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

时间:2023-05-30 09:5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材

第1篇

一、语文教材要精选传统文化的内容。

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从诸子百家到宗教哲学,从中国戏剧到中国武术,从汉字文化到传统中医,从中国节日到中国建筑,从琴棋书画到饮食起居,从生老病死到衣冠服饰,从传统文学到地域文化,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如果这些内容都要在语文教材里体现,那么语文教材就成了文化读本。即使专门编写一套传统文化的教材,也绝对是一套博大丰富的皇皇巨著。学生的语文课其他什么都不学习,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也未必能够学完,而且不容怀疑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也绝不都是精华,并不都需要学习继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阐明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时也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同样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否则就成了“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而传统文化中,即使有些不是糟粕,也未必都适合中小学生学习。那么,应该怎么精选呢?我们觉得可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必须继承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健康发展;二是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三是符合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所需;四是和语文学科的内容有紧密联系。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要渗透在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之中。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自身的课程目标,也有自身的课程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学习本来就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又是和语文课程相对立的独立内容。从前者的立场看,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人文价值的一个方面。我们始终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必须体现在工具价值或者说学科价值实现的过程之中。从后一个立场看,传统文化更应该渗透在语文课程内容之中,而不应该是独立于语文的“他者存在”,更不能是喧宾夺主的外侵式内容。传统文化内容在语文教材中最基本的渗透方式有两种:一是渗透在语文教材的各类文本内容和陈述性知识之中,二是渗透在程序性的知识和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我们以为后者更是重点。语文的基本学习活动是听说读写,除此还有许多综合性、实践性的探究学习活动。传统文化的学习渗透在这些学习活动之中,尤其能够达到相得益彰、一石数鸟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优秀的道德情操。如果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和语文课程内容两相隔离,很可能成为一种“文化说教”,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三、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从小学到高中应该为一种塔式分布。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绝不是某一个年级或某一个年段的任务,而应该贯穿在整个中小学语文教材之中。按我们粗浅的看法,传统文化在中小学不同年段的呈现应该是一种塔式分布。所谓塔式分布,有两层意思。一是从量的角度看,应该小学为主,高中为次。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学习越早越能够沁入人的精神和灵魂,并内化为人的一种素养,影响人的行为。对于高中生,因为传统文化的底子已经具备,则应该注意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引导他们了解、认识、接受一些外国文化。这种塔式分布,二是指从小学到高中可以不断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难度。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相对较大的比重,但一些理解和接受难度较大的内容则应该等到高中,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之后再行学习,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厚江 单位:江苏省苏州中学

第2篇

一.语文教材可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思想与情感资源。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自己想通过时空隧道到古代去做皇帝,渴望体验那种万人俯首称臣、前呼后拥的感觉。有学生在作文中尽是对父母的抱怨,对师长的咒骂,对社会的仇视,甚至是毫无遮拦地表现出对金钱的崇拜。学生的思想要砥砺,情感要升华,可充分开发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情资源。

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思想情感资源,用它深刻的内涵、真实的情感塑造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写出思想品位高的文章来。比如的《沁园春・长沙》表现的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张扬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对生命价值做出的深刻的思考;余秋雨的《道士塔》用深邃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段屈辱的历史,引发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反省与思考,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感和责任感;《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则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坚守住心灵的月亮……

语文教材中这些文质兼美的篇章,为学生提高作文的思想内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课文,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人生。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汲取语文教材中的这些思想营养。

二.语文教材可为作文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源。

中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内容单薄,就是语言枯燥。这固然与他们的生活单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缺乏积累。中学语文教材是语言的宝库,其中不少锦词佳句,可供同学们“为我所用”,但真正要“为我所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动口。所谓动口就是要诵读。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诵读就是通过口与脑来积累语言资源,诵读教材,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资源。

动手。所谓动手就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锦词佳句进行分类整理。如:

(1)美句积累。如《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其中比喻、通感修辞的妙用以及情与景的水融,给人以美的享受,课文中类似的优美句子俯拾即是,加以收集归纳整理,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美化学生的作文。

(2)哲理名言积累:学生积累这些句子,咀嚼回味这些句子,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深度。如《人是什么》中的“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等句子;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对这些句子的感悟记录下来,如学完《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后,可以把自己对“心灵的月亮”的感悟写下来。

(3)文章题目积累:有的题目点明文章的中心,如《我有一个梦想》;有的题目本身具有暗示性,可为读者了解全文主旨设下悬念,如《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的题目既能概括情节,又可以充当全文线索,如《药》;有的题目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话题或论题,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的题目本身就有诗词般的意境和美感,从读者欣赏作品的角度来说,仅题目就为作品增添了亮色,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如《花未眠》。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这些题目,可为他们作文命题提供丰富的资源。

动口与动手要结合起来,这样,积累的语言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我所用。厚积为薄发,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作文时就不会为胸无点墨而苦恼了。

第3篇

中职语文课程既是一门充满人文主义思想的学科,也是一门为其他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的工具性学科。在当今经济元素唱主角的社会转型期,二者相比,后者更具挑战价值。如何让语文学科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这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以下三个对现有中职语文教材进行“篡改”尝试方面,谈一点自己在追求语文教学工具价值和服务功能方面粗浅的做法。

一、从教材编排体系上“篡改”

毋庸置疑,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普遍效率不高,突出表现在学生厌学,老师难教上。究其因,缘由众多,但其中与我们呆板地使用统编中职语文教材有很大关系。现行中职语文教材共有四册课本,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按部就班,每学期一册地实施教学,这样做的最大弊端就是割裂了四册教材的知识联系。面对学生基础差,而课时又相对偏少的现状,笔者以为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打破这种传统教材的编排体系,实施模块化教学。第一学年,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兼顾基本技能训练,要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职业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是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的人才。基于此,要让学生对不同文体的作品知识都有所涉猎,培养其良好的文学素养,第二学年要侧重实践教学。通过大量的口语训练和应用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完成上述的“模块”任务,就必须打乱四册教材体系,把相关内容按学年重新编排,使教学更具活力和效力。比如,把本该在第一学年教的“书信、会议记录、广告、说明书”等偏重应用能力训练的内容安排在第二学年,以利于学生就业;同理,可以把本该在第二学年的某些理论性内容,如文学作品欣赏等,提前安排到第一学年去教学。

二、从教材内容本身上“篡改”

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分别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必须”与“够用”原则,突出“应用性”原则。因而,要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辩论赛、组织学生召开模拟招聘会等系列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广泛开展寓实践活动于口语训练之中的教学训练活动。如此引进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篡改”

为了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中职语文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意识。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使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突破教师单一的讲解,让学生主动探究。例如:让学生走上街头,查找琳琅满目的广告牌上的错别字;上“英雄人物专访”实践课,让学生走进社会,寻找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并加以记录。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还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为其最终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走上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拓宽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将教材上的文本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或调整、或增删,对教材内容加以灵活性、务实性的“篡改”,以求得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和生活服务,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适应社会生活;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应变能力,为实现优质高效的中职语文教学效果,最终实现职业中学的办学效益,形成“教”的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职教中心

第4篇

【摘要】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它包含着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好教材的指引,正如《论语·魏灵公》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对语文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育是国家的母语教育,任何国家对它都很重视。美日都是经济强国,通过学习研究其小学语文教材,对其进行比较,从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中得出有利于发展我国语文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小学语文教材 日本小学语文教材 比较 启示

美日都是经济强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需要教育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育更是决定其经济的发展。通过学习、研究美日语文教育,对其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从他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中得出一些较为有用的启示,希望有利于发展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

一、美日小学语文教材的不同点

1.美日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方针不同。美国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并不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而是以最新的研究成果或学术思潮为依据,有些出版社在教材发行的同时,还配备了具体详细的课程框架,列出教材编写所依据的最新科研成果,为教师使用教材、实施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美国教材的编写与课程标准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由于各州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全州统一的教学内容与评价目标,对教科书的编者和出版社来说,教科书的内容是否符合各州的课程标准,是教材能否被各州采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美国的语文教科书,已经打上了州课程标准的烙印,在教材的相关章节或内容旁边,已经标明这项内容具体符合课程标准的哪些条款。

日本两个主要的教科书出版公司对教科书的编写遵行各自的编辑方针,《光村图书》的编写方针有四项,《教育图书·小学语文》有五项。但仔细研究后发现,两公司的编辑方针大同小异,甚至几乎是相互对应的。日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明确的编辑思想,即:既重视学生学兴趣、个性的培养,又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还特别注重学生思考力、判断力、想象力、表现力,以及作为一个国际人所应具备的生存能力的培养。这些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日本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图书公司在编辑原则上都提出: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照顾学生个性差异与学习兴趣;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这也是文部省颁发的《学习指导要领》中所要求的核心内容。

2.美日小学语文教材的形态不同。按照语文教材呈现的方式,可以分为“分编型语文教材”和“综合型语文教材”两种形态。

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属于分编型语文教材,它把语言和阅读分科,采用语言、阅读(文学)两套教材。美国Houghton Mifflin公司出版的语文教材分为《语言艺术》6册和《阅读》6册,麦克米林公司出版的教材也分为英语和阅读各6册,只是教材名称为“英语”而不是“语言艺术”。这种分编型语文教材的长处是有利于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个目标的落实。由于语言教育独立成为一个系统,以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就能系统而充分地展开。

日本小学语文教材属于综合型语文教材,集听、说、读、写内容为一体编写。这种综合型语文教材有明显的优点:教材所进行的语文知识练习和听、说、写训练可以凭借课文语境设计,由于有比较具体的语言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在听、说、写训练中有课文语言材料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训练的难度,并且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3.美日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以美国Houghton Mifflin 出版集团的小学《阅读》(Reading,2001年版)为例,介绍小学语文教材及其教学资料和技术配备情况。这种教材共有6套,分别供1-6年级学生使用。每套教材装在一个大大的敞开着的彩色纸盒里,分层次摆放着,各类书本大大小小,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摆满一大盒子。整套教材包有六种类型资料组成。(1)教师的教学用书系列。这个系列里面包括六类可供教师使用的各种资料,分别是教师用书、教师评价手册、各类CD-ROM、孩子早期阅读成功指南、激发兴趣的读物、大书。(2)满足个人需要系列。这套书考虑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专门为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准备的“英语语言学习者手册”,这本书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明确规定每天学些什么内容,学多少。(3)教学技术与策略系列。这里包括教师课堂教需要用到的教学材料与策略。(4)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这里包括“练习册”“读音法图书馆”和“我爱读书”三种练习。(5)革新技术。这里所提供的资料正反映着美国语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字母、词和图画卡片”“写作资源中心”“读音/拼写卡片”“字母朋友”。(6)综合评价。包括“基准小组测试”“综合主题测试”“读写能力测试”“加州综合测试”。

而日本教科书各出版社关于单元的名称和分法不尽相同,但每个单元设有“单元名”,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从单元名中能对单元学习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要求一目了然,同时也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单元学习重点,并对全册书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其中以《光村图书·国语》教科书的单元划分比较新颖、简明,并以此教科书中的国语单元编排方式为例,来探究日本单元编排的基本思路。《光村图书·国语》教科书在各册教材中,设计安排了三种主要单元类型。(1)导入单元。导入单元安排在每册教材的开始,全部选用最为精彩短小的文学作品或诗歌。清新、诱人的诗歌与文学散文,给学生以开篇耳目一新之感。这样安排意在唤起学生对整册教材的关心和喜爱,调动主动和继续学习的愿望。导入单元的设计,除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外,针对文学类教材的特点,把朗读训练作为单元技能训练的主要目标。(2)基本单元。基本单元是全册书的主要单元,教材类型的多样化和活动方式的灵活性是此类型单元的主要特点。教材类型除了阅读教材以外,还安排设计了听说教材,作文教材,言语知识教材,以及读书教材等多种类型的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扎实的基本功学习素材。(3)综合单元。综合单元安排在每学期末,围绕一个主题,把理解和表现的各种活动技能有机地穿插在一起,通过编脚本、演剧、制作书集、作文集等综合活动,对本学期所学的听说读写技能加以综合实践,同时让学生在自主的快乐的活动中对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有一个总结。

第5篇

在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为使语文教材发挥最佳的教育效用,应当将教材资源由课堂上引向课堂外,对教材资源所蕴含的知识进行延伸,从而转变教学态势向开放性方向发展,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入探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语文课文,都是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具有文质兼美的特征,作者在写作这些优秀作品的时候也会使用较多的艺术手法,其中含蓄的写作手法比较普遍,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教师若是在学习这类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对作者没有表达完全的心理、言行等进行想象,并根据自己的思维对故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节、最后可能拥有的结局等进行想象,就有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对扩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想象力将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春笋》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讲解课文中的“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这句话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唤醒春笋的方式进行想象,教师可以采用向学生提问的方式,问学生春雷公公在唤醒春笋的时候会通过怎样的形式呢?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会回答道:大声地告诉春笋,春天来了,赶快醒来吧;春笋快醒醒吧,在春风的沐浴下大家都使劲地生长呢;春笋醒来吧,小燕子给大家唱歌来了……学生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想象说着各种各样可能唤醒春笋的形式。这时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当春笋醒来之后,它会做些什么事情?听到哪些春天的声音?看到哪些春天的气息景象呢?通过这种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来充分的想象,这样就可以将静止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生活画面。引领学生进入文章所渲染的情境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意境,深入地欣赏文字的艺术魅力,通过学习优秀课文熏陶其情感,促进其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针对小学语文教材资源中的不足进行扩展化训练

在语文教材资源中可能会出现错别字等错误,而且语文教材也不是权威性的书籍,教师可针对教材中的不足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内容,教师应当及时与学生探讨,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而寻求最佳的表述方式,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见解中升华自己的理解能力。如,在《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欣赏课文中的插图,对插图中描绘的嫦娥的神态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根据观察的结果向大家说出个人对其的看法。首先,教师可以做出表率,指出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嫦娥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而且对于生活贫苦的父老乡亲也是经常性的接济,由此可以看出嫦娥与其他人的感情很好,但是,在她吃过仙药之后便飞上天了,那么她肯定会表现出留恋不舍的情绪,在飞天的时候会不停地看向家乡的亲人们。可是这幅插图中完全看不出嫦娥的不舍之情,反而是在她飞天时候眼睛紧紧地看向月球,流露出一种向往之情,这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意识完全不符,这幅插图的设计不是很合理。在教师将自己的看法表明之后,学生也受到启发开始思考,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如嫦娥为了保护仙药不落入到坏人的手中,所以表现出一种誓死保护的决心,所以不回头地飞天;嫦娥是为了保护乡亲们,她不回头表明了她的舍己为人的精神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不但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丰富其精神世界。

三、将其他学科内容与语文教材资源结合讲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对语文教材个性化合理把握的前提下,还可以借助其语言特色,对语文教材进行开放,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自然学科中实验操作知识、音乐学科中乐曲欣赏知识、美术学科中的手工制作知识等,为语文教材资源进行丰富,从整体层面发挥协同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时,结合《祝你生日快乐》这首乐曲共同学习,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资源的扩展优化方法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扩展优化小学语文教材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丰富教材资源,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6篇

认知发展学理论认为,个体的整个认知过程就是实现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并加工信息的过程。图像在此过程中对注意力、记忆力、表象以及情感的影响最大。插图是教材的一部分,其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高质量的文本插图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促使其产生探究、分析文本的热情与兴趣。翻开教材,最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无疑是教材插图。贴近文本内容且印刷精美的插图备受学生关注和喜爱;而教师也可通过插图营造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插图使得学生思维更贴近文本创作者,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二、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应用问题

就教育教学层面来看,初中语文教材插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相关理论也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果,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少师生对于教材插图的关注度不足,甚至刻意忽视。

1.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插图的利用问题。调查资料显示,初中语文教师未充分利用插图开展语文教学,具体表现在教材文本配备插图时,约有30%的教师完全忽视插图,约有27%的教师对插图加以选择性利用,仅有43%的教师确定使用插图。由此来看,高达三成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完全抛弃了插图,另有两成多按照个人意愿对插图予以选择性使用。换而言之,超过一半的教师对于教材插图的利用程度较为低下。这足以证明,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插图的应用。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插图的关注问题。语文教材插图以学生为服务对象,而学生是否关注教材插图、关注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插图应用过程中问题的发现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关注插图的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少数学生对于课本中的插图认识不足,单纯将其视为文本装饰,而未意识到教材插图对于课堂学习的辅助功能,因此始终以文本为中心,对于教材插图的存在不予重视。(2)学生对插图有所重视,但不善于分析文本与插图之间的关系,难以利用插图辅助学习,深化对教材文本的认识。

三、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应用策略

1.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应用插图辅助教学。教师应转变以往过于功利、短效的教学思想,应对插图予以关注和充分利用,重视整个教学过程。插图用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成效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得以显现,其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其次教师应积极尝试其他的方法来利用教材插图。例如通过据图作文或者看图说话等方式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联系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此外教师应对教材插图和各类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有正确认识,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可对网络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过于偏重,而忽视利用教材插图辅助教学。在各类课程资源中,教材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其中插图与文字同等重要,二者均是编者们教学理论、编写经验以及集体智慧的结晶,值得教师去深入发掘。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插图的意义与作用,使之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联合、结合插图进行学习。应引导学生顺应其心理发展特点,使之正确认识插图的重要性,而不再单纯认为插图是“小人书”,或者幼稚的代名词。同时还应基于插图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之对学习过程更为关注,并对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插图所收到的效果有清晰认识。此外,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对于插图中存在的错误或者纰漏应及时提出个人看法,不盲从权威,积极提出个人观点,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从而实现深入理解教材文本的目的。3.提高图片质量。就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应用现状来看,其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图片插入位置不够合理,插图内容难以理解等等。例如在《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插图中,编者未将月球图片插入课文内容,而是将其放在练习题后,此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忽视;而古道西风瘦马一文的配图则缺乏文字标注,显得图片意象过于模糊,学生难以理解,教学难度增加。因此建议编者慎重考虑教材文本中插入的图片数量和位置,以便于学生理解,促进其思维发展。

四、结语

第7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自身的美化。我们的时代需要美德,我们的生活更需要净化,那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学科就应当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课堂是主要阵地,教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可靠依据之一,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抓住德育渗透的最佳期,力求课上发挥多功能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育人的整体效应,有效的进行德育渗透。

那么,语文学科课堂教育渗透的途径有哪些呢?

1.借助教材,潜移默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语文较之其他学科,更有其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现行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形神俱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语内容,体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我们必须抓住这现成的有利条件,力求做到一个"渗透"。当然这是一个相当复杂、困难的问题'我们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步提高。在这方面我首先注重引导,达到陶冶,使学生受到教育,我讲《背影》一文时有意识的启发学生,作者的父亲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了他许多的关爱,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这让作者很感动,泪光中几次再现父亲的背影,也深深地爱自己的父亲,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承受着父亲那伟大深沉的爱,让我们也来说说自己的父亲,这样就可以用作者的情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其次是抓好阅读,引导学生发掘文章的灵魂,使之受到教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催人泪下。当代革命先辈为追求全民族的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无私无畏,其不朽业绩,更是光照千秋。如此等等举不胜举,这就是语文学科无与伦比的德育优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大力发挥它。在学习这些作品的同时,使之在熏陶感染中得到净化和提高。

2.借助教材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应借助教材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教育学生爱祖国的河山,壮丽多娇;爱祖国的文明著称于世;;爱祖国的英雄,人才辈出;爱祖国的繁荣,蒸蒸日上;从而使学生立下报国之志,充满爱国之情,帮助他们确立美好的理想,使爱国主义具体化。如杨朔散文《荔枝蜜》就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激发点,文中浓墨重彩描绘了蜜蜂采花酿蜜的情境,突出蜜蜂勤劳、团结、无私的特点。讲述中向学生提问:"大作家杨朔要做一只小蜜蜂,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争先恐后,有的要做一块砖,加到祖国建设的大厦上去;有的要做一颗钉,加在现代化运行的钢梁上;还有的要做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的奉献……仅此一问便激起他们毫无愧色地成为"现代的宾客,未来的主人"的美好的信心。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极为重要的门径,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是可靠的依据之一。在授课时,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使教材闪现出固有的思想火花,从而逐步完善和发展,提高课堂教书育人的整体效应。

第8篇

2001年以来,这15年中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新版教材,总数超过30套:这些教材一般都是依照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写的,应用于新世纪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如何认识这些教材的特点,分析相关的矛盾,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新版语文教材的特征简说

新版语文教材共同遵循的编写宗旨是: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追求全面发展语文素养。这种高度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形成新版教材的五种特色。第一,试图凸显对人文精神的弘扬;高度重视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第二,试图围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这三大专题,细化之后,根据人文涵育的要点组织教学单元,编排活动内容和练习项目。第三,试图凸显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改造;倡导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第四,试图调整“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的关系,倡导诵读、积累、感悟,注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逐步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第五,试图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密切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等专项内容;密切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联系,要求阅读名著,自学课外读本等。

当然,由于教材编写者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评价不同,所持的教学观念、所依据的相关经验不同,新版教材多数带有一定的个性特征,某些具体的编写路数并不一致。比如小学教材,在什么时候安排拼音教学、识字选用哪些主要方法及怎样组合、文言诗文的分量如何确定、习作教学的序列如何铺排等,存在着明显差别。

中学教材也是如此。归拢起来,提出五个要点:

1.语文知识“淡化”的程度不尽相同。有的走得较远,似乎是想用程序性知识取代陈述性知识;有的则在一定程度上兼顾这两种知识的关联。

2.选文的经典程度、新鲜程度不尽相同。总的看来,各套教材一般都注意了力求吸收新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并保留较大比例的传统课文。中国作家和学者,如鲁迅、、巴金、沈从文、丰子恺、卞之琳、萧红、季羡林、冯骥才、王蒙、贾平凹、余秋雨、牛汉、铁凝等,均有首次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作品;外国作家也有一批属于这种情况,像雨果、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罗曼·罗兰、川端康成、梭罗等。但应该指出,新入选的经典篇目还不够多,不够广泛和深厚,某些新版教材内容实用、文字平平的课文比例显得大了。

3.课本选用不同的方法来编排组织,形成各具特点的训练格局。比如,突出综合性学习专题设计,这是共性。有的课本增加综合性学习的数量和连贯性,达到每册6次(人教版初中课本);有的则突出专题的高度、深度、广度,数量少而分量重(苏教版初中课本)。再如,有的课本强调训练的整体性,以比较阅读为线索贯穿整套教材(北师大版初中课本);有的则以读书方法为线索编排整册课本(苏教版初中第五册、第六册)。有的独辟蹊径,在每册中安排一个整体阅读单元,编选长文章,为综合运用各种读书方法提供平台,沟通课内外阅读(湖北版初中课本)。

4.作文教材的训练序列和内容编排方面,差异也比较大。从编排形式看,有的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融合在一起,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需求,提出作文要求,划定内容范围(人教版初中课本);有的则安排写作的知识点,布置作文题目,介绍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人教版高中必修课本、北京版初中和高中必修课本)。至于训练序列,几乎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特有的编辑思路,此不赘述。

5.文言部分,主要区别在于文言作品或者独立组成单元,或者与白话作品混合编排;初中也有“文白”先混编、后分编的。选文方面,也存在某些差异。

二、新版语文教材矛盾分辨

新版语文教材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呢?这先要说说“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判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给新版语文教材带来的变化是:彰显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强化,精神涵育的色调浓郁了;与此同时,也隐含着一些危机和缺陷。

第一,“语文素养”这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多面复合体”,陷入无核心的窘境。多种元素排列在一起,以此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致包括:培育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等。

对此,周正逵先生给予了中肯的批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他认为:从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基础工具性”。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2)教学目标的多重性;(3)教学方法的实践性;(4)科学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性。根据这个“定盘星”,进而为“语文素养”找到核心,即“语文能力”。他说:“语文素养应以语文知识、文化教养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思想品德、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为导向,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第二,课程性质模糊不清,语文素养核心不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材,在语文能力培养的“梯度”上,普遍存在着不大清晰、不大合理的现象。如何创建科学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新型语文教材,围绕培养语文能力这条主线,达到全面发展语文素养的较高目标,还是一项严峻的学科使命。

第三,语文能力培养的梯度存在模糊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单元之间,册与册之间,各个学段之间,递进式的能力训练脉络往往看不大清楚。课本的常规单元模样差不多,编选什么课文、提出哪些教学要求,随意性都比较大。这给实际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实际上,课文本身的特质不尽相同。有的适合朗读背诵,有的适合咀嚼文字,有的适合挖掘审美因素,有的适合筛选信息,等等。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需要,确定好每套、每册语文教科书的单元序列,各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和重点,并为每个单元选择适宜的课文,给予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单元教学的模式化,课文学习的雷同化,人文精神涵育、审美情趣培养的空泛化。

第四,普通高中的语文必修教材,被装进五个“模块”,每一块都编成“拼盘”,每个拼盘一般所享用的教学时间是半个学期,这几乎难以形成培养语文能力的合理“梯度”。用完1.25个学年之后,则全面转移到选修课的学习领域。必修课时间过短,内容散乱,语文能力培养的任务能够大面积、高质量地完成吗?如果让选修课重新处理能力培养的“夹生饭”,恐怕就要事倍功半了。

第五,文言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在新版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20世纪20年代初问世的“老课标”,规定小学基本上不学文言,从初中到高中文言教学的分量逐渐增大。“新课标”延续了这种思路,在小学阶段没有正面提出学习文言的要求,新版语文教材自然墨守成规,除去安排诵读数十首古诗,文言文数量太少。小学6年的语文课时远多于中学6年,小学生的记忆力明显优于中学生。如果在小学后两个学段编选一定数量的文言语料,让学生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熟悉一些常用词语和句式,那么,将会提高初中文言学习的起点,也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小学的语文综合阅读能力。

如何深入总结新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反思新版语文教材的成绩和不足.这是一项重大课题。认真研究,积极改进,才能打开中小学语文教材整体改革的新局面,从而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可靠的基础。

第9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三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1陌生化阅读

所谓“陌生化”阅读,即教师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欣赏作品。如今上网查找资料如此便捷,给教师备课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也有负面的影响,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少了,在阅读文本之前,经常看他人的言说,重复他人(教材编撰者、教参)的阅读,久而久之,忘记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丧失了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我们拿到教材,先不要翻任何与教材有关的材料,仔细阅读,写下自己初读时的问题及感想,然后了解其作者、写作背景后,再多读几遍。对这类课文我们很容易产生初读的新鲜感受,也就更容易想见学生阅读的心理。用自己的思考捋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和感悟,那是一种感觉,也是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探清作者是如何通过一句、一词、一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表达其深邃思想、观点、感情的,凭自己的直观感受备出一节纯自然的原生态课。

但是对于熟悉的课文,教师面对的困难是:因为多次的阅读反而感觉迟钝,从而影响与文本对话的兴趣,对其评论的教学语言也有可能有格式化的倾向,这正是阅读教学中成功对话的障碍。我认为,如果面对这种状况,就需要我清空我们以前阅读的他人的评论及自己以前的阅读体会,静下心来调动你的想象力、你的感知力,细细阅读原文,最好把那本你写满各种评论文字的课本放在暂时找不到的地方,把熟悉的课文变成陌生的,如第一次阅读一样。把熟悉的文章读陌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有新的感悟,这也是教学的创造性的体现。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断重新备课,以前的教案,其道理就在于此。 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陌生化的效果追求,意味着不重复自己。不重复自己的教学思路,不重复自己的教学言语。教师只有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给学生“教什么”,同时有自己的个性感悟,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2纵览式阅读

所谓“纵览式”,即统揽与教材编排有关的内容,加强二度研读文本的方向性。被选入教材中所有的文章虽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但每篇文章又均在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所以我们应首先仔细阅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及编排体例。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在该学段的总体目标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认知、加工和处理教材。特别注意研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下的总目标与第四学段(7-9)阶段目标,从而把握整套教材的价值取向,解决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总方向问题。

阅读单元前的单元提示及教参里的单元说明,关注文前提示和文后练习设计,了解本单元及每一课学习主题及学习目的。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单元前面都有对本单元内容及选文特点,学生掌握的重点,都有指导性的文字;每篇例文前又都有导读,后有练习,有的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有的提示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有的点名了基础知识,有的还渗透了教法学法。在教材研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些具有提纲挈领性质的部分,以发挥其点拔提示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切入点式阅读

一个教师光走进教材真正理解文本内涵还不够,因为我们不只是欣赏者。我们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教学中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 这时我们就应该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再读教材,再读文本。比如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边读边想:学生会怎样读这个文本;文中哪些字词需要积累,哪些语句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困难,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意见会不会统一,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在这篇文章中尤为突出,学生以前遇到过没有,现在需不需要学,怎样学等等。在解决这众多问题中,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通常来说,学生读完文本最大的特点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零散、众多;阅读完文本不知该如何整合;对文章的理解浮皮潦草等。@些特点警示我们:帮助学生找到一些连接文章内容的角度。即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恰当的切入点能够唤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激发教师业务持续发展和学生阅读兴趣。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更好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对于学生独立思维也提供了可参考的角度。

好的切入点是学好文章的基垫。现代教材所选内容,淡化了政治色彩,更重视其文学性。这一点虽不如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明显,但也是我们教材内容趋向人性化的一大进步。因为语文教材内容更突出“文”这一特点,所以所选文章更具特色。那么,在研读教材时,紧抓特色选取适当的切入点,也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如对那些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突出的一些文章的阅读,可以考虑在教学时让学生将纷繁复杂的内容聚焦到一个点上,由此点出发,贯穿全文的内容。

多站在学生角度着想。只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一边读一边想,再结合相关要求多参考一些其它的建议,找到一条解决诸多问题的切入点,我们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份真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评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也是重要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学会举一反三。而若想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教育价值,则需把握设计原则。在新课标指导下,现有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有了显著变化。如增加了综合性专题活动,将课后练习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让学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

一、注重自主性的设计原则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各层次学习的学习需求,将课堂学习归还于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在习题练习也需结合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更凸显自主性。

第一、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空间与机会。这主要表现习题的弹性方面,并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使其能由不同角度来理解文本,发挥下自主性,彰显个性。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实情进行练习,亦或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自选活动。如在《化石吟》中,课后练习第三题主要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条件,可课外查找资料、观看专题片,亦或请教有关专家或教师,然后写篇介绍古生物的小作文。这一习题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选择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而若想优选有效信息,则需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使其根据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学习内容等因素来筛选信息。如《丑小鸭》一文中,课后练习第三题:反复阅读本文,完成下面练习。1、本文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搜集、整理安徒生的生平、创作资料,看他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不妨在班上交流。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片段作文“丑小鸭与我”。3讨论: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性,使其学会自主选择。

二、注重指导性的设计原则

在初中语文新教材中,课后练习更注重指导性,穿插了不少指导性文字,由不同方面来指导教与学,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知识讲解。如在《敬畏自然》一课中,课后练习第三题: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一课后练习是知识的介绍,告知学生反问的含义及其作用,并使其在理论指导下练习,巩固知识。这样,学生不但体会到了反问的表达效果,也学会了如何实现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相互转换。

第二、提要品读。在现行教材课后习题中,注重提要品读,即多角度、多方位赏析与体味文章,以感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发掘文本的美点妙要,细品文本意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第一题: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一题目得到了那些信息?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及中间的过渡段。其次,课后练习以课本为基础,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与补充,可启发学生思维,使其拓展到课外,使知识探究更有广度与深度。

第三、诵读引导。如《孔乙己》一文中的课后练习第三题: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也可以另外圈点几个精彩的句子进行分析、体味)。1.①(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什么不同?)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捞”字显示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心态?)通过这些练习,可指导学生怎样有效诵读,体会文本语言,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11篇

一、价值观载体的偏差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承载既定价值观,因此中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与选文有密切关系。如果选文的价值观得到中学生的初步认可,则会内化为中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并被运用于实践当中得到检验与调整,进而得到认可,反之,则会遭到排斥,无法内化为中学生价值观并指导其实践。中学教材中的课文是语文学科知识与人文思想意识的载体,在一定观念指导下筛选出的选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建构向学生传输编者指定的思想观念。作为价值观工具性偏差具体表现在:

1.中学语文选文在题材,思想内容,尤其是篇幅上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中学语文教材企图选取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目来进行教化,但是由于选文本身篇幅太小无法充分发挥文学的教化功能。选文缺乏细节与人物丰富其内容,使语文选文的形象性、趣味性与可信性减弱。小说在选文类型中趣味性与形象性最强,然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所占篇幅较少,而重要的是节选,在容量与表现力上大大被削弱,小说的主题思想内容不能被读者领略,文学的教化力自然随之减弱。

2.选文对客观世界的刻意净化,尤其是对社会的片面展示。

选文主题包括表现爱情完美、家庭幸福、友情真挚、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等,即使偶尔出现消极悲伤主题的课文也极度隐晦。由于中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限制,教育必须采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但是方式的简单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的简化,对人性中不可避免的自私与社会丑恶都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二、价值逻辑论证的缺乏

人性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根源,人性首先是自我的,其次才是社会的,人的一切终极价值指向都是自我,即保障自我利益,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任何价值观必须以尊重个体价值为前提,未能保障个体合理价值实现的价值观都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对于人性的全面了解,是赋予友情、爱情等个体价值观合理性的前提,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等价值观的内在逻辑支撑。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篇幅与选文标准的限制,导致许多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充。选文中所呈现的价值观是显性的价值观,而实践要求的价值观由显性的集体利他主义价值观与隐性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构成。价值观合理性逻辑论证被忽略,对人性本质与社会性关系的误导。社会性是在人性基础上发展而来,人性的本质特性必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这就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人在面对自然社会时首先是为个体的,其次才是为社会集体的,而且根本上是为个体的,人性的首要特征是个体性。这一特征是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根源,也是一切价值观被接受的前提。然而中学语文学科的主导价值观是带有道德虚无主义的利他主义价值观,由于学生思辨能力限制,再加上学科性质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语文教学都具有唯利他主义至上,而批判合理利己主义思想的特点。语文选文中大部分的人物形象都分别有着勇敢、无私奉献、爱国、勤奋、智慧等完人倾向。语文选文教学对人性的误读就是以社会性代替人性。人结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建立是功利性的,威胁社会利益的行为必定遭到禁止。而维护社会利益的主要准则即为道德与法律,这是集体利益至上的理论基础;同时维护社会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体利益,因此,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个体有追求利益的自由。遵循功利原则的市场经济突显利己主义,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人性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市场经济种种现象的阐释基础。逻辑合理性的遮蔽使中学语文选文的价值观蒙上了浓重的虚无道德主义色彩,在实践中导致其中学语文教学价值观不能初步内化为学生自我价值观的一部分,使价值观的传播在初始阶段即遭遇失败。

三、实践反馈检验的缺点

实践对价值观与能力同时进行双重建构,而价值观又是能力形成的前提与基础。能力是在一个人的实践当中体现出来的,能力的意义就是实践,没有实践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因为实践不但是能力的来源,同时也是能力的检验者与显现方式。从本质上来讲,能力是执行实践,即应该怎么做,以便主体能更快地驾驭客体的一种人的力量。而知识又是人类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即知识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前人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尝试有些行为作用于客体不会取得预期效果,而有些行为作用于客体则会快速,省时,省力地取得预期效果,正是以这种方式才产生了知识。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只是对当时经验的总结,而知识拥有者只能再次遇到相似的情况而不能完全重现知识产生的场景,因此知识运用得越熟练,人越能在客体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变通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一个人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变化,都能变通知识而解决问题的时候,便形成了能力。由此可见,能力的形成要求以价值观为基础,包括对客体认知,主体想当然的预期等,而实践是价值成熟稳定的唯一介质通过多次实践反馈使价值观得到修正。但是如果环境处于非常态状态,则会因此影响实践,使价值观的成熟发生偏差。由于中学生实践活动的限制,其价值观的检验途径只能以间接为主,亲身体验为辅。具体途径有两种,其一是语文选文及教师的肯定与强调,以选文中人物及作者的实践检验代替中学生个体的实践检验,这种检验往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另一种途径是社会实践的直接检验,包括中学生个体对社会的观察、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等。社会的直接检验与中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近,更容易被中学生所认可,当语文课堂价值观与社会直接检验所得到的价值观反馈不一致时,中学生更倾向于社会直接检验所得到的价值观。再加上中学语文教材选文脱离现实,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选文的影响力都不及贴近中学生的社会直接检验。此时,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与语文选文中所内含的价值观一致时,语文学科的价值观就会内化为中学生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一致时,中学生的价值观就会相异于中学语文学科引导的价值观。任何价值观都会化为能力的一部分,必须经历主体的实践检验与反馈过程。中学生价值观问题要求教育一方面展示官方价值观的高尚,另一方面展示社会功利性与合理性的一面。在缺乏实践检验的情况下,价值观的影响力取决于自身逻辑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必须遵从人性基本规律。惟有如此,才可能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环境下,通过一定媒介占据主流价值观位置。

作者:徐宁 肖祥彪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插图;功能;运用

多见于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插图,因其直观、生动而形象的特征,成为语文课堂的“第二语言”,发挥着文字不能达到的教学功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文插图,逐渐摆脱了教材“附属物”的“嫌疑”。它能够直接反映出教材内涵,并因其独有的形象特性,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内容。著名的作家丰子恺曾经将插图比作“麦克风”,他认为插图可以让鲁迅的“声音扩大”。而鲁迅先生自己也曾经指出插图的功能并非仅限于“有趣”,而关键在于其“有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与小学生所处年龄期的认知特征十分契合,所以在此前提下,积极探索课文插图的教学功能,并科学合理地运用插图的“功效”,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习惯、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是当前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课文插图的功能及应用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一、功能一――激发兴趣

乌申斯基指出,如果学生对所学毫无兴趣,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强制性灌输,那么他们探求真理的想法与欲望就会遭到扼杀。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受身心特征所限,对那些较为形象的事物无疑容易产生兴趣,而课文插图恰恰是他们喜欢的形式之一。那些鲜明的形象、多彩的颜色、有趣的画面给小学生展现了一个与文字符号完全不同的语文天地,会让他们的兴趣“指数”倍增。如,在讲“一株紫丁香”这首散文诗时,如何让小学生将一朵花与学生对教师的感情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借助文中教师备课的插图,先让学生去观察插图,看看画面中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从画里的人物中是不是可以猜出这是谁?她在做什么?小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他们开启了自己的“小智慧”,从画中的人物样貌、表情中;从图中的台灯、书橱的背景中;从窗外盛开的一株紫色的丁香花中,看到了这是一位端庄大方的老师。一幅小小的插图让小学生的兴趣“来”了,情感“活”了,再读到课文中那些优美的诗句时,温柔善良、认真工作、让人尊重却又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如同一颗美丽的种子,在小学生的心里开出了一株最美的紫丁香花。

二、功能二――激活思维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小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教育者关注的课题。实践证明,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是一切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怎样让小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就要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质疑、解疑的习惯与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在教材中通过遣词造句设疑,在难点、重点中解疑,但却往往忽略运用课文插图让学生大胆质疑。课文插图更加形象和具体,引导学生于此处生疑,会于无形中拓宽他们的思维领域。如,在讲到《木兰从军》一课时,文中通过木兰这样一个性格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她女扮男装走上战场,替父亲征战沙场,她身上散发着一种英雄气质。但如何让学生对这种英雄印象认识并理解,在他们心灵上、脑海中烙下深刻的烙印?教师可以选择两个具有形象明显差异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一幅是身披战甲、英勇威武的“男人”形象,另一幅是一身红装、俊美文静的“女儿”形象,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为什么这个俊美文静的姑娘放着漂亮的女儿装不穿,却偏偏要将自己打扮成男人?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一边感受木兰从性别到身份的这种变化,一边不断地思考,这时再引导学生回头学习课文内容,他们自己就会将文中的重点段落、重点词句找到,并在自我解疑中感悟到木兰对父亲之爱、对家乡之爱、对祖国之爱的高尚品质和英雄情怀。

三、功能三――启发想象

如果说成人与孩子之间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孩子们拥有更多的成人无法理解的想象,这些想象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心灵与精神的解放,是引导他们从现实世界走向自由王国的桥梁,如果泯灭了孩子时期的想象,就等于将现实变成了一种束缚,这种束缚会使孩子们创造力遭到抑制。所以,提供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条件,通过课文插图让小学生恣意想象,是语文教育之必须,亦是素质教育之必然。如,在学习《水乡歌》这首诗歌时,课文插图是关于水乡的一幅景色秀美、颜色艳丽的风光平面图,怎样让学生从这张平面图去感知水乡真实、立体之美?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话题来让小学生看图想象:“同学们看看画面上什么最多?”学生看到了图中船多水也多。“那么,这和你们想象中的水乡一样吗?你认为还应该在画中添加哪些景色?”这是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已有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当学生畅想美丽水乡时,继续启发他们:“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将想象中的水乡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学生纷纷拿出笔来,一座座桥、一幢幢楼、一道道水田……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在语文的天地中飞得越来越高。

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亦无法替代的“第二种语言”,语文教育者要巧用插图、善用插图,让它为语文课堂添加一抹最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