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的信念课件

我的信念课件

时间:2023-05-30 10:0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的信念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的信念课件

第1篇

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始了,在这个学期里,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念

先分享一个故事吧,在茫茫的沙漠,一支探险队在负重跋涉,阳光强烈,到处是干燥的风沙,而口渴如焚的队员们没有了水,这时候,探险队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那壶水从队员们手里依次传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结果已经清楚,探险队员们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相拥着为成功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沙,[莲山 课件]你看信念的力量有多大。

信念是什么,是人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绝处而逢生的伟人们创下丰功伟业,他们凭的也是信念。

史蒂芬·霍金,一个传奇人物,他肌肉失效,全身瘫痪,终身与轮椅相伴,不能说话,只能靠计算机和别人交流,最为可怕的是,患者的头脑思维却不受影响,也无任何痛感,有的只是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眼中生不如死的人,创立了黑洞和大爆炸理论,被世界公认为是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这样说:“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但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

同学们,人生路上不可能总是鲜花和掌声,也许有不少的是荆棘和泥泞,就拿学习来说,可能有一些同学总觉得自己的学习困难重重,没啥希望了,他们可能只是因为一首诗记不下而放弃了语文;他们可能因为几个单词记不了,对英语便敬而远之;他们也可能因为一道题不懂,而从此和数学无缘了,还有很多可能,所以他们总和成功有距离。其实这些同学不缺学习能力、不缺学习条件,更不缺学习环境,只是缺了必胜的信念,同学们,要成功不难,只要你有必胜的信念,那么要优秀,你就能优秀;要成功,你就可成功;要进步,你便能进步。

拿破仑说过“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即使生活无情地将我们的奋斗、努力打成碎片,但只要信念没有被打碎,我们就有机会拥有想要的成功。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2篇

[关键词] 教师信念; 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 整合;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熊丙章(1979―),男,重庆开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E-mail:。

一、问题的提出

在心理学意义上,信念被理解为个体对于有关自然和社会的某种理论观点、思想见解的坚信不疑的看法[1]。数学教师的信念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数学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2]。近年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以下简称“整合”)对数学的教与学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但是,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却不容乐观,数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比例有待提高[3]。我们发现,数学教师对“整合”持支持肯定信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对信息技术是想用又怕用。这种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的不一致可能使“整合”理念无法很好实施。Ernest就认为,影响教师数学教育实践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教师信念的内容,特别是有关数学教与学的信念,如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这样的工具所持有的态度就是头脑中有关数学教与学的信念一部分[4]。Ernest的研究为阐明教师信念对“整合”影响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试从实证的角度来揭示教师信念对整合的影响,旨在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探索数学教师信念的结构,探究教师信念究竟是如何影响“整合”的,以期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贯彻与落实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于重庆市的八所中学的数学教师,其中城市中学六所,乡镇中学两所。参加预测教师来自城市中学,人数为30人(男19人,女11人),正式施测教师人数246人(男132人,女114人)。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二)研究工具及数据处理

预测试验随机选取30名中学数学教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自我评价的形式考察教师信念,要求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地列出对整合影响可能存在的信念因素。收回问卷后,进行汇总整理,选出有代表性的20个主要特征,将教师信念分为发展的和传统的两类,前者采取较自由、开放、儿童本位、发展取向的观点,后者采用限制、保守、教师本位、规范取向的观点[5]。同时,我们在对教师信念进行测量与评价时,考虑把访谈研究和问卷测量结合起来,编制成正式调查问卷。

正式调查问卷采用五点记分,要求教师们对符合个人特征的项进行选择。从1到5分别代表坚决反对、不同意、有点同意、同意、十分同意(反向计分题则分别以5、4、3、2、1计分)。如果平均数大于或等于3.5就认为支持这一观念,平均数小于或等于2.5就认为不支持这一观念。平均数介于2.5到3.5之间就认为不能确定。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同质信度和重测信度检验。一致性系数多在0.80以上,重测信度也较高。这说明该调查问卷的内容具有良好的信度,可以作为教师信念的评价工具。

结果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数学教师的信念结构

虽然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不一致的原因各异,但当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会阻碍甚至误导教学。因此,进一步了解数学教师信念结构就成了数学教师对“整合”进行反思和改进的首要任务。一般来说,教师信念主要包括:教师效能、知识的本质、激发教师产生某一行为的原因、自我知觉和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以及一些具体科目的信念。数学教师信念结构主要包括:数学观、学生观和教师的教育价值观[6]。我们结合这些研究,确定《教师信念对数学课程整合影响调查分析问卷》由五个因子20个项目构成。各因子的贡献率依次为18.44%、14.90%、12.29%、9.37%、8.11%。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把中学数学教师的信念分为以下五个维度:学生观、自我效能、数学观、教学效能和外部诱因(见表1)。

表1 因子载荷表

1. 学生观。教师信念所包含的学生观在微观上常常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教师具有如下的信念:计算机的使用可以使学生觉得数学更有趣,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少数的教师认为借助计算机等技术来学习数学应该是数

学家所需要的,技术只给那些有额外需要的人使用。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对技术的使用会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存在很大的矛盾性。正是由于这种担心也极大地影响着教师在实践中是否使用技术。因此,大多数的教师赞成广泛使用技术和他们在实践中所表现的忧虑之间存在着矛盾。不管教育专家、课程标准如何肯定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只要教师担心它会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很少或不会在教学中应用它。

2. 自我效能。教师自我效能乃是自我效能在教学领域的一项应用,意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判断与信念。此种信念是一种认知机制,具有动机作用,是影响教师教学态度、意向、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好学生的信念。我们发现,教师有效利用技术的能力和信心是决定教学中技术使用的重要因素。在对几位教师的访谈中也反映出这一问题。此外,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与他们选择技术的应用类型(如计算机、图形计算器等)以及如何借助技术进行教学是紧密相关的。教师更愿意以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尽量使计算机迎合他们的需要,符合他们的习惯。

3. 数学观。在利用技术教学的情景中,教师大多持有这样的观点:技术在数学课堂的使用能更深刻地反映数学的本质,能够从根本上影响数学教育的内容,而且需要合适的数学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对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是否是做数学的过程则不能确定。这一调查结果与黄毅英等人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7]。这表明教师在知识、信念、态度上对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还缺乏真正的理解,这也可能对技术在数学课堂的应用产生一定的限制。

4. 教学效能。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他们在课堂上是否选择、怎样使用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描述统计的结果与个别访谈的结果存在着一致性。教师往往认为技术的应用不会使数学教学变得麻烦,只是会增加大量的时间去准备教学。从作为教学辅助的角度看,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那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教师更能体会到技术教学所带来的成功。而那些以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的教师则认为,在考试或者评价上,真正的数学知识测试是不借助计算器就能获得较高的成绩。

5. 外部诱因。除影响“整合”的内部动机外,还包括一些外部诱因。如“整合”是时代的需要,政府机构的力量等。教师观念中的这些外部因素也影响着其教学行为方式。83%的教师认为,“我的学生负担得起这个费用”,这一点在中等城市中学和相对中等城市经济欠发达的县(或乡镇)中学差异并不显著,这也暗含着学校中还有一部分的资源存在着闲置或浪费现象。

(二)教师信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影响

1. 教师信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影响的相关分析

我们使用两变量相关分析,得到教师信念结构的五个维度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影响的相关值(见表2)。

表2 教师信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

整合影响的相关值

由表2可知,教师信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影响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

为进一步反映这种相关性, 我们做了访谈。正如前述,大多数教师具有如下的信念:计算机的使用可以使学生觉得数学更有趣,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比如,判断方程sin=x,x∈[-1,1]解的个数,借助图形计算器,一目了然。难怪有教师说,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值得推广使用。从作为教学辅助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确实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环境。有教师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这和我们统计得出的学生观和教学效能呈正相关具有一致性。

学界已取得了众多关于整合的研究成果,并推广了一系列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方面加速了整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模式多是从分析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入手提出整合的一般思路,而后推演到数学学科中,从而忽略了对数学特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使整合的学科性不强。诚如前述,教师对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是否是做数学的过程则不能确定。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很多教师流露出对此问题的担心。有教师就质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很精彩,但学生考试不行,怎么办?”就自我效能和外部诱因方面,有教师表示:“如果我对计算机的应用不是很熟悉,就不太方便用它。而平时压力太大,很少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我刚毕业没多久,可是上学时学习的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内容与实际教学的需要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学校年终考核要求我们交纸质手写教案,如果我平常教学借助信息技术,那到头来还是手写教案,怎么办?”以上反映出教师对信息技术想用又怕用的心态,但更多表现为这三个维度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影响呈负相关。

2. 教师信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教师信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影响的可能性及作用大小,我们以教师信念结构的五个维度为自变量,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为因变量,用逐步进入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在分析时,以偏相关系数为指标,只有当偏相关系数达到0.05的显著水平时,才将该自变量列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只有自我效能、数学观、学生观和教学效能先后进入方程(见表3)。其总体决定系数R2为0.413,说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影响的41.3%可以用这四个变量作解释。以教师信念的自我效能、数学观、学生观和教学效能为自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783,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0.336X1-0.132X2+0.167X3+0.215X4(其中X1,X2,X3,X4分别表示自我效能、数学观、学生观和教学效能)。结果显示,教师信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按影响的大小依次为自我效能(-0.336)、数学观(-0.132)、学生观(0.167)和教学效能(0.215)。

表3 教师信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

整合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反映教师信念对“整合”的影响大小, 我们仍做了访谈,访谈结果支持上述观点:8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自我效能和教学效能对“整合”的影响最大。例如有教师表示:“我不懂课件制作,如果自己要使用课件上课,到网上下载即可。”“有些教师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还不是只以电子文稿代替了黑板板书。”有教师干脆直接表示“自己年龄大了,操作不来计算机”。这些言语流露出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缺乏足够的信念,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愿使用信息技术,他们更乐于用“粉笔+黑板+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这一做法在乡镇中学尤为突出。无论是城市中学还是乡镇中学,教师更多地还是认为计算机的使用可以使学生觉得数学更有趣,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四、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教师的信念结构可分为学生观、自我效能、数学观、教学效能和外部诱因五个维度。其中,学生观和教学效能对“整合”的影响呈正相关,其余则呈负相关。相对而言,自我效能和教学效能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影响要大些。尽管教师对“整合”持积极的态度,但是与实际教学行为却存在着矛盾。对这种我们意识到的矛盾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调查表明,很少有教师表示怀疑或认为学校没有提供利用新技术的环境。这也暗含着对教师使用技术的基本能力的培训是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当然,培训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有效地改进教学”,而不是“如何成为计算机的专家”[8]。应该让教师能够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掌握如何有效地利用新技术进行教学,“如何设计使美丽冰冷的学术形态的数学变成动人火热的教育形态的数学, 更好地使学生在人格、思维、智慧层次得以更大的发展”[9]。

第二,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整合的实施。“教师对课程变革的态度很重要,没有对课程变革这项活动的‘专业关切’,教师就不会为课程变革付出额外的努力”[10]。因此,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整合,关键是改变教师的观念,使他们真正掌握整合的内涵。同时还应培养中小学教师形成正确评价整合课好坏的思想观念。评价整合课好坏的标准并不是“使用了多少信息技术”,“开展了多少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在知识范围上有所扩展,是否有了深层次的认知体验,只有具备了以上特征的课才是好的整合课。这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和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师生角色的改变。

第三,改革数学教育的评价方式。数学教育的评价方式也是影响教学方式的一种因素。只是期望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技术是不合理的,除非当技术成为教授、学习及评价的主要部分时,他们看到与先前的教育方式、评价体系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否则,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更不愿意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教学。

第3篇

六年能干什么呢?答案自然很多。我很庆幸,我把自己六年的美好光阴不假思索地送给了武实小,我的母校。

当然忘不了美丽而有个性的校园环境了。它素雅中透着明艳,沉稳中带有活力。那包罗万象而桃红柳绿的博园、雅园、梅园让我们沉醉于自然气息;那宽阔大气,时常上演精彩的天使剧场让我们沉醉于视听盛宴;那简洁素馨又藏书丰富的季子堂让我们沉醉于翰墨书香……一切的一切,都将在我的记忆中封存。

曾几何时,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古代学子的服饰来到操场。爸爸把着我刚会写字的小手,提笔饱蘸浓墨,一笔一划有力地写下一个“善”字。当初我还不理解它的内涵。后来我逐渐明白,这是母校的上善文化,渐渐地它已成为我的生命底色。

我怀揣着向善向上在校园里奔走微笑,在成长的路上体验着,感悟着,蜕变着,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英语舞台剧的完美演绎,读书展示活动的精神大餐,科技竞赛中的崭露头角,绿茵场上的奋力拼搏……过程虽然艰辛,但突破自己、为集体争光的信念决不动摇。这些追求,这些历练,我又怎能忘掉?

忘不了的当然还有可亲可敬的老师们。是他们,带领我们攻克技术难关,绞尽脑汁做课件,在平板创新展示课上赢得了无数掌声和赞许。是他们,为了锻炼我们的体能和意志,在烈日炙烤下带头在操场上奔跑。是他们,和我们一起踢毽子、“砸野鸭”、跳皮筋,高超的游戏技能让我们赞叹不已。是他们,时刻不忘在学习路上为我们加油打气。记得一次测试,我的答卷堪称完美,老师一连画了五颗星作为鼓励……无论是大事小事,开心或委屈,胜利或受挫,都将成为我镌刻在心中的永恒回忆。

哦,忘不了啊,这六年的点点滴滴……

第4篇

   回顾过去一年,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事的大力协助下,工作上取得满意得成果。我的岗位是美术编辑,工作岗位在开发中心,可是我的工作范围并不局限于课件开发中的模版设计等工作,而是涉及到了目前我们学院的所有部门。涉及到展示,展览,印刷,屏幕展示等不同种类。有学院办公室组织举行的各种重大庆典、总结大会、涉外的参展活动的具体形象设计;有教务部门各季招生所需的招生简章、招贴、宣传单页,各类证书卡片、规章制度的编排,打印等;也有技术部负责的学院网站的整体形象规划,设计风格定型,具体设计以及不定期的改版更新工作;也有开发中心目前着手开发的各科课件的模板、栏目、各种题标,以及课件中的演示动画;还有大量的图片扫描处理等。所有的工作看似庞杂,大小轻重不一,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处处展现网络学院的对外形象,所以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大意,稍不细查,就有可能出现失误,直接影响到我们学院的对外整体形象,更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可以说凡是需要突出我们网络学院整体形象的地方,就需要美编参与工作。

   设计工作是痛苦与快乐的炼狱,每当面临重大的设计任务时充满了压力,开始搜集各种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接下来寻找设计灵感,沉思、焦灼,经过痛苦煎熬,终于有了满意的创意时倍感轻松。每当经过艰苦的磨砺,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时,便是工作中最大的快乐!充满了快意。

   当然,工作中的痛苦与快乐首先要求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与立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

   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精通本岗位的专业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有关行业规范,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时刻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

   钢铁纪律预示着非凡的成绩,遵守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以极高的工作热情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很好的理解自己工作,出色的履行了岗位职责,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为本部门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下面是我过去一年来工作回顾:

   l 网络学院网站的改版的设计。

   l XX年工作总结暨第三次校外学习中心工作会议(杭州工作会议)展板设计、会议议程表设计、会议议程材料封面封底设计

   l 网络学院参加陕西省教育厅论坛展板设计

   l 学院的,监考证、巡考证、上机卡的设计

   l 04-05教学年度的理科、外语组的教学课件模板设计、栏目设计、动画设计、标题设计,图片扫描处理。

   l 学校60周年校庆网络学院展区的具体设计规划主要责任人

   l 60周年校庆网络学院展区“教学成果展”展板设计

   l 配合60周年校庆的网络学院楼道橱窗宣传招贴设计

   l 配合60周年校庆的宣传册页增加部分的设计

   l 网络学院XX年招生简章设计、招贴设计、宣传单页设计

   l 网络学院毕业证书范本设计

   l XX年的台历设计

   l 学院网站首页更新设计

   l 相关大量的图片扫描,处理等

   任务大小不一,处理时间长短不同但是,我都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尽最大的努力做得更好。

   过去的一年的整体上是紧张的、忙碌的、充实的,也是充满责任心的一年。展望新的工作年度,希望能够再接再砺,同时也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工作中与同事多沟通,多关心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积极吸收新的观念与设计理念,要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网络教育的前景是美好的,我对我从事的网络教育事业充满自豪与希望!我期待我们网络教育学院明年有更好的发展。

第5篇

阳光是一种美好的物质 。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有阳光的地方就有自信,有阳光的地方就有蓬勃生长的力量。

走进 251 班,感受一年四季充足丰沛的阳光,年轻的心灵,随着季节的嬗变而轻轻弹唱 ……

春天的阳光:催生成功的温床

-----题记

小草给拱破了冬天,用绿色打着生命的旗语。火焰点燃了希望,以红色标示着青春的信念。

走进 251 班,走进另一种人生的境界,我深深的感觉到,阳光无处不在。 “ 阳光像一本书,被春天打开,使所有渴望的目光,次第发芽。 ” 我的诗句,在阳光的锤炼下,变得精致而富有春天的独特气息。

在上《背影》那课时向老师用课件滔滔不绝,神采飞扬的讲解了 + 朱自清父亲的爱自清深,把一节枯燥无味的课插上了美丽的翅膀,他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翩翩飞翔,翅膀上蹦跳着诱人的金色阳光。

我真的被陶醉了。在这里,英语不再是一门枯燥的令人头疼的功课,而是一种艺术,一种足以引起心灵共振和情感升华的艺术。我吃惊的发现, 251 班的独特魅力在于,即使你暂时听不懂,跟不上,你同样会觉得在 251 班听课是多么有滋有味!把每一堂课都上得妙趣横生,上出艺术的美感来,这一点,恐怕全世界全宇宙只有吉首一中能做得到,只有 251 班能做到!

踏着阳光的节奏,我们的心也跟着飞翔起来。我深信,从春天放飞的羽翼,一定能够接触到最辽阔的天空,抵达最高远的境界 ……

夏天的阳光:打造生命的力量

夏天的阳光,渐渐热烈,它传递给人们的,是汹涌澎湃的激情,是打造生命的力量。

在 251 班,从老师到学生,从成熟到童稚,你看不到一丝黯然的神色,你感受不到一丝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颓废、痛苦、浮躁和寂寞的忧伤。他们的脸上,时刻书写着自信的潇洒;他们的身上,总是迸发出无穷无尽的能量。一位诗人曾经慷慨激昂的说: “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 这鲜活有力的诗行,你能够在 251 班人的心里找到最好的注解和诠释!

走进 251 班,我相信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真正的团结。今天是运动会的闭幕式最后的一个项目是全年级接力比赛我看到了 251 班的团结,虽然我们的了全年级第三,每个同学心理好像有些不如意,但是我觉得只要努力了、只要加油了,就是最好的。

走进 251 班,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 “ 永不放弃 ” 。他们依靠着一种激情的鼓舞和信念的支撑,仍在向更大的成功和更美的梦想迫近!永远不要放弃追求,这是全体 251 班人用行动写就的激情宣言!

激情是阳光的本质。激情是 251 班精神的精髓。激情是打造生命的力量。感受 251 班的夏日激情,我倘徉在铺满阳光的黄金海岸!

秋天的阳光:将收获的喜悦照亮

秋天的阳光一望无垠。秋天的阳光是我们辽阔的心情。秋天的阳光,从容展开大地上的全部美丽,为丰硕的收成喝彩,将收获的喜悦照亮。

“ 自古言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 ” 古人的诗句,穿越古老与现代的漫漫时空,抵达所有执着寻梦者的内心。

在秋天, 251 班的阳光格外温情,格外柔和,让人心旷神怡,因为,阳光下铺展着沉甸甸的收获!

一拨一拨的寻梦者,从 251 班的圣地出发,昂然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拨一拨的寻梦者,带着希望而来,带着笑容归去,他们,在 251 班地热土上找到了知识的甘泉,灵魂的皈依,精神的归宿。

我,只是所有 251 班寻梦者中的一员。在 251 班,我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梦想,拥有了自信,坚定了信念。我心中的宣言是--追求卓越人生,寻找最美的梦!

坐在颗粒饱满的秋天,坐在一扇洒满阳光的窗前,我的心,在无限喜悦中再次放飞。因为,感受阳光,就是感受温暖。感受阳光,就是感受力量。有阳光的地方,就有生命的自由翱翔 ……

冬天的阳光:绝望中的希望

季节中的冬天,总是寒冷而残酷的。北方的暴风雪,更是内心一种停不下来的覆盖与挣扎。

从南方之南到北方以北,那年冬天在我的诗歌中永远定格: “ 午夜的坚冰,冥顽不化,如心中最深处的某个角落,一个固执的念头,让风吹!这北方的冬天,梦境比预想的要滑。终于在风中跌倒,灯也熄灭了,我怎么找不到摸索着爬起来的一根藤?从虚无到虚无,雪,一场深渊般的灾难。他们,都被雪埋葬了,消失了,留下我和孤独,原始的恐惧,一朵绝望的火焰 ……”

第6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非常的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2008年教师节,XX市XX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XX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XX,XX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但在今天,它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那位民办教师年尽50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尽30年的教龄,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转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仅靠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他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鞋还是手工做的,没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西安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敬重的老师操着乡音说:“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是我的第一段经历。

2007年,我调入XX特区的中学任教,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的老师们穿的是高档的名牌服装,许多人开着私家车上下班,那个贫困小乡村的民办教师的形象离这里太遥远了。这里的老师,虽比不上高级白领和经理老板那么富有,但却绝对与“清贫”无缘。这是初来深圳时,这里的老师留给我的印象。

在特区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我对特区教师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在生活上,他们也许比内地教师要优越,但在工作劲头和奉献精神上,他们一点也不亚于内地教师,而且他们所追求的,是更科技化、更现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这里,老师们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能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自如地运用电脑平台。在这里,不懂电脑就是落伍的表现。许多老师都参与各种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而思考、研究,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更让我感动的,还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去年,我很幸运地与一个团结拼搏的优秀年级组共同度过了中考前的一年,品尝到了特区毕业班教师的酸甜苦辣。这就是我的第二段难忘的经历。

在我们那个年级组里,每个老师就像是奋力奔跑着的运动员,不到终点永不停歇。在这一年里,许多老师的事迹令人感动:有30多年教龄的林乔良老师因病声音嘶哑,却从未耽误过一节课;詹敏仪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坚持上课;吴伟红老师阑尾炎发作,却拒绝了医院手术治疗的建议,坚持保守治疗……他们都不愿影响紧张的中考复习。余萍老师临危受命,在中考前的最后一学期接手乱班,竟顾不上同样要参加中考的女儿;张中仓老师的女儿体弱多病,他却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陈荣老师放学后自觉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是很晚才回家。还有些借聘教师甚至置决定自己命运的招调考试于不顾,说:“孩子们的中考更重要。”牺牲自己的复习时间,为学生补课……与这样的老师们在一起工作,我的感觉是“辛苦并快乐着”。虽然,我校2007年的中考成绩进步还不够明显,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老师们辛勤的汗水,掩盖不了老师们无私的奉献,这一切,将永远留在经历过那段时光的老师和学生们的记忆里。

从古老的蓝田,到现代的深圳,我感受到了太多的不一样,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一样。贫困中恪守信念的乡村教师,富裕中奋而思进的特区教师,他们的精神同样的高贵。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却要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的老师不会长篇大论,不会慷慨陈词,但他们却如红烛在默默中流淌着生命。“红烛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就是红烛的生命,也是教师神圣而无声的誓言!

第7篇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年教师节,XX市XX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XX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XX,XX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但在今天,它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那位民办教师年尽50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尽30年的教龄,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转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仅靠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他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鞋还是手工做的,没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西安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敬重的老师操着乡音说:“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是我的第一段经历。

2004年,我调入XX特区的中学任教,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的老师们穿的是高档的名牌服装,许多人开着私家车上下班,那个贫困小乡村的民办教师的形象离这里太遥远了。这里的老师,虽比不上高级白领和经理老板那么富有,但却绝对与“清贫”无缘。这是初来深圳时,这里的老师留给我的印象。

在特区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我对特区教师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在生活上,他们也许比内地教师要优越,但在工作劲头和奉献精神上,他们一点也不亚于内地教师,而且他们所追求的,是更科技化、更现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这里,老师们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能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自如地运用电脑平台。在这里,不懂电脑就是落伍的表现。许多老师都参与各种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而思考、研究,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更让我感动的,还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去年,我很幸运地与一个团结拼搏的优秀年级组共同度过了中考前的一年,品尝到了特区毕业班教师的酸甜苦辣。这就是我的第二段难忘的经历。

在我们那个年级组里,每个老师就像是奋力奔跑着的运动员,不到终点永不停歇。在这一年里,许多老师的事迹令人感动:有30多年教龄的林乔良老师因病声音嘶哑,却从未耽误过一节课;詹敏仪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坚持上课;吴伟红老师阑尾炎发作,却拒绝了医院手术治疗的建议,坚持保守治疗……他们都不愿影响紧张的中考复习。余萍老师临危受命,在中考前的最后一学期接手乱班,竟顾不上同样要参加中考的女儿;张中仓老师的女儿体弱多病,他却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陈荣老师放学后自觉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是很晚才回家。还有些借聘教师甚至置决定自己命运的招调考试于不顾,说:“孩子们的中考更重要。”牺牲自己的复习时间,为学生补课……与这样的老师们在一起工作,我的感

觉是“辛苦并快乐着”。虽然,我校2004年的中考成绩进步还不够明显,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老师们辛勤的汗水,掩盖不了老师们无私的奉献,这一切,将永远留在经历过那段时光的老师和学生们的记忆里。

从古老的蓝田,到现代的深圳,我感受到了太多的不一样,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一样。贫困中恪守信念的乡村教师,富裕中奋而思进的特区教师,他们的精神同样的高贵。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却要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的老师不会长篇大论,不会慷慨陈词,但他们却如红烛在默默中流淌着生命。“红烛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就是红烛的生命,也是教师神圣而无声的誓言!

第8篇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年教师节,XX市XX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XX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XX,XX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但在今天,它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那位民办教师年尽50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尽30年的教龄,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转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仅靠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他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鞋还是手工做的,没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西安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敬重的老师操着乡音说:“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是我的第一段经历。

2004年,我调入XX特区的中学任教,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的老师们穿的是高档的名牌服装,许多人开着私家车上下班,那个贫困小乡村的民办教师的形象离这里太遥远了。这里的老师,虽比不上高级白领和经理老板那么富有,但却绝对与“清贫”无缘。这是初来深圳时,这里的老师留给我的印象。

在特区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我对特区教师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在生活上,他们也许比内地教师要优越,但在工作劲头和奉献精神上,他们一点也不亚于内地教师,而且他们所追求的,是更科技化、更现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这里,老师们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能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自如地运用电脑平台。在这里,不懂电脑就是落伍的表现。许多老师都参与各种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而思考、研究,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更让我感动的,还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去年,我很幸运地与一个团结拼搏的优秀年级组共同度过了中考前的一年,品尝到了特区毕业班教师的酸甜苦辣。这就是我的第二段难忘的经历。

在我们那个年级组里,每个老师就像是奋力奔跑着的运动员,不到终点永不停歇。在这一年里,许多老师的事迹令人感动:有30多年教龄的林乔良老师因病声音嘶哑,却从未耽误过一节课;詹敏仪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坚持上课;吴伟红老师阑尾炎发作,却拒绝了医院手术治疗的建议,坚持保守治疗……他们都不愿影响紧张的中考复习。余萍老师临危受命,在中考前的最后一学期接手乱班,竟顾不上同样要参加中考的女儿;张中仓老师的女儿体弱多病,他却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陈荣老师放学后自觉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是很晚才回家。还有些借聘教师甚至置决定自己命运的招调考试于不顾,说:“孩子们的中考更重要。”牺牲自己的复习时间,为学生补课……与这样的老师们在一起工作,我的感觉是“辛苦并快乐着”。虽然,我校2004年的中考成绩进步还不够明显,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老师们辛勤的汗水,掩盖不了老师们无私的奉献,这一切,将永远留在经历过那段时光的老师和学生们的记忆里。

从古老的蓝田,到现代的深圳,我感受到了太多的不一样,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一样。贫困中恪守信念的乡村教师,富裕中奋而思进的特区教师,他们的精神同样的高贵。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却要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的老师不会长篇大论,不会慷慨陈词,但他们却如红烛在默默中流淌着生命。“红烛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就是红烛的生命,也是教师神圣而无声的誓言!

第9篇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xx年教师节,西安市未央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蓝田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蓝田,西安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事: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鞋还是手工做的,没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西安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敬重的老师操着乡音说:“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是我的第一段经历。

20xx年,我调入深圳特区的中学任教,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的老师们穿的是高档的名牌服装,许多人开着私家车上下班,那个贫困小乡村的民办教师的形象离这里太遥远了。这里的老师,虽比不上高级白领和经理老板那么富有,但却绝对与“清贫”无缘。这是初来深圳时,这里的老师留给我的印象。

在特区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我对特区教师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在生活上,他们也许比内地教师要优越,但在工作劲头和奉献精神上,他们一点也不亚于内地教师,而且他们所追求的,是更科技化、更现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这里,老师们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能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自如地运用电脑平台。在这里,不懂电脑就是落伍的表现。许多老师都参与各种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而思考、研究,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更让我感动的,还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去年,我很幸运地与一个团结拼搏的优秀年级组共同度过了中考前的一年,品尝到了特区毕业班教师的酸甜苦辣。这就是我的第二段难忘的经历。

在我们那个年级组里,每个老师就像是奋力奔跑着的运动员,不到终点永不停歇。在这一年里,许多老师的事迹令人感动:有30多年教龄的林乔良老师因病声音嘶哑,却从未耽误过一节课;詹敏仪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坚持上课;吴伟红老师阑尾炎发作,却拒绝了医院手术治疗的建议,坚持保守治疗……他们都不愿影响紧张的中考复习。余萍老师临危受命,在中考前的最后一学期接手乱班,竟顾不上同样要参加中考的女儿;张中仓老师的女儿体弱多病,他却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陈荣老师放学后自觉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是很晚才回家。还有些借聘教师甚至置决定自己命运的招调考试于不顾,说:“孩子们的中考更重要。”牺牲自己的复习时间,为学生补课……与这样的老师们在一起工作,我的感觉是“辛苦并快乐着”。虽然,我校20xx年的中考成绩进步还不够明显,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老师们辛勤的汗水,掩盖不了老师们无私的奉献,这一切,将永远留在经历过那段时光的老师和学生们的记忆里。

从古老的蓝田,到现代的深圳,我感受到了太多的不一样,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一样。贫困中恪守信念的乡村教师,富裕中奋而思进的特区教师,他们的精神同样的高贵。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却要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的老师不会长篇大论,不会慷慨陈词,但他们却如红烛在默默中流淌着生命。“红烛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就是红烛的生命,也是教师神圣而无声的誓言!

第10篇

您好!首先衷心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这份材料,并祝愿贵单位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极富耐心和责任心的师范大学生。开朗的性格使我充满活力,而且从容自信的面对学习、工作与生活。本人具有爱心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勇于超越自我是我的人生信条,具有远大的目标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能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是我的人生追求。

XX师范大学是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而历史系又是国家文科研究基地,基础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我为能在这里学习感到十分骄傲,并且在各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充实与提高。

在大学四年中,我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学好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基础上,博览群书,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在课余时间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不断地增加新知识,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不仅如此,我还努力学习外语和计算机,顺利通过了外语国家四级,初步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大学四年中,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学生会组办各种文艺节目,培养了一定的组织与社交能力。我积极参加校里举行的足球赛、排球赛等各种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外,我还参加了系实践部组办的社会实践活动,到各中小学去讲课。

在寒暑假期间,到母校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了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这些活动提高了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展了他的知识面。特别在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在课堂教学上,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历史课听起来更加生动、活泼,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积极与学生沟通,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这期间我初尝了当教师的酸甜苦辣,这使自己更加坚定了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信念。

我清楚的知道当一名合格教师并不简单,但我相信,凭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与挑战自我的勇气,加之贵校提供给的机会,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希望贵校能给我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一定会不负您的重托!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这封求职信,诚祝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园;多媒体技术;幼儿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以动态的独特形式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现代教育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二条中说道,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生动化,即把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集视、听于一体,集游戏、学习于一体,有着人机交互等诸多优势。

一、激发幼儿兴趣,改善教学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升幼儿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多媒体技术将枯燥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幼儿喜欢的动画形式,声情并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更好地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要求,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如中班歌唱活动“八只小狗抬花轿”,幼儿边欣赏歌曲,边观看与歌词相匹配的动画,似乎真的到了动画世界里一样,幼儿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时不时地还露出一点点微笑。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幼儿记忆歌曲,其效果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国外的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方式获得的知识只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记忆是25%,同时运用视觉和听觉可以接受65%,可见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视听手段,发挥声光设备的作用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同时,在多媒体技术中,幼儿能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有良好的互动。如中班学唱歌曲《秋天》,幼儿在屏幕上自由操作,给歌词配对,如果配对正确,就会有掌声,如果配对错误,课件则会自己发出感叹的声音:“小朋友,那不是我的家,请你再想想吧!”电脑产生的反馈信息让幼儿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幼儿在这种鼓励式的氛围中有了自信心及强烈的学习欲望。又如:音乐活动“下蛋喽”,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绘画很多张图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而巧妙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后,在唤起幼儿高涨学习情绪的同时,也能使其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认知心理得到发展和提高。很快,幼儿就能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准确唱出歌曲,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将抽象的定义变得形象直观,降低难度

在幼儿园教材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幼儿理解、掌握,但是处于4~6岁的幼儿,抽象思维尚未完善,很多知识单凭教师的讲解和挂图示范,幼儿很难理解和掌握。此时需要教师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以幼儿喜爱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幼儿,促使幼儿带着兴趣去理解,去探索,去接受。比如:教学活动“蚕宝宝”,需要幼儿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笔者把它做成了生动有趣的动画,让幼儿清楚地看到蚕从幼卵里孵化出来,慢慢成长,经历了几次蜕皮,然后结茧变成蛾。再结合教师的讲解,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觉枯燥,从而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一个促进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学活动中,数字对于幼儿来说本来就是个枯燥的概念,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让枯燥的数字变得活跃生动起来,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完成2+2的数学题时,先通过电脑演示两个大苹果,然后再放两个大苹果,并给予苹果一定的表情和声音,幼儿就会对电脑上的苹果宝宝非常感兴趣,从而很快就能接受2+2=4的事实,大大降低了课程本身的难度。

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教学转变成创造性教学,培养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多媒体课件是一个新兴产物,教师必须有学习再学习的信念,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翻阅相关书籍,不断探索和学习,掌握新的现代教学技术,扩大自己的学习资源和空间。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一件繁琐的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学会制作。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通过自学、培训班、集体学习等方式,先从简单的ppt制作开始学习,再学习较难的flash课件、CAI课件等,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让自己掌握这一项基本技能。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点要点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一名课件制作者,在平时的制作中,笔者就十分注意课件的制作一定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联系,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考虑到本班幼儿的特点。课件内容要适时适量,内容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画面不宜太华丽,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即可,要正确认识课件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立足于提高教育质量,体现出多媒体课程的绝对优势,稳步提升教学质量。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德育课;成功;成功学理念;应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的社会转型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德育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它承担特殊的育人功能。德育课教学必须为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等劳动者和中级技术人才而努力。为此,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面对职业学校生源素质走向滑坡等严峻问题,如何开辟一条教学捷径,展现德育课的特殊魅力,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应用成功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探讨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下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借鉴渗透这种教育理念,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见解与体会。

众所周知,成功学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的是塑造成功人格为核心,把增强自信心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体验成功感觉作为中级目标,坚定成功信念,塑造成功人格为最终标志,,通过进行成功语句和形体训练强化自信心,输入成功信息坚定成功信念,在活动中渗透成功意识体验成功感觉,是行为者以成功心理为依托,以顽强品质为依靠,以坚定信念为支撑,最终塑造成功人格。陈安之,当今国际上继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也是世界华人中唯一一位国际级励志成功学大师。他被尊称为:“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他说:“一个人要成功,一定要研究方法;要想长远地赢得成功,一定要立德、崇德!”

分析中职生的现状,他们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在过去的经历中,他们的自尊心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他们对学校的教师甚至产生冷漠态度.对自己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他们在心理上的主旋律是好的,但又有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杂音”:敏感、自卑、狭隘等不良心理特征。只有紧紧抓住新时期职专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把成功学理念渗透到德育课教学中,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点燃中职生自尊心的火种,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拥有阳光心态。

正如前面提到的,成功学理念把增强自信心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而剖析职专生心理,当务之急也是克服自卑,找回自信。所以,在德育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成功学理念,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体验成功,从而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顺利走向人生的辉煌。如何做呢?

首先,要“良言”妙用。“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深信这一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选择性用“良言”去抚慰、激励、温暖学生。一句鼓励的话,一束温和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悄悄地拉近我和学生间的距离。我经常用“回答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聪明”、“你一定可以的”、“没关系,下次你会成功的”等成功语句鼓励他们,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呼喊成功口号“我行,你也行”,做成功体操进行语言和形体训练,通过这种语言艺术和成功学理念的渗透,职专生暗淡的心灵逐渐被照亮了,自尊心的火种点燃了,找回了久违的自信。他们的学习、生活态度改变了,我的教学渐进佳境。

其次,开启学生的心智,让他们拥有阳光心态。德育课有着丰富的教育素材。例如,《心理健康》课程本身就是帮助学生自我了解,学会调节,控制情绪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又很好地渗透成功学理念,那将是教学的一大突破与完美。例如,在讲到《心理健康》第一单元第1课〈用心看着自己〉这节课时,我用了美国从事个性分析专家罗伯特接待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而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流浪汉,通过引他去见能使他东山再起的人―“镜子里的自己,”使流浪汉彻底觉悟,最后成为芝加哥的富翁的例子,让学生领悟人最大的天敌是自己,要勇敢地面对自己,成功也许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又如讲到该课程第一单元第2课“做自己的冠军”我补充了这样一个例子:华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纲索表演者,在一次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他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对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走钢索这件事的本身,从不考虑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华伦达的事例,告诉一个道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卷云舒”的阳光心态最重要。成功不是跟人比较,而是做成功的自己。接着,我让学生自我训练写出“最好的自己”在全班交流。通过种种的心理暗示,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拥有阳光心态。

二、“多渠道、多方式”强化中职生的成功意识。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搭建成功的平台。

一直以来,我们德育课教学的一个误区,以教师说教为主,学生参与机会甚少。更不用说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权利了。而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成功学理念,就是向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挑战,推进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搭建成功的平台。无疑也是强化成功意识的方法之一。

在每节课我都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学生走上讲台,“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如,在讲《哲学基础知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时,我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收集有关危害人类环境问题的材料并思考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些问题。让学生有所准备,又留下悬念。讲课时,我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镜头:黄河源头的断流、北京的沙尘暴,工业的污水大量流进淮河,小鸟在被砍伐后的树桩上筑巢等。接着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列举危害人类的十大环境问题并要求他们思考:“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环境问题造成的原因?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由于学生课前有所了解,加上课堂课件的感观认识,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纷纷走上讲台发表见解,畅所欲言。当同学们得出因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于人类破坏,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森林锐减、酸雨蔓延、大气、水体、海洋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人类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严重惩罚……我们的教学情境很快进入了。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中,看到自己的成功。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发言之踊跃超出我的意料。据我对一个班级的统计,全班46人,一学期到讲台发言次数超过20次有7人,在10―20次的有22人,5-10次的有12人,5次以下的只有5人。也就是说,学生非常珍惜我给他们创造的成功机会。

(二)、课堂与社会的接轨――成功求职的训练。

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就业、创业意识,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为此,除了充分利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德育课程,还结合校本教材《成功求职训练》进行授课,目的在于多角度输入成功信息,坚定成功信念,强化成功意识。

如,在讲到择业与求职时,除了分析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介绍择业与求职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然后再发展”的新观念,重点对学生进行成功求职训练。我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撰写个人简历。告诉他们一份成功的个人简历是开启事业之门的钥匙,撰写个人简历要展示个性魅力,文凭和证书是一方面,品德和才干也是重要方面。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出一份好的个人简历必须在成绩、能力、技能、嘉奖、职业生涯等方面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接下来,我们还进行模拟招聘会,共同把握面试的技巧:如面试的准备工作、心态、情绪控制、语气、语调等。为学生勇敢叩响职业之门,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共同体会“快船迟开先到岸,笨鸟先飞早入林”的真缔。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中体验的成功感觉,还须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饯行。为此,我设计了多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丰富情感。如为了了解当前职专生的就业趋势,我让学生到个体、私营、外企、国企、行政事业等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同时邀请优秀毕业生作报告,消除学生在所有制性质与择业观、创业观方面的错误认识,为学生择业、顺利就业做了心理上的准备。很大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际工作能力、适应能力。

(三)、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展示自信的舞台。

职专生身上有着闪光的一面,他们跟所有的青年学生一样,也有自己的才华与追求。德育课教学有许多可以开展活动的课题,把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仅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而且也是德育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锻炼学生自信心的需要。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提升能力。这也是“多渠道、多方式”强化成功意识的有效途经。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所以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展课外活动,锻炼职专生的能力。如幼教专业举行礼仪形体训练小组,把求职的训练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既发挥她们的特长,又学有所用。根据各专业的共同特点,开展如职业理想演讲、主题竞赛活动、热点话题讨论及辩驳赛、班级周刊、德育小论文竞赛等活动,都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活学活用的好方法。特别是德育小论文的撰写,人人都可以参与,教师进行适当的分级评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如《维权――永不褪色的防弹衣》、《动感e族――职专生手机小议》、《选择小议》、《虚掩着的门》等出自职专生撰写的德育小论文,处处透露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以及独到的见解之处,简直让人难于置信是职专生的杰作。当他们的德育小论文等作品在省、市各类德育课竞赛活动中获奖时,我们可以体会他们由衷的喜悦与成就感。我们更加坚信他们是好样的。

事实证明,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发展了职专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他们各种能力,而且最大限度地树立了职专生的自信心,更坚定了成功信念。

三、成功学理念在德育课教学中应用所带来的惊喜与挑战。

成功学理念在德育课教学中应用,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了许多的惊喜。我的学生在德育课中能最大限度地体验成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把握成长的每一次机会,展现中职生最良好的心态:我是好样的!在学生遇到难题时,觉得困惑时,在面临人生较大转折时,我能帮他们一把,让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告别自卑,走向成功。同时,作为教师,我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结构,调整教学心态,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实际的教学中,我的知识水平,驾驭教学的能力,思想道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升华。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喜欢学习,乐于探讨,勤于思考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当然,成功学理念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与应用,是具体的,复杂的,它要求教师要有熟悉驾驭课堂的局势的能力,也要有丰富的知识,崇高的思想品质等。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借鉴。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指导思想,有意识地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成功学理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在这种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教学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王霁、肖和平主编:《哲学基础知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安之主编:《成功学》

[3]詹万生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边玉芳主编:《心理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