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泰戈尔金色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险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金色花
宋体宋体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诗集《吉檀迦(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
在中国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1924年访问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响。
“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
摩(mó)摩罗 衍(yǎn)那
匿(nì)笑 沐(mù)浴(yù)
停顿 节奏 语速 语气
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 。
让妈妈嗅到花香
帮妈妈遮阴
陪伴妈妈左右又不打扰她工作
表达对母亲的爱
宋体思索:
我最喜欢的画面是 ,因为读出停顿 读出节奏 读出语速 读出语气
欣赏: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yī),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地熠熠地向暗中飞去。
我所上的《金色花》一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后获得些许的赞扬。反思本节课一个个真实的情景,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语文课、建构活力课堂颇有感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金色花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语文金色花教学反思范文一《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它写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并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的“捉迷藏”,描绘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天伦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其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我”的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将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对母亲非常依恋。“我”幼稚天真,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 “到哪里去了”,“我”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的和善意的“说谎”,仍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故事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的性格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意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侧重三点:一是诗的语言美;二是诗的画面美;三是诗的情感美。我觉得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最后一个环节: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
学生表现都很活跃,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母子深情的体验。总结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中,既鼓励学生读,又让学生明白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的同时,还掌握了朗读技巧,不仅读懂了诗,也学会了怎样读诗。
二是简化了教学环节。以前教诗歌时,总是将“语言赏析”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这次我尝试将“朗读”、“理解”、“品析”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吟读”环节中,为读好最后两节,指导学生分析语言的句式排列;在“解读”环节中充分利用点评,指引学生在解读中赏析语言。这样的安排简化头绪,为学生赢得更多朗读和思考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是美化课堂。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或创设氛围,或激发兴趣,或配乐朗诵,或画面点缀等,为课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让课堂富有情韵。
语文金色花教学反思范文二我所上的《金色花》一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后获得些许的赞扬。反思本节课一个个真实的情景,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语文课、建构活力课堂颇有感悟。
1、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课堂
程少堂老师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富有学科个性和教学个性的审美。
在《金色花》一课中,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听读、赛读、评读、范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感情,从而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的课堂。学生读得非常认真,虽然读得不是很好。于是在我的启发诱导之下,有不少的同学大胆地用稚嫩的童声来读,重音、语速,情感都把握得很好。例如冯尔学当读到“我不告诉你”时,那稚嫩的略带撒娇的童声引起在场听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笑声。
2、关注动态生成,把握瞬间精彩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就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他还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引领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金色花》一课时,我在课的结尾设计了一个环节:以“假如你在妈妈生日的这一天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会变成什么呢?” 请学生倾诉内心至爱。有一个男孩子说,会趁妈妈出去的时候,偷偷地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把家里的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也有同学说,希望变成一架飞机(一艘轮船),让妈妈乘坐到世界各地去旅游。也有同学说,希望变成一棵树,春天勤生绿叶,长得枝繁叶茂,夏天母亲可以在树下乘凉,为她遮风挡雨,秋天树上的果实成熟了,母亲可以摘下解渴,如果她需要钱了,就砍掉自己身上的树枝去卖……我以及听课的老师都被同学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在这种氛围中,许多上课很少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都纷纷发言表达对母亲的爱。此时下课铃声响起,我说出了此番结束语:同学们,沐浴着母爱成长的你们要懂得加倍地回报,去爱你们的母亲,爱你们的同学,爱你们的老师,爱祖国和人民。愿你们在被爱与给予中拥有一个丰富美好的人生!”
在这里,学生在老师营造的和谐的对话氛围中,与本文对话、与自我对话,敞开心灵,思绪飞扬,从而在熏陶感染中建构起新的思想链条,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在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人所上的《金色花》一课在许多细节处理上反映了教师的理念仍有待转变。如:问题的探究未够深入,学生的思维仍受着老师的操纵。我想,要上好一节合格的语文课,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要转变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让语文课因每一个富有个性的“我”而精彩吧。
语文金色花教学反思范文三《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诗歌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艺术角度,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并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的“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天伦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初读课文,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我”的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将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对母亲非常依恋。“我”幼稚天真,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 “到哪里去了”,“我”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的和善意的“说谎”,仍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故事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的性格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 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意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侧重三点:一是诗的语言美;二是诗的画面美;三是诗的情感美。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听读、赛读、评读、范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感情,从而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的课堂。我觉得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最后一个环节:“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
学生表现都很活跃,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母子深情的体验。
总结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中,既鼓励学生读,又让学生明白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的同时,还掌握了朗读技巧,不仅读懂了诗,也学会了怎样读诗。
二是简化了教学环节。以前教诗歌时,总是将“语言赏析”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这次我尝试将“朗读”、“理解”、“品析”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美化课堂。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或创设氛围,或激发兴趣,或配乐朗诵,或画面点缀等,为课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让课堂富有情韵。
关键词:泰戈尔 诗歌特点 表现
泰戈尔是印度具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的亚洲人。他的思想和创作,对我国现代作家有过深刻的影响。泰戈尔思想中由“泛神论”衍化而成的“泛爱论”的内容,作品主要歌颂爱情、赞美自然和描绘童真,其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怎样?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泰戈尔歌颂爱情在作品的具体表现
泰戈尔的婚姻是理想、快乐的结合,但在他三十五岁前后,他的爱妻去世了,爱女、宠儿也都相继夭亡。这种撕心裂肺的不幸遭遇使他写出了世界上最为缠绵悱恻的情歌。如他自己所说,他不愿意“坐在生命的岸边默想死亡和来世”,而宁愿“看守年轻漂游的心是否已经相聚,两对渴慕的眼睛是否在祈求音乐来打破他们的沉默,替他们诉说衷情”。
泰戈尔善于描绘处于一种特别情绪之中的男女主人公或她(她)们对于一种特别情形的反映,来表现爱情的强烈执著和羞怯渴望。在《吉檀迦利》的第38首“我的心不停地重述:我需要你,只需要你”,在“我”潜意识深处发出的呼声也是这句话:“我”的反抗冲击着她平静的爱,而呼声也还是――“我需要你,只需要你”,表现了一往情深的爱情。《园丁集》第八首,写一位多情而害羞的少女,在清晨和黄昏两次见到向她求爱的年轻的行人,都不好意思吐露真情。在四月温柔的夜晚,姑娘穿着一件充满娇媚暗示的衣裳,决心诉说自己心中的爱情,然而她的行人却消失了,这使她有了怅然若失的感觉。
泰戈尔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个只有两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之狭小容不得第三个人,然而它又像苍穹一般的无限。例如,在《园丁集》第三十二首中,一个女人对于自己存在的广阔意义感到惊奇,于是就询问她的情人:她是否真的增添了黑夜和晨曦的美?她的情人是都真的走遍了天涯海角,历经了千秋万代,不辞劳苦地把她寻求,等等。
泰戈尔还写出了爱情轻松愉快的方面,有的写得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如《园丁集》第三十六首与第四十首中,讲述者为了把握离别的感觉,试图唤起一种悲愁的情绪。他和他的情人都知道两人的离别只是暂时的,但他却请求她权且接受分别的幻觉,因为这样能使爱情增添乐趣,假如她能流下眼泪,那就只会加深她那黑色的眼眶,从而使她更加娇美。
泰戈尔还充满着眷恋和深情歌颂了爱情的永恒。当妻子从他“能接触的范围里消失”后,留给他的感觉只是一抹难以体会得笔意,一个光影飘摇的幻象,一朵绽开在爱情的茎枝导航孤独的莲花。但他却向往能和她同坐在灵魂的寂寞中,并计算着和她奋力的悠长岁月。这充分表达了他那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泰戈尔歌颂爱情的作品还总是竭力想要发现人类情爱和自然力之间的内下联系,总是借助自然的各种形象来表现人类不同情感。在他的笔下,自然很少被视为单纯装饰的背景,或是自然融入人类的情感,或是人类的感情融入自然之中。在泰戈尔的《园丁集》第五十五首中,两个情人被分离了,于是在自然中也似乎充满了那个忧郁妇人的苦恼和悲伤。泰戈尔对这一特定时刻的自然环境做了细致的描绘,表现了大路异常的寂寞,鸽子在树荫中不停地叫唤,阵风诉说着远处田野的消息,她的心也和不宁得风一同彷徨悲叹。这一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正午的燥热与妇女的精神融为一体。《思绪》中的《期待》一首则描绘了傍晚的宁静气氛,传达出一种浓烈的艺术享受,而且能够唤起人们对祖国和生活的爱。
二、泰戈尔歌颂大自然在作品的具体表现
激发泰戈尔写下了无数诗篇的灵感,主要是来自于他对大自然之广阔的信仰。泰戈尔认为:“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也是自然的主人”。他青少年时代就饱览过祖国的壮丽山川,后来,又生活在谢里丽达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之中。所以,他有一种泛神论的思想。在他看来,物我如一,自己简直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和化身。泰戈尔热爱和极力赞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以高度的敏感和热情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的迷人景象。
在著名的诗篇《情人的礼物》第12首,泰戈尔详细描绘了春天的秀丽壮美,认为自然之伟大的根源就在于它呼出了已成旧梦的往昔的叹息,并把行将过去的美移植于现在的力量,对带着稚嫩的喜悦和温柔的羞怯的春天第一次来到生命之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伟大的土地,我常常感觉到我的身体渴望在你的上面流淌,和那举起信旗以回答蓝天的问候的每一片绿叶分享快乐!”
“我觉得在我出生的多少世代以前,我仿佛就已经属于了你。这就是为什么在秋天的光辉在熟透了禾穗上闪耀的日子里,我似乎忆起了一段我志在四方的往日,甚至还听见一阵阵好像是我游伴的声音,从遥远的,面纱重掩的往昔传来。――”
这首诗最充分地表现了泰戈尔对大自然深挚、虔诚的爱。泰戈尔在描绘自然时,喜欢写行云流水,清风朗月,微风细雨和叶落花坠等赏心悦目之情,但他也描绘了大自然的躁动不安和狰狞凶恶的一面:
“山溪像一把光芒闪烁的弯刀,被黄昏插入了暮色的刀鞘,一阵鸟雀,――挥动着高声大笑的翅膀向前冲飞――”它在所有凝然不动的万物心中,惊起了一种对速度的激情;群山似乎在它们的胸中感到暴风雨阴云的苦痛,而树林则渴望挣脱它们生根的枷锁。
《思绪集》中有一首诗题为《海浪》,描写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风暴极其引起的沉船事件。全诗写得恣肆、气势磅礴,极尽描写自然威力之能事,代表了泰戈尔诗歌创作的雄浑风格。
三、泰戈尔描绘童趣在作品的具体表现
泰戈尔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他的描写奇异的儿童世界的旷古绝唱――《新月集》,把我们从劳累和繁杂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在《新月集》内的《海边》这首诗中,泰戈尔尽情地歌颂了无忧无虑的儿童的勇敢精神。在无边的世界的海滨,孩子们盛大地聚会者。而大海涌起了喧笑,海岸闪烁着苍白的微笑,风暴在无路得天空中漂浮,死亡在猖狂,但孩子们都在游戏。
在《云和波》里,遥远感和亲近感,人类和自然都交揉在一起,那孩子有一种想融入云和波的生命之中的强烈愿望,但他不愿离开他的母亲。当然他自有解决矛盾的妙法,他不在意这种局限,因为他将变成云,而他的母亲则变成月,或者他变成波浪而他母亲变成陌生的岸。《金色花》同样具有这种情调。
而在《开始》《来源》等诗篇中,泰戈尔试图描绘出孩子到来时的神秘和奇异。关于孩子来自何处,流露在孩子眼上的睡眠和睡梦中唇上闪现的微笑、喷发在孩子四肢上的新鲜生气等问题,这是个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的谜。泰戈尔不是采用科学家的方式,而是通过假想自己处身于母亲的心灵之中来解释。“当妈妈还是一个少女的时候,她已在爱的温柔而沉静的神秘中,潜伏在她的心里了”。
参考文献:
[1]冰心译.泰戈尔.《园丁集》.第2首.
[2]吴岩译.泰戈尔.《流莹集》.第101首.
[3]郑振铎译.泰戈尔.《飞鸟集》.第85首.
[4]汤永宽译.泰戈尔.《游思集》.Ⅱ第7首.
一、“假如”――美妙的预设。“假如”是一种想像,因为全诗都是孩子善意的想像,这种善意的想像又是真实的再现。预设的美妙彰显的是神圣的母爱,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全诗从三个方面来写母亲。
1.祷告――圣洁的母亲。沐浴之后,长发披肩,漫步林阴,嗅着花香,做着祷告的母亲是美的。
2.读书――虔诚的母亲。读书时的女人最漂亮,并且读的是《罗摩衍那》,一部反映宗教故事的名著。午饭过后,捧读经典,更是一种仪式。读书的母亲是美的、虔诚的、更是善的。
3.去牛棚――勤劳的母亲。黄昏掌灯去牛棚,这时的母亲是勤劳的、朴实的、更是本真的。
预设的美妙,神圣的母爱更体现在下面三个词上。
1.“嗅――闻”,祷告时,“你会嗅到这花香”,这里的“嗅”字绝不能用“闻”字,“闻”更强调花香的浓郁,“嗅”体现一种“淡淡花香”。只有淡淡花香更吻合朴实、淡雅的宗教氛围,从而更好映衬出母亲的高贵、淡雅,又能体现“我”的隐密性。
2.“投――照、射、映”,读书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这里如用“照、射、映”等词来替换“投”字均不理想,“投”一方面体现儿子投身母亲怀抱的浓浓深情,同时“投”字反映出金色花影子的光线也是淡淡的,只有淡淡的光线既不让母亲发现,又能保护好母亲的视力,更不影响母亲看书。
3.“落――站、飞”,去牛棚时,“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用“站、飞”等词来替换“落”显然不妥,“落”是飘落,带有轻轻的动感,既给母亲一个惊喜,又不至于吓着母亲。
三个词:“嗅”从母亲角度写,“投”、“落”从孩子角度写,写出淡淡的花香、淡淡的色彩、轻轻的动感,从而组合成一幅美好而和谐的画面,并与宗教淡雅、宁静、高贵的气氛相吻合,烘托出浓郁的宗教色彩。宗教给予人的教化也是淡雅的朴实的,儿子就像敬重神灵一样敬重自己母亲。
二、“变成”――纯真的天性。多变、善变是孩子的天性。解读“我”的个性从两个角度:一是模仿,二是游戏。而模仿与游戏恰恰是儿童两大天性。
1.游戏,诗中主要写了儿子与母亲捉迷藏的游戏,这个游戏可分几个阶段,反映出儿子几种心理。
一变变成金色花在玩耍,不见了“我”,看母亲着急不着急,验证一下自己在妈妈心中的地位,再看看妈妈找不到自己而着急的窘态。
二变变成花香、影子,默默地为妈妈做点好事,回报妈妈且又不想让她发现。
三变变回自己,突然降临妈妈面前,给妈妈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得意。
2.模仿,诗中主要模仿孩子与母亲捉迷藏时的对话情景,体现在四个问句上。自问两句:
a.你会认识我吗?
b.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的影子吗?
这两个问句表达了孩子当时自鸣得意又迫切希望母亲认可的心理。同时也说明孩子很在乎妈妈是否关心自己,又非常向往摆脱妈妈管束的心理,既迷恋妈妈,又向往自由独立恰恰是儿童特有的矛盾心理。
他问两句:
a.孩子,你在哪里呀?
b.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这两句是孩子模仿母亲的口吻在发问,有着急、责备、嗔怪、爱怜等语气情感。很多老师喜欢叫学生朗读这两句,但不知究竟那种语气该强烈一点,从哪个角度进行朗读指导?其实从语序角度稍加辨析指导,情感把握轻而易举。a句“孩子,你在哪里呀?”变换语序“你在哪里呀,孩子?”反复比较朗读,不难发现变句找不到孩子时着急的心情更强,由此可见,原句可能是妈妈逗着孩子玩,捉迷藏时,妈妈明明知道孩子在干嘛,却故意装着不知道,满足孩子的成功心理。
同样把b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换成“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换句应该是找了好久好久,仍找不到孩子的母亲突然找到孩子时的感受,所以责备的语气更强,原句应该是找不着孩子的母亲,突然发现孩子自己回来时的感受,着急语气更强。有欣慰,孩子还听话没走远;有责怪,孩子有点野;有爱怜,孩子太活泼调皮了。这两句不是母亲亲口说的,而是孩子设想说的,这说明孩子模仿非常逼真,甚至连母亲这些情感细微的变化都能模仿出来,可见母子情深。
三、“金色花”――圣洁的心灵。金色花本是圣花,《罗摩衍那》是圣书,牛在印度教里也是圣物,全诗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读的是宗教神话故事,做的是宗教祷告礼仪,面对神圣的母爱我将用世上最好最神圣的东西――“金色花”回报母亲,用它的形、香、影表达自己最圣洁的心灵。全诗在神圣母爱的沐浴下感化了一个孩子,也教化了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不论是泰戈尔写的《金色花》,还是冰心写的《荷叶母亲》,两篇文章中都含有无穷无尽的爱,只不过《金色花》中是孩子爱母亲,《荷叶母亲》中是母亲爱孩子。不论怎样,我们以后总要孝敬父母;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人都说母爱伟大,那父爱呢?
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一向是节制而平静的。母爱的伟大使我们在无意中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我想说“父爱如山”。
我知道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美国父亲多少年如一日为儿子榨橙汁,作者说,他每一次喝完父亲榨的橙汁后,总要拥抱一下父亲,对父亲说一声,“我爱你”,然后才出门。那个美国父亲接受了儿子的拥抱和爱,什么也不说。拥抱在西方国家中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我从来都没主动拥抱过自己的父亲,但是每一次看见父亲时总会叫一声:“爸爸”。我长大了一些,觉得天天这么叫有些烦人,有时就不叫了,但我父亲总是走到我面前,问:“我是谁?”,我就只好例行公事的叫一声:爸爸。奇怪的是,那美国儿子与我一样,他说他有一天也厌烦了这种例行公事的拥抱,喝了父亲手榨的橙汁后,想径直溜出去,那个美国父亲就把儿子挡在了门前,说:“你好像忘了什么吧?”这时候我想,如果换了我就顺势说:“谢谢你提醒我”然后拥抱一下了事,但美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美国儿子贸然提出了一个强硬的问题:“爸爸,你怎么从来不说你爱我?”这个儿子逼着他父亲说那三个字,然后文章最感人的细节出现了:那个父亲难以发出那个耳熟能详的声音,当他终于对儿子说出“我爱你”时,竟然难以自持,哭了出来。
我读到这而也差点哭了出来,我想我永远不会逼父亲说“我爱你”,我与那个美国孩子唯一的不同是,知道就行了,“父爱如山”,但父爱羞于表达,却巍峨持里,对于你的父亲与母亲,都不要逼他们说:“我爱你”。因为他们都爱你,并且他们的爱很伟大。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初一:朱熠琛
作文 zuowenku.net
赞美你,亲情
——第五单元学习指导
安徽 鲍亚民
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作者努力用心灵感悟生命的真谛,表达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鲁迅先生的《风筝》,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一旦醒悟,心情沉重,总想补过,为补过不及而心情更加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从鲁迅的自醒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省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羚羊木雕》一文写“我”把爸爸给“我”的羚羊木雕转送给“我”最好的朋友万芳,可是父母认为这木雕很贵,不该随便送人,并要“我”向万芳讨回羚羊木雕,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最后“我”屈从了父母。本文正是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会伤害孩子之间的感情。
《散步》一文写家庭生活,没有铺开来写,只选取了散步这生活的一角,来表现祖孙三代人之间敬老爱幼的和谐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中年人肩负起承前启后的使命感, 强调了一种理解和体谅精神。全文以散步的过程为线索,在选材上以小见大。写一家三代人深沉的爱,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在代代繁衍的生命过程中同时培育了高尚纯洁的精神文明。在散步的过程中,儿子考虑到母亲年迈,走大路平顺;而老人想到的是满足小孙子走小路的愿望,这种孝子之心,舐犊之情着实感人。文章这种把小事拓宽到广阔的背景中去的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金色花》和《纸船》都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恋之情,《金色花》一诗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它写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并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的“捉迷藏”,描绘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天伦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纸船》以柔弱的女子的口吻来写,作者将思念母亲之情寄托在小小的纸船上。不仅如此,诗人还由己推人,设想母亲也在思念自己,并诉诸于梦。诗中感情的抒发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咏雪》一文写的是东晋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全文语言简练,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尾虽未作任何议论,但是文末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我们:作者更赞赏她的才气。这正是本文叙事的特点。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主要写了元方与父友的一段对话。在对话中,元方抓住对方“无信”、“无礼”的言行,作了针锋相对、义正而严辞的回答。让来客无地自容,自感惭愧。简练的语言却生动地表现了元方的聪颖机智,至今传为美谈。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05596516310(电话)
泰戈尔的《金色花》被编在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十四课。再次读到它,是在笔者今夏引导初三学生进行复习的紧张日子里。
那是一个阳光温柔的黄昏。
读着诗人如溪水般跃动的清灵的语言汇成的诗篇,我仿佛看到了在田地间俯下身子摘豆荚的母亲身后,跟着一个活泼乱蹦的孩子,偶尔捡拾到一粒青青的豆荚,欣喜地呼叫“妈妈”。也仿佛见到了阳光布满的小树林里,负重前行的母亲身后,一个手拿小花的孩子在后边不断的叫喊:“妈妈,等我,妈妈,好香”。还似乎见到了那个藏在门后,偷偷注视着母亲的孩子,一旦和母亲的目光对视,便乐得“咯咯”大笑……
温柔慈爱的母亲,纯真可爱的孩子,在诗人的笔下汩汩流淌。我被诗人平实的语言打动,同样也被深沉地母爱感染。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不断地在我的眼前闪现,让我连日来浮躁的心逐渐归于平静,我不由沉下心来反思自己。
为师二十余年了,我常常站在讲台上,以严师的身份要求我的学生,总放不下老师的姿态,而学生一旦达不到我的要求,我便常常大怒!特别是近段时间,中考越来越近,我所带的班级学生不仅基础较差,有的学生还不愿学习,我十分郁闷和烦躁。记得一天下午放学后,学生作业多,值日生未打扫卫生。第二天早读前,我就找到这几位值日生,勒令他们立即补扫卫生,写出检查,并对他们做出 “扫地一周”的处罚,学生们虽不满,但却由于害怕不得不去做。另有一次,我让一个女生背书,她却一句也背不出来,我不由生气地说到:“背了多遍的诗你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当时那个女生就哭了。而盛怒的我却忘记了他们一样是活泼好动的孩子,一样需要来自老师的母性的呵护,一样需要在充满花香的草地上品尝学习的快乐,和老师快乐的在知识的园地里嬉戏。我不由得想起了泰戈尔笔下那个的孩子,那个自由而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也充满这样的童心,这样欢快的交流。想到这里,我不由惭愧。
后来,我把那几名学生叫到办公室,给他们说了声“对不起”,并和他们一起谈学习,谈人生,谈未来……在融洽的氛围中我们都觉得很愉快。在以后的教学里,我也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温柔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那些成绩较差或厌学的学生,我抽出更多的时间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并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让他们体会到了的成功的喜悦,慢慢地,学生对我的抵触情绪减弱了,学习兴趣逐渐浓起来了,全班同学的成绩也有所上升。更重要的是,我在学生的作文中看到:“我的班主任变了,变得更有人情味,让我们有了自由的空间和喘息的机会,我学习起来更轻松……她不再是严师,而是慈母。我们更喜欢她”看到学生的心里话,我既欣喜又惭愧,虽从事教育多年,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认为师生之间天经地义是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就应当神情严肃,说话语气强硬,不容置疑,学生就应当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我和学生之间就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孰不知,在老师的高压下,孩子们一方面压抑自己,以至于胆怯、畏缩;另一方面又抑制不住调皮的本性,总想方设法寻找一切自由放纵的机会。致使孩子们形成两面性格。现在想想,教育不能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有水一样,有爱就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秘”。老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要小看这点,其实,学生还是很在意的。因为,你斥责他们,学生会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们,把他们不当作一回事。而在这时,你亲近他们,也许能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
老师应把爱播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这是不容置疑的。你做到了吗?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相当于阅读《西游记》原著三遍多。又随着对学生鉴赏能力不断提高要求,学生的阅读体验也就不断提升。所以笔者认为,仅仅靠阅读教材,做些语段训练,是远远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的。故而应将课外阅读植入进课内学习,让课内外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笔者整理以下几种具体措施:
一、制订计划,让课外阅读有序可循
俗话说:做事无计划,盲人骑瞎马。计划是所有学习过程的第一步。无论事情大小,只有制订计划,做好充分的预先准备,才能使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不浪费时间。笔者认为,可以围绕每学期的必读书目,进行拓展阅读。
七年级上学期,苏教版教材中的必读书目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笔下的男孩汤姆聪明,叛逆,敢于冒险,热于追求。读完这篇小说,我们顺水推舟继续阅读描写青少年的小说,去体验同龄人各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推荐给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体会安妮富有幻想的个性;读《布鲁克林有棵树》,看看女孩弗兰西如何自强不息。这一系列小说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感同身受,与主人公有共同语言。
七年级下学期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初一学生接触文言文时间不长,但由于西游记的故事耳闻已久,故在理解上障碍不大。慢慢阅读,争取较为准确地疏通文言字句。一本读下来,文言词汇积累了,语感也培养了。继而我们继续安排文言文的阅读,从短小简单的开始。推荐给学生读《唐诗三百首》,这是最简洁,富有诗意,朗朗上口的文言了;读《三字经》和《弟子规》,三字一句,简单易懂,感受做人原则。每天都进行一点文言的阅读,与圣贤对话,受他们熏陶,久而久之,学生的谈吐、习作中会渐渐显露文白相济的语言。
以此类推,制订一个完整的三年阅读计划,让课内外阅读有序进行。一轮一轮下来,达到了阅读量,还能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晨诵午读,让课外阅读“有机可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进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就会变为死记硬背。”以往,我们每天的晨读课往往都会安排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反反复复阅读,也就跟死记硬背毫无区别,时间一长还是忘记。每天中午的自习,以做题为主。学生们的埋头苦干,往往也只能换来老师的一声叹息。笔者认为,可以把课外阅读安排进晨诵午读中来,让这些学习时段丰富起来,也解决了课外阅读没有时间的问题。
如,晨读时要求背诵教材中《使至塞上》,笔者认为可以补充王维其他的诗歌,体会他融于山水的生命状态,及他诗中的画意和禅意。又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对旷野大漠的真实体验,所以可以补充《唐诗三百首》中类似的出塞诗,以此来体悟出塞诗中大同小异的塞外风光和征人怀乡、思妇盼君的情感。这样一来,丰富的晨诵内容让书声更为朗朗。一改以往安静的午自习,把泰戈尔的经典诗作《生如夏花》带进午读。当我们读教材中的《金色花》,那个顽皮可爱的孩子,那种深厚的情感会带着我们进一步感兴趣于泰戈尔和他优美的文字。
把读课本的时间腾出来,给课外阅读,笔者相信这是学生们乐于接受,倍感兴趣之事。因为书本之外,才是海阔天空。
三、改变作业,让课外阅读“有案可查”
语文作业的布置方式大多是抄写字词,做试卷,做阅读理解等。我们训练孩子各种答题技巧,久而久之,变得模式化,失去了作业的创造性。批改的方式也是非对即错,不会对学生个性化的答案字斟句酌。所以,笔者认为要发展课外阅读,布置能体现个性思考的作业才是最好的考查方式。
例如,读小说时不妨让学生在文中精彩之处圈点勾画,做批注。同样是在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但和做语段训练不同的是:读小说就像看电影似的,会走进去,有情感体验,他的鉴赏是有感而发,自内而外;而做语段训练是带着问题读文章,在答题模式上做填空题,是绞尽脑汁的。
又如阅读文言文,课内的几篇文言文,为了牢记,反复地抄写已让学生痛苦不堪,若是补充的文言文再用这种方法只会遭其厌烦。笔者认为可以让他们扩写成小故事来记忆。比如读《世说新语》中“郗公吐饭”,学生想象着郗公如何艰难地把饭含在两颊边,回家吐给两个孩子吃的一系列动作,把它一一记录下来。没有字字落实的翻译要求,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展开想象,能把生硬的文言词句一下子变得很生动,很有趣,这也是作业。
新课程课堂教学,应该是立足文本,适时、适当、适法地拓展文本,从而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同时体验过程与方法,增加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
一、文本拓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为了保证拓展的正确进行,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文本为基础原则
顾名思义,文本拓展就是在以文本为基础的情况下,来完成对文本或纵向或横向的拓展延伸。离开了文本本身的拓展延伸就不是这一个文本的拓展延伸了。文本是母体,延伸是子体,本末不可倒置。
2.适处拓展原则
文本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拓展的。文本是一个相对复杂、相对完整的材料,有些地方根本就不适合拓展,比如,对常识类知识的说明、叙述,对问题中已知条件的陈述等,就不适合拓展。而那些富有联想和想象的材料、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等,都可以拓展。
3.共鸣性原则
对文本的拓展,要以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为原则。当文本的某一地方可以拓展时,教师要设计出一个或多个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活跃起来。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仔细研究文本,估计到学生在对某个材料理解的过程中会有拓展性问题出现,从而发现、设计出一些可以拓展的问题来。
4.适时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拓展,还要考虑在什么时间进行的问题。是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边解读、边拓展,还是在文本解读后,再统一进行拓展,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艺术了。
一般来讲,对那些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边解读文本边拓展的效果比较好。对那些整体性的拓展问题,就适合在对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5.难易适度性原则
拓展性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要关注学生的书本知识、生活感受、社会体验,乃至学校、班级的学习条件等。做到难易适度。
总之,文本拓展,体现着教师的文本思索程度,展示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二、文本拓展的具体方法
文本拓展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拓展,除了要遵循一些原则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1.类比拓展法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这时,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拓展。这种拓展是不以文本为基础的,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包括生活知识)为前提,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已有的体验中得到某种东西,完成对当下文本中疑难问题的正确理解。
类比性拓展侧重于某二者的相似点。
如:朱自清在《春》中借助“富有春天气息的景物”,来抒发对“春”的热爱、赞美之情。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作者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来分别表现“新”“亮”“暖”“微”的特点。我们此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榜样”,来描绘某地“秋”或“夏”“冬”的特点,来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比较拓展法
为了达到对文本中知识点理解的目的,可以选择一些与之相反、相对的知识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完成对新知识的认知。
比较性拓展侧重于某二者的不同点。
如:讲解泰戈尔《金色花》一诗时,对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时,就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上两句是倒装句,如果变成常式句,就会变成“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了倒装句意在强调变化部分的特点。
3.模仿拓展法
在理解文本知识的基础上,仿照文本上某一知识点的表现形式,另外创造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这种拓展能够很好地巩固知识、锤炼思维。
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中涉及到作者读高一时,读到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记得国文老师还特别加以解说:“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经老师一点醒,我们就尽量在诗词中找具象与抽象对比的例子,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这就是模仿拓展的好处,既锻炼了语句,又增加了领悟。
4.总结拓展法
在对文本全面理解之后,为了更加系统地把握知识、培养能力,可以采用总结性拓展的方法,或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或对文本进行一番创新性的理解(就像拍电影,有了剧本,然后表演),使知识条理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创造的快乐。
5.深究拓展法
深究拓展就是从某一现象或某一词语出发,深挖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种深究性拓展如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就是探究性学习了。在某一节课堂教学中,虽然深究性拓展的深度与广度都不及研究性学习,但将研究深化的特点,二者却是相同的。
如:《散步》中的“分歧”一节,“直路”“弯路”的生活细节就有深刻意蕴,值得研究。
6.想象拓展法
依据文本中某一知识点,发挥想象来完成对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再造。这种方法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生命价值;语文教育
一、认知生命: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作品都再现了“人”生命的积淀。古今中外人类知识体系、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是生命教育的资源库,是生命价值的丰富素材。人类的生命随处可见,但是人类生命又是自然界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命价值教育文本,凸显生命价值教育,汲取教材文本中生命价值教育的“营养”,正确认识生命价值,增强中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引导他们珍惜生命,树立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生命观,以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如,王家新《在山的那边》、曹文轩《孤独之旅》、黄蓓佳《心声》、鲁迅《故乡》、勃兰兑斯《人生》等,给予了人生深刻的启示;鲁迅《风筝》、莫怀戚《散步》、泰戈尔《金色花》、张之路《羚羊木雕》、朱自清《背影》、冰心《荷叶母亲》等,表现出亲情、友情;冰心《谈生命》直接阐述生命的价值;席慕容《贝壳》、小思《蝉》等,引人思考生命价值;何其芳《秋天》、宗璞《紫藤萝瀑布》、王鼎钧《那树》、朱自清《春》、梁衡《夏感》、老舍《济南的冬天》、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展示多彩生命,呼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杨降《老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余秋雨《信客》、李森祥《台阶》等,以普通的人和事,呼唤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二、感悟生命:情感迁移
中学语文教材中,涵括很多生命意象,引领学生感受生命,欣赏生命形态,认识生命旺盛顽强的活力和价值,让学生通过欣赏生命,实现情感迁移,达成对生命的感悟,最终热爱生命。一个人只有学会热爱生命,从自我欣赏出发,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自信,不失热情,才能在跌倒后,再次爬起。当然,生命欣赏还在于发现他人的美,学会欣赏他人。中学生通过感悟生命,实现情感迁移,继而丰富自我生命的内涵、真谛。如,在《第一次真好》一课教学中,作者写到“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这样的三句话,让学生细细品味人生诸多第一次的体会,感受“我”的第一次体验和经历。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说一说自己第一次的感觉,和课文的第一次进行对比,并总结和升华自己对第一次的感悟。通过课堂教学感悟生命,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自我,认识生命,实现情感转移,全新感悟生命。
三、体验生命:实践活动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通过文本解读和情感迁移,让中学生认知生命,感悟生命,学习文本作品中蕴含的人性,认识真情的可贵和生命的重要性,继而关注生命,重视生命。然而,中学语文的生命价值教育,不仅仅是认知生命、感悟生命,更在于体验生命、提升生命,从而帮助中学生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的教育是对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中学生要将挫折、困难看作是生命价值提升的“人生老师”,当作是自我锻炼成长的机会,积极面对,勇敢克服,不断战胜自我,提升自我。如,在《散步》一文中,写了一家四口散步在春天的田野里,沉浸在“和美”的亲情世界里,感悟作者及家人美丽的心灵。笔者创设生命教育情境,让中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关爱亲人,理解生活,体会责任与爱的关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分享、感受、传递爱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爱,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发展。
四、结语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生命价值教育中的生命认知、感悟、体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命认知是基础,生命感悟是延伸,生命体验是完善。教师要将生命教育作为语文教育最高的价值追求,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笔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以生命认知为出发点,指导学生感悟和体验生命,绽放中学语文课堂生命之花。
作者:崔旭春 单位:沂水第二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欣赏”一词,在“百科名片”中为“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的意思。在语文教学中, “欣赏”即“文学鉴赏”,指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映,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文学鉴赏是一种感受和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人们欣赏文学作品,受到艺术感染,潜移默化体会其中思想,形成完美的思维和逻辑判断。
正如王元骧所言:“没有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对于人所产生的影响像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体验那样,使整个心灵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获得如此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决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道德教育和娱乐消遣所能企及的。”(《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鉴赏态度。
文学鉴赏是审美活动,因此它要求鉴赏者以审美态度对待文学作品。一切非审美态度都是不对的。只有鉴赏者以审美的态度去欣赏文学作品,才能真正受到健康、典雅的艺术熏陶,才能具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审美中要摆脱浮躁、虚假、片面、庸俗、功利的观念,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纯净的心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观察我们的世界,这样我们看到的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这样的语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躺儿。……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向上的春天,更是对美丽新世界的憧憬和追求,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其次,我们要重视语言的鉴赏品味。
文学作品的语言精妙含蓄,耐人寻味,由语言品深入下去,才能对作品意象进行探讨。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很浅近,却是最根本的。”
就这方面而言,我们可以从这两处入手:
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它有利于读者深入品味作品。常言道:熟能生巧。在反复朗读中,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长短升降的音调节律,把作者的感情的运动轨迹直接诉诸读者的听觉,加之伴随着语义的理解,所以能激荡人心,令人动容,直至读者鉴赏活动的全面展开。如朱自清的《春》、泰戈尔的《金色花》、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等篇目。
朱自清在《了解与欣赏》中说:“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可见,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它具有移情的作用,能激发美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二、字斟句酌,推敲琢磨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各异的语言特性: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中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细心琢磨文中优美的词句,不但能欣赏语言的优美,还能积累语言,受到美的熏陶。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影入平羌江水流”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又如杨绛的《老王》一文中“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老王是知道杨绛“转身进屋”的动作意味着什么,这是老王不愿接受的。杨绛并没有理解老王的心情,“免得托人捎了”,则强调非给钱不可。出于一种自然反应,面对“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的老王,杨绛“害怕得糊涂”了,一心想到的只是赶紧打发老王走,而打发老王走的最好方式就是钱物两讫。老王知道自己行将就木,他之所以拖着“直僵僵”的病体,最后一次来到杨绛家,很显然有他内心的考虑,弥留之际要向“我”一家做最终的告别——“我不是要钱。”。然而,他的苦心最终遗憾地为杨绛所误解(或者说是拒绝),使其成为一场简单的经济交易。
这样,我们就会体味到语句的优美,领略到语言的魅力。
其三,要重视作品的情感鉴赏
审美是客观形象与主观感觉的统一,对作品的感觉是因人而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总是根据自己的观点立场、生活经验、审美情感对作品的形象进行诠释和评判的。因此我们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是出于活跃学生的思想、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等因素考虑。再者在此过程中,读者须全身心沉浸作品中,进入角色,进入意境,与作家同喜怒共呼吸。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饱满而挚热的情感,要有对真、善、美发自内心的热爱,要有对假、恶、丑的绝对的愤怒,从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关键词】中学语文;现代诗歌;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质疑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指学生在课内或课外中,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试图解答的过程。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问题意识的培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原因及意义
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学生质疑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质疑活动也有利于教学的反馈,让教师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哪些知识。
现代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直接聚焦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情感性。这种情感的宣泄和延续,对学生有着天然的感召力。现代诗歌形式自由,表现手法多样,语言更容易理解,内容更贴近现实的生活,学生愿意质疑,能够质疑。因此,现代诗歌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质疑能力的很好媒介。
长期以来,现代诗歌的价值得不到重视。高考作文中,诗歌体裁受到限制;中考、高考中,对现代诗歌的考查缺失;教材编制中,现代诗歌所占的篇幅比例较低。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引起学生探索现代诗歌的兴趣,深入挖掘现代诗歌的价值,从而扭转现代诗歌的边缘化地位。
二、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在朗读中质疑。现代诗歌作为主情的文本,在课堂教学中也以朗读为主,以达到欣赏的目的。长期以来,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朗读的方式多样,范读、齐读、听读等等,但教师的指导缺乏,朗读的内涵不够丰富,很少联系诗歌的内核,以至于学生觉得现代诗歌诗句散漫,难以读懂。朗读需从节奏、韵律、梯度上层层把握。指导学生由正确地朗读逐步加强练习,过渡到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诗句的意象、意境之美,从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之美,由纸上之诗过渡到作者的心中之诗。优秀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美读法,采用表情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在语音、声调、节奏方面直接受到感染,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诗句,对语气语调加以处理,引发学生的质疑。例如,“你的某个句子读得很有特色,为什么这样处理呢?”“我觉得在某方面可以改进一下,该如何改进呢?”诵读的同时可以牵出一系列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二)在想象中质疑。想象是指改造原有表象,创造新表象的心理活动过程。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从诗歌中抽象凝练的文字,过渡到栩栩如生的场景,这中间的桥梁就是思维想象。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的过程就好比学生根据剧本,在自己的头脑中导演一部电影的过程。学生根据诗歌中的语言描绘,在大脑中想象出各种人物的情节环境,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疑问。例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想象的镜头从现在切换到诗人的小时候,地点从大堰河的坟头切换到大堰河的家中。大堰河过着清贫的生活:她辛苦地劳作;她细心地照顾乳儿;她孤独地病死……这一幅幅的画面划过脑海,学生融入其中,继而会提出许多的疑问,大堰河为什么会有这样悲苦的人生?诗人为什么怀念她?
(三)在矛盾处质疑。矛盾是指前后的陈述想法或行动,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学生细心诵读现代诗歌,经常会发现诗歌的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现象,这些矛盾常常是有意安排的。于矛盾处质疑,能够发现前后矛盾的原因,探究作者的意图。例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一诗,诗人改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改变了以往故事的悲情,描绘了他们的美好生活。这样的结局与人们熟悉的故事大相径庭,可引导学生对这矛盾之处产生质疑。诗人为什么这样写?继而引导学生对其创作背景进行质疑。结合作者的创作缘由,深刻地把握诗歌的内涵: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反衬出当时社会的不安稳和人民的痛苦。这首诗既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更寄托着作者对幸福的向往。
(四)在空白处质疑。现代诗歌的内容较为凝练,但言有尽,意无穷。诗行之间留下不少艺术空白,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质疑,可以开辟出更广阔的审美再创造空间。例如泰戈尔的《金色花》中,“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妈妈为什么说他是“坏孩子”?他真的是“坏孩子”吗?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空白点进行质疑,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疑是求之源,疑是思之始,疑是学之端。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质疑能力不高,这是长期形成的,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只有让学生慢慢形成质疑的意识――明白为什么要质疑,掌握质疑的方法――明确怎么样进行质疑,才能使学生变得善于质疑,乐于质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2011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