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咏柳的诗意

咏柳的诗意

时间:2023-05-30 10:06:35

第1篇

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的柳树历来为人们所钟爱,为诗人所歌咏。唐诗中更不乏咏柳佳作,现撷取若干首,与读者诸君共赏。

窃以为,在唐朝诗人的咏柳佳作中当首推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前二句,将柳树比作裙带飘摇、婷婷袅袅的美人,已见新奇。后二句更是出神入化,采用一问一答,画龙点睛的手法道出那细细嫩绿的柳叶,妩媚动人的枝条是大自然的春风所裁剪而成。既赞美了柳,又赞美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白居易的一首《杨柳枝词》则是借柳抒怀,咏物言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是一株生机勃勃、风度翩翩、秀色照人的翠柳,千万条嫩如黄金软如丝线的枝条在和煦的春风中飘荡,轻盈袅娜,风情万种,人见人爱。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大发感慨:可惜一株美丽的柳却偏偏生长在人迹罕至的西角荒园之地,无人欣赏,倍受冷落,只好终日寂寞,好不哀哉!实际上,诗人是借对荒园之柳的痛惜之情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块垒,对当时政治腐败,埋没人才(包括诗人自己)的不满情绪。

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在唐代,人们在送别之时,有以柳枝相赠以寄离情的习俗,唐诗中多有吟咏,但诗人雍裕之的一首《江边柳》却不落俗套,构思特别新颖,想象特别奇特:“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翠柳如烟的美丽画图。“”二字写江柳随风起舞之轻柔,“青青”二字描绘江柳苍翠之色。后两句更是不落窠臼,从折枝上翻出新意:“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相赠,反而希望长长的柳丝绵绵不断,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才好。真是想人所之未想,道人所之未道,巧妙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依依惜别之时特有的缠绵。

雍裕之是咏柳的高手,他还有一首咏《柳絮》,也写得与众不同:“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诗的前两句十个字,洗炼地写出了柳絮纤细、轻灵的特征,在无风之时,漫不经心的自由落地,待微风一起,就会漫天飞舞起来,第三句“缘渠偏似雪”――(渠)为何偏偏似雪。这一句固然重复了前人的比喻,但诗人紧紧补上第四句“莫近鬓毛生”,就使诗意徒然翻新,出人意料,十分俏皮。这两句采用层层类比,层层推进的手法,最后像相声一样抖出包袱,叹人生无常,恐白发早生。

别的诗人咏柳都是咏一时一地之柳,而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咏的则是广阔天地之柳,意象阔大,意景优美:“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第一联写柳的生存空间非常广阔,从京城长安(章台)直到湖北江陵(郢),都有柳的身影,“掩映”二字点出柳的枝叶扶疏,明明暗暗,“参差”二字点出春柳的蓬勃生机,繁茂景象。三、四两句的意思是:听见别人(见说)赞美柳的风流韵致,现在当自己来到这里(来当)看到眼前的柳色,也一样是婀娜多姿。下面四句写诗人眼前之柳绵延不断,从桥这头到桥那头,顺着长堤直到远方。而诗人自己也情为柳所系,目光和情思也跟踪柳的倩影不舍,直到柳青春凋谢,花飞似雪,扑打青楼酒旗。青楼、酒旗是人间繁华之地,花飞似雪是柳由盛转衰之时,这其间的意韵是耐人寻味的。有人说李商隐的这首《赠柳》是借柳怀人,我想是这样。

第2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

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过程与方法

朗诵、 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

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设想

本堂课主要谈谈在鉴赏古典诗词中咏物诗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关于咏物诗的界定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广义的咏物诗包括借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和哲理诗;狭义的咏物诗就是指托物言志诗。为了便

于掌握,本堂课主要谈狭义的咏物诗的鉴赏。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

们吟咏的对象。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咏物诗成为我国古典

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代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写出

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但要做到领会咏物诗词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词只是以"

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

们必须仔细体贴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我们可以用郑板桥的一首画竹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影子来表现"物----我"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

二、 青灯有味似儿时——回顾以自然景物为引用对象的诗。

墨 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 灰 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 竹 石 画(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学生背诵,温习旧知,为新知识的

学习作铺垫。)

启发:根据你所背诵的这几首诗,请说说你对咏物诗有什么理解?咏物诗具有什么特点?

三、掀起你的盖头来——明确咏物诗概念

1 定义: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

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

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重点)

3主要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托物喻人)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既

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4 其它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

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四、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如何鉴赏咏物诗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

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1)、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

通俗一点儿说,就是诗人在创作时,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

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而是要把作者所咏的物与要表达的感情结合起来鉴赏。

例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

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曰:"东坡《水龙吟》起句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即不

离也。"也就是说,苏轼在咏杨花的同时,也在咏思妇,二者水融,密不可分,达到"物我一境"的最

高境界。词中的杨花像是很有情意,能万里随梦寻郎,能化为浮萍,还能变成离人泪;而词中的思妇"愁

绪满怀无着处",梦中万里寻郎"不得到辽西",又"无计留春住",梦醒后"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

谁",咏物与抒情所似水中着盐。

(郑板桥的咏竹诗,也都属于这类精品,不可不细心研读,以求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

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

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

。"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

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

学生练习: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

思考时应该想到诗人在咏石灰的同时,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然后才能做出这样正确

的回答:"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

高风亮节,展示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坦荡的胸襟。"

竹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作者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

屏 风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寓含小人障明,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

屏风表达了自己对其怨恨。)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

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1)、懂得"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道理。

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

,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

例子 :咏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

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

警,我亦举家清。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有个很好的评论:"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

兴不同如此。"三位诗人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声望自大;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一为落

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都写得物我无间,情意胶合。

学生练习:

咏 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

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提示: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

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3)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提示:(1)托物言志,(2)环境烘托。)

( 对比赏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 懂得"物"虽各异,而其情亦有无别的道理。

中国人就有"岁寒三友"之说,松、竹、梅虽则各异,但它们凌霜傲雪的风格却毫无二致,因此,不同

的诗人在咏不同之"物"时,所表达的主题有时却是一样的。

例子: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

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陆诗咏梅词自然是有寄托的,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

而不悔的风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样。王诗虽然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所咏的

梅花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你看,诗中的杏花不也和陆游词中的梅花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

恶势力吗?陆游和王安石的志趣在这一词和一诗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由此看来,,对于诗词中的寄托,

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或框框来随便一套,就以为可以偃旗息鼓,得胜回朝;也不能牵强附会,妄加臆断。而

必须实事求是,从全篇着眼,从作品及作者的实际出发来做准确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3)、懂得所咏之"物"怎样才能达到形神具似的最佳境界。

咏物诗要达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要达到神似就比较难了。以绘画打个比方,同是画人物肖像,一般的画匠

只能达到形似,而真正的天才画家才能达到神似,把人物画得活灵活现,富有神韵,如达芬奇的《蒙娜丽

莎》等;画龙点睛这一成语说的也是这么一回事。

例子: 东 栏 梨 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

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

?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

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

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学生练习:

双 双 燕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

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

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问:作者在描写燕子时采用了哪些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一是用复杂的背景来衬托,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三是抓住最富特征的细节来描写。显得非常自然,毫

不斧凿,达到形神俱备,尽态极妍的最佳境界,且''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五、总结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践演练

1、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

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

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翩

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

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3、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

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4、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

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附)板书:

1、概念:物——寄情

2、特点:

3、手法:托物言志(情)

4、鉴赏方法:

第3篇

二年级《咏柳》中的咏是赞美、称道、歌颂的意思,诗中借柳树歌颂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裁出了春天。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出春柳的勃勃生气,碧绿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 诗歌借景抒情言志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下面,笔者就对几种常见意象的寓意进行剖析。

1.万木丛中最爱柳

柳是情感的化身,柳是友谊的象征。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纤柔细软的柳丝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折柳借柳寄情之诗词在唐宋诗词中不胜其数,常被诗人借柳折柳寄托恋恋不舍之情和美好的祝愿,同时,远在异乡的人或在家乡的亲人看到柳,自然会勾起无穷无尽的思念,从此,柳就与亲朋好友送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文学家罗隐的“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诗题曰“柳”,即是咏柳,句句赋柳,而句句拟人,比喻贴切,用意清晰,笔到情到,浑然融合,发人兴味,独具一格。“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春条就是柳条,“系春情短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把情写进柳的景色之中;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是古时送别之所。赋予春风生命、感情拟人手法,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折柳送别朋友的离愁和深情厚谊。春风仿佛也深谙离别之苦,想留住游子漂泊的脚步,于是迟迟不让柳树发芽,以免被折去送别。这首诗后两句最为精妙。一个“知”,一个“遣”道尽人间离别的痛苦。李商隐对柳很有感情,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如“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深切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叹息春风不要吝啬那细长柳条,让人尽情地攀折。

2.诗中酒,诗中愁

作为消愁之物,几乎在每位诗人词客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句子。酒可以说“愁”的代名词。谈到酒,就不能不说谪仙人的李太白,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见一斑。但李白嗜酒如命,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他在朝庭得不到重用,郁郁而不得志。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愁”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一)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苦闷之“愁”在花阴下,一壶酒自斟自饮,无亲无友,没有谁来陪伴我,独自一人在喝闷酒;举起手中的酒杯,热情地把明月邀请来,连自己的影子就成了三人,共饮美酒,共赏鲜花。似乎可以看到诗人寂寞孤独的愁容。又如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李白这两句诗是希望自己能如张翰一样,任性自适。看透了世路坎坷之后,胸襟旷达洒脱,连追求千秋万古声名,也不再放在心头。诗句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志不得伸、才不能用的苦闷而无可奈何的愁情。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李白《梁园吟》)这两句是说,对不合理的人生遭遇抱旷达和蔑视的态度,就可以免除烦恼和愁闷,只有登高楼、饮美酒,遣愁放怀,才是乐事。诗人以“达命”者自居,高视一切。语带狂放豪纵,却由苦闷而生,愈狂放,愈显出愁苦之深。

3.月光照人人思乡

正如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思乡是唐诗中重要的主题。李白《静夜思》则是最为典型的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思乡的情绪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又如“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那是故乡的景色,故乡的梨花,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小溪的伴奏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杜甫《江汉》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诗人表面上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皎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句,写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思亲怀乡之情便不言而喻了。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4.百花烂漫最爱梅

梅寓意傲岸,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又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古典诗歌殊意象很多,了解这些特殊意象,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鉴赏诗歌。

第5篇

关键词:姜夔;喻象;形神兼备;托物喻志

姜夔,是我国南宋后期词坛的一位卓然大家。他的词不同于婉约、豪放两派,具有“清空”的风致,取得了“和苏辛、柳周两派鼎足而三”(夏承焘《论姜夔词》)的重要地位。白石多才多艺,杨万里曾赞他“文无所不工”(诗集自序),尤以词才高绝为人推重,得后人“白石老仙”之誉。姜夔现存的八十多首词中,主要是抒写个人身世记游咏物之作。作为宋代词坛的领袖人物之一,姜白石的咏物词有着独诣之美。

所谓咏物,便是通过对客观世界某一事物的描摹与赞咏,借助某种外在的特征,来寄托象征诗人的思想感情。白石的咏物词多以梅、柳、荷作为吟咏对象,“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刘熙载《艺概》)。

姜夔在喻象的选择上,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历代文人在诗词文章的创作中赋予梅柳的特殊内涵。另一方面,喻象的选择与白石的身世情志和品格气节有关系。白石终身未入仕途,其文艺、学问的声名在士大夫中很高,但他却甘心过寂寞清苦的生活,这表现了姜白石高洁的生活情志。也就是说,喻象成了白石自我的化身,是白石的代言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物我合一的必然

结果。

然白石所以借梅与莲以抒发,而不借他花者,则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品最清;梅花凌冰雪而独开,其格最劲,与自己之性情相符。而白石之词格清劲,亦可谓即其性格之表现也。简单地说,梅柳等喻象有其特定的含义,而这一含义又与白石性情有相似之处,他想借这种特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特定的情志,这就决定了白石在喻象选择上的特色。试以咏梅词《卜算子 吏部梅花八咏 夔次韵》为例简单说明。

绿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惆怅西村一坞香,开遍无人赏。细草藉金舆,岁岁长吟想。枝上幺禽一两声,犹似宫娥唱。

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折得青鬓碧藓花,持向人间说。

通过这两首咏梅词可以看出,姜夔咏梅,着重强调梅花那种瘦劲孤高的气质,与柳枝的窈窕妩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有意将“杨柳娇痴”与“石瘦冰霜洁”中的梅对举,以突出梅的品格,显示出梅花的风神逸趣。同时以“绿萼”“幺禽”“宫娥”“象笔”和“龙笛”等意象来点缀,给人以清秀淡雅又不失刚劲峭拔之感。

与梅花的刚劲峭拔相比,柳则多带有柔绵婉媚的意蕴,刚劲之余也需要有轻柔来调和,所以在白石的怀人相思之作中,除了大量用梅外,柳也是必不可少的喻象。“人妒垂杨柳,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莺声绕红楼》)写的是他所思念的那位身腰赛杨柳之轻盈的合肥琵琶少女。观梅怀人,见柳动情,梅与柳已经成为白石咏物词的艺术载体,是潜意识中的艺术产物。

而莲花,历来对它的评价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莲虽没有梅那种刚劲峭拔的特点,但在孤高清雅的风格上,二者是相通的。在白石笔下,这些原本清雅的自然之物又分明闪现着圣洁的美人之影,或隐或明地寄寓着词人孤高幽冷的情怀。

在表现手法上,咏物词讲究的是形神兼备,词人在准备把握物象的外在形象,做到形似的同时,也要抓住其神韵,力求神似。白石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侧重于“神”,能够抓住所咏之物的风姿和品格,以貌取神,虚处着笔,侧面烘托,以求喻体与本体在内在神韵上的神通。试以咏荷词《念奴娇》为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天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全词并没有提及荷花的具体形貌,但整首词却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和意境的清幽冷艳。“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冷香飞上诗句”,是写连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这里白石完全是用泼墨的笔法,虽然我们找不到具体的莲花荷叶在哪里,但却能感觉到莲花丛的浩瀚,甚至能嗅到清冷的荷香。就是说,白石的咏物词力求“神”通,给我们一个很整体的感觉。

咏物词这一体裁不同于一般的写景抒情之作,它的创作必须以言志为宗旨。以姜夔为代表的南宋词人运用比兴寄托法的自觉意识,专求寄托。以白石咏梅词为例,经过近代词学宗师夏承焘先生的考究得知,白石在漂泊不定的江湖生涯中,曾与合肥一位弹琵琶的女子有过一段缠绵的恋情。故夏承焘先生说:“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

白石几乎所有的咏梅词都是在寄托他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词中白石刻意地追求比兴寄托的运用,往往全词都围绕这一情事展开。试引白石咏梅名篇《暗香》为例: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手法鉴赏;摘字;解意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是滋养中华民族成长壮大的宝贵精神食粮。近年来,新的教育部不断革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古诗词阅读材料的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教学能够鉴别欣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技巧等,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形式之美。

但是,当代小学生教育明显仅停留在简单地‘授鱼’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到达传授方法的新阶层,大多数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缺乏良好的学习素养。面临当代古诗词教育的问题,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在于创新教育方法,运用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手法的能力水平。

一般而言,古诗中的手法广义上包括表达方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特点,本文中的手法仅指狭义上的修辞手法。以《咏柳》为例,本文具体讲解鉴赏古诗手法的方法,并从中找寻作者想描述的意境之美和意欲表达的情感活动。本文总结概括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使用手法的特点,并结合多位前辈的教学经验,将鉴赏此类古诗手法的方法简要概括为两要义:摘字、解意。在一首古诗词的分析中,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也需要灵活变通,“一条巷子走到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谓“摘字”,即指摘取古诗中的关键字眼。在白话文中,许多手法在使用时难以避免“显山露水”的字词,古诗中也不例外。比如:“似、如、像、若”等字出现时往往使用了比喻手法,“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中的“似”将春风的细如丝的特点形象化的比喻为剪刀,从而更加突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拈、飞、裁”等动词出现时要尤为注意,诗人往往会将人的动作化用在物身上,拟人手法呼之欲出,《咏柳》一诗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裁”字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化的写出柳叶出芽时的娇小柔美。

“解意”,顾名思义,言为“理解意义”,在这里即指理解诗句基本内涵大意,通过理解发现诗句中隐藏的手法。“解意”是发现诗句中内藏的手法,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诗句本身内容时,不能简单地加以翻译,要结合语境,想象画面,用扩充语段的方式来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例如,《咏柳》一诗中“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通观本句,并没有使用任何显而易见的字眼,难以发现修辞手法的使用痕迹,再看在本句中,诗人想要表达的含义: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这里的“她”也就是指“柳树”,不难看出,诗人在此是将柳枝比喻为少女的丝带,使人不禁联想到《碧玉歌》中的“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碧玉美人”活灵活现。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古诗运用了对比、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此类手法较为少见,在《咏柳》一诗中毫无痕迹可寻,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飞流的瀑布壮观的瀑布从三千尺的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疑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在此处,诗人放空想象,将瀑布遥想成从三千尺高处落下的银河,其壮阔浩瀚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是写瀑布,在王安石笔下的“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俨然要灵秀三分;对偶手法的使用会使诗句上下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句子结构相同,同样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比如杜甫的《绝句》中有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鉴赏古诗手法时要遵循逐字逐句的分析方法,通过想象联系上下意境,抓住诗歌主旨。

目前,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通病是仅能“授之以鱼”,不能“授之以渔”,教育家缺乏作为引导者的意识,更多的是盲目的灌输答案,而不能告诉学生最中肯的建议,学生往往关注一个点之后或得到一个方法之后就一意孤行,忘记关键所在。其实,无论学生选择先“摘字”,亦或是先“解意”,最重要的是需要全面通观诗词,这是赏析古诗歌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领会贯通学习要旨,切忌生搬硬套。

王国维曾说过:“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教育家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领会诗歌艺术境界的方法,这是由诗歌的跳跃性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鉴赏能力的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在小学生的启蒙阶段钻研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厚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7篇

《咏柳》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热爱和赞美之情。《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作品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一、抓题目。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诗题之中,我们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内容,进而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或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这类题就表明内容是写与友人离别的,可知其思想情感应是离愁别绪方面的。《秋词》、《天净沙・秋思》这类题,可知其内容是写由眼前秋色引发自己内心的感慨的。

二、抓诗眼。诗眼是指诗中最为准确、生动、传神的字、词、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的焦点。写人绘睛,美目盼兮;画龙点睛,龙则飞腾;写诗点睛,诗则传神。抓住诗眼自然提携全篇,领略全诗意旨。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前一句是说云梦泽在洞庭湖水气笼罩之中,后一句是说洞庭湖的波浪撼动了岳阳城。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充分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魄和巨大力量。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情。杜甫《春夜喜雨》,“喜”是诗眼。由带着评论性叙述到具体描写,从听觉到视觉,从当夜到明晨,由现实到想象,诗人喜悦的心情达到了高潮。通篇不见“喜”字,而处处皆显喜意。

三、抓名句。名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理等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抓住它也就抓住了诗的精髓。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境开阔,情思豪放,格调昂扬,显示出大丈夫洒脱的胸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安慰和鼓舞,故而千古传诵。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限的哀愁如春天的江水滚滚滔滔,向东奔流。词人化虚为实,把愁绪刻画得让人可触可感。

四、抓意象。诗歌创作很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要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就必须先把握意象。而一些意象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如:折柳相送、望月思乡、柳絮飘零、落叶悲秋、杜鹃哀啼、菊梅高洁、红豆相思等等。如“客舍清清柳色新”中“柳”,谐音“留”,挽留之意,蕴含了诗人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五、抓手法。表现手法,也称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它是诗歌章法和技巧的总称。诗歌总是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表意抒情。只有辨清古诗歌的表现手法,才能深入地理解、把握其思想内容。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联想、想象、借物比兴、摹绘形容、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欲扬先抑、借古讽今、画龙点睛、卒章显志、虚实相生、运用修辞方法等等。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动衬静。

第9篇

摘要在阐释史上,史达祖《双双燕》以其艺术情致的深邃性和艺术表现的真切平易性的完美融合,成为几百年以来的接受热点。宋元称赏其佳句,明清探究其深意。梳理此词阐释史的意义在于反映审美发展的变化,揭示审美行为的当代性。

关键词:真切妥帖 形神兼备 咏物寄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螟。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史达祖其人在史上颇有争议。誉之者如张磁,他说史达祖:“端可以分镳清真,平睨方回,而纷纷三变行辈,几不足比数。”毁之者如陈廷焯,其《白雨斋词话》云:“独怪史梅溪之沉郁顿挫,温厚缠绵,似其人气节文章,可以并传不朽,而乃甘作权相堂吏,致与耿怪、董如璧辈并送大理,身败名裂,其才虽佳,其人无足称矣。”史达祖因为曾作过权臣韩胄的堂吏,所以在韩胄失败后,受到牵连得罪,遂为后人所垢病。然而在阐释史上,《双双燕》却以其艺术情致的深邃性和艺术表现的真切平易性的完美融合,成为几百年以来的接受热点。

一 翩翩双燕画堂开 姿态天然万古新

《双双燕》是史达祖词阐释史上称赏最早,论者也最多的词作之一。南宋黄《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七云:“形容尽矣。姜夔极称其‘柳昏花暝’之句。”姜夔是史达祖同时代的词学专家,他曾对史达祖词给予很高评价,是梅溪知音。其《题梅溪词》云:“梅溪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黄的看法与姜夔同调,他所编选的《花庵词选》多引用姜夔之语来评价梅溪。

黄此语在《双双燕》的阐释史上极为重要,约有二端:一是黄氏认为作为咏物词,《双双燕》达到了描写的极致,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此后的张炎在其《词源》里表达得更加清楚:

“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如史邦卿……《双双燕》咏燕云……此皆全章精粹,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

张炎对咏物词的看法,影响了从宋到元明清及近现代的词学评论家们,他们对这首词形神兼备的白描手法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王世贞云:“史邦卿题燕曰:‘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可谓极形容之妙。”徐士俊《古今词统》云:“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白描妙手。”贺裳《皱水轩词筌》云:“史邦卿《咏燕》,几于形神俱似矣。”王士祯《花草蒙拾》云:“仆每读史邦卿《咏燕》词……以为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矣。”评价可谓极高。然而这些评价有老生常谈之嫌,并没有多少新意,对此词之所以受喜爱的深层原因并没有揭示,黄周星对《长恨歌》的评价也许对我们有更多的启发。明代黄周星《唐诗快》对白乐天《长恨歌》、《琵琶行》有过精辟见解,他说:“乐天之妙,妙在全不用才学,一味以本色真切出之,所以感人最深。”一切真正的艺术作品,无不以表现普通的人性人情而流行当世,然而,若不能“以本色真切出之”,便终隔一层,不能得到读者的接受,也就不会影响深远。拿这句话来评价梅溪此词再恰当不过。史达祖以他生花妙手,给我们描绘了游戏于明媚春光中的翩翩双燕的形象,而这一切都“以本色真切出之”。所谓“本色真切”,指作家所描写的自然符合人们观察到的生活的自然,是作者心灵与外物接触时刹那间的心灵感受,作者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出来,使读者有真切的审美体验,给读者以真切的感受,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张炎的“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也应该指此。这也是梅溪此词所以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二是姜夔的评语在此后的词学著作中被反复引用,可见这句评语在《双双燕》阐释史上的奠基意义,它点示了此词的词眼所在,确立了它在史达祖词中的代表作地位。黄承吉有诗云:

“窗前燕子觅巢时,正忆梅溪一卷词。为有环清韵在,持将比似右丞诗。”

二 雕梁软语足形容 柳暝花昏意态中

宋元人欣赏“柳昏花暝”,多以摘句的眼光孤立地欣赏其造语新奇。元代陆辅之《词旨》标“词眼”一目,于梅溪词就拈出了“柳昏花暝”一语。清人刘熙载云:“其实辅之所谓词眼者,仍不过某字工,某句警耳。”至此,瓣香佳句因陆氏“词眼”之说而达到了理论的自觉。清代以后则从整体上揭示其在全词中的审美意义。

有趣的是“柳昏花暝”还引起了词坛几百年的论争。首先发难的是清代贺裳,其《皱水轩词筌》云:

“史邦卿《咏燕》,几于形神俱似矣。……常观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其 ‘柳昏月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

贺裳认为咏燕用“柳昏花暝”不如用“软语商量”恰当,姜夔这样论词是不懂词学。王国维则认为:

“贺黄公谓: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称其‘柳昏月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然‘柳昏月暝’自是欧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和黄公矣。”

然而贺裳也不乏支持者,张伯驹《丛碧词话》云:

“余谓静安此论,忘即本体是咏燕。若想到燕,便知‘软语商量’之佳。‘柳昏月暝’与‘做冷欺花,将烟困柳’造句法相同,仍不似欧秦口气。何以白石独赏此句,盖南宋造语用字,已日趋画工。吾从黄公,不能附和静安也。”

从以上辩论可以看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具体分析这场争论,就会发现他们评论的标准不同,角度不同,所以才有各自的观点。平心而论,他们的看法都有正确的方面。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云:

“王国维说虽是,亦有些偏执。盖上下片本不同。上片从正面描写燕子,‘软语商量’云云,自为佳句。下片多从侧面燕子与人的关系等等来说,情形既复杂,则意思含蓄,风格浑成,亦是自然的格局。上下互成,前后一体,相比较则可,若争论其孰为优劣,似无谓也。”

其持论较为公允,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解开了大家的纠缠不清的问题。综合以上论说,“柳昏花暝”有如下几层涵义值得大家去评说:

首先是炼字工稳,天然妥帖。宋人论词主张炼字炼句,张炎云:

“词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功,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

而史达祖在句法方面的造诣极高。陆辅之在论词时,就把他和周清真之典丽、姜白石之骚雅、吴梦窗之字面相提并论,而“柳昏花暝”以其词眼之说而成为史达祖的代表。王士祯认为它“雕组而不失天然,如‘绿肥红瘦’、‘宠柳娇花’,人工天巧,可称绝唱。”这些词句既坚凝又妥溜,皆极炼如不炼也。如果与“柳腴花瘦,蜂蝶惨”比较,真是优劣自见。

其次是音节和谐,婉转嘹亮。徐《南州草堂词话》云:

“汪蛟门《记梦》云:己酉夏夜,梦二女子靓装澹服,联袂踏歌于琼花观前,唱史邦卿《双双燕》词,至柳昏花暝句,婉转嘹亮,字如贯珠。”

宋词虽不可歌,记梦亦不足为凭,但凭此记载亦可想见其当时演唱的风采。

再次是昏暝之间,情意无限。姜白石的“梅溪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确实是知音之语。史达祖以奇秀清逸的写景之语,传达出双燕春天欢快幸福的生活,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柳昏花暝”,从时间上看,已是一天之黄昏;从内容看,是春天绚丽多彩的景色;从表现手法上看,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词人的情感已倾注其中;从情调上看,写足了双燕游玩的兴致之高,衬托出双燕的幸福生活。而“红楼”句,又引出词中情境,此情此景皆是红楼人独凭所见,引人遐想,韵味无穷。

然而,《双双燕》的近千年阐释史并非只是对“柳昏花暝”的单一咏叹调。朱依真说:“雕梁软语足形容,柳暝花昏意态中。”从宋元到明清,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层层深入,对“意”的探索也远未停止,清代人开始了《双双燕》的另一种解读。

三 怪底梅溪趿珠履 解吟双燕月当楼

韦勒克说:“一件艺术品的全部意义,是一个累积过程的结果。”作为经典,梅溪词的内涵在累积过程中也就逐渐丰富起来。清代中叶以前,对《双双燕》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咏物词艺术方面,自从邓廷桢“寄托说”提出以后,评论家们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究词中所蕴含的言外之意。

“寄托说”之所以提出,是由于史达祖曾作过权臣韩

胄的堂吏,事胄久。“嘉泰间,胄亟持恢复之议,邦卿习闻其说,往往托之于词。”邓廷桢身经内忧外患,他从梅溪的身世经历之中,体味出梅溪《双双燕》“大抵写怨铜驼,寄怀毳幕,非止流连光景、浪作艳歌也。”黄苏也以猜测的语气说:“‘栖香正稳’以下至末,似有所指,或于朋友间有不能践言者乎?借燕以见意,亦未可定。”俞陛云、陈匪石、刘永济等人则在“昏”、“暝”上做起了文章,其中又以刘永济最有代表性,其《微睇室说词》云:

“观其‘看足柳昏花暝’句,言外盖有所指。考史为韩胄中书省堂吏,凡韩有所作为,史无不知者,其间不少‘昏’、‘暝’之事,皆所‘看足’者。史虽看足韩之‘昏’、‘暝’,而不早引退,卒之韩败,史亦遭黥面之辱。证以史他作《满江红・书怀》词,有‘一钱不值’之语,则亦非无悔悟之心者,但意志不坚耳。后人论此词者,特赏其‘柳昏花暝’四字,非无故也。”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无任何寄托。缪钺认为:

“这首词刻划双燕,确实做到穷形尽相,有瑰奇警迈之长,不愧为咏物词之上品。至求更深的托喻,则是无有的。有的论者认为,‘红楼归晚’二句,有弦外之音,盖史达祖对韩

胄所作所为的昏暝之事均已看足,有所感觉,故发为慨叹。虽可备一说,但总不免有些穿凿太深。”

平心而论,这首词确无甚深涵义,然而这不妨其成为佳作。鲍列夫:“伟大的形象总是多侧面的,它有着无穷的涵义,这些涵义只有在若干世纪中才能逐渐揭开。每个时代都在经典形象中发现新的侧面和特点,并赋予它自己的解释。”就像谭献的作者之心与读者之心一样,读者在自己的时代,看到经典形象的一个新的方面,这个方面尽管与作者的本意有出入,不免有些穿凿,但有他“自己的解释”,不失为一个新的解读方法。这些意义累积起来,就组成它的全部意义。反过来讲,一部经典作品只有达到艺术情致的深邃性和艺术表现的真切平易性的完美融合,才会成为永远的接受热点,永远具有审美当代性。而这也正是《双双燕》的魅力所在。

《双双燕》自产生以来就有人追和学习,然而鲜有能并美者。郑方坤《论词绝句》云:“崔子鸳鸯郑鹧鸪,描头画角总常奴。追魂得似梅溪燕,软语商量一句无。”

注:本文为2008年度徐州工程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清代咏物词研究――以清初和晚清为主》(批准号XKY20081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金启华主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 黄:《花庵词选》,《四库全书》本。

[3] 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

[4] 王世贞:《州四部稿》(卷一五二),《四库全书》本。

[5]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6] 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7] 黄承吉:《梦陔堂诗集》(卷十九),清道光12年刻本。

[8]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9] 孙克强:《唐宋人词话》,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 况周颐:《蕙风词话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

[12] 刘永济:《微睇室说词》,中华书局,2007年。

[13] 缪钺:《灵溪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4] 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15] 郑方坤:《蔗尾诗集》(卷五),清乾隆刻本。

第10篇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是滋养中华民族成长壮大的宝贵精神食粮。近年来,新的教育部不断革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古诗词阅读材料的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教学能够鉴别欣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技巧等,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形式之美。

但是,当代小学生教育明显仅停留在简单地‘授鱼’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到达传授方法的新阶层,大多数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缺乏良好的学习素养。面临当代古诗词教育的问题,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在于创新教育方法,运用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手法的能力水平。

一般而言,古诗中的手法广义上包括表达方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特点,本文中的手法仅指狭义上的修辞手法。以《咏柳》为例,本文具体讲解鉴赏古诗手法的方法,并从中找寻作者想描述的意境之美和意欲表达的情感活动。本文总结概括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使用手法的特点,并结合多位前辈的教学经验,将鉴赏此类古诗手法的方法简要概括为两要义:摘字、解意。在一首古诗词的分析中,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也需要灵活变通,“一条巷子走到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谓“摘字”,即指摘取古诗中的关键字眼。在白话文中,许多手法在使用时难以避免“显山露水”的字词,古诗中也不例外。比如:“似、如、像、若”等字出现时往往使用了比喻手法,“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中的“似”将春风的细如丝的特点形象化的比喻为剪刀,从而更加突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拈、飞、裁”等动词出现时要尤为注意,诗人往往会将人的动作化用在物身上,拟人手法呼之欲出,《咏柳》一诗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裁”字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化的写出柳叶出芽时的娇小柔美。

“解意”,顾名思义,言为“理解意义”,在这里即指理解诗句基本内涵大意,通过理解发现诗句中隐藏的手法。“解意”是发现诗句中内藏的手法,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诗句本身内容时,不能简单地加以翻译,要结合语境,想象画面,用扩充语段的方式来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例如,《咏柳》一诗中“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通观本句,并没有使用任何显而易见的字眼,难以发现修辞手法的使用痕迹,再看在本句中,诗人想要表达的含义: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这里的“她”也就是指“柳树”,不难看出,诗人在此是将柳枝比喻为少女的丝带,使人不禁联想到《碧玉歌》中的“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碧玉美人”活灵活现。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古诗运用了对比、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此类手法较为少见,在《咏柳》一诗中毫无痕迹可寻,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飞流的瀑布壮观的瀑布从三千尺的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疑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在此处,诗人放空想象,将瀑布遥想成从三千尺高处落下的银河,其壮阔浩瀚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是写瀑布,在王安石笔下的“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俨然要灵秀三分;对偶手法的使用会使诗句上下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句子结构相同,同样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比如杜甫的《绝句》中有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鉴赏古诗手法时要遵循逐字逐句的分析方法,通过想象联系上下意境,抓住诗歌主旨。

目前,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通病是仅能“授之以鱼”,不能“授之以渔”,教育家缺乏作为引导者的意识,更多的是盲目的灌输答案,而不能告诉学生最中肯的建议,学生往往关注一个点之后或得到一个方法之后就一意孤行,忘记关键所在。其实,无论学生选择先“摘字”,亦或是先“解意”,最重要的是需要全面通观诗词,这是赏析古诗歌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领会贯通学习要旨,切忌生搬硬套。

王国维曾说过:“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教育家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领会诗歌艺术境界的方法,这是由诗歌的跳跃性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鉴赏能力的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在小学生的启蒙阶段钻研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厚人文素养。

第11篇

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诗歌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地讲解与分析,告诉学生这句诗的意思,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哪些内容是鉴赏的重点……这种以教师讲解诗句含义和写作技巧为主的教学,只能是培养出能回答各种诗歌练习的解答机器。许多学生在经过了三年的初中学习后,朗读诗歌如初学绕口令,一字一顿,既不顺畅,又无法读出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更不用说真正体会到诗歌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这样的诗歌教学,不仅削弱了诗歌的美感,而且扼杀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其实,诗情、诗意、诗心、诗兴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因诗兴大发而“朗咏长川”,古代的私塾学堂也常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古人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是读出来的。我们今天的诗歌教学,应该归其本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爱上诗歌。

一、创设情境,在“境”中读

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用“心”去聆听诗歌呢?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一个富有情趣的谜语,一幅优美的图画,一首动听的曲子,一段诗化的开场白,都能营造美好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兴奋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新诗的欲望,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快快乐乐地诵读诗歌。

在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借助课件给学生展示这样一幅鲜活的画面: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枝繁叶茂,绿荫阴翳,微风过处,柳枝婆娑起舞,婀娜多姿,满目陶醉的诗人兴而作诗,再配上《咏柳》的音乐,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受到了美的熏陶,对诗歌学习充满了兴趣,学生和诗人的感情产生了共鸣。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和诗人同吟同诵,读出了柳树之美,春风之美,春天之美,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

二、发挥想象,在“画”中读

歌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要能穿透短短的几行诗,甚至几个字,去读出“画面美”“内涵美”,就得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吴世昌先生说,“诗词需有想象”,运用想象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审美享受。每一首古诗都像是一幅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淡雅的山水画,在这样的山水画中,常会有留白之处,引人无限遐想。在诗歌教学时,如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去读诗,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三、挖掘情感,在“情”中读

诗是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所以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古人读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所以读诗一定要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才能读出诗情,读出诗味。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就会索然寡味。因而在诗歌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挖掘诗歌情感,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感情共鸣,带着浓浓的深情才能读出诗情进而读懂诗人心中喷薄的情感。

第12篇

意象是我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与意境同为衡量诗歌优劣的标准。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自从2002全国高考试题要求说明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后,大量的关于意象的小文章就见诸报刊杂志,但很少有文章提到“东风”意象。查阅历代诗词,发现“东风”是一个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意象,《全唐诗》中共有386首诗用了这一意象,“东风”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史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本文就“东风”的具体内涵展开论述。

一、自然之“东风”

“东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是春天的象征。由于 “东风”对于春天的作用很大,它既能催开百花,也能吹落百花,因此诗歌中“东风”蕴涵两种不同的意趣。如李贺的“东方风来满眼春”(《江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李白的“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早春寄王汉阳》);苏轼的“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海棠》);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柳永的“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林钟商》)。这些诗词中的“东风”洋溢着春天的温馨、欢欣,显示作者喜悦的心情。另一些诗词如周紫芝的“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秦楼月》);程垓的“东风元自好,只怕催花老”(《菩萨蛮・访江东外家作》);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这里就有一种不胜东风的感伤、无奈。

二、象征权贵的“东风”

由于“东风”既能催动万物的生长,也能使百花零落,使它在许多诗词作品中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成为能左右事态发展的外在力量与条件的象征。贺铸有首咏莲的词《踏莎行》:“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桃杏一类的花,竞相在春天开放,而荷花却独在夏日盛开,“不肯嫁春风”,正显示出它那不愿趋时附俗的幽洁贞静个性,莲花的高洁,正是诗人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意即柳树杂乱的枝条刚刚抽出,还没有改变初生时的浅黄色,因为能够倚恃东风便狂舞起来,只知用自己的飞絮遮蔽日月,却不知天地间还有清霜存在。诗人用拟人手法,以讽刺的口吻诅咒“倚得东风势便狂”的杨柳最终必将受到“清霜”的惩罚。这里的“东风”也是权贵的象征。刘克庄《落梅》:“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道《落梅》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爱国忧民的诗人真是万分痛心。作者虽有一腔报国热情,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倍受排挤、迫害,于是诗人便将内心的悲愤和不满借“落梅”这一意象曲折地表达出来。上三联重在写景,景中寓情。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不怜香惜玉。实际上,“东风”者,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三、封建家长的象征

最著名的要数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与表妹唐琬本恩爱夫妻,感情甚笃,可他母亲不喜欢她,终于被迫休了妻子,以致他对前妻唐琬常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切思念。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天在沈园偶遇,陆游感慨之余于壁上留下这首《钗头凤》。陆游以“东风恶”来暗喻他母亲的横加干涉,对唐琬被遣他敢怒而不敢言。《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多首“东风”诗,东风作为主宰芳草香花命运的力量,在诗中常被林妹妹用来指称贾府的长辈,多愁善感的黛玉自称“草木之人”。“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诗中无助地迎风垂泪的美人形象可看作木石前盟难敌金玉良缘的她再向长辈们寻求理解和援助,特别是向疼爱她的老祖宗贾母求助。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黛玉抽的那支诗签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许多红学研究者认为这是曹雪芹借此诗表达对黛玉的态度,不要一味埋怨贾府的长辈(“怨东风”,此处的“东风“指不让她嫁宝玉的贾府长辈),你太爱使小性子,太过尖酸,太过自悲自怜。许多读《红楼梦》的人深有此感,这也是现代的学生喜欢宝钗多于黛玉的原因之所在。

黄乐琴,浙江乐清市白象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