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0: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秋趣事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那些关于月饼的事
中秋节,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吃月饼,有蛋黄馅的,有豆沙馅的、有绿豆糕馅的、有枣泥馅、水果馅、有香芋馅……。,每一家都吃得开开心心,每一户都吃得高高兴兴,那种感觉无法形容,然而月饼的由来你知道吗?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吧!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月饼的由来和在海上世界吃月饼的时候发生的一些有趣事情吧!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着科学的发展,祭月现在催向理性,慢慢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
月饼象征着团圆,也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拿着月饼、西瓜、水果,等物品对着月亮: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上一个中秋的时候,我们全家和楼上全家一起去海上世界去度中秋节,我们买那种皮很薄而且会融化的冰皮月饼,还有水果月饼,蛋黄和莲蓉月饼。随着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好,工艺越来越棒,几乎能做出一个又一个美味香甜的月饼,我们吃着美味的月饼,听着美妙的音乐,好像自己生活在梦里一样。
这就是我的作文,“那些关于月饼的是事……”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文章的话,不要客气,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你的作文,十分期待你的大作。
这周恰逢中秋假日,精神特爽。每天学有所成,和初三的年级老师相处得很融洽,学生们越来越乖,住宿条件的艰辛似乎都不再是问题,台风给我们的带来丝丝凉意,睡得更香,更甜!
19日,原定明天要开主题班会,所以我一天在级长办公室奋斗,面对着电脑六七个小时,终于写好了策划案《积极的心态,燃烧的梦想》。整个流程顺畅,师生互动,有活动游戏,详情内容就见下回分晓啦。给班主任徐老师过目了,她非常赞赏,说让我去跟进购物事项。不过,考虑到中秋、国庆的假期,还有月考近在咫尺,所以把主题班会推迟到国庆回来的那一周。我紧张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有缓冲的时间,我可以试讲。
听了宾雁老师、吴红老师、韵笙老师上的《敬业与乐业》,三名老师各有特色,但教学效果都非常好。宾雁老师注重师生互动,首先PPT投影出各种职业,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职业,然后启发学生思考70年前的老人梁启超在上海一职中所做演讲对我们今天是否有启示,接着投影出学习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性,接着检查预习情况,层层递深,详略得当,授之于渔,从具体事例的分析中讲论证的方式,论据,同时,她还注意要学生用拉家常式的语重心长的语气朗读,最后拓展为我们写作中可采纳的建议,让学生合作探究我们身边“第一等人”具有哪些品质。吴红老师首先让学生生明确议论文的知识点,如“三要素”,论据、论证方式、论证结构、语言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自学、讲方法,重视朗读。韵笙老师知识面广博,她往往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体会枯躁的知识点,如“你要说服一个人和你做生意,要有事例论证,你可以从成功人的正面论证或是失败方的反面论证去着手。”“论点好比菜心炒牛肉,论据好比菜心、牛肉,论证好比如何把牛肉和菜心炒成一盘饭,是炒,是煮,还是炸?”最后联系自身,你们的“业”是什么?让学生自已找课外议论文,学着去分析。我非常佩服她们。
办公室总是很温馨,吴老师带来哈密瓜、香蕉,全年级的老师分了,甜蜜蜜,甜到心坎儿上了。宾雁老师的葡萄、板栗还有榴莲酥,还有罗老师的糖水等等。大家平时有说有笑,教学上、生活上、话家常、谈国事、体育明星等等,好惬意。
晚上,班上的女生颖琪说要帮我买主题班会所需卡纸等,一直等我到六点多下班,然后两人手牵手,走到半小时开外的小店,还逛了大超市,番禺的文具真是贵,虽然最终没有买成,夜也黑了,心中有些许内疚,看到她一人孤零零地骑车回家,希望她回家就能吃上热呼呼的饭菜。从她口中,我了解了班上男生的特点,看似调皮顽固的男生也有其可爱、讲义气的一面,我得知最多的是同学的外号,哈哈。
20日,我刚刚收齐两个班作文,正准备批改。校长一个电话把我们实习生全体喊到会议室。正、副校长坐到前端,三所学校的实习生围坐在周边,有广大、华师、广体实习生。接着,沈校长发话了,对我们实习生到来表示欢迎和希冀,划定了工作范围,并强调了一些纪律问题。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你们可以大胆去做,大胆犯错,多做才会有错,不做不会有错,富中可以包容你的一切。当然,做事要有计划,得到指导老师的同意。”我决定放手一搏,自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前阶段自己对教学的见解还不够,特别是教材处理方面。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中,我要充分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地学习。
会议最后,校长留下广大的两名语文实习生,其中一个是我。校长的话很简洁:“由于特殊原因,初一的张秀灵老师上初三,我和靖元将分担初一(9)、(10)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人各带一班。中秋后回来上课。”我们突然觉得受宠若惊,这不正是自己一直所期待的上课机会吗?一个真正实践的机会!于是,我们激动地对校长承诺;“我们一定会努力的,做到最好,不辜负学校给的任务。”我知道,这是我实习工作的一个转折点,我要好好地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真正实现自己从听课到真正上课的转变。
激动了一天,兴奋了一天。晚上决定做好初三语文的收尾工作。认真批改两个班作文到凌晨一点,细心地给每位学生留言,我知道,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给这班可爱的孩子改作文了,每篇作文我都会写上鼓励的话语,希望他们能够坚定,走好初三路,做好吃苦的准备!
21日,早上和靖元一起去听初一(9)班张秀灵老师的《童趣》。老师的个人魅力很强,整个班级超活跃,兴奋点很易点燃。只要张老师一抛出问题,就得到强烈的反应。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全文,朗读时讲究抑扬顿挫,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然后讲究生活不是无趣,而是缺乏善于观察的眼睛,没有善于想像的头脑,没有纯真活泼的童心。这样就引出了“物外之趣”的三幅图片,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这都是建立在丰富的想像和善于观察的作者发现的纯真的童心。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幅图片,考察语言组织能力。最后,让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自己童年的趣事。这就到达整节课的“兴奋点”。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讲起童年做的“坏事”。老师引导他们做“恶作剧”是可以体验到与众不同的乐趣,但是不能取乐别人,拿别人的痛苦建立在自己的快乐之上。老师利用好的口才激起课堂上一股股。不得不承认,这节课让我很震撼。初一生与初三生的确有大大地不同,初一生活跃、单纯、好玩、易动,课堂纪律较乱,要老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接着,沈校吩咐我跟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陈颖丽老师学经验,她简单地和我说了课时计划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秋后,我要边备课、边听课和边上课,相信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成长机会。真正的支教生涯从现在开始!我知道忙碌而充实的日子将等待着我去迎接挑战。我会好好把握加油的!
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首先我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与学校和老师探讨子女的教育问题。感谢吕老师、苏老师、黄老师以及其他的任课教师,感谢谢安然的同学们以及家长们,谢谢你们平时对谢安然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我是谢安然的爸爸,受老师的委托,谈一谈我作为家长的感受和体会。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一个很称职的家长,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陪孩子的时间不是很多;再则,由于缺乏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所以,这里谈不上什么经验,纯粹是抛砖引玉,希望听到更多家长的共鸣。
一、学习的不仅仅是孩子
我的孩子目前来说成长得很好,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到现在,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我感到做家长的担子逐渐重了起来,我常常感到自己需要思考、需要学习,才能做到和我的孩子同进退、共呼吸。就在上周六,我在枣阳宾馆会议室听了国家级著名“成功学’刘鑫教授讲的《孩子成功的八种心态教育》的讲座,这几天正在思考怎样更进一步的跟上孩子的步伐,怎样教育才能使孩子更加轻松的学习,更高兴的学习,使孩子成才。
二、严是爱,松是害
我一直信奉 “在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句话,从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对谢安然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在生活上总是要求她独立完成;在性格上要求她积极乐观向上;在学习上要求她学会坚持、认真、学习讲究方法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在其它方面总是创造条件,让她参加各种培训班,在这几年里分别参加过:英语、绘画、作文、钢琴、乒乓球的培训学习,说实话,钱花的真不少,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在这几年来,虽说没有大的成绩,但是培养了她学习的习惯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谢安然5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她打乒乓球,目的是:“锻炼她的体能,培养她毅力,要她有不服输的思想”。在2004年, 7岁的她就参加了《襄樊市第一届全运会女子少年乙组乒乓球比赛》,由于她从没有打过这样的比赛,不敢上场,就是上场了心里也紧张,开始的时候输的很惨,谢安然边打边哭,不想比赛了,裁判都说“这个女孩小了,不打算了”,可是我黑着脸,对谢安然说道“这是团体比赛,你代表的是枣阳队,就是输球了,也必须坚持到底,绝不能放弃比赛。”随后的比赛中谢安然放的比较开,在队友的配合下,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是枣阳参加襄樊比赛以来最好的女子乒乓球比赛成绩。去年10月份,在中秋节我们单位举办的文艺晚会上谢安然朗诵了自己写的作文《我的爸爸》获得了大家的热烈的掌声,后来还有许多同事夸她聪明、勇敢,作文写的好。就在今年,她的作文《童年趣事》还获得了第六届写作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的三等奖。
这个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现在在家能独立打扫房间的卫生、洗衣服、放学自己坐公汽回家,能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老人比较孝顺。
三、注重沟通,正视孩子的不足
我们在关心孩子做人的时候,同时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一段时间孩子的成绩下滑的厉害,我及时找老师进行了沟通,和谢安然谈心,分析了她存在的问题。一是上课的时候不集中精神听讲;二是对灵活拓展的题目理解、应变的能力不足;三是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平时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练习的少;四是在平时和考试的时候不认真仔细。通过沟通了解,我及时掌握了她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年暑假里采取了二个方面的努力。一是请一个数学家教,对她5年级的知识重新温习一次,对六年级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目前感到效果很显著;二是每天早上孩子和乒乓球教练一起到沿河路跑步,上午打一上午的乒乓球,由于暑假天气炎热,每天她都是把衣服全部汗湿完,即锻炼了她的身体又锻炼了她的思想意志,她现在认识到了“不论干什么都必须专注、认真”。
四、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现在孩子逐渐长大了,诸位家长可能都有这种发现:“孩子越来越注意自己的穿戴了;孩子有时会不经意的说出谎话;孩子与家长的心灵交流逐渐少了;有时孩子的真实想法不再和家长说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需要解决的,希望在这里和老师、家长们在一起进一步的探讨解决。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历史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32-01
一 以历史知识为切入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这并不是因为教师教得不好,也不是因为课文的枯燥无味,关键在于缺乏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一教学现状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切入历史知识,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生有高考的压力背景,对他们来说,宽松的学习气氛要比强硬的知识灌输更重要,而历史本身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通过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课文导入,无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式之一。
如学习《声声慢》一文时,老师可先不着急直接进入主题,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进行翻译等。因为直接进行课文分析,可能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最终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在某些问题上冥思苦想却得不出想要的答案。所以老师可以在进行文章分析之前,把李清照当时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赵明诚之间的婚姻状况给学生做一介绍,让这段历史再现。古语有云:“读其书,知其人。”只有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作一番解读,方能与作者在写作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内涵。此外,老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话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李清照,就可以“李清照是否改嫁张汝舟”为话题,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李清照是否改嫁历史上是有争论的,根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上内翰綦公启》中的记载,李清照亡夫之后是改嫁了。但也有人认为《上内翰纂公启》的全文,始见于李清照去世多年后,很难判定它是李清照所作,至少已不完全是李清照的原作。历史上还有其他著作提及李清照改嫁,但都因缺乏证据不足以得到证明。在经过此番的讨论之后,学生的兴趣已完全被激发出来,教师应趁此鼓励学生结合李清照一生的经历,细心品味《声声慢》这首词的内涵。从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气氛不再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 文史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突出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的自身感悟、创新思维能力,力求突破陈旧的教学理念,改变人们对教学的看法,也从侧面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意识和学习规范。通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老师的风向标的作用,在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知识的意识,形成自我的求知方法,为日后的终身学习铺路。
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些课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课文,了解当时的历史,难度上也应层次分明,逐渐深入。(1)品读文章,体会课文中的行文妙趣。(2)课堂之外查阅相关资料,并集体讨论“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3)楚汉争霸时期有很多逸闻趣事和成语故事,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分享各自心中的故事,拓展学生群体的知识面。(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独立地去分析刘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也可根据刘邦的一生或生平片段,谈一谈各自的看法。(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鸿门宴》组织改编成剧本,待中秋或元旦晚会时现场演出。
其实,语文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曾有许多学校举办过“走进身边的历史文化名人”活动,将语文和历史紧密联系。通过对身边历史名人的调查,学生可做出自己的调查报告。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目前高考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为高考作文的选材提供了巨大的素材库。我们纵观高考优秀作文,可以发现他们的选材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的。因此,学生的历史素质对于高考作文的影响也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被重视。历史与文学自古都是紧密联系的。现今的语文教材中,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普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积累、丰富自己,引领高中语文教学进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吕思勉、黄永年.吕思勉文史四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话题作文范文有哪些?记忆中的春节是美好的,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十分热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作文素材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文1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年”是什么样的?“年”是彩色的。鞭炮、灯笼、红包的红,对联、“福”字的金,新衣服的彩,再加上烟花的绚烂,一下子就凑成了一个彩色的“年”。从鞭炮的火药味中我嗅出一股浓厚的年味。
“年”是什么样的?“年”是香香的。大年夜,家里到处是糖的甜味、糕点的香味、腊肉的鲜味、海鲜的腥味…家里的亲人都聚到一起吃饭,大家畅谈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获。共同畅想美好的未来。我从饭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
“年”是什么样的?“年”还是暖暖的。只要“年”来了,爸爸妈妈就会好好地休息下来,陪我读书,陪我看报,陪我去做很多我想做他们又没有时间陪我做的事,有爸爸妈妈陪伴,“年”多么暖暖啊!只要“年”来了,我的“小小银行”就会塞得满满的,因为长辈们都要给我压岁钱,我可以趁机发一笔小财,这些钱我能用来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哈哈,这样大家都温暖了,“年”多暖暖啊!也只有“年”来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才能赶回家里团聚,使他们品尝、享受着团圆的温馨和幸福,“年”多暖暖啊!
“年”,我喜欢你的色彩,你的味道,你的温暖,愿你永远陪伴着我!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文2年味儿不仅是鞭炮的欢闹般浓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胧在水汽中,需要细细口味。
很是享受幼时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围在厨房中,隐约在雾汽里。
爷爷在灶后添柴烧火,红艳的光照得他脸红彤彤的,身后的墙上映着他的身影,摇晃着。奶奶和妈妈围在抹了一层面粉的木桌旁,灵巧而娴熟地操纵着面团,在人眼花缭乱中完成一件件“作品”,围裙、护袖上白扑扑的一层粉。爸爸打杂,时而在洗水池前,时而在灶台边,时而去发酵面粉的大篮筐旁看看。我呢,则“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边上。
奶奶在厨艺方面绝对是个好手,她拽过一块面在粗糙的手掌心中一揉,团成个球状。又在桌上一压,成一圆饼状。再拿起来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大小刚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来。接着取来一筷子我喜爱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饼边在手心中转一圈儿,揪在一块儿,接着一旋、一按,一个好看别致的封口花儿便完成了。这花儿是奶奶独会的也是她最得意的。我曾绕有兴趣地细细观察研究,仍模仿不来。
奶奶一边手上忙着,嘴也不停歇,讲着村里遇上的、听来的有趣的事儿,绘声绘色的,似说书的一般。其他人时不时插上一句,或评论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鱼尾纹忽又深了几分,却刻着愉悦,盈盈地弯曲。我那时年幼也不大听得懂方言,但见大家都嘴角挂笑便跟着乐呵呵的了。其乐融融。
不一时桌上排列了一排排的包子、团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锅盖了。白雾压抑了很久终于可以释放了,忽地升腾起来。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气。小小的厨房很快被白汽充满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见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还有爷爷那边发出的红光似天边的霞。没有多余嘈杂的声音很是宁静。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们的呼吸都混在厨房的空气中了,斜阳也将余光渗入其中,一起发酵,酝酿。愈加温暖、愉悦,又觉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云雾缭绕,安详地不真切起来。隐隐约约只觉如梦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这味儿我至今仍记得,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几年未能得到机会再细细品尝一番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文3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文4年,是人人都喜欢的节日,可是今年却和往年不大一样了。
以前,吃年夜饭的时候都会带有许多浓浓鞭炮的味道,我一直以为这才是年的味道,今年我才发现我错了并不是有鞭炮的味道就等于有了年味。今年不一样了,没有往年那么热热闹闹的了,想起以前每家每户都是比谁吃的早,就会早早的在下面找到放鞭炮的位置。可惜今年却有一丝冷冷清清的感觉。现在那家先吃都不知道了。
不过,没有放鞭炮也不是一件坏事,不仅让空气有了很大的变化,你们有发现吗?天空都变得湛蓝了。不是,也就让环境变得清爽了?想起来就好笑,一个人拿着一个锅子和一个铲子在窗户旁边打边叫道:〝吃饭啰!吃饭啰!虽然比不上鞭炮声让我也会有些满足的了总比没有声音好吧!
年,难道不是人人都喜欢的节月吗? 你们喜欢吗?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文5岁月的书签撕过了一页又一页,转眼临近了又一个新年。年味的记忆在时光中不断的交替,就像父母慈祥的脸庞,带着无尽的牵挂;就像孩子纯真的笑声,怀着无限的期盼;就像亲友真挚的祈福,系着无数的团聚。
年味——充满欢乐的童趣,纯真的记忆
从小在上海石库门长大的我,年味的记忆充满了无限的童趣。新年一早,我会美美地穿上新衣,给自家大门贴上闪耀的新年福,拉上弄堂里的小伙伴来一场新年大比美:比谁的新衣新鞋漂亮?比谁的蝴蝶结扎得好看?比谁家的大门最有年味?高墙下,狭窄的石库门弄堂里到处是我们孩子的欢闹声,拉开了热闹迎新的序幕。
接着,大家一起挨家串门,送祝福拜新年,讨糖果吃。那时,我总是嫌自己的手太小、衣裤口袋太窄,装不下爱吃的金币巧克力和大白兔奶糖。回到家里,我细数丰收的“战果”,把它们悄悄藏进床底的饼干箱里,和着枕下的压岁包,心满意足。
年味——充满欢聚的团圆,亲情的记忆
新年里,最温馨的就属大圆桌的年 夜饭。记得儿时石库门里,祖孙三代几户人同住一个屋檐下。除夕夜,灶头间成为了中心要地,锅碗瓢盆,鸡鸭鱼肉,蔬菜瓜果,铺满一室。当每家一起开启大油锅时,齐刷刷烧菜的架势,就像在举行烹饪大赛。合家餐,拿手菜,摆满圆桌:红烧狮子头、扬州干丝、八宝鸭、罗宋汤、虾仁锅巴、水果色拉……看得我们饥肠辘辘,食欲大开。
只等外公一声令下:“开饭啦”,十几口人蜂拥入座“客堂间”,开始了丰盛的年 夜饭。这一顿家宴,可以从黄昏一直吃到星星点灯,大家聊奇闻异事,谈工作生活,举杯欢腾,同看春晚,不醉不休,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年味——充满喜悦的期盼,欢乐的记忆
每年过年,最期待的就是放爆竹,看漂亮的礼花。弄堂里的邻居会不约而至地拿出各种各样的礼花和鞭炮,放在家门口或街边一起庆祝迎新。当火光点亮了整条弄堂和大街时,星光熠熠,煞是好看。在寒冷的夜晚,孩子们看得不亦乐乎,忘记了睡觉时间;邻里间的长辈们则相互寒暄握手,共同祈福新年有好兆头。火花在烟雾中调皮地穿梭和绽放,一片欢乐的祥和。
“看,夜明珠发射啦!闪光雷旋转啦!电光棒闪起来!飞毛腿来了!”那一刻,我一边听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一边望着眼前闪闪飞舞的礼花,依偎在父母的身旁,感受迎新的喜悦,满满的希望和幸福感。
如今,岁月如梭,时代变迁,很多东西都悄悄地变了模样。
石库门弄堂拆了,邻里间关系淡了,祖辈们相继过世了,亲戚们分开居住了,同学朋友联系少了,鞭炮声渐渐消失了……我们长大,成家立业,年年都在过年,可过节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淡,美好的年味记忆还留有多少呢?尤其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过年的意义对他们而言,又能留下多少的存在感、多少的感情指数?
或许,生活节奏变了,生活方式变了,过年的形式也在更新换代:手机拜年、短信祝福、微信红包、电子炮竹,层出不穷。但是,请不要让匆忙的脚步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请不要让疲惫的打拼阻碍了我们的真情;请不要让钢筋的水泥封闭了我们的心灵。常回家看看,常走亲访友,常互通联系,常有空聚聚,常怀感恩之心吧。给孩子多一个鼓励的拥抱,给父母多一个牵挂的问候,给爱人多一个关爱的眼神,给亲友多一个心愿的祝福……珍惜身边人,感恩身边事,珍藏年味的记忆,延续年味的蕴意。
属于我的年味记忆,就是那简简单单的快乐、沉甸甸的幸福和剪不断的真情。
缓慢而快乐的成长
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 颖子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又回想起我的同学冬瓜。他个子矮,似乎总也长不高,真是那种生长缓慢的人,但他很快乐。
这外号源于他那冬瓜式的身材。他上身圆圆实实,两条腿又特短特粗,所以大家叫他冬瓜,特别是姚小夭,总爱这么突然地叫他,但他一点也不生气,有时还搞笑地调侃自己。(怎样“叫他”,他怎样“调侃”自己,应有具体的故事细节叙述,应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我们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泛泛而谈,把原本生动鲜活的故事写得枯燥乏味。“叫他”与“调侃”一句,我们不妨改一下:他站在生物园那片藤子的时候,姚小夭她们便会大声喊过来:“哇塞,好大的冬瓜耶!”这位冬瓜先生似乎回过神来,冲着大家做呆立冬瓜状。这就增加情节的现场感与故事的生动性。)
据青蛙爆料说,冬瓜家里还有一个老冬瓜。他老爸也五大三粗。有其父必有其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说这些话,冬瓜先生在那边搭腔,都怨我爸,不知道还长得高长不高,一脸的沮丧。旁边的姚小夭便会过来鼓励他:“长得缓慢,但很快乐,这不很好吗?”
那些日子,我们都不知不觉地长大,我们长得老高了,而冬瓜同学呢,还是那么高,真是不长个儿啊!(我们长高而冬瓜不长个儿应通过具体细节来表现,空洞的语言不能给读者 “老高”与“还那么高”的具体印象。)
姚小夭常说,冬瓜同学虽长得缓慢,但脾气好,是我们大家的开心果。譬如体育课上跳山羊,姚小夭一个箭步,“嗖”的一声站在对面的皮垫子上。轮到冬瓜了,大家都看戏似的涌过来,只见他一下子骑在山羊上,脸怔得通红。大家那个笑啊,而我们的这位同学,还骑在上面不肯下来,一副得意的样子。(此段文字问题同上,应采用有效的描写方法和生动的语言把这个细节故事的生趣突显出来。)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毕业的时候。
合唱的歌曲选了学习委员莫贝贝的那首获奖的小诗,由教音乐的小胡子老师谱曲。教唱、排练一切顺利,最后在选定指挥时大家却犯了愁。大家觉得做指挥的总是张牙舞爪,像个小丑。音乐委员姚小夭在教室里喊了一遍又一遍,苦苦哀求,就是没有应声。最后是冬瓜同学报了名,大家一阵大笑,随即也就这么定了。
几次排练之后,大家就形成了默契。这一天,我们全班四十八位同学站在了那个渴望着又厌恶着的舞台,男生们一色的黑西服黑西裤,打着红领带,女生们还穿了黑裙子,打了蓝领结。冬瓜站在一个高独凳上,双手合十慢慢分开,歌声便被他从双掌中放出。那旋律美妙而动听,那歌词真挚而感人!(歌的旋律会引领读者进入故事的情感氛围,让读者的心与作者、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律动,这是文章情感的迸发点和出彩点,所以不能回避,歌词的内容应展示出来。引用歌词或自编歌词要紧扣题目,紧扣主题,要能以短诗模式打动人、感染人。)
这让我们想到往事,想到亲爱的老师,我们就要长大了,就要告别这曾经让我们恼着的现在又依依不舍的学校,我们的心里都很难受。(此段抒情很好,配合了歌的旋律而放飞思想。但与主题游离,不妨这样改一下:“怎么不是呢,亲爱的老师,我们愈长大愈害怕,愈长大愈多了压力与烦恼,愈长大愈少了自由和快乐,我们多想呆在童年永不长大!”这样就与文章内容相扣。)
冬瓜先生双臂翻动着,翻动着。(怎样“翻动着”呢,应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譬如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富有情感的语句,富有表现力的修辞等。我们这样改一下:冬瓜先生那壮实的双臂轻轻地翻动,如一只海鸥,慢慢地腾起,盘旋,又慢慢地朝着蔚蓝的远空飞去。语言就生动多了。)
慢慢地,冬瓜先生双手合十停在半空,歌声戛然而止。台下掌声如雷鸣一般,显然观众们也被感动了。大家跑过来围着冬瓜,抱成一团,哭成一团。
(文章至此结束,给人含义未申的感觉。应有收束故事的文字,且点明中心,与题目、开头呼应。)
【升格探究】
原文通过一个叫冬瓜的同学表现缓慢但快乐成长的主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对表现冬瓜这个人物起穿针引线作用的故事细节平淡空泛,缺乏现场感与故事味,淡化了冬瓜这个人物“缓慢而快乐成长”的形象。二是毕业合唱部分,应把“歌”或像歌一样的岁月故事包括歌词内容完整详实地展示出来,不能回避;且歌词与其后的抒情议论游离,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三是文章语言不够鲜活,泛泛而叙,缺乏文学味与表现力。
【升格展示】
缓慢而快乐的成长
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 颖子
看到这个题目,又回想起一个曾被叫作“冬瓜”的同学。
这个雅号源于他那冬瓜式的身材,上身圆圆实实,两腿特短特粗。站在生物园那片藤子的时候,姚小夭她们便会大声喊过来:“哇塞,好大的冬瓜耶!”而我们的这位冬瓜先生呢,回过神来,便会冲着大家做呆立冬瓜状。
据青蛙爆料,冬瓜家里还有一个老冬瓜,有其父必有其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说这些话,冬瓜同学会在那边搭腔,都怨我爸,不知道是否还能长高,一脸的沮丧。旁边的姚小夭便会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哎哎哎,小样,长得缓慢,但很乐观,这不是很好吗?”
那些日子,我们的衣服换了一荏又一荏,我的那件漂亮的石榴裙连最小的表妹也扣不上后背的钮扣,而冬瓜同学呢,似乎真得吃了称砣,一天天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
正如姚小夭所说,冬瓜的确是大家的开心果。譬如体育课跳山羊,轮到冬瓜了,只见他搓了搓手,圆圆的身影朝山羊滚去,双手一按羊背,“嚓”的一下骑在山羊上。大家那个笑啊,而这老先生呢,骑着山羊两条腿悠闲地晃荡,在那儿傻乐!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唱骊歌的时候。合唱的歌曲选了学习委员莫贝贝那首获奖的小诗,由教音乐的小胡子老师谱曲。教唱、排练一切顺利,最后在选定指挥时大家却犯了愁。按青蛙的说法,指挥总要张牙舞爪,像个小丑。音乐委员姚小夭真的急了,砸着桌子拱手喊着:“拜托,拜托,哪位大侠能报名做这个大指挥……”最后是冬瓜同学的头慢慢地从讲桌处冒出来,大家一阵大笑,随即也就这么定了。
这一天,我们全班四十八位同学站在了那个渴望着又抗拒着的舞台。冬瓜站在一个高独凳上,合十的双手慢慢分开,歌声便被从他双掌中飘出:
成长啊,总也搞不懂的话题
为什么渴望着长大,又那么害怕
多想永远是个孩子
无忧无虑地拥着童话
怎么不是呢,亲爱的老师,我们愈长大愈害怕,愈长大愈多了压力与烦恼,愈长大愈少了自由和快乐,我们多想呆在童年永不长大!冬瓜同学那壮实的双臂轻轻地翻动,如一只海鸥,慢慢地腾起,盘旋,又慢慢地朝着蔚蓝的远空飞去。
成长啊,总也搞不懂的话题
我们缓慢缓慢地成长
我们有着快乐快乐的童趣
这点点滴滴,永不褪色的记忆
一幕幕往事仿佛又凝聚在舞台的上空,歌声牵动我们曾经真挚的情感。冬瓜的手放在高处开始疾速地挥动,我们的声音陡然高亢,响彻云霄:
成长啊,总也搞不懂的话题
但不管有多少风雨
缓慢而快乐地成长
永远是我们,青春中永驻的旋律
是啊,正如冬瓜同学一样,缓慢而快乐地成长,从不刻意从不菲薄,就这样顺其自然,多好!
慢慢地,在我们反复吟唱“永远是我们,青春中永驻的旋律”中,冬瓜先生双手合十停在半空,歌声戛然而止,台下掌声如雷。大家跑过来围着冬瓜,抱成一团,哭成一团。
以后再也没有见到亲爱的冬瓜同学。他应长高了吧,但他那缓慢而快乐的身姿,就这样生生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升格点评】
文章围绕冬瓜同学特别是以毕业合唱为故事重点,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感人的成长故事。冬瓜“吃了秤砣” 似的缓慢成长,但他拥有善良、包容、直面生活的快乐的心,成了我们生命中“永不褪色的记忆”。文章在众多的故事碎片中,进入合唱主体。有了之前的这些细节做基础,读者更易理解毕业歌要表达的主题,这样,歌词所反映的内容与每段歌后的抒情议论,就给我们内心打上深深的印迹,给读者凄美难忘的印象。
【升格指津】
比较修改文与原文,要写好这类“成长”主题的作文,我们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重点,精心择取成长中的碎片细节,编织成一个完整流畅的故事。如本文写了一位个矮腿粗叫冬瓜的同学的一段成长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但我们必须围绕缓慢而快乐地成长这个中心来选材。文章首先选取了生物园地藤子中立着冬瓜和跳山羊两个片断,写出冬瓜的形象和好脾气,为后文毕业合唱这个蓄势。生物园的趣事还插叙了青蛙的爆料,交待了冬瓜的遗传因素,使写作的笔触更加深入;随之用“正如姚小夭所说”一转,自然过渡到跳山羊事件,然后又来了一段成长中衣服个子的概写,蓄势已足,自然转入“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唱骊歌的时候了”,自然导入毕业合唱的精彩部分,故事的连接顺畅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