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平面布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交通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探索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符合社会需求,具有我国教育特点的适用人才是目前工科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依托省部共建示范实验室和国家级土木工程示范实验室平台,建立全国性的路基路面实验检测技术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科研及对外服务的自筹部分经费,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添置、更新设备,保障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建设路基路面实训平台前,对平台的平面布局进行科学的布置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路基路面实训平台的平面布局必须注重实验场地和环境的改善,实验室进行部分实验时有粉尘大、噪声大、污染大等特点,因此,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专门划分了独立区域供实验室使用,并进行防尘、防噪及防污染等设计,实验室工作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试验室选址和建筑形式要考虑安全、环保及施工要求等因素。工地试验室根据相关要求,宜选建在拌和场或项目部内,选建在拌和场内时,应选在迎风位不得选在下风位,且宜离拌和机距离150m以上。
各功能室配有相应的试验室管理制度,每一台试验仪器均配有相应的试验仪器操作规程及管理负责人,仪器使用台帐随仪器挂放。仪器设备均应建立维修台账,统一装入相应仪器档案内,并存放于资料室内。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统一用框图上墙。仪器设备状态标识分“合格”、“准用”和“停用”三种状态,以“绿”、“黄”和“红”三种颜色表示。试验室的用电量应根据设备用电量计算,采用集中配电控制。电路必须安全接地,标养室的电路开关及灯具必须有防潮装置,大型设备、精密设备和大功率设备尽量设专用线路。
给、排水布置原则如下:需用水的试验室,合理布置供水管道、下水管道,给、排水管道采用PVC管,大小根据用水量确定。集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室的下水道都必须设置沉淀池,防止堵塞。
仪器设备的安装原则如下:一般设备放置在案台或地面上,调整放置水平即可使用;凡是带地脚螺孔的设备,都应砌筑基座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设备时,设备的放置高度、正面朝向以便于操作、维修为前提,彼此之间有干扰的设备尽量远离。除沥青混合料试验室外,其余功能试验室与办公室均需配置冷暖空调。
各功能室应该按照“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整洁美观”的原则进行科学布置。根据每个试验室的特点,制作相应的试验室管理制度和相应试验设备的操作规程,并装裱上墙。在试验室合理设置试验工作台,工作台高75cm,宽度60c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工作台面贴瓷砖后垫5mm厚黑色橡胶垫;试验工作台柜必须安装柜门,可根据需要设置隔层,边框和柜门颜色应和试验室的整体装修风格一致,全线统一。在试验工作台设置水池,水池宜设置在试验台的角落,水池上沿宜同操作台等高。试验室内部电路应科学合理布置,每个设备插座应该接地并单独设置空气开关,以确保仪器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
图1 路基路面实训平台平面布局图
路基路面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目标是以工科为主改革现有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凝练并构建实训平台,组成教学团队,进而组建产、学、研训练基地。平台将考虑进一步扩大行业在岗人员培训规模,开展不同类型、不同期限、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在原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建立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库、考核标准,开发培训教材、开展考评员培训等工作,构建行业共享型职业技能鉴定的教学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培良,蒋林华. 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改革 [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 68-69.
[2]陈梅,马丹. 全仿真污水处理实训平台的建设[J].自动化仪表, 2010,(8):58-60.
[3]恽超,王磊. 通过科研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科技信息,2010, (8) : 51-52.
当开采深度小于200m时,安全距离不宜小于最大开采深度;当开采深度大于200m时,安全距离不宜小于200m,工业场地选择需避开露天坑及其排土场一定安全距离。”鼎鑫煤矿工业场地选址在井田中部偏南,露天采区南侧,排土场西侧。该处场址地势开阔平坦,无不良地质现象,利于生产系统集中布置,同时考虑浅部露天煤矿生产的需要,统筹兼顾,避免相互干扰和影响。矸石周转场利用工业场地东南侧的露天排土场,减少新增用地。
明确各功能分区,减少物流、人流交叉明确工业场地内功能分区,可以是场区布局紧凑合理,以减少工业场地占地面积。阜康矿区鼎鑫煤矿工业场地分为场前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选煤厂及风井区。生产区及选煤厂布置靠工业场地东北侧,靠近外部公路,减少煤炭运输长度同时减少场内运煤道路布置以节约煤矿工业场地占地。风井区布置在工业场地南侧靠近围墙布置,由于风井区内瓦斯泵站与其他主要建筑物距离要求较远,通过将风井区布置在场区角落有利于减少因安全距离要求而引起的工业场地浪费。场前区以及辅助生产区均按集中布置有利于职工工作、生活分离,减少物流、人流交叉,提高场地利用率。
扩大生产协作,采用先进技术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技术,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车间单位面积产量指标;尽量采用大倾角皮带,缩短输煤走廊长度,以提高场地利用率。煤矿工业场地设计中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走专业化、协作化及科学化的道路。不重复建设,不重复利用地,已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鼎鑫煤矿地面生产系统考虑井工开采的同时兼顾露天开采。矿井开采的原煤经过筛分洗选后进入储装系统,然后直接由汽车装车外销。煤矿工业场地西侧设置露天来煤受煤坑,露天开采的原煤经受煤坑直接进入上仓皮带,进入选煤厂进行洗选。地面生产系统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繁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生产工艺,同时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工业场地占地。
充分利用地形,提高用地效率总平面设计中应地制宜发挥用地效能,在避免大规模土方工程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用土地。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平面布置中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利用现状地形高差减少输煤走廊长度,以节约工业场地占地。利用工业场地现状地形台阶装布置单身宿舍,可以提高单身宿舍采光效果,减少单身宿舍间布置间距。在有压力管道的车间,利用现状地形进行分台布置。如在地势较低的台阶上布置锅炉房、污水处理系统,在地势较高的台阶上布置高位水池,这样可以利用现有地势减少压力管道的敷设,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水泵房设置,以减少场地面积。
合理紧凑布置建(构)筑物合理缩小建筑物的间距,虽然可以使建筑物布置紧凑、节约厂区用地,但由于生产、运输以及防火等要求,一味缩小建筑物间距对于节约用地的效果是不够的。在无特殊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针对同类建筑进行联合布置对于总平面的经济性和紧凑性是有特殊的意义。鼎鑫煤矿平面设计中将器材库与器材棚,压风机房与制单车间、锅炉房与配电间等建筑物进行联合布置,合并成为一个较大的建筑物有利于提高工业场地利用率。厂房的合并除了进行平面方向合并成联合厂房外,还可以进行竖向方向合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的发展和应用已经为减少仓库占地面积提供无限可能。鼎鑫煤矿中各建筑物尽可能进行多层布置,通过充分利用空间,扩大建筑使用面积,以有效节约用地。
节约用地在煤矿工业场地设计中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阜康矿区鼎鑫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中通过不同的方面考虑到了如何提高场地利用率。通过对鼎鑫煤矿所采用的节约用地措施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针对节约用地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以缓解煤炭工业发展与农业用地的矛盾。
作者:杨士俊单位: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平面构成;景观园林;形式法则
一、 景观园林整体设计中形式法则的应用
将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应用于景观园林整体设计中,可以提升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在以平面构成手法布置景观时,强调点线面构成关系的同时,要求运用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和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1、 多样与统一
"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形式要素具有差异性和对比性,"统一"是指这种多样性的协调一致。统一是秩序和协调,多样是差异和变化,有变化则会显得丰富。多样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构图最概括、最本质、最基本的法则,是形式美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把众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获得了和谐的效果,这就是多样统一。
景观园林的多样与统一表现在景点和空间要素的布置上,各个景点有主次之分,如一个重点景物需其他配景衬托。而景观要素在外形、材质和色彩等方面也存在多样性和统一性,如大树配植矮篱,更凸显矮篱的小巧精致;曲线要素与直线要素对比,更凸显曲线的柔和。景观园林的设计,既要表现形象的多样性,又要体现视觉的整体感,在构图上也要注意空间的协调统一性。
2、 对称与均衡
对称指以一个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线为轴线,将等同的形式和构图均衡地分布于景观空间中,均衡是将不对称的景物取得统一的一种控制手法。对称与均衡原则将各种图形和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视觉效果。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完美、协调、整齐、安定、庄重与严肃的秩序感和美感, 给人以理性的严谨和稳定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由于对称性所具有的秩序性和协调性,历史上封建统治阶层为了凸显皇家的尊贵与庄重,严格地将对称应用于皇家规则式的园林设计中,用来强化礼教和秩序,如故宫、凡尔赛宫。西方园林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其造园手法注重绝对对称均衡;而中国园林则讲究师法自然。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对称性也常被用来强化城市的空间秩序和美感,用均衡、协调、有序的对称性则彰显城市的魅力。
3、 节奏与韵律
事物有秩序的变化或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给人的美感,称为韵律。当某种造型或色彩富有变化地排列组合时,就表现出一种节奏感。韵律是节奏的深化,既有规律又有起伏变化,形式因素的条理与反复表现了一种和谐的变化秩序,从而产生具有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的律动感。
韵律美按其形式特点主要可以分为重复韵律和渐变韵律。重复韵律是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续、重复的排列而形成,各要素之间需保持恒定的距离和关系。如景观园林中墙上的漏窗、等距的行道树,等高等距的路灯或两种树种交替栽种,就是交替的韵律。渐变韵律是连续的要素在重复的过程中在如形状和颜色等一个或几个方面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变化,如景观元素间的距离增加或缩短,形状变大或变小等。
二、 平面构成形式法则在景观园林平面布局中的应用
景观平面布局称为平面构图,是在平面上确定每一个空间要素的位置,并将其按照形式美法则进行组合, 使之共存于统一的整体之中,从而产生视觉美感并传达设计的情感理念。景观平面布局是将地面铺装、建筑小品、水景和植物等元素以平面的形态从景观空间中抽象出来加以布局和整理,从而形成景观平面图。景观园林由于受到人视觉规律的制约,必须从人的视觉习惯和审美规律出发实现其功能和形式的设计,在平面布局中表现尤其明显。
1、 对称
对称具有均衡、完整的特征,可以给人一种轻松的心理反应,使受众处于良好的视觉平衡状态中,体验美的感受。
在景观平面布局中有两种基本对称方式,一种是所有要素组合都沿着一条直线形成轴线对称构图,另一种是通过一个中心点形成辐射式对称。对称以其严谨、整齐和平稳的个性表现了庄重的意义,常被用于纪念性景观和标志性景观的设计中。
对称在用于景观园林的整体布局中,有明显的轴线设计,对称以其严谨的构图,使整个景观具有人性化的严肃感,通常用于市政广场和纪念性公园。对称在用于局部构图时有明显的轴线或者对称点,如景观空间出入口和道路两侧等处的对称设计。
2、 重复
重复构成体现的主要是秩序和节奏感,但绝对的重复显得呆板,则需要在秩序的基础上增加变化,使得形象更丰富更有表现力。
景观园林平面布局中的重复是指具体的景观要素按一定规律进行重复布置的方式。在景观园林设计中,重复法则经常表现为点、线、面造型要素的重复,最常见的重复应用是在进行景观配置时,如景观树有规律地重复栽植,或地面铺装、座椅、路灯有规律地排列等。在景观空间设计中使用重复的构成规律能加深观赏者对景观环境的印象,深化景观的设计主题,产生秩序的美感。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大部分景观要素都可以作为重复构图的基本单元,如植物的重复、置石的重复、座椅的重复、路灯的重复等。除此之外,景观平面构图中,可以将具体空间要素抽象化,按照形式美法则设计为美观的平面要素,以最简单的重复形式将众多的要素规律化排列,使其具有韵律感。
3、 对比
在构图学中,对比是指有效地运用差异,形成视觉上的张力,给人以强烈和清晰的感觉。点、线、面造型要素的对比是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对比形式。在景观园林艺术中对比的方面有很多,如明暗对比,幽暗的廊道和明亮的庭院;体量对比,小空间与大空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方向对比,水平、垂直、倾斜;虚实对比,厚重的墙体与疏朗的漏窗,山和水,植物和建筑;色彩对比,黑和白、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质感对比,粗糙和细腻、柔软和坚硬;以及动静对比和疏密对比等等。
三、 结语
景观园林设计是一种对环境的感官设计,首先是通过它的外在形式和视觉美感传达给大众。点线面造型元素通过平面构成形式法则将景观设计中的景点、道路以及整个空间格局合理地进行分配布置,形成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和韵律的空间艺术效果,进一步证明了平面构成形式法则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毅柳,王文权. 平面构成[M]//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8.
[2] 阿苏荣. 风景园林设计与平面构成[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3] 王珊珊,尤子.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造型要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上, 2012, 第8期:68-69. DOI:doi:10.3969/j.issn.1003-2592.2012.08.020.
[4] 叶姗虹. 基于平面构成理论的生态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3.
[5] 周际. 平面构成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3期:25-26. DOI:doi:10.3969/j.issn.1671-0517.2010.03.014.
[6] 翟幼林. 环境艺术设计的几点基本特征[J]. 大艺术, 2006, 01期:4-6.
1.1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
建筑的平面布局在建筑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个建筑拥有良好的平面布局该建筑的使用功能也必然很好,而且平面布局布置的是否合理对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考虑建筑设计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第一步就是要保证建筑的刚性程度和建筑结构的质量,在布置上要求二者有着相互的对称性,避免结构受力产生严重的变形状况产生。抗震受力墙一定要与抗震结构相互协调,刚度较大的建筑空间楼板还有高强度电梯的安置尽可能的放在建筑的中心位置,防止建筑发生扭转效应。进行平面布局设计时,不能忽略建筑结构中抗侧移结构布局需要注意的因素,保证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的抗震性能都不会受到任何不利的影响,使建筑的抗震设计能够完美的发挥出其技术的优良特点。
1.2建筑的纵向布局设计
纵向布局中包含的内容较少,主要包括建筑工程中外沿的高度设计,还有建筑结构的质量以及建筑物整体的刚度布置。无论建筑的使用功能是房屋建筑还是商业建筑,也不论建筑是高层建筑还是多层建筑,在纵向布局中都会涉及到这些问题。设计师再设计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规范,严格控制建筑物沿与建筑刚度的比值,对于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要遵守两点:第一剪力墙的分布要十分均匀,第二点对于剪力墙的构建一定要贯穿整个建筑一直延伸到建筑的底部,一定要避免中间发生断裂的情况。
1.3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
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的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的设计。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中,要使建筑平面和建筑空间在形状上,既规则又简洁。建筑的平面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方形等,这样的形状能够提高建筑抗震的水平。在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中,要避免凹凸行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对建筑抗震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严重是还会出现扭转效应。要设计出具有立体美和具有艺术性的建筑,就一定要将建筑艺术和建筑所具备的功能,与建筑抗震设计结构结合到一起。例如:南昌绿地紫峰大厦,该建筑的高位268m,其框架是核心筒结构,对该建筑的抗震设计,在建筑三分之二处,东西里面内凹,其内凹部分的荷载通过结构柱支撑在41层与43层之间的跨悬臂转换墙上。其整体结构设计融入了新年功能化设计的思想,并对建筑结构进行小震下的反谱计算,以及中震弹性复核。
2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抗震设计问题
2.1建筑物屋顶抗震设计
屋顶太高或太重,是目前建筑设计最主要的问题。屋顶过高或者过重,会加重地震的作用,导致建筑变形,对建筑物自身的抗震能力有所制约。建筑屋顶的重心和建筑底部的重心不在一条线上,那么就会导致建筑抗侧力不能连续,从而加剧建筑的扭转效应,制约建筑的抗震水平。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屋顶超高超重的现象,使得整个建筑的结构与刚度均匀的分布下来,让屋顶与建筑的重心保持在同一条线上。如果建筑物的屋顶设计的过高,那么就一定要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稳固性,降低建筑扭转效应。
2.2设计限值控制
相关文件规定,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房屋的建筑高度和楼层的数量。在实际设计当中,有的建筑高度超标,有的建筑层数超标,有的建筑高度没有超标,但是其宽度超标。这些超标,都将会给建筑抗震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高度和宽度超标的建筑,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只要完全融合建筑抗震设计,就能够有效的进行限值控制。例如:防裂度为8的时候,粘土砖等对称建筑的总高度要低于18m,建筑的层数一不能超过6层;底层框架为砖房的建筑高度应该保持在16m,层数保持在5层以内;建筑材料为钢筋混泥土框架房屋的时候,其高度要保持在45m以下,而框架的抗震墙高度应该保持在100m以内。
3结论
关键词:办公空间 非矩形平面设计 企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62-01
一、前言
当今是求新求异的时代,纪念性、重要性建筑常采用网架、薄壳、悬索等空间结构,在塑造个性多变的建筑形体的同时室内空间也有丰富的形象变化,仍有许多建筑空间,如中高层、高层建筑还是以框架结构为主,其承重体系是梁板柱,房子不再用墙体支撑,墙体只起分隔维护作用,所以房间的开间进深不再受到局限,室内空间较大,留给室内设计师充分发挥的空间,可以按照功能文化要求进行再次分隔布局。本文探讨利用非矩形室内平面布局设计即采用非矩形、非直线形进行平面布置设计,拓展办公空间设计语言。
二、办公空间非矩形平面设计与非异形平面设计的比较
(一)办公空间非矩形平面可以打破原有空间的单调感。营造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
室内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空间形态,设计师在空间设计时,第一步就是平面布置设计,其次是立面设计。可见平面设计在整个设计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对办公空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随着新建筑结构的应用,大跨度空间随之产生,对于办公空间的发展也变得永无止境,非矩形平面布置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办公环境,打破原有矩形空间的单调感。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概括的建筑五要素中最主要的是自由的平面。利用非矩形、非直线形进行有机的组合营造丰富的建筑空间,直到今天仍被许多建筑师广泛运用。
坐落于东莞市东城区君豪商业中心的东莞市佳易室内装饰有限公司办公室,140.5m2,此办公空间为10.86m×8.49m矩形空间。为了打破常规的矩形空间,设计师从平面布置上着手,以360°轴心办公空间为题,将整个空间设计为方中套圆,即“天井”、“四合”收放自如的共享办公空间,通过配合圆形吊顶和轴心园林水景界定出空间的中心。打开灯光,光与影的运用再次表现出丰富的空间环境,打破了原有矩形空间的呆板性,丰富了小型空间的层次,突出了此办公空间向心、凝聚的精神。
(二)办公空间非矩形平面布置可以更加灵活地为空间功能服务
在未来的社会中,由于信息科技的发达,流动性办公空间将被大力提倡,圆形、弧形、曲线等非矩形的平面布置手法使空间更加流畅开放,符合高速、便利的办公节奏,办公空间的多元化设计将成为“人性化”空间创作的一大特点。
办公空间非矩形平面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房间的功能要求,例如,圆形、椭圆形会形成一个向心空间领域,彰显企业的向心团结精神适合应用于会议室、洽谈室、小组协作空间。某些特殊性质的房间运用异形平面布置更加符合它的功能要求。如由柯布西耶设计的艾哈迈达巴德棉纺组织协会总部门厅中,卫生间正对着门厅和楼梯间,设计要求是既隐蔽又方便。如果采用正正方方的平面布局难以达到要求。这时可以采用弧形进行布局设计,弧形能够很好的引导转移人们的视线。
(三)办公空间非矩形平面设计更有利于空间形象定位,营造个性化企业形象
越来越多的写字楼使用者也已经意识到写字楼的软环境对公司团队必不可少的作用。现在很多设计师首先会从房间平面布局开始设计,根据企业特征进行空间形象定位。现今国际上办公室装饰得最大潮流趋势,是CIS在装饰设计中得引进。CIS(Corporate Identity Statem)使企业形象系统,是上世纪艺术界与商界之间得巧妙结合。
《凤凰周刊》的杂志编辑部,将“凤凰”作为标志重复出现。办公空间在圆弧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环形的空间布局强化了整体空间的向心力;同时对局部空间进行异形处理,如会议室与接待台连接产生双向弧线。非矩形的平面设计营造出空间的方向感、组织的灵活性、区域的多元性。
(四)办公空间非矩形平面设计的意境美
意境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园林和建筑意境的研究。而应转向对室内空间意境的研究。设计师门运用美学、设计等原理来创造具有强烈“意境”美的室内空间。
凡优秀的作品无不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韵致,即“意境”的创造。“意境”本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境界,是情与景的交融、意与象的统一。将此美学理论与运用于室内设计,则可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室内意境空间。设计师如何通过各种手法运用产生整体和谐的空间效果,首先可以从平面设计人手,而利用非矩形、非直线形进行空间划分能够更好的为创造出空间的意境美服务。
园林建筑,通常采取圆形、扇形、万字形、套环形等平面。位于深圳布吉的慢城销售中心,建筑面积1500m2,慢城是一个以“国际慢城组织”所倡导的慢生活为主题进行创意的大型住宅社区,拥有自己的学校及商业街区,配套设施成熟而完善。慢城紧邻一个大型的国家森林公园,设计师结合楼盘的整体定位进行创意设计,以中国园林意境为目的,以造园手法为基础,采用套环形平面设计手法,以环形为基本元素为基础,通过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的组织方式进行重构,使空间具有原始的肌理,同时更具现代气息。
非矩形平面能够更加灵活生动的表现我们的设计意图。我们不能以最时尚、最典雅、最华丽、最稳重之类的形式标说准来评价空间形象,而应该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评价标准,其艺术形象会唤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当今有很多具有强力艺术感染力的优秀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都十分强调立意,通过特殊的信息来表达设计意图。空间平面形状的变化为表达设计意图提供了平台。
(五)在满足风水要求情况下探讨丰富的非矩形平面设计
【关键词】水利工程;平面钢闸门;设计
在水利工程中,钢闸门主要掌管水位的调节以及水流量的控制两项工作,是水利工程健康顺畅运作所必不可少的设备,而平面钢闸门作为钢闸门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工作性能较高,但初始设计、加工制造与安装等工作均较为繁琐复杂,任何一项指标的控制失力,均有可能造成其质量缺陷,进而影响到其各方面使用性能的发挥。所以,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针对水利工程的具体需求,综合各方面的设计影响因素,做好对于平面钢闸门的合理优化设计。
1 水利工程中平面钢闸门问题概述
平面的钢闸门这一控制设备,相较于其他各类型式的闸门,在互换性、结构设计、安装制造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受到设计人员的极大青睐,在我国水利工程当前的排灌、泄水、引水发电以及航运等各项工程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为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本文下面就对平面钢闸门相关问题加以概述:
1.1 结构组成
门叶结构、埋固构件及闸门启闭机械设备是组成平面钢闸门设备的三个主要部分,这三大部分又包括各自的小型构件,且各类构件发挥着独有的作用,所有构件综合发挥作用,最终保证平面钢闸门的健康运作。1)门叶结构包括面板、梁格以及纵横向联结系统、行走支承、止水等几类构件,它是用来对孔口进行封闭与开启的挡水结构,其中,面板直接挡水并将水压力传输到梁格,梁格对面板进行支撑,联结系统则保证水压力的平衡性,行走支承则保证门叶结构的灵活移动,止水则用以避免闸门的渗漏水问题。2)埋固构件主要包括行走支承运行的轨道、加固角钢(保护孔口边棱部位与门槽)以及止水橡皮结构的接触型钢。3)闸门启闭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于闸门操作,闸门的形式、孔口数量、扇数、启闭机的设置与动力等,均会影响到闸门工作,目前螺杆式的启闭机常用于小型的闸门,而油压式的启闭机与卷扬式的启闭机则常用于大中型的闸门。
1.2 应用问题
作为中小型的水利工程常用的闸门型式,平面钢闸门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与维修等优势极其显著,但是,其闸门与启闭机械的选型与布局,钢闸门与启闭机械和水工结构的联合设计,均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容易造成钢闸门的漏洞,从而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比如,平面钢闸门启闭缺乏足够灵活性,阻碍到启闭动作的及时精准度;门体受到过度的锈蚀,无法继续使用;闸门的止水构件缺乏严密的封堵,造成严重的渗漏水问题等。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于各项问题的分析与总结,并严格做好设计工作,才能够保证其使用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而为水利工程工作提供支撑。
2 水利工程中平面钢闸门设计要求
2.1 结构布局与选型
平面闸门设计的总结结构布局与选型,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因素,进行平面闸门的优化设计,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实施,以便于为闸门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其设计要求大致如下文所示:
2.1.1 闸门结构布局设计
设计人员应当立足于水利工程应用的综合要求,结合该工程周围的具体建筑物状况与施工条件,分析闸门应用的地形、地址与施工因素,为设计工作制定核心目标,认真衡量其合理性与经济性,以确保闸门结构布局与实际状况相符。
2.1.2 闸门的选型
设计人员进行闸门选型工作,需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允许性、应用合理性、运行可靠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入手,加以综合考虑,以保证闸门作用的有效发挥。以孔口面积在4㎡以下、水流量在每秒30m?以内的水利工程为例,设计人员可为工作闸门优先选用锥形阀,并在门叶结构的吊耳部位补充设计平压的结构装置。
2.2 细部结构的设计
平面钢闸门的细部结构设计包括面板厚度设计、梁体应力设计、启闭机械的容量设计、止水压板设计、金属构件防腐设计等诸多的方面,设计人员要想保证平面钢闸门结构的质量,必须遵循这些方面的设计要求,实施规范化设计。
2.2.1 面板厚度与梁体设计
平面钢闸门的体系设计并非将闸门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设计,而是独立划分面板结构与梁体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所以,设计人员必须根据要求对两个结构进行有效设计。
从面板的设计方面来讲,其厚度是影响闸门功能的主要因素,目前,闸门的厚度设计主要依据巴赫公式、《规范》与德意志联邦标准三种方案进行设计,如下表一所示,各种方案均有其独有的设计侧重点,比如,《规范》更注重弹塑性阶段内面板的强度储备,以材料容许应力作为标准,对其强度进行验算,而两外两者则将面板定位成弹性的薄板,不另外考虑其在变形之后达到弹塑性阶段内的强度。
从梁体应力的设计来看,由于各闸门的规模不同,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其具体规模,来选择合适的梁体结构形式,合理设计主梁与次梁的数量与布局方案。同时,由于主梁与次梁在面板参与和不参与的形式下,可产生不同的应力,如下表二所示,设计人员还必须综合做好对于梁体应力的计量,以保证平面钢闸门梁体的稳定性。
2.2.2 启闭机械的容量设计
一、现代平面设计对中国画构图布局的借鉴
(一)疏密关系
在中国画的构图布局中,疏密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画面一定“密”不透风,“疏”能跑马,注意“凝聚”与“疏旷”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现代平面设计必须要在构图布局时处理好元素之间的关系,在物象的表现方面有很大的空间自由和组合范围,事物之间疏密相宜,做到既有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又能使画面生动形象,富有节奏和韵律感,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和表现力。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的海报设计《设计与生活》,作品中只有一双筷子与一只手,主题突出,构图简单,体现了构图布局中“疏”的一面。除此之外,画面中筷子的元素是由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的一本本书堆积而成的,寓意着设计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与知识积累的过程,使画面得到了“密”的布局效果,整幅作品密中有疏、疏中有密,两者结合十分完美。
(二)虚实关系
中国画注重“意象外之意”的意境营造,首先强调的就是画面的虚实关系。中国画的虚实关系以“留白”、“计白当墨”、“以实观虚”的理念来表现画面,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正如清代画论家笪重光所言“虚实相生,无画之处皆成妙境”。因此,中国画是一种“意象”艺术,“意”起着支配作用,“象”从属于“意”,以“意”造象,一切以“意”为之。如中国道家太极图,一阴一阳、一实一虚,正向我们揭示着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思想中的精髓。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画一样注重画面的虚实关系,实物虚化,虚物实化,通过空间上的合理安排,起到似实而虚、活跃画面与烘托气氛的作用。中国当代著名设计大师靳棣强先生的海报设计《勇破成规》,虽然作品中有大量的留白,但却丝毫不觉空洞,画面虚中有实,静中有动,无为而无不为。这种处理画面留白的布局方式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逐渐受到现代平面设计师的青睐与重视。
二、中国画色彩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除了线条造型和构图布局外,中国画的主观表现特征也反映在色彩上。中国画色彩主要是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依托文化下的主观色彩,更多的意味为人格物象特征的表现。由于中国道家主张无为逍遥的思想,提出“无色而五色成焉”的“素色”色彩观,并且在传统绘画中被赋予更多的人文性,这种观念也是对道家老庄“纯素之道,惟神是守”思想的顺应。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下,中国画强调主观的色彩描摹,讲究理性化和情感化,常常根据画面与描绘对象的内容需要,自由灵活地发挥色彩的作用,概括提炼对象的固有色。中国画色彩既有鲜艳矿物质颜料,又有透明质细的植物色,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强烈鲜明的色彩艺术风格,在世界绘画艺术宝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画的色彩表现手法,不仅是融合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与表现特点,其简洁鲜明的颜色识别度高,也更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使观者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韩秉华先生将传统墨色与现代时尚色彩相结合,创作出城市文化系列招贴设计《苏州印象》。整个系列作品沉默幽静、清新儒雅,前两幅作品通过对中国传统墨色元素的使用让人感受到中国水墨画与苏州这座城市完美结合的意境,宛如一个温柔秀丽的江南女子在水墨的黑白浓淡之间款款而来,让人迷醉。系列作品的第三幅则是采用一种绚丽混沌的色彩组合元素,把江南水乡的温润与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在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九九归一•》中可以看到,画面语言对中国画形式的借鉴较多,包括对笔墨的灵活掌握以及颜色搭配等。这幅海报设计作品没有使用中国传统的喜庆之色去渲染整个画面,而是使用澳门市花的一片莲瓣,落在“99”二字组成的涟漪,并将中国画的墨色与粉色的莲瓣相结合,既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精神,又表达了澳门与祖国百年分离之后,即将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激动心情。
三、结束语
在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借鉴,将其运用到设计中来,才能使当代中国平面设计在世界设计艺术的舞台上脱颖而出。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与积累,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而形成的精华,更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作为中国本土设计者,必须坚持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之上,深入研究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积极挖掘、探索其艺术精神与美学价值,正确处理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和现代、国际性与中国风格之间相互关系,使设计语言与风格具有中国画独有的意境与内涵,进而设计出具有民族意味的平面设计作品,让中国精神的设计文化在世界的设计舞台上独具魅力。
作者:周汝豪单位: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快题设计 应试策略
Analysis On Examination Strategy of Six Hours’ Quick Architecture Design
LI Weiwe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yang Institude of Technology,Nanyang, Henan, China, 473004 )
Abstract: The thesis analysis the examination strategy and approaches of six hours’ quick architecture design by expatiating the definition, principle, method and estimate standard simply and clearly,.
Key words: quick architecture design;examin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快题设计又名建筑快图设计、建筑快题、快题设计、快图快题和建筑快速设计。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专业及相关领域的一种基本作业形式和考核项目,普遍用于各类考试和各项考核。具体是指,考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强调从文字到图形的表达,旨在考察考核者在专业上的设计能力、方案构思能力、基地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创意能力、表达能力、深化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
一、建筑快题设计的评价标准“快题设计”科目试卷的特点决定了其评分方式不可能像其他科目可以“机改”,而是需要组织庞大的阅卷队伍进行手工操作。这是由于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不可能靠标准答案所决定的。也不能为了简化这种评阅方式,减少阅卷成本而试图寻找一种机械的统一模式。所以,目前该科目对一份试卷的评价始终是相对的,并取决于阅卷人(或评分小组)。但是,就一般而言,任何一个优良的建筑设计方案都应满足下列要求:1满足环境的设计条件任何一座建筑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它如何与环境成为有机整体就成为方案评价标准之一。其评价的考核点主要包括两方面:(1)场地的图底关系一般情况下,建筑不可能全部占满基地,总会因为各种因素,诸如红线退让、入口广场、内院、道路、活动场地、绿地、停车场地、堆场、保留因素(如古树、古迹)等形成若干大小的室外空间。此时,建筑作为“图”,室外空间作为“底”,两者的图底关系如何?建筑的布局是否与上述若干要素有机统一?这是在评阅是首先要关注的。倘若图底关系的前提有缺憾,甚至出现大的硬伤,下面的建筑设计方案就会因总图布局失误而一错到底。 建筑的若干出入口与室外场地的若干要素(如道路、广场等)是否结合紧密,室内外高差的过渡和室内外空间转换的处理考虑如何,建筑物四周边界与场地的关系是如何处理的等等。许多细节应试者看起来是小事,但累积起来一方面可看出方案设计的深入程度,另一方面可看出应试者个人的设计素质与修养的差距。(2)场地设计 对于不同的试题,对场地的设计要求会有所不同,都会有一个侧重点。其次,场地如何与城市道路衔接,不但涉及到总平面的功能布局,也受到规范的限制。例如,在城市主要于道旁设场地出入口,与道路红线交叉口距离是否有违规现象。诸如此类,属于城市规划规范的问题一定不能违反,违反了就会扣分。2把握功能的合理布局与设计
满足功能使用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评价标准。什么是合理的功能?针对不同的试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大体可包括:功能分区要合理,房间布局要符合特定功能的秩序,房问的尺寸、形状要符合使用要求和设备配置,不同流线的组织要通畅、互不干扰,各功能空间要满足建筑物理环境(如通风、采光、隔声等)的基本要求,等等。在上述所有功能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流线设计。因为只有流线设计合理才能有效地、合理地组织空间,才能正确地配置垂直交通体系。因此,评分时会确定有几条流线需要评判,按设定的评分标准检查每一条流线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通顺,是否符合管理程序,是否将相应的房间、设施有机串起来。要说量化评分,这大概是一种途径,但又不是绝对的,流线设计的质量总是相对有优劣之分。 除去功能布局、流线设计等这些重大功能总是在评价时特别注重外,对于一些看似习以为常的功能细节也会给阅卷人带来一些看法。如,卫生间的设计,就功能而言,厕所与洗手间分区是否清楚,入口是否有视线遮挡设计,男女卫生间入口是否拉开距离,平面形状是否有利洁具布置,厕位尺寸概念是否清楚,空间尺度是否满足一定的舒适度等等。类似的设计细节如果问题过多也会影响评价的结果。3符合技术的基本要求
建筑快题设计考试,虽然不涉及结构、构造等建筑技术的考核点,不需画结构布置图和节点大样图,但并不等于排除建筑设计方案要考虑结构、构造等的可行性。如果结构网格尺寸不合理就会影响建筑平面的布局和房间的划分。因此结构网格的确定还是要结合建筑设计方案加以考虑。假如设置一个宾馆的建筑方案设计试题,你把格网开间确定为7.2m,虽然只要求画下面两层公共部分的平面,而不要求画出标准层平面,评阅人看这种格网布局,马上就会判定结构格网设计错误。因为7.2m柱网一分为二,客房开间只有3.6m,这是不符合功能要求的,应试者就会在这上面失分。又如,在平面布局房间时,分隔墙是随意布置的,毫无结构逻辑性,将墙设置在楼板上,而不是下层的墙或梁上;或者分隔墙与外墙玻璃相撞,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应试者的结构概念不清。有时也会出现楼梯梯段长度不够,直跑楼梯在中途被上方的梁碰头等等设计的错误,诸如此类的结构构造问题,只能说应试者的设计能力欠缺,同样影响判分。4创造愉悦的空间形式
愉悦的空间形式是建筑功能合理的表现,也是判断所设计的平面站起来后其内部空间与建筑形体究竟如何,了解应试者在平面设计过程中是否注意到空间形式处理问题。例如某个房间面积应该符合任务书要求,但平面形状长宽比超过1:2近似走廊空间;或者某个房间原本空间形态完整,却被另一后置房间占去一角,形成L形房间;或者出现多个有锐角形态的空间;或者开间种类太多,造成一个面上的窗户大小不一;或者平面构成零乱,房间组合随意性大,明显缺乏章法,等等这样的造型很难令人产生愉悦的空间。这些看似是平面设计的问题却反映应试者空间造型能力弱,影响判分的结果。一位设计能力较强的应试者,他会在平面设计时同步考虑空间效果,通过空间形式的要求,限定平面设计的走向,他所设计出来的平面图形一定会使人感觉良好。
5符合相应的法规规范
上述几个评价原则都涉及到检查应试者对法规规范遵守的程度,这些法规规范都是硬
性规定,都必须在设计方案中正确体现出来。应试者稍许违规,肯定会影响到成绩评定。
二、快题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实用性、经济性、艺术性综合的整体,建筑的方案设计实质上就是解决使用方便、空间有序、结构合理、形象优美、造价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设计方案往往兼顾了建筑的各个方面,因而方案设计过程也就表现为向着满足诸多要求的最理想的目标不断推敲、比较、选择。 快速设计实际上是方案设计的缩影,限于时间的短促,它是方案设计过程的简化设计形式。因此,要掌握快速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应首先熟练掌握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1.时间分配:快题设计六小时的时间分配上,因人而异,会有在时间分配上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大体可以分为四部分:审题0.5小时;设计1小时;绘图4小时;检查0.5小时。
2.审题构思:正确的理解设计任务书是保证快题设计成功的前提。根据任务书要求的条件,对建筑性质、大的功能块划分,有无特殊功能需求。根据基地周边道路情况,决定建筑出入口位置,主次入口各自的可设置的方位。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及其位置对建筑相应的要求。后退建筑红线,把握好总建筑面积、各功能体块的面积要求、灵活自由面积;基地绿化面积和基地的可用面积。
3.设计过程:
(1)内部功能分析根据建筑的功能组成,按照动静与公私分区,建筑空间的有无特殊需要,门厅、楼梯间、卫生间的大小,数量,位置;注意是否有面积过大的空间。根据建筑密度和基地面积估算出一层面积和层数,并在总平面图上确定建筑的主次入口,停车位置和基本流线,并按比例画出建筑的基本布局。确定层高和结构形式,柱网的布局。
(2)建筑造型分析
体现建筑设计的造型能力和建筑性格特征的表现。尽量简洁,规整,几何化,尽量不为了形式考虑而做斜、歪造型,不做锐角,自由弧形。使得方案中更少地出现不必要的毛病。方形和规则的弧形平面一样可以做出很精彩的方案。体块交接处、收尾处要有一定的处理。依据气候、位置、功能的不同可运用墙体,虚构架,廊道,窗等建筑元素进行丰富造型效果。
4.建筑绘图
(1)总平面图,建筑布置或是场地环境设计与基地自然环境形成一定肌理关系,入口、道路、建筑、室外集散广场、停车位置、绿地的综合布局,阴影辅助表达建筑形体关系。切忌不可缺少指北针。
(2)平面图,结合建筑外部环境画出平面图,最好是用环境挤出建筑平面来。让建筑和周围环境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推介留白建筑内部,涂满建筑外部环境的画法。树,草,铺地,水面采用平时设计好的模式,环境整体处理要成面,形成统一的效果。主次入口表示可用黑色三角,并注明主、次入口。
(3)立面图,形体外轮廓要有高中低的变化,面上要有凹凸变化、材质变化,采用单元式凹凸组合结合虚实材质对比(玻璃、石墙),阴影辅助表达形体关系。可高要求细致,因为透视就要用到主立面,配景成面,忌散。注意配景层次和轮廓线。
(4)透视效果图,依据设计特点确定采用鸟瞰(立面无特色,突出综合形体关系)或者两点透视(立面效果较好)。
(5)剖面图,采用转折剖的方式在一个剖面中将特色空间(中庭等)、交通体(楼梯)都表达出来,重点、正确突出主要承重体系,即梁、板、柱的关系,其余部分可不做重点刻画。剖切位置与符号要准确,女儿墙,室内外高差必须明确标注。
(6)分析图,除非有要求或者有剩余时间画出分析图,使图面不至于太疏松。
(7)标题和设计说明:标题,用铅笔打好方格(4cmX4cm),字最大不宜超过4厘米,字大则傻,小则巧。设计说明要先用铅笔打好线格,设计说明内容清晰、简洁,分段来写。
三结语: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建筑学专业应试快题设计应该重点把握的环节,那作为应试者就应该在考前积极地有的放矢做好准备,这其中就要结合考试的特点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找到充分展现优点、恰当掩饰缺点的对策。
参考文献:
刘力,陈莹,金国红.抓住基本特征的大型商业建筑快速设计――北京昌平京粮广场创作体会[J]城市建筑,2005(8):4-8.
关键词 电气总平面;优化布置;原则;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U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1-0147-0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长。电气总平面优化布置是电厂或变电站总体设计方案的重要内容,在节约工程用地、实现电气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时,要考虑本专业需求、自然环境、系统、线路等诸多因素,不断优化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方案,有效节约工程用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电气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电气总平面布置优化方案。
1 电气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
1.1 整体性和前瞻性
在进行电气总平面布置优化设计时,对工程现场地形、自然环境、设备布局、线路分布、主控室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缩短主控室(应布置在可以观察变电站全局的位置上)、开关楼等的距离,保证其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要从长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1.2 紧凑布局,减少工程占地
在总体规划电气总平面时,要充分利用地形集中布置电气设备,减少工程占地,尽可能的利用荒地、坡地,不占用农田。对于比较狭窄的地形来说,将功能比较相似或者相互有影响的建筑利用多层联合布置方式,如控制楼、通信楼等。此外,要严格按照规划容量要求合理设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1.3 因地制宜,留有发展余地
在优化布置电气总平面时,要特别重视当地的地形、地理环境,根据不同地形特点确定不同电气设备的安装摆放位置。对于高压配电装置来说,尽可能根据等高线布置,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对于山区等工程建设来说,建筑物最好不要靠近山坡,且要相应的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滑坡等对电气设备有所损坏。
1.4 合理布置电气设备
对于电气设备布置来说,要根据生产流程让各电气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集中布置,不仅可以缩短电缆、线路布局长度且敷设方便简单,而且可以有效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方便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减少运维成本,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2 电气总平面布置优化方案,有效节约工程用地
本文以某地区110 kV变电站总平面优化布置为例,利用最新技术和新设备使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方案在满足建设质量和设备各种参数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减少工程用地。
该110 kV变电站有主变压器三台,采取110 kV内桥加变压器的连接方式,且10 kV母线四分段连接。此外,该变电站根据相关要求采取的是三层布局方式,地下层为电缆夹层,地上一层为三台主变压器室、10 kV配电室以及其他配套房间,地上二层为110 kV配电装置室、继电器室等,且10 kV与110 kV配电装置室是相应的,房间长度为10.4米,主变压器房间为9.5米,综合建筑为20.2米×46.7米。
针对该地区变电站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布置方案,主要如下。
2.1 对综合建筑物的优化布置
1)利用小型设备出线柜取代以前的中置柜来安置10 kV小型配电设备,不仅可以减小10 kV小型配电设备出线柜面积,而且使配电线路缩短,降低成本。
2)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设备来减少盘柜数目。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将公共测量控制部分与远程动态测控合为一个盘柜,同时将交流屏由5个减少到2面,直流屏合四为三。此外,10 kV、110 kV保护测控部分分别安置到10 kV开关柜和110 kV气体绝缘金属开关设备室,且将继电室的屏柜减少到以前的一半——18面,其房间面积也相应减少。
3)重新合理布置功能区。根据前面的优化布置,把继电室调整到一层,将资料室以及工具室调整到二层。
4)取消地下一层的电缆夹层。利用现代数字化设备优化布置后,各种设备的测量控制保护部分可适当分布在设备附近,极大降低电缆敷设数量,同时采取电缆隧道形式敷设电缆,因此地下一层电缆夹层可取消。
根据上述布局,该变电站综合总建筑面积从2040.13平方米减少到1453.13平方米,有效的节约工程用地。
2.2 电气总平面优化布置
电气总平面优化布置主要考虑两点:一方面是变电站内外建筑物的防火等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变电站内道路要注意消防问题。具体来说,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消防栓等安全设施,且保证变电站外面一定范围内没有相邻的建筑物,要保证变电站内外防火距离满足相关要求。同时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道路布置在主变压器室前且呈现L型。且要相应的进行绿化,保护周围的环境。
2.3 优化布置后效益
在对该变电站电气总平面优化布置后,工程占地面积明显减少,由原来的2040.13平方米减少到1453.13平方米,同时相应的减少工程建设投资,节约成本约165.44万元。
总之,在进行电气总平面优化布置时,要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结合附近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来,充分利用数字化设备和技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同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紧张且对电力系统供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电气总平面优化布置,有效节约工程用地成为当下重点研究的课题。在布置电气总平面时,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系统、线路布置等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采用最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优化方案,保证布置优化方案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减少工程占地,实现电气生产工艺流程,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鹤.有效节约工程用地的电气总平面优化布置[J].广东电力,2012(9).
[2]唐军.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思路探讨[J].低碳世界,2013(14).
关键词:小区规划;建筑节能
0 引言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全球能源危机。据统计资料表明 世界能源消耗的1/3都与建筑业有关.并由此带来大气环境污染、城市热导效应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建筑节能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同等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能源利用率仅为28%,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住宅建筑的能耗还将进一步增加。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应用.对于降低能耗,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居住环境 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 小区规划与住宅建筑节能的关系
1.1 住宅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
住宅建筑节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设计问题,应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它涉及到建筑科学各学科――城市规划、建筑学、建筑物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给排水、建筑采暖通风、建筑电气、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等专业.还涉及到自然地理、气象、环境等相关学科以及居民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作为建筑设计人员,要改变高能耗的建筑设计现状。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与各种专业互相支持、配合和同努力.才能创作出既符合建筑学原理,又符合节能原则的优秀建筑。
1.2小区规划与住宅建筑节能
小区规划中,小区的选址、住宅建筑的朝向、间距、高低、体型以及小区路网结构、环境绿化等都会影响小区的日照、通风和小气候环境 ,从而影响住宅建筑的能耗。因此小区规划也应注重对节能问题的研究。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气候和地理条件,从项目选址、交通组织、环境绿化、空气质量、噪声、采光与目照、小气候等方面提出要求。合理选择住宅建设用地 避免有害环境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要与建筑节能设计互相配合,统筹考虑建筑朝向、日照间距、通风、景观绿化,合理应用雨水回收系统。透水地面砖等节能、环保技术以及配套设备(能源供应、小高层给水、公共照明、电梯等)采取的节能措施,大力推广部分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利用等先进技术,以形成系统的住宅建筑节能体系,营造能耗低、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
2 小区规划的节能技术探讨
2.1小区规划选址
小区的位置应选择良好的地形和环境。以避免因地形等条件所造成的空气滞留或风速过大。区用地应结合地形特点.宜避开迎风的湖、海岸边、容易形成风道的山谷或山顶等,不宜选择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由于冬季冷气流易在凹地里形成“霜冻”现象。会加剧住宅的热损耗,建在凹地里的住宅还可能受到窝风的影响。因此,小区用地以选择避风向阳的朝南的坡地上为佳。
2.2 小区规划布局
小区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体量、建筑群体组合、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以改善热环境。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要特别处理好建筑朝向、建筑间距与主导风向、日照的相互关系。运用建筑空间构图原理和手法,将住宅、公共建筑、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组成完整有机的建筑群体,充分利用道路、绿地、水面等空间 合理组织小区气流。坚决摒弃只追求形式化构图,不考虑热环境质量的规划布局。
(1)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在小区的平面布局方面 ,对住宅朝向的选择尤为重要。从节能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筑物以南和南偏东向为好 ,尽量避免东西向;南方炎热地区以朝向夏季主导风向为宜。在小区平面布局中,要综合考虑建筑朝向、间距与平面布局的关系。注意减少对住宅建筑的日照遮挡,使住宅南墙尽可能多地接收太阳能的辐射,提高日照水平。例如,住宅的前后排错列式、斜列式布局有利于提高后排住宅冬季日照水平。如图l所示。
图1 前后排错列式(a)、斜列式(b)布局
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要注意结合地形地貌特点,综合考虑建筑物高度、长度、深度及平面布局方式对漩涡区范围的影响(如图2所示)。并使夏季主导风向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投射角,强化对小区内部通风的组织。建筑物长度不宜过大、进深不宜过小,高低建筑物交错布置,将较低的建筑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以缩小涡流区的范围,避免因局部涡流或滞流造成空气质量恶劣和夏季热量滞积,从而改善后排住宅的通风和热环境条件(如图3所示)。
(2)建筑形体:在建筑设计中,原则上应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适当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减少建筑面宽,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建筑平面宜选用如“一”字型等较为简洁规整、能够获得较多日照和较少东西晒的平面型式。以减少夏季热辐射和冬季冷风渗透量,如图4所示。
体型复杂、凹凸面过多的点式的低、多层及塔式高层住宅建筑的外表面积和体型系数大,对节能不利。坡屋面建筑与平屋面建筑相比较,其坡屋顶增大了屋顶的热交换面积,加大了能耗,因此不利于房屋的节能。结合建筑形体空间的处理 可以在建筑物中设通风口,加强气流组织.改善小区内部的通风条件。
(3)建筑色彩:建筑的外立面颜色对于节能也很重要。色彩越重的颜色越容易吸收热量,色彩越浅的颜色越容易反射热量。深色的墙体有利于冬季的墙体蓄热而不利于夏季减少墙体吸热。而浅色的墙体有利于夏季减少墙体吸热而不利于冬季的墙体蓄热。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建筑色彩,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2.3小区道路系统设计
小区的道路布局应尽可能与建筑用地结合,为建筑争取好的朝向创造条件。小区道路同时也是小区的风道,道路布局及路网结构应有利于组织小区的通风。并与城市绿地和小区绿地空间结合,把绿地中的新鲜空气引入小区和居住组团 ,以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小区道路的走向一般宜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有利于组织通风.同时也要与冬季主导风向保持一定的角度,抗御冬季寒风的侵袭。
2.4小区绿化及景观规划
据调查资料显示,茂盛的树木能遮挡50 ~90%的太阳辐射热。夏季,浓密的树冠能够把20~ 25%的太阳辐射反射到天空,把35%的幅射热吸收掉。与此同时,树木的蒸腾作用还能够吸收掉相当多的热量。由于植物的根部保持一定的水分,也可以大量吸收地面上的热量。小区绿化和水体可以有效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防风抗风、改善通风质量。从而抑制热导效应的产生,改善住宅建筑外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1) 绿地布局:一般来讲,小区绿化规划会形成一个以中心绿地为核心。道路绿化为网络.宅旁绿地、组团绿地、小游园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在小区的绿地布局规划中应注意与城市绿地系统衔接,融入到城市绿地。绿地布局应注意与小区道路、建筑布局相结合,以有利于通风气流风的引导,改善通风条件,如图5所示。
图5 树木对风的引导作用
绿化可以有效改善局部为气候环境,实验结果表明,草地和沥青地面的表面温度差 ,可达到14℃以上,在两种不同的地表面微气候区(30 ~120cm)高度内的温度差也可达到5℃左右。在规划中应尽可能提高绿地率,使住宅尽量接近绿化区。铺装场地上尽可能多种植树木。避免铺装地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降低地表温度 ,减少阳光反射。
(2)建筑绿化植物的配置:小区内的植物配置应将草坪、灌木丛、乔木合理搭配,形成多层次的竖向立体绿化布置形式。植物配置主要考虑遮阳效果,尽量削弱夏季太阳辐射对建筑的热作用。又不影响冬季太阳辐射和全年自然采光,同时还要兼顾通风、采光效果。住宅南侧宜以高大的落叶乔木为主,夏季枝叶茂盛、干高冠大,能够有效遮荫,冬季落叶,可以争取较多的阳光;北侧宜以耐荫常绿乔木为主,乔灌木结合。形成绿化屏障,以减弱冬季的寒风的侵袭(如图6所示)。住宅的东西山墙选用爬墙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墙体的热工性能。
图6 树种配置对小气候的影响
(3)水景规划:结合绿地规划,在小区内设置喷泉、水池、水面、露天游泳池等。有利于在夏季降低室外环境温度.调节空气湿度 形成良好的局部小气候环境。改善室外环境的舒适度、健康度和空气质量,能够有效提高住宅建筑的室内小环境质量,达到节能目的。
论文摘要: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也深深地影响交通规划的决策。
1 引言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
交通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一般由车站、港口、机场和各类运输线路设施组成,是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环节。
交通枢纽的出现,一方面受到了政治、经济、人口、用地等因素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又对地区间的联系、地块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利用交通枢纽的出现来改善城市交通,从而带动城市规划的发展,就现实的摆在了我们面前。
2 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梳理
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它不仅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且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要求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发展规模构成影响,从而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
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与道路等其他各种交通设施的交汇。这一特性造成了交通枢纽往往是交通阻塞主要发生的地点,造成交通流中断、事故增加。针对这一城市交通中的“瓶颈”,如何科学与合理组织交通枢纽的各相交通流,实现交通安全与畅通,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具体的特性及交通流向采取不同的用地规划布局作出具体的分析。
3 对交通枢纽的具体分析
3.1 重庆鱼洞换乘枢纽
该项目地处重庆主城南部,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极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潜在的对内对外交通需求巨大。
1) 功能分区
根据换乘枢纽的外部功能要求,将场地划分为换乘枢纽主体建筑区、配套建筑区、长途客运停车区、常规公交停车区、长途车下客区、长途车发车区、公交下客区、加油加气区以及站前广场区、河岸绿化区10 大功能区。
2) 平面布局
项目平面空间结构从使用功能出发,布置在靠近轨道交通鱼胡路站一侧;结合地形高差情况,换乘大厅及客运站前广场布置在不同的标高;出租车及社会车辆上下客区,始发公交候车区布置于客运站前广场内;长途车候车区则布置在一层,长途客运的进出站口布置在地块北侧,把常规公交的进出站口布置在地块南侧。
3) 交通组织
a. 对外交通组织
规划项目对外客运主要提高辐射长沙、贵阳方向的长途客运服务,内环高速、渝黔高速、界水高速接长沙方向。
b. 内部交通组织
i). 长途客车交通流线组织
长途客车流线经由用地北侧26 米城市次干道车行入口进入,向东进入停车区检修停放。发车车行流线由停车区出发,经地块停车场通道到达长途车发车区,与长途车停车场、公交车流不产生交叉及干扰。
ii). 公交车交通流线组织
始发公交车流线由用地东侧进入公交停车区,向西行驶,到达换乘枢纽主体建筑东侧下客后,再由原路向东进入停车区检修停放。发车车行流线由停车区出发,经地块南端下沉车道到达架空层公交发车区,上客再经原路下沉车道进入城市道路系统,与长途客车流线不产生交叉与干扰。过路公交车站设在用地南侧及西侧,不与区内交通系统发生干扰。
iii). 出租车交通流线组织
出租车由地块北侧规划路向南驶进换乘枢纽主体架空层,完成临时上下客任务后,向西行驶,进入渝南大道离开。
3.2 宁杭高铁宜兴站规划
宁杭高铁宜兴站定位为:“现代、便捷、绿色”。既要体现宜兴的都市形象和重要交通区位;也要使交通组织便捷流畅,实现人车分离;更要节约土地资源、能源尽量集约,打造绿色主题。
1) 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
铁路场站平面布局常见模式为:立体式、平面式及半立体式。其中立体式布局优劣势均较为明显;平面式布局劣势大于优势;半立体式集中了前两者的优点,换乘距离、时间控制较短,各交通设施衔接较紧密,集约利用土地,管理及施工相对平面式更容易,缺点为在换乘距离、时间及交通设施衔接较立体式有些欠缺,部分交通流线会有绕行。结合以上的分析及对宁杭高铁沿线站点平面布局分析,宜兴站布局采用半立体式布局。
整体规划中,客运管理及旅游集散中心与公交管理及vip用房以站房中轴线对称布置。在南面就近布置客运及旅游车车场及公交车场。用地西南及东南角的地下车库入口将出租车及社会车辆导入地下车库与广场行人分离。同时在站房中轴线设置60米宽南北向前广场,以加强对称布局,并有利于加强广场的导向感,将步行人流导入站房。
前广场两侧为下沉式景观广场。有效结合了进站流线、商业餐饮等功能。有效导入等候人流,改善站前广场环境。
2) 交通组织
a. 地上交通组织
地上交通以步行、公交、旅游巴士等大型车辆上下客为主,前广场可有效的满足步行人流集散需求,并有利于加强广场的导向感,将步行人流直接导入站房。出站时,旅客可从地面步行出战或乘坐地面广场两侧公交和巴士,也可通过站房西南侧地下通道入口直接下达地下候车区。
b. 地下交通组织
地下主要是出租车接送客与社会车辆上下客及停车等待。进站的出租车及社会车辆进入地下层,在下沉景观广场上下客。
4 结语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让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都离不开交通规划的前提;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着眼与交通系统本身,土地利用规划也深深的影响着交通规划的决策。以上列举两个例子对如何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作出一定的注解,期望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能够更完美的结合,让城市更灵动。
参考文献:
[1] 阎小培、毛蒋兴.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研究 [j].规划师,2002(8):12
[2] 过秀成.城市集约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式研究 [d].东南大学,2001
[3]hanssen,jan.usterud transportion acts of office relocation:a case study from oslo [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4):247-258
一、引言
黑格尔说过:“要使建筑结构适合于环境,就要注意到气候、地位和四周的自然风光。在结合目的来考虑的一切因素中,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统一整体,这就是建筑的普遍课题,建筑师的才智要在这个方面完美体现。”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建筑创作必然离不开具体的地域和气候。岭南地区属于炎热潮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相对较高,夏长冬短,雨量充沛,特别是伴随着强烈的日照带来了大量的太阳辐射热量。因此,气候设计在这种湿热地区就显得格外重要。传统民居建筑有其独到的防热方式,建筑的通风、隔热、遮阳及避雨等功能十分明显。传统岭南民居的不少做法符合生态节能要求,虽然它只具有原始状态和自然状态的价值,但如能实事求是地加以总结,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岭南古村落的总体布局特征
风水学认为“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古代村落选址的一般规律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受其影响,岭南传统建筑的布局多审“势”观“气”,讲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人们的居住习惯,创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如体现民居利用热压原理实现自然通风的做法,就是被动式节能和调节建筑气候环境的一个实例。“背山”可以利用山体挡住冬季寒冷的北风;“面水”可以在炎热的夏季进行微气候调节,实现“冬暖夏凉”的愿望。“坐北朝南”可以使民居既能在冬季避免寒冷风吹入室内,降低内部热量的消耗,又能在夏季顺应风向,引导凉爽的风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实现风压自然通风(见图1)。
村落总体布局的好坏对民居室内的通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岭南传统民居通常是外封闭、内开敞的梳式平面布局(见图2)。在这种布局中,水塘、农田和树木构成一个低温空间,村内建筑群则构成高温空间。于是,村内外由于冷热温度差的作用,自然形成了冷热空气的交换,构成了自然通风。夏季风从南面吹来,先经过南面的池塘,在降低温度的同时为民居内部带来湿润空气,使人感到舒适。冬季风从北面吹来,先经过屋后的树林木的阻挡和缓冲,使得室内既通风又不至于风速过大。这种建筑布局就隐藏着一种节能的理念,在考虑适应地方气候特点时民居结合环境妥善处理方面的许多优良设计手法确实值得借鉴,也为我们今后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1]
三、典型民居的气候设计
总的来说,岭南传统民居一般是外部较开敞,平面形式多为长条形。这种形制可以有效地遮阳、隔热、防潮、防霉、防雨、防虫,并争取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一)竹筒屋
岭南地区夏天的主导风向为东南,竹筒屋大多坐北朝南。在布局上,竹筒屋面积狭窄,内部通风、采光和排水等问题主要依靠长条形的天井解决。天井是竹筒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厅堂、廊道二者相互联系的,并担负着组织和纽带的作用。具体来说,竹筒屋的平面布置特点是:房屋纵向垂直街道,除正面外,周边与邻屋相连,并设前、后天井各一个(前大后小)。有些前天井由小院或街巷代替,天井与冷巷连接。竹筒屋的剖面特点是:后天井比前天井深,平天台紧靠前天井,室内净空较高,坡屋顶后坡比前坡长,而活动天窗开在后坡上。由于设置了冷巷,就有热压作用,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又因冷巷多为南北向,还必须形成阴影区,起到隔热和遮阳的作用(见图3)。
(二)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大到整体布局,小到细部构件,都最大程度地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环境。西关大屋的平面布局紧凑,空间处理巧妙,继承了传统方格形街坊结构的群体布置方式,形成一种低层高密度的格局。它以三间两廊为主体,坐南向北,纵向排列,密集而规整。在高度上充分利用空间,正厅部分一般都是单层,层高较高;卧室部分一般为两层,层高则相对较低。采取不同的层高和层数以争取更多的使用空间,没有压迫感,也有利于通风和采光。天井上加小屋盖,靠可拉合的高侧窗或天窗进行通风采光。大屋两侧各有一条冷巷,具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和栽种花木等功能。可见,西关大屋平面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通透、私密性较好。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解决了湿热气候下建筑防热的特殊要求(见图4)。[2]
(三)骑楼
骑楼的平面布置与其他民居大致相同,多采用梳式布局,只是由于处于商业繁华地带,采用了商住一体的形式。其平面布置紧凑,形成“人行道―商铺―居住区”的空间序列。骑楼内部的空间分隔多为“通”、“露”、“敞”。由于骑楼独特的建筑形态,夏季中午前后,炎热的日晒被其顶盖遮挡,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又被柱列和街道对面的骑楼遮挡,人行道大部分面积不受太阳直接辐射,来自街道表面的长波热辐射较少。骑楼并排而建,底层的廊柱连成一体,形成长柱廊式人行道。单体的骑楼通常为2~4层,面街的一侧是廊道,廊道和店铺的上层为居住层。骑楼内部也设置了天井和冷巷,天井日照少,可以利用周围空间与天井的温差造成的空气压强差,同时通过绿化引风导流,冷却后的空气流向温度较高的室内,形成热压通风(见图5)。[3]
(四)围龙屋
客家围龙屋的平面布局严谨有序,不仅形态风格独特,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观和环境观。围龙屋一般背靠大山,或在围屋后种植大片树林,起到了遮阳挡风的作用。围龙屋的前方有一个半月形的水塘,它除了满足风水要求外,还有完善居住环境的作用。围龙屋整体布局以院落为中心,建筑群落一般规模较大且密集,这种虚实相间的院落空间为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由于围龙屋的外墙很少开窗或不开窗,空气受热时间较少,院落就起到拔风作用,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带走热量。而且院落与室内空间形成气流系统,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新,还解决了日照、保温、隔热、隔噪音等问题。总之,围龙屋从选址朝向,到布局方式,再到建筑形式等,都讲究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的自然和谐(见图6)。
四、岭南民居对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启发
我们面临环境恶化、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等诸多问题,岭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借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对地域的气候特点有个清晰的认识,并选择最佳的设计策略,开掘最大化利用区域气候的潜在优势,以实现建筑与气候相匹配的目的。[4]因此,探讨现代建筑借鉴传统民居的气候设计手法,旨在强调现代建筑要活用传统民居气候设计的经验,尤其是具备地域特色和生态节能的理念。具体来说,岭南传统民居的气候设计经验可归纳为:
(一)居住环境选择的“趋利避害”、场地的“因势利导”与室外良好微气候的营造。
(二)通过选择不同建筑的形式与建筑布局重组来适应气候的各个要素,如光、热、湿、风、雨等要素。
(三)在建筑材料和构造方面选择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的构件和筑造形式。
(四)建造过程中,主张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事求是,反映岭南人文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小,争取双赢。
(五)建筑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创建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降低对主动式气候环境改善技术的依赖,减少环境负荷。
五、结语
建筑是地域内生活习惯、气候特征和区域人文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对岭南民居建筑布局和空间营造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领略其文化性、人文性和科学性。我们在建筑创作上应该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应该结合当地的宝贵经验、继承民族的、传统的,乡土的做法。
现代岭南建筑的设计手法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从而赋予了岭南传统民居的新的解读,使之更富生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在气候设计方面,通过在朝向与平面布局、建筑立面与细部以及屋顶等的处理上,解决自然通风采光、建筑遮阳、建筑隔热等技术问题,创造出舒适的空间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谢浩.传统民居气候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10(11):14-17.
[2]何少云.西关大屋之功能设计[J].广东建材,2008(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