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族习俗

民族习俗

时间:2023-05-30 10:0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族习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族习俗

第1篇

汉族中有些人信仰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和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

少数民族中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这10个民族是: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等族。藏族、蒙古族、傣族、裕固族信仰佛教和喇嘛教。苗族、彝族等民族有相当一部分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此外,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多数信仰萨满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纳西族一般信仰东巴教,少部分人也信仰佛教、道教。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我们新疆特有的宗教习俗

麻扎朝拜

朝拜麻扎是新疆部分穆斯林的独特宗教习俗。“麻扎”是阿拉伯语“圣地”或“圣徒墓”之意。所谓麻扎朝拜,就是祈求圣地和圣灵保佑,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按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反对偶象崇拜、不准朝拜麻扎的。据说,朝拜麻扎是伊斯兰教形成教派以后,由什叶派倡导而形成的。新疆的麻扎朝拜又是在中亚地区的苏非派--依禅势力渗入新疆之后发展起来的。

伊犁最早被朝拜的麻扎是秃黑鲁帖木儿汗麻扎及其附近的小麻扎。到了清代中期,伊犁维吾尔族大量增加,这种朝拜之俗有了大的发展。

特别是嘉庆年间,清政府实行开放的宗教政策,提倡修建庙宇祠堂,

无形中促进了朝拜麻扎之风。当时伊犁的麻扎甚多,如伊宁县的速檀歪思汗麻扎,察布查尔西部的洪那海麻扎,东部的察布查尔麻扎,霍城县的秃黑鲁帖木儿麻扎,都是穆斯林朝拜的圣地。此后,一些宗教上层人士或当地重要人物逝世,也都修建陵摹,也都成了朝拜的对象。所以几乎古老的维吾尔村庄附近都有这种陵墓麻扎。旧时的麻扎一般都有人管理守护,重要麻扎还建有凌园,种植白杨、榆和圆冠榆等树木,所以现在许多古榆都保留在这些陵园之中。陵墓建筑,大都是伊斯兰式的拱形建筑,当地人称拱百孜。但速檀·歪思汗麻扎、洪那海麻扎,则是汉族式的楼台亭阁建筑。

朝拜麻扎,一般在5、6月或入秋以后进行,多是结伙前往,盛况空前。伊犁朝拜麻扎还带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影响。更有甚者,伊犁的少数民族还把一些山、水、树、洞也作为圣地圣灵来朝拜。

巩留县雅玛图南侧山上有个阿吾列洞。其洞位于山谷密林之中,洞口和洞外通道似为人工所凿。传说洞中有陵墓有圣灵,附近维吾尔人多在夏季前往朝拜,70年代初,曾有一位维吾尔穆斯林长者住洞内,并早晚祈祷礼拜。哈萨克牧民对此洞也极崇拜,把它视为灵洞,称天堂洞,也常常去洞内祈祷。特别是不育夫妇前往祈求嗣的甚多还有些林密涧深、风景优美的地区,牧民们也忌讳在那里砍伐林木,后来成为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禁地。

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考其源,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在《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记载:“游牧交界之处,无山河以为识别者,以石志,名日:鄂博”。此后,在蒙古族中又演变而为神物,即使在寻常的旅途中,路经敖包都要下马膜拜。

清人祁韵士诗云:“告虔祝庇雪和风,石畔施舍庙祀同。塞远大空望无际,行人膜拜过残丛。”祭敖包不仅包括敖包,还含有祭地、祭山岳等内容。《西域水道记》载,木素尔岭“准噶尔于其地树幡涌经致祭。”显然具有自然崇拜的性质。伊什格力克山的布尔汗峰是伊犁著各的祭祀地,今天巩留县、特克斯县的蒙古人,还常集会祭祀。待克斯县、昭苏县、尼勒克县各地都有敖包。敖包的形式,大体一样,即在上堆圆坛上堆积石头为台,

台基上分成大、中、小3层,重叠呈圆锥体,高约10余丈,形似烽火台,遥远望之又如尖塔,直插云霄。敖包数目不等,有的是单独1个,有的成群,7个并列,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3个,有的1个大。

敖包居中,东、西、南、北各陪衬3个敖包,成为13个敖包群。祭敖包一般多在本草丰美,牛羊之壮的6、7、8月。祭祀时,敖包上插上树枝,挂上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缮写经文。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4种。血祭是把牛、羊、马等牲畜宰杀后,将胴体供奉在敖包前面;酒祭,将鲜奶、奶酒、奶油以及自酒等,一滴滴洒在敖包前,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火祭,即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柴火,或烧一堆牛、羊粪块,各家各户纷纷走近火边,念着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肉丸子投向火里燃烧,越烧得旺越好;玉祭,一般是王公贵族才用玉或玉器作为供品,现在已不存在了。旧社会不管采用哪种祭法,都要请一些喇嘛来焚香祷告,诵经拜忏。官、民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3圈,祈神降福。祭祀礼仪结束后,就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尔活动。参加祭祀活动的人们,都以家庭、亲朋为单位,开怀畅饮。

喜利妈妈

“喜利妈妈”是锡伯族保佑家庭人口兴旺平安的女神,“海尔堪”是锡伯族保护牲畜之神。这两种神都是锡伯族信奉的诸多神祗中最原始而重要的神。

“喜利妈妈”的神位供于上房西屋的西北角。在一条两丈多长的红丝绳上,挂着小弓箭、红绿布条、羊髀骨、吊篮、靴鞋、木锨、铜钱等物,五彩缤纷,煞是好看,这就是喜利妈妈。

平时,上房西屋的西北墙角钉有一块木板,上放纸袋,将“喜利妈妈”(红丝绳)供奉在纸袋内。每逢春节除夕便将红丝绳取出,由西北墙角拉向南墙角挂上,家人为之焚香叩头,顶礼膜拜。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日,再将“喜利妈妈”装入袋内,供奉在原处。

“喜利妈妈”上挂的每一件东西都有一番讲究有来历:挂一张小弓箭,表示生了一个男孩,祝愿他继承先辈传统,长大成为骑马射箭的能手;挂一条彩色布条,表示生了一个女孩,希望她日后精通女红,成为贤妻良母,挂一个小吊篮象征娶一个儿媳,盼望她传宗接代早生贵子;挂小靴小鞋,是祈求子孙众多,香火鼎盛,挂木锨,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挂铜钱,寄希望于发财致富,家道兴隆;挂一块髀骨,表示新一辈的开始。在两个髀骨之间的小弓箭、彩布条和吊篮数目,即是该辈男子、女子和儿媳的数目。

第2篇

关键词:诗词;体验;民族习俗

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传统的节日习俗:元宵灯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包粽子、中秋吃月饼、春节贴春联……这些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从古至今的诗词中,也有鲜明的体现。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节日,引导学生诵读有关经典诗词,让学生深刻体验民族习俗。

一、诵读节日诗词,领略民族文化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

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让学生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祭祀场景;吟诵唐代韩翃《寒食》,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武侯家”的古代习俗;端午节前后,带领学生高声吟诵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唐·张建封《竞渡歌》),让学生感受到民间习俗的悠久历史和赛龙舟时紧张、刺激、热闹的场面;七夕节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乐府《迢迢牵牛星》)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让学生感受到了真诚纯洁的爱情的美好;中秋节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则把学生带入了浩瀚神秘的宇宙星空……唐代张九龄《望月还远》中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学生感受到真挚友谊的珍贵;春节时,吟诵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让学生感受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

经典诗词,让学生在欢度节日之际,更加领略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欣赏荧屏诗会,培养高雅情趣

从2008年起,中央电视台在元宵、清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前夕,推出了以传统节日命名的精美诗会。诗会以经典古诗词与现当代优秀诗歌为载体,通过名家、著名主持人、优秀演员的朗诵、解说与访谈,幷配以别具匠心的场景画面、音乐背景等来挖掘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境。

为了配合这些荧屏诗会,每到这些节日前,笔者发动学生搜集相关的经典诗词,先把它们摘抄下来,在班级中举行节日诗会。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学生相互借鉴、相互补充,逐渐完善。在欣赏央视晚会时,再做进一步完善。学生兴致极高。诗歌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经典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

三、制作节日小报,通晓节日内涵

如果说“节日诗词诵读”和“荧屏诗会欣赏”只是浅显的“诵”与“赏”的话,那么,“制作节日小报”则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知识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同学们利用阅览室、图书室、网络等途径查找资料,筛选内容,编辑美工,制作小报,欣赏报展。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相关节日的来历、节日习俗、传说故事等知识,进一步通晓节日内涵,对民族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精心组织活动,体验中华魅力

(一)元宵灯笼展

按照惯例,我们这儿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在元宵节前开学。为了让新学期有个新气象,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花灯迎元宵”活动。首先自己拜师学艺,学习制作灯笼的方法,再买来竹条、细绳、绸布、剪刀等相关材料,指导学生制作灯笼作品。学生兴高采烈地动起手来,做出了大大小小、红火喜庆的灯笼。元宵节前在班级走廊悬挂起来,真是别有一番喜庆景象,为新学期营造出新气象。

(二)端午包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是我们当地的习俗。包粽子的原材料苇叶、大米、红枣等,对于身处农村的学生来说,得来极为容易。端午前的周末,布置学生准备这些材料,回校时带来。学生返校后,笔者开始教他们包粽子。学生个个兴奋不已,摩拳擦掌,都想亲手包出一个高质量的粽子。当学生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时,一定会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三)中秋赛诗会

第3篇

论文摘要:婚姻规范作为一种调节婚姻现象的行为规范,它是贯穿于人类始终,并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婚姻规范又不完全相同,它具有显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区域性的特点,清至民初,新疆少数民族婚姻规范与婚姻习俗这一关系,在社会进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从而充分体现了它的民族性、时代性、区域性之特征。

论文关键词:婚姻;规范;习俗

一、婚姻缔结的法定要式、法律后果

所谓婚姻缔结即男女嫁娶,结为夫妻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行为,它既是一种个人行为,又是一种社会行为。从社会行为的角度而言,婚姻缔结必须符合特定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否则势必受到社会谴责,甚至触犯刑律,受到法律制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允许个人任意行事。下文具体从定婚、结婚等方面展开阐述。

[定婚]新疆少数民族在婚姻缔结过程中,都保留着定婚习俗,但在具体方式上颇有差别,首先从定婚权的掌握上言之,不外乎两种,一种即由父母尊长掌握,如哈萨克、回、满、锡伯、索伦诸族皆同汉人旧式婚姻,由父母包办,婚姻当事人无权过问;二为婚配男女自由主之,如牧区的蒙古族“婚姻较为自由,男女间通过恋爱即可达到婚姻目的”。当然这仅指牧区的蒙古族,而在农区的蒙古人多由父母包办。此外维吾尔族定婚方式颇具特色,其婚配有三种方式:“一日天定,二日奉遗三日自配”,“天定”乃一七之前一日,男女皆于五鼓时,聚集净体诵经,拜毕而散,是日男女择配者,必着新衣,谑披礼拜,阿訇问以婚姻,阿訇随祈神,看经望众中指一人日,此天配定之对,即将男女之小皮帽互换,逐定矣,此之谓“天定”。至于“奉遗”、“自配”皆出于自愿婚配,前者基于无父母者为求苟合,称言父母在世之时,曾有遗嘱,后者为无所依倚之少年,男女偶于宴会礼拜处相逢,情投意合,立志必期配合,虽至贫极窘不改易,谓之“自配”。该三种方式在回疆各域皆通行,但富贵人家,必经由父母族长议定方可。

从聘礼多寡的角度而言:清政府对蒙、满、锡、索、汉等民族都作了相关规定,如蒙古族“庶人结婚聘礼,给马五牛五羊五十,逾数多给者入官’,后又进一步规定“结亲聘礼用马二牛二,羊二十,少给者听,多给者将例外牲畜罚出存公’,清政府这种严格限制其过于铺张,提倡节俭的法令,对新疆蒙人婚嫁“致聘礼,羊酒布帛,视家有无’,之淳朴风尚有直接的影响,同时该风俗又与维吾尔“纳彩征丰约视家有无”,颇有几分相似。当然清政府对新疆伊斯兰诸族婚嫁聘礼并未作专条规定,而是皆从民俗。如哈萨克“富人往往致马千蹄,牛千足,驼百峰,银二三千两”为聘礼,这在一定角度上助长了哈萨克族不问门户年岁,仅视聘资多寡买卖婚姻的盛行,此外在一些城市,由于受商品经济影响深,导致各民族皆以聘礼的多寡来决定婚嫁与否,如乌鲁木齐“婚嫁无凭,但论赀,雄雌蝶参差春风多,少罗郎怨阿母钱多总不知”。

从法律效果上而言,定婚的成立可分为二种“有媒约通写立者为婚书,无婚约私下议约者为私约”,但不论婚书还是私约,都是定婚的法定形式,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反悔,皆受大清刑律处罚,如女方“辄悔者嫁婚人笞五十,其女归本夫,虽无婚书,但曾受聘财者亦是,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女家主婚人杖七十,已婚者杖八十”等等诸如此类的规定甚多,在此不一一详述。但新疆“蒙古各族以及回部各城之体制典礼法守刑名……其事理与内地不同,往往以因地制宜,须随时变通”,因此清朝在平定回疆各城后“沿用回教历书,判断诉讼引用教规,不从国家法律”,这就导致新疆法律体系庞杂,各民族规范不一。汉、满、锡、索诸族以内地法律为标准,伊斯兰诸族以《古兰经》及民间习惯为准,婚姻纠纷一旦发生,皆由阿訇予以解决,只有在阿訇无法解决的前提下,才由男女双方上诉于伯克,由伯克依宗教教规作出裁决。而对于蒙古族,清庭既在《钦定大清会典》、《理藩院则例》等文书中作了相关规定,又以单行法规《蒙古则例》予以系统说明,如男方在“所聘之女,年二十而不娶,其父母受聘者听之”等条。

[结婚]从结婚年龄上分析:新疆各民族皆有早婚习俗,如清代维吾尔族“男人过十四五即娶.女至十一二即嫁”,该习俗在伊斯兰教规上是允许的,因其规定“男子12岁。女子9岁就可以结婚”。但按清朝天聪九年(1675年)三月谕令:“凡女子十二岁以上者许嫁,未及十二岁而嫁者,罪之”。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对新疆伊斯兰诸族采取了一种非常宽容的政策,即尊从地方习惯法,尊重民族宗教信仰,甚至到民国初年仍从俗。尽管在民国六年一月教育部明文规定:“近世人民结婚,多不及年其居乡间者,甚至以十一二年之儿女即行婚礼,此等风俗既失古制且无益处……,参考近今情形规定,限制拟以男子不及二十五岁,不能娶妻,女子年至二十岁始可婚嫁”。但从实际来看,该规定并未付诸实践,早婚现象仍相当普遍,如以蒙古族为例“女子在二三岁或四五岁时,即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之订媒,男子在十六七岁时,即妻子满堂矣”。

从婚配限定的角度而言,除第一节我们讲述的满清政府对回汉、回缠,蒙汉等族通婚限制外.新疆满人(包括索伦,锡伯族)固守满汉不交产,旗民不通婚之成见,婚配只限于本族,但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至清朝末季,始与汉人通婚”。另外伊斯兰诸族由于信奉伊斯兰教之故,极端反对与非穆斯林结婚,甚至把嫁与汉人(特指非仰信伊斯兰教的汉人)的穆斯林女子,视为不光彩的事,当然伊斯兰教徒可以娶非穆斯林女子(但该女子在结婚后,必须改信伊斯兰教)。从同姓近亲婚配限定的角度而言:维吾尔族素有“配偶之制,唯同出不婚”之俗。这与哈萨克,婚嫁之礼,同乳不相妃,微有差异,而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哈萨克视妇女为其家庭财产,“夫死不得嫁异族,其夫之兄弟娶之,不愿再醮者亦弗之强也”,这可能与其先民突厥人盛行的收继婚有关,即“父、兄、伯、叔死,子弟及侄等妻其后母,世叔母、嫂”。这种婚配方式,如依清律“凡同姓为婚者,主婚男女,各杖六十离异,妇女归宿,财礼入官”,又“凡娶同宗无服姑侄姐妹之亲及无服亲之妻者,男女各杖二百,若娶同宗缌麻亲之妻及舅妻杖六十,徒一年”等,由此可见其独特性,即便按《古兰经》文也与其不相符合,“真主严禁你们娶你们的母亲、女儿、姐妹、姑母、姨母、侄女、外甥女、乳母、同乳姐妹、岳母以及你们所抚育的继女,即你们曾与他们的母亲同房的,如果你们与他们的母亲没有同房,那末你们无妨娶他们,真主还严禁你们娶你们亲生儿子们的媳妇和同时娶两姐妹”。

从一夫多妻的角度而言:新疆各民族都存在事实上的一夫多妻制,但伊斯兰诸族与非伊斯兰诸族又略有所差别。首先从妻妾的数目上分析,伊斯兰诸族如维、哈、布鲁特等皆信仰伊斯兰教,按《古兰经》规定,男人可以择娶他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但不得过四人,当然未必每个人或每个民族都完全遵守其规定,如在维吾尔族中,“一夫可娶三五妇,不以为怪”,这种现象多系富人,普通老百姓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而对于新疆满、蒙、汉、锡、索等非伊斯兰民族,清政府对其娶妾的数目并未限制;其次从妻妾地位上分析,在伊斯兰诸族中,尽管嫡妻享有操做家务之权.但与其它妻子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而对于非伊斯兰民族,妻妾地位极不平等,“凡以妻为妾者杖二百,妻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若有妻更娶妻者亦杖九十,后娶之妻离异”,这就导致妻的地位明显高于妾,家事须由妻处理,妾不给过问,而且正妻所生之子有继承管理家务之权,但妾之子却无。

二婚姻解除的法定要式、法律后果

第4篇

少数民族地区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习俗

1、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2、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第5篇

在民族大融合的环境中,融合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即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向汉族靠拢,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文化中也渗透了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在新疆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范围基本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在工作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交点。若是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只顾及一方的习俗而忽略另一方,那必然会造成对另一方传播的缺失,从而导致传播效果的减弱。因此,对各民族传播习俗的应用不仅仅能够加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纽带,促进民族感情的增长,还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通过新疆地区大众传播活动的范围来看,对民族习俗的应用应该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新闻活动中。2)广告活动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活动要突出的一个重点就是民族团结。新闻活动的传播者为汉族,受众却是包含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所以说传播方式必须要结合少数民族的习俗。有些习俗性的传播方式可以直接被新闻媒体加以采用。例如服饰和色彩使用习俗。比如说电视台在对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进行的采访中,记者可以穿戴少数民族的服饰。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女记者穿着这种哈萨克姑娘特有的服饰会给哈萨克族以亲切感,自然就在心理上易于接受,传播效果势必要好的多。

电台节目由于更突出语言,所以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应注意结合当地的语言习俗。针对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受众的电台节目一般采取以汉语播出,少数民族参与的方式进行。例如2010年在古尔邦节期间,新疆伊犁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905天天说事》制作播出了一期特别节目——《快乐的节日》。节目以电话连线、直播间访谈的形式为穆斯林群众营造了喜庆的节目氛围。这是一档以汉语主播的节目,但是由于伊犁是哈萨克自治州,主要住民是哈萨克族,因此新闻传播活动在宣传党的政策、指导人民生活的同时也需要也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因为是一档轻松快乐的节目,所以主持人在使用语言时适当使用了口语化的语言,也就是内地人常说的新疆话。比如新疆人喜欢把“你在干什么”说成“你干撒的呢”,把“我没理他”说成“我没尔视他”。诸如此类的新疆方言更有助于加强维吾尔族群众对节目的亲切感,切实感受到这是为他们而办的节目。因此这一期特别节目很好的将汉族和少数民族统和在了一起,对各族同胞来说都是一次美的听觉盛宴。对语言习俗的应用使得这档节目更加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比起单纯的用标准汉语主持节目来说,此次节目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新疆地区有许多的特产,新疆地区的商品营销包括对内和对外。对内指对新疆本地人进行营销,对外指对新疆以外的地区进行营销。对内和对外营销都需要注意语言习俗的应用。这样对内营销时,受众有利于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就会倾向于购买此类产品。这体现了语言习俗之为特定人群所喜闻乐见的特性则又使其对于特定的社会成员具有了强大的亲和力、吸引力。而对外营销时会增加新疆特色,让外地人能够更多的了解新疆。同时广告传播中也必须注意与特定的作为广告对象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传播习俗相契合。例如一个哈密瓜的广告“:什么亚克西,什么亚克西,我们的哈密瓜亚克西!”(亚克西是“好”的意思)。新疆伊犁一家薰衣草店的广告:“阿尔曼薰衣草,丫头子喜欢,巴郎子也喜欢!”(巴郎子在哈语中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两种产品广告的受众即包括汉族又包括少数民族,应用了语言习俗的这两则广告语不仅赢得了汉族的认同和喜欢,也赢得了少数民族的认同和喜欢。

最后,民族习俗具有变异性。由于长期与汉族群众的杂居,各少数民族的习俗也在渐渐发生改变,汉族同胞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饮食、文化等的同化作用不可小视。因此不仅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传播习俗,一定时代的民族也有一定时代的传播习俗,对新疆地区同样如此。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新闻活动还是广告活动,传播者一定也要注意到细节的改变,力求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高倩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第6篇

论文摘要:运用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对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的婚姻习俗进行描述及相关研究,对其文化现象中所体现出来的传承性这一民俗特征进行思考,以期对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理性分析,并对其婚姻习俗的状况作“现在性”的观照。

一前言

    布朗族是“哀牢夷”蹼人族系的嫡系后裔。哀牢淮人的婚姻状况,史出记载很少。研究布朗族婚姻现状,对理解哀牢历史、继承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当代社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布朗族作为我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是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特少”民族之一,迄今为止全国仅约10万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思茅市、临沧地区和保山市。而施甸县作为保山市唯一的一块布朗族聚居地,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原生态的民俗资源。由于婚姻为“人生中举足轻重的一件大事”(林语堂语),故而布朗族的许多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得以在其中得到较为集中的反映,结合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知识,对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中所体现出的传承性特征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使我们加深对布朗族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施甸县“金布朗”形象工程的打造和保山市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而且有利于移风移俗,民族团结,对云南省布朗文化的研究也有积极的学术作用。

    二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的传承

    (一)婚俗传承的自然性

    传承是民俗得以有效延续的一种手段,它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在历史的衍变之中,既体现出了受汉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变异的一面,也体现出了现在仍在流行的婚姻民俗与传统民俗的渊源关系。总的来说,在岁月的沧桑流变之中,施甸县布朗族的婚姻习俗表现出了她既固守民族传统,调适人情社际,又自然顺合世故伦理,集体性的、自发自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因此,施甸县布朗族的婚姻习俗属自然传承。

    1、受布朗族共同的心理因素支配

    一定地域的、民族的、社会的民俗传承,总是受一定地域、民族、社会的人们共同心理因素支配的。布朗族是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如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的宗教信仰就是以原始的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为主。其信仰虔诚,活动频繁,全年祭祀中较为重要的是祭“塞”与“五谷大神”,由于宗教信仰及活动对布朗族儿童的浸染,使之成年后自觉成为宗教崇拜者。布朗族的其他民族习俗包括婚姻习俗也同样有如此类同的生成环境,布朗族少男少女长到十三四岁,就要举行成年仪式,换上成人的装束:男子穿白色对襟衣、青布褂,头上缠绕白布包头,末端用红线穗装饰,穿大腰宽腿布裤,女性整套服装是由上衣、外套褂、裤子、围腰和包头组成,服装颜色鲜丽,突出的表现了“花蒲蛮”的雅誉。成年男女可以正式参加生产劳动与社交活动,也就拥有了恋爱的权利和自由,布朗青年多用自制的三弦伴奏着抒情的短歌“邀贯”,即“串姑娘”,送布朗姑娘彩线、银耳环或银手镯;布朗姑娘则用彩线与火麻线纺织“花草鞋”作为定情信物回赠。在这种“歌为媒,花表意”的本民族所特有的熏陶氛围培养与形成的共同心理因素,是有别于他民族的独特心理的,这种心理具有一种集体性的合力,决定对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包括婚姻习俗,不会轻易放弃,反之是努力维护。

    2、受布朗族婚姻习俗的潜在影响

    布朗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要经过“恋爱、说亲、结婚”三道程序成为夫妻,其中“说亲”的过程繁琐而礼节慎重,这些民俗事象对布朗人的婚姻观和行为的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潜在的深人心灵的文化力量往往是强大的,开始时是一种外力侵人,后来则转化为一种内力坚守了。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文化的冲击,布朗族的婚姻习俗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她的服饰文化一样,还由于其民族服饰穿戴的繁琐性已多有变迁,布朗族中平时穿着本民族服装者多数已是四十岁以上的妇女,年轻人只有逢年过节或重大场合时才穿本民族服装,而婚礼场合就是穿民族服饰的重大场合之一。尽管由于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种种影响,布朗族的婚姻习俗的许多变化自然而顺应时事人心,如有的人家婚庆之夜已不举行传统的“打歌”活动,而是请放映队放电影来庆祝,但整个婚礼仪式的基本部分仍然被保留着。如自定亲之日起,男方依照习俗到女方家送礼拜访,一般要经历九道程序:“说姑娘”、“压酒罐”、“过宿”、“定日子”、“走小媒”、“走大媒”、“说日子”、“过彩礼”、“过礼”,繁琐而热闹,充满了布朗族对婚姻的慎重和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保留,本质上是由于朗族婚姻习俗仍有着强大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存在的基础。除民族心理的因素外,那些发明或发动民俗事象的成年人,往往是在自觉而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使原有的民俗事象一代代延续下去。

    (二)时间上的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主要体现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即纵向的延续,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时间性,而不象播布性一样更多的表现在空间上。民俗是一种历史性的积累,在长期存在之中变异、发展,是历时持久的、力量强大的、由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因此,布朗族婚姻习俗是一种以传统的方式出现的,大规模的时空文化的连续体,具有.传承性的特征。

    在考察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在时间上的传承性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婚姻这一概念。何为婚姻?在我国,婚姻即指嫁娶。据古籍记载,一是据男女双方父母来判断,如《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二是就男女双方本身判别,如《尔雅·婚义》孔颖达疏:“婿曰婚,妻曰姻。谓婿以婚时而来,妻则因之而去也”;三是视婚姻为人类社会生活里的重要礼仪,如《诗经·郑风》郑玄注:“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总的看来,中国古代对婚姻的认识,在不忽略其生物性的前提下,更重视其社会性的因素,在人类学中谈两性的结合,则指的是社会里的文化性的规定,将婚姻界定为男女两性之间基于社会文化认可的性的和经济的结合而产生的,具有互惠性权利和义务的夫妻关系。施甸县布朗族的婚姻习俗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民俗文化,具有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性的规定特征,不仅具有社会的认识同一,还具备个体的利益兼容,因此得以在时间上能够传承。 

   布朗族在秦代时为百蹼群族的一支,骥人无文字,有语言,属南亚语系高棉语族布朗语支。现居住在施甸县木老元、摆榔两个民族乡,酒房乡娅口村、姚关镇陡坡村等地的布朗族,属山地聚落类型,婚姻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还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兼具一定艺术性,是信仰文化、服饰文化及歌、舞、乐文化的合体展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本土文化的代表,在以前与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其婚姻习俗中较有特色的部分仍将继续。

    (三)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布朗族婚姻习俗在衍变过程中,内容与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其民俗传承性的主要表现。施甸县布朗族在历次迁徙中,许多民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复杂的变化,婚姻习俗也是如此,如现在在有的地方就简化了不少迎亲的过程与礼节。但其核心和“母题”部分却仍然较完整的保留着,而且形成了特有的较固定的形式,成为施甸县布朗族特有的婚姻习俗,体现着布朗族的特色与文化。

    1、一夫一妻制

    天启《滇志》“蒲人”条:“蒲人……永昌、凤溪、施甸及十五喧、二十八寨皆其种……婚令女择配……”,可见,在明末清初始见于文字的时候,布朗族的婚姻就是自由的。青年男女自由地恋爱,少有包办婚姻。

    布朗族的婚姻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布朗族不得与外族通婚,实行内婚制,即族内婚。同时近血缘也不能通婚,即父母一辈是亲堂兄妹的,子女决不可通婚,倘若父母辈是姑表亲的,一般允许通婚。但这种姑表亲婚,与传统意义上的交错从表婚的姑表兄弟姊妹之间优先进行婚配的婚姻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即使这样,在过去,这种婚姻上所沿袭的传统的姑舅表婚和少数的包办婚姻仍然酿成了无数布朗青年的爱情与家庭悲剧。

    2、程序繁复,守则重礼

    婚姻的程序是婚姻关系建立所经历的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婚姻程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及不同的婚姻民俗形式中的表现均不一致。有的婚姻程序相当简单,有的则极度繁褥。布朗族的婚姻习俗总体反映了布朗人重视礼节,尊崇伦理的民族心理守则与行为习惯。其总体程序为三道:恋爱、“说亲”、结婚,即择偶、订婚与结婚,其中“说亲”过程又含九道程序,布朗族妇女出嫁后很少回娘家;婚后极少有离异,如果两人感情不和,多数夫妻分开居住而不离异;守寡妇女可以再嫁,而且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精神的高扬与法律制度的健全,解放前的寡妇“抢婚”习俗早已破除。

    3、盛妆巧饰,乞仰福禄

    布朗族的婚姻习俗是服饰文化与信仰文化的综合体。而且施甸县布朗族的服饰与临沧、版纳地区的布朗族大不相同。

    从布朗族的民族服饰上可以明显看出妇女是否已经婚配,未婚姑娘系花边围腰,发辫缠于包头外,辫有银泡,缠有彩线与珠链为饰,已婚妇女则系青布围腰,挽发于顶,青布包头,包头上无装饰。新娘服饰精巧美丽,不系围腰,红色外衣长至膝下,袖、领口处刺有花朵,所配饰品繁多,有银链、银镯、耳环、帽坠、戒指等等,而且胸前还挂有一面镜子与一把剪子以“避邪去灾”。

    在婚庆过程中,还有新郎“挂红”乞福、新娘手撑黑伞挡邪、迎亲途中祭山神、放响炮“三出四进”求吉祥等风俗。

    4、歌舞相伴,礼乐相随

    布朗族的婚姻习俗充分体现了“歌为媒,乐为伴”的特征,从恋爱中布朗小伙子用三弦伴着随口而出的情歌开始,整个婚俗过程都有音乐、歌曲伴随。

    (1)情歌互唱

    在相恋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情歌互诉衷肠,不胜枚举:“月亮出来亮汪汪,想哥想得心惶惶。”吃饭想起妹模样,一连咬坏筷三双”在整个婚庆的过程中,更是处处显示出布朗民族好歌好舞的民族习俗,以及开朗乐观的民族个性。

    (2)“哭嫁”习俗

    新娘在离家时通常要以“哭”的方式诉说离开生养的家庭时的哀伤,以及对父母与兄弟姊妹的不舍之情,哭别从结婚头一天便开始了,新娘要与姊妹、好友、姑妈等依次哭别,最后是母亲与即将远嫁的女儿相拥着哭诉,在哭诉过程中,母亲还对婚后女儿应该注意的事宜作最后的叮嘱,表现出儿女对家庭的依依不舍,以及长辈对女儿的拳拳关舜。

    (3)迎娶“吹打”

    “吹打”贯穿了整个布朗族的婚庆过程。迎亲队伍由新郎、伴郎、伴娘和月老夫妇及喷呐手组成。吹打手根据婚礼的进程吹奏出不同的曲调:“迎亲调”、“出门调”、“过山调”、“进门调”等等。

    (4)“打歌,,活动

    “打歌”是布朗族较为隆重的、欢庆新婚的晚间传统习俗活动,打歌活动设有“歌头”,“歌头”除了率领打歌外,还得供奉天地神灵,乞佑平安吉祥。当暮色渐渐笼罩大地,芦笙、竹笛、三弦一齐奏响,布朗人开始跳起民族舞蹈,围圈而行,边唱边舞。在“盘花名”、“姊妹情”的调子里,间或伴有“依一撒!”的喊叫,新娘新郎把一碗碗米酒敬献众人,尽情畅饮,歌舞通霄达旦。

    三总结

    在施甸县8200多人口的布朗族中,其婚姻习俗体现出了较稳固的传承性的民俗特征,而且,对其进行“现在性”的把握,对于我们有效建设和保护民族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布朗族严格实行专偶婚或单偶婚,即一夫一妻婚的这种人类最普遍的婚姻形式的过程中,其婚姻习俗充分体现了布朗族所特有的文化风情,淳朴、豪迈的民族个性,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情、率真的处世方式,与过去相比,布朗族的婚姻习俗已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了时间上的一些演变,即“现在性”的一些特征。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布朗族婚俗的汉化影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教授首先提出来的,认为在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实体里,多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所有归属的成员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在这种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布朗族的婚俗逐渐简化,如有的地方已出现不着民族服饰结婚,打歌活动以放电影代替,迎亲程序减少的现象。

    (二)内婚制向族外过渡

    布朗族婚姻从必须在自己所属某种群体之内选择配偶的族内婚的规定中脱离出来,当然这种演变与必须从自己所属某种群体之外选择配偶的外婚制是不同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在逐渐汉化的过程中的自然行为所导致的。

    (三)补偿性与非补偿性同存

第7篇

德昂族系云南特有民族,现有人口20556人(2010年),属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于德宏、临沧等地。德昂族由于历史、地理、人口等原因,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相关研究也较少,尤其是“民族心理与教育、家庭教育、艺术教育以及近年来关于国内课程改革等教育热点也尚未予以关注”[1]。在此研究德昂族家庭教育,以期对德昂族家庭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生活技能教育

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是生活技能教育。因为它是民族成员适应特定的自然环境,保持种族繁衍的必要前提,是一个民族求得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必要保证。[2] 德昂族的小孩,在父母的带领下,很早就参加生产劳动,做些辅的活计,亲历劳动的各个环节[3] 。

1.教育内容上男女有别

德昂族父母通常会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生活常识,但对男孩和女孩教育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对男孩着重教授如何放牛、套牛、牵牛、以及犁耕有关的技术,稍大一点还要学会犁田、耙田等种植技能。对女孩则主要传授如何做饭、洗衣服、采集野菜等各种家务,还要学会一些如撒种、收割、打谷、种菜等,一些姑娘还未成年就学会了纺线、织布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开始传授一些种植水果、甘蔗等经济作物甚至如何做一点生意等知识,这种与时代相结合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相关的生产、生活及自然知识等也就成为德昂族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

2.教育方法上口传心记

德昂族的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兄长在家里或田地里进行学习。在家里,父母兄长做饭时,他们学会了如何淘米、米与水的配置比例等,有的还帮上一把,往灶里添上一把柴等,这些都是学问。稍大后,田地里都是他们学习的场所,父兄放牛、套牛或在犁田、播种、田间的管理、收割等时,他们也逐渐学会了一系列的知识。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在政府的支持下,德昂族部分家庭种植甘蔗、八角、杉木、石斛等具有特色的高产经济作物、木材和药物,这些变化也影响到了孩子,他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使用化肥、用喷雾器杀农作物害虫等技术。

二、伦理道德教育

德昂族是一个非常善良而又热情好客且重礼仪的民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首先,注重言传身教,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德昂族山寨,很少能听到大声喧哗,更不用说打架骂人了[4]。其次,注重德育,从小抓起。德昂族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赡养老人、讲礼貌、热情好客、不偷拿别人的东西[5]、不能直呼人的姓名等。再次,借助神话传说、民歌等教授道德。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教育孩子,更能传承民族文化,成为本民族团结凝聚的源泉。

三、民族习俗教育

德昂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丰富的风俗习惯,德昂族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本民族习俗方面的教育。

1.民族婚丧习俗教育

德昂族青年在婚姻缔结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做父母的也比较尊重儿女心愿。丧葬方面的习俗,除佛爷(和尚)实行火葬外,一般群众都是土葬。德昂族的婚丧习俗有自己的本民族特征,家长通过让孩子参与婚丧习俗、耳闻目睹、适时间讲解传授等形式将婚丧习俗知识用多种多样的传与下一代。

2.民族禁忌习俗教育

德昂族的禁忌有原始宗教的道德观念,亦有原本民族的道德礼性。在德昂族的民族禁忌中有宗教禁忌和日常生活禁忌。存在婚后讳名的风俗,即结婚有子女的人,任何不得直呼他的匿名,一般称某某之母等;佛龛和祖宗牌位禁止外人触摸,也禁止在此挂放东西。客人不能坐客厅内家长的卧具。禁止砍伐寨神树,也禁止在其周围大小便。此外,德昂族不允许人进入并触动墓地之物。

同时在传统的民族习俗中存在妇女通过男人面前,需弯腰提裙而过;妇女不能跨越生产工具;不能用脚火塘或柴火;男、女之间不能相互丑言辱骂,视为犯家规等民族禁忌。 [6]这些禁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下一代模仿、习得,同时被维护。

3.宗教习俗教育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到处都是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与傣族佛塔略有不同。过去,许多德昂族的男孩到六七岁,就要到本寨佛寺出家当小和尚,虽现已淡化,但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现在德昂族还保留着对原始宗教的信仰,德昂族还有驱鬼辟邪、祭寨神、祭谷娘、祭房神等仪式和活动[7]。德昂族的小孩在耳闻目睹中也或多或少接受了宗教习俗方面的教育。

四、民族历史教育

德昂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常自豪的说:德昂族的历史就像江河一样久远,在家庭教育中,德昂族家长对孩子关于民族历史的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它融于祭词、神话、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当中。以前德昂族的老人、父母会在农闲或晚饭后随时向年幼一代讲述本民族的历史,孩子们围做在长辈身边,重温祖先的由来、生产、生活场面,以及曾经有过的兴盛时代和经历过的苦难历程,对下一代起到教育的作用,现在这种情景已很难看到,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如电视、网络等,这对传统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威胁。

五、民族审美教育

德昂族最能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特征的标志就是服饰,德昂族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颇具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

第8篇

关键词:中西方 文化 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人类是从“类人猿”的人类始祖进化而来的,在最初,世界各地的猿人,并没有出现本质的区别,都要进行采集、狩猎劳动,在山体洞穴中过着群居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原始社会早期,中西方的原始人类并没有出现差别。也就是说,中西方民族及文化传统的差异,绝非是从人类诞生之时就产生的,而是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受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与影响的结果。

1.中国:农业文明

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中国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走上农业生产的道路。粮食作物成为了维系人们生存的主要食物,农业被视为“本业”、“主业”。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强、作物生长规律性强、易受气候和天气影响和劳动地点固定这四个显著的特点,中国在历史上形成的农业民族所特有的观念、意识以及文化特征都深受农业生产特点的影响。由此中华民族养成了善于总结经验、不屈不挠、勇于探索、顽强拼搏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品质。

2.西方:畜牧业文明

畜牧业是欧洲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对西方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观念意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

和农业相比,畜牧业有受季节或天气影响相对较小等特点,导致了西方民族与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民族在物质、精神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差异。如:由于畜牧业受客观环境和自然规律制约和束缚相对较小的原因,极大的促进了西方人的开拓精神、主动进取精神、冒险精神、自我中心意识等等,形成了和中华民族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

二、中西方节日习俗比较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中西方节日文化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

从整体上看,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习俗上的差异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节日习俗的起源与目的不同。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原始崇拜、祭祀与神灵信仰等,主要目的在于祈求自身的吉祥幸福。而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虽然也有为自己祈福的成分,但更主要是缅怀上帝、求其保佑。第二是节日习俗的主题与内容不同。中国主要以吃喝为主,许多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食品。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则主要以玩乐为主。

我们以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和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为例,看看中西方节庆习俗的差异。

1.中国的春节习俗

第一,春节的色彩。红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喜庆色彩。因此,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大红福字、大红灯笼、大红对联、大红花,一派喜庆和欢乐的景象。这一天,连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们也穿上传统的红色唐装,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第二,除夕年夜饭。中国人的习俗是除夕夜包饺子,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举杯共庆,互相祝福来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随除夕夜幕降临,便是万家灯火,鞭炮连绵不断,城市与乡村都沉浸在祥和、喜气的气氛中。

第三,守岁。除夕之夜除了吃年夜饭之外就是守岁。近些年来人们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晚会。春节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持续播放到新旧交替的午夜12点。午夜12点的钟声一响,外边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烟花闪闪耀眼,火树银花,把大年夜带入除旧布新的雄壮气势中。大家欢呼雀跃着:“新年好,新年到了!”家家电话声不断,互相祝福。

第四,压岁钱。中国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传统风俗,那就是除夕晚上或大年的早上做长辈的要给自己的儿孙们发压岁钱。压岁钱是父母、长辈对孩子们吉祥如意、快快长大之类的祝福。初一大早,孩子们穿上新衣,带上新帽,高高兴兴地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们面前磕头拜年,然后揣着长辈们给的崭新钞票,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

2.西方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在其节日习俗中除了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还有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和圣诞宴会。

第一,圣诞老人。欧洲每年的圣诞节期间,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圣诞老人”是最受欢迎的角色。千百年来人们都相信,圣诞夜会有一位白须红袍的老人穿着大皮靴,背着大红包袱,乘坐由两只鹿驾驶的雪橇自北方来,从烟囱进人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把玩具、礼品装进孩子们的袜子。因此,孩子们人睡前都把袜子放在壁炉旁或床头,并给圣诞老人留些好吃的食物,作为他的夜餐。

第二,圣诞树。圣诞树是圣诞夜的必需之物。圣诞树一般采用松树,树枝上挂着各种玩具、礼品,五光十色小圆球,绚丽多彩的灯泡,树顶往往要装饰一颗明亮的星,以照亮“东方三王”赴伯利恒朝拜圣人的道路。

第三,圣诞礼物。圣诞节送礼物给家庭成员和好朋友的风俗非常流行。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大人和小孩在圣诞期间都能收到圣诞礼物,常见的是同事及朋友之间互相赠寄的圣诞卡片。

第四,圣诞宴会。圣诞大餐包括作为主菜的家禽(如鸡、鸭、火鸡等),以及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甜点通常是水果饼、干果布丁或百果馅饼和冰淇淋。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国家的圣诞宴会上,都必须多放一把椅子,空一个座位,因为这是给“主的使者”耶稣准备的。宴会结束后人们便围着象征吉祥快乐的圣诞树唱歌跳舞。

三、结语

节庆习俗和婚礼习俗只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小方面,我们在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不同的文化形式,还要了解这些不同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彼此交流和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地随着交流与交往传向世界。与此同时,我国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外来的文化,这些文化所蕴含的观念、意识逐渐深入人们的头脑。这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今天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也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和要素,取长补短,以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毅(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285-298

[2]李军、朱筱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29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信息网 资源共享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 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 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 2. 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 2. 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 2. 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第10篇

[关键字]民俗旅游;秽貊民族;民族文化

随着我国各省经济的发展,民俗旅游已经成为目前一种十分重要的旅游形式和新的旅游理念。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的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各省的旅游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最有吸引力的的民俗旅游基础,很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东北地区是我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东北地区的文化资源十分深厚,从先秦时期的肃慎、东胡、秽貊族团,到汉代的挹娄、魏晋时期的勿吉、南北朝的鲜卑、唐代的靺鞨、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元代的蒙古,直到清朝的满族、汉民族的流人和闯关东的移民,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文化作为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有待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特点

我国东北地区的民俗由东北地区的四大族系的民俗构成,这包括流传广泛的满族的渔猎习俗、蒙古族的游牧习俗、汉族的农耕习俗、以及已经消亡的秽貊民族的习俗。秽貊民族虽然已经走向了消亡,但是他的民俗风情已经融入到了东北民俗文化中。通过对东北地区民俗的研究,可以发现东北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性格,这对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

东北地区的民族习俗文化中,对其生活和民俗影响最大的是肃慎系民族的习俗。例如:满汉全席、旗袍、萨满教等不仅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甚至影响到我国的中原文化。以游牧经济为主的东胡系民族,在很大程度上虽然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较多,但是其本民族的特征并未改变。秽貊民族是一个已经消亡的民族,它的民俗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了东北的其他民族中。肃慎系民族已经基本构成了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主流,在与汉族的民俗做了有机的结合与交融后已经广为流传。

东北地区的各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出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创造了很多不同的民族饮食,以及不同的服饰、礼仪、生活等淳朴的习俗。例如: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旗袍以样式美观大方的特点成为广受中国女性喜爱的传统女装。而现代旗袍的特点中已经包含了各民族的文化元素。作为,肃慎系民族是萨满教发展的基础。例如:在进行渔猎时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动物崇拜等都是肃慎民族的习俗。再如:丧葬习俗中所特有的土葬、火葬、树葬等也是受肃慎民族的影响。

随着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发展,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民俗文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而民俗则是由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

(二)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民族性格特点与民俗文化特点

各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其民俗发展的过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是民族发展的必然结果,各民族之间的影响也是互相的,东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所以其民俗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要想正确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这是充分体现出一个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古老的秽貊民族虽然已经消亡,但是其民族讲究礼仪、好让不争、勇敢奔放的民族性格特点为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东北地区的其它民族也是影响颇深。

肃慎系民族特性是比较粗犷豪放、十分勇猛。他们长年生活在东北的深山大河中,体格健壮。但是这也养成了他们崇尚健壮体魄、轻视老弱病残的民俗性格、特点。在肃慎系民族中,青壮年男子很受推崇,一般将勇武善战的青壮年推选为部落的首领。

骁勇彪悍的女真族由于长期从事着渔猎活动,养成了他们勇往直前、喜欢争斗、耐饥渴、擅长骑术的民族特征。渔猎经济是女真族诞生尚武精神的基础。在满族中对鹰的崇拜一直延续,这也与他们长期的渔猎生活分不开。因为,鹰在渔猎过程中能帮助主人捕鱼、捕鸡鸭、与狍子等动物争斗。满族人坚强果敢的性格特点与鹰的性格密不可分。他们将自己的希望、理想、信念寄托在了鹰的身上。这更是其民族能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能够存在的主要文化因素。

东胡系民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性格特点是强悍、进取。这种性格特点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先进的蒙古族人民,就是带着刚毅勇猛的性格入主中原。虽然在历史的演变中,蒙古族逐渐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但是蒙古族所特有的豪放、勇敢的草原性格一直并未因历史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我国的元朝就是第一个历史上由草原游牧民族统治的王朝,因此,东胡系民族的习俗也影响到了全中国。

古老的秽貊民族是一个崇尚礼仪的民族,他们诚实、谨慎、坚强、勇敢。他们很少有一些特殊过分的愿望和爱好,十分讲究廉耻。箕子在进入古朝鲜地区后,为这里的族人制定了“八条之教”,并使其成为秽貊民族的治国大法。正是由于“八条之教”的实行,才使得古朝鲜的民族面貌、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并使其成为了有名的礼仪之邦。夫余人是秽貊民族的一部分,他们身体强健,性格勇敢顽强,敦厚老实且彬彬有礼。此性格特点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古朝鲜的民族特点。高句丽人注重仪表、喜爱干净,对自己的衣着服饰比较注重装饰。高句丽人比较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与人交往也显得十分质朴,相互之间的交往比较随意。在发现的历史上的高句丽人的壁画中有很多表现高句丽人舞蹈的壁画。历史书籍中对高句丽的民族乐器也记载颇多,多达数十种。高句丽人除了在宴会、聚会时歌舞外,还十分喜欢一些群体性的活动。例如:投壶、围棋等就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这也充分表现出高句丽人热爱生活、开朗乐观的性格特点,集体活动也是他们民族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体现。

每个人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民族的性格特点亦是如此。民族性格特点是一个民族在对待天、地、人方面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特点。更是一个民族在精神、身体、意志、感情、习俗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二、秽貊民族风俗对东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去传统的民俗已经逐渐被遗忘,并且出现了一代比一代少的现象。我们必须对此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新事物的产生是建立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的,民俗文化这条传统的文化轨迹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未来。秽貊民族的注重礼仪将对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必须从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寻求我们需要的东西,找到适合东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新精神。对民俗文化的创新将带动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通过对东北地区民俗化的不断挖掘发现,对民俗文化的再造已是事在必行的事。例如:秽貊民族的礼仪之邦的民俗,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可以对很多方面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传统的东北民间习俗、信仰、生活都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有着保护作用。很多东北地区的民族都没有囤积居奇的意识和以此发财的心态,人们的狩猎、捕鱼过程基本都是为了满足衣食生活的需要。再例如:秽貊民族的很多和禁忌都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维护作用,所以很多风俗是值得发扬的。

总之,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秽貊民族作为已经消亡的一个民族,其民俗仍旧影响着东北地区各民族的民俗习惯,对于这点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在继承时要汲取民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摒弃其糟粕。争取在东北地区形成一个健康、环保、和谐的生态旅游区。

参考文献:

[1]耿铁华,赵福香.秽貊、高句丽及其相关问题(二)[J].通化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8(3).

[2]杨军.秽与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4).

[3]金延龄.也谈高句丽民族的起源[J].东北史地,2004(8).

第11篇

如同其他少数民族,罗平布依族有着自己很多的特色习俗,其中“赶表”或“玩表”是布依族特色较为鲜明的一种习俗,它集中体现了布依族的婚恋意识,曾经是多数布依族青年男女婚前的一种恋爱仪式。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布依族赶表习俗已脱离了原来所隐含的意义,更多变为一种娱乐形式。下面就布依族赶表习俗的变迁做一个粗浅的探析。

布依族赶表习俗缘起

赶表,也叫玩表,就是布依族以唱情歌的形式找情人的一种活动。布依族同族青年之间“找朋友”,情歌对唱一般是用本民族语言演唱,这主要分布于多依河、河等较少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布依聚居区。这类情歌以五字音节为主,句型规则,讲究对仗。而九龙河、块泽河沿岸的布依族,由于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在唱情歌和表白时都用汉语。演唱的多为匕字句为主的四句一段的山歌。布依族称唱山歌为“玩小伙子” (布依语为“浪绍”)、“玩小姑娘” (布依语为“郎抱”)。

据布依族歌谣叙事歌《当兵歌》载,布依族唱山歌缘起于一位汉族兵哥哥与一位布依族少女的美丽邂逅。西汉庄蹻入滇时,一汉兵负伤倒卧于布依山寨密林中,被一布依少女救起,因语言不通,只能以唱山歌比手势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的结果是相互爱慕,并结为连理,共同繁衍了布依族,促成了以对山歌唱情歌的形式来表达爱情并使之成为一种习俗代代相传。

本传说具有一定的可信性。罗平布依族的族源有广西迁入说、贵州迁入说、汉族融合说等。且布依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布依族习俗或事件的传承方式多为口口相传,且多以歌谣的形式进行记载。而一些布依族所唱歌词为用汉语演唱的山歌,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一传说的可信性。同时,由于语言差异的限制,布依族与外来者特别是汉人的交流客观上存在困难。以唱山歌的形势进行交流,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布依族赶表习俗及其意蕴

布依族的“赶表”,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至二月初二,长达一个月。期间,只有正月十五过小年时回家一次。赶表设有专门歌场,青少年每逢歌节时即涌向歌场,以甩手绢、打口哨的方式联络远方的异性男女。一般先以群唱群和的方式进行,唱到一定程度选中异性目标时,便可单独相约分散到树下、水边、石上单独对唱和表白。

对歌在此期间一般分3个阶段进行,即相会·赞美、摆白·情深、定情·盟誓。唱词随着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情感也随着阶段的发展而逐渐加深。相会·赞美属于群唱群和时而唱。当第一眼看上对方,就通过赞美的形式进行对唱以吸引对方的兴趣。唱词多为赞美之意。例:

男:(唱)一对崖

一对金鸡飞下来

有心要拉金鸡起

金鸡无心转下来

女:(和)喜在心

郎在花园好会行

郎在花园好会讲

夸得我妹奶会撑

注:布依族为柔弱谦和,注道德的民族,“奶会撑”不具有秽意义,意为“激动”“动情”。

相会阶段,为双方逐步了解阶段。当相互之间有了了解,就人两两独唱阶段,使感情慢慢地深处发展,唱词也显得更为直接唱调多为短调式。例:

男: (唱)……

情郎好像山中的独树木

倒在大路无人扶

情妹良心好

哪时来拖郎

只要你心同我意

幸福日子有过场

女:(和)……

有心来讲挂块板

无心来讲挂块方

修下哥那家

金鸡成双对

郎是山中独树木

长在山中我来砍

倒在水里我来扶

感情发展到摆白这一阶段,定情也就不远了。定情唱词多为相互宣誓之意。例:

男:(唱)好姻缘

情妹娴缘好娴缘

一句实话对我讲

省得挂你到哪天

女:(和)实话讲

郎像大树定了根

郎家大树定了根

借你大树来躲荫

到此阶段,赶表整个仪式也就结束,一段美好的姻缘也将形成。但是赶表并不代表婚姻的最终形成,它只是隐含了布依族崇尚自由的价值观。布依族青年男女赶表结成对后,还要通过聘请媒人说亲,经历议亲、说媒、定亲、结婚、坐家等程序,最后才能组建为一个美满的布依家庭。

由赶表习俗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布依族赶表习俗,蕴含着布依族崇尚自由的婚恋观。布依族婚姻反对父母包办,崇尚通过唱情歌的形式白行确定对象。这或许源丁布依族与生俱来的民族性格,也可能由丁其在外部社会处丁封建社会时,布依族地区较少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从而能够保存相对自由的恋爱仪式。

布依族赶表习俗的变迁

如同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一样,布依族文化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融入,布依族的一些特色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赶表从最初的婚恋仪式转变为一种特定时段的娱乐方式,其所蕴含的一些价值观也被模糊化,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布依族赶表习俗的变迁笔者以为是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关键在丁布依族文化白控力的削弱。布依族赶表习俗天生具有汉族文化因素,且其形式即对山歌应该是各个民族都具有的一种活动。只不过最初其赋予了一些爱情元素丁其中,在特定时段以特定方式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不过这种外部特色并不能掩盖其内在肌体的脆弱,因此,当外力作用丁其身时,其自然就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改变。

第12篇

[关键词]墓葬文化;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喀斯特环境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36-05

殡葬改革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革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废除土葬、实行火葬是我国殡葬制度改革的方向。殡葬改革本身是针对汉族传统土葬的弊端而提出的,而贵州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历史上存在各种适应环境的悬棺葬、岩洞葬、岩墓和石棺墓等喀斯特墓葬形制,且至今仍有孑遗。因此,如何处理火葬与喀斯特墓葬之间的关系,对于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推动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历史上的土葬与火葬之争

我国各民族丧葬方式包括土葬、火葬、崖葬、树葬、水葬、天葬(鸟葬)、塔葬等类别。其中,土葬和火葬是我国传统丧葬的两大主要类别。土葬是我国流行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丧葬方式,主要流行于以土地为本的汉族地区。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差异,存在火葬、崖葬、天葬、水葬、树葬等多种形式的丧葬方式。其中,火葬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在我国西部的游牧民族中流行,并成为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各地部分少数民族的主要葬俗。

受人地关系及儒家伦理思想影响,火葬与土葬在历史上多次反复,上演我国殡葬改革的滑稽剧。

东汉后,佛教思想开始盛行,受其影响火葬开始流行,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火葬最为盛行的时期。据估计,当时的火葬率因地而异,约在10%-30%之间。而目前,我国的土葬率仍高达70%,说明现在全国各地的平均火葬率,只不过与宋代火葬最盛行的地区相当。两宋时期火葬之风越演越烈,一直延续到明朝。尽管宋代统治者以及儒学的代言人对火葬进行诸多的禁止和阻挠。但是,火葬禁而不绝,其主要原因是宋代的人地矛盾。我国彝族曾经长期实行火葬。唐以后,尤其是元明时期,彝族(罗罗)实行火葬的记载俯拾皆是。但到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时,火葬作为“陋习”被强行废除,彝族又被迫全面改行土葬。当代殡葬改革又强迫彝族改行火葬,算是彝族文化的回归吧。历史上土葬与火葬斗争的历程,真有点给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觉。

二、贵州喀斯特地区殡葬改革的困境

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也就是说,我国殡葬改革多年来推行火葬的初衷包括经济上节俭办丧事,减少群众丧葬负担,改变隆丧厚葬观念,节约丧葬成本;文化上,破除迷信,革除陋习,反对封建糟粕;生态方面是节约资源,保护有限的耕地。总的看,废除土葬、实行火葬成为中国殡葬制度改革的方向。

贵州喀斯特地区历史上存在各种形式的悬棺葬、岩墓、岩腔葬、石棺葬和岩洞葬等,特别是至今在平坝县齐伯镇桃花村的歪梳苗和荔波县瑶麓乡的青瑶仍流行洞葬以及晴隆县光照镇新益村金竹凼李姓歪梳苗至今仍在行石棺葬。平坝齐伯镇棺材洞,洞中存放的棺木567具,其年代开始于唐、宋,历明、清,迄今仍在使用。平坝桃花村棺材洞2013年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荔波瑶麓乡的青瑶洞葬现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燃角葬洞、几远葬洞、去空葬洞、燃高葬洞、铜鼓坳葬洞和燃鸠葬洞等6葬洞,分别为上韦、覃家、欧家、打里、卢家等家族所有,均在村寨周围2公里范围内。晴隆县光照镇新益村金竹凼石棺墓,在晴隆县苗族聚居地区仅李姓使用,晴隆县境内金竹凼、小寨、豹子山、巫戛、黄井等地李姓苗族仍袭用。2009年晴隆县文物普查登录了光照镇新益村金竹凼李姓歪梳苗50座石棺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墓葬形制是对喀斯特环境的适应方式,具有生态价值。殡葬改革本身是针对汉族传统土葬的弊端而提出的,这些具有生态价值的崖葬或石棺葬如在殡葬改革中也被废除而强制推行火葬,就会在文化、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出现与殡葬改革的初衷相背的尴尬局面。

一是在文化方面两难境地。在民族地区殡葬改革过程中,必须考虑各民族丧葬习俗的特点。即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是党和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政部、国家民委、卫生部关于(殡葬管理条例)中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规定的解释》(民事发[1999]17号)要求:在殡葬管理中要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丧葬习俗的自由:在火葬区,对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的土葬习俗应予以尊重,不要强迫他们实行火葬;自愿实行火葬的,他人不得干涉。这10个少数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都具有同一土葬习俗。

伊斯兰教教义规定,穆斯林无论何时何种原因去世,都不得采用火化等方式,穆斯林遗体只能按伊斯兰教规定的礼仪进行土葬。穆斯林丧葬有四大特点:一是土葬;二是速葬,人死后迅速将遗体埋葬,以入土为安,下葬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三是薄葬,主要体现在没有随葬品、不放置棺椁等方面。四是简葬,穆斯林丧葬仪式极其简单,没有冗长的程序与礼仪。这是伊斯兰教民族共同遵守的丧葬原则。

生活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回族始终遵守穆斯林丧葬习俗。2016年2月15日笔者在铜仁碧江区河西办事处新庄村回民组调查,当地村民马建雨和马朝登介绍目前新庄村回民丧葬的特点:一是土葬,忌火葬;二是软葬,不用棺木,遗体直接入土;三是速葬,不择时日,三日必葬,一般早晨死去,中午就要埋葬,晚上死去,第二天早晨就埋葬;四是节俭出殡,仪式简单,不做道场,无殉葬物,不烧纸钱,不祭祀;五是墓地不信风水,不择坟地。因而,从破除迷信、保护生态和节约丧葬成本看,回族的丧葬本身符合殡葬改革的方向,因而其土葬习俗得到尊重与保留。

事实上,贵州今天仍行石棺葬和洞葬的族群也与回族一样,主张速葬和薄葬,丧事从简。如惠水县和平镇程番关杨姓家族近几年前还在行石棺葬,该支系苗族丧葬时不写灵牌、挽联,不烧香化纸、不撒买路钱,不戴孝,埋葬以后,不立石碑,清明不挂青。晴隆县光照镇新益村金竹凼的李姓歪梳苗至今行石棺葬,其习俗是三天之内便将死者软抬上山安葬,以石板为棺,安葬完后,以后不用扫墓。荔波瑶麓的青瑶今天仍行岩洞葬,其丧葬习俗特点是速葬和薄葬。速葬指死者当天或不超过三天必须安葬;薄葬指青瑶安葬不树碑、不做标志、无随葬品。青瑶大部分人并不预先准备棺木,只是备好制作棺木的杉木枋,棺木多为人死后临时制作,木料粗细不一,表面也不刨光,不上油漆。因而青瑶的棺木非常简单。青瑶把棺木抬进葬洞后,不再扫墓祭祀,也不料理,任其腐烂。青瑶的丧葬节约殡葬用地,也是节俭办丧事,符合殡葬改革的方向。

总之,贵州今天仍行石棺葬和洞葬的苗族、瑶族也和信仰伊斯兰的少数民族一样,其土葬属于生态殡葬和节俭殡葬,也符合殡葬改革的方向,但他们的土葬习俗如果不属于应尊重保留之列,而要被迫改为火葬。这就会产生两大问题:一是让人质疑民族文化政策制定的公平性。既然强调要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信仰伊斯兰的少数民族的土葬习俗可以保留,而与穆斯林土葬习俗类似的贵州苗族或瑶族的石棺葬和洞葬习俗当然也应得到尊重。二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从民族文化看,平坝桃花村苗族刘氏洞葬习俗被列入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坝棺材洞也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晴隆县光照镇新益村金竹凼李氏歪梳苗的丧葬仪式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竹凼石棺墓也为晴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至今仍行石棺葬和洞葬的苗族、瑶族如被迫改行火葬,具有生态殡葬和节俭殡葬特点的石棺葬和洞葬习俗将成为历史。这种殡葬改革势必破坏民族文化遗产。

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差异,各少数民族有各具特色的丧葬习俗。这些丧葬习俗,作为一种传递民族文化,为各民族建构一种归宿认同的仪式,凝聚着民族情感、维系着民族意识,是民族文化的印记。殡葬改革中“一刀切”的做法无疑使贵州墓葬文化的喀斯特特性消失,多元的墓葬方式被单一的火葬取代,这对保护多元民族文化极为不利。

其次,看经济方面的尴尬。节约丧葬成本,改变隆丧厚葬观念,是殡葬改革的目的之一。传统的土葬葬式包含着一套繁杂的丧葬仪式,丧事大操大办,隆丧厚葬,浪费财物,加重经济负担。相比之下,火葬节约丧葬成本。不过,与火葬比较,贵州仍流行的石棺葬和洞葬也是一种经济的丧葬方式。

兹以平坝棺材洞为例说明洞葬的丧葬成本。平坝棺材洞调查表明,洞葬是最经济实惠的丧葬方式。平坝棺材洞最近葬人的死者是2014年6月去世的桃花村鹅抱蛋刘朝共的母亲王少芬。据刘朝共介绍,当地有土葬和洞葬并存的习俗,按当地习俗是火化后不能洞葬。当地农村殡葬改革仍是火化后再把骨灰放人棺木中土葬,不过,骨灰入棺土葬比一般的洞葬花费高得多。其原因有四:一是增加了火化费用。平坝县2013年开始在农村全面推行火化,民政部门给予火化补贴1600元,特殊群体2000元。一般火化费是485元,运输费是400元。理论上说一般火化花费1000元左右,但由于火葬场实行搭车收费或捆绑收费,包括礼炮费、冷藏费、骨灰盒、整容化妆、遗体告别等名目,实际上火化的费用达2000-3000元,政府补贴火化的钱远远不够。二是火化后土葬需要占用土地,虽是自留地,折合钱也要2000元左右;三是土葬墓要到石碑厂买石头、石碑及水泥砂石,加上运输费、人工费约须要8000元左右;四是火化后土葬一般待葬时间5-10天,甚至更长,这期间要招待奔丧客人,其费用每天至少数百元,而洞葬一般待葬时间短(特别是夏天,尸体容易腐烂发臭,如不及时安葬,抬棺材就很麻烦)。这些开支合计火化后的棺木土葬比洞葬多花1.5万元左右。

火化后也是装棺土葬,这既增加了群负担,又没有达到节约耕地的目的,违背了殡葬改革的初衷,也引起群众的不满。由于火化后不能洞葬,为了省钱当地村民多愿选择洞葬而不愿火化,火葬政策难免遭到村民的抵制。从丧葬成本看,火葬的推行反倒增加了洞葬地区老百姓的负担。

再次,看生态方面困境。殡葬改革的目的也是节约资源,保护有限的耕地。传统土葬用棺木、堆坟头,浪费木材,占用耕地,又污染环境、水源。因此,生态环保是殡葬改革的前提和最终目的。

贵州的岩洞葬利用天然洞穴为墓地,不占用耕地;石棺葬不使用木棺的软葬,不浪费木材,两者属于生态殡葬。但实行洞葬或石棺葬的地区改火葬后倒出现一些尴尬局面。

贵州麻山地区是苗族洞葬的主要分布区。杜薇在麻山地区调查也提到当地土葬改火葬后的尴尬局面:从保护耕地角度看,火葬可以节约耕地的说法在洞葬地区也显得不合逻辑,而处于尴尬境地。洞葬根本就不占用耕地,而火化后再装棺木土葬倒要挤占耕地。因而针对洞葬的改革无所谓节约殡葬用地,与改革的初衷相违背。在洞葬地区实施火葬,不但没有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社会问题。火葬后的骨灰怎么处理又成了新的问题。假如到公墓上买地安放,这不仅增加百姓开支,也浪费了土地资源:而送进山洞违反了当地苗族的传统,在平地修筑墓地又要占用土地,这种两难的处境,各级行政官员都感到左右为难。鉴于移风易俗的执行结果出乎意料,因而,很多行政干部对当地苗族的葬习都只能采取尽量回避的作法,默许当地乡民按他们希望的办法去完成丧礼。

贵州历史上各民族存在多种适应环境的葬法,即便是民族地区的传统土葬,也与内地的土葬大相径庭。

龙里县果里村苗族在清代曾并行土葬与洞葬,今天当地苗族虽然已放弃了岩洞葬而行土葬法,但其土葬仍努力维护自然环境,表现出与汉族不同的生态观。该村吴启章也带笔者到吴姓苗族土葬老坟地察看。这些上百年的老苗坟遍布于深山老林中,全是用石头简单垒起的小坟堆,基本是围绕墓穴垒起的土堆,无墓体和墓裙部分,因而占地很少。尽管每年祭扫,但从不修整,以致现在坟上已长满大树,若非介绍,根本看不出这是苗族的墓地,这类墓地其实与林地无异。惠水实行石棺葬的苗族葬后墓不立碑,以后祭扫祖先,也不整修坟墓,即使墓室石头塌陷,坟墓上长树也不修理,这样墓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贵州从江县岜沙苗族,最独特的传统是树葬。岜沙人爱山林如爱生命,岜沙寨子周围多遮天蔽日的千年古树。在岜沙,小孩出生时长辈会为其栽种一棵树伴其成长,寓意他生命的开始。岜沙老人死后的当天便伐其树做木棺,掘地为坟将其安葬,不垒坟,也不立碑,而是在坟上再栽一棵枫树或樟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在岜沙,一片坟茔实际就是一片丛林。岜沙人与树合为一体,堪称生态殡葬的典范。荔波瑶麓的常姓瑶族现已经改行土葬,其葬法依然是墓而不坟,在地上挖一个大坑,将棺木放入坑内深埋,也没有露出地面的坟堆,地面照样可以开垦种地。从江县岜沙苗族和荔波瑶麓的常姓瑶族的土葬没有墓堆,根本不占用耕地,反而在坟上植树或耕作,这种节地的土葬葬法本身符合殡葬改革的方向。

三、贵州民族墓葬文化对殡葬改革的启示

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石棺墓、岩洞葬等蕴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对保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提倡的“生态丧葬”或绿色丧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各民族和各地区存在形式各异的丧葬习俗,自然有其合理性。殡葬改革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喀斯特地区特点,充分利用民族墓葬的合理因素。笔者以为,贵州民族墓葬文化对当前的殡葬改革有三点借鉴之处,即适当保留部分具有生态价值的土葬、鼓励推行岩洞葬以及将溶洞改建成安放骨灰的公墓。

一是通过立法,适当划定一些土葬区,适当保留部分具有生态价值的土葬。我们提倡土葬区采用树葬、深埋和不留标志等多种方式。如从江岜沙苗族的树葬、荔波瑶麓常姓瑶族的深埋、晴隆县光照镇新益村金竹凼李姓歪梳苗的石棺葬等,这些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葬法,对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有示范作用,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是充分利用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特性,适当鼓励推行不占耕地的岩洞葬。这样不但荔波瑶麓瑶族和平坝桃花村歪梳苗的洞葬能保留,还可鼓励喀斯特地区的居民实行不占耕地的崖葬。如湖北省来风县桂花树村人均只有0.7亩耕地,在殡葬改革这中,村民们利用土坎挖洞,将棺柩送入洞内,再用碑封穴,当地人称之为“崖葬”。这种崖葬既减少了耕地浪费,又限制了丧葬中的封建迷信活动。桂花树村的群众称赞这类崖葬“远望是土坎,近看有碑牌,人知是墓地,不占地和田”。桂花树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土葬不占耕地的村。贵州喀斯特地形面积较广,实行岩洞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殡葬改革可因地制宜,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实行洞葬,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火葬。

三是在火化区,改变传统的山上建公墓安放骨灰的做法,将溶洞改建成安放骨灰的公墓。在喀斯特地区,如被列入火化区,禁止土葬遗体和骨灰入棺土葬。一般骨灰寄存于骨灰堂或者葬于公墓。尽管公墓多建在荒山瘠地,但公墓所在山头,占用土地,造成土地浪费资源;所用水泥、石材等,又形成白色污染;同时建公墓破坏山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公墓归根到底不是殡葬改革的方向,也不符合殡葬改革的初衷。

贵州喀斯特地区,广泛分布溶洞,农村的殡葬改革可以借鉴洞葬习俗改革公墓形式,可以尝试把溶洞改造成公墓,把骨灰盒有序地摆在岩洞里,形成新的洞葬景观。岩洞建成公墓区,不仅能有效防止日晒雨淋,保护骨灰,供亲人凭吊,也减少营运成本,保护了土地资源。

骨灰盒放人岩洞中彝族曾有先例。历史上彝族盛行火葬,彝族火化后,由烧尸者将骨灰用陶罐或竹筒装殓后放进岩洞里。这样的陶罐或竹筒就成了魂筒和灵筒。据调查,云南富民县罗免公社糯支大队岩子脚村大毕摩汪炳仁家的祖先就是用陶器装骨灰放在岩洞里,灵牌也设在岩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