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体系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民航;安全管理;管理体系;建设
民航作为社会经济和技术高度发展下的一个重要标志,相比于其他的运输方式,运行速度更快、机能性更好,地区跨度大,可以到达其他运输难以到达的地方,但同样民航建设造价高、耗能大、技术复杂、运输能力小,受自然因素影响更大。作为当前一种广为推广的运输方式,民航仍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安全系数仍是民航事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设备不断优化升级、安全意识逐渐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民航安全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也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但就总体而言,面对纷繁复杂的安全风险,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安全问题依然是民航建设的重要课题,对此,下文就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一、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旨在维护民航的安全,作为一种措施体系,坚持以国家民航发展和国家安全政策为依据,强调对民航发展的安全性建设,制定民航安全方针和目标,减少民航风险性因素,保障民航事业安全、稳定的发展。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涉及的内容包括:民航安全理论、安全法规准则、安全管理信息库、安全监督、安全文化、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贯彻和落实到民航事业的各个环节中,构建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其处于一个最优的状态。一方面,利用安全管理体系能更快地发现民航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及时控制和扼制风险。另一方面,提高了对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使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作用切实地反馈到民航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和推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其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二、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事实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民航的选择性更大,民航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交通运输业中所占据的比例和起到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从客观事实上来看,民航相对其他的交通运输业更具有风险性,事故危害性更大,影响波及面积也更大,不仅是国内,甚至波及国际,具有高风险性、突发性、国际性,关注度极高、死亡率也极高的特征,不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国际关系的稳定,对整个运输环境的安全性产生怀疑。导致部分人相比于民航的快速性和舒适性,更愿意选择比较传统、安全性能更高的运输方式。在国民生产力不断提升、人们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民众对国航运输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样这也是民航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寻求突破和改善的地方,是民航能够真正普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形式的核心内容。因而,强调对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效改进航空系统的安全系数,提高民航风险预警、识别、控制、管理成为当前民航事业寻求突破和发展的核心层面。在民航运输发展初级阶段,对风险缺乏一定的预警性和预见性,往往都是在风险形成后对事故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吸取经验,提高安全警觉性,加以改善,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在这个阶段,对民航安全的管理更多的是偏向于技术和设备方面,是基于硬性方面的考虑,而忽略了管理的柔性,对事故隐患分析不透彻、不全面。
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交通运输业取得了质的飞跃,民航行业内部也基本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规范的运行规章和监督监管机制,飞机运行体系和管理体系双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航运质量,降低了事故率,但在管理水平、健全的法规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造成一定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管理体系在长期的发展,不断兼容、不断攻破矛盾下,日益成熟,不断完善,积极吸取优秀的成功经验,在民航全面发展中推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三、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自始至终地贯彻和落实的,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任务,既是民航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如何在有效的时期内,完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降低民航运行风险,提高运行质量水平呢?对此,下面就进行具体探讨:
(1)正视当前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现状。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实施的,是遵循当前民航发展的基本特征,明确当前民航安全管理的基本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对症下药,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作出有效的铺垫。我国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经历了一个基本的发展过程,由对空勤人员适应环境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研究到认识到人文因素的影响,强调对飞行员和机务人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形成一个管理框架。到当前,我国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基本已经全面步入正轨,并且都具有很高的完成度和完成效率,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能具体地管理落实、操作执行到各个环节中,加强每一个环节人员、规章程序、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和应用,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安全管理体系在民航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2)发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兼容性和统筹性。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并不是单指哪一个体系的安全管理,而是多方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如: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保安管理体系等都是民航建设中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体系的安全问题都可以造成整个民航的安全事故,因为要正确地认识各个体系之间的关系,实现兼容性的发展,既保证各个体系的安全性也能有效发挥各个体系各自的作用。而且任何体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民航安全建设服务的,在建设宗旨上是整合为一体的,也就是说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明确目标,具有统一的发展思路,发挥其兼容性和统筹性的作用,也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深入地开展。
(3)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意识”是行为的先驱,而文化则是“意识”内涵化的表现,当前,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都基本处于一个开放式和多元化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关门造车”的模式。一方面,改变了企业故步自封的态度,加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便于企业更快地掌握发展动态,积极地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化。另一方面,树立企业安全意识,使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下,能够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在企业之间相互监督的条件下,将安全意识和安全体系建设切实地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实现企业之间的良好竞争。同样企业要积极引进安全文化人员,将“安全第一”贯穿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4)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是使职工能够明确自身职责、自觉遵纪守法、接受管理和规范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有效提高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效率,使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迹可循,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孙佳,高洪江.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分析[J].中国铁路,2012.
关键词:会计信息 会计行业 会计伦理体系
本质上讲,会计伦理是对现存道德规范的合理性的根本反思,从而对会计行为及会计道德规范提供相关的改进对策。从实用性来看,会计伦理是一种专业伦理的同时,更是一种职业伦理,实则就是现代伦理学原理在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内容则展开了对会计环境、会计制度、会计行为的伦理研究。
一、我国会计伦理体系建设的现存问题
我国会计伦理体系建设有其必要性,其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依赖于会计伦理作保障,会计人员解决伦理难题时依赖于会计伦理做依据,会计信息披露时依赖于会计伦理做基础。但结合实际情况,我国会计伦理体系建设呈现如下状态:
当前,我国会计伦理法制环境仍不健全,相关会计伦理法律法规相关欠缺,客观分析,会计伦理的实现更多地在于会计人员自觉自愿的执行,以及外在社会舆论及内在良心的监督,但相应的会计伦伦法制约束同样必要,而现阶段国内会计伦理法规制度不仅不健全,且缺少操作性与强制性,其相应地很难有效惩罚和追究那些违背会计伦理的行为;我国会计伦理体系框架仍未构建,和法律法规建设相比,会计伦理体系建设更加滞后,不仅因为会计工作自身技术属性及制度属性的原因,更因为会计伦理尚未被人们更加全面认识,所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相关会计伦理研究实在太少,进而会计伦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此外,会计人员自身伦理观念的淡薄也成为我国会计伦理体系欠缺的原因,会计人员伦理道德观念不强,很容易诱发一些违法违规现象,甚至有些会计人员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完全不依据规章制度实施经济业务核算,导致伪造凭证、乱摊成本、隐瞒收入等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违法行为,此外,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同样会造成会计行为违背会计伦理要求;注册会计师也存在缺少伦理约束的现象,一些注册会计师不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弄虚作假,加剧会计工作诚信危机,对社会审计信誉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至于一些注册会计师只追求自身利益、漠视职业道德责任、与专业发展方向相悖、执业过程不规范等现象,更加重了会计伦理体系欠缺的程度。
二、我国会计伦理体系建设问题的成因
针对上述国内会计伦理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入探究其形成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过于重视法律法规、轻视伦理道德,这是当前我国会计伦理建滞后的根源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以及某些上市企业造假现象的治理,都倚重于会计法律法规,这使得我国有力改革、修订并完善了现有会计法规,实现了国内会计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之间的的接轨。但会计法规对会计行为的约束最大程度上属于硬约束,如果要达到会计行为合法合规合理的目的,仍然需要加入会计伦理软约束的成分,促进软硬约束力的相互补充和相得益彰。但现实情况是,在我国会计各级各类考试体系的建设,过于注重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应用,却很少涉及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
现有会计环境存在较大漏洞,这使得会计伦理体系建设缺少相应的保障。会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都以会计环境为基础,从外部环境看,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在目前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会计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相对公平的交易环境未能真正建立的情况下,企业会计伦理体系的实现势必面临着会计确认、计量及核算行为等方面的考验;从内部环境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客观现实,为会计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加之审计职能相对较弱,则会计不道德行为无形中被强化。
会计道德教育欠缺,这是会计伦理体系缺少强大基础的关键所在。会计道德教育应作为会计教育的关键内容而存在,一流的会计人才除了要掌握一流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要具备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但当前国内会计道德教育难以跟随时展所需,从会计专业学生学校教育来看,会计教育中的会计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会计道德教育问题重重;从在职会计人员职业教育来看,用以指导企业会计工作者行为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教育体系仍旧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程度。
会计道德评价及监督机制缺乏,直接导致会计伦理建设缺少相应的生存和发展土壤。会计道德评价即对会计工作者会计道德行为展开的评定与判断,其主要评价会计人员之间以及社会对会计行为的看法,并且评价会计人员对自身行为的看法。事实上,早在2001年,我国上海、山东等地便已产生了会计诚信评价体系,但该体系的建设和探索仍不足以支撑会计道德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实现。当前,由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对自身财务状况实施独立审计,社会上会计师事务所也很少能够深入调查、审查企业会计信息真伪,这便很难真正实现监督职能,则会计道德评价及监督机制一时不建立,会计伦理体系建设则难以有效展开。
三、构建我国会计伦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解决我国会计伦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多层次构建会计伦理体系。应该明确构建会计伦理体系的原则、基础以及会计伦理体系的具体构建,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会计伦理系统,规范会计行为。
实践会计伦理体系构建的有效措施。在构建会计伦理体系过程中,我国企业应做到:
从目前我国会计职业的特点来看,会计伦理教育的框架可以由这样三个方面组成: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伦理教育;会计从业人员的伦理教育;公共执业会计师的后续伦理教育。
强化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伦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建立一套集会计理论、操作技能和会计伦理于一体的会计教材体系。其次,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了解会计伦理在会计职业中的重要性,特别要让学生了解会计人员的道德困境及其选择的原则。再次,我们应该将会计伦理的原则及规范融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经济实际的了解,认识到会计职业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另外,在课堂学习之余,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伦理知识的辨论大赛,激发培养学生对会计伦理知识的兴趣。
如何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伦理困境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显然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所达不到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获取资格证书时严格把关。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加强会计道德规范考试的内容,提高职业道德分值的比重,以强制的方式让这些欲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来强化学习会计职业相关的法律规章、职业道德规范,熟记相关的条文,使其以后在相关的岗位上,能知可为与不可为。其次,在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加强会计伦理教育并结合相应的考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认证。再次,成立相应的咨询委员会,由专业的法律人士、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金融学家和会计专家组成专业的咨询队伍,对会计的伦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执业会计师的伦理教育应该由二方共同协作来完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受雇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会计师本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重点在行业规范、执业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借鉴国际上执业会计师的行为操守准则,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执业守则,做好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执业人员的业务监督工作,提高行业的职业道德、执业质量和社会信誉,促进行业的健康规范,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受雇会计师事务所在对执业会计师业绩考评的同时也要对其职业道德进行考评,将会计伦理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刘爱平.财务会计伦理内涵、历史演进及其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04)
[2]李双.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自律――以会计信息失真为侧重[J].经济研究导刊,2008,(02)
[3]沈辉.会计伦理研究文献回顾及启示[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5)
[4]王双云.会计伦理问题域与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J]. 求索, 2010,(09)
[5]廖克勤.论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05)
一、高度认识构建河道现代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区因天气变化,短历时、高强度局部暴雨造成的山洪灾害时有发生,特大暴雨洪灾极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暴露出河道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河道治理长期投入不足,堤防工程体系薄弱,防洪标准不达标;非法设障及侵占河道问题严重,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有的河段河道管理不明,事权不清,队伍薄弱,监管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导致河道行洪防洪能力明显下降,洪水流势流态改变,直接威胁河道行洪安全,成为我区防洪减灾体系的隐患。
省、市政府已将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列入对各级政府水利发展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水忧患、水危机意识,坚决客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水利、关心水利、支持水利,紧紧抓住水利跨越式发展重要机遇,遵循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规律,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构建河道现代管理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二、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依法治理河道为中心,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建管并重,综合施策,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管理队伍,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河道管理秩序,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尽快建立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到2015年,全区行洪河道内的非法阻水障碍基本得到清除,汇水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管理范围全部划定,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河道管护水平明显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基本达到规定标准。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兴利与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综合发挥河道的行洪、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保障防洪安全,实现可持续利用。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根据河道管理范围,明确各相关部门事权责任,责权利相统一,强化属地管理,以管为主,建管并重,建立管、护相结合机制。坚持严格保护、占用补偿。正确处理河湖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与监管,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实行“谁占用、谁补偿”。坚持法规支撑、依法治理。加强政策法规和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切实解决“没人管、管不住、管不好”的问题。
三、具体任务
(一)健全河道管理机制。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权统一、监管到位的要求,加快建立河道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在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涉河建设项目监管、违法违规案件查处等方面密切配合。依据有关规定,科学划分管理事权,强化属地管理职责。
(二)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完成汇水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和竖桩标界工作。区管区级河道,由区水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划定,报区政府审批,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河道划界方案批准后,由区政府负责向社会公布。河道划界竖桩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外业勘测、防洪淹没线推算、界桩购置、运输、埋设、占地补偿等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区财政局要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如期完成划定任务。(牵头单位:区水务局、双峰寺镇政府、大石庙镇政府。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国土局、区住建局、区农牧局、林业局。完成时限:2014年年底)
(三)清除河道行洪障碍。按照“谁设障,谁清障”的原则,落实清障责任,组织有关部门力量,采取有力措施,集中采取行动,按时完成清障责任。建立清障工作长效机制,清、建、管有机结合,防止边清除边设障。(牵头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公安分局、区国土局、区住建局、区农牧局、区林业局。完成时限:长期)
(四)加强河道采砂监管。全部取缔河道内采砂经营户,对河道实施长期监管,切实加大巡查、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坚决取缔无证采砂及乱采、乱挖现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依法查处失职渎职行为,确保河道内平整整洁,行洪畅通。(牵头单位:区水务局、责任单位:公安分局、区国土局、区安监局、各镇人民政府、完成时限:长期)
(五)加强行洪河道整治。对列入国家规划的中小河流治理和独流入海项目,加大前期工作力度,落实配套资金,加强项目监管,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牵头单位:区水务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有关镇政府。完成时限:按项目要求推进,2015年底前)
(六)完善水文测报预警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区级防汛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市要求,尽快实现主要河道重点断面洪水和水库的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牵头单位:区水务局。责任单位:有关镇政府。完成时限:2015年底前)
(七)建立稳定投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区相关部门要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大河道划界、治理、水利工程建设为修养护的投入。对国家投资的河道治理项目,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完成时限:长期)
按照市、区河道管理权限划分的文件,区水务局要在规定区域内(包括旱河)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专项用于河道工程维护管理,从河道整治开发所取得的土地收益中,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用于河道治理和日常维护管理。(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国土局。各镇政府。完成时限。长期)
(八)加强河道管理队伍建设。健全水行政执法队伍,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提高河道管理。(责任单位:区编办、区财政局、区水务局。完成时限:2014年底前)
积极推行联合执法,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强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公安分局在重要水利枢纽、堤防、水域和执法较重的区域,可根据任务需要设立警务室,确保安全防范及执法措施落实到实处。(牵头单位:区水务局。责任单位:区国土局、区安监局、区公安分局、有关镇政府。完成时限:2014年6月底前)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以主管区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加快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
(二)落实工作经费。区财政局、各镇政府要千方百计落实资金,确保河道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HSE、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唐荫军(1973-),男,广西桂林人,北京英大长安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秦永辉(1986-),男,河南新乡人,北京英大长安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北京 10005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203-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企业愈加重视员工健康、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国家对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作为国际通用的管理体系,HSE对大型企业尤其是能源型企业的国际业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行业承担着国民生产和生活用电的保障重任,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的HSE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HSE概述
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简称HSE管理体系。健康(H)是指人身上没有疾病,心理上(精神上)保持完好的一种状态;安全(S)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安全生产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保证;环境(E)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之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财产损失、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该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重在事故预防,立足于全员参与,设定管理目标,重视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突出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它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之一。
HSE管理模式是把生产安全、员工健康与环境保护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实行对健康、安全、环境的全过程管理,是国际上的能源公司为了消除工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风险,保护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制定的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
二、电力企业HSE建设的必要性
HSE管理体系的提出和有效实施,是人类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也是人类持续追求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要求的体现。一方面HSE管理体系是组织减少可能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和改善业绩的有效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内部一系列的管理方式、手段,乃至管理制度、管理系统等,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电力企业作为我国支柱类公用事业行业,建立HSE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1.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政府多次提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促进电力输配送网络与产业的发展,确保工农业以及居民生活所需要的电力保障。建立和实施符合我国法律法规与有关安全、劳动卫生、环境标准要求的HSE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规范生产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满足安全生产、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减少组织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污染物、安全事故、生产性疾病(职业病)的产生几乎都是由不良的管理体系、技术动作、工艺设计或生产控制造成的,只有通过实施HSE管理,摒弃传统的处理方法,采取积极的事前预防措施,对组织的生产实行全面控制,建立一整套管理体系,才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事故处理、环境治理和预防职业病发生的费用,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
3.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的要求
历年来,各行业的各类安全事故、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如火灾、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环境污染等。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不严、操作人员疏忽引起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对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HSE规划,加强风险分析,提出与落实预防措施。
4.提高组织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水平的要求
推行HSE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规范HSE管理,加强HSE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重视程度,进而引进新的监测、规划、评价等技术,加强审核和评审,使组织在满足安全、环境和工业卫生法规要求、健全管理机制、改进管理质量、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建立全新的战略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改善组织形象,提高其综合效益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HSE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清洁生产、优化环境、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果组织接连发生事故,既会造成组织的巨大经济损失,又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留下技术落后、生产管理水平低劣的印象,以致恶化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会给组织的生产活动造成许多困难。组织通过实施HSE管理,能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用于处理事故的开支,由此也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既能满足职工对HSE的要求,又能改善组织形象,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促使组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高。
三、电力企业HSE建设思路、方法和步骤
1.建设思路
(1)以“健康”为切入点。HSE管理体系是健康、安全与环境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但从以往企业建立的HSE管理体系来看,往往偏重于安全和环境,而忽略了健康管理。通过梳理电力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特点与现状不难发现:在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电力企业有着良好的安全管理传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成效显著;在健康管理方面,电力企业还未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健康管理是电力企业目前相对薄弱的部分,也是HSE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另外,“健康”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以“健康”为切入点推进HSE管理体系,让员工体会到公司的人文关怀,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参与HSE管理的积极性。
(2)以信息平台为运行手段。一是加强HSE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和考核。充分利用公司安全、健康与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现有成果,结合HSE管理特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模块与内容,全面建立公司级统一的HSE管理信息系统,做好与ERP等系统集成,优化业务流程,统一数据接口,提升HSE信息化水平。二是强化HSE信息系统应用配套措施。在保证信息平台有效应用的基础上,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逐步形成职责明确、上下贯通、横向协调的工作机制,实现公司HSE信息化建设与标准化建设、基础环境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同步发展。
(3)以三大体系为实施保障。一是HSE文件体系。建立HSE管理体系的过程就是结合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将标准具体化为组织的HSE管理体系文件的过程。按照HSE标准的规定要求,组织要保证管理、操作和维护工作能按照已制定的文件进行。这些文件及其记录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的文件系统。二是HSE培训体系。HSE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而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靠培训。三是HSE监督体系。电力企业的HSE监督体系应包括内部审核、外部监督和管理评审三部分。
2.方法步骤
HSE管理体系需要统筹规划、逐层推进,努力践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首先要搭建HSE管理体系,然后以框架体系为指导开展实施。
(1)体系搭建环节。一是研究HSE理论及企业实践经验。深入分析HSE管理体系的内涵和其所依托的理论背景,提炼HSE的发展趋势,同时选取国内外大型能源集团企业作为标杆,深入分析其HSE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为电力企业的HSE体系建设方向给出启示。二是建立纵向管理模式、横向三道防线。在企业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拟定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当前集团管控的程度,构建一体化或者分散化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管理具有规模优势,利于资源的集约化配置,分散化管理的灵活性较大。同时设置企业HSE管理三道防线。以业务部门为第一道防线,承担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职责;以HSE相关职能部门为第二道防线,在业务部门的基础上行使更高层次的HSE管理功能;以HSE监督部门为第三道防线,对企业HSE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内部监督。三是完善企业HSE管理体系要素。依据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国际管理体系,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制定电力企业HSE管理体系6要素:管理承诺、HSE方针与目标、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管理评审。
(2)体系实施环节。电力企业在进行HSE管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需遵循“试点先行、重点实施、全面推广”的“三步走”战略。
1)在试点单位推行HSE管理体系。选择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工作,经完善再推广至各单位,有利于验证HSE管理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策略的有效性,可以进一步保证体系框架和实施内容的适应性。通过分步实施,积累实施经验,有效调度资源,降低项目实施难度和风险。在试运行阶段,试点单位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统一的HSE体系标准和规范文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写HSE体系文件,包括具体的管理方案、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等。同时,细化文件为具体的活动和任务,并落实到有关责任部门。
2)在重点领域实施HSE管理体系。通过前期在试点单位推行试点工作的开展,为现阶段HSE项目在重点领域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可行的基础。此时可以从本企业的重点业务领域进行重点推广、实施。这是HSE管理体系推广实施的重要步骤,该步骤的成败关系到能否顺利、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
3)在全集团内推广HSE管理体系。在试运行单位验收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入HSE管理体系的全面推广阶段。该阶段涉及的单位众多,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会显著增加,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一是集团(公司)总部HSE管理部门制定整体实施计划,自上而下依次推行HSE管理体系。二是根据业务和地域的不同,分别选取模范试点单位,通过培训、讲座、考察等多种形式协助各单位开展HSE管理。三是各单位定期向上一级单位汇报体系实施情况,对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上级单位汇总后,及时讨论解决,并跟踪监督改进措施。四是对各单位的实施成果分批分次进行抽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单位,应及时调整改正,并进行再次验收。
四、结论
电力企业HSE体系建设需遵循先体系搭建后实施推广的步骤,构建与国际接轨的HSE管理体系并推广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电力企业规范化运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电力企业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明.HSE管理体系的内涵及运行模式研究[J].广州化工,2012,
(7):236-238.
[2]刘景凯.基于管理实践的HSE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99-102.
[3]邱少林.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序幕。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有益路径。近年来,无锡市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方面的典型实践,对于研究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问题,有着重要的“范本”意义。
一、无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
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
近年来,无锡市以“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为建设目标,其核心是关注民生需求,践行人民幸福的政治追求,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使“幸福无锡”的城市目标在无锡人人认同、人人向往。无锡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其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可循:
以公众“价值偏好”为行动导向,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2003年以来,无锡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以“幸福无锡”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重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众需求的相对平衡,着力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无锡在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过程中,采取以公众“价值偏好”为行动导向,主要是基于国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即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民众需求的公共服务存在差异的问题。一般而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民众需求的公共服务存在的差异,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民众所不需要的公共服务;二是民众所需要的特定公共服务,政府有供给,但不能满足;三是政府供给的公共服务针对城乡民众和不同行业的民众存在“非均等性”。无锡市在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中,依靠电子政务平台,在无锡市政府网站上,开设“12345来信办理平台”、“政民互动”、“政务微博群”等多种方式,听取公众的“价值偏好”诉求,解决了政府公共服务与公众服务诉求之间的“供需”不平衡和“不均等”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以破除“城乡差异”为行动路径,释放改革发展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而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突出的表现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性”问题上。无锡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以破除“城乡差异”为行动路径,释放改革发展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让无锡人民倍感发展成果“共享的幸福”。无锡市政府关注民生诉求的教育、收入、就业、住房、医疗、环保、卫生、治安等公共服务需求,以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政府责任,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统一、标准待遇统一、公共服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制度转换与衔接,到2012年城乡养老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2015年达到100%,2020年基本实现各类社会群体的充分保障。无锡市完善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了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机制,已使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无锡市政府在破除“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建设服务体系的优异成绩。
以推进“政府创新”为行动方式,整合“财权”“事权”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无锡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还有一条有益的经验是以推进“政府创新”为行动方式,整合“财权”、“事权”,建设服务型政府。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仍在博弈中存在着诸多“财权”和“事权”不一致的地方,特别是地方上的“财权”过少、“事权”过多的现象。无锡市政府在积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触及“财权”、“事权”整合的问题。无锡市政府采取“电子政务”、“民意征集”、“公共节约”、“优化办公系统”等多种有效的“政府创新”形式,推进“财权”、“事权”的有机整合,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政府用“发展经济”、“公共节约”、“优化办公系统”等多种方式,在不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和“节约财政开支”,搞好政府“财权”,如公共基础设施如何减少浪费等。二是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民意征集”等多种有效的方式“获取民意”,掌握民众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价值偏好”,并由此有步骤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搞活政府“事权”,如征集民意搞好无锡市内交通拥堵问题等。无锡以推进“政府创新”为行动方式,整合“财权”、“事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解决。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结合无锡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的探索实践,厘清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完善民众诉求导向的民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党和政府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以来,不断优化政府工作的“价值选择”系统,从不以“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观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分配观的转向“选择”,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实质。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需要充分考虑民众的诉求,完善民众诉求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服务或民生工程,只有人民群众心中最清楚。党和政府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实际上是解决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卫生、养老、科技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的问题,以此来建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无锡在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过程中,采取以公众“价值偏好”为行动导向,依靠搭建电子政务平台,利用“12345来信办理平台”、“政民互动”、“政务微博群”等多种方式,听取公众的“价值偏好”诉求,从而解决了政府公共服务与公众服务诉求之间的“供需”不平衡和“不均等”的问题。可见,只有尊重民众的民生诉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完善民众诉求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厘清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的关系,建设好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网络,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健康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创建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三、工作任务
(一)设置心理服务站(室):全县各镇(园区)均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各镇(园区)所辖村(社区)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80%。
(二)设立心理辅导室:全县中小学均设立心理辅导室,建成率达100%。
(三)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加强心理服务培训:专兼职工作人员培训一年内不少于2次;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培训不少于4次。
(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50%。
(六)强化服务目标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5‰、规范管理率80%、规律服药率分别达到60%,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到80%;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达到70%。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平台搭建
2020年,全县第一批试点成员单位已完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并有序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未开展或正在开展体系平台建设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平台建设规范化要求,以第一批试点单位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为样本,依托工会、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老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人力资源等场所,选择相对安静且方便出入的房间,加快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同时环境布置要体现人性化设计和人文关怀,配备好咨询桌椅等基本设备设施。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拓宽心理咨询服务场地功能和相关配置,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建立心理测评系统工具,配备沙盘、绘画类、放松类、自助类辅助器材。
(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一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各中小学要依托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学前教育机构要开展以儿童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二是加强患者心理健康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依托心理科门诊,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识别和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有心理行为问题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有需求的签约家庭开展心理疏导;精神病医院要通过心理治疗门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还要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指导其每年2次在镇、村(社区)开展抑郁、焦虑、老年痴呆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科普宣传,对辖区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随访管理。三是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在公安监管场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中心(工作站)、司法所、接待场所等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演练,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同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公安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刑释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制订个性化疏导方案,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四是加强各部门、单位职员工心理健康服务。县总工会要将职工心理健康纳入年度工会工作要点中。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通过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广泛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讲座,提升职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疏导。
(三)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各单位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第一要务的发展理念,分级分批组织开展人员心理服务工作能力培训。一是加强心理专业人员知识能力培训。对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培训不低于4次;二是加强医务人员临床心理知识培训。依托市级以上精神卫生机构,全年举办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培训班不少于4期,开展部门培训2次,定期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护理教育等相关知识培训;三是加强普通群众心理健康培训。各部门、单位要积极对本单位职员工及服务对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或讲座每年不少于2次。
(四)加强大众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各创建成员单位要加强合力协作,在电视台、报刊、杂志、互联网(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开通心理健康节目或专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每年组织至少2次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认真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全县各镇(园区)要依托社会心理工作站或村(社区)心理辅导室,主动向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在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和宣传栏。要鼓励引导社会志愿者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热线咨询等志愿服务。
(五)强化服务目标管理
各单位要通过多渠道开展心理行为问题人员的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切实加强特殊人群心理疏导和严重精神障碍综合服务管理:一是开展医疗救治服务。各医疗机构要做好心理问题人员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二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县公安、、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服务联动机制。联合开展重点特殊人群心理干预和治疗服务,依法依规对肇事肇祸者予以规范处置。确保年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5‰、规范管理率80%、规律服药率60%,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80%的目标。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
一是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年度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工作内容时限;二是制定心理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课程;三是完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
一是完成县、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全县25个镇均设置社会心理工作站,村(社区)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80%;二是持续加强职员工、学生、患者和特殊人群等4类人群心理健康服务;三是举办心理专业服务人员心理知识培训不低于4次。医务人员临床心理知识培训不少于4期,部门培训2次以上。各单位职工及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2次;四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组织至少2次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
(三)总结阶段(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
全面完成培训方案目标内容,认真总结工作先进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措施,确保预期完成培训目标任务。
(四)迎检阶段(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
一是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全面、客观评价,总结经验;二是各创建成员单位完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归卷工作(资料规范填写收集详见附件2);三是开展创建工作评估,完成自查报告、档案材料等准备工作,迎接省级评审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健康和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内容,制订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成员单位工作内容和职责;二是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县委政法委、县卫生健康局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推进工作。各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的领导,搭建好平台,组织好培训,开展好服务。三是加强目标任务分解。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总体目标任务,细化指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大经费投入。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县乡两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保证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宣传、培训、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保障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效落实。
[关键词]高职院校 相关医学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罗晓清(1972- ),男,江西于都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药学教学;吴丽蓉(1970-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护理教科研工作;宋悦宁(1974-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基础医学教科研工作。(江苏 苏州 21500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57-02
相关医学教育是指医学教育中除培养医生以外的专业教育,它和普通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有明显区别。我国对相关医学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其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研究不够,难以适应发展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对高职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创新实践相关医学人才培养“ICS”模式的基础上,对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体系架构
在众多文献中,对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等的内涵定义并不统一。为便于阐述和比较,笔者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同时结合相关医学人才培养实践,较系统地研究了相关医学教育的特征,明确了高职相关医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1.高职相关医学教育的特征。相关医学教育是大众化的医学教育,它面广量大,培养周期相对较短,基础医学知识强调必需和够用,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岗位针对性强,要求学生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临床实习在毕业后即能顶岗工作。此外,相关医学人才的服务对象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因而对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而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应该在人才的培养过程别注重人文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并将其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
2.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对实践教学这一概念所选择的角度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的定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将实践教学视为一种教学形式或方式,另一类则将实践教学视为一种教学活动。基于笔者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和剖析,结合我院相关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笔者认为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是指依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以工作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关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这一内涵强调了从教学理念上来理解实践教学,既不仅仅是教学形式,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3.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必须摒弃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按照系统论的原理并结合我院相关医学教育的实践,笔者确立了实践教学体系架构(见图1)。在整个架构中教学目标体系是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及保障体系的构成,发挥着驱动作用。教学内容体系则是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属于受动层面。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管理的机构、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起着反馈和调控作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通常包括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和学习环境,是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我院改革创新相关医学人才培养“ICS”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对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1.目标体系。实践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后,在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上应该达到的水平或标准。针对相关医学教育特点,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坚持技能与素质并重,构建了“233”相关医学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将相关医学实践教学目标按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地剖析成两个模块、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见图2)。该目标体系打破了狭隘的职业训练壁垒,由原来单一的岗位技能培训转向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协调知识、技能、态度三者的关系,强调向学生传授可迁移的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注重职业熏陶,使学生具备岗位适应能力、迁移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发展。
2.内容体系。遵循相关医学教育规律,按照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配置各个环节,把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环节中,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紧紧抓住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实践课程体系分析、实践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五个主要环节,完成培养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框架搭建、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标准拟定、教学实施方案制订及评价五个项目。其中教学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评价结果又反馈给需求分析,构建实践课程改革的PDCA循环,实现实践课程结构立体化;采取“分层培养、阶梯递进、逐步提高”的策略,实施示教―练习―仿真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模拟仿真训练―临床实习、模型―同学―患者的阶梯递进式教学模式,渐进式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能力,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特色化;按照实践教学项目导向的课程观构建综合性职业训练项目,把单个的实践技能操作按照工作任务要求进行合理整合,组合成包括基本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三大层次的内容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化。
3.管理体系。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学院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并将实践教学及其管理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促机制。学院组建了由院领导担任负责人、相关系部及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探索协调互动的运行管理环路,不断完善优化制度管理体系。各级教学部门基于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重点研究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设计、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结构分析、考核与评估原则、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设计等,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二元三维合作质量监控系统”:学院和行业单位作为两个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的主体,将学院的教务质量监控、系(部)质量监控和教研室质量监控与实习单位信息反馈、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和毕业生第三方跟踪调查有机结合,为实践教学评价提供客观全面的依据。
4.保障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保障诸多要素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在加大实践教学师资引进力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附属口腔医院、眼视光医院等实践基地的员工既是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又是实践基地的专技人员,这种“校院合一,一岗双责”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通过探索“双向挂职,交互培养”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一方面加强院内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落实教师行业顶岗实习制度;另一方面,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组织其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根据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功能和特点,构建了“专业实训室理实一体化、模拟实训基地仿真化、服务性实训基地社会化和校外实训基地多维化”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尤其院内服务性实践教学基地,既是能为学生提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得到有效训练的理想平台,又是对外承担技术服务按产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同时也还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产教融合、校院合一”的实践教学基地模式为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自身新陈代谢的问题提供了有效借鉴。
三、体会与思考
对于高职相关医学教育来说,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顺利融入职业岗位和社会生活,必须通过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此获得知识、技能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不断提升。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之路,注重学生实践模拟仿真,阶梯推进,强调教学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将学习过程与真实的职业岗位任务相结合,将自己融入真实的职业岗位角色的集体互动关系中以获得职业能力,熟悉职业规则,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1.强化校企合作是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在相关医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应坚持以强化校企合作为基础,将校院(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全领域。学院与医院(企业)应共同研究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制订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共同确定专业的实践课程开发体系,将行业标准融入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共同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共同参与教学项目建设,合作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同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将就业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衡量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共同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共同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2.着力素质培养是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线。从相关医学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现状和行业反馈的情况看,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已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中心和第一要素,心理素质和职业认知则是影响学生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综合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应该作为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的主线,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上应强调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是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职业导入教育,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际,提高融入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爱教育,注重言传身教,通过真实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体验服务对象的感受等方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三是开设体验性活动课程,渗透人文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感恩、诚信、责任、爱心、服务、创新等主题活动,并将其与专业课程教育紧密结合。
3.注重社会服务是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职业能力和素质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训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医疗卫生事业是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事业,相关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就应是社会服务的实践。以服务性实践基地为载体,实现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化,专业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不断提高学院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是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应注重服务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上的关键作用,充分发动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技能培养及素质养成同步。此外,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也是相关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保障。专业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实践过程有利于他们掌握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从而保证教学紧跟行业最新发展。
实践教学是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职相关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在高职相关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必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相关医学教育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记者:您好,隋厅长。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卫生工作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无疑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回顾“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改革和发展积淀了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能否总结一下经验?
隋厅长:的确,“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协调发展,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从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卫生指标看,到2010年末,吉林省人均期望寿命从2005年的73岁提高到73.9岁,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末的8.62‰下降到6.78‰,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末的34.62/10万下降到28.5/10万,这三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值,保持了较低水平。
“十一五”期末,吉林省医疗卫生机构达到9526个,拥有床位115037张,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70120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9人、拥有医生2.21人、拥有护士1.62人、拥有床位4.06张。位居全国较好水平。
5年来,吉林省把卫生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基本建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科学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和预警预测系统建立并发挥重要作用,重点疾病防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爱国卫生工作蓬勃开展;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和卫生监督网络更加完善,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妇女儿童保健管理持续强化;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和城市社区服务不断取得新进展,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完善,探索构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农合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行业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职业道德与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综合评价体系和教育、监督、惩处并重的行业纠风体系;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为主的各类人才培养项目陆续实施,医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可喜进展;中医药事业和食品药品监管及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此外,卫生法制建设、卫生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可喜进展。
同时,“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系统经历了汶川地震救援、玉树地震救援、黑水县援建,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及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严峻的考验。实践证明,吉林省卫生系统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的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
记者:“十二五”期间既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间,也是卫生事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期,更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卫生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在此期间,面对机遇和挑战,卫生厅对于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和终级目标是什么,将如何推动吉林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隋厅长:“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政府职责,加大卫生投入,落实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重点以推动卫生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重预防”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缩小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努力满足全省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
未来5年,吉林省各项卫生发展指标的完成,将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发展指标中,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提高到9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全国较低水平,继续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计划免疫规划工作更加深入,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要达到90%以上;慢性病控制、重性精神疾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农村改水改厕、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卫生资源发展、卫生投入和中医药发展指标更加科学。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原则,建立健全以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各级医疗机构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网底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妇幼保健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系统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调动、科技支撑建设,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加强卫生监督和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全省城乡的三级四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县级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区域医疗救治中心、重点专科和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继续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三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将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精神卫生、卫生应急等重点任务和能力建设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服务和监管,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公立医院设置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积极探索运行机制转换。五是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提高新农合制度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基本医疗保障差距,使政策性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5%以上,新农合的补偿封顶线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最终实现全省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扩大大额门诊特殊病种补偿的病种范围,在全省全面推开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基础上,适当扩大病种范围,提高对重大疾病报销的保障水平;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确保省内各县(市、区)的村卫生室实行人事、业务、药械、财务等一体化管理率达80%以上。六是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全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为基础的基本药物评价标准和工作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七是严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完善药品监管机构,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行新一轮国家药品(含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执法,提高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八是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涵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卫生管理等五大领域的重点业务和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两大基础数据资源。九是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完善中医药领导协调机制、行政管理机制、投入补偿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实施“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推进中医药理论、技术、产品创新和传承进步。
到2015年末,吉林省卫生资源指标、健康指标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就医条件将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卫生指标将进一步改善,预计人均期望寿命值达到75岁以上、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6‰和9‰、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2/10万。
记者: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改”日渐成为摆在决策层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将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隋厅长:应该说吉林省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是成效显著的。在省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要求,吉林省卫生系统扎实推进医改,五项重点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为实现全省医改三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2月底,全省新农合参合1302.05万人,占实际在乡农业人口的99.07%,补助标准从人均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支付限额提高到6万元,可达到我省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全省基本药物招标和配送企业选定工作。2010年12月1日,我省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并根据基层需求,筹备开展基本药物品种增补遴选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工作。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展较好。2010年以来,吉林省已按计划实施了33个县级医院、9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90个村卫生室和1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同时,继续实施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项目,2010年,为全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招聘、培训执业医师3300余人,轮训村级卫生人员13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四是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2010年,吉林省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53.9万人次,13.3万农村适龄妇女接受了宫颈癌、乳腺癌检查,9.18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得到补助,8.7万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8000名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免费复明手术,共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5.25万座,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062万份,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92万人次,开展健康教育135万人次。吉林省探索建立的均等化资金监管机制先后在卫生部、财政部专题会议上向全国介绍了经验。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吉林省确定了长春、辽源、通化等3个重点联系城市和舒兰市、蛟河市、公主岭市、镇赉县、乾安县、靖宇县等6个重点联系县(市)。吉林省结合自身实际,在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推进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卫生部陈竺部长在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对我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和均等化服务专项资金监管机制的建立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是全面完成医改三年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全省医改工作将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方针,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发展新农合制度、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突出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体系”建设4个重点。
(一)大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重点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现全省基本药物招投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一体化”常态运行。
一是建立省级基本药物采购服务管理平台。完善招投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五项功能,满足国家提出的“基本药物货款省级统一结算”的需求,这项工作省财政已经列支专项预算经费。二是建立省、市、县三级基本药物服务机构和队伍,调整现有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职能,增加基本药物服务功能和人员编制。在全省10个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和42个县(市)建立基本药物管理办公室,确定全额事业单位性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日常使用管理、统计数据上报、回款资金审核等项工作。三是建立全省基本药物品种增补遴选机制,以需求为导向,计划增补基本药物省内执行品种240种,同步将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品种及中药饮片纳入基本药物管理。四是开展全省基本药物制度(临床使用)培训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五是试点探索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合理补偿。
(二)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主要完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核定工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和全口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
一是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定编定员工作。我省已原则确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按照服务人口的1.5‰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按照服务人口的1.0‰核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目前我省确定的编制核定标准在全国属最高(其他省份均在1.0‰―1.5‰之间),此项工作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完成。二是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口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我省“收支两条线”这种补偿机制确定以后,各级财政将按照科目和标准,全额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支出和业务支出,这既能够更加充分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办”的宗旨,又能够避免过度医疗等趋利经营行为,更加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以药养医问题,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根本转变,符合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社会管理、不断倾斜公共财政投入的核心理念。北京市、安徽省、江西省和甘肃省已在全国率先采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经过了实践检验,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三是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估办法。制定基层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强调根据承担和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满意度实行奖补,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充满活力、效果明显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杜绝全额补偿机制建立后,出现大锅饭、平均主义、养懒人等弊端现象。四是制定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乡村医生补助经费。逐步落实村卫生室所能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绩效考核,按劳取酬,不断增加村医收入,扶持村卫生室的生存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发挥村卫生室医疗预防保健网底作用。
(三)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综合改革经验。重点强化县医院建设,初步建立起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一体化”服务模式。
一是继续在长春、辽源、通化3个试点地区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胆探索 “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上的综合改革,力争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形成经验,逐步推广。二是优先建设发展县医院。加大对县医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提高县医院看大病的能力,充分发挥县医院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2011年底前,实现省内30万人口以上的县要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长期合作帮扶机制,100%县医院与三级医院建立起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并开展三级医院远程医疗会诊试点。三是建立省、市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和各级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评审组织,深入开展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四是完成各级卫生发展“十二五”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工作。出台我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五是出台《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启动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并根据国家即将出台实施的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开展试点。六是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奖补项目,鼓励各地公立医院大胆探索,总结经验,促进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健康发展。
(四)积极推进公共医疗卫生"六大体系" 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保障能力,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十二五”期间,省卫生厅将着力推进医疗急救体系、卫生应急体系、大病救治体系、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六大体系建设将按照今年起步、明年全面实施、三年基本完成、最后一年收尾的总体安排进行,计划五年总资金305亿元。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风险沟通体系;建设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风险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在企业开展风险管理过程中,作为企业风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风险沟通体系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风险沟通体系的建设缺乏有效重视,由此使得这一体系难以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如此一来,要求企业推进对风险沟通体系的有效研究。由此可见,对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企业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引发的风险,因而亦可称之为经营风险。依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风险指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1]。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致力于将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引发的结果管控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法及过程,从而保障及推动企业全面利益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每个阶层、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均所需关注的。对于企业而言,建设起一个科学完备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是尤为关键的。科学完备的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评估企业潜在的风险,使企业在有准备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因而,现如今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开展好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致力于建设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所以,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运营,是一种相对科学的管理模式。
二、企业风险沟通体系概述
风险沟通的形成以风险感知为重要前提,换而言之,风险沟通的达成是依托公众心理层面对风险的一种及时感应状态来开展研究的。作为研究人员所提出一项科学性概念,由此如同每种发生的或潜在危险的事件均可释放出一个信号,该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来源于公众心理的一系列影响,然后利用自身的主观感知对风险事件予以定性判断,此类主观感知的因素通常会影响公众的判断,由此要求引入第三方,以此为公众判断提供一定帮助,由此便形成了风险沟通。如此一来,有助于防范产生慌乱的局面,虽然公众心理既有感性的一方面,也有理性的一方,然而人群海量信息的传播同样是所需评价的一项重要因素,因而,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的重中之重便在于建设起科学有效的风险沟通体系。
三、我国企业风险沟通体系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企业风险沟通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当前的体系可很好地推动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并且伴随近年来与发达国家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及相关人员专业素质的逐步提高,我国众多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需要明确的是,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企业依旧存在诸多不足,且表现主要表现为风险沟通体系依旧停留于单方面的沟通模式上,内部与外部的风险管理并未能实现有机相融,以及风险沟通中企业难以营造出和谐的运行环境,等等。
四、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体系建设措施
(一)建设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沟通体系
建设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沟通体系,具体而言:其一,企业风险沟通应当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各式各样风险予以有效感知。结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开展评估识别,然而这一风险评估过程与传统意义层面的评估是截然不同的,即便在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时,所面临的风险是大同小异的,然而传统的风险评估通常是掌握风险的种类及严重水平前提下开展的,而风险沟通中所需掌握的此类风险,主要是掌握该部分风险信息在传输时第一时间对企业造成影响与否[2]。换而言之,在风险沟通中,其重中之重是关注风险信息传输后所造成的结果,所以,在风险沟通中的风险感知,应当进行有效定位,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的组织结构、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的文化等因素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风险信息传输,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均会对信息的传递造成不利影响,由此要求企业在开展风险管理时,应当尽量把控好每一项影响因素,并对潜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预先评估及处理,实时监测沟通渠道畅通与否,有效感知企业异常情况,为建设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沟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其二,构建企业内部参与者相互间的合作关系是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每一位参与者来说,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均有着自身不同的观点与认识。因为工作岗位、专业素质等的差异,使得不同参与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与侧重角度不尽相同。所以,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有效认识到此类差异性的内涵及其原因,在沟通时采取有效措施,搭建一个和谐、公平的沟通平台,方可进一步调动起企业每一位参与者参与风险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如此一来,不仅可促进及时发现企业面临的一系列风险,还可促进对一系列风险信息的快速传输,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的顺利开展。其三,在企业风险管理中采用双向沟通模式。双向沟通模式可为企业风险沟通提供有力支持,依托该种模式,可促进构建起相互间的和谐合作关系。在企业风险沟通体系建设过程中,双向沟通模式受企业管理者态度、企业员工专业素质、企业文化等因素重要影响,倘若未处理好该部分因素,则势必会对双向沟通模式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推行双向沟通模式时,应当尽可能处理好各项影响因素,确保双向沟通模式的有序运行,并且在推行过程中还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整,进而促进风险沟通目的的有效达成。
(二)建设健全企业外部风险沟通体系
建设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沟通体系,首先要解决好信任问题。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均想获取对方足够的信息,而这一行为在当前经济活动中表现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换言之外部利益主体难以充分获取企业内部信息,而企业也难以有效获取外部的信息,双方同时处在该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对对方试图获取自身信息的途径予以了封闭处理,进而形成了彼此间的不信任[3]。即便信息不对称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然而企业在与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合作时,应当在不破坏企业自身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外部公开信息,以开放的姿态赢得外部合作方的信任。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秉承诚实守信的原则与外部企业进行合作,在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心理层面奠定有力的信任基础。最后,信任是相互的,企业通过对一种和谐的方式推动相互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可更有效地在企业内部实现双向的风险沟通模式,摆脱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一系列沟通障碍,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的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风险沟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企业风险沟通体系的建设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企业相关人员必须要革新思想观念,提高对企业风险管理及风险沟通体系的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加强对我国企业风险沟通体系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建设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沟通体系,建设健全企业外部风险沟通体系,积极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姚春姬.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机制研究[J].时代金融旬刊,2014,05(06):159-160.
[2]王朝胤.探究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机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22):65-65.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些年,国家与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均已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建设积极心理健康体系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学生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与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1世纪以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起和广泛运用,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与工作者以高校育人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基准,牢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点与重点,建设完善且科学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积极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我人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过度关注心理消极问题,忽略学生积极品质培育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普遍采取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兼并的被动化教育模式,将关注焦点置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大学生身上,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任务,而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最终导致教育过程逐渐脱离培养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视作首要任务,仅注重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品质培育。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以增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张贴海报插画等活动为依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此种以心理问题预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致使部分学生仅关注个体存在的消极因素,忽略了个体优秀品质的挖掘与提升。
(二)心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匮乏,部分高校始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有些教师在毕业后便直接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工作,其心理学理论还未达到深厚与扎实的程度,且部分教师也并未接受专业训练,所采取的心理疗法及咨询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均亟待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惟有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充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国内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构建系统性与相关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是以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依托简单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甚微。
(三)教师倾向心理问题解决,致使教育关系发生僵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理念,在广大师生群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这对教育成效提升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反向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主体,而学生则作为受教育对象接受各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与理论灌输。多数教师将问题解决视作核心教育目标,借助心理疏导与辅导咨询等方法解决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担忧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咨询与自身有关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疏导和辅导咨询亦会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整体上效果欠佳。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表现在培养学生群体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只有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本质上获得提升。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层面,学生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重视、关注积极品质养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直面困惑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因积极的体验对积极品质培育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主动参与可获得积极体验的实践活动,以积极体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推动积极品质培育。基于教师视角而言,教师要将积极品质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不断更新教育手段,不仅要注重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还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协同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基于学校视角而言,应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导,对教育目标加以整合[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对于仅解决心理问题而言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预防及治疗的功能,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发展,充分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必然可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把积极品质培育置于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个体专业技能与高尚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三观、素质与品行进行积极影响,明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面向学生群体传递正能量信息,争做学生榜样。部分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并不具备夯实且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专业技巧和技能也相对滞后、保守,所以难以充分顺应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难以真正感受学生当下心理状态,致使教师在具体咨询与授课过程中很难提升教育成效,所以必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其心理咨询和教育技能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室教师,应提升个体专业素质,着重培育个体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习与掌握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逐渐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到实践方面,使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消极问题,所采取的教育和治疗方法也应具有积极性,从而充分呈现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视角出发,校领导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充分体谅教育工作者辛苦的基础上,也要深入了解其心理诉求,优化工作环境,从经济层面为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高校还要把积极因素融入教师教育工作中,深挖教师积极力量,强化教师积极感受,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远发展[3]。
(三)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与各科教学整合。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价值,促进多学科互相融合渗透。教师应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在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中,有效完成相应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外在环境。所以,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潜在驱动力。诚然,校园文化隶属高校隐性课程体系的分支,不但对学生心理品质具有无形影响,而且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摘要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顾客心理安全需求等问题。为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加大诚信宣传教育、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关键词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社会信用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但这一原则的理论阐述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存在差异。分析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背景
1、最大诚信原则的落实已成为时代难题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日益显现。不和谐的原因是风险的存在,风险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风险是因为竞争。竞争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本身不是把对手击败,而是比对手领先。但当前保险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家是又快又好稳健经营的领跑者,几乎全都成为恶性竞争的追随者。恶性竞争就好像一个险恶的漩涡,大家都往里跳,谁都迷失了方向。这是因为产品同质化和费率市场化,导致可供竞争主体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行业内相互抵毁,违背价值规律高抬手续费、降低费率。
保监会从今年四月开始在广东、湖南试点打击三高:高回扣、高返还、高手续费,以维护市场有序和行业形象。同此,“诚信危机”已成为道德伦理之外的商业景观,“失信”已经是中国社会中很普遍的现象、很危险的事实、很可怕的后果。人们惊呼保险不保险。
2、失信惩戒已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诚信危机的出现,尽管已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但终究不能被道德伦理所接受、不能被人们良知所接受。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从风险机制建设和行政方面的态度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今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为了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保险监管已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监管体系框架[1].其中之一就是市场行为监管,其核心内容就是诚信有为、失信惩戒。
3、诚信建设已成为共同主题
商品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品质问题要求当事人能否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在法制建设机框架下自控、在伦理价值下自主、在风险机制下自省,否则导致契约品质问题出现。尤其是保险业,由于契约的附合性和射幸性,更容易诱发这问题的出现。诚信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诚信建设评价标准已纳入监管的常规检查内容。人们普遍认识到:今天的诚信、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品牌。
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
1、解决保险经营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一方对自己的认知远远高于另一方对他的了解。保险经营尤其如此,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保与如何承保。然而保险标的是广泛且复杂的,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却远离保险标的,而且有些标的难以实地勘查,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却最为清楚;因此,保险人主要也只能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于是要求投保人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告知义务。对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一般难以理解与掌控,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难以了解。因此,投保人主要根据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条款说明来决定是否投保,于是也要求保险人基于最大诚信履行其应尽的此项义务[2].
2、解决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由于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保险人应履行其对保险条款的告知与说明义务。另外保险合同又是典型的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事故是不确定的,而投保人购买保险仅支付较少的保费,保险标的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人所能获得的赔偿或给付标准是保费支出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已远远高于其所收的保费,倘若投保人不诚实、不守信,将引发保险事故陡然增加保险赔款,使保险人无法承担而无法永续经营,最后将严重损害广大投保人或被保人利益[2].
3、基于保险产品特殊性的需要
尤其是寿险产品它是无形产品,是将无生命的产品赋予生命的意义。永续经营永续服务是其特有的职能,诚信便是其生命意义的组成部份。
4、满足客户购买的心理安全需求
保险是客户不需要时购买为需要时使用,寿险购买的还是一份期望、一份尊严、一份生活品质。特别需要保险人用诚信满足客户的心理安全需要,以减少客户的心理成本。
三、最大诚信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最大诚信原则产生初期主要是约束投保人的工具,保险人往往以投保人破坏此原则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为了平等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现代立法已予修订,即最大诚信原则同时适用投保人和保险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增加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3].所以,保险诚信原则运用的主体应当同时是保险活动当事人即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同时涉及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目前,虽然《保险法》对当事人双方的诚信行为提出了法律要求,但保险理论的阐述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较为全面,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关系人的要求则不够,而在现实中保险公司存在的诚信问题较多,它产生的负面影响辐射较广。
一般理论认为,最大诚信原则由三条重要的法理组成,一是告知,二是保证,三是弃权与禁止反言[4][5].最大诚信原则主要针对投保人或被保人而言,为了保持合同的公平原则,后来才产生了对保险人具有约束力的自动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4].这一内容明显与社会现状相违背。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规范是保险活动的开始。新《保险法》对投保人这一主体在该环节的诚信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前,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保险合同是典型的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就是告知。实践证明,保险人危险负担的有无或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保人能否恪守诚信原则。因此,为避免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就首先要求投保人在合同订立之前,如实、准确、无保留地向保险人告知其投保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其次,投保人必须履行通知的义务。《保险法》第22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另外《保险法》有关投保人应按合同的约定交付保险费、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规定也体现出法律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
诚信原则对保险人也有明确规范要求。《保险法》第106条、第131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工作人员、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应自觉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得“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不得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归纳起来,《保险法》对保险人的诚信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客户如实告知义务,二是对保险合同内容如实说明、解释的义务。
1、诚信原则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一是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开展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三是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2)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2、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信息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造成遵纪守法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无暇顾及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5)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绝大多数,这支销售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6].
四、贯彻最大诚信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险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加强保险活动当事人的诚信教育与体系建设。现实中,人们感到社会缺少诚信,并不是诚信内容和法律规定不存在,而是缺少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保护。尽管国家在加强法制保障、加大诚信宣传、加大失信惩戒、考核保险诚信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没有对诚信行为起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1、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契机,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现代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家六部委曾于2003年9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恰逢其时,应把握契机,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做出贡献。
2、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在诚信方面已经加强,对失信惩戒的力度也在加大,已经出台《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行业自律对保险公司的约束力度也在加大。但在如何站在维护行业的整体诚信形象方面、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如何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加大惩戒方面的具体措施尚未出台,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加大惩戒尺度。
3、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二是要建立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诚信数据的管理制度,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无法规避。对保险人的信息披露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营销员持证上岗规定的出台,建立保险营销员专用网络,强化了营销员的诚信行为,但各保险公司之间还应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平台,如公众网站,现场常设咨询台等[7].
4、结合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大诚信宣传教育
保险行业应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要求,联系客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员工进行诚信有为教育。
5、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注入活力
目前,各保险竞争主体的营销体制普遍采用保险人制。保险营销员处于“城市边缘人”的尴尬地位,无法在社会中树立诚信形象。同时由于首期高佣回报的利益冲击,使一些营销员没有将诚信植根于保险职业的生命之中,见利忘义。如果采取职员制营销,改变营销员身份,将会大大提高诚信水平。
6、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目前保监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行为考评体系,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与之相对应的考评指标,更没有形成一套常规的考评考核工作程序。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应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考评体系与科学的考评指标。在这方面,广西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了两年的诚信考评工作,考评体系按3大类36项量化成100分制的考评指标,以80分以上作为合格标准,对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保险公司将上报中国保监会和相应的总公司,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定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性行业,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Z]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文件,中国保监会办公厅,20065
[2]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4-85
[3]穆圣庭,徐亮关于保险合同主体中的最大诚信原则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7-290
[4]朱应芬,王瑞兰,王时芬等保险学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5115
[5]许谨良保险学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6
实现危机传播管理制度化的必要方式,是建立适合各个主体的危机传播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管理机构、责任人,覆盖全面、运行流畅的一整套程序,可供选择的管理预案等内容。
理论总结与制度化选择
“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几率或者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①在人们朝着这一总体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对这一领域的介入和拓展,都是从多个方向先后汇聚进来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做简单的考察:
一是在危机管理的对象上,先是集中在军事、国防等一些专门的领域,而后逐步拓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危机管理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逐渐从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灾害领域扩展到社会事件、社会心理、环境、气候、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危机管理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大,对此,伦斯曾形象地把危机传播研究称为“多样的、正在进化的领域”。②
二是在研究的侧重点方面,先是做各种局部的、断片化的研究,再逐步上升到总体的、系统性的思考。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重视对危机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而且,这一时期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一些比较大的问题上,如在危机中如何保护危机主体的安危,讨论危机组织自身的自主性、专业性、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传播沟通策略的有效性等问题。
三是经过了一个多角度、多学科背景的合力探索过程,然后有了整合诠释的理论体系。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这一阶段,多数学者在研究危机传播策略时都注意到了形象修复的重要性,于是产生了整体的“形象战略理论”。20世纪末期以来,危机传播研究在微观上研究的内容更加细致。同时更注重从宏观上增加危机传播中的内容建设,建立信息传播的应急预案。
在西方危机传播研究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斯蒂文・芬克的阶段分析理论,将危机划分为四个阶段;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关注“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说了些什么”,同时提出了否认、逃避责任、减少敌意、亡羊补牢和自责等五大战略方法;海瑞特的辩解策略,目的在使被指控的错误举动能获得较为正面或是中立的看法;托马斯・伯克兰的焦点事件理论,认为突然发生的和不可预知的事件(焦点事件)在促进公共政策讨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格鲁尼格和亨特的卓越理论(也被称为“优化理论”)。
近年来,库姆斯的“情景式危机传播理论”受到研究者的较多关注。这一理论的突破,在于重视和注意到不同危机之间的异质性,以及危机发生时特有的情境背景,从而使得危机决策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库姆斯将所有的危机总结归类为受害者型、意外型、可预防型三大类共13种具体类型,将反应策略分为否认型、弱化型和重建型三大类10种具体类型,两者相互对应,即可确定每次危机的具体反应策略。
以上的这些理论源头,最终都汇集到了危机传播中来,并经过整合逐步向较为完整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体系发展。这些理论准备,在思想认识层面为危机传播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也促使各国政府将之应用到实践当中,逐步在各个行业、各个层级建立起了制度化的危机传播管理方案。
实践发展与体系建立
与理论探索相对应,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将更多的危机带到人们面前。这更从现实需求的角度,迫使人们充分重视并以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应对危机。
各类危机的高频次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无论是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还是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社会的风险思想”,都为我们揭示出了其中的规律。
相对于传统危机而言,现代危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体现在危机主客体的不确定性及影响范围的深度和广度上。现代危机具有对大规模人群的巨大冲击作用,如金融危机,几乎影响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现代危机会对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影响。现代危机具有动态及跨界效果,危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借助现代传播工具进行跨界传播。同时,长时间可重复的威胁会不停地出现,比如,气候异常、恐怖袭击等问题。现代危机还会对组织的运行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有时会导致组织迅速而长期地改变其运行体系。
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危机本身的复杂化,另一方面,也为危机传播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更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危机传播这一具有高度实践性特点的领域来说,更需要紧密结合时代环境和实践工作,及时予以推进和发展。危机传播研究在西方20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已经证明这一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的不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
比如,在各类危机频频爆发的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不断完善国家危机管理,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体系,从国家安全、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不同的方面,建立了以内阁首相为危机管理最高指挥官的危机管理体系,负责全国的危机管理。健全的危机管理法制,顺畅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了日本全国的危机应对能力。
再比如,为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许多发达国家都有足够的物质储备,如美国还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资源目录,一旦危机爆发,可以清楚地知道从什么地方调配什么资源,动用哪些设施。而美、日、韩等国都建立了应对危机基金,将危机管理经费纳入国家预算体系,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③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基础, 以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突发事件”(与危机高度重合的一个概念)信息传播法律制度体系。在法律制度层面,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包括三方面内容:1.《突发事件应对法》,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法;2.应对特定突发事件的单行立法,包括《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3.部门管理法中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条款,如《安全生产法》、《食品卫生法》等关于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的应对条款。④
体系建立中的问题
从本质上讲,危机管理制度的确立,是在整个社会的层面形成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而制度本身的内容,只是从法律规章的角度建立起了危机应对的框架,许多具体问题、操作问题,还需要更细致完备的管理体系的建设才能得以完成。
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是在日常的管理制度中,将危机管理纳入进去。其建设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过程方面来说,应该涵盖危机的监测、预警、应对、恢复等环节,形成闭合的循环过程;从机构方面来说,要成立危机管理委员会或者危机管理小组,明确日常的工作机构和危机应对期间的工作机构,明确各个机构的权责;从运行机制方面来说,要形成流畅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敏锐适用的反应机制;从体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讲,要制定危机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分析确定潜在危机的主题和监测范围,制定各种不同的危机应对预案;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的培训演练,在组织成员中树立危机意识,建立组织的危机文化。一般而言,在危机传播管理体系的建设中,机构建设、岗位设置、责任明确等问题容易解决,而要将危机意识、危机观念深植进每个人心中,以及建立相应的文化氛围,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完善的危机传播管理体系,最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点,即在于建立组织的危机预警体系,包括危机信息的监测、研判和预警信息的等环节。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全方位24小时监测组织的危机信息提供了便利,有效提高了危机预警的效率,使组织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有可能引发自身危机的各种信息,迅速作出研判和进一步的反应,及时预警。当然,对危机信息的准确研判,目前还是整个危机传播管理体系中的难点之一,需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有大量经验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各种行为的预测分析能力会进一步提升,这一问题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还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不同的主体建立危机传播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各自所处的传播环境的特殊性,注意到宏观的危机管理制度的制约。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危机传播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在危机传播体系的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地看,多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稳定,所以,专门的危机传播制度方面的建设较少。随着近年来危机发生频率的增加,对危机传播管理机制的要求逐步提高。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与欧美许多国家相比, 我国的危机传播制度还不够完备。以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和控制为例, 我国尚未形成反应灵敏、运转协调、信息完备的完整体系。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信息制度缺失,可以说只是我国当前危机信息传播制度不健全的一个缩影,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缺失。⑤同时,在今天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传播环境下,以往的传统危机管理策略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⑥即使这些理论的研究者们,自己也在不断进行相关理论的扬弃和深化。相应的实践,也在不断得到完善,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也都应该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注释:
①廖为建 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及其借鉴意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卷,第8期,第18页
②Reinsch,J.W.Some assessment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cholarship from social science cit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1996.
③刘萍萍 韩文秀 裴葆春:《发达国家危机管理机制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设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62页
④王万华:《略论我国社会预警和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其完善》,《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⑤梅琼林 连水兴:《公共危机中的信息传播“失衡”现象及其应对策略――从“非典”危机到汶川大地震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