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标称说明文为科技作品,“科技作品”是对7~9年级学生阅读提出的新要求,体现出社会发展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向上的影响。关于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课程目标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人教版《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在第三单元的导读这样写的:“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在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写道:“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
阶段目标关于阅读科技作品部分,意味着阅读教学的新要求,意味着阅读的新理念,意味着对说明文教学的认识与理解有新的突破。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方面,说明文应训练熟练运用“默读”“略读”“浏览”等方法,达到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做到全面、不遗漏。筛选信息在中考中是必考题型,一定要具备这种能力。能力方面,课标提到关于科技作品如何读的问题。科技作品的阅读不能走过去说明文教学文体化的老路,其阅读的目标是“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关怀。因此,说明文要有语文味,不能上成生物课、地理课。阅读方式方面,要求运用“合作”方式,会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具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和能力方面,说明文把文体知识贯穿在阅读中,最终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以上四点是学习说明文应做到的,但是应灵活运用,其实说明文也要让学生学习选文表达内容时所采取的语言手段。在预习课文时也要考虑写的是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自学、来探究。写什么、怎样写就是说明文的说明中心、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等。针对这些要求,结合《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奇妙的克隆》几篇课文,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淡淡在说明文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
在《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教学时重点训练学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读完课文就要找出实物的特征。拿《苏州园林》为例,我是这样做的:整体感知,先欣赏苏州园林图片,然后回答:“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你觉得苏州园林就像……(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1)亭台轩榭的布局;(2)假山池沼的配合;(3)花草树木的映衬;(4)近景远景的层次;(5)角落的布置;(6)门窗的琢磨;(7)色彩的搭配。第三段: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第四段: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有什么特点?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第五段: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第六段: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明确: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小结: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节,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美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这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下面谈谈怎样写的问题。材料中所选课文大多采用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做了以下教学设计:“不看不知道,中国真奇妙。你到过哪些美丽的地方?欣赏图片,猜测何处名胜。今天我们到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去看一看,请同学们在这次游玩中,当一回老师的向导,好不好?”学生依平面图讲自己认为的路线,今天咱们看看黄传惕给我们什么样的参观路线。要领略故宫的建筑风格,一定要走出故宫。小组合作,试着画出方位词及故宫里表示地方的名词。(小组合作交流后,找同学在书上标出行踪路线,并在多媒体上演示,从而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这个教学设计并没有回避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而是把特征、说明顺序融入活动之中,通过导游路线,直接再现建筑物的主体布局,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从而认识课文的说明顺序,学会运用空间顺序来介绍建筑物。
《奇妙的克隆》一文先借助四个小标题来阅读,重点发现克隆奇妙在哪里,落实逻辑顺序。再读让学生重新概括四部分内容:克隆的含义、实验、发展、造福人类以及引发的思考。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逻辑规律。
至于说明方法的把握,《苏州园林》课后练习,提出了说明方法的掌握,《中国石拱桥》落实说明方法,尤其是举例子,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典型的例子,介绍了独拱石桥和联拱石桥。所以学这两篇课文后应进行一节说明方法答题模式训练课。如:举例子,具体说明;列数字,准确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分类别,清楚说明;引用说明,增强说服力。让学生跳读课文,从中找出说明方法并试着说明其作用,扎扎实实进行说明方法的训练。
总之,学习说明文要学习这种文体在表达时采用的手段,把文体知识灵活运用,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二中)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篇目多,研讨与练习份量重。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有课文30篇(不含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及附录),研讨与练习128道(不含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有些课文如《阿长与》研讨与练习多达4道。但稍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本套教材的习题设计科学,并有明显的弹性和层次性。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从实际出发,灵活加以运用,使它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一、借“研讨与练习”指示教学思路,组织教学
层次性是本套教材研讨与练习的显著特点。它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理解·分析”;二是“揣摩·运用”;三是“积累·联想”。这种设计既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又显示了教师组织教学的路径。教学的关键“在相机诱导”(叶圣陶语)。课后研讨与练习无疑是教师极好的诱导之“机”。教师从这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入手,往往能使学生循序渐进,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疑点,进而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领悟文章的真谛。如《故宫博物院》一文,我们可以借助课后研讨与练习将教学设计为“三步导读”。第一步,启发研读,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布置学生阅读课文,以圈、点、批、划促进思考,从而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三。通过这一步骤,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篇章结构便有了整体感知。第二步,探幽发微,深化理解。出示研讨与练、四后,学生精读课文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解答问题。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推敲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巧妙所在:方位词的准确、说明条理的清晰以及详略处理的恰当。这时水到渠成,学生便能顺利完成研讨与练习五,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消化。第三步,启发归纳,促进迁移。通过一、二两步,本文的训练要点均已得到落实,教师可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接着,布置学生自己解答研讨与练习六、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将课后研讨与练习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借此组织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研讨与练习”显示学习要点,启发自读
设计哪些问题,怎样设计,编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研讨与练习一般都是围绕单元及课文的训练要点设计的。导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它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要点。学生透过课后研讨与练习便能明确训练的重点所在。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学生解决这些充满“挑战性”的问题,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大大增强,而阅读的质量、训练的效果必然得到提高和强化。如《海燕》一文,学生由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就知晓了本文的两大训练要点:一是象征手法;二是排比和反问。阅读的目标明确后,学生便能有目的地精读文章,通过条分缕析,解答研讨与练习,深入理解“象征手法”的特征和“排比、反问”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研究探索,对研讨与练习的反复操练,也因此习得了自能读书的能力。
三、由“研讨与练习”提供训练内容,培养技能
这套教材设计了不少新颖的题型,涉及到读、写、听、说诸项能力的训练。读有默读、朗读、背诵……写有改写、仿写、缩写……听的内容丰富,如听读、听讲、听录音;说的形式多彩,如复述、讨论、讲故事。还安排了多项语文活动,如“读报单元”的办报竞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收集等等。设计如此多样的训练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由“枯坐听讲”而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入情入境地去学习。教师如能合理安排,巧妙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借助研讨与练习这个学以致用的转换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借“研讨与练习”介绍语文知识,丰富积累
课后研讨与练习涵盖了大量的语文知识。不必说汉语知识基本安排其中,也不必说修辞、标点之类知识大多由习题介绍,单就一般习题来说,其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读、写、听、说知识。如“中心句”、“支撑句”知识就安排在《敬业与乐业》与《大自然的语言》的研讨与练习之中。编者这样编排体现了张志公先生提出的“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与课文结合;使语文知识“好懂”、“管用”。因而,“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叶圣陶语)。
一、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引领阅读教学
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仍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如介绍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这种千课一面的程式化教学,漠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对阅读主体(学生)接受意识的研究、阅读心理机制的剖析,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个性、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而作者则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思想观点、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触发。当然,这里的阅读所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阅读,阅读过程主要是依靠个体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社会阅历来完成的,而教学状态下的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堂组织形式进行的群体阅读活动,除上述三者之外,还涉及阅读场景(特定时空、特定氛围)第四要素。阅读场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情绪调控和对文本的情景再现有着较大的影响,直接制约着阅读教学的成败。这一影响首先来自教师,来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课堂调控能力;其次来自学生,来自生生间的互动。由于课堂阅读处于一种群体的交流之中,更易激化情绪,诱发灵感,有利于阅读主体进入阅读的最佳状态。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境,组织问题,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是方法,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做好七步预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叶圣陶曾说:“预习实际是教师把学生领入读书殿堂,进入课文境界,开始阅读实践的第一步。”要使学生进入读书殿堂,必须做好预习的发动和指导工作,一般可按“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引导学生预习,具体来说,就是:
查:查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和写作风格等资料。必要时,由教师简介。
定:依据思想内容、单元训练重点、课文特点、课前预习提示、课后思考与练习五方面定学习目标。
找:找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用红笔标出,并设法记忆。
释: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词语及重点词语,并注意巩固。
分:理清作者思路,按一定的顺序分段、定段意。
结:归结课文主要内容,粗略了解作者写作目的及写作特点。
疑:列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经过这样的预习,达到生生间交流、师生间交流,在民主、和谐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学习知识,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阅读兴趣陡增,对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地熟悉,也加深了对课文信息的吸收。教师通过检查,获取学生预习信息,再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学的空白点,改进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的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阅读空间,追求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在教学中大胆地引导学生由读向述、唱、画、演、问、比、思、写等方式辐射,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从而使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空间,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场所,追求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读述结合。把学生自读课文与指导复述结合起来,即把朗读、默读、速读与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相结合。有时还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小小解说员、小记者等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型复述。如教学《故宫博物院》时,我把自由读、默读与详细复述、概括复述相结合,让学生当堂熟悉课文,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让学生当小导游,使其既熟悉课文语言,又激发学习兴趣。
2.读唱结合。把指导阅读理解同音乐演唱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领悟,提高理解能力。如在教学《黄河颂》一文,在运用朗读、读思、联想等方法的同时,让学生聆听、跟唱《黄河大合唱》,感受祖国山河之壮美、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3.读画结合。把读与绘画结合起来,在读中或学生自画、或教师画、或师生共画、或展示现成图画。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师生边读边画,画后对照诗文复述图意,再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复述图意。这样把抽象的语言变为形象的画面,用生动的画面来丰富课文的内容,强化想象,加深理解。
4.读演结合。把阅读和表演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如在《木兰诗》的教学中,可通过师生共演或学生自演来领会课文内容,体会语言之魅力。
5.读思结合。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及生活阅历加深认识,于思接千载、钩前联后中拓宽视野,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
6.读比结合。把阅读同比较相结合,在阅读中或换词比较或缩写后与原段相比较,或数篇课文相比较、或比较课文内容的相似点,或比较课文艺术手段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