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语入木三分

成语入木三分

时间:2023-05-30 10:0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成语入木三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成语入木三分

第1篇

有关木和3的成语是什么?

【答案】入木三分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成语典故】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晋朝的大书法家。

王羲之曾经在池塘边练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无论休息还是走路,他心里总是想着字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不停地用手指在衣襟上划着,时间久了,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王羲之二十岁时,太尉郗鉴派人到他们家族中去选女婿。王家的子弟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能中选。 只有王羲之,躺在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继续在衣服上划着。郗太尉很欣赏王羲之的镇定,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有一次,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木匠拿去雕刻。木匠在雕刻时发现王羲之写的字竟然已经深入木头达三分,赞叹道:“右军(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

“入木三分”形客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深刻。

【成语造句】

1、前者于片中扮演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年轻寡妇,后者则饰演为报妻仇而杀人的逃犯。这是二人继幸福黄手绢后又一次入木三分的演出,细腻动人。

2、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

3、你把这些人物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的我很羡慕啊。

4、作者又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至群体与社会和国家的互动,反映了香港人在这五十年间的不断改变,不断融汇贯通中西文化的价值观。作者以香港为家,藉本书对这个家作出入木三分的描述,既抒发对香港的深厚情怀,又对香港的多方面演变作出中肯的分析,是少有具历史参考价值的好书。

5、我们在思考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入木三分的态度。

6、这本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的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的。

7、你的书法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8、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入木三分的听老师给我们讲新知识。

9、这么大的太阳还能入木三分的认真听讲座靠的就是心态问题。

11、除了偶尔若有所失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非常犀利,看人入木三分。

12、他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13、谢君豪是香港男演员中,少数能单以眼晴就能演戏之辈其他例子有梁朝伟黄秋生等,在片中多场感情戏,只靠沉郁的眼神就成功把角色的悲情演绎得入木三分,令人佩服。

14、他没有一个句子能象拉布吕耶尔的许多句子那样余音回荡,入木三分。

第2篇

跟木有关的成语:草木皆兵、草木皆兵、草木俱朽、草木知威、寸木岑楼、大兴土木、呆若木鸡、登木求鱼、独木难支、入木三分等。

跟火有关的成语:十万火急、熬油费火、不避水火、不避汤火、鼻端生火、抱火厝薪、抱火寝薪、抱火卧薪、炳如观火、炳若观火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在小升初语文复习中成语是较为重要的部分,不过鉴于有些小学生反映说成语记不牢,其实我们可以运用技巧,下面是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第4篇

1、谜面:待到秋来九月八(打一成语)谜底:黄道吉日

2、谜面:单间;广播新节目(打一成语)谜底:闻所未闻

3、谜面:单身户;闯王府(打一成语)谜底:自成一家

4、谜面:单线联系(打一成语)谜底:知己知彼

5、谜面:单项冠军(打一成语)谜底:一技之长

6、谜面:淡淡青山,盈盈秋水(打一成语)谜底:眉清目秀

7、谜面:当天到陕甘宁(打一成语)谜底:一日三省

8、谜面:刀出鞘,弓上弦(打一成语)谜底:剑拔弩张

9、谜面:荐之于平原君(打一成语)谜底:引人入胜

10、谜面:倒车镜(打一成语)谜底:回光反照

11、谜面:盗以有道(打一成语)谜底:强词夺理

12、谜面:竹桥(打一成语)谜底:梁上君子

13、谜面:《水经》(打一成语)谜底:源源本本

14、谜面:赵括打仗(打一成语)谜底:纸上谈兵

15、谜面:1000x10(打一成语)谜底:千变万化

16、谜面:1000的平方=100x100x100(打一成语)谜底:千方百计

17、谜面:15分=1000元(打一成语)谜底:一刻千金

18、谜面:十五只吊桶打水(打一成语)谜底:七上八下

19、谜面:84小时(打一成语)谜底:朝三暮四

20、谜面:ODS(打一成语)谜底:杯弓蛇影

21、谜面:真是笑死人(打一成语)谜底:悲喜交集

22、谜面:矮个子先进场(打一成语)谜底:高人一等

23、谜面:女子组教练(打一成语)谜底:好为人师

24、谜面:爱听爱看(打一成语)谜底:喜闻乐见

25、谜面:暗礁(打一成语)谜底:深入浅出

26、谜面:暗中探索(打一成语)谜底:偷偷摸摸

27、谜面:则(打一成语)谜底:旁若无人

28、谜面:王(打一成语)谜底:完美无缺

29、谜面:八十八(打一成语)谜底:入木三分

30、谜面:八仙醉酒(打一成语)谜底:神魂颠倒

31、谜面:八月夜里涛声急(打一成语)谜底:暗送秋波

32、谜面:巴黎动身(打一成语)谜底:逍遥法外

33、谜面:五月芭蕉(打一成语)谜底:粗枝大叶

34、谜面: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打一成语)谜底:不遗余力

35、谜面:主宾互牵衣(打一成语)谜底:东拉西扯

36、谜面:靶;民兵打靶(打一成语)谜底:众矢之的

37、谜面:白卷(打一成语)谜底:一纸空文

38、谜面:白了少年头(打一成语)谜底:鹤发童颜

39、谜面:风展红旗如画(打一成语)谜底:绘声绘色

40、谜面:白衣女(打一成语)谜底:红装素裹

41、谜面:白云无尽时(打一成语)谜底:喋喋不休

42、谜面:半月谈(打一成语)谜底:自圆其说

43、谜面:百花宴(打一成语)谜底:含英咀华

44、谜面:百货仓库(打一成语)谜底:物以类聚

45、谜面:百货公司(打一成语)谜底:应有尽有

46、谜面:百灵鸟(打一成语)谜底:燕语莺声

47、谜面:百米赛跑(打一成语)谜底:急起直追

48、谜面:夜校出人才(打一成语)谜底:大器晚成

第5篇

一、猜汉字

这些字谜挺简单的,放在第一环节,让你“热热身”

1. 一边绿油油,一边红彤彤;

绿的喜爱雨,红的最爱风;

两边在一起,燕子往南飞。

2. 一边河中玩,一边上山坡;

爱河的怕上山,爱山的怕下河;

两边在一起,回味香又美。

3. 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二、对号入座

很多成语都有一个典故。你能将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的成语对号入座吗?如果你能不靠“猜”就全部填对,说明你掌握了这些成语典故,恭喜你哦!

刘备 匡衡 廉颇 王羲之 项羽

蔺相如 曹操 毛遂 勾践 岳飞

1. 三顾茅庐( ) 2. 四面楚歌( )

3. 卧薪尝胆( ) 4. 入木三分( )

5. 负荆请罪( ) 6. 毛遂自荐( )

7. 凿壁偷光( ) 8. 精忠报国( )

9. 完璧归赵( ) 10. 望梅止渴( )

三、喜羊羊与懒羊羊

喜羊羊突发奇想,想到千里戈壁去旅游。懒羊羊说:“大沙漠太荒凉了,我们不如到海山绿洲去。”喜羊羊执意要去戈壁,懒羊羊只好祝他一路平安。喜羊羊到了才知道,这里和懒羊羊说的相差无几。太阳下山了,躺在戈壁滩上,他想念起了懒羊羊。正在这时,懒羊羊打来电话,说:“我已到达海山绿洲,这里四季花开,八月飘香香满园。海面风平浪静,真是个蓝色之洋。美极了!”喜羊羊听了,真想插上翅膀飞到懒羊羊那里。

你能根据画线的词句,猜出我国七座城市和一个省的名称吗?

四、吟诗句,猜成语

吟诵下面的诗句,然后根据意思猜一个成语。

1. 黄河之水天上来 ( )

2. 千里江陵一日还 ( )

3. 不识庐山真面目 ( )

4. 卷我屋上三重茅 ( )

5. 剪不断,理还乱 ( )

五、动作谜

学校正在举行迎春猜谜晚会。在猜谜活动室内,主持人小李拿来十张纸片,贴在墙上。纸片上分别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要求猜谜者用十张纸片作谜面,加上动作,猜一句常用俗语。当大家还在纷纷议论时,五年级的聪明豆走上前去,将写有四、五、六、八、九的字撕掉,独自拿了奖品就走了。小李赞赏地点了点头。

根据上面的情景,猜猜看,聪明豆猜对的是哪一条俗语?

六、 卖的啥

有三个商贩,各带着一批货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店老板问:“三位卖的都是些什么货呀?”三个商贩是这么说的——

甲:远看像座亭,近看没窗棂,上面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乙:又圆又扁肚子空,有面镜子在当中,老板用它要低头,揉脸搓手人鞠躬。

第6篇

关键词:成语 词汇 短语搭配 句型 语法 情感教育 书面表达

成语是中国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奇葩。长期以来,笔者坚持把成语引入英语课堂,效果斐然,真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成语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无法表达。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有多好,语音语调多么漂亮,没有词汇来表达各种意义,语言交际就难以实现。(张维友,1997)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多年实践证明选用耳熟能详、语言精练的成语,并将其适切地引入词汇教学,能有效地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例如:新授hundred,thousand时引入如下成语例句,

⑴There are one hundred things to attend to.(百端待举)

Thousands and tens of thousands.(成千上万);

⑵学习without时引入To leave without saying goodbye.(不辞而别),让学生明白without后跟动名词。

⑶教seem时用One day seems like a year.(度日如年)

二、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成语的引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三、成语在常用短语搭配中的运用

英语词汇搭配是指词与词之间固定的组合形式以及经常共现的词汇,掌握词汇搭配有利于语言输出时的整体提取,使表达流利、地道。那么,英语学习就可谓“一路通,路路通”了。例如:

⑴学习from――to――短语时,引入From one house to another.(挨家挨户) Be good from beginning to end.(善始善终)

⑵把…变成…引入White clouds change into grey dogs.(白云苍狗) ;

⑶把…当成…引入To regard an old broom of one's own as something valuable.(敝帚自珍);

四、成语在句型教学中的运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句型是初中英语知识教学的核心。句型教学的成功与否是初中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知识的关键。句型教学在于展示句子结构的功能,以便在适当的交际情景中运用句型来表达思想。(章兼中,2001)例如:

⑴引入It is difficult to move a single inch.(寸步不离) It's impossible to clap with one hand.(孤掌难鸣)来教授It's + adj. +to do sth…句型;

⑵引入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but a hundred to rear people.(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It takes…to…(花费某人…做…)句型;

⑶引入There are plenty of such people.(大有人在)来学习There be …句型;

⑷引入What a strange thing!(咄咄怪事)学习What…!引导的感叹句。

可见,运用成语作为例句教句型,比普通的例句更具有趣味性、典型性和说服力更加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五、成语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组成部分。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理所当然要占有一席之地。语法教学是为了培养语言技能服务的。英语语法是词形变化规则和用词造句规则的总和。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把成语和语法教学结合起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化难为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⒈形容词、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及最高级

e.g.⑴To answer as quickly as the flowing water.(对答如流)⑵As cold as ice.(冷若冰霜);

⒉定语从句

e.g.⑴He who talks too much is prone to error.(言多必失)⑵The horse that does harm to the group. (害群之马);

⒊ 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e.g.⑴ If one man guards the pass ,ten thousand cannot get through.(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⒋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e.g.⑴To hear a hundred times cannot be compared with seeing once.(百闻不如一见)。

六、成语在情感教育中的运用

学生熟知一些思想健康、勉励性强的成语,可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矫正不良心理,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庞公平,2010)

例如:

⑴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我待)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

⑵No pains ,no gains.(不劳而获)告知学生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道理。

⑶To climb yet one storey higher.(更上一层楼)To try to make further progress after having achieved a fair degree of success.(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激励学生虽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还应进一步努力。

七、成语在书面表达中的运用

语言是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运载工具,也是写作表达的第一要求。(谭云杰,2002)无论是日常书面作业,还是卷面作文,只要书写美观、规范、条理分明、衔接自然、符合逻辑联系,内容充实,那么该篇书面表达基本上就可得到比较高的分数。如果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适切引用成语,往往就给自己的作品增色、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文章的点睛之处,无疑给老师或阅卷者留下深刻印象,一下子提高了文章的档次,理所当然增加文章的分量。

实践证明,课堂内外适时引用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成语,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把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章兼中:2001.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谭云杰:2002.英语方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曾东京:2011.汉英双解成语词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第7篇

一、猜汉字

这些字谜挺简单的,放在第一环节,让你“热热身”。

1.一边绿油油,一边红彤彤;

绿的喜爱雨,红的最爱风;

两边在一起,燕子往南飞。

2.一边河中玩,一边上山坡;

爱河的怕上山,爱山的怕下河;

两边在一起,回味香又美。

3.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二、对号入座

你能将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的成语对号入座吗?如果你能不靠“猜”全部填对,说明你掌握了这些成语典故。恭喜你哦!

刘 备 吕不韦 刘 邦 曹 植 赵 高 匡 衡 廉 颇 王羲之

项 羽 秦始皇 蔺相如 曹 操 毛 遂 勾 践 岳 飞

1. 一字千金( ) 2. 三顾茅庐( )

3. 四面楚歌( ) 4. 才高八斗( )

5. 卧薪尝胆( ) 6. 入木三分( )

7. 约法三章( ) 8. 负荆请罪( )

9. 指鹿为马( ) 10. 毛遂自荐( )

11. 凿壁偷光( ) 12. 焚书坑儒( )

13. 精忠报国( ) 14. 完璧归赵( )

15. 望梅止渴( )

三、郑板桥题匾

有个财主,专门帮着衙门欺负百姓。他胸无点墨,却想让当时的大书法家郑板桥给他写块匾。他想只要有钱就行了。

依郑板桥的脾气,即使财主搬一座金山来,也不会为他写一个字的。但这次却爽快地答应了。财主开心得不得了,心想有钱就是好。

郑板桥看了看财主的丑态,然后提笔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大字,并且要求财主在请人制匾时,第一、第三、第四这三个字只油漆左边,第二个字只油漆“门”字。当时,财主想也没想,便答应了。

门匾挂上了,但没挂几天,财主便趁天黑悄悄地摘了下来。

财主为什么这样做?

四、喜羊羊与懒羊羊

喜羊羊突发奇想,想到千里戈壁去旅游。懒羊羊说:“大沙漠太荒凉了,我们不如到海山绿洲去。”喜羊羊执意要去戈壁,懒羊羊只好祝他一路平安。喜羊羊到了才知道,这里和懒羊羊说的相差无几。太阳下山了,躺在戈壁滩上,他想起了懒羊羊。正在这时,懒羊羊打来电话,说:“我已到达海山绿洲,这里四季花开,八月飘香香满园。海面风平浪静,真是一片蓝色海洋。美极了!”喜羊羊听了,真想插上翅膀飞到懒羊羊那里。

你能根据画线的词句,猜出我国八座城市的名称吗?

五、吟诗句,猜成语

吟诵一下诗句,然后根据意思猜一个成语。

1.黄河之水天上来( )

2.千里江陵一日还( )

3.不识庐山真面目( )

4.卷我屋上三重茅( )

5.剪不断,理还乱( )

六、走哪条路

唐伯虎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书法家。一天,他去拜访一位画友,走到一处岔路口,有左、中、右三条路,不知该往哪条路走。正在这时,前面来了一位打着小花伞的姑娘,唐伯虎就向她问路。姑娘只在地上写了一个“句”字就走了。唐伯虎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沿着姑娘指的路找到了画友。

亲爱的小朋友,请你猜猜这位姑娘叫唐伯虎走的是哪条路。

七、动作谜

学校正在举行春节猜谜晚会。在猜谜活动室内,工作人员小李拿来十张纸片,贴在墙上。纸片上分别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要求猜谜者用十张纸片作谜面,加上动作,猜一句常用俗语。当大家还在纷纷议论时,五年级的聪明豆走上前去,将写有四、五、六、八、九的字撕掉,独自拿了奖品就走了。工作人员小李赞赏地点了点头。

根据上面的情景,猜猜聪明豆猜的是哪一句俗语。

八、卖的啥

三个商贩各带着一批货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店老板问:“三位卖的都是些啥货呀?”

三个商贩是这么说的—

甲:远看像座亭,近看没窗棂。上面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乙:又圆又扁肚子空,有面镜子在当中。老板用它要低头,揉脸搓手人鞠躬。

第8篇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

xuàn rǎn dù  jì páo xiào è hào  wǔ  rǔ

(  ) (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

1、骆驼咀嚼(juè  jiáo)的样子令我惊呆了,我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嚼(juè jiáo )着。

2、敝(chǎng  bì)人不胜惶恐,这不太宽敞(bì chǎng)的房间怎能让你在这暂时隐蔽(bì chǎng)呢?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并按要求写词语 (4分)

A.垂头丧气  娓娓动听 目瞪口呆 巧舌如黄

B.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 天衣无缝 脸声屏气

C.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 肝胆相照 愚公移山

按要求写成语:AABB ABCC ABAC

带“马”字成语:

四、用“坚”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填入适当的括号里(4分)

“5.12” 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更( )。即使时间过去了100个小时,救援人员依然在( )的石板下搜寻,瓦砾堆下的生还者还在( )

着。中华民族将迈着更加(  )的步伐前进。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4.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六、请细细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按要求填空。(7分)

1.一叶渔船两小童, 。

2. ,吾将上下而求索。

3.儿应声答曰:“  “。

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5.  --生死之交。

6.果实的事业是 ,花的事业是  ,但还是让我在默默奉献的阴影里做  。

7.  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其中,《草船借箭》选自  。

七、根据下面的情境写话 (3分)

1.一块草坪上写着这样的广告语:严禁践踏草坪。总觉得少了一点情趣。你可以改为  。

2.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可谓入木三分,李红、黄莉对”入木三分“一词争论不休,你能替他们解释一下吗?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综合复习卷2011-06-29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 ■ ■ ■ ■ ■】 【收藏此页】 【打印】 【投稿】 【关闭】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桥》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腰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1.“瞪”查音序应查(  ),完整的音节是(  ),查部首应查( )部,这个字共有多少画(  )。(2分)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使之搭配恰当完整。(3分)

(  )的队伍 ( )的洪水 (  )的老汉(  )的儿子  (  )的老太太 (  )的木桥

3.用“--”画出比喻句。用“~~~~”画出拟人句。再谈谈这两个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请发挥想像,你觉得老汉要喊些什么呢?(2分)

5.“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马和马驹

有一匹可敬的老马,他失去了老伴,身边只有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老马十分疼爱他,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抚养,那里有流水,有花卉,还有诱人的绿阴。总之,那里具有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生了反感。他找到父亲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综合复习卷2011-06-29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 ■ ■ ■ ■ ■】 【收藏此页】 【打印】 【投稿】 【关闭】 我亲爱的儿子  既然有关你的生命 他的父亲答道 我们马上离开这儿 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家

马驹听说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怎么快乐,安详地走着,在前面领路。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俩只好空着肚子躺下来睡觉。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原来的草地。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去吃。

“啊!多么绝妙的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的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我们别回老家去了--让我们永远留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吧,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

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马驹认出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他垂下了头,非常羞愧。

老马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烦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适度节制。”

1.给第四自然段的“  “上加恰当的标点。(3分)

2.这篇短文主要讲什么?(2分)

3.下列四组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2分)

A、赞美 赞扬 称赞 赞歌 夸奖 B、灵便 灵活 便利 方便 灵巧

C、愉快 高兴 快乐 快活 开心 D、温柔 温暖 温和 暖和 温度

4.小马驹为什么要离开那片美丽的草地?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3分)

5.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改变句子的说法,但意思不变)(2分)

6.老马带着孩子离开了家,他要做什么?(2分)

7.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享受太多,就会厌烦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适度节制。“这句格言的含义?(3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一、小练笔(5分)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一个好好介绍给大家,字数在50-100字左右。

二、习作(35分)

同学们,现在汶川灾区还有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你有什么打算呢?

第9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

进入初中,七年级学生接触到一门新课程――中国历史。如何使学生快速对本门学科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课堂上死气沉沉,不够“配合”,不够活跃,凡此种种。老师有此等感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言而喻。

学生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呢?一名优秀的称职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在关注他,重视他,肯定他,他的努力是有观众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无从谈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比如,刚接到班级时,教师应迅速而准确地记住并叫出学生的名字。如此学生会加深对该教师的亲近感和对其所教学科的兴趣。

若想使学生持续保持对该学科的兴趣和新鲜感,则仅凭叫出学生名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课堂上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准备充分,使学生乐学好学。教师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板书,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语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条件。这些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学多练,功在平时,功到自然成。教师胸有成竹,思路清晰,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才不会出现老师不知所措,学生不知所学的现象。

上课之前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而且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力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例如可以在课堂中巧妙利用情景导入,把学生引入与本课历史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比如在教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可让学生先听一首歌曲:林俊杰的《曹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不需要多说一句话,脍炙人口的歌曲定会将学生带到那尔虞我诈、雄争霸的年代。

此外,可在课堂中就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兴趣。

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中战国七雄时,可以根据七国位置关系编撰顺口溜如下:

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可将七国进一步形象记忆为:

东南西北上中下,亲属请宴招胃寒(即齐楚秦燕赵魏韩)。

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中秦灭六国顺序时,可编撰顺口溜如下:

汗招味,初咽气。(即韩赵魏楚燕齐)。

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关系》时,为使学生快速记住四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可编简单顺口溜如下:

东南西北,南吐回

即:东(东北)南西(西北)北,(H)南(南诏)吐(吐蕃)回(回纥)。

这样既能快速记住少数民族的名称,又能记住各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

第10篇

初中地理课程,则像一部纪事系列长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课堂上,我借用名著,巧妙穿插,灵活改编,既提高了地理课堂的品味,又提升了学生文学的修养;既增长学生的见识,又增加学习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

针对中国的季风气候是课文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三国演义》里著名的赤壁之战,有诸葛亮“借东风”的经典故事。当时正值冬季,应该盛行: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很多学生被“借东风”一词所迷惑,选择了B答案。在课堂上,我精心引用了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周瑜定下火烧曹营的战术,而急劲的北风(正值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令其一时急火攻心而吐血。孔明则妙用雾天(冬季多雾),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曹军。配合《三国演义》气势撼人的战争场面,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当时正值冬季”才是真命天子。我笑言:“看来,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今天考试,‘看风使舵’是多么重要!”课堂顿时变得妙趣横生。

等高线地形图乃教材的难点,《西游记》师徒取经的故事就派上用场了。

“大话西游”道:过火焰山,师徒四人继续翻山越岭,不觉精疲力竭,却在A处遇_______(山顶、陡崖、山脊、山谷)挡路,便稍作休整,兄弟分工合作:化斋、取水、摘果,唐僧吩咐:须解答3个锦囊的问题,方可启程。

1. 悟空:从A地到B地化斋,一个筋斗云,方向是从_______向_______,腾空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测得图上距离是3cm,水平距离是_______。

2. 八戒:到E地取水,你觉得机会大吗?为什么?应在哪找水?山溪流向何方?

3. 沙僧:徒步前往C地摘野果,该处是山地的哪一部位?如何设计最佳的路径?

古瓶装上了新酒,巧妙的问题设置,成为学生开启地理“知识之窗”的金钥匙。

《欧洲概况》一课,内容繁琐,难学难记,我借助《水浒传》的故事,自编自导了“武松打虎新传”说:

武松喝了18碗酒,走上景阳岗,忽窜出一虎,“斯斯” (①半岛)狂叫,威(②威)风八面,典(③典)型的山中之王。

“伊”(④半岛)!松吓一跳,酒醒一半,一拳,打掉了虎之两门牙(⑤牙、⑥牙)。

“亚(⑧半岛)亚呸”!虎痛骂,一扑,松岂敢大意(意⑦),一脚,虎一闪。

松早有备,掏出背之扳手,一击。虎毙,遂电官吏,抬走,民大呼“欧巴(⑨半岛)”,终制成腊(⑩腊)肉,与众同享。

啼笑皆非的故事,形象俱备的动画,趣稚可笑的表演,引来了一阵阵掌声、喝彩声,欧洲四大半岛的形状、名称、国家,便跃然纸(幕)上――

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状如猛虎下山,有 ②挪威、③瑞典两国。

④伊比利亚半岛,形似伸往大西洋的拳头,有⑤西班牙、⑥葡萄牙两国。

⑦意大利则雄踞于大脚般的⑧亚平宁半岛。

⑨巴尔干半岛,有点与扳手形状相近,有⑩希腊等多国。

谈笑间,师生的情绪达到了沸点;不知不觉中,学生已是“胸有成图”。

四大名著里收藏的成语、歇后语,更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萃,以结构严谨、言简意赅而著称,偶引一二,顿时满堂生辉。

讲授《俄罗斯》一课时,结合视频报道,我说:“俄罗斯的商贩,每次来到中国的边贸城市,琳琅满目的小商品,都令他们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回国时,他们总是‘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学生在大笑之余,理解了俄罗斯工业发展“侧重避轻”的特点。

第11篇

[关键词]成语;植物;对外汉语教学

引言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部分,含有植物相关语素的成语在成语家族中占有一定比例,花果的千姿百态和草木的枯荣规律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殊的情感与文化内涵。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兼具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双重性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本文着眼于近年来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中选取的与植物相关的成语,对其选词概况、语义进行分析,并探讨植物相关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与策略。

一、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植物相关成语选词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对《成功之路冲刺篇》《中级汉语阅读教程》《高级汉语阅读教程1》《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高级汉语报刊阅读下》《汉语报刊阅读教程》《高级汉语阅读与写作教程》、《发展汉语高级汉语》《发展汉语高级汉语写作》和《新编汉语报刊阅读教程高级本》的词汇表进行统计,得到各教材收录的植物相关成语如下:(1)百步穿杨,势如破竹,指桑骂槐,披荆斩棘,黄粱美梦,无米之炊,沧海一粟,昙花一现,青红皂白,如火如荼。(2)国色天香,花团锦簇,根深蒂固,草长莺飞,郁郁葱葱,闭月羞花,细枝末节,花花绿绿,花好月圆,归根结底,拔苗助长,走马观花,入木三分,鸟语花香,锦上添花,古木参天,独树一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木已成舟,岁寒三友,借花献佛,含苞待放,天女散花。按照实指植物和虚指植物进行分类,其中第一部分的成语,势如破竹、黄粱美梦和昙花一现等明确指出了大自然中实际存在的某种植物,如竹子、黄粱、昙花等具体植物,即实指。第二部分例如花团锦簇、草长莺飞、闭月羞花和古木参天等成语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种植物,而是提到了一类植物,即虚指。实指植物成语中紧紧抓住特定植物的特点或属性来使用,而虚指植物成语中紧紧抓住类属植物的特点或属性来使用[1]129。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虚指植物成语所占比例相对实指植物成语比例较高,表明对外汉语教材在文化教学中的成语教学部分,更倾向于从类属植物共同特点及属性入手。同时可以发现,这些教材中收录的成语中的植物,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米、粟、粱属于主食,其中三分之一的成语涉及到花,说明这些对外汉语教材在选词上偏向于贴近生活,易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实物的成语。

二、植物相关成语的语义特点分析

从语义范畴对本文所涉及的植物相关成语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面意义

每个成语都有字面意义,字面意义是成语的基础,其引申义、比喻义都凭这个基础孳衍而产生[2]114。如:“古木参天”指的是古老的树木枝繁叶茂,高入云天。该类成语的意义反映在字面上,浅显易懂。数量相对较少。

(二)不同来源产生的意义

只有充分了解成语的来源,才能确切理解成语所蕴含的语义,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成语来源广泛,分类方法众多。其中有来自书面系统的,包括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名词摘引;还有来自口语系统的,如民间俗语。以及借用外语而来的[3]132。本文涉及的植物相关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寓言故事,如:(1)“黄粱美梦”,指的是卢生整日为得不得荣华富贵而苦恼,一次在邯郸旅店住宿。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发现连店主人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熟的故事。比喻幻想的破灭。(2)“拔苗助长”,指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快速生长,将禾苗向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枯萎了。说明事物的发展有起自身的规律,不能将主观愿望强加之。该类成语是寓言故事的浓缩。寓言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通过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该类成语的特点在于功能上具有积极的寓意,给人以启发。2.历史故事,如:(1)“百步穿杨”来源于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2)“闭月羞花”中“闭月”指的是三国貂蝉拜月时,浮云将明月遮住,正好被王允瞧见。王允逢人就说,貂蝉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躲在云彩后面。“羞花”是指唐代杨玉环赏花时,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原与沉鱼落雁相连,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人的容貌倾国倾城,宛若天仙。现指女子的容貌美丽。该类成语通过简短的文字将事件进行浓缩,多具有事实根据。相对于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而言,该类成语并不侧重于讽刺和教育的意义,而是描述性、形容性更强,因而引申义较少。3.诗文语句,如:(1)“走马观花”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2)“草长莺飞”出自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莺乱飞。”后来多用“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的美好的景色。该类成语是从诗文语句中提炼出的精华,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在写作中使用可以提升文采,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4.借用而来的成语,如:(1)“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出自《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2)“天女散花”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部落。后多形容泼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该类成语所包含的语素多于佛、佛经相关,通常是佛教用语,但使用方法和习惯是中国式的,所以本来的意思、字面意思以及现在常用的意思之间多有差距,理解和使用相对较难。

(三)根据民族心理文化附加而产生的意义

语言是一个社会集体的文化和心理的写照,汉民族对待不同的植物有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进行联想和想象,将特殊的文化信息和审美心理搭载在植物相关成语之上。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植物的千姿百态和枯荣规律极具特点,这些特征给人们以启示,从而创造出包含与植物相关的语素的成语。植物的形体特征给人以启示,比如“粟”最大的特点就是形体极小,所以人们创造了“沧海一粟”,含义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势如破竹”“古木参天”等成语也属于这一类。植物的生长规律给人以启示。比如昙花开花非常美丽,但开花后马上枯萎,从花边开始展开到枯萎整个过程仅四个小时。所以人们用“昙花一现”来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岁寒三友”“草长莺飞”等成语也属于这一类。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民族文化心理的渲染,赋予了成语更加丰富的含义。文化附加意义之所以能充当语言价值的调控机制,其原因在于文化附加义是具有民族性的,是一个民族使用语言时必然要加以运用和表现的[4]60。

三、植物相关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与策略

根据植物相关成语的语义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一)植物相关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1.典型语素原则植物相关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但多数植物相关成语的含义不单是字面的意思,其引申义、比喻义丰富,并且在不同语境中可能呈现不同的意思,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选取常用的、典型的植物语素和搭配进行举例,设计语境,反复练习,加深留学生的理解。2.文化对比原则植物相关成语具有民族性,其中包含的植物承载了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趣。所以不同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留学生在学习时可能由于母语国家没有该植物、母语文化中对该植物的认知与汉语文化中对该植物的认知不同而造成的文化负迁移。所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当注重文化内涵方面的讲解,通过文化对比,引导学生分辨这种植物在不同国家文化中代表的含义。在讲解时尽可能分析、体现出该类成语的民族特色。引导留学生分辨出母语文化和中国文化中的不同之处,从而加深记忆。3.归纳发散原则教师应当引导留学生适时对所学过的成语进行归纳。例如,可以通过树状图进行归纳,以基础植物语素作为树根,每当学习新的与之相关的成语就添加一根树枝。这样利于留学生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引导留学生通过归纳成语发现其中蕴涵的规律,进行造句和近义词同义词替换练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例如图1。4.温故知新原则对于留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以及使用过程中常出错的植物相关成语,应当进行记录,分析留学生学习时的难点以及常出错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再次讲解和练习,进行巩固。例如“走马观花”常被留学生误认为是行走的马在看花,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并且这个成语起初的意思与现在常用意思相差较大。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当指出在古代汉语中“走”是现代汉语中“跑”的意思,走马观花,就是骑着奔跑的马看路边的花,因为马奔跑的速度很快,所以骑马的人不能看清楚每一朵花,只是粗略看一眼。所以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粗略的观察一下。

(二)植物相关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植物相关成语教学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一般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多数植物相关成语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义,所以留学生在使用时比较拘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该类成语的语义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即直观展示、故事影像、引入原文以及文化导入。调动留学生学习该类成语的积极性。1.直观展示。针对常用字面意义的植物相关成语,讲解时可以利用实物或图片这一类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外汉语教材中涉及的成语中包含的植物通常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留学生展示相关植物的实物,或者带领留学生深入大自然和相关植物进行近距离接触。让留学生对植物的外形进行描述甚至描绘,有利于加深印象。对于不易展示实物的植物,也可以借助图片进行展示。例如在讲解“古木参天”时,如果校园里有古树,可以直接带领留学生前往参观。如果校园周围没有合适的树木,可以在网上找到中国著名古树的资料展示给留学生,从树龄、形态等方面入手,呈现出“古木参天”的画面。针对该类成语的练习,可以将留学生分组,进行“你画我猜”“你说我猜”等游戏。这一环节不仅直观生动,而且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有助于留学生加深记忆。2.故事影像。针对来源于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教师在讲解部分故事性较强的植物相关成语时,也可以详细讲解成语的来源和背后蕴涵的意义,甚至可以由此引出其他成语,进行连贯的学习。例如在讲解“百步穿杨”时,可以用战国时期秦国白起将军意图攻打魏国,魏国的谋士苏厉觐见周天子,请周天子派使者劝说白起放弃进攻。使者按照苏厉的吩咐给白起将军讲述了“百步穿杨”的故事,以及养由基在做到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之后,有位智者指点他,一旦力气用尽,只要有一件不中,就会毁掉百发百中的名声,所以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白起将军听了这个故事,为了保住百战百胜的好名声,停止了对魏国的进攻。在这一段故事里,还可以引出“百发百中”、“百战百胜”、“百战不殆”和“适可而止”等一系列成语,以及其中蕴涵的中国人崇尚中庸,适可而止的精神。这一类成语通常还有丰富的影像资料,例如电影、纪录片、动画和歌曲。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正式教学之前向学生展示相关电影、纪录片或动画,也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留学生学习相关歌曲。针对这一类成语的练习,可以举办讲历史故事比赛、编寓言故事比赛,以及成语表演比赛。寓教于乐,让留学生在准备比赛和进行比赛的过程中主动学习。3.引入原文。针对来源于诗文语句的植物相关成语,这一类成语文学性较强,多运用在写作中。在日常生活、口语交际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教师在讲解这一类成语时,应当引入原文,适当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赏析。例如在讲解“草长莺飞”时,引入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莺乱飞。”对原文进行翻译,引导留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草长莺飞”一词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带领留学生对成语进行扩写,有利于留学生充分的理解成语的意义及用法。针对这一类型的成语的练习方法多为书面练习,例如扩写成语、概括缩写成语、填空、连线等。这些练习可以反映出留学生对成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程度,也可以直观反映出留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4.文化导入。针对借用而来的植物相关成语,这一类成语通常是被汉语化的佛教用语,理解和使用相对较难。教师在讲解时,应该进行充分的文化导入,精心设计语境。例如在讲解“昙花一现”时,可以设计如下语境:教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你见过的最美丽的是什么花:学生:喜欢。玫瑰花,茉莉花,牡丹花,樱花……教师:有些同学喜欢玫瑰花、牡丹花这些开花时间很久的花,还有些同学喜欢樱花这样开花时间很短的花,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花期短的花呢?学生:因为花期短的花很难见到,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物以稀为贵”,所以我觉得开花时间短的花更美。教师:老师知道一种十分美丽的花但是它开花的时间非常短,就是昙花,在夏天的晚上,昙花盛开,洁白无瑕,但是三四个小时就凋落了。所以人们用昙花一现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那么,同学们看过流星吗?流星一出现,就飞速消失。而太阳每天都照耀着大地。所以人们常说,流星的光芒只是什么,而太阳的光辉才是永恒的?学生:流星的光芒只是昙花一现。教师:“昙花一现”是什么意思呢?哪位同学可以再造一个句子?学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一位长辈告诉我,不要做昙花一现的人物。学生:烟花的美丽很短暂,就像昙花一现一样。学生:太美好的东西总像是梦,真是昙花一现。通过设计语境,留学生更容易理解“昙花一现”的含义,让留学生仿照例句进行造句,讲练结合,有利于达成运用成语进行交际的目标。5.针对民族心理文化附加而产生意义的植物相关成语这一类成语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难的,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偏误的类型。留学生母语国家与中国的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民族文学传统不同或者的不同,都是留学生在学习这一类成语时的障碍。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一类成语时,应该侧重文化对比,让留学生更清楚地分辨出某一种植物在中国文化与其母语文化中的相同、相似和不同之处,及时进行分类总结。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外专题讲座,选取典型植物,更加系统的介绍成语和汉民族文化。例如在学习“国色天香”、“闭月羞花”等成语时,可以开展“花与女性”专题讲座,讲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表达习惯赋予植物的意义。同时可以引入“花容月貌”、“出水芙蓉”和“豆蔻年华”等成语。针对这一类型的成语,可以通过词语辨析的方法进行练习,让留学生分辨母语与汉语中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含义,分辨汉语不同成语中同一植物的不同含义,以及留学生母语与汉语中相同含义的不同植物。这些练习有利于留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主动思考这一类成语背后蕴藏的文化,通过对多个成语的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规律,从而融会贯通。

结语

中国幅员辽阔,植物品类繁多,每一种植物都有特定的形态以及生长规律。中华民族将自己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审美意趣附加在植物之上,从而产生了植物相关成语,这些成语语义丰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对该类成语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偏误,从而提升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荣文.浅谈包含植物名称的成语[J].中国市场,2011(40).

[2]李铁范,李亦嘉.六畜成语的文化语言学论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3]安丽卿.成语来源新议[J].凯里学院学报,2012(1).

第12篇

1、《狼》选自______

__,作者是___朝________,字

别号

2、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

”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的

二、解释加点词语

担中肉尽:

止有剩骨:

缀行甚远。:

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并:

驱:

如故:

窘:

受其敌:

顾:

积薪:

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

犬坐于前:

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

方欲行: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

止露尻尾:

断其股:

乃悟前狼:

假寐:

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

顷刻:

变诈:

几何:

止增笑耳。: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6、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8、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9、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0、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问答题

1、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此联是郭沫若写给谁的故居的?(

A、老舍故居

B、吴承恩故居

C、蒲松龄故居

D、曹雪芹故居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6、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句子:______

__

意思:________

9、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_____

___、____

____。

10、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复投”体现了屠户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屠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狼的贪婪凶残的本性,并做好了搏斗的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3、从文中找出一处相互呼应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4、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5、屠户是个怎样的人?文章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2、遇狼

目似瞑,意暇甚。

机智、勇敢

四、问答题

1、D

2、B

3、D

4、C

5、C

6、①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

②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

③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7、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9、狼子野心  引狼入室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10、交代了屠户卖完肉在回家路上被二只狼紧追不舍的情景。作用:①写出了屠户危险的处境;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③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11、体现了屠户抱有侥幸心理,对狼一再妥协退让。

1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1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与“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4、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所写事情的看法,既是对狼的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画龙点睛,提示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