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0: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判断句式
文言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而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用“……者,……也”“……者,……”“……,……也”“……者也”表判断
此为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其中“……者也”中“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也”是语气词,表示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②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副词“乃、则、即、皆、固、诚”和判断词“为、是、非”等表判断
其中,“是”在文言文中一般为指示代词,而非判断词,应特别注意;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的判断句是判断否定句。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
3.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由名词对名词进行判断。例如:
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这些特例有:①用判断句表比喻,如:夫鲁,齐之唇也(《左传》);②用判断句表因果,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用判断句表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二、否定句
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例如:
①距关,毋内诸侯。(司马迁《鸿门宴》)
②登高而呼,臂非加长也。(荀子《劝学》)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宾语也跟在现代汉语里一样,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强调宾语,也将其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句中常出现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摇(司马迁《鸿门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地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一言以蔽之”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一般必须有否定词如“不、未、毋、无、莫、弗”等。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值得注意的是,“相”表动作行为趋向于一方(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时,即使不是否定句,也要放在动词前面。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同样,“见”表受事者自己,有指代作用(指“我”),也要前置,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见谅”等。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之”“是”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来加强语气,无其他实际意义。(也有人认为“之”“是”是代词,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命是从、唯利是图。
(二)主谓倒装
1.表感叹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表疑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介词(于、乎、以)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荀子《劝学》)
③张良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意思。省略句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包括承前省(承前面的主语省略)、蒙后省(呼应下文省略)、对话省(在对话中省略)和自述省。例如:
①天下云集响应,(天下)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②(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④(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2.省略谓语
在特定情况下,谓语也可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例如: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省略宾语
省略宾语分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两种情况。例如:
①急击(之,代沛公)勿失(之,代机会)。(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代项羽)谋!(司马迁《鸿门宴》)
4.省略兼词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代蔺相如)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省略介词“于”“以”
①今以钟罄置(于)水中。(苏轼《石钟山记》)
②赐之(以)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五、疑问句式
在古代汉语中,疑问句一般借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的帮助而发出疑问,但有时也不用疑问词。疑问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奚等)的
①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2.用疑问语气词(乎、欤、耶、哉、诸、邪等)的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②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3.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用
①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又安敢毒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4.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不用
①然天子读书有几?(袁枚《黄生借书说》)
②倘汝有灵,可能告我?(袁枚《祭妹文》)
5.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分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受……于……”表被动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如: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见”“见……于……”表被动
在动词前加“见”字表被动,有时动词后面再加上“于”字,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需要注意的是,与“见”表被动的形式很相近的,诸如“见谅”“见教”等句式中的“见”,是指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不表被动。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为”读wèi,介词,在这里起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①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被”表被动
直接采用介词“被”表示被动,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意思一样,但是这种情况在古文中比较少见。例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其实就表被动。例如:
①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②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七、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或实词配合,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又叫凝固结构)。固定句式一般具有稳定的整体意义,翻译时不宜拆开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四种:
1.表陈述或判断的句式有:所以(……的原因);有所(有什么……),无所(没有什么……);有以(有什么可用来),无以(没有什么可用来);之谓、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2.表委婉的句式有:得无……乎(耶、邪)(该不会……吧);无(毋)乃……乎(恐怕……吧)。
3.表反问或疑问的句式有:不亦……乎(不是……吗);何(安、奚、恶)……为、何以……为(还用……做什么);如(奈、若)……何(把……怎么样),何如、何若(怎么样);岂……哉(欤、乎、乎哉)(难道……吗);(其)庸……乎(难道……吗)。
文言虚词在2006年的高考大纲中明确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则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就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十分重要。所以,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文言虚词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特点。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在汉语发展史上变化比实词大。例如一词多义:“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前者“之”为代词;后者“之”是用在主谓间的助词。又如 “舟摇摇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以”和“而”,作用完全相同,都为连词。
2. 明确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在个个落实的基础上,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3. 联系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虚词以实词为骨骼和支撑,是内容表达的传神之处,因此不能肢解词语,要在语境里体会理解。其次,还要明确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从近年来全国卷和各地高考试题题型来看,一般分为:判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选择题”,判别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混合型的“选择题”,正确理解和翻译句子中含有的虚词。此外,还有文言断句题型,即利用“之”“乎”“者”“也”“已”“焉”“哉”以及“矣”等来划分句子的意义单位。
【实战练习】
1.请写出下列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则: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
②“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则:______________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则:______________
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则:______________
⑤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则:______________
⑥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则:______________
⑦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则:______________
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则: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涉江》)以:______________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以:______________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以:______________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者。(《寡人之于国也》)以:______________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以:______________
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以:______________
⑦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以:______________
⑧是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以: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于:______________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于:______________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于:______________
④是故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于:______________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于:______________
⑦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于:______________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B.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C.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D.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5.指出下列“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之壮士,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B.①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C.①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共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D.①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②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齐桓晋文之事》)
6.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B.①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C.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D.①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原贾生列传》)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参考答案与解析】
1.①副词,就; ②连词,于是,就 ;③副词,就; ④表转折的连词,却; ⑤连词,于是,就;⑥连词,那么; ⑦副词,就; ⑧判断动词,就是。
2.①表修饰连词,不译; ②连词,来; ③动词,认为 ;④介词,按照 ;⑤连词,因为 ;⑥介词,因为; ⑦介词,凭 ;⑧介词,因为。
3.①介词,被 ;②介词,比; ③介词,对; ④介词,比; ⑤介词,比; ⑥介词,被 ;⑦介词,从; ⑧介词,在。
4.B ①乃,副词,“竟然”;②乃,副词,“于是,就”。(其余A、B、D三项中的“乃”字,全部为判断动词,意为“是”)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翻译: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
2、出自:汉 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选段: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来源:文章屋网 )
所谓词类活用,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甲类词临时用作了乙类词。这里强调一个“临时性”,不带有“永久性”。要想赢得备考的实效性和快捷性,笔者以为,同学们必须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和特点,这是备考的关键。
本文就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类活用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作些解说,希望有助于广大考生备考。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既不是使动,也不是意动,而是活用为一般动词。其规律如下:
1. 如果名词后紧挨着“之”、“我”等代词,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 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
句①中的名词“名”后紧挨着代词“之”,则“名”活用为动词“命名、给……命名”。句②中的名词“履”后紧挨着代词“我”,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给……穿鞋”。
2.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在构成主谓、动宾和动补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乃丹书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② 交广市鲑珍。(《孔雀东南飞》)
③ 沛公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句①中“陈胜王”为主谓关系,“王”活用为动词“称王”。句②中“市鲑珍”为动宾关系,“市”活用为“购买”。句③中“军霸上”为动补关系,“军”活用为“驻扎”。
3. 如果同一个名词叠用,其中一个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请以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勾践灭吴》)
②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答司马谏议书》)
句①中两个“女”字叠用,后一个“女”字活用为“做奴仆”。句②中两个“事”字叠用,前一个“事”字活用为“做”。
4. 如果名词后有介词短语,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句①中名词“质”后有介词短语“于齐”,“质”活用为动词“做人质”。句②中名词“舍”后有介词短语“于其址”,“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5. 如果名词前有副词或助动词,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曹刿论战》)
②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①中名词前有副词“弗”,则“福”活用为动词“保佑”。句②中名词前有助动词“欲”,则“刃”活用为动词“杀”。
6. 如果名词前有代词“所”字,或者名词后有代词“者”字,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句①中名词前有代词“所”字,“罾”活用为动词“用渔网捕到”。句②中名词后有代词“者”字,“侯”活用为动词“封侯”。
7. 名词依靠连词“而”跟动词连接在一起,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
“墓”依靠连词“而”跟动词“葬”连接在一起,“墓”活用为动词“修墓”。
8.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或小谓语)的中心语。如: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东”,方位名词做谓语中心语,活用为动词“向东进军”。
二、 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是指名词活用为副词作谓语中心语的状语(有些古汉语专家认为名词可直接作状语,不必活用,本文未持此观点)。它对谓语中心语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如:
①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翼”,表示比喻,译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②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隶”,表示待人态度,译为“像对待仆役一样”。
③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笼”,表示工具,译为“用笼子”。
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日”,表示时间,译为“每天”。
⑤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表示处所,译为“在朝堂上”。
⑥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西”,表示方位,译为“向西”。
⑦ 沛公……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步”、“间”,是名词作状语的一般用法,分别译为“徒步”、“从小路”。
三、 使动用法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均有使动用法。凡活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意思的,就是使动用法。它带有客观性的特点。如:
①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项羽本纪》)
这是把名词“王”放在宾语“之”前充当动词,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可译作“使……为王”。
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这是把形容词“弱”放在及物动词的位置上,让它带上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作“使……削弱”。
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复杂,它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动作,可分为两类: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如:
③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鸣”是不及物动词,本不带宾语,这里带上了宾语“之”(省略),就变成了使动用法,可译作“让……发出声响”。
④ 单于愈益欲降之。(《苏武传》)
“降”是及物动词,本可以带宾语,但句意并非说单于要投降苏武,而是要使苏武投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上下语境去判断。
四、 意动用法
名词和形容词有意动用法,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凡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做什么意思的,就是意动用法。它带有主观性的特点。如:
①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这是把名词“侣”、“友”放在宾语前充当动词,它们把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可译作“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②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
这是把形容词“奇”放在及物动词的位置上,让它带上宾语,表示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作“认为……奇特”。
五、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时均做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如:
①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动词活用为名词,做主语中心语,译为“到的人”。
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观”,动词活用为名词,做宾语中心语,译为“景象”。
③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小”、“大”,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做主语,分别译为“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④ 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做宾语中心语,译为“俊杰”。
六、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这种活用都是做谓语中心语。如:
① 大王必欲急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译作“逼迫”。
②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亲”、“远”,分别译作“亲近”、“疏远”。
七、 动词的为动用法
就是动词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实行某一动作。其翻译格式为:“为……”、“对……”。如:
①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死”,可译作“为……而死”。
②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
“泣”,可译作“对……哭泣(流泪)”。
八、 数词的活用
(一) 数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对主语起说明作用,或者表示人或事物的变化。如:
① 女也不爽,二三其德。(《氓》)
“二三”,可译作“使……二三”,即“不专一”、“变化多次”等。
②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一”,可译作“统一”。
(二) 数词也可以活用为副词。如:
①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一”,译作“全、都”,做状语。
②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说为:“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句式。”所谓“理解”是指能辨认出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知道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所谓“用法”就是指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式。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及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句式内容考查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该考点仍然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③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以倒装句和省略句为主。
【知识汇总】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或用“非”来表否定判断。如“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⑤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 被动句
常见文言文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即①用“于”“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④用“被”表被动,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⑤没有被动标志,语意上表被动,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 倒装句
1. 宾语前置
常见的宾语前置有如下形式: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往往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有宾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宾语往往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2. 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如“今战士还者”(《赤壁之战》);②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③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 状语后置
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动+以+宾”的形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动+于(乎,相当于‘于’)+宾”的形式,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③“形+于+宾”的形式,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像这些“以”“于”等介词构成的状语在翻译时大都要置于动词前。
4. 主谓倒装
为了突出谓语,使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四、 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主要有四种: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③省略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题讲解】
例1 判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古砚说》)
误译 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 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解释为“这”,“非”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译成“……不是……”的格式。
答案 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2 被动句:“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中古文言》)
误译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解析 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语意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出被动关系。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它往往是一个赋分点。
答案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3 宾语前置句:“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冉氏烹狗记》)
误译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解析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答案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4 定语后置句:“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 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解析 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 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例5 状语后置句:“力不足,死焉,职也。”(《杨烈妇传》)
误译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解析 此句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死焉”即“死于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可译为“死在这里”或“死在这件事上”。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大多要提到谓语前面。
答案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例6 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误译 在哪里呢,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
解析 “安在”在句中做谓语成分,被前置了,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到主语之后。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成“主语+谓语”式。
答案 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在哪里呢!
例7 省略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 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解析 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补出来。在翻译省略句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些需要补出的省略的成分也是高考文言考查的一个采分点。
答案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方法归纳】
1. 借助语法分析
准确地理解句式,离不开对该句的语法分析(主要是主谓宾的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①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主要是动词)。②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主语是受动者,句子就是被动句;状语是名词,为词类活用作状语;不见主语是省略主语。③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及物动词后无对象,可能是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可能省略了介词“于”或者是使动用法;后面紧跟“介词+名词(代词)”,可能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2. 抓住语言标志
文言句式常有标志词,可参照前面的“知识汇总”部分。要抓住各种句式的实质,掌握规律,学得扎实、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扬公则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3)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4)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作者:叶有德,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考点分析】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说为:“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句式。”所谓“理解”是指能辨认出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知道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所谓“用法”就是指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式。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及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句式内容考查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该考点仍然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③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以倒装句和省略句为主。
【知识汇总】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或用“非”来表否定判断。如“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⑤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 被动句
常见文言文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即①用“于”“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④用“被”表被动,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⑤没有被动标志,语意上表被动,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 倒装句
1. 宾语前置
常见的宾语前置有如下形式: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往往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有宾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宾语往往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2. 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如“今战士还者”(《赤壁之战》);②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③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 状语后置
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动+以+宾”的形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动+于(乎,相当于‘于’)+宾”的形式,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③“形+于+宾”的形式,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像这些“以”“于”等介词构成的状语在翻译时大都要置于动词前。
4. 主谓倒装
为了突出谓语,使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四、 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主要有四种: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③省略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题讲解】
例1 判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古砚说》)
误译 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 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解释为“这”,“非”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译成“……不是……”的格式。
答案 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2 被动句:“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中古文言》)
误译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解析 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语意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出被动关系。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它往往是一个赋分点。
答案 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3 宾语前置句:“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冉氏烹狗记》)
误译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解析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答案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4 定语后置句:“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 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解析 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 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例5 状语后置句:“力不足,死焉,职也。”(《杨烈妇传》)
误译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解析 此句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死焉”即“死于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可译为“死在这里”或“死在这件事上”。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大多要提到谓语前面。
答案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例6 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误译 在哪里呢,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
解析 “安在”在句中做谓语成分,被前置了,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到主语之后。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成“主语+谓语”式。
答案 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在哪里呢!
例7 省略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 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解析 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补出来。在翻译省略句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些需要补出的省略的成分也是高考文言考查的一个采分点。
答案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方法归纳】
1. 借助语法分析
准确地理解句式,离不开对该句的语法分析(主要是主谓宾的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①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主要是动词)。②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主语是受动者,句子就是被动句;状语是名词,为词类活用作状语;不见主语是省略主语。③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及物动词后无对象,可能是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可能省略了介词“于”或者是使动用法;后面紧跟“介词+名词(代词)”,可能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2. 抓住语言标志
文言句式常有标志词,可参照前面的“知识汇总”部分。要抓住各种句式的实质,掌握规律,学得扎实、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扬公则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3)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4)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第一组的同学们正在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学生甲率先站起来,很有礼貌地说,我代表我们“斗破苍穹”组给大家朗诵《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前三段……他的朗诵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有板有眼,抑扬顿挫,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学生甲为“斗破苍穹”组的精彩展示开了一个好头。学生乙信心倍增,她号召全体同学拿出红笔,和她一起画出这三段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语言现象,并对各类现象分别作了详细而准确的解释,同学们也用掌声肯定了她。学生丙毫不示弱,他不光带领同学们把这三段中的五个特殊句式用红笔画了出来,而且能对“求人可使报秦者”这个同学们理解起来较难的句子作了详尽的分析,他同样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学生丁慢腾腾地站起来,慢悠悠地说,请同学们拿出黑笔跟我来。等同学们拿起了黑笔,她的语速陡然快了起来,她一口气指出了这三段文章中的15个重点实词、虚词,并且着重讲了“遗”“易”“报”三个词的意义用法。以“报”为例,她说“报”做动词时,有以下几个意思:①本义:断狱,判决罪人;②报答,报酬。如,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③报告,答复。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记》);④报复。同学们没有想到 “斗破苍穹”给他们归纳补充了这么多的知识,更没有想到的是,“斗破苍穹”在解释这些词语的时候还能尽量地在已经学过的文章中找到注脚,帮同学们将新旧知识串连起来,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方式,使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了。师生为之倾倒。学生戊趁热打铁,很流利地将这三段文字翻译了一遍。学生己顺势将这三段的内容作了归纳。
这个精彩片断有以下看点:
一.学生从“宾语”变成“主语”
学生一旦真正从“宾语”变成“主语”,从受动者变为主动者,从客体变成主体,那架势绝不亚于农奴翻身得了解放。小组探究时他们(“斗破苍穹”)的那个闹啊,简直要把教室掀翻!学生甲擅长朗诵,“刷”地一下五个人十道目光投向了他,紧接着五根手指也指向了他,学生甲兴奋得涨红了脸。仿佛是领了圣旨,私下里他把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滚瓜烂熟。然后他们一起站起来探究《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三段:⒈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语言现象;⒉特殊句式;⒊重点实词虚词;⒋课文翻译;⒌内容概括。讨论的声音一个赛似一个,声浪重重地扑打在屋顶和四周的墙壁上。在探讨实词虚词时,他们感觉到对“者”“为”“伐”“拜”“以”“于”“令”“遗”“易”“徒”“见”“报”等词的意思还拿不准,于是他们分工协作,每人查两个字,查后交流,各人将这些词的意思记在各自的笔记本上。最后乙丙丁戊己五个同学瓜分了以上五项内容,这样,“斗破苍穹”组的六个同学都拿到了要展示的内容。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个人的荣耀,他们个个铆足了劲,把自己要展示的内容准备了又准备,完善了又完善,做足了功课。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描述的那精彩的一幕。
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展示,对要掌握的内容,学生无疑是学会了。不仅是学会了,而且是会学了。他们知道了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东西,他们更为清楚地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勤读书,勤查工具书,勤积累。“经验在经历中体验”,杜威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思维力、生成力和表达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展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尊重,让每个教师都能明白“没有一个小孩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每一个生命在这里都精妙绝伦,所以,这里洋溢着生命的气息;这里氤氲着快乐,缭绕着幸福。
二.教师是通往天国的引路人
天国,世人都没有见过,但谁都说那里充满了快乐。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不快乐,我们的教师没有把我们的学生引向天国。是教师没有尽职吗?不是!他们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呢!是教师没有才华吗?不是!他们才高八斗、才情万丈呢!那是因为什么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的教师有十八般武艺,却常常只使用了一个招数――讲。我觉得“讲”本身是一个不错的授课方式,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将“讲”这种授课方式使用到了极致,以致于我们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讲得厌学逃课,还沉溺在所谓的“讲”的艺术中,自顾自地飞沫四溅地讲。“讲”失去了意义,走向了反面。日过千言不损自伤,“讲”也伤害到了我们教师自己,不少教师年纪轻轻的都已患上了严重的咽喉病。既然如此,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试着换一个招数呢?再者学习,顾名思义学而习,学习显然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个人行为,因此,教师纵然是讲得天花乱坠,只要是学生的注意力流失了,教师的讲就是无效的。那么,怎样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精彩的教学片断吧!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学生学会了朗读,学会了翻译,明白了文章的内容,教师还需要从“课文的朗读”讲到“课文内容的分析”吗?还需要逐字逐句逐段地给学生翻译课文吗?“教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教,学会老师不会的”,这样,只有这样,学生对课堂要学的东西才会感兴趣。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教代替学永远无法让学生学会。那么,这节课我这个教师都干了些什么呢?我在调控,以调控控制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我在纠错,以纠错实现落实;我在点拨,以点拨实现提升;我在激励,以激励持续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整节课我讲话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0分钟,在余下的30分钟里,学生这个主角在展示,在表演,在收获,在狂欢。
教师是干什么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和调控者,代表着一个教育者的生命姿势。教师是通往天国的引路人。
一、结合语境推断法
确定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最重要的是结合语境来推断。《考试说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要求特别提出“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可见语境的重要性。所谓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词语所在的句子本身(内部语境)和词语所处的上下文(外部语境)。文章阅读讲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对某个词语的解释要结合句子及段落篇章的意思来进行。
例如2013年天津卷《姚敬恒先生事略》第9题B项“访以海上事”,解释“访”为“询问”,是否正确呢?我们就可以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前句“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是说(姚敬恒)曾经出游到闽地,闽督姚公盛请他做客;下文姚敬恒谈了自己的看法,让姚公盛点头同意。结合这两处语境,可以推断“访”解释为“询问”完全正确。
二、成语佐证推断法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许多文言实词的意义可以在成语中找到佐证,所以在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所学课文中有很多。例如: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3)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廉颇蔺相如列传》)
(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1)句中的“彰”字,可借助成语“欲盖弥彰”中的“彰”字来推断,“欲盖弥彰”中的“彰”为“清楚”之意,那么此句中的“彰”字也可用“清楚”试解。(2)句中的“易”可据成语“移风易俗”而解释为“改变”。(3)句中的“倨”字,可借助成语“前倨后恭”推断出是“傲慢”的意思。(4)句中的“克”可由成语“克勤克俭”推知是“能够”之意。
2013年广东卷《宋史·张咏传》第5题C项“不痛绳之”解释“绳”为“捆绑”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绳之以法”的“绳”推断其意义是“约束,制裁”,“不痛绳之”意思是“不严厉地制裁他们”,进而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就是C项。
三、根据结构推断法
古人为文,喜作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前后句位置相同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根据这一规律,可以通过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断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由“疾痛”(病字头)和“惨怛”(竖心旁)并列而成且二字意义相近,那么就可以推断“劳苦倦极”是由“劳苦”和“倦极”并列的,二字意义也相近,“极”就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极点”来解释,应该与“倦”同义。
即便是一个短语,我们也可以根据其结构进行推断。例如“文过饰非”,“文过”与“饰非”结构相同,“过”与“非”义同,我们可以根据“饰”推断“文”是“掩饰”的意思。2013年安徽卷《史记·南越前传》第4题C项“人众车舆”,解释“舆”为“众多”,是正确的,因为“人众”与“车舆”结构相同,由“众”可以推知“舆”的词义。
四、联系旧知推断法
所谓联系旧知推断法,就是通过联系课本中学过的实词来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大多能在课本中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既要牢固掌握所学文言实词的意义,又要善于联想,根据学过的知识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所要理解的文言实词的意义。
2013年湖北卷和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都考到了“诣”字,该字有“到,往”和“拜访”二义,中学教材都已学过,前者见《指南录后序》“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句,后者见《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句,因而我们可以推断湖北卷第9题D项“明日当诣政事堂”(诣:前往)、湖南卷第5题D项“则非亮先诣备”(诣:谒见)都是正确选项;再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李揆传》第4题B项:“少聪敏好学,善属文”,解释“属”为“撰写”,我们可以联系《屈原列传》中的“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一句,推断是正确选项。
五、确定词性推断法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再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这就涉及词类活用的问题。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的特有现象,有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等。
例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沛公”是人名,“霸上”是地名,“军”是名词,此句缺少谓语动词,我们就可以推断“军”这里用作动词,“驻军,驻扎”意。又如《狼》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一犬坐于前”,不能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因为“犬”不是文中出现的对象,《狼》一文中出现的对象只有屠夫和两只狼。因此这里“犬”就成了状语,具有了副词的性质,译为“像犬一样”。
2013年湖南卷第5题A项“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解释“次”为“驻军”。“次”在古文中有此义项,如《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但是在“亮知荆州次当受敌”句中并非此义,因为从句子看,“次”充当“当受敌”的状语,有“依次”意,如同《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之“次”。
六、是否通假推断法
如果一个文言词汇无法从它本身去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是不是通假字。如《鸿门宴》中的“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的意思是“跳蚤”,如按此义代入文句,就无法理解。结合句意思考,这应是读音相同的通假字,通“早”字。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详”解释成“详细”不通,原来“详”是通假字,通“佯”,“假装”的意思。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自主合作式学习 研究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自主合作式学习概述
1.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教材比重、课时安排,还是从高考分值而言,文言文都在语文中占有极大比重。而通过学习文言文,中学生不但可以增强现代汉语的涵养,传承传统的民族文化,而且还能提升个人修养,促进个性发展。
然而,虽然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教学现状并不理想。经过调查研究可见,目前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存在偏差,主要是为了考试,有一定功利性。在对待文言文的态度上,大多数学生较为被动。此外,部分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于文言文缺乏兴趣。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中学文言文教学亟需进行改革创新。
2.自主合作式学习概述。自主式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和师主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指导下进行自觉独立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合作式学习主要是指在班级内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并提供学习任务,促进小组为实现目标进行学习研究的一种学习模式。自主与合作式学习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只有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不断自学,并互通有无,提升学习能力。
目前,就中学文言文教学而言,自主合作式学习主要有三种形式:课前延伸,布置课文学习前的预习任务;课内探究,即通过检查预习、合作探究与交流、巩固检测等多种形式,在课堂内对文言文进行巩固;课后提升,通过复习文本内容并拓展文本,实现对文言文知识的提升。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自主合作式学习的具体实施
1.中学文言文教学自主合作式学习的实施前提。在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自主合作式学习之中,应对其相关实施前提加以确定。首先,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其次,在文言文教学之中,巧妙地设计导语。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传》时引导学生思考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的地位变化,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介绍文言文的相关背景,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介绍“秦晋围郑”这一故事,促进学生对当时战争形势的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在《鸿门宴》教学中播放相关影片片段,营造教学氛围。再次,教师在自主合作式学习中还应积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成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文言文学习目标,使课堂形式从传统的单向活动转变为多向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的顺利实施。
2.中学文言文教学自主合作式学习的实施过程。在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自主合作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付出努力。
教师应该将自主学习视为重要关键。通过指导学生准备一系列文言文学习的工具书,例如《古代汉语词典》等,并指导其正确使用工具书,提升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提升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确定以下学习目标:解释重点词语;初步翻译课文;标注自学时的疑问等。学生还可以尝试独立翻译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
3.中学文言文教学自主合作式学习的相关要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之中,其自主合作式的学习还有一定要求,如文言文学习的衔接、诵读教学以及“文”与“言”的统一等。
在文言文学习的衔接方面,教师应采取一定措施,从教学方法、教材和相关知识迁移能力等方面促进中学文言文的衔接。在寻找教材中,教师应主动选择教材内容相对一致的课程版本。在知识迁移方面,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其能触类旁通。例如在初中课文《陋室铭》译文中“何陋之有?”一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进而可以引申到高中课文《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等类似的宾语前置句中。
在文言文的诵读教学方面,教师应加以重视。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阅读、著名篇章背诵等,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例如在诵读《劝学》一文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标记疑问点,从而为课堂中的学习预设疑问,提升听课质量。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后,引导学生研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丰富学生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思考。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必须理解文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
一、文言判断句特点及翻译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文言判断句的特点是主语和谓语直接相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文言里的“是”多作代词),而是借助语气词,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的。文言判断句主要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一)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1.用“……者,……也”的。(者,表停顿;也,表判断。翻译时,“者”和“也”都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上“是”。)
例如:(1)夺项王天下,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鸿门宴》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师说》
2.单用“者”或“也”的 。(“者”和“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
――《游褒禅山记》
(4)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粮食,是君王治天下用处最大的,是政治上的根本事务。)
――晁错《论贵粟疏》
(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项脊轩志》
(6)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力量雄厚了,就是您秦国力量的削弱。)
――《烛之武退秦师》
(7)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石钟山记》
3.句尾用“者也”的。(“者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例如:
(8)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爱莲说》
(9)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很会说话的人。)
――《晏子使楚》
(二)用副词“乃”“则”“即”“皆”“系”等表示判断,有的还要用语气助词来加强判断。判断句中的“乃”“则”“即”“皆”等副词,皆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只是”。
例如:(10)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汉书・谷永传》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岳阳楼记》
(12)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军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13)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我侯嬴只是东门的守门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
(14)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态的……)
――《病梅馆记》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论语・为政》
(1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你是一只忘恩负义的狼,一旦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
――《红楼梦》
(三)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判断句中的“为”也兼有系词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如:(1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现在墓中安葬的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五人墓碑记》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家正像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鸿门宴》
(四)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判断句中的“非”也兼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不是”。这是“非”的最常见的用法。
例如:(19)拾视之,非字而画。(拾起纸片一看,上面不是字而是画。)
――《促织》
(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六国论》
(五)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例如:
(2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桃花源记》
(2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在偏僻边远的州郡……)
――《赤壁之战》
(六)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动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翻译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23)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豪杰。)
――《赤壁之战》
(24)秦,虎狼之国。(秦国是虎狼似的国家。)
――《屈原列传》
(2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鸿门宴》
二、文言疑问句特点及翻译
文言疑问句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主要区别,一是疑问词不同,一是语序的不同。文言疑问句一般都含有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语气副词,但所用的疑问语气词和现代汉语疑问句全不相同,所用的疑问代词、语气副词、固定结构,除个别的,也不相同。文言疑问句的翻译一定要把语气译出。文言表示疑问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单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恶等)。
例如:(1)座中泣下谁最多?(在座的人中谁落泪最多?)
――《琵琶行》
(2)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给这好郎君,以后你想怎么办?)
――《孔雀东南飞》
(3)吾子其曷归?(您大约什么时候回去呢?)
――《左传・昭公元年》
(4)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然明对子产说:“为什么不把乡校毁掉?”子产说:“为什么?”)
――《新序・杂事》
(5)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呢?”)
――《鸿门宴》
(6)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师说》
(7)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愚公移山》
(8)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懂得您的用意呢?)
――《齐桓晋文之事》
(二)单用疑问语气词(乎、欤(与)、耶(邪)、哉、诸等)。
例如:(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断定它有或没有,可以吗?)
――《石钟山记》
(10)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何况那些在乡间没有名气的人呢?)
――《五人墓碑记》
(1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割地贿赂秦国吗?)
――《六国论》
(1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这种程度啊!)
――《病梅馆记》
(1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给庄子,有这回事吗?)
――《庄暴见孟子》
(三)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4)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玉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季氏将伐颛臾》
(15)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五人墓碑记》
(16)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是什么原因呢?)
――《石钟山记》
(17)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现在越国已经降服了,您还有什么要求呢?)
――《勾践灭吴》
(四)语气副词与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8)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难道王侯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触龙说赵太后》
(1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如今您的恩惠足以达到鸟兽身上,而功德却到不了老百姓身上,又为什么呢?)
――《齐桓晋文之事》
(20)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师说》
(五)单用否定词。
例如:(2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了,还那么能吃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用固定结构。
例如:(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不也很愉快吗?)
――《论语・学而》
(2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盗吗?)
――《晏子使楚》
(25)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任随心意决定去留?)
――《归去来兮辞》
(2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季氏将伐颛臾》
(27)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为什么一定要君王劳神费心,代行百官的职责呢?)
――《谏太宗十思疏》
三、文言被动句特点及翻译
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在文言文中有“遭受”的意思。其句式的实质是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被动句的翻译一定要把有关对应的词语译为“被”。文言被动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构成方式。常见的有如下形式。
(一)“于”字式
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例如:(1)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那么,现在那些达官贵人,一旦犯了罪要受到惩罚,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所收留……)
――《五人墓碑记》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过,又不被时下所约束,来向我学习。)
――《师说》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往往是由细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伶官传序》
(4)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然而军队被陈涉打败,土地被姓刘的人夺走。)
――《汉书・贾谊传》
(二)“为”字式
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伶官传序》
(6)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鸿门宴》
(7)今为速往,恐为操所先。(现在如不赶快前往,恐怕就会被曹操抢先。)
――《赤壁之战》
(8)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别人杀害。)
――《信陵君窃符救赵》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做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鸿门宴》
(三)“见(受)”式
用“见”“见(受)……于……”表示被动。例如:(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而被猜疑,忠诚却遭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屈原列传》
(11)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众人都昏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屈原列传》
(12)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地被有道德修养的人取笑。)
――《庄子・秋水》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来受别人的控制。)
――《赤壁之战》
(四)“被”字式
用介词“被”表示被动,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我还记得周先生被捕,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五人墓碑记》
(1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成为过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无标志式
动词本身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含被动意味。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邯郸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
――《六国论》
(1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
――《屈原列传》
四、文言省略句特点及翻译
句子中省略某些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为多见,而且有些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里也经常被省略。其句式的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今译时,应联系上下文补出。文言省略句有以下六种情形。
(一)省略主语,括号内为省略的词语,下同。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永州的郊外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有白色的花纹,碰过的草木,全部都会死去。)
――《捕蛇者说》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对张良说:“……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
――《鸿门宴》
(3)(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经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书,亲手抄录,定好日期按时归还……抄录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人家……)
――《送东阳马生序》
(4)(曹刿)问:“(公)何以哉?”公曰:“衣食所安,(寡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问:“(您)凭什么条件作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曹刿论战》
例(1)承前省;例(2)蒙后省;例(3)自述中省略;例(4)对话中省略。
(二)省略谓语动词。
例如:(5)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士兵的勇气便会减弱,第三次士兵的勇气就会消失了。)
――《曹刿论战》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在中间,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加以学习,他们的缺点而及时改正。)
――《论语・述而》
(7)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老臣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上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8)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子丹到荆轲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六国论》
例(5)、例(6)、例(7)省略谓语动词;例(8)省略动词短语。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例如:(9)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尉官拔出宝剑,吴广奋起,夺过杀死尉官。)
――《陈涉世家》
(10)每字为一印,火烧(之)令(之)坚。(注:“令”省略兼语)(每个字做成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坚固。)
――《活板》
(1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项王说:“真是壮士!给他一杯酒。”于是左右就给一大杯酒。)
――《鸿门宴》
2.省略介词宾语。
例如:(12)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小子不值得同共谋大事。)
――《鸿门宴》
(13)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这个渔人一件一件地向详细说了听到的事情。)
――《桃花源记》
(14)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相如拿着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准备拿往柱子上撞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为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例如:(15)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杞子从郑国派向秦国报告。)
――《之战》
(16)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希望让能补充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
――《触龙说赵太后》
(1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回到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例如:(18)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鸿门宴》
(19)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现在把钟磬放水里。)
――《石钟山记》
(2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非心服也。(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的原因,被他的军威所迫罢了。)
――《赤壁之战》
(21)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一百金把它买到。)
――《荆轲刺秦王》
(22)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有时早上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江陵。)
――《三峡》
(六)省略分句。
例如:(23)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于己为有悔。(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游褒禅山记》
五、文言变式句特点及翻译
所谓变式句(又叫倒装句),是比较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有些句子的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其句式的实质是文言里的句子中的成分出现了倒置现象。今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要求翻译。文言句式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四种。
(一)主语后置(或曰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例如:(1)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愚公移山》
(2)甚矣哉为欺也!(做这种骗人的事太过分了啊!)
――《卖柑者言》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即“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3)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石钟山记》
(4)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天气很冷,砚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能放松抄写工作。)
――《送东阳马生序》
(5)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寡人之于国也》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即“疑问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7)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鸿门宴》
(8)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鸿门宴》
(9)子何恃而往?(您凭什么前往呢?)
――《为学》
c.通过“之”或“是”(即“宾语+之或是+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懂文章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师说》
(11)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烛之武退秦师》
(12)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是说我啊。)
――《庄子・秋水》
(1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次出兵难道是为我吗?为的是继承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
――《左传・僖公四年》
(14)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
――《季氏将伐颛臾》
(15)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只要推举出有才能的人,我得到就重用他们。)
――曹操《求贤令》
2.介词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即“疑问代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6)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
(17)不然,籍何以至此?(不是这样的话,我凭什么误会到这种地步呢?)
――《鸿门宴》
b.非疑问句中,“以”有宾语(即“名词或数量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8)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怒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吧。)
――《诗经・氓》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论语・为政》
c.方位词,作介词的宾语(即“方位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20)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限制性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而修饰性的定语常放在中心词之后,后者则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都有词语作标志。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四种格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带领能的三个子孙。)
――《愚公移山》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想找个的人,也没有找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的石头,到处都是。)
――《石钟山记》
2.“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的官员,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五人墓碑记》
3.“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例如:(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的庙堂[指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老百姓,处在的江湖 [指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
――《岳阳楼记》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的爪牙,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心专一[的缘故]。)
――《荀子・劝学》
4.“中心词+数词(或数量词)”的格式。
例如:(7)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于是替长安君配备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触龙说赵太后》
(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刀和箭头,用它铸成金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过秦论》
(9)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的四周有十几亩土地,院子里还有草屋。)
――《归园田居》
(四)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或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大多放在动词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都要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因此称它为“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介词结构“于……”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少数则只能作。
例如:(1)青,取之,而青……(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更青……)
――《荀子・劝学》
(2)得双石……([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石钟山记》
(3)人固有一死,或重,或轻。(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有的人死得。或译为“人总有一死,有的重,有的轻”)
――《报任安书》
(4)公与之乘,战。(庄公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交战。)
――《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乎……”后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如:(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荀子・劝学》
(6)生,其闻道也固先,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老师。)
――《师说》
例(6)“乎吾前”也可译为:在我前面出生的人,而句中的“乎吾”今译时只能作状语,不能作补语。
3.介词结构“以……”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如:(7)为坛而盟,祭。(筑起高台盟誓,[用尉官的头]作祭品。)
――《陈涉世家》
(8)掭,不出。([用尖草]搅动,蟋蟀仍不出来。)
――《促织》
【备考训练】
一、文言判断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的正确解释()
A.这个人一定有利用我来欺骗陛下的意图。
B.这个人一定有认为我欺骗陛下的想法。
C.这一定是有人利用我来欺骗陛下。
D.这一定是有人认为我欺骗陛下。
2.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②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政。
③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④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烈(注,人名)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汉书・疏广传》)
3.从令纵敌,非良将也。(《三国志・曹彰传》)
4.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北史・裴侠传》)
5.闻太子所欲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庄子・说剑》)
二、文言疑问句练习
(一)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①?”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②”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
2.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桀(夏桀)其孰为此?
2.何谓得之于心?(元好问《射说》)
3.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使尧在上,咎繇(人名,法官)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刘向《说苑・理政》)
5.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宋史・徐责力传》)
6.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庄子・说剑》)
7.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唐・孙樵《书褒城驿壁》)
三、文言被动句练习
(一)选择题。
1.“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的正确译文是()
A.然而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B.然而却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政治不好。
C.然而那些地方能够被兼并,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D.然而却能够兼并那些地方,说明魏国的政治不好。
2.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一项是()
A.过北郭骚之门而辞。B.造于君庭。
C.齐必侵矣。D.请而反之。
(二)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鸠,同“纠”,聚集)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刘向《说苑・理政》)
3.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使力也。(《汉书・丙吉传》)
4.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5.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后汉书・朱晖传》)
四、文言省略句练习
(一)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
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2.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3.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4.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二)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魏泰《东轩笔记》)
2.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五、文言变式句练习
(一)选择题。
1.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2.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D.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与“后有老父遗剑于路”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死生,昼夜事也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石之铿然有声者D.刑戮是甘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3.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4.不识吾子奚以知之。(《孔子家语・颜回》)
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苏轼《放鹤亭记》)
7.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 困难 命题 复习策略
一、高职文言文阅读,学生困难重重
1.畏难心理作祟
多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具有畏难心理,在阅读短文过程中,常常一遇到个别难以理解或冷僻的字句就会放弃对下文的阅读。尤其是篇幅稍长的文言文,有的学生因缺乏自信干脆放弃阅读,在没有阅读选文的前提下盲目答题,翻译基本忽略不计,因而文言文失分严重,得分情况参差不齐。
2.基本语法空白
学生缺乏应有的基本的语法常识,不知词性,不知句子成分,不懂句子层次及前后关系,这些直接影响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理解与掌握,成为文言实词与特殊句式积累与解题的一大软肋。
3.文言基础薄弱
学生对课内文言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更不会将课内文言知识迁移应用于课外语段阅读与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缺失,也有碍于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4.解题技巧缺乏
解题时,不少学生没有充分利用题干信息,以及各题题干与选项之间所隐含的联系,没有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也同样造成了解题困惑。其实题干中对短文内容的提示、分析,仔细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原文。
二、高职文言文阅读,命题有迹可循
近年来,高职文言文命题已形成一定的规律,命题奉行一条基本原则:选文多为人物传记,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命题并不难,考查的知识范围多与课内文言知识相关,有据可循,并非大海捞针,无据可依。四题选择加一题翻译的题型近些年未曾有变。以近3年的浙江省高职语文命题为例:
第一小题,内容多为实词解释,实词源自选文,难度不大,个别字词学生较为“眼熟”,用法可以参考课内文言实词的词义用法。
第二小题,一般考查虚词用法(12个虚词:而、乎、乃、其、以、于、则、之、者、且、所、为),题中选项的例句一半来自语段,另一半则是来源于课文内的虚词用法较典型的句子,近3年“以”“于”的用法每年都考,其次是“为”“其”“之”“而”的用法。课内典型例句多来自《师说》、《游褒禅山记》、《六国论》、《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过秦论》、《劝学》。近3年虚词考查如下表:
最后一题翻译,所选句子多是特殊句式:省略句和倒装句最为常见,或者是含有典型的特殊用法的字句。有一定难度,是最容易失分的一题。
其余两题多在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文意理解上做文章,难度不大。
综上所述,近3年的具体命题形式可以下表来概括:
三、高职文言文阅读,复习实用策略
1.高职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还得立足于课内文言文篇目的复习,以课内文言文复习为基点,以点带面向课外拓展。课内文言文复习,高教版教材可与人教版的教材相结合。如《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与《鸿门宴》,是人教版教材的重点篇目,但在高教版教材中是非重点科目,且在平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是被忽略的,这样的篇目要作补充复习。类似的篇目还有《师说》、《游褒禅山记》、《六国论》、《左忠毅公逸事》等。如果这些篇目不作补充复习,会增加实词解释与虚词用法的解题难度。
2.课内文言文复习重在字词特殊用法特殊句式的识记与应用。文言基础差是高职学生的通病,但复习时间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去细讲老师自己所摸索出来的上述重点篇目,也不可能从基本语法常识开始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即便可能也不一定有明显的效果。高职复习毕竟不同于新课讲授,不妨采用比较“实在”的方式,追求学生识记与应用的实效。因而课内文言文复习可以基本遵循这么一条常规:课内文言知识点梳理归纳(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外识记知识点――以练习形式检测学生识记效果――相关课外语段阅读练习(加强学生将已识记的知识点迁移应用于课外语段阅读的能力)。方法并不新颖,但对付考试比较实用。
一、坚持两个原则,体现考纲精神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即按照原文次序,对号入座,字字落实,不讲大概意思;所谓意译,就是在忠实于原文大意的前提下,根据语境,灵活翻译和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考纲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原则。
例: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译文一)我听到庖丁的话,获得了养生的道理啊!(译文二)我听到庖丁的话,从中获得了养生的道理啊!
译文一和译文二的区别在于对句末“焉”的翻译。这里“焉”既是句末语气词,又是指示代词,其作用相当于“于是”,指代的是“得养生”的来源。译文一意译时忽略了“焉”表指示的作用,仅译为单纯的句末语气词。译文二通过直译“焉”的指代意味得到了落实。
二、掌握六种方法,避免盲目乱译
1.保留法
就是对纪时用语、度量衡用语和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一律照抄,同时保留原句的句法结构、语言风格和感彩。
例1: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加线的分别是帝王纪年、人名、古地名和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例2: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代。(《资治通鉴》)
(译文一)孙权祖孙三代都在江东地区割据。(译文二)孙权割据江东地区,已经经历了三代。
原句旨在强调孙权家族割据的时间长,根基稳固,陈述重点是“已历三代”。译文一改变了原句语序和句法结构,其时已改变了原句的意味。译文二比较忠实于原句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点。
2.删除法
有些文言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倒装句的标志词以及一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说法,翻译时可删去。
例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之”为衬字,可以删去不译。
例2:敬诺。年几何矣?(《触龙见赵太后》)
句中“敬”表示太后对触龙的尊敬,翻译时可以不译。
3.补充法
补出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1)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来。
例: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句中“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应补充完整。
(2)词类发生活用后,必须根据活用后的特点补出有关内容。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句中“鄙”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必须补上表动作状态的“把……当作”。
4.替换法
即用今天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一些特定称谓。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1)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或短句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作为成语或熟语使用,但这些词在古汉语中并不是凝固形式,其原始意义同它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并不一样。因此翻译时不能把它们作为现代汉语的成语或熟语直接转引,而应用它们本来的意义替换。
(2)替换有些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或者不用的词。
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七月》)
“流火”是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描绘。“火”指“大火星”,在七月就偏西向下移动。由于“流火”的说法已很少有人能懂,因此翻译时应把它描述性地替换为“大火星向西偏了”。
(3)借代手法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十分普遍,翻译时一般应替换成所称代的对象。
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句中“黄发”代称年老头发花白的人,“垂髫”指头发披垂的儿童。这是用人物的特征代人物的借代手法。翻译时应译作“老老少少”。
5.调序法
即调整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使它们符合原文的内在逻辑和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把谓语和宾语调整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为“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此外还有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6.切割法
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为一个双音节词。对这类词翻译时应用切割法。
例: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斗盆。(《促织》)
句中“拼搏”在这里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拼”和“搏”组成的,翻译时应切割开来译为“拼一拼,搏得”的意思。
三、落实四个步骤,确保翻译质量
(1)辨析。翻译前,首先要辨别分析所译句子殊的语法现象。可以在草稿纸上抄写原句进行详细的圈点勾划。
(2)拆分。把翻译的句子以词为单位进行拆分。然后按上面介绍的方法灵活准确地翻译。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实效
文言文,即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美好、简洁、书面化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高中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言文不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高中语文课堂的一大教学重点,因此如何匠心独运,让文言文课堂“动”起来就成为了当下的焦点。本文中,作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从意境教学、联想教学和对比教W三个方面探讨了一下如何升华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一、意境教学,激发共鸣
所谓文言文的意境,指的是文言文创造出的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境界,它需要学生们用心去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文言文内容,通过意境教学来激发学生们的共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赤壁赋》这节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他的人生感悟,同时探讨本文的人生哲理,进而得到些许启发。上课时,我先简单给学生们介绍了一下苏轼以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即苏轼因讽刺王安石新法被贬后来到这里,为排遣郁闷常来此地游览。之后,我让学生们朗读了课文并疏通文本大意,然后让他们尝试着设身处地地感受苏轼营造这些意境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苏轼的人生态度。同学们认真体会之后发现苏轼的情感有一个由喜转悲再转喜的过程,先是沉醉于月夜泛舟,后又有悲凉箫声的伤感、人生失意的悲情,但转而又抒发了自己随遇而安的态度以及忘情尘世的洒脱。而苏轼这种面对人生不幸而乐观豁达的态度也激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在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没有直接把所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们,而是让学生们通过意境的感受来自己感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这样,不但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共鸣,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不再枯燥。
二、联想教学,开阔思维
文字毕竟是文字,传达出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学生们的思维是无限的,文言文妙就妙在它可以发挥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自己去想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们大胆联想,拓展自己的思维,通过想象来参透作者的思想。
比如,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蜀道难》这节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整体感知全文的感情基调并疏通大意,同时感受本文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情感,品味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上课时,我先让他们朗读一下文章,之后我开始逐句讲解,在讲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愁攀援。”这几句话时,我没有直接给他们翻译文章,而是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象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个场景。之后我提问了几名同学,有的同学说:“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沿着小路……也愁着攀援。”这个过程不只是加深了学生们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李白笔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后面的“青泥何盘盘……绕林间”等的讲解中,我同样鼓励学生们通过想象来理解文章,顿时盘活了整个课堂。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过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李白笔下壮阔的景象,并自己描绘出来,不但巩固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也拓展了学生们的思维,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
三、对比教学,提升素养
高中文言文很多,可比性也很强,一个作者前期后期的文章会有相似与不同,一个时代不同作者的文章也是如此,一种类型的文言文也会有相似与不同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抓住这一特点,将不同文言文进行对比教学,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素养。
比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这节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并能通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征。上课时,考虑到这篇文章叙事性较强,我没有生硬地直接讲解文言知识,而是拿出同样为叙事文的《唐雎不辱使命》与之对比,并让学生们小组交流这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们讨论后发现:有的实词在两篇文章中都有出现,且用法相同,但很多虚词用法都不同,此外虽然两文中谈判的背景有些不同,但唐雎和蔺相如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强大的秦王面前毫无畏惧,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勇于做出牺牲,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国家的尊严。这两篇文章对比来让学生们理解,不但让他们体会到了文章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且扎实了文言知识,同时相似的故事情节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大家对枯燥的文言文也有了热情。
纵上所述,我通过意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们情感上的共鸣,通过联想教学可以开阔学生们的思维,通过对比教学亦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素养。高中文言文虽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是只要我们匠心独运,坚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必然会让学生们对文言文有一个牢固的掌握,也定会让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动”起来!
【参考文献】
[1] 杨志刚.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2).
[2] 潘保红.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