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0: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咬文嚼字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咬文嚼字》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借题发挥”栏目,意在“重点探讨题目的规范,咀嚼题目的智慧”。“凡本栏发表的文章,皆要附原件”。于是出现在刊物的相关文章中,就会有报刊上原题的照片,大约表示立此存照的意思,由不得你不信。由2003年开始,已经有多年历史了。按常理说,照片是现实场景的反映,既然是照片,除了不可避免的光学畸变外,与实际不该再有其他相异之处。可如今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应用现代电子数码摄影技术,可以使照片变幻无穷,甚至真假难分。沸沸扬扬的“周老虎”事件,便是典型的一例。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咬文嚼字》刊物中,也会有照片与实际场景不同的事情发生。出发点、目的、性质等,当然是不一样的,但照片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一点,却是完全一样的。
《咬文嚼字》2009年第12期“借题发挥”专栏所载《“阎罗”何来“十万”》一文中开头说道:
2009年4月24日,是太原解放60周年纪念日。这天的《山西晚报》在第12、13版发表了相关报道,标题是《六十年前那一幕:斩十万阎罗龙城重生》。标题中的“十万阎罗”,让人莫名其妙。
文章附有图片,是当天《山西晚报》局部照片。照片中突出显示的“六十年前那一幕:斩/十万阎罗龙城重生”,是上下排列成两行的。这就使人有点儿纳闷儿:既然是第12、13版采用“二联三”(好像画报、图书中的“双跨单”)的办法拼成一个整版,不留中缝。溜溜一个大版,简练的十几个字的主标,为什么还要分成两行?只一个两行题,能撑得住超常规的偌大一个版面吗?既如此,规划版面当初,又何必要把两个版拼成一个整版?
带着这样的疑虑,去查阅当日《山西晚报》图片版,只一眼,便知大事不好。不对了,那是第12、13两个版面浑然一体的整个一个大版,《六十年前那一幕:斩十万阎罗龙城重生》是整版的通栏标题,从“六”到“生”十几个字从左到右整齐排列,位置只占一行。却不知怎的,到了《咬文嚼字》上刊发的照片中,就眼睁睁地变成了上下两行题,依然排列整齐,像真的一样。说的是“斩阎罗”,看到的是“斩标题”,原文好好的一个通栏标题,竟被从中拦腰斩断,变成了两截。发生这种现象,除了人为的有意为之外,无法作别的解释。而现代数码摄影和电脑技术,玩如此把戏,简直是小菜一碟,根本不在话下,顶多是“小儿科”。如此动作,即使完全出于技术层面的考虑,也是根本不能容忍的,不为别的,只为这与事实不符。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要做必要的技术处理,必须以保证真实性为前提,不能以破坏真实性为代价。问题在于,忠实的读者总会认为报刊上的图片一定会是真实的啊!
还必须指出的是,这种随心所欲无中生有的做法,客观上还在标题处理上犯了一大忌。刊物上照片作假,激起天怒人怨,这大概是一种惩罚。历来要求标题制作要题文相符,要准确、鲜明、生动,要避免不适当的移行,移行不能因句读不明而产生歧义。而照片中下行的文字“十万阎罗龙城重生”,恐怕已经不止是歧义的问题了。那分明是在说,十万阎罗在龙城获得重生。阎罗是鬼头儿,阎罗十万,小鬼难计,一定场面恢弘壮观,龙城如今竟成鬼城,简直是活见鬼!而且上下句语义相连,不就成了六十年前“斩”,而今又重生吗?《山西晚报》若真的如此,不成废报,收回重排重印才怪呢。平心而论,造成如此后果,一定是无意为之,但也确实是玩笑开大了,已经不止是技术问题、业务问题了吧。
文章说:“标题中的‘十万阎罗’,让人莫名其妙。”而照片中的标题《十万阎罗龙城重生》,就更加让人莫名其妙,匪夷所思。
谎话最终总是不能自圆其说的,说来说去难免穿帮漏兜。在照片上做手脚忽悠读者,结果节外生枝,闹出大笑话,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教训。不能不说,这涉及编校制度以及相关编校人员的职业操守问题。
关键词:联合国文件;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36-001
一、引言
联合国文件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科技等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文件格式也多种多样,从决议、公约、宣言至函件、声明、报告等等。(蔡力坚,2011:89)因此,要译好联合国文件,译者除了应具有良好的双语转换能力外,还应把握联合国文件的一些特点。
二、联合国文件翻译的特点
1.译文须完整
完整指译文完整无遗漏,不随意增删字词。从篇章来看,每个标题、脚注、附件都必须翻译出来;从句子来看,一句话当中凡是有实义的修饰语、限定语、从句都必须翻译出来,不能省略。有时为了照顾语言习惯的不同,可酌情增添一些关联词、副词、语气词,但前提是不能对原出实质性的扩展,或增添原文里并未包含的意思。
例1 Tourism could serve as a rich source of development benefits, including increased income, foreign currency earnings,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employment.
译文一:旅游业可以产生许多发展惠益,包括增加的收入、外汇的获取、经济的多样化和就业机会。
译文二:旅游业可以产生许多发展惠益,包括提高收入、赚取外汇、促使经济多样化和创造就业机会。
为了让译文更完整,译文二中就适当增加了一些原文中并未包含的词语。
2.译文须准确
准确指不仅要忠实于原文的基本意思,还要忠实于其感彩、细微差别等。看似咬文嚼字的琐碎细节,其实正是任何专业工作中都必须注意的准确性。准确性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数字、日期甚至标点符号的绝对精确,不容有丝毫差错,尤其是涉及敏感问题或重大事件的数字类信息,如捐款金额、项目交付截止时间等。如联合国就《残疾人权利公约》进行磋商时,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对legal capacity一语的含义产生争议。西方认为精神不健全的人既有法律行为能力,也有法律权利能力,第三世界包括中国认为这些人只有法律权利能力。中方代表团要求中文处将legal capacity翻成狭义的法律权利能力。考虑再三,中文处决定尽量忠于原文,准确翻成“法律能力”。
3.译文须通顺
通顺强调的是可读性,即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避免诘屈聱牙。这就要求译者在确保不遗漏和误解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调整译文结构和措辞,使其通畅明晓,达到传达信息的目标。如:
例2This global approach meant sacrificing the specific nature of ground waters on the larger altar of shared natural resources.
译文一:这种全球方法意味着将特定性质的地下水作为共有的自然资源这个大祭坛上的牺牲品。
译文二:这一全球性做法意味着为强调共有自然资源的共性,而牺牲了地下水资源的个性。
译文二就比译文一要通顺流畅。
4.术语翻译须固定
联合国文件存在数量庞大的固定用语,而且往往已延用多年,属于约定俗成的表达,不宜再创造新的译法。在技术性文件中还存在很多专门术语,翻译时也必须采用所涉行业的通用说法,还要参考权威文本的表达法。联合国各机构都设有专门的术语工作人员(terminologist),负责收集整理各种术语,并分门别类地确定正式译法,供所有译员统一使用。比如粮农组织的术语部门口号就是“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
例3Risks associated with short-term financing for small producers, such as counterparty risk and non delivery performance risk, were discussed.
会上讨论了向小生产者提供短期融资的风险,如交易对手风险和未交货违约风险。
译文中的“小生产者”、“交易对手”及“未交货违约风险”就是专门固定的术语,译者不能主观上进行随意翻译。
三、结语
联合国文件的翻译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译者只有掌握了高超的双语转换技能,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才能做好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一、快乐阅读为先,巧“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的阅读也是如此,只有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求。
1.巧借“杂书”引趣
我把“杂书”作为学生开展儿童阅读兴趣的入口。一些卡通、绘本、笑话等书被家长和教师称作“杂书”,归入禁读或限读之列,孩子们对这一类书怀有饥饿感。我一直从事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工作。每当我新接受一个教学班,阅读教育工作就将会重新开始。一般我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卡通、绘本、笑话类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复述这些杂书中的故事,笑话,脑筋急转弯,并对复述较好的学生给予“杂书”奖励。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记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初步让孩子对儿童阅读产生兴趣,为今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巧设“悬念”引趣
笔者所在学校为绍兴市阅读力提升工程试点学校,为了确保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学校特别设置了“大声朗读微型课”。每天中午13:10分到13:30分,我们语文老师会按时走进教室给孩子们大声朗读。这二十分钟成了我们师生的“美丽约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但是教师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学生阅读的心趣。先有老师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当快要下课时,突然,老师的朗读戛然而止,并且动容地告诉学生们: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内容更加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学生阅读兴趣就会非常高昂。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小猪稀里呼噜》这本书。当读到小猪稀里呼噜的裤带断了,怎么办?……讲到这里戛然而止学生们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要求他们自己阅读这本书,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儿童读物的诱惑,一定能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
3.巧树“明星”引趣
孩子有了阅读的兴趣,能否保持这份兴趣,能否不断增加这份兴趣,那全依靠阅读过程中能否获得快乐。古人云:乐此不疲。乐而为之,才能不知疲倦。当学生们阅读兴趣刚刚开始时,我们尚不能要求他们阅读时达到孜孜不倦的程度,但是有必要让他们获得阅读的快乐,追求乐此不疲的境界。乐,能让孩子阅读时化难为易,变动为静;易,而后能让学生喜欢去阅读;静,才可能使学生用心去阅读。因此,我在班里设立了“阅读明星”光荣榜。对于能自觉投入进行阅读的学生,以加分形式奖励,分数累计到十分,该学生的照片就可以张贴在“阅读明星”榜上,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努力让孩子在阅读时做到静心、投入。
二、学会阅读为重,巧“引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只有儿童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喜欢读书,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1.授人以渔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把读书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现场演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基本读法的训练,“授人以渔”,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儿童”。 在课堂上,我教学生逐字逐句精研细读、咬文嚼字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语速、语调、语气朗读最能体现这种感情。朱自清先生曾说:“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工夫。”
2.分类指导
儿童读物内容丰富,题材不同,阅读方法也不相同的。笔者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方法引领学生阅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科普读物、优秀作文和少儿报刊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指导学生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阅读。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细读。
3.读写结合
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还可以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的方法。养成“摘记”的习惯。
三、培养习惯为本,巧“引用”
为了把逐渐形成的课外阅读风气持续下来,成为一种终生的习惯,笔者经常开展一些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不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好读的内在动力,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我乐读”。
1.评一评
学生阅读,既渴求读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我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歇后语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会”“故事大王比赛”“成语接龙”“朗读比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以赛促读,激发阅读的兴趣。
2.演一演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如,部分学生阅读了《拇指姑娘》后,笔者让学生把文章改编成小剧本,按人物角色进行表演,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辅之以表情、动作,创造性地重现文章内容。通过情景再现,即使没有表演的学生,也深深地体验到了作品所表达的感情。这样,以演促读,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美、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讲一讲
我们班每天有一位同学成为“灵通博士”,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种,把他课外阅读报刊、收听广播、观看电视、网络查询所搜集到的知识资料,讲给其他同学听。内容随意,只要求让别人听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语言流利就行。这个活动既促进学生课外广泛阅读,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化创造”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
一份汗水,一分收获。在我的引领下,班里原来不爱看书的“小野马”变得温顺喜欢读书了;原来看书一目十行只关注故事情节的孩子,慢慢学会了细嚼慢咽地品读;原来把看书当成作业、任务来完成的孩子,渐渐地也把看书当成享受、美事来对待。但是,引领儿童阅读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因为孩子个性的差异性,我们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在“引领”两字上继续下工夫,探索。
[关键词]设置情境;阅读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魏葵青(1969-),女,广东五华人,德兴铜矿第二小学,小学特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实质上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深切体会和领悟文中的感情。
一、设置情境引导朗读
在学生朗读前设置情境,把学生导入某种情境之中,让主客体达到一定的和谐,再进行朗读,会加知的速度,易引起朗读者与作者的共鸣,甚至产生对文本的艺术创造。如《小珊迪》一文中,小珊迪悲惨的生活世界和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学生很难走进小珊迪的生活世界,也就无法对小珊迪产生同情之心。笔者在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一个穷苦的孩子在寒风中卖火柴”的录像,直观的画面将学生迅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入境始与亲”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同情之心。而后课件出示文中的一段话:“一个小男孩走出来,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继而提问:“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学生们争相朗读,同情之心溢于言表。
二、分析品味引导朗读
对文本局部语言的分析,即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咬文嚼字,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词句方面的训练,从文本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揣摩,反复朗读,从而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意旨。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琼老师上《惊弓之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弄清“大雁是被更羸射下来的,被弦响吓下来的,还是自己掉下来的”这一问题,她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品味揣摩,反复朗读,寻找答案。武琼老师这一课堂设计不是演绎课文,不是絮絮叨叨地讲解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在读中自己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比较归纳引导朗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句子中词语的删留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比较朗读中体会不同文体语言的不同特色。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老师在上《少年闰土》一课,课件先出示了一段鲁迅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原文,让学生读。接着,又出示了一段闫学老师在原文中穿插了对少年闰土鼻子、耳朵、嘴巴外貌描写的语言,让学生读。由此,学生在比较朗读中领悟到鲁迅语言的精练,同时也明白了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特征。
四、品味想象引导朗读
作者寄语:现在已进入高考的攻坚阶段,如何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提高自己的成绩?笔者试结合自己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所总结的考生答卷情况,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方法。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我们大致把语文试题分成三大部分:基础类、阅读类与作文类。
基础类
字词部分
阅卷发现
考生因基础不牢或过度紧张,将本可以判断出的迷惑项弄错。
实例举证
2012年安徽卷的“终身制”比较有迷惑性,很多考生误认为此项为错。
2012年天津卷设置的错误选项“暴发力”受“暴发”的影响而被许多考生认为是正确的。
阅卷总结
语文考试被安排在高考的第一天第一场,字词题打头阵,很多考生因心理情绪不稳,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请考生务必先稳定情绪,冷静斟酌、分析再作答。
病句部分
阅卷发现
懂得抓规律的考生,更容易得分。
实例举证
2012年北京卷D项“……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的景象”。
规律总结:一看句中出现了长宾语,马上判断此句可能有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
2012年江西卷A项“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做是丢脸的事……”“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不能并列。
规律总结:一句话中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等语病。
阅卷总结
高考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在考场上,要抓住关键点,便可节省很多时间。
默写部分
阅卷发现
考生的失误往往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顺序颠倒。
实例举证
2012年天津卷的“频烦”“幽愁”不借助于语意,就容易写成“频繁”“忧愁”。
2012年江西卷有考生将“亲戚畔之”误写为“亲戚叛之”。
阅卷总结
阅卷时发现,很多同学在平时不够留意那些难写字、易错字(如通假字),易多字少字(多为“也”“矣”等虚词),也不注意结合语境与语意。此外,考纲改变的内容在高考中一般会有所体现,如2013年湖北语文新增了《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使至塞上》《水调歌头》等四篇古诗文。
特征:一颗假牙和一脸虚拟的笑
最崇拜的人:好难恭维别人哦!
最喜欢的格言:考而不死是为神(老舍语),死而不考神上神(本人语)
来信请寄:本社地址+《求学》+考不死收
E-mail:
阅读类
现代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此部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由于选文的专业化、命题角度的刁钻等因素,此题考生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
实例举证
2012年高考中,江西卷第7题C项将原文的“似乎可以证实”替换为“已经证实”;
重庆卷第5题B项将原文的“忽视”替换为“排除”;
辽宁卷第2题A项将原文的“三个层级”替换为“三个方面”;
山东卷第6题A项的“发源于”在原文表述为“极可能源自”。
阅卷总结
阅卷时发现,很多考点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考查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命题者往往会从偷换概念、因果混乱、主次颠倒、以偏概全、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角度设置错误。考场上,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文言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文言文阅读的瓶颈是翻译题,以江西卷为例,总分12分,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6.05分,2012年为7.92分。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考生只会译大意,不能准确译出关键词。
实例举证
以2012年江西卷翻译题为例:
(1) 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关键词】所以、安、鬻、判断句式。
(2) 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关键词】谓、毁诋、礼体、批。
(3) 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关键词】意、岂、良、所致。
从以上关键词中可以看出,译大意是翻译之大忌。
阅卷总结
翻译题,一定要直译,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逐字逐句地翻译,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如有不合现代句式语序的就加以调整。翻译题阅卷时一般是按点赋分,句子大意分值小甚至没有。重点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虚词、特殊句式等经常成为得分点。
诗词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诗词阅读是考生的薄弱环节,得分率偏低。如共8分的江西卷诗歌题,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2.79分,2012年为3.65分。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会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理解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再加上不会规范答题,故而失分较多。
实例举证
2012年安徽卷第9题中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阅卷总结
从考查点设置上看,很多省市是“一诗两问”,我们复习诗词时,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借助意象、典故、注释、作者等内容读懂诗词的同时,要总结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如“炼字”题的答题模式: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点情境/表情感/谈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文类
阅卷发现
高考作文分值高达60分(江西卷65分、江苏卷70分),是所有科目中最大的一题,可谓“失作文者失高考”。 阅卷过程中发现,记叙文体在高考中不易得高分,故如没有特别的文体要求,考生最好写议论文。
实例举证
2012年山东高考佳作《敢于担当,迈向成功》开篇亮出观点,接下来引用康德的话,列举巴金、索尔仁尼琴的例子,紧扣住“困难面前,敢于担当”这一观念,同时引用王大珩这一科学界敢于担当的范例加以论证。接着由点到面,通过林则徐、巴尔扎克、吴菊萍、吴斌这些例子加以进一步佐证。此文章举例多样化且详略得当,论证深刻透彻,自然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1.蓄势
师:上节课,我们对第一个“含义”,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我们注重的是准确。这堂课主要是对第二个“含意”的把握。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项脊轩志》,那什么叫“志”呢?
生:记。
2.揭秘
师:记,记项脊轩。这篇文章写的是项脊轩,或者是和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这篇文章称项脊轩名称的时候,除了这个项脊轩的“轩”,还有什么另外的名称吗?
生:室。(师投影,突出原文中含“轩”“室”的语句)
师:文章里有称“室”的,有称“轩”的,作者是很随意地用这两个字的吗?
生:不是。
师:就是说是有一定的讲究和意图在里面的,他的意图是什么?
生:一下用“室”,一下用“轩”,是有感情基础吗?
师:有感情的变化在里面。
生:“轩”就是对那个格子特别有爱意的感觉。
师:称“轩”的时候特别有爱意,包含着感情。如果称“室”呢?
生:就是一个普通的室。
师:很好。称“室”的时候作者着眼的就是作为一个建筑的外在存在,而称“轩”的时候,其实还是对它满怀着特殊的情感的。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是不是一开始它就是一个特殊所在呢,不是,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是吧。我们前面提到了,“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就是从抒发读书轩中开始称“轩”了。而在这之前,作者在讲到这个阁子的时候就是称它为“室”,后来就称“轩”了。那又是为什么呢?
生:外部修了。
师:请注意,当他称“轩”的时候,这个房间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意味。在成为书房之前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建筑物,而当他因为妻子去世,冷落了这个地方,它又恢复为一个普通的建筑物存在。
【评析】咬文嚼字与文本情脉的揭示结合,既不露痕迹地在整体上把握了全文的内容,又能直逼文本的篇性特征――抒情中的春秋笔法,一石二鸟,匠心别具。美中不足的是,未能将这种独特的形式秘妙与其他文本打通――《氓》人称的变化:氓、子、尔、士,与女主人公婚恋中的心情起伏也是紧密关联的,更深一步地“窥其奥”,略感遗憾。
将“含意”(言外之意,生成的内涵)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的攻坚目标,带有建构知识,创造性解读文本的意图,同时也体现了教者言文一体,将文言文学习的落点放在“文化传承与反思”上的教学追求。
但⒄庾魑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是否合适?语文教学应该由形式抵达内容,再由内容返回形式,充分揭示形式表现的秘妙,进而更好地走向言语表现与存在②,这才是语文的独任、大任,捍卫语文体性的必由之径,也是语文教育至高、永恒的追求。如果偏于文化的传承、思想的的获得,那么和文化课、思政课、历史课区分的真正界限在哪里?
以朱自清的话“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作为教学的理据,可朱自清这样说只是对阅读中实用主义思想的一种反拨,并非强调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落在文化的传承上。对一味的注重思想、文化、思潮之类,他其实是反对的,认为这并非“国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国文一科的教学不应“代负全部教育的责任”③,并且特地强调:“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④
对于重意轻形的弊端,王尚文、赖瑞云等学者都有过深入的分析。比如赖瑞云教授就明确指出:“形式总是承载着某种思想内容的,彻底的形式解读必然走到内容,相反,‘彻底’的思想讲解完全可能另找口语形式替代承载,其结果不仅可能思想讲解不彻底,还把书面艺术形式弃之一边了。”⑤
基于此,语文教育仅停留于“含意”的理解、“文化”的把握,值得认真检视。
二、“轩”内的喜与悲
1.悟喜
启悟:“轩”充满爱意,作者对它饱含感情,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小阁子里有他特殊的生活内容。我们看一下,文章里面哪个地方写了在阁子里面的特殊生活内容?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这部分文字,悟出环境幽静,生活悠然自得。
教者趁机引领学生将归有光的项脊轩与刘禹锡的陋室、陶渊明的“园田居”(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进行比较――
共同点:有优美宁静和谐的环境,还有悠闲自在的个人生活;不同点:归有光除了有逍遥自在,还有悲的情感(从“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过渡句中见出)。
2.味悲――隔阂加重
师:看看是什么让他感到“可悲”呢?我想请一个同学来把这句话读一下。(生读课文)
师: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在读的时候,觉得可能用什么样的情感来把握比较好呢?
生:有点伤感。
师:“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意思我们已经明确了,什么叫“凡再变”?已经变了两次了。为什么说“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他就感到伤感呢?
生:因为刚开始是一大家住在一起,后来分家了,房子就隔开了,就不怎么来往了,就觉得伤悲。
师:就是说这个家庭原来是一个大家庭,“通南北为一”,表明最初的时候整个大家庭是欢聚在一起的。那后来这个家庭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分家了。
师:分家了,分崩离析是吧。那么“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为什么讲到这个事实就内心充满伤感呢?最初是篱笆,篱笆是很简陋的,现在砌成墙了,表明了什么?
在课堂上学生一般要听老师讲英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吸收信息的途径。要学生提高听力,首先自己要多讲英语,讲规范的英语,以此训练学生的听力。
让学生听什么,怎么听,也是笔者应经常考虑的。
课本上的所有听力对话,都是很好的泛听材料,不必句句死扣,一字不漏,只要能听懂大概意思和关键信息就可以了。多做泛听,一方面可以巩固先前所学,提高归纳大意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大量的泛听练习可以提高语感,而且是促进学生逐渐学会用外语进行思维的先决条件。用外语进行思维很重要,“它能帮助外语学习者逐步克服心译活动,提高听说的速度。”(《教育心理学》)
边听边模仿,听了之后复述的方法就是精听了。一般我采用课本上的文章。听磁带时,一边模仿,一边有意识的记忆一些东西。为了有效记忆,听时把注意力放在六个疑问词上(when, where, who, what, why,how)这5wh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回忆所听内容,而且在追述所听材料时,还能使所叙述的内容更有条理。多做精听练习,可以帮助纠正语音语调,学习新词语,提高理解和口述能力。
要告诉学生抓紧一切机会多听,听课本录音,收听课外的广播,收看电视中讲英语的节目以及接触外国朋友听他们说英语等等。
除了要集中注意力外,还要有科学的听力训练的方法。实践证明在课上听音最好事先不准备,不预习,这样学生得到的第一个印象较为深刻。因为事先不知所听内容,就要特别专心,听的效果就好。听后让学生逐一回忆并复述主要内容,也就是能上得了口。不必面面俱到,拘泥于原文,应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一般说来,在语言交流中,会话双方要能根据会话时的现实情境和话题范围敏捷地作出确切的对话反应。这才是活的语言交流,这绝不是背诵几篇范文所能奏效的。但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说,模仿和背诵在语言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灵活套用背诵材料也是切实可行的。
在听力训练时,虽然也说过一些东西,但只是在范文框架内进行的有引导的说话练习而已,和现实会话中的随景反应,即兴作答,实在不是同一回事。和听一样,说的能力也只有在现实的会话实践中去提高。
会话实践中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克服的是一个开口难的问题。不少人说不好,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说,而是因为他们不敢说。听吴昊老师课,记录过以下原话:你开口说的每一句话未必是你一生中说的最好的英语,甚至是错误百出,但是,你开口说了,就是有进步,这就是希望、只要持之以恒,总会克服缺点,提高口语能力。如果你永远缄默不语,虽然你的缺点不会被暴露,而你说话的能力恐怕永远不会提高。用它鼓励学生,屡试不爽。
关于怎样帮学生克服开口难及训练方法,上面还提过模仿和复述,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模仿还应注意:
1.一定要大声,这一点很重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口形到位。刚开始速度慢些,待音发准,再加速。直到用正常语速将句子脱口而出。
2.随时准备纠正自己说不好的地方。有了这种意识,才不会觉得枯燥,才能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模仿。
3.坚持长期模仿,应每节课坚持。这和烧开水一个道理,今天烧把火,水刚热,就把火撤了,明天又是如此,水永远也烧不开。复述方面,如果时间较充足,可在口头复述的基础上,再用笔头复述一下,这样做可以加深语言的精确度,提高书面表达力。
克服了开口难,接下来,想谈谈如何把谈话持续进行下去。有些学生由于情绪紧张,缺乏一定语言积累,话到嘴边,说不出来。克服此困难,除了我们的常规努力,增加会话量,逐步积累会话经验,还应注意教会学生口语特点。口语是说话人瞬间思维的反应。说话时由于受上下文制约,起承转合,必须符合逻辑。同时会话时即席即应,容不得反复推敲。这就要学会一些如何赢得思考时间的方法。
1.教插入语:Well, let me see. I think, of course. Now that, you see……插入语可延长思考时间,活跃气氛。轻松随便是口语特点,咬文嚼字,增加不必要的反感。
2.使用“同义重复”,教学中留意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语句形式重复叙述,包括同义句。
摘要:学生与作家的情感共鸣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因此教师只有把课上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的语言,学生的思维才会一直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活跃着。那么,品味语言时怎样做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嚼出真味呢?其一,要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并围绕能生成问题情境的“问题”展开交流。其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产生对“语”动情,对“言”生思的阅读效果。在语言环境中品味语言的方法有:释义法、替换法、模拟法、删减法、组词法、换位法。
关键词:思维;活跃;诵读;品味;释义法;替换法;模拟法;删减法;组词法;换位法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不仅是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更是培养创新人才所不能缺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离开读书、品味语言是不行的。学生与作家的情感共鸣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因此教师只有把课上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学生的思维才会一直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活跃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会在自由、探索的学习氛围中得到锻炼和指导。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更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保障。那么,品味语言时怎样做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嚼出真味呢?
一、要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并围绕能生成问题情境的“问题”展开交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理解思考的基础,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诵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时身临其境地走进文本,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之后,要给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的时间,因为语感的形成要靠自己的语言实践,反复诵读可以获得具体感性的领悟。良好的语感有利于语意的理解,反复地诵读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诵读感悟语言的含义,体味语言的节奏、韵味,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乃至于感知课文中的形象,领悟文章的风格特点,让沉寂的文字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活跃起来,与学生的思维相碰撞,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自得的美感。
诵读是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的前提。指导学生读书,教师先要设置一个提纲挈领的中心问题。这个中心问题就像一位向导,引领学生自由而又有目的地徜徉于文本之中,学生就会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文本的意境,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的境界。例如,在教《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就可以从题目切入,让学生在诵读课文时思考:为什么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学生在阅读中就会将目光落到文章的核心上,围绕坟墓的“外在美”和“人格美”来赏析文章,他们的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而不至于因教师的过度放任而漫无目的地思考,以至于降低课堂效率。阅读教学只有围绕能生成问题情境的“问题”展开交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搜集并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产生对“语”动情,对“言”生思的阅读效果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而入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产生对“语”动情,对“言”生思的阅读效果,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的依据。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时,应着重注意动词、形容词等的推敲,精当修辞手法的赏析,特殊句式表达效果的体验。阅读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品味这些内容,就会深刻的领会语意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就会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对“语”动情,对“言”生思的阅读效果。学生的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从而达到“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在语言环境中品味语言的方法有:
1.释义法。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字词的意思,从中体会出它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教《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一句中的“易”字突破,引导学生了解字义,“易”是交换的意思,应是公平的。你们结合全文思考,秦王用“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做法公平吗?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秦王的语言描写,结合“其”、“轻”两个词语的意思,体会秦王说话的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和下文的“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欤?”最后得出了秦王虚伪、狡诈、霸道的性格特点。
2.替换法。就是用同义或反义的词语替换原文句中的词语,或改换原句,然后比较两者表达效果的差异。例如,在教《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在讲解秦王和安陵君的对话时,想起了韩愈和贾岛关于“推敲”的典故,就将安陵君的“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这种语气换成《护钟》一文中朱老巩的语气“这哪里是易安陵,这存心是要霸占安陵,就是拼了我这罐子血,也要守护安陵!”学生就在替换中阅读比较,体会出了安陵君谨慎小心、善于辞令、处理事情审时度势、懂得权宜的性格特点。
3.模拟法。就是模拟文中的语言、动作等体会语言的内蕴。例如,在教《唐雎不辱使命》时让学生表演唐雎的“挺剑而起”和秦王的“长跪而谢之”两个动作,学生很容易体会出唐雎的英勇和秦王的色厉内荏。从而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点。
4.删减法。就是将原来的修饰限制成分删掉,并把删减后的文字与原文进行比较,以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处。例如,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范读课文时故意都丢“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和“浅浅的”这些形容词,从而引起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注意,在反复朗读比较中体会出这些词语起到“以小衬大”的表达效果,以有限的空间衬托作者无限深厚的乡愁。
5.组词法。就是将原来的修饰限制成分,通过组词来体会其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教牛汉的《根》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将诗中的“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一句中的“默默”一词组成“默默无闻”,学生就从中自然地体会出“根”甘于奉献的精神了。
6.换位法。就是将原文中的词、句的语序移动,从两者的差异中体会语句表达效果的异同。例如,教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时,为引导学生理解“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这句诗歌中,新生活中的一切,都如春风拂过,给作者带来了希望。我就将“轻轻地”移到了“从我琴弦上”的后面,在反复朗读、比较中学生体会出了“轻轻地”这一词语的表达效果:放在前面表示强调,与上一节“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这些美好的事物相承接,说明新生活给作者带来的影响是悄无声息的,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教师备课,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备课要细,要先于学生,读出文本的意境,品读文章的语言,将教材吃透。当教师的心灵走进文本后,他就会拥有对文本的一些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就能自觉保护学生的思维。备课时还要备学生,教学环节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理解水平来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探索性的学习。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学时的引导语上,面对教学中学生的突发想法,教师的引导既要因势利导授之以法,又要旁征博引启之以思;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站在真理的高度,实事求是的评价学生的发言。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教学,又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Abstract: Han Yu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teacher said" had words "teacher, so Chuandaoshouye doubts". Mean, the teacher is to teach the truth by him, Professor of education, to remove doubts. The new period, as the engineer of the human soul should be endowed with new contents: the old people's teacher, not only should shoulder the burden of imparting cultural knowledge, should be more to influence the lofty ethics and their students, infected students, let the students grow sturdil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reading te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appreciation and taste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相当数量的既有美文欣赏价值,又有很好教育价值的课文。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文学艺术和鉴赏价值,更注意到挖掘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不知道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作那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里都是在关爱学生,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也许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一点,其中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一、“把学生当人看”
“把学生当人看”的问题真是值得我们每个做教师的好好思考,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长短处,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并适当地引导,努力让他们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在众多的学生当中,有着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正常规律之外,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智力超常或低常,他们也被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获得施教者和周围人的重视与爱护。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接触的特殊学生往往是那些表现不好、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他们也被称为是问题学生,而这样的学生,老师也往往是最感头疼的。说实话,我们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尤其是早些年,那就是有的老师往往比较关注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平时调皮捣蛋,成绩又不好的学生,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而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不能说绝对没有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可取之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努力发掘学生这种潜能,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更何况是学生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既是资源,就该好好开发利用。
二、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1-0048-01
一、古诗文教学现状
1.古诗文教学退化为死记硬背课。
有些教师从传统文化里找到依据:古人死记硬背,大学问家比现在还多。不过只听说古人背原文,现在,教学“创新”到连译文也让学生死记。诚然,“背”法行之有效,只有“背”,才能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是,“课程标准”强调的“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与死记硬背有本质区别的。
2.古诗文教学窄化为“说文解字”课。
古诗文与现代文语境毕竟大不相同,“说文解字”是必需的。可是把教学目标只定位于“知识”,未免失之偏颇。且不说另外两维目标如何达成,单是“知识和能力”中的“能力”就无从提高。掌握知识是基础,训练能力是基本,陶冶和升华人文情感是根本。由于对人文素养的漠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虽知识明确,但不能给学生以价值引领,学生“无精打采”也就自然而然了。
总之,古诗文教学可谓重“言”(语言材料)而轻“文”(人文价值)。重“言”却低效,学生不能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轻“文”致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不可即。究其原因,一是中考“指挥棒”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降低了古诗文考查难度,并且只考课内,还规定了基本篇目。这就无怪乎教师课内古诗文还要“选择”讲,“游刃有余”于上述两种课型了。“指挥棒”也导致教师不肯深解教材,古诗文人文素养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哪里,心中“无底”,也就无从“教”起。二是教师理念守旧,不肯与时俱进,总抱着传统教法“以不变应万变”。也有人视“价值观”形成为教育的“副产品”,于是“顺其自然”。三是“言教”具有可量化的“硬要求”,即考试成绩;而“文教”只有可倡导的“软要求”——课标。前者有形后者无形,于是厚“言”薄“文”就理所当然了。
由此看来,导致古诗文教学现状多方有责,但最终落实的责任却在教师,所以下文谈谈作为教师的应对之策。
二、古诗文教学的对策
1.变死记硬背为吟咏玩味。
死记硬背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吟咏玩味必定给学生带来快乐情趣,促其自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所以,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进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美学生人格。吟咏玩味到如出己口,应试也就不成问题。
2.变“说文解字”为“授之以渔”。
“说文解字”,字字落实,教师苦矣,学生收获微矣。为其自得,应变教师“说文解字”为学生“咬文嚼字”。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然后相互讨论、补充、纠正,最后教师点拨,“授之以渔”。如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整体注释的,要据此落实关键词的含义;只注释关键词的,要前后贯通全句意思;没有注释的词句,要结合语境探究意义。如《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罪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中两个“效”字课下无注,但联系语境不难看出,前为名词“责任”之意,后为动词“完成”之意。再要根据大语境(如课文主旨)推断。如《陈涉世家》中“弗胜,守丞死,乃如据陈”一句中“弗胜”的主语是什么,有说为义军,有说为守军。一些教参所谓鼓励学生多元个性解读,模棱两可。其实,结合文本表现的义军浩大声势看,后者才妥。还要教学生根据文本所写地域环境理解。如《岳阳楼记》中“虎啸猿啼”的解读,就要考虑洞庭湖地区是不是虎猿生活之地;其实,所谓“虎啸猿啼”只是形容“阴风怒号”之声而已。
3.变架空分析为讨论探究。
由于薄“文”,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往往架空分析,和盘托出,不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上乘之法是变教师架空分析为学生讨论探究。如教学《岳阳楼记》,可让学生以结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切入口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为此,探明“斯人”至关重要。从上文看“斯人”指“古仁人”,没有“古仁人”我和谁同道呢?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会使学生肃然起敬;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分析,“斯人”暗指同道好友滕子京。作者不忘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勿因“谪守”而“以物喜”“以己悲”的良苦用心会令学生怦然感动。再如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抓住“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句提问:“一般情况下‘负者’走累了,要‘休’;‘行者’高兴了,会‘歌’。那么把原句改成‘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如何?”通过讨论,明确:“负者”会“歌”、“行者”要“休”,皆因被醉翁亭美景吸引,于是“负者”“得意忘累”,“行者”“得意忘行”。讨论探究与架空分析比起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学生学会因“言”悟“文”和据“文”赏“言”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4.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
一、创设情境,音像强化是手段
没有直觉的体验,是无法进行文学感知的,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不同情境从而让学生领悟和欣赏课文意境,如讲《桃花源记》,可组织学生游览附近好的山水,在游览中体验春风和煦、桃红柳绿;讲《岳阳楼记》,可组织学生参观附近花亭楼台,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中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这是特别适合古诗文审美教学的辅助方法。
二、借助有效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初中生,他们绝大多数已经能够查《新华字典》,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新课改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室里看看报刊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坡、辛弃疾……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是可以查到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会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提倡。
三、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灵丹妙药
学习目标自己定,学习方法自己找,疑难问题自己提,合作探究快乐多。我们教师不要再像老母鸡一样,把学生紧紧地护在自己的翅膀底下,更不要认为学生个个是经学博士,非得牢牢记住每一个文言字词的来历和用法。只有学生有兴趣、愿意学,多读点,知识面宽了,学生就会有兴趣继续进行学习探究。不是要教学生终身学习么?如果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扼杀了学生们对古诗文的兴趣胚芽,他们怎么肯继续读那些拗口难懂的文言?孙权劝吕蒙读书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吗?如果孙权给吕蒙找个老学究,依依呀呀地教他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我想吕蒙绝不会成为日后让人刮目相待的名士。
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如背诵方法、翻译方法、品评方法等。如在教《陈涉世家》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总方法,读一读、译一译、品一品、背一背等;在教学生翻译的时候,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翻译的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为了降低背诵难度,先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对照翻译后的文字去背诵文言文原文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淡化课本教学的内容枯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五、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
不少文言文虽然让人难懂,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令人回味,是朗诵的好材料,如《出师表》《岳阳楼记》等。对于好的朗诵材料不能简单地布置学生读背任务,久之容易枯燥,也使学生不能很好地享受古文的音乐美。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表演,可以让简单的读背变得有吸引力,更好地展示文言文的音乐美。朗诵表演可以是老师范读,可以是单个学生朗诵,可以跟音像齐读,还可以分组举办朗诵比赛等。
古诗文诵读,应该重视还原式鉴赏的方法:学生阅读作品后,展开想象联想,揣摩玩味,走进作品情境,走进人物心灵。钱理群先生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说道:“读文学作品要有正确的方法;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如诵读《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能否指导学生想象一下烛之武入秦军大营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能否从秦国、晋国史官的视角来改写本文?诵读《鸿门宴》时,能否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樊哙闯帐时席中诸人的神情、动作和心理?……古诗文诵读不仅仅为了记忆,应对考试的默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人格,所以,诵读教学切不可急功近利。
六、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的教学要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首先,教师的讲要突出重点,忌贪多求全。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教师有重点地讲解和点拨,学生便可大致疏通文意。即使开始有些地方读不懂,学生们日积月累,读懂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学生永远无法自己读懂。
其次,成功的文言文教学,不只是指学生看懂课内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迁移”的训练相当重要。迁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课外文言文迁移。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可选像《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古今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
再者,要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忌动口不动手。“不动笔墨不看书”,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
应该说,过去的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可取之处,毕竟考试指挥棒在,必要的知识点还是要落实,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过于强调知识点而轻视甚至忽略文本的分析,使得我们灿烂的古代文化在无形中遗失,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自然也有偏颇。我们的方向是培养中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理解、运用能力,让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永驻。
以上是自己不甚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在不断探索中寻觅到古文教学中将知识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的最佳契合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目标是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得轻松,跨越时空的局限,走进古代文学浩瀚的海洋。
参考文献:
一、个性来自于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感悟语言文字真实想带给读者的东西,感受本文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所以,学生在阅读活动在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权力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阅读原文中,并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独立地进行不同层次的读。并在读中思考,分析,赏析课文,台阶式地前进。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生通过不同目的地反复地读(读通、读懂、读好、读熟、读深),来完成课文的学习。在一读时,学生纷纷找出难读得长句练习朗读,很快地克服了难点,把文章读通;接着,学生不找准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难点,相互讨论,并解决了第一“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它们能幸福生活的地方,所以没加引号。这时,有理解为基础,学生都能把文章读好,并在读中津津有味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渐渐地读熟,读深。就这样,还给了学生自主读的机会,还给了学生拥有了课堂的自。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有了重要的保证。
二、个性来源于学生的独特见解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为,既要重要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会生字新词,提出几个问题,读懂课文的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深层次发展,让学生去进行新的思维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时,有个同学说:“海力布要想办法让大家离开,不能就这样牺牲自己,这样做太草率了!”又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大家都说狐狸是个很狡猾的坏东西,专门欺骗其他小动物。可是有个学生提出:“狐狸很聪明,它能够想办法从乌鸦的嘴里得到肉,我们应该学习它遇事多动脑筋。”这时,学生打破了定向思维模式,从另一种角度去待分析事物。这是一种超越,是真正意义的创新思维。
三、个性来源于学生的情境体验
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和体验情境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表现学生对情境理解和内心体验的有效形式。学生摇头晃脑地读,咬文嚼字地读,甚至是带有表演和夸张地读,无一不是展示学生个性独特体验的亮点。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螳螂捕蝉》时,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一下就能找到这篇寓言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那么这样,是不是就解决了教学的目的了?文章中蟬、螳螂、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呢?这位老师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地读,让学生分析扮演蟬、螳螂、黄雀,通过学生的表演的露珠,今天能让我喝个够了。”另一位同学说:“哈哈,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树上有这么多新鲜的露珠,今天能让我喝个够了。”另外一位同学说:“瞧这只蟬多悠闲啊,一边喝露水还一边唱歌呢!可是可怜的蟬啊,你却不知道你快要成为我螳螂嘴下的美餐了。”扮演黄雀的同学说:“愚蠢的螳螂啊,你还想吃蟬呢,却不知道你快要成为我螳螂嘴下的美餐了。”扮演黄雀的同学说:“愚蠢的螳螂啊,你还想吃蟬呢,却不知道你也要没命喽!”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快乐的表演中明白了语言揭示的道理,体验了当时的情境,而且能充分地展示自我的个性。
四、个性来源于多元化的评价
一直以来,僵化的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严重地束缚着语文教学的个性培养。现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个性化的阅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