着可靠、先进、实用、智能、标准化、灵活可扩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及高性价比的原则进行。

信息采集处理中心计算机、信息采集处理分中心计算机、PLC主站、各视频网络服务器之间通过光纤组成TCP/IP协议的专用局域网。各泵站PLC主站、从站与远程从站之间通过专用PROFIBUS工业总线网连接。

系统结构总图如下:

(二)汛情监视

汛情监视是为各级防汛部门的值班人员提供实时汛情自动监视和汛情发展趋势预测服务的应用系统。它主要是把数据库中的汛情信息直观、醒目地提供给用户,并满足值班人员对汛情深层次的专题查询和分析比较等要求。它是一个信息输出的系统,通过综合数据库与其他子系统联系。

(三)堤防辅助管理

堤防辅助管理模块主要服务于梧州河东防洪堤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并为非工程措施决策的实施提供支持,包括如下部分:防汛部门和防汛责任管理、文档管理、汛前管理、汛期管理、汛后管理、物资管理、日常办公管理、活动日常安排、文件收发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会议管理、防汛经费、电子邮件和网络传真等。

三、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一)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是梧州市出现超标准洪水时的防汛调度信息系统工程的中枢神经,为完成数据信息、实施防汛指挥调度、水利工程远程监控等业务实时传输的需要而建设的。通信系统中各类数据信息时间性强,种类繁多,并且其输入输出量巨大,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所以,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高效的水利信息传输网络是超标准洪水防汛调度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1.主要功能

通信单元负责完成现场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是信息管理自动化的中枢神经。通过这个单元可以将底层的各类数据信息实时汇总到水利局的监控中心,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科学、及时、可靠、完整的决策依据。

2.单元组成

通信单元主要包括:超短波移动通信网(已有)、TCP/IP协议的专用监控局域网、现场专用PROFIBUS工业总线网。要充分利用已经建有的400MHz超短波移动通信网,完成语音话务、通信联络、指挥调度和无线数据采集等工作任务。

(二)防雷单元

防雷单元需要多方面同时顾及,互相配合。在内部采用屏蔽技术、光电隔离、浮空等措施,使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防雷性能,减少雷击损失;在系统外部,根据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加设避雷装置和地网,构造完整的避雷系统。

防雷单元应包括:现场采集元器件的防雷避雷措施,泵站数据处理分中心的防雷避雷措施。主要防雷措施包括:供电电源的保护、网络通讯和数据信号线的保护、直击雷的防护、接地网和设备绝缘。

1. 主要功能

主要是防止雷电通过供电电源、网络通讯线路等途径对设备安全造成危害。

在设备电源配线端接入电源避雷器,保护设备安全;

在渗压模拟信号PLC端安装信号隔离器,滤除干扰,保护设备安全;

建筑物内部设备接入建筑物内部地网,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

在两个泵站分中心分别安装1台在线UPS进一步滤除电源的不稳定干扰。

四、主要设备配置

(一)防雷系统设备其主要性能指标

指标要求

1. 室内电源避雷器指标参数

(1)通流容量:Imax=40KA(8/20μS)

(2)保护功能强:热感断路器,过流熔断器

(3)模块式设计,安装、更换方便

(4)响应时间≤20ns

2. 室外220伏交流电源防雷器指标参数

(1)工作电压(V):AC220V±10%

(2)通流容量8/20us(KA):40

(3)响应时间(ns):≤25

(4)标称导通电压(V):560

(5)限制电压8/20us 3KA(KV):≤1

3. RS-485接口指标参数

(1)传输速率:1Mbit/s

(2)插入损耗:≤0.5dB

(3)通流容量8/20us(KA):1.5

(4)限制电压10/700us:≤25V

4. 视频信号防雷器指标参数

(1)接口:BNC

(2)同轴电缆标称阻抗:75Ω

(3)工作电压:24V

(4)传输速率:10 Mbit/s

(5)插入损耗:≤0.5dB

(6)通流容量8/20us(KA):3

(7)限制电压10/700us:1KV/us:50V

(二)光端机设备其主要性能指标

指标要求

连接光纤可采用:8.3/125, 8.7/125, 9/125, 10/125μm 等单模光纤。

一根光纤上传输视频信号与控制信号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保证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视频质量,各路信号之间无相互干扰。

五、系统整体性能

(一)实时性

集控层及现地控制单元的响应能力应满足数据采集、人机通信、控制功能和系统通信的时间要求。

1. 数字量采集周期<1S;

2. 实时数据库更新周期<1-2S;

3. 控制命令响应时间:(1)控制命令回答响应时间<1S;(2)接受执行命令到执行控制的响应时间<1S。

4. 模拟量采集周期:(1)电量≤1S;(2)非电量≤10S。

5. 集控层对现地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响应时间≤2S。

(二)安全可靠性

为保障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网络系统设有完整的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设备选用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技术产品,整体设计采用高容错、高冗余、多链路组成的网络系统,并采用完善的网络管理平台。

(三)先进实用性

采用的网络技术和选用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集线器等)均为国际上先进实用的技术和产品。建成的网络不仅可以满足近期内计算机数据通信的需要,而且具有多媒体通信功能。在保证准确、快速的同时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和设备。

(四)标准化和开放性

网络设计采用国际上流行、成熟、完善并被广泛认可的工业标准(如TCP/IP通讯协议等),以实现与Internet的平滑联接。

(五)可用率

1. 对于主机硬件设备、应用程序错误、数据库系统故障、网络端口故障、网线接触故障、主机响应故障等,应用系统应配备Cluster高可用备份软件,做到不停机应用切换,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2. 系统可用率是在整个系统交接前的试运行期间30天内不应低于99.9%,在设备验收后的两年保证期内应达到98.8%。

3. 可用率定义为:A=可使用时间/(可使用时间+故障时间)。其中故障时间包括故障控制和预防性检修时间。故障检修时间只计及关键功能损坏时,把事故设备恢复到正常运行的时间(有备件和检验设备)。

4. 其他性能如系统安全性、可扩性、可变性均应满足《水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基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六)扩充性和灵活性

1. 网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性能,能够适应局部、分阶段的更新要求;同时随着网络规模逐步发展,在增加新节点时易操作,且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该网络同时具有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多种网络协议的灵活性。

2. 应提供下列方面的可变性的限制:(1)变化的点参数在只读存贮器之类的永久性存贮设备中的限制;(2)由数据库结构所产生的限制;(3)对硬件或软件兼容性的限制;(4)硬件限制;(5)软件操作系统的限制。

河东防洪堤第一期工程按十年一遇标准设防,这需要准确预报出超标准洪水的时间,作出开闸放水、确保堤防及人员财产安全的决策,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撤离、物资转移工作;同时控制开闸放水的准确时间和闸门放、充水流量,避免出洪水漫过堤顶、危及堤身的现象。另一面,在汛期的前前后后需把大量的工作转移到防汛抢险上来,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很大。因此,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洪水的制约。以上这个系统已于2005年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并在不断更新完善当中,现在已经成为河东防洪堤堤防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的主要技术信息来源之一,为梧州市的防洪防汛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 DL/T5065-1996[S].

[2]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 DL/T5080-1997[S].

[3]基于IP网络的事务处理业务技术规范 YD/T1099-2001[S].

[4]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S].

[5]河道堤坊工程管理通则 SLJ703-81[S].

[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S].

第12篇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有序推进,稳步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化工仓库征地拆迁安置房,形象进度完成75%,现正进行室内水、电、燃气、电梯、消防、通风等设施安装以及小区门卫、车库顶板防水等施工。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形象进度完成70%,现正进行室内砌墙、粉刷和室外幕墙施工阶段。机电仓库安置房配套用房,5月18日主体封顶,现正进行砌墙、粉刷等施工,预计8月份竣工。黄泥头佳苑二期3号楼,5月21日正式用电到位,现正进行设备的检修和调试。小娄巷修复工程,目前新建建筑部分的方案审查意见已通过,紧接着办理可研批复与扩初批复等。故居修复工程,故居属城市核心区内的省级保护名人故居,我们严格遵照省、市抢救性修复计划,制订修复方案,5月中旬已报市审批,目前正在送省报批阶段。

(二)扎实举措,全力以赴服务民生项目。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加强对城中村整治改造工程的协调指导,针对具备条件的社区逐步启动整治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上马墩塔影桥、广丰村杨陆巷286户,7.028万平方米的整治任务。道路建设推进工作。完成人民东路延伸段遗留问题的协调处理;做好李巷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协调,已办理工程立项批复、环评、规划方案审批等手续,完成申报工程的初步设计、道路国有土地划拨等手续。安置房管理及办证工作。完成塔影景苑1159套房产初始登记;完成安置房审核490套,48747.34平方米;增加产权共有人49套,5170.1平方米;完成安置房审核系统录入498套,为年度目标的99.6%。针对黄泥头二期、尤渡苑等“两证”办理工作,我局抽调专人,成立专门工作组,实体运作,同时加强与广益的衔接沟通,确保办证工作有序推进。

(三)积极作为,有效落实建筑行业监管。一是辖区建筑行业管理。完成辖区51家建筑施工企业年报审核及35家建筑施工企业信用手册换证;与辖区30家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3家,资质证书变更3家,建造师证书注册15本。二是在建工程、区拆房工程和小型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明确“一岗双责”制度,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层层签订目标任务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上半年,共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出动检查人员40余人次,发现安全事故隐患21处,开具整改通知单7份,整改率100%。三是小型项目招投标管理。组织开展小型项目招投标10个,交易工程量528.1929万元,节约资金66.8071万元。四是认真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先后协调解决浙江海天建设有限公司、二建、东鹏置业、中铁建工集团、中科集团等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作,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超前谋划,周密部署河道防汛工作。一是突出责任落实。在调整完善年度防汛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专门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健全工作网络,明确工作制度,下发目标责任书,确保防汛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突出汛前准备。落实资金190万元,在主汛期前完成北新河堤防加固,长安桥、朱巷、小尖桥等泵站大修工程。汛前,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组织力量对全区31座泵(闸)站进行安全大检查,有效提高泵站设备完好率、配套率,确保全区安全度汛。三是突出应急保障。加强防汛“三支队伍”建设(值班、巡逻、抢险),根据汛期可能出现的情况,组织各类人员开展防汛应急器材使用演练,切实提高全区防汛人员应对突发汛情的处置能力;针对5月16日136毫米和6月7日80多毫米的两场强降雨影响,坚持做到统一指挥,保持信息畅通,组织多个应急抢修队伍投入应急抢险中,全区共开动80余台机泵排水,总计排水超过178.6万立方米。四是突出河道管理。坚持“源头治水、科学管水、联动护水”的工作思路,狠抓“河长”责任制的落实,全区“河长制”管理工作宣传教育逐步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网络”的五维方式发展,塔影中学正在进行“节水型学校”的前期创建准备。上半年,共排查3起河道偷排现象,均已向相关单位发出工作联系单,限期整改完毕;检查河长公示牌20余次,维护保养10余次,确保河长公示牌整洁完好;总计调水超过700万立方米,调水涉及17条段河浜,调水区域范围13平方公里。

(五)固本强基,着力提升防震人防水平。防震减灾工作。召开防震工作联席会议,下达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关于开展“地震安全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各街道已建社区及创建社区的工作机制,目前,广益街道广星苑社区、尤渡苑三期社区已申报创建地震安全社区。组织开展“5·12”防震减灾宣传大型广场活动1次,组织应急演练12场次,开展专题培训、讲座20场次,全区设置宣传栏20个、宣传撑牌150多块,分发各类宣传画、册5000余份。人防管理工作。完成9个多媒体户外警报器的选点上报,在全区中小学人防教育开课率达100%;完成“三年一周期”人防工程维修计划上报;完成防空预案修订初稿,拟邀请有关专家召开论证会;办理人防使用证审验7张,参与人防工程竣工验收7个;民防进企业创建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选点和工作站组织机构已完成,方案已报市局审批中。

(六)强化认识,切实抓好机关作风转变。以“作风建设提升年”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十项规定”,继续深化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执行保障机制,确保权力规范高效运行的要求落到实处;结合工作实际,在优化服务中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局机关所有领导干部带头走访辖区建筑企业、项目建设单位及结对帮扶社区,努力构建机关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完成局机关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继续开展机关党员认岗服务和结对帮扶活动,切实增强全局党员的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意识。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资金保障不到位,影响了部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相关手续的办理。

二是应急指挥体系亟待加强,“三防”应急指挥中心未落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开展。

三是“两证”办理难度较大,目前黄泥头佳苑二期和尤渡苑二期办证工作中,均因日照问题导致无法补办相关前期手续。随着该两处小区房屋即将达到5年可上市流通期限,将可能造成群诉群访等不稳定因素。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对照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倒排工作计划,狠抓推进落实,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全年各项建设、管理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化工仓库、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地块的在建管理,年底初步竣工交付;做好黄泥头佳苑、睦邻中心消防、人防验收工作;继续配合做好小娄巷拆迁推进工作,根据拆迁进度努力争取启动新的施工,积极配合市文物遗产局对小娄巷国家级文物建筑的二线划定工作;加强与市文广新局的衔接沟通,尽早完成省对故居修复方案的报批,同时在顺利解决搬迁工作的前提下,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用先实施的修复点来带动其它修复点。

(二)继续抓好民生服务保障。城中村改造。继续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与广益街道的衔接,力争年内完成城中村整治改造3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道路建设。组织扩初设计论证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组织工程项目招投标,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确保李巷路工程顺利实施。安置房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年内督促广益建设完成700套初始登记目标任务,完成安置房安置审核510套。“两证”办理。针对历史遗留难点,积极协调沟通,尤其在尤渡苑一期、二期,广益佳苑,黄泥头佳苑等群众诉求强烈的办证工作上,要寻找突破口,力争此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继续抓好防汛河道管理。进一步强化防汛工作。目前已进入主汛期,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汛情、雨情,针对重点河段、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区,要全面布控,重点防范;要把汛前排查、汛中巡查作为做好防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及时发现问题,落实解决措施。要督促相关部门做好雨水管道的疏通,确保辖区范围内雨水管道通畅,扎实做好内涝积水点的应急排涝工作,确保辖区范围内无内涝积水。进一步强化河道管理工作。协调区城管局、区环保局等有关成员单位,做好入河排污口的封堵工作,加强对非法偷排河道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督促市、区排水部门抓紧解决污水管网外溢问题,使我区低洼地区河道水质发生根本性的好转。要进一步深化“河长制”管理,落实全区36条河道月监测制度,落实“一河一策”措施,力争36条河道水质在消灭黑臭的基础上逐步达到V类标准以上,力争放马滩断面水质全年合格;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力争年内塔影中学创成“节水型学校”。

(四)继续抓好行业服务监管。建立健全市、区、街道、居委四级建设安全管理网络,切实加大对全区51家建筑企业的管理力度;继续组织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及“打非治违”等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月”和“夏季百日安全竞赛”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适时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整改安全事故隐患,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小型招投标办法,规范招投标工作程序,确保招标项目健康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