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10:0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第1篇

桂州腊夜

戎 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①。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①赊:长、远。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尽”“仍”“赊”的表达效果。

(2)颔联“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在写法上有何独到之处?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

(3)诗人丰富的感情蕴含在人物活动和景物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经华阴

崔 颢

岧峣①太华②俯成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畸③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①岧峣:高峻、高耸的样子。②太华:华山。③畴: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1)诗歌前两联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特点?

(2)颈联“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畴平”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解析。

(3)诗歌的尾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秋

杜 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1)诗歌的首联是如何照应题目中的“新”这个词进而描写景物的?

(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替换为“处处”“家家”?为什么?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舟中

戴复古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1)诗歌的第一句“满船明月浸虚空”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2)诗歌的颈联“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参考答案:1.(1)“尽”,意思是诗人在除夕夜一直坐到三更已尽;“赊”、“尽”对比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仍”,表现出诗人不得已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2)①以动衬静。上句写没有入睡时听到的声音,表现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下句写梦中思念家乡的情感。②虚实结合。上句实写,下句虚写。③寓情于景。用雪声、悲凉的梦境表现远离家乡的孤寂凄清。(3)该诗描写了诗人除夕夜由坐到睡、由睡到梦、由梦到醒的过程,描写了雪落竹林的凄清声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破晓号角的悲凉、昏黄孤灯的余烬,表现了诗人长夜难眠、悲凉落寞的心境。

2.(1)首联描写远景。上句是总写,表现出华山的高峻;下句是分写,以三峰作为典型,照应上句的“岧峣”。颔联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是近景。两联诗句远近结合,表现华山的高峻、三峰的巧夺天工、武帝祠的烟云聚散、仙人掌山的青绿。(2)“枕”、“连”二字。“枕”,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河水环绕秦关的景象,表现出景色的阔大、雄奇;“连”,表现出到京城路途的平直。(3)尾联用“名利客”和“学长生”作对比,通过写诗人劝慰路旁追求名利的人不如学习长生不老术来表现他对名利的淡泊。

3.(1)诗歌首联上句描写了夏日的火云(红色的云彩),表明盛夏的威力还没有过去,傍晚的云峰还在变换着各种形态;下句写有凉意的风、一片落叶,表明已经到了秋天。首联紧紧围绕“新”字选取景色,写云表明是刚刚过了夏天,写风表明已经进入秋天。(2)不能。诗歌描写的是初秋的景象,“几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几处可以看到秋天景象。“谁家”,有几家,意思是有几家人已经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如果是“处处”“家家”,就应该是深秋了。

第2篇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而古诗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材料。而古诗欣赏教学则是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古诗 欣赏 教学 语言

诗词即用凝练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引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我们在教学当中可按三个方面去把握:①分析关键词的作用;②理解关键句的含义;③品味诗歌的整体表达和情感流向。

下面我们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它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有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一词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或达到的表达效果去给学生讲解,分析。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同时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又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不参悟诗人的那种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去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把握诗歌情感流向的关键我以为还是要从语言入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最能说明这一点。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历来被大家推崇。但是,“绿”字好在何处?除了动感,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归心似箭的情思。在时间的流转中,漂泊的旅人对亲人的思念甚是迫切。他们的思念在时间里日益加重,在作品中,他们往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消解。再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看起来像是描写夹岸风景,而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孤寂忧愁之感,凄凉哀怨之思。这是因为“猿”这个意象本身的原因。古诗中“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当中,分析诗歌语言的时候要善于化大为小,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也要善于应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诗歌语言风格及特色,我们可以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沉郁等词去分析,这样既可以做到不失其偏颇,也能更好的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流向。

诗歌语言的教学当中,除了上述之外,在鉴赏诗歌语言时,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诗歌语言结构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种:①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被称为“倒文”,它主要是为了压韵,或为了照顾对仗。但颠倒之后,往往起强调作用;②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③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动词的省略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连用多个意象名词时,往往省略常规句中的动词,这样会使描写更加富有意境。这里面也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不但具有了动感,而且还把诗人的某种情怀也呈现出来了。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指引学生感受诗歌所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入更高层次的诗境,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作者单位: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教育辅导站)

第3篇

⒈ 采用“直译法”来描摹景物。这样描摹景物,显得生硬僵死。应该立即变直译为意译,语言富有描述性(包括景、情、境三方面),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述具体可感,力求优美,突出意象、意境和诗情特征,切忌空洞。

⒉ 分析人物形象不到位。有些人往往运用联想思维来感知形象,如没有想到熟悉的诗人生平,利用相关背景资料;没有想到相关的典故,影响了鉴赏。有些人抓到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的文字,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分析。

我们如何来解答高考卷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题目呢?结合试题来具体探讨探讨。

例1: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2012年天津卷,14)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此题考查诗歌中“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按照题目指向,在诗歌中抓住“幽色”感受其色彩淡雅美(外在视觉),空旷幽静美(外在环境),抓住“妙香”感受其味道清香美(外在),品质高洁美(内在),阐述具体,由表及里,努力挖掘。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题: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我们要想做好类似上面的“景物形象”题,一要分类梳理意象,例如借助杨柳、长亭、南浦、酒等送别类意象,体会诗歌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的感情;借助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捣衣等思乡类意象,体会诗歌思念家乡,或牵挂亲人的感情;借助梧桐、芭蕉、流水、斜阳、猿猴、杜鹃鸟愁苦类意象,体会诗歌忧愁悲伤的感情,或者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借助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等爱情类意象,体会诗歌抒发的爱恋、思念的感情;借助投笔、长城、楼兰、柳营、羌笛等战争类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或厌恶战争,或征夫凄切向往和平的感情;借助、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草木等抒怀类意象,发现诗歌在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的规律。

二要注意发现老师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模式。此类题目出题形式往往是这样的: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⑵这首诗营造(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画面)?表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怀)?答题模式应该符合文学鉴赏规律,展现较高层次的思维质量,如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作品,抓住主要景物);⑵准确地简述意象的特点(氛围、情调);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

三要凸显诗歌意境的特征。我们常常透过人事物景、草虫鱼鸟、山川日月、菽黍稻禾等表象(画面),会用“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词语来概括“宏阔”的意境,会用“生机、繁丽、热烈、高亢、淳朴、喧闹”等词语来描绘“繁华”的意境,会用“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孤清、冷寂”等词语来概括“凄凉”的意境。这样理解诗中蕴含的真谛,进而体察诗中的情和意。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做完下面两题。(2013年辽宁卷,14)

竹轩诗兴 【宋】张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此题考查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我们在解答此题过程中最好逐一思考5个方面的问题:①人物身份是什么?(诗人)②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什么?(竹轩、柴门、狭径;茶碗、篆烟)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生活简朴,闲适)③写出了人物哪些行为、神态、心理等内容?(行为:倦卧,闲吟;心理:莫移、梅)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生活现实洒脱)④哪些意象与人物密切相关?(意象:竹、雪、梅)表现出什么特征?(诗人高雅)⑤怎样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怎样简析形象?答出人物形象特征,结合诗句分析。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题:作品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我们要想做好“分析人物形象”题,一要注意分类整理人物形象特征,例如,从杜甫《蜀相》中看到类似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从屈原《离骚》中看到类似屈原的“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从李白《将进酒》中看到类似作者的“胸怀宽广、豪放豁达的形象”,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看到类似作者的“踌躇满志、自信潇洒的形象”,从王昌龄《出塞》中看到类似戍边战士的“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从陶渊明《归国田居》中看到类似作者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从柳宗元《渔翁》中看到类似渔翁的“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从李清照《声声慢》中看到类似作者的“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从陆游《书愤》中看到类似作者的“怀才不遇、沉郁郁愤的形象”,如此等等,这样一整理,有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不同类别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要总结老师命制“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规律和答题模式。他们往往这样命题,如⑴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⑵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我们总结的“答题模式”应该是这样的:⑴确定人物身份,概括陈述诗歌描绘的具体形象。⑵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⑶结合诗歌主旨,揭示人物形象的意义。

我们不断摸索,在实践中提升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能力。

第4篇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能正确拼写词语

。(10分)

zhìhuì

jiànzhù

lănduò

zàn

tíng

(

)

(

)

(

)

(

)

(

)

kuà

yuè

liánjié

băolĕi

cōng

níngjié

(

)

(

)

(

)

(

)

(

)

二、我能用横线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分)

堤岸(dī

间隔(jiàn

jiān

惟妙惟肖(xiào

xiāo)

客舍(shè

shĕ

)

给予(jí

gĕi)

战车千乘(shèng

chéng)

三、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8分)

)(

)绰绰

)(

)有序

突如(

)(

清波(

)(

蜿蜒(

)(

)(

)雄伟

)(

)大悟

金碧(

)(

四、我能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只填序号)(8分)

异:①不同

②特别的,突出的

③奇怪

④另外的,别的

⑤分开

1、经过勤学苦练,姐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爸爸生活在异国他乡,十分怀念家乡的亲人。

3、桥栏上雕刻的石狮子,形状各异。

4、科学家惊异地发现,池水有五种颜色。

五、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对面的屋顶上。

缩写句子:

2、小船滑过。

扩写句子: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成反问句:

4、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用带点的词造句:

六、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和日积月累填空。

(13分)

1、一径竹阴云满地,

2、本无价,

皆有情。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最能表达朋友间深情厚谊的诗句是:

4、《过故人庄》中,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5、人们常用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的一个成语是(

)。

6、昆明湖围着(

),堤上有好几座(

)的石桥,两岸栽着(

)。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

),树丛中露出(

)。

七、阅读理解我能行:

(一)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祥

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

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虚

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

迥迥)神态庄重,好像暗下决心,誓为秦国一统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jiáo

jué)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或读音。(4分)

2、在文段“

”中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3分)

3、文中介绍了

种兵马俑的姿态,结尾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2分)

4、用波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二)、

早春二月的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来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10多米高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又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睛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8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于是

,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关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用下列词语说一句话:(2分)

一丝不苟……

2、写反义词。(2分)

熟练——(

严重——(

3、黑孩子是怎么受伤的?为黑孩子动手术的人是谁?(2分)

4、为什么说保住这个黑孩子受伤的胳膊是很困难的?(2分)

5、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回答:此时此刻病孩的父母是怎样的心情?(2分)

6、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八、习作展示台。

第5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想像力;培养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努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切优秀的诗作,都是在诗人被现实生活激起沸腾的感情时写就的。因此,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诗人总是浮想联翩,感情活动特别强烈,想象特别丰富。这就要求读者在读诗时,通过联想和想象,去理解诗中所表现的丰富的内容,再现诗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我们在教学古典诗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学生通过想象,迈进作者在作品中用心境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便与作品亲近了,同作者交流了,产生了如沐春风、如饮甘泉的美感效应,对诗歌的学习也就产生了兴趣。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更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好材料,学生对古诗词美的欣赏主要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

一、以诗作画

许多优秀的诗歌,本身就是融诗情画意为一体的。像王维的作品就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因此,教学古诗可以把画面作为突破口,通过朗读领悟诗句,调动生活积累,将语言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即复制再创诗句描绘的画面,将其连缀深入意境,悉心感悟。在这具体的描绘中,学生不仅有着强烈的兴趣,而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感悟和再创能力也是令人惊讶的。

笔者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要求学生根据诗中描写的意象画一幅画,有许多学生画得栩栩如生:在远处的地平线只露出半轮红日,一条扬着黄尘的古道,路边是一株光秃秃的老树,枝上有几只鸟正栖息着,不远处有一茅屋,屋顶上炊烟袅袅。近处有一名落魄潦倒的男子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正有气无力地赶着路。这画面完全吻合诗的意境,把天涯游子在外奔波、思念家乡之情渲染了出来。以诗作画给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机会,所以他们感兴趣,有热情,也很投入。这样的教学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强化了古诗教学的审美趣味性。

二、改写古诗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入有我之境;或景中含情,得无我之境。诗歌的语言要求必须精炼、准确、富于表现力,要求诗人用极少的文字去表现非常丰富的内容,用最恰当的词句去表现出思想感情。这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要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中丰富的内容,就必须引导他们根据词句所蕴涵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散文描述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唤起心中的意象。

笔者教学《钱塘湖春行》时,引导学生用散文描述法来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学生描述道:这天春光明媚,我信步来到西湖边欣赏着旖旎的春光,从孤山寺的北面、贾亭的西面一路走来,只见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中,天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抬头看,路边的树枝上莺儿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婉转的歌喉;燕儿从南方飞来了,正忙着啄泥衔草,在人家屋檐下营建新巢,真是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西湖边很快就会姹紫嫣红,绿草如茵。人们漫步在这绿杨垂拂的白沙堤上,欣赏这湖东美妙的春色,一个个流连忘返。

三、音乐烘托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音乐和诗歌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音乐能用它特有的感人的语言展现诗歌的内容,渲染深远的意境,更容易激起学生与诗文相似的想象和联想,以至心驰神往。这种教学效果,显然是无以代替的。例如,《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写寺院的悠闲雅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教学这首诗时,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再如,《山居秋暝》一诗主要烘托秋晚清新爽朗,空明澄净的氛围,刻画了月照松间、泉流石上,翠竹中传出浣女的笑语,荷花中摇出缓缓的渔舟这样一幅轻松恬静的画面,暗寓诗人愿归隐山林之意。教学时配以《春江花月夜》的曲子,让学生借助音乐,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四、角色表演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75

当下的高中生普遍学习压力较大,课外时间少,因此很少有高中生愿意将自己的课外时间花在古典文化的学习上,这就导致了高中生古典学习底蕴普遍偏低的现象。再加上这些古典诗词离今久远,学生在学习古词古句时难免觉得句子生涩难懂,进而大大减弱了学生对此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学习课堂上往往出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在学习疲于应付的现象,这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很是头疼。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明优秀文明遗产的传播者,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学会反思自己,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调整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目的,真正实现教育的德育作用。

一、创设情境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语文课堂的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的引入方式引起重视,教学引入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接下来整节课堂的学习氛围。在传统的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从一开始就用“满堂灌”的方式为学生逐字逐句的翻译解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枯燥,更会让极少接触诗词的高中生产生畏难心理,间接打击其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针对当下高中生的文学积累情况开展“引入式”的教学,让学生对这些时代久远的文学艺术产生共鸣,继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课堂顺利开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代教师应该开拓教学思维、丰富教学手段,学会利用当下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课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例如我们在学习《蜀道难》时,若让学生只从口头描述知道描写的山之高,水之急,连峰绝壁之险,学生又怎么能很好的带入情感身临其境的从是诗句中去理解、去掌握诗人的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呢?

因此教师可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见识其景,消除文字与情感的隔膜,并更好的理解诗人字词的用意,从而学习起来情感强烈,心潮激荡。又如我们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可利用播放当代的相关创作的歌曲《但愿人长久》,用音乐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将诗词通过音乐缓缓唱出的方式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词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背诵学习。

二、丰富教学形式

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找到诗词的学习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的教学形式、充实的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朗诵法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注重学生的“学”,并喜欢为学生一字一词的逐句翻译、勾画,将文章讲授得无比生硬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读”。在诗词的教学中,“读”也很重要,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利于学生获得诗词相关的思想熏陶。

在古诗词的学习生活中,不同作者不同时代创作的作品感情基调不一,通过朗读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并为更好的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例如我们在学习《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本内容前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将学生提前带入诗词的感情里。

(二)联想法

联想是帮助理解诗词的有效手段,在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勿受应试思想捆绑,教师在教学上应该大胆创新,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收获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当我们读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想像在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的景幕下,落日残照,夜幕来临之景,而此时漂泊异乡的诗人,只能独自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不禁引人更加惆怅、感伤了。

(三)比较法

受诗人的所处时代背景、自身写作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表达观点态度上大有不同。随着高中生在诗词方面接触的内容增多,教师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态度,感受诗词不同的感情基调,学会准确评价诗词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而更好的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如在比较诗人杜甫的《登高》和刘禹锡的《秋词》时,通过体味秋天给不同诗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边学边思考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进而发现诗词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开展多种活动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漫长的,它对学生的影响却是终身的。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挖掘语文学习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如布置课下相关诗词拓展作业,让学生按照爱好或兴趣搜索本节课程的学习资料如写作背景、文体知识、作者生平等,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交流、分享学习心得的机会。通过这种自主查阅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多角度品味诗词,认识历史,感受语文学习乐趣。

第7篇

1 [整体解读]

本诗首联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颈联用“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尾联点明酬赠题意,以自勉自励结束。

2 [关键字词]

(1)酬:以诗相答;(2)乐天:指白居易;(3)长:振作。

3 [情感基调]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全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4 [典故运用]

(1)“闻笛赋”表现诗人对友人去世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2)“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 [中考链接]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七、《过零丁洋》

1 [关键字词]

(1)一经:儒家经典;(2)寥落:荒凉冷落;(3)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4)汗青:特指史册。

2 [意境描述]

颔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 [名句品析]

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及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4 [疑难阐释]

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5 [中考链接]

结合我同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八、《渔家傲・秋思》

1 [整体解凑]

本词上阕侧重描写边塞秋色,下阕侧重抒发思乡之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 [疑难阐释]

(1)霜满地:借边塞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有守边辛苦、思念家乡之情,也有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3 [风格特色]

本词笔力雄健,感情沉郁;意境开阔,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4 [词眼点释]

词的上阕写景,以一“异”字统领,其“异”的表现有三:雁去将士留;秋风边声起;落日孤城闭。

5 [典故运用]

燕然未勒归无计:此处用典,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6 [名句品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战士思家与报国的矛盾展示得淋漓尽致。“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士戍边的无奈和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7 [中考链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1 [整体解读]

本词上阙描写了出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杀敌卫国、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 [语言风格]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最能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

3 [典故运用]

(1)看孙郎: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2)遣冯唐: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3)射天狼: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 [词眼点释]

(1)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字,突出词人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3)“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坚信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

5 [意境描述]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随从守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 [疑难阐释]

(1)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2)“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词人以孙权比喻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抱负不凡。

7 [中考链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 [整体解读]

本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写出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雄壮场面;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结语“可怜白发生”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全词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 [语言风格]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从词句及气氛可看出本词的语言风格是:豪放、悲壮。

3 [关键字词]

(1)八百里:指牛;(2)麾下:指军营里;(3)翻:奏;(4)沙场:战场;(5)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6)天下事: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4 [意境描述]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兵士们欢凰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5 [名句品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6 [疑难阐释]

(1)本词在内容上打破上下片传统写法,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九句为第二部分,全词的点睛之笔是“可怜白发生”一句。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挑灯看剑”和“梦回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7 [中考链接]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中考链接参考答案]

六、示例:(1)思想感情: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2)哲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七、示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八、示例: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第8篇

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在这类文章中,景、物是文章的主角,其景其物所蕴涵的灵气、情意是作者赋予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散文的阅读逐渐成为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中一个重要的检测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考语文试题从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检测考生的阅读能力,而散文阅读更注重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突出能力立意,鼓励创新表达,体现《课程标准》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诸项要求,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试题的命题角度有:①汉字的认读、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②文章结构如呼应、过渡、铺垫、照应、层次划分等;③表现手法如烘托、渲染、铺垫、联想、想象、象征、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以小见大、形散神聚等;④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方式;⑤句子深层意义的理解,语言的鉴赏与品味;⑥仿写文中的句子等。题型除少数选择题外,大多以主观题为主,一般为简答题、填空题,有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

解答这类试题,除了要依循整体认知、局部把握、全面而有重点地理解阅读材料等阅读规律外,重要的是要做文本的“知音”,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参与文本的再创造。

【答题点拨】

散文阅读的命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设计,都会紧扣散文的特征:一是内容上的描写见闻、表达感悟;二是形式上的自由灵活。有人说散文是“将作者思索体验的世界,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探微的读者们”。这句话既道出了散文创作的特点,也道出了散文欣赏的特点。

解答这类试题,最重要的是要运用平时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具体的思路,可以从“大”和“小”两个方面入手。以文意把握、整体感知为重点设计试题,检测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即是所谓的“大”。对“大”方面的检测,分值往往在4分左右,一般安排在第一个题或最后一个题。散文这类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用隐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作者和读者捉迷藏,作者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起来让读者动脑筋去寻找。所以,解答试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一个追求清晰性的过程,要透过文章中的“景”“物”“事”,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小”,指的是文章的局部理解,如词语和句子的品味赏析、文章结构的把握、写作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等等。一个文本就像一座建筑,解读文本先要进门,然后才能进入建筑内部,这些试题分散在建筑的内部,答题时要找准这些小题在文章的具置,然后联系语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中考命题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命题的不断研究,还会有新的命题角度和新的检测形式。如联系文本拓展谈感受或启发型,链接课外材料综合性学习型等。应对的策略是: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当好作者的“知音”,在知道作者写了什么的同时,还要理解作者为什么写和怎样写。阅读这类文章时如果能具备这样的能力,解答起来就可得心应手。

【例题精讲】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苹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美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地,胖油油地,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选自《深山书简》,有删节)

1.本文②—⑤段描绘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百兽嬉春图。这四幅图画是按照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的。

解析:本题检测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和概括能力。答题的第一步是要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②—⑤段是本文的主体,属于文章的“分”的部分。抓住文章中“首先报道春消息”“春分”“清明”“天地皆春”这些关键性词语,就明确了在第四空中应该填写的是“时间”。第二步是要仔细研读②—⑤段,明确各段写的主要对象:第②段写的主要对象是“鸟”,第③段写的主要对象是“黄河”,第④段写的主要对象是“花”,要根据这几个段的内容提取主要信息进行归纳梳理。第三步是要注意答题的规范。要利用已知条件即题干中提供的第四幅图的“百兽嬉春图”,把横线上要填写的内容整理成以“图”字结尾的五字短语。如此可知,本题的前三空依次应该填写的是:百鸟报春图、黄河开冻图、百花闹春图。

2.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________。

解析:本小题检测词语理解、品味和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试题要求解说的“轻浮”和“滥造”两个词,依据词典的解释,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轻率浮躁,言语举止随便,不稳重,不庄重”和“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都含有贬义。本文的感情基调是表达作者对塞外春光的赞美,句子出自第④段,联系具体的语境,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和感彩都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 “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_______ 。

解析:本小题检测修辞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要明确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从句子中开头的四个“有的”看,可以知道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从“比肩”“卧着说家常”“双双在散步”“成对儿比犄角”看,运用了拟人。句子出自文章的第⑤段,这个句子描写的是“牛羊驼马”,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把牛羊驼马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3.第⑥段中“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

解析:本题从局部检测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和内容探究的能力。句子是在第⑥段,但解答的前提是关注题干中要求的“结合全文”,解答本题的思路与解答第1题有类似之处,只不过阅读的侧重点变了。对阅读的结果进行梳理,可以这样作答:因为“我”听到嘎嘎的雁声,就会由大雁的“有去有还”,想到“我”却远离家乡,有去无还,所以怕听嘎嘎的雁声。

4.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从整体上考查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侧重检测对重点句子的感受能力。阅读文学作品,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主要的两个方面,本文卒章显志,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叶落归根的思想感情。

同样是这篇文章,还可以从新的角度设计试题。如:

1.文章第①段说“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阅读全文,说说塞外春天的“动人”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总特征是什么?

解析:本题检测整体感知全文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的“阅读全文”,塞外春天的“动人”体现在②—⑤段,分别从“百鸟报春、黄河开冻、百花闹春、百兽嬉春”四个方面表现了塞外的春天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的特征。

2.文章多处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从文中勾画出两处这样的例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本题检测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先要找出运用了衬托手法的句子。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以冰封的黄河衬托解冻后的黄河,表现了解冻前后的黄河的不同情状,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再如: “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这个句子以江南春天衬托塞外的春天,突出了作者对塞外春天的热爱之情。

3.文章在不同段落多处引用了古诗句,说说引用“春风不度玉门关”和“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假如你生活在江南,要用一句古诗表现当地的春天景色,你会用哪个句子?

解析:本题检测对文章写法的理解能力和对经典文化的积累、运用能力。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解答本题先要分析题干中两句古诗所在的段落,方可有的放矢。第①段引用“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要说明塞外的荒凉,第④段引用“清明时节雨纷纷”是要反衬塞外的干旱。第二问的解答要调动平时的背诵积累,古诗中写春的诗句很多,但本题要求的是表现江南春天的古诗句,写其他地方的就不符合要求。示例:“春来江水绿如蓝”“千里莺啼绿映红”等。

第9篇

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文中这样的句子是 。(2)《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

, 。(3)《渡荆门送别》一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7.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性淡泊是我师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二、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1)肃: (2)属:(3)引: (4)阙:9.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

10.文中”清荣峻茂”一句写了 _______个对象,它们依次是 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再举两个含“三”、其含义也是表示“多”的成语或

诗句。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题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1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6.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

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荷花之迷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

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

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保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

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

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

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

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

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7.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18.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19.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性的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

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

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

,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

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

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

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

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

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

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

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

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

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

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

,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

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

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20.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1.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

有过“邪念”?

22.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 反衬男主人的 。2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

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三、写作25.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

第10篇

关键词:单元结合 意境整合 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以维台墨于1912年发表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为诞生标志,亦称完形心理学,主张用“格式塔(gestalt)”(即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kohler,1967)。核心理论是“异质同构”,指在任何情况下,真实的知觉不是盲目地与其相应的心理过程结合,而是在本质的结构特征内的同类连接(koffka,1935)。异质同构不仅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而且还解释了人的审美经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但它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世界对人的情感活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异质同构”这一空间维度,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新的视角。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维台墨在实验中发现格式塔的性质不在部分,而在主体之中,所以分析部分不能解释全体的性质(转引自wolfgang kohler,1967)。这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各个领域专家的思考和研究。文学艺术方面,姜秋霞(1999)、姜秋霞和权晓辉(2000)及孟瑾和冯斗(2005)讨论了格式塔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对《天净沙·秋思》的研究多在译文对比和翻译策略方面(殷召荣,2008;江媛,2008),刘丽(2009)简要探讨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美。但以上研究均未实现格式塔心理学与文本的结合。本文将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两个方面探寻这首小令的语义空间,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三、《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一)单元结合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结合表示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契合在一起。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本小令前句可分解为九个单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的性质、形象各不相同,意义也是分离的。作者分别在中心语的前面加上相同语义色彩的修饰语(人家除外),叠加结合起来,中间不插入任何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却给读者以观看幻灯片的视觉效果。从“枯藤”到附着于上的“老树”再到归巢栖息于树上的“昏鸦”,由外向内描写了一个相互关联且有序的整体——暮秋环境这一静的界域(静域)。功用上的联络拓展了单元语义的空间容量,不是之前的那个独立单元在读者的知觉中的对应物。“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单元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迎合了诗人此时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人用明朗的色调再造一重动的界域(动域)。而“古道西风瘦马”则展现了一个色彩惨淡、气氛阴郁的动态环境。后两小句是一明一暗的两种动域和第一小句的静域结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遇见的“人家”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形成对照,这使情更悲、景更哀。“夕阳西下”和前面的单元景物一样继续铺排,但此单元带来了色彩上的丰富性。这无疑增强了视觉上的格式塔效果,可见这里不仅增加了一个单元,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气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基-形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是“形(figure)”由于其自身特点,而依赖于其所在之“基(background)”;“基”相当于一个结构,“形”载于其中,因而受其制约(koffka,1935)。至此,诗人所做的“基”的工作已完成。“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语,道出了诗人极致的悲苦和孤独,该小句在“基”的背景下充当了“形”的角色,从而达到了“形基”结合。形基现象在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传达了本小令的中心语义的同时,还提供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发现这样的单元结合、界域融合所达成的相符不仅仅是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而且“所指”使其语义更加饱满、使空间更富整体感、和谐感,实现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最佳融合。

(二)意境整合

孟瑾(2005)认为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看,整体意象又称为格式塔意象,它以篇章为载体,接近于意境。整首小令是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的结合,其中客观对象由多个个体意象组成,但其形成的意境又超越意象之外,这一点和格式塔意象不谋而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个体性质的结合不代表整体的性质。本小令由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包含九个词语,每三个构成一个小句,每一小句即自成一幅场景,这一场景并非词语的简单叠加而成,一字一词均代表一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离散,但作者在每小句后做押韵处理:鸦ya、家jia、马ma,使整个描写不但形合而且音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境。诗人紧扣“秋思”,并置七个静态的个体意象:“藤、树、鸦、桥、人家、道、马”。如果说前句写景,那么后句则是着眼于“断”字抒情,描绘“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两个动态意象,并注意以“下xia”和“涯ya”收尾,与前句保持音韵上的一致。前后衔接连贯,前句除“人家”以外,作者均采用修饰语+中心语结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通过这一结构中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古、西、瘦”,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射到景物上;后句与前句情景交融,形成映衬,突显了诗人此时四处漂流、无处落脚的悲苦。王国维(2003)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内”指情,“外”为景,他认为“情”“景”两个元质构成了“境界”。可见,情景乃创造意境的必要条件,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创造气氛,两者结合组成了格式塔意象。本小令的意象传递如下:

境:一个秋天的傍晚,寥无人烟,诗人身旁只有马儿陪伴,且无寄宿之所。

情:“断肠人”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此时只身在外、孤苦无助,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意境:在一个凄凉的秋天的傍晚,诗人满腹辛酸地走在古道上,身边只有一匹瘦弱的马儿陪伴,秋风瑟瑟,连乌鸦也归巢栖息,而自己却漂流无所,心中的疾苦悠然而生。

诗人用这种凄美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其中“藤、树、鸦”是物理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分别被赋予了“枯萎的、僵老的、已经归巢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映射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形成了客观的境、主观的情达到传情造境的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语言结构、心理结构和外部事物完美契合,其空间语义远在意象之上。同时,还赋予了诗句本身极大的整合空间,给身处物理空间的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在意境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四、结语

本文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探讨了诗人通过外在事物表达内在情感而呈现出的凄凉清冷的意境,化抽象的语言为直观的意象,并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探寻《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一定的参考。该模式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心理结构

↗(知觉、情感)

语言空间 物理空间

(诗句语言) (现实世界)

……

在理解诗句的空间语义的过程中,读者不是将诗句语言直接转换成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物,而需通过自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2]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4]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5]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6]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britai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第11篇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的唐诗单元。唐诗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咏怀古迹(其三)》是本单元的第三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咏怀昭君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在前面两首诗学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登高》和李商隐的《马嵬》作好准备。

一年级的幼师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学习古典诗歌,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对学生都有积极的影响。但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对古典诗歌不感兴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虽然以前学过不少,但大多停留在背诵、默写这一层面上,难以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对诗歌的鉴赏也不知如何下手。按照新课标对鉴赏诗歌要“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探索作品意蕴、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要求,结合教材,针对学生现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维度:品味语言,把握形象。B过程与方法维度:学习鉴赏咏古诗的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理解主题,感受爱国情怀,树立爱国思想。D诗中咏怀的古迹、古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现今,对人物形象不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和诗人产生共鸣的。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是这首诗显著的特点,学生对诗人要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还把握不到。因此对主题的理解和掌握鉴赏方法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寻找到诗人与古人之间的联结点,这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作详细的阐述。这首诗安排一个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法学法

1.诵读法:要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2.情境教学法:鉴赏咏古诗要了解历史。只有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才能明白诗人的用意和把握诗歌的主题。由于幼师生知识和人生经历都非常有限,帮助他们快速了解历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直观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3.问题教学法:咏古诗有何特点?怎样鉴赏?怎样领会诗人情感?针对这些,我把教学内容做了整合,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之间的环环相扣,有浅入深的对难点进行突破。因此问题教学法将是这节课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标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更加主动地探求知识。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评论、争辩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法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品味语言、理解主题、拓展阅读(一、二环节突破教学重点,三、四环节化解教学难点。)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回顾历史。对昭君的了解,是读懂诗人,领悟情感的必由之路。播放电视短片,用影像资料展现昭君当年入宫以及出塞时的情景。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没有叱咤风云,也没有驰骋疆场,但她的丰功伟绩却堪比汉代名将霍去病,她是谁呢?请看电视短片《传奇女子――王昭君》。”电视中幽怨的琵琶曲、浓重的画面、美丽的容貌都深深的吸引住了学生。抓住这个时机,安排学生畅谈观影感受,设身处地的揣摩这位女子入宫多年受冷落的心境以及她踏上和亲之路时的复杂情感。

第二个环节:品味语言,把握形象。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针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1、昭君出塞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本诗最能体现她心情的词是什么?――点明诗眼。2、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解读典故。3、哪几个字最能体现昭君悲苦的一生?――字词赏析。通过解读诗句,学生归纳出昭君美丽、孤独、思乡、怨恨的形象特点。

昭君为什么能引发作者许多感慨呢?作者与昭君悲哀的形成有无相通之处呢?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对昭君人物形象的探讨转入到对诗情的分析上。进入第三个环节:寻找联结,理解主题寻找两人的联结点是这节课设计的重要环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也是鉴赏咏古诗的重要方法。我设计了两个联结点。

第一个联结点:两人经历的相似。

杜甫的背景资料,在学《秋兴八首》时,就已经了解。联系前面所学的,让学生用三五句话给两个人编写自传:昭君貌美入宫受冷落,杜甫怀才入朝不得志;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远离祖国,思念家乡,而杜甫也是远离故土,有家难回啊!通过对比,学生发现两人的人生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作者写昭君的怨情,原来是在寄寓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之情啊!

第二个联结点:两人思想境界的相似。

作者把一个柔弱的女子,置身于“群山万壑”这样一个雄伟、宏大的背景之下,难道只是在描写昭君村周围的环境?难道只是在烘托昭君的幽怨、悲苦吗?我想这应该不是杜甫创作的本意,更不是这位大诗人的笔误,那么作者这样安排到底是为什么呢?把问题抛给学生,启发他们发现“群山万壑赴荆门”的独特之处。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可能有着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因此要尊重学生对诗歌多样化的理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他们的回答要给予热忱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通过分析,学生们看到昭君是一个在挫折、痛苦面前坚强、勇敢的女性!是一个为祖国为人民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伟大女性!诗人同样也有着将国家之痛看得高于一己之悲的坚强信念和伟大的爱国情怀!首联巧妙的设计使本诗的主题得以升华,内涵更加的深刻。也使学生们在领悟诗情的同时,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育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播放悠扬、哀怨的琵琶曲,学生饱含深情的朗读。在品味语言、感受情感的同时,学生归纳总结出咏古诗的鉴赏方法:了解历史――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体会情感――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要表现什么态度、什么情感?分析技巧――这种态度、这种情感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通过上面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学习了鉴赏咏古诗的方法,那么理解了吗?会运用吗?进入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对杜甫《蜀相》一诗,进行鉴赏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意象捕捉;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29-01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古诗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教学中发挥着桥梁作用。至于会出现古诗教学难的问题,这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笔者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意象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露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一一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一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面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2.意象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如: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一一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别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3.抓住意象,迅速理解诗意

古代诗词(尤其是写景抒情类)特别注重营造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把握,进入诗词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词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即诗中描写的具体事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一共十个事物。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这十个意象诗人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通过思考。学生得出结论:是用一种情(即一游子的羁旅愁思)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即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有位学生是这样描述本诗的意境的DD暮霭中,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一座农舍悄然而立。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地平线多美的意境啊!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那么,古代诗词教学无疑就变成一杯白开水,哪来这种意境美的感染和熏陶呢?首先,抓住意象,解读诗句的字面义。读诗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是必须弄清其字面基本的意义,这是进一步理解诗意的前提。要想很快地把握其字面的意义,迅速抓住意象是技巧。如李白的诗《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和颈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在这两联里,诗人写的意象有山、平野、江、大荒、月、云等。抓住这些意象,则解读其字面义为:(诗人)坐在船上,沿长江而下入三峡,来到辽阔的楚地平原之处,高山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长江也逐渐平静下来,在辽阔的原野上缓缓流淌。夜晚,诗人坐在船上,抬头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一轮明镜,皎洁澄澈,照着大地。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