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实践论文

艺术实践论文

时间:2023-02-11 12:5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实践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实践论文

第1篇

一、全面学习与把握学科建设“四要素”,以质量求生存

任何事情要办好,都有它的规律,有它的基本要素。笔者以为,从创建第一个专业起,就应站在学科发展制高点来把握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基地平台、项目成果四要素。笔者所在院校从1987年开设第一个专业——“工业设计”起,看准了它是“一种创造”,要狠抓创新意识教育,不断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干精神,这关系到学科与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挑战,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突出表现为人才特质上的“三重”和“三性”,即“重素质、重能力、重实践”和“适应性、可塑性、创造性”。设计艺术院校需要着重培养出一大批“创新意识强、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的“三强”人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这是设计艺术教育的趋势。具体而言,教学应该根据社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在主干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实验条件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考虑设计行业所需的素质教育,使培养的学生有振兴各设计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计艺术学院的发展加强与行业的共建合作、产学研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坚持把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输送行业所需要的高级设计专门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

“三强”型人才把创新意识强摆在首位。在竞争中,特别是面对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创新意识与原创意识更具优势,充满艺术与个性气息的产品必将成为消费新追求。具有感性形象创造性的设计师和善于推理与分析进行技术结构创新的设计师,都是所需要的。设计教育努力培养具有两种综合素质的人才,这需要以搭建扎实的知识结构交叉平台为基础,奠定学生将来进行“越界”设计、“越界”沟通的能力。只有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善于“越界”设计的能力,才是成为合格设计人才的基础。

“三强”型人才把适应性摆在关键的基础位置,这与设计工作本身的性质紧密相关,设计工作具有灵活、协调和市场的偶然性,设计开发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市场——调整适应市场——改进适应市场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借用设计原理中的“适应性系统”概念,设计艺术适应性系统是处于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交界面处、具有一定目标与功能的系统。这个适应性系统需要从内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去考察,系统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其所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表现,同时也受内在因素少量限定性质的制约。它的理论根据是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与第一自然协调形成天人合一的系统,这个系统针对环境规定具体的目的或意图,具有适应环境的根本特征。适应性系统的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但这种复杂多变的行为主要是其所处外在环境复杂性的反映。它运用规范性、限定性的描述方法,即:从目的、手段适应环境的角度去讨论“应当是何种方式”的问题。产品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目标也是适应性系统的三大组成要素。该系统的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对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定方式的理解程度。因此,设计专业学生必须从入学就逐步建立“适应性系统”意识,无论是适应社会的强化协作意识,还是具体的设计开发和改良工作的开展本身,都要重视“适应力”。

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设计艺术人才是能吃苦、肯实干的人,设计工作与市场紧密相连,从市场调研开始就有大量繁重且要求细致严格的工作要做,而且在专业和社交技能上对设计人员提出了很实际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与他人合作、能不断地发现市场中的空缺点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运用设计程序与方法;利用理性的设计思维分析和引导产品设计、熟练运用现代表现技能进行产品设计的设计人才,这些能力也都建立在实干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为企业认可。

二、“三强”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多培养出“三强”人才,设计艺术教育和管理可采用以下措施。

1.以学术梯队建设为关键,造就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的原则,设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运行“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支持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派出教学科研人员出国留学、学术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学者短期来校访问、讲学及合作研究,发起和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推动师资培养国际化。实现教师队伍“四个转变”,即以科研项目和教学为纽带的松散组合转变为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并具有内生凝聚力的科研和教学团队为主体;以本科学历为主体转变为以博士学历为主体;以中老年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偏单一血缘教师为主体转变为血缘结构合理的教师为主体。梯队的建设要做到:一方面,授课老师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实践的经验及能力,并能明晰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的殿堂;另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克服传统中国教育的学生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智慧、创造能力,挖掘潜力,运用科学的方法活跃教学思想,启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释放教与学的创造性能量。

2.以条件建设为基础,实施人才培养的高起点教学质量工程

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加大本科教学条件建设力度,在预算编制上“重点向教学倾斜”,2004至2006年用于教学4项经费总计达1.7亿元,2006年4项经费占学费的比例达到31.31%,校园基本建设累计投资达到24亿元以上。网络学堂、网络教学平台为重点的数字化校园等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等教学质量标准和规范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实施高起点的教学质量工程,使良好的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推行教学名师制度,启动多级本科品牌专业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实施多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支持精品教材建设。因此,笔者所在院校设计艺术学科的平台建设有了明显进展,拥有该学科本、硕、博和博士后层次,工业设计、动画等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设计概论”等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

首先是按社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培养着重点,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两代会”,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办学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学科结构与专业布局,整体推动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

其次是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教改试点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了“2+2”“3+1”等多种培养模式;同时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教育创新,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类设计大赛中居先进水平,并率先在全国设立500万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积极共建合作,建立校外“三强”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在设计艺术教学中,实践是产品设计的最好教学方法,设计艺术教学应以实践环节教学来带动理论教学,只有实践才能带动创新,走学院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路线,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脱离实际的问题。设计院校应开拓社会办学资源,优化“三强”人才培育环境,重视搭建科研合作、教学交流、学生互换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的原则,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利用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006年笔者所在院校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数中,科研课题或来源于生产实际的课题占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总数的90%以上。科研时间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2篇

论文摘要: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一 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要融人哲学主流,要切近社会现实,主要取决于它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主题。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是什么,在中外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哲学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从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视角看,技术解释有两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动”。这两个基本观点实质上是“一体的”。它们贯穿在雅斯贝尔斯关于技术的界定中,它们也正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时首先“穿过的正确的东西”。技术是人的行动,具体地说,国内学者称:“技术就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人工过程或活动本身”。国外学者称: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技术是“设计一实施”。说到底,“技术是做”,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本应该定位为“自然改造论”,即是研究“关于改造自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

更重要的是,这样学科主题的定位,不仅使技术哲学研究在整个现代哲学体系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会现实。一方面,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马克思提出的这项现代哲学研究任务至今远未完成。可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大力发展如此定位的技术哲学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学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题始终是缺失的,所以技术哲学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所以,以这种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哲学必然能真正切近社会现实。

笔者不赞同,技术哲学研究应“以技术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是,把技术化约为一种“知识体系”,把技术问题归之于认识问题,把技术哲学归结为“技术认识论”。这种观点,究其实质是那种“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轻视实践活动”的哲学传统在今日技术哲学中的继续。如上所论,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论”。“自然改造论”,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动本身,研究其本质、要素、结构和形态,但并不排斥“技术认识论”。技术实践活动中需要知识,有独特的认识现象,技术认识论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构成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论”,应该从更好的哲学开始。在这里,“更好的哲学”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人们通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称作“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聚焦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以实践活动作为其世界观的支撑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比较不同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强调物质生活、实在的对象化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础性,而其他现代哲学则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归结为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交往,都将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有一个科学的实践观,才能为“自然改造论”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其实,由于其突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改造论”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改造论”研究,不仅能使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得以成长,而且也会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如陈昌曙先生所言,“离开自然改造论,实践唯物主义就会被架空。”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要融入现代哲学的主流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事实上,当前欧美技术哲学的发展已经有走向这一定位的端倪。与经典技术哲学家相比,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伊德和费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发现当代生活中存在着“装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术制品与人的中介联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联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联系(backgroundrelations)。两人都专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没有关注产生技术装置或技术制品的技术实践活动。比较而言,费恩伯格更关注技术实践领域,他的“工具化理论”(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术制品成为社会的适用工具的实践过程。当前,这种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欧美技术哲学界已发展成为一场“经验转向”运动。它主张,技术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技术“内部”的认识,“必须基于对技术实践本身的理解,即技术制品是如何被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目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还是初步的,可以预见,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指向技术实践论本身,必将使技术实践论研究凸显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技术哲学才能从“关注技术制品使用者阶段(theuserphase)转移到关注其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才能真正打开“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意味着,这场在欧美兴起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只有彻底地走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之途,方能实现其目标。

二 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哲学研究

一旦把技术哲学研究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那么在技术哲学研究的众多主题中,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就显得特别关键和紧迫。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深入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技术哲学就难以真正确立。从建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实践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揭示技术的内在本质。历史上通常认为,技术是发明家的创造,而创造本身是一种无结构、无过程的心理顿悟,似乎是“来无踪迹”、“带有魔幻色彩”。这种技术创造的“恩赐说”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们对“技术内部的认识。现在人们则认为,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与技术相适应的社会。这个技术产生的实践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实践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本身就意含着使技术创造过程“祛魅”,使其“物质化”而纳入实践范畴的意思,已经内在地向“技术内部”的认识敞开。所以。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实质上,德韶尔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技术哲学惟有研究技术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技术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确地指出:“为了遇见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到新形式首次被创造的地方去寻找。大规模工业生产只是类似于诗和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再生产,而只有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那里我们才更接近于诗和音乐的本质。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只可惜,他把技术创造活动主要归之于发明家的“内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确地把它视为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韶尔这种原本正确的技术哲学研究思想,在后来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没有被实行。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技术哲学研究“最惊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术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认真对待技术”的哲学家那里,德韶尔的这个思想才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发展轴心,才能向现实社会“敞开”,指导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隐含着的,可以从史前各种先王从事创造的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从历史深处看,从宏观上说,技术创新的体制化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从微观上说,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一个新的“制作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必将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如果不“下沉”到“技术创新”层面,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实现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学旨趣。譬如,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提出的技术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则必须发展出相应的较为具体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理论。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以技术发明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由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譬如,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至少要包括“实践结构论”和“实践形态论”,而要研究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结构论”必须有人文的透视,而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形态论”必须有工程的基础。

另外,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积极面向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我国企业搞活、民族复兴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上来。面对全球化、生态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如何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供哲学智慧是当代中国技术哲学家的责无旁贷的任务。另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创特色的可能之所在。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不能再走一味的引进一述评的学科跟随战略。鉴于国际上技术哲学研究尚处于前范式时期,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只要立足中国现实,视野开阔,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创出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面对前述的严峻挑战和国情,我国技术创新涉及因素尤为复杂,进行得尤为艰难,因而构成突出的社会实践问题。牢牢抓住当代中国技术创新实践,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或许能创出自己的特色。

第3篇

关键词:高等书法教育;现状分析;问题反思;解决思路

一、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一是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1979年浙江美术学院招收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从80年代中期开始,欧阳中石先生在首都师范大学致力于高等书法教育的建设和发展,1985年设立书法教育专业,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书法艺术教育博士点,并于1999年招收书法专业博士后。随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大学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了书法博士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与此同时非学历教育日趋多样化,不同形式的进修班、研究生班、课程班、访问学者等为众多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二是办学规模扩大,招收书法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日益增多。依据2007年全国各院校书法专业本科招生简章,综合类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三峡大学、聊城大学6所;师范类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15所;美术(艺术)类院校有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10所;理工类院校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不同的学校模式下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书法教学理念、体系和方法。以课程设置为例,综合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从书法的特殊性出发,强调书法的文化学术氛围。如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开设中国书法史、中国美术史、书法文献学、书法文化、书法方法论、古文字学以及诗词格律等课程,以“书法与中国文化”为核心,把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而艺术院校则强调“书法的空间创造”,重视技法训练和艺术实践,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书法课程内容更多涉及书法实践、碑帖临摹、篆刻史、书画鉴定以及国画技法等,关注创作技法、创作思维的培养,大体上形成书法文化与书法艺术两种格局,以目前高等书法学科建设的发展态势看,这种格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质的改变。

二、问题反思

中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已经建立起了从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较为完整的、一体化的教育层次和学科体系,在此意义层面上的书法教育俨然是一门独立的专业或学科。然而,在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却没有书法的一席之地。毋庸讳言,书法学科与美术、音乐、戏剧等其他相对成熟的学科相比,仍然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与哲学、历史、文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相比更是差距甚远,书法与以上学科存在不可剥离的依附关系。诚然这种密切关系显示出传统书法的包容性,但是在传统知识逐渐纳入现代学术范畴并寻求对话的格局中,却暴露出书法缺乏整体学科知识建构的弊端。

翻阅近20年来我国所有书法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论文我们发现选题中除了包括书法史、书法理论的方向外,更是跨及美学、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学科的边缘性选题,纯粹以书法本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仅占很少比例,虽然涉及书迹、书家、书史、书论等方面的研究课题也很多,但由于书法学科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成果积累不够,从导师指导到学生写作都有一定困难。特别是按照现行学位论文审查标准,更很难达到较高的等级要求。

三、解决思路

首先,建设高素质的学科梯队。加强书法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具备高素质的学科研究梯队

第一,确保师资队伍总量和质量,积极拓展教师来源渠道,尽量避免学术上近亲繁殖,优化教师的学缘结构。建立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展校际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联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等,使教研人员得以多层次、跨学科的学习,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理论方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开展书法以及文史哲等相关讲座、研讨班、教育理论学习班、教育技术培训班等,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第二,建立年龄、学历、职称合理的学科梯队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实行导师团制,以具有精深的理论素质和研究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建立有系统、有层次的学术梯队,实现研究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第三,进行跨学科团队建设。以重点科研项目为平台,相关学科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建和扶持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创新研究群体,进行书法考古学、书法文献学、书法批评史、书法生态学、书法心理学等在书法学科前沿领域或交叉学科领域的多维研究,提高协作攻关的能力,促进学术创新和交叉研究成果的涌现,使传统的书法学科在当代高等教育的体系下更加完善。

其次,正确处理书法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书法学科与艺术学(音乐、美术)相关学科的关系,这是最直接、最切近的关系。二是书法学科与艺术学之外的哲学、历史、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方面书法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整体性发展必须援引其他相关学科的力量支撑,所谓“学者欲能书,当得通人以为师”。因此以客观审视的态度、多元共生的观念和开放的跨学科的眼光看待书法学科建设,是目前高等书法教育的关键。同样的知识背景、学术背景,单一的认知模式,使其问题意识、注意力方向被常识所限制,造成视界狭隘、教学封闭和学术资源匮乏的不良局面,应当从相关的学科中摄取、借用、移植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原理及研究方法,以书法学研究为主体,逐步形成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开拓学科视野,研究原有学科边界上的“遗漏问题”或无法包容的“新增问题”,这是由书法学科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决定的。

另一方面跨学科的交流对话、相互渗透,必须以书法自身的特性、独立性为基点和出发点,避免“泛学科化”即不恰当的扩大‘研究’的外延,学科研究的“泛化”现象会使本来就不甚清晰的高等书法教育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变得愈发模糊,使本来就存在的理论上的“先天不足”愈发难以救治;避免简单地不加区分地由艺术学直接演绎成书法学的研究方式,应当根据书法学科本身研究的对象和领域确定其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使书法学科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渐趋合理的同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这既是走向开放与综合的现代人文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学科建设的一种现实需要。

再次,加强高等书法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理论体系健全与否是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根本标志。其中包括:制度化的学科语言、明确的学科边界、被同行学者所认可的独特的研究范式以及高水准、高层次的研究成果等。书法学科的理论体系至少应包涵基本原理论、实践论、历史论、方法论四大部分。基本理论研究是学科基点,回答“书法是什么”及“书法学是什么”这两个最基本问题,由基本命题扩展出相关的概念及范畴,是一种哲学化的思考。再由原理论直接导向实践研究,亦可以说是关于书论的研究,书写实践的理论,阐述书写活动过程中人和作品之间创作体系、阐释体系和评价体系。史论研究探讨书法自身的历史现象与规律,以古察今,古为今用,从而体现其社会意义。方法论研究则有助于增进对书法学科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体系进行反思,促进研究者准确了解和把握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动向。

目前,从书法理论研究的内容来看,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方法论等相关方向都已取得进展,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借鉴、吸收、运用乃至最后超越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理论体系必须遵循学术标准和规范,从学科史和学术传统的角度,认识和领会书法学科的伦理精神与基本规范。书法学界由于受“技法至上”的影响,缺失严格的学术规范教育,因此各高校书法专业要加强对本科生、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力求熟练掌握学术研究基本规范、学术研究方法规范、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与图书编撰规范、学术引文尤其是图片征引方式标注的规范,形成严肃科学的学术氛围,推动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沙孟海.高等书法教程.中国书法.1992.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8.

第4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6砸衾肿髌犯星槟诤奶逖椋紫缺硐治行陨系闹苯犹逖椤1热纾颐窃谔揭皇桌智氖焙颍哉馐桌智泶锏母星椋ㄋ蚴强炖值模蚴潜У模蚴强犊ぐ旱摹ⅰⅰⅰⅰⅰ⒌鹊龋窘枳约旱母行跃椋匀坏夭鲆恢痔逖椤U庵职樗孀乓衾指兄匀徊母星樘逖椋褪俏颐撬档母行陨系闹苯犹逖椤?nbsp;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书,第104页。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

第5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6砸衾肿髌犯星槟诤奶逖椋紫缺硐治行陨系闹苯犹逖椤1热纾颐窃谔揭皇桌智氖焙颍哉馐桌智泶锏母星椋ㄋ蚴强炖值模蚴潜У模蚴强犊ぐ旱摹ⅰⅰⅰⅰⅰ⒌鹊龋窘枳约旱母行跃椋匀坏夭鲆恢痔逖椤U庵职樗孀乓衾指兄匀徊母星樘逖椋褪俏颐撬档母行陨系闹苯犹逖椤?nbsp;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

第6篇

一、重视课前三分钟表达

根据课前条件,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综合能力、创造性能力,集中训练三分钟。如,学了一些短语后,请学生小组讨论一共学过哪些?然后有序地组织训练,可以分成三人组或两人组等形式。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复习

复习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老师授课的条文,而是要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开拓和挖掘,这就是说复习时要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有效的复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学生应系统地复习所学单词与词组

复习单词时一定不能抛开课文中的句子死记硬背,应做到字、词、句有机结合,通过句子记单词,通过单词记句子。

2.归纳、整理、浓缩、升华

学生在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点重新整理加工排列组合,在整理归纳时可以根据:

(1)发音分组,如:f|ood,blood.

(2)根据结构编组。如:used to,be used to do,be used to doing.

(3)展开联想编组。如:prove-route-rude-umprove-move.

三、指导学生自学完成作业,进行适当的课外练习

做作业是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一环,通过进一步的训练学生把英语知识转化成英语技能,从而提高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认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语言实践练习,对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语言的综合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四、指导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认为,这些要求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四种训练。

1.听写训练

所谓听写训练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课、提问,回答学生的问题,形成英语口语小环境。这样学生的英语视野会进一步拓宽,慢慢就会形成英语定向思维。此外,老师应定期训练学生听力,进行听力测试。学生可以收听英语广播,收看有关英语电视节目,长期坚持,学生的听力水平会有所提高。

2.说话训练

所谓说就是要求学生课堂上动脑、动口处处说英语。约同学出去散步,可以说:would you like with me?听到同学病了,可以说:I am sorry to hear that!会见客人时可以说:Glad to meet you!同时,课堂上,老师要巧设情境,用多媒体让学生做情景对话练习,或者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老师指导、鼓励和点拨下,让说英语形成一种风气,使学生由“不敢说”到“想说、敢说、抢着说”,这样说英语的气氛就大大加强了。

3.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面要广,层次要深,速度要快。我们搞阅读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寓言故事、人物描写、科普文章,多层次地揭示英语的本质,展示英语的艺术性,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中遨游,拓宽知识的视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4.写作训练

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驾驭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写作过程是一个认识、理解、形象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词汇、语法、篇章知识的综合运用。写作训练一方面可以促进听、说和思维能力的潜力发展,同时听、说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写作能力的培养,为达到上述要求,可以进行下列三种类型的写作训练。

(1)操作型。这种练习方法是把一些孤立的句子串成文或按逻辑顺序重新组织成文章。

(2)指导型。如看图说话、缩写、扩写、续写等写作训练。

(3)交际型。这种训练是有计划的,定期让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家信通知、广告、便条等。

五、重视开设“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良好机会,可以拓宽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也可以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故事朗诵会……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运用英语。这样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同时会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的方法指导外,教师本身的教法对学法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好的教法影响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领悟到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教法改进与学法指导并举的意识,寓学法与教法之中,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7篇

所谓“立美”即美的创造。自古以来,人类对美的事物都有一个尺度来进行衡量,并形成了一个以美为标准的规律来创造物体,人类很早就懂得每一种事物都有各自的美,从茹毛饮血到文明社会,每一段进程里都有人类对美的事物的追求过程,美的创造也因此更加细化。音乐的立美从考古出土的文物中便窥见一斑,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距今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并且能够吹奏出七声音阶的旋律,这表明在当时人类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制笛技术和娴熟的吹奏能力,对音乐美的要求已有所彰显。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人类的音乐立美活动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艺术创作即是为了艺术美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创造,因而立美与创作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本质关系。然而,西方的美学界仿佛忽略了主体观照的审美客体是怎么产生的,忘记了美的创造实践过程,而一味强调对美的认识、强调审美,这种脱离实践的美学研究是不完整的。

一 “立美”与“音乐立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美学中的立美理论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婴孩,但这个婴孩一出生便有了顽强的生命力。“立美”之父,当是美学家赵宋光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期,赵宋光在长篇论文《论美育的功能》中,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立美”的概念。文章的主旨是说,美育最重要的是其基础,引导并且创造美的形式,而不能单一地将其归类为艺术教育。这种以立美为形式的教育活动,是人类经过历史的积淀,通过对美的规律的不断探寻与追求而形成的一种共识,因此称其为立美教育。通过德智体等多样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立美教育是其中最为基本而且不能缺失的关键环节。当谈及立美与审美的关系时,对美的形式的感知与感受是审美的过程,它与丑的形式正好相反,两者都是通过实践的过程,建立起来的美与丑的对立形式。立美与审美在这个过程中依次产生,审美不等同于立美,审美的主观意识活动依赖于立美的建立,并跟随立美的提高而逐渐提升审美的观念,在不断的进取中建立美的形式,立美在促进审美的同时,也有可能阻碍着审美。

从对立美与审美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立美”是在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美的概念的认知过程。立美与审美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与含义。立美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与抑制作用。

此后,赵宋光继续发展和完善了立美理论。在《历史回顾引发的美学思索》一文中,他指出:“立美与审美都归结于人类对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思索范畴内,通过对比音乐文化的例子,‘音乐立美’与‘音乐审美’也都归结于这个范畴之内,并非只有音乐艺术才拥有‘立美’与‘审美’,它们对于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共通的。”在人类的行为活动中,审美意识都是通过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从身体的各个器官对美的欣赏转变而来的,这是一种主动的参与和追求的结果,是有目的、有控制的主动行为,并非无运动器官的活动与参与,也不是以是否满足衣食住行之类物质生活需求为依归,而是以是否满足听觉视觉等审美感观向主体自己报导的审美需求为监控的尺度。这种主动的需求与参与就是“立美”的过程。

对“立美”可以广泛地划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领域可以归结为对文化、艺术、音乐等的创造。是以审美意识为目标而进行的立美实践活动。从另一个领域来讲,是我们通过对立美这项文化产品的审美活动,来满足人类对艺术领域的直观感受过程,以实现人类对于艺术精神素养的需要。培养出其团结进取的创造能力,在教育、交际、娱乐、仪式、精神疗养等文化活动中各成员将要投入的‘大循环’宏伟实践准备好必需的生理心理素质”;其中第二个人类自身素质的立美才是“音乐审美的终极目标”。明确地指出了立美的分类及其分级目标。

立美概念提出后不久,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邢维凯在对立美概念提出质疑的文章中认为:“音乐立美”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指“相对于音乐的欣赏、接受活动而言的音乐创作实践”,而“音乐审美实践”这一概念包括“‘音乐的创作’‘音乐的表演’以及‘音乐的欣赏’这三个范畴”,音乐立美、审美是一对“从属概念”,因此,没有必要设立“立美”这一概念。其用意在于指出学科概念的构建要具有科学性,概念的使用应力求规范化和明确化。

王宁一随后发表文章,针对邢维凯质疑文章进行答辩。反驳文章从感性、知性、理性三个层面旁征博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阐释了“立美”与“审美”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对音乐立美与审美之辩证关系作出了深入的论述,不仅回答了邢文的质疑,而且还回答了当时多数不能理解赵宋光“立美、审美”概念及其关系者的疑问。

经过这场学术争鸣,音乐美学界对“立美”理论的研究有了更为广泛的认识。杨和平撰文探讨了音乐立美与音乐审美的辩证关系,指出两者既有区别又相统一;罗小平探讨了在音乐创作、表演、传播三度创作中的立美活动,指出立美主要研究音乐创作过程中的立美特征以及与审美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综上所述,立美是美学范畴里重要的美学概念,立美作为一种动态的规律对于审美的建立与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类实践活动来讲,立美对其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们在接收了立美的理论基础上,能够遵循客观规律进行事务处理,能够在真善的基础上完成对美的认知过程。立美是广义的立美,不但包括音乐创作等一切艺术创作,还应包括实现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一切创造实践活动。“立美”问题,也在学术争鸣中得到了开放性的思考。科学的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同时,由于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理论建构也应不断完善和深化。“立美”也是如此,其理论的完善有待实践进一步的论证。

二 立美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立美在音乐艺术中的主要实践过程,即音乐创作。当然,根据创作主体与第一手创作成果(音乐作品)之间的生产关系,音乐创作可分为一度创作(作曲、编曲、歌曲写作等)、二度创作(表演中的再创作)和三度创作(是指继表演艺术劳动时段之后,在到达听众听觉之前这一时段内,音乐艺术产品所经历的创造性劳动的臻美加工,如录音制作等)。

1 立美观念对音乐创作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活动应该按照立美的原则进行。指导创作主体“按照美的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又要“实现社会目的的善”。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音乐创作的本质

我们必须将其上升到立美实践的高度加以审视。因为,立美是“建立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自由运用客观规律(真)以保证实现社会目的(善)的中介结构形式”。所谓美的中介结构形式有两种,一是用符合客观规律(真)的形式去追求实现社会目的(善)的内容(即真一美一善),二是用社会目的性活动(善)去探索客观规律(真)(即善一美一真)。建立这两种形式的所有实践活动,都是“按照美的规律办事”,也就是立美过程。而音乐创作是其他音乐活动的前提,提供着审美对象、音乐形式,在音乐美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从立美实践的高度认识音乐创作的本质,才能真正揭示音乐创作的根本意义与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类音乐创作立美实践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2)音乐创作主体要有强烈的立美意识

“立美”思想应始终贯穿音乐创作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音乐创作过程并不完全等同于立美过程,怎样使音乐创作成为立美的一种,是创作主体应考虑的关键。“音乐创作与其他艺术创作相比,主要的特征就在于立美主体不仅要把现实生活中的主客体之动态美艺术化,还要把主客体外在的动态转化为音响动态,把主体内的情态与精神运动外化为声音形态”,音乐创作的这一特征特别“优待”了创作主体(立美主体)的情感主观因素,即创作主体的情感主观因素对创作过程、创作成果具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现象在一度创作中更为明显)。主体的创作易受主观情感的影响,如果创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积极正确,并且情感体验丰富多样、感觉器官敏锐独到,那么对音乐创作的正面影响较多;反之,有任何一项缺失就会对音乐创作产生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下,音乐创作能顺利进入立美活动;负面影响下,音乐创作不易进入或无法进入立美活动。因此,创作主体要注意立美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树立立美意识和尽可能地创造美的音乐形式。总之,只有强化创作主体的立美意识,音乐创作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立美,创作主体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立美主体。

(3)音乐创作应遵循立美原则

摒弃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某些不良习惯和欺骗行径。例如,在进行一度创作的过程中,有的作曲家把别人的音乐作品拿来进行简要改编,从而成为自己作品的现象就经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就是严重的抄袭现象,对于原作者就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另外,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音乐抄袭现象创造了一定的制假空间。经常有表演者进行“假唱”与“假奏”的现象发生,这都是科技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弊端。而在对音乐成品进行工艺制作的三度创作中,为牟取利益而炮制许多不健康的音乐产品的反美反道德行径,更是滋长了社会音乐生活中的不良风气。上述违背音乐立美原则的所谓音乐创作活动,是与人类艺术生产中对真善美的追求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健康良性的音乐创作活动必须遵循立美原则而摒弃上述不良习惯与欺骗行径。

2 音乐创作对立美理论的完善与发展的影响

(1)音乐创作是一切音乐立美活动的前提

音乐创作是立美在音乐艺术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过程,“听觉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就是音乐创作,它提供听觉享受的美的重要形式,属于精神生产活动。这种处于实践层面的精神生产活动——音乐创作,是整个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前所述,没有立美就没有审美,因此,没有音乐创作也就没有其后的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作为立美本质的音乐创作是一切音乐立美活动的前提。

(2)音乐创作影响立美的发展与完善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教师 教师自由 教育智慧

现代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古代的学校热衷于智慧的传授,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却将知识与智慧相对立,只致力于各种科目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忽略学生智慧的启发,结果导致死板知识的泛滥以及大量书呆子的出现。现代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启迪人的智慧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目的。而智慧教育所需要的第一资源便是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智慧型教师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育智慧:基本意蕴

学术界对于教育智慧的界定说法不一。有些学者把教育智慧看作是教师所达到的一种教育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教师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教育激情、个人智慧、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经验进行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智慧表现为教师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经验总结能力、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育实践能力;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知识类型——实践知识;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智慧就是教师所拥有的各种智慧的集合体,主要体现为在教育知识的整体认知和把握过程中所形成的知性智慧,在探索规律的理论思考中所形成的理性智慧,在个人实践和教育反思中所形成的实践智慧以及基于教育责任感、对学生的关爱、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情感智慧;还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对个人教育生活进行反思后而获得的一种理解和感悟。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我们无需刻意地为教育智慧寻找一个确定的、统一的概念解释,因为教育智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作为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或者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态度,也可以表现为教师的一种教育技艺。概括而言,教师教育智慧主要有以下特点:(1)个体性,教育智慧是属于教师个体的,它充分展现了每一位教师独特的、充满个性化色彩的教育风格。(2)生成性,教育智慧无法直接传授,而是需要教师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与生成,进而建构起对教育世界的独到见解。(3)创造性,教育情境的多变性、教育内容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都要求教师能够具备创造性的智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4)情境性,智慧型教师必须随着瞬息万变的教育情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认识、策略等,从而引导整个教学流程顺利进行。(5)情感性,积极的教育情感为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缺乏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对学生的热情以及对教学工作的真情投入,教师的教育智慧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维持下去。

二、教师自由:教育智慧产生的必要条件

正如自由主义哲学家哈耶克所说,人们的各种经验都是自由获得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新的知识出现以及人类认识的进步。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也一定占有和享受着自由的心灵和环境。然而在历史上,关于“什么是自由”,学者也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评价,不同语境中的自由赋予了教育智慧不同的内涵和意义。追求智慧的教师需要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建构起自由与教育智慧的逻辑关系,并从中去体验教育职业的幸福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与教师教育智慧

17世纪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人通过理性能力认识自然的必然性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之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明确指出,人类的自由应当建立在对规律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一个人越是有理性,他的思想和行为也就越自由。因此,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应建立在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思考和把握基础之上。

1 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现代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世间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关系,理解不仅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想,同时还告诉我们该怎样存在。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教师对教育智慧的领悟。由于长期受西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普遍强调模式化和标准化,按部就班是课堂教学的常规做法,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程序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的过程,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被扼杀,教师的理论视野和教学智慧被束缚。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改观,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确立也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得到了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仍然限制着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僵化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而阻碍了其教育智慧的生成。

理解产生智慧,对教育教学真谛的理解是教师教育智慧产生的基础,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教育过程不仅要进行文化的保存与传递,同时还要培养具有创造文化意识和能力的人;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教学是有双重性特征的,它既有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一面,又有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生成性的一面,教师需要辩证统一地认识教育教学的意义、程序和规律特点,进而重构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

2 科学整合教师的角色。多元化的社会期望以及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活动要求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还需要扮演终身学习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学生健康心灵的培育者,学生模仿的榜样以及学生的朋友。这些角色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理想状态和角色行为的向往,是对教师应该如何的期待。角色观念明确的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能有效协调自我角色期望与对他人的角色期待,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人;能真切体验到自尊、自强和自我价值实现所带来的成就感;能与学生和睦相处,共享共创。而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不同的教育环境、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以及认知水平使不同教师对教师角色有着不同的理解,进而表现出多样化的角色行为,不少教师还因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等问题而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教育智慧因此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此看来,充分理解教师的理想角色,科学定位自身角色是成为智慧型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应树立理性的角色意识,用理想的教师角色约束自己,深刻认识不同角色的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角色技能,将多重角色有机整合,从而在成功扮演相应角色的经历中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智慧。

(二)实践论意义上的自由与教师的教育智慧

马克思强调,人是自由的动物,人在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世界,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进而实现自己的自由。人类所追求的真正自由正是“实践的自由”。站在实践论的角度,教师的自由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由的、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这种自由实践使教师成为自己职业的主人,并且在创造精神生命的工作中感受快乐、传递快乐,教师个人的生命意义得以释放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也在自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生成、提升和完善。

1 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在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做“搬运工”的工作,常常打着借鉴的名义,把标准化、固定化的教学方案或者别人已有的教学设计原封不动地嫁接到自己的课堂中,教学过程中喜欢人为地控制或左右学生的思维活动,追求标准答案和共同目标的达成。这种机械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也曲解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本质和教师的教学自由。

现象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范梅南教授曾指出:“智慧和机智是我们通过教学的实践——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所获得的。”实践反思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源泉和基础。智慧型的教师往往拥有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他不仅懂得占有是什么的知识,更注重通过思考为什么、怎么办等深层次、理性的问题以挖掘隐藏在教育事实背后的原理或本质。作为一种理性智慧,教师的反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反思的内容应涉及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案、教育观念、教学过程、教育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审视和分析,对其中的成就和问题进行反复琢磨,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另外,教师的实践反思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总结或回顾,而是教师与教育情境之间展开的一种对话,它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眼光和心态面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自我追问或与他人对话,不断完善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将个人教育经验理性化,进而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2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教育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预期性因素和突发状况,因此面对动态的、复杂的、多变的教育情境,教师需要具有洞悉他人内心世界的聪慧心灵,具备较好的分寸、尺度感和道德直觉,即教师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可以说,教育教学机智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具有教育教学机智的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问题意识,能及时捕捉到教学情境中的信息变化和问题性事件,快速敏捷地做出教育判断,并能果断地采取恰到好处的教育措施从容有效地将教学引向。

当然,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对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探索中所获得的教育经验进行概括、升华的结果,它要求教师能够透彻领悟教育工作的本质,深入研究教育对象,整体提高专业素养,不断积累并反思教学经验,以满腔的教育热情和丰富的人生智慧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畅谈,用自己淳朴的教育情怀、完整的教育实践、博雅的专业知识和自由的个性品质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教育智慧。

3 正确定位教师的科学研究。教师的工作是直接面向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的,身居一线的便利条件使其最易了解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与需求,能在教育实践中检验对策的有效性以建构起适合教育情境的教学理论,可以说教师具有开展教育研究的先天优势。多年的实践证明,教育科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受实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当前教师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应引起高度关注。

第9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引言:

机械工程专业具有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等特点,其教学手段必须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建立了挂图、模型、视频、多媒体、实物装备等多种教学手段,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是当前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多媒体教学包括音像视频、多媒体课件和素材库等建设,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课堂实物模型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增加学生对工程问题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机械工程专业多媒体资源建设

1、建立全功能的多媒体教室

在施教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及工程训练等课程时,建立多媒体教室,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先进电化手段,教师不仅可以播放视频,而且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各种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对比图像展示给学生[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建设开放式的网络化计算机教室

建立计算机的网络机房,可以预装Solidworks、UG、MASTCAM等先进的工程设计与分析软件,向学生提供计算机辅助计算与分析功能,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与创新实践提供有利条件。

3、建设音像视频、多媒体课件和素材库

建立多媒体资源库须从积累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及素材等入手,同时必须根据各校具体情况研制系列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学生对工程问题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4、应用仿真实践教学软件与硬件

将虚拟现实、计算机仿真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引进或研发系列软件和硬件平台,可实现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下模拟传统和现代制造工艺的加工过程,有效的提高实践学习的效果。应用半实物仿真训练系统可提供更具真实感的现场实践环境,这在数控加工技术的教学与实践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建设网络教学环境

建立机械工程多媒体教学网站,通过网站进行课程的说明与选择、实践教材与课件下载与虚拟教学,支持网络教学、网络答疑,提供中心空闲资源与课外实践需求的预约。

6、建设计算机考试系统

建立机械工程多媒体考试题库,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内完成专业综合考试。学生试卷由计算机系统按照既定的规则随机产生,任意两份试卷都基本不同,由计算机自动阅卷。计算机考试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满足教学规模扩张的需要,实现统一的成绩评定标准。

二、多媒体课件的评价

我院多媒体教学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过程,建立多媒体教学的评价机制,可以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多媒体课件评价包括教学性、技术型、艺术性三个方面。

1、教学性

课件的教学性主要反映教学意图的程度[2],具体表现在:

⑴教学目标要明确,所有媒体的使用要符合教学规律,突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

⑵适应教学对象需要,内容正确“精练”,多媒体课件可以重组资源,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匹配不同的教学程序。

⑶课件要突出重点,图片要分散难点,能用多媒体深刻剖析原理,点明教学关键;

⑷课件媒体布局能体现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注重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把握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整合。

⑸提供多种教与学的工具和典型教学资料,全方位示教。

2、技术性

课件的技术性是指课件运行中的可维护性和稳定性以及操作中的易用性。技术特征的评价遵循一般的软件工程质量的标准[3]。具体包括:

⑴课件用户界面友好;

⑵课件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

⑶课件操作简单、控制灵活;

⑷具有合理多样的交互性和导航功能;

⑸存储的安全性好、软件运行的兼容性强;

⑹ 软件运行稳定、可靠。

3、艺术性

课件的艺术性主要是指课件的美感和布局协调性。具体包括:

⑴课件界面布局合理,整体风格协调统一;

⑵版面设计简洁、可观看,按照三色原则,避免审美疲劳;

⑶多媒体演示平滑自然,效果真实;

⑷信息结构的组织符合流程操作方式;

⑸文字应该尽量简略,课件配音清晰。

三、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评价

多媒体教学过程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组织和教学媒体等方面。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4]:

⑴符合课程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应反映机械工程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做到知识性和引领性结合。

⑵观点正确、概念清晰,重点突出,列举应用案例验证所述原理与方法。

⑶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符合人机工程逻辑思维。

2、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考察教师课前准备情况,主要表现在:

⑴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

⑵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重点突出;

⑶教师的学术水平高,做到深入浅出;

⑷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吸引和调节学生注意力。

3、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组织主要表现在:

⑴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⑵课堂组织管理有序,把握与控制教学节拍;

⑶授课生动活泼,课堂氛围良好。

4、教学媒体

⑴媒体选择合理性,媒体安装与携带是否方便;

⑵媒体界面组合方式、呈现方式是否恰当,看能否展现设计效果;

⑶教师与媒体的融合情况。

四、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

多媒体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从学生反馈和督导专家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学生反馈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表格,也可以向学生做问卷调查,要求每名参加的学生都认真、客观地填写“多媒体教学反馈表”,要求学生分别对教师的教学课件、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从学生角度对课程建设提出建议。学校教学督导组评价既要评价多媒体课件,也要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知识运用反馈能力等。

五、结束语

为了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必须采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方式。近些年来,我院在学生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机械工程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大鹏等.关于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思索.全国高等学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中南分会2007年年会交流论文,2007年8月,湘潭

[2] 卢耀晖.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工程图学与机械设计及创新实践论文集,2005年

第10篇

药学论文3000字(一):中药学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摘要]本文从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建设,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彰显中医药思维特色及培养中医思维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对中药学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以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中药炮制学”为例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课堂组织方式。

[关键词]中药专业;中医药思维;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8SZ037);广西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重点项目(SZ191014)

[作者简介]周改莲(1981—),女,河南周口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标准及炮制机理;赵立春(1980—),男,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药化学成分及活性筛选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6-0330-02[收稿日期]2020-03-15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两大特色之一,但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未注重传承保护,很多传统操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中药学专业必修课程“中药炮制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将从教师自身素养、课堂实施过程以及第二课堂这三个方面着手,以中药炮制课程的核心章节:总论部分的绪论、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中药炮制的基础理论、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和各论的炒法、蒸煮法6个章节为代表,基于临床用药需求及药物自身性质讲解炮制的相关知识内容。

教师积极跟踪教学动态,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学上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彰显中医药的思维特色;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普遍喜欢上网的特点,将对分易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应用于教学之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在理论课之后安排相对应知识点的实验及实训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整个教学过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不断回顾之前所学的思想政治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学、中药化学基础知识,反复强化中医药思维在“中药炮制学”中的体现,增强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拓展第二课堂,组织科室老师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中培养所带学生的中医思维运用能力,个性化地凸显中医药思维的培养。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建设

当前,我们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药炮制学”教师首先应积极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等相关项目,提高教师自身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同时积极关注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的使用,使自己成为理论功底更扎实、实践经验更丰富、技能更精湛的中药教育工作者。

二、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彰显中医药思维特色

(一)将中医药思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学习中要想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专业教师在对中药学专业新生讲授课程时应该做到:在课堂上注重历史文化意境的重现,营造浓厚的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氛围,授课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的效果。与此同时,专业教师还应要求中药学新生重视对经典的学习,要养成研读中医药经典著作的习惯,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促进并最终形成中医药思维,做到对中医药理论精髓的扎实把握。

在“中药炮制学”课堂教学内容实施方面,应注重中医学基础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哲学思维、司外揣内等思维的培养,注重中药学、方剂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药“法象用药”与意象思维的培养、药物四性与中和思维的培养、类比思维的培养,等等。

(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中医药思维

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一套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通常将学生分成小组,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疑惑,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一方面激发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互动,而非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任课教师讲授的“独角戏”模式;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模式多维度发展,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在授课方式方面,除传统讲授法外,还应设计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既能激发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如以蒸法炮制地黄知识点为例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在上课前播放涼茶店生活场景的图片,以凉茶店为何只有生地茶没有熟地茶为切入口,导入所学内容(学生一般都能根据所学内容加以分析),在讲解完炮制方法的同时,发放生地与熟地饮片给同学们进行实物观察。

教师提问:地黄炮制前后发生了哪些感官变化?

(学生最好能回答出颜色、质地、味道)

教师明确:颜色、质地、性味、归经、功效均发生了变化并结合临床应用加以详细阐述。

鲜地黄:黄色,功效类似生地比生地强,含80%的水分,表皮非常薄,特别容易变黑腐烂,不宜贮藏保管,所以临床用生熟地较多。

生地黄:黄棕色,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痨热,消渴等。

熟地黄: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熟地可以大补肾之元气,中医经常提及的“引火归元”即用到熟地。

教师引导学生加以总结:简单概括生地变成熟地所发生的变化。

教師总结:生地变成熟地,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清蒸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蒸后补而不腻,上行药势。

设计意图:通过蒸前后性味、归经、功效的变化,将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知识融入中医炮制课程的讲解当中,进而阐述炮制的奥妙,激发学生对中药炮制的热情。

三、拓展第二课堂,培养中医思维的运用能力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素质拓展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从社会实践、文体艺术、社团活动、技能培训等方面实施素质拓展各项训练,以开拓学生的社会视野,促进学生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如通过药学院四楼的中药饮片标本馆,让“药”入目;请中药饮片企业负责炮制车间生产的兼职导师进行名师论药,结合炮制实训中心的平台设备,让“药”入耳;举办炮制专业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品尝自己炮制出来的生熟饮片来对比炮制前后的性味变化,让“药”入口,逐渐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同时,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老师,在实践中培养所带学生运用炮制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中医药思维的培养。

让学生形成中医药思维至关重要,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医药高校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增强教师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功底;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和核心理论研究,力争站在专业课程角度用现代科学语言来阐述中医药治病机理。

药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素质教育在药学本科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方法,素质教育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为目标。药理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了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的优点,以及在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推广使用素质教育的方案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素质教育;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

[作者简介]邢妍(1981—),辽宁阜新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肺动脉高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6-0163-02[收稿日期]2019-12-25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药理学教学中合理运用职业素质教育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工作当中实际问题的能力[1]。如何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传达素质教育是药理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法[2]。通过科研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六个方面探讨不同知识点中对素质教育的运用[3]。

一、科研素质教育

科学研究对于药学生必不可少,科学研究需具备创新性强的科研思路,合理的研究方案,有效的研究方法,本科阶段培养科研素质,能够确立初步的科研思维。药理学总论内容包括绪论、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因素。开篇讲述的绪论,由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药理学发展史、新药研发程序和药理学学习方法等部分组成。在讲述药理学学科在药学本科专业中的意义时可以引入链脲左菌素,该药破坏胰岛B细胞,大鼠连续注射4周时,胰岛分泌减少,大鼠血糖升高,因此,此药为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工具药,也是药学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采用的药物。通过药理学的理论教学能让学生对这一药物产生深刻印象,同时通过深入讲解实验动物模型进行科研素质教育。讲述药物不良反应之一的二重感染,是由于广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菌群失衡,应对不良反应产生的真菌性腹泻之最好方法为粪便移植,美国研制的粪便胶囊可以替代粪便移植,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讲述粪便胶囊的研发,进行科研思维的拓展。胰岛素是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到目前为止只能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痛苦,如何减少胰岛素的注射次数或改变给药方法是现在药学工作者研究的前沿,进行研究前沿的拓展。

二、综合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培养新时代新型人才。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包括传出概述、胆碱受体激动药、胆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等内容。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是药理学的重点内容。毛果芸香碱为眼科用药,通过鼻泪管进入口腔,通过肠黏膜吸收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滴眼时压迫眼内眦关闭鼻泪管可以减少毛果芸香碱的全身不良反应。阿托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众多,当阿托品大剂量时会产生幻觉,甚至出现昏迷,如果实际工作中遇到阿托品中毒怎么办?应该用什么解救药物,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肾上腺素是临床常用的急救药品,该药的临床应用是重点内容,导课以过敏性休克病例导课,通过过敏性休克患者临床表现,推理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针对发病机制一步一步推理药物作用机制,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萘洛尔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代表药,长期应用突然停药会导致原有高血压加重,通过讲述普萘洛尔停药反应产生机制,让学生记住逐渐减量,缓慢停药的原则,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讲述有机磷酸酯类时以东京地铁毒气事件导课,通过经历毒气事件当事人出现的症状:眼球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根据所学知识阐明该临床表现的发作机制,即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针对中毒机制采取哪些解救措施,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局麻药的讲解过程中以丁卡因采用浸润麻醉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导课,通过病例吸引學生眼球,以《为什么丁卡因不能用于浸润麻醉》为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讲述理论知识。

三、爱国主义教育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包括镇静催眠药、镇痛药、抗精神失常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是药学专业各类各级考试的重点。镇静催眠药用于失眠的治疗,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长期使用造成神经衰弱或记忆力减退。随着社会发展,失眠人群越来越多,不得不用镇静催眠药,而安神补脑类中药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完全能够替代合成镇静催眠药,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吗啡为镇痛药代表,吗啡即是,属于阿片生物碱类,阿片即鸦片,通过引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吗啡的作用部位在第三脑室,这一理论由中国科学家邹刚所发现,通过讲述吗啡作用机制的研究过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工冬眠合剂用于低温麻醉和严重创伤的急救治疗,科学家正在研制新的毒副作用小的人工冬眠合剂用于航天事业,宣传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提出祖国传统医药是研究新的人工冬眠合剂的重要来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重大工程,是祖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培养优秀接班人的伟大工程,也是高校教育授课的重要环节。在药理学教学中哪些环节可以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以下是笔者的教学经验积累。新斯的明为重症肌无力首选药,重症肌无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者需要终身用药。医学生面对此类严重疾病患者,不仅要用药物治疗疾病,还应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类似严重疾病还包括肿瘤、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治疗过程中进行人文关怀,能增强患者的疾病抵抗能力,使病程缩短,这也是医学誓言中的内容。

五、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勇于创新才能研发新药。药理学课程共有50章,每章涉及上百种药物,但药物种类的增加并没有减少疾病的发生,药物治疗过程中疾病此起彼伏的现象,决定了疾病发生的多样性。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加大了药物治疗的难度,需要不断研发新药,而新药研发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药理学书中每一个药物的发现者都获得过诺贝尔奖,这一点也能激励学生创新。阿司匹林是重要的血小板抑制剂,从最初发现的解热镇痛作用到发现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经过了一百年,以此为例,如果我们通过开发现有药物的新用途也是一项重大创新。药物给药途径的改变、药物剂型的变换、药物新的作用机制的开发、药物复方制剂的制备及新剂型的发现都是创新,每一个药物的讲解过程都可以渗透创新能力培养。例如佛莱明从一项失败的实验结果中发现了人类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天然青霉素的结构改变得到了众多人工半合成的青霉素类。青霉素提纯工艺的改良均为创新。

六、辯证唯物主义教育

药物具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当用药物治疗疾病时,难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清此理,在应用药物时防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沙利度胺具有严重的致畸胎作用,但是非孕妇可以治疗麻风病,是麻风病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因此当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完全否定药物的治疗作用也不可取。当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会出现血糖升高和血压升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不能采用此药,但是,当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无药可医,必须用糖皮质激素,同时采用合理的降糖药和降血压药物。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抑制炎症反应能够治疗很多疾病,但机体防御能力降低会导致感染扩散,因此,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待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第11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知识扩展 实践学习知行合一 学业与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01-02

一、面对专业自我剖析,自我设计,自主学习

大学教育是通过以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来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体制下,它不仅是系统专业课程学习,也是一个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主学习、自我设计、自我提高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最好通过学生不断探求,自己主动来完成(实际问题可征求教师、家长的意见)。特别是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阶段,学生要努力改变思维方式,尽快适应大学教育及学习方式。入学后大学生心存种种疑惑。首先是在对专业的认识上。很多同学认为自己选择的专业不够理想或者根本就不喜欢目前的专业。常常抱有“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态。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认识,在专业基本理念初步形成后,这种疑惑会逐渐消失。但仅凭这些可能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心里的某些疑惑。通过什么样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寻找真实的自我需求(专业中的自我)?从而设计未来理想自我,去实现未来发展的职业人生。应鼓励他们自己避步实现,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因素面向专业认真细致做一个自我剖析。具体要求应该包括:责任感、自我约束力、沟通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及创新意识五个基本方面。将这几项内容加以量化一一自我对照、细致剖析,并将分析结果置身于本专业(职业)人才基本要求之上。从中找出自己与专业的“匹配度”,这样就可以在专业学习,专业发展方向上,进行专业自我选择、自我定位、自我设计,拟定未来专业领域发展方向。从就业角度出发可以设计如:生产经营性的实践操作、产品设计、专业营销、专业技术服务;从事本专业理论研究、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等两大类中的不同选项。依此,根据自己选项,拟定四年大学学习战略目标,面向未来就业目标发展提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就业目标定位可以避免盲目的“从众心理”或“人云亦云”惯性思维方式,走自我专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二、自主学习与知识层面拓展

进入大学一年级阶段的学生,重要的是必须改变中学阶段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特别是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须毅然决然地要与中学时代被动式的、应试助推式的学习方法彻底“决裂”。迅速转变为自主学习,养成自觉独立思考的行为状态。这一转变在时间上越短、动作越快、效果就会越好。

大学课程设置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层次而设立,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的培养教育。

对大学生学习而言,首先。在自觉学习基础上,需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学习方法,这将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关键因素之一。反过来,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也会使学生“自我效能感”大大提高,从而对促进自我学习行为会产生更强劲的学习动力。

其次,任何专业知识学习,都需要其他相关知识的有效支撑。特别是随着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深入。特别是在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阶段。原有基础知识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远不能满足专业理论学习、提高的要求。因此。除了注意涉猎所学专业方面书籍和专著外,也应该努力拓宽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特别要注重养成用不同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广泛扩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文科类学生应该了解理科方面一些基本原理;理工科类学生也需要加强文学、艺术修养。科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思维需要的是具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得益彰的复合思维型人才。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说过:“科学创新往往不是靠科学里面的这点逻辑推理得来的,科学创新的萌芽在于形象的思维,在大跨度地联想会突然给你一个启发,产生灵感,你才会有创新……”。中国高等教育要满足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文化发展需要,中国的强国之梦,需要靠有志创新型的年轻人去实现。

最后,大学生在进入:年级学习阶段后,在自主学习中,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应是不可缺少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期课程,按自己既定就业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应该合理有效安排时间,补充、拓展涉及到的其他科目学习内容,制定出自己相应的学习计划,读书计划和社会实践计划。

学习计划最好以周为单位制定;读书计划可以按月(季)完成读书数量;周计划与月计划要统筹安排,学习计划应包括专业学习和拓展学习两部分内容。

社会实践(实习)计划(除学校安排外)比较理想是安排在寒、暑假假期中实施,这样时间有保障,实习有连续性。另外,学生能否有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如图书馆、运动场馆、校园各类竞赛等,也应该是考察一个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知行合一、从学业走向就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已论证过的基本理论。为国人皆知。中国在未来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后续人才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专业学习要求也不仅仅在理论上,更应体现在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仅如此,社会人才需求还要有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我们的先人旱已提出“知秆合一”这一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为了达到其“善”(“知行统一才为善”),在校学生应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学习即是为了明天的工作而准备。而很多人还困惑在“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怪圈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现象必将进行彻底改观。因此今天大学生的学习不能再是“纸上谈兵”了,应该敏感地意识到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清晰地意识到,今天学业与明天就业(职业)、今天学习与明天工作、从学校到社会原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理论联系实际本来就是大力倡导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进入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在学业压力变小而就业压力加大情况下,要结合专业特点自觉地、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和锻炼。

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不应该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市场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不匹配”)。用人单位需要懂理论知识,但更需要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经验的人才。而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则往往偏重理论,实际动手能力却很差。因此,产生了聘用单住招不到需要人才,毕业生又难于就业的极不对称的状态。因此,针对上述就业实情,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要与时俱进,为缩短就业距离要主动出击。

首先,放下身价,不失时机地迈出校园。要有从基础工作做起的思想准备。磨练自己的意志,不要怕吃苦、受累,踏踏实实去工作。在火热的社会实践生活中。“干中学,学中干”,以培养自己实际工作能力为宗旨。加深对社会的理解,贴近职业工作要求,为实际工作进行准备,逐渐靠近“临就业状态”。

第1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一、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工业信息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然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市场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环节都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实践内容和实践质量都还无法尽如人意。据统计,华东区院校拥有专业实践基地的比例较高为36%,而其他区域这个比例数都在15%以下。教师中约67%认为“缺乏专业实习”是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各项问题之首。76%的学生对学校实验课的满意程度为“一般”或“不满意”,更有高达80%的学生对学校专业实践安排的满意度为“一般”或“不满意”。当前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不佳的事实使包括本校在内的很多高校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渴求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人才,而这点正是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短板。

因此,无论从学生的需求和满意度情况,还是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现状,都充分说明了改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境,结合社会需求来落实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充分体现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定位与功能

那么,在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问题上一些学校和教师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如李志荣等(2005)认为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应能提供给学生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模拟环境和网络实践环境,让学生遵循中心的管理规范、按照中心的教学体系和方式、采用中心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解专业知识、解剖专业知识、认知专业知识,并通过提供模拟电子商务企业经营过程让学生对网上商业活动过程进行了解、参与和分析, 掌握电子商务经营规律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电子商务技术知识应用的理解,掌握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李曼(2009)指出实践教学应包含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共同构成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并有所侧重地实现着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功能与目标。吴丽花等(2008)强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平台、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平台和电子商务实践与创新平台来巩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和创新素质。胡桃、吕廷杰(2008)研究认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指利用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教学活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所集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以培养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前期学校已经进行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基础实验环境建设,购置了相应的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和网站面页设计、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针等软件,以及网络、域名、服务器、数据库等基础实验环境平台。接下来应该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建设分层次和分阶段的实践教学综合环境平台,即以创新为目标的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该实践基地应该完成已有软件和平台的整合、集成,以“巩固课程知识,强化创新与实践意识,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融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一体,重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正确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上来。

电子商务实践基地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1.实践基地要帮助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进行复习、深化和运用,用实践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把在专业理论课中学习过的知识点,转变为可以操作的活动和过程,联结成一个具有明显实践特征的经验型知识体系,“To hear, you forget; To see, you know; To do, you learn”,只有动手去做才能完成对知识的认知、验证、应用和创新活动。

2.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

3.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开发、创新、创业的实验环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知识、网站开发、商业策划、创业比赛,开展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竞赛的培训。同时也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创新实验。

三、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的活动规划与开展

在确定了创新实践基地的功能目标和定位后,还需认真研究落实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管理机制、运行方式、基地环境建设等系统性问题。对创新实践基地的活动内容、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法、活动开展、网站建设、基地管理、校企合作模式及如何开展合作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建设。

自2009年起,学校已经连续举行了三届电子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无论是技术实现类还是创意策划类都涌现了大量有特色和有个性的优秀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兴趣,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应用潜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学生利用已学课程和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团队合作创新,初步体会了工程性研发项目从构思、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继续保持和加深与电子商务企业(如已有合作基础的百度、京东等)的合作,接触更多中小型的电子商务企业,探索双赢的长期合作机制。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为优秀作品提供孵化器,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评估,给予平台展示,甚至是资金资助和人员指导,或向企业推荐进行合作开发。

扩大竞赛的覆盖面,继续突出电子商务竞赛的创新性。过去十多年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对电子商务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兴趣,如何吸引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非信管专业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创新实践中上应是未来竞赛组织工作的一个重点。毕竟电子商务过去十多年的成就更多地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人共同创造和努力的结果。当然,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和信管学院的学生,根据课程设计和学科体系建设的需要,对学生在创意和技术实现上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在学校竞赛的基础上,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各类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网站开发、商业策划、创新、创业比赛,开展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竞赛的培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规划和开展一系列的电子商务创新基地活动。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和开展国家级、北京市、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以及各项影响范围广、级别等级高的竞赛,如国家教指委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

整合已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平台网站,实现实训性强、内容整合、功能强大、一站式管理服务的门户网站特点。使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园内随时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浏览创新实践内容、进行活动报名、做创新实验和企业实训项目、提交创新实践成果,通过网上平台的创新与实践论坛、网上答疑、老师与企业教官指导与点评等板块,加强教师、企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创新基地管理、信息、活动回顾等信息使实验中心的管理高效化和现代化,并为优秀的学生创新实践作品提供展示和网络运行环境。网站设计应美观、简洁、导航功能强,应包括创新基地介绍、基地新闻、创新基地管理、信息、活动报名、创新实践与实训平台、创新与实践交流园区、学生创新作品展示、活动回顾、后台管理、网站帮助、相关链接等功能版块。

实践基地将聘请知名高校电子商务领域优秀教师和专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或专题讲座。开阔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发展和研究动向。邀请一线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者定期向学生和老师介绍电商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交流沟通平台,以及加强专业教师和一线企业的合作,促进实践教学。尤其应该注重与学校周围科技园区新兴的中小电商企业合作,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并积极开展与北京所在地的一流高校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和办学理念,寻找共同合作的基础。

发展和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协会”作为学生社团的功能,采用成立创新实践基地管理组织和电子商务创新协会(学生组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基地管理组织由院领导亲自主抓,指派基地主任(可教师兼职)负责基地管理,各项基地活动指定教师组织策划,由电子商务创新协会(学生组织)进行基地活动的开展,协助承办创新实践基地举办的各项比赛和活动;组织会员参加协会举办的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学习讲座;组织会员对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学习、讨论和分析;组织会员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及讨论:如演讲、辩论与谈判,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探讨,公关、促销策划,推销策略及艺术,市场营销、经济学,法律等;组织会员开展相关实践经验交流大会(不定期);创建维护协会的宣传交流网站;对会员进行有关电子商务知识、经营管理、商务谈判和推销策略等相关认证的培训。在与几所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较好的院校交流发现,这种双向管理模式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