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司马光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常言道:“凡事都是一把双刃剑。”在最近的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味。作为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曾经无比羡慕上课时学生都能专心、安静地听讲的班级,可是直到那一节课,我才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是多么的优秀、聪明和爱动脑筋,孩子们是多么需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那节课上的是一下语文第20课《司马光》,读到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的那一段时,有个孩子高举着双手要提问,我正讲得起兴,不希望有人来打断,可他偏偏高举着一只手不放。看他着急的样子,我只好先让他提问,他说:“老师,万一司马光砸的那口缸是钢的或者铁的,砸不动怎么办?”我一听有点懵:竟然还有这样的问题?我当时只是简单地回答说古时候的缸大部分都是瓷的,一般没有钢铁做的缸。还提醒那个孩子要提一些和课文相关的问题。
下课后我跟同事聊起了这个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觉得挺有意思,当然还有点无奈:竟然会提这样无厘头的、没有价值的问题,简直是稀奇古怪啊!有位老师跟我说,学生提问也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要引导他们学会提问,提出和课文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
“有价值的?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呢?”我在心中进行了思考,可是越思考却越发现,这个孩子的问题看似没价值,实际上却很有价值。《司马光》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除了识字写字读文等基本要求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体会遇到困难不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的道理。司马光遇到这样的事情能想出办法,那么我们遇到其他新问题时能想出相应的办法吗?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如果当时的瓷缸变成了现在的铁缸,或者变成了河水、湖水、江水,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救起这些落水的人呢?这时候还能用司马光砸缸的方法吗?显然不能,那我们此时的讨论可否帮助孩子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尽快地、更直接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呢?这样的探讨,其实不仅仅是一次讨论,还是一次安全教育,也许,如果早有了这样的安全教育,就不会发生前些天大学生出游,自己明明不会游泳却还是为了救落水者而失去生命的悲剧了。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每一课都有遇到困难、积极动脑的要求,一起讨论怎么从铁制的缸里或江河湖水里救出落水的孩子,不正是在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吗?
这次的反思还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今人常常指责中国的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出了大批应试天才和实践的庸才,那么我们是怎么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呢?说不定,就是从这个“没价值”的问题开始的,教师常常为了自己教学步骤的正常进行而让孩子时刻跟着自己的步子走,对孩子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常常是不置可否或者简单否定,甚至还会对一些古怪的看似和课文毫无关系的问题进行批评指正,可是,也许正是在这种简单的否定和自以为是的“正确”中抹杀了孩子爱动脑筋、爱天马行空的想象的天赋!教师们,注重生成吧,也许,我资历尚浅,没有权利来下这个结论,但是请你一定记得回头想一想,孩子无厘头的问题是否真的毫无根据、毫无缘由,是否真的是一点价值都没有。请给孩子多一些提问的权利吧,还孩子一个真正的自由发言权,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开动脑筋,去寻求属于自己的思想力、创造力。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 310016 )
一、 阅读应逐次分层
1.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的本意在于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理解句意,并能大体了解文章的思想表达。教师的范读要求有一定的语速、咬字清晰、文章情感表达到位。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音乐来搭配突出文章情感,也可以运用辩论来突出文章主题,或是模拟文章情境分角色演绎等,进一步凸显文章的主旨。采用这样的方式方法,更能让学生从情感或内需上提升和延长注意力,也能弱化学生之间的差异。
2.集体朗读。
集体朗读的好处在于,发挥集体声音共鸣的效果,让孩子被动地去接收文章的字义、句意和生字词读音,进一步明确文章字句的含义和整体意思。集体朗读,解决了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这个问题,使被动的学习通过集体阅读的方式逐步转向主动的阅读。选择集体朗读,我们的目标就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即解决生字词这个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大意,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拉近文章思想和学生个人理解之间的距离,基本上解决了所有层次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难题。
3.默读、分角色朗读。
当文章已经熟读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默读专注于学生个人对文章进一步的理解,它承载的是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所以采用默读就对文章内容有一定要求。比如《黄山奇石》这类景物描写的文章,需要的是学生个人对美的理解,从而在默读中与文章内容形成共鸣,进而理解文章思想。
分角色朗x则专注于学生对文章角色矛盾的理解,将矛盾从文字的描写展现为语言、动作、神态之间的冲突,使矛盾直白化。如《司马光》一文,可以让学生分演司马光和缸里的小朋友、缸外的小朋友,着重凸显掉进缸里那一刹那每个角色的神态、语言、动作,使死的恐惧、对生的向往直透学生心灵,最终实现生命教育。
二、 阅读应内化情感
1.读进去,悟出来――他悟化自悟。
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应对文章的教育意义进行阐释,使学生明白文章之外的含义和自己学过这篇文章之后应体悟的意义。这里需要教师将自己的人生阅历与文章本意进行共鸣,形成故事事件类的讲解,便于学生从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初步体悟。如《司马光》一文,文字本身不多,但最后对于生命的教育意义升华很高。在分角色朗读时,教师应对每个角色的表情、语言、动作,进行故事性分析解读,从人的生存本能出发,淡化对死亡的恐惧,突出对生命的向往,从而阐释生命的意义。这样一个走心的体悟过程,才能实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2.扪心自问――自悟变升华。
扪心自问,要的就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这些浅显道理进行习惯性的体悟,从被动的习惯养成到下意识习惯体悟,使学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受到教育。如《司马光》一文,生死间有大恐怖,但对于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体悟不到或是体悟很浅。我们教学完这一课后,学生的体悟基本都是对生命的热爱和注意安全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主动的下意识体悟习惯,就会有一个换位思考、反思、慎行等思维过程,最终有一个成熟的思考和体悟,形成修身、养性的主动习惯。
故事一:学生的错换词――导出精彩来
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时,让学生把课题读一遍,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举手读题,却把课题读成了“你要把这条鱼放掉!”学生哄堂大笑,看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堂刚刚开始,就变成这样,心中不由得怒火中烧,我稳定了一下情绪,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看,他把‘必须’换成了‘要’,大家再读读题目,仔细品味一下,能不能换?”学生读题以后,马上纷纷举手:“不能换,有了‘必须’,就说明这条鱼一定得放。”“用上‘必须’语气更坚决了。”“有了‘必须’让我们似乎看到爸爸那斩钉截铁地教育汤姆的样子。”我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对,我们就应该这样仔细地读,对关键的词和标点符号要特别留心。我们一起把课题再读一下。” 学生自然而然就把“自己争取来”的“必须”读得特别响亮,语气也自然随之坚决坚定起来。
这次的导课效果出奇的好,学生无心的一个错误超出了自己的预设,倒生成了一次精彩的导课。在教师的有心下,这倒是个美丽的“错误”。
故事二:学生的胡说――引发出精彩来
我在积累课外古诗《泊船瓜州》时,与同学一起谈起诗作者王安石,学生纷纷举手,把自己的了解介绍给大家,“王安石是宋代的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他是一个变法家。” “他是唐宋家之一。”我听了欣然点头。正准备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的时候,这时候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王安石和司马光有仇。”引发起同学们大笑。班上沸腾了,还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学生起哄,课堂秩序一下子混乱起来,嬉笑声不断,而这个学生却倔犟地看着我。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有些生气,但很快就按耐住心中的不悦,用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笑着问:“有什么仇呢?”谁知他却滔滔不绝讲起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仇事来:“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朝著名人物,他们原来是好朋友,两人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品德、学识、性格等,但他们的治国理念却截然相反,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而王安石却主张改革,只有改革以后国家才会更加强大,与司马光是政敌。”他的一番话,不仅同学们听得瞠目结舌,连我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三年级孩子,竟然有了这么多这么细的课外积累,我情不自禁地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你太了不起了,你是从哪儿看到这些的?”孩子扬起头自豪地说:“我是从《资治通鉴》上看来的。”我高兴地说:“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吧,多读书,读好书,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知识,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向他学习,做一个知识渊博的好少年。”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面对学生的“乱说”“胡说”,没有呵斥,也没有讥讽,而是因势利导,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也许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我们的课堂需要学生积极的对话,这样才能激活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充满学习的浓郁气息。
也许从学习词语的角度来看,这堂课发生了点小插曲,是不太成功的。可从写作的角度看是成功的。提摩西说过:“自然放松而又集中精力是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的确,《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兴趣,才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故事三:老师的失误――谱写出精彩来
我在上校级教研课《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经过精心备课,整个课堂行云流水,非常顺畅,孩子们也学得非常投入,完全被文中的小男孩那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就在要结束全文的教学时,我拿出了一叠名信片,准备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学生看到一张张精美的明信片,也异常的兴奋,迅速地往后传递着,还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声和真挚的感谢声,我心里如同喝了蜜一般甜。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老师,少了一张!” 我一下子懵懂了:怎么会?会不会夹在书里了?我翻了翻书,没有,我又到处翻,还是没有,我有点尴尬。“老师,把我的给李琦吧!”正在我不知任何是好时,耳边响起了这清脆悦耳的声音。坐在第一排的王倩笑眯眯地说:“我们刚学过《给予是快乐的》,那个可爱的小男孩能为自己的弟弟付出而感到快乐,我能把这张明信片转送给我的同学,我也觉得很开心!”这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切想要表扬她的话语都融在了这热烈的掌声中!这最后的一个小插曲为这节课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是啊,给予是快乐的!课堂上不经意的一个失误,却谱成了一段美丽的旋律!
关键词:语言表达;阅读方法;思维能力
开学至今,我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多次参加我校的科研活动。我校的科研,不仅能充分关注教师的教,而且能关注学生的学。一个理想的课堂,一定是教师教的音符与学生学的音符在课堂这个五线谱上谱出最美妙的乐章。
回顾这一年的语文教学,我的收获颇多,如果把语文课浓缩成几个字,“语言表达、阅读方法、思维能力”这十二个字能恰如其分地挖掘出语文的本质要义。
一、语言表达
如何读书?如何教学生读书?在我看来,不仅要融情于文,更应该引导学生把书读“薄”。抓关键词句、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恰恰能从本质上把握读书的要义,将“书读薄、书读透”的观念深入人心。
娄江实验学校的金叶老师执教《说勤奋》第二课时时,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并思考:“如何从童第周的事例看出勤奋?”在默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圈画出关键词句进行品析,学生圈画出“每天”“总是”“改进学习方法”“毫不气馁”“急起直追”这些词,金老师先带学生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读好,之后再让学生找出表示童第周取得成功的词,师生共同找出“名列前茅”“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自然段的文字比较多,在金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抓住了表示勤奋的关键词和表示成功的词,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也加深了对勤奋的体会,可谓“一举两得”呀。
在语文课堂上,我主张对关键词句进行把握,在尊重文意的基础上,老师要对文章信息进行合理删选,将那些直接或间接凸显主题的词语进行提炼,为达你的教学目的而服务。
二、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看来,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领略书本之美和生活之美。如何领略?传授方法的教学才是为学生所受用的。语文教材只是一个点,我们要通过这个点,引导学生去体验与这个“点”相类似的方方面面。如何将这个“点”与它相类似的其他“点”进行碰撞?我认为,阅读方法的传授迫在眉睫。
同心小学的邓超老师在执教《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渗透到他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能概括出文章主要围绕“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八个字来论述的,为了与下文的教学进行衔接,邓老师设计了如下过渡语:“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还要怎么样?”学生进行总结,邓老师出示板贴:列举事例。简单的一句过渡语,却是为了说明方法服务的,这可谓也是一种“寓教于乐”吧。
一堂好的语文课,并不是花枝招展的,而是脚踏实地地为学生的阅读做铺垫。而方法的指导,恰恰能将语文的纷繁杂乱进行梳理,使知识在沉淀的同时,有“脉”可寻。
三、思维能力
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将这种联系反映出来?我想,思维能力的强弱,正是这种联系的桥梁。
娄江实验学校的金叶老师在执教《说勤奋》一课时,通过将童第周与司马光的事例进行对比,得出童第周事例后面多的一段话。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金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童第周比司马光的基础差,属于特殊事例,所以要发表议论。为了加深学生对“勤奋”的理解,金老师又及时补充了“方仲永”的事例。
在这样“一唱三叹”的对比下,学生深入体会“勤奋”的重要性。在对比中,学生能将旧知与新知进行联系,并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如果一堂语文课,能将语言表达、阅读方法、思维能力这三方面渗透到教学的环节中去,那么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回归“本色”。
参考文献:
感悟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智商与知识层次及至外界启发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可以培养的。静心观察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出于对感悟的理解偏颇,导致感悟失落,教学无效,不少学生的感悟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致使感悟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尴尬”境地。
一、万马齐喑究可哀——放任自读“空”感悟
【案例1】《艾滋病小斗士》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快速默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感悟到了什么?
生:(无人举手,或翻着书寻找答案,或低头不语,或偷眼四望。)
师:怎么会没有感悟呢?再好好想想!
生:(仍无人举手)
师:(急了)再默读课文,好好想想!
过了几分钟,总算有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
生:小恩科西很坚强。
师:很好。还有吗?
……
生:老师,课文说小恩科西“终于”离开了我们,“终于”是指费劲努力才达到目的。用在这里感到好像盼望他死去似的,为什么这儿用了“终于”这个词呢?
师:(显然没有预料,有些慌乱,随后微笑着)答案就在书里,自己去朗读感悟,看看能不能理解。
结果学生读来读去,仍读不出个所以然,教师也一直没有指导解疑。下课我问那个学生,他说没有找到答案。
【反思】快速默读,仅仅是快速默读,学生还没来得及和文本进行亲密接触,怎能读出感悟?再者,老师在疑难处、甚至是关键处,没有点拨与引导,而是津津乐道于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出体会来,读出韵味来。 对于阅历较浅的小学生来讲,“自己读”真的可以解决那么多问题吗?没有走进作者心灵世界的朗读,怎能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浅尝辄止“虚”感悟
【案例2】《雨点》教学片段
师:雨点在池塘里干什么?
生:雨点在池塘里睡觉。
师: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
生:雨点在小溪里散步。
师:谁知道“睡觉”是什么样子?做一做动作。“散步”又是什么意思?
生表演,然后做动作读书。
“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这些字面上的意思,学生一读就明白了。而“睡觉”“散步”在课文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才是学生不容易发现的。但是教师仅仅就文论文地带学生梳理了课文内容,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因此,学生也无法走进课文深处,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种感悟是虚的,是浅尝辄止的。
三、多少楼台烟雨中——零敲碎打“假”感悟
【案例3】《司马光》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第二节,看看一共有几句话?
生:这一段有四句话。
师:第一句话是说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里。
师:谁知道他是怎么掉进去的?
生:他是一不小心掉进去的。
师:你能读出“一不小心”的感觉吗?
指名读第一句。
师:别的小朋友都怎样呀?
生:都慌了。
师: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他们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师: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来练读这一句。
指名读。
师:你还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句话吗?
师:那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生:他没有慌,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师: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不慌。
生:聪明。
师:那个掉进缸里的孩子最后怎样了?
生:掉进缸里的孩子得救了。
上述案例中,仅几十字的四句话,教师提出了不下十个问题,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一问一答,围着课文绕了十几个圈子,而用于读课文的时间仅不到两分钟。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师又缺乏深层次的引导点拨,因此,学生读的七零八落,悟的一头雾水,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曲径通幽天地宽——追求感悟的“真实”与“有效”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应从哪些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感悟,是指在与文本进行充满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对话中,学生凭借语文和语境直觉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有别于一般的感受,它是一种洞悉性的领悟。一方面,它是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强调“自得自悟”,另一方面,感悟仍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作用。教师适当而有效地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以下谈谈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感悟的几点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涵咏工夫兴味长——引导潜心涵咏,感悟文本。
【案例3】《海伦·凯勒》教学片段
(一)师:海伦是一个怎样孩子?她留给你什么印象?(生轻声初读)
生:我感觉海伦是个很不幸的孩子,小小年纪就遭遇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厄运。
生:我也感觉到她的不幸,但我更觉得她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
师:说说理由。
生:她没有因为看不见,听不到就不想生活下去了,而是非常努力地学盲文、学说话。
生:她给我的印象也是非常坚强。
生:海伦是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孩子。不仅想学好盲文,还要开口学说话。
……
(二)师:是的,从课文里我们知道了小海伦的不幸,我们更能感受她的坚强勇敢,又是哪些词句让你的心触摸到她的不屈不挠和坚强勇敢呢?
(默读,边读边做记号)
生: 我从这几个词感觉到她的不屈:“她拼命的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生:我能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海伦的坚强和不屈不挠:“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生:还有:“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三)师:出示片段
“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
落下来。” 师:默默读,慢慢品,这样的情景让你感觉到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生再次默读片段)
生:海伦想象中的情景非常美。
生:我感觉她虽然看不见,但是脑海里有一个非常美的世界。
生:她想象中,她身边所有的东西都非常美。其实她的面前只是一片黑暗。为什么她能把令人恐惧的无边的黑暗想得这样美丽?
生:我觉得那是因为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生:因为她非常乐观,也非常开朗。
生:她用她的手触摸这个世界,但是却是用心感受这个世界。
生: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生:她不仅从不幸中站起来,而且有把自己的爱倾注到了其他的残疾人身上。
在日常生活中秉承“俭”的德行,树立节用的习惯,能够在心理上强化自身对物欲的控制。俭和节用习惯的养成能帮助我们控制物欲,而反过来,精神状态上的寡欲,也通常会表现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俭和节用。“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司马文正公传家集训俭示康》)。寡欲有使人“不役于物”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贪慕富贵,不受物质利益的役使,能减少外在的物质利益对内在道德本心的诱惑,避免了在追求更高德行的过程中为物所累。对普通人来说,寡欲则意味着不过多索取,也不会因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有危险之举,能约束自己不违法、不背德。因此,俭以成德的逻辑在于,由俭的行为而导致自觉远离外界物质的诱惑,达到少欲、寡欲的心理境界,进而淡泊明志,养心润身。
二、“俭”的教育价值——以俭持家
我国传统家庭最为重视的就是让祖先的血脉世代传承不断,当世之人所虑的不仅是这一代生活的好坏,更要从时间轴的纵向维度为后代子孙的福祉着想。《尚书大禹谟》曰:“克勤于民,克俭于家。”应该说,俭是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家庭是人生的起点、过程和终点。传统社会中个人通过家庭与社会国家相接触、相联系,家也是实施社会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其过程基本上是“通过家庭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环节,将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内化为受教个体的道德品质,亦即将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习惯”。按照社会要求塑造具有良好道德的个体,是来自国家、社会的稳定以及家族自身和谐与发展的硬性需要。以俭持家,养成各个家庭成员简朴的生活习惯,进而使他们能够节制欲望,是发挥家庭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司马光曾引用张文节的话,“人情由俭入奢则易,由奢入俭则难”(《司马文正公传家集训俭示康》)。人只要养成奢用之习,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形成了对外在物质的依赖,想要摆脱欲望的操控,重拾俭德,就积重难返了。他写下训诫文《训俭示康》,用自己的经历和前人的事例教育其子,并对司马康说:“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司马光以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审视了历代先贤的范例,并总结得出“圣人遗子孙以德以礼,贤人遗子孙以廉以俭”(《温公家范卷二祖》)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俭德,于近处说能够做到持家有道,从长远处看则能保证后代子孙有淡泊的心境、高远的志向和顽强拼搏的意志,以维持家庭的长久和安定和谐。
三、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1“.俭”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德行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财产与金钱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追求享乐的人生观游荡在新一代青少年和大学生之中,拜金主义思想正日渐腐蚀着他们的正义感和道德观。今天的大学校园早已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对名和利的追求已转化为向往“成功”的生存压力,焦虑、压抑和急躁等各种都市不良情绪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学心理健康课的开设,体现出对大学生心理干预呈常态化的趋势,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在大学校园中已呈蔓延之势。无论是价值观扭曲,还是汲汲于名利或受困于物质性压力带来的心理疾病,其本质都是贪欲在作祟。传统的俭德之可贵就在于其对欲望不放纵亦不绝对禁止,倡导适当地控制欲望,过有节制的生活。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精神世界逐渐开始成熟,能够反思和研究自身的思想观念,愿意接受更高思想境界或层次的引导。因此,对大学生而言,俭不仅仅是一种训练而成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更是能以理性去自主体认的具有道德与精神意义的德行。一者,践行俭德、节制欲望能够减轻物欲的诱惑,告别贪婪,驱使学生呈现自身心灵美好的一面,更多关心身边的亲友、同学和教师,追求道德文明的生活。二者,寡欲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缓解或消除因各种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所导致的失落、焦虑和压抑等不良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世界。可见,除了一般理解上从消费伦理方面对当代社会的整体风气进行纠偏以外,“俭”所具有的道德价值还能帮助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在生活实践中抵制住欲望的诱惑,实现精神的自主。
2.俭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效仿司马光以简朴为美,树立“俭”“节”的风尚,并非易事。在当代青少年和大学生中,“高智低德”的现象屡屡出现,刺痛着社会的道德神经,俭德的缺失也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有不少大学生为了相互攀比,不顾家庭经济的窘境,一味向父母索要生活费,吃喝玩乐,连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孝顺之情也一并抛弃。更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节制贪欲,在各种外在物质欲望的诱惑下侵犯他人的权益,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既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对其寄予希望的家人。这些都反复提醒我们,要重新拾起被忽视的俭育。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与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相比,现代家庭的教育功能已被大幅削弱。这是因为“与具有明确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高度自觉性的学校德育相比,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弥散性、自发性和真善美与假丑恶交织含混的世界”,制度化教育所具有的明确的价值引导是其他教育形式无可比拟的。较之其他阶段的学校教育,大学教育又对制度德育与生活德育进行了整合,融合了学校、家庭与部分社会教育的功能。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方面基本上处于同一个相对固定的半封闭的环境中,校园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大家庭,是小社会。培养像“俭”这种需要在长期的环境熏陶下才能形成的道德习惯,仅有课堂的知性德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对学生公寓、校园餐厅和教学自习楼等生活、消费和学习场所的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由高校党团组织、学生工作部门引导下的各类学生活动,实现“校”风、“家”风和“社会”风气的整体联动。如此,俭德一旦养成,其内化效果就会更加凸显,持续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
3“.俭”是大学教育者应有的道德素质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教育主体的认识持多种不同的观点。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客观上是不容忽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教育活动中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也是自我检视、内在反省的对象,同时还需要接受被教育者的审视,具有一定的客体属性。“当教育者把自我作为认识、塑造和完善的对象时,就同时把自我二重化为‘主我’和‘客我’”,所谓“客我”就是“与教育者主体相互作用,有待教育者主体能动地认识、塑造和完善的‘我’”。
四、总结
1 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辅助
1.1 运用多媒体,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多媒体海阔天空,辽远无极,声色具备,形象生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学生从中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开阔眼界。如在教《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播放这首诗的录音,介绍作者苏轼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学到诗歌的内容,还能增长自己的课外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评价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良好品质。同时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促进儿童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智力的发展。
1.2 播放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有心者花草在心间,无心者日月不入眼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日常生活日复一日,新旧交替岁月轮转。笔者经常让这些变化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冬去春来,花开花谢,北风啸歌,白云擎伞,争妍花开风有味,伤心泪落脸生痕。处图书大厦叹书海茫茫,游高山顶端觉风雨凄凄;小鸟喁喁歌唱,雄鹰展翅悠悠;小草咬破禁锢它的硬土才能露出尖尖的绿意,生命驱除笼罩它的黑云才能显示熠熠的阳光……世界原本是这样的多姿多彩!行住坐卧,哲理璀璨纷呈;所谓万物万形,千人千面,百鸟百鸣,一花一果;所谓美无处不在,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已。怎样去发现?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用心,时时留意,认真思维,勤加总结,多做笔记,眼观口读,打好语文的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时时用心,所谓有心艰难能成事,无心顺境不成材。
1.3 利用多媒体的便利,让学生参与备课,把课堂还给学生
多媒体课件,反复观看,不受时空限制,方便自如,极其适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主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备课中来,课前教师与班长或组长共同设计完成学案,要求学生按照学案进行预习,对学案中感到疑难的问题,反复阅读,深入研究,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留待课堂上交流讨论解决,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好教师出面了,此时的点拨指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能够养成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增强学习效果。
2 德育与作文的联系
2.1 加强学生德育建设,提升作文质量
写文章,不能言之无物,空空如也。要想写好作文,思想境界先要提高。要想提高思想境界,德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物欲横流、处处喧嚣的时代,尤其是在小学时期,德育活动不仅可以健全学生的身心,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质、向上的精神;德育活动,就是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付出,懂得谦让,知道努力,勇于追求,掌握知识,以便做一个优秀的人才,以为国家尽己之力。学校要给学生提供便利,添设工作硬件,即使不能设有专门的思想工作室,也要有一些宣传手段进行宣传。比如说采取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定时进行广播,利用现在的网络平台建设少年先锋队博客,让学生有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园地。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小区,清理环境;进入老年公寓,每星期日和孤寡老人的进行交流;开设红领巾广播站,宣传好人好事;建立QQ群,一旦发现有需要帮助的对象,如果人单力孤,学生之间及时沟通,及时传播信息,相互协助。利用网络随时交流思想,谈论理想,传递情感,公布好人好事,激励大家。德育建设完善了,作文的质量水涨船高。每次活动或者交流之后,学生的作文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再也不是下笔千言,语言干瘪、三纸无驴的现象了。
2.2 明确德育公约
公约对于维护秩序、促进安定、加强团结、增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经过多方讨论、反复修改,最后一致同意,明确《学校德育协作体公约》。公约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明白如话,字字明珠,言言见谛,很多学生倒背如流,依约遵守,相习成风。
2.3 选出优秀个人与团队
慧人慧语中说:“成绩似水,水成无边才叫海;团队如山,山有顶尖方为峰。”也就是说,成绩积少成多,浩瀚,团队积极努力,努力有成;同时,优秀者能够影响一个团队,优秀的团队既能影响带动一批人,又能影响无数团队。鉴于此,定期评选优秀个人与团队,鼓励优秀,勉励落后,借此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定期召开大会,统合德育工作,制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计划,指出当前德育教育的迫切任务,促进交流,加快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带动学生加入学校德育协作体,扩大影响,为了取得长足发展、完善组织构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社会风气而奉献每一个人的力量。
筷子虽脆,一把如同钢筋;剪刀再快,单片难裁布料。可见团队的力量巨大无比。但是另一方面个人也反过来影响团体。正如慧人慧语所说,互相指责会分解团队的力量,集体反思能挽救衰败的国家。个人与团队,优秀率先垂范,集体广面辐射。定期评选的目的,就是让个人与团体相互影响,彼此受益。
2.4 落实“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
究竟何谓人才?或者说,何谓合格的人才?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取人?政治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分析道:“德才兼备是圣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德才双亡是愚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司马光的论述非常说明问题,这是教育者应该牢记的名言。
通过德育建设,之后的精研穷磨、交流研讨、共享成果等协作,参与者深深感到今昔对照,颇见成长,收获不菲。尤为可喜的是,通过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心处处显现,谦恭让人的行为变得积极主动,每一个人都充满激情。他们志同道合,任劳任怨,勤勉务实,善于开拓,都变得无限阳光、开朗、向上。德育搭建了学习平台,优势得到了互补,成果得到了共享,团体的发展赫赫闪光,个人的改变有目共睹。
1.汉字组串
汉字笔画组串,关注长短变化。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笔画和写法时,教学就不能停留在单一笔画的指导上,而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体现教学的“梯度”。因此,在教学《小熊住山洞》一课时,教师以“左”“右”为例,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相同之处和变化特点――两字结构相同,但是“左”横短撇长,“右”横长撇短。教师进一步引出了相关组串“左、友、在”“右、有、布”,在比对中发现笔画组合的变化规律,达到了教学一组、通晓一类的目的。
汉字结构组串,聚焦占位特点。《司马光》一课的生字特点鲜明,“别、到、那、都、吓、叫”都是左右结构,且可以按照部首两两归类。教学中,基于立刀旁、右耳刀和口字旁三种部首,形成“刚、刻、利”“部、邻、邮”“吃、叶、吗”三个组串,引导学生归类比较,发现部首占位的细节特点和普遍规律。
2.词语组串
文内词语组串。在《“诺曼底”号遇难记》中,“雾”是烘托氛围的环境描写。教学中,由“薄雾弥漫、愈来愈浓、沉沉夜雾”词语组串切入,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味道,感受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语义变化。然后,以这组词串为依托,跳转到其它小说中的经典描写,形成环境描写中的句子组串,再次印证环境描写的妙用。
内外词语组串。教学《剪枝的学问》时,先引导学生说出“种桃能手”是谁,适时渗透“一字多义”的知识,再依次呈现“升旗手”“火炬手”“赛车手”等画面,启发学生理解“赛车能手”的含义,进而理解“种桃能手”的意思。此处教学,使学生理解了“手”“能手”的含义和用法。
3.句子组串
文内句子组串,感受“言语精妙”。《琥珀》一文教学中以“阳光、松脂”等句子组串为例,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同一事物前后照应、不同事物彼此兼顾的特点。接着,顺势拎出“海”的语句组串,引导学生在前后比对中发现“伏笔”的价值和布局谋篇的奥妙,在缩句对比中进一步感受用字的精妙和妥帖。
内外句子组串,揣摩“语序奥妙”。在《第八次》教学中,首先将“丝断了,网破了”与“网破了,丝断了”进行比较,领悟语序的妙处,接着创设“秋风起,白云飞,草木黄,雁南归”的语境,实现了从文本到运用的迁移,最后落脚在《秋风辞》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文化传承中。三组句子,由“文本”到“言语”,再提升到“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序组串。
4.段落组串
文内段落组合,着力环境描写。《小英雄雨来》以环境描写开篇,又在环境描写中结束。教学中,采用倒推手法,先把结局中的两处环境描写“拎”出来,然后紧扣情节推进的关键节点――“芦花村里的人听见河沿上响了几枪”,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感受色彩描写和声音描写的悲壮。最后,首尾的环境描写相互呼应。
内外段落组合,指导外形描写。《翠鸟》教学中,首先从文本出发,以“橄榄色”“翠绿色”等词语为抓手,理解“翠鸟”之名的由来。然后,引入《美丽的丹顶鹤》中的外形片段,进一步印证名称与羽毛色彩的关系,适时渗透“察其色,得其名,传其神”的表达方法。最后,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将方法迁移到仿写练习中,形成了“认识、实践、迁移”的完整流程。
5.篇章组串
关键词:小学语文;唤起需求;互动交流;体验生成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孩子们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摒弃照本宣科的抽象理论絮说,从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出发,落实从唤起需求到互动交流再到生成体验的主动性学习模式。鉴于此,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唤起学生需求,让他们主动通过交流和体验去迁移知识,生成能力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唤起需求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只要我们能合理开发,就能唤起认知需求的潜在动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整合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认知需求,如此方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有效驱动孩子们去积极主动地认知和探索。这里联系一线教学实践讨论两点唤起学生学习需求的方法:
1.以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认知初期的小学生,我们应该通过趣味教学来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唤起学生学习需求的根本方法,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来唤起学生学习需求。实际上,现行教材也收录了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一年级的《小壁虎借尾巴》《司马光》和《称象》;三年级的《孔子拜师》《陶罐和铁罐》等就是立足学生认知初期,选用了有趣的故事来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乐于阅读,有了阅读的积累,语文认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以用驱动
常言道:学以致用。语文是最切近生活交流的科目,所以,为了让孩子们乐于学语文,我们可以以用来驱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学语文的用途,促使其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比如,人教版新教材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和“小笔头”。在春意盎然的季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踏青,顺着学生的认知让大家说一说踏青的所见所闻,然后转换成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样设置以用为驱,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让他们产生深刻印象,让孩子们完善语言组合,生成口语和表达技能。
二、互动交流
交流是拓展认知的必由之路。萧伯纳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相互交换还是每人一个苹果,你一个观点,我一个观点,相互交换就每人两个观点。”其实,学习也需要在这种互动中交流扩散,让学生将各自的想法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话,学生的认知就会更加全面了。
实际上,课堂教学不止是教材知识传递和监督学习的过程,还是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完善知识生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笔者就提示学生筛选经典状景句子,然后讨论认知修辞手法:(1)几百里练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2)几百里练成一片,到处都是绿色的树木……学生经过对比、交流和讨论,认识到(1)句运用了比喻,能使句子更生动、更形象。这样就强化了对比喻句的认识和理解,潜移默化生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知识相互碰撞,生成创新思维和能力发散的火花,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三、体验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一定要摆脱传统教学耳提面命、搞理论灌输的桎梏,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大家感悟、体验和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是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从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变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这样让学生通过探索开放问题,体验知识生成,从而产生深刻印象,使课堂从说教场变成学生探索知识、展示自我和合作创新的平台。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只要我们能创造激活学生的适宜的平台,我们就能让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迁移知识。例如,针对孩子们比较容易混淆的字词,即便到了高年级依旧困扰着许多同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体验知识生成过程来完善形象认知,比如,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黑得看不见眼睛了;针对“喝、渴”的区别,孩子们这样说:“喝水”离不开口,因此带口字旁;“渴”是特别想喝水,只是想还没有张开嘴巴,所以不用口只用三点水来表示水就可以了。可见,只要我们敢于放手,孩子们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就会很有创造力,对提升认知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是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点评及弥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为学生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除了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外,我们还要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通过鼓励性评价来激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反思弥补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缺失及知识漏洞。
比如,写作课上,刘××用“饱经风霜”来写一位老奶奶的脸,这样恰当的用词我们就要进行表扬和鼓励,这不但肯定了刘××的词汇积累,更激活了全班学生积累词汇的热潮,有效促进教学效率,让课堂得以可持续良性发展。
上文是笔者联系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知识四个认知环节的讨论与分析。概括地讲,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样才能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符合班级实际学情的教学关键节点,才可以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1 未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对文章文本的分析,而忽视了语句教学的重要性。事实上,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深刻的掌握文章的内涵还言之过早,在教学中应该更多的重视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在《秋天的雨》这篇文章中,第四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这句形象的刻画了秋天到来后世间万物的变化,句子十分优美。在这段教学中,教师若能够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并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联合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想象大自然中秋天的实际景象,必然能够加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之后再让学生模仿这种句式来进行造句,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妙的意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对于今后的写作也非常有帮助。
2 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语文是一门课程,应当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即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达到什么目的或效果。但是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抓住教学重点,尤其是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出现了盲目阅读的现象。学生仅仅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中也无侧重,分不清主次,这样的阅读教学效果势必不佳。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与自由阅读不一样,应当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这也是教育赋予语文教学的使命。严格来说,教育本身就带有目的性和政治色彩,就是为了培养人和教育人才开展教学活动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有所侧重的教学,有意识的引领学生去阅读,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充分掌握教学大纲,抓住关键点,围绕一个中心去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点,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是开始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但是由于缺乏创新,使得这些教学方法在应用中过于形式化,有些教师甚至是照抄照搬的使用,而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教学情况,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满意程度。例如在合作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一些教师只注重形式,无论什么课程都以摆“小饭桌”的方式进行,是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自主深入思考,这样不但无法浪费了课堂时间,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且还会不利于学生自我思考,甚至会养成依赖他人的毛病。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只有运用得当,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要求感知积累的简单内容,可以采取自由默读、背诵等自我感受的学习方式学习;对于具有多元思维趋向、利于结合不同生活体验形成独特感受,培养思维个性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分别独立体验、思考、再当众展示不同的思维结果,引发多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学习方式;对于疑难的重点内容,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或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共同学习交流,以相互启发,加深理解形成共识,突破疑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 偏离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创造力固然是可取的,但是仅仅为了激发学生创造力而偏离教学中心则适得其反。例如在课文《司马光》、《曹冲称象》等教学中,不注重对文章词句和思想意义的教学,而是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提出救人、称象的新方法,这样不但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而且因为学生对文章的思考和领悟程度较低,所想出的办法也多缺乏实际可行性,创新培养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同时也窄化了课堂教学目标,无法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心中装着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否则教学是失败的。为此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在40分钟里要做对提高学生素养最有价值的事,要加强基本训练,不能把朗读、背诵、写字、听写、巩固、练习都放到课外,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识字、阅读等基本任务展开。
5 课堂拓展具有随意性
有效的课后拓展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但现在有部分教师把拓展变成课堂教学的点缀,出现了拓展的随意性、形式化。如在教《军神》一课时,学习感悟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在手术台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手紧紧抓住身子底下的白垫单,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殊不知,什么语言能表达这位将军的坚强意志?这样的拓展严重的脱离了教学实际和教学目标,是失败的课堂拓展。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拓展要结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拓展模式。如果选择问题思考模式,那么重点设计在课后思考方面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果选择问题作业模式,那么重点设计在作业设计安排方面应采用哪种方式和方法;如果选择问题探究模式,那么重点考虑在问题探究活动设计与安排方面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拓展模式,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需求创新性地选择和确定。
关键词: 高三文言文教学 拓展阅读 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关于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表述: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二是“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高考考纲要求鉴赏作品的形象技巧,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故而,高三文言文的学习目的应该是能“识文断意、晓理悟情”,课堂表现应该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方法与情理体验。
对高三学生而言,古文表达的陌生、课内篇目的有限及与生活联系的断层,导致学习兴趣及文本情理价值无法有效实现。因此,采用拓展阅读的方式进行高三文言文教学,成为笔者尝试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途径。这不仅能起到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的作用,而且对拓宽阅读视野、充实写作材料极为有益。
笔者探索的方向有两个,一是以内容的关联为考量,主要达到“识文断意,激发兴趣”的目的;二是以义理的沿袭为考量,主要达到“晓理悟情,拓宽视野”的目的。
1.内容的关联性拓展
内容的关联性指选取内容相近或主题类似的文章,在拓展中调动学生主动性,达到理解内容、归纳学法、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目的。以2010年高考天津卷的文言文《叶限》、方柯《童话故事文言版之灰姑娘》为例:
《童话故事文言版之灰姑娘》选段:灰姑娘独至榛树下,泣曰:“榛树榛树,祈请助吾,榛叶摇摇,赐我华服。”小鸟予之金银织衣并丝履。灰姑娘衣之,至于王庭……父母与姊皆不能识,以之为异国公主……灰姑娘终设法脱身,匆忙之中,失其左履……王子命予之履,履合其足,天衣无缝。
《叶限》选段: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选自《酉阳杂俎・支诺皋》,被杨宪益先生称为“中国版灰姑娘”,文本阅读尚有一定难度,方柯版语言浅显易懂,童话情节的熟悉感和文言语言的新鲜感碰撞,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此版本打基础,学生对叶限版的畏难情绪降低许多,小组合作动力十足。同时,在文言学习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尤其重要,笔者将教学重难点转化成系列探究题,引导学生针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如衣、履)、特殊句式(如倒装、被动)和高频虚词(如因、而、以、为)四项进行整合与分析,学生经由自主交流,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同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课堂收效甚大。以此类尝试为起点,笔者进行了后续主题式探索:成语故事与人物传记,分期学习了“程门立雪”与《程颐传》,“折冲樽俎”与《晏婴传》,“闻鸡起舞”与《祖逖传》,“智者千虑、逐鹿中原”与《淮阴侯列传》,等等,逐步引导学生接受文言文,培养良好语感。
2.义理的沿袭性拓展
高考文言选文多通过人物的经历展现其品性,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教养价值,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包含古人的思想精华,古今汉语一脉相承,是“源”与“流”的关系,那么,语文课堂完全可以通过情境联系唤起学生的社会经验与生活领悟,摆脱“文言文无用”论,在义理的迁移拓展中,培养正确并有创见的解读文本能力,以读带写,有效实现文言文的文化价值,使得文言教学也可以收到察古知今之效,从而进一步发展与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淮南子・汜论训》:“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公有争国之名,然而周人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故人有厚德,无间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通过周公、桓公之例,辅以目中疵、牛蹄涔、喉中病等现象,说明待人待事不必吹毛求疵,要明白瑕不掩瑜之理。阅读文本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类比联想,诸如乔布斯的偏执与创新力,电商的混杂与发展力等,以文言哲理衍射现实生活,赋予其新的生机。再如司马光《程氏墓志铭》:“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讲述了女子于家于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拓展联想,如孟母、文成公主、杨澜、奥普拉等,对此前的成语与人物专题同样进行了义理的分析与延伸,如程颐的真儒之风、晏婴的智谋之贤等,从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解为人处世之理,而且能学到如何精巧地引经据典。
文言文不仅是历史轨迹的记录,而且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拓展阅读,学生不仅能激发对文化典故的兴趣,还能克服古今语言断层难题,更能领悟文中的人性思考。在语文课上教授知识的同时,承载润泽学生心灵、延续民族文化的责任,只有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才能传承民族文化,才能让文言文这一独特文学现象在当代仍焕发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童亮[主编].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新星出版社,2010,07.
在职业学校,德育课堂肩负着传授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任务,而在实际教育中往往表现出教育空洞乏味、说理苍白无力,主要根源就在于传统的德育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这样的教育一方面使学生的主体性被泯灭,另一方面德育教育脱离了积极的生活内容,使道德品质教育变成了纯粹的形式。在我国,受教育机制的影响,德育课堂的侧重点往往放在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德育教育目标完全从属于政治的需要,教育的内容高、大、空,无视学生基本文明的教育、生活习惯的训练与道德情操的培养。一句话,传统的德育课堂脱离了它的现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顾学生的兴趣与品德发展的需要,一味地将社会固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与规则通过外部强制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结果只能是产生实效性差、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等严重问题。要把德育课堂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将德育教育植根于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知行的顺利转化。
一、课程目标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德育教育要回归生活,最为重要的是课程目标的选择要面向生活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要明确提出德育教育就是为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创造条件,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此我校率先在德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课程的实用性原则。即在课程内容选择之前,结合未来社会及企业对人才标准的需求,明确育人规格,为学生确立了“求是、诚信、严谨、务实、文明、开放、坚毅、敢为、向善、尚美”十大德育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结合未来社会的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在保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方针一致性的基础上,对德育课堂内容作了不同幅度的增删。如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第五章《财政与金融》和第六章《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适度增删,保留书本中对消费积累关系以及银行保险知识的介绍,增加了学生的理财实际,合并为专题《投资与理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花自己的钱。同时对于政治常识删除概念性内容增加学生实际接触到的现实性内容,如联合国的改革、三个文明建设、政党制度中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及党的先进性教育等。《法律基础知识》中则略讲《行政法》和《诉讼法》,增加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哲学基础知识》,在保留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其方法论意义的教学,淡化对原理概念的枯燥记忆,强调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重在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其从中受到启发感悟,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的课程目标在面向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同时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与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追求,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与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的改革注重生活化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进行教学。
所谓的“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尽量成为感悟体会、辩证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如在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试着从创设生活化德育课堂情境入手,先请学生考虑“如果一个人掉到缸里怎么办”,学生从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故事出发,异口同声“砸缸”,然后老师列出“如果缸里没有水”、“如果是一个大人掉到缸里”两种情况分析是否需要砸缸,从而使学生顺利进入到本课的教学内容。在以生活为情境的德育课堂中,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了,而且使师生视野开阔,使学生更易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三、课程评价的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践
生活化的德育课堂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注重“求真”,即不惟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而要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表达课程的目标,这是生活化德育课堂的本质要求。它反映了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现在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德育课堂的内在要求。我们学习德育课程应该说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提高政治素养,指导行动。所以知识的考核必须回归生活,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这里的考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完成作业,而是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要坚持开放性评价,即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可以学生上课时的活动实践为依据,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考试设计的考题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社会热点或生活题材为问题情境,运用灵活巧妙的设问,倡导开放多元而不唯一的答案。如在教学《投资与理财》时,可让学生调查中职生的生活消费习惯,设计调查表,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的考核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既考察了学生概括、分析、提炼问题的能力,又引导学生要正确看待和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如采用项目评价、描述性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把形成性过程与最终结果相结合。
总之,德育课堂生活化,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