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柳永原名

柳永原名

时间:2023-05-30 10:06:29

第1篇

柳永(约984年到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柳永:一意孤行误终身

且说宋朝初年的柳永,弹得一手好琵琶,谱写得一手好词曲,而且是专力写词的第一人,正应了张爱玲“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小小年纪就走红。特别是柳永描写城市繁荣景象和市民生活风尚的《望海潮》,最为有名,甚至直达中央。也算个流行歌曲追星族的宋仁宗,一问身边人,柳永根红苗正,父亲柳宜,宋太宗时期官至副部级;五个叔叔全都官至厅局级以上。柳永和哥哥柳三复、柳三接三人,都以写流行歌曲著名,被文化圈中称其为“柳氏三绝”;两个哥哥都已通过公务员考试做了官。最高领导对小名三变的柳永顿生好感,甚至说要好好培养,以后当个文化部长不成问题。

按说,柳永专写颂歌,弘扬主旋律,肯定在官场前途无量。可他却又写词作曲,虽不像现在官养的词作家,整天喊发表一曲仅仅得到十余元稿费,其实润笔颇丰。很多女歌手因唱他的原创歌曲而红透半边天,自然把柳永当做恩人。当时,圈子里流传“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在娱乐圈内,柳永成为少女们的梦中情人,这自然受到最高领导的冷落。柳永年轻气盛,竟然不以为意,不仅没有写检讨书,且丝毫不改。

如果柳永决定在音乐人这条路上发展,也就罢了。然而。他对自己的个性、特长没有清醒认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且对自身职业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就如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一窝蜂地考公务员。想必柳永认为自己是高干子弟,自然也应当官。想不到,他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竟然落榜了。一向自负的柳永,遭受这次打击却钻了牛角尖,满腹牢骚,并且明目张胆落墨成一首《鹤冲天》的歌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年轻气盛牢骚之言,居然交给女歌手唱,传到了皇帝耳朵中,自此埋下了祸根。三年后,柳永再次参加公务员考试,虽说笔试顺利过关,可初选名单送到宋仁宗手里,柳永的名字被朱笔一下子抹掉了。最高领导指示:“何须浮名,且去填词!”

按说皇帝的金口玉言,在那没有报纸、电视、互联网的年代,无疑是个天大金牌广告。柳永继续写词作曲,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他一度以“奉旨填词”自诩,圈子里也迅速传开了“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大名,白花花的银子等润笔费源源而来,名声大振。

然而,柳永因没有考上公务员甚至郁闷至极,索性破罐破摔,玩起“潜规则”,吃花酒,明铺暗盖,颠鸾倒凤。可怕的是,不知为何被狗仔队抓住了,于是绯闻满天飞。以至于传统士大夫,唯恐躲之不及,纷纷和这个另类划清界限,甚至都没有人敢给他做传――“宁立千人碑,不做柳永传”。

虽说走红娱乐圈,可柳永依然执迷不悟,没有放弃当公务员的梦想,又先后两次参加考试。中榜时已经47岁,是个小老头了。好在当时考公务员没有年龄限制。后来,他被外放到东南一带做地方官,但一直都是任科级副职或部门负责人,职级不高,苦闷的心情,可想而知,有一个最高领导身边的秘书,可怜柳永“久困选调”,乘龙颜大悦时,让柳永做应制词《醉蓬莱》献上。不料,对柳永成见很深的一把手,刚看开头就心结芥蒂,再看到后面“宸游凤辇何处”一句,与中央对真宗评价精神不合,则面露愠容;再往后看到“太液波翻”,便龙颜大怒:“为什么不说波澄呢?”随即便把柳永所献之词掷到了地上。本想讨好最高首长,不料没有领会最高指示,表错了情,说错了话。犯了政治错误,被列为“三种人”,自然不会再被提拔重用了。

仕途坎坷的柳永,居元定处,四海漂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道尽了沧桑。心情颓唐,自然短命,“死之日,家无余财”,甚至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还是那些看重柳永的歌妓,凑钱安葬了这个一代词人。

自宋以后,人们普遍误以为,是宋仁宗扼杀了一个天才词人柳永。岂不知,是柳永对自身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定位,不能通达图变,得罪了最高领导,还一意孤行,偏偏要挤上考公务员这条独木桥,并一条道走到黑,才耽误了终身,这不能不说是他个人的悲剧。

第3篇

关键词:柳永词;阳刚之美;具体显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21

一、刚柔相济,彰显大家本色

姚鼐认为,天下“至文”应是“统二气(阴阳)之会而弗偏”的。然而,由于种种条件,事实上姚鼐所谓的“至文”很少出现,偏胜总是难免。但任何一个具有成熟风格的作家,绝不会偏执一端,或以阳刚济阴柔,或以阴柔济阳刚,使其风格日臻成熟: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大家无不如此。柳永作为本宋词坛的巨手,自然也不会例外。

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创作个性的词人。谈及柳永,人们大多关注他的婉约词作,而且柳永对于婉约词的贡献也向来为人所称道,连被称为“婉约词宗”的秦观,也曾被苏轼讥其“学柳七作词”,足见其影响之深远。不容质疑,柳词中富于阴柔之美的词作确属婉约词中的极品,然精心研读便不难发现:柳永词中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柳词中的阳刚之美亦别有风味,这种阳刚之美,如掣电流虹,显现着无法阻挡的艺术魅力。

二、柳词中阳刚之美内涵的界定

阳刚之美之于柳词,既有其一般的表现,又有其特殊的内涵。纵观柳词,不难发现,柳永已创作出许多富于阳刚之美的豪放词作,而且柳词在意象和意境方面,与前人相比,已有恢弘之气,富有阳刚之美的内蕴。这是柳词阳刚之美的一般性。而柳词中所展现的本色真诚,则是柳词阳刚之美的特殊性。

三、柳永词阳刚之美的具体显现

1. 柳永词阳刚之美的一般性

(1)创作豪放词,显阳刚之美

柳词给人印象较深的多是他的妓情词,殊不知,柳永不仅为词创制了长调、开拓了题材、丰富了技法,并且以“纵横奇逸之笔,慷慨豪迈之气”创作了风格多样的词作,显示了阳刚之美的内蕴。这类词如《望海潮》(东南形胜)、《鹤冲天》(黄金榜上)、《满江红》(骤雨初歇)、《双声子》(晚天萧索)等,俱堪称俊逸豪放之作,这些词作舒展、大气,涵养天地,极富阳刚之美。郑文焯在《大鹤山人词论》中曾指出:“屯田北宋专家,……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郑文焯的话,告诉我们,柳永确有阳刚之作。其中的《望海潮》大开大合,直起直落,“铺叙展衍,备足无馀,形容盛明,千载如同当日”,将“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这在当时都是无出其右的。词中“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等壮景,亦非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敲铁绰板引吭高歌不可。柳永的《望海潮》在景色之壮美、声调之激越、气势之豪雄等方面,较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毫不逊色。而柳永作此词时,苏轼还未出生。《双声子》(晚天萧索)更是尽显阳刚之美: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该词为咏史怀古之作,上片写眼前景物,叹世事沧桑:当年夫差统治下的繁华姑苏已成一片荒丘,只有麋鹿的叫声出没其间,面对历史遗迹,自然不胜感慨。下片追忆历史词中纵论古人得失,感情豪迈,格调高远。其中“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的气势,“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的阔大气象,尤显阳刚之美。苏轼的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也受到柳永“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的启迪。在布局谋篇和写景抒情上,也可见二词相似之处。由此可见,苏轼讥其徒“学柳七作词”是不想学习柳永的阴柔之作,对于显示了阳刚之美的词作,他还是欣然接受了。

(2)意象阔大,显阳刚之美

前人论词,皆认为柳永的词作只是他“依红偎翠”的浪荡生活的记录,故其词的意象和意境都有一股凄迷的色调。但如果客观公允地评价柳词,便可发现,柳词中已有许多阔大、高远的意象,词境也注入了一股刚猛之气。

“唐五代的温、韦、冯及宋初宴、欧诸贤,其词所笼罩的是广漠的伤春情绪。主人公多是纤弱的美女、失意的文人,活动的背景是庭院、芳径、浅池、细柳、残花、败絮之类,狭小的环境、细腻的感情、脆弱的性格、敏感的神经、短小的篇幅、幽深的意境,没有线性的事件,只是捕捉θ松的瞬间感受。”柳词虽然也继承了这些特点,但相比之下,无论在意象的选择上,还是意境的生发上,柳词都显示了一股浑厚的气势,极富阳刚之美。

柳词在意象的选择上,虽有纤细、柔弱等特点,但已出现了阔大之景,如:“怒涛”“江枫”“天际”“皓月”“云涛”“烟浪”“骤雨”“千里烟波”“万里楚天”等,这些阔大之景,已有“大美”和“壮美”的气势;词中的主人公也多为男人,即使是女人也是敢于追求、大胆泼辣的女性(《定风波・自春来》);活动的环境也由内而外;情感的表达也不是一味地伤感,而是注入了真诚与执着。

以《雨霖铃》为例。《雨霖铃》透过这位男子的视角,使我们看到的景物不再是残红落花、飞絮败草,而是高树鸣蝉、乍停骤雨、千里烟波、万里楚天,即使是柳树月亮,也不再是花园中的弱柳、闺中之月,而是旷野之柳、异乡之月;其情思也不再是闺房女子的相思惜春,而是游子的浪萍难驻和仕宦之忧。

(3)意境高远,显阳刚之美

柳永词中因为选择了具有阔大、壮美的意象,词境也随之注入一股刚猛之气。柳永写羁愁离情,不是庭院深深的小景,而是登高临远、极目所望的阔大之景。词人将这些阔大之景融入自己的情感,以遒劲的笔力,写出了苍茫雄浑的境界,词境也因为这些阔大之景而更加开阔。

苏轼虽对柳永有轻视之意,但对他《八声甘州》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句却评价道:“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唐诗最有特色的盛唐诗歌,而盛唐诗歌是以气象取胜的。所谓“唐人高处”,其实就是壮美的气象。而《八声甘州》中高远之景、高远之意境,和“唐人高处”是没有二致的。

不难发现,柳永词的意象和意境不是如《周易・乾卦》中所言的那种“纯阳至刚”的恢弘,但在阴柔的外在形式下,其中仍有一股阳刚之气在蠢蠢欲动,那是更为深沉的潜在力量,这种潜在力量便是内容上的阳刚之美。如《雪梅香》:“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戚氏》:“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时登山”,《曲玉管》:“陇首云飞,江边云断……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等,这些表面富于阴柔之美的词句,气象本身就极富阔大气势,包孕着一种生命的律动,形成了柳词异于前人的高大博远的境界。这种生命律动之美,正是阳刚之美。

2. 永词阳刚之美的特殊性:本色真诚,显阳刚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雅卑俗”几乎成为一个常识,“俗”一直处于被排斥的地位。词这个文学体裁,虽说“俗”是它的“胎记”,但一些文人士大夫仍不敢以俗词示人。只有柳永,毫无顾及地创作了大量的俗词,也因此把自己的仕途给葬送了。“雅”即是古的、正的、中和的,也就是说“雅”的始终不能突破古、正的条条框框,人们不能说自己真心想说的话,不能抒发自己心灵深处的真感情。相反,在“俗”那里,却不存在这样一些正统的条条框框,人们可以发乎情,而止乎情之不能不止,所以,“俗”常常和“真”联系在一起。而柳词的“俗”就是柳永“真”的最好体现。

柳永可以毫不理会外在世界的束缚,按照自己本来的意愿行事,说明他是一个本色真诚的人。“柳永与一般的词人不同,他不是拿词这种形式去表现什么,而是自身就生活在词的世界里,是以生命填词。”柳永以“真人真声”示人。他以意逆志,任性做人,任性填词,明知不可而为之,这种由真诚所致的顽强、不屈的精神,正是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人类道德精神力量的一种,这种力量喷薄激烈,贯穿柳永的一生,反映在词作中,则显示了柳词阳刚之美的一层特殊的内涵。

柳永现存词213首,情词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情词中有146首是歌咏歌妓的。在中国封建社会,没有独立的人格,宋代时仍是鄙视。士吏不愿娶娼为妇,认为有辱门庭。可柳永与世俗观念相反,他不愿把当贱民看,认为她们外貌美丽,本质纯洁。《红楼梦》中贾宝玉称那些丫头是水做的骨头,柳永与贾宝玉对待女子的态度是没有二致的。所不同的是,柳永赞美的比贾宝玉赞美的婢女地位更低贱。可见,柳永真是真诚之至。封建官吏可以三妻四妾,闲暇时还可以“偷香窃玉”,对他们来说,“香”和“玉”只是他们玩弄的对象,根本谈不上真诚。只有柳永,毫不掩饰与的亲密关系:“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他将笔端伸向她们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苦闷和哀怨,关心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暗心伤”《少年游》;表现她们大胆泼辣、主动的爱情追求,如《定风波》(自春来);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和她们在长期接触和具有共同文艺旨趣基础上所建立的真正爱恋:“待做真个宅院,方信有始终(《集贤宾》)。”他从心底爱恋着这些歌妓,而表现这种感情最深刻、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便是《忆帝京》:“也拟待,却回征。又争奈,已成千行。万里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对歌妓的真诚、真情、深情,与玩弄歌妓的王孙公子的薄情、负情,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柳永完全以真诚、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歌妓,丝毫没有轻视玩弄之意。

温庭筠也写歌妓,但他笔下的歌妓不过是失意文人的化身,并不是要真正表现的对象。而韦庄词根本是以男性为主,以写自己为主。柳永和温、韦相比,明显不同:柳永因与歌妓的爱情断送了自己功名,他把自己整个生命倾注在爱情中,为爱情忍受着上层社会的歧视,为爱情不得不做“白衣卿相”。这种不改初衷的真诚尽显风流!为何柳永的“真诚”被人骂为“浪荡子弟”“薄于操行”呢?不解!其实,封建官吏、士大夫混迹青楼的着实不少:周邦彦与李师师的香情艳事,人所共知;欧阳修、宴殊、苏轼等大词人是否出入妓馆我们且不追究,但其家中蓄妓娱乐却是百口莫辩的事实;徽宗皇帝也曾微服夜行,嫖名妓李师师。因为皇帝和官员是至高无上的,有谁敢说一个不字,干了丑事,而头上却闪耀着圣洁的光环,真是笑死人!

由此可见,有狎妓经历的文人比比皆是,为何人们惟独要苛责于柳永呢?笔者认为这只能归功于他的真诚。这份傲视世人的真诚,如喷薄的火山,气势浩荡,游走于柳永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流淌在每一首词作中――本色真诚,尽显刚之美!

四、柳永词显现阳刚之美的原因

柳永词呈现阳刚之美既有个人和社会的原因,也是词体发展的需要,这三个因素互相交融、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构成柳词呈现阳刚之美的原因。

1. 个人原因。柳永狂放不羁、真诚率直的个性,是柳词呈现阳刚之美的直接原因。一个作家的个性、人格上的某些东西,必然能从其作品中找到印记。所谓“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柳永出身于仕宦之家,从小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加上落第的打击,柳永渐渐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进而与之相背离,形成了自己狂放不羁、洒脱豪迈的个性。《艺苑雌黄》中记载:

柳三变,字景庄,一名永,字蓍卿,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得志。日与擐子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

所谓“无复检约”,是指柳永强烈要求摆脱传统意识和封建到的观念的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精神享乐,是柳永狂放不羁性格的写照。狂放不羁的个性融入到词作中,便形成了柳词阳刚之美的风格。

2. 社会原因。一定时期的审美思潮影响下的社会审美心理对柳永词前后的反映,是柳词呈现阳刚之美的重要原因。有这样一则故事:

(柳三变词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三变闻之,作宫词号《醉蓬莱》,因内官达后宫,且求其助。仁宗闻而觉之,自是不复歌其词矣。

――陈师道《后山诗话》

这则材料中蕴涵着审美心理演变时的规律。仁宗对柳词由“颇好之”到“不复歌”这一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变化,审美评价和去取标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作为一个流行歌曲的欣赏者,仁宗和他的子民同样为通俗的柳词所倾倒,但作为统治者,他又不能纡尊降贵,将九五之尊的封建皇帝等同于微贱的市民的水准。出于维护最高统治者尊严的考虑,仁宗对柳词只能忍痛割爱。仁宗对柳词前后态度变化截然不同,是因为他与市民所持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审美评判标准。

但柳永岂是一个随便任人抛弃的人?不是!柳永一旦受到抛弃,其叛逆、狂放不羁的性格便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社会的原因促进了柳永狂放性格的形成,更是柳词呈现阳刚之美的重要原因。

3. 词体本身发展的需要。词,起源于民间,无论是意象还是意境,都呈F出凄迷的色调,“靡靡之音”充塞了整个词坛,极少例外。经唐、五代、宋初的发展,词体不断积蓄自己的潜力,准备有一天蓄势待发。柳永恰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具备承担这个任务的潜能,加之社会的原因,词到了柳永手里,已有了铿锵之意。虽然并没有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但他毕竟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取得了惊人的收获。他勇敢地承担创意、创调、创法的任务,为词的向上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换言之,如果哪个时代没有柳永这号人物,这种局面也会发生。也就是说,柳词呈现阳刚之美是词体发展的需要,也是词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柳永词这个艺术园囿里,既有动人春思的昌条冶叶,又有拔地倚天的奇峰怪石。柔美的佳作固是本色之调,刚美的妙品也应视为生花妙笔。我们应该肯定柳词世界中展现的阳刚之美。

参考文献:

[1] 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张松如.中国诗歌美学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第4篇

关键词: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

一、永州市旅游资源状况

(一)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州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

(三)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主题的物化

文化主题的物化,即将旅游文化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载体体现出来。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获得一种经历,而绝不是研究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题的物化。永州市要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就必须注意文化主题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不容乐观,以柳文化和舜文化为例:关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点就是柳子庙,而闻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现在大都难觅踪迹;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与舜文化有关。

(二)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变万化,若旅游文化仅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础,最终只会被旅游者所遗弃。作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汲取新的营养,拓展其内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还停留在柳宗元时代;舜文化的开发,其目标顾客主要是拜祖、寻根的旅游者;女书文化正在进一步被遗忘……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还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旅游者对其敬而远之。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在我国时有发生:建设性破坏,景区超载开发、错位开发、索道建设等,屡见不鲜;保护性破坏,以保护为名,却使得景区失去原真性、整体性;管理性破坏,由于旅游区管理不善,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目前,虽然永州市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开发性破坏,但由于开发不当,导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发生。因此,永州市在开发旅游文化时,应该以此为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的对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顾“柳文化”。开发舜文化,应注重“德”、“教化”,将与舜文化相关的载体联合起来,即以“舜文化”为主题,将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结合起来,以九嶷山风景区为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开发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复当年风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纵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并将柳子庙作为凭吊柳宗元的场所,将柳宗元当年的游览线路贯穿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其次,纵向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可纵向开发,将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时间为纽带,一一展现出来,突出其历史的厚重性,把永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二)科学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将其内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如瑶文化,可突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开发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让游客和瑶族人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机会。此外,可通过题材和立意(突出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形态设计(张扬其个性特征,设计不同人物形象)、材质(通过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开发独特的旅游工艺品)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瑶族人民的风貌。

(三)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原生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首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以时光倒流的方式让游客欣赏永州的历史文化;其次,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体验舜帝的耕作方式、学习怀素芭蕉练字、模仿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参加瑶族的节庆活动、认识女书等等,通过种种途径,让游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将游、娱、乐和旅游文化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四)加强宣传促销,塑造旅游形象

首先,科学、统一规划旅游文化资源,将永州市的旅游文化资源通过某种联系贯穿起来,凝结在一起,从而改变旅游资源零散、不集中的弊端;其次,将“舜文化”和“柳文化”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利用图片、影视,塑造其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改变过去落后的旧面貌;最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优美、干净、卫生的旅游环境,展示永州市的良好面貌。

参考文献

[1]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秦方,浅析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J],知识经济,2008(5):164-165

第5篇

关键词:永州市 旅游文化 开发 

一、永州市旅游资源状况 

 

(一)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州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 

(三)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主题的物化 

文化主题的物化,即将旅游文化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载体体现出来。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获得一种经历,而绝不是研究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题的物化。永州市要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就必须注意文化主题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不容乐观,以柳文化和舜文化为例:关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点就是柳子庙,而闻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现在大都难觅踪迹;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与舜文化有关。 

(二)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变万化,若旅游文化仅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础,最终只会被旅游者所遗弃。作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汲取新的营养,拓展其内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还停留在柳宗元时代;舜文化的开发,其目标顾客主要是拜祖、寻根的旅游者;女书文化正在进一步被遗忘……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还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旅游者对其敬而远之。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在我国时有发生:建设性破坏,景区超载开发、错位开发、索道建设等,屡见不鲜;保护性破坏,以保护为名,却使得景区失去原真性、整体性;管理性破坏,由于旅游区管理不善,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目前,虽然永州市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开发性破坏,但由于开发不当,导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发生。因此,永州市在开发旅游文化时,应该以此为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的对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顾“柳文化”。开发舜文化,应注重“德”、“教化”,将与舜文化相关的载体联合起来,即以“舜文化”为主题,将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结合起来,以九嶷山风景区为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开发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复当年风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纵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并将柳子庙作为凭吊柳宗元的场所,将柳宗元当年的游览线路贯穿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其次,纵向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可纵向开发,将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时间为纽带,一一展现出来,突出其历史的厚重性,把永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二)科学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将其内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如瑶文化,可突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开发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让游客和瑶族人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机会。此外,可通过题材和立意(突出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形态设计(张扬其个性特征,设计不同人物形象)、材质(通过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开发独特的旅游工艺品)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瑶族人民的风貌。 

(三)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原生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首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以时光倒流的方式让游客欣赏永州的历史文化;其次,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体验舜帝的耕作方式、学习怀素芭蕉练字、模仿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参加瑶族的节庆活动、认识女书等等,通过种种途径,让游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将游、娱、乐和旅游文化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第6篇

在一次展览看到一幅国画,画面上一古代文人醉倒在一艘小船上,不远处的柳絮轻轻飘动,水面被划出几道波痕。画的上半部分大面积留白,只有一个缺了半边的月亮。

看题款,才发现画家想描述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不用推敲,就知道这幅画对照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传世名句。

既然是“传世”之作,就难免会在“传”的过程中被误读,而且这种误读往往是望文生义的。就像这句词,不看上下文,还真以为是柳永“宿醉”之后,在杨柳岸边朦朦胧胧醒来,然后潇洒地将身处环境描述为“晓风残月”。估计一些矫情的人,还会在逛完夜店之后,专门找一处杨柳岸睡觉去,以便体验那种醒来后毫无牵挂的没心没肺之感。甚至还有人会问,当年柳永究竟是在何处酒醒?

其实,词中几种意象都是极其寂寥的,柳永在写的时候并没有亲身经历,只是对这一凄清残局的恐怖想象。读《雨霖铃》的全文,会发现这是一首每个字都透着伤感的离别之作。“执手相看泪眼”、“多情自古伤离别”等泣血离愁,都出自这首词。我们倒是可以问,当年柳永究竟要去哪里?与谁分别?后来是否真的过得非常孤寂?

由于柳永的词以婉约为特色,从字面上看往往偏虚,所以很难确定他要去的具体地点,但可以在其生平年表中得知,当时他正要离开居住了十年的汴京,转而用六年的时间漫游江南。《雨霖铃》既剧也对与情人离别之苦的倾诉,也带着些许他对不确定未来的担忧。

实际上,虽然后来的江南之旅常常没有伴侣,又备受舟车劳累,但柳永却充分体验了羁旅生涯,并据此创作出大部分重要作品。据宋人笔记、地方志书和柳永作品集《乐章集》提供的一些线索来看,除了江南苏杭地区之外,柳永还去过鄂州、湖南、长安、渭南、开封、成都等地,行程遍及当时的大半个中国。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由于在家中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的父亲、叔叔和两位兄长都是进土,就连儿子、侄子都是,惟独他本人仕途坎坷,直到年过半百才中了进士。用现在的话来说,柳永的压力很大。他一生放荡不羁,少年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后又四处漂泊,但其词作极佳,流传甚广。这些都不是林志颖在某电视剧中扮演的“风流帅哥版”柳永所能表现的。

柳永的词作有大半是羁旅行役词,其中绝大部分都与南方有关。虽然当时的南方已经不再是蛮夷之地,经济文化发展也超过了北方,但毕竟当时的政治中心不在南方。在宋代文人心目中,只有在北方的天子脚下供职,才是正道。因此,即使是在南方当地方大官的人,部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更何况是柳永这种以作词谋生的身份寒微之人。

在羁旅作品里,柳永常常以秋季的暮天为时间和气候背景,透出无数惆怅。他对空间环境的描述,也往往带着“破败”之感,用旅馆、山驿、危楼、长亭之类的意象,添加了心中的失意、怅然之感,比如《阳台路》的“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又如《满江红》(其三)的“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或者是《戚氏》里直截了当地说“孤馆度日如年”。

可以看出,柳永在孤寂漫长的旅途中,深深地惧怕住旅馆。

第7篇

现在淘宝网的店主都喜欢称呼买家为“亲”,大概意思为“亲爱的顾客”。据史料记载,史上第一个淘宝店主是一位诗人,名叫王维。根据在于他写给买主的一句慰问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老叔开讲:你还别说,虽然王维生活在唐代,可要是那时候有淘宝网,估计他会当仁不让成为第―代店主,开的还是娱乐工作室,打造红人无数,因为他太懂得包装了。

王公子出身名门,9岁开始写文章,17岁就写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样的名句。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五言律诗和五言、七言绝句写得最棒,其他各种诗体也难不倒他,整个唐代诗坛也少见这样的人才。估计王家很重视素质教育,王公子不仅诗写得好,还参加了很多兴趣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当时还流传一则娱乐新闻,说王维考乡试失败,为了获得功名就找到岐王,岐王在玉真公主家里办了个艺术parly。王维将自己包装成前卫时髦的艺人,先弹琵琶后亮出诗作。公主对他赞赏有加,再加上岐王的推荐,王维很快就成了当红的影视歌三栖明星。

从此江湖上有句话,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匹匹:个人认为,还应该把老叔加进去。老叔眉开眼笑。)嘿嘿,识货啊,你们说,我是什么才?(匹匹、噜噜:蠢材呗!)妒忌,绝对是妒忌我英明神武。唉,不遭人妒是庸才啊!(众小编狂呕中……)

知识卡片

姓名:王维

字:摩诘

出生地:山西

年代:唐代

职业:诗人

称号:诗佛

主要成就: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创水墨山水画派代表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

大哥叫啥

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讲柳永的生平。“柳永又叫柳三变,他有个大哥……”底下一哥们儿接茬儿:“叫柳大变……”

老叔开讲:居然敢叫人家大哥“大便”,太过分了!有没有知识啊?懂不懂尊重啊!(此处省略老叔说教1086个字。)人家哥哥分别叫“三复”“三接”。他们三兄弟都很有才华,全考中了进士,相当于一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可是,老柳家的三变娃子在做官的路上走得不太顺,还嫌自己名字不好听,把“柳三变”改成了“柳永”。有一次,皇上组织考试,永哥文章里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意思是哥我做不做官无所谓,不要那些浮名虚誉,有时间宁可喝茶品酒,唱歌休闲。皇上一看,嘿,你还看不上我组织的考试,于是手一挥,说:“那你别做官了,K你的歌去吧!”从此,永哥便自称“奉旨K歌柳三变”,哦不对,是“奉旨填词柳三变”,出来混歌坛了。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业作词的词人,他开拓了词的题材,还制作了很多的慢词,也就是抒情歌,成为词坛婉约派的代表。历史上记载“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说明当时永哥的粉丝很多,到处都有。如果那时就有“我是词人”专业比赛,恐怕柳永粉丝的支持短信,又要让电信赚个钵满盆溢,还能拉动北宋经济GDP好几个百分点。

知识卡片

姓名:柳永

原名:柳三变

年代:北宋

职业:词人

第8篇

韩根栓原来住在30里外的德胜太村,属于盐碱地,一年到头没有什么收成。像他这样的移民现在在东达移民新村有100多户。

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赵永亮是这个移民新村项目的投资者,他把这个在建的新村看得极重:“这件事做成了,将是我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

达拉特的血脉

赵永亮出身于内蒙古达拉特旗盐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达拉特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库布其沙漠边缘。库布其,汉语意为“弓上之弦”。弓就是三面环绕鄂尔多斯的弯弯曲曲的黄河,弦就是金色的库布其沙带。沙带横跨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全长400公里,南北宽50公里。赵永亮常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父老乡亲的生活景况:“春天种了一坡,秋天割了一车,最后打下一笸,煮了一锅,吃上一顿,剩下不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家乡人民的命运都始终让赵永亮难以割舍。他说,“我身上流淌的仍然是达拉特旗乡村的血脉。”

1988年,已经是伊克昭盟羊绒衫厂(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前身)副厂长的30岁的赵永亮回乡为奶奶出殡。时近春节,找不到鼓匠班子,赵永亮用汽车拉来一套音响准备播放哀乐,但是他忘了村里没有电。不得已,他将客货车上的录音机拆下安到棺材上。跪在奶奶灵前,赵永亮暗暗发誓:一定要给村子通上电!

1990年,赵永亮辞去副厂长的职务到西安一家绒毛公司打工。第二年,他用挣得的3万元奖金回到家乡,联合当地政府为村里通了电。后来的一个清明节,他去给奶奶上坟,看见队长带着两个村民早早在坟地等自己,带着一箱鸡蛋和十几只鸡。赵永亮的眼泪掉下来。当他返程的时候,看到一群孩子哭着回家,因为交不起几十块钱的学费。赵永亮再次落泪,用车逐次把他们拉回学校,承诺负担学校所有孩子的学费。次年,赵永亮拿出7万元建了一所小学,接着又建了第二所。

离开伊克昭盟羊绒衫厂之前,赵永亮在羊绒界已经颇有名气。那些年正是奸商肆无忌惮地往原绒里掺杂使假的年代,而赵永亮只需用手一摸,就知道奸商掺了多少“沙子”。作为毛纺高级工程师,他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羊绒方面的专著《山羊绒毛学》。

凭借着技能和在羊绒界的声誉,1991年,赵永亮下海创建了内蒙古东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吸收科学的管理经验,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在市场上慢慢站稳脚跟。几年之后,“东达蒙古王”系列羊绒产品作为国家免检产品,跻身中国纺织行业十大名牌行列,并成为内蒙古的科技名牌。

多元化躁动

1996年,东达蒙古已经成为响亮的品牌,但还是无法抵挡羊绒产业日渐衰微的大势。经过几年的恶性竞争,中国的羊绒市场陷入困境。轮番的价格战,使得羊绒制品价格几乎跌破底线。再加上内蒙古北有鄂尔多斯,南有鹿王,东达被夹在行业第三的位置上停滞不前,难以突破。

“当在一个行业中,你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但是仍然没有什么进步时,你就不得不想其它的办法。”与中国众多企业一样,东达开始了多元化的躁动。

这年4月,赵永亮正式组建成立了东达蒙古王集团,逐步涉足路桥建设经营、造纸、商贸、工程建筑、房地产开发、生态建设、肉奶牛饲养、绒山羊繁育、乳制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从那时起,东达的名字不再只和羊绒相关。

不过,看似纷繁复杂的产业格局,在赵永亮的眼里却非常简单:只有两个是要长久发展下去的。一个是羊绒产业,这是东达品牌的象征,人们一提起东达首先想到的还是羊绒;另一个是治沙产业。房地产、路桥建设等只是短期投资,用短期投资的利润来支持两个主业更好地发展。

“我一直生活在沙漠的边缘,我觉得我对沙漠的了解要超过一般人。”已投入大量精力的治沙产业正是赵永亮在一番多元化的喧闹之后,冷静取舍的结果。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曾到过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河边,他走进茫茫的巴丹吉林沙漠,发现原来沙漠并非一片荒凉,戈壁滩也不是想象中的不毛之地,这里生长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动、植物。他被沙漠里的绿色生命所震撼,相信用新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合理开发,这些普通的生物一定会成为沙漠里的宝贝,为人类创造财富。1984年,钱学森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这篇文章,喊响了发展沙产业的口号。此后20多年,一代内蒙古企业家用自己的实践验证了钱学森的产业理论,赵永亮就是其中的一个。

上世纪90年代末,赵永亮开始进军许多人都感到陌生的沙产业。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永亮收购了因环保不达标倒闭多年的国有企业达旗造纸厂。在为造纸厂找出路的过程中,赵永亮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沙漠宝贝:沙柳造纸项目。

“这不光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它能改变沙漠,能将沙漠的劣势因素转化为经济优势,社会意义远大于企业意义。而且这个产业与东达原来的主业也密切相关。东达每年的羊绒制品在销往外地时都需要大量的包装箱和包装纸,沙柳造纸解决了东达主业至关重要的问题。”赵永亮相信自己找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这个核心,也是他一辈子的心愿。

沙漠宝贝

沙柳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一种灌木树种,具有极强的抗风沙耐干旱能力,被称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它具有独特的生长习性,每3年需要平茬一次,否则就会枯死。平茬复壮是重要的科学抚育管理方式,平茬后沙柳萌孽更新单株生长范围会比平茬前增加8倍,防风固沙能力提高10倍。

多年来,鄂尔多斯的农牧民种植了大量的沙柳防风固沙,但是由于开发利用很差,农牧民平茬管理和种植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成片的沙柳枯死。赵永亮找到中国制浆造纸研究所,请他们对沙柳制浆造纸进行试验研究,结果令人欣喜沙柳是一种理想的造纸原料,可以生产出高档包装纸,还能代替同类进口产品。

得到这个答案的赵永亮兴奋得两天都合不上眼,他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呼和浩特和北京之间,请专家研究,设计沙柳造纸工艺,并积极上报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

2001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总投资21亿元、年生产50万吨的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正式立项。首期生产10万吨,投资5.4亿元。为了尽快投产,东达收购改造了两个造纸厂,并对其工艺进行了更新改造。

赵永亮算了一笔账:年产10万吨箱板纸产值可达3.2亿元,农民可增收6000多万元。如果50万吨全部投产,可消化沙柳1∞万吨,相当于250到300万亩沙柳的产量,可给当地农民带来3亿元的收入。企业可创产值18亿元,利税达5.8亿多元。

东达集团成为第一个申报沙柳造纸

专利的企业,也是第一个把沙柳种植和深加工联动起来的企业。赵永亮先后投资1亿多元在库布齐沙漠边缘建起了两处13万亩的沙柳生态试验基地,同时投资2.1亿元在内蒙古杭锦旗、乌审旗各建立一个沙柳造纸分厂。经过几年的生态扩张,东达集团的沙柳种植基地扩展到300万亩,6万农民因此年增收1200元。

“我们的目的不仅要让沙漠绿起来,还要让农民富起来,把绿色植被的建设尽快组合成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产业链。沙漠里的宝贝很多,只要有企业去搞市场开发,它就会变成商品。比如沙柳,以前的作用仅仅是防沙治沙,我们用沙柳造纸、做饲料……”

在看似简单的造纸项目背后,是赵永亮将沙漠劣势变成经济优势的巧妙心思。2001年6月,赵永亮惊喜地收到了钱学森亲笔签名的回信。钱学森在信中说:“东达蒙古王将林、草、沙三业结合在一起,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在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

新农村实验

1996年,赵永亮出资30多万元为解放滩的一个灾后村庄重建了家园――东达新村。然而,多年以后,在早先的这个扶贫村里,赵永亮并没有看到令人欣慰的景象。老百姓日子还是没有大的改观。“村里人的收入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再好的新村最后还是贫困。”赵永亮意识到光是给老百姓“输血”是远远不够的。

2004年的一天,在从家乡前往呼和浩特的路上,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北部的一大片平坦的土地从赵永亮的眼前闪过。这块土地因为风多无水,方圆十几里没有村庄,被称为“风干圪梁”。村民说这里的土质不错,只要有水,就可以居住生活。赵永亮咨询了当地水利部门及有关水利专家后,决定把十几里外的哈什拉川水提水上梁,然后在这里建设生态扶贫移民村。这样,就可以把附近的百姓整村迁移到生存条件较好的扶贫移民新村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向当地政府汇报后,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2005年,赵永亮自掏腰包开始建设“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下决心把“风干圪梁”改造成“风水梁”。

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前,赵永亮已经先行一步。

多年的扶贫经验告诉赵永亮,建设新村不仅要考虑到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还要考虑到有利于移民的生产经营活动。

赵永亮盘算着:东达集团不是打算繁育饲养300万只獭兔吗,何不动员移民在新村里养殖獭兔呢?老百姓将兔子养起来之后,再以集团的龙头产业去拉动它,通过兔肉的加工和皮毛的加工,足以形成二次增值的产业链条。

于是,赵永亮为新村的第一批迁入者择定了劳动强度不大的獭兔养殖业。每户农民可得到50平方米的住房和150平方米的兔舍以及4分地的塑料大棚。按每户两个劳力计算,春天饲养80只种兔,到秋天就可以繁殖到2000只,技术已经过关,农户需要付出的只是责任心。每只兔子(达到5斤以上)成本20元,东达集团按50元收购,每户年净利润至少可达4.5万元。此外,塑料大棚种植无公害蔬菜,每户自用一分地,其余即可出口。人与兔的粪尿可制成沼气点灯做饭,而沼渣又可以饲养蚯蚓形成有机肥进入大棚。

赵永亮设想,到2008年,新村移民獭兔养殖数量达到400万只,可以养活至少40个皮毛加工厂。之后,陆续迁入的居民将要从事的还有奶山羊养殖、粮食加工、汽车修配、特色餐饮等行业。

2006年,赵永亮牵手多家企业,共同投资移民新村,建设四大产业园区。其中与鄂尔多斯市蒙凯汽车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现代物流项目;与山东荣成五角业公司、内蒙古发达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设农畜产品育种加工饲料项目;与内蒙古亿业公司投资3000万元开发建设高科技苦生碱生产项目等等。

2007年1月,赵永亮荣获2006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公益提名奖,有记者问他扶贫是政府的事,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答道,“中国的企业家必须具备政治家的素质,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抓住老百姓,抓住政府。”

如今,28座蔬菜大棚在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显得有些孤单,第一批500只种兔也难以让人想象出日后400万只的繁荣景象。就像9年前一样,看着那些沙区常见的叫“沙柳”的灌木,当地人也没想到赵永亮能让它变成“摇钱树”。

据“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的村长王海清介绍,新村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后,可移民2000户6000人,届时,这里将成为中国的“獭兔航空母舰”。移民村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拥有工业加工、畜牧业养殖、蔬菜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布局的新型城镇,人口将达到3万人。

第9篇

金代道士词以王重阳和全真七子为主。王重阳不仅是金代全真教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全真七子走向全真教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常常与其弟子以词交流人生感悟和宗教旨意,对金代道教词的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重阳之词深受宋代文人俗词的影响,尤其是柳永的俗词。柳永俗词中浓郁的市民情调与全真教以词传教的旨意不谋而合。柳词浅显通俗,读之朗朗上口,十分符合普通大众的口味,也十分符合道教词的要求。此外,柳词在民间的影响力十分深远,“凡能饮井水处,即能歌柳永词”。学习柳词的创作特点,化用柳词的创作意境和语言,可唤起大众的亲切感,以扩大全真教的影响力。

王重阳《解佩令・爱看柳词・遂成》:“平生颠傻,心猿轻忽,乐章集,看无休歇。逸性摅灵,返认过,修行超越。仙格调,自然开发。四旬七上,慧光崇兀。词中味、与道相谒。一句分明,便悟彻、耆卿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仅表达了对柳词“看无休歇”热爱的程度,也道出了其热爱柳词的原因,即“词中味、与道相谒”。马钰在其词《五灵妙仙》下明确注出是“借柳词韵”,而其借的正是柳永的一首《小镇西》之韵,此外还有《玉楼春・借柳词韵赠云中子》(洞天无夜还无曙)等直接表明借柳词韵。

柳永将长调引入词中,创作慢词。这虽然不是他的首创,但柳永创作的慢词数量之多,前无古人。并在创作技巧上有开创之功,将敷陈其事的铺叙手法大量运用于词中,便是其一。

词兴起时以小令为主,受字数、篇幅限制,铺叙无法展开,直到柳永大量创作慢词,大大扩展了词的篇幅,铺叙的手法得以在词中施展开来。柳永创作慢词,往往开篇立意,道出词人的感情或思想,展开总体构架;然后以某一点铺陈开来,最后点睛收笔,“铺叙展衍,备足无余”(李之仪《姑溪词跋》)。

《尉迟杯》就是这样一首慢词,首句就以一句“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总括歌妓的美丽姿容,接下来层层铺叙美人的娇俏可爱,容貌姿态,以及二人间的缱绻深情,末尾以“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结束,表达永不分离的信念。

全真教以词传教,在词中宣扬全真教义,感化教徒,学习柳永创作慢词,以铺叙的手法,可以将教义在词中一一道来。从马钰的一首《满庭芳・叹世》就可窥见一斑,“行尸走骨,逐利争名。伤神损气劳形。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都缘为儿女,惹尘劳、一向贪生。 何时尽,待无常限到,送入深坑。金玉珠珍弃了,惟留得,平生善恶为凭。甚处分明打算,直至幽冥。无情业镜来照,觉从前、罪业非轻。放声哭,恨当初,不做修行。”作者从“逐利争名”入手,层层铺叙贪图名利带来的恶果,最终落脚于“恨当初,不做修行”,劝人入道修行,达到传教的目的。王重阳的《换骨骰・叹贪婪》亦是如此:“叹彼人生,百岁七旬已罕。皆不悟、光阴似箭。每日家,只造恶,何曾作善。难劝。酒色财气恋。也兀底。 福谢身危,忽尔年龄限满。差小鬼、便来追唤。当时间,领拽到,阎王前面。憨汉。和骨骰软软。也兀底。”通过铺叙手法,层层递进,感叹人生苦短,贪婪作恶不知行善,最后只会后悔,意在劝人向善修业。

金代道士词中亦有直接化用柳词的,如王重阳的《双雁儿・自述》:“意马心猿休放劣,害风姓王名础R淮有钠谱龅哓剩恐怕消些旧业。真性真灵有何说。恰似晓风残月。杨柳崖头是清彻,我咱恣情攀折”。直接化用柳词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除了这种直接化用柳词名句的,金代道士词也化用柳永词境。柳永所作词中有很多是道教词,字里行间隐有仙风道骨,“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柳永《玉女摇仙佩》)。“端门清昼,觚棱照日,双阙中天”(柳永《透碧宵》),词中描摹的都是神境仙界。而前文中也提到,王重阳十分欣赏柳词中的“仙格调”,王处一《满庭芳・赠范明叔》“寸步西流,冲开牛斗,清风皓月容光”,谭处端《满庭芳》“闲游好,飘飘云水,物外访相知”,都清新闲逸,充满仙气,继承了柳词中的仙道之气。

除了对文人俗词的接受,金代道教词还继承了宋代民间俗词的特点,宋代民间俗词的创作与传播都在民间,因而宋代民间俗词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词中还夹杂着方言俗语,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金代全真道士创作词是为了传播教义,吸引教徒,其词当然要迎合普通人的喜好。学习宋代民间词口语化的特色,使其词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可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虽然宋代民间俗词大量散佚,但从《全宋词》中,仍然可以看出其通俗易懂的特色,如《滴滴金》:“当初亲下求言诏。引得都来胡道。人人招是骆宾王,并洛阳年少。 自讼监军并岳庙。都一时闲了。误人多是误人多,误了人多少。”语带嘲讽,浅显明晓,讽刺统治者“误了多少人”。全真道士作词与宋代民间一脉相承,不尚用典,多用日常口语、俚语入词。如王重阳的《迎客仙》:“这曲破,先入破。迎仙客处休言破。堪得破,识得破。看看把我,肚皮都憋破。 会做么,是恁么。奈何子午贪眠么。说甚么,道甚么。自家暗里,独自行持么。”这首词以“这”“看看”“把我”“憋”等日常俚俗口语串联全词,词的上片以“破”为韵,下片以“么”为韵,极其通俗易懂,顺口有趣。马钰词中也多次出现“忒”“奈何”“恁”“忒”“争”“我”“你”“伊”“奈何”“些儿”及“惹”等俚俗词语。如《k心香・夫妇分离》中:“你是何人。我是何人。与伊家,元本无亲。”

为了使词更加生动活泼,金代全真道士从宋代俗词中学习了一些有趣味性的体裁,如“同字韵”体(又称“福唐独木桥体”)、“嵌字体”等,使其词更加易懂可唱,饶有趣味。

我们在《全宋词》中便可看到这些带有趣味性的体裁形式。如《阮郎归・端五》其一:“及妆时结薄衫儿。蒙金艾虎儿。画罗领抹缬裙儿。盆莲小景儿。香袋子,搐钱儿。胸前一对儿。绣帘妆罢出来时。问人宜不宜?”便是一首“同字韵”体,通篇用韵,全词押“儿”韵,读来十分有趣,深受民众的喜爱。王重阳有8首“同字韵”,如《卜算子》:“此个真真也。莹彻灵灵也。出入虚无缥缈间,骑风马,信任飘飘也。占得惺惺也。光辉明明也。来往晴空碧落中,乘云马,自在逍遥也。”全词以“也”韵一押到底。马钰有32首之多,其词《登仙门・师也师也》每句结尾同样都以“也”字押韵,是一首特征明显的“福唐独木桥”体。谭处端和王处一均有多首“福唐独木桥体”,如谭处端的《长思仙》,王处一的《行香子・谢公主惠香二首》《苏幕遮・徐公问因果》等。

第10篇

在整个唐宋词史上,柳永都是一个极引人注目的人。这不仅因为他的词在北宋时期达到了“有水井饮处皆能咏柳永词”的地步,而且还在于其词带有一种特殊的、有别于正统文人的世俗化的市民色彩。即变“雅”为“俗”,着意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市民的生活情调。而在其词中占据大多数的就是艳词,柳永正是以女性书写的方式,塑造了许多的女性形象,成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里的最为称职的女性代言人。

柳永出生在一个封建仕宦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与其兄三接、三复均负文名,世称“柳氏三绝”。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庒,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故也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从家世来看,柳永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早年受母亲的影响很大。柳永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父权体制下的中国传统女性,出身书香门第。但嫁入柳氏之后,也不得不落入为一个父权为中心的家长制家庭中的女子。他的父亲长期北上治黄,柳永几乎是被他的母亲抚养长大的。母亲经常会写一些想念他父亲的词:“甫又重逢又别离,未知何日是归期?盼书长怨马行迟。脉脉相思传锦字,秋水瑟瑟寄征衣,一腔心事赖君知。他的母亲所具有的女性的文弱气和才赋气都毫无保留的遗传给了柳永。他的母亲代表着封建时代的女性,权力被无情地剥夺,处于社会的底层,这让小小的柳永在心里就感到了不平。因此当柳永处在和她们一样的地位时,他便能够以一个平等的视角来关照对方了。从这个角度看,柳永后来艳词中女性代言书写就不是无水之源啦。

柳永,正是由于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他不免养成追求仕宦的用世意志。但另一方面,他生性浪漫,有特别喜好音乐,精通音律,故“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1]而他这种生活的方式在那个封建伦理社会又岂能容忍,自然被视为有才无行浪子,而他的词也被视斥为淫靡之作。他的浪漫天性与其执着的用世意志就是一种矛盾,他却想要二者兼具完美,终究只能悲剧收场。然而也正是这种悲剧命运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也教会了他站在全面的人性的角度去关照社会与人生,将自己“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与歌妓们的遭遇结合在一起,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然而柳永并非是一开始就能够深入了解风尘女子的悲哀的,年少时期的柳永在赴京赶考之时,正是处于一个歌舞升平时期。年少的他在这样的一个艳丽浮华的、风流散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都市之中,他也是一个沉溺其中,并奉行及时行乐的人。这是他的词大多写明媚秀丽的山河和轻歌曼舞的歌女:

“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 发妆酒酽, 红脸杏花春。”

“心娘自小能歌舞, 举意动容皆济楚。 ”

“酥娘一搦腰肢袅 , 回雪萦尘皆尽妙。

这些女子仿佛就是毫无愁苦,只会轻歌曼舞,尽情享受的。这就反映了当时的柳永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没有思想和人格符号的,柳永对这些女子仅指停留在欣赏把玩的层面,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啊!然而,他在第一次落榜后,写下的《鹤冲天》传入了皇帝耳中。没想到,及临放榜, 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 何要浮名!”认可柳永的“浅斟低唱”,并以此为借口剥夺了柳永的“浮名”,迫使柳永打出了 “奉旨填词”的旗号。这次来自最高权贵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突然被打入了社会的最底层,只能够在痛定思痛之后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从此,咽泪装欢,玩世不恭,沉醉于烟柳之地。

柳永虽然有着执着的用世意志,就像李白一样怀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但是他长期不第,滞留汴京,穷困潦倒。出于人生低谷的柳永抱着“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态,降低自己的身份,放下傲视权贵的“白衣卿相”的架子,以心换心,开始将笔伸向她们那个长久不被关注的世界“他长期生活在都市下,对社会底层妇女的境况比较地熟悉, 他同情她们,常以代言的方式表达她们的不幸。[2]他将她们的悲剧命运与自己的坎坷遭遇融为一体,道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凉之感。或许就是这种比较狭隘的共命运心里情绪,放大了他与风尘女子的情感共鸣。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秦观的“将生时之感打并入艳词”产生了影响。 秦楼楚馆,歌女舞妓,柳永过着那种““依红偎翠”的生活。有了这种透彻的了解和体验之后他开始将笔端伸向下层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愁“万种千般, 把伊情份, 颠倒尽猜量。”他的创作一方面可以消解释闷,另一方面又可以维持生计。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歌妓的地位更属低贱,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会作为讴歌的对象把他们写进作品。柳永由于自己的身世之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她们,以其忧愁为忧愁,以其痛苦为痛苦,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书写她们。

第一:他用满腔的热情描写了一群年轻美貌、心性温柔的歌妓形象。他笔下的歌妓,如花之妖烧,水之洁净,兰之芬芳。他常用美好的词汇来赞美她们。《玉女摇仙佩》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取次梳装,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词中女子可谓美若天仙,楚楚动人。“占得人间,千娇百媚”,作者一见钟情,爱恋之心顿生。也正是在这个形象中,洋溢着柳永对那些被压迫、被损害的人的爱,是一种高级、永恒的审美情感。

第二:赞美了风尘烟花女子的真挚的、忠贞不渝的爱情。世人也许皆道风尘女子的水性杨花、朝三暮四,但在六次中他们确是痴情女子的化身,是执著地追求爱情与幸福的多情女子。如《望远行》云:“永日画阑,沉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希望以此来感悟对方,博得爱。还写出了女子不见君的思君幽怨,如《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限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构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拌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第三:代歌妓批判谴责男子的薄情寡义。在柳永的陛下也并非所有的女子都是温柔软弱的,也有有个性的大胆的、泼辣的女子。如《锦堂春》:“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更敢无端?写出女子并非为求爱而委曲求全的个性。

第四:道出了烟花女想要洗心革面从新做人的愿望和心事。宋代妓女严蕊在其《卜算子》词中所云:“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既反映了身不由己的苦闷,又表达了她希望跳出火坑,赎身从良,重新获得自由的愿望。柳永的《迷仙引》:“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词反应了风尘女子对卖笑生活的厌恶和渴望得到“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的真正爱情生活愿望。

第五:柳永笔下的歌妓都是充满了聪明才智的。宋代歌女,不仅聪明美丽,能歌善舞,而且能作诗填词,甚至有的还能和柳永和词,如《惜春郎》“属和新词多俊格,敢共我勍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这就肯定了她们的价值,并且真实的映了她们的面貌。

在宋词中,也有很多文人如欧阳修、晏殊的笔下也出现了许多的女子,但他们对女子的看法,是以自己为本位,站在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她们希望从她们的美丽、温柔、多情中得到享受,却没有平等的交流。或者是把情感生活看作是自己性情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生命。”[3]“但柳永不同, 他总是直接进入闺情之中, 体会或是承担那种种的喜乐哀怨, 从而用自己的心喊出闺阁的声音。”[4]有时他甚至亲自充当故事的主角, 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总之,在我国古代词史上,柳永是第一个站在全面的角度上观察和了解烟花女子的,从她们身上发现了真善美,代她们抒写怀抱,做她们忠实的、称职的代言人。这就使得他的艳词充满了女性人格魅力,闪出点点的人性光辉!

参考文献:

[1]柳永著,高建中校.乐章集·例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第11篇

 

[论文摘要]永州,古称零陵,风景优美,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它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山脉起伏,气候宜人,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迹,为永州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之时,如何挖掘旅游文化的潜在价值,将其转化为旅游产品,进而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的关键所在。 

一、永州市旅游资源状况 

 

(一)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州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 

(三)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主题的物化 

文化主题的物化,即将旅游文化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载体体现出来。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获得一种经历,而绝不是研究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题的物化。永州市要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就必须注意文化主题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不容乐观,以柳文化和舜文化为例:关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点就是柳子庙,而闻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现在大都难觅踪迹;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与舜文化有关。 

(二)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变万化,若旅游文化仅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础,最终只会被旅游者所遗弃。作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汲取新的营养,拓展其内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还停留在柳宗元时代;舜文化的开发,其目标顾客主要是拜祖、寻根的旅游者;女书文化正在进一步被遗忘……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还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旅游者对其敬而远之。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在我国时有发生:建设性破坏,景区超载开发、错位开发、索道建设等,屡见不鲜;保护性破坏,以保护为名,却使得景区失去原真性、整体性;管理性破坏,由于旅游区管理不善,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目前,虽然永州市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开发性破坏,但由于开发不当,导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发生。因此,永州市在开发旅游文化时,应该以此为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的对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顾“柳文化”。开发舜文化,应注重“德”、“教化”,将与舜文化相关的载体联合起来,即以“舜文化”为主题,将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结合起来,以九嶷山风景区为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开发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复当年风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纵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并将柳子庙作为凭吊柳宗元的场所,将柳宗元当年的游览线路贯穿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其次,纵向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可纵向开发,将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时间为纽带,一一展现出来,突出其历史的厚重性,把永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二)科学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将其内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如瑶文化,可突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开发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让游客和瑶族人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机会。此外,可通过题材和立意(突出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形态设计(张扬其个性特征,设计不同人物形象)、材质(通过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开发独特的旅游工艺品)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瑶族人民的风貌。 

(三)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原生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首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以时光倒流的方式让游客欣赏永州的历史文化;其次,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体验舜帝的耕作方式、学习怀素芭蕉练字、模仿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参加瑶族的节庆活动、认识女书等等,通过种种途径,让游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将游、娱、乐和旅游文化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四)加强宣传促销,塑造旅游形象 

首先,科学、统一规划旅游文化资源,将永州市的旅游文化资源通过某种联系贯穿起来,凝结在一起,从而改变旅游资源零散、不集中的弊端;其次,将“舜文化”和“柳文化”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利用图片、影视,塑造其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改变过去落后的旧面貌;最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优美、干净、卫生的旅游环境,展示永州市的良好面貌。 

 

参考文献 

[1]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 秦方,浅析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j],知识经济,2008(5):164-165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柳永,《雨霖铃》,阐释,评析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为宋以后慢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词从士大夫的狭隘中回归到了市井细民的生活中,扩大了词境,转变了词风。柳永的词写得有真情实感,通俗易懂,在当时就风靡全国,“凡有井水饮处即歌柳词”,从皇帝到市民都争唱柳永词,妓女乐工更是以能得到柳词为荣。年轻的柳永在家乡福建崇安学成举业后便往京城应试,因屡试不第,长期留连市井坊曲,与乐工歌妓打成一片,写了大量咏妓词,第一个站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位置上为她们歌唱,为她们呐喊,也与妓女有了一定的感情。《雨霖铃》就是柳永离开京城与妓女离别时所写。词的上片写一幅清秋长亭送别图。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一开头就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凄切”,使整首词都笼罩在凄惨的气氛中。“寒蝉”,蝉之一种,鸣声凄厉冷清。《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这一句交待了离别的季节,在清秋寒蝉凄鸣的时候,当是深秋时节,在这个季节中更有亲人团圆的中秋节,可是词人却在这样的美好季节里与心上人离别,而且是在一个深秋凄清之时告别。“长亭”写离别的地点,古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文学艺术论文,“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意即此处一为别,归期杳杳,写离别之地点,进一步写离别之凄惨。一“晚”字更显出这凄惨之烈,“晚”是万类生灵归巢之时啊,主人公却要在这归巢之时离别,人生之无奈更无以言说。在这特定的凄惨的离别时间离别地点中,闪出了一丁点希望:“骤雨”这雨下得好啊,在这傍晚时分下这么大的雨,可以不走了,至少今晚可以不走了,今晚还可

以和心上人“偎红依翠”。可是“骤雨初歇”,雨停了,希望立即破灭。人生就是这么无奈,有了一点希望,希望常常被无情粉碎,正如李煜所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消失得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来不及心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京城郊外。“帐饮”,设帐摆宴饯别。“无绪”,无情绪,没心情,心情黯淡无光。这酒实在不是滋味,实在难以下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雨霖铃》是柳永在京城受到沉重打击之后,苦无出路,不得不远涉江湖,与情人分别时所作。如果不能了解这一点,初读此词,心就像江南淅沥缠绵的秋雨打湿了一般,一种失重的悲伤和凄怨难以自禁地袭上心头的感觉就会没有着落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1]兰舟,木兰树做的船,这里是对船的美称,以美酒兰舟这些美好的事物衬托出离别之凄惨、无奈。“催”交待船家心情之急切,一边是留恋,一边是催发,雨停了,天晚了,船家催发了,一步一步紧逼,留是留不下了,“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之极”。[2]千情万种,千恩万爱,此刻不得不分开,不得不出发。“催发”还暗示着行程之遥远,相见之无期。留恋处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恋恋不舍的主观情感与催促开船的客观形势之间尖锐的冲突,下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才因此而更加触目惊心”。[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手拉着手啊,泪眼对着泪眼,千言万语哽喉咽。“这两句细腻、真朴、感人,描摹离人的绵绵儿女别情,五内俱焚的复杂心态,酣畅淋漓,妙至毫颠。”[4]“执手相看泪眼”这一细节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一方面柳永与歌妓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歌妓追求普通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更主要的是柳永与歌妓在大道上执手相看泪眼,已完全不顾及士大夫的含蓄蕴籍,完全沦落为浪荡公子,要知道,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文学艺术论文,男女之间更不得在公众场合拉手泪眼相对。当然封建士大夫也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但那是在暗处,不是在明处,更不是明目张胆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并把它诉诸文字。难怪晏殊要说柳永“公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尘”。是啊,封建社会容不得真实,他们需要的是伪善、权术、阴谋,这些东西“常常表现在假面的告白之中,而绝少作为内心的抒情独白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中华民族的含蓄、自我克制这样一些美德和与此有联带关系的麻木忍受这样一些缺点,也何尝不与沉重的压迫有关”。[5]柳永能够把他的真情实感如实地书写出来,表现得那么细腻,那么坦率,这正是词人柳永的可贵之处,也是柳词之所以感人的地方。柳永“这一离别形象和传统爷娘妻子走相送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没有什么家国之感,没有什么道德之思,也没有什么家庭之责,它有的是纯粹的男女风情之愉悦。设宴饯别的主人上是纯粹的大众愉悦的对象——歌妓……对这一对象,大众的责任只需甜言蜜语,千金酬一笑足矣……它走向下层贫民的审美趣味,追求的是内心的愉悦和实实在在的快感满足,这样的风情离别,有着更令人刻骨铭心的惨痛,这种惨痛更具有现实性、功利性”。[6]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是设想。“想想男女主角的身份和境遇。同是沦落人,君心似我心,写出来唱出来就教人难分彼此了。”[7]“去去”是去了又去,表示行程之遥远,同时也暗示着不愿去也得去,不得不去,为什么不得不去呢?为了蜗角功名,为了区区名利,游宦成羁旅。“千里烟波”写前途之遥远,之渺茫,加之后面之“暮蔼沉沉”更是黯淡一片,更衬托出那离愁如烟波之深广,如暮霭之浓密,离愁层层递增。字字写景,句句含情,景为情设,情随景生。“楚天”指行者要去的南方。船一起航,就只剩下了“泪眼”、“烟波”、“暮霭”,心情之凄然可以想见,前途之渺茫可以预卜。离愁之深,别恨之苦,充溢毫端。

上阙主要写饯别时恋人间难舍难分的长亭离别图,抒发离情别绪,写得缠绵婉致,意旨绵密。

下片写离别后孤独寂寞之种种设想。

“多情自古伤离别”由个人的离别场面转向离别人的普通感受,由个人的感受写出普通哲理。这是词有点有染中的“点”。接下来词人用景来渲染心中之情,这些意象如“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淋漓尽致地渲染离情别绪。江淹曾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离别而已矣”。生离死别本已令人黯然神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何况离别在这凄冷寥落的清秋时节,万物萧条,人何以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千古名句,写尽了凄凉孤寂之情景。“酒醒”呼应上阙“无绪”,尽管无绪,还是喝醉了,喝醉了好啊,离别是就少了一点缠绵,少了一点痛苦。但是今宵酒醒后,面对寂寥的河岸,凄风袭来,冷月挂在杨柳梢头文学艺术论文,不见了心上人,不见了汴京的繁华与烟花酒地,独自一人孤身苦旅向天涯。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习俗,因“柳”与“留”谐音,取其“惜别”之意。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王实甫《别情》:“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更是借助杨柳把离别写得透彻淋漓。柳永将情境置于岸边残月柳树下,组成了一个美丽凄清孤零的境界,这一境界“更加使人悲生寒心,寒增悲意;更觉得凄冷难耐,苦痛难忍。”[8]对“杨柳岸”这一千古名句,也有不以为然者,如明俞彦《爰国词话》:“子瞻词无一语着人间烟火,此自大罗天上一种,不必与少游、易安辈较量体裁也。其豪放亦止‘大江东去’一词。何物袁绹,妄加品骘,后代奉为美谈,似欲以概子瞻生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不知万顷波涛,来自万里,吞天浴日,古豪杰英爽都在,使屯田此际操觚,果可以‘杨柳外晓风残月’命句否。且柳词亦只此佳句,余皆未称。而亦有本,祖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第改二字增一字耳。”[9]清冯金伯《词苑萃编》亦沿此说:“况‘杨柳岸’句,又本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只改二字增一字,焉能独擅千古。”此不足为训,改前人句而顿生色者,成为千古名句,自古及今,举不胜举,仅李白杜甫就例不可数。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经年”一年又一年,分别之久,相见无期。“应是”是设想,是离别人设想别后之漫长难挨的孤寂日子,“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10],因为离别后纵有良辰美景,也如同虚设,子虚乌有。于是词人万般无奈地感伤地呐喊出“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就是有良辰美景,有千般柔情,万般蜜意,从今以后又对谁去说呢!这样的结束,蕴含着无限的意味,“使感情显得更加强烈,这种离愁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11]

柳永《雨霖铃》意象鲜明,景景含情。如: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以凄清的意象抒写离别的愁苦,层层扣进,曲折回环。运用白描手法极佳,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状清秋之景,达伤别之情,又如“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刻画人物神态,生动传种,“几笔勾勒文学艺术论文,传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时那一刹那丰富的内心世界”[2]点缀渲染,意境深邃,清刘熙载《艺概》:“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反复渲染,相互烘托警句闪烁,意境全出。

词人选用《雨霖铃》曲调,声情婉致。《明皇杂录》、《杨贵妃外传》载:“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柳永选用这一词调声情哀婉的特点来抒写一对恋人的离别情绪,显得声情并茂,柔婉凄恻,如泣如诉。

声韵凝噎,文情交融。《雨霖铃》韵脚字: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为入声字,而多为舌齿音字,且不属一个韵部,读起来气流受阻不畅,有凄噎之感,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大量使用舌齿音字,如“蝉”、“凄”、“切”、“对”、“长”、“亭”、“骤”、“初”、“歇”等造成一种急促、凄厉、掩抑的“声情”,从而更好地与“文情”相协调,相一致,更好地表达哀怨,悲离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李林圃.体验阅读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以《雨霖铃》为例[J]. 现代语文,2008,1.

[2]张文光,刘党桦.晓风欺弱柳,残月隐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J]. 现代语文,2006,2.

[3]王兆鹏,姚蓉.柳永词[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刘寒松.奇章秀句精工英雄巧思——柳永《雨霖铃》艺术手法浅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2.

[5]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6]龙杰.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J]. 语文学刊,2010,12.

[7]刘占泉.柳永《雨霖铃》研究[J]. 中学语文教学,2000,10.

[8]陈华.从《雨霖铃》看柳永对宋词的贡献[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9]唐圭璋,词话丛编[C]. 中华书局,1986.

[10]何乔锁,陈采霞.最是黯然销魂的别离情——柳永《雨霖铃》赏析[J].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11]张贺龙.柳永《雨霖铃》赏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