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方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方案

时间:2023-05-30 09:5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方案

第1篇

为了规范我乡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现将《**乡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年**月**日

抄报:区政府办、安全办

**乡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乡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安全知识教育。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乡政府统一领导全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本辖区内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置工作和协同区、市应急委处置较重、严重、特别严重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工作、乡政府主要领导为本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乡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乡政府为主,实行地方领导负责制,有关单位及村组应当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领导、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等工作。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宪法》;省、市、区制定的相关法规、规章;《黄山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

(四)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类别:

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突然发生,因违规组织生产、违章作业、安全管理混乱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灾难性事故。

突发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分为矿山安全事故、建筑安全事故、消防安全事故、烟花安全事故、危化安全事故、电力安全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等。

1、地质灾害隐患安全事故:我乡属地质灾害多发段,泥石流、滑坡、坍塌等灾害性灾难经常发生,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安全事故主要指从事2米以上高空作业时、未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安全带,设立安全防护网。在安全措施极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工作,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消防安全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工作、生活中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可能导致火灾或在火灾时产生一定危害后果的各种危害因数;

4、烟花安全事故是指在制造烟花炮竹时违规操作,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设备和专业从事人员,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燃放烟花炮竹时未在指定地点和安全措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5、危化安全事故是指石油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许多潜在危险因数造成的火灾、爆炸等灾害性事故;

6、电力安全事故是指电线老化等引起的线路自燃造成的火灾等事故;

7、交通安全事故是指路上行使的车辆和水中穿行的船只在行使时不遵循交通规则造成的事故;

(五)本预案适用于本辖区内可以预见或突然发生的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件。

二、组织管理与职责

(一)为确保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及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保证人的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安全,**乡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何后贵同志为组长,党委委员、副乡长吴文杰同志为副组长,乡直有关单位负责人、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突发生产事故应急小分队,其职责如下:

1、突发安全生产事故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省、市、区人民政府的决定,负责指导本乡范围内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监测、预警、预防工作和定期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组织指挥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情况紧急时调动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性救援工作,解救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财产;协调调集相关单位、村组,完成区人民政府和区安全生产监督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设在乡安全生产办公室,承办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常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乡突发安全生产事故领导小组的命令和决策;在第一时间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3、应急小分队;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进入临战状态,实施紧急性救援工作,指挥事故现场人员安全转移,对伤员采取急救措施,尽量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故扩大化和严重化。

三、应急方案

(一)基本应急

1、先期处置

较重、严重、特别严重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乡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小分队等救援队伍进行先期处置,并对事件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下列必要的应对措施:

(1)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

(2)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3)紧急调配辖区内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4)实施动态监测,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5)立即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6)及时向区专项应急机构、区应急委和区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和支持请求;波及或可能波及其他区、县的,要同进向相关区、县通报;

(7)其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

第2篇

关键词:基建矿井;应急管理;对策

健全良好的基建矿井应急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矿井对突发事故和再发生自然灾害时的应急能力,进而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基建矿井应急管理的作用无可厚非。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基建矿井应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应措施,使矿井应急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保障基建矿井建设安全。

一、矿井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矿井应急管理系统是在有突况发生或是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保障矿井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矿井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即“符合标准、追求实效、因地制宜以及共同促进”的原则。以上原则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矿井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同时利用以往的矿井安全管理经验和相应的应急物资,和当下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应急设施要和报警系统相结合等,根据以上这些基本的原则,能够推动基建矿井应急管理有效的开展,实现安全生产。

二、矿井应急管理现状

矿井应急管理方案是指在相关企业和煤炭行业受到突发的事故或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暴乱等现象时,社会上的公共机构,包括政府和煤矿企业在事发前、事发时、事发后要实施提前准备好的应急方案,使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尽量减少财产损失,进而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目前很多的矿井应急管理都是由我国的经济特征所决定的,并且,目前我国正处于各种易发事故容易发生的特殊时期,尤其是煤矿事故。基于此,煤矿行业的应急管理措施和管理机制相对来说比较健全,相关的管理规定较其他行业来说都比较成熟。但是,尽管这样,我国目前仍旧还没有对煤矿的应急管理进行专门的立法和出台相关的规定,导致煤矿的应急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依据。

(一)矿井应急相关预案体系初步确立

总体、专项、部门、地方、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是我国目前五个层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其中国家级的应急预案有:《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以及《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等。其它地方和企业也有相对应的应急预案。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各个层次都进行了应急预案的初步搭建,从根本上保证了基建矿井应急管理的实施的基础。

(二)矿井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

根据我国《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的相关规定,相关的部门要对矿山的突发事故迅速做出反应,包括指导、协调灾害事故的应急工作,实施救援。同时,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相应的事故应急机制。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矿山救援队伍的建设,已经相对成熟,已经建成了十四个国家级的矿山救援基地,从事矿山救援的专业救援人员已经达到了2.5万人。

(三)矿井事故应急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

随着各种矿井事故的发生,我国相关的矿井事故的应急管理法规也在进行不断的完善,其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经有了第一本关于应急管理的法规,即《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法》中规定,相关的矿山企业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和紧急预案,减产矿井事故的发生或减少因矿井事故发生而造成的损失,并组织专门的救护人员进行救助。总的来说,我国现在的矿井应急机制正在不断的完善,尤其煤矿的安全应急机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三、矿井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矿井应急预案不健全

根据上文的叙述中能够得出,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应急预案和规定。现在所实施的预案中,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两个应急预案对矿山事故的应急管理做了相关的应急程序规定,《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则是主要针对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事故进行重点的救助和预警,虽然在矿井的各个行业都有相关的应急预案,但是如果出现较为繁琐和交叉的情况,仍旧会有很对疏漏的地方,缺乏综合协调指挥。

(二)基建矿井应急管理体制有待整理

矿井应急管理是一个部门应急预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就省级的矿井事故应急预案中,就会存在着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矿井安全检查部门,他们对突发事故的行为不一样,不同的机构,会导致信息的整合和沟通协作有一定的困难,使救援工作不能及时展开。所以,作为矿井应急管理主管部门,是以矿井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为主还是以煤矿主管部门为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三)单一的矿井应急观念

目前,我国对重大的矿井事故比较重视,而对于一些轻微的事故,相关部门则会疏于管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矿井应急救援目标单一,矿井的生产安全和能源安全没有得到统一,因此,当有新型的灾难发生时,现有的应急管理机制显然不能进行有效的救援。除此之外,矿井对突发事故的处理机制独成一体,没有功能化和模块华的处理,没有重构相对成熟的功能模块和措施。

四、完善矿井应急管理的措施

(一)完成矿井应急管理的多个目标

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尽管矿井事故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安全事故,但是对于其它的自然灾害事故也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在对安全事故进行应急管理调度范围时,应该扩大范围。所以,从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角度出发,是新时期矿井应急管理的重要方向,根据实际情况,拓展应急救援范围,从而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完善的矿井预警机制

煤炭领域面对的各种突发事故较为多发,因此在预警机制上应该借鉴其它行业优秀的预警机制,其中电力行业有其专门的应急管理员和相关的规定,煤炭行业应该借鉴这些预警机制并融合自身的事故突发特点,进一步明确矿井应急预警机制的设置程序。同时,地方性的相关部门也要对矿井的生产、加工和使用建立全套的预警机制,对预案进行实时性的管理,从而保证矿井预警机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矿井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矿井的应急机制要和煤炭行业目前的动态相匹配,煤炭行业的应急管理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因此,要建立一矿井能源主管为领导的应急管理体制,更好的把“分类管理”落实。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煤炭产业区域的调整,应该着重加强对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设置救援基地,保障矿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能源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喜洋,赵冬花.我国基建矿井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能源,2011,01:38-41.

[2]马标,宋有福,宋建龙,宋修通.浅谈矿井应急管理系统建设[J].山东煤炭科技,2011,05:221-222.

[3]颜勇.基建矿井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83.

第3篇

关键字: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加快其发展速度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我国水患自然灾害的预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安全管理相关的问题,影响整体水利工程项目的进程。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上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安全管理概述

2.1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措施概述

施工单位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把安全生产责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做到预防和禁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并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希望施工单位在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关于安全生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于施工建设的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应该做到严格审查施工建设的投标单位安全管理责任人或者项目工程责任人以及相关的安全生产的所有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资格。其次是施工单位必须要掌握所有与施工现场或者施工过程可能涉及到相关资料,比如说施工区域的天气资料,供电、供暖资料、供水供气资料、排水管道以及地下管道相关信息等,确保所有资料的精确程度以及真实程度,保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再次是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做到明确承包合同中所有和安全施工相关的费用情况,并且做到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够私自挪用或者调减已经明确规定的相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费用。

2.2建设工程勘察单位安全管理措施概述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勘察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时组成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也是相关安全管理生产的主要责任负责主体。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分为两个大类,四个级别。其中两个大类的标准分别为推荐性的标准以及强制性的标准。四个级别标准分别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在所有的标准之中,最高的层次是国家标准,各个标准之间必须相互补充,但不能出现相互矛盾,不能降低高层次的标准,低层次的标准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低层次的标准能够对国家标准进行补充说明,但不能够降低国家标准的要求。在我国的标准体系中,强制性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是指涉及到醒目的质量、卫生、安全以及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强制进行执行的相关文件,比如《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其中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部分等。

建设工程勘察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勘察工作时,其单位必须符合相对应的资质标准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勘察资质,并且其承担的勘察工作只能在其对应的资质等级的许可从业范围内。建设工程勘察单位的所有勘察文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以及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并且还应当满足施工以及设计的要求,在进行勘察工作时,应该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做到勘察真实、有效、精确无误。

2.3设计单位安全管理措施概述

设计单位的安全管理也是保证整体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部分。在开始设计阶段,针对不同项目的环境差异性,设计单位必须明确周边环境对整体工程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周边环境因素一般情况来说包括:比如说施工区域的天气资料,供电、供暖资料、供水供气资料、排水管道以及地下管道相关信息,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地下工程等。设计O为应该自己也要注意因为设计过程不合理而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随时检查更正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要做到在设计文件中明确标注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的注意安全事项。设计单位应该做到标注问题以及提出意见两个方面,这是设计单位的义务,但是只能看作是一种附随义务,一般情况下不会承担法律后果。

2.4.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安全管理措施概述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在进行工程安全管理应采取以下两个措施:首先是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其次是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单位有义务对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审查核实。监理单位参与设计以及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检查,在形式上不仅是书面审查,而且在内容方面来说,是监理工作人员以及监理单位参照法律法规以及监理和施工合同中的标准要求,使用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对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中的安全技术以及施工方案进展中的安全措施进行全面性检查。再次是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单位必须时刻履行代表整体工程项目的法人代表来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情况的法律义务。

3、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和该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向岗位的处理方案,必须配备应急救援人员以及应急救援组织,准备相关的救援设备,确保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的组织训练。

3.1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在整体的水利工程项目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就要针对项目的施工的性质以及特点,制定有关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部门,并且要求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其职能责任。保证相关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急救援方案以及应急救援组织各自的职能和责任都能够做到完全的协调一致,并且应急方案必须通过项目的法人代表的审核,以及进行备案管理。

3.2.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安全事故现场的紧急处置是在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工程所在带的人员应该针对事故现场情况,成立应急处置指挥中心,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协调事故的紧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一般情况有在现场的各个应急的指挥部门以及项目法人代表和项目施工建设单位组成。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出现安全事故以后,施工单位以及法人代表必须迅速进行前期处理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扩大,并且做到权力协助安全事故的现场以及处置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必须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维护,安全管理涉及到整个与项目工程相关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以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到从全方位进行安全管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保证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实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顺利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慧钰.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 大众科技. 2008,(10)

[2] 宋学飞,王仕才,潘友宏. 论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 今日科苑. 2009,(10)

[3] 王文学.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初探[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11)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是针对建筑施工内容特点,对建筑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的控制预防工作,它体现了人性化的标准,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人在施工中的安全,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空间。采用合理安全防护措施就是为了避免和预防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的排查,及时发现、解决安全隐患。

一.建筑施工中施工安全防护技术与对策的重要意义

通过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的落实,能够预防和减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增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健康,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企业安全生产价值,丰富安全文化知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的基本含义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以施工安全为核心,结合有效的防护措施,根据施工中涉及的各种施工特点找出可能影响安全施工的因素,并对其进行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安全预防措施,如改进和管理措施的实施,有效的预防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施工风险。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把施工安全技术以及防护措施应用其中,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其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可以有效的帮助施工建筑单位实现施工安全目标,同时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度走向同行业的另一高峰;(2)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技术水平,丰富劳动力市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伟大的贡献;(3)可以积极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体系。

三.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隐患的存在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发展,结合目前施工内容,建筑施工安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管理问题

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就不能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管理不到位,对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没有针对施工内容进行合理、有效地制定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安全问题预防排查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不能正确地进行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及实际操作演练,造成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解决。

3.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中大部分参与者来自农村,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安全知识了解不深,意识不强,这导致在施工中缺乏安全实践技能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安全体制的不完善

安全体制不完善,不能及时处理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安全任务不明确,乱打乱撞,相互推卸责任,造成安全管理混乱,导致安全生产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造成安全生产中出现各种隐患事故发生。

四.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必须要注重建筑施工的安全,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科学有效的预防以及避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4.1 落实体系

在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确保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就一定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要起带头作用,全面负责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表率,不迟到、不早退、不违规等;(2)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生产责任制度、对员工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制定严格的建筑施工生产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建立完整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3)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负责人也应该全面的贯彻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制度的有效性,并且适当的选择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最大限度的把施工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4.2 合理运用施工组织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组织施工人员是关键性的环节,其是对建筑施工的全面发展以及规范化的管理水平提供有利的保障,更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中各作业环节顺利进行。鉴于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设计过程中,要认真的编制施工注意事项、安全责任制以及临时搭建的施工现场的用电方案,并将其传达到施工队伍中的每个人,此外,还应对施工危险系数比较大的建筑项目编制专门的责任书以及分配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指导监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4.3 完善技术交底

在建筑施工阶段一定要注意施工的步骤和施工思路的确定,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查,确定施工方案;(2)测量施工的定位放线;(3)施工过程应该清理土方车辆,还原施工现场的平整干净;(4)设置并确定施工现场的排水以及降水系统;(5)熟悉图纸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鉴于此,施工管理者还应该对挖方的标高轴线的标高进行复核,最后根据国家的执行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做好现场的数据记录,如测量定位、验槽、隐蔽工程验收、质量检查以及验收等工作,严格的根据相关标准,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以及实施。

4.4 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预防性试验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用品以及材料等,在其使用前或者使用中定期的对机械强度或者绝缘性能特征进行试验,防止并避免不合格的、劣质的材料进入到施工作业中。因此,要确保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就一定要对建筑施工中涉及的机械以及各种用具,进行常规的预防性试验,加强对机械的保养维修,及时发现并淘汰高耗能的机械,选择环保节能的高效率的机械设备,节约施工的用材损耗,同时响应环保节能的发展理念。此外,还应选派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对其进行监督试用,进一步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4.5施工人员应规范作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的意义主要可以概括为几个内容:(1)有效的预防以及及时控制和避免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及隐患,确保在事故发生时,救援的及时性、高效性以及有序性,有效的降低事故中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2)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应适合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故,如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火灾、水灾、泥石流、质量事故等;(3)在以上基础上,施工单位还应该按照事故应急方案,建立紧急救援队伍,落实救援的人员、机械、器材等,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事故救援的预演。

4.6严格控制临时搭建物的安全系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搭建临时的建筑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然而在搭建建筑物的时候应该与施工现场分开设置,且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建筑施工现场的办公区与生活区,一定要与施工作业的现场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员工的饮食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确保食物的卫生达标,此外,严禁在建筑施工现场靠近的地方搭建员工宿舍或者员工食堂,一定要确保搭建建筑物的材料的合格,够符合经过加认证的,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结束语:

通过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的落实,能够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降低施工企业管理成本,控制安全隐患发生,间接地为企业获得效益和信誉。通过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并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

一、引言

近年来,石油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而目前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尚未确立起科学规范且具可操作性的动用机制,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能力不强,对石油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不强,未能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构建与完善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以期进一步提升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能力,确保高效应对石油危机事件,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二、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涵义及要素构成

(一)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涵义

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是指政府为了维护石油市场供求的稳定、抑制价格的巨幅波动、应对石油供应中断与供应危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有规划、有步骤、有秩序的动用国家石油储备的应急行动。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是指政府为了更好地应对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多变、战争、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等因素造成的石油市场供求剧烈波动或石油供应中断与供应危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而而建立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和制度安排。

(二)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要素构成

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应是一个包含预警、响应、决策与处置、信息、保障等系统的五位一体的构架体系,以实施完成各种应对石油市场供求剧烈波动或石油供应中断与供应危机事件的方案和措施。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要素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应急预警机制是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实施的前提基础,应急动员保障机制是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正常运行的保障力量,应急指挥与处置机制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是核心部分,应急响应程序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正常运行的程序依据,应急响应信息报告与机制是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决定着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运行的方向。

三、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建设现状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中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已逐步完善,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根据国家能源安全需要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运行机制,应急动用响应程序,应急动用决策与处置机制,应急动用信息报告与机制,应急动用保障机制基本形成,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历史经验及现实状况的原因,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持有“重应急、轻预警”的观念,现阶段中国将石油危机应急动用的重点放在危机爆发期的响应和善后期的补救上,对于潜伏期的预警,力度则明显不足,目前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体系构成中将应急动用预警机制排除在外,没有将应急动用预警机制纳入为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的构成要素;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预警机制落后,缺乏高端动态预警分析技术支撑,综合性的预警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应急动用响应程序不科学,应急动用响应机制组织体系不科学,缺乏协调机制,应急动用响应机制响应流程不合理;应急动用决策与处置未形成有效机制,应急动用决策与处置组织体系不完善,综合协调能力不强,缺乏持续性;应急动用保障机制和信息报告与机制不健全,应急动用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石油储备应急动用预案不科学,社会应急动员保障体系不健全,信息报告与制度不完善。目前,中央政府尚未确立起科学规范且具可操作性的动用机制。

四、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构建与完善

(一)构建与完善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预警机制

要利用高端预警监测技术,建立一套灵敏、迅速、准确的国际国内石油市场供需及市场价格信息分析预警机制,作为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的决策和执行依据。明确由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承担起国家石油供给安全应急预警任务,实时监测国内国际石油市场,准确、及时进行石油供给预警。要建立中国石油商业储备以及国家储备的石油供给与需求平衡数据库分析决策平台,建立在线统计信息查询系统,实时监测国内市场石油供给与消费量差额,及时预警信息。

(二)构建科学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响应程序

要根据石油储备动用应急预案,构建科学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响应程序(见图2),提高应急动用响应能力和效率。要建全应急动用响应机制组织体系及其协调机制,明确战略石油储备动用决策层、石油储备应急动用管理层、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执行层的主体部门,特别强调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负责中国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和管理,并承担战略石油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承担起石油储备应急动用中管理层的角色;同时建全三个层面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增强决策执行力。要完善应急动用响应机制分级响应标准系统、分级动用响应管理协调系统、应急动用响应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建立科学合理地应急动用响应机制工作流程,应用先进高端技术,提高应急动用响应能力。图2: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程序

(三)建立科学高效地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决策与处置机制

要构建完善地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决策与处置组织体系(见图2)。明确国务院作为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决策机构,当石油危机事件触及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的警戒条件时,国家能源委员会进行集中会商,根据决策辅助机构的建议,形成应急方案,由总理签发是否应急动用令;明确应急动用方案的具体指挥权,确立国家发改委及其下属国家能源局、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国家物资储备局的具体指挥权,当总理签发应急动用令后,由其分别负责指挥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公司)、国家物资储备局(成品油库)、各商业石化企业以及政府地方石油储备的动用;明确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公司)、国家物资储备局(成品油库)、各商业石化企业以及政府地方石油储备担当动用执行层角色,高效地执行应急动用令。通过构建与完善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决策与处置组织体系,健全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科学高效地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决策与处置机制,增强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决策与处置能力。

(四)完善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保障机制和信息报告与机制

要建立科学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动用法律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应急动员保障体系。要构建高效的综合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传送、交流和沟通能力;要完善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信息报告和信息制度,明确信息报告和信息的职责部门,加强信息报告、信息、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健全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制度;要建立政府与大众社会权威媒体良好合作关系,通过政府与媒体职能互补,实现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管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平稳发展。

五、结语

面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头,石油安全已成为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建立完善石油储备体系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环节和重要步骤,而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且具可操作性的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增强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管理能力和效率无疑对保障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宋英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庄越.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宋英华.建立和完善国家石油储备应急动用机制研究报告.2010(11).出版信息不详.

[4]汪金敖.长株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研究.湖南社会学网.201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