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柳永原名

柳永原名

时间:2023-05-30 10:06: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柳永原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在一次展览看到一幅国画,画面上一古代文人醉倒在一艘小船上,不远处的柳絮轻轻飘动,水面被划出几道波痕。画的上半部分大面积留白,只有一个缺了半边的月亮。

看题款,才发现画家想描述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不用推敲,就知道这幅画对照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传世名句。

既然是“传世”之作,就难免会在“传”的过程中被误读,而且这种误读往往是望文生义的。就像这句词,不看上下文,还真以为是柳永“宿醉”之后,在杨柳岸边朦朦胧胧醒来,然后潇洒地将身处环境描述为“晓风残月”。估计一些矫情的人,还会在逛完夜店之后,专门找一处杨柳岸睡觉去,以便体验那种醒来后毫无牵挂的没心没肺之感。甚至还有人会问,当年柳永究竟是在何处酒醒?

其实,词中几种意象都是极其寂寥的,柳永在写的时候并没有亲身经历,只是对这一凄清残局的恐怖想象。读《雨霖铃》的全文,会发现这是一首每个字都透着伤感的离别之作。“执手相看泪眼”、“多情自古伤离别”等泣血离愁,都出自这首词。我们倒是可以问,当年柳永究竟要去哪里?与谁分别?后来是否真的过得非常孤寂?

由于柳永的词以婉约为特色,从字面上看往往偏虚,所以很难确定他要去的具体地点,但可以在其生平年表中得知,当时他正要离开居住了十年的汴京,转而用六年的时间漫游江南。《雨霖铃》既剧也对与情人离别之苦的倾诉,也带着些许他对不确定未来的担忧。

实际上,虽然后来的江南之旅常常没有伴侣,又备受舟车劳累,但柳永却充分体验了羁旅生涯,并据此创作出大部分重要作品。据宋人笔记、地方志书和柳永作品集《乐章集》提供的一些线索来看,除了江南苏杭地区之外,柳永还去过鄂州、湖南、长安、渭南、开封、成都等地,行程遍及当时的大半个中国。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由于在家中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的父亲、叔叔和两位兄长都是进土,就连儿子、侄子都是,惟独他本人仕途坎坷,直到年过半百才中了进士。用现在的话来说,柳永的压力很大。他一生放荡不羁,少年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后又四处漂泊,但其词作极佳,流传甚广。这些都不是林志颖在某电视剧中扮演的“风流帅哥版”柳永所能表现的。

柳永的词作有大半是羁旅行役词,其中绝大部分都与南方有关。虽然当时的南方已经不再是蛮夷之地,经济文化发展也超过了北方,但毕竟当时的政治中心不在南方。在宋代文人心目中,只有在北方的天子脚下供职,才是正道。因此,即使是在南方当地方大官的人,部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更何况是柳永这种以作词谋生的身份寒微之人。

在羁旅作品里,柳永常常以秋季的暮天为时间和气候背景,透出无数惆怅。他对空间环境的描述,也往往带着“破败”之感,用旅馆、山驿、危楼、长亭之类的意象,添加了心中的失意、怅然之感,比如《阳台路》的“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又如《满江红》(其三)的“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或者是《戚氏》里直截了当地说“孤馆度日如年”。

可以看出,柳永在孤寂漫长的旅途中,深深地惧怕住旅馆。

第2篇

【关键词】柳永 “屯田家法” “赋笔入词” “真”“诚” 精神实质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94-02

一 柳永“屯田家法”与“赋笔入词”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柳永擅长作词,其词名之盛,主要体现在词体的创新上,可谓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词人。

一般认为,他发展的慢词约有四种方式:一是利用民间原有的词调;二是旧曲翻新;三是由小令扩展为慢词,从短章铺衍为长篇;四是自创新调。

前人对柳永的词褒贬不一,不少人把他当做是运用俚词鄙语填词的文学家。他们说的“鄙语”,是“下里巴人”的市井语言,在封建统治者及主流精英文人看来,是流俗的,而在细民们看来,则是充满生活气息的通俗化的大众语言。民间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见他的名声早植根于民众的土壤。

不管前人怎样评价柳永,他仍是词史上最具创造力的词人之一。关于其词体观念及创作路径,前人多以“柳氏家法”“屯田蹊径”“屯田家法”言之。多数人所谓的“屯田家法”之类倾向于指代柳永词作中以“赋笔入词”的创作方式。关于柳永的“赋笔入词”,前人更称其“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容,一笔到底,始终不懈”;还有人认为“柳永铺叙的景,大多是羁旅行役,登山临水所见‘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秋景;柳词铺叙的情,大体是‘悲忧穷戚兮独处廓’、‘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之情”。并认为“赋笔的铺叙始终贯穿其中”,可以从中“窥见从宋玉《九辩》到后期抒情赋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王粲《登楼赋》为代表的抒情小赋的深刻影响”。

柳永大量创制长调,大抵描绘都市繁华、备述行役羁旅之苦、诉说男欢女爱、抒写离情别绪、反映下层市民尤其是的不幸生活。与这种体制相对应,柳永创造了以白描见长、铺叙层次分明、细致而又直露的艺术表现手法。

但是,是否柳永的特殊贡献,就在于所谓的“屯田家法”,在于长调慢词式的铺采陈文?笔者认为,柳永“屯田家法”的实质不单是词体的创制和技法的衍演,而应该从其深层次的精神实质探讨其内涵和影响。

二 “屯田家法”的精神实质和影响

柳永“屯田家法”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屯田家法”体现的是一种“才子词人”,区别于当时精英文化层的特殊精神风貌。

宋词的发展与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初“杯酒释兵权”的政治举动有莫大关联,其为宋代士大夫指出了一条既不要关心权力斗争和危及皇家宝座,又能保证他们安享人生之乐的逸放纵之路,因而造成全社会追逐歌舞享乐、浅斟低唱的浓厚风气。然而士大夫群体浅斟低唱的享乐方式,与“忍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功名与享乐相对立的言说方式和享乐至上的价值取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对于皇帝和朝廷而言,前者是可以接纳的享乐方式;后者则是不能容忍的、对士大夫主流精英价值取向的解构和挑战,是对士大夫群体文化身份的颠覆。

在柳永的歌词里,就随处可见意将功名利禄和享乐相对立的叙述,即使柳永最后还是不能逃脱仕途经济的网笼,但是其潜意识中还是在不自觉地躲避着“崇高”,消解着传统士大夫的人生意义和使命感,尽力摆脱主流意识形态的桎梏。

众所周知,北宋时代是“理的时代”,北宋时提倡的是理学上的“诚”,即他们渴望一个人内外如一,要求信念、言语和行为的完全统一。同时,结合宋朝的特殊文化背景,一方面,文人得到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彻底解放;另一方面,因为政治经济的特殊环境氛围,这种自由又是“剩余”的,这必然导致代表政治经济权力的精英文化阶层和“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之间的裂痕。前者发展出自己“诚”的内涵,并把它规格化,并导致后者的“诚”具有违俗性。

而柳永与社会的矛盾不在于作词,正在于话语“有其自身的严格规矩,这些规矩常常受到被颠覆的威胁。在这样的对于欲望和情感的文字再现中,重要的是意识到各种界限的存在和位置”。柳永没有意识到这种界限,也没有寻到自己位置的平衡点,在界限的一端,一位朝廷重臣可以写作表达欲望的词曲;在界限的另一端,一个词人的名声被他的作品所毁坏,甚至成为统治者和整个精英文化的背叛者。

但是,事实上,真正脱离了世俗而走向歧路的精英文人词的发展最终却成为了“离源之水”,发展最终陷入了困境。

词不同于诗,它扎根于民间土壤,与民间曲艺息息相关,源远才能流长。而一般有声望的文人和政治家,是不会与民间有密切关系的,更谈不上接受流行于民间的新兴曲子。殊不知,以创立长短句歌词的短调小令,经过温庭筠的大量创作,西蜀、南唐较长时间安定局面的培养,才能够充分发挥;那变化更多、声韵组织更加复杂的慢曲长调,就更需要经过长时期无数无名作家的尝试酝酿,而且需要突出的富于文学修养的诗人,放下士大夫的架子,和乐工歌女们取得密切合

作。恰巧柳永等人挺身而出,担当了这一重任。

柳永的羁旅行役叙述,有两种类型:一是将功名仕途与相对比、相对立的言说方式,叙述士人因功名仕途无法实现的享乐,借以抒发羁旅行役之苦。是对时代主流话语伦理的反抗,传达的是打破话语和价值取向一体化,争取个人享乐合法化的审美诉求。二是将打入传统的宦游宏大话语,以世俗生活的“儿女情长”取代宦游叙述的“风云之气”。前者可谓“雅不避俗”,后者可谓“俗不伤雅”。

其实,通观柳永的词,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也不乏俗中见雅。如《雨霖铃》前片“多情自古伤离别”等句,都是老幼皆懂的俚俗生活用语,而下片“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句,则显得十分高雅,写出了一种特定情景下的典型环境。正是这种俗不伤雅、雅不避俗的语言,构成了柳永词雅俗共赏的显著特点,其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他的词不但“市井之人悦之”,精英文人也心系之。

有学者在总结李煜词之贡献时说,至于后主之成就,则可以分为两方面来看:其一是内容方面的,由于一己真纯的感受而直探人生核心所形成的深广的意境;其二是由于他所使用之字面的明朗开阔所形成的博大的气象。

虽然柳永无法与李煜相比并肩,但是这种和盘托出自己主体意识的词风是有共通点的。因为有了柳永“屯田家法”的“真”“诚”任性,宋词才会在后来一脉相承,终开“一代之胜”之文学。

参考文献

第3篇

北宋著名贤臣寇准。刚生下来的时候,耳朵垂儿上长着两个肉环。家里人都吃了一惊。幸好不久就恢复正常,全家人心里才踏实了。他懂事以后,听到母亲说起此事,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应当遁入空门,去当和尚。于是就常常往佛寺里跑。他后来当了大官,直至当了参知政事,官阶够高了,但却视富贵钱财为身外之物,更没有田园宅邸,有时干脆就在寺庙住宿。有个相面的见了他,说他隐隐然有高僧之风。

有一年,他来到河北大名府主持科举事宜。这时,草堂居士魏野写诗称赞他:“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鼎鼐”就是宰相的代称。意思是说他虽然身居高位却没钱买地为自己兴建楼堂馆所。魏野的诗被一位专门采集诗词的人发现了,他认为诗中对寇大老爷的评价很恰当,就到处传播。大名府的老人小孩们都知道了。甚至外国使者来访,见了寇大老爷张口就说:“阁下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否?”

这位无地起楼台的寇大老爷。并不是苦行僧,他对生活充满了挚爱,尤其是善于观察和欣赏自然风光。这年早春,他在一次宴会上,手拿玉壶(精美的酒壶),即兴吟词一首,词牌名叫《甘草子》:

早春。柳丝无力,低拂青门道。暖日笼啼鸟,初坼桃花小。遥望碧天净如扫,曳一缕、轻烟缥缈。堪惜流年谢芳草,任玉壶倾倒。

从此,大名府的人才知道,寇大老爷竟能作得一手好词。就这样,他的高尚的品行和他的词作一起,被广泛传诵开来。

倒霉只因《鹤冲天》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他的词写出后,往往很快就能到处传唱,正所谓“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当时,作曲的人谱出新的曲子,也一定要柳永为之作词,才得以传播开来。这么一个有文才的人,去参加进士考试,竟然没有考中。他心中很不愉快,遂作《鹤冲天》词一首,以泻怨气: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彳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词既成,照例到处传唱,谁料竟传到宋仁宗的耳朵里。仁宗留意儒雅,愿听好听的,这首满纸牢骚的《鹤冲天》,自然引得仁宗不高兴,尤其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两句,更使仁宗不满。

第4篇

武夷山有太多的自然美景,太多的人文盛宴,让人百看不厌, 流连忘返。烙在我脑海中最深刻的,是攀登天游峰的辛苦和居高临下的畅快淋漓,是漂流九曲溪的享受和融于自然的心旷神怡,是沉浸于历史精华的思索和精神愉悦,是品味武夷岩茶的香绵和回味的甘甜隽永。 无限风光在险峰―天游峰上俯瞰九曲溪

登天游峰一览众山小

天游峰为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隐屏峰后,海拔408.8 米。十分有名气,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 此峰固应第一也”,故有“武夷第一峰” 之称。武夷山有句顺口溜:“不登天游,等于白游”,所以天游峰几乎是每个游览武夷山水的人都会造访的地方,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更多角度地欣赏九曲溪环绕武夷山的美丽壮观景象。它名字的由来也正是因为在天游峰峰顶,看云海缥缈众山环伺,仿佛置身于仙境, 遨游于天宫,故名“天游”。

我3 次登临过天游峰,天游峰好像是从天而降的一块巨大石头,从峰底的九曲溪边向上望去,绝壁千尺。旺季时,那窄窄的山路上,前后相拥,比肩接踵。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有的甚至望而却步,视为畏途。

登天游峰的乐趣或与众不同处,在于欣赏九曲溪。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灵魂,乘竹筏漂流是与它亲密接触融为一体,享受的是宁静,而站在天游峰俯瞰则是居高临下,俯察端详。所以每登上一个新高度,停下脚步,再看脚下那碧绿的溪水,就会又有了新的形象新的意境:那水似乎是从丛林般耸立的山峰中飘忽而至,拐到脚下,又飘忽而没;那溪水不是流动的而是凝固的翡翠项链,镶嵌于武夷群峰之间。上天游的一览亭,濒临悬崖,高踞万仞之巅,是一座绝好的武夷山水观赏台。从这里凭栏四望,云海茫茫,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犹如到了仙境。低头再看溪边大石板上乘凉的游人如豆,顿感自己凌空高在,更是飘飘欲仙了!

漂九曲溪人在画中游

闽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为第一,而武夷的灵魂在九曲溪。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南麓,全长62.8公里。澄澈清莹的盈盈一水,深深地切割着武夷群峰,形成九曲清流绕青峰的美妙景观,故而得名九曲溪。

乘坐竹筏漂流九曲溪,观赏山景水色,是武夷山游览的一大特色,甚至成为不少游客的首选。所以旺季时,由于漂流运力的限制,一票难求是司空见惯的。

在九曲溪上游的星村竹筏码头,游客最多6人一组,坐上宽约两米、长约9米的竹筏,漂流就开始了。竹筏由8~9根去皮毛竹火烤后扎成,吃水浅、浮力大,游人乘坐安稳舒适,视野开阔,可见山景,能赏水色,漂流而下,疾徐相间,既轻松惬意,又有惊无险。九曲溪漂流全程约9.5公里,曲折萦回的九曲溪如玉带串珍珠,将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连为一体,“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撑筏的筏工有时还会兼任讲解员,一路介绍着两旁的景观,他们有的口才很好,幽默风趣,常常引得游客开怀大笑。

我坐在筏子的竹椅子上,随波逐流,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真是: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啊。 九曲溪旁的大王峰和山脚下的止止庵

我贪婪的双眼连眼皮都不舍得眨一下,想把武夷山的每一座峰、每一汪水、甚至每一片云、每一株树都看得仔仔细细,记得牢牢实实。

九曲溪的次序是逆流而数的,我们开始漂流不久,就是第九曲,最后漂到第一曲。一曲在九曲溪的最下游,景九曲溪旁的大王峰和山脚下的止止庵色畅旷豁达,附近有大王峰、幔亭峰、狮子峰和观音岩。大王峰雄踞溪北,摩霄凌云,雄伟壮观,为武夷三十六峰之首。二曲溪口迎人而立的是峭拔挺秀、明艳照人的玉女峰。玉女峰突兀拔空,峰顶花木参簇,整座山峰像束髻簪花的少女,岩壁缝痕似衣裙皱褶,飘飘欲仙。峰左侧有一岩叫妆镜台,刻有二丈多高的“镜台”二字。三曲南崖的小藏峰有闻名于世的“架壑船棺”。据考证,船棺大约出自距今3400多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它是古越族人的一种葬俗,架于千仞绝壁之上。这里溪阔水深,坐在筏子上,抬头仰望,巨大的石壁上有大大小小数十个深洞,有的洞内明显可见深褐色的船型木棺。古人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安葬逝者的方法,那巨大的棺材又是如何弄上去的,至今仍是迷雾重重。六曲是九曲溪中最短的一曲,但其景色又为最胜,被称 为“武夷山第一胜地”的天游峰即在此。溪北有高直耸立的巨峰,峰壁由于流水侵蚀久而深陷,状如指痕,故称仙掌峰,又叫晒布岩,壁上刻有4个大字:“壁立万仞”。仙掌峰是武夷山最大的一块岩壁,浑然完整,无一处裂隙,构成一座巍然屹立的单斜断块山峰。古人赞其“世上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由云窝从仙掌峰南端沿峰脊拾级而上,可直登天游峰。

深山群峰中,万籁俱寂,九曲溪上,一队队竹筏前后顺序漂流,四周是美若仙境的丹霞群峰。望着溪流山峦,我似乎到了千年前的大儒朱子在九曲溪边正在吟唱《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

追思先贤 问渠那得清如许

武夷山是世界双遗产,他不仅是大自然宝贵的馈赠和珍贵的遗留,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到武夷山,仅仅享受自然美景,不去拜访那些思想文化先贤的足迹,忘了这里深厚底蕴的人文景观,也枉去了一回武夷山。

武夷山也真够出类拔萃的,千古流芳的名人朱熹与柳永都在武夷山生活过。朱熹14岁时托孤到武夷山,并在此前后生活达五十年之久,柳永就在本地出生,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生活在武夷山。

九曲溪五曲岸边的隐屏峰下,是“武夷精舍”。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武夷精舍外面的草坪上,雕塑了几组朱熹施教的塑像,精舍内的大堂上,是朱子手握书卷讲课的形象。

朱子是理学大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作为教师的我,更是把朱熹看作一个伟大的教师,我的先辈,我的同行。他的许多关于教育方面的格言,曾经指导了我一辈子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读 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些话,至今仍是至理名言。

我站在武夷精舍的朱熹塑像前,小声吟诵着那篇脍炙人口的诗章: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武夷宫附近有一座楼阁式仿宋民间建筑――柳永纪念馆。走进这座仿古建筑,一抬头就看见高悬的两块巨大牌匾,“一代词宗”“白衣卿相”。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即武夷山市)人,世称柳屯田,因排行第七,亦称柳七。

柳永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发展了词体,留存200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150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让词在民间大普及,“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当我恋恋不舍准备离去时,又在纪念馆一隅看到了一座柳永右手握书,左手靠背撑扇,儒巾布袍,仪态潇洒安祥的全身铜像,与铜像齐肩的是一块长方形石头,上面刻写着:“柳永墓冢g土还乡记”几个大字。下面有几行碑文写着:“公元二四年九月,值武夷山柳永纪念馆新馆落成之际,柳永仙冢g土自镇江北固山分移至此。千载游子今朝还乡,一代词宗魂归故里”。于是武夷山增添了一处人文景观,让我们在轻抚着武夷山上的苍松翠柏之时,能遥想千年前的崇安才子词人柳屯田。

品味岩茶 溪边奇茗冠天下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作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武夷山,不仅山水钟灵、人文荟萃,茶文化也博大精深、独树一帜,在中华茶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来武夷山,不在这里好好品味它的茶文化,应该是很大的遗憾。

范仲淹有武夷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武夷山建有中国茶博园,在这面积约7.8万平方米的园区里,集中展示了武夷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精深的工艺。它以“浓缩武夷茶史,展示岩韵风姿”为设计主题,通过历代名人的记叙、历史画面的再现、茶艺的互动表演,让大家领略到武夷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诱人的岩骨花香!

进入茶博园就是茶魂广场,广场前端那座茶树状屏风上书有著名辞赋家雪川所作的“大红袍赋”,屹立于后部的是“武夷三圣”――神农、彭祖、武夷君。两侧环立的是历代与武夷茶有着不解之缘的14位名人:从唐代的陆羽,宋代的范仲淹、苏轼、朱熹,到近现代的连横、吴觉农等。让我感兴趣的是连横先生,原来他就是中国主席连战先生的祖父,他一生嗜茶,对武夷岩茶颇有研究。在茶魂广场,极目望去,是连绵翠绿的武夷群山,大王峰玉女峰屹立其间,九曲溪在这里汇入崇阳溪,玉带缥缈,一派仙境。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最具传奇色彩的是那几棵被誉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的大红袍母树,游人到武夷山,尤其是喜欢武夷岩茶的人,是不可以不去看看它的。

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九龙窠是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龙,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窠。进入峡谷,立觉冷气飕飕,沿着幽谷铺设了一条石径,两侧涧水长流,茶园碧绿,芬香沁人,景色幽美。出峡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历代名人题咏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其中有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

再往前,十余米高的陡峭绝壁上,清晰可见“大红袍”3个红字,据说那是所题。绝壁上有几米见方之地,茂密地长着几棵茶树,那就是武夷山之宝大红袍母树了。母树现仅存4株o树龄已达千年,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游人站在它的下面合影留照。大红袍之所以能获得“茶中之王”的美称,是因为它生长环境得天独厚。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他处润泽肥沃。

第5篇

一、泪眼看爱情

《项羽之死》中霸王别姬是最为伤情,最为感人的一幕。项王的绝命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惊天地,泣鬼神。帝王有没有爱情,项王是最有力的说明。爱情的伟大在于真和诚,在于责任与担当。项王在英雄末路的时候不离不弃,实属不易。想想刘邦逃难时从车上踹下妻子儿女,夏侯婴再三劝阻,刘邦竟然要杀夏侯婴,夏侯婴不得不把刘邦的儿女藏在腋下逃走。与刘邦相比,项王算是傻得糊涂,傻得感天动地。《楚汉春秋》中讲,项羽从起兵到称王,一直把虞姬带在身边。江山和虞姬,项羽一个都不想丢下,而虞姬更是渴望甜美的二人世界,她曾与范增争夺项王,不惜嫁祸于范增,采用苦肉计,让刺客杀她,最后刺杀失败,刺客咬舌自尽。项王岂能容下杀害他的心上人,赶走了衷心耿耿的范增。不说项王的糊涂,单说项王对于虞姬的感情已经让人感叹唏嘘了。《史记・项羽本纪》中,虽然司马迁没有接受《汉书》的说法:虞姬在写下绝命词“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自杀,但是他们的感情已经走向了永恒,项王是爱情至上的英雄。传说项王在虞姬死后,带着她的头一路拼杀,一路的血,一路的爱和情,后来滴过血的地方长成一路的虞美人花。南京十大文明古镇之一的桥林镇,建于公元1085年,原名失姬镇,传说因西楚霸王项羽败走乌江,其爱妻虞姬自刎于桥头而得名。霸王别姬是千古美谈,版本自然色彩斑斓,“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以死相许”,项王和虞姬植下了爱情的种子,史书和传说演绎了多姿的美丽。

二、亮眼看民心

关于田父,莫衷一是。一个“左”字,把项王送上了绝路,神来之笔,让人深思。也许田父是韩信的棋子,在项王败逃的路上有意等待田父。也许,田父仅是一个田父,他的回答是有口无心的。但这合乎逻辑吗?田父有必要这样吗?或者是田父的慌乱中的回答,无意识的欺骗。或许这样更符合实情,不然一个普通的田父,即使有机会,也不敢有胆量欺骗项王。或许是上天的旨意,让田父等待“一个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别人的”项王。或许是司马迁有意而为,让田父代表天下百姓说话,代表被项王杀害的新安二十万秦兵伸冤。(其实,《史记》《汉书》中记载刘邦屠城的“丰功伟绩”绝对不亚于项羽)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这样安排,必须要基于项王“不怀疑一切”的坦诚上,对刘邦的野心不怀疑,对四面楚歌的阴谋不怀疑,对田父的回答不怀疑,对乌江亭长的规劝不怀疑,对小人的离心离德不怀疑。田父也许是对项羽失去民心的一个诠释,但也是他人格坦荡最好的说明。多一点曹操的怀疑精神,也许历史是另一个面目;也许多了怀疑精神,项羽就不再是项羽了。

三、慧眼看英雄

历史就是一种巧合,没有巧合,就没有历史。项羽偏能遇上田父,乌江亭长也偏能等到项羽,而且还有一段坦诚慷慨的演讲:“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我们不说从东城到乌江有三百公里的路程,项羽如何瞬间到达的问题。乌江自刎是历史的真实,还是文学的创造,我们姑且不谈,单说亭长话的深意,为何偌大的乌江就他有船?这不是明确告诉项羽,乌江已经被刘邦占领了吗?大概历史的实际情况,项羽的部下有人投靠了刘邦,帮刘邦断了项羽的后路,占领了乌江,甚至整个江东。既然这样,项羽渡江,能活命吗?能称王吗?不知项羽想清楚了没有?项羽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项羽的内心永远一片光明。项羽走投无路,自刎而死,项羽是不是英雄?不知乌江亭长怎么看待?司马迁怎么看待?他们是仰慕项羽的知耻明智,还是惋惜项羽的懦弱畏葸?项羽的死悲情壮烈,但没有污点。杜牧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胡曾:“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王安石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不知该怎样看待英雄,是看人格品质,看胸怀抱负,还是看计谋智慧?项羽是不是英雄,该不该过江东?就让历史继续评说吧!

四、冷眼看小人

对于小人,我们不能小觑他的伟力,他们是完全有能力把英雄逼上绝路的。笔者尤其还佩服小人的厚颜,史书上记载项羽自刎而死,汉将王翳得了项羽的头颅,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到项羽身体的一部分,回去后因此都被封了侯。也就是说,项羽虽然是自刎而死,但他的尸体被肢解了。不为英雄悲哀,只为小人悲哀。对小人也许我们只有愤怒,没有项羽的慷慨:“若非古人乎?”是故人吗?交情在哪里?“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项羽大方如此,竟然对司马童没有丝毫的指责,司马童竟然也没有丝毫的愧疚。好在司马迁还为吕马童遮羞,让他“顾见”、“面之”。乌骓马沉江而死,比这些小人强多了。司马迁忍受过奇耻大辱,π∪俗钗了解,大概他无话可说,只愿如此了。从小人看英雄,从英雄看小人,不知你有何感想?小人最强大的武器是卑鄙。看看刘邦吧: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不是小人,不懂卑鄙,怎么能战胜卑鄙的刘邦呢?什么“兄弟”、“盟约”都是遮羞布,卑鄙才是刘邦的真实嘴脸。当然,上帝也是公平的。卑鄙的结果就是悲惨。小人大多没有好下场,古代十大叛将之首,英布就是被刘邦杀的。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项羽的经历本也是一部历史,承载着太多的信息。多人物,多角度,多视点来看,也许更透彻深刻。

参考文献:

[1]王建稳,诸雨辰.解读《项羽之死》的悲剧意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01).

[2]张文光,周凤凤.项羽兵败之因探谜[J].文学教育,2007,(03).

[3]陈学江.田父何以绐项羽[J].语文教学之友,2015,(04).

[4]柳永祥.从田父和乌江亭长看司马迁对项羽悲剧形象塑造[J].和田师专学报,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