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韩寒后会无期

韩寒后会无期

时间:2023-05-30 09:5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韩寒后会无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微博推广贯穿电影全流程

相比此前其他电影,《后会无期》更加重视微博,从决定拍摄后就在微博上启动推广,并贯穿立项、筹备期、拍摄期、制作期、宣传期、上映期及上映后的各个环节。

在微博上,《后会无期》导演韩寒及其他主创拥有海量的拥趸,仅韩寒的粉丝就超过4000万,陈柏霖、王珞丹、冯绍峰等主创的粉丝加起来也超过5000万,再加上《后会无期》的官微、马达加斯加等微博矩阵,该电影拥有的是“亿级别”的粉丝受众基础,为电影的口碑热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庞大的粉丝矩阵也为电影在微博上带来广泛的关注,当韩寒通过微博正式对外公布自己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即将开机拍摄后,迅速吸引了人民网、中国娱乐报道等多家媒体官微同转发报道,该条微博互动量也超过30万。在电影的筹备期,韩寒在微博上晒出女儿照片,网友纷纷表示“被萌呆”,瞬间成为微博上的“国民岳父”,该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门话题榜首,也让粉丝们对电影形成更多的期待。

与其他电影不同的是,《后会无期》在开拍时并没有开会,而是选择在微博逐一曝光演员。结合演员剧照、人物海报逐条公布演员名单,既能吸引演员粉丝关注,又能增加网友期待感。在公布某一演员后,韩寒、演员和《后会无期》的官微就展开联合互动,据统计,韩寒公布演员阵容的8条微博,共引发超过70万次互动。该剧成功塑造了“狗微博”,剧组为参与演出的“狗演员”马达加斯加开设了微博,并申请了认证,成为微博上认证的第一个“狗演员”,马达加斯加的每条微博都有近千次的转评赞,并成为微博网友持续热议的角色之一。

多形式互动提升营销效果

话题运营贯穿了《后会无期》的微博营销全程,除了主话题#后会无期#以外,影片还在微博上制造了多个话题#帮小马达加V#、#后会无期大解读#等周边话题形成强大的阵营,为《后会无期》话题的持续火爆打下基础,直接聚合了微博上关于电影的讨论内容,让粉丝更容易在微博上获得影片的相关内容,仅#后会无期#的话题阅读量就已经超过25.2亿。

在话题矩阵的基础上,《后会无期》通过微博产品功能祭出组合拳,吸引大量网友参与互动。作为影片的主题曲,《平凡之路》选择在微博首发,这首由朴树久别歌坛十年后的作品一就引爆了80后人群的集体情绪,让“刷屏”成为缅怀青春的出口。歌曲后很快攀升至新歌榜第一名,并在7小时内获得了100万的试听量和4.2万个赞,这一速度也打破汪峰2013年《生来彷徨》9小时创造的百万试听记录。韩寒歌曲的微博也被转发超过25万次,互动量超过50万次,这都给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关注。

此外,在整个《后会无期》的营销推广过程中韩寒共使用了16次粉丝头条为电影海报、预售、主题曲、倒计时等进行造势。宣传期期间的10条海报微博中,有3条使用了粉丝头条,效果是其他微博互动量的4-10倍。同时,《后会无期》投放了5次顶部通栏广告,进一步提升了人群覆盖。可以说在《后会无期》的营销推广中,微博商业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博口碑数据影响电影票房

电影首映日票房通常决定着上映后的排片量,已经成为电影营销发行过程中最被重视的一环。对首日票房的营销可以有上映倒计时、影票预售等多种方式。其中,票务预售会直接带动首日票房,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影片上映后的排片占比,已经成为各大影城的重要排片参考。

除了跟各大票务网站进行合作,《后会无期》上映前在微博上发起预售活动,4小时内卖出了1万张电影票,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与之相应的是,《后会无期》上映首日势头强劲,排片36.86%居第一,并最终获得7650万元的票房。以文艺片来看,这比张艺谋《归来》首日3000万元创造的国产文艺片首日票房纪录翻了1倍。

电影上映后,用户口碑将对票房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此前,微博已经推出了电影点评功能,组建了专业的微博点评团。从《后会无期》等多部影片来看,微博点评与电影票房存在着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微博点评分数较高、提及量较大的影片,最终票房成绩往往也更加理想。研究发现,微博点评与国产影片票房的相关系数较高,票房与打分人数的相关系数达0.68,与评分的相关系数达0.64,而与提及量的相关系数达0.61,均属于强相关关系,相比之下,豆瓣点评三个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36及-0.32,呈弱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第2篇

郭敬明的《小时代3》与韩寒的《后会无期》狭路相逢,霸占了“后《变形金刚4》的暑假档”。前后两年的时间里,两位年轻人用青年作家的导演处女作作为话题,闯入中国电影圈,《后会无期》在《小时代3》上映一周后袭来,二人同场竞技也造足了话题,上映首周也奔着几亿票房而去了。

有趣的是,这两个在图书资本市场各受认可的青年作家,在电影处女作上均成为了“吐槽话题”,《小时代》被认为是超长MV和超长PPT,而被寄予厚望的《后会无期》遭到了“这简直就是WORD”的尖刻评价,可见两位作家对影像剧情操控的乏力感。 在郭敬明《小时代3》上映一周后,韩寒的《后会无期》上映,同样启用高人气明星阵容,也同样在争议声中取得了高票房。

作家当导演的前例虽然并不多,但也并非绝无仅有。恐怖大王斯蒂芬・金的小说被改编了无数次,成功之作比比皆是。1986年,他自己曾经执导过一部电影《火魔战车》,并且还亲自客串了其中一个角色。这部电影投资约900万美金,票房成绩则为700万美金,IMDB的评分仅有5.4分。那次不成功的导演经历显然让斯蒂芬・金丧失了对这行的兴趣,之后,他宁为编剧不为导演,比如,去年的美剧《穹顶之下》就由他本人担当制作和编剧。

但如今中国的情况和1986年的美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郭敬明、韩寒虽然身份是作家,但他们更像明星―对于社会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恋爱婚姻都比他们作品本身更引人关注。在上海电影节的新浪潮导演论坛上,郭敬明抒发了自己的“电影商品观”。他说,现在不是父辈那个常常挨饿的时代,而是一个大家在日餐、法国菜之间有足够选项的时代。《小时代》看到了这些新影迷的需要,“这种需要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一般明显,谁先看到了,谁就能成功。” 一大拨中国作家对当导演跃跃欲试中:刘恒已经签约,麦家准备翻拍《暗算》,刘震云正期待悬赏。

而韩寒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当下的市场需求,他拍摄的《后会无期》没有来自于他任何一部小说,而是来自于他自觉波澜壮阔的脑洞,人们发觉韩寒也并不比郭敬明的格局大多少,两个人都不负责表达时代,而专注抒发自我,郭敬明热爱物质生活,而韩寒则讲着荒蛮青春和中年危机。

从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今夏两位作家的对阵,中国作家“写”电影越发地欣欣向荣了,据悉,刘恒、刘震云、麦家等名家也已经打算脱离编剧身份,跃跃欲试操控电影,准备大展拳脚。继刘恒签约小马奔腾准备当导演后,刘震云也明确表示自己也有这种能力,期待有远见的影视公司来悬赏;麦家更透露了自己的导演计划,就是亲自翻拍电影《暗算》。作家出身的孔祥照,也就是孔二狗,因跨界做导演、编剧、演员,而被众好友戏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四栖文艺丝”。当过记者、写过小说的彭浩翔以一部文本化的电影《志明与春娇》成名,他自己就声称要“像迈克尔・克莱顿一样,把自己写的故事拍给全世界看”。

作为作家或者文字工作者,他们很大的优势在于没有历史负担,没有专业抱负,就算是填鸭式补充了三四个月导演知识的新手,但在粉丝看来,依然天纵奇才;在市场看来,依然是具有新鲜感的巨额货品,也许无法成就经典,却具有十足的资本价值。

第3篇

1、这句话意思:去不管过去多少年,将来有一天我们终会在次相遇。这句话出自《后会无期》。

2、《后会无期》是一部由韩寒担任编剧及导演,由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王珞丹、袁泉、陈乔恩联合主演的喜剧爱情冒险公路电影,讲述了几个在东极岛长大的年轻人决定重新选择自己的前路,在他们横跨大陆的自驾旅途上的传奇经历与际遇让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归宿的故事。

3、后会有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òu huì yǒu qī,指以后有见面的时候(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出自元代乔吉的《扬州梦》。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一、身份认同:同代人效应

《致青春》、《小时代》、《后会无期》这三部电影最引人注目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由“半路出家”的明星导演来执导的。无论是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赵薇、经营着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郭敬明,还是赛车手兼作家的韩寒。一开始,他们的本职都不是导演,我们不能草率地评判这些半路出家的明星导演是否真的具有专业水平来执导一部电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赵薇、郭敬明和韩寒等人带给电影的最大影响是导演身份的明星话题效应。当年红遍亚洲的“小燕子”赵薇被认为是中国大陆娱乐史上第一个流行文化的偶像,她的形象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有着无可超越的影响力,征服了早期中国电视剧相当数量的观众。郭敬明以作家身份出道十多年,拥有很多的青少年粉丝,且经营着以《最小说》、《最漫画》为主要产品的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着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而另一位话题人物韩寒,在80后、90后当中更是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无论是作为作家、赛车手还是所谓的“国民岳父”,韩寒无疑都有着巨大的号召力。这三位导演的明星身份吸引着潜在的粉丝观众,这实则是将偶像崇拜转化为一种身份认同,也即是“卡里斯马”权威效应:通过个人魅力来感召他人或激发他人的忠诚。赵薇、郭敬明与韩寒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80后和90后一代人。而这一代人刚好处于一个寻求身份认同和代际差异的阶段,因此,对偶像的好奇与崇拜指向了对其电影的关注与消费,从而完成了自身的一个价值认同与身份肯定。这种身份认同不仅有别于代际差异,甚至在同一代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例如在著名网络社区“知乎”上,对于一个关于“你为什么去看《后会无期》”的调查类问题,“因为不想韩寒输给郭敬明”的回答获得了1879个赞同,高居第一。可见在符号认同意义上,“韩寒”和“郭敬明”完全替代了电影本身,成为了观众选择的衡量因素。其次,演员阵容的年轻化也是此类电影吸引观众与建立身份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虽然赵薇的《致青春》启用新人居多,但是主要男性角色的扮演者赵又廷、韩庚却是名声颇大的青少年偶像。《小时代》的演员阵容则一直是该片进行宣传营销的噱头,来自的靓男美女们组合成了一道“银屏美景”。与之相似,韩寒的《后会无期》选择了与《小时代》演员阵容相对应的另一批青年明星:陈柏霖、冯绍峰、王珞丹,等等。此外,这三部电影都十分重视电影歌曲的积极影响力:赵薇主打“王菲献声”这一卖点;《小时代》歌曲由郭敬明亲自填词,苏打绿、吴亦凡等献唱;《后会无期》亦是引入当下正红的邓紫棋和沉寂十年但影响力巨大的朴树。导演、演员、歌曲,这三大因素构成了电影吸引观众身份认同的重要艺术手段。同时,这些因素作用之下的电影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具有符号性意义的标签,如果观众不去影院观赏电影,甚至无法参与到同代人关于这些电影的讨论之中。由此,由电影制造方营造出来的“代际身份感”逐步被观众接受和内化为自我的认同。“具有明显的青年亚文化性的电影正在崛起。这些电影通过影像执著地表达着他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他们有更多形而下的、物质的梦想。他们更在寻找和树立自己的青年亚文化、青年意识形态代言人和青年文化偶像。”②相比于一般电影的娱乐性,现象级电影通过观众不自觉的自发持续性关注、观看、话题的讨论和争议,拥有了超出一般娱乐性质的身份标志性。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来说,现象级电影所拥有的年轻观众市场却正好是目前传统戏曲行业所缺少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传统文化的戏曲在受众方面逐渐走向尴尬的局面,固有的戏曲观众不断流失且老龄化严重,而习惯了“爆米花加可乐”的许多年轻观众则难以接受传统戏曲这种艺术形式。虽然电影与戏曲不同的表现形式决定了戏曲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实现“影院式”的大规模传播,但这不应该成为制约戏曲发展的桎梏。如何激发年轻观众对戏曲的兴趣,如何扩大戏曲的传播影响力,是传统戏曲要进行发展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现象级电影在“身份认同”方面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启示:要注重利用潜在的影响力,将之转化为一定的吸引力。在可操作层面具体举例来说,我们可以从注重戏曲传播的地域性来入手。各地都有本地的地方戏曲,而地域性戏曲是该地域民族文化的结晶,传统地方戏曲的传播应该首先由本地开始。同时,本地的潜在观众也是最多且最容易吸收的。将戏曲与地方文化传播相结合,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舞台演出方式传播不便的影响,也有利于增强当地文化认同感,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培养新一代受众群体。例如,可以在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开展戏曲欣赏活动、将国学活动与戏曲活动相结合,扶持大学戏曲社团的发展与演出项目、在各类学校开展戏曲文化专题讲座等等,这些举措都能有效促进戏曲主动融入本地青少年和青年人的学习生活,扩大潜在的观众范围。

二、主题与风格:青春与怀旧

在对电影的定位和后继宣传营销上,这三部电影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青春”作为标签。这既是对电影美学类型的准确定位,也是对潜在观众审美期待的一次诱导。青春电影着力于人物的成长过程,通过剧本创作与演员演绎的高度镜像化还原生活,营造出熟悉又富有感染力的情节与场景,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身情绪投入到影片中,引发一股“怀旧”情思。而完成这一场“青春”的再现,最核心的元素就是“爱情”与“成长”。

赵薇在接受时光网独家采访时说到,《致青春》是要“彻头彻尾拍一个我们大陆人的青春史”。影片中的青春史是通过郑微与林静、陈孝正之间的爱恋纠葛来表现的。“它的主线叙事采取了‘英雄的旅程’的变体——‘女英雄的爱情冒险旅程’的模式来展现郑微与陈孝正的爱情或者说是郑薇的爱情冒险之旅。爱情加冒险为爱情片注入了新的吸引力、新的生机。”③电影《小时代》系列亦是通过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恨等戏剧性的情节来延展三部电影之间的内容和长度。虽然《小时代》中的爱情观被一些评论家不断诟病为“对物欲和美色的炫耀完全是恶趣味”,④但是其巨大的票房成绩却无形中隐射出了当下青少年不健全的爱情观。《后会无期》中爱情虽然不是主要线索,却是塑造江河、浩汉等主角形象的关键点:通过刘莹莹爱情的断裂与苏米爱情的回归,让两位男性主人公最终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其次,情节之外的环境氛围亦十分重要。追忆青春的逝去,感慨今夕的对比,这是三部电影在主题上的相同之处。《致青春》中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氛围,《小时代》中上海都市化的景象,《后会无期》中“在路上”的设定,无一不是迎合年轻观众的记忆。《致青春》为了能够更好地给观众营造一种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氛围从而诱发怀旧思潮,剧组尽量从细节和环境上进行还原。

赵薇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为了拍大学的外景“需要找将近二十个学校”,需要把一些被拆掉、被废弃,或者已经变成仓库的地方通过镜头剪切拼凑成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这些细致逼真的还原最终俘获了观众的心,以71758万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内地总票房历史排名第14名,成为总票房排名前20名中唯一的一部青春题材电影。就传统戏曲而言,沿袭前人流传下来的戏曲美学风格固然重要,但是时代与现实却在召唤着戏曲做出新的尝试。例如,近年做出类似尝试并取得成功的有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从五十五折精简到二十九折,以简御繁,同时在舞台布景和服饰风格等方面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最重要的是,在主要演员的选用上,全部选取了年轻演员。“他(指白先勇)选择了苏昆的‘小兰花班’,又亲自选定了年方二十出头的俞玫林和沈丰英来担纲主演柳梦梅和杜丽娘这两个角色”。“《牡丹亭》是一曲青春爱情的颂歌,是以爱唤回青春和生命的颂歌。所以,必须要以青年演员来体现它的青春气息,以青春和爱情的美来吸引青年观众,培养新的观众”。⑤演员、剧本、舞台的革新,使得《牡丹亭》在风格上为之一变,同时,“至情”的主题表达也得到了凸显。青春版《牡丹亭》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大受欢迎,同时也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巡演,无异于一部戏曲界的“现象级戏曲”。细思其中缘由,实则是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传统戏曲要想在当下发展,亦需注重主题与风格两方面的调整,在保留戏曲核心精华的同时注重借鉴当代艺术的手法,从舞台布景、演员、剧本等方面着手进行调整。

三、观众的价值取向

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曾说:“电影美学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使命,既要从银幕上去寻求,更要从银幕下受其感染的观众中去寻求”,“我们的电影美学一刻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广大观众。这是我们的电影美学意识中最根本的意识”。⑥这三部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曾经引起评论界的震动,多数研究成果都从“大数据”、“新媒体营销”、“符号消费”等角度进行分析,而少有学者切实探究这票房收益背后反映出的观众价值取向。实际上,这三部电影之所以能取得现象级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们对观众价值取向的精准把握。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冯小刚以国产电影贺岁片系列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商业时尚潮流,异军突起般地成为第五代导演群体中的另类。而如今,赵薇、郭敬明、韩寒等年轻导演的崛起,“已经真正掀翻了中式商业片的孤寂的独行侠形象,而改换成群体竞相鼓荡时尚流的新形象”,并且加速“朝向电影的原初时尚性或商业性本义回归”。⑦把握“时尚性”正是现象级电影得以成功的关键。以郭敬明的《小时代》为例,郭敬明为了把握观众对电影的兴奋点和偏好,会重点关注与电影相关的话题热度、百度指数的参数、相关网站的搜索量和点击排行,同时分析观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地域分布等等指数。“数据大到一定数量,你就能看出大家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比如谁出场得到的尖叫声最多,哪个镜头被讨论最多,你就知道原来观众喜欢这个”。“在后面的电影里,你就会把观众喜欢的部分保留下来,再拼命强化它,不喜欢的部分你就去改掉它”。⑧通过数据的分析,把握观众对于时尚性的需求和具体关注值,再由此修改后续影片的故事侧重点,这正是《小时代》上映以来,三部影片票房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现象级电影中另一个重要的观众价值取向,则是症候性。王一川在讨论现象级电影时对其做出了几种分类:“闺蜜”、“底层梦想”、“境外超生”、“留”、“青春怀旧”、“文化热点”、“粉丝”等。⑨这个分类只是依据目前所出现的几部现象级电影简要划分的,还有值得细致讨论的地方。“以新千年来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衡量,这些影片明显缺乏类型(化)的成熟标识,在古装商业类型大片和常规类型电影中,小成本投资大量拍摄的各类喜剧片、恐怖片以及类型片化的‘主旋律电影’之外‘各异其趣’”。⑩但从目前这几个分类来看,这些类型基本迎合了当下社会的大众心理和现实矛盾,电影成为了社会症候的一种反映。这种症候性,既可以是以电影内容本身来描写刻画现实症候,如《后会无期》、《杜拉拉升职记》等反映年轻人生活,又可以以电影这种存在作为一个症候的反映,如《致青春》是80后追忆校园生活的一个契机,《小时代》是90后、00后对于成人世界的一种不成熟幻想。

这些症候问题先于电影而存在,电影只是以此为材料及时地进行了艺术上的挖掘和加工,逢迎了一场“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因此,这几部现象级电影才能以其本身的题材吸引一大批的观众,诱发流行文化趋势。反思当代传统戏曲,“时尚性”与“症候性”正是其所匮乏的。传统戏曲虽然依附于古典戏曲艺术,但在“时尚性”、“症候性”上未必不能进行一些尝试。在剧本创作上,可以编写一些更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如《变脸》、《死水微澜》等剧本都是观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好作品。在音乐上,也可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如将戏曲唱腔与通俗唱法相结合的代表性作品:《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故乡是北京》都带有浓厚的戏曲韵味。新世纪,在“中国风”这一流行文化趋势下,此类作品更是颇多,如采用旦角唱法加以演绎的《新贵妃醉酒》,副歌部分就吸取了京剧的声腔艺术。将传统戏曲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也是促使戏曲艺术发挥其影响力的一种手段。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戏曲服饰方面加以推广,借汉服流行之风,推动戏曲服饰与时尚设计界的结合,使戏曲服饰中的精华与优秀之处在其他领域得到保留和传承。“现象级电影”事实和话题的出现,新的年轻导演群体的崛起和时尚商业电影的集中爆发,事实上反映出我国电影理论和评论界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根据目前中国电影的现状,在理论层面做出合理的回应。“现象级”电影不同于一般电影的重要一点在于接受者,正是基于对接受者的重视和把握,才使得这些电影拥有成为“现象级”的物质基础——票房。

第5篇

首先是抱歉,这一期我们的封面人物也是韩寒。作为杂志人,我当然并不喜欢杂志封面被名人绑架。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看到过几次名人面孔刷杂志封面的现象:张艺谋、伊隆・马斯克,现在轮到韩寒。

名人在宣传期刷杂志封面,曾是时尚生活方式类杂志最大的陋习。每到电影宣传期,大导演和大明星就开始在各个杂志封面出现。以至于到后来一个艺人没有新电影上映、没有新代言也没有演唱会却上了杂志封面,反会被认为是件怪异的事。这股风气也开始向其他类型杂志蔓延。原因很简单:名人(尤其是有曝光需求的名人)需要露出;而杂志需要名人来撑场面、卖杂志。

其次是小心翼翼的解释:我相信我们呈现出的韩寒和其他人物类、时尚类的杂志有所不同。为此我们上海站两位优秀的同事卢华磊和唐晓园做了不少努力。我收到修改完的最后一稿时,邮件显示发送时间是凌晨4点多。

我们在编前会上确定的主题是韩寒如何学习同商业世界共处。所有的“文艺青年”终归是要面对现实世界的。而商业就是最大的现实。韩寒在1980年后出生的一代人中属于佼佼者和幸运者行列。他很早就俘获了名气和一定程度上的利益,而且始终保持着相对骄傲的姿态。但即便是他,也还是要去面对“现实”这件事。就好像《麦田守望者》中的霍尔顿・考菲尔德。年轻时,凭借着单纯的骄傲、对世界的不屑和聪明的俏皮话就能够博得满堂喝彩。但霍尔顿也要长大。如果霍尔顿的故事有续集,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中产阶级的人生。

韩寒是如何同他的商人朋友们打交道的,可以反映出他如何看待商业世界,如何学习做商业,并将商业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手段。我们的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种建立在熟人关系上的商业合作。于冬对《财经天下》周刊说,大家都是很熟的朋友,韩寒拍片子需要一个制片人,那就是方励;需要一个发行人,那就是我‘于老板’。”但仅仅这么看韩寒同这两位电影商人的关系,又失之简单了。报道中提到,一开始片场所有人都对韩寒直呼其名,但是方励每次开会都会称韩寒为“导演”。方励帮助韩寒确立了“导演”的权威。“导演”是个职业称呼,做“导演”,就应该得到“导演”应有的尊重和权威,自然也应该履行“导演”应该履行的职责。朋友关系的问题是很容易混淆各自权责。从这个细节来看,方励显然没有。保利博纳的于冬愿意给《后会无期》3.5亿的保底票房,我相信他不是给“朋友”韩寒的,而是给他看好的“导演”韩寒的――我们的报道中提到,于冬将韩寒同《阳光灿烂的日子》时期的姜文相提并论。

韩寒自己也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商业是一个非常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词汇,完全没有必要去避讳它。”这是对待商业的理性的态度。当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后会无期》是否能像韩寒和他的商人朋友们预想的那般,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如果它并没有设想中那样收获巨额票房,而他们仍能持这种态度,那就证明他们真正在以理性的态度做一件同商业相关的事。这样的话,即使暂时未能征服商业,我相信以韩寒的聪明程度,未来也会。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另一件受到媒体行业瞩目的事,是上海《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澎湃的正式上线。围绕着这个定位为时政与思想的原创新媒体项目,也有诸多争论。在我看来,澎湃的处境其实和韩寒的处境有共同之处:一个早先的“成功者”如何面对新的现实。

现实的残忍之处在于,它其实是完全不在意你之前的那些小小成功的。所以,韩寒必须要证明自己能够和电影世界的商业规则共处,并且能用票房来证明自己――如果韩寒不仅仅是想做一个小众电影导演的话;而澎湃也要证明自己能够在一个习惯了免费、拷贝和快速阅读的互联网媒体世界,能够找到盈利模式生存下去,还能不断发展。当然,同时他们也都还要证明,自己可以在坚持原有的骄傲的同时做到这一点。对于韩寒而言,是保持他的“文艺腔”和对现实的敏锐与嘲讽;对于澎湃而言,是要坚持高质量的原创报道。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讲过一句话: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当一个文艺青年开始面对现实时,如果没有理想,他很容易变成众人中的一个;但如果过于理想化,他又会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因为他没能学会如何同现实相处。这句话,送给韩寒,也送给澎湃。希望他们能让我们看到“文艺青年”的更多可能。这不仅仅对他们自身有意义,还有很多人在看着他们的尝试――对于像卢华磊这样的年轻人而言,韩寒是一个激励过他的符号;而澎湃,也是传统媒体努力变革自身的一个象征。

――李翔

第6篇

一定是情深却是缘浅,有缘却是无分。瞧,多好的一个人啊,可是已为人妻,无法再娶;多好的一对啊,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结为连理。这世上总有不少痴男怨女,因为今生无缘相聚,只好祈盼来世相爱。

就算一心向佛、信念坚定的唐僧也逃不脱。女儿国里温柔貌美的国王,一次次向他示爱,愿意拱手出让万里江山,只求他能留下来。“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女儿情,这是《西游记》里最温情的一段戏,唐僧遇到的不是女妖精,而是一个真心喜欢他的女人。说他不动心吗?眼里分明闪烁着一种叫做情的东西,如此柔情似水,如此尊贵骄傲的女王,怎可拒绝?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是啊,如若真心相爱,还怕什么戒律清规。此刻的唐僧一定很纠结,甚至恍惚和动摇,“若有来生……”天哪,唐僧真的说出了这样的话。他动心了!

然而,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苏醒”后的唐僧还是战胜了儿女感情,拍拍马,绝尘而去,从此伊人分别,天各一方。远去矣,远去矣,那一声“御弟哥哥”,唤出了多少心意?那一句“若有来生”,怎不叫人愁肠千回百转?

韩寒导演的处女作《后会无期》最近十分火热,他说喜欢“女儿情”,是因为唐僧离开女儿国时说了一句:若有来生。该片中的女主人公刘莺莺是喜欢浩汉的,愿意听他诉说,接受他的情感,只不过造化弄人,所以她说“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这样一句看似无心的话,隐晦地说出了“我爱你,只是若有来生”,而当时回旋的背景音乐就是《西游记》里女国王与唐僧分别时的《女儿情》。

一路向前,后会无期。很多时候我们会愤怒会怨恨,但过后想想,有什么放不下呢?此刻轰轰烈烈,到头来还是平平淡淡。《西游记》最后描写到,唐僧成佛后腾云返回东土时,只是听八戒说“下面是女儿国”,仅此而已。不知唐僧心里做何感想,也不知那个女儿国国王是否独身终老,而待来生?

留一个美好的念想,未必不好。纵然来世遥遥无期,未知能否重逢,但坚持一份梦想,或是在梦想中生活,就有希望。因果看三世,不能论一生。佛说有来生,而我更愿意相信缘分,前世的500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一切似乎命中注定,一切又在机缘巧合之中。

若今生已错过,还有来生。来生里,虽然记不得彼此的容颜,但一定有前世留下的痕迹:三生石上刻下了你的名字,无名湖边照见了我的倩影,双双对对,你侬我侬,还不够吗?

第7篇

方励最近在网络上比较火,许多年轻人把他称为“励志帝”:他担任了电影《万物生长》《后会无期》《二次曝光》《观音山》等的制片人,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地球物理仪器开发公司,他打捞黑匣子、开发海洋资源……已过花甲之年的他看起来有着超越年龄的活力。

方励是谁?

今年4月17日,电影《万物生长》在全国上映,时间恰好撞上势头凶猛的《速度与激情7》。此前有不少人担心《万物生长》会在碾压之下成为炮灰,然而事实上《万物生长》上映6天票房突破1亿元人民币,成为同一时间段上映的国产影片中的“幸存者”。方励作为该片制片人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他开心地说:“我们完全没想过要躲谁。《万物生长》是一部献给春天的电影,我们按照自己规划的节奏上映,相信观众既需要特技特效和大场面的刺激,也需要被细腻的情感所感动。”

说起方励,了解他的人也许不多,但要是列举几部他投资的电影,多数人也并不会陌生。2014年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奖项的《观音山》,还有《二次曝光》等在华语电影界口碑极佳的电影都是由他投资拍摄的。方励从2000年开始涉足电影,直到2014年借《后会无期》的大热之机,才从幕后走到台前。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些风格独特的文艺青春片竟然是由一个老大叔投资制作的。同年,他的一则名为《谢谢你给我上台的机会》的演讲在网上掀起热潮,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当方励的人生故事被一一挖掘出来,人们惊呼:“太励志!他的人生比电影更精彩。”

已过花甲之年的方励同时参与经营着21家公司,业务涉及地球物理研究、海洋科技研发、影视制作、文化传播,行业跨度惊人。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方励总是穿着一条旧旧的牛仔裤,配一件简单的夹克或者T恤,笑眼盈盈。他平均每天只睡四到五个小时,精神好得出奇,因为他觉得有太多好玩的、感兴趣的事情要去做,“完全舍不得睡”。

方励虽然因为电影而成为名人,但他的老本行却与电影相去甚远。1978年恢复高考后,方励当年就考入了华东地质学院,学习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专业对口的研究所工作。1987年,方励去美国留学,两年后获得Wake Forest大学MBA学位。1992年,方励回国,由于喜欢机械、物理、地质、海洋相关的领域,他创办了一家自己的公司,随后在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获得极大的成功。2000年,由于机缘巧合,方励开始接触电影,觉得“挺有意思”,于是便在电影领域耕耘至今。在这15年间,他先后投资了10部作品,无论作品本身还是合作的导演都极具文艺气质。尽管前14年他净赔4000万元人民币,但他一点也不在乎。

“2014年度玩家”

这样的履历看起来是精彩的,但这远远不是方励在年轻受众中火起来的原因。用科学家、企业家、制片人、电影投资人这些头衔来概括方励仿佛都不够确切,也不够全面。《南方人物周刊》将他评为“2014年度玩家”。在他自己看来,衡量人生成功价值的标准只有一个:快乐。

这个率性的大叔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他曾经开着车专程去美国亚利桑那州,参观地球上迄今保存得最完整、也是面积最大的陨石坑。站在坑旁他想,地球变成今天的样子,花了46亿年。当我们谈地球历史的时候,时间单位是百万年。人类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是几千年。而一个人的一生大约是3万天……学习地球物理专业的方励习惯于这样的对比,宇宙之大,人类生命的短暂让他“十分惜命”。用他的话说,不仅舍不得睡,还舍不得浪费一丁点儿时间在不感兴趣的事情上。

然而,从地球物理到电影,这跨界似乎也太大了。但方励认为,世上根本没有跨界这回事。“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只有大自然和人对我来说是重要的。地质、海洋是关于自然的,电影是关于人、关于人在不同时空里面的情绪、情感和故事的。”电影对他来说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让他完完全全忘掉自己,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所以,在投资电影时,方励会选择能够打动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的风格普遍青春、小众而文艺。问其原因,他回答道:“文艺这个事对我来说就是真实的情感、人性和社会现实。”

第8篇

当许镜清先生走上《朗读者》舞台时,董卿介绍道这位已经74岁的老人:“许镜清,国家一级作曲家,86版《西游记》总作曲。在1983年至1987年间,许镜清老师为电视剧《西游记》完成了15首歌曲以及上百段音乐的创作。”

大家耳熟能详的《女儿情》《天竺少女》《大圣歌》,以及被改编成各种彩铃的《猪八戒背媳妇》都是许镜清老师的大作。与拥有如此“盛作”相比,许先生的生活简直堪称“贫寒”,“全部《西游记》播出完后,我就想开一场音乐会。开音乐会是需要一些经费的,但是,我没有这笔钱。”时光飘飘然过去整整30年,直到2016年,在别人的帮助下,许镜清老先生举办了一次成功的“众筹”,才终于达成心愿。

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为许先生鸣不平,《西游记》音乐传唱度这么广,作曲家难道不应该拿到不菲的版权费吗?事实是,只有很少的钱。2014年,韩寒拍《后会无期》时想使用《女儿情》的音乐,找到许镜清和《西游记》的导演杨洁老师。许镜清吃惊的是:韩寒竟然给出了10万元的版权费。他和词作者杨洁各分了5万元。而这是他28年来,收到过的最高的一笔版权费。他告诉韩寒:2008年,《猪八戒背媳妇》成为热门彩铃时,他总共只收到了8000多元的版权费,有一家网站,只付了2元7毛钱。韩寒发了一条微博,替许老先生打抱不平――敢问这28年间,那些用过《西游记》音乐的都没付钱吗?

2016年《西游记》播出30周年,许镜清经别人提醒,在微博上发起了众筹。短短1天,就筹齐了100万。3个月后,众筹结束,筹集到461.5万元。

2016年12月4日、5日,许镜清的“2016年西游记主题音乐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压轴的《五百年桑田沧海》响起时,一大半观众簌簌落泪,他也流泪了,“人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

董卿f,许老师人生的这第一场音乐会,似乎来得晚了一点。可许镜清老先生说:“不晚,只要我活着就不晚。”他当天朗读了巴金先生的散文《灯》来回照自己的这些坎坷,“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有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素材运用方向:能够坚持,是因为心里有光。“理想的光芒”“坚持的力量”“尊重别人的劳动”等作文不妨运用许老先生的故事。

第9篇

后会无期的小时代

电影《我是奋青》的导演鸿水同时也是一位情感作家,初当导演的他夸口,自己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同样由作家跨界导演的韩寒和郭敬明,但他比韩郭更会讲故事,《我是奋青》将是一部“后会无期的小时代”,并且很有信心超越这两部作品。

《我是奋青》以情感作家许天天、电视台节目撰稿人方向和大学刚毕业的苏等性格迥异的年轻人为主角,三个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合租了同一套公寓,他们不仅在生活中经历蜕变,也发生了许多欢笑的故事。几位主演纷纷吐槽第一次见导演就被吓到了,孙坚说导演第一次见他说“你就是另一个我”,让他顿时感觉莫名其妙;范逸臣更一头雾水,导演见到他之后,撂下一句“范老师,你先坐,马上就拍照”,接着就去忙了,让他完全不知道是肿么一个情况;女演员待遇稍微好一点,导演见到杨洋后告诉她:“你就是我要的白果;”见了毛晓彤就说,她是他的初恋类型……其实是酱紫的啦,《我是奋青》带有自传性质,男主角许天天借鉴了鸿水自己的性格特征,女主角苏的形象则借鉴了鸿水本人的初恋对象,范逸臣么,就是真的被导演无视了哈哈哈。

拍戏很耽误事儿

孙坚在片中饰演的是情感作家许天天,他与苏的情感发展成影片的一条主线。孙坚说,以前自己拍过的戏所有的台词加起来,也没这部电影的台词多……他将大秀毒舌功夫,经常冷言冷语地讽刺傻头傻脑的女主角,也制造了不少笑料。

电影中强调:上班不能迟到,恋爱也不能迟到。但对于孙坚来说,与其说是迟到,还不如说是旷课,因为他每天都在拍戏,戏里边女朋友倒是不少,今天跟这个谈恋爱,明天跟那个秀甜蜜,但那都是演戏啊!但这真的很耽误事儿,现实中哪有时间谈恋爱啊!眼看着自己同龄的同学朋友结婚的、生小孩的很多很多,自己却连女朋友都没有,让孙小坚十分期待爱情的出现,希望大家有合适的赶紧给他介绍。

那么……说好的“情笔金坚”呢?孙坚再次澄清,周笔畅确实是他见过的性格最好的女孩儿,但自己目前是单身,真的没跟笔笔在一起。至于择偶标准,也没什么要求,有时间陪他、聊得来就行,他很喜欢胖乎乎的类型呢,长相年龄都无所谓,比如贾玲那样的,性格多好啊。

奋青不相信眼泪

说起“奋青”这个主题,两位男主角都感同身受。范逸臣曾因为一曲《I believe》成为唱片店里问询率最高的未发片新人,但起点太高也让他一度茫然,很久没有新作问世的他甚至一度在酒吧借酒消愁。在唱到电影主题曲里“如果停止追逐的方向,没有谁会原谅遗忘和彷徨”一句时,范逸臣感动不已:“这首歌让我不住地觉得在唱我的青春,又感动又心酸。”

而孙坚,是个比一般演员更加努力的人,当初进入演艺圈就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小时候每天想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吃到排骨,妈妈能不能给自己买次骨头汤喝让自己长高一点,因为爸妈都不高。喝不上牛奶和骨头汤,他就每天跳起来扯树叶,让自己长高。刚到北京时,工作不稳定,孙坚经常要靠家里接济。记得有一次,他交完房租连饭钱都没有了,又不好意思跟爸妈要钱,就饿着肚子,那个时候真的就是靠信念坚持着。

国民初恋预备时

女主角毛晓彤此前在电视剧领域算是小有成绩,《甄传》《天涯明月刀》以及刚热播的《刀客家族的女人》都让她的人气大涨,《我是奋青》是毛晓彤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她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片中她饰演“清新女”90后职场菜鸟苏,呆萌可爱,偶尔犯点小二。相比之前的形象,苏的性格更贴近生活中的毛晓彤,这个角色几乎就是给她量身定制的,所以,她有自信一定可以给大家送上惊喜。导演也大赞毛晓彤,勤奋肯吃苦,也很有冲劲,长相又甜美娇小,符合很多人的初恋女友标准,相信明年4月份影片上映后,她将成为最受关注的“国民初恋”。

不傲娇的傲娇女

杨洋这几年除了唱歌,也先后参演了《小时代:青木时代》、《隋唐英雄》、《乾隆那些事》等一系列影视剧。在《我是奋青》中,杨洋饰演一位音乐老师兼酒吧歌手,是个性格直爽的女孩,她吃苦耐劳,事业心很强,面对爱情时却自卑犹豫,和范逸臣的情感发展是影片中最纠结最虐心的部分。

杨洋看到剧本的第一眼就相中了“白果”这个充满正能量的角色,她也很期待和范逸臣的对手戏,看《海角七号》的时候就觉得他超棒,当然,也老喜欢他的歌曲了。能和范逸臣合作,杨洋很珍惜这次机会。

A:完全不搞的,但是我坚持做运动。拍《古剑奇谭》的时候,包括平常也是,哪怕我工作了十四五个小时,我还是会做运动,每天都会坚持,跑步、游泳、跳舞、拳击都有。

Q:最喜欢自己身体哪一部分?

A:我最喜欢自己的腿,如果我是女生就好了。

第10篇

导演:郭敬明

主演:郭采洁、杨幂、郭碧婷、谢依霖

类型:爱情/剧情

上映时间:7月17日(中国)

绚烂的尾声

对于2013年引发微博大战的《小时代1:折纸时代》和《小时代2:青木时代》,无论票房高低还是口碑好坏,都已成过去时,再多的质疑也阻挡不了跨界玩上瘾的郭敬明的脚步。当郭敬明在微博上传了他与郭采洁、“HOLD住姐”谢依霖的合影,宣布《小时代3:刺金时代》在罗马开机时,我们欢喜。

作为百万畅销三部曲的完结篇,《小时代3:刺金时代》是《小时代》系列的重要一部,讲述的是这群曾经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年轻人挥手告别青葱校园后,在生活的滚滚洪流之中迷失、怅惘、怀念过去却又不得不勇往直前的故事。相较于前两部对生活的调侃以及嘲讽的基调,这一部,随着主人公们的成长历练,人物之间的复杂程度日益加深,最终,故事结束在一个令人难以相信、难以接受的结尾里,令人无限感慨。如果说,第一部和第二部是为影片的交错复杂铺设下伏笔,那么,所有的矛盾将在《小时代3:刺金时代》的故事里密集引爆。

从最新公布的预告片中,我们看到,杨幂将一大束玫瑰花狠狠砸向“顾里”郭采洁的脸,双生姐妹花激烈反目;而同样在漫天风雪中的两姐妹“南湘”与“唐宛如”唇枪激战,谢依霖更是向“南湘”郭碧婷说出狠话。影片在漫天雪夜中上演着一场“姐妹情再次陷入危机”的重场戏。郭敬明说,在第三部中,每个人都已从青春校园步入职场,心境也有所不同,“很多人都说前两部太肤浅,这其实是青春期都会有的迷茫。第三部只想给观众更开阔的世界。”

英国BBC的青睐

电影《小时代》的前两部在全国上映后,影片中主角们的时尚百变造型成为一个亮点。郭敬明回忆:“3000件衣服来来回回出入剧组,大家已经被吓到,而在《小时代3:刺金时代》中,全片的服装量则是达到了翻倍级别的增长,超过了7000件。”不知观众是否还记得,第一、二部中顾里的衣帽间已很大,在第三部中为实现一次更大的突破,整个剧组更采用了棚内搭建,上下两层360度全景打造的模式,奢华时尚到极致。英国BBC电视台在年初列出的2014年必看8部电影中,《小时代3:刺金时代》就代表中国电影光荣地入围。在BBC看来,《小时代3:刺金时代》的上映是中国电影2014年夏天发生的大事之一,更是被描述为是《欲望都市》和《时尚女魔头》的中国混合版。与它一同入围的还有安吉丽娜・茱莉主演的《沉睡魔咒》。由此看来,《小时代3:刺金时代》已不仅仅只是一部粉丝电影那么简单了。

或许,影片永远不缺的是话题。当郭敬明宣布自己影片的定档日期后,5月29日,韩寒宣布他的影片《后会无期》定档7月24日,这与郭敬明的电影上映日期刚好相隔一个星期。这样一个值得玩味的定档日期似乎是在宣布,二人的较量正式从纸面笔端转向了大银幕。但由于两位导演本身的话题性是如此之强,这就足以让观众对两部作品的表现满怀期待了。那么,这个夏天,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小时代3:刺金时代》上映。

第11篇

据统计,最近三年来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中,共有66位导演的电影票房超过1亿元。其中除了8位好莱坞导演,来自的导演共有58位作品票房破亿。在这58位华人导演中,有30位内地导演,25位来自香港(未计联合导演者,参与联合执导的还有5位),3位来自台湾。就一般情况而言,内地电影的年产量本就最高――今年估计将再次创下年拍700部电影的纪录,因而拥有最多亿元导演也属正常。然而年产量不过区区60部的香港,却有多达25位导演跻身“亿元俱乐部”,这相比之下似乎更不简单。

12年前的《英雄》是中国内地自有较正规票房统计以来首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其2.6亿元的成绩在当时十分令人震撼。之后,票房过亿的华语电影日渐多了起来。到了三四年前,如果你的电影票房没能过亿,你都有点不好意思介绍自己是导演。而前年的一部《泰》气势磅礴地夺下12亿票房,不但震惊全国,连港台的同行也都觉得不可思议。自此,市场越发繁荣,很多电影上映后只需两天时间票房就过亿了,四五天过两亿甚至迫近三亿的也比比皆是。

进入2014年,内地电影市场的情况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因为《小时代3》《分手大师》《老男孩》《后会无期》等所谓的“偶像电影”“粉丝电影”均是大卖特卖。这四部影片同时也饱受争议,这当然是因为其投机和毫无意义的做作、生硬、拼凑,以及不乏“勇气”的抄袭。至于影片要宣扬的是什么,倒并非最重要的了。因为在这些影片里,电影文本中的固有要义统统不见,粗鄙的物质观和低俗的审美追求暴露无遗。

更要命的是,一旦有人对这些影片有一点负面批评,便会立即招来粉丝们的一致谩骂,其“护主”之心实在令人瞠目结舌。观影情趣在此也被彻底颠倒――只认偶像,其余全不重要,哪怕电影连故事都讲不清楚也无所谓。这样一些新意欠奉、只剩华丽或胡闹的中国电影,仅靠所谓“粉丝”或“偶像”元素引发票房“井喷”,连带好些未见过世面的年轻观众一概遭到糊弄……如此“繁荣”,背后也只剩可叹了。

如果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那些原本的圈外人能够轻易获得票房的“认可”,那我们的电影就变得可怜复可怕了。四亿、五亿甚至更高票房都手到擒来般地轻而易举,这足令许多半途加入的影院投资商以及未曾经过电影文化熏陶的从业者们亢奋莫名。一听到郭敬明、韩寒、邓超都在拍电影时就忍不住地激动,如同只等着张开大麻袋装钞票了似的。苛刻一点说就是:这些人好像从来没见过钱似的。连电影从业者都是如此,这是多么地可怜,何等地可怕。

是的,这是一个“真”“假”电影人混杂的年代。更可悲的是,当“假”电影人票房连连告捷之时,鼓吹互联网者竟然大叫颠覆传统电影的时代到了。甚至像“中国电影市场实在太大,所以电影创意就是次要的”这样的言论也出现了。如此“超前”的畸形发展令人大惑不解……

中国电影,未来将何去何从?

第12篇

周迅,这个被认为有着一张未婚妻的脸,永远在等待,永远有期待的四十岁女孩,已经嫁人了。很多人却越发地爱她,并想对她说一句:你一定要幸福。

婚后首度亮相:婚戒抢镜笑得很甜蜜

8月6日,电影《我的早更女友》会上,婚后的周迅笑意盈盈,眼角眉梢都带着喜悦,这是她婚后首度亮相。有人说周迅是精灵一样的女子,她没有架子,声音中透着低沉的磁性,一开口整个气氛都变得活泼起来。不过最吸引大家眼球的还是周迅手上的婚戒。

婚戒简约精致,并没有其他女星爱晒的“鸽子蛋”那么张扬,价格也是女星中比较低调的数字,价值人民币36500元。

宣布婚讯:和前男友同登头条

2014年7月16日上午,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了电影配乐《平凡之路》的MV,这首歌正是朴树沉寂十年之后的新作。当天晚上,周迅在杭州的公益演唱会上宣布婚讯。1999年,周迅和朴树在拍电影《那时花开》时有过一段恋情,虽然没有修成正果,但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周迅还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朴树这首《平凡之路》。《那时花开》的导演兼编剧高晓松7月17日微博:“女主角大婚,热烈祝福!男主角发表十年来首支新歌,洗耳恭听!女主角最新一条朋友圈便是男主角这首《平凡之路》,感动。”

备胎叫板:你敢不敢像我这样爱周迅

周迅与男友高圣远宣布结婚第二天,一个署名为“她的早更男友袁晓鸥”的人在北京某纸媒上刊发了整版广告,叫板高圣远:“你敢不敢像我这样爱周迅”,并向周迅送上祝福:“她若安好,我备胎到老!”

这个传说中的袁晓鸥原来是周迅新出演的电影《我的早更女友》的男主角名字,除了对戏中患有早更(提早进入更年期)的戚佳(周迅饰演)百依百顺,佟大为在片场也是极尽暖男风范照顾周公子。

周迅胃不太好,佟大为专门带了电饭锅给周迅做小米粥,电影杀青后还不忘关心周迅胃怎么样。作为男闺蜜,暖男佟大为这样评价周迅,“她是一个特别靠谱的女友,她在爱情当中是可以放弃一切的人”。

演绎“早更”:挑战暴力女友

《我的早更女友》是曾执导《我的野蛮女友》的韩国导演郭在容“亚洲女友三部曲”的终结篇,“提早进入更年期”这个概念也是电影首创。因为“早更”,周迅要在电影里表现出野蛮暴力的一面。周迅说:“刚开始也觉得奇怪,后来问导演说,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人的工作、生活还有感情上的压力很大,然后就会比较容易出现早更这种状况。”

介绍爱人的方式:甩链接

周迅5月份正式宣布恋情的方式十分“周迅”,直接发一张合影和一条男友的百科链接,让网友集体膜拜。这方式虽简单粗暴,但干净利落,很多网友大呼“这样公开真是太酷了!除了太酷了我真的没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