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竭尽全力造句

竭尽全力造句

时间:2023-05-30 10:0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竭尽全力造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竭尽全力造句

第1篇

【成语名字】露钞雪纂

【汉语拼音】lù chāo xǔe zuǎn

【近义词】:呕心沥血、 郑重其事、 兢兢业业、 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 竭尽全力

【反义词】:粗制滥造、马马虎虎、 偷工减料、 精妙绝伦、 敷衍了事

【成语出处】元·黄溍《题李氏白石山房》诗:“露钞雪纂久愈富,何啻邺侯三万轴。”

【成语解释】露、雪:象征一年四季的日日夜夜。钞:同“抄”,抄写。纂:编辑。指长年累月的抄写纂辑。形容不畏寒暑、艰苦不停地著述。

【露钞雪纂造句】专家们为了研究中国古代书画,露钞雪纂,几经寒暑,收录了相当丰富的资料。

【露钞雪纂的成语故事】

元·黄溍《题李氏白石山房》诗:“露钞雪纂久愈富,何啻邺侯三万轴。”

第2篇

养精蓄锐,汉语成语,拼音是yǎng jīng xùruì,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军力、精神恢复、比赛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养精蓄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养精蓄锐成语解析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二、养精蓄锐成语近义词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休养生息 [ xiū yǎng shēng xī ]

指在战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动荡之后,所采取的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增加人口的措施。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休养:休息调养。生息:繁殖人口。

以逸待劳 [ yǐ yì dài láo ]

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三、养精蓄锐成语造句1、老师吩咐大家好好休息,为明天的比赛养精蓄锐。

2、养精蓄锐这么久,正是为了高考。

3、待选手养精蓄锐以后,即将开始邀请赛的:颁奖仪式和招待晚宴。

4、明天就要月考,你怎么不早点休息,好养精蓄锐?

5、他这几个月来养精蓄锐,只希望在这次比赛中能打败对手。

6、今晚你要好好地养精蓄锐,以便应付明天的考试。

7、你在家里养精蓄锐的这段时间我们这边发生了很多事情。

8、他身边还有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纺勇士,这些勇士们养精蓄锐,以待所用。

9、大战一触即发,战士们今晚养精蓄锐,准备明天大展雄威。

10、我们这半年来养精蓄锐,就是要等比赛时,大胜对方。

11、感到疲累的时候,去按摩一下,泡泡热水澡,应是养精蓄锐的好办法。

12、球队的队员们正在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冠亚军决赛。

13、你早点睡,养精蓄锐,明天还要忙上一整天。

14、比赛之前,所有的队员都养精蓄锐,准备在球场上大展身手。

15、如果你想养精蓄锐我可以给你请假你回家慢慢休息。

16、我们的球队已养精蓄锐多时,可和上届的冠军一战了。

17、考试前切忌疲劳过度,应该养精蓄锐,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考出好成绩。

18、这支军队经过养精蓄锐后,战斗力更强了。

19、连日行军后部队已疲惫不堪,正需要休息,好养精蓄锐。

20、我们上课的时候你还是不要老是养精蓄锐,这里是学习的地方,不是睡觉的地方。

21、对于辛勤工作了一周的上班族来说,周末应该是放松和养精蓄锐的大好时光。

22、养精蓄锐以应付今后你得去做的繁重工作。

23、我养精蓄锐这么几节课就是为了下午的体育课能够有更好的状态。

24、这些年他一直生活在大山上就是为了养精蓄锐。

25、们应该养精蓄锐,齐心协力的爬完这座高山,尽管头晕眼花、腰酸背痛,我们也要勇往直前。

26、好好地养精蓄锐吧!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27、我们这次未赢,但是我们养精蓄锐下次再战。

28、下班后关掉手机和其它一些电子设备,让自己养精蓄锐。

29、部队精湛的操演,正可看出多年来养精蓄锐的成果。

30、谁指挥着陆,谁就会养精蓄锐,这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31、为了赢得这场比赛,这三个月来他一直在养精蓄锐。

32、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退避三舍,养精蓄锐。

33、让我们养精蓄锐,好将敌人杀得抱头鼠窜。

第3篇

1、最终希望两人白头偕老获得长久幸福。

2、传统的老来是伴、白头偕老的婚姻观正悄然变化。

3、这种动物生活行为如同当时社会生活中夫妻恩爱情景,因而被造园家吸收利用,在一方湖池配置鸳鸯戏水景观,但见碧绿的水面上倒映着彩霞般的鸳鸯,或交颈嬉戏,或窃窃欲语,雄游雌随,形影不离,鲜明的表达了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传统美德。

4、有人说,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指的是湘云同宝玉白头偕老。

5、这就是他们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的根本原因。

6、你得确定你找到了合适的人跟你白头偕老,你知道的,坐在安乐椅里,看着漫画傻乐呵的那种。

7、埃德里企鹅会不顾一切地陷入的爱情旋涡之中,忠贞不渝的感情,使得他们能够享受白头偕老的甜蜜生活。

8、婚礼上,新娘和新郎表示要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9、情爱的中国妹,我想找个伙伴和我白头偕老,特别是那位自主写信给我的女士。

10、幸福美满的生活,白头偕老的夫妻最需要的不是房子,而是铭刻在彼此心中那份深深的爱。

11、这就是客家人与少数民族能组成家庭和谐共处、白头偕老的内在原因。

12、第三,曹雪芹笔下的众多,青年男女的爱情,没有一例是白头偕老的,有的只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和没有婚姻的爱情。

13、主要还是现代人的婚姻观念转变了,以前都希望能白头偕老,现在两个人不一定要过到底。

14、有一种爱叫做白头偕老,而我,想要这种爱!

15、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好人都能融洽相处,世界上不是所有爱过的人都能白头偕老。

16、在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婚姻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白头偕老。

17、与我白头偕老,是最美好的事。

18、像过去的人们那样粗略简单地维持最初的爱情,白头偕老,那种爱情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19、结婚是件易事,维持婚姻就难多了。如能美满地白头偕老,那将是一门艺术。

20、农夫娶到公主当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日后因农夫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和和美美过一生。

21、我为这幸福的一对举杯,愿他们白头偕老。

22、詹姆士和丽莎,我祝福你们白头偕老,爱河永浴。

23、首先恭喜你们即将喜结良缘,祝你们婚后生活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24、我会睡在床的左边,你睡右边。或许我会很健康,我们会一起白头偕老,生活会很平凡很完美。

25、是呵,连上天都已经同意了他们并蒂同心,为什么不让他们白头偕老呢!

26、在你们订婚之际,我们衷心祝愿你们白头偕老,幸福快乐。()

27、张生对她到底有几分诚意,能不能和她白头偕老?

28、既然同居者不以白头偕老为目的,一个同居失败可以换一个,那么又何必对离婚那么担惊受怕呢?

29、后来,他两成亲了,发誓永远相爱,白头偕老。

30、我本以为婚姻应该是相伴终生、白头偕老。

31、秦重与莘瑶琴夫妻俩白头偕老,生下两个孩子也都读书成名。

32、恭祝新郎新娘!祝你们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白头偕老,永远幸福。

33、要爱配偶,因为你们是结了婚的,要白头偕老。

34、娇娘与申纯的同心子的知己之爱的婚恋观,相对于兰芝与仲卿的结发同枕席,夫唱妇随直到白头偕老,无疑在情感的基础上更加的显得坚不可摧,也更多的强调了婚姻双方的互爱,也向着更理性的近代婚姻发展趋势。

35、夫妻关系的是否协调,决定着能否白头偕老。

36、一个有共同理念的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一个愿意分享生活的人,一个可以白头偕老的人。

37、汤姆·勒弗罗伊:你们怎么能够和一个不爱的人相儒以沫,白头偕老呢?

38、为了与焦仲卿结发同枕席,夫唱妇随直到白头偕老,尽避焦母多方的为难,她还是竭尽全力的通过辛勤的劳作来使婆婆改变对自己的映象。

第4篇

一、顺应旅游者需求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的受益者。导游人员应该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为旅游者服务,帮助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很多英语国家的旅游者来到桂林观光旅游,其对旅游的目的主要有三种:其一,对桂林的自然风光———喀斯特岩溶地貌感兴趣。导游人员应该专门查阅相关地理知识,系统且形象地描述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分类。其二,有不少旅游者对桂林少数民族风情情有独钟。很多旅游者在他们回国后,把他们认为有特色,值得观赏的旅游项目推荐给家人、朋友和同事。以至于有些游客一到桂林就要求导游帮他们预订有民族特色的项目,如龙胜龙脊梯田、阳朔“印象•刘三姐”。此时,导游人员应竭尽全力帮助游客落实旅游项目。并且在整个游览过程中,穿插介绍桂林壮、侗、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色。其三,有些游客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来到桂林后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导游人员应顺应旅游者的个别需求,积极宣传我国文化。同时,可以借助图片、旅游手册或多媒体工具进行讲解,如IPAD辅助展示。

二、顺应语境关系

(一)顺应物理语境。物理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时间包括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空间指地点指示关系,它包括绝对空间关系和参照指称对象的相对空间关系、说话人的空间及交际双方所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与言语行为有关的体态语等。根据顺应理论,在作出语言选择的时候要顺应当时交际的物理语境,注意当时的时间和空间等因素。导游人员在阐述导游词时应注意当时交际语境的物理世界。导游人员在对游客讲解漓江时,其一,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来进行导游。游客都比较喜欢晴朗的天气出游,但是雨天出游也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导游人员可以把中国审美思维中的朦胧美介绍给英语国家旅客。“TheLiRiverinmistyisconsideredthebesttimetoappreciatetheLiRiverinChina.PleasedoasRomansdo,justenjoyChineseunderstandingofbeauty.”其二,导游人员必须抓住时机进行讲解。在漓江游船上讲解,景色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导游人员只有顺应物理语境,作出正确的方向指示并依据英语国家审美模式去介绍景点,才能让旅游者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Manywesternfriendsnamedthescenerybythemselves,suchasthecliffofcartoonfaceandmask.SomecomparethesceneryalongtheLiRiverwiththesceneofthemovie‘AVANDA’.Sotodayyou'rehere,pleasemakefulluseofyourimaginationandenjoyyourtrip.”这样可以拉近导游人员与游客的心理距离。

(二)顺应社交语境。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人员在言语交际方面,可以使用比较口语化的言语、适中的语速和音量,以及礼貌用语;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尽量做到与游客保持眼神交流和自然的肢体语言。导游词英译不免要涉及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译导游词时还应注意不同文化之间交际原则的差异,并对此作出顺应,选择正确的言语。比如,导游在促销阳朔“印象•刘三姐”时,旅客说已经去过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不想再看少数民族舞蹈了。此时,导游人员应该顺应西方游客的社交原则,不要再尝试说服旅游参加此项目。因为和中国社交原则不同,西方社交原则希望对方认真对待自己明确的否定表达,而中国社交往往多次拒绝后还可以接受。因此,中国导游应该顺应社交世界而作出正确的语言选择,以成功地与西方游客进行交际。

三、顺应中西文化差异

(一)顺应表达上的遣词造句。中西方在遣词造句上有自己的表达习惯。例如,在给英语国家游客介绍地名时,应由小到大。“Yangshuo,Guilin,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China”。在导游过程中,导游应尽量使用口语化和常用的词语。例如,表达“考虑周到”时,我们可以用“thoughtful”来代替“considerate”。

(二)顺应审美思维模式。中国人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审美模式趋向于“比德”,把理想、追求、憧憬、道义及人格等密切与自然风光的欣赏联系起来;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强调自我素质、修养的提升和升华。英语国家旅客则更倾向于纯粹欣赏自然的形态美,感受与人的心情相契合。在介绍桂林景点时,导游往往依附传说。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英语国家游客并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传说。因此,这样的英译导游词并不能让游客有所领悟或帮助欣赏自然美景,导致交际失败。此时,介绍当地风情、山水成因,把桂林喀斯特地貌与英语国家大片“AVATAR”,“TWILIGHT”拍摄场景结合起来介绍,可以提高游客兴趣,更好地帮助游客欣赏自然美景。

(三)顺应文化差异。顺应中外文化差异主要包括顺应不同的文化习俗、顺应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顺应不同的社会规范等。例如,在漓江上有很多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景点,如“五福临门”、“九龙戏水”等。但是在英语国家里通常认为“蝙蝠”与丑陋、吸血鬼联系在一起,是不吉利的。在英译导游词时,必须顺应文化差异,给英语国家游客解释清楚。把由展翅迎宾的“蝙蝠”山翻译成景点名称“五福临门”,因“蝙蝠”中的“蝙”与“五福临门”中的“福”发音相同,故中国人觉得“蝙蝠”是吉祥的象征。为了顺应文化差异,导游人员必须把其中的文化差异解释清楚,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顺应理论为英译导游词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视野。语言顺应理论并不能解决实际中的一切问题,但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旅游业的发展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了必然,不断探讨、充实顺应理论在英译导游词研究领域的运用,有利于旅游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作者:全娜 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第5篇

一、自主学习,任务要具体

参与式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时,就应该注重把每个学生的特点都考虑上,给每个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例如让学生讨论问题时,有一个人可以记录,一个人可以进行发言,一个人可以读课文,这样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六课《向往奥运》一课时,我吸取上一学期的教训,让四个同学为一组自己学习课文,把自己弄明白的问题和不明白的问题都记在一页纸上。并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好后,每组选一个代表站起来发言。如此安排后,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而后汇报时也有针对性,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的问题也十分有价值。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也非常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二、合作学习,搭配要合理

合作学习时,搭配一定要合理,不能把学习差的同学全部放在一个组,或者把学习好的全放在一起,应该把各个学习层次、有各种能力的学生放在一起。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帮助,完成教师布置的各个任务。例如教学人教版十二册第九课《走向生活》一课时,我依然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课文。在学习之前我就把各个组分好,于是布置了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时解决字、词,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第二遍读课文时,标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和自己明白的地方。接下来就认真思考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必要时再读一遍课文或者读有关的内容。再下来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共同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把不理解的问题也记录下来。并记录下是谁提问的,谁回答的。而后给自己的记录装饰一番,同时给它起一个名字。接到任务后学生可乐了,立马行动起来,他们有的组是轮流读课文,有的组指名读课文,有的默读课文,有的齐读课文……同学们个个积极性很高,学习的热情也起来了。解决字词的方式也不同,有的借助工具书,有的根据自己的理解,有的分字再合意,有的造句理解……个个拿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那学习的劲头真大。就连平日不爱讲话的高建也积极发言,他不再因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而害羞。平日不动手的同学也积极查资料书、查工具书。特别在汇报时更让人欣慰,展示出来的学习结果丰富多彩。问题能抓住重点。如“应该如何走向生活?”“记者通过采访有什么收获?”“为什么编辑要选择作者?”“作者为什么大吃一惊?”……这些问题都是学习课文的重点。孩子们能抓出来,就达到学习这一课的目的。各组的装饰也大不一样,有花边,有主题。给自己选的题目更是妙趣横生。“奇思妙想”、“集思广义”……汇报时学生都能够大胆发言,并且互相补充,使问题分析得更加透彻,对重点部分理解更深刻。

三、讨论学习,时间要充足

本人听过这样的一节课,有个教师给学生一个问题只给一分钟的时间。如此学生能吃透吗?在教学中教师务必给一个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裕的讨论时间,将会收到效果。

四、参与学习,评价最重要

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学习,并且竭尽全力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他们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赏识。所以教者就应该组织好并能客观地评价这一活动。可以是教师恰当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在评价时多给予鼓励,多给予奖赏。这样学生就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下一次更有学习的尽头,教学效果会更好。

参与式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具有一定学习的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和谐愉悦心态基础上的“乐学”。不仅学生乐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学生明白自己能行,有一种成就感。所以参与式学习要求教者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表现。给学生一个冲突,让学生他们自己去争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正确引导学生。

第6篇

【关键词】顺应理论导游词英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36-02

英译导游词是基于英语词汇、语句和篇章的表达形式,介绍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导游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构成一种较为特殊的交际关系,往往交际是在一位导游与多位旅游者之间进行的。因此,导游在引导旅游者进行旅游观光的具体语境中,应选择适当的导游辞来顺应说话人和听话人(即导游和旅游者)的心理世界。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维尔索伦(J.Versehueren)于1999年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语用学顺应理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够对语言作出选择就在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语言的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一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顺应性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际需要”。正是语言使用中所具有的顺应性特点使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讨论语言的顺应性: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对象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顺应理论对导游词英译的策略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和实践启示。

目前,获取英译导游词的主要渠道来自出版社刊物。纵观各地英译导游词,基本具有以下特点:书面语用词华丽,语言较为教条、刻板;结构较为整齐,多为长句;内容多为中文导游词的译文,具有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忽视了西方文化特性以及旅游者的个体差异性。桂林导游词也存在以上问题。总体而言,桂林书面英译导游词在翻译过程中有明显的中文思维痕迹,欠缺实用性和生动性,给导游词的实际应用留有较大的可塑空间。本文从顺应理论视角分析桂林导游词的英译策略。

一、顺应旅游者需求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的受益者。导游人员应该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为旅游者服务,帮助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很多英语国家的旅游者来到桂林观光旅游,其对旅游的目的主要有三种:其一,对桂林的自然风光一喀斯特岩溶地貌感兴趣。导游人员应该专门查阅相关地理知识,系统且形象地描述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分类。其二,有不少旅游者对桂林少数民族风情情有独钟。很多旅游者在他们回国后,把他们认为有特色,值得观赏的旅游项目推荐给家人、朋友和同事。以至于有些游客一到桂林就要求导游帮他们预订有民族特色的项目,如龙胜龙脊梯田、阳朔“印象・刘三姐”。此时,导游人员应竭尽全力帮助游客落实旅游项目。并且在整个游览过程中,穿插介绍桂林壮、侗、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色。其三,有些游客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来到桂林后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导游人员应顺应旅游者的个别需求,积极宣传我国文化。同时,可以借助图片、旅游手册或多媒体工具进行讲解,如IPAD辅助展示。

二、顺应语境关系

(一)顺应物理语境。物理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时间包括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空间指地点指示关系,它包括绝对空间关系和参照指称对象的相对空间关系、说话人的空间及交际双方所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与言语行为有关的体态语等。根据顺应理论,在作出语言选择的时候要顺应当时交际的物理语境,注意当时的时间和空间等因素。导游人员在阐述导游词时应注意当时交际语境的物理世界。导游人员在对游客讲解漓江时,其一,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来进行导游。游客都比较喜欢晴朗的天气出游,但是雨天出游也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导游人员可以把中国审美思维中的朦胧美介绍给英语国家旅客。“The Li River in misty is considered the best time to appreciate the Li River in China,Please do as Romans do,just enjoy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beauty.”其二,导游人员必须抓住时机进行讲解。在漓江游船上讲解,景色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导游人员只有顺应物理语境,作出正确的方向指示并依据英语国家审美模式去介绍景点,才能让旅游者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Many western friends named the scenery by themselves。such as the cliff of cartoon face and mask,Some compare the scenery along the Li

River with the scene 0f the movie‘AVANDA’,So today you're here,please make full use of your imagination and enjoy your trip.”这样可以拉近导游人员与游客的心理距离。

(二)顺应社交语境。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言语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在言语交际中,语言选择应顺应不同的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交际原则和准则。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人员在言语交际方面,可以使用比较口语化的言语、适中的语速和音量,以及礼貌用语;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尽量做到与游客保持眼神交流和自然的肢体语言。导游词英译不免要涉及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译导游词时还应注意不同文化之间交际原则的差异,并对此作出顺应,选择正确的言语。比如,导游在促销阳朔“印象・刘三姐”时,旅客说已经去过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不想再看少数民族舞蹈了。此时,导游人员应该顺应西方游客的社交原则,不要再尝试说服旅游参加此项目。因为和中国社交原则不同,西方社交原则希望对方认真对待自己明确的否定表达,而中国社交往往多次拒绝后还可以接受。因此,中国导游应该顺应社交世界而作出正确的语言选择,以成功地与西方游客进行交际。

三、顺应中西文化差异

(一)顺应表达上的遣词造句。中西方在遣词造句上有自己的表达习惯。例如,在给英语国家游客介绍地名时,应由小到大。“Yangshuo.Guilin,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在导游过程中,导游应尽量使用口语化和常用的词语。例如,表达“考虑周到”时,我们可以用“thoughtful”来代替“considerate”、

(二)顺应审美思维模式。中国人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审美模式趋向于“比德”,把理想、追求、憧憬、道义及人格等密切与自然风光的欣赏联系起来;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强调自我素质、修养的提升和升华。英语国家旅客则更倾向于纯粹欣赏自然的形态美,感受与人的心情相契合。在介绍桂林景点时,导游往往依附传说。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英语国家游客并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传说。因此,这样的英译导游词并不能让游客有所领悟或帮助欣赏自然美景,导致交际失败。此时,介绍当地风情、山水成因,把桂林喀斯特地貌与英语国家大片“AVATAR”,“TWILIGHT”拍摄场景结合起来介绍,可以提高游客兴趣,更好地帮助游客欣赏自然美景。

第7篇

关键词:老人与海 圣地亚哥 “硬汉”精神 大马林鱼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独具特色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开创了一代新的文风,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遣词造句的简洁、精练和思想情感的含蓄、深沉,是其艺术风格最突出的特征。这种风格在《老人与海》中达到了顶峰。《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一发表即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作品获得了评论家们的一致好评,也为海明威赢得了1953 年度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曾被许多评论家和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比如书中体现出的“冰山理论”( Iceberg Theory) 、书中所使用的各种隐喻以及作品表达出的英雄主义等等。事实上,这部小说是悲喜色彩兼备的结合体。书中的角色既有悲的因素,又有喜的因素,在逻辑上看似对立,却是完整的统一体。

一、圣地亚哥形象分析

独自驾一页扁舟,能深入大海中捕鱼,就足够说明老人的勇气了。老人在努力了半天之后,终于有一条大鱼上钩了。可是,那条鱼太大了,仅凭老人一人之力,几乎无法将鱼钓起。但是老人和凶残的大鱼搏斗,鱼拼命挣扎,用他巨大的身躯撞击小船来还击。小船随时有可能被大鱼撞翻而沉入海底。老人冒着生命危险,用尽所有办法,将鱼杀死捕获。这展现了圣地亚哥的勇敢。而且,他历经风霜、饱受艰难,岁月的流失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了,可是他的那双眼睛“跟海一样蓝,是愉悦的,永不服输的”,我们认识到虽然一生历经沧桑、厄运连连,却是一位性格刚毅的老人。他从未被困难所击倒,而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

圣地亚哥与命运和死亡的勇敢抗争成就了海明威笔下最完美的硬汉子形象。他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以坚韧的毅力承受巨大的灾难而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完美的体现了人生永恒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淋漓尽致的阐释了海明威的死亡主题“生命因死亡而永恒,精神因死亡而大放异彩”。从老人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老人的口气豪迈而自信,他的话简短有力,没有多余的词,没有附加的解释,同时也坚定了读者对他的信念。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他一生塑造的硬汉形象的最后总结。海明威的硬汉子品格像精灵一样铮铮依附在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上,这便是海明威式“硬汉”精神的象征。

同时,圣地亚哥又是乐观的。 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是有心情和马诺林一起谈论棒球比赛,或者到露台饭店和别人闲聊; 他每天早起享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高兴地出海捕鱼,不会去考虑结果会如何。嘲讽、孤独、甚至是马诺林的离开他都能够忍受。圣地亚哥是自信的: 日积月累的捕鱼经验和技巧赋予了他足够的自信,让他敢于选择在第八十五天开始他英雄般的远航; 他相信自己能够捕到一条大鱼,他甚至希望在航行途中碰见迷路的鱼群。圣地亚哥是坚定的: 海底600 英尺的大马林鱼竭尽全力和他周旋,不断考验着他的耐心和决心; 在与之搏斗的同时,圣地亚哥不仅面临随时葬身海底的危险,还要忍受饥饿、疲惫和孤单。最后,决心斗争到底的圣地亚哥终于征服了大马林鱼!

二、对大马林鱼的性格特征的分析

圣地亚哥是人类中的英雄,大马林鱼则是当之无愧的鱼中英雄。在与圣地亚哥正面交锋的时候,大马林鱼毫不畏惧地把小船带向更远的海域,与他进行果断的斗争。它用自己的方式对圣地亚哥进行迫害和摧残,让他不得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几乎让他丧失力量。大马林鱼这种对命运不懈的抗争甚至让圣地亚哥都惊叹不已,禁不住赞扬它是他所见过的最伟大、美丽和高贵的对手。因此,尽管大马林鱼在和圣地亚哥的斗争中以失败告终,它的美丽和高贵犹存。在读者看来,大马林鱼的死是庄严肃穆和激动人心的,它最后所剩下的白色骨架犹如象征它坚决、勇敢和尊严的勋章,足以让读者为之惊叹并对之肃然起敬。

三、结论

尽管笔下的老人是如此坚强,尽管《老人与海》为作家赢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病痛的折磨和身体机能的衰落以及超越自我的艰难仍然击垮了海明威。圣地亚哥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实为作者的自杀作下了一个注脚──反过来,既然注定要被打败,不如早被毁灭,正是这一悖论把一名擅长塑造硬汉形象的伟大作家推向了死亡。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圣地亚哥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参考文献:

[1]董衡巽. 海明威评传[M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第8篇

关键词:英汉视译 介词 省略 增添 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

一、介词及其重要性

语言学家有云“英语是介词的语言”。介词虽小,却在组织句式结构、连贯语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牛津高阶英英字典(第七版)将“介词”解释为 “a word or group of words, such as in, from, to, out of and on behalf of, used before a noun or pronoun to show place, position, time of method”[1](P1560)。由此可见,介词及其短语见于名词及代词之前,在句中不单独做任何句子成分,只表示其后的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语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2](P380)。

根据寇姆的统计,相比于汉语中区区不到30个介词,英语中的介词达到约285个,且位置活跃,无处不在[3](P64)。布朗语料库所提供的资料则显示: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0个词中,介词占15个,多余名词(8个)和动词(13个)等其它词类[4]。因此,如何在视译中处理好介词及介词短语,对译文质量高低颇为重要。

二、英汉视译介词的处理方法

介词的作用主要是其句法功能。介词在句中使词与词之间产生语义关系。因此,翻译介词最重要的是抓住介词所在的特定语境中词与词之间可能存在的最准确的逻辑语义关系[5](P100)。在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介词以其本意出现在句中。对于此类介词,只需按照介词本意处理即可,一般不会给口译员带来太多困难。

例1:We also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Lebanese people through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will be able to restore political and social stability.

我们真诚希望,黎巴嫩人民通过民族和解,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稳定. [6](P259)

但是,英语中还有大量介词用法灵活,在连接句子、凸显句间逻辑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口译员采用何种策略瞬时处理大量介词决定了译文产出的质量高低。本文以正式场合的演讲致辞中语句为例,从省略、增添、转换三个方面浅析英汉视译中介词的灵活处理方法。

1. 省略

尽管某些介词在英语语句中扮演着连接句子的关键作用,但由于汉语的意合性,因此在翻译时可以将其省略,且不会影响译文的完整输出。

例2:We need to think freshly about how we do our work.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开展工作。

例3:That is why we must do our utmost to advance the Doha Development Agenda, with its emphasis on development and “aid for trade.”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推动多哈发展议程,强调发展及“援助贸易”。[6](P261)

总结后不难发现,对于英语中动介词、某些介名词固定搭配短语中的介词,其主要承担语法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省略。例如例2中think about短语中的about、例3中with the emphasis on 的with及on。

2. 增添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序和结构上有多种差异,且口译译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接踵而来的大量信息,因此,译员为争取主动,总是下意识的追赶讲话人的速度,缩小翻译与讲话之间的时间差。这样,“译员就需要按照自己听到的原文的顺序,不停的把句子切成个别的意群或概念单位,再把这些单位比较自然的连接起来,翻译出整体的原意。这种方法可称之为断句基础上的顺句驱动”[7](P32)。

顺句驱动是口译不同于笔译的最大特征。这就意味着译员在很多场合需要在没有处理完整句子的情况下先行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是说,译员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在此种情况下,为保产出译文通顺达意,译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补衔接内容。针对英语中出现的大量介词引导的句子成分,只要合理添加连接成分,就可以在遵循顺句驱动原则下流利产出译文。

在英语中,介词不仅承担语法功能,还承担连贯上下文逻辑线索的意义功能。对于此类介词,增添的方法有助于凸显句间逻辑。在一般情况下,增添的内容主要为突出句间逻辑的状语成分。

例4:Finally he succeeded in inventing the new product through repeated consultation and experiments.

他终于发明了这一新产品,因为他做了无数次的咨询和实验。[6](P62)

例5:I confess I am a little intimidated, Lord Hurd, at being moderated by a veteran statesman of your distinction.

老实说,我有些诚惶诚恐,赫匝爵,因为有您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资深政治家为我引见。[8] (P1)

在视译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由于顺句驱动原则的运用,许多译员会在遇到介词时将句子断开优先处理前句内容。在此种情况下,为保句意完整,译员需补充说明上半句内容以完成句子。

例6:Prof. Clark asked his students not to be afraid of failure \ in making the study of science.

克拉克教授要求学生不要怕失败,在科学研究上 \ 不要怕失败。[7](P33)

例7:I welcome the progress we have made over the past nine months in streamlining our budget processes, crafting our Capital Master Plan and putting our financial house in order.

我高兴地看到在过去九个月中所取得的进展,进展涉及精简预算程序、制定基本建设总计划以及整顿财务等方面。[6](P259)

3. 转换

“转换”主要指词性转换,这也是顺句驱动原则下视译中流利产出译文的常用方法。由于“汉语的特点之一可以说是动词优势,动词造句能体现汉语风格”[7](P51),所以,英语中的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是口译过程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介词也不例外。

一般情况下,承担补语、表语及含有动作意义的介词(如across, toward等)均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处理成动词。

例8:It is a pleasure and an honor to be with you, at this opening of the general debate of our 62nd General Assembly.

我很高兴并且荣幸能够和各位一起,出席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开幕式。[6](P258)

例9:All the member countries are for this plan.

所有会员国均赞成此计划。

刘宓庆指出:英语中几乎所有介词都可以在双语转换中获得汉语动词的含义[9](P 497)。例如by bus(乘车)、off shore(离岸)、for \ against(赞成 \ 反对)等,可见英语介词转化为汉语动词的广泛应用性。

三、小结

介词作为英语中大量存在的小词,常常会被人们忽略。然而,其在衔接句子、贯通语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视译作为同声传译的一种特殊方式,要求译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因此如何处理语句中大量出现的介词对于译员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笔者有限的研究及实践,总结出几点较为常见的处理技巧。只有通过大量实践,将上述方法融会贯通,才能在大脑中对介词形成自动化处理,以节省脑力处理后续信息。惟望本文对英汉视译中介词的处理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商务印刷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

[2]《薄冰高级英语语法》,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年5月新1版

[3]彭启良. 翻译与比较 [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4]王书魁, 李崇月. 英语介词汉译法探讨 [ J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6): 64-67

[5]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指引 [ M ].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

[6]秦亚青, 何群. 英汉视译 [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7]张维为. 英汉同声传译 [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第9篇

关键词:英语;语法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1-0036-03

语法是语言现象的规律性总结,理论性强。语法教学要回到语言的起始点,即从语言表象中概括出语言的规则。

很荣幸,在2011年江苏省首届“两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执教的《Good manners》被评为“示范课”。笔者以下就该语法课课例的设计谈体会。

一、分析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语法项目。本单元共有8个教学课时,包括导入、听力学习、口语训练、阅读理解、语言点学习、拓展阅读、实际技能以及语法。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八课时,主要讲述英语句子的三个类型,即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本课在本单元及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高中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但是他们在课堂上不够积极主动,因为担心出错。而且,本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缺乏相关的英语背景知识,但是他们对外面的新鲜事物很好奇,特别是对笔者去过的加拿大很感兴趣。所以本堂课,笔者尽量把学生的好奇心和语法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运用眼、耳、口、手,边看、边听、边说、边想,真正通过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将会对英语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掌握英语句子构成的一般规律,培养英语的自学能力。

根据《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中的学生了解英语句子的三种类型,并能够完成有关的语法练习;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区分三种句子之间的不同,并能够造简单句、并列句、复杂句等;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句子的三种类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句子。

二、情境设置,生动导入

情境教学主要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场景。在本堂语法课中,笔者以在加拿大进修时期的经历与感受为出发点,创设了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法的热情。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海外经历很感兴趣,他们非常迫切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非常积极地回答问题。任务型教学原则就是把“任务”作为教学重点,把是否能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任务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围绕任务组织教学活动。

笔者出示在加拿大拍摄的照片,并适时提出问题,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职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弱,因此对英语学习特别是语法学习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如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加拿大的风景图片与相关材料,课堂上展开讨论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上好语法课的热情。

三、合作学习,渐入佳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体现新课标精神、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形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按照任务分工编排成平行的几个小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更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这个步骤中,所有的语法学习任务都是在学生相互参与的竞争中完成的。团队合作对中职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中团队力量的重要性。教师首先可告诉学生:他们将被分为A、B、C、D四组,每组都要竭尽全力完成各项任务;最先回答完问题的小组,加10分;每组学生10人,按照学习能力平均分配,分别充当领导者、讲演者、观察员、联系人、记录员等。这个教学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学习英语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三种基本语法句型。如何让学生对这三种句型有深刻的感知比较困难,所以笔者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三种句型。

首先,学习三种常用的并列句。第一是以and为并列连词的并列句。教师出示表现加拿大气候的两幅图片,问学生:

(1)What color is the sky?

(2)What color are the clouds?

学生回答:

(1)The sky is blue.

(2)The clouds are all white.

也可以这样回答:The sky is blue and the clouds are white.

于是,引出以and为连接词的并列句。

第二是以but为并列连词的并列句。教师展示加拿大的国树枫树的两幅照片并讲述:

(1)It is a country of many trees.

(2)There are many leaves.

当然,也可这样回答:

It is a country of many trees but there are only leaves in this picture.

这样,自然引出以but为连接词的并列句。

第三是以or为并列连词的并列句。教师出示飞机与轮船两幅交通工具图,然后向学生提问:

How can we go there?

学生回答:

(1)We can go there by plane.

(2)Maybe we can go there by ship.

此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说出以or为连接词的并列句:

We can go there by plane or by ship.

其次,导入三种复合句。

四、适时点拨,释疑解惑

在以上语法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简单句、并列句与复合句的概念。

Simple sentence:

Has a single subject-verb combination, but it may have more than one subject or more than one verb.

可告诉学生:简单句就是只有一个主语或并列主语和一个谓语或并列谓语构成的句子。

Compound sentence:

Consists of two or more simple sentences, usually connected by a comma plus a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and,but,or)

引导学生理解:并列句就是把两个或几个简单句用并列连词或分号连接起来的句子。

Complex sentence:Contains one main clause and at least one subordinate clause with a 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粗略认知:复合句就是主句加从句。

五、强化巩固,举一反三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英语的三种句型已经有了一个感性认知。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消化所学的内容,此时就要适时进行巩固训练。巩固练习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更要活泼有趣。在巩固练习中,笔者用三个不同颜色的彩色鸡蛋代表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来选择相应的练习。

Egg 1的练习是课本上的练习,属于控制性的练习,比较机械。这一层次练习的典型形式有模仿、重复、替换、简单问答等,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Egg 1: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115. Let’ do Ex 1 and Ex 2.

Egg 2是半控制性练习。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语言进行自由交流与表达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控制性练习发展到半控制性练习,其交际活动跨度较大,难度较大。半控制性练习的典型形式有改变句子的练习等。

Egg 2:

Combine the words into a complex sentence with proper subordinated conjunctions.

went to bed, he, early, very tired, felt, he

Egg 3是开放性练习。这种练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课本上所学的语法结构知识,在一定的语境中较为贴切、妥当地表达某一语言功能。笔者在本课中向学生提供了学校在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上的一幅图片,相对真实的语言情景,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型尽可能多地造句。

Egg 3:

Describe the picture.

通常来说,语法课学习难度较大,因为学生普遍认为语法是抽象的,枯燥的。实际上语法不是孤立的,它是无数语言实践升华的理论精华。所以,笔者在本节语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还原了语法形成的过程,从实践到理论,而不是就理论讲理论。本课教学设计改变了过去语法课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力求通过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求新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O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nglish Grammar:

A Case Study

YANG Lin

(Jiangsu Dongha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Donghai 222300, Jiangsu Province)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效教学;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41―02

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获得更多高效益,从而促进教学主体快速有效并且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提到的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我们思维定式上的教师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而是指学生有没有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学到应学的东西,或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更具体地说,如果学生很费力地学,但没有达到付出应有的成效;如果教师很辛苦地教,但是学生根本不学或者心不在焉地学都属于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更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激励策略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研究表明,没有激励,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而若受到激励,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如果学生受到了正确的激励,他们能发挥出激励前能力的3~4倍。教育界一直所倡导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其所利用的教育理论核心就是用有效的激励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坏不仅取决于教的质量,更多地取决于学生在多大的程度上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有没有被老师给鼓动起来,真正地变成“我要学”。从另一个层面上说,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他们被激励水平的高低,更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尽管一个学生的能力很强,悟性很高,但如果积极性不高,受到的激励水平低,就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大部分中职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在9年义务教育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逐渐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所以目前中职英语课堂中“学生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教师不会教、教不好”的悲哀局面是在所难免的。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在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是我们每个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人觉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激励手段来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最充分地发挥潜能,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保持高效率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所以,本人认为教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策略是达到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如何运用激励策略实现有效教学

1.激励策略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教学目标是一门课程或是具体某一节课的核心所在。教学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运用激励策略的最终目标也是要实现教学目标,即任何形式的激励策略的运用,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能偏离教学目标。针对中职生对英语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给学生补习音标、语法等基本知识,在补课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夯实基础,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从而敢开口读、张口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话题内容和语言项目运用不同的激励策略,例如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树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便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2.激励策略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教与学本身就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学生在面对英语这种既能获取信息,又能用于交流的语言工具时,其个人的思考也将伴随着一些语言的训练得到不断的展现,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在老师的外部激励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同时中职学生对于参与动手、动口的表演活动欲望很强,对集体活动反映积极,这些优点为他们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选用一些适当形式的课外活动。

如在Unit10 Environment的学习中,让学生形成合作团队,先找出课文中提到的污染环境的句子,然后鼓励学生想出可以身体力行地减少污染的句子。这时只要学生说出“We can’t make noise.”“We should ride a bike.”等最简单的句子,就要给学生鼓励,因为这是他们自己语言输出的开始。然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地为了显示自己小组的优势来纠正并润色自己的句子,避免被他组同学发现语法错误,从而影响自己的小组得分。接着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竭尽全力地来“找茬”,尽力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来为其他同学纠错和改正。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评比、讨论和讲解,让学生们记住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同时展现各个团队对“环境污染”的理解和认知。这样一来,整堂课的教学活动都不再需要老师强调纪律和高呼“Attention,please!” 学生会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英语课堂不再是枯燥的知识传授,也不是为了应付课程大纲的基础教学,而是受学生所喜爱并自觉主动参与的一门优质课。这种激励策略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

3.激励策略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是当今英语教学中较流行的一种方法。激励策略是任务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在英语课堂中虽然语言结构的操作和练习都具有任务的性质,但这些任务有时在学生看来往往比较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利用激励策略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课程的需要,体验执行任务的成功感。运用激励策略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中,跟着教师的课堂要求,积极地听取教师的讲解,将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语言操练实现内心的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当然,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设置的任务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激励中不断地点燃,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if条件状语从句的练习中,针对学生基础薄弱、词汇量不足的缺点,可以让学生先用搭配好的短语和key pattern连句子eg: “study hard”, “make a progress” 成句为 “If you work hard, you’ll make a progress.”“not listen carefully”,“not understand the grammar”,成句为“If he does’t listen carefully, he won’t understand the grammar.”然后让学生用课文中的短语造句,最后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自发地去造句。甚至还可以给学生安排适当的角色扮演,例如父子、师生等,让他们完成特定任务的对话内容。总之这样的任务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学生解决起来比较容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心和意志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激励策略的形式

1.兴趣激励

针对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揣摩其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中可以运用的兴趣激励策略有:互动法、情境法、幽默法、故事法、设疑法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真实的情境、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语料、巧妙的疑问等营造民主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 使教学活动充满快乐,引发学生兴趣,促使积极思考,可以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需求激励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学生都有证实自己能力、表现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尤其是中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越发强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对学生的认识,激励他们发挥特长,满足他们的需要。例如,在小组活动中,让不同能力的学生体现不同的特长,如写字漂亮的让他们去黑板展现,动手能力强的让他们做海报,性格外向的进行公开的口语展示等。又如有的男生虽然不怎么爱学英语,但特别好面子,尤其不希望自己在女生面前丢面子,所以在小组活动中要尽量做到男女搭配。再如当讲到和体育有关的话题时,让一些男生来准备他们喜欢的足球明星或篮球明星的资料,做presentation;讲到和健康、饮食有关的话题时,让喜欢美食的同学准备一些教学资料,让他们做小老师;讲到Internet时,让那些“网络高手”来“现身说法”等等。这样安排学习任务,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增强学习成就,并实现有效教学。

3.情感激励

中职学生心智发育正在逐渐成熟,并不是通过硬性的指导和批评教育他们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全神贯注地学习。他们有强烈的情感需求,教师必须让他们在平和愉悦的情绪中主动学习和思考,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并积极配合教学,这就必然需要情感激励。老师要准确把握课堂中学生情绪的变化,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用感情去温暖他们,融化他们。进行情感激励的方法需要灵活多样,因人而异。同时,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教师的激情和微笑,因为教师的微笑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心情舒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而激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此外,要多用目光、手势和学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视着自己,在与自己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4.语言激励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要求教师课堂上就更应该注意运用语言激励。激励的语言不要是冷冰冰的、单一的“Good,good,very good”、“Well done”、“Perfect”等,我们的语言应该有热情的支持,有肯定的赞誉,有平等的尊重,有温馨的提示,也有委婉的批评,努力做到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能说。激励语言的形式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应变,有创造性地、智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满足,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语言激励发挥其特有的魅力。例如使用 “This is the best I have seen today.” “You are the best.”“You can speak well. You can do it!” “Do not worry! Believe in yourself!” “I am proud of you.”等。即使对于后进生,也别忘了给他们一声热情洋溢的“Good! Thank you!” “You are right!”

5.学习成果展示与自我激励

学习成果的展示,是自我激励的又一有效措施。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种实用工具。所以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我们在学习成果展示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要珍惜并把握住这个优势,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做一些和课文内容有关的海报或是宣传画。例如学习Unit9 Advertisement之后,可以让学生分成4个组分别给“自己的产品”做英文的宣传广告,然后让全班同学评分,推选出最成功的广告宣传画。针对Unit5 的Reading“Whose Fault”可以让学生表演小短剧,录像后传到网上,让网络的力量来宣传我校学生英语的学习成果。当学生自己亲眼看到那一条条赞美的评价后,想不让他们努力学英语都难。实践证明,学习成果展示,不仅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此外,在平常的课堂中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其实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三、结语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激励两个字很简单易懂,但教师真正地做到适时、恰当、正确地应用激励策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在中职英语课堂中运用激励策略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激励策略的使用时机与技巧,经常变化形式。同时光有激励策略是不行的,教学中还必须以教师具体的教学为主导,教师备课要面面俱到,知识的传授还要有主次并循序渐进,不管是激励还是提问、鼓励、疏导,教学策略应用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汤沫.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04).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11篇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一段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会他们学习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感恩,教会他们做人一样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感恩节主题班会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感恩节主题班会活动1活动时间:第8周班会课

活动目的:现在的学生,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有不少人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享受,只知道自己需要,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以此次活动,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听一个感人的故事

老师:同学们,我说一个英语单词,看看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中文含义,ThanksgivingDay,对,是感恩节,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由此我们举行这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听一个感人的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

主持人:大家和我们一样,一样都是故事中的小男孩,从出生到现在,父母的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不断的索取,父母是尽其所能,我们接受的是那么的心安理得,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都不会很平静,下面这首歌是否能引进大家的共鸣呢?把“父亲”这首歌献给我们伟大的父母!这首歌不禁使我们回忆起,在我们成长的这十几年中,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感动呢?请大家举手 (同学发言)

主持人:虽然同学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但谁也不能否认,成长的每一步无不透着父母辛勤的汗水,体现着父母深沉的爱。你们的父母在时时刻刻挂念着你们,祝福着你们,请听一下来自父母的心声:(家长代表3个)有的家长虽然没有来,但是也给我们同学留了言。看看是谁的父母呢?(放录像)这就是大家的父母!当你们落寞时,抚慰你们孤寂的心灵;当你们迷惘时,照亮你们茫茫的人生……

二、现场调查

可我们又对父母了解多少呢 ?下面进行现场调查

问题:1、你母亲的生日? 2、你给父亲买过生日礼物吗? 3、你母亲最喜欢的是哪套衣服? 4、你父母的结婚纪念日?5、你爸爸今天40几岁?属什么的?6、你爸爸喜欢喝白酒吗?那他一般喝什么牌子的? 7、你父亲喜欢吃的菜是? ………

通过刚刚的调查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十分了解自己的父母,可是反过来如果被问的是父母,不用调查也会知道结果,父母会对我们的一切记忆的都很深刻!

我们还应该感谢哪些人呢?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认真备好每一节,精心上好每一堂,耐心辅导每一自习,可我们又是怎么回报老师的无私奉献的呢?是不是有时候也充满这不理解甚至埋怨呢?其实我有自己也曾经不理解过老师,对朋友有时候也有着那样这样的不满,但我相信从今天开始,同学们会和我一样,充满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下面有请4个同学演唱:《感恩之心》

三、做一个感恩的人

一起做一个感恩的人吧!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这是我们共同的宣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放FKASH音乐:《感恩的心》,)老师: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 伴随着这动人的歌曲,我宣布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四、活动延伸

让学生回家做好三个一活动:1.给远方亲人写一封信。2.为父母或亲人洗一次脚3.每天为家里做一件家务感恩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叙事一则

感恩节主题班会活动2【班会背景】:

如今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人围着,疼都疼不过来,在一些孩子的心中认为父母等对自己的关心、养育都是理所当然的,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忘记对父母的付出说一声:“谢谢”。孩子对父母的养育变的冷漠,在家任性、霸道。人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才会充满爱。针对当前孩子存在这方面问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班会目的】:

1、通过这次活动启迪学生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懂得学会感恩的良好品质是青少年学会做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2、理解学会感恩能从多方面利于青少年成长,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张重要的“通行证”;

能够联系实际,说说学会感恩,拥有良好道德的意义。

3、学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懂得体会,感谢,学会与他人交往,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班会准备】:

1、发动全班学生搜集关于感恩的材料,布置相关的讨论题目

2、排练诗歌朗诵。

3、排练情景剧。

4、准备好献给老师的花。

5、排练《感恩的心》手语剧,学习手语舞。

6、制作多媒体课件

7、布置多媒体教室

8、打印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过程】:

一、放一曲有关母爱的歌曲,创设气氛,进入班会主题。

主持人开场白。引出主题: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

出示“感恩父母”课件图片

1、通过充满真情,充满温馨的图片,回忆以前跟父母一起的快乐时光,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

2、提出问题:

为什么现在跟父母的沟通也少了,跟父母的埋怨多了?

我在家里最经常对父母说的话是什么?

父母经常对我说的话是什么?

3、讨论:

说说父母之间最难忘的小故事,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兴的一件事,谈谈我们怎样用感恩的心和父母沟通?怎样孝敬父母?如果现在有话对爸爸妈妈说,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是什么?

示例: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 法)

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⑨父母亲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实话实说)

4、现场连线:

抽取其中一位同学家长的电 话号码,请同学和家长直接沟通,真情互动。

请家长代表发言,谈谈培养孩子的感受(黄晟煜父亲代表发言)

二、配乐诗歌朗诵(姜__,胡__)

三、情景剧表演.伴随着情景剧的落幕,音乐声响起,学生代表向在座的老师们鲜花。(大屏幕显示:“把最美的笑容和鲜花献给我们另一对的父母——老师们!”

四、手语表演《感恩的心》,全场互动。

我来自偶然 象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 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 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 我还有多少泪 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五、班主任总结发言:建议全班同学拿出纸笔写下一段对父母老师的感恩和祝福,让它们出现在班级最显眼的角落并挑选“班级十大感恩箴言”让同学们将感恩铭记心中。

六、主持人总结发言:我们不想说这项活动的成功与否,我们只愿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都能够向你身边的人真诚的微笑。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不幸。感恩惜福,四个简简单单的字却可以为我们带去阳光与爱。试试吧,生活不会欺骗你!

感恩节主题班会活动3一、背景分析

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

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

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为主题的班会。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三、活动重点: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树立美好的人身观,让他们有健康的情感观念。

四、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叫同学们收集有关“感恩父母”的材料。

2、准备班会课件。

3、叫同学们如何感恩父母做好发言准备。

4、准备一份感恩卡。

五、活动形式

讲故事、讨论、诵读、写“心愿卡”和唱歌等形式。

六、活动过程

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问: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题: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要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亲恩)

A、初步感受

1、让学生看图片,认识两个人:父亲,母亲。

教师明确: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B、深入认识

1、老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肾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②年轻母亲舍身救儿: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提问学生: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

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

②父母令你兴的一件事

3、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特别感动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过这种体验,但他们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动。

请学生讲一讲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上下班?工作时间长吗?你觉得你的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

4、听听父母的心声。

请家长发言谈培养孩子的感受。

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给家长及在场所有人的父母。

6、心灵表白

同学们现在你们有话对爸爸妈妈说吗?现在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是什么?

二、感恩父母(学会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词所说:

①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们含辛茹苦培养我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回报父母?

②讲一个现代儿子孝敬母亲的感人故事: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问:从这个真实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请每个学生写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

让同学读一读自己写下的话,请家长点评,谈关于孝敬的看法

3、父母很希望听到儿女祝福的话语,如果要写一句祝福的话在父母生日时送给父母,应该怎么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4、下面的表现,哪些是同学们做得的?请讲一讲让同学们学一学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

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⑨父母亲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实话实说)

5、巧解误区:学生讨论下面同学的做法

①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马上学习。最近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小林却说:“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习成绩再优秀也不行)

②小刚是一名初一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缺少沟通)

③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更为重要)

④一位学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后写下了一段话:为了我们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让妈妈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让妈妈过世界上的生活!妈妈,等着我给你过最幸福的生活吧。

6、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

让我们懂得感恩。请听歌曲:《感恩的心》

7、全班齐诵《游子吟》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以上就是我们班这次主题班会《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的设计过程,该节班会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最后,我想借用当代作家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来提醒自己:“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谢谢大家!

感恩节主题班会活动4教育目的: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主要内容: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班主任工作 )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所有的所有,听一听同学的心声,感受她心中的恩诗朗诵手语歌《感恩的心》

三、听了朗诵后,互动活动:说出最让你感动的事(请几位学生讲述)

四、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而又应拿什么来报孝父母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呢?

给父母的报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质上。

给父母的报答是物质上大于精神上

五、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亲,父母的爱是那么的平凡,却又那么的动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无闻,却沁人心脾。

六、班主任讲话

在这次“感恩”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你们都在竭尽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别人。你们的节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语小合唱非常感人。听你们讲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你们用手语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实的感动。我突然感觉,这些曾经在我眼里长不大的孩子竟会如此独立,如此懂事,你们都是些善良纯洁的孩子,对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拥有一颗诚挚的感恩的心,你们是想通过这次活动,将自己对于感恩的感受抒发出来,积极影响身边的人也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次活动也在我们班掀起了一阵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热潮,这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地试着敞开心扉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了。

感恩节主题班会活动5主题:感谢有你……

教育目的: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时间:20__年_月__日上午第二节

主持人:

主题: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他人

活动过程:

一、序幕:

老师:同学们,我说一个英语单词,看看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中文含义,ThanksgivingDay,对,是感恩节,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中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

由此我们举行这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下面(甲)、(乙)和我一起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二、活动开展:

甲:大家好,我是__。

乙:大家好,我是__

合:今天,由我们主持今天的班队活动。

甲: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

乙: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

甲: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和我们血脉相连;

乙: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可以倾诉和依赖。

甲: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

乙: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可以把这份良善续延。

甲: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乙:感激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甲:然而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最深的感恩的字眼莫过于“父母”。

乙:是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得接受着他们无私给予的爱的雨露。

甲: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听一个感人的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有请__,大家欢迎。

苹果树和小男孩小男孩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当小男孩很小的时候,他一直在苹果树下玩,饿了吃树上的苹果。苹果树总是用它柔软的枝叶,轻轻抚摩他的脸,那段岁月是金色的,也许是小男孩一生中最难忘的。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也很少再到苹果树下去玩了。有一天,他来到苹果树下,苹果树非常高兴,立刻抖动她柔软的枝叶,温柔地对小男孩说:“来吧,来吧,来和我玩吧!”

小男孩只是远远地站在那里,对苹果树说:“我长大了,要去学校学习,现在我没有这么多时间和你玩了。不过我需要一个书包。”

苹果树抖落下所有的苹果,对他说:“把我的苹果拿去,到市场上卖掉,得来的钱可以给你买一个书包。”

小男孩拿走了苹果,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出现。苹果树在那里等啊!等啊!她是多么希望他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像以前那样和她玩。

很久以后,小男孩再一次出现在苹果树的面前,他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再称他为小男孩了,但是在苹果树的眼里,他永远都是那个在她柔软枝叶下安睡的小男孩。苹果树非常高兴,她立刻温柔地对小男孩说:“来吧!来吧!来和我玩吧!”

小男孩还是远远地站在那里,对苹果树说:“我很忙,没有时间和你玩,不过,我要结婚了,需要盖一幢房子,可是没有材料。”

苹果树毫不忧郁地对他说:“把我枝叶砍去,用它们你可以盖你的房子。”

小男孩把苹果树枝叶全都砍去,走了,又是一段很长的时间没有来。苹果树还是在那里等啊!等啊!等待小男孩的出现。

过了很久,小男孩出现在苹果树的眼前,他显得那么颓废,那么萎靡。苹果树心疼问:“怎么了,我的孩子?来吧!来吧!来和我玩吧!”

“我工作很累,没有精力和你玩。事业上的失败,家庭的不和,已经让我感到很疲劳了,我想去航海,去远行,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经。可是我没有船。”小男孩说。

“你把我主干砍下,它很结实,可以做一艘船,你用它可以去航海,可以去远行。”

小男孩砍下了苹果树的主干,用它做了一艘船,离开了苹果树,于是可怜的苹果树又一次孤孤单单地盼望着小男孩的出现。过了好久,好久,男孩的每一次离去的时间都比前一次长,这次特别长,使苹果树以为他再也不会出现了。终于小男孩出现在她的面前,他已经老了,不再有以前的那种活力,那种青春。班白的双鬓,疲倦的双眼。但苹果树还是很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来和我玩吧!“

小男孩靠在苹果树树桩前说:“经过了那么多年的风雨沧桑,我感到累了,现在我什么都不想要,只想靠在你这里,和你说说话,因为现在我才知道你这里才是我最安全,最温暖的港湾。”

苹果树像以前那样,用温柔的声音对他:“可惜我已经没有苹果,没有枝叶,没有树干了,能给你的就是这结实的树桩,你累了,就在这里好好的休息,好好地依靠,你知道无论何时,我永远都是在你身边,我的孩子。”

就这样,小男孩靠在苹果树的树桩上睡了,也许梦里他会回忆起儿时的快乐。

甲:大家和我一样一样都是故事中的小男孩,从出生到现在,父母的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不断的索取,父母是尽其所能,我们接受的是那么的心安理得,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都不会很平静,下面这首童谣是否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呢?把《妈妈的爱》这首诗献给我们伟大的父母!

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对妈妈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

我说:“我最爱妈妈。”

妈妈告诉我:“最该爱的是祖国,

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

乙:这首歌不禁使我们回忆起,在我们成长的这十几年中,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动呢?请大家举手(同学发言)

甲:虽然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但谁也不能否认,成长的每一步无不透着父母辛勤的汗水,体现着父母深沉的爱。爸爸妈妈在时时刻刻挂念着我们,祝福着我们,当我们们落寞时,抚慰你们孤寂的心灵;当我们迷惘时,照亮你们茫茫的人生……

可我们又对父母了解多少呢

甲:下面进行现场调查

问题:1、你母亲的生日?

2、你给父亲买过生日礼物吗?

3、你母亲最喜欢的是哪套衣服?

4、你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5、你爸爸今年多少岁?属什么的?

6、你爸爸喜欢喝白酒吗?那他一般喝什么牌子的?

7、你父亲喜欢吃的菜是?………

甲:通过刚刚的调查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十分了解自己的父母,可是反过来如果被问的是父母,不用调查也会知道结果,父母会对我们的一切记忆的都很深刻!

乙:下面,我们请听感恩诗朗诵《游子吟》,表演者:掌声有请!老师: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对父母拿出多一份的关怀和理解,她们一定会倍感欣慰,做一个:懂父母的人甲:其实不止是父母,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是我们应该感谢的,比如我们的老师、同学、朋友。请同学们讲述一下老师、朋友等对自己的无限深情,请大家发表自己的想法。

乙: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认真备好每一节,精心上好每一堂,耐心辅导每一自习,可我们又是怎么回报老师的无私奉献的呢?是不是有时候也充满这不理解甚至埋怨呢?

甲:其实我有自己也曾经不理解过老师,对朋友有时候也有着那样这样的不满,但我相信从今天开始,同学们会和我一样,充满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乙:在历有很多名人都怀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乙: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那么怎么做才是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恩呢?大家看过电影《暖春》吗?相信看过的的各位同学现在心里一定不平静。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谈谈他们观看影片后的感受和想法。

同学发言。

甲:一起做一个感恩的人吧!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这是我们共同的宣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请伴随着一首动人的歌曲,请同学们按照顺序上来签名,表达自己对父母,对老师,社会的感谢之情。(放FKASH音乐:《感恩的心》,同时学生上来在签名板上签名)

在这次班队活动的最后,我们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发言

老师:在生活中,我们要感谢的人有很多,父母、老师、同学,感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随时回报于别人,在这次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常怀感恩之心,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爱,感受情,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体验着家人的关爱、朋友的关心、老师的关注、社会的关怀。常怀感恩之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愉快,会使我们的生命充满温暖,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集体、和谐的社会,既要多些感激之心,也要付出你的爱心。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社会,报答所有关心爱护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三、结束语:

主持人齐朗诵: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