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典籍

中医典籍

时间:2023-05-30 10:00: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典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典籍

第1篇

[关键词] 中医典籍;翻译;等值

[中图分类号] R2;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a)-0113-04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s language is generally more concise, but the content is rich, and commonly used some obscure, esoteric vocabulary, thus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translation.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TCM classics vary from one viewpoint to another, and the quality of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s is uneven. Many translations exist in mechanical, stereotyped or word-obscure, ambiguous and ambiguous phenomena.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famous translator Eugene・Nida,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kills of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from four aspects: the meaning of equivale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ynonym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ynonyms and the appropriate deletion. The author hop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confusion by better translation skills and solve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original expression in meaning and form, style and so on, so as to enhance the foreign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CM classics, promote the spread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world.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Equivalent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孕育和产生了无数造福于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传统。中医学源远流长,是我们先人们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总结出的宝贵智慧结晶。由于中医发展、扎根于我国独有的文化土壤之中,所以其在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都有不同于西方医学的见解和方法[1]。虽然西方医学在当代社会的医疗应用和生物科技研究方面占据主流地位,但是自从19世纪以来就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医在一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和独到的价值。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理念的兴起和深入影响,中医学受到国际社会的更广泛关注和认可[2]。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层次的科技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医学典籍的翻译成为我国在中医学方面与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们交流的关键媒介。建国以来,在我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中医典籍的翻译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谓收获颇丰。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受中医学自身特点、译者知识储量及能力、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的差异等因素,中医典籍的翻译作品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了提高中医典籍的翻译|量,促进中医学的国际化交流,本文从等值翻译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中医典籍的翻译技巧。

1 等值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在西方翻译理论中位于核心地位。早在距今两个世纪前,英国的文艺理论家泰勒在其著作《论翻译原则》中提到: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能够将原著中的优点完全体现在译文当中,从而让分别阅读原著和原著译文的不同国家的读者对文章主旨、细节部分的意思有相同的理解,并从文中获得同样的心理感受。著名的苏联语言学家C.巴尔胡达罗夫教授认为:一部翻译作品要想在质量上达到一定层次,那么译文和原著一定是等值的。巴尔胡达罗夫要求译文需要与原文在意义、句型、音韵甚至修辞及风格方面力求等值。对翻译等值理论贡献最为卓著的当属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他也被称为当代翻译理论之父。“功能对等”的概念在他的翻译理论体系之中占有核心地位。奈达认为对原著进行翻译时切忌对语句进行死板的逐字翻译,而是要使目的语与原语在语言之间达到功能上的对等效果。奈达的翻译等值理论具体要求:翻译工作者在对原著进行翻译时,不单单要做到译文与原著在词汇意义上的等值,还要尽量做到风格、句式、音韵甚至文化信息方面的等值。依据奈达的理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以“等值”为标准的文字表述转化。此外奈达还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动态对等”理念,即要让译文使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这种翻译效果也是中医学典籍的翻译最希望达到的效果[3-7]。本文将从文章意义等值、同义词转换、近义词转换和释义以及适当删减四个方面阐述和探讨等值翻译在中医学典籍的翻译工作中的运用技巧。

2 等值翻译在中医典籍翻译中的应用技巧

2.1 文章意义等值――翻译的首要任务

由于中医学经典文集绝大多数使用古代文言文,一般用词造句极其精练,因此翻译中医典籍首先需要对中国古代文言文和中医学有较深的功底。另外,英语与汉语属于两个差异非常之大的语言体系,在语法结构、修辞文法等方面都难以实现译文和原著的绝对等值[8-9]。因此在中医典籍的翻译工作中想做到译文与原著在各个方面都完全等值是相当困难的,这时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力求使译文与中医典籍原著在内容所表述的意义上等值。以《黄帝内经》中《素问》的节选内容为例:

原文:昔在S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译文:In ancient times when the Yellow Emperor was born he has endowed with divine talents; while yet in early infancy he could speak; while still very young he was quick of apprehension and penetrating; when he grew up he was sincere and comprehending; when he became perfect he ascended to Heaven (the throne).

《黄帝内经》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我国中医学典籍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翻译工作者对《黄帝内经》的翻译既要考虑到目的语言国家的读者与我们之间的巨大文化及生活习惯差异又要将原著中的思想内涵及意义准确地使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表述是:当年黄帝出生时就有神灵,弱小时就能说话,幼年时顺从教育抚养,长大以后敦素聪敏,在一切有成之后他就登天而去了。在本例译文中译者使用了由when和while引起的5个平行结构,与原文中的“生”“弱”“幼”“长”“成”相对应。这样的翻译既简练又能够准确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思,并且使译文的语言格式与原文一样对整,做到了“让另一个国家的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获得与使用源语国家的读者相同的感受和理解”的要求。再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及《类经・任冲督脉为病》等中医典籍中类似出现的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任主胞胎”。对“任主胞胎”的翻译想要做到目的语和源语的绝对对等就非常困难,因为如果要绝对对等的话,翻译出来的内容在意义方面将与原文不符。因为“任主胞胎”中的“胞胎”并不是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中该词的意义――娘胎、孕育,而是要分成两个词。这里的“胞”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指“子宫”的意思,而“胎”是指“孕育胎儿、妊娠”的意思。因此“任主胞宫”的准确翻译应该是“Ren Vessel managing uterus and gestation”。另外还有在中医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专业术语“居经”和“并经”的翻译。依据等值翻译的理论原则,首先要求译文与原著所表述的文章内容的意思是等值的,所以这里就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直翻,那样翻译出来的内容就是错误的,是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居经”和“并经”两个词汇最早出现在魏晋之际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之中,其具体意思是指女子由于气候变化、生化方式、居住环境或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月经异常症状,其中“居经”是指月经3个月出现1次,翻译成英文为“tri-monthly menstruation”,而“并经”指2个月出现1次月经,翻译成英文为“bi-monthly menstruation”。总之在对中医学典籍进行翻译时要做到首先保证译文所表述的意思与原著等值,在此前提之下尽量达到译文在风格和文体等方面与原著等值,切勿本末倒置。

2.2 同义词转换――阅读起来简单易懂

中西方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一样的,所以两种医学体系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本质上是相互靠拢的,即两种医学体系的趋同性。由此可以推断,中医典籍中表达的涵义可以使用其他语言进行等值转换,中医典籍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也大多可以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到等值同义词汇[10-11]。在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时尽量采用目的语言中与原文意思等值的词汇,例如在对中医典籍中“眼花”“大汗”的翻译,译者可以直接从英文中找到这两个词的对应词汇进行翻译,即“blurred vision”和“profuse sweating”。这样既避免了生硬的逐字翻译,而且让西方读者阅读起来也非常容易理解。

2.3 近义词转换和释义――力求与原文等值

中医典籍语言一般简练,甚至两三个字就能概括现代汉语的一句话,这样的话要想实现中医典籍的等值翻译就只有将原著的准确含义进行对等翻译,其次考虑风格、文化等方面的等值翻译[12-15]。因此在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之前首先需要弄懂原著中的涵义,如果自己都理解不透彻那么译文的阅读者也不能从译文中获得与阅读原著等值的感受。另外,中医典籍中常会用到一些对当代国人来说也比较生僻的词汇,这些词汇更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词汇。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中医典籍中的用语或词汇的现代意思与古代意思不相同或者不尽相同,在翻译时需要给予准确的解释或者使用语义相近的目的语言词汇来转换。例如中医典籍中常用的专业术语“落胎”和“离经脉”,这两个词汇在西方医学术语中找不到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汇,所以“落胎”在翻译时使用意思与其相近的“feticide”,显然后者所表达的意思范围要超出“落胎”的实际意义;同样,“离经脉”又称作“欲产脉”,是指临产孕妇出现的脉搏过快的临床表现,翻译为“abnormal pulse”也是取其意思相近的词汇来转换,这样的翻译不仅能将原著中的真正意思表述出来,也有利于文章风格、句式等方面的等值翻译。但有的词汇就必须使用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一方剂称作为“失笑散”,该方剂主要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的疗效。服用“失笑散”后症状往往在不被患者察觉的情况下逐渐缓解,当患者发现疾病已祛除时常会惊喜的失声大笑,故名“失笑散”。如果这里仅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的话将是Powder for Lost Smiles。看到这个译名,恐怕没人敢使用此药[16-18]。李照国根据中医文献的特性将原著中生僻的词汇进行英文释义以达到译文和原著在涵义方面的等值效果,翻译为Shixiao Powder, 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这样就更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这种将中医典籍中生僻词汇进行释义以达翻译等值效果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这段话仍然节选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从下面两种译本的比较就能很明显地看出对生僻词汇释义是一种有效的等值翻译方法。

译本1:Jiexiong syndrome of cold nature has no symptoms of heat. Small white powder of three drugs can be adopted to the case.

译本2:When a Blocked-up Chest is of a Cold nature without symptoms of Heat, Decoction of Lesser Xianxiong with three drugs call be adopted. Baisan Powder will also be a remedy.

这段原文转换成现代汉语为:寒饮聚结成实的结胸证,若确审其无热证者,宜与白散温下其寒饮。这一段话经许多中医药学大家考证后皆认为这是错简,应为“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白散”。“白散”即中医药学中指的“三物白散”,该方剂由桔梗、巴豆、贝母组成,由于该三物外观皆为白色,又为散剂,所以称其为“白散”。译本1的译者在翻译此段时采用将国外读者会感到生僻的词汇进行英文释义,将“白散”译为“Small white powder of three drugs”,这样读者就较易清楚。而译本2的译者仅按音译将其译为“Baisan Powder”,这样的译法导致国外读者很难明白“白散”乃何物,所以此处将生僻词汇进行释义以达翻译等值是非常有效的,可以使读者对白散的颜色及大致组成有直观的印象,便于理解。

2.4 适当删减――避免误解,宁缺毋滥

中医学典籍一般都具有语言的抽象性特点,另外由于不同语种国家民族文化、地缘差异等原因使原著中所描述的事物或文化理念不被西方国家人民了解或使其容易误解,翻译者如果仅仅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将会使读者难以理解原著的真正涵义。为了避免原著中的内容在翻译为目的语后使读者产生误解或困惑,如果原文中该内容在整句中或整篇中的地位和作用不重要,即使删除也不会影响原文中所表达的意思的话可以考虑将该词汇删除,切忌转换成晦涩难懂或存在歧义的词汇。例如:

原文: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In a word, it has always been valued and emphasized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since ancient times, because it is much harder to cure any patient with an advanced disease.

上述原文节选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意思为:所以说圣贤之人不会等到疾患染上之后才去治疗,而是在没有发病之前就给予治疗;不强治已暴发的动乱,而是在未乱之前就加以治理,这即是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当已经身患疾病之后才开始治疗,已经发生动乱了才着手去平息,这种做法就如同口渴了才开始去挖井,马上就要开战了才着手去铸造兵器,不是已经为时过晚了吗[19-20]?文中使用了三个比喻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形象化,不仅增强语言美,而且引人深思。但是因为这些比喻具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可能不易被另一种文化背景的读者理解。为了使译文上下对照、连贯从而达到“动态对等”的要求,译文中删除了原文中的比喻,这样不仅保留、传达了原文中的核心思想,而且可以使语句更加简练、通顺、易懂。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时,尽量不使用晦涩和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转化,要使用目的语言中和原著对应的词汇,如果难以寻觅对应词汇且该词汇在文中不起到重要作用的话可以考虑予以删减,以求达到等值翻译的效果。

3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高,世界范围内科技、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中医典籍的翻译在国际中医学的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中医典籍在表述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特点,所以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常常不能做到译文与原著在表述意思、风格及形式等方面的完全等值效果。当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作品与原著在表述意思方面的等值处于翻译效果的最核心的地位,如果能够在保证译文与原著意义等值的基础上达到语言风格、音韵、感情及文化方面的等值翻译将是翻译作品的最理想效果。因此在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时,译者要善于运用等值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中医的国际化交流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周铁成.医学英语特点剖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48.

[2] 向楠.几种翻译理论在中医药术语翻译中的应用[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394-397.

[3] 王琳,陈磊.奈达等值理论关照下的中医术语翻译[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6):42-44.

[4] 郭先英.中医英语等值翻译技巧研究与应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4):9-11.

[5] 尹楚茗.翻译策略在中医文本英译实践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8-15.

[6] 江楠.中医典籍英译策略的探讨和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14-18.

[7] 冯文林,伍海涛.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应用中的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7):988-991.

[8]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14-17.

[9] 张瑜.翻译的修辞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7-9.

[10] 赖燕玲.浅析不完全等值翻译的原因[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1):281-282.

[11] 陈小慰.翻译与修辞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19-221.

[12] 蒋学军.中医典籍中的文化图式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0,23(1):35-38.

[13] 李梓,管媛.中医英语等值翻译研究――以《黄帝内经》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1):37-39.

[14] 王银泉,周义斌,周冬梅.中医英译研究回顾与思考(1981-2010)[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4):106-112.

[15] 刘宁,张庆荣.中医药英语翻译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医杂志,2012,53(5):384-386.

[16] 盛洁,姚欣.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中医典籍英译本比较研究――以《伤寒论》译本为例[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64-467.

[17] 王小芳,刘成,高新颜.中医辨证基本术语英译标准对比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611-3614.

[18] 罾郑周春祥.基于两个《伤寒论》译本的中医英译方法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20.

[19] 李英照.翻译适应选择论关照下的《内经》病证词语英译[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9-13.

第2篇

关键词: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232-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日益进步,同时,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速和加剧。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做好老年事业,满足老年需求就显得日益重要。而老年需求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健康进而对健康服务的需求。[1]老年健康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健康状况的维护,包括日常的养生保健、体检和慢性病治疗,中医在这方面拥有西医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微病末疾可以采取按摩、吐纳、导引之术等简易方法祛邪;对于体检,中医更是不必借助于昂贵并且多对人体有害的现代仪器,而仅靠望、闻、问、切(包括腹诊)四诊方法,就可以对尚未恶化的疾病进行及早诊断治疗;对于慢性病的治疗,中医可以凭借食疗、针灸、按摩和简单的药物进行。同西医相比,中医的这些措施、手段不但对本就年迈体弱的老年人副作用小,而且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医疗费用,为收入来源相对匮乏的老年人节约开支。但是,我国目前的中医人才培养缺乏对老年人的针对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老年人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研究。而要制定中医人才培养战略,首先需要明确中医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笔者将运用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分析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供给和需求,包括对质量的供求,如针对老年健康问题,中医人才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突出技能,达到何种水平、已经达到何种水平等;也包括对数量的供求,如每个社区需要多少中医人才,每个中医人才服务多少老年人、目前的供给数量状况等。

一、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需求分析

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需求情况包括需求的数量和所需人才的质量两个方面,下面进行简单分析。

(一)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需求数量

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需求数量主要从老年人口及患病率着手分析。

按照国际标准老年人口定义为65岁以上来算,《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7%。而按照中国将老年人口界定为60岁及以上来算,《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亿,占总人口的14.9%。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占43.82,其他(包括基本健康、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类别占56.18。[2]若据此标准进行折算,则2013年我国的2.02亿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者有9954万人,其他类则高达11346万人。并且这11346万老年人中,生活来源的主体是离退休养老金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2]按每位老年人每月找中医诊治一次,一名中医师每月接诊1000名患者计算,满足上述11346万位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将需要11.3万中医师,并且从未老年人提供诊疗便利的角度出发,这11.3万名中医师最好安排在各社区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村卫生院所。

(二)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需求质量

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需求质量主要从老年人体质状况和疾病谱进行分析。

人过六十,体质开始越来越虚,免疫力开始逐步下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机体形态及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体质的虚弱程度也会更加严重。体质的下降导致老年人患病率平均高于年轻人,疾病谱以慢性病为主。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群患病率的4.2倍,且人均患有2-3种疾病。[3]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等机构于2010年联合开展的中国慢性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则高达19.6%,其中有将近一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老年人主要的慢性病患病率依次是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缺血性的心脏病。

老年人的这种体质状况和疾病谱现状就产生了一种非同一般的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即要求中医医疗服务人员善于调理体质,善于治疗老年慢性病。调体质要具备推拿、按摩、针灸、熏蒸、食药等技能,治疗老年慢性病要具备更为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当然,较高的利用望、闻、问、切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和水平是必备的,这既是进行体制调理和疾病治疗的前提条件,还是为老年人节约诊断费用,因而改善经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老年除了体质差、易患病之外,经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容易因病致贫。

二、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供给分析

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供给情况包括供给的数量和人才的质量两个方面,下面进行简单分析。

(一)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供给数量

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供给数量主要根据统计年鉴中的各医疗机构中医从业人数进行分析。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医疗机构数,综合医院15887个,中医医院3015个;基层医疗机构915367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965个,街道和乡镇卫生院37608个;2013中医药人员总数为52.3万,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数字都是全国统计总数,特别是统计的39.8万中医师和助理中医师,可能其中的多数都是老年人无法从他们那里获得健康医疗服务的。从老年人能够更方便地获得医疗服务的角度来看,可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师和助理中医师人数可能更加符合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供给数量这个指标。而这几类中医师和助理中医师合计为10.7万人。还需要指出的是,这10.7万中医师和助理中医师是为所有各类患者服务的,而不是只为老年人服务。

(二)老年健康医疗服务中医人才供给质量

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供给质量主要根据中医师职以及中医人才所受的教育进行分析。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目前全部医师中,拥有正高职称的占1.8%,副高职称占7.1%,中级占27.2%。即使不考虑职称是否能够代表中医水平,中级以上合计也仅仅占了36.1。从中医师曾经普遍所受教育来看,问题可能更令人忧心。多年来,高等中医院校一直强调学习中医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中医西医的课程比例对等,导致中医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医的时间非常有限,[4]过多的西医课程使得学生缺乏中医的思维方式。而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检测的结果,我国中医医院普遍存“中医治疗率低、危机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量低”的三低现象,虽然经济因素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中医师医疗水平不高可能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不再研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也不再背诵《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中医典籍也限制着中医师们的中医医疗水平。由于缺乏医疗分工,他们对老年人疾病谱的掌握以及对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疗技术的掌握还都不到位。

三、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供求比较和对策

下面将老年健康服务中医人才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供求失衡之处,并提出简单的应对之策。

(一)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供求比较

根据前文的中医人才供给和需求分析,从供求数量上看,单单为老年人进行健康医疗服务就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配备至少11.3万名中医师,而目前这两类机构只有中医师10.7万,并且这10.7万中医师还要为其他年龄段的人提供医疗健康服务,而不是只为老年人服务,如果这10.7万中的三分之一即3.8万名中医师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那也还有7.5万的缺口。显然,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从供求质量上看,老年人需要的是掌握有深厚的传统中医功底、能够用中医中药为他们调理体质、治疗老年慢性病的中医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显然也缺乏这样的中医人才。所以,无论从供求数量还是供求质量来看,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的供给都不能满足需求。

(二)应对供求失衡的对策

针对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供求失衡的现实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简单的应对之策。

1.扩大中医人才培养规模,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配备更多的中医人才。既要扩大中医高等院校的中医专业招生规模,同时还要为传统师承教育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让更多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优秀人才加入中医队伍。

2.开设中医老年病学等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专业或研究方向。老年人既有其特有的体质,也有特有的疾病谱,那么在人才培养上就应该针对老年人的独特体质和疾病谱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培养更多地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人才。

3.注重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医更偏向于形而上的思维,而西医则更偏向于形而下的思维,当中医专业的学生学习较多的西医课程以后,容易从形而上的中医思维转向相对比较容易的西医的形而下的思维,但这是不利于中医医疗水平的提高的。从提高中医人才中医医疗水平出发,需要在中医人才教育过程中注重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

4.强化对中医典籍的学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中医典籍是中医的源头活水,要想提高中医师的临证水平,熟读甚至背诵这些中医典籍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不但古代和近代的中医大家们,而且最近我们国家评出的两届国医大师,对中医典籍一般都有很深的造诣。

结论

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速和加剧,老年健康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的中医,其人才供给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既需要扩大中医人才培养规模,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配备更多的中医人才;又需要开设中医老年病学等面向老年健康服务的中医专业或研究方向,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强化对中医典籍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Mel Gray, Milena Heinsch. Aging in Australia and the Increased Need for Care. Aging Intl, 2009,34:102-118.

[2] 杜 鹏.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6):3-9.

第3篇

扁鹊,生于公元前407年,卒于公园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华佗,约公元145年至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杏仁内含有氰化钾,是一种剧毒化合物。生吃或吃多是会中毒的。 炒熟或煮熟每次吃5到10克对便秘很有好处。它主要是用来做药,不可当花生果来吃。

根据中药古籍记载,杏仁具有滑肠通便的作用。《现代实用中药》一书中说:“杏仁内服具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对于年老体弱的慢性便秘患者来说,服用杏仁效果最佳。

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杏仁的3大功效:“润肺也,消积食也,散滞气也”。其中,“消积食”说明杏仁可以帮助消化、缓解便秘症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辽宁沈阳 110033

[摘要] 目的 探讨泻肾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小儿科收治的128例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通过大量的文献,结合现代疾病本身的特点,所有患儿均经过中医辨证的肾实证病例,按照患儿入院登记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观察组给予大泻肾汤(黄芩、茯苓、细辛、干姜、芍药及甘草),2 d/次,连续服用7 d。对照组服用氨茶碱,在临证中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酌情使用抗生素,连续服用7 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随访观察症状有无复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疾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06%(57/64)、81.25%(52/64),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比较92.19%(59/64)、79.69%(51/64),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主要按照肾实证加以辨治,通过服用泻肾清热方剂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

关键词 ] 泻肾法;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药;清热;平喘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037-02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患儿中男性所占的比重较多,各种不同抗原如花粉、灰尘、细菌、霉菌等均可引发支气管哮喘,其发病基础主要为毛细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管腔狭窄,从而造成咳嗽、喘憋[1]。中医中药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2],泻肾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的一些临床效果。本文采用上述泻肾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小儿科收治的128例支气管哮喘的患儿进行对照治疗,以观察中医泻肾法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小儿科收治的128例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临床均具有支气管哮喘典型临床表现,其中男性患儿51例,女性77例,年龄2.5~12.5岁,平均年龄(5.2±3.6)岁;按照患儿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入选标准 ①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3]和中医痰热壅肺证候的诊断标准[4];②病情属于轻、中度;③入选年龄2.5~13岁。

1.2.2 排除标准 ①支气管哮喘症状处于缓解期,或者病情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患儿予以排除;②后期气喘或者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的患儿;③除了支气管哮喘症状外,同时伴有心血管、肝、肾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的患儿;以上三项均排除入选诊断标准[4]。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口服泻肾汤,主要成分包括:黄芩20 g、茯苓15 g、细辛13 g、干姜15 g、芍药12 g及甘草10 g。水浸泡后,煎煮,沸腾后继续煎煮30min,将滤液倒出后重复煎煮三次,将滤液合并后浓缩至100~150 mL,每日服用一次;对照组服用氨茶碱2.5~5.0mg/(kg·次),7 d为一个疗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价。

1.4 疗效诊断标准

1.4.1支气管哮喘疗效标准参照 (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制定[5]。治愈:患儿哮喘平息,听诊发现其两肺的哮鸣音消失;好转:患儿哮喘症状均减轻,听诊后偶闻哮鸣音。无效:患儿哮喘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

1.4.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有关内容。临床痊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改善,部分有加重的症状。总有效率=临床中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比较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显著性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06%(57/64)、81.25%(52/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两组的治疗效果

两组的疗效分别为92.19%(59/64)、79.69%(5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经随访发现,观察组中64例患儿服药期间无一例不良反应,对照组仅1例患儿有烦躁不安、恶心等不良症状,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该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喉间哮鸣。由于哮喘常年发作,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如呼吸骤停和呼吸衰竭、心律紊乱和休克等,此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精神障碍、引发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上呼吸道的管腔较细,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故易发生感染,粘液腺体少,腺体的分泌量就不足,纤毛运动也很差 ,所以,儿童呼吸道抵抗力较弱,呼吸道的清除功能比成人差。因此,儿童更易患支气管哮喘。中医将支气管哮喘归为哮证范畴[7]。《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为闭藏……逆之则伤肾。”又《金匮真言论》言:“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以中医五行学说分析,冬日流于之疾患常与肾脏密切相关。有理由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时期的中医热哮一型与中医典籍中记载的肾实热证有相关性[8]。

肾实证以哮喘为主的临床症状群体可见咳唾有血,喉鸣而喘,坐而欲起,胸胁时痛,喘咳汗出,痰实不利,气急,面色如炭。泻肾之成方,典籍收录甚多,以《千金方》中的泻肾汤为典型代表[9]。唐代敦煌残卷医箱《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记载有大、小泻肾汤。分析不同时期中古医籍中记载的治肾实证的单味药物和成方十余种,其清热泻肾之功不言而喻[10]。本文采用了中医典籍中的大泻肾汤中的中药方剂,治疗12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病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疾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06%(57/64)、81.25%(52/64),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比较92.19%(59/64)、79.69%(51/64),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有关文献[11]的报道结果相一致。

综合上述分析,泻肾法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中医新疗法治疗病证提出了新的治疗手段,值得更深一步的临床探讨,以使中医更容易的应用于临床中。

[

参考文献]

[1] 徐士仙.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8):120-121.

[2] Lenfant C.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J].Mary Land: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USA),2004,34(4):25-84.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5,42(2):100-106.

[7] 白波.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6):537-539.

[8] 杜秀丽,范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3):130-132.

[9] 杨一民.高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3):86-88.

[10] 白海涛.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疗效观察[J].天津药学,2008,20(4):54-58.

第6篇

叶西嘉措:男,50岁,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志愿赴藏区工作,先后在青海省中医院,青海省藏医院,自治区藏医院临床多年,有深厚的中西医学功底,自1998年始专攻藏医学。先后拜师扎西活佛、名老藏医强巴赤列、才扎布、仁青绕布等,深得真传,并通晓《四部医典》及南北流派,临床中对肿痞症、白脉病、黑脉病颇多心得,专著一部论文数十篇,受业界好评。

2001年任民族学院月尘藏医学研究所所长,在藏医肿瘤方面以典籍为基础传承发扬了一整套理论和治疗体系,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是治疗肿瘤的新路子、新希望。现任民族学院附属医院藏医科及藏医肿瘤诊疗中心主任,正带领老中青藏医专家团队行走在抗癌最前沿。

问 叶主任,我是一名胆囊癌患者,已经做了手术,但发生了病转移,当地医院基本上宣判我的生命期限,我之前就了解到一些关于藏医药治疗肿瘤很有效果,我想咨询能否控制晚期肿瘤的发展,延长寿命呢?期待您的回复,顺便介绍一下,藏医药治疗肿瘤,究竟有什么特点,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呢?

答:恶性肿瘤的确没有完全攻破,但是针对恶性肿瘤的患者而言,治跟不治是两个概念,针对预后也是不同的!藏医藏药对减轻化、放疗的毒性反应的作用是肯定的,患者在手术后,应以藏药恢复手术中损伤的体内生态平衡——藏医所说的“三因”,也就是在藏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搭配并服用藏药,可以达到重塑体内生态平衡,提高全身抗病能力,逆转并化解肿瘤,临床上明显消除痛苦症状,有效的避免复发和转移,因此藏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藏医药治疗虽不能确保治愈,但可以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藏医药治疗肿瘤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验非常丰富,理法方药自成体系,如《四部医典》之第七章“大痨肿痞症疗法”,第十章“大痨水臌疗法”,第十一章“大痨消耗症疗法”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我们知道,藏医学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藏传佛教是神圣而严肃的,绝不会凭空说“顽石可破,肿瘤何挂齿?”这种大话的。我们坚信藏医药可以另辟蹊径给肿瘤患者带来希望的!我们秉着这种信念和执着,以经典为依据,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不断挖掘整理提高,并按经典提供的处方反复深入藏区搜集地道原材料,严格按古法配制出系列藏成药,依据藏医尿诊脉诊辨证用药,合理搭配,按天文星算推演出的最佳时间用药,经临床反复实践完善,效如桴鼓,并不断创造神奇。

问 叶主任,我5年前得了胃溃疡,经常发作,饥饿时疼痛更明显,嗳气吐酸,食后闷胀,常常呕吐,肿瘤医院诊断为胃癌:因为身体虚弱,不能手术,大夫介绍我中药保守治疗,同看病的病友介绍有人接受过藏医药的治疗,那我的病是否可以缓解呢?

答:众所周之,以中医学、藏医学为代表的各种传统医学,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不但对常见病、多发病有着较好疗效,而且对各种疑难病及新发传染病都具有很高价值的治疗作用。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西医手术之创伤、放化疗之毒副作用、预后较差、所以很多患者不愿承受此三大疗法。姑息性的自然疗法呼之欲出,成为当今治疗肿瘤的世界趋势。我们医院的专家队伍以藏医之道,解决肿瘤问题,并且取得了可喜成果,证明1/3的肿瘤可以治愈,1/3的可以预防,1/3可以带瘤长存、保证生存质量。藏药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临床上也经常创造奇迹,在我院有很多典型病例,一般一个疗程治疗后,患者自己本身就能感觉到明显的效果,对于有生存欲望的有缘患者,不妨试一试,可以把近期病历资料传真:029-33776099;或免挂号QQ:1920782230 857492792;也可以拨打我们健康热线:029-33776088;祝有缘患者早日康复!

地址:陕西省成阳市文汇东路6号民族学院附属医院藏医肿瘤科

网址:

第7篇

推荐理由:他的努力,正在使蒙医蒙药走出草原,走向世界。

阿南达,第十一代蒙医世家、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青联委员、鄂尔多斯市政协常委、鄂尔多斯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公益杰出人物、鄂旗劳动模范、鄂旗蒙医院副院长。

阿南达出生于鄂尔多斯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的一个蒙藏医学世家,这是一个光荣的家族,曾经出过两代御医,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578年。

6岁那年,第一次给人看病便药到病除,此事轰动了邻里,尽管最终挨了父亲一顿责骂,但“小神童”之名开始在草原上流传。

12岁时,阿南达跟随舅爷爷真正开始系统学习蒙藏医,并成为他的关门弟子。阿南达勤奋好学,仅用两年七个月时间,将这部蒙医学理论巨著《四部医典》全部背完,并开始通晓其意。18岁时,他将这部重要典籍译成蒙文,填补了蒙医学的空白;该书已列入卫生厅卫生科研课题和内蒙古籍文献丛书,并获得“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奖”。2005年,阿南达把他翻译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用蒙、藏、汉三种文字出版发行,引起学界震动,时任政协主席杨晶亲笔题词。祝贺《挂图全集》出版,称这是他“为弘扬民族医药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阿南达传承祖传绝活,大胆创新研制蒙药处方,在诊治肝癌、肝硬化等绝症方面屡有斩获。近几年来,他在继承两家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将近百种中草药进行缜密、严谨、科学的组合排列,最终优化出120多种药草,名定为《肭吉咛布》,并以这些药物为近万名肝病患者解除疾病痛苦,其中救治被判处“死刑”的患者100多位,阿南达也因此获得中国民族医药继承与创新奖。

阿南达高超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医德。老百姓来看病,给得起钱就给,给不起也不要,钱给多少也无所谓。他始终记着师父曾对他说过一句话:“不管挣多少钱,医术有多高,必须把医德放在第一位。”无论“神医”的名号有多响亮,尊师重道的阿南达一直恪守家族古训――来看病者不管是当官,还是讨饭的,都一视同仁,尽力施救。每个月他都抽出几天,专门回到家乡为穷苦的农牧民看病。在鄂托克旗,每到阿南达出诊日,蒙医院必定人潮汹涌,许多病人不远千里慕名赶来。为了尽可能满足病人需求,阿南达通常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坐诊到次日凌晨两点。即便如此,他每诊一脉必要花20分钟以上,绝不肯因劳累而有丝毫懈怠。阿南达每年拿出500多个名额给贫困的病人免费看病,并在自己家乡为150多户贫困职工家庭发放终身免费治疗卡和每年资助孤儿及贫困大学生50余人。

阿南达的志向不仅在于凭一己之力扶危济困、治病救人,更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将蒙医蒙药带出草原,走向全国及至世界。

现在,他正在着手进行一项浩繁的工作,写出一本药理学著作。他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书中大多都是南方药物,北方的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药物并未写入书中;我想把北方的药目全部写进去,然后用藏语、蒙语、汉语三种语言翻译出来,出版一部《中华药草大全》。”

2009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鄂尔多斯”活动时,听闻他这个想法,还曾高兴地鼓励他说:“好啊,阿南达,等你把这本书写出来时,我给你写序。”这对于阿南达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现在,阿南达正在信心百倍、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发展、弘扬蒙医学,推动蒙医蒙药走向国际,福泽万民。

第8篇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雷诺病

【中图分类号】R741.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183-1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jection on efficacy of Raynaud's disease. 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05 to April 2010 admitted to hospital 31 patients with Raynaud's disease application injection on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in 31 cases,20 patients recovered (64.5%),effective in 9 cases (29.0%),2 cases (6.0%) of i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5%. Conclusion:The injection on Renault disease have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Shenfu;Raynaud's disease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以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为参考。中医辨证为阳虚寒凝、气虚血滞者。选取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4月住院31例,年龄24~53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2.3±7.8)岁。

1.2治疗方法在嘱患者注意保暖,严防冻伤,避免情绪激动,避免劳累等生活注意事项基础上,应用参附针(由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6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用2周。

2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1年内未发;显效:冬季遇寒而少有复发(趾或指变色和疼痛),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3结果

3.1共治31例痊愈20例(64.5%),显效9例(29.0%),无效2例(6.0%)其总有效率为93.5%。

3.2其他情况头胀不适,继续用药症状无加重,停药后症状消失,其余无不良反应。

4讨论

雷诺病,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发作性四肢肢端苍白、紫红和潮红伴局部发冷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出现指尖溃疡坏疽。且于寒冷季节或情绪激动、紧张或过度疲劳后发作频繁,病情加重。对于引起本病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现代西医学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中无此专有病名,多归属“血痹”,“四肢逆冷”等范畴。在一些中医典籍中可见到与本病相类似的记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伤寒论》中:“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对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中医认识本病打下了基础。雷诺病中医辨证多为阳虚寒凝,气虚血滞。参附注射液为红参、附片的有效成分提炼而成的静脉输液制剂,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功效,对于各种阳暴脱及阳气虚症以及一般的阳气虚弱之四肢厥冷效果明显。中药附子有温阳、逐寒散瘀等作用,人参具有大补元气作用。两者合用有温阳寒散益气化瘀止痛等功效,通达四末,血濡寒散,诸症皆消。现代药理研究参附针具有扩张周围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作用。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雷诺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第9篇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女,药学家,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同时获得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毕其一生,致力于抗疟疾研究,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研究过程异常艰辛――条件差、缺设备,身染肝炎;翻阅医籍,走访中医,又陷困境;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示,采用低沸点提取青蒿素,取得成功。历经190次失败,得到100%的青蒿提取物。

时下大多数学生选材陷于古冢之事。如“庄子,濮水垂钓,面对楚王千金厚礼,持竿不顾,只愿留骨而贵。”“陶渊明,竹篱密密,杨柳依依,菊点宁静,淡泊为怀。”“嵇康,铁锤击石器,独奏《广陵散》。”若能用当代杰出人物唤醒他们,更能显示论证说理的力度。下面运用不同技法,以微作文形式,多角度解读材料中人物。

【写作点拨】

一、正反对比

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思维,从古今中外、大小强弱、高尚低劣等层面进行对比,以使优者更优。其对比方式可以概括为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高中阶段所学文言文《劝学》《师说》《过秦论》,都是正反对比论证的佳篇,虽经千年,依然理正词切,令人叹服。

[论点]淡泊心境,静守初心。

心如明镜,不惹尘埃

静守本心,做一朵绚烂的烟花。

未曾点燃,谁能想像到烟花绚烂之态。静静的等待,只为一瞬绽放。屠呦呦――一位平凡的、淡泊的、不为人知的科学家,埋头药材几十年,只愿为众生求一握救命之蒿,数十年寻找,数十年提炼,终于从古籍中觅得一缕闪光――医治疟疾的良方。数十载时光,容颜凋零,青丝霜染,她恪守着自己的初心,不为红尘所牵扰,不为名利而奔波,甘心做一位平凡的采药人,采一剂济世之药。她不像有的科学工作者那般光彩夺目,为媒体和世人所称赞,但她的成就,她淡泊的心境令众多学者汗颜。

拭目看今日,娱乐界邓紫棋的歌曲《新的心跳》被疑抄袭,商界石油高管被指论文剽窃、抄袭达70%,又有学术界“名士气派”与“脱胎换骨”――田刚论文被指有抄袭李向东之嫌。浮躁的追名逐利之心,冲垮了一部分人的道德底线,熏染了纯洁真诚的初心。坐得住冷板凳,埋头于书典,用青春去奉献者又有几人?屠呦呦用她对名利的淡泊,冷却了多少浮躁的心。

[运用分析]本文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将“淡泊求真”与“追名逐利”两种人生态度进行对比,彰显屠呦呦务实求真的精神,对不良现象、道德毒瘤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相关类比

将性质、特点在某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就是类比论证,类比论证须找到类比点,据事类义,所选之事一般从三个层面入手:熟悉的、浅近的、具体的,这样才能阐述陌生的、深奥的、抽象的道理,增强说服力。

[论点]创新应立足于从大多数人的需要出发,解决困厄民生的难题。

胸怀苍生,叩响创新之门

沉沉夜幕,寂寂旷野。却有一位盲人,挑灯夜行,路人不明白――盲人不能看见光亮,何以多此一举。哪知盲人说,这既是为黑夜中的行人照明,也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而不致碰撞。盲人用爱心,涤开阴翳的双眼,用他博大的胸襟,温暖了世人。

无独有偶,在治疗疟疾找不到有效药剂的沉沉黑夜中,一个科研团队中,黄皮肤的队员们睁着明亮的黑眼睛,为患者寻找那一方救命的药剂。

屠呦呦的研究团队,明眸救苍生。

上世纪60年代,越南、非洲疟疾肆虐,数万生命,亟待拯救,中国523工程的开展,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应时之需,倾全民之力。下至赤脚医生的家传秘方,上至研究院的反复试验,远至中华医药典籍的精髓,时至屠呦呦的以身试药,终于研究出青蒿素这一良剂,为疟疾患者带来福音。

创新之路在何方?不是获利数亿,名誉等身;而是从大多数人的需要出发,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以博爱为帆,以实用为桨,寻找一个新航向。

侵晓鸟窥檐语,雾霾笼盖四野。此乃亟待解决之疾,创新何不叩此门扉?

[运用分析]创新是当下的核心话题,时人稍有新想法、新举措,动辄冠以创新之名。又有一些人仅仅出于利润动机,借创新之名追求高赢利。人道、公平、高效率、大贡献这些衡量创新的砝码已有些倾斜。本文借盲人黑夜挑灯之例,与屠呦呦团队寻找良药相类比,一样的爱心,一样的胸襟。结尾升华主旨――当年屠呦呦团队之举是创新,今日创新之路何在,引人深思。

三、运用比喻

比喻说理多为借形说理,“说理本来是逻辑思维,借形说理就是将它转换成形象思维”“《少年中国说》为了论述老年人保守,青年人上进,用了‘老年人如夕阳,少年人如朝阳……九组十八个形象’”(梁衡《文章五诀》)。宋诗多理趣,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就借横看与竖看时山体的不同,写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朱熹的《读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是借形说理、比喻说理的佳句。

[论点]重视对古代典籍的挖掘,服务于当今社会。

钻研典籍 萃取精华握青蒿

丹青初炳而后渝,典籍岁久而弥光。数千年历史,数千年智慧,沉淀,结晶,于古墓、野史中;于图书馆、民间。手档浼一蕊,突破医学治疟瓶颈。

中国古老文化森林中,树木茂密,静谧深远。时有轻轻的脚步声传来,那是翻阅古籍的钻研者。有一棵东晋古医典大树,根深叶茂,枝叶纷披,蓄积琼浆,内蕴火种。一位研究人员,双眉紧蹙、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近这棵大树,用她的坚持不懈,用她的聪颖智慧,萃取出古代医典的精华――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尽汁。

钻研如燧木取火,朴素而伟大;静心,如临潭照影,简单而深刻。

实验室里,屠呦呦紧锁双眉,凝神细思青蒿素制取方法。困窘之时,思路一转,何不于典籍中寻得契机?她通读《马王堆二号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当读至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尽汁,尽服之”的记载时,她眼前一亮,重新调整提取方法,终获成功。欣喜之余,她深感――沉下来,汲取古人智慧的重要性。

她做到了,她有科学家应具备的博,又有发明家应具备的精,更有智者令人景仰的沉。

[运用分析]将中国古老文化比作一片森林,每一种文化典籍都是其中的一棵大树,智者在森林里吮琼浆、取火种,应用于当今社会,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比喻形象、生动。呼吁更多的研究者珍视中华文化瑰宝,静心沉潜于其中,汲取人类发展的智慧。

四、化用诗句

化用诗句贵在入之无痕,使原诗句与文章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自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化用诗句首先要对原诗句理解透彻,达到信手拈来的熟稔;然后才能因文而需,稍改字词,写出新意。

[论点]勇于担当。

铁肩担责任

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

是谁,身先士卒,用小小的身板撑起一片绿色的天地?是谁,默默无闻,用几百次努力开垦出一片生命的草场?是谁,勇于担当,危难之中挺身向前,让九州大地开出一片青蒿绿?

受命于危难之际,这一扛,就是大半辈子,淡去了地位,隐却了名誉。日升月落,寒灯几星;寒暑交替,新绿又生。屠呦呦,柔肩硬脊皆为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疟疾肆虐才识巾帼豪情!

第10篇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是通过滋阴养血,使化生有源,精微充足,肌肤得养,营卫调和,卫外坚固,营卫得调,风痒自除。因此,通过食疗的方法以养血滋阴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泥鳅煲红枣 泥鳅30~50克,红枣20克,食盐少许。加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加入食盐即成。每天1剂,连服10天。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肾三经,具有补中益气、强精补血功效,与红枣共奏养血润燥之效。

八宝肉皮粥 胡萝卜100克,白芨10克,枸杞子20克,海参20克,猪肉皮10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每日早晚各食一次。

熟地当归粥 熟地30克、当归20克、粳米40克、陈皮末少许,加水适量煮粥食,早晚各1次。

黄芪血藤瘦肉汤 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猪瘦肉15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洗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猪肉煮熟后调味食,每日1次,连服7~10日。

黄芪首乌牛肉汤 黄芪、何首乌各30克,牛肉25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洗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牛肉煮熟后调味食,每日1次,连服7~10日。

黄芪大枣汤 黄芪、大枣各30克,桂枝、白芍、防风、白术、茯苓、女贞子、旱连草、丹参、当归、白蒺藜各15克。将诸药洗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饮服,每日1剂,连服7~10剂。

芪归羊肉汤 黄芪30克,当归10克,羊肉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洗净布包。羊肉洗净切块,与药包、调味品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炖熟食,每日1剂,连服7~10剂。

鸡血藤膏 鸡血藤500克,冰糖500克。将鸡血藤水煎3~4次,过滤取汁。微火浓缩药汁,再加冰糖制成稠膏即可,可常服。鸡血藤能养血活血,冰糖润燥,此膏对血虚风燥、病久不愈者非常有效。

当然,除了以上的药膳疗法,患者在日常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戒烟少酒。并且应该适量摄入一些高脂肪食物,因为脂肪能产生热量帮人们抵御风寒,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另外,脂肪食物也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对防治皮肤干燥和老化都有较好的作用。

冬季哪些疾病宜用羊肉食疗

王增

1 产后体虚。瘦羊肉120克,生姜9克,同炖后,饮汤食肉。

2 老人怕冷畏寒、四肢冰冷。羊肉500-1000克,制附子20克,加佐料,煮沸后,文火焖煮,适量食用。

3 产后腹疼,月经疼。瘦羊肉1000克,当归、生姜各90克(纱布包住),共炖,加调料,文火焖煮至烂,去药渣,每日食用2次,喝汤食肉。

4 夜盲、角膜软化症。羊肝120克(切片),韭菜100克,加油、盐炒熟食之,连吃数日。

5 肾虚腰酸、阳痿遗精。羊肉250克,蒸熟切片,蘸蒜食之,每日食用1次。

6 肺结核、气管炎咳嗽、哮喘。羊肉250克,生姜9克,小麦仁60克,炖成稀粥食。

7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羊肉250克,大米适量,煮粥食。

8 产后乳少、无乳。羊肉250克,猪蹄1个,加调料共炖,食肉饮汤,每日112次,连食1周。

第11篇

【关键词】医古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51-1

《医古文》是高等中医学类教育的基础课程,主要面对中医初学者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古代中医典籍能力,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涵盖古代汉语、中医药历史文化、中国古代哲学、史学和文学的内容。如此重要而又内容庞杂的一门课程,讲好实属不易,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应注意如下四方面。

1整体把握教材

医古文教材分文选和基础知识两大部分,其中文选包括传记、序文、医论、医案等体裁的文章;基础知识包括工具书、汉字、词义、句读、今译、古代文化知识等,内容非常丰富。而目前各中医类专业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医古文》课时均有缩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如此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教材,设计好教学内容。针对授课对象的基础不同,调整文选和基础知识授课的先后次序,并能够把两部分内容做适当整合。在开学之初把整体的设计告诉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做好预习。同时,根据文选部分的体裁和难易程度,设计精讲和泛讲,还可以确定哪些篇章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讲,这些设计都是在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上进行的。

2能够寓医于文

中医理论历代传承是以文字为载体记录和保留下来的,医古文教学是要为学生今后阅读中医古籍打好文字基础。授课中每篇文选的重点字、词固然重要,同时也不能忽略文章所阐述的“医”之内涵,不能把医古文讲成古代汉语,要将文中的医家思想、理论精髓、医德医风贯穿课堂,通过讲医使文字更加鲜活。比如,讲丹溪翁传时,把朱丹溪钻心研读医书,中年拜师求学的精神联系学生应有的治学态度;把朱丹溪博极医源后,对医学理论的操纵取舍、灵活运用,联系学生学习理论不应胶柱鼓瑟,要善于分析思考;把朱丹溪治病的案例从医学角度分析,增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3注重教学方法

在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今天,很多院校已经做出成功的尝试,把多媒体引入医古文教学。但同时必须注意,并不是多媒体教学就可以代替传统的书本教学。医古文课程文字量大,单纯把书面文字转移到幻灯片,不仅不会加深学生对文字的印象,反而适得其反,使学生对于课本越发生疏。怎样在恰当时刻把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幻灯吸引,又使学生得到书本以外没有的知识,这才是多媒体的成功应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可选择难易适度的文选分段让学生主讲,教师总结,或者自由讨论,给出篇章意旨。通过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给枯燥的课堂带来生机。除此之外,针对不同体裁的文选做好课堂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

4注重授课语言

第12篇

西拉图牌真奥青胶囊利用诺奖科技研究大量重要的药理作用,依据中医五行理论,针对中医五脏“心、肝、脾、肺、肾”精选五味中药提取出高纯度有效成分,科学组合配方实现“心、肝、脾、肺、肾”同治互治的全新养生模式,通过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一补、二通、三排、四养、五固”综合调理五脏,增强人体体质,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

一补:根据国家2010药典,西拉图牌真奥青胶囊严格选材采用五味经典中药,科学组方,分别针对人体五脏进行调补,实现五脏之间的同治互治,同时也达到了对五脏的综合保健作用。

二通:中医认为“五脏康,则身体康”,西拉图牌真奥青胶囊五种中药材综合作用于五脏,肝藏血以济心,心之阳气可以温煦脾脏,脾脏运化水谷精气可以益肺,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滋肾,肾藏精以滋肝养血。五脏之间相互协同作用,人体循环代谢更加通畅。

三排:西拉图牌真奥青胶囊采用五种中药材高科技超浓缩提取有效成分,安全、无毒、副作用,综合调理脏腑,均衡全面且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垃圾,改善人体内环境。

四养: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指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血行”,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血是构成生命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无血不存,血无气不行,元气盛,则精血行,精血行则元气旺。西拉图牌真奥青胶囊能强力、有效、安全的给人体进行补气养血,长期服用,对身体具有极好的滋养作用。

五固:人的衰老是身体不断的消耗与老化的过程,要健康长寿,就要注重养生,就要不断增强体质,加强体魄,西拉图牌真奥青胶囊补充人体能量,保护机体健康,对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巩固效果,能有效延缓衰老!

人体的一切能源来源于脏腑的运作,西拉图牌真奥青胶囊以千年中医诠释人体脏腑奥秘,以世界顶尖科技探究经典重要精华成分作用机理,科学配方,依据中医五行理论均衡调补五脏,培补元气,调养气血,实现“心、肝、脾、肺、肾”同治互治的全新健康养生模式!安全、健康、高效保护人体健康,是诺奖科技与传统中医完美结合的健康结晶!

一、慢性疲劳综合症、便秘:1-3天精力充沛,腰腿有力,排便改善,肠胃舒畅;

二、失眠、多梦、神经衰弱:8-15天入睡容易,多梦香甜,白天大脑清醒反应敏捷;

三、偏头痛、颈肩腰腿麻木、疼痛:10-20天麻木及疼痛感消失,气血流畅,肢体活动轻松自如;

四、脱发、白发、眼花、耳背:10-30天脱发得到控制,60%白发逐渐变黑,视听改善;

五、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1-3个月血压稳定,血脂降低,血糖稳定在正常值;

六、尿频、尿急、男减退:1-2个月排尿顺畅,起夜次数减少,男增强;

七、色斑、皱纹、更年期综合症:1-2个月感觉神清气爽,肌肤光泽,色斑淡化、皱纹减轻;

八、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20-45天人体免疫力增强,感冒、哮喘发作次数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