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时间:2023-05-30 09:5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应用语言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应用语言学

第1篇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教学

应用语言学指的是运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与语言有关问题的学科。它的广义理解包括:语言和国家政策的结合、语言与计算机的结合、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等;狭义理解是:应用语言学是“研究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和学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人们获得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过程和规律,它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的小分支,二语习得研究始于语言教学,运用多种语言教学分析工具对语言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试图从应用语言学的发展、研究领域入手,探讨其分支――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和它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1.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现代应用语言学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为适应战争需要设立了一个“军队特别训练课程”,对派往海外参战的部队进行外语培训。不少语言学家参与其中。战后,“应用语言学”一词公开使用,参与此事的语言学家Fries等人创办了杂志《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应用语言学学院于1958年在英国Edinburgh大学成立,应用语言学中心于1959年在美国成立。但应用语言学真正确立其学术地位是在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在法国Nancy召开,并成立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从此应用语言学蓬勃发展起来。

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八个方面。第一,语言教学。应用语言学从一开始就对语言学习和教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应用语言学可被看作是为各种情况下的语言教学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语言通讯研究。应用语言学家在语音自动识别、语音自动合成、人机对话及类似领域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第三,语言政策与计划。人口变化有着政治及国家的管理与语言学、社会及心理学的影响交织起来的一面。应用语言学有助于对这些情形所包含的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语言学及文化问题做出解释。第四,语言治疗。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将应用语言学以及许多职业训练课程结合起来,语言失调病人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应用语言学家参与了各种失语症的治疗和研究。第五,专业用语。专门领域的英语在非英语国家引起了许多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项目。第六,翻译。在毫无人力介入的情况下,完全自动化地把某一语言可靠而真实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一直是个难以把握的目标。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现在可以在特定语言的某些范围内进行可靠的自动化翻译。第七,词典编辑。如今出现了新一代词典编辑工作者,他们现在的工作与语言学有着重大的关系,而不像过去一样扎根于语文学。这类词典编辑者的部分工作与应用语言学有关。第八,语言与职业。对职业领域语言使用的研究,目的是改进服务,解决错误传达信息引起严重后果的问题。

3.第二语言习得及其发展

对第二语言的界定,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指在非本族语国家里学习的一种非本族语的语言;二指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外的任何一种语言。在中国,人们一向把英语教学界定为外语教学,而非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探讨的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学习第二语言习得知识可让新教师了解到诸如对语言输入的内部处理加工、学习者个性和年龄对二语习得的作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习得顺序、技能、教授等方面的知识。

在应用语言学众多分支中,第二语言习得逐渐发展起来。从1960年起,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儿童自然地习得语言越来越感兴趣。1972年Sehnker提出的中介语理论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应用语言学和生成理论中独立出来。1980年以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探讨的问题日趋深化。至今日,这一学科已经初步创立了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人类在语言普遍规则、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生理发展、社会语言问题及文化普遍性等问题正在产生积极、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对第二语言的教学与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4.我国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状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学术期刊得以恢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很快被引进中国。中国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分期及其特点从1983年至2003年,经过了20年并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萌芽期(即八十年代),以引进为主评介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引进和评介集中在70年代及80年代初英美名家的力作。成长期(即九十年代),特点为:与萌芽期相比,更广泛地引进二语理论,结合部分实证。繁荣期(2000―2003),特点为:点与面相结合;对二语习得研究进行综述性研究的文章越来越多;与多学科相结合;定量研究不断攀升,研究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国际接轨。

正是应用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才带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而后来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也间接地影响并充实了现代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两者是互相影响并互相促进的。应用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仍在继续蓬勃发展,为语言学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和促进作用,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国内在这两个学科上的发展越来越和国际接轨,期待可以有更新的著作出现。

参考文献:

第2篇

1 国际文化交流与应用语言学

1.1 认识应用语言学

19世纪70年代,波兰学者、语言学家库尔特内最早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概念。在其相关的著作中,相对理论语言学来说,其对象是把理论语言学的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虽然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各学者普遍认为其指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而非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应用语言学曾被定义为语言学在社会各领域的实践性应用研究,如翻译学、辞典学、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学等方面,也包括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外语教学及第2语言教学等学科应用领域。

1.2 应用语言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1.2.1 应用语言学的语言媒介传播作用

(1)英语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国际文化交流是依赖于语言这个媒介,英语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至关重要。当前的信息网络的国际化,对于应用语言尤其是英语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由于全球信息资源大多以英语作为主存储媒介,因此,英语在整个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凸现。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掌握自己的母语外,还需要掌握电脑语音和英语。也正因此,赋予了应用语言学研究对英语教学研究的更多发展空间和保证。全球化带来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界英语优势地位的同时,更凸显了应用语言学的的学科作用。

(2)汉语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据一份官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在亚洲地区,汉语作为应用领域、范围最广的一种古老语言而存在着。由于汉语言历史悠久,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及语言意境,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汉语拥有着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个性优势,是新世纪国际文化交流的必须用语,更让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及文化交流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心灵清明”,从语言源流上可以追溯到中国古老典籍“清明”这一词汇中来,这一例子就形象说明了汉语言的独特文化魅力。

1.2.2 应用语言学在文化传播活动过程中的工具作用

在当今计算机应用领域中,语言作为文化传播以及人际交际的工具必不可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根基。国际文化交流的扩大化促使了语言多样化的形成,在各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活动过程中,各语言通过计算机系统转化为可以互相交流的符号,从而达到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

当代社会文明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我们常见的如书刊、报纸、影音数字出版物等,并且具有与之呼应的通讯系统和对应的符号及信号系统。综观世界,任何一项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基本工具与载体。例如,我们汉语是联合国官方工作用语之一,因此,中国法定的“汉语拼音文字”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主要工具语言。

1.3 应用语言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世界全球化的形势,使得各领域的交流扩大也形成了语言的多样化。各种语言通过计算机的处理转换为可交流的符号信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现在通用的传播媒体,从电视到电影,从广播到报纸书刊及音像出版物,都有自己对应的符号信息系统。任何一项传播与交流都是依据语言为载体。

2 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意义

母语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初始条件与基本工具,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准。全球化的发展推进了社会对现代化语言理论和水平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语言教育工作也日益被重视起来。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任何一个经济实力强国,其首先必定是一个语言文化强国。应用语言学具有无限的生命活力,为了应对当前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中的国际文化交流,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除开不断培养本国语言文化人才外,还要不断培养外国语言人才。

3 讨论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的外语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着语言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外语教学活动中往往仅局限于对语法、句章、词汇等的分析、举例与教学,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人际交往与交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文化的输入与学习还远远不够。人们已经习惯于将语言作为一中符号知识来进行传授与学习,而没有认识到语言的外部文化信息,忽略了语言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文化交流地位,使得人们在语言的学习中往往是抽象的、索然无味的,对语言却没有具体的感性认知,一旦接触到实际的语言交流环境总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应付。

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外语教学仅围绕语言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是不够的,只有与相应的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语言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实用人才。

第3篇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研究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快,作为世界各国通用的语言,英语的地位变的越来越重要,所以,各大高校都将英语教学作为了工作的重点,其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充足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是为了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其实,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课程,它还具有工具性、知识性的特点,在教学时一定要体现学生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在应用语言学的视角下,对英语文化导入教学进行了重点分析,有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来说,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他们英语学不好,是爱国的体现。由此可见,如果教师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反感,在成绩不及格时也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导致学生学习了很长时间的英语,仍然只能理解最简单的几个单词。其实,与汉语相比,英语的文化内涵并没有那么深奥,而且英语所蕴涵的文化是非常吸引人的,比如好莱坞的电影,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却不懂得应用,只是一味的按照教材讲解,将考试作为最终的结果,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应用语言学视角下,教师一定要改变英语教学的策略,不然教学效率应用得不到提升。

二、应用语言学视角下文化导入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1.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从应用语言的角度入手,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英语和汉语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听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根本。目前,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思维和习惯的影响,在分析一些听力材料时经常会存在误解,不利于听力能力的提升。如:A:I won’t have dinner with you today.B:why?A:I have to work overtime today.在这组对话中,其中的单词我们可能都认识,也能了解大概的内容,但是有的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还是会出错。因为学生认为overtime是久而久之、随着时间流逝的意思,将其与work放在一起,有的学生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加班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掌握这种固定形式,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

2.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口语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哑巴英语的情况,就是会写、会听,但是不会说,也有的是不敢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进行英语的表述时,不仅要求学生对词汇重点掌握,也要对语法进行了解,还有就是会受到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的影响,如果不能对文化的导入引起重视,会对英语口语的学习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我们中国人在两个人见面时,都会互相问:吃饭了么?这是受到了历史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但是外国的其他国家在见面时不会这样问。另外,就是问女性年龄的问题,西方国家大多数也不会直接询问。

3.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在进行英语的翻译时,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翻译,并不是按照单词的含义进行机械式的翻译,所以说,这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外国的文化背景与英语翻译教学充分结合。如,在英语教学中,“please”一词是比较常见的,学生通常会将其翻译成“请”,但是,在外国的交流中,如果情况非常紧急,也可以翻译成“求你”的意思。由此可见,文化导入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在英语教学纲要中指出,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一定要正确运用语法和短语,并且要在语言表达习惯和应用习惯的基础上,将外国国家的文化融入其中。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时都不了解英语中固定的用于以及表达习惯,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生经常会写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基于这种现象,文化导入就显得更加重要,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习惯,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英语文化。

三、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具体策略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新课程改的不断实施下,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比较重视,而且还要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情况等来进行文化导入课程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文化导入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B,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通过对某个学校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大约有40%的学生对英语文化感兴趣,认为一般的有60%,可见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不是十分感兴趣,所以在学习时自然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文化导入的质量,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文化的导入,从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进行英语文化的导入教学时,一定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符合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文化教育引入到语言教学中,从而起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另外,应该大量引进外籍教师,这样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会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会不自觉的融入英语文化,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英语文化教学。再有,教育部门应该对英语文化导入教学引起重视,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对教师的表现进行有效的考核,从而创建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教学。

(2)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目前,英语教学仍然采取传统形式下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符,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应用语言学的视角下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从而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训练。

3.获得教育政策的大量支持。在英语文化导入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在大纲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可见,政府对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没有投入更多的支持,在一些教育政策中也没有涉及到文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加强对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规范,使其在应用语言学的视角下提高教学质量,与相应的考试制度积极配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具有实用性特点的语言,英语不仅承担起沟通和交流的重任,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所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应该与本国的文化密切相连,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文化的导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争伟.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31-132.

[2]刘军,黄世霞.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66-167.

[3]顾冠男.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的实践尝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2:157-158.

[4]周健.基于应用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2:114.

第4篇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学科建设 内涵 现状 概况 课程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需求也越来越高,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目前,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已发展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主流,其语言规划模式有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语言教育教学工作也逐渐趋于规范。但在学科建设问题上仍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实际教育实践中不断改革完善,实现应用语言学应用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和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针对语言教育课堂、学生写作指导和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应用语言学的内涵

应用语言学的最初提出,目的在于将语言学的应用方面和理论方面区分开来,而近年来,受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普及,以及语言交际和传递功能扩大的影响,应用语言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其研究范围也更加广泛。在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后,应用语言学形成了许多新型的边缘学科,其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从研究对象上看,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一般主要涉及母语教学、外语教学、双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语言教学、语言规范化、语言辞书编写、翻译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内容。在研究范围上,应用语言学可以分为语言教学、语言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和规划等领域。在具体实践应用过程中,应用语言学表现出了应用性、综合性和实验性三种学科特点,均受到其学科性质、研究方向和研究方向特殊性的影响。从学生写作指导的角度来看,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语言是人类之间沟通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技能。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语言学的研究发展也不断深入,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大量涌现。这使得人们开始从更广泛的角度来对应用语言学进行研究。对于当今社会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成果现状和发展前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研究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主流。

自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兴起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背景,展现出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意义。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交际、语言功能,和与其相关的语境、条件等等社会语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语言研究的范围,也使得语言学更加生活化,更加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涌现出来大量论述语言与文化的著作,形成了文化语言学,并被广泛研究实践。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已得到了广泛发展,是应用语言学的两个不同方面,逐渐成为了应用语言学的主流

(二)形成了独立分支学科的语言规划模式

在应用语言学的应用过程中,语言规则是对社会语言进行的人工干预,是按照约定俗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一种语言标准,必须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以及人民大众的广泛要求。语言规划是对语言选择、文字改革等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语言政策的研究和调整、语言规范制度的制定、以及对制定的政策标准进行推广、落实和监督检查。语言规范的制定需要坚实的语言学理论作为基础,要以社会学、管理学、民族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学、统计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共同指导支持。目前,国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对于语言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着长远的战略计划和决策。此外,语言规划也已发展成为应用语言学中的独立分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并将在日后得到充分发展。

(三)语言规范工作的思想转变

语言规范的目的在于对语言进行标准化的统一,主要通过推行标准化共同语的方式来保证语言学的健康发展。从语言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语言学最大的魅力在于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感性的,能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语言的语法规则是相对性和弹性的,其在运用过程中以实践为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对于一些不合规则但被广泛运用的习惯性语法,应该在不排斥禁止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因素分析和解释。面对多种多样的语言现象,要对语言的种种新型变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中肯合理的研究结论。这就要求研究者能够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对语言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处理,将语言规范的目标定位在为人们的思想和认知服务上。这是我国语言学研究学者多年深刻反思之后实现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这也将成为应用语言学的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思想依据。

(四)计算机语言学蓬勃发展

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在语言学领域中,也出现了“计算机语言学”这一新型学科。计算机语言学是指利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进行处理和加工。在计算机学科与语言学的结合过程中,实现了文字的识别与合成、信息的处理和检索、语言语料库建设、字数统计及词频和句型统计等内容。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全面展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是新技术革命的核心。

三、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发展概况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相应的语言课程在国内广泛普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我国设立的众多外语院校和语言学专业,制订了高要求的应用语言学课程培养目标,受各自教学科研的不同特点和人才结构的差异的影响,表现出了诸多状况。目前,我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并不完善,面临着语言观念不明确、理论水平不够和教育队伍不健全等问题。语言观包括对语言学及其生活、工作的认识,也是应用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应用语言学是一门动态的学科,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语言功能,因此,要充分认识应用语言学的动态本质,使得适应其不断的发展。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应用语言学理论水平的不足是应用语言学学科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缺乏理论依据和思考上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是毫无意义而言的,其研究成果更不能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保证。此外,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目前,许多学校的应用语言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应用语言学的教育推广和应用。因此,必须从多个角度大力加强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

四、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语言教育完善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社会语言学的整体发展,就必须建设健全的应用语言学分支学科结构,加大优秀的人才培养的力度。针对应用语言教学课堂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问题,本文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深化应用语言学学科教育理念

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更有着很强的时效性。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和情感思想表达的重要工具,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所包含的内容随时代的变化而时刻发生改变。因此,学生写作的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时代特点。这就要求必须深化应用语言学学科教育理念,使得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写作的指导与时俱进,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语言观的认识,随着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丰富学生写作的思维空间。

(二)加强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应用语言学基本功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只有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才能更好地将语言运用写作的方式顺畅地表达出来。因此,在进行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量,保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的写、写的出、写得好,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三)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

语言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学科,它能够将无形的思想转化成有形,通过口述和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写作的功能就在于对这种魅力的充分展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是对教学知识的讲解和阐述,而这并不适用于应用语言学学科教育中学生写作指导的课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只能满足于基本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写作灵感的启发,要求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写出具有一定深度和内涵的文章。这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由思考能力,使得学生写作水平突破瓶颈,取得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戚雨村 加强应用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J].外国语,199(92):76

[2]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与分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58- 59

[3]高素珍 刘海燕 应用语言学综观[J].济南大学学报,200(35):59- 63

第5篇

一、认知冲突在应用语言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开始逐步摒弃传统的应用语言学教学方式,充分注意到对教师讲述知识过度、课堂条条框框太多的情况的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现状。但在实际的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1)难以形成对认知冲突理论应用的正确认知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语言学不仅仅是用来考核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学科,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应用语言能力也是重要的能力之一。但是,教师往往难以认识到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体,并没有正确认知到应用语言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认识到了应用语言学的“工具性”特点,忽视了对应用语言学的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这就导致大学生在进行新旧知识衔接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在认知冲突理论的指导下,寻找到思维模式和新知识的关键点导致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认知冲突理论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的切入时机选择不够恰当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认知冲突理论所指导的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但在这些教师进行应用语言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注重对表面上的应用语言学教学形式的改进,并没有从骨子里进行对认知冲突理论的精神内涵的研究,导致应用语言学教学改革活动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在大学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拿出不同的应用语言学观点,并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甚至以此为课堂的中心。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就很容易存在一点问题就在课堂上提出来,忽视了自己应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谓是“本末倒置”,完全没有发挥出认知冲突理论所指导的教育方法应有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应用语言学能力的提升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利用认知冲突理论进行应用语言学教学策略分析

(1)理解认知冲突理论的定义为了有效进行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首先就要明确认知冲突理论的基本定义。上文已经介绍到大学生群体在应用语言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观念,和新接受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矛盾冲突。这就要求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这些应用语言学教学规律对应用语言学教学的影响,提升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要充分意识到,理解认知冲突理论的基本概念,是为了利用好认知冲突理论来进行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在认知冲突理论的利用过程中,要从应用语言学的基本能力入手,在新旧知识体系的衔接教学过程中,利用认知冲突理论分析这些知识之间内在的关联度,进而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快速找寻到大学应用语言学的中心知识内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2)明确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目标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设置合理的知识融合渠道,帮助大学生快速理解新知识新内容,是提升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根本手段。具体来说,在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好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的平衡,将应用语言学分析方法和应用语言学理念同时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应用语言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理念,通过合理地设计大学应用语言学学习目标,促进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3)科学合理地进行大学应用语言学课堂教学为了充分发挥出认知冲突理论的作用,也为了有效提升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应用语言学综合素质能力,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认知冲突理论应用途径。具体来说,要从学生的应用语言学思维体系入手,帮助大学生构建思维体系,进而帮助大学生理解应用语言学的中心主旨含义,循序渐进地提升大学生的应用语言学能力。除此之外,在利用认知冲突理论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出认知冲突理论对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作用,促进大学生应用语言学能力的提升,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应用语言学的知识体系学习顺序设置,保证大学生应用语言学能力的快速提升。

例如,在基于认知冲突理论的大学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一些新的知识理论,让大学生在学习这些新理论的过程中,了解到新知识的内涵,进而有效地切入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并让大学生朗诵新语言知识,增强大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应用语言学水平;在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大学生表演相关情节,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而在提升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应用语言学能力的提升,进而帮助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知网

维吾尔语言作为古老语言一直牵动着国内外的研究人员。虽然维吾尔语言没有成为轰轰烈烈的研究热点,但维吾尔语言的各个阶段不同级的研究没有停止过。从维吾尔语言在最近(2013-2015年)3年的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维吾尔语言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外的维吾尔语言研究主要表现为维吾尔文古籍文献方面。

在近几年内,在德国、俄罗斯、荷兰、瑞典、美国等国家有关学者对维吾尔文古籍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观察最近三年的研究成果,德国学者 Oliver Cruff带头,kyoko Maezono, Walfgang Lipp, Dorpalam Dorj, Goroochin Gerelmaa, Aysima Mirsultan, Reka Stuber, Byambajav Towshintogs, Xie yan Li整理的《五体清文鉴》中的满语、藏语、蒙语、突厥语、汉语索引2013-2014年陆陆续续出版。

关于《玄奘传》的第九卷,最新的研究成果是艾代米尔(Hakan Aydemir)完成的《古代维吾尔语言第Ⅸ卷》(Aydemir 2013),作为哥廷根大学的博士论文提交的该论文,由两册组成的。第一册由古代维吾尔语言《玄奘传》的介绍、研究相关的问题、符号、参考文献、换写、转写、翻译部分组成。第二册由详细的注释、汉原文组成的,但没提供索引。

德国美因茨大学的教授 Laszlo Karoly (伊斯兰中世纪突厥文医学文献研究),2014年Brill出版社出版。该专题研究中Laszlo Karoly教授从文献学角度来对比不同版本的三个文献及其转写、注释、英文翻译、词典、词汇索引。此外教授2014年《Turcology and Linguistics》期刊上发表(突厥语伊斯兰文献中灵验的祈祷词 )。德国柏林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学研究所的研究员Abdurishid Yakup 教授(回鹘文佛教文献及其翻译研究),2015年德国出版。国内外合作艾尔肯・艾热孜,Erhan Aydin文献研究》,2014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国内研究状况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语言学领域内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使我国语言学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维吾尔语言在内的语言研究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通过梳理近三年(2013年-2015年)期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已经从单纯的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面向了一个综合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一些综合性学术刊物上可以找到具有一定体系性和动态性的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论文。

在本文中,以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和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刊载的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主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近几年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主要成果,试图发现当前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可以相信,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所刊载的相关维吾尔语言研究论文可以管窥出维吾尔语言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基本动态。从应用语言学研究、社会语言学、比较语言学、语言本体研究等方面总结出近三年来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转向,并对维吾尔语言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研究领域,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是一支重要的支持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方向。现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社科基金项目走进20余年辉煌岁月,在记录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平台。通过近三年以来立项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来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侧面理解到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基本概貌及其发展过程。主要从立项情况,公开期刊发表的论文来阐述维吾尔语言的研究状况。

二、近三年维吾尔语言研究项目立项情况

(一)项目横向分布

近三年立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语言学研究项目857项,其中维吾尔语言研究立项项目21项,占语言学项目的2.45%。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7项,西部项目3项。

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近三年维吾尔语言研究立项的项目9项,站语言学项目的1.40%,其中规划项目2项,青年项目4,交叉学科项目3项。

(二)项目主持人

对科研立项所属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状况和项目立项排名情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基本上集中在新疆的各高校,近三年新疆师范大学一直保持每年两项项目占在首位,中央民族大学每年一项项目排在第二,新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年两项项目排在第三,其他高校基本上三年一项目。

而教育部项目主持人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三年三项项目排在第一,喀什大学三年两项目排在第二,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三年一项项目排在第三。

(三)项目内容布局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内容

近三年以来有关维吾尔语言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涉及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文献及文献语言等学科内容。各学科立项项目在内容上有不同的分布,其中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占比率最高,其次语言本体、文献研究。应用语言学4、2、0,社会语言学3、2、1,现代语言本体0、3、1,古籍文献语言研究1、2、1。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集中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语言对比两个两面。计算机语言学4、2、0,语言对比2、0、1。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接触及影响、语言调查等两个方面。语言接触及影响2、1、0,语言调查0、1、1。语言本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其中语法研究一直研究热点,语音1、1、0,词汇0、0、1,语法1、4、1。

2.教育部社科基金

统计表明,近三年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维吾尔语言研究热点也同样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等方面,应用语言学2、2、1,语言本体2、1、0,社会语言学1、0、0。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集中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语言对比两个两面。计算机语言学1、2、1,语言对比1、0、0。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接触及影响、语言调查等两个方面。语言接触及影响1、1、1,语言调查1、0、0。语言本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其中语法研究一直研究热点。语音1、0、0,词法0、0、0,句法2、2、1。

(四)立项逐年下降

从三年发展角度看,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关于维吾尔语言方面立项项目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国家社科基金近三年立项的项目分别8、9、4,尤其是2015年下降到一半。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立项的项目分别5、3、1,逐年下降,2015年只有一项项目立项。近三年内西部项目、边疆项目、新疆项目中没有立项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项目。

(五)项目类别分布不均

通过分析统计结果可以得知,目前无论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还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所立项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的项目,在项目类别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即所立项的项目中国家社会基金项目集中在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西部项目比立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数量则非常少。

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而言,集中在规划项目和青年项目上。相对于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比例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如果后备力量不足或缺少有力支持和培养的话,将来可能无法实现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六)我国各地有维吾尔语言项目主持人

通过这三年的立项的该类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的统计和排名,我们发现,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立项课题单位,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师范大学(6项和3项),其次中央民族大学、喀什大学。

(七)研究领域不平衡

立项统计表明,维吾尔语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维吾尔语言本体这三个学科领域,其中维吾尔语言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批项目最多。这与当下应用语言学借助现代科技,积极与自然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这一大背景密不可分。计算机在语言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语料库的开发、建设和利用都已成为维吾尔语言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然而,与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立项的项目中维吾尔语言本体研究的项目比较少,项目少的原因很多。除了研究实力,研究人员数量等有一定的关系以外,主要还是大家语言本体的研究重视不够。

三、公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论文方面:以近三年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刊载的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主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近几年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主要成果,试图发现当前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公布论文来看,关于维吾尔语言的论文分别19、46、119,数量逐年增加。

统计表明,近三年间网上公布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论文中,研究热点也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研究等方面。应用语言学研究14、26、58,社会语言学研究3、5、27,现代语言本体研究1、9、20,文献及文献语言研究1、5、6。

网上公布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相关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集中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语言对比、语言教学、翻译实践、心里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方面。计算机语言学5、15、37,语言对比4、4、6,语言教学4、4、7,翻译实践1、1、5,心里语言学0、1、1,病理语言学0、1、1。

网上公布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相关论文中相关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接触及影、语言调查、语言变异等方方面。语言接触及影响2、3、18,语言调查1、2、6,语言变异0、0、3。

语言本体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语音0、4、9,词汇5、7、11,语法14、33、95。

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概况以下几点:

第一、从历时发展角度看近三年公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

第二、从单纯的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面向综合的研究领域。

第三、出现新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传统语言学方法以外,学者们从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新的角度来研究维吾尔语言。

第四、冷漠区逐渐变为研究热点。之前语音学设备问题、人员水平等原因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和研究。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语音学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力。

第五、比较语言学角度除了对比外,维吾尔语言同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塔吉克语、日语、意大利语等语言比较并找出共同点、异同点。

第六、随着国家重视维吾尔语言人才的培养建设,先后呈现出较多关于维吾尔语言教学研究的论文。

四、总结

总之而言,当前语言学研究的四大转向。

第一,语言学研究从词、句等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转向为词句的语篇、实际的言语行为等层面的研究。

第二,从形式取向转向功能取向。在语言学研究的过中,一直存在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形式主义者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形式系统,主张从语言结构的内部寻找语言现象的解释,从而建立一种能表现人类普遍语言知识的形式化理论模型。功能主义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实现交际功能的手段,主张把语言放到使用语言的实际环境中,联系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来解释语言系统的语言表现形式。功能主义注重语言的社会层面,重视语境、语用和功能的因素,侧重对语言结构变异的描写和解释。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知当前我国语言学研究主要趋于功能主义取向。

第三,语言学“人文主义”兴起,使得语言研究从语言本身研究转向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意识形态的研究。近年来,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话语研究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得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所提倡的“科学主义”受到挑战。这些学科都认为,“语言不仅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要表达言语的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这种语言学人文主义思想将会在未来的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四,从单纯的语言研究转向跨学科综合研究。当前语言学研究更倾向于跨学科发展,力求与不同学科建立联系,以解决种种复杂的语言问题。笔者虽然将上述语言学研究进行了人为的划分,但显然这些学科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研究是交叉进行的,如本文提及的学者们分别从功能、认知和意识形态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语篇、语言变异或翻译策略等问题,以及运用网络技术发展了语言习得或二语习得的手段等都体现了语言研究的跨学科性。

五、维吾尔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队伍的不足及其的水平问题

维吾尔语言研究队伍不足。

对策:扩大研究队伍并提高他们的水平。

(二)维吾尔语言研究中缺乏理论的多样性

现代语言学由数学、数学逻辑、计算机的影响而产生的,这要求语言学家掌握关于数学、数学逻辑、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现在从事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大部分人纯粹求教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现在语言学的先进理论运用维吾尔语言研究出现不少问题。维吾尔语言研究比汉语语言学、外语语言学研究差别很大。不论跟上国际轨道,还是国内的需求,不得不利用先进理论。

对策:维吾尔语言研究毫无疑问地应从先进的理论中吸取营养,但必须符合自己的条件。我们应借鉴西语的研究成果,开拓思路、对维吾尔语言进行深研究,建立维吾尔语言的多样理论体系。

(三)维吾尔语言研究不平衡性

1.维吾尔语言各时代的研究不平衡

看近三年的研究成果来观察古代维吾尔语近三年4、5、4,近代维吾尔语7、9、6,现代维吾尔语19、49、119,侧重于现代维吾尔语言研究,但是碑铭文献、古代维吾尔语言、察哈台语(近代维吾尔语言)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2.对语言组成部分的研究不平衡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组成部分,通过近三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维吾尔语言语法研究取得不少的成绩。词汇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被当作一本《维吾尔语言词汇学研究》书,其词汇学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

(四)提倡创新

评价某种课题的时候,主要看有没有创新点,所以在学术研究中新理论、新方法、新资料都是重点。在维吾尔语言研究中,我们要注重增强创新意识。

六、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我们认为总的趋势是多样化,即多视角、多层面、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具体而言,维吾尔语言研究将会在形式主义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社会语言学、功能语法、语用学、语篇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等形式出现的功能主义取向。

在研究方法上仍然是定性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人文性与科学性并重。在实际应用方面,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语言学研究特别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便利条件。一方面网络技术为语言习得创造一个仿真的可操作性虚拟空间,另外,语言学将为网上语言信息的自动处理,如自动检索、机器翻译等提供更有用的语言知识模型。

维吾尔语言跨学科研究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语言学领域内的学科交叉性仍是主流趋势,如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分别作为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语言进行多层面的阐释。

(二)维吾尔语言会更加广泛地与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社会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结合。

在研究对象方面,我们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近三年的维吾尔语言研究以现代维吾尔语言为主。古代S吾尔语言(回鹘语)文献国外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出现返回的现象。对近代维吾尔语言(察合台语)由于语言成分复杂等原因没有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注意力。今后的除了创新方法研究现代维吾尔语言外,可能察合台文献成为研究热点。

相信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维吾尔语言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必将在学术界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DB].http/ /cn.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https[DB]///

[3]知网数据库【DB】http//

第7篇

[关键词]语码转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26-02

一、引言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和社会现象,得到了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但是许多研究过于片面,缺乏系统性,尤其在国内。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功能及应用语言学四个方面着重对国内近几年的研究做一述评,指出其贡献与不足,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交往及外语教学。

二、语码转换的界定

语码是指语言或语言变体,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是为了交际的需要为人们所使用,不带有任何感彩;不像其它的术语如方言、语言、语体、标准语、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那样具有一定的感彩。语码是个中性词,泛指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的任何一种符号系统,或语言,或方言,或一种变体。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语码转换指在双语或多语交际环境中,在不同场合或在一次交谈中,持双语者轮换使用两种或两种不同的语言、方言或语体(祝畹瑾2013)。人们通常把语码转换放在双语或多语的交际环境中来研究,殊不知在一种语言内部被称为亚变体的语码是普遍存在的,如方言、语体和语域。也就是说,在使用一种语言的情况下,如汉语,正式和非正式语体的转变也称得上语码转换,尽管与不同种语言的转换相比不太具有典型性。李经伟(1999)通过丰富的汉语实例分析了汉语称呼语的语码转换,并对常规性和非常规性转换以及单项和双项转换进行了区分。如司机看到老干部,由“张司长”到“司长同志”称呼的转变,拉近了双方的社会距离,以示亲近。还有男青年的女友对男青年的母亲的称呼由婚前的“阿姨”变为婚后的“妈妈”,则显示出社会关系的变化。陈立平(2008)就把普通话和常州话的转换作为混合语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同样没有超出汉语这一语种的范围。因此,如果把语码转换局限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变,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语码转换的不同路向

何自然等(2001)把语码转换研究划分为四大类:社会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和会话分析研究。他指出虽然有些学者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语码转换,但还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模式。并且,他们主要针对国外的重要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没有涉及到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李经纬、陈立平(2004)对国外近三十多年会话语码转换研究做一述评。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会话分析和心理语言学四个方面回顾评析了涉及语码转换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模式,说明了贡献与不足。本文将在他们的分类基础上,引入应用语言学路向,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不同路向对国内外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探讨它的研究方向和新的视角,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外语教学。

(一)社会语言学路向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语码转换的研究较多,通过一些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与语码转换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核心问题是语言选择如何反映说话者权利和不平等,如何成为某个社会集团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指针。会话中的语码转换被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对待,并且有情景型(situational code switching)和喻意型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 switching)之分(Blom and Gumperz 1972)。情景型指说话者根据自己所处情景的改变而进行的语码转换,不涉及话题的改变;Wardhaugh(2000)指出,有些情景具有明显的社会规定性,人们需要学习这一社会规定,比如在一些宗教或仪式场合之下。Blom and Gumperz(1972)给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在Hemnesberge(挪威北部的一个小镇),当地居民使用两种语码:Ranamal(本地的方言)和Bokmal(一种标准语)。老师使用标准语讲课,而在随后的讨论中使用方言,很明显,讨论的话题没变,只是情景发生了变化,因此发生了情景型语码转换。喻意型指说话者为了改变话题或说话的语气,或是为了调整角色关系而进行的语码转换。当你要对当前的情景进行重新定义时,需要转换语码,如从正式到非正式,从官方到个人,从严肃到幽默,从礼貌到等同。李经纬(1999)通过分析称呼语“张司长”到“司长大人”的转变,指出这是一种由非正式到正式,由寒暄到请求的改变,从而重新定义了谈话的性质,这就是一种喻意型转换。

(二)心理语言学路向

在论述语码转换的动机和原因时,影响比较深远的还是斯科腾(scotton)的标记模式理论(Marknedess Theory)。斯科腾把语码分为有标记(Marked)和无标记(Unmarked)的语码。说话者选择无标记的语码时,意在正常传递和交流信息,没有暗示其他额外的信息;而当说话者选择有标记的语码时候,那他是在暗示听话者额外的想要表达的东西,重新构建一套权利义务关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语码转换动机或功能的研究频频可见。祝畹瑾早在1994年就对标记理论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标记模式的前提、论点、及一系列原则与准则(协商原则、无标记选择准则、有标记选择准则和试探性选择准则)。赵一农(2003)结合斯科滕的标记模式理论,揭示了使用语码转换的深层心理和社会动机,认为说话者作语码转换是一种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取得最佳效果而进行的一种“算计”行为。

(三)功能语言学路向

目前语码转换功能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功能总结进路”和“理论化进路”。前者指研究者就一个或多个双语社团的情况,对语码转换功能进行清单式总结,更多的研究则总结语码转换在某一具体双语社团中的动因和功能。“理论化进路”则是建立理论框架来对语码转换的功能和意义进行分析,目的不仅是发现语码转换的功能,而且还要解释语码转换如何体现这些功能。目前国内对理论化探讨为数不多(王瑾2004,2007,2011),王瑾(2007)将功能语言学纯理功能框架运用到语码转换的功能研究,从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方面体现了中文报纸中中英语码转换的功能,并指出三者存在系统性差异。而后,在2011年,同样从广州几份主要的英文报纸选出具体案例,分析中英语码转换,在2007年提出的纯理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语域变异框架文化语境框架。

(四)应用语言学路向

应用语言学路向指把语码转换用于教学中,将宏观的社会现象与微观的课堂环境相结合,此类研究在国内数量较多。大多数认为课堂上的语码转换有利于二语教学,如刘若楠等(2007)、贾永芳等(2009)认为有效利用语码转换能促进二语教学;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减少不必要的语码转换,达到英语流畅的目的。刘若楠对研究生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进行研究,把它看做一种教学策略,教师适时适量运用语码转换可以有效地传达信息,强调重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蔡明德等(2007)提出了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模式用于非英语的各学科教学,通过语码转换的方式适时适量地向学生渗透专业英语语汇、语句、语段或语篇,以提高学生英语语汇量、英语应用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语码转换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将宏观的社会现象与微观的课堂环境相结合,为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了视角。但是,对于是否有利于二语教学还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对于何时及如何转换语码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方法,有待深入挖掘。

第8篇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有如下:

1、外国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以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本专业是国内唯一能够覆盖形式语言学四大基础理论领域及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2、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技能,深刻了解英语语言、文学以及英语国家历史。

3、俄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主要学习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受到俄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俄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俄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一、简述语言项目学习

1.语言项目学习的定义

语言项目学习,是在语言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单独的学科,对项目学习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用语言项目学习是以一定的项目作为组织学习活动的中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相关的语言学习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语言项目学习的特点

(1) 独立性

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中,应用语言项目学习,必须保证项目的真实性。通常项目学习都是独立进行的,包括项目的确立、实施、结束和评价等内容。语言项目学习作为项目学习的一种延伸,应该也具备项目学习的特点,并且有针对的明确项目目标,科学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对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

(2) 实际性

语言教学活动中的项目学习应该具有实际性,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语言学习知识和方法,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因为项目学习是学生对实际生活角色的扮演,在现实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所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同的问题,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实际性。

3.发展性

语言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可以直接建立语言学习和应用之间的联系。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堂中,应用语言项目学习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语言项目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可理解性的输入输出方法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应用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

我国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经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综合实践课,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的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有以下特点:

1.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在初中时期,身心发展还没有成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英语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学习充满了挑战和兴趣。综合实践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语言项目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对实际的生活角色进行扮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英语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2.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学生的英语知识作为教学基础,结合实际的生活情节,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交流和沟通。语言项目学习根据新颖的英语教材,确立学习项目,丰富教材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三、语言项目学习的应用

英语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有限,所以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较低。在英语综合实践课堂中,应用语言项目学习,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1.开展项目学习活动

语言项目学习是在综合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自由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独立完成英语项目任务。例如,开展英语角,让学生用英语和他人交流,提高英语交流和应用能力。

2.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语言项目学习,是学生语言学习突破困难的有效方式,实现了语言教学模式和内容的结合和扩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组织英语学习活动,例如参加不同的英语活动,参观英语历史沙龙等,让学生用英语对活动进行描述和记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深化教学内容

第10篇

    语料库语言学(CorpusLinguistics)兴起于20世纪中后期,是基于大量真实的语言资料,从调查语言信息的分布频率入手,对语言使用规律和模式进行研究的语言科学。语料库语言学孕育着对语言观念和语言描述框架的不断更新,是语言研究方法论的一个重大突破,现已经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分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语料库语言学以其大容量的语言信息和高效的检索结果对语言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语料库逐渐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重要资源之一。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G.Leech和T.Johns曾指出,语料库在语言教学的应用是语料库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两者是一种互相渗透的综合体。语料库在语言教学的应用可以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两个方面。直接应用指直接教授语料库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体系,并利用语料库资源进行语言教学;间接应用指基于语料库资源编纂教材、参考书,开发多媒体课件等。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语料库语言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外语语言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由语言习得的规律可知,单纯地记忆语言知识并不能保证语言的正确使用。只有通过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input)和输出才能实现真正的语言习得。在传统语言学指导下的外语语言教学模式里,语言学习者只能通过记忆语言规则、理解教科书上的实例来完成语言习得。而语料库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则体现为既能提供高频率出现的语言信息,又能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进而帮助外语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外语教师借助计算机对语料库所提供的大量语言材料进行相应的分析、统计和应用,必将能为外语课堂教学掀开崭新的一页。

    2语料库语言学对外语教学资源的影响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研究者们一直在讨论“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传统的外语教学一味强调语法系统的完整性,却往往忽视了语法规则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而语料库的出现不仅能为语法规则提供完备的语义基础,还能提供大量供其使用的语言环境及语言使用的变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料库语言学指导于外语教学必将引起外语教学的重心从语言系统向语言使用转变。在解决“教什么”这个问题时,以语言概率和频率为基础的语料库语言学能为外语教师选择和组织教学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料库语言学能为具体的语法规则提供语义基础和真实的语例。语料库提供的语言资源是真实而自然的语料,它不同于高度简化了的、以教学为唯一目的的教科书语料。传统的教科书语料在追求语言教学系统性和秩序性的同时难免会凭空臆造与某些语法规则相匹配的语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些语例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外语学习者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但却不利于他们长期的语言习得;第二,语料库语言学可以提供语言所使用的语境以及语言使用时的变体和新鲜形式,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外语学习者学会如何遵循规则而又不屈从于规则,能够让他们从初始阶段就知道说外语也像说母语一样并非句句遵照语法;【1】(P88)第三,语料库语言学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认识自己的语言本能,即清楚地看到自己平时不经意但却是经常使用的语言形式。以nice的用法为例,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前面总是用不定冠词a而不用定冠词the;在用作表语时后面常常在前面带一个强化词如very,pretty,extremely;在作形容词时后面常带着另一个形容词如anicerelaxingtime;在修饰名词时,这些名词都不外乎是day,evening,boys,girls之类。【2】(P46)在制定外语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时,语料库能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顺序为外语教师提供最为科学的教学内容清单,进而使外语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先学到最常用的语言知识。以情态动词为例,从英国口语语料库中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对话语料调查结果来看,情态动词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would,can,will,must和may。但是,在我国目前广为使用的初中英语课本JuniorEnglishforChina中,情态动词的出现顺序却是can,must,may,will和would。很明显,教材编排的顺序与情态动词实际使用的频率是不相符的。这样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外语初学者可能会在未曾学到will之前就在交际过程中遇到大量的will的实例不知所措。基于此,笔者认为,如果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能有语料库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合理性及系统性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语料库语言学对外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

    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语料库分析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的智力发展。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料库以语境再现的形式给外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言实例,这种来源于真实语境的语言输入能够吸引外语学习者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利用语料信息获取语义、习得语言规律并且强化记忆。另一方面,语料库语言学指导于外语课堂教学能够帮助任课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开展一系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语言习得的效果与学习者主动利用语言信息展开学习的能力有很大关系。而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外语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利用语言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在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外语课堂上,学生直接接触大量真实的语料信息。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外语学习,学生所需要的不再是单纯地记忆那些由他人归纳出的既有的语言概念,而是通过对大量语言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亲自归纳语言规律。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上做文章,通过开展开放型和互动型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发现并认识语言规律的积极性,从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首先,外语课堂教学注重从学生的主体认识出发,巧妙地运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形式,把大量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共同探讨和共同研究实现共同进步和共同提高。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和重视,精神上获得了满足,自然而然便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会把语言学习当作乐事,最终建立起学会、会学与乐学的良性循环。其次,外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态是放松的、自由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师视野的;教学的结果是重过程的,不满足于课本、权威和教师的。语料库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改变了过去重结论、轻过程的记忆型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注重实践性,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对语言信息的观察与总结,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学会学习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发现和综合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主动思考和积极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

    3.1语料库语言学对语音教学环节的影响

    电脑技术的发展使得语料库呈现文字话语及其音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语料库应用于语音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传统的语音教学所使用的语音材料与现实中语音语调的使用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也是一直以来外语教师认为语音教学既枯燥又难开展的原因。而今真实自然的、标准可靠的口语语料库能为语音教学提供大量新鲜的语音语调实例,使得外语教师和学生能通过它归纳出相应的语音使用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展语音教学活动。以重音学习为例,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在真实交际的话语语篇中重音词的表现形式及其规律,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口语语料库中检索重音词的个数、词性以及位置等相关信息,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观察并研究这些信息,帮助他们归纳出上下文语境中重音的分布以及与句法结构的关系等规律。这种基于语料库的语音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交际的敏感性,解决他们发音方面的问题和实际困难,提高语音教学的质量。

    3.2语料库语言学对词汇教学环节的影响

    教育教学研究词汇教学是语料库资源最早应用于外语教学的领域之一。语料库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实用性主要体现为:通过大量真实的语例学习单词和词组,了解单词或词组的意义及基本用法;帮助学生区分同义词、近义词;帮助学生掌握词序和句法结构等。例如,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感觉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各种固定搭配和习惯搭配。以动词hang为例,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与不同的副词搭配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如,与up搭配意为挂断电话,悬起、挂起;与about搭配意为闲荡,闲呆着;与on搭配意为坚持,抓紧,不放松;与onto搭配意为保留(某物),紧紧抓住;与out搭配意为居住,晾晒(衣服),展示等等。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要熟悉并掌握hang的上述用法,不接触大量的能表现其搭配关系的语例,而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汉语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填补在认识词组和句法结构过程中的空白,用更多的语例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以下语料库片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hang的固定搭配,掌握其基本用法。Hangupone’shatinanother’shouse.在别人家里久留不去,长期居住。Hangupone’sfiddlewhenonecomeshome.在外谈笑风生,在家闷闷不乐。Hehungaboutoutsidemyhouse.他在我家房子外面转悠。Don’thangabout,wehaveatraintocatch!别晃了,我们要赶车。Hangontothestrap.Thebusisstarting.抓住皮带,汽车要开动了。Whereareyouhangingoutnow?你现在住在哪里?She’sintheyard,hangingoutthewashing.她在院子里晾洗好的衣服。They’rehangingoutflagsfortheQueen’svisit.他们在悬旗以迎接女王的莅临。

第11篇

文学批评理论的选题一般不太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因为该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本科生一般不具备文学批评理论的知识结构。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三个大的方向中进行,即英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各个大方向中又可以选择小的方向,具体解释如下:

1.英语文学:选择英语文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国别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

在进行国别文学研究选题时,一般选取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中的某一经典作家(如海明威),某一经典作品(如《双城记》),某一写作手法(如象征手法的运用)或某一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运动)作深入研究。但在选择作家或作品时最好选择在文学史上作为经典的作家或作品。有个别流行作家或作品极富盛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飘》或《荆棘鸟》,学生有强烈愿望选择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可避免上述情况时,应该尽可能地挖掘作品内在的深刻含义,不能流于肤浅的分析。

文学批评理论的选题一般不太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因为该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本科生一般不具备文学批评理论的知识结构。这个方向的选题可以有关某一文学批评理论,一文学批评术语的阐释或某两种或以上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比较。

比较文学研究就是将两个以上的作家或作品进行比较。这两个作品或作家可以是同一国别的(如“雪莱与拜伦的诗歌比较”),也可以是不同国别的(如《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2.语言学:选择语言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两个大的方向进行: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就是对于英语语言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如对一种词性、或一种时态、或拼写、语调等等方面的研究(如“一般现在时及其交际功能”)。

应用语言学包括教学法的研究和其它一些新兴的应用语言学分支的研究。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规范,师范专业或本身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选择教学法方向的较多。在这个方向选题,也要避免过大范围的选题,而应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或实验。这个方向的好的选题有:“个性与英语教学”,“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等。

以上是由本站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格式,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本站。

第12篇

关键词:经验主义 英语作为二语教学 语料库语言学

一、美国语言学研究的经验主义传统:与理性主义争锋

美国的语言学传统与欧洲的有很大不同。欧洲有两千多年语言研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有可能占据重要地位,语言研究重视语言的共性和相似之处,属于理性主义。而美国的语言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语法的影响微乎其微。在美国,最早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类学家,如鲍厄斯和萨丕尔,因此,美国的语言学研究一开始就烙上了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对语言事实要做客观的描写,不要用其他语言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美国语言学从一开始就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形成了美国式的结构主义,也就是美国描写语言学。

20世纪中叶以来,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打破原来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统治地位,掀起了语言学理论的革命,导致众多语言理论异彩纷呈的局面,对真实语料的研究及其产生的教学法一度受到冷落和淡化。乔姆斯基的理性主义主张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描写人的语言能力,外部语料如语料库无法解释语言能力。对此,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包括语篇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功能语法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家和语用学家更是毫不讳言。指出语言运用才是他们研究的对象。语用学家声称语用学的恰当领域就是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运用;心理语言学家也觉得把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截然分开难以接受。从现代语言学的传统来看,从描写主义、历史主义到结构主义,从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到语文改革,都注重语言数据,提倡经验主义。

因此,在生成语法学家致力于考察语言能力的同时,作为相反倾向的、主张尊重客观语言事实的经验主义传统并没有中断,而且在理论、方法论上也有很大进步。在高科技的推动下,以概率为基础的语言研究蓬勃发展起来。观察频数仅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应该是观察问题和回答问题,从定量向定性发展。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体现了尊重语言事实的历史传统的重现光彩。

二、密大英语所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历史

密歇根大学曾是当代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发起地之一,该校的英语教学与研究所(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简称ELI)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1年,是全美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英语研究与英语教学的机构,成为全美以及全世界在英语语言教学、语言测试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以及教师培训领域的领头羊。研究所设计了注重英语口头句型操练的口语教学法(Oral Approach)。随着其影响的日益增强,它开始为其他学校的在校生开设英语短期强化培训课程以及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里完成学业,或回国成为英语教师、学者、政府官员、商人。英语所的成功推动了美国其他大学同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课程学分管理、地理位置和收费上的限制,密大英语所渐渐地失去了竞争优势,招生数逐年下降。

1985年接任英语所主任的约翰・思维尔斯教授进行了变革,将主要教学对象定位于密大在校学生;其次,开设美国大学专业教学需要的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术英语培训课程。如今,英语所成为一家纯粹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凭借密西根大学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学术声望。英语所再一次成为的该领域的佼佼者。

(二)现状

在长达68年的发展历史中。密大英语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围绕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目前该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大学英语教学(学术英语)、语言测试和基于语料库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1 大学英语教学

密大英语所的主要教学功能是为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访问学者极少数本科生提供学术英语课程,帮助他们提高英语的语言和交流技能,从而帮助他们在大学和以后的学习、研究、工作中进行全面、有效和积极的交流。这也就是学术(专业)英语教学(EAP、ESP)。英语所开设的英语课程多达三十余门,种类繁多,层次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英语所还开设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专门辅导课程或学习小组,如,研究生助教(GSI)的英语培训课程;全日制的强化课程: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商学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Studies)、法学英语(English or Legal Studies)。英语学习项目有英语二语口语诊所、英语二语写作诊所、ELI英语交谈小组。最近,英语所又开发了一些英语学习的专题小组。

2 语言测试及其研究

自从语言学家由罗伯特・拉度(Robert Lado)在五十多年前启动语言测试工作以来,密大英语所在英语语言测试方面的研究和服务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机构常年提供多种层次和用途的英语测试,这些测试被业内统称为密歇根测试,包括:密歇根大学学术英语入学测试(AEE);研究生教员(GSI)英语口语测试;有30年历史的密歇根系列英语测试(MELAB),已被美加众多大学所认可,并作为评定奖学金的依据之一。它和TOEFL考试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具有同等的效力。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英语水平考试。英语水平证书测试(ECPE)和英语能力证书测试(ECCE)也经常在国际上使用。

3 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为基础的英语语言教学和研究活动

英语所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专门用途英语、应用语篇分析、体裁分析、语法分析、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评估、语言教学实践等。

英语所开展的一项及其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密歇根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MICASE)。这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英语语料库,始建于1997年末、含170万字的语料库。她涵盖讲座、实验、办公、图书馆服务等语域,收集了国际学生和本族语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助教、教授等不同本族语和文化背景、不同英语熟练程度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的口语语料。其开发的宗旨是用MICASE来分析学术英语的特点,为国际应用语言领域提供美国英语口语素材,并为语言学和特殊用途英语以及学术英语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资源。2006年一年中,其用户点击率达到了140,000。目前,利用该语料库进行的研究主要有学术英语口语的语言功能、不同学科学术口语特征比较、学术口语和书面语比较分析等等,这些研究的成果直接支持了其语言教学材料和测试材料的开发。

三、密歇根语言学实践者的语言教学观念

密大英语所的发展是美国大学英语二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缩影。从密大英语所的历史发展和教学研究的中心可以看出,继承经

验主义衣钵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给美国高校的英语二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深刻的印记。

以查尔斯,弗里斯等密歇根大学教授为首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开发了口语法(Oral Approach),又叫听觉一口头法(Aural-Oral Appmach)、结构主义方法,付诸实施后取得了很大成果。后来结合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同样源于美国的对比分析法,逐步发展成为影响广泛的“听说教学法”,在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盛极一时,为美国的英语二语和其他语言教育以及全世界的语言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验主义语言理论在密大英语所留下的另外一个遗产就是密歇根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MICASE)。秉承结构主义的语言描写和经验主义的原则,使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语言材料,用统计的方法整理分析研究,将真实的语言材料使用于教学和测试。

密大英语所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学术英语教学(EAP)著称的,其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学习真实语言”的交汇。EAP有“确定教学目标”和“学习需求分析”两大教学特点,目的在于尽可能精确地了解学生需要通过英语媒介做成什么事。

四、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在其较长的语言教学和相关研究中,密歇根大学英语所在经验主义语言观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非常值得我们国内语言教学界借鉴。

(一)教学目标和目的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应该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往专门用途英语方向发展。国内有学者指出,ESP或EA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国高校目前的英语教学无论是教学的内容体系和手段方法,还是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上,都没有体现出比高中英语教学有本质性的差别,仅在数量(如词汇量)上有所增长而已。事实上,就英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而言。经过中学教师们的反复锤炼,一般高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我国一些教育人士指出。在纵向坐标的课程设计上,应在中小学阶段以发展生活交际为主,语言性知识为辅,在高中阶段逐步加强语言知识课程,而在大学阶段应强化专业英语文化知识教学,并同步抓紧专业英语交际功能训练。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专门或专业用途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授人以渔,帮助学生掌握在相应的专业场景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