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短篇儿童故事

短篇儿童故事

时间:2023-05-30 09:5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短篇儿童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短篇儿童故事

第1篇

妈妈送给我一本书,书名叫《一个人的冬天》,这是美国作家盖瑞・伯森著的《手斧男孩》系列书中的第三部。书中的很多故事都充满悬念,吸引着我一直读下去,也让我渐渐迷上写一些长篇故事。

妈妈说我出生在风筝节那天,天生就是充满浪漫的孩子,喜欢幻想。后来,幻想就成了我的脚,让我越走越远。在我家的卧室顶棚挂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红色葫芦,没事的时候,我喜欢盯着它们看。接着,电娃、水娃、火娃很自然地在我的笔下诞生了,对了,还有一个喜欢喝酒的葫芦爷爷呢!

在我的身边,有的同学一写作文就咬笔头,对于这样的人,我想即使他们写出长篇文章来也不生动。因为这是硬憋出来的,没有真情实感,有时为了凑字数,还容易重复说一句话。比如:小刚在园子里捉蜻蜓,捉了一只,放飞了;又提了一只,又放飞了;再捉一只,又放飞了……

也许你要问了,是不是好的作品一定得长呢?当然不是。妈妈给我讲的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去年的树》,篇幅很短,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但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不过,对于有特殊写作才能的同学我建议还是写些长篇文章,就当是马拉松长跑。重要的是,在写作的时候享受快乐,如果不快乐,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写。可以写些短篇的,能写出像《去年的树》那样的精品就更好了。

所以,对于儿童文学创作,我的观点是作品好坏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彩。

单钰晟爸爸如是说:

曾见过果农给果树剪枝。当时不解,让果树多结果子,不是更好吗?果农告诉我,果树结太多的果子不是好事,果子结多了,营养就会供应不足,结的果子相对就会小,而且口感也不好。

时下,见到很多少年儿童都在进行长篇文学创作。如果把作品比成果树,把文字比成果树上结的果子,那么,他们写的长篇无异于树上多结的果子。少年儿童思维活跃,跳跃性强,往往会有超乎常人的想象,但如果没有阅读做基础,他们写长篇的路就走不远,我见过我儿子写长篇,他把长篇的提纲列好后,就开始动笔写,前几章还可以,但后来就虎头蛇尾了。很明显,他的阅读量不足,文字功底还不深厚,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当然,少年儿童可以做写长篇的尝试,作为练笔也是可取的。我给少年儿童的建议是写作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大量品读经典作品,细心观察生活。不要盲目跟风,看见人家写长篇就写长篇。要先从写好每一个短篇做起,写得多了,水涨船高。再写起长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祝愿孩子们都能成长为一棵健康的果树!

小编有话说:

单钰晟同学认为作品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彩。他的爸爸认为孩子进行长篇文学创作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没有阅读做基础,写长篇的路就走不远。没错,孩子的生活阅历比较少,驾驭文字的能力有限,如果盲目跟风,看见别人写长篇就写长篇,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第2篇

一、重庆私生女蜕变为知名华人作家

虹影,原名陈红英,1962 年出生于重庆,乳名小六或六六,长大后发现自己竟是私生女。曾移居伦敦,已入籍英国,现常居北京。当代著名小说家、诗人,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虹影是笔名,相信是本名红英的谐音,但在公开出版的著作中,虹影绝少提及她的本名陈红英。而在《K》和《女子有行》等书中,虹影引经据典,曾对“虹”字进行过多次阐释。这或许是她在为自己的出身寻找经典证据,也或许是在暗示其私生女身份,而这个身份在童年、青年、成年阶段都曾带给她无尽和无形的压力。

1981年,虹影开始写诗,加入“流浪诗人”行列。1983年,发表处女作《组诗》。1988年出版诗集《天堂鸟》。1989年,到复旦大学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习。

1991年,虹影持留学签证到伦敦,与当时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也是诗人、作家和翻译的赵毅衡结婚。婚后的虹影安心写作,在台湾《联合报》等华文报刊频频获奖,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背叛之夏》。

1992年,台湾文化新知出版社出版《背叛之夏》,之后,虹影又在台湾和大陆出版了七本散文和短篇小说集、四本诗集,还编辑了海外华人作品集在大陆出版。

从1993年到1996年,先后出版诗集《伦敦,危险的幽会》、中短篇集《你一直对温柔妥协》、《玄机之桥》、《带鞍的鹿》、散文集《异乡人手记》、短篇集《玉米的咒语》、《双层感觉》、《六指》。

1997年出版《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中短篇集《风信子女郎》、《里切之夏》。其中《饥饿的女儿》获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背叛之夏》同年被翻成英、荷、日等十五种语言在各国发行。第三部长篇小说《K》在台湾《联合报》连载。

1998年出版诗集《白色海岸》;《饥饿的女儿》被翻译成英文,书名改成《大江的女儿》(Daughter of the River)。1999年出版短篇集《辣椒式的口红》、诗集《快跑,月食》、长篇小说《K》。

2000年,虹影开始定居北京,被大陆权威媒体评为十大人气作家之一,出版中短篇集《神交者说》。2001年,被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还被称为“脂粉阵里的英雄”。

2002年,长篇《K》由于涉嫌侵犯现代作家凌叔华与其丈夫陈西滢的名誉权,而被中国法院判为“”罪禁书,这个判决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官司打输后,《K》被迫改名为《英国情人》。《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十大好书之一。同年出版《阿难》、散文集《虹影打伞》。

2003年,虹影与第一任丈夫赵毅衡离婚,出版《孔雀的叫喊》、短篇集《火狐虹影》、《英国情人》、《上海王》。和2002年一样,被《南方周末》、新浪网等平面和电子媒体再次评为“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

2004年,出版重写笔记小说集《鹤止步》、中篇《绿袖子》、散文集《谁怕虹影》、《饥饿之娘》。在一个驻北京的英国记者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认识英国作家亚当・威廉姆斯,此人后来成了她的第二任丈夫。

2005年出版中短篇集《康乃馨俱乐部》、《上海之死》,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2006年出版《上海魔术师》。2009年,《好儿女花》 出版,该小说爆出和“小姐姐”共侍一夫的情史,有人猜测这或许是她与赵毅衡离婚的重要原因。

从2011年到2015年,先后出版《小小姑娘》、《53种离别:一种自我教育》、《奥当女孩》和《里娅传奇》。

另有编著《海外中国女作家小说精选》、《海外中国女作家散文精选》、《以诗论诗》、《中国女作家异域生活小说选》、《墓床》等。

主要获奖情况:曾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中国台湾《联合报》短篇小说奖、新诗奖、美国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意大利“罗马文学奖”等多种国内外文学奖项。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出版。

二、“无法归类”的作家:勇于探索、尝试改变、勤于实践

虹影一直在尝试做多方面的写作探索:尝试写剧本并公演成功;喜欢写诗歌,已有《鱼教会鱼歌唱》、《天堂鸟》、《伦敦,危险的幽会》、《白色海岸》、《快跑,月食》等诗集问世;同时也写散文,已有《虹影打伞》、《异乡人手记》、《谁怕虹影》等散文集出版。

单是写小说,虹影就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已出版重写笔记小说《鹤止步》、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反映三峡移民题材的《孔雀的叫喊》(对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中度柳翠故事的改写)、以优伶、名人与抗日历史等为题材的《上海王》(也是题材)、《上海之死》(也是间谍题材)、《上海魔术师》、《绿袖子》、《阿难》、《K》、旅馆小说《上海之死》、纯幻想型作品(虹影自称未来小说,赵毅衡也曾以此名称谈及虹影小说)《那年纽约咖啡红》(本书又被赵毅衡归入“流散文学”范畴)、《女子有行》(又名《一个流的未来》),还有被称作典型女性主义写作的《康乃馨俱乐部》,在小说《阿难》出版后接受访谈时自称为“流散文学作家”等。

名目众多的类别、涉猎广泛的题材,足可显示出虹影在小说创作探索上所做的努力、所费的心血,但这许多名目也同时令虹影被一些论者归入“无法归类”的作家行列,她自己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和各种访谈中提及“无法归类”这一点,或许“无法归类”就是读者、评论界和虹影自己所认定的创作特色,另外,“无法归类”也反衬出虹影在创作上是一个勇于探索、不断尝试改变、勤于创作实践的作家。

虹影重视市场、走市场或通俗路线。《中国青年报》曾评价说:“虹影的小说,一向题材多变,情节诡谲,发出夺目慑人的光彩。”应该说这句话道出了虹影创作的一部分事实。从现有创作来看,虹影热衷于讲故事,而且重视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和小说的可阅读性,似乎有意让读者在读完故事后获得一种猎奇感。无论是重写的笔记小说,还是抗日时期东北的优伶故事;无论是上海滩的昔日传奇,还是今日三峡的移民工程,虹影都在不停地向读者显示她重视把故事讲生动,让小说吸引人,以刺激读者购买和阅读她的小说。

离开中国之前,虹影曾有“新锐诗人”、“先锋作家”之称,出国之后转而重视讲故事、吸引读者和阅读市场,与先锋创作理念南辕北辙,她在文学写作态度上发生的重大转变有点耐人寻味。

有资料显示,虹影其实并不满足其小说只在市场上赢得读者的支持与青睐,也不满足于仅仅走通俗路线,她同时还想给人留下走纯文学路线的印象,想赢得主流作家、学者或批评家对她作品的关注与青睐。她曾抱怨说,自己始终未得到主流作家和评论家的认同,只是处于边缘状态,形同异类。这说明虹影不光想得到普通读者在市场上的支持与拥护,同样还想赢得作家同行、学者、评论家在写作专业上的认同与肯定,为其在纯文学领域、在文学史中争得一席之地。但她仍然乐意将自己归入“无法归类”的作家之列,究其原因,不俗不纯,多向探索,不易归类,应该是虹影对自身创作形成独特风格的一种理想追求。

另外,由于专事写作,并未从事贴近现实、亲身经历所有新移民为了求存而不得不从事的各种职业,也不像严歌苓等新移民作家为了生存不断打拼,对异域生活有着深刻的切身感受,因此虽然长期身处海外,虹影却并未真正了解海外,更没有真正融入异国生活,而是游离于移居国的主流生活之外,其小说对异域他乡的描写也因而显得浅层次、表面化,是近乎印象式的。

虹影已出版的众多小说,大多涉及的仍都是中国生活,以大陆为其小说人物的活动背景,跟她的异域生活并无多大关联,只有《那年纽约咖啡红》、《千年之末布拉格》、《阿难》等少数几部作品以纽约、布拉格和印度等地为背景。细读这几部小说,读者不难发现,这几部小说虽然有部分内容以异域为背景,但作者并未深入描写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细节,而是以观光客或过客的眼光来描述人物在当地的所见所闻,其描写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并无多少深度和生活气息,因而无法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增加小说的厚重感,虹影还通过翻查史料,在小说中增加有关历史事实的陈述,再加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使自己的作品血肉丰满。这样做固然可显示出虹影的努力,某种程度上或许也能弥补小说厚重感的不足,但跟《饥饿的女儿》等有分量的作品相比,能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分不多;跟严歌苓等其他新移民作家的创作相比,其作品的海外气息明显不足,对异域生活的描写和感受明显单薄和浅层得多,能打动人的地方更少。这进一步证明虹影的作品没有深刻揭示华人移民在海外求存的真实生活面貌,难以取得理想的厚重感和震撼力,也无法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冲击力。

虹影只用中文作语言媒介进行创作,而海外知名新移民作家中大多数都在使用双语进行创作。她的作品大多以中国为背景,很少以海外生活为题材,涉及的海外文化元素也很少,很难让人相信她已移居英国多年。因此,她与同期国内作家差别最小,是海外纯中文小说作家的重要代表。

迄今为止,虹影的小说作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最成功的要算是与她个人生活经历有关的作品,如《饥饿的女儿》,叙述细腻,感受真切,生活气息浓郁,最能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是史料+想象式的作品,如《K》、《阿难》。虹影通过翻查大量历史资料记载,再加上丰富的想象,赋予人物以真实感和新面貌。

第三类是改写中国古典作品+结合中国现当代社会现实的重写或改写之作,如《鹤止步》、《孔雀的呐喊》,以古典笔记小说或经典传奇故事为蓝本,加以改写或重写,融入当今或现代社会现实因素,赋予原著以时代感或新生命。

第四类作品则是以传奇故事的方式写成的,如“上海三部曲”、《绿袖子》等,虚构色彩很浓,虽然虹影极力强调这些作品有其真实性和历史感,但它们明显生活气息不足。

以上分类概括了虹影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除少量与现实生活结合得较紧、生活气息较浓郁的作品之外,虹影创作大致是遵循史料+想象+传奇或+游记的写作套路,这决定了其作品生活厚重感不足,虽然好看、可读性较强,但文学价值有待提高。

虹影迄今所走过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学习写作到《背叛之夏》(1992)完成,虹影处在创作摸索阶段。具体表现为她想学习先锋式的创作风格,甚至有时冒充先锋,但事实证明其模仿之路并不成功。

第二阶段,以《饥饿的女儿》(1997)的出版为标志。虹影回归自我,不再盲目模仿。该小说回到现实,深入底层,没有写“”给知识精英所造成的迫害与痛苦,而是着重写“”时期底层人民――那些非知识精英们的生存状态,写“”给普通人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说这部自传体小说是虹影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3篇

一、人人参与,蓬勃开展。

本学期读书活动中,全班四十多名学生人人参与,热情高涨。各学生利用课余,课外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读书活动,整个班级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而且,本次活动目标明确,措施到位,确保了读书社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成功建立了班级图书室

小学生读课外书,与一般成人的喜好不同,如果以家长的标准购置图书,常常不能起到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的作用。开展活动时我指导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正确地选择读物。此阶段,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大部分常用汉字,他们能看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更持久,因此,孩子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较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因此,节奏感强、富有变化的儿童读物尤其受到孩子的欢迎。此阶段,儿童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概念系统逐渐开始形成。为了使儿童建立正确的概念,家长必须注意儿童读物中所表达的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因而我班捐书热情十分高涨,班级存书量也非常可观。

三、出现了可喜的阅读现象

儿童开始发现阅读是一种享受,希望阅读时不被打扰,喜欢独自阅读或在笔记本上随意涂鸦写作。有些儿童因阅读能力与兴趣不断增长,变成一个“贪婪”的读者。喜欢童话类儿童读物。

喜欢读描述他人受苦、哀伤的读物。喜欢描写残疾人自强不息、身残志不残的故事。喜欢传记类读物。对描写过去历史、遥远的地方或未来生活情景的读物尤感兴趣。喜欢节奏明快、富有刺激的故事。喜欢神秘性、创造性的故事。喜欢“如何做”、“为什么”之类的儿童读物。

喜欢收集或与人交换儿童读物。喜欢科学类儿童读物。读完后,喜欢与他人讨论读物内容。喜欢读伙伴读过的读物。

四、在读书中认真开展评价活动。

第4篇

摘 要:本文对初中语文鲁迅作品《孔乙己》进行解读,一方面探讨鲁迅创作的初衷,另一方面通过叙述者的选择探讨其中蕴育的深刻思想以及鲁迅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孔乙己》;创作初衷、“余裕”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了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关于如何解读这篇小说、《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编者在教参中给教师提供了以下三种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原因和前景。 第二种意见认为表现了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根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遵从固有的心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生活吞噬。 第三种观点认为作品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通过描写周围群众对孔乙己的态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 以上三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我想要从作者创作本小说的初衷谈起。下面我们从两个问题入手来探讨《孔乙己》主旨。

第一、孔乙己为什么可笑?《孔乙己》是鲁迅1919年的短篇小说,是写完《狂人日记》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写出的第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历来论者讨论的主要集中在教参中的第三种观点上。而刘玉凯先生认为鲁迅在自己写的《文末附记》中的话非常重要,也是理解鲁迅创作这篇小说初衷的关键,鲁迅在文中说“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意思”,也就是说,鲁迅的初衷仅仅在于展现一种别样的生活,即“或一种生活”,这与我们通常的“一种生活”是不同的,它们分属于两种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场。“文中的丁举人、孔乙己、短衣帮、掌柜的各由自己的身份地位规定了自己的‘语言场’。守住自己的名分,才是被大家认定的秩序”[1]p211。文中对孔乙己有一句经典的概括,“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的思想、行为、语言都是封建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自认为和丁举人等都是读书人,都是高人一等的。但他的实际是地位、经济情况都决定了他实际和“短衣帮”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他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他满口的之乎者也决定了他与短衣帮们的冲突和隔膜。而“学而优则仕”的老观念使孔乙己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丁举人”,但遗憾的是他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所以在丁举人一类的人眼里,孔乙己也仍然是不名一文的“短衣帮”、下等人,因此,孔乙己在两个语言场中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地位,因而才显得可笑。试想,如果孔乙己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不再迷信学而优则仕,他肯去像普通下等人那样去喝酒、去劳动,比如去拉车,那还有人笑话他吗?我想没有,至少他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拥有了自己的语言场,是被认同的。王富仁先生也谈到了三个世界的概念“时至今日,我们的社会仍是由三个世界构成的:权力的世界,金钱的世界,劳动的世界。这三个世界各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而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在哪个世界里都找不到适于自己的位置,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在这三个世界中得不到承认和理解。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力的世界、金钱的世界和劳动的世界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自己的‘身份’,但它仍要生存,并且只能靠‘文化’生存。‘长衫’是文化的象征,‘之乎者也’是文化的表现,都还不是‘文化’本身,因而也没有实际的用途,在社会上混不到饭吃。‘文化’有多种用途,它可以掌权、用权,但在这方面,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比孔乙己更有经验,更有‘文化’,不需要孔乙己的帮助;‘文化’可以记账、算账,从事经营活动,但掌柜的自己也有‘文化’,也能记账、算账,不需要孔乙己的服务。而那些短衫顾客则是不需要文化的。孔乙己的‘文化’也就只剩下‘认字’和‘写字’:‘孔乙己在权力世界、经济世界、劳动世界里都得不到同情和理解,都无法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只有儿童对他构不成精神的压抑,所以他对儿童便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也是人性的必然”[2]。所以,丁举人可以议论什么治国平天下的空道理,不可笑;孔乙己在和自己一样的穷读书人圈子中“之乎者也”也不会互相耻笑;短衣帮们站着喝酒而且谈论些“雷公劈死蜈蚣精、闺女生了夜叉”也不可笑。所以,鲁迅的本意似乎是在于写出社会上就有孔乙己这样的一类人,社会、时代变了,可是他们的思想依然固步自封,鲁迅就是要展示出他们的可笑进而批判其糊涂,犹如狠狠地打他一棍,本意要他清醒。通过探讨孔乙己为什么可笑来揭示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

第二、《孔乙己》的叙述者是谁?应该说是小伙计,准确地说该是在十几岁时曾经当个小伙计的、现在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为什么要选小伙计作为故事的讲述人?鲁迅的叙述技巧有哪些讲究?在高超的叙事艺术中鲁迅为了要表现什么?钱理群在《叙述者的选择》一文中给予了详细地论述。实际上,《孔乙己》体现了鲁迅重要的小说情节模式,那就是“看/被看”的模式,在文中,以小伙计为叙述者即故事讲述人可以更清楚的告诉大家,人在社会上的存在方式是看同时处于被看的地位,即每个人都在自我评价、评价审视他人又同时被别人所观察评判,因此小说中出现几个层次的“看”与“被看”,在每一个层次的看与被看中都体现了不同的思想,同时加上作者作为隐含的评判者也把自己的意见加入其中,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把自己参与其中,支持谁、反对谁。所以作品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作品超越了本意、产生了超越性的阐述空间,而且如此深刻、丰富的思想作者却能够用非常从容的语言表现出来,体现了鲁迅一贯的美学风范,那就是“不逼促”、“余裕”、“从容不迫”。《孔乙己》不仅是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二十世纪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参考文献:

[1]刘玉凯.鲁迅钱钟书平行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8).

[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第5篇

周莲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2000年,其短篇少年小说《雪狼白蹄儿》获全国第八届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2003年,其短篇少年小说《送白狐狸回家》获全国首届“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一等奖。出版有童话集《美人鱼欢欢》,长篇历史故事《将军少年时》,儿童绘本《小黑的秘密》,长篇励志版名人传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爱迪生》《牛顿》《诺贝尔》等,长篇小说《赵尚志传奇》《少年赵尚志》《好总理》,长篇少年小说《青春在左风景在右》《我们的5/6班》《花季不再来》《少年探险王》《走过调皮的日子》等三十多部。

[内容简介]

这是周莲珊历时多年创作的少年武侠故事和少年历险、侦探故事。这次结集出版的《蝙蝠洞历险》,是从数百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23篇作品。这些故事,叙事的角度不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少年儿童美好、时尚、多彩的生活情怀。本书的文字优美,故事有趣,深受全国广大少年读者喜爱。

[精华分享]

少年探险王大卫和助手莫里,在亚马逊土著人部落稍事休息后,再次回到亚马逊丛林。

他们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走了整整一个下午,天快黑的时候,他们来到一个平坦的高地上,开始搭帐篷。

莫里把一块用火烤熟了的肉扔给了那条高大的猎狗,这条猎狗是土著人送给他们的。吃到肉的猎狗用有节奏的叫声,感谢着莫里。

躲在帐篷另一侧的猴子看着主人给猎狗吃肉了,心生嫉妒,嘴里支支吾吾地叫着……

“好好,我把这根香蕉给你……”

猴子捡起地上的香蕉,全神贯注地剥掉香蕉皮,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搭好帐篷后,大卫到丛林中转悠,发现离他们不到500米的地方有一个山洞。他想:“山洞会不会就是土著人说的吸血蝙蝠的洞窟……”

大卫转悠一圈儿回来,天已经黑了。

莫里用火烤熟了生肉,招呼大卫过来吃。大卫回头一看,用火烤的生豹子肉,黑乎乎的,还渗着血水……尽管大卫没有一点儿胃口,可他还是要吃。因为在丛林中能吃一顿用火烤熟的肉,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吃完了晚饭,莫里在篝火旁修理她那把弓箭。过了一会儿,她又忙着擦拭那把从非洲丛林部落带过来的刀。

大卫借着火光,看着一份介绍亚马逊丛林吸血蝙蝠的报纸。这种神秘的蝙蝠其实是野生蝙蝠的变种,行动诡秘,攻击力强。

地处赤道的亚马逊雨林地带气候炎热,雨水充沛。丛林中的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基因变异等特点。吸血蝙蝠就是丛林中的恶魔,它们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几只甚至是几十只一起出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人或动物的血吸干,导致人或动物迅速死亡。

在夜幕笼罩下,亚马逊丛林显得有些恐怖。夜间捕猎的野兽,为了争夺猎物,发出撕心裂肺的怒吼和嘶鸣。潜伏在沼泽中守株待兔的鳄鱼,瞪着一双小眼睛,伺机对附近的猎物发起攻击。飞鸟在丛林间来回飞,寻觅食物或者夜游的同伴儿……

大卫和莫里的帐篷边的篝火,一直在熊熊地燃烧着。篝火将丛林附近的地域照得如同白昼。害怕光亮的野兽离这堆篝火远远的,它们知道燃烧的火很危险。

直到后半夜,帐篷外燃烧的火渐渐地熄灭了……丛林又恢复了往日的黑暗,夜又成了野兽们的天堂。

大卫半睡半醒,突然听到帐篷外的猎狗大声地叫了起来。接着,大卫听到猎狗开始痛苦地起来……大卫和莫里冲出帐篷,看到那条凶猛的猎狗已经死了。莫里仔细地察看猎狗的身体,希望能找到导致猎狗死亡的线索。可是,莫里什么也没有发现。

大卫观察了很久,淡定地对莫里说:“猎狗的死亡,肯定和亚马逊丛林生物有关……”

这时候,在帐篷边的那只猴子“吱吱”地叫起来,两只上肢做出一双翅膀飞翔的样子。

莫里来到那只猴子身边,拍了拍它的肩膀,示意它不要怕。可是,猴子依然不停地叫着。大卫走过来安慰猴子,让它坚守岗位。

大卫和莫里回到帐篷里休息。

到了后半夜,帐篷外传来那只猴子一阵接一阵尖利的叫声。大卫马上走出帐篷,一手拿着自卫的武器,一手拿着手电。

就在大卫的手电发出光源的一瞬间,莫里发现十几双巨大的翅膀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猴子像那条猎狗一样神秘地死亡了,这似乎预示着某种危险已经将他们包围了。

轰隆隆的雷声响了起来,热带丛林的雨,说下就下,并且越下越大。

暴雨形成了山洪,把大卫他们搭建的帐篷冲垮了。

更加糟糕的是,亚马逊河水暴涨。如果不及时转移,大卫他们将会被河水淹没。大卫和莫里马上带上探险需要的物品向附近的那个山洞转移。

他们分头行动,莫里从一条开阔平坦的路撤离,大卫走的是一条近路,更多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果然不出所料,就在大卫靠近洞口时,危险发生了。随着“扑通”一声巨响,大卫落入了山洞边的一个陷阱。大卫感到头皮发麻,寒气逼人。

一道闪电过后,清脆的雷声响了起来。借着闪电的亮光,大卫发现陷阱里还有一条肚子鼓鼓的美洲蟒蛇。他知道美洲蟒蛇吃饱了以后是不会轻易伤害任何动物的,包括人。美洲蟒蛇用无助的目光瞅着大卫。其实,大卫和莫里在进入亚马逊丛林探险时,就随身带着对付美洲蟒蛇的工具——硫磺粉,这是最有效的制服美洲蟒蛇的药……

大卫一边望着美洲蟒蛇,一边思索着逃出陷阱的办法。

莫里发现大卫掉进陷阱后,急得团团转,没有一点儿办法。

这时候,莫里看见不远处有两只凶狠的眼睛紧盯着她,她意识到那是凶狠的美洲豹。她豪不犹豫地把身上携带的那只毒箭射向美洲豹。

黑夜中,朝莫里飞奔而来的美洲豹发出凄惨的叫声,软绵绵地倒在地上。

莫里来自非洲,曾和凶猛的非洲狮子搏斗过,但是,还从来没有和美洲豹交过手。现在,莫里射出的致命的一箭,射杀了美洲豹,验证了她的箭法十分厉害。在关键时刻,莫里靠勇敢和智慧战胜了美洲豹。

莫里四处寻找可以搭救大卫的工具。她发现一棵高大的枯树倒在离洞口不远处。她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那棵高大的枯树顺势滚到十几米深的陷阱里。

大卫在陷阱的底部把莫里放下来的枯树移到那条美洲蟒蛇跟前,示意它顺着枯树爬上去。那条美洲蟒蛇用头在大卫的身上蹭了蹭,表达它的感激之情。接着,它顺着那棵枯树爬出了陷阱。

大卫开始往上爬,刚爬到一半时,体力不支,掉了下来。

美洲蟒蛇看到大卫爬到半道又掉下去了,马上把自己的长尾巴顺着枯树伸下来。

大卫开始第二次攀爬。当他爬到上次掉下来的那个地方时,莫里将一根藤条扔了下来。大卫将藤条绑在腰间,然后用双手抱住了美洲蟒蛇的尾巴。莫里使劲拽那根藤条,加上有美洲蟒蛇粗壮的尾巴帮忙,大卫终于上来了。

那条被搭救的蟒蛇没有离开,而是随着大卫和莫里进了山洞。

明明知道山洞里有危险,大卫和莫里不得已还要走进去,因为亚马逊河水还在猛涨,他们搭帐篷的地方已经被淹没了。

大卫和莫里靠在山洞的一个角落眯起眼睛开始休息,那条美洲蟒蛇却始终睁着眼睛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充当他们的警卫。

夜深了,睡梦中的大卫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向他飞来。他一下子醒了,惊叫道:“不好!吸血蝙蝠……”

就在吸血蝙蝠准备偷袭大卫和莫里时,美洲蟒蛇迅速出击,和美洲蟒蛇发生激战。大卫把准备对付蟒蛇的硫磺粉,向吸血蝙蝠喷射。

经过长时间激战,双方没有分出胜负。这山洞是吸血蝙蝠的领地,它们岂能善罢甘休。

大卫和莫里决定主动撤出危险重重的山洞,美洲蟒蛇却越战越勇,因为它可以边战边品尝美食。

第6篇

作者简介

【美】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1849-1924)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出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而后移民美国的伯内特,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从十几岁开始,弗朗西斯便撰写短篇小说与故事,18岁时,伯内特就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故事作品。1877年,她的长篇小说《劳莉的那个少女》初获成功,1886年,她的儿童小说《小公爵方特洛伊》出版,名噪一时,成为该年美国三大畅销书之一,从此跻身畅销书作家。他一生中著有50部小说与故事集,以及七本剧作。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以自己的创作让世人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位男孩都可以有快乐的童年,每位女孩也都是最美的公主。

内容简介

《秘密花园》记述的是一位名叫马莉的小女孩因为父母双亡来到了姑父的庄园,庄园中有神秘的古宅和荒废很久的花园,马莉心中充满了各种疑惑,总想弄清楚所有的事情。而她无意中获得了花园的钥匙,并且在知更鸟的指导下找到隐藏的小门进入到了花园。在这个花园里,她和农户的儿子迪肯――一个聪明能干,会和很多动物说话的小男孩,一起为这个花园松土栽种施肥。后来,庄园主的儿子柯林――一个多病、瘦弱、脾气暴躁的小男孩,也参加了进来。最后,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马莉和柯林也改掉了所有讨人厌的坏毛病,长成了漂亮的姑娘和健壮的小伙子。

这是一部展现孩子心灵的魔法书。伯内特夫人擅长写儿童故事。书中常常流露童真、浪漫的色彩,再加上充满童趣的情节以及著重人性的光明与温暖,使这本书老少皆宜,它不仅改变了许多读者的性格,而且影响了两位诺贝尔奖作家――T.S.艾略特和D.H.劳伦斯。与《圣经》、《小王子》等一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图书”。

先睹为快

这场雨持续了一星期,今天终于放晴,阳光普照大地。尽管这些日子没有机会去看神秘花园,也无法见到迪肯,但是马莉过得也挺愉快并不觉得时间难以打发。她每天总有几个小时要和柯林待在一起,聊聊那个酋长、花园、迪肯还有沼泽边上的农庄。他俩还一起看柯林屋里那些书和画册,俩人轮流把书上的内容念给对方听。当柯林兴趣高涨或者感觉特别开心的时候,马莉根本觉不出他身体有病,只要不去注意他那张缺少血色的脸。

“你是个狡猾的小家伙,那天夜里你听到有动静就下床去探个究竟,随后你们就彼此认识了,”有一天迈德洛克太太这样说道,“不过,不能不说这也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好运。自从你俩做了朋友,柯林的脾气不像以前那样暴虐了。他的护士因为受不了他正准备辞工不干呢,可现在她说她已经不介意继续留下来了,是你帮了她个大忙。”

在和柯林交谈的过程中,马莉尽可能小心不触及到神秘花园。她还需要对柯林做进一步试探,她很清楚试探的方式不能过于直接。一开始也就是她刚喜欢和柯林接触的时候,她想知道柯林是不是那种不会轻易泄密的人。虽然柯林和迪肯是两种类型的人,但明显可以看出来他也愿意守住花园的秘密不让外人知道,基于这一点马莉觉得他还是可以信任的,但是毕竟俩人接触的时间尚短,马莉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她需要探明的第二件事是,假设柯林是可以信任的,可不可以把他也带进神秘花园而不被别人发现。那个名医说过柯林需要新鲜空气,而他本人也乐意去神秘花园呼吸新鲜空气。也许当他见到了迪肯、知更鸟和那些茁壮成长的花草树木就不会老想着死了。马莉最近照过镜子,也明显感到了现在的自己和刚来时的不同,可以说自己变得好看了,而且玛莎也这样认为。

“沼泽里的空气已经在你身上发生了作用,”几天前玛莎说道,“你现在不那么面黄肌瘦了,甚至你的头发也不像原来那样稀薄了,估计你有新头发长出来了。”

“就像我一样,”马莉说道:“正变得强壮结实,我相信我的头发还会长。”

第7篇

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被夹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很整齐的细碎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黑蚂蚁这才看清楚,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小得像蚂蚁。”字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我是蚂蚁。哦,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黑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黑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的样子跳跳舞、串串门。这多快乐呀!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这本她原本看厌烦的旧书,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就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是的,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得太远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

第8篇

一、创设良好氛围,使学生热爱阅读

1.我在班里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这些书必须是孩子喜欢的,适应学生的读书能力。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2.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家长在家中摆满各种有趣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

3.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们个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再告之孩子,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学生被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的诱惑,使学生主动去进行阅读,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4.“放任自读”任其读。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由学生自主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点燃心灵的火花。

5.定向选择读物,培养阅读兴趣

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其阅读的倾向,阅读的兴趣亦有所不同。试想:低年级学生面对一些含义深刻,意味隽永的读物,何趣之有?而高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浅白易懂的读物又觉得味儿不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向学生推荐读物。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倾向为短篇,完整的故事,幻想性题材的故事,幽默、意外的故事结局;中年级儿童阅读倾向为童话类、传记类、富有神秘性、创造性的故事,历史类读物;高年级儿童阅读倾向为游记、传记类,带有悲剧色彩的读物等。据此,教师可将图书分类,分别向低、中、高年级的学生推荐适应于他们心理特点的读物,低年级、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向他们推荐一些童话故事、古诗,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小学生必背古诗》等,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对儿童的吸引力很大,小学生徜徉在其中,往往乐趣无穷。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看些英雄故事、伟人故事、历史故事、科普读物,如《雷锋的故事》、《少年》、《保护人类的家园》等,学生有了自己喜欢的读物,阅读的兴趣就自然会高。

二、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心理的积极因素,不同年龄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一样,我国龚启昌通过比较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儿童最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的六大特质:惊异、生动、动物、谈话、幽默情节。国外有关资料中对儿童阅读兴趣划分了几个时期,其中,日本把儿童阅读发展划分为六个时期:(4-6)岁,图书故事期;(6-8)岁,民间传说期;(8-10)岁,童话期;(10-15)岁,故事期;13岁为文学期;17岁,思想期。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艾伟对儿童阅读兴趣进行了三次实验,结果得出:儿童在阅读中最感兴趣者依次为:儿童故事,惊人的描述与叙述,而对应用文,常识灌输等兴趣索然。由此可见,对阅读兴趣起直接作用的是读物的特质形式,文学体裁,表现主题,描写的侧重面等,而对阅读兴趣有较大影响的外在因素是作家的名声威望,同学和朋友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的态度以及共同爱好的附和,对书中人物的喜好态度等。

三、阅读习惯培养的优势分析

1.课外阅读的实践性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天地远远超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语文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及时地广泛地获得与生活贴近的知识信息。从另一角度看,课堂教学也不能完全承担起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可见,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不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2.课外阅读的自主性

课内所学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也是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涉猎与课内学习相关的读物和网络资料,巩固和完善课内所学;另一方面,在众多的信息资源面前,可以由学生凭个人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课外阅读的创新性

第9篇

最近应孩子要求,仔细读了林海音专集《城南旧事》中的《我们看海去》这一短篇小说。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其时,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小主人公英子缘于偶然的事情,与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成了朋友,在身为儿童的英子看来,他是个和善的老实人,关心弟弟的好哥哥,孝顺父母的好孩子。英子喜欢听他讲故事,与他约定一起“看海去”。但他们的约定永远没法实现了。为了赡养老人,供养弟弟上学,他以收破烂为名,入户盗窃他人财物,虽屡得手,但最终英子的这位“大朋友”被警察拘捕。

小说通过小英子与这位“大朋友”的交往,展示了20世纪初北京的生活画卷和深刻的社会矛盾——为了生存,穷人甚至被逼走上了偷盗的犯罪道路,透过朴实无华的文字,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幽深的忧虑,对下层百姓深刻的同情。文章简短,叙事明快,但涓涓流长,色彩丰富。读后我也有了自己的感慨。

感慨一:优良的环境成就人,恶劣的环境毁掉人。恶劣的社会大环境,使普通民众食不果腹,为了生存只好鸡鸣狗盗,老实忠厚者变成了盗贼小人。国泰民安了,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环境是那么捉弄人啊。学校是个小社会,一个小环境。一所好的学校,一个好的校风,可造就更多优秀的学子;一个早恋成风,放任散漫的学风,就会使孩子恶习成灾,光阴虚度,老来伤悲。可见孟母三迁故事不虚。

感慨二:人具有善恶、美丑等两面性,应当抑恶扬善。“大朋友”是个好儿子、好哥哥,又是个盗贼;他可能是个孝顺儿子,可亲爸爸,又可能是个社会蛀虫,贪赃枉法;他可能是个优秀的表演者,又可能是个肮脏的下三滥;他在校是个勤快的好学生,在家也可能是个懒惰的毛孩子。人性难测?非也!人之本性与角色转换使然。我认为人应该尽量表里如一,严于律己,互敬互爱,向善向美,抑恶扬善,才能创造和谐的社会,造就美好的生存环境。

感慨三:人不可随波逐流,应有道德底线。“大朋友”偷盗是为了家庭的生存,但我反对偷盗行为。再恶劣的社会环境都不是作恶多端的借口,再严酷的威胁利诱都不是追腥逐臭的理由,再穷困潦倒的困境都不是堕落沦丧的滑梯。我们没法学屈原世人皆浊唯我独清而愤而投江,但应该学欧阳修身居庙堂仍独善其身;你可是陈胜揭竿而起,不可是盗跖打家劫舍;你可以是蔡文姬三嫁四婚,不可是李师师尽人可夫;你可以是方舟子专揭人短,不可是宋祖德大嘴喷粪。人应该有做人的道德底线,分清善恶与美丑。

高尔基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我们就多读书读好书读名着,多感想多回味多升华吧。

青岛37中学初二:雪驹

第10篇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就没有文学。有个文学前辈曾这样对我说:“写小说,塑造人物一定要注意细节。细节就好像是零件,没有零件,机器就造不出来。”回想我学习写作的那一摞摞失败的稿件,的确是这样啊。

细节哪里来?要在生活中去寻找、观察,还需要依靠合理的想象去创造。

《我和女儿,还有一只小狗》中的两细节,就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所得:小魑魅魍魉云中毒之后倒在沟坎上,我和妻子去牵它,它不动,丹丹来了,“她走到小白云前,轻声呼唤它;用小棍儿拨去它唇边浓稠的白沫。小白云慢慢睁开眼睛,慢慢地站起来,慢慢地跟着丹丹走回院子。丹丹妈连忙端乘绿豆稀饭,小白云闻了闻,便走到旁边去。我掏出药片,凑近前,它连嗅也不嗅,厌恶地转讨身子……”用不着再作什么说明,小白云和三个人的情感深度通过这个细节就凸现出来了。

当小白云自如不行,要走出院子,找个偏僻的角落死去时,我作了这样的细节描写:“……小白云又偏偏倒倒地向外走去……丹丹呼唤着它,它打个偏儿就站着了……它慢慢地挪到丹丹面前。丹丹爱怜地摩娑着曹的头颈,它舔舔丹丹的手,两股颤抖,又要朝门外走……”这样就更加突出小白云的病态以及它对丹丹的依恋程度,读者读起来才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我参与了抢救我家小白的全过程,上述两个细节是我亲眼所见。当时没有写这篇小说的冲动,几天以后想写了,这两个细节就从我脑子里跳出来,被安装在这里。

有些细节是无法亲眼所见,亲临其境的,这就需要合理想象。我有好些小说是描写旧时川西地域风情的,作品里边的众多细节差不多都是靠儿时生活的积累和典型环境中的合理想象。短篇小说《血染的童子像》是篇获奖作品,被收入1987年全国优秀儿童小说选,评论家称这篇作品“提供了我们感到陌生和神秘的儿童生活和命运的新画面”。作品的故事并不复杂,讲的是十二二岁的小姑娘竹叶,代姑父到几十里外的场镇上去参加童子会,经历千难万险之后终于将一个带血的木雕童子抱回家中,因为劳累和惊吓过度,她在姑父母的哭唤声中慢慢闭上眼睛……作品之所以感人,完全是因为它的陌生场面和逼真细节。

作品的故事和人物都是旧时的,没有现成细节可借鉴,我只得充分搜索和调动我童年生活的记忆,把一些相关的情景梳理出来.找出其中有用的细节;再是向一些曾经抢过童子或是了解童子会的老人请教,尽量询问得细一些,深一些;然后将这些材料在脑海里糅合成一幅整体图画,让画面上的主要人物按自己的思路活动起来,初步演绎出故事的整个轮廓,那些细节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合理想象吧。

“竹叶这才清醒过来,看见人们崩山似的跑。一丈开外的沟坎上,倒着一个汉子,满脸血污,双手紧紧地抱在胸前,但手里分明啥都没有,只有进射的鲜血和三个藕断丝连的指头……他那厚嘴唇抽搐几下,发病似的蹬几下腿,就一动不动了。”

“竹叶手里啥都没有了,但她还是紧紧抱在胸前,就像倒在沟边那个汉子一样。她木木地走着,一刻也不歇。她饿,她渴,她累,她眼神呆滞,步履沉重。人们用异样的目光审视着她:那撕碎的衣衫,散乱的头发,僵直的双手……她,傻子?!”

这两个细节,都是通过搜索整理,再进行揉搓整合而合理想象出来的。没有这一连串的过程,也就没有这样的细节,无法展示抢童子场面的惨烈和小竹叶命运的悲怆,这篇展现川西风情,批判封建文化的小说也就立不起来。

第11篇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Michael Toolan的专著《文学中的语言:文体学导论》,作为一本面向文体学学习者的入门书,为英语文学文本审视提供了新的角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了文学语言学中的核心概念及主题,在细致观察作品的写作技巧的同时,探究语言产生文学效果与意味的种种途径与方式。

《文学中的语言:文体学导论》的重要特点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Toolan为读者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这对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启迪性。作者邀请读者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activities),这构成本书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这种“实践活动”有六个特征:(1) Toolan常常把自己放到一位读者的位置上,跟读者(“我”跟“你”)一起逐步向前走,识别和分析各种相关语言特征,探索它们意在表达什么主题意义。(2)Toolan不断对读者提出问题,要求读者进行各种具体分析,让读者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3)对有的问题,Toolan马上给出了自己的解答,这样有利于读者一步步跟随他进行分析;但对有的问题,他则不是马上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用“§”标示,告诉读者本章最后会有评论或解答,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独立思考的余地:先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再到本章最后将自己的看法与7Foolan的看法相比较和验证。还有一些问题,’Toolan则完全交给读者去分析和回答。(4)Toolan有时有意不将文体分析进行到底,而是要求读者在书中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探讨。(5)引导读者进行作品之间的比较,通过对照来更好地看清单个作品的效果。为了促进读者独立思考。(6)在实践活动中,时而出现“暂停”的(长)方形格子,用于简要解释某个首次出现的语言学术语,帮助对语言学不熟悉的读者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语言的基本运作方式。”

《文学中的语言:文体学导论》内容翔实、涵盖面广

本书共有九章。第一章为后面的八章铺路,主要由三个“实践活动”组

成,前两个分别引导读者对l?hilip Larkin的《这里》。和Margaret Atwood的《这是一张我的照片》这两首诗展开分析,并对这两首虽创作时间相近,但写作特点大相径庭的诗进行比较。’Toolan指出,以文体学的思维方式作分析时,会特别关注下面这些语言走向和结构特征:语言模型(pattern)、词语或结构方

面的重复、不符合语法或伸展语言(1anguage.stretching)的结构,或内容和表

达上的较大范围的对照。第三个实践活动涉及对同一诗人笔下两首诗的比较。本书的第二至第九章分别围绕语言结构和语言运作的八个重要话题展开讨论,每章聚焦于一个话题;分析素材有诗歌、短篇故事、长篇故事节选、戏剧片段、广告、访谈等等。第二章围绕“句间衔接”(cohesion)这一话题展开,这是连接句子以组成语篇的一种语言手段。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6期2013年第4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7roolan通过盖房子的生动比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句间衔接”这一语言学概念,并系统介绍了“句间衔接”的四种基本方式: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词汇衔接(1exical cohesion)。第三章聚焦于情态和态度(modality and attitude)。第四章聚焦于及物性过程和过程的参与者(transitivity processes and participants)。第五章题为“记录言语和思想”(Recording Speech and Thought),涉及如何通过对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言语行为的叙述体等不同表达形式的选择来表达人物的言语和思想。第六章题为“叙事结构”(.Narrative Structure)。看到这样的标题,读者可能会想到叙事学,实际上本章仅仅涉及了社会语言学家William Labov的口头叙事分析模式。第七章聚焦于词语的选择。第八章将注意力从诗歌和小说转向了戏剧中的会话。第九章聚焦于语言表达中的“预设”(presupposition)。7roolan首先从背景(较为隐蔽)和前景(较为突出)的对照人手,解释了“预设”与“断言”之间的对照关系;然后介绍了创造或者触发“预设”的各种词汇和语法成分;并且区分了“预设”与“蕴含”

(entailment)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文学中的语言:文体学导论》特色鲜明,通过大量的实例:诗歌、短篇小说、长篇文选、广告以及儿童作品为实践活动素材,引导读者使用语言学术语进行文本分析。此书不但适合读者自学,而且对从事文学文体学教学及研究的教师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Toolan笔下专业性很强的《小说文体学》(1990)W相对照,本书的可读性很强,论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作者把自己放到读者的位置上,一步步帮助读者在分析中往前推进,同时通过提出各种问题让读者自己解答,充分调动读者的积极性,给读者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相信这本书会受到我国众多文体学教学者、学习者和爱好者的欢迎。”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人武学院)

第12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名著阅读,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整本书形式出现。与短篇作品相比,适于儿童阅读的名著往往叙事结构更为繁复,人物性格更为复杂,主题更为多元。如果仅仅是让阅读经验尚浅的学生囫囵吞枣式地自由阅读,没有充分地去感受、想象、理解,就难以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深层建构。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共读的基础上,采用适切的阅读策略展开读书交流,细品文本之味。下面,笔者就以《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书交流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比较”策略,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阅读这一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一、比较目录,体察编排之意味

“会看书的人看中目录,善读书的人善用目录。”目录,在一本书中,绝不仅仅只起到检索作用,它呈现的是整本书的内容和结构,因此,在名著阅读的交流中,目录是必不可少的讨论点。在不同的书籍中,目录的编排也有不少巧思,而这一点,往往会被刚步入阅读天地的小读者们忽略。笔者进行名著阅读指导时,一般会将目录的阅读放在导读环节,让学生对全书的架构有个整体的感知。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回头再读目录。此时的重读,会让小读者自然地将目录与书中的人物、情节勾连,产生联想、顿悟,也许又会有新的发现,体察到新的意味。以下是笔者和学生一起重读目录的交流。笔者先提出:现在我们一起回过头来再读读目录,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出示《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的目录)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我发现开头第一章是《东风》,最后一章是《西风》,写了玛丽阿姨随东风而来,随西风而去,刚好前后照应。有的说,我发现每一章都分别讲了一个故事。还有的笑着补充,我一听他读目录,就联想到书上的故事,特别神奇。教师紧接着出示《长袜子皮皮》一书的目录,引导学生比较:“这是我们之前一起共读的《长袜子皮皮》。同学们将这两本书的目录比比看,这两本书的目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饶有趣味地睁大眼睛细细比较,一会儿就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有的说,《长袜子皮皮》这本书的每一条目录开头都有“皮皮”,而《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书上的目录没有。有的说这两本书目录的相同之处都是一条目录讲述一个故事。笔者针对学生的发言提出一个问题: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本书的作者不像《长袜子皮皮》一样安排目录呢?那不是更一目了然?学生陷入思考。个别学生慢慢地举手了:“老师常常说写文章要与众不同,我想,目录安排也应该这样的吧?”“玛丽阿姨和皮皮不一样,皮皮大大咧咧,什么事都无所谓;玛丽阿姨神神秘秘,施了魔法后总是不承认是她自己干的。如果每一条目录都是玛丽阿姨开头的话,那她的故事就没有神秘感了!”……学生们联系自身的阅读经验,对两份目录异同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综合,直观感受到目录提纲挈领的重要地位、目录与内容风格一致的编排特点,并能通过自己的直觉,发现还可以通过目录这条隐性的线索去探究、把握小说主角的个性特点。

二、比较人物,体验不同之情味

小说是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因而,对小说人物的品评是阅读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跳出品评人物的标签化窠臼,真正走进书本,感悟书中人物的独特魅力呢?笔者通过相同身份的求异比较、相同角色的前后比较,凸显主角个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 横向比较见差异。在《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中,玛丽阿姨的身份是班克斯家的保姆。可这个保姆完全刷新了我们对保姆的固有认知,她神通广大,给文中另外两个角色――简和迈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奇遇与快乐。如何让学生充分感知玛丽阿姨的奇妙魅力呢?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找不同”的学习单:“同学们,读完这本书后,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玛丽阿姨和日常的保姆有哪些不一样?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多!”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找不同”当中,而后开始争先恐后地汇报:“玛丽阿姨特别神通广大,她有魔法,上楼居然是坐着滑滑梯滑上去的!她有一个提包,里面什么都有。她会听得懂动物的语言,平时的保姆不可能有这些本领。”“平时的保姆只做家务活,玛丽阿姨不仅做家务活,还会带简和迈克出去玩,给他们带来很多快乐。”……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对玛丽阿姨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2. 纵向比较见成长。除了玛丽阿姨,文中的简和迈克,也是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一开始极为淘气,气走了一个又一个保姆。可他们在玛丽阿姨严格要求和关怀备至下,却奇迹般地发生了改变。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故事的最后部分――当玛丽阿姨随西风而去,两个孩子耐人寻味的表现,让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比较简和迈克前后的变化。经过比较阅读,学生们对“姐弟俩已经不再是淘气的孩子,迈克学会了坚强,简懂得照顾弟弟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进一步追问:“这两个孩子的变化与玛丽阿姨的到来有没有关系?”这比较之后的追问,犹如学生深层阅读的助推器,促进他们再一次回到文本,将姐弟俩的变化与玛丽阿姨的言行联结,进一步感受到玛丽阿姨的神奇不仅在于她的魔力,还有她给予姐弟俩的爱。是这份爱的滋润,让姐弟俩获得了心灵的成长。两次比较之后的讨论,丰富了学生对文本人物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自主建构。

三、比较写法,感受幻想小说之奇味

“幻想小说是以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关于宇宙的真理。”“在儿童文学中,幻想型作品一直是一枝独秀,支举着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举凡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恐怕半数以上都是幻想型作品。”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幻想小说正是他们的最爱。如何设计好恰当的话题,让他们能够对幻想小说之奇有个初步的体验呢?笔者采用了不同文类作品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和《长袜子皮皮》都是围绕主人公讲故事的,可这两本书的作者讲故事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皮皮的故事,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而《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的作者特拉芙斯,用她奇特的想象力,让玛丽阿姨带着简和迈克,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中快乐游走。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你们觉得这本书还有哪些故事读起来特别奇特,是《长袜子皮皮》一书里面不可能发生的呢?学生的答案很丰富:会跳舞的红母牛,听懂人话的小狗安德鲁,能把天上的星星变成姜饼上的金星……接着,笔者又问道:在特拉芙斯的笔下,万事万物都有生命,都有情感。她笔下的动物,也常常是语出惊人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读到这样奇特的句子呢?学生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一比较,学生便可直观感知写实小说与幻想小说讲故事方式的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奇特体验,能激起他们对幻想小说描写的那个未知的、虚构的、丰富的想象世界的憧憬,并借此踏上乐此不疲的阅读与创作之旅!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