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血压确诊方法

高血压确诊方法

时间:2023-05-30 09:5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压确诊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血压确诊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作者调查了66例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的血尿酸 (uric acid, 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患病例数及患病率, 并与69例同期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5例同期参加本院体检、相同年龄与性别的健康人进行组间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前期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1.2.1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②在沈阳市区居住5年以上。排除标准:①近期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及降UA药物者。②继发性肥胖、继发性HUA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各种肾脏疾病患者。本文实际入选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66例, 男38例, 女28例, 年龄41~83岁, 平均年龄(62.49±15.16)岁。另选择同期前往相同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该组入选标准符合1.2.1中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及全部排除标准, 该组入选69例, 男41例, 女27例, 年龄39~79岁, 平均年龄(61.37±14.40)岁。对照组选择同期参加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75例, 男50例, 女25例, 年龄42~81岁, 平均年龄(62.64±13.495)岁。3组对象年龄与性别分布接近。

1. 2 方法

1. 2. 1 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①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高血压病确诊条件, 即在未用降压药物情况下, 非同天 3次血压测量值: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高血压前期确诊条件, 即在即在未用降压药物情况下, 非同天 3次血压测量值:收缩压在120~139 mmHg范围和/或舒张压在 80~89 mmHg范围。

1. 2. 2 血UA测定方法及HUA诊断标准 入选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 室温静置30min后分离出血清, 并保存在-70℃冰箱成批检测。血UA水平测定采用酶比色检测方法。HUA诊断标准男性 > 416?mol /L, 女性 >339?mol /L。

2 结果

3 讨论

UA是人体内核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发生HUA原因是尿酸排泄较少以及嘌呤生成较多, 或者两者都存在[1]。“高血压前期”概念最早为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2003年)中首次提出, 主要是指从正常血压到确诊性高血压这一过渡阶段。近年来, 人们比较关注HUA与高血压、动脉硬化之间关系, 但是很少研究血UA 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前期有无相关性。因此, 作者选择了一组前往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 患者均接受了血UA 水平检查, 并与同期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同期参加本院体检、相同年龄与性别的健康人进行组间比较, 相关指标有血UA水平、HUA例数及HUA患病率, 统计数字结果表明, 高血压前期组的血UA水平及HUA例数及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都显著低于确诊性高血压患者。这些现象与国内一些作者不太多的同类调查[2-4]结果一致, 提示城区居民高血压前期就出现血UA水平升高及HUA患病率增加。

总之, 血UA水平与高血压病发病关系密切, HUA可能更多地参与了我国城市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因此, 定时及时监测血UA水平, 并对高血压前期出现血UA水平异常者进行干预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范怀周,程映雪.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相关性的探讨.当代医学, 2010,16(7):77-78.

[2] 张海容,李亚芹,孙桂平,等.健康体检者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9(7):1147-1148

第2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119-02

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正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控制高血压主要不是针对高血压本身,而是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倡导的社区医疗模式为老年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提供了条件。2009.10-2010.10我卫生站对所管辖社区范围内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14例进行了护理干预,现将干预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山西省阳泉市朝阳北岭社区中,经二级以上医院确诊的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314人,其中男性148人,女性166人,60-64岁144人,65-69岁71人,70-79岁80人,80岁以上19人,单纯高血压179人,合并2中及以上心脑血管疾病135人。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均经二级以上医院确诊。

1.2

1.2.1 干预方法社区医生、护师为主要干预实施者,与患者建立固定的联系,为每个患者建立随访档案,根据高血压分级管理原则,采用面对面个体化指导,电话定期随访、上门服务等方法,一年后与干预前患者在按时检查、规律服药、自我监测、血压控制等方面比较。

1.2.2 干预内容

1.2.2.1 健康教育采用定期上课、专题讲座、印发健康教育资料、有针对性地个别交谈等方式。

1.2.2.2 心理干预通过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各项干预和护理措施的实施。

1.2.2.3 行为干预针对干预对象的行为处于哪一个转变阶段,有针对性、因人而异的进行干预。

1.2.2.4 药物指导

指导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或停药。说明所用药的作用、副作用、剂量、用法等,反复强调规律用药的必要性、重要性。尽量选择有效、价廉、副作用低或长效的控释片剂,对容易遗忘或漏服药者用三色服药杯。

1.2.2.5 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自备血压计,每天定时测血压,注意监测24小时血压的变化。

1.3标准老年高血压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或降至140/90mmHg以下,但舒张压不低于70mmHg,为控制良好。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至

1.4 数据处理资料经过专人审核,输入电脑,用SPSS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干预前后治疗率、正确服药、自我监测、定期检查比较

2.1.1 干预前治疗依从性差的188患者中,16人(8.51%)自认为锻炼可降血压无需治疗,42人(22.3%)认为血压增高是自然现象不需治疗,91人(48.4%)怕药物副作用而不吃药物,39人(20.7%)怕服药后不能停用而不愿意服药。干预后治疗率达77.7%,提高了37.6%。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2.1.2 干预前未正确服药218人(69.4%)患者中,其中34人(15.6%)认为高血压好转少吃药或不服药,112人(51.3%)经常忘记服药或在下次吃药时补服上次忘记的剂量60人(27.5%)根据自己感觉血压高或低随意增减药量或随意换药,12人(5.5%)因经济不富裕而不能坚持经常用药。干预后正确服药率234人(74.5%),提高了138人(43.9%)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2.1.3 干预前自我监测为20人(6.8%),定期复查为24人(7.6%)。干预后自我监测132人(42.0%),提高了112人(35.7%);定期复查120人(38.2%),提高了96人(30.6%)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2.2 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情况(表2)

2.2.1 调查显示干预前血压控制率88(28.0%),干预后血压控制率为238(75.8%),提高了150(47.8%),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3.1 社区护理干预与患者建立固定联系,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个体化指导,这种服务模式使干预者和患者保持持久联系,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在老年高血压治疗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 调查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治疗率、正确服药、自我监测、定期检查、血压控制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

3.3 调查显示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自我监测(42.0%)、定期检查(38.2%)有所提高,但人数仍然偏低,提示老年人的防病和保健意识仍不够重视,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4 要使定期复查、自我监测、戒烟限酒、准确服药等持之以恒下去,必须争取家庭成员的关心、支持、督促,才能提高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

3.5 老年人占总人口人数的比例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干预人数多,社区医护人员少,直接影响干预效果。

3.6 知-信-行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需要连续的强化干预,才能提高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爱萍、张维娜、蔡虹等,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3,16(2):145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5

第3篇

摘 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时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将高血压组按高血压分型进一步分为收缩期高血压组、舒张期高血压组。对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患者进行患病例数、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统计分析,对收缩期高血压组和舒张期高血压组患者所占比例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例数高于非高血压组,所占比例较大。高血压组患者和非高血压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以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为主,所占比例巨大。结论:高血压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致死率高于非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高血压是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要类型。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和心脏病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例数逐渐增多,为探讨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确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确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80例患者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0~85岁,平均(68±3)岁。

1.2  方法:将80例患者按入院时有无高血压进行分组,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56例,非合并高血压患者24例。将56例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型分为收缩期高血压组和舒张期高血压组,其中收缩期高血压组患者42例,舒张期高血压组患者14例。高血压的诊断及分型符合WHO/ISH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血管造影,确定梗死部位,然后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梗死部位分布分析:见表1。高血压组梗死部位前间壁共发生31例,占55.3%,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发生于前壁和下壁的比率略高于非高血压组,发生于其他部位的比率低于非高血压组。

表1  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患者梗死部位分布.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0.

第4篇

关键词:高血压;依从性;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01-01

高血压症状一经临床确诊,通常情况下需要终生接受治疗,对高血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不仅需要在发病的早期进行诊断与合理有效的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给予充分的配合,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1]。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对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对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使该类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分组研究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抽取来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2例。该组研究对象中包括52例男性和39例女性;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83岁,年龄最小者32岁,平均年龄62.3岁;其中病程最长者24年,病程最短者3年,平均病程8.3年;部分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常见病。所抽取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对治疗过程中影响82例研究对象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针对这些因素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护理前后患者依从性变化情况、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1.3 数据处理: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影响该类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年龄、医患关系、费用支付方式等。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后出现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血压水平明显稳定,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提高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用药,必须对规则用药的重要性和不规则用药所产生的一系列危害进行反复的强调,使其对药物的具体名称、正确剂量、实际作用、不良反应等对血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进行记录[2]。②宣讲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经济能力,对治疗药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尽量使用药的具体种类及药物的更换次数减少,避免出现多次用药现象,呼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使所有患者都能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3]。③准确把握中年青患者的病理和生理特征,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卫生宣教,在公休日定期对其进行高血压教育,保证1次/月,由于该类患者的理解能力与老年患者比较要强很多,因此可以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安排得短小精炼一些;同时在治疗过程要时刻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使其对血压的水平时刻予以关注,必要时可以嘱咐家属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监督[4]。④建立伙伴式护患关系: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需要保证长期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保证向患者及时提供疾病的有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所有关于病情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时间例数(n)依从性良好血压保持平稳 干预前8229(35.4)23(28.0) 干预后8268(82.9)62(75.6) P值

总而言之,全面掌握影响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显著性提高,使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更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蓉,黎巧玲,丁抗宁,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5A):1164-1166

[2] 周建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及对策[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8(16):139-140

第5篇

很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怕麻烦,不想去医院看病,下班以后经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治疗经验”,看别人用什么药有效,自己也跟着用什么药。医生的建议对他们来说不起作用。有些职工只相信偏方,或听信一些保键品推销员的花言巧语,比如醋泡花生米、戴抗高血压手表等。而且由于心理暗示作用,自己感觉很好。

在医院中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煤矿职工健康体检档案。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跟踪复查。

在矿区对煤矿职工定期进行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制作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宣传栏或黑板报以及宣传小册子,让职工在感官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组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测血压,对有条件的职工鼓励自己备电子血压计。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各种危险因素等,教育引导其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减少食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进行适量活动,解除精神紧张等,行为指导要因人而异。

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必须是在非用药状态下,非同日2次或2次以上血压测定所得到的平均数为依据,血压≥140/90mmHg为标准值进行判定[1]。有些职工一来医院就开始量血压,这是不正确的,血压可因运动而暂时升高;另外还有“白大褂现象”,一见穿白色衣服的就紧张。所以接诊医生应该让患者先休息5min~10min,待情绪平稳后再进行血压测量。

如果确诊患者血压升高,还应该进一步进行检查,确诊是否是因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以便及早发现原发病进行治疗。有些医生对患者血压一旦升高就开始药物治疗,而不对病情加以鉴别,常常会造成误诊。

积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很大程度上可降低患者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的概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甚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非药物治疗。一旦查出高血压,首先要进行非药物治疗,患者可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较多,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单独或联合应用,目前治疗的新理念是通过合理的小剂量联合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很多患者对自己血压降不下来很是懊恼,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选择对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药物及剂量。对于患者而言,凡是能有效控制、稳定血压并适合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择。服药的方法、时间:①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应该逐渐地由单一到联合用药,剂量也应该由小到大逐渐递增,直到把血压降到目标值。②必须保证降压过程平稳、有序。尽可能让患者服用长效的降血压制剂,短效制剂对于经常下井的煤矿职工来说不适用。原发高性血压一旦确诊,就应该明确告知患者必须终身服药治疗,绝不允许突然停药。有的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后,因害怕引起血压过低或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而自己随便停药,应注意加强宣教。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值应定为140/90mmHg以下,对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降压目标应在150/90mmHg以下。血压值定得过低,就需使用多种、大量的药物,在加重职工经济负担的同时,另一方面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老年患者血压降得太低,还能使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增加,也应注意。

作为一名在煤矿工作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对于发生在职工中的高血压在治疗时,除了使患者血压降到正常外,另外还需考虑到职工的心理状态、工作条件的限制以及患者的个人素质等方面对治疗的影响。医生对患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作为患者也必须充分相信并依靠医生来指导自己用药,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通过医患的配合不断提高广大煤矿一线工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本文作者:郭军建 单位: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二号井医务所)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95-02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学者曾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作过调查,只有 18.6 %的患者完全遵医嘱口服药物。为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现状及效果,抽取我县两个社区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选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县按照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患者服务规范进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工作较好、有县级医疗机构主治医师指导的2个社区确诊且管理时限大于18月者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00例,平均年龄54岁,女性100例,平均年龄55.5岁,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 13例,小学 108例,文盲及半文盲79例。高血压诊断1.筛查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2 方法

1.2.1调取《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对管理3个月和管理18月时的症状控制、血压控制率、体质指数、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

1.2.2 统计标准症状控制按无症状和有症状统计;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

1.3 结果

1.3.1 管理3个月时93例(46.5%)患者有症状,107例(53.5%)患者无症状;153例(76.5%)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47例(23.5%)患者血压控制满意;体质指数:过轻3例(1.5%),正常74例(37.0%),超重79例(39.5%),肥胖42例(21.0%),非常肥胖2例(1.0%);遵医行为:良好36例(18.0%),一般83例(41.5%),差83例(41.5%);服药依从性:规律43例(21.5%),不规律122例(61.0%),不服药35例(17.5%)。

1.3.2 管理18个月时63例(31.5%)患者有症状,137例(68.5%)患者无症状;53例(26.5%)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147例(73.5%)患者血压控制满意;体质指数:过轻3例(1.5%),正常87例(43.5%),超重73例(36.5),肥胖36例(18.0%),非常肥胖1例(0.5%);遵医行为:良好30例(15.0%),一般143例(71.5%),差27例(13.5%);服药依从性:规律151例(75.5%),不规律42例(21.0%),不服药7例(3.5%)。

1.3.3结果比较管理3个月与管理18个月比较症状有无,经χ2检验,P小于0.05,有显著差异,即管理18个月后与无症状者明显少于有症状者;血压控制满意率,经χ2检验,P小于0.05,有显著差异,即管理18个月后血压控制满意率明显提高;体质指数按过轻、正常、超重、肥胖、非常肥胖分别进行χ2检验,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即管理18个月后患者体质指数无明显改变;遵医行为良好经χ2检验,P大于0.05,无显著差异;遵医行为一般经χ2检验,P小于于0.05,有显著差异;遵医行为差经χ2检验,P小于0.05,有显著差异;服药依从性按规律、不规律、不服药分别进行χ2检验,P均小于0.05,有显著差异。

大多数农村患者对高血压病了解不够,有的认为降压药物不能吃,吃了就有依赖再也停不了;有的认为无自觉症状可停药,还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无自觉症状,没病,不需要服药;也有的觉得终生服药经济负担重,不愿意服药。社区医务人员对辖区内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针对每个患者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和药物作用等知识,确实解决日常血压监测、指导患者申报慢性病,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患者服务规范,能够经济、有效的管理高血压患者,提高血压控制率,从而达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惠峰沈月秀.社区干预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08年 4月第 23卷

第7篇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 综合防治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260-02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1]。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逐渐增加。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冠心病、卒中、主动脉病等疾病,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2]。且由于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和终身性,病人以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担心理,而情绪变化对血压的影响很明显,某些程度上会加大并发症的发生[3]。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对社区高血压病人120例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均为社区医院确诊的高血压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居住于本社区),均符合l979年全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会议的诊断标准及分期条件。无胃肠道、肝、肾等主要脏器严重疾病。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在17~79岁,病程3个月至18年,轻度高血压患者23例,中度高血压61例,重度高血压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分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1-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

表1-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综合防治方法

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导致病人主动诉说,获得患者的信任,以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安与痛苦,解除顾虑和紧张情绪,介绍一些治愈的病例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主动的配合治疗,按时吃药,耐心解决患者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泄,使患者保持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理顺自己的情绪。

病人自然端坐,闭目敛神,两手掌放在两膝,注意力集中在两脚心,均匀平缓地呼吸3~4 min,使患者放松每一组肌群,并将此感觉扩展延伸到全身,缓慢睁开双眼。1次/天,每次30 min。该法可使病人消除杂念,达到调身、调息、调心、降低血压的目的。

1.3 评价指标

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前后的平均动脉压的进行比较: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1/3脉压。应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测定病人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HAD是一种包括14个项目的自评量表。其中焦虑及抑郁各占7项,每项以0级~3级的4级制分别评定焦虑和抑郁,≤7分者为无症状,8分~10分为可疑,≥11分者为确诊病例。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均动脉压比较

两组病人的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表2-1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比较

注:干预前后相比,P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无显著性变化,P>0.05。观察组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表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注:干预前后相比,P

3 讨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病人的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

[2]安瑞,苏玉凤.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5,29(3):227.

第8篇

高血压病在我国已成为危害患者的高发疾病,人们往往忽视它的危害,治而不达标。治疗不达标常见于难治性高血压,而难治性高血压常常被忽视、误诊。现将近一年来收治的4例难治性高血压诊治的体会,报告如下。

1 典型病例

例1,胡××, 男 ,74岁。“CT发现右肾上腺占位1周”收住,高血压10余年,血压最高190/110mmHg,冠心病10年,2型糖尿病6年,脑梗塞4年遗留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近半年口服卡托普利50mg/日、倍他乐克50mg/日、左旋氨氯地平5mg/日、吲达帕胺3mg/日,血压波动在140-160/90-110mmHg之间,时有乏力。入院前1周CT示右肾上腺实性占位,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入院后查:血钾:3.0mmol/l,血皮质醇节律、24小时尿皮质醇、尿儿茶酚胺正常。 血肾素(卧位):0.11ng/ml(正常0.2~1.9 ng/ml)、醛固酮(卧位):14ng/dl(正常

例2,黄××, 男 ,74岁。 “头痛、头晕20余年,加重5月”收住。20余年前确诊“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最高220/110mmHg,长期口服多种降压药,近5月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40mg/日,双肼屈嗪3片1/日,间断口服双氢克尿噻25mg/日,及安体舒通20mg/日,血压控制在160~180/100~110mmHg,之间,无明显柯兴病容。 冠心病22年,胆囊炎10年,糖尿病5年,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空腹血糖7~8mmol/l 。入院查体:血压180/110mmHg,BMI:29,面色潮红,腹壁无紫纹。CT:双肾上腺增生;血ACTH正常、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列正常,血皮质醇(8am):30.9ug/dl,(正常:5~25 ug/dl)。 (4pm):15.8ug/dl (正常:2.5~12.5 ug/dl),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825nmol/l,复查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820nmol/l。核磁共振:垂体未见异常。血糖:8.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9.8%。确定诊断:柯兴综合征。泌尿外科将左侧肾上腺游离至腰部皮下,术后3月复诊,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日,血压130/80mmHg,血糖5.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例3,宋××, 男 ,47岁 。“发现血糖高、尿蛋白阳性3月”收住,3月前体检发现血糖8.5mmol/l,尿蛋白3+,之后反复查血糖7.0~7.9 mmol/l、尿蛋白3+。高血压病史9年,血压最高170/110mmHg,口服硝苯地平20mg/日及寿比山1.5mg/日,血压波动在140~150/90~100mmHg,入院查体:血压150/100mmHg,BMI:29.2。加用科素亚150mg/日,血压仍在140~150/90~100mmHg,口服葡萄糖实验及胰岛素释放提示: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肾上腺CT提示左侧肾上腺结节,24小时uFC387nmol(正常值73~372 nmol),复查24小时uFC403nmol,血皮质醇8am:602.2ng/ml(正常值171~563 ng/ml)。确定诊断:肾上腺腺瘤。拒绝外科治疗。

例4,张××, 男 ,45岁。“发现血糖高7年”收住,1天前查尿微量白蛋白336mg/日。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50/120mmHg,长期口服波依定5 mg/日、洛丁新10 mg/日、寿比山1.5mg/日。近2月血压持续波动在140/100mmHg左右。入院查体:血压150/100mmHg,随机血糖11.6mmol/l,BMI 31,应用胰岛素降糖,美卡素、波依定降压2周后血糖、血压达标,复查尿微量白蛋白206mg/日。住院期间进行糖尿病及高血压教育,每日盐摄入量6g以下,出院后6月内渐停用所有降压药、胰岛素,仅口服文迪雅4mg/日,血压、血糖均控制达标,体质量下降3公斤。

2 讨 论

难治性高血压又称顽固性高血压,是指三种以上合适降压药物(包括利尿药)联合治疗,血压仍未能达到目标水平。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的确切发病率我们尚没有可靠的研究数据,但通过许多临床研究来看,难治性高血压发病率可能远远要高于我们的想象。血压控制不良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临床血压不能达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难治性高血压可能的原因主要包括[1]:(1)未查出的继发原因(特别重视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2)降压治疗依从性差。(3)仍在应用升压药(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类、可卡因、甘草、麻黄等)。(4)改善生活方式失败(体质量增加,重度饮酒)。(5)容量负荷过重(利尿剂治疗不充分,进展性肾功能不全,高盐摄人)。(6)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常见为单纯性诊所(白大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7)测压方法有问题(患者上臂较粗时未使用较大的袖带)。

新发的高血压患者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时,应首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虽只有5%的高血压为继发性,临床常常容易忽视继发性高血压。本文前3例患者初诊时未常规筛查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长期应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佳,数年后才确诊继发性高血压,延误了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

其次对长期血压控制不良的,尤其是顽固性高血压也应注意寻找高血压的原因。常见的难治性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所占比例较大,高血压、低血钾为其临床特征,实验室血、尿醛固酮高,血肾素、血管紧张素减低则诊断成立。原醛患者中由于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加重、血管壁增厚。肥胖患者对于交感神经刺激反应增强,引起异常心输出量增加。这些效应均引起原醛患者血压呈中重度升高。可以使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发生率升高[2]。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高血压患者的低血钾,本文病例1,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达190/110mmHg,合并冠心病、脑梗塞,先后多次住院,曾反复查血钾,3.1~3.5mmol/l,未引起重视,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瘤后加用安体舒通实验性治疗血压降至正常。长达10年的高血压、低血钾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冠心病、脑梗塞,加之瘤体大靠近肝脏,手术风险大,丧失手术机会。

柯兴综合征也是常见的难治性高血压病因之一,典型的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紫纹,高血压、高血糖、uFC升高等临床不难诊断[3],病例2、3都是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后数年,多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达标后,临床进一步检查发现的肾上腺异常,uFC升高,确诊为柯兴综合征,且2例患者病程中均出现血糖异常,病例2经手术治疗后降压药减量,且血压控制在130/80mmHg,血糖降至正常。

容量负荷过重易被患者及医生忽视,如利尿剂治疗不充分,进展性肾功能不全,高盐摄入等。高盐摄入是我国北方高血压患者治疗不达标的主要因素[4]。病例4高血压病史5年,高血糖7年长期应用多种药物,血压、血糖不达标,经进行高血压及糖尿病教育,每日盐摄入量6g以下,运动减重等。出院后6月内渐停用所有降压药及胰岛素,仅口服文迪雅4mg/日,血压、血糖均控制达标,体质量下降5公斤。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考虑动脉硬化,临床常忽视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本文1、2例患者均为老年患者,高血压均在10年以上,且已出现并发症,虽确诊继发性高血压,但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总之,在临床确诊原发性高血压,以及难治性高血压时,应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引起高血压的各种诱因。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应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 实用内分泌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379.

[2]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

第9篇

关键词 高血压 农村 健康管理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患病人数众多,其心脑肾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致残及致死甚高,危害甚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5岁以后增高速度较快[1]。在农村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是目前高血压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管理方法和工作经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指导,跟踪随访,有效控制了血压、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通过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和入户摸底调查,对辖区12个行政村的3840户15376名农村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共纳入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841例,占辖区>35岁人数的9.7%,其中男323例,女518例,年龄35~78岁。均为各级医疗机构依据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病例,平时有血压增高、头痛、头晕、心悸、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体征。

方法:由包村医生和责任医生负责,对纳入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每年≥4次的跟踪随访。主要服务内容:

健康评估:一般检查、行为调查、用药情况、心电图等。

健康教育:①高血压的基础防治知识,其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措施、诱发原因、预防等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能力,取得积极配合,有利治疗。②行为教育:告知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生活习惯对血压影响,如盐、烟、酒、脂、体重、性格情绪等对血压的不良影响。合理膳食,限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劳累对血压的益处。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定期监测血压,教会他们测血压的方法及血压的正常范围值等。

健康干预指导: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①生活方式指导:戒烟,限酒,控盐,低脂,限制体重,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避免劳累,稳定情绪。②药物治疗指导: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根据年龄、基础合并疾病、往常服用药物的依存性等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提高疗效。注意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等5类降压药的选择搭配合理使用,尽力选择有效、长效、经济的药物,防止忘服,减轻经济负担。③指导患者按医嘱正规服药:不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指导服药时间,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的品种和剂量。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应与医生保持联系,不能擅自停药,避免停药后血压突然升高,加重靶器官损害,甚至出现高血压急症。④准确识别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如利尿剂双克的低钾、高尿酸血症。钙离子拮抗剂的面部潮红、心跳加快、下肢水肿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2]。

预约随访:监测上次健康指导后效果,预约下次随访时间,不适随诊,

结 果

纳入健康管理的841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理想。血压稳定控制在140/90mmHg805例(95.7%),血压控制有波动但未引发高血压急症28例(3.3%),发生脑血管意外转上级医院,治疗稳定后康复治疗8例(0.95%)。

讨 论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2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约500万~600万,其中>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如:会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患病率高,并发症多,危害大,防控过程漫长,耗费精力和资金大。一旦确诊就应长期规律不间断服药和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的网底作用,系统的开展健康管理就能有效防控高血压,是高血压三级预防中的关键环节。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几个要点:①健康教育:通过日常门诊、入户、黑板报、讲座、宣传资料等方式,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宣传透彻,提高知晓率,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树立战胜疾病信心。②健康干预指导:干预指导不合理生活方式,定期测血压,有条件的自测血压,掌握测血压的方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患者及家属自觉或监督指导方案的实施。③跟踪随访:每年≥4次,记录目前健康状况,调整治疗方案,监测上次指导后

效果。通过健康管理使高血压患者达到一、二级预防,造成严重并发症的得到康复指导。有效降低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和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系统有效的健康管理是高血压防控的最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第10篇

高血压为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其中高血压危象又是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病。当急速进展时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抢救时机。故而本文通过对14例就诊时已急速进展至濒死状态的高血压危象病例的分析以图快速、准确诊治高血压危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濒死状态高血压危象患者14例,年龄41~57岁,平均51.3岁,全部为男性,既往病史:糖尿病5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程5~10年,平素血压130~160/85~105 mm Hg,规律服药9例,未规律服药5例,血压平素控制良好者5例。

1.2 临床表现 14例患者中有6例有诱因,为劳累,余无明显的诱因。初发症状均为轻度胸闷,仅3例患者伴有头晕,均无明显的头痛症状,随之在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内迅即昏迷,半小时内进入濒死状态;14例患者就诊时均已呈濒死状态,均处于昏迷状态、呈表浅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皮肤花斑,血压处于190~220/120~150 mm Hg水平。就诊时仅有10例有肺部的干湿性音,其中5例为仅有哮鸣音,2例为哮鸣音伴肺底的细湿音,3例为超过1/2肺野的湿音,经降压治疗后14例患者全部出现肺部的湿性音。3例伴心绞痛,后续检查排除心肌梗死。CT检查无颅内出血。

1.3 治疗方法 生理盐水500 ml加硝普钠50 mg,静脉滴注,或以硝普钠25 mg加生理盐水至50 ml用微量泵入;初始5 ug/(kg•min),后依据血压调整输入速度,同时予以呋塞米20~40 mg,静脉注射,降压治疗目标是迅速(数分钟内)使平均动脉压降低25%,随后几个小时进一步降至危象前的水平;肺水肿予以呋塞米20~40 mg,静脉注射,西地兰0.2~0.4 mg,静脉注射;吸氧、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维持通气功能等维持生命体征治疗措施及其他相应对症处理。暂不应用甘露醇。一般治疗:入住抢救室,半卧位,心电、血压监护;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出入量。

2 结果

14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于血压控制后1~2 h均能很快清醒,平均1.3 h;肺水肿在3 h~2 d内得到控制,平均7.5 h;无1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疾病,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亿以上,而全球患者已愈6亿。虽然社会对高血压这一疾病的认识不断加强,但是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并没有下降,一些进展迅速、病情危笃的极重症病例也时有发生,如本文的14例病例,自发生症状至发展到濒死状态均不超过半小时。而且高血压危象濒死状态因伴有昏迷、呼吸的改变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延误抢救时机。

高血压危象按靶器官的功能状况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次急症。高血压急症指血压明显升高伴靶器官损害,后者无急性靶器官损害的证据[1-2]。高血压危象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急进-恶化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脑血栓栓塞和颅内出血,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等。该1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既不是单纯的高血压脑病,也不是单纯的肺水肿,而是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灌注不足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①血压明显升高;②昏迷;③皮肤花斑;④表浅的吸气性呼吸困难;⑤伴或不伴肺部罗音;⑥进展迅速半小时内进入濒死状态。本病突出的发病机制为全身的血管持续痉挛,皮肤花斑具有重要的指示诊治意义,在高血压患者提示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并需要紧急的扩血管、降压治疗。

应重点加强与脑出血的鉴别,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据为:①患者大多数是患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②较常在用力或兴奋情况下骤然发生昏迷及偏瘫;③发病当时血压高;④全脑症状明显;⑤脑脊液压力高。头颅CT可明确诊断。该14例病例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呼吸成表浅的吸气性呼吸困难,而脑出血多为缓慢的呼吸;皮肤花斑提示全身血管持续痉挛,而脑出血少见。

作者的经验是当患者以昏迷就诊,若血压高,有皮肤花斑,呈表浅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或不伴肺水肿时,则可确诊高血压危象,应紧急行扩血管、降压治疗,予以生命支持。后行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是否伴发颅内出血等病症。

参考文献

第11篇

25岁的小王,半年前开始出现头晕,血压升高,自行服用降压片,没有重视。一个星期前,他突然视物模糊,剧烈头痛伴双下肢浮肿和恶心呕吐,去医院测量血压:210/120毫米汞柱!再进一步检查,原来是尿毒症引起的肾性高血压!

小王这样的情况并不少,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患者在发现高血压的时候,没有想到高血压与肾脏病也有联系,从而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

年轻人血压高,可能有肾病

在医学上,一般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通常我们讲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多在40岁以后发病。继发性高血压是指身体内的其他疾病引起血压升高。年轻人的高血压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哪些肾病会升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两种。各种肾脏病都可以引起高血压,常见的引起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而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常见病因有炎症性、先天性和动脉硬化性等,大部分患者有舒张压中、重度升高,体检时在上腹部或背部肋脊角处可听到血管杂音。

得了肾病,血压为啥高

因为肾脏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排泄功能障碍,导致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另外肾脏中一些缩血管物质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等分泌增加,而前列腺素等扩血管物质分泌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在肾动脉狭窄的病人中,由于肾脏缺血引起肾素活性增高也可导致高血压。

肾脏的求救信号

尿频、尿急、尿痛,小便带血,小便泡沫增多,眼皮、下肢水肿,夜尿次数增多,腰腹酸痛等症状一旦出现,千万不要马虎,这很可能就是肾脏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早期的肾脏病变如果能及时确诊,就可以通过低费用的治疗控制病情,而一旦发展到尿毒症,除了进行频繁的透析或换肾,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诊断肾脏病,检查四加一

第12篇

【关键词】高血压;中西医综合治疗;西医治疗; Meta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96-02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肾、血管等功能性器官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1]。一般情况下,患者血压值为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症会并发心、肾衰竭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2],本文以Meta分析方法对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将抽取出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间在本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76例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研究组采取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络活喜药物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络活喜单一的西药治疗。本组患者中男40例,女36例;患者年龄最大70岁,最小21岁;患者均经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50例,继发性高血压26例,诊断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1.2.1 研究组患者

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中药采用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松龄血脉康胶囊,服用方法:饭后口服,1天3次,1次3粒,以4周为1个疗程;西药采用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络活喜(又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服用方法;1天1次,每天最大剂量为10mg,首次服用剂量为5mg。

1.2.2 对照组患者

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西医药物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服用方法同上。

1.2.3 疗效标准

高血压临床症状消失,收缩压与舒张压降至正常值,视为显效;高血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降低,视为有效;高血压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收缩压与舒张压无降低,视为无效。

1.2.4 统计学处理

本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中予以处理,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t检验,差异性以P0.05分别表示显著性或非显著性。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中医证侯及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其中研究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0.0%和27.5%;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4.4%和41.7%。

3 讨论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在近几十年来不断提升,饮食构成愈加丰富,但是良好膳食习俗和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因而居民高血压不断升高的发生率随之而生。就祖国医学中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阴阳失调,肝失疏泄是高血压最重要的病理基础[3]。高血压的中医证侯主要表现在肝上,中医证侯类型分别为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高血压的早期多为肝阳偏盛,中期多属肝肾阴虚,晚期多属阴阳两虚[4]。

Meta分析是1976年由心理学家Glass首次提出的。Meta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研究目的的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合并,剖析研究间差异特征,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5]。本组研究数据采用Meta分析法进行分析使得结果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客观性。

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为(148.52±19.21)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136.25±18.25)mmHg,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为(148.50±19.22)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130.00±17.89)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为(96.87±13.62)mmHg,治疗后舒张压为(85.32±12.81)mmHg,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为(96.55±13.82)mmHg,治疗后舒张压为(80.36±12.11)mmHg;研究组的中医证侯改善情况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在Meta分析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研究采用Meta分析法,结果显示中西医综合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春松,胡大一.高血压治疗原则的进展及我国高血压治疗策略的特点与变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380-382.

[2] 任毅,欧爱华,林晓忠.高血压病中医证侯分型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8,26(5):58-61.

[3] 沫玲,余枢,林敏霞.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8(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