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是爷爷大还是伯父大

是爷爷大还是伯父大

时间:2023-05-30 10:0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是爷爷大还是伯父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爷爷今年七十二岁,头发花白,脸上有几处老人斑,但目光炯炯。

我一直很佩服爷爷。他懂得事物很多,经常跟我聊着一些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智慧。喜欢听他讲过去老辈们的一些事情,自身的经历以及一些明间传说和戏剧等。说到老辈们,他更像一个阅尽世间百态的老者,眼中透着一股淡淡的烟愁。

爷爷出生在一个大家族里,族里兴旺发达。他的大伯父是一位很有名的律师;二伯父也就是他的祖父,以经商出名;三伯父是中医出身,其医学深厚;四伯父一身出色的武术,又广收门徒;五伯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奇门遁甲;六伯父好儒道,为人师表。

这六位之人的母亲,爷爷叫太奶奶,是当时让桐城县老爷都尊敬的大名律师。可惜这位太奶奶,当律师的时候做了很多损阴德的事情。不管黑白,收了谁的钱就替谁讲理。一张能言舌辩的巧嘴,致使多少人伤的伤,死的死,甚至家破人亡。

可见一个有才之人也要良心两全。虽然一时半会不会遭受惩罚,但谁能说报应不在子孙身上呢?这位太奶奶,在去世不到数月,就同时的失去五个儿子。那一年,哀嚎连连,惨不忍睹。听爷爷说,“只有那位属于东厢三十六宝且精通奇门遁甲的五伯父避过一劫,后来终身未娶。”

爷爷,他一身正气凛然。拿中医上的话来讲,“精气神都很足”,三更夜路,连鬼神都敬仰三分。因为他宁可吃亏也不伤害别人,为人热情心肠好,一生坦荡荡,所以他会说,“自己会活到九十岁高龄。”先辈们仙逝的早,他尚小,只有十一二岁,学到的东西也不多,只有中医推拉损伤,破拳武术,点穴回穴,奇门风水。他遗憾先人早逝,好多精通失传,书籍又被窃取。

这仅是他在谦虚。他精通的事物,何止以上。年青时夜夜挑灯奋战,看过多少书籍,虽不是才华横溢,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点不假话。他今晚又提起爸爸懒惰,不像他勤奋肯下苦功,就连着基本的推拉损伤也不学。我想老人家每说到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很难过,难过祖辈们的东西,到了他这一代失传的差不多了。

他的心中感受,不适合跟每个人说的,就连爸爸也甚少提起,原因是我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最重要的是我似乎了解老人的孤单或寂寞。时时听一会老人的心声,既可以学到一些人生智慧,又能最大的走进他们的心灵。

现在他老了,老伴也离开人世,即使目光炯炯,眼睛的深处还是有着看不清的东西,那是隔代的距离,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常望着他的背影,感到心口处犹被苦橘沾过,酸酸的。曾经高大的身影,被夕阳笼罩着,多了安定,也多了落寞。黄昏的光总让人感到特别安静,可细细品味,安静里有着不属尘世的隐逸,像是要快渡到彼岸。他也年轻过啊!

第2篇

失望之余,他开始逃学,和街上的坏孩子混在一起,彻夜不归地上网玩游戏,没钱了就去偷。他不敢偷别人的,就偷母亲的,母亲发现后,打他骂他,让他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了。他低着头一声不吭。后来,因为母亲防得太严偷不成了,他就和街上的坏孩子一起抢同学的钱,母亲去派出所领过他几次后,绝望了,决定把他送到远方的奶奶家。

他哭着闹着不肯去,母亲却铁了心,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又乘了半天公共汽车,再步行一个多小时,把他送到了大山深处的奶奶家。

母亲哭着对奶奶说了一切,说她管不了他了,在大山深处的奶奶家远离城市远离诱惑,或许会让他变好。

奶奶二话没说,收下了他。母亲走的时候,一步一回头,满脸是泪,他却漠然地踢着路边的石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很快,他就发现在奶奶家和坐牢没什么区别,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村子只有几十户人家,又破又烂的山路不通公交车,去一趟镇上都要走一个半小时,更要命的是奶奶家连电视都没有,他去三个伯父家看电视,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受欢迎。他们看他的眼神就像防贼,他脸皮厚,不在乎,顶着他们讨厌的眼神继续赖在人家家里看电视。直到有一天,他从街上回来,听见奶奶在和三伯母吵架,奶奶好像很愤怒,声音很大地骂三伯母:“你们这些良心被狗吃了的坏东西!以前嘉嘉爸爸对你们多好你们忘了?他现在是犯了罪,但是嘉嘉是个好孩子!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拿了你们的钱?”

温暖的山村阳光抚摸着他慢慢流下的眼泪,是啊,有多久没有人说他是个好孩子了?

其实,他真的偷拿了三伯父家的钱,因为他想去村头的小店里买支仿真枪,甚至他想偷更多的钱买台电视机,这样,他就不用顶着白眼在伯父们家里蹭电视看了。

他觉得伯父和伯母们都那么让人讨厌,不偷白不偷,他把钱塞进了围墙的一个裂缝里,用碎石头堵上,不想还回去。然后,跑到山上呆到很晚才回家。

奶奶没问他是不是真的偷了三伯父家的钱,而是气鼓鼓地说:“嘉嘉,不管别人怎么说,奶奶相信你不是他们说的那种坏孩子。”

望着奶奶白花花的头发和浑浊而慈祥的眼神,他忽然有种想哭的感觉,但忍住了,假装无所谓的样子,耷拉着眼皮吃饭。

或许是三伯母说了什么,从那以后,他再去任何一个伯父家看电视,他们都会把开着的电视关上,说没什么好看的,浪费电,他知道这是在赶他走。

村里的人受了三个伯父的影响,都对他避之不及,仿佛他就是祸害。

他很愤怒,又没办法,谁让他是个有劣迹的孩子呢?

只有奶奶,不仅不嫌弃他,还拿他当宝,她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去学校求老师收下他这个插班生,颤巍巍地给他洗衣,给他做好吃的。在穷乡僻壤的山村,能有什么好吃的呢?何况奶奶那么老了,种不了庄稼也养不了牲畜了,他常常坐在村头的土墙上想念城里的麦当劳肯德基,想得眼泪汪汪,想偷偷跑回去,在山里转悠了半天也没找到回城里的路。

因为嘴馋以及感觉村里人对他不好,他常常偷他们的鸡跑到山上去烧了吃,摘他们树上的果子。为此,常常有人到奶奶家兴师问罪,每次兴师问罪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来时气势汹汹,只要奶奶嚷上几嗓子,然后又嘀咕几句就收场了。

那时,他觉得奶奶太牛了,比他在城里跟的那个小混混头子还牛。

他从来不偷奶奶的钱,其一是因为奶奶几乎没什么钱,其二奶奶是唯一说他不是个坏孩子的人,他不想用事实向奶奶证明他真的是个坏孩子。

他喜欢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抚摸脑袋的感觉,喜欢她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讲他听了一万遍的说教故事。

一年过去了,乡下的寂寞单调快把他逼疯了,他想要个游戏机,据说镇上就有卖的,要差不多200元,他琢磨了很多办法还是没弄到钱。有时他会看着奶奶手腕发呆,奶奶腕上有只很粗的银镯子,工艺古老,是爷爷给奶奶的聘礼,从戴上那天起,奶奶就没摘下来过。奶奶说过,死了也要戴着它,那是她和爷爷的接头信物,不然,怕去了阴间多年的爷爷认不出来她了。

说这些时,她浑浊的目光就会散发出清澈的光芒,仿佛她将要去的地方无限美好。

想得到一台游戏机的念头快把他弄疯了,有那么几次,他趁奶奶睡着后去摘镯子,经年的操劳让奶奶手上的关节都变粗变大了,摘不下来。

他只好放弃了对镯子的念想,偷偷赶走了邻居放在山上吃青草的山羊去了镇上,用卖山羊的钱买回了他朝思暮想的游戏机。

他抱着游戏机小心翼翼地进门,却还是被奶奶看见了,奶奶问他多少钱?他闷着头,不说话,兀自打开包装盒,装上电池就玩了起来。

过了一会,他突然听见奶奶在院子里呀地叫了一声,那声音,像倒吸着冷气。正玩得上瘾,他懒得出去看。玩饿了,他大嚷:“我饿了。”

估计奶奶该把饭做好了,他出去找吃的,却见奶奶还在灶上灶下地用一只手忙活,好像另一只手不存在似的,他有些奇怪,就转过去看,这一看,他就惊呆了,奶奶的左手包着一块从旧衣服上撕下来的布,她的手腕空了,银镯子不见了。

他捧着奶奶的手,端详了半天,问:“奶奶,你的手怎么了?”

奶奶笑笑说:“老了,戴个镯子干活不方便,我往下拿时,不小心把手弄坏了。”

他将信将疑地看着奶奶,什么都没说,那顿饭,不知道为什么,他吃得很慢很堵心。

第三天,奶奶发起了烧,为了摘镯子她把手骨弄断了,没及时治疗就引发了炎症,去镇上住了几天院才好了。

因为奶奶的住院费,三个伯母和奶奶吵了一架。从她们大声的叱责中,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因为被偷了鸡或果子气势汹汹找来的村民会被奶奶几句话摆平,那是因为奶奶小声告诉他们鸡和果子值多少钱她给,就当她买的,她请他们相信她的孙子是个好孩子,他受不了乡下生活的寡淡才这样的。

那只弄折了手骨才摘下的镯子,是拿去赔人家山羊的。

三个伯母一致要求奶奶把他送走,理由是她们给奶奶的养老费全都因为他的劣迹赔给了人家,他们没有义务养这个坏孩子。

面对伯母们的指责,奶奶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他不是你们说的那种坏孩子。

一直躲在角落里的他,突然跑出来,一头扑进奶奶怀里,号啕大哭。

后来,奶奶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一定会做你说的那种好孩子。”

他真的变好了,母亲把他接回城里继续上学,暑假里他去卖报纸,把赚来的钱寄给了奶奶,让她去赎镯子。

一年年过去,他读了中学,在他考取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秋天,奶奶走了。那么多年过去,他依然记得那个苍老而执著的声音,不停地向周围的人说明:他不是你们说的那种坏孩子。

人生的成长,不只属于生理的,还有心灵。就像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偶尔会患些病恙一样,心灵也会患病,药物是治疗身体病恙的,而医治心灵的良药是爱,那些用爱来医治心灵疾病的人,都是天使。

第3篇

我记得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家是由父亲、母亲和他们的孩子组成的。大地母亲,我们经常这样叫她,大地是我们的母亲。然而,我们又会提出疑问,我们的父亲是谁呢?大地,我们人类的这个母亲,养育了我们多年。人是有感情的,大地母亲单身了这么久,我们也要学会感恩、会报答。我想大地母亲单身了这么久,也该有个依靠了。但在大自然,生活在大地母亲怀抱里的东西太多了,应该找谁来当我们的父亲呢?是春伯伯、夏大爷、秋伯父还是冬爷爷呢?

春伯伯带来的世界是缤纷的,他是妩媚的,是羞涩的,是盎然的,是万物复苏,是充满活力的!古代文学家朱熹说过:等闲识得东面风,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来到了,尘风的心也该复苏了!春是美好的,或许有些人现在认为春,应当是大地母亲最好的伴侣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春天是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是爱大地母亲的她生病我们会心疼的。所以,春伯伯不是我们理想对象。

夏大爷的世界是多彩的,他是坦露的,是火热的,是赤诚的,是百花争艳,是富有热情的!首夏犹清和,苏草亦未歇。谢灵运说得多好啊!夏天的时候各色的花儿开了,红的、紫的、白的、粉的、黄的。草地也变成了绿色,像绣在一块绿毯上的灿灿斑点。呵,大家可能认为夏是大地母亲最好的伴侣了吧!但是,还有一点,夏是酷热的。正午,太阳当空,热得连蝉也懒得叫了,我们怎能把大地母亲交给他呢?

秋伯父的世界是多姿的,他是成熟的,是理智的,是独特,事气爽的!秋天,黄叶纷飞,从远处看,那叶子就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飞舞。秋天,一定是他了,他是最好的人选。不,不,秋天的叶子都落了,没有红花绿树,一片荒凉的景象,怎能让她当大地母亲的伴侣呢?

冬爷爷的世界是白色的,是内向的,含蓄的,酷寒的,是最富遐想的!冬天,凛冽的北风吹落了残红,一片萧杀中,吹开了火红的梅,吹走了秋天的美丽,白雪皑皑,还可以堆雪人,那是多么美妙啊!但是冬天的严寒是大地母亲抵御不住的,大地母亲会感冒的,还有可能发生地震呢!它也不是最终人选。

大地母亲的伴侣最还没有找到,我是大地母亲的孩子之一,我不敢认为我说的话就是大地母亲的观点,但是我认为,有我们这些孩子的关怀,有春、夏、秋、冬的美,我想就够了,聪明的大地的孩子们,帮你们的母亲找个伴侣吧!

第4篇

六爷爷跟我是同村人,在家属中排行老六,又跟我爷爷同辈,因此我们称他为六爷爷。六爷爷为人正直,擅长诗词对联,常常帮村里村外的人写各种文书报告,碰到乡邻鼠雀之争,就相与排解,经过先生一言为断,双方只有心悦诚服。六爷爷在村里,还有一位多年的故友,他就是我的大伯父,他们经常往来、只要两人坐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每次谈论的时候,都离不开《唐诗》《宋词》和《四大名着》。除此之外,彼此还经常搞一些文字游戏,比如说;对对联、猜字谜、等等。俩人在过去的数年里,还一起参加过无数起村内外的红白喜事,不管他们给谁办事都尽心尽力。数十年来,六爷爷言行一至的作风,也得到了村里外人的认可,个个称之为能,大家也对老先生十分敬重。但是,最近几年老先生身患疾病,对村内外的事情也只好心有余而力不足。

关于六爷爷其人,身为一名普通农民,现在已到了古稀之年总算晚景见晴;但还是老习惯,不卑不亢,不欺于世,不媚俗,是一位文化修养高的老人。他承受过别人不能承受的各种社会压力,也吃过别人不敢吃的生活之苦,他的一生为田地生产而忙碌,为兼修诗词文章而勤奋,为教育子女而操劳。在他务农期间把产量提高到了与国内前列相比,文化修养古今无遗。儿女们全都在外工作,儿媳又是国家高中教师,孙子是华北学院的大学生。他们个个都很孝顺,每隔一、二天就会跟六爷爷通一次电话,问寒问温,生活起居无犹无豫。

六爷爷近期内身体不好,但还是每天坚持看书、看报,做到书不离手。清晨、中午、傍晚、六爷爷都要按时在村里走上一圈,尽管摇晃着身体一小步一小步的走,但是从样子上看还是有些吃力,当我每次遇到他时,经常跟我们讲:生命在于运动,知识在于勤学。所以,从这些至理名言的话语当中,让我看到了他与病魔作斗争和那种坚强不息的精神,给他的身体健康,也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在他慢长的务农生涯中,不为名也不为利,把一生的精力心血全部投入到、村民、生产、与学习当中,他觉得这样活着超脱充实,有滋有味。他低头念书,写作,抬头望星月风云。一日三餐要求不高,不吸烟不喝酒,生活起居井然有序,节奏不紧不慢,既益养生,又见成果。近年来,他作出的诗对、谜语、文章,其诗言志,其文也言志,语句浅白明了,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六爷爷是我的老师,常常听他谈诗论文,说社会,道人生。他调门不高,但其人风骨,其智慧,每每沁人心脾,启迪后学。所以我在诗词方面受到他很大的影响,也懂得作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古人说“为人贵直,为文贵曲”的道理。六爷爷是这样躬身力行的人,有诗人和哲学家的气质,有悲天悯人之怀,追求真诚,重情义,辨真伪,屡说“爱国不在人后”。看电视,喜欢京剧、动物世界、精彩的体育节目、有时观观鱼、不亦乐乎。这也许就是六爷爷的人物性格吧!他提倡平实自然的文风,讲章气,刺绣气,烟雾气,其文味如橄榄,细嚼慢品,当余味无穷;文笔轻松、冷隽,设喻取例,无不鞭辟入里。对《论语》、《唐诗》、《宋词》,《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诗词》等书籍,倒背如流,行文如同话家常,行云似乎流水之间,顺乎自然,好像得来全不费功夫。讲究其实,他用了大力而不为人觉察:其情,其意,乃至对人生的彻悟,深深藏于根柢。最后总括起来说:诗刚,词柔;诗直,词曲;诗显,词隐;诗男,词女;诗境阔,词言长。

六爷爷并没有发表长篇大论,便把诗词各自的特征,同源异流的历史及其错综变化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生动有趣,使人豁然开朗;其文学知识也让我获益良多,更是欣然感悟。这种深入浅出的本领,来源于他对诗词的深透和研究,更是他自身好学追求上进和辛勤的实践。在人生的岁月里,以他的不惧疲惫、不惧病魔、又加上那种坚强的意志。我相信,六爷爷的身体,一定能够早日的康复起来。村内外的人,个个都盼望着这一天,就让我们耐心等吧!等来的将会是美好明天。

高三:唐俭林

第5篇

在日常交往中,实话实说的人往往受到同学们的尊敬,因为他们摒弃了“弯弯绕”式的虚伪,抛却了令人讨厌的“花花肠子”。然而,实话实说也有“忌讳”。这不,范明实话实说却连连“触礁”,招致他人的怨恨与不满,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分享下实话实说中的“三忌”!

一、祝寿时莫犯“祈寿忌

“讨彩”,是国人传统文化与传统心理的体现,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祝寿乔迁,人们都要讨个“福禄寿喜”的彩头,尤其是祈望长寿。倘若你在说话时,忽视了这些因素,犯了忌讳,很有可能会造成尴尬的局面。

范明的爷爷身体一直都不太好。他80岁寿辰那天,全家特意举办了寿宴,祈望他能健康长寿。席间,伯父首先斟满了一杯酒,恭恭敬敬说:“爸,今天您老80大寿,我敬您老一杯酒,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说罢一饮而尽。爷爷抿了一口酒,自足而喜悦。随即,大家相继向爷爷敬酒,祝他“福寿无边”。正当祝寿的场面热闹喜气的时候,范明也举杯敬酒,说:“爷爷,‘寿比青松’、‘福寿无边’都不实在,我祝您活到90岁!”范明以为这句实话会让爷爷高兴,谁知,爷爷的脸色顿时由喜转哀,大伙脸上也是“阴云密布”,爸爸还狠狠地瞪了范明一眼。

寿宴本是喜庆的场合,而范明却说祝爷爷“活到90岁”,似乎有“活到头”的隐意,不仅与人们期盼长寿的心理相悖,还破坏了喜庆的气氛,有悖于人们祈求“福寿无疆”的良好愿望,怪不得会招致爷爷及他人的不满。在这种场合,就不可以如此实话实说,而要遵照传统文化,多说些“福寿无疆”之类的讨彩话,这样才能使语言符合交际语境,达到祝寿的目的。有关口才演讲稿范文:实话实说有“三忌”

二、探病时莫犯“祈康忌”

“健康是福”,病人总是祈求早日康复,探病的人也总是表达对病人康复的祝愿。倘若在探视病人时,说上几句“祝你早日康复”之类的话,病人释然、家人欣然,这样的人无疑会受到病人及其家人的欢迎。

一天,范明跟同学去看望因患癌症住院的小青的妈妈。

在病榻前,同学们说了许多祝小青妈妈早日康复的话,然而范明却说:“阿姨,你要坚强,尽管你得的是不治之症,但如果心态好,就能延长寿命。”

范明刚说完,小青妈的脸色陡呈死灰,在场的人们都用责备的眼光瞪着范明,小青生气地将范明推出了病房。

范明实话实说,但却有违于病人对康复的祈望和求生的本能,它也有悖于人们渴望健康的普遍心理,犯了“祈康忌”。“尽管你得的是不治之症”,这就等于直言告诉病人“你这病没法治好”;“心态好就能延长寿命”,言外之意是得此病必死无疑,“如果心态好”只不过能“多活几天”而已。这样的实话实说,难免会使病人心境悲凉,让人反感。不如表达一下自己良好的祝愿,给病人以安慰,给他人以安心。有关口才演讲稿范文:实话实说有“三忌”

三、聚会时莫犯“祈美忌”

“当着矬子别说矮话”,大家在一起聚会时,切莫专揭他人“丑处”,议论他人缺憾、隐私、伤疤等,否则易犯“祈美忌”,最终招致他人怨恨,导致交际的失败。

元旦来临,班里要组织一支歌咏队参加全校的歌咏比赛。在挑选队员时,因为人数不够,班长将个子矮小、皮肤黝黑的王博也列入其中。

周末,大家在公园里聚会,准备排练。正当王博跟大伙都兴致勃勃地准备列队排练时,范明却说:“咱班也太缺乏人才了,就连王博这样的小个子都上了。”一句话,像从头到脚给王博泼了一盆凉水,于是,王博死活也不肯上场排练了。

顿时,排练陷入了僵局,场上气氛很是尴尬。这时,不仅王博怨恨范明,连其他同学也对范明充满了怨气。

第6篇

在孩子们的人生字典里,“奶奶”这个词儿影射着无数温润饱满的修饰结点:安详、和蔼、仁爱、慈眉、善目,有不紧不慢的从容、不急不躁的缓慢、幸福满满的褶皱。而我的奶奶,和我有着二十多年记忆交集的奶奶,一直把自己定位成面容紧绷、情绪跋扈、气场冷漠,诅咒连连、谩骂不断、不可理喻的古怪老太太。

奶奶生于1923年2月21日,生了六个儿女,最小的一儿一女由于病痛和溺水而夭折,养育成功了四个,排行老四的我的父亲成了家中的老幺。奶奶是文盲,算不清数字,看不懂电视,听不了戏剧,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钱币,因为使用频繁,按照不同的颜色,能分辨出来一百、五十这些整的,一毛两毛的她得请人帮忙,硬币在她那里是不流通的,她说容易弄丢,不保险。说到钱的收存,她一向很秘密很谨慎,把大部分的钱请人存银行,衣柜里储备一千左右,身上经常塞上好几百,折成卷儿,用橡皮筋箍上好几匝,外面再用小手绢包裹好,然后再套上一个厚实的塑料袋。一旦不见了这捆纸币,她就认定是我们一家人拿了。父亲建议她:身上不要放这么多钱,又不要买很多东西。她回答:口袋里多放点,心理舒服些,睡觉都安心些。以前她从不知道有银行储蓄,有一次因为钱放在衣柜里很久没使用,发霉的、被老鼠咬碎的、风化的,算起来有好几百,让她心疼不已,后来她才在别人的建议下以别人的名字开户存了钱。直到这次离世,才全额取出,购置丧事需要的那些零零总总琐琐碎碎。

奶奶与爷爷的婚姻,是旧式的、传统的、从一而终的。爷爷生了病去世得早,奶奶四十二岁就开始守寡,她这一辈子,九十年,除去在家做女儿的那段青葱年月,一半的时间,一个人守着寂寞的锅台,偎着暗沉的床柱,空着落白的思想,抱着被衾走过几十个春秋。时间悄悄然,不经意间,儿女们长大了,成家了,立业了,儿孙满堂了,可她却是越来越老了,越来越蹒跚了,越来越渺小了。尽管她不像别的母亲那样对自己的孩子呵护备至,照顾得细致入微,不像别的祖母外祖母那样,面对着儿孙们纯真的笑脸,她会咧嘴乐上好长一段时间,但她同样有着丰富的喜怒哀乐,有着澎湃的内心活动,有着激烈的情感体验,只是我们大家都没懂。

生前,所有的人,聊到奶奶,脑海里输出的全是她说过的狠话,做过的过分举动,外加诅咒、谩骂、咆哮、追打,还有冷漠、自私,事情的前前后后,一五一十,奶奶成了不要亲情不懂人伦之乐的物质幸福的老人:面孔近乎凶神恶煞,行为怪异诡秘像老妖。描述的时候,有唉声叹气者,有感慨者,有心平气和者,有无奈者,有迷惑者,有愤愤者,有哗然者,我也是其中之一。

父辈们这几十年与他们母亲的过往,不管是母爱贫瘠,还是温情缺失,奶奶始终是生养他们的母亲,这是无法改变也是无法选择的。我作为孙辈,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去评价、定论其中的道德伦理、性格品行,因为他们都是我尊敬的长辈。而今,奶奶走了,盖棺后,她只作为一个称呼一个曾经的人生角色存在我们活着的人的时空,我无法再去埋怨她对父母的横眉冷对,无法再去愤恨她骂我时无穷尽的脏话。细细想想这二十多年成长岁月里与奶奶的点滴时光,似乎为她过去的言行找到了某些合理的解释与形而上的症结:她的内心太空白太虚无,自己没有打包静寂的能力,别人也无暇拨响她的话弦,她创造冲突、制造矛盾、叫骂、摔东西,只是想打破沉闷凝固的孤单,想单一、枯燥的生活有些平常日子的响动,想引起儿女孙辈的关注。四十多年,她其实活得很压抑很悲沉很没自我,因为她自己从未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别人又为什么会那样,自己的儿女为什么也靠不住!

随着奶奶年龄的增大,脑筋始终没糊涂,可言行却越发变得让人难接受难理解,甚至让人对其退避三舍,包括左邻右舍、老少孩童!

从小,我特别害怕奶奶,尤其是她生气的样子,让我不寒而栗。小学的时候,母亲去装煤车了,我一个人做家务:烧水、煮饭、洗碗、扫地、封煤火。一旦她一走进厨房,看到不顺她心不合她意的,不管三七二十一,脏话丑话一串串地来了:“地扫成这样,像鬼画符”,“煤火封得这么死,藏私崽子(私生子)一样”……她的咒语,从来不看地点不分场合不论对象,想什么就骂什么,从来不会考虑到会伤到别人,哪怕是一个孩子。听着训斥的我,只能躲在一边,根本不敢正眼看她,只能瑟瑟缩缩的,瞅着她四处捣鼓,那时候,奶奶做事很麻利,身体很健壮,六十多的她,还能自己挑上一担百斤左右的谷子去碾米房碾米。

奶奶有着她的自私,对别人,对儿孙。

清楚地记得有一回,她从娘家侄子那拿回来一盒白色粉笔,我端着整盒粉笔马上跑出去向伙伴们炫耀,并把一小截粉笔(那时候粉笔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其爱不释手的程度与现在的洋娃娃遥控汽车完全可以相媲美)送给了其中一个小玩伴,不知道怎么被奶奶看见了,她马上把一盒子粉笔全部砸到地上,然后又捡起盒子追着我在我头上敲打,那时候我不到十岁。

老人喜欢蓄积零食,奶奶也不例外。平日里,姑妈伯父他们回家,或者过年过节给她买的罐头、饼干、花生糖、瓜子什么的,她都藏匿得好好的,从不放在桌子抽屉椅子等明处,怕我和弟弟去拿。所以,从小我们就几乎没见过没吃过她的存货,同时也从不主动去她房间讨要零食吃,一旦她主动拿给我们这些零嘴,要么是食物表面长霉了,要么是味道变质了,我们也不敢吃了。

到了高中,奶奶对父亲母亲突然间心生埋怨,说不赡养她生活费(父亲与伯父有君子约定:伯父是工人,赡养奶奶的生活费,父亲务农,就赡养粮食,分工很明确,早年也是经过奶奶同意了的。),又说每年给的粮食太少(其实在村里老人当中,父亲母亲给的是最多的,每年给她一个人八百斤,有些人家两个老人,都只有六百斤),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闹,你们回应越激烈,她越癫狂越有劲。农忙时,不再帮着煮饭晒谷子了;邻居帮忙她就祖宗八代地破口大骂;几分菜地也不种了,你们种好了,她直接去践踏去摘取。那时候,我特别迷惑她所说的所做的:为什么一位母亲,如此恨自己的孩子,甚至不惜喊天骂地的诅咒孩子一辈子都倒霉运不幸福。当时以为她就是纯粹的性格硌人,因为听说和爷爷吵架的时候,她采取的方式很僵硬很直接,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直接奔池塘寻短见。现在想想,后来这十多年母子的格格不入,主要还是她想选择温情,想感受儿孙们每天的嘘寒问暖,想有人天天陪她听风说雨话家常,可生活在农村的儿女,谁又有多少时间去聆听去疏通去缓解去活跃老人们心中的块垒与疙瘩呢!一年365天,南下打工的,守家耕种的,儿子们觉得,只要有得吃有得穿,儿孙满堂,清闲地过好逐渐老去的日子,就是幸福就是天伦之乐,至于老人们呼吸着落寞空气,茫然着精神枯萎,几个做儿女的能懂呢?即使是对待下一代,父辈们也只能是让他们吃饱穿暖供上学,至于孩子们的思想成长、精神阅历,做父母的无暇顾及也无力关照,因为不在他们的能力范畴之内。即使像我们现在80后、90后,知识多了,眼界宽了,资讯广了,等到其父母老了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知道去关心老父母的精神需求,给予老父母和新生孩子同等的关爱呢?我们一家四口,对奶奶思维与生活的忽略与淡然,以及后来的冷漠与抵制,才逐渐有了她愈演愈烈的暴躁与烈性,她其实是在找一个发泄心中大块大块郁积的出口!

在我的成长卡片上,奶奶不是全天候的色厉内“厉”,也有温暖人心的时候。那些年,组上分给我家二十行茶树,这些树是奶奶的心肝宝贝,春天嫩茶叶刚探出头来,奶奶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准时起床,很精神地走上几里田塍路,爬上半山腰摘茶叶,到中午才回家,有时候甚至下午两三点才回。每遇到周末,她都叫我一起去,教我怎么摘,怎么才能不把茶叶的顶尖掐碎,怎样区分陈旧茶叶新生茶叶,到家后,她把我俩一上午的收获,通过洗、烫、揉、挤、压、烘,制作成纯黑的干茶叶,然后再分一半给我家(奶奶身体好的时候,一直是自己独立生火煮饭、洗衣种菜。)待到冬天,把初春的这些茶叶取上一小撮,泡在刚烧开的水了,慢慢的看它们漂浮、沉落、舒展,闻起来,香味更加香更加纯。于是,第二年的春天、夏天,我仍旧乐意跟着奶奶上山摘茶叶。

初中一年级之前,我一直和奶奶睡,给她作伴给她暖脚。她的夜晚,没有孩子爱听的小故事,没有儿歌童谣,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是带着书本上床的。奶奶一直都有做梦说梦话梦哭的习惯,且声音清晰而洪亮,哭腔悲伤而凄惨,经常把我吓醒,以为奶奶会痛苦着坐起来捶打我,每每这个时间,我都屏息静气,噤若寒蝉,等分贝降低了点,赶紧睡。到了初中二年级,我就再也不敢和奶奶睡了,总担心她每晚这么声嘶力竭的哭泣会伤及她的寿命,恐惧第二天早上起来奶奶全身直挺挺地躺在我身旁。这也许是十多岁的我对生与死的一种敬畏一种虔诚吧。

奶奶那些年炒菜的手艺不错,不像一些老太太那样舍不得油,炒什么菜她都放几大勺猪油,辣椒也多,吃起来很爽口,尤其是她亲手做的麦子酱、豆腐乳、干莴苣片儿,让我经常去她那蹭饭吃。到后来她年纪大了,菜里盐放得太多,无法下口,她再喊我去吃,也只象征性地吃一点点了。后来在学校听老师说才知道,人老了,舌头上的味蕾(尤其是舌尖上的)退化了,对味道的感觉也随之淡化,这是老人们口味很重的主要原因。

一段段的往事,就像一帧帧发黄而怀旧的黑白照片,随着奶奶的离开,有了别样的静默与沉思。如果,衰老的这些时光可以像胶片一样倒回到最初的美好,奶奶肯定也不想自己蜕变成这样。临终前的第三天,我通过电话,在这头大声地喊“阿婆!阿婆!我是文妹子,我回来看您了!”母亲也在那边反复强调着这些话语,随着而来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死寂,我突然有错觉,奶奶可能过一会儿就会哼哼着答应我“文妹子回来了,好嘞!”可这次没有,无论我怎么竭尽全力地叫嚷着“阿婆”,她持久地仰卧着安静着。父亲在一旁说:“你再喊喊,刚才她长长地叹了口气。……现在她喘气有点上不来了……”。电话断了,我以为凶多吉少。到第二天(正月初六)早上8点10分,我听从姑妈的建议,又打电话,又大叫大嚷,仍旧是寂静,仍旧是不可名状的默然。过了一会儿,父亲说:“她应该听见了听懂了,你刚才喊的时候出眼泪了!”母亲说:“你阿婆可能还是想要你回来呢!”说完,她好像有些哽咽了,我的母亲,永远那么的心软!我不敢小声回答,怕自己也会掉眼泪,因为这老去时的凄凉与怅惘!

奶奶对我的这片挂牵,也许是因为在她孑身一人的年年月月里,我陪伴她的时间最多。她总共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堂兄堂姐都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只有过年过节才回乡下来玩几天,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而弟弟是好动不受管的男孩子,我这个孙女,生在农村读书在农村,一日复一日的伴随,是我的渐行渐远,她的老态龙钟。

初七晚上二十三点,凭着一息尚存执着了五天五夜的奶奶终于撇下一切走了,弟弟当时就发了短信给我,可惜手机我八点就关机了,到第二天早上弟妹打电话来,我才知道,我没惊讶也没伤感,因为这也是意料当中的,而奶奶也解脱了释然了,因为哽在喉中的那一口气,更让她遭罪!

从2013年第一天开始,我虽然没回去送奶奶与爷爷在天国团聚,但心里一直都有什么在绊着扯着,甚至正月十一晚上还梦见她老人家又活过来了,很健康很和善,自己做好饭菜,喊旁边小曾孙女和她一起吃饭。

今天,正月十三,上午11点,奶奶应该已经宁静地睡在爷爷身边了,那里有郁郁葱葱的松树,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野风,还有哥哥、弟弟相邻,奶奶应该会觉得很热闹很高兴了吧!

奶奶,您这些年真的累了,好好安息吧!待到春草绿的时候,或者夏花开的时候,孙女会去看您的!

第7篇

前些天去了原先我和奶奶的住所,连续好几年了吧,一年只能在那儿带上1、2个小时。那儿再也没有我最亲爱的爷爷奶奶了,自奶奶去世后,伯父伯母也再没有回来过。即使呆在那儿也有些荒凉的滋味。

我又再次推开了奶奶房间的那扇门,再次呼吸那久违的空气,我总想象着奶奶的气味还没有消散,它存在于这幽深的空气中,还与我同在。抚摸着那木质雕花的床柱,不禁生起一阵悲叹,以往的各种场景在我脑中轮转、轮转……低头望向那床板,我看见了奶奶,奶奶正侧躺着看着我,满脸笑意,我也对着她笑,不过是苦涩的笑容。

和爸爸拿着纸钱去奶奶的墓上,沿途路过一大片田野,还有稀疏的树。风凛冽地吹着,我的心也随着这风一点一点凛冽了。那边的风景还是一点都没有变,只是墓对面的那条河好似不如以前那般幽绿了,还是那沉静的空气,还是那孤独的苇草,在风中哀叹,还是那片绿地,依稀印着探墓人踩过的踪迹,还是那在风中伫立的我,行船已废弃几只。我的悲伤啊,你埋在心底的那一粒种子,雨点打不到它,风也不曾抚慰过它,它那样默默的生长,长成一树模子,在无声中奔腾、在无声中止息,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

回去的路上,我对着田野“啊!”了一声,没有特别的理由,只是想抒发一下,田野没有给予我回应,但我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我说不清,只是隐约觉得,有一种别样的情绪在牵扯着我,这里的每一丝风动,每一次云涌,都在给我一种暗示,都在我每一年回来的时候显现出不同的摸样,这里树干的颜色深了,那里又增了几片新叶。它们用它们的成长在见证我的成长,它们也用它们的成长来隐示我一些东西,它们知道,我总有一天,会明白,不,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因为那成长,是永无止境的。有时你觉得好似捕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它却又在下一个路口给你新的暗示。这,就叫轮回。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肖梦婷

第8篇

关键词:称谓 文化差异 亲属 社交

语言直接反映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称谓系统是文化系统中反映民族和文化特色的一个典型,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场合,称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媒且。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的差异,中西称谓系统存在了许多不同。称谓一般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通过对中英称谓的比较,探索中英称谓系统的区别,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亲属称谓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亲属称谓系统也迥然不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分类精细,体系严密,数量众多。相比之下,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则简单、笼统。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最复杂、也是最精确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描述性,对各种亲属关系的区分极为细腻,不仅能表示出称呼人和被称呼人之间的性别、辈分、长幼,是血亲还是姻亲、直系还是旁系,而且也能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田惠刚. (1998:25)。英语亲属称谓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核心家庭。在核心家庭以内,亲属称谓是描述性的,即区分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但在核心家庭以外,亲属称谓制则是概括性的,而且也不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毕继万,2003:63)。

亲属称谓可以细分为亲属间和非亲属间的称谓。

(一)亲属间的称谓

在现代汉语中, 亲属称谓大部分可以清楚地表达身份, 如辈份(父辈:叔、舅;同辈:姐、弟、堂哥),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另外,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地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 如大哥、二弟、三妹等。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却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多义,覆盖面广。除了辈份可以清楚表达外,其他关系只有通过上下文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如brother兄弟同为一词,不分年龄大小;grandpa爷爷也指外婆,不区分父系母系;uncle可指叔叔、伯伯、舅舅、姑父,不区分年龄、父系和母系。英语中的cousin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除此之外,英语国家习惯于称呼家庭成员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

因为西方人崇尚自由和独立,钟情小家庭生活方式,因而盛行核心家庭制度。子女一般到l8岁左右就要单独生活,独立门户,因此他们的亲属观念比较淡薄,大部分是核心家庭或丁克家庭,极少有三代同堂的现象,更不用说四代同堂了。另外,英语亲属称谓是不区分宗族、血亲和姻亲的。英语文化不追求人人平等,重视年纪和资历,称呼只是一种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的一种手段而已,甚至人们愿意用名字或昵称来称呼对方。

(二)非亲属间的称谓

汉语里有一小部分亲属称谓可用在非亲属成员身上, 如叔叔、伯伯、(老) 爷爷、大爷、大哥、大姐、小弟、伯父、伯母、嫂子等等。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亲属称谓语有泛化现象,常用于社交场合,用以区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及表达不同的语义、情感和语气等多种功能。亲属称谓语的运用能够缩短对话者之间的距离的作用,提高亲近感,消除交流障碍 (肖巧玲,2000:84).。比如邻居,父母同事,自己的同学、同事的父母等,一般都使用亲属称谓,如“叔叔、阿姨、伯父、伯母“等。但是,对在商店、影院、车站、机场或路上相遇而需要交谈的不认识的陌生人使用亲属称谓,就相对于熟人少了一些。

但是,英语亲属称谓的扩展性使用则十分有限。英语中,只有关系特别密切的人才使用亲属称谓语,常见的有aunt和uncle,但这仅限于某些熟悉、亲近的,而且是称谓语后面跟的是被称呼者的名字而不是姓氏,如Uncle Tom,Aunt Judy 等等。

二、社交称谓

社交称谓语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它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李慕杰, 2005:89)。社交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分别详述,分析其文化渊源。

(一)职衔称谓

自古以来,中国人用官职称呼表示尊敬,有的人甚至把对方表示副职的“副”字省去表示自己的尊敬。这些称谓包括:职业称谓如老师、医生、律师等;职务称谓如主任、部长、厂长、书记等;职称称谓如工程师、会计、教授等;军衔称谓如少尉、中将、上校等;学位称谓如博士等。职衔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姓名叠用表示认可或尊敬。汉语中一般能够表示职业、职务、职称等社会地位的象征词都可用于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但一些服务性行业中的职衔通常不用来称呼, 如售票员、营业员、司机等,因此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相对的定位和特定的职衔称谓。

从称谓的多样性方面来说,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在西方,英语中的职衔称谓一般不用作称呼,而部分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如Queen Elizabeth, President Clinton , Colonel Brown, Father White等, 其中Father, Sister, Reverend, General, Colonel等, 神职、军职可单用。另外,也有一些职务称呼如waitress, boy, conductor等, 不能加姓或名,隐含一种卑微低下的含义,

第9篇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丧志”哟!

2、快乐春节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3、写对联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

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4、照相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童谣又响起来了,我们记着春节前的约定:过年去照相。

吃着津津有味的点心,漫步来到丽都照相馆,好幸庆!它仍然开着门。我们行动起来,个个穿着喜庆的红色上衣,拿着鲜红的鲜花,咔嚓咔嚓照了许多张相。哇,不错!这个姿势摆得好!传来了摄影师的赞许声。的确,不是吹牛,莉莉这个姿势摆得确实妙极了,真是个靓女!瞧,第二个又上场了,只见屁股一扭,右手放在后脑勺上,左手还向我们摆了个boss相呢!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好像你争我赶,互不相让,真是其乐融融啊!

这回比他们几个还更刺激呢?

只见华民男扮女装,弄了个满堂大笑,笑声不断,还走着猫步,扭着秧歌出来了。还蹦出一句洋文:“Happy new year!”又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也不甘落后,穿着一身婚纱走出来,结果她们惊呆了,短暂静默后,突然大笑起来,都笑得前俯后仰。但我强忍住不笑,摆了几个自认为很酷的姿势。哈!看到她们的目光,也都带着羡慕!当然,这时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一溜烟跑进了换衣间。

听,他们还在笑呢!哎,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为什么我要穿婚纱呢?

哇,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还沉浸在刚才的美好回忆中。边走边说,讲的人口若悬河,听的人津津有味,看的人糊里糊涂。真是不知我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想到这,我们又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笑得是那样灿烂,那样醉人,留下一路的笑声……

5、难忘的春节

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对于众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以庆祝他们的喜庆节曰。但对于我来说,春节没有这么好,春节的到来,却不能给我带来喜悦。因为,我是穷人家的孩子。

每当春节早上我一醒来,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压岁钱,能有好多的点心吃,那该有多好呀!每当想到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可是,无情的事实不得不让我熄灭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得不再一次告诫自己:别再痴心妄想了,你是穷人家的孩子,然后,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门口,望着别家孩子们欢乐的笑脸。

又是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把我从往事中拉了回来。是啊,我该起床了,尽管得不到父母的压岁钱,还有那琳琅满目的点心,可床还是得起的。

我以极快的速度梳洗完毕,当我跨出房门时,厅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没错!那是我爸妈摆放出来的点心,没错的!当我想到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一张崭新的50元人民币,带着无限关爱说:“丽,新年快乐,这是你今年的压岁钱,拿好,别丢了!”我顿时惊呆了。问道:“妈,我们家庭状况不好,拿压岁钱干啥?”妈笑了笑:“傻孩子,改革开放这么久了,我家状况也好多了,以前是爸妈对不起你,但是以后,不用再受穷了,你就放心拿着好了。”“那边还有点心,多吃点。”我一蹦一跳,跑到点心前,抓了一大把,开心地吃了个痛快。

我靠着门边,一手拿着点心,一手捏着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再望着不远处那群孩子打闹的情景,听着大人们说着“新年发财”的祝语,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心中不觉畅快无比!

6、礼物

“噼里啪啦”,春节来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贴春联。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新的一年的开始,预示着我们长大了一岁,美好事物将来临,谁不高兴呢?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穿着新衣服,拿着大人给的压岁钱,准备去买个痛快。

走亲戚,大多数人更是争着去。

可是大家都高兴的时候,我却高兴不起来。

清晨,听见屋外小孩子早已大喊大叫了,可我还躲在被窝里不愿起床,你想想,被窝中的舒服感觉谁愿离开!可还没等我舒服够,妈妈已经扯破嗓门叫我快起床了。我将被子一扯,蒙住了整个头,可无济于事,妈妈已走进了房间,下了一道圣旨:“今天全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快点准备!”

我生来性格内向,不愿串门走亲访友,但无可奈何,今天是初二,所以也不得不去外婆家拜拜年。

我们全家人已准备好出发了。天啊!拎几大包东西,岂不是想累死我,偏偏又要我拎,我更加不高兴,说:“你们走前面吧!反正我走不快,我会跟上的。”拎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向外婆家走去。

去外婆家全是山路,挺累人的。约摸走了两三里路,我放下东西,拿起手一看,有两条红印子,动一动,弯都弯不过来。痛,我气愤极了!就在这时,一瓶不争气的酒滚了出来,我捡起一看,连崭新的标签上都有几条小脏痕。

还是继续上路吧。

总算到了外婆家,他们有说有笑的,可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闷看电视,想着心事。

过了几天,外婆她们家的人来我家了,礼物全放在书桌上,我翻着看着,看呀看……啊!那瓶酒不就是我拎去的吗?标签上的几条痕迹还在呢!

是那瓶,一定不会错,绝对是那瓶!

我愣住了,春节,是一个欢庆的节曰,是人们走亲访友的盛大节曰,可是谁出的馊主意?为什么要送春节礼物,难道不送不行吗?而且最终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那天,我手都拎得好酸好酸,可又拎回来了,有什么意思?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但愿以后过春节不要送这送那,在春节走动走动就是,没有必要非得送什么礼物,也更轻便!

7、春节随记

购物热潮

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

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

“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刚选好的年画又走进了另一家商店。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边又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除夕之夜

“嗤,嗤,嗤——”的几声,天空盛开了几朵鲜花,五彩缤纷,原来是几位小朋友在放烟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明亮的彩灯照耀得清晰可见,远处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随着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一阵惊喜的欢呼声。小河之畔,时而隐现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漫延。

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走亲访友

“恭喜发财!”一阵阵问候传入耳中,原来是路上走亲访友的熟人互致问候。而伙伴们则是跑东家串西家,“跟你拜个年!”手中的钞票也多了起来,甚至手中还会赚得一大把香烟。而这大多是送给自己的老爸,有时也会试着抽一下,可咳嗽几声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们则在一起咬着嘴皮子悄声细语地说着什么。大人们在一起谈谈家常,老人们则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观看着TV节目,精彩的节目时而惹得老人们会心地笑个不停。

过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团圆,每个人都春风满面,每个人都嘴角流油……

8、快乐的春节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春节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妈和姐姐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和姐姐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累死了,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8.春节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一到春节,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脸上挂着笑容,享受节日的快乐。

过新年要贴“春联”呢!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金狗贺岁家兴旺!”妈妈连忙说出下联:“玉燕迎春福满堂。”“呵呵,妈妈真厉害”!还有一幅上面写着:“五福临门,上下平安。”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

我喜欢过新年。新年能贴春联;能看“春节联欢晚会”能赏烟花……最重要的是能和大家分享快乐。过新年的感觉真好呀!

9.盼春节

时间如水,光阴似箭,一年又一年飞快地过去了。马上我们就要“告别”2005年,向2006年的春节迈进。我心里可是高兴得不得了。

在春节里,外婆一定会把我从南郊接到乡下去和我的姐姐玩。我每次都会带去许多礼花。礼花种类繁多,有“月旅行”、“金色”、“朵朵花开”。而我最喜欢得要数“黄金瀑布”了,你只要一点火,它就会从礼花筒里“飞”出一个大圆球,然后圆球就会越飞月高越来越大,最后会变成一条2米左右的金线。正当你觉得无聊准备走开时,它会突然涌出一股金色的“水”,可美丽啦,会令你大吃一惊。我们还会在半夜时放鞭炮。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放鞭炮前必须准备一杯温茶和一只面包。一边吃,一边喝,一边看爷爷奶奶放鞭炮。瞧,多自在。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能在春节吃到许多好东西。也许这些菜的味道不会亚于5星级饭店。有红烧丸子,清蒸甲鱼,红烧大排等可口的饭菜。我或许还能和姐姐收到人家送得许许多多的巧克力、糖果和零食。现在你一定和我一样,已经在擦那欲垂三尺的口水了。

我爱过春节,它不但让我长了一岁,还能给我我快乐。我爱过春节!

10.春节

春节,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脸上挂着笑容,享受节日的快乐。鞭炮在头上响起了雷鸣般的声音,烟花在天上争奇斗艳,有红有、绿的、黄的、紫的……真上绚丽多彩!

第10篇

我的爸爸长得肚大腰圆,平时喜静不喜动,笑眯眯时,本来还算大的眼睛就成了一条缝。特别是在夏天,体态丰满的爸爸袒胸露臂,活像尊弥勒佛。爸爸的双腿有些短粗,他对自己上长下短的体型原来不很满意,如今大概习惯了,临出门时,还很惬意地拍拍凸起的肚皮。

爸爸能吃能睡,应该算作缺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能算一种优点。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很大,胃口好不失眠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幸福。爸爸做得一手好菜。由于奶奶去世很早,爸爸还在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就开始学着下厨了,以便爷爷和伯父他们从生产队下工回家,能够及时吃上饭,天长日久就练出了一手好厨艺。我爱吃爸爸做的饭,从小胃口就好,长得比大多数同龄人高出半头还多。

对书的痴爱,当属爸爸最大的爱好。除去吃饭睡觉,一天到晚,爸爸总是书不离手。东关附近的林荫广场有个专卖旧书的书市。爸爸是旧书摊上的老主顾,和许多摊主都混熟了。在书摊上,他一旦遇到中意的书,无论贵贱新旧,都毫不犹豫地买下。有的旧书哪怕已经破得不成样子,只要不缺少主要的内容,爸爸也常买来,回到家一丝不苟地修补。爸爸修补过的旧书,整洁精美,看过的人无不啧啧称赞。爸爸借此经常教导我:喜欢读书的人要爱书,要养成爱惜书的习惯,因为价值比较高的好书往往不仅仅是给一个人读的。有的时候,书摊上有让爸爸着迷的书,他会蹲着连续看上一两个钟头。夏天爸爸特别怕热,可看起书来就一点也不怕热了,不论是在书摊边还是在家里。

爸爸上班每天都去得很早,总是把电动车放在车棚的最里面,以便别人顺利地放车。有时,看到车棚里有倒在地上的车子,爸爸也常常主动扶起,将车子排放整齐,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并不费多大的力气。有时爸爸送我上学,经过垃圾箱扔家里的隔夜垃圾时我想省事,来不及下车子就将垃圾袋投掷过去,结果扔在垃圾箱外,这时爸爸总是下车把垃圾重新捡起来再投进垃圾箱。我催爸爸快一点,而爸爸总是说,个人上班上学早一点晚一点是其次,社会公德是无价的,需要每个人自觉去维护。

创建文明城市期间,爸爸是单位担任志愿者次数最多的人。当时正值盛夏,酷暑难耐,很多人常以各种理由推托,而爸爸则是随叫随到,按时完成执勤任务。爸爸看不惯社会上那些不讲文明的人,爸爸常说,咱人微言轻,管不了别人,但管得了自己和孩子,管得了自己的手和嘴。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成为爸爸对我无言的教诲。

爸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经常主动参加社会上组织的公益活动,还多次当过义工。闲暇时,爸爸常常带着相机,去拍一些新闻素材。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热门话题,爸爸还经常撰写一些时评发表在报刊上。

每逢星期五全家人一起吃晚饭的时候,爸爸总向我和妈妈提议:“从下周开始,每天早晨让李润瑜陪我一起晨练,一方面李润瑜可以增强体质,一方面我也可以减肥,一举两得!”话说得掷地有声,可到了周六的早晨,爸爸又是赖床不起,唉!真拿老爸没有办法。

爸爸今天在饭桌上又说要减肥,我实在受不了了:“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啊!要不还是别减了,否则,我们家的弥勒佛不就成孙猴子了吗?”听了这话,妈妈笑得东倒西歪,爸爸笑着怪我没大没小。作为女儿,我实在想象不出减肥后的老爸会是个什么样子。爸爸年轻时曾是篮球场上的高手,大学时参加越野赛还曾进过前10名,现在想来,那时爸爸的形象肯定与弥勒佛大相径庭啊!

指导老师:李振孚

第11篇

老屋院落门口的那个废弃的碾盘还在吗?青色的石面上规则地刻着凹凸起伏的鱼尾纹,浑圆而厚重的盘体稳稳地斜躺在门洞的旁边,因为风雨的剥蚀和闲聊天的人们不断地用臀部摩擦,离泥墙稍远的一面已经光滑得可以照人了。最有趣的该是缀满繁星的夏夜,纳凉的人们总会聚集在碾盘的周围,东长里短,谈天说地,一阵阵欢声笑语,一阵阵喁喁细语,那种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似乎就在这话语音调的起伏中纷纷登台亮相。

最无法抹去的记忆该是那一次发烧的时候。滚烫的额头跳跃的是火烧火燎的病魔,暑期回老屋度假的我被高烧弄得蔫蔫的无法说话,对门裹着小脚、说话嗓门大到上房的二奶奶闻听,扭动着小脚快步地来到老屋,二话不说,让二伯父把我抱到门口的碾盘上,然后让我枕在她的腿上。二奶奶一边用手掐着我的额头,一边嘴中念念有词地叨咕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我的额头似乎清凉了许多,二奶奶便对我笑了笑,连说“是不是你过世的爷爷撞着了,给你冲冲就好了”。二奶奶的招数还真是灵验,很快,我的烧便悄无声息地逃走了,夜晚的碾盘上再一次响起了欢声笑语。

老屋墙上的那件钢丝编就的筛子还在吗?细密的钢丝交织在一起组成的筛底,边缘是光滑的竹片圈成的圆形的筛把,平时夏秋收时节它是大人们扬场时筛检粮食的农具,农闲时它便成了我与儿时伙伴们捕鱼嬉戏的绝好工具。在老屋的后面有一条细长的河渠,确切地说,该是一条河沟,因为在枯水季节的时候,这里有的地方便会露出泥泞的河床,有的地方还会有水,这时候,我们几个调皮的小玩伴便会人人头顶一件钢丝筛,到河沟里去快乐地淘鱼。每每我们总会淘到银色的、跳跃的麦穗,运气好了,还会捉到嘎鱼,但那总是要付出被嘎鱼咬到而手指流血的代价的。

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那次翻坑。晌午时分,一点风丝都没有。太阳很毒,坑水被太阳晒得黄中带绿了。由于水温过高而氧气不够,平时沉在水底的鱼全都浮到水面,不管大鱼还是小鱼,都把嘴巴连同半个鱼头探出水面呼吸,大点的鲤鱼干脆跳出水面老高,有的甚至跳到岸上,此起彼伏,嘈杂有声。村里人把这种现象叫翻坑。于是,人们奔走相告:“翻坑啦——”得到消息的人们不顾天气炎热,扛着搬网,拎着勺网,拿着渔叉,有的人甚至不带任何渔具,跑到坑边,急忙下到水里。一时间,坑塘里挤满了赤着臂膀的大人和孩子,像饭锅里煮着的饺子。而我也就用那把钢丝筛痛痛快快地筛到了几条大鱼,也同那些捕获多多的大人们一样,洋洋自得地走回家去了。

今日的老屋已经被青砖瓦舍的华厦取代了,老屋院落门前已经铺上了光滑平整的柏油路,碾盘和钢丝筛也都随之不知飘落到了何方。但于我而言,那曾经见证了我童年生命里弥足珍贵的美好记忆的碾盘和钢丝筛,不管村落如何进步,却总是顽固地烙刻在我的生命印记里,历久弥坚。

【得分】40(基础等级)+ 19分(发展等级)= 59分(总分)

【评分依据】本文结构上以分总方式安排,清晰完整;材料注重细节性,真实可信;语言则注重了回忆性,故而凝练中显深沉。因之而获得了基础等级的满分,感情的真挚和厚重则是其获得发展等级高分的重要原因。

【总评】用散文方式来作考场文,忌讳的是矫情,而本文选取的所有材料因其是作者独家拥有的生命体验,小作者用真情实感出之,便使得该文显现出独特的审美感受来。

第12篇

认识美棠那一年,饶平如从黄埔军校毕业,打湘西雪峰山战。身边战友被打中肚腹,肠子流了出来,平如被弹雨压得趴在山坡上,青山之巅,晴蓝天上,白云滚滚而过。“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好。”饶平如说,“那时候一个人,不知道怕。”

1946年夏,父亲来信。要平如回家定亲。“父亲带我去毛思翔伯父家,我们两家是世交。走至第三进厅堂时,忽见左面正房窗门开着,有个年约二十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在揽镜自照,涂抹口红。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美棠。”

回军营的路上,他觉得自己的生命从此轻慢不得,因为命运里多了一个人。他最喜欢美棠的一张照片,石榴花底下的少女,鲜明的卷发尖脸细弯眉,他把照片放大贴在军营墙上,分送给战友们。

内战开始,平如不想打,请假回家成婚。他80岁时美棠去世,今年90岁,画了十几本画册,叫做《我俩的故事》。从美棠的童年画起,幼年时如何在课室里羡慕小丫鬟在外打秋千,如何与好朋友去舞场跳舞……两人的婚礼照片在“”中烧了,他凭记忆把当时的建筑、场景、人物都画了下来。

老先生给我讲他们的故事。我看画册,不免觉得这像是隔着岁月,凝视两个人的背影。

2

婚后,平如带美棠到贵州当雇员,为躲劫匪,首饰藏在车轮里。又到南昌经商。他在画册里写道:“‘开面店’生意不佳、上夜校学会计、面试粮食局、投简历给测量队、卖干辣椒搞不清楚秤——美棠嘲笑我‘根本不像个生意人’,我自思也的确如此,至今还未弄明白称盘秤要扣除盘重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住的是亭子,四面加了板权作房间。“那个时候真不觉得苦,好玩。一到下雨,狂风大作,窗子噼里啪啦响,又打雷,风呼呼吹,住水泥房子领略不到这种山间的野趣和诗意。”画册里,年轻人无事打“梭哈”,“平如”和“美棠”在板凳上紧靠着,相视而笑。

3

1958年,平如被劳教,单位要美棠与他划清界限。关口上,美棠有上海姑娘的脆利劲儿,“他要是搞婚外情,我马上跟他离婚,但是我知道他是怎么样一个人,我怎么能跟他离婚。”

平如去了安徽一家工厂,此后22年里,每年只能回来一次。妻子写来的信他大多留着,全贴在画册里。信里几乎没有情感的字眼。都是艰辛的生活,怎么让他弄点鸡蛋回来,怎么让孩子参加工作,怎么给他们找对象……

美棠是个小暴脾气,信里写“我很气你,我很生气,我越写越气”,笔一扔,不写了,过一两个月才有新的信来。平如的反应是:“我同情她——她平时对我很好,她这么说话,一定是心理受了很大的刺激。”

他常念及妻子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工资不够用,要背20斤一包的水泥挣点钱。从孩子口中省下半包糖块寄给丈夫,他拿手绢包着放枕头下,吃上半个月。

妻子过世后,老先生每次经过上海博物馆都要停一停,“这个台阶里面,我不知道哪一块是她抬的水泥。为了生活,她背啊,她的肾脏受损恐怕就是这样引起的。”过年,平如买了鸡蛋、花生、黄豆、油,一层层用锯末隔开,租条扁担,拿棉袄垫着肩膀,挑着,乘火车回上海,就等妻与子开门时那热腾腾的欢喜,“一晚上小孩子吃掉差不多一麻袋东西”。

虽然分居两地,他们从没担心过感情出问题。平如说:“歌里唱,白石为凭,日月为证,我心照相许,今后天涯愿长相依,爱心永不移。”这是美棠最喜欢的《魂断蓝桥》里的歌。青年时代没有那么重的忧烦,来了客人,她让他吹口琴,自己唱这首歌。现在她不在了,他90岁学钢琴,弹这支曲子。

4

“你什么也不会做。”这是美棠一生对平如讲得最多的话。老先生嘻嘻笑。“她一直在笑我。不是讥笑,而是好玩儿:你看你连这个都搞不清楚。”

他从没对妻子发过火。“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男的,五六十岁了,说老伴如何如何不好。她没你文化高,智力不如你,你会分析,她不会;你有理,可是你无情。”

1992年,美棠肾病加重,平如还在政协,他推掉所有工作,全力照顾妻子。她在病痛中渐渐不配合,不时拔身上的管子。她耳朵不好,视力也不好,他就画画劝她不要拔管子,不管用,只能整夜不睡看着她,毕竟岁数大了,不能每天如此,只能绑住她的手。“她叫‘别绑我’。我很难过,很痛苦。”

美棠犯糊涂越来越严重,竟称丈夫将孙女藏起来,不让她见,80多岁的平如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她视而不见。他叹气:“像杨绛说的,‘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孙女说,“所有人都只当奶奶是说胡话,只有老爷爷还一直拿她的话当真。她从来就是挑剔的人,她要什么,老爷爷还是会骑车很远去买某个字号的糕点某个店铺的熟食,等他回来她早就忘记自己说过什么,也不再要吃了。奶奶问一件并不存在的黑地红花的衣裳到哪里去了,老爷爷会荒谬地说去找裁缝做一件……不知道他是特别天真还是特别勇敢。”

5

美棠的骨灰放在平如卧室里,等他离世后两人一起安葬。

“白居易有诗云‘相思始觉海非深’,海并不深,怀念比海还要深。”他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他没学过画,画册里不少画是临摹丰子恺的,他喜爱苏轼、林语堂、杨绛,在画册里摘抄了他们的一些文字,还学着刻一方印印上。

我问老先生,这么长时间,竟没有把人生磨平、磨淡?

“怎么能磨平呢?爱这个世界是永远的事情。”

他现在与一只猫一起生活。猫陪伴他与美棠10年,肝中毒被宠物医院诊断没救了,他花了4000多元,在家给它打吊针,救活了。每年春节他自制春联。孙女说门洞都贴着小小的“春”字,一个不漏,觉得“他那些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曾被日常生活磨蚀掉,好像现实再不济也未敢玩世不恭”。

我问他,“你是经历过炮火的人,人们可能说你怎么会这么脆弱?”

“我有判断力,我要坚持行善不作恶。我有这个坚强的信心,这不是脆弱,这是道义的坚强。”

老先生说有天在院里看到别人丢的一根骨头,黑乎乎的,许多蚂蚁围住啃。他说:“从前,我会扫了倒掉,这次觉得,蚂蚁对我也没妨碍,何必动它们。第二天,骨头变成白色的了,原来蚂蚁把上面的肉吃得干干净净。蚂蚁也是生命,也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