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30 10:00: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第1篇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构成,而专职教师队伍偏年轻化,要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理念和语言学习特点以及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等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集中表现在对于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均无法做到熟练掌握,形成无效课堂教学情况居多。教师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不用谈科研水平的提升了。与此同时,学生也体会到英语学习过程中较强的挫败感,无法找到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全面提升与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联点,整体通过率偏低,这些都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总体质量构成致命的威胁。随着招生专业不断增加,招生数不断扩大,作为独立学院,我院已经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势必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观念要更新,教学及评价方法要创新,教学质量更要快速提升,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教师在大学英语改革中的作用。

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较高的英语素质,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较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熟知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组织语言教学,并能自觉参与本专业教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开展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就成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二、课例研究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途径

1.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

刘波(2006)在对课例研究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时,认为课例研究(Lessonstudy)是由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的一个小组,基于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追求,以真实课堂教学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行动研究。其基本操作过程为:①定义教学内容。②备课目标放在如何使授课促进学生学习。③授课小组观摩教学并录像。④个人课前课后反思和集体评课。⑤修改教案。⑥用修改了的教案在另一个班授课,进一步评价和反思。

2.课例研究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结合举措。

我院自2010年起选用外研社出版发行的《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2013年伊始,公共英语教研室在每周一次例会上,开展课例研究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的研究措施。第一轮研究选定第一册第五单元文化阅读部分教学作为操作点(ReadingacrossCultures———LoveMakestheWorldGoRound),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课前反思与教案设计。公共英语教研室在开学初,第五单元授课前数周,布置任课教师完成课前反思写作,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就已阅课例研究理论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结合即将讲授的这一单元模块,独立完成一节课教案设计(全程授课50分钟,其中40分钟用于讲授,10分钟用于随堂测试),教案务必涵盖词汇和国内外文化对比讲授内容。②课件制作与课堂讲授。选定3~4位教师作为研究与观摩的主体,研讨课件制作及其在课堂运用所占的比例并集体制定统一的随堂测试题。这几位教师逐一授课并将授课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其余教师可随堂观摩也可课后通过观看视频录像进行评课,重点评议是否完成了原定的授课计划。③课后反思与视频转写。教师在授课后一周内完成课后教学反思写作及其视频课程转写工作。课后教学反思要求其对原定教学计划完成情况,重、难点把握以及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视频转写要求教师务必真实、完整再现课堂上的话语,以便教师集体对每一授课环节处理得当与否、成效好坏等做相关分析研究。④随堂测试成绩分析与新一轮教案设计。授课班级随堂测试题由教研室组织教师统一批阅,记录学生成绩,作为分析研究新一轮文化模块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以及力求达到高效课堂的依据。

3.在课例研究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发现了诸多问题。

①课前反思与教案设计环节。教师在进行课前反思写作时,发现自己虽然知晓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学生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导师),但是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将教师的导学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结合?如何在教案设计时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即学习有困难以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呢?教师普遍发现,只有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发挥师生合作的原则,才可以有互动良好的有效课堂。这一单元的文化模块主题是关于爱情的,其中穿插有关于中外婚俗的文化对比,教师可以在教案设计时,先提出两个导入这一主题的问题,例如:(1)Whenitcomesto“LOVE”,Whatcanyouthinkof?(2)Howdopeopleshowthattheyareinlovewithsomeone?随后利用10分钟左右疏通拓展词汇,给学生5~8分钟随堂阅读篇章,找寻6个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紧接着利用10分钟逐一提问学生,核对答案;再将各个自然段的含义与学生一起梳理,辅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再次理解篇章,着重讲解学生答案有误的地方;再利用10分钟,利用PPT音频和视频的功能,将中外婚俗进行对比,板书与此有关的拓展词汇,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中结束课程讲授;剩余10分钟,用于随堂测试(篇章理解问答题和相关词汇汉英互译),测试结果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下一单元文化阅读篇章教案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科学的依据。②课堂讲授环节。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观摩教学的教师都能发现,原本以生为本的教案设计,在实际运用时,往往受学生已有英语水平和学生参与课堂意识的制约,有的班级师生互动良好,教师能顺利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形成了以生为本的主体多元化高效课堂;有的班级互动欠缺,课堂气氛沉闷,教师难以按照既定计划展开教学,在反复鼓励未果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进行授课,最终只能形成以知识为本的低效课堂。究竟该如何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授并且使得学生吸收最大量的知识,成了教师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③课后反思、视频转写及随堂测试结果。在授课后一周内完成课后反思和视频转写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原本自己毫无意识、不断重复的课堂用语,口误也时有发生,还存在表扬学生用语过于单一,提问学生的面过窄,或者过多相信集体反馈的阅读理解水平,忽视了个体差异的学生,尤其是阅读能力较差且沉闷内向的学生。随堂测试的结果分析显示,有的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在教案设计时重、难点把握不够合理,这也为今后教师提高教与学的契合度、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三、课例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例研究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某个环节相结合,既有教师个人的课前课后反思,又有集体研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还有课堂观摩教学以及课后随堂测试的批阅和成绩记录分析,研究和教学的一体化可以在教师发展中起到如下三个作用。

1.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及时掌握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从课例研究相关理论的研读,到课前反思、教案设计,一直到课堂讲授与观摩教学、课后反思及随堂测试结果分析评估,每个环节都有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参与,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观摩评价者,能深切感知自己教学经验不断增强,也能了解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水平上的不足之处。

2.提供大学英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有利平台。

大学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参与,促进了教师间有关教学经验的交流,综合知识以及诸如教案设计和课件制作技能的分享,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全程被录像保存,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在观摩学习中完成快速从教学生手到熟手的转变。

3.促使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发现研究的新视角。

第2篇

【关键词】教案 启示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23-03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本文选取德国职业教育教案范本与我国教案样本进行比较,尝试分析中德教案设计的异同,比较优缺点,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院校的教案撰写提出有益的参考建议。

一、中德两国教案设计概况

中德两国教案设计概况具体可见表1。

(一)中国教案设计的概况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教案模板,但整体认识比较一致主要包括要素结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信息。一般教案都包含有开课单位、授课教研室、课程名称、授课课题、授课形式、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教材、授课时间及时数等。此部分信息以表格式撰写为主要,层次清楚。

2.教学目标。根据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常以陈述语句表达,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目标(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目标(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俗称三维目标。

3.教学重难点。通常是教师根据本节课(本单元、本主题)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重点,即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即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4.教学方法、手段及媒介。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可以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中用的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如教鞭、翻页笔,多媒体计算机,PPT课件等。

5.教学过程。本部分是教案的主体,教师需要详细描述教学实施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具体包括课程复习引入、课程新授、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本部分内容有些教案以文本式的结构表达,也有用表格式的结构表达。

6.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的延续,为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而设计,巩固加强的内容,作业布置分为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

7.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一方面帮助教师把握教学主体内容,另一方面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提供必须要参考。

8.教学反思。授课教师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实施后,对教学的具体过程,教学内容及自身的教学直接感受与学习的反馈进行反思,挖掘优点,指出缺点,以便进一点的改进。

9.参考资料。本节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所用的文字性材料。

总之,我国教案的撰写主要以教师个人编写为主,有部分属于集体备课,教研组或课题组共同撰写。

(二)德国教案设计的概况

据了解,德的教案有国家的法律进行相关的规定,提升到国家法律的层面,内容要求比较规范,由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框架。本文德国职业教育教案范本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学教授授课提供的翻译稿,笔者进行了相关整理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要求撰写授课教师的相关信息,主要有:教师姓名、学校名称、专业、本课时的主题、时间、年级与班级、教室、地点与日期等。

2.阐述本课时的主题意义。要求从教学大纲相关规定,与职业实践的相互联系两方面出发,阐述本课时选取的主题的当前意义,即为什么教学内容对“今天”而言是重要的;未来意义,即这节课对学生的未来有什么意义;典型性意义,即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内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本部分填写课时安排,安排中要求突出本节课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必须列出具体的上课时间,主题及内容要点。

3.学情分析。对学生已有的基础进行全面分析,对学生的人数与性别、学习兴趣状态、家庭背景、居住环境、社会背景、年龄结构、学历背景等基本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对专业能力从四个纬度出发,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等,描述学生目前的能力状况。

4.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5.教学设计分析与说明。要求教师从教育学角度对教学设计内容进行深层次、剖析式的分析,并说明设计的理由。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说明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重要性。二是说明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教学流程。三是为什么使用主要阶段中的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与方法。四是主要的阶段有哪些,做出过程特征描述,设计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

6.教案设计表格。本表格细化落实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有基本信息,学习目标与前面的内容要对应,保持一致性。强调了上节课结束前布置的作业或上节课结束前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描述中,从时间,行动阶段、教师活动、参与者活动、学习方法、学习媒体(材料、媒介)等方面着手,特别强调每个阶段之间的过渡语言行为。本部分是描述得最细致的部分,将直接做好课堂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另外还要进行总结,板书结构布局及家庭作业。

7.参考文献。列出本节课参考或者引用的文献。

8.附录。把本节课用到的材料都需要附上。

9.备注。

二、中德两国教案设计的异同

中德两国教案的异同可见图1。

(一)相同点

中德两国的教案从整体的结构上来说,结构清楚,层次清楚,有基本信息,学习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描述、参考文献等相同的结构点。透过整体的结构深入到具体的内容里分析,两国的教案课时安排包含的要素基本相同。

(二)不同点

通过深入内容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德两国教案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具体有以下方面的差异:

1.整体感受。比较中德两国教案的整体感受是中国教案比较概括精练,采用表格或者文本等表达方式呈现,内容比较偏理论、学科化比较严重。而德国教案倾向具体而有可操作性,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的关系,采用表格方式呈现,内容要求细致,而且表述要求有理有据,必要时需指明出处。教学过程中从第一部分进入第二部分都必须要设计相应的过渡语言。

2.设计理念。从教案设计理念分析,中国教案侧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体现比较明显;而德国教案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不论是学情分析还是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较多的细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的是学生可以学到的内容,而不是突出教要教的内容。对于教学内容选择,教师必须要说明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有什么社会意义,情感意义等。

3.学情分析。中国教案的学情分析,在教案撰写的内容中涉及了一部分,更多是出现在说课稿,内容比较空泛,不够具体细致,这个方面与德国教案的差异比较大。德国教案对学情分析是细致入微,一是特别强调了数据统计重要性,对学生的基本信息都要求进行数据统计,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有助授课教师特别是代替教师迅速了解所教班级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二是学情分析深入学生的经验背景,这对于教师准备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切性方面大有裨益。三是突出能力分析,将能力细分为四种进行详细阐释,突出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四是分析的内容突显动态性,与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一致。

4.学习目标。关于学习目标,德国分成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我国教案将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强调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其中最大区别在于,德国教案特别强调了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说明,不仅要撰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必须分析说明确定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重要性,必须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其理论的依据,不是教师想当然的确定目标,而是基于一定教育学理论才可以确定。在能力目标方面,中国教案内容更关注学生的学业能力,特别知识能力而非实践能力;但德国教案除了关注学业能力之外,更关注学生的社会能力与个人能力的发展。

5.教案设计。在教案中的主体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中国教案一般都是比较精练写出教师的活动,对于学生活动强调不如德国教案的细致。其区别在于,一是时间安排上,德国教案要求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必须明确标注。二是设置了行动阶段,这是行动导向教学的特色之处;三是强调每个阶段的学生方法与学习媒体(材料、媒介)。四是注重每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性语言行动,每个环节的细致点都考虑到,教案相当的具体且有可操作性。

6.评价方式。关于评价方式,其实是中国教育的弱点,因此在教案里也体现比较明显,几乎没有涉及,如果有也是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化。而德国教案特别强调评价,对于教学目的是否实现,都有一定的评价,把评价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需要一一对应。

7.板书设计。中国教案的板书设计放在教学过程之后,而德国教案的板书设计置于教学设计表格之中完成。

8.附录与备注。中国的教案没有这两个部分,而德国教案有附录与备注,主要原因是与督导评估有关系,尽可能为督导提供更丰富的材料,以便于进行合理、恰切的评估。

三、启示与思考

经过两国教案的对比,发现了中德两国教案之间的差距,比较在于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更好的改造、完善自身。因引,我们从德国职业教育教案比较入手,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优秀经验。

(一)教师能力培养从细节入手

撰写教案是我们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教案撰写能力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它是指导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比较发现我国教案存在的弱点,完全可以借鉴德国的优秀经验。

在撰写教案上,我们必须学习德国人对待教案的严谨、细致、务实等优秀品质。特别是对准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培养,必须从细节入手,加强教师教案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性,每节课都要撰写详细的教案,对知识内容选择依据、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等,都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是单纯在教案出现相关的文本而已,从理念入手改变对教案的表层,粗浅的认识。

在专业化日趋细致的时代,专业性的体现更注重于细节,教书育人不仅需要宏观理念的指导,更需要从细节中着手,能力培养才可以落实。

(二)教案设计凸显“以生为本”理念

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我国教案对“以生为本”理念体现不够,内容设计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出现在教案中基本上是被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而且答案都是单一的,学生的多元性、个别化完全被忽视,教师关注的是统一的进度,而不是学生能力的发展。

德国教案从多个方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本节课选题意义中从三个方面强调了选题对学生的价值与帮助。学情分析更是服务学生的又一例证。教学设计从教育学角度阐释教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教学设计表格别增加了参与者活动的描述。这些都体现了“以生为本”理念,设计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进行。

对于我国教案的改进,可以借鉴德国的教学设计表格,不是学形式,关键是学生内在的实质。一是以“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来设计教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做好细节学情分析,需要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教案设计提供统计数据支撑。二是在设计选择教学内容时,问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学生学这个内容?”“这个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社会性意义与价值?”“学生如果不愿意学,我应该怎么办?”如果能给这三个问题以肯定的、满意的回答,教案的设计往往能体现“以生为本”。三是教学活动设计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而不是被动地听,关键在于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考虑学生的参与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

(三)教学设计强调有理有据

我国的教案撰写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对于教学设计从来没有在教案体现出设计的合理性,没有强调设计的依据理论。在德国教案中,从目标的确定,选题意义、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成果的检验方式、教学过程方式与方法等都有明确的阐述,强调是否有理论依据、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符合职业实践的要求。这可能与德国的教育相关文件都上升到国家法律制度有关系,但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有益于我们在撰写教案去掉主观性,能从更客观地角度审阅教案的合理性。

将“以教师为中心”现状改变,突出“以生为本”理念,需要我在撰写教案时,必须做到有理有据,不是教师的主观臆造,“这个学生可能喜欢?这个学生可能需要?”一切都要有事实依据,追究其合理性,撰写、设计教案时,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设计是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等,要有问题意识,让追求真理变成一个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当前的现状。

(四)教案设计注重集体智慧,强调团体协作

德国教案是按照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来撰写的,一个领域通常由3-5名教师来承担,教案设计都是小组合作完成,更加注重集体智慧,强调了团体协作,让每个人的特长尽可能发挥在他擅长的领域,进行优化组合,将团队建设到最佳的状态。我们的教案受到学科式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借鉴德国的经验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不对称逐步被消除,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越来越难。我们更需要团队的力量,一起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借助互联网形成教研团队,参加教师实践社区,向他人学习,注重教育智慧的分享。同时,在学校里要学会依靠教研组,向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学习,一起共同备课,共同协作,共享集体智慧,享受教学的乐趣。

(五)教案设计突出能力导向

我国的教案撰写也有能力目标,但不够细致,在德国教案中不仅对能力进行了细分,并且要求能力目标在教学设计哪些环节进行体现,强调对应的一致性,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突出能力培养的经验,给予我们诸多好的建议。

要做好突出能力导向,需要教师改变理念,不仅关注知识成长,还需要关注能力发展,找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结合学校的实际与学情分析,有步骤地改革,突显能力导向在教学应用。

教案的设计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时间,需要教师投入精力,明白一个道理容易,重要的是坚持不忘初心,关键在于落实到行动。只要我们坚持学习他人优秀经验,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身,改进教学,促进自身能力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佘雅斌.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活动指导课程教与学的方法[J].广西教育,2014(15)

[2]曹周天.教案写作的概念、问题与策略[J].教育理念与实践,2014(29)

第3篇

关键词:跷跷板原则日常教学教案反思 阅读

“跷跷板原则”是我在一节语法课的讲授过程中突发奇想,用以指导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语法当中的前后结构对等问题的。比如英语中一些连词as well as, rather than在连接前后内容时,会出现前后单词的词性,词形以及时态的对等一致。有了“跷跷板原则”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语法原则,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也就相对容易一些。

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立足于生活实践勤动脑筋,就会自创出很多个教学新名词、新理念。在讲授颜色词时,教师可以一方面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预设内容中的相关颜色词,另一方面对这些颜色词进行适当拓展,给学生讲讲每一个颜色词背后所代表的特殊含义;在讲时间状语从句和地点状语从句同时在句中出现时的先后位置关系时,我借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一句“天时不如地利”,非常巧妙地让学生记住了地点状语从句一般先于时间状语从句出现;在讲主语从句当中it 用来充当形式主语,我则将it喻指为“傀儡”,其只充当门面,真正掌权的核心人物是后面的句子。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实现常规教学中顺利出色地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的语言语用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在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得开展进行之下,英语教师更应把握时代脉搏,依托于改革创新,借助于教材内容,赋予英语课堂教学活力与智慧。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融入课堂、爱上课堂。

当然,并不是任何一个教学新名词、新理念的出现都是课堂上的神来之笔,这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长期的教学积累做铺垫。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都要做到最大限度“备学生”,包括每一个课堂提问,都要设身处地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不能脱离教学主体而天马行空般设置问题。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设计详尽

很多青年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很难理解学校反复强调教案形式的统一化,觉得整齐划一式的教案形式会阻碍个性化教学进程的长足发展,最终使课堂教学落入俗套。而大量事实证明:真正坚持走所谓模式化教案设计的老师不但没有停止课改的步伐,而且在大量的基本功练习和理论指导下开辟出了一条旨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思维之路;相比之下,那些曾经忽视教案标准设计的老师尽管在各自的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提起全局性整体教学问题也就相形见绌了。这不是说我们的青年教师没有教学想法,而是说明我们缺乏一定的教学基础。这些基础源于哪里?其实就源于我们平时的教案设计理论积累。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不厌其烦,态度端正,力求在教案设计中体现详尽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具体的备课思路,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课堂设计中上下环节的连接词,以便指导自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结合适当的语境启发引导,进而再向学生抛出相关话题。

2.勤写教学反思

很多时候,教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课堂情境往往被真实的课堂活动所打乱,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智慧来解决那些突发的课堂问题。这其中必然会出现成功或失败的课堂案例。细心的老师会在课下第一时间内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反思,肯定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课堂问题处理得当的地方,找到并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长时间写教学反思,结合实际教学扬长避短,教师会积累相当丰富的教学第一手资料,达到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双赢。

3.阅读开阔眼界

外语教学条件下,英语教师的全面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保障,而这种保障的源泉就是阅读。青年教师不仅可以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获取教学方面的有用信息,也可以让自己开阔眼界。因为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达到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作为一线教学当中新课标目标执行者的教师就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让阅读丰富自己。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像“跷跷板原则”这样的教学新名词是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产物,它深深扎根于常规教学。如果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建构“实干多思”的教育教学模式,就必将推动新一轮教改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第4篇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案要求

1.教案必须手写详案,书写认真,不准出现一页一课时,甚至一页几课时教案的现象,杜绝使用旧教案。

2.教案内容要求: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编写教案,设计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创造性,严禁抄袭成品教案。

3.教案设计要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分层布置,作业内容要具体(如:第几页第几题),做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教案必须环节齐全,具体包括:教学时间、总课时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5.复习教案要有计划,按章节复习时要有重难点,典型试题要有举例和分析。

6.规范校本课程教案。本学期始,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稿纸书写。体育、美术等教案提倡用简笔画等形式,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每学期进行一次校本优秀教案展评,颁发“校本优秀教案”证书。

二、检查方式

教案检查采用教研组长检查和教导处统一检查两种形式相结合。

三、检查时间及方式

1.每周教研组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检查签字并做好记录。教研组长签字每学期不少于14次(毕业年级毕业学期不少于10次),若教研组长签字不足数,不予评定为优秀教案。

2.主管教导副主任每学期检查四次:

(1)开学第一课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教学进度安排,由组长检查签字后按组按级交教导处检查并签字盖章;

(2)每月由主管教导副主任组织检查一次(期中、期末定期检查),并填好《教案检查记录表》,按照优秀30%,良好60%,较好10%的比例做好等级评定,并及时做好教案检查通报。

四、优秀教案标准

优秀教案必须具备下列要求:1.教案环节齐全;2.重点突出;3.书写工整,布局设计有艺术性;4.教案详实;5.重视课后反思。

第5篇

一、精心设计教案,为打造有效课堂指引方向

教案设计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整个课堂教学都以教案为线索,灵活运用、有序推进。因此,教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案设计工作。首先,在教案设计中要潜心研读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并寻求突破的角度和方式方法,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增强突破效果。其次,在教案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对象的研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思想、性格、情感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教师要注重选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言语、态度等方面注意表达的形式,同时要针对学生参与愿望强、渴望自主开展学习的心理,改进教学模式,尤其要注意突破灌输教学模式的制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另外,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融入现代科技的因素,体现信息教学手段的作用。无论是教学信息的搜集还是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课堂的生动演示,都要将信息手段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二、组织课前预习,为打造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有效课堂的一个前提与基础是学生进行充分的学前准备,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目标针对性,又有助于师生双边互动的开展。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首先强化对学生的预习要求,重点改变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习惯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预习,熟悉教材内容,思考学习难点,为进一步的教学开展打下基础。其次,在课前预习中强化技巧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高效预习。对于初中生而言,预习效率不高是一大难题,教师可以从相关教学刊物上搜集预习方面的经验,推荐给学生,也可以针对语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成功的学习经验进行交流提炼,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方面的技巧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预习成果,要求学生提炼预习难点,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相互研究,将预习的成果进一步细化。

三、开展师生互动,为打造有效课堂增添活力

师生互动是现代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教师一定要转变理念,改变教师单向灌输的陈旧模式,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与教师进行互动,提高思维能力与学习成效。首先,笔者优化教学载体,不再让学生进行单打独斗式的学习研究,而是要求学生建立合作小组,在小组里开展研究。许多问题借助集体的形式,集中大家的智慧,实现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运用提问手段活跃课堂氛围。除了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外,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在小组及班级范围内相互学习研究,增强学习成果。另外,师生互动还要表现在情感交流方面,教师的言语、眼神及其他肢体语言都是开展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与途径。教师强化对学生的鼓励,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情感,从而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四、实施分层教学,为打造有效课堂提供保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有显著的差别,有效课堂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教学成效为目标,而不能局限于某一层级的学生得到发展。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要在学习中落实分层学习目标,为学生量身构建教学体系。首先,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结合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综合学习状况,如卷面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情感态度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为每一位学生选好坐标,从而为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其次,在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中,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无论是课前预习要求、课堂提问难度还是课后作业布置,都兼顾学生的这一方面特点,分为难、中、易三个不同的层次对学生提高学习要求,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切合自身的语文学习基础,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效。另外,在语文教学考核中,教师要注重为学困生群体单独设置考核内容,侧重于考核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基础知识,让他们的考核与学习目标保持同一水准,避免学生因为过难的测试而打击学习自信心。

五、进行当堂检测,为打造有效课堂获取信息

有效课堂不仅包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涵盖对下一步教学的及时洞悉和有效调整方面。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尤其是通过当堂检测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笔者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测试题,针对当堂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出较为简练的一组检测题,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在每一节课的最后环节都保留一小段时间进行当堂检测,这样学生完成的情况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就能一目了然。采取这样的方式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既及时又准确,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避免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另外,在当堂检测环节,教师不仅可以搜集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反馈信息,而且要求学生在检测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本节课还有哪些方面学得不足、存在短板,没有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等。并要求学生在课后针对当堂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回顾,达到知不足而后能弥补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要针对教学的每一个重点环节进行优化,从而打造有效课堂,为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5).

第6篇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反思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体验性的体现程度;反思教师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在师生关系上是否和谐,在教学方式上是否做到了民主、平等,与同事是否做到了教学合作。

2、反思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案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教学情境中师生是否情感交融,学生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是否得以点燃;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尖刻的问题,教师如何驾驭;教学过程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反思教学是否运用了启发式和探究性等教学方式。

3、反思教学得失。

对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断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将教学片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以使自己在教学中精益求精。对教学瑕疵之处,认真进行回顾、剖析,找出形成原因,分析关键因素,探究解决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再设计。

这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要通过反思得出新的教学规律。教法上要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知识上进行拓展,教学设计趋向合理,对教学过程进行再梳理、再发现、再研究、再创新,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不断升华,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教学流程来看,教学反思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1、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能使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性和分析能力。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环节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和应变,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情况,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思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反思课堂整体状况,反思失误,记下闪光片段和困惑,写下执教反思体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反思可以是教学理念的反思,可以是教学行为的反思,还可以是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能够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

三、教学反思的意义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驱力,一位名师不只是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反思总结,而且会积极改进。教师要通过反思,洞悉具体问题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应对措施,以求达到教学的更高层次。教师若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无疑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又推动了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反思是教师构建个人教育理论、实践创新的必要环节。教师是在以先进理论或先进理念指导下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调整教育选择和行动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包涵着丰富实践性学识的个人教育理论的。教师通过反思成功地将共同理论运用于实践,构建起个人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教师凭借反思能够实现实践创新,并且可能进一步走向理论创新。

第7篇

 

关键词:教师博客 专业成长 广阔平台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这能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创建博客并把博客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教师博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反思平台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广大教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等等。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使自己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博客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教师通过上网浏览教育博客,能够及时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向、教育理论的趋向、课堂教学的走向。浏览教育专家的博客,与“大家”会晤,与大师交流,能够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他们的一些前瞻性思想,充满智慧的教育教学方法,用生命润泽生命灵动的课堂,也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很多普通教师的博客,上面也记载了许多日常教育琐事的感悟、课堂教学改革的收获和学生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都能给我们启迪、警示和感悟。通过阅读,一方面学习了高尚的师德,灵动的智慧,借鉴了先进的经验,富有实效的做法;另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素养和工作效率。 

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也是教师个体自我反思的过程,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长年累月的反思、调整、提高。教师博客提供了一种让教师自主地实现记录、反思、积累的专业成长平台。教师们可以很方便地将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经历的教学实践、鲜活的教学案例、个体的教育困惑、点滴的教学反思记录在博客平台上。在记录与书写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进行思考、分析,“进化式”地总结与探讨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共享平台 

博客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交流共享。教师可将教案设计、教学信息、教学实例、教学反思、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网络链接等教育资源自由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中,只要愿意,就可与他人交流共享。这样,教师博客既成为教师管理教育资源的平台,更成为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平台。通过博客的交流共享,可及时自己的思想,并萃取和链接因特网上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信息与教育资源,使更多的教师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吸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和知识。

对教师个体来说,传统的反思基本上是以日记或者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这样的反思相对封闭,只能供个人使用,而对于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提出的困惑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使反思变成闭门造车的一种形式,这样的反思自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而影响教师成长的速度。基于博客平台共享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教学课件、生活感悟等,在进行知识梳理、思考、学习与积累的同时,能让其他教师在自己的空间里发表对于解决某种问题的独特见解,让更多的和你有同样问题和困惑的博友一起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探讨一起解决,实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展现自我、激发灵感、开拓视野、获得业务支持,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和价值。这种通过博客的交流共享是跨时空的,信息互补性很强。它打破了传统的信息隔离难以沟通的状态,使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的知识与学习、经验与交流得以实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普通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和创新型教师转型。 

三、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管理平台 

博客不同于一般网页,它有极强互动性,人性化,被喻之为网上家园。教师博客的出现,为教师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开辟了新途径。进入博客不仅可以浏览相关内容,还可留言与回复,发表评论,提出意见。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师生之间无角色隔阂,没有年龄的差异,可以敞开心扉、自由交谈、畅所欲言,这样教师的话学生能听得进,教师提出的学习、生

活各方面的规范要求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可还以在自己的博客上不时地发一些学生有关先进方面的内容,如评选出来的学生的先进事迹和荣誉等,这些东西放上博客实际上起到了一种肯定学生的方式,放大了学生的优点,从而激励了学生,这比教师的口头表扬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另外,教师们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感人的精神品德、人格魅力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努力效仿。教师可以通过“博客”这个特殊通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通过不断的教育感化,灌输思想教育,培养行为习惯,辅导文化学习,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彻底改变学生的人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的迅猛发展,博客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师博客的优越性,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义兵.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8篇

关键字:高校课堂教学;教案与课件;设计与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67-02

教案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充足的课前准备更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教案的制作、使用和修改是教师教学的日常必修课,对担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教师如此,对担任高等教育的教师更是这样。笔者所在学院在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系列活动中关注到教案的制作和使用,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案的使用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大部分教师对使用教案存在着抵触情绪;在教学中并未真正使用教案;教案的设计存在“抄袭教材”、“无个性、无特色”、不够“活”的问题。

探究此现象之下的本质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对教案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对教案的设计原则不明。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和实践的调研及辅导工作,帮助老师解决问题。

一、明确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要正确认识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就需要辨识教案、课件、板书、教材相关联的四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从呈现形式、教学作用、包含内容、使用对象、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区分。

1.呈现形式之别。所谓呈现形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该媒体以何种物质形式在使用。教案在教学中主要以纸质、电子两种形式呈现;课件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多种为一体,而成为一种多媒体;板书总是以手写的形式呈现;教材是一种纸质的呈现形式。

2.教学作用之别。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明确教学目标、控制教学进度、规范教学用语、确保授课正常的作用。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类专业课的教学中,最忌天马行空、老师学生的自由发挥。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都需要教师在课前的教案制定时认真思考,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地按照教案执行。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用来展现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板书则是强调教学重点与难点、习题讲解等;教材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参考、学生的学习资料,大学教育中教材的作用被大大弱化了。

3.包含内容之别。教案包含的内容有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课时安排、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分析等;课件包含了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呈现的案例,较大容量的文本格式的教学资料,授课提纲式知识点等内容;板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重点、重要理论详解、教学难点详解、习题讲解;教材的内容包括了课程的主要知识、案例和习题,然而高等教育中教学的内容总要大于教材的内容。

4.使用对象之别。教案主要是教师使用;课件、板书和教材都是教师、学生共同使用。

5.角色定位之别。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计划;课件、板书充当教学手段的角色;教材则是一种教学资料。

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笔者用教学计划来明确并不为过,它将教材、课件、板书等多媒体在教学中如何使用都进行了整体的设计。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常有教师将课件与教案混淆,特别是对于使用电子版的教案的课程,有人甚至认为课件可以一件两用,不需要重复制定教案。在角色定位一项的区别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教案是教学计划,而课件仅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在多媒体使用后与板书并存的一种的教学手段。从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易区分,教案能够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控制教学进度、规范教学用语、确保授课正常,而课件是为了使课堂生动、方便展示教学资料而生的。可见,教案是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准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统筹全局的作用,是课件所不可替代的。

二、对教案在教学过程、教师成长、课程建设中重要性的再认识

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教师在课前对课程、课堂、学生都有思考,促进其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其教案设计都是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体现了学科特点,从教案上的手笔记录更看出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

教案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有着明显地促进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显现和确认。教学设计是教师开展好教育科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教学设计不是专门的理论研究,它是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教学问题,研究“怎样教,才更好”的操作问题,教师从经验型的教案撰写转化为科学化的教学设计,是专业能力成长的一个过程。教学设计强化了教师实施教学的目标意识,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畅通了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路径,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常态方式[1]。

教案不仅对于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对教师个人也有帮助作用,对课程的建设更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教案是课程实施的具体教学计划,针对授课班级不同的专业背景而制定的教案,丰富了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与课程配套的教师团队的素质培养,依赖于教师个人的学习和团队的交流,其教学技能主要是通过教研室活动、听课、教案交流等途径得到提高,尤其是新教师更需要认真学习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教案,来掌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学校将集体研课作为了关注和培养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措施[2]。

三、教案的设计原则及评估

1.设计原则。教案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用来指导教学,我们总结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教案的编写,首先,要包括一些基本内容,根据内容,教案分为教案封面、教案正文和课后分析三个部分。教案封面包含下面一些要素:课次、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题、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教案正文包含:导言、教学内容安排、课题小结等;课后分析包含:互动亮点、教学败笔、智慧火花、追问反思等。其次,教案编写要瞻“前”顾“后”,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要给教案留下补充的空间。有人称之为为教案注入“活性因子”,以教师课后追问反思为主,记下课堂互动中的亮点,教学过程中的败笔,教学授课中的智慧火花等[3]。最后,教案形式采取最优原则。教案分为详案和简案,到底哪种形式更好,可以根据教师连任课时间、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等方面来分情况安排。新任教师一定要使用详案,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编制简案,事半功倍。

2.评估标准。教案的评估从教案封面、教案正文、课后小结等三个部分来进行,根据教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教学原则[4]。参考其他文献[5]中提供的评估表,我们归纳出教案的评估标准:①教案封面的评估,包括课程基本信息、授课主要信息两个二级指标。其中课程基本信息有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时、授课教师级班级、授课学期、教材名称、参考资料等;授课主要信息有授课题目、教学时数、授课类型、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参考资料等。②教案正文的评估,包括六个二级指标:有教学引入;设计合适的情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顺序及时间分配合适;教学方法和教具使用的设计妥当;正文层次分明,过渡巧妙自然,重点突出;习题布置。③课后小结的评估,包括四个二级指标:课后的追问反思、课堂互动中的亮点、教学过程中的败笔、教学授课中的智慧火花。

参考文献:

[1]汪海.教学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力量[J].教育科学研究,2012,(6):71-74.

[2]徐国荣.集体研课:以生长教学智慧为旨归[J].江苏教育研究,2012,(10):26.

[3]陈芳华.教案撰写之辩[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4):103-104.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20-241.

[5]莫春娇,何新凤.教案编写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07,(8):112.

第9篇

古人云:“教无定法。”一个人对知识的学习必须经过个人内在的消化,反思和总结才能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对英语的教学也莫不如此。如果教师一味地盲目照搬照抄固有的模式而不结合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难免会损害原有的教学机制,发挥不出自身的个性优势,从而在英语教学效果上大打折扣。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在解惑之前也必须经过不断汲取他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目前大部分老师在学习他人经验时会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一是囫囵吞枣,盲目照搬照抄。二是巧妙借鉴,结合实际。三是创新结合,批判式接受。而我们所提倡的正是后两种态度。接受他人启发式经验,结合自己的经验反思,总结一套有自己脚下特色和个性化的理论,从而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简而言之,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既有悟性又有个性,还要有健全而独特的个人风格。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如何做到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呢?

一、发现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点,有的激情昂扬,个性张扬。有的稳重含蓄,逻辑缜密。有的思维跳跃,课堂活跃,有的想象力无穷无尽,妙趣横生。那么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与要求,在备课中显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如,对于想象力丰富的老师,在讲解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的时候就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力从词语本义入手,带领学生在英语的知识海洋中感受英语学习的无穷魅力。

二、把教学目标和思想融于自己的教学个性中

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教学规律以及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首先充分领会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明确自身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把自己归纳总结出的教学个性贯穿其中,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掌控中充分体现出来。首先,教案设计,从如何引出新知识,新句型到怎样用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设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都能有一个最佳切入口,使学生置身其中,心领神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其次,体现在课堂掌控中有自己旗帜鲜明的个性。如有的老师平易近人,笑容可掬,那么就应在课堂授课中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新知识,使学生知识以及思想境界都能不断地升华。

三、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既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长期的活动中的稳定表现,又是一个教师趋于成熟的标志。英语教师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积累下慢慢摸索出一套具有个性化又有实效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不仅包括课堂语言的运用,语言层次构思,声调起伏的调节,更能从情感和意志领域上触动感化学生。所谓的教学风格就是能打动学生的有力武器。

总之,英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就是要在风格上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塑造和训练自己,使自己的个性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让学生智慧得到启发,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和学习乐趣双赢。

第10篇

在教导处组织下,以教研组为单位,我们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案、作业、听课记录进行了检查与评价。本次检查与展评我们抱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注重检查作业、教案的质量,依据我校制定的相关要求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对老师们半学期的工作做一个记载,同时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因此,我从三方面对本次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教案方面:

优点:

1、绝大多数教案设计完整,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设置得当,紧紧围绕新课标,能突出对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

2、大部分老师的教学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地解剖,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反思意识,反思深刻、务实、有针对性。

3、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案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及努力方向:

1、部分教师的教案书写过于简单,我们提倡老教师可以备简案,新教师备详案,但并不是不注重质量。

2、部分教师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不够认真、不够详细,没能对本堂课的得与失作出记录与小结。

二、作业方面:

优点:

1、各年级作业均能依据课标要求设计,作业量适当,既能达到训练目的,又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作业数量合理,老师批阅规范,且能做到细致及时;

2、学生有较为规范的书写格式,作业书面整洁,书写工整,正确率较高。特别是优秀学生的作业,干净,字体美观,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看来,在学生的书写习惯方面,老师们都花了大量的心思,费了不少功夫。

3、教师批改作业认真,做到全批全改。有批改日期,有激励符号。有老师们的批改也各具特色。有进行加分批改的,有画笑脸进行奖励的,也有用爱心批语给学生指明方向的,总之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全收全改,学生作业出现问题能及时订正,老师也能及时复批,从中能感受到老师们工作的细致与辛苦。

不足及努力方向

1、有些班级作业本不干净,有乱涂乱沫现象。希望老师今后不仅要求学生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还要教育学生养成保持作业本外观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2、作业中仍有漏批现象。希望老师对学生作业要能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错题要让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及时批改。对学困生要加强辅导面批面改,对普遍性错题要全班指导,做到人人过关。

3、作业用笔颜色不统一,希望老师重视学生规范性作业的指导,严格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抓严、抓实。

4、善于使用激励性、指导性语言。在作业中适当增加一些简洁明了,实事求是,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5、学生纠错后老师一定要再批再改,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改错是否正确,达到改错的目的。

三、听课记录方面:

听课是每位任课教师一定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忽视,本次听课记录检查总体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认真听课,并及时做好听课记录,大部分教师听课记录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书写认真,规范,数量足,质量高。

第11篇

一、备课要充分――为生成而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不但要强调预设,还要改进预设,这样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生成,而是为了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性、成效性;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是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这样的预设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教”的预设。那么,在备课写教学设计时要突出为生成而预设。

1.设计意在“铺路”

在编写教案时要更多地研究课本、研究课标、研究学生,设计教案时充分考虑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为课堂生成搭台

铺路。

2.设计要有弹性,要留有空间

教案设计要像中国画一样,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留有空白,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关注差异,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保证。

3.设计可以多元化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的明晰程度和融合程度的分析,估计可能会有哪些方面的生成。教案设计中对一些易生成的内容就可以设计多种合适的情境创设,科学地启发诱导,让这些“生成”推动着整个教学过程。

二、课堂教学要灵活――建立教学的生成点

在生物课堂怎样生成?关键是把学生当作重要的资源,让学生在与课本、师生的对话中碰撞出火花,这些是课堂中的生成点。

1.出错生成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都是正常的。有时,正是学生的天真无邪,使教学活动意趣横生、多姿多彩。优秀教师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准“豁口”,或因势利导,在错误中发现合理的因素,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让错误暴露无遗,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或将错误和正确两相对比,让学生自行判断,得出结论。

2.质疑生成

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以外的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在课本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提到了“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这四点,课堂上正在讲述时,突然有个学生问:人类是不是也在进行着自然选择?

这时候很多学生就在议论了,我让同学们根据自然选择的四个观点来解释,看看人类是否也和自然界中其他生物一样。这时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一位同学总结他们的讨论结果时这样说:人类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如果不计划生育,也会出现过度繁殖的现象,为了生存下去,如:升学、就业、工作的竞争等就相当于生存斗争,如果你学好了知识,掌握了一技之长,就等于获得了有利变异,容易生存下来了。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增强生存竞争的本领。

3.拓展迁移生成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的视野完全框定在薄薄的课本内,而应以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标,把课本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相融合。

这样,学生在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珍稀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主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探究知识、分享知识的快乐,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三、反思要全面――校正预设和生成

教师以一个反思的实践者的姿态,对自己的教学经历,做个系统全面的反思。正是在反思中,教师才能不断校正自己的预设和生成行为,促使自己进行新的探索,不断地改进预设,在新的课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产生更有价值的生成。

第12篇

以学校总体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学习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业务职能的作用。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镇英语教研组的工作水平。始终围绕着“营造英语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实效性”的教研主题,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主旋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英语学科的教研工作,认真分析现有状况,总结提升现有经验,在目前的基础上,使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落实教研组各种计划及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的基本形式开展英语教研。

2、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以发展性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在教导处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学中吸取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使传统模式中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完全转变为以主体的教学,在课堂中完全释放学生的能量,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3、做好集体备课,认真处理好目前难度较大的教材。

集中各组员进行集体商讨,对一些不太好处理的教材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以求最佳方法处理教材。每次上教研课前一周把自己的教案发表在自己的博客网上,组内成员认真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完善教案设计。

4、积极反思交流

通过组内讨论形成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进行点评,形成互动、互助的氛围。进行“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结对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共同提高。

5、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

三﹑具体工作安排:

8月份:

制定各种计划

9月份:

学习《新课程标准》

参加校级教研活动

10月份:

校级口语大赛

11月份:

参加镇级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