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红泥巴村

红泥巴村

时间:2023-05-30 10:0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红泥巴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最近,绘本在中国红火了起来,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买绘本,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我回忆起自己和儿子两代人的读书历程,觉得绘本真是魅力无穷。

我作为在70年代初出生的人,小时候生活在偏僻的山村,那时连物质上的温饱都很难达到,当然没有什么书看,精神上的娱乐和知识就靠自然来解决了。我从小在田野和山林里长大,田野和山林是我最初阅读的自然绘本。

上了小学之后,在外工作的爸爸很重视对我的教育,从他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订阅了几本儿童杂志。我记得第一本是《小蜜蜂》杂志,还有《小猕猴智力画刊》《我们爱科学画报》等,这些杂志上面有很多图画,也有一些文字,也算是我看过的最早的绘本吧。我从这些杂志的图画中了解到城市里的公园是什么样子,还知道火车、飞机、轮船是什么样子,了解到山外世界的繁华,让我有了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知识,让我有了长大要去看山外世界的梦想。后来,我识字多了,我读了更多有图画的书和杂志。当年我看得最多的是一种很特别的绘本,上面是图画,下面是文字,那个时候叫小人书,也叫连环画。我从这些连环画中不仅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图画。一直到上了初中,我还看了大量的连环画,走路上学也看,下课也看,偶尔上课也忍不住要看一看。不过,上了初中以后,因为我不是学美术的,有图画的书渐渐看得越来越少了。

成人后,再次看到一些有图画的书,是生了儿子以后。在儿子才几个月的时候,我发现儿子很喜欢看一些有图画的书,儿子最早看到的是他表姐以前看过的《婴儿画报》,里面有大大的图片,每个人物都是很大的脑袋,很大的身子,很可爱,文字也很大,故事很简单,但是很有趣。这才知道小孩子从小就很喜欢看图画书,也才知道还有适合很小的孩子看的图画杂志呀!我就抱着儿子去买《婴儿画报》,一拿到画报,儿子就一把抓在手里,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好像他能看懂什么似的。我就拿着《婴儿画报》给儿子讲故事,儿子每次都听得很入神。上个世纪末那个时候适合婴儿看的绘本很少,即使有,我也没那么多钱去买。我便找来了一些旧的幼儿图画杂志和儿子一起看,他也很喜欢看,也喜欢我给他讲故事。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几本图画杂志可以翻来覆去地看很多遍,他喜欢的故事就是讲一百遍他也不嫌烦。有的晚上,儿子让我给他讲故事,我上班太累了,讲着讲着就睡着了,儿子就自己拿着书,认真地看了起来。通过看图、讲故事,儿子慢慢地学会了说话,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字。

儿子大约3岁时就自己看图读故事了。每天我一下班,儿子就喜欢拿着一本图画杂志放在我面前,让我给他讲故事,其实他已经能认识杂志上面的一些字,并能通过图画看懂书上的故事了。我不知道是图画让儿子读懂了故事,还是图画帮助儿子认识了字而读懂了故事,我想这两种作用都有吧。儿子4岁时,我才送他去上幼儿园,本应该读中班的,老师让他看识字卡片,上面的字他全都认识了,又让他看大班的识字卡片,他也都认识,就直接读了大班。

2001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在职研究生,才有机会看到一些国外引进的绘本,才知道绘本其实又叫图画书,是专门为识字少的学龄前儿童创作的图书。有一天我在北师大上课,看到一个书摊前摆了很多花花绿绿的绘本,就走过去看,原来有一个叫“红泥巴村”的读书俱乐部在做宣传活动。我看到了很多国外原版的绘本,就走不动了,当时就买了几本绘本寄给儿子看,儿子很是喜欢看呢。后来我上网查到红泥巴村读书俱乐部是两个叫阿甲和萝卜探长的爸爸做的网站,他们一直在进行儿童绘本的阅读推广工作,他们的网站一直都是儿童绘本阅读者的乐园。阿甲还专门写过《儿童阅读推广手册》等著作。红泥巴村读书俱乐部最先推荐的都是一些国外引进的绘本,可惜那些绘本价格很贵,我也没有再买过。等我读完在职研究生从北京回来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他认识的字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上的识字量,他已经能独立阅读文字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了,我也很少给他买过绘本了,而且那个时候国内引进出版的绘本还很少,因此我儿子读的绘本也很少。

因为工作的关系,2005年,我在单位的阅览室看到了一些各种风格的国外原版绘本,还有一些国内已经引进的原版绘本和台湾引进的台版绘本图书,我自己也开始尝试着写绘本故事,可是写绘本故事并不是文配图这么简单,要在图画中表现故事和细节,需要懂一些构图知识,可我不会画图,所以还是无法写出很好的绘本故事来。只是我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写作,开始对绘本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才知道写绘本实际上比写文字更难,绘本的图文结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图画其实能比文字表现出更多的内容,图画的技巧和艺术性并不比文字内容简单。

虽然我没有写出绘本故事来,可是我对绘本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听了一些儿童阅读指导课,听一些儿童阅读推广人介绍了很多国外优秀的绘本图书。曾经听过一个在国外生活过十年的母亲介绍过她和两个孩子阅读绘本的过程和体会。这个母亲对她推荐和介绍的每一本图书都非常熟悉,也讲了很多她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故事,真是让我感动。我还认真阅读了她带过来的很多国外原版绘本,感觉国外绘本的绘画水平很高,每一种绘本的风格和表现手法都完全不一样,而且画面中有很多在文字中无法读到的小细节,通过画面也能给阅读者带来很多快乐和惊喜。这位母亲介绍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欧文的毛毯》《小房子》等图书都很棒,后来这些书我也都看到了国内引进的版本。我更喜欢一套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分级阅读的图书,据说是英国最好的幼儿阅读材料,内容设计很好,故事也很有趣。这套图书中图画和文字多少的比例是随着不同的年龄阶段而有所不同的。我虽然不认识图书中所有的英语单词,也能通过图画看懂故事。我感觉国外的绘本,无论是故事和图画,设计都很精巧,而且很有深意,值得一看再看,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

这几年,国内各大出版社引进出版了很多国外优秀的绘本,而且现在有很多绘本也是适合大人来读的,我的经济也宽裕了很多,就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绘本来读,真的好喜欢看那些画面纯净美丽的绘本,每次看到都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细细地看那些图画,总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实在妙不可言。最近看到一本《花婆婆》的书,作者绘制的描述童年趣事的画面,画面简洁、干净,却很有深意,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田野中、月光下的很多场景,这比看纯粹的文字书有更多别样的体验。有时候,晚上睡觉前,读一本美丽的绘本,看一看有趣的故事和图画,感觉睡觉都会很香呢。

现在,虽然我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功课变得繁重起来,对儿童绘本也不再有很大兴趣了,不过在我的影响下,儿子在繁重的学习之余,也会看一看我买的那些绘本,看看那些简单有趣的故事,欣赏那些纯净美丽的画面,来调节他紧张的神经,和我一起分享读绘本的快乐,还真是不错呢!

第2篇

千万条细细的网线把全球连成一张信息的大网,让人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信息交流和一些交易。例如有一次,我到网上去冲浪,发现了“红泥巴村”网站。爱书如命的我眼尖,发现了“泥巴村”里的读书俱乐部,我迫不及待地点击进入,一本又一本的好书映入我的眼帘,好书的介绍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为了满足我强烈的读书欲,我马上点击购物车,购买自己看中的几本儿童文学和科幻小说。(网上的书价有些打九折,有些打八折,比新华书店的书还优惠呢。)按照网上的提示我一步步点击,下了购书订单,网上很快便显示提交成功。求书心切的我记下读书俱乐部的银行帐号,立刻和妈妈去银行汇款,七天时间弹指间过,邮递员便把我订的书送到我了手中。你瞧,网络多神奇呀!现在我已经通过网络买到了很多在贵港书店买不到的好书,像这样在家里也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令人不得不对网络竖起大拇指。

网络还有很多好东东供我享用呢!我经常登录杨鹏幻想网,里面有许多我喜欢的好作品。原来我想看杨鹏的书,总是要到离家较远的书店去看。现在有了网络这个好帮手,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他的最新作品便让我一览无余,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书店没有卖,但网上却可以下载。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在网上浏览起来,并把它们下载打印,装订成一本本珍贵的作品集。既省时,又省钱,多棒呀!

网络除了以上好处,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网上看电影、听音乐、看新闻、玩游戏,还能发E-mail等等。我所发表的文章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杂志社的,省去了跑邮局的麻烦。

听我说到这儿,你感觉到网络的神奇了吗?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快到神奇的网上去冲浪吧。你会很开心快乐的。

第3篇

创设和谐环境情境

在教学中,创造机会,捕捉契机,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这样不仅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有帮助,同时也能以美启真,以美导善。

学生进入机房之后,情绪比较浮躁、注意力分散、大脑的兴奋中心并未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会播放一些学生比较喜欢或者跟本课内容有关的歌曲,使学生收敛与学习无关的思绪和行为,把兴奋点转移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任务上来,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释放心灵。

例如,我在讲授《风车的制作》一课时,考虑到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对于一些流行歌曲也比较喜欢,特别是动画片中的歌曲更是耳熟能详,因此等学生进入机房之后,我就播放了大风车的主题歌曲,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在学生操作时,我播放了一首周杰伦的《白色的风车》,让学生在操作中也时刻享受美,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境。整个课堂气氛融洽而自然,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学习效果特别好。

创设求知欲情境

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技术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设计、操作欲望。

例如,我上《美化我的桌面》一课时,先用PPT向学生展示一些唯美、有趣的图片,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画面切换到我的教师机桌面(一幅添加自己座右铭的图片)。我由此导入:“我们每次打开电脑都是系统默认的背景图片,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你想不想给你的桌面换一换‘脸’,像老师的电脑桌面一样,富有自己的个性?”学生们看到耳目一新、富有个性的图片,全都跃跃欲试,想给自己的计算机也来个改头换面,学习欲望被大大激发,一股脑儿地进入了更改桌面背景的操作中去。

创设问题悬念情境

新课标提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要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学习。教师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有助于把学生引入到一种新的思维境界之中,利于引发每个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研究。

例如,我在教学Word这一内容时,将已经设置好的样例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不但学生的探索能力增强了,而且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普遍提高。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创设虚拟故事情境

学生喜欢听故事,用故事来创设情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凸现童真童趣。

我在教学《了解旅游景点》这一课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我的导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电脑小博士要带领大家乘坐网络快车,去参观红泥巴村。下面请大家坐端正,手放好,脚放平,不然你会从网络快车中掉下去的哦!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现在小博士正热情地欢迎大家来驾驶网络快车(打开IE浏览器),到达网络世界的大门口。你要告诉这辆快车,我们参观的地址(在地址栏中输入红泥巴村的网址),然后单击回车键,网络快车只需几秒钟就可以把你带到目的地。现在请你们尝试一下,看能不能驾驶这辆网络快车到达你想去的地方?”这节课证明,虚拟故事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游戏情境

学生总是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是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因此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把计算机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兴奋中不知不觉地感悟教材中的内容,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游戏的时间和学生的参与面。

例如,我在教学“键盘的指法操作”这一内容时,在上课之前,带领学生玩《金山打字通》“生死时速”多人游戏,先让学生之间联机,最后选出游戏成绩最好的学生和我联机,学生发现他们选的交通工具都没办法使用,而我玩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驾驭这些交通工具,学生羡慕不已。由此,我导入键盘的指法操作知识。

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创设一定要从实际的需要出发,合理的、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才是有效的。这样才能达到信息技术课的信息从生活中来,技术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的。

第4篇

小时候,出生于偏远的农村,整日里的混在泥土里,一如现在我的小丫丫一样。甚至于连吃的饭里也混有选不尽的泥巴。有时一口咬下去,沙沙的散得满口都是。由于缺衣少食,大部分时间都是,成天光着脚,踩过烈日炙烤得发烫的铺满乱石头小山路,踩过大雨后泥泞深陷的红泥巴土埂路,踩过冬日大雪封山后看不见的记忆中回家的路。一路的泥土,重重的裹着我的蹒跚行走的小腿。每天晚上洗脚时总也洗不干净。只有要逢场的前一天晚上,才更加仔细的再洗一次。因为赶场会遇见很多的人,免得人家说咱家的孩子真邋遢。毕竟孩子是父母的脸嘛。在街上看到住在乡镇上一些穿戴好看的人,由衷的一种自卑和低人一等的念头涌上心头。

是的,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的住址是土的不好开口的“某村某社”,不象街上的人是“哪条街多少号几栋几单元”的,听这些次也很洋气:直到现在我还对单元不理解,一听到它,我就想起读书时所说的单元测试的“单元”来。我们吃的东西只能是自己土地上种啥吃啥,他们想要吃的啥子东西都可以用钱买。我是农民的孩子,所以一生下来,就如同五脏六腑一样,随之而来的是分给我的人均一亩左右的责任田。虽然我还不能去经营,只有靠父母代劳,那是他们养育我的物质基础。我就是这样被国家抚养成人的,感谢我们热爱的祖国分给我了一块可以使用的土地,当然还有年复一年在这责任田里劳作的父母,没有他们的劳作,责任田里不会长处庄稼。种庄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耗尽你一生的心血。在那个产量不高的年代,每年收获的粮食,除去上交给粮站的“公粮”外,自己所剩的或多或少,就全看那年的天了。我的印象中是每一年都青黄不接。所以每年,小麦和包谷是必须要种的,因为它们正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成熟的,可以接济一下仓库里断续的大米。记得那时,要走亲戚的话,送的东西,就是几碗亲戚家断粮几个月的大米,招待亲人也是煮加上杂粮的大米饭,否则一般不在那个时节去的。即使是收获的冬季,也要节约,我最爱吃的是红苕干饭中的红苕了。

每年的热天,我和妈妈是不爱吃面的,我唯独对包谷情有独钟,直到现在仍然十分酷爱:夏天的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母亲就从地里掰回包谷,日盛时,就坐在家里把包谷米剥出来,再用磨子一推,由于包谷很嫩,不用加水就如同调好的面一样,再加上一些糖拌匀,用小勺一勺一勺的分进烧的正沸腾着的水里,煮个三起三落,就可以起锅,装在一个大盆子里凉着,当然最好吃的也是凉冷了的时候,汤也稠稠的,中午吃不完,还可以晚上再吃。我喜欢得不得了。记得在读高中时,我们对高考都不抱多大希望,即使考上了也没有钱,即使大学读出来也找不到工作,到头来还不如趁早点回家中自己的责任田。校长就特别对我们说,“要相信:‘一苗草,总有一颗露水养’”。难道那些包谷和小麦就是上天赐予我们那个年代的露水吗。我不知道。土地对农民来说是怎样的厚重,恐怕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懂的了。一首诗说的那样“爷爷把自己埋在土地里,父亲把自己埋在土地里”。怎么才能离得开土地呢?

读书年代,看着村里的年轻人为了不将自己埋在土地里,离开学校就纷纷外出,天南海北的打工,年复一年,每年回家都到处讲自己在外一年所见的异域风情,那些或真或假的成功失败、或虚或实的灯红酒绿拨动着老老实实地在家种庄稼的人的心。于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成了我们的向往。记得同村的一个大龄小伙,外出两年,听说走遍半个中国,挣了不少钱,还把多年失修的土坯房子换成砖房,就这一点,足以让乡亲另眼相看,膜拜万分,还带回一个年轻女子,回来也不事稼穑,逢场就赶,还进馆子,一个十足城里生活过的形象。后来,不知道怎的,那个女人没有住多久就走了,连个孩子也没有给他生过。几年下来,责任田荒芜得几乎不能重新开垦。所吃的蔬菜也靠在邻家园子里去要。那开荒的艰苦是对几年在外晃荡的惩罚——如同咒语一般拴住身份为农民的每个人——农民怎能不做好自己的责任田?再后来要账的人隔三差五的来,操着各种口音问小伙家住哪。老实巴交的乡亲都大惑不解的如牧童遥指。

风靡一时的向往,使得不少人跃跃欲试地想跃出“农门”,当然也有很多人,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实实在在地跳出了“农门”。真真切切地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是一种离开土地的生活。

虽然很想摆脱土地的束缚,但是在迁户口的那一天,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落空感——一失去了脚踏实地的厚重感——一种对土地的眷念。向往已久的这一天,我没有一点高兴的心情。我不属于土地了,我属于什么呢?读书期间,我属于父亲离家千里外出打工给我寄来的微薄的生活费,工作期间,我属于每个月所发用于购买油烟柴米的工资——它们如同土地一样养育着我的生命。我的土地呀,变成了一张放在小小衣袋里都显得还小的银行卡。虽然方便携带,但很容易弄丢,远不如那小时候那一亩望不到边的土地真切而实在。

离家在外漂泊多年,想有一个立锥之地都得付出百般艰辛,不就是一块土地嘛,我为什么要想主动放弃,又要竭力争取呢?我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要争取才行,否则我会夜宿街头。

“万能”的钱,可以用来买我想吃的很多东西:比如冬天可以买茄子和黄瓜,夏天可以买冬瓜和卷心菜,于是,春夏秋冬同呈一桌,夏天和冬天可以用空调驱除酷热和寒冷,一年季节在家里,只反应在台历上。每天坐着人潮拥挤的公交车,即使水泥路面,也隔着半个车轮的高度,就这样悬着,穿着套上袜子的皮鞋走在厚厚的水泥凝成的街面,远离泥土,楼房越来越高,电梯难道要把我们送到天上?我成了一片无根的浮萍,来路历历在目,去向却一点不明。

离开土地,我们容易失去本真,土地里长出的天然的哺育我们生命的大米,经过加工就变成了有毒的大米,还有很多很多……,水不再清亮,天空不再蔚蓝,空气也不再纯净。当然人心也早已不纯净,看城里有些人,为利益无恶不作。留下无尽的肮脏,远不是在土地上生活的人能想象得到的,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的自净化功能还远比农村差得多。简单的,比如城市的垃圾无一日不需要环卫工人的辛勤打理,而农村根本不用担心这个。

前几天在孩子大丫语文书上读到选自郭宝林先生的《我在草原上追赶落日》中的一段文字“车轮追逐日轮,日轮在远处山梁上喘息。车轮眼看就要追上,日轮却又调皮的跳到更远的一道山梁上。我们毕竟比夸父聪明,于是干脆停下来,徒步走向一个小山包,用目光追逐落日。”读完我就忍不住笑了,大丫满脸疑惑地问我笑什么?我就为我努力摆脱土地的结局有一种莫名的悲哀。

第5篇

关键词:亲子阅读;阅读指导;绘本;图书馆工作

今天,阅读能力是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只有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才会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而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婴幼儿抓起。

我就职的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少儿阅读活动中心作为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采取有意思的活动,可以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也可以从中开拓少儿图书馆多元化的服务领域。

一、孩子,你离阅读到底有多远——亲子阅读的现状及问题

孩子刚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是很自由的,如果在13岁之前没有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就会形成学习障碍。我在平时指导孩子们阅读中遇到的婴幼儿阅读和家长导读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长在自身的成长期中就没有经过有效的阅读培训,甚至本身就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我接触到的一些家长,经常盲目地给孩子读书,不到一岁就开始看学拼音的,甚至成人杂志都拿给孩子,这方面超龄阅读的例子很多,还有的家长把图书馆当成了托儿所,送到阅览室中就不管孩子读什么书了,自己跑到一边聊天,其实在一个这么良好的氛围里,如果是家长可以搂着孩子在书海中拾起一本孩子喜爱的图书,将它用孩子熟得不能再熟的声音讲述出来,该是件多么愉悦的事。

2.家长对图书馆缺乏了解,不知图书馆还有适合幼儿的图书。一些家长在书店里和书摊上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甚至个别家长分不清图书馆与书店的区别。对成年人进行图书馆基础教育非常必要,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无论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网络咨询平台、设在公园的读书会,只要一有机会就向家长们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希望家长能加入到亲子阅读的行列中来。

3.家长普遍偏重于知识灌输和技巧训练,而忽略了可以更好启发婴幼儿思维想象力绘本和图画书。我的孩子从孕期就开始进行音乐和诵读胎教,出生的第三天,逐步接受黑白图形画,慢慢地开始阅读小布书、触摸书,一岁后开始读《小熊宝宝》系列绘本,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并且语言表达中词汇的运用量明显很多。

4.文学阅读与电视等新媒介相比,在争夺婴幼儿关注方面处于劣势。新媒介很容易打动人,致使孩子阅读口味快餐化。比如风靡于孩子们中间的《花园宝宝》是由动画片推出,而我们的孩子在阅读配套图书时却缺少动力与兴趣,原因是图书确实没有新媒介立体。

5.婴幼儿读者阅读时间不固定。有时候,图书与小汽车对于孩子来说应该只是形状不同的玩具,讲故事是偶然事件,所以阅读无目的、无计划。如果孩子每天睡前把睡前故事作为一个必选项,那么辛苦地给孩子讲了三年故事的妈妈们一定会在心里甜蜜地笑了。

二、家长,请您走近图书馆!——图书馆在亲子阅读中的作用和意义

几年来每次当我们举办生动有趣的“红红姐姐”讲故事的时候,都会引来大批的小读者和家长来参加。从第一次给孩子讲《纸袋公主》开始,我就力求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形象地表述书中故事,并且自制道具,让听故事的小读者与家长参与其中,自我讲述或演义绘本中的故事,即使在和未出生的宝宝一同成长的时侯也没有间断过。以下就是我们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者应该做到的几件事。

1.明确服务对象: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幼儿是不可忽视的读者群体,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9个月到1岁为宜。

2.找到承载对象:家长是积极参与人。我们的“故事妈妈”们自己首先要学习,从自己开始做起,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

3.提供适合的文献: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前提。少儿图书馆作为专业的儿童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资源,包括藏书、音像、电子文献等。海量的知识库,拥有大量丰富且适合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藏书,是个人家庭所不能比拟的。少儿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一般都拥有大量的绘本资源,像首都图书馆建立的明德英文图书室更是拥有大量原版引进的绘本以满足儿童及家长的需求。

4.图书馆工作者的引领:我们以专业的服务和专致的心态来服务于小读者。作为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少儿图书馆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首先是图书馆的基本业务技能。所以在少儿图书馆内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可以让家长和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为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5.家长培训与导读:帮助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2007年初我负责发起并主办了“播撒幸福的种子”亲子阅读推广项目,联合了红泥巴村儿童网站协办,为在北京市全面推广少年儿童阅读活动,进行“种子故事人”的培训。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儿童文学素养、对儿童与儿童教育的理解、与儿童沟通的能力和面对儿童群体说故事的经验。相继培训了百余名“故事姐姐”、“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时值今日,依然深入学校、社区和家庭,为孩子带来美妙的故事,为家长传授亲子阅读方法。三年来,伴随着活动的不断延续和深入,我也从只在图书馆里讲故事的“红红姐姐”变成了把美妙的绘本故事带到小朋友身边的“故事妈妈”。

三、同志,我们一起来讲故事吧!——阅读指导工作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硬件方面,图书馆可以开设亲子阅读活动阅览室。作为针对6岁以前儿童服务的亲子阅读室,设计上要为儿童构建舒适惬意、充满创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进来阅读。内部设备的选择,要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比如桌椅,选择色彩鲜艳、最好带有卡通图案、不宜太高太重的。小书架的选择也是如此,最好在地面上铺设有卡通图案的地毯,这样,就可以坐在松软的地毯上或是书桌前放松自在地去阅读。墙壁上的颜色也应以暖色调为宜,适当加以装饰,使之充满童趣。而软件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家长共同引领孩子走进阅读世界,还可以在技巧上融入以下的方法。

1.朗读感受法。通过朗读来帮助孩子欣赏和感受作品,将静止的画面、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通过亲子间的交流,加深孩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兴趣。这里指的是忠于原著的朗读,不要有别音,不要带有个人意愿,不要中途加入提问,而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孩子从原文中生成自己的思维。

2.观察理解法。指导孩子观察图片、文字,配合适当的讲解,帮助孩子理解。这种方法以引导孩子关注图书内容和结构为主,帮助孩子初步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区别于朗读感受法,可以不停地停顿,哪怕是书上的一只小老鼠,也可以指给孩子看,不断地用书中的画图和语言去丰富书中的内容,有指导性和思想性地给孩子讲故事。

3.故事表演法。和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再现作品,一方面通过表演加深孩子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能力的提高。可以自制道具,也可以分角色饰演,更可以用身边的玩具和特品来表演。这样,一个平面的故事就能从书中走进孩子的心田。

4.创编情节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孩子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进行创编。使孩子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情境的理解,拓展阅读,不断解析书中的人物关系,深入思考。

5.讨论交流法。就阅读内容与孩子展开讨论,交流想法,以此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想象空间,促进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也可以建立“故事妈妈”或“亲子阅读”小组,不同家庭的亲子间共同交流。

6.讲做结合法。和孩子一起做书中的手工,或将听过的故事用图画、剪贴、泥工等方式表现出来。把书中的人物、景色或物品还原到实物,可以与“故事表演法”结合。

7.自主阅读法。营造宽松、温馨的环境,孩子独立阅读讲述,可以是大点的孩子,也可以是熟悉图书的阅读的孩子,不会识字的孩子也会记住书中的句子,让孩子觉得自己真是长大了,可以独立阅读,很大程度上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阅读可以带给婴幼儿小小的快乐,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通过一些技巧的摸索与探究,向家长推广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图书馆逐步走近每个家庭,让良好阅读的习惯走进每个公民的生活!期待着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亲子阅读之路可以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玉.0-3岁婴幼儿的阅读特点与阅读指导[J].中华女子学院报,2008,(4).

[2]赵云平.为孩子们打造阅读的乐园[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

[3]季燕.关于亲子阅读的文献综述[J].山东教育,2006,(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