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项目进度管理

科研项目进度管理

时间:2023-05-30 09:5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项目进度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项目进度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项目 信息化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框架

某企业年均承担科研项目70余项,年科研投资均超过10亿元,加之科研项目本身具有研究周期长、投资成本高、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迫切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企业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平台孤立,难以对科研项目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管理

企业虽在合同管理、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应用了部分软件,但这些平台的信息化是孤立的、非集成的,系统扩展性较差,无法为企业科研管理决策提供全面、集成的信息支持,也难以对科研项目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

(二)模块不完善,缺乏合同立项、进度控制等关键节点

企业采用的合同管理系统为文本型系统,在合同立项时无法对合同经费来源进行有效管控,导致合同签订后出现经费不足以保证合同执行的情况;同时无法实现合同进度管理,存在未按进度付款、合同逾期等问题。

(三)信息不对称,管理漏洞难以避免

与合同有关的信息存储于企业合同管理系统中,与项目预算有关的信息存储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中,与项目投资支出有关的信息存储于企业财务核算系统中,其他信息如项目基本信息、进展情况、成果信息等更是游离在系统之外,由于系统之间及系统内外的数据无法共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成本控制信息偏差、项目进度难以掌控等管理漏洞。

(四)事后管控,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

企业为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确立了科研台账管理模式,通过人工登记台账的方式进行投资控制,分别由科研管理部门登记项目总经费及预算批复台账,合同部门登记合同台账,财务部门登记项目支出账,业务部门登记项目流水账。这种模式在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存在主要依赖于人工,且侧重于事后管控,数据误差等问题时有发生,成本控制效果不甚理想。

(五)耗时耗力,管理效率低下

为掌握科研项目的关键信息,企业设计了项目立项情况统计表、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统计表、项目经费预算与批复情况统计表、项目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及项目进度报表等多种报表,人工统计相关信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性难以保证,管理效率不高。

二、企业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需求

(一)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平台

衔接企业全面预算、财务核算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项目立项到合同签订、资金预算、报销及付款、项目进度、项目成果、项目档案及统计报表,全部纳入到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提供一个能蚵足实际业务需求的集成性管理平台,实现科研项目的全流程、全方位管理。

(二)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将合同立项、合同经费控制、合同基本信息、合同资金申请、付款、验收及统计查询等信息全部纳入到项目管理系统中,弥补企业合同管理系统存在的漏洞,对项目合同进行全周期管理,提供一个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三)高效率的协同办公系统

以单个项目(课题)为单位建立项目基础档案,包含从项目立项到执行结束的全部信息,各部门根据权限可及时更新和查询,实现数据共享,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漏洞。同时,通过对接全面预算系统,可以实现月度预算数据自动传输;对接财务核算系统,可以实现报销单据自动生成凭证,财务系统自动取数,减少财务核算工作量,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一个高效率的协同办公系统。

(四)严格的成本控制

投资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项目管理系统,预置严格的成本费用控制策略,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材料验收入库、软件交接、完成培训及中期验收等,并上传相应的证明材料后,才允许申请和使用资金。完全由系统进行预算执行控制,将项目经费支出全部纳入到预算盘子内,杜绝预算外及超预算费用开支,从严控制项目投资。

(五)实时、全面提供项目信息,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来做出判断,也需要及时准确的项目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通过项目管理系统,管理者可以实时、全面、准确地获取投资、合同、进度、资金及成果等统计信息,以便于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分析并预测项目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采取应急措施。信息系统虽然不能像人脑一样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和模糊判断能力,但其精准、快速、全面的统计信息却能够为每个决策者提供良好的依据,是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

三、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框架分析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操作界面可以考虑搭建在企业ERP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或财务系统下,以方便数据共享,避免重复性的信息录入等工作。根据企业实际,笔者认为系统应主要包括9大模块:项目立项、项目基本信息、合同管理、资金预算、报销及付款管理、项目进度、成果管理、文件管理及统计报表。

(一)项目立项

该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填写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提交到投资管理或科研管理部门,由其进行审批、回退等操作。关键控制点是系统应能够对项目预期研究成果或创新点自动进行重复性查询,避免重复立项等现象的出现,节约投资成本。

第2篇

关键词:核电工程;科研合同;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 [TL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核电工程科研工作是创建我国核电自主品牌、推进核电出口的重要战略,是核电“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充分体现了我国核电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核电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和攻克难关的彻底性尤为突出。

面对如此重要而迫切的形势,核电科研合同有着较常规合同不同的特点和以下难点:核电科研任务在研发过程中需求不断加深、任务要求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增加了签订合同的难度;核电科研合同签订的时间紧、任务重。

为确保核电科研合同签订的效率及质量,亟待确立适合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的进度管理方法。以下阐述了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的进度管理方法,并通过案例加以验证。

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

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合同签订的时间和节约时间,每个核电工程科研合同都有严格的时间期限要求,合同签订时间早晚将直接影响合同执行及后续科研工作,对整个核电工程项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的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将从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的组织准备、控制流程及控制措施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

1.1 组织准备

为做好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工作,需配备相应组织,包括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

内部组织:为工作配备相应的合同签订人员,为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建立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分工明确,每个合同均有具体的合同负责人,规范成员职责权限,落实责任。

外部组织:邀请各部门参与科研合同签订全过程,提升进度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各部门需配合完成的工作如下表1:

表1各部门配合完成的工作

1.2 控制流程

有效进行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的关键是监控实际进度,并及时、定期地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同时采取纠偏措施[1]。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进度管理流程图

1.3 控制措施

1.3.1 编制进度计划

编制进度计划,就是确定某个时间阶段所做工作,或者合同签订工作进展到何种程度。鉴于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涉及到诸多部门,且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包含不同的工作过程,因而核电工程科研合同应编制不同层次的进度计划,将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工作按照不同的责任部门进行层次化分解。按照这种结构对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工作进行划分,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可控性。这样的层次划分同时界定了科研合同签订的工作范围,使不同部门工作的范围管理贯穿整个合同签订进度管理过程,实现了进度管理与范围管理有机结合,实现进度管理与责任的层层落实[2]。

进度管理方法包括:甘特图法、S型曲线比较法、香蕉型曲线比较法、流水网络计划技术、搭接网络等[3]。甘特图,就是通常所说的横道图或条形图,因为其具有简单、明了、直观、易于编制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项目计划和项目进度的安排。它用线条标出各项作业和工序的起、止时间和延续时间。基于甘特图法的这些特点,可以将其运用于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中。

按照不同层次,将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计划按照收到立项审批表及技术任务书、潜在供应方资格审查、发出询价函至收到报价文件、谈判过程中技术内容确定、商务谈判及合同签订共六个阶段进行划分。

1.3.2 实际记录

为了做好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实际记录工作,建立月报及存档制度。月报制度是从微观上对日常工作的记录,月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科研合同签订进展情况、重要活动和事项记录、文件往来记录、计划进度与实施进度对比等。举例来说重要活动和事项的记录内容,是对每个科研合同签订的实施步骤予以严格的日期记录,即什么时间做了什么。通过每月编制月报,并发送各部门审阅,一方面可以加强同各部门的沟通,使各部门了解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另一方面用于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讨论总结,并报领导决策,为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存档制度对每个科研合同签订过程的六个阶段,即收到立项审批表及技术任务书、完成潜在供应方资格审查、发出询价函至收到报价文件、谈判过程中技术内容确定、商务谈判及合同签订都予以归档,对每个科研合同每一节点的日期均予以明确记录。通过定期对所有合同签订进展情况进行统计,掌握了各合同签订实际进展,也规范了合同人员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合同签订全过程。

1.3.3 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比较

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中,将各科研合同签订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考察每一项合同签订进展程度与计划的偏差,并调动资源对部分工作进行调整,达到对主要里程碑实现控制的目的。检查方法根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而定,用横道图编制施工计划的,用横道图计划检查方法。通过对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六个节点时间进行数据统计,得出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工作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对比图。

原因分析

通过对各科研合同签订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科研合同签订工作实际完成时间落后于计划完成时间原因共三方面:因核电工程科研项目的特殊性,需与潜在供应方经过多次磋商后才能最终确定技术任务内容;核电工程科研项目的合作方部分为高校及科研院所,因无法提供财务报表,导致资格预审延迟,使整体进度推迟;合同签订部门晚于计划时间收到立项审批表及技术任务书。

反馈及纠偏

通过反馈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风险预警及动态管理。如果合同签订部门根据评价结果认为合同签订进度过慢与进度计划不相符合时,应立即通知承担科研部门并要求其采取必要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以确保合同签订按计划完成。在实际的进度动态管理中,采用3个月的滚动计划,在当月的进度计划基础上,对下2个月的进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整体工期要求。

2.应用举例

图2是编制的某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横道图。该合同要求于2011年11月2日起开始立项及编制任务书工作,于2012年5月2日前完成合同签订工作。通过此图可以看出,合同签订人员通过严格控制流程,不仅保证了此合同签订按照计划进度,甚至提前于计划进度完成合同签订工作。

图2 某科研合同签订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对比

3.结论

按照审议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随着核电站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核电科研的要求也提高到新的高度。核电科研合同签订进度控制是计划、记录、比较、分析与反馈调节的动态控制过程,其目标就是实现进度控制总目标。本文通过对进度控制流程、进度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并以某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过程举例,提出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进度管理方法,以期在科研合同签订工作中,在合同签订的各阶段与各参与者做好协调和控制,通过对整个核电工程科研合同签订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刘流,卞金露. 项目管理在系统装备生产进度控制中的应用[J]. 船舶工程, 2010, 32(2): 166-168.

第3篇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是现代化背景下使用计算机等高科技对技术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存贮和检索,并实现网络化和自动化操作,可以实现进度管理和施工过程一体化的工作。作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非常好的信息资源。施工现场进度管理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制定经济合理的进度计划,并据以检查工程现场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若发现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进度不一致,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原工程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的过程。工程现场进度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优工期,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1、电力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内涵

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尤其是较大和复杂的施工项目工期较长,决定了影响进度的因素较多。编制计划和执行控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充分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克服其影响,使施工进度尽可能按计划进行。电力工程现场进度管理是一个动态、循环、复杂的过程,也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工作。进度计划控制的一个循环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调整四个小过程。

计划是指根据施工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编制符合工期要求的最优计划;实施是指进度的落实与执行;检查是指在进度计划的落实与执行过程中,跟踪检查实际进度,并与计划进度对比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调整是指根据检查对比的结果,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对工期的影响,采取切合实际的调整措施,使计划进度符合新的实际情况,在新的起点上进行下一轮控制循环,如此循环进行下去,直到完成施工任务。通过进度计划控制,可以有效地保证进度计划的落实与执行,减少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干扰,确保施工现场工期目标以及质量、成本目标的实现。确定现场进度管理目标时,必须全面细致地分析与电力工程进度有关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订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目标。

2、传统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的问题

2.1进度管理方法陈旧、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低

2.1.1一些进度管理收集和整理部门普及信息化还不到位,一些中层管理者不愿使用信息化工作,而是让专责或下属部门来执行,特别是信息化管理方面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辅导和沟通,导致一些科技人员不愿去学习新的信息软件,或者学习的比较缓慢,这样一些工作的开展就会滞后,如果等他们能够真正掌握信息化软件,很多工作都己经堆积在一起,就失去了时效性和积极性。部分科技工作人员不知道如何管理和掌握进度管理业务管理系统的使用,以满足实际的要求,使得信息化管理很难得到普及和发展。

2.1.2项目管理部门之间沟通和信息处理不顺畅,有大锅饭的现象,没有高效的信息管理技术,有没有无所谓,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无关,都是比较冷漠的态度。

2.1.3由于传统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式的影响,一些信息数据还是纸质化,这样很难与信息数据库进行信息传递,导致中间有些脱节,而让项目管理部门的数据库信息失去了权威性,使得虽然有高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但由于工作人员录入数据的失真,这样的系统就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2.2繁杂的条条框框数据信息传输较慢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监督与管理,使得科技工作人员在进度管理过程中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管理内容和新生的活动很难做出快速响应处理,也只能是被动地等待上级的指示。

2.3信息化建设注重硬件的更新而忽视软件的升级

在绝大多数项目管理部门目前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只专注于办公硬件更新的投资,更重要的对软件进行升级被忽略:一个好的全面的系统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让进度管理部门人员进行其他事项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计算机上安装的进度系统软件,往往只是扮演印刷材料的角色,许多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往往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辅助技术,造成信息化进度管理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产生了信息资源的大大浪费。

3、新形势下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对策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在项目管理中不仅仅只是资料服务工作或者一种协助作用,而且还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当前项目管理的特点是新技术层出不穷,原有的技术文件无法满足当前项目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多的更广的去收集进度资料。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管理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管理的组织系统: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

3.1成立专门的部门对进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对于收集和存贮的进度需要专业的人员对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和评价,将进度进行长远规划,国外一些专门的部门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等手段对进度进行最优化,为项目管理提供最需要和最有价值的进度,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没有目的性地对进度进行搜索,然后一个一个排除,这样势必会影响查看进度的效率。项目管理需要进度管理提供非常可靠和实用的信息资料,如果在众多进度中去找寻一个或两个项目管理项目所需要的资料,那比大海捞针还难,这就需要这样的部门,对进度进行管理,挑选出最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归类,将不是重要的进度或者己经众所周知或过时的进度进行剔除,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对项目管理的周期也有非常大的好处。

3.2根据进度管理确定相关的科研课题

通过对收集和存贮的进度,选择和制订出科研项目,收集到的进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包括哪些专业,这些专业是有新项目思路产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同时针对项目管理项目的着力点,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推广相关的应用成果,而不是让一些有价值的进度管理一直埋没在虚拟的网络中,要把一些值得推广的技术进行整理。针对应用科学的进度制定出一系列有研究价值的项目管理项目。

3.3进度管理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

由于有些进度资料是纸质化,而引起在进行整理时出现信息脱节,由于相关进度管理人员的变动,更会引起进度信息管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来进行数据准确的管理和科学的决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将这些数据的全面性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算相关人员变动频繁,也不会引起数据的丢失或脱节,有利于进度管理部门的进度信息有效的管理。

3.4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

作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人员,除了专业素养外,更需要敏锐的挖掘资源的能力,对全球的科技发展要有非常高的知晓能力和消化能力,对于国外的最新科技的发展要时刻关注其动态,这些资料对我国项目管理都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有时也需要有站在巨人肩上的勇气和能力。

总之,对于进度管理来说,除了为项目管理提供有效和有价值的进度资料外,还可为项目管理本身注入新的资源,进度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紧跟着项目管理的前进而不断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适应项目管理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参考文献:

[1]曹家玮.电力公司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问题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第4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84-01

引言

军工行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制定和颁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国防科技工业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军工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升级换代,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求;武器装备供给保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军民转换和平战转换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高素质人才成长和创造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整体跃升。在当前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时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军工促进自主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对于当前的军工制造业,其项目管理具有时限性和唯一性的显著特点。时限性表现得非常强,相关归口上级单位对项目的时限控制的非常严格;唯一性体现在,军工项目对参研单位的技术方向有着显著的倾向性,一般都是专项研发生产。对于军工企业研发生产项目而言,项目管理是贯穿研发过程始终的,相对于其他类型项目,军工制造业项目有其特殊性。

其项目的来源或类型主要包括:

1、预研项目:是上级下达的研究型课题,在国家五年计划框架下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

2、外贸项目:承接的外贸出口产品研制项目;

3、指令性型号项目:由总装或兵装等上级单位下达的型号研制项目;

4、横向项目:与兄弟单位合作的研制项目;

5、军研所内项目等:所内自己承接的产品研制项目。

在众多的项目中,型号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是该企业的工作重点,其他类型的项目研发与计划管理基本遵循型号项目的管理方法,型号项目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通常包括原理样机、初样机和正样机等几轮研制);设计定型阶段;生产定型阶段。每个阶段由专家和军方代表参加按国军标要求组织的方案和技术评审。

二、目前研发过程中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1 信息反馈不及时。

该企业研发管理流程已经成熟且相对固定,已经建立了ISO9001质量体系,整个工作流程比较规范。但是目前由于信息传递不够通畅,对项目的进展情况,主要依靠协调会、汇报或电话询问的形式进行,此种信息反馈机制下,信息滞后,研发进度、工作流程执行阶段及工作状态不能及时被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组掌握,导致科研管理和项目组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跟踪掌握各项科研活动的具体执行状况。

2 资源统一协调机制不完善。

随着该企业承接项目数量的增长和项目周期的缩短,各研究室、检验处、物资供应处、分厂等各部门的工作量都随之增加。同时型号项目计划性强,任务周期弹性小,在项目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又要保证能按时完成任务,使得科研管理部门很难对资源和进度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并由此引发了诸多资源和进度的冲突,表现为项目计划不科学、更改多,项目进度安排不合理等,加大了各部门沟通协调的难度,进度的压力尤其对处在流程末端的结构设计、加工制造等环节更为突出,从而影响设计和加工的质量。

3 流程效率不高。

目前该企业几乎所有的文档资料处理都通过纸质文件来流转,审签效率低,人员的出差经常影响文件的签审,并最终影响项目的进度。手工签审往往不能将项目在计划、执行、跟踪过程中协调的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等每项工作都如实记录下来,无法对签审历史追溯,容易造成扯皮现象发生。

三、改进规划和初步建议

现在企业可采用一个具有成熟的基于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块的PLM系统,为项目组成员提供基于Web的协同环境。提供项目管理直接相关的功能,包括任务分解、资源分配、进度安排;提供与项目管理间接有关的功能,包括权限控制、实时消息通知、文档共享、项目讨论区等。通过项目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在产品从概念设计到维护,直至报废的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实时协作,进行重大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并对整个产品研制过程进行项目运行状态的监视,完成计划的反馈。需要提供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如:

1、多项目协同管理。

有可视化的项目进度管理环境,可通过表格视图或施工进度表,项目成员可以共同进行实时项目计划的编制。可以修改项目的任务约束、重大事件以及开始结束日期。还可进行任务分解、任务约束、不限层任务树、任务成本管理,建立计划基准和结果驱动的进度表等。

2、资源管理。

能够以部门、业务单位或其他分解资源的组织类型为单位,建立并分配团队资源、查询维护组织和角色技能、浏览跨项目用户的任务分配、交互式查看资源柱状图、进行工作载荷的管理等。

3、工时统计。

项目团队成员可以在线报告某项任务的工时,项目管理人员审核已提交的工时表,并将之导人项目数据库中。

4、项目成本管理。

可以为资源和角色技能指定工本费率,能够生成详细或者粗略的项目成本视图,包括估算成本、附加成本和基本成本,此外还支持可变劳工和固定成本管理。

四、结束语

科研项目管理的重心,在于定义研发项目中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跟踪,工作分解结构,进行资源分配,实现进度控制等。结合该企业的业务实际来看,实施信息化手段后的产品开发流程将固化在项目整体计划中,项目管理层通过项目管理工具对项目进行规划和监控。然后通过系统集成将企业的各类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协调一致的企业级PLM系统,管理整个企业的所有产品数据,支持产品各个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过程,对应市场、设计、制造和服务等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业务系统都构造在PLM系统之上,形成单一产品数据源。同时,以项目产出为中心的阶段——节点项目管理模型,实现了项目信息与产品记录的关联。一方面,项目的产出作为产品记录的一部分,同产品其他方面信息一样,纳入到统一的管理机制下集中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项目的产出也有其本身的生命周期,有相应的业务流程推动其状态的改变,所以,将其状态同项目进度相关联,也就实现了项目计划进度随项目执行进展的自动更新。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要害路线法,建筑工程

项目的存在已有久远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军事对某些工程产生需要,同时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能实现这需要时,就出现了工程项目。因此,项目管理是古老的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然而,项目管理形成一门学科却是7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当时,大型建设项目,复杂的科研项目、军事项目和航天项目大量出现,国际承包事业大发展,竞争非常激烈,使人们熟悉到,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约束条件的确定性,要取得成功,必须加强管理,引进科学的管理方

网络计划方法因控制项目的进度而产生,是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已成功地进行了无数重大而复杂项目的进度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在,在建筑行业里主方的项目招标,监理方的进度控制,承包方的投标及进度控制,都离不开网络计划,网络计划已被公认为进度控制的最有效方法。随着网络计划应用全过程计算机化的普及,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要害路径就是项目网络中由一系列工作活动构成的工期最长的那条路径,该路径上的工作为要害工作。任何一项要害工作活动不能按时完成,所有处于其后的工作活动都要往后拖延。当要害线路上某些工作的作业时间缩短了,则有可能出现要害线路转移;要害路线的性质为:要害路径的线路时间代表整个网络图的计算总工期;要害路线上的工作均为要害工作;要害工作均没有时间储备;同一网络计划图中,要害路线至少有一条;假如缩短某些要害工作的持续时间,要害路线可能化为非要害路线。

要害路线计划具有深入彻底的研究,这可以让建筑团队对工程要求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评估。在建筑工程领域里利用要害线路法可以做以下内容:

1.活动的历时估算可以准确估算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历时。实际上,项目的历时可能还会更长,不会比要害路径法估算出的时间短。假如项目有严格的最终期限,你就必须把这个时间期限加入到要害路么进度计划中,并满足这个期限要求。

2.为优化工程项目进度提供数据。不要指望通过猜测和某种意愿,而要通过活动的先后关系和真实的数据使项目的进度达到最优。

3.为工程项目的每个活动确定进度计划。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我们知道每个活动在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可以为该活动合理分配资源,可以在活动需要资源的时候分配它们所需的资源。当然,我们最好提前雇用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否则就不可能在项目需要资源的时候提供有用的资源,甚至还会导致该活动进度延误。这种延误最终也将导致项目的失败或者项目失去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假如我们确定该项目不会有结果,就应取消该项目,以避免浪费资源和成本。

4.能为负责工程的项目经理、每个活动经理和每个人提供一个“美妙的乐谱”,显示什么时候人们如何快速地实施活动。除了能在资源的进度计划方面提供帮助外,还能节省人们工作交接的时间。在复杂的项目中,每个活动之间的工作交接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延误后续活动的开始。在很多组织中,项目的资源总是同时工作在不同的项目中,这些资源都处于多任务的压力之下。由于项目之间的工作交接效率低、浪费时间,很轻易导致项目的历时双倍增加。我们强烈推荐应该将项目进度计划、项目的网络图贴在公司墙上,包括每个活动的负责人和时间进度,以便人们时刻查看项目信息,并指明谁对下述工作负责。

活动开始时,在活动节点上标记每个活动的开始时间。

通知所有后续活动的活动经理,前导活动要结束(或满足SS活动关系的时间点)。

在结束时,在活动节点上标记每个活动的结束时间。

5.通过削减非要害路径上活动的资源,也有可能降低项目的成本,节省资源。在分配资源时,要优先满足要害路径上的活动,对于非要害路径上的活动,只要在该活动答应的时间内满足该活动的资源分配即可。

6.一旦项目开始实施后能为项目提供早期的预警。如在一个为期6个月的项目中,假如第一个活动的实际完成时间是4周,而不是计划的3周,那么活动时间的先后关系将马上提示项目负责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要害路径上每个后续活动都将会延后一周开始,并且项目至少会推迟一周才结束。假如没有要害路径,人们很难会察觉到一个活动的延误会对项目剩余活动的影响。

7.当项目负现人察觉到项目进度有延误的时候,要害路径可作为一个工具,告诉负责人该如何压缩要害路径上活动的历时或者应该为哪些活动增加额外的资源。此时,负责人必须调整项目的进度,让它回到计划的进度上来。

四、关于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中的一些建议

(1)编写材,制定有关规程,加强标准化工作。

编写建筑业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教材,编制国内通用网络和标准网络图,以及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管理规程,统一画法、术语和各种素型的网络模式。在网络计划技术方法上结合我省情况和行业特点,研究应用日历网络、分级网络、标准网络、流水网络等新的方法,并逐步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编制企业年、季、月计划。

(2)组织经验交流,努力开发管理软件系统。

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研究班和经验交流活动,必要时组织现场交流会,推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发展,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生产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网络计划技术的通用电算程序,培养专业软件人员。

(3)大规模培养人才,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

对现有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在职短期培训,通过学会、研究会和地区有关管理部门,组织网络计划与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对施工企业在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织培训学习和把握网络计划技术,以期能初步把握现代管理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它在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中的使用价值已得到了各国的认可。网络计划技术以缩短工期、提高生产力、降低消耗为目标。它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许多信息,有利于加强项目管理。它既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有助于管理人员全面了解、重点把握、灵活安排、合理组织,经济有效完成项目目标。因此,实践证实网络计划技术是很值得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大力推广的实用型技术。

参考文选:

1.《项目进度管理》朱宠亮编著,清化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2

2.《项目管理精要》毕星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7

3.《全面项目控制》斯蒂芬-A-德沃克斯编著,张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4.5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模式 高职高专 校本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07-02

所谓项目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把一个单位或一个具体工作的各项活动当做项目对待,进而对其实行项目管理,也就是把这个单位或这个具体工作进行项目化,运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项目化管理是一种繁复、精微的复合管理,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如何在确保时间、技术、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定目标,达到让所有相关方都满意的效果。把项目化管理引进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建设,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校本教材质量的重要手段。

校本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之一,如何以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进高职校本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进教材建设改革的重要手段。以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进高职校本教材建设,可以把整个校本教材编写工作作为一个项目去完成,将教材前期调研,内容的选取与编排,实施效果等与教材编写有关的事项转换为一个个小项目,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合理安排课题成员负责相应的小项目,并签订任务合同,做到相应项目有人负责,责任清楚,质量目标明确,利于进行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实现项目目标。通过校本教材编写工作项目化管理,有助于编写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融合实际职场工作任务、条理清晰、工作任务明确、认可度高的校本教材。具体说来,校本教材编写进行项目化管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遵照职业教育特点设定校本教材内容,启动编写工作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须遵照职业教育特点来建设高职校本教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一体化的管理,企业对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校本教材编写应以此为目标,编写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材。在编写之初,应结合企业岗位用工实际,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作为校本教材的主要编写内容和方向。在建设教材项目的过程中,也需要设立专门项目,即需要编写者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下到相应的企业进行了解、调研,并制定出校本教材建设所需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进行教材编写。如在编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时,为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专业知识点结合工作任务的形式来编写整本书,先把整本书分成两个大的项目模块,即计算机科学体系及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应用以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应用两个项目模块。从启动编写工作中就以项目形式来进行模块划分,再按照相应的内容设定各自的项目任务,编写出相应的内容。

二、根据企业工作实际设定高职教材教学项目,按项目划分教材内容

在掌握企业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后,结合这些内容,根据教学的特点进行教材的具体研究。这包括教材的定位、内容的选择,在这个项目环节里,需要编写者对该门课程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如应了解应掌握的知识点如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便在教材中体现出来,让任课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根据教材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为例进行说明。在教材定位与编写内容这个项目环节中,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划分,具体可分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概论”和“Windows操作系统与Office的操作技术”两大部分。其中,第一个项目内容主要介绍有关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及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应用,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高职生提升对计算机科学的知识理论认识,提高IT应用的全面认识;第二个项目内容主要介绍Office办公操作软件的基本知识: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和电子邮件等方面的操作,在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项目环节就是在下企业了解企业所需技能的基础上,制定出在课程中教师具体要向学生讲授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子项目的切割,以保证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实用性、可行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确定校本教材的项目内容

项目化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控制校本教材的内容,内容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要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项目的设定。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教育。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按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去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在每个教学内容中,特别是在实践操作内容中以体现“面向就业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自主学习,重视实践环节,培养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理念,进行实践项目的设定。

四、以项目化管理模式建设校本教材,保证校本教材高质高效地完成

以项目化管理模式建设高职校本教材是一种新的尝试。为保证校本教材建设项目工作能顺利、高质量地完成,需要对校本教材建设的各个工作环节按项目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具体如下:

第一,校本教材建设工作的论证。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把校本教材建设工作作为整个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来完成。为保证能够编写出与企业工作岗位所需技能相衔接的教材,需要编写教材的人员长期、不定期地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下到相应的企业当中去,不断了解企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点与操作技能的需求。只有通过企业岗位实际需要论证,才能编写出符合高职教育的教材,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第二,校本教材建设工作的质量评估。校本教材是一项高等院校为企业岗位所需培养技术应用型人员的工作。把校本教材作为一个工作项目来建设,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管理这项工作。对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建议在校内建立教材审核专家库,以3~5人为一组按不同科目、种类对校本教材工作质量进行审核、评估,专家组成员应以跟上科技发展和生产工作实际需求为目的来进行该项目的审定及评估工作,以保证所编写的校本教材能够高质量地投入到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当中。

第三,校本教材工作的计划、进度管理。在校本教材编制工作计划制定过程中,可以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形式,对任务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将校本教材工作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或个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人具体负责。执行的过程中可采用甘特图、网络计划技术等方法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合理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使校本教材编制过程得到时间上的监督和控制。让编写教师在规定的计划及进度管理中,按时编写出最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

第四,校本教材工作项目的实施与质量管理。校本教材工作项目的实施由各执行部门或人员按照项目规划的内容和时间进度情况依次进行。在制定工作项目过程中,做到及时把各项具体工作情况向编写负责人进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教材内容进行修订、调整,然后测量和评估近期的校本教材工作项目的进度计划、分析目前状况,并与基准计划作比较。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教材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校本教材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在整个校本教材项目建设中执行质量管理,并把这种质量管理思想贯穿于项目启动到项目结束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学校建立的校本教材专家库人员及相关的院级领导负责监管。

总之,利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来建设高职校本教材是为了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高职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对于高职校本教材建设工作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方式。如何利用好这种方式编写出大量符合高职教育的、与企业岗位技能相融合的、能为教育教学所用的高质量高职校本教材,是每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需要进行不断努力的一个工作项目。

【参考文献】

[1]赵居礼.完善高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2]周晓健.对高职校本教材建设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3(20)

[3]刘国靖.现代项目管理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项目(2008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