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莫怀戚散步

莫怀戚散步

时间:2023-05-30 10:0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莫怀戚散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莫怀戚散步

第1篇

不可或缺的家人――捡拾生活

“爱”的启蒙――母亲

该文写于1985年,作者的父亲刚刚去世,母亲似乎一下子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当医生的弟弟私下对作者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内心的孤寂拌上身体的衰弱在午夜时分让人生疼。我想此时的母亲是没有安全感的,所以作者提出散步时,母亲信服地点点头,很听儿子的话,没有多余的语言,用轻柔的动作配合儿子。儿子就是她的天。而作为儿子,特别期盼自己的母亲能度过这一“严寒的酷冬”,更希望母亲从悲伤中走出来,所以一家人陪着母亲感受春天的气息,更让母亲觉得家人永远在她的身边,让她放心和安心。

在散步中发生了一个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作者思量再三,决定走大路,大路平坦,而且伴同母亲的日子已短。顺着母亲就是尽孝。儿子的良苦用心其实作为母亲的何尝不知呢?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分歧中,母亲最终选择了小路,为了孙子的意愿,解决儿子的为难,又或者真的觉得小路有意思,文中这样写道“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小路的春色让母亲动容。不管怎样,母亲的慈爱与包容瞬间把这一小小的分歧化为浓浓的亲情。

到了一处,作者背起了母亲,这么高大,却又如此之l。这里其实作者是想象的,作者自己说那次也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但这之前是背过母亲的。他回忆1981年陪母亲游都江堰,离堰水,景象略险,便背着母亲慢慢。那时母亲尚不很老,似觉过意不去。短短4年的时间,家事的变故让母亲越发清瘦,作者想象着这一处并不危险的地段,母亲应该能过去的地方,如果也像当初那样背一背母亲,是不是也能让母亲从儿子的背上感受到男人的结实与依靠,这样重燃心底的希望。提起笔写到此,想必他的眼眶是湿润的,为那一次散步未能再背一背母亲而流下了遗憾,甚至悔恨的泪。

小小的一次散步,是生活中的一次片段,更是对与母亲生活的一段憧憬和眷恋。

“爱”的启发――儿子

课文中的儿子有多大呢?文中说“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从他说的话中,已知他已经具备了将人和事物分类归纳的能力。大概在五岁多。这一句让在场的三个大人都笑了,笑孩子的天真,笑孩子的聪慧,是怎样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如此健康、伶俐?有人说,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莫怀戚用他的行动时刻教育着孩子。文中在解决分歧时作者最终选择走大路时,他其实是斟酌一番的,他说“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想必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就是“超人”,爸爸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男子汉的形象或许在孩子的心目中已渐雏形。所以这次爸爸的抉择也一定有他的道理。文章中并未写道孩子的反对,一方面可能由于文章本身的需要,另一反面也恰恰反映了“高大”的影响力,想必日后这个孩子也会和他爸爸一样,事先考虑到他的妈妈。

文章最后说“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选择小路就不可避免会遇上不好的路况。作者只是做了一个动作,无声中解决了难题。这个“蹲”

让儿子觉得爸爸没有责怪他,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去克服,抱怨是没有用的。爸爸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幼小”的儿子的选择承担了责任,儿子看到了,他不一定当时能明白自己的选择会阻碍奶奶和自己的前行,但他肯定记住了这一瞬间爸爸的“蹲”,不是背他的。这里作者留了一个空白,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当儿子看到爸爸背起了奶奶,妈妈背起了自己,他可能会问奶奶爸爸的背舒不舒服啊,因为平时是他的地盘。此时的作者就可以说说自己背着母亲的感觉,把美妙温暖的感受传递给孩子,同时又给予孩子一定的盼望:长大后你也背背妈妈,也会体会到妈妈的温暖。这样自然地把孝心与责任传递到孩子的手上。

在这次小小的散步中,孩子也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这是一次充满爱意与情趣的旅途。

“爱”的陪伴――妻子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家人。从此不再是一个人,他的一切和你紧密相连,福和祸都要同当。”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坚固的情感,叫相依为命。它与幸福离得最近,且不会轻易破碎。因为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融入彼此生命的温暖。她就是你的另一半。

文中说“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是典型的夫唱妇随,这个词语出自《关尹子・三极》,书中说“天下之理,夫者倡,妇者随。”这也许就是自古以来所有幸福的家庭的相似点。一个“总是”,是妻子的聪慧与贤良的见证。她知道自己在家庭扮演的角色,了解男人背后的艰辛,同时给他该有的地位。作为妻子,她所能做的就是成为丈夫的支持者,所以当作者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动作上的衔接与配合,是多么的和谐。两个人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在这一段不长的散步中,夫妻二人共同呵护着年老和幼小,让生活变得更有希望,让日子变得更有滋味。相信在儿子和妈妈的背上,祖孙两人的心上溢出的是稳稳的幸福。

不可忽略的诗意――擎起生命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两段文字加起来也不过七十余字,可在这轻描淡写之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这是与严寒酷冬战斗后的姿态,是对生命的急切渴望。作者的呼唤终于迎来了可贵的春天,因为这意味着熬过了寒冬的母亲获得新的活力,那一颗感叹“太迟了”的心缓缓沉淀下来,欢喜迎接那来之不易的生命,必会更加珍惜与尊重。所以这一处的景实实在在是一颗拳拳的“孝子”之心。

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但这仅仅就是疼爱孙子的允诺吗?这还是母亲眼里的春天。经历了酷冬,经历了丧偶,感受到家人的关心,更被儿子的孝顺信服,可能还有着那些许淡淡的哀愁,但“温馨”的阳光已慢慢渗入母亲的心里。所以那一路的春天其实是母亲对生的渴望与留恋,是母亲的生命在召唤。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长河上,作者一家人陪伴着母亲走走,听听,停停,感受阳光,欣赏生命。

那一片诗意的美景,在每个人的心头荡漾。

第2篇

泉城之约人文之旅

--“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合肥市瑶海实验小学 李亚琼

201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作为从事体育教学的我有幸参加了在泉城济南举办的“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观摩了名师的精彩课堂,聆听了专家的精彩报告,目睹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感受着专家的独特魅力。短短的几天学习时间让我领略了大师名家们深厚的底蕴,感受着他们的博学和睿智,让我痛快淋漓地品尝到了一场精神和智慧的盛宴,接受了一次理念和思想的洗礼,让我从体育学科的纵向看教学到开阔眼界的横向看教育,也让我作为教学管理者真正感受到了人文教育的魅力。这次济南之行将成为我不断积淀厚重的教书育人素养的精彩之旅。

本次高端论坛真可谓名家相约、大师云集,有福建师大博导孙绍振教授、青岛名校即墨市28中李志刚校长、齐鲁名师刘建宇老师、用论语打造精神特区的张斌利、做生活美学家的老咪等教育名家为与会老师做了精彩的报告;韩军、余映潮、孙鸿、飞程翔、王岱、王君等当代教育名师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课堂。大师们的娓娓道来,或语言犀利、或风趣幽默、或逻辑严密、或理论丰厚,或实践超强,虽然他们观点不同,性情各异,但是他们都是那么坦坦荡荡,挥洒自如,各领,各具特色!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带着这份厚重的人文关怀,让我们感悟名师灵动的课堂:

韩军老师对《雷雨》文本解读透彻深刻,对文中姓氏姓名的解读独具匠心,达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周”,周而复始,周,即是周朴园,又是命运锁链,剧中所有人无一不在锁链中;“萍”,无根飘零,命不由己,即是鲁侍萍,又是命运锁链中无根的浮萍,真乃大师的视角,大师的思想。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课的教学中,韩军老师以作者艾青的身份导入深情诵读,荡气回肠,声情并茂,读到动情处,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饱含深情地朗读着,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急缓起伏、感情的含露收放,无不把握得恰到好处。全诗读完,全场唏嘘一片,热泪盈眶,掌声雷动。韩老师对文字深挖细品,他强调“文字素养,是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化意为字,是回归语文教育‘生活’之本”。韩军老师课堂效率很高,主要得益于他的教学思想,研讨两三,然后直奔语言学习,关注言语学习,因为他认为“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永不过时,围绕文字进行激烈辩论形成波澜的语文课,才是最精彩的语文课。”后来知道语文界一直对韩军老师持褒贬不一的态度,但我每每细品他的课,从中都会得到很多新的启示。

王岱老师执教的《项链》,导入提问“生活中你摔倒后第一反应是什么?”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紧扣文本,设置两个非常有高度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是凌空而下。问题一: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丢项链前的马蒂尔德,还是丢项链之后的玛蒂尔德?问题二: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说一说,你能理解玛蒂尔德吗?这样的提问直击人性,尖锐深刻,非深思不能做答,而学生的回答又是非大师无法驾驭的。同情也好,讽刺也罢,都是同一个玛蒂尔德。我们身上就有着玛蒂尔德的影子,何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苛责别人?当王老师总结:“哪个男生不想在女生面前耍耍酷?哪个人又不想买件假耐克穿在身上。”时,我为王老师敏锐锋利的洞察力暗暗叫绝,王老师总结说,作者莫泊桑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我倒更觉得,只有具备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才能读懂作者的悲天悯人!在王老师的《项链》这条美丽清澈的小河面前,我照见了自己的影子。王岱老师用一节课让我如此沉静的审视自己,反思自我,可见王岱老师有着高人一等的心胸,见解。

王君老师两节经典课《散步》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让我没想到的是《散步》的作者莫怀戚竟然是王君老师的大学老师。所以王君老师的导入是从对莫怀戚的印象开始:以为的风流名士,实则不拘小节。这个不拘小节甚至有些乡村气息的学者却有一大批崇拜者,每到他的公开课,就有好多学生连夜排队占座,场面蔚为壮观。这样的教学资源独一无二,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一个人的作品会是怎样的,他与家人散步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条根本原则是适合学生的需要。这些新颖独特的资源的背后是教师丰厚的阅历、博大的情怀、细腻的情思。

王君老师的《散步》从在黑板上板书“我们在田野散步”几个字简笔画式的布局开始,画面感极强。随后是一段师生合作,表演式配乐诵读课文,学生们很快入情入境。学生们也很快概括出四个人物的形象:母慈,子孝,媳贤,孙慧。并板书在黑板上“我们在田野散步”的“我们”两个字周围,构图极为巧妙。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概括归纳的时候,王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立足文中的关键字词,深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所理解到的情感。四个人物中刻画最少的是妻子,要分析这个人物有一定难度,王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我说:“走大路”;儿子说:“小路,小路有意思”,妻子说:“……”,这个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仔细品味“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由此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田野”,引导学生朗读描写田野的语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咚咕咚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回到文章的结束语“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问学生:“这幅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生命、责任”,“今天这节课让你想到了生命中的什么?”意犹未尽的一堂课。“慢慢地,稳稳地”这本来就应该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在这堂课上我看见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和态度,也深切的感受到了陶继新老师说的:“学习,绝对不是心力交瘁的一场又一场的苦役,而应当成为生命个体探索未知、生成思想与智慧的快乐之旅。”

最后,由衷的感谢局领导英明的决策,给我们这些非语文学科的老师们这样一次感受丰厚文化底蕴的机会,而此次学习之旅更是给我带来了许多心灵的震撼,让我认识到无论什么学科,一个精彩的课堂,都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让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希望今后不会被繁琐的工作、世俗的压力所吞噬,变差距为动力。路漫漫,邂逅人文教育,吾将终身求索!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五日

第3篇

关键词:感恩;体验;熏陶 在中学生德育这块,“感恩教育”是一个焦点,又是个热点。就目前来说,现在的初中生缺乏感恩意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家长的宠爱、溺爱,造成个别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由爱生恨,感恩意识淡薄,人格的形成出现了缺陷。这些现象的出现,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悟,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满足,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予我们生命的人的报答。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只要我们有一颗感恩之心,收获的将是丰富快乐的人生。就怎样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引导学生开窗启思的感恩教育

感恩,是平行传递的一颗爱心;感恩,不是你给了我我还给你的简单轮回,它是手拉着手,心连着心的火炬接力,是“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和谐境界。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有什么的收获。我利用语文课这种形式,唤醒学生感恩的心。如,讲授莫怀戚的《散步》、冰心的《纸船》、泰戈尔的《金色花》、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等课文,在学生的心底播种善与爱的种子,盛开的是希望的花朵,收获的是幸福的果实。感恩的心,自然能够过滤许多的浮躁与不安,消融许多的抱怨与不快,让学生体察到生活的乐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万物的美好情操。

二、用言传身教进行感恩教育

作为教师,在感恩活动中要做好表率。教育家加里宁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教师每天仿佛生活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像教师这样对年轻的心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学生感恩,教师本人首先应是一个感恩之人,教师应感恩伟大的祖国,感谢她孕育我们成长,感恩社会人性的美好,感恩生活色彩的绚丽,感恩自然山水的灵动,向世界感恩万物的博大……同时,要感恩我们的学生,有了学生,才有教师这一职业,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工作中兢兢业业,以一颗真诚之心,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激发他们追求真、善、美的兴趣与欲望。

三、让学生体验感恩教育

1.提醒感恩

常言道:感恩图报,提醒感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感恩的对象。在讲授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抓住“散步”的人性美,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也是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然后课外延伸、拓展,让学生讲述“感恩”的故事,吟诵感恩的歌曲,收集感恩的古诗文及与感恩有关的格言,在讲台上演讲朗诵,使学生认识到,感恩是温馨的话语,是体贴的搀扶,是关切的眼神,是无言的支撑。

2.经常问候父母

鼓励学生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如:“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讲授印度诗人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时,设立两个问题启发学生:(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2)“看着你工作,在你嗅到这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正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学生明白了爱是交流的。小孩感受着母爱,也想着回报母爱,他想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体会到孩子的感恩之心,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着“课堂小练笔”要求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一段80字以内温馨的话语,可以是祝福,也可以是感恩。

3.将“感恩”迁移到爱社会、爱党、爱国上

组织学生为贫困山区的孩子送温暖,捐献书本、文具等,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要求学生行注目礼,并高唱国歌,由此让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爱国情怀,体会到什么是民族自豪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了回报祖国母亲对他的哺育之恩,拒绝了美国政府对他的高薪聘请和一切荣誉称号,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投身于科学事业,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体会真情实感

1.结合课文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关于亲情、友情的篇章,我结合课文,展开调查:(1)每年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家,他们是否为你过生日?(2)你能准确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3)你在爸爸、妈妈生日时,为他们献过生日祝福吗?通过学生回答,我及时启发点拨,让他们感到家的和谐与温馨。然后结合节日,开展活动。如,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教师节,通过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2.换位体验父母的艰辛

第4篇

二、学习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的描写来表 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课文理解,美点寻踪

【教学难点】文本所突出表达的主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讨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首先播放歌曲《我想有一个家》。之后教师激情导入:“我想有个家”,这是每个人的心声。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港,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就请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文本,解读文本。听读课文,轻声跟读

(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跟读)思考问题: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来介绍。(说到三代人时点击出现幼、中、老)

3.作者讲述这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出尊老爱幼时,点击“尊、爱”。并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4.明确课文给我们感悟:一家人要互敬互爱,家庭才能其乐融融,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也必须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5.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合作互动,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请同学们来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事,让你的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三、拓展探究,深化文本。

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非常感人。课文讲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这朴实无华的小文章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文章中到处闪烁着美的光茫。那么把文本的美点找出来。

请同学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

比如:生动的景物描写;感人的精神;贴切的修辞;特色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以上内容指名读)

举例: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最后由教师小结,评价。

四、课堂延伸。

第5篇

一、因文生情,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远离文本和学生

以情为主的文章自然要求老师引导学生真正地入境,课堂结尾沿着文章情感发展的脉络,作点渲染,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情感的浸润,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结尾方式。但是,有的老师渲染过度,课堂结尾成了一种私情的泛滥。

一位老师执教泰戈尔的《金色花》,课堂结尾安排学生以“母爱”为话题说一段话。对学生说话的内容,老师并未做评点,而在每个学生回答后反复点化,“妈妈,妈妈,你永远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课堂上充斥着老师高分贝的对“妈妈”的声声呼唤。而老师这样渲染的目的在于引出自己原先准备好的一段文字:

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想起几天前,你来为我带孩子时,脚上还沾着棉花地里的泥巴,女儿的心中就有着万千的悄悄话;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记得我小时候,你坐着木盆,在河里为我捉起小鱼小虾,那时我是多么的惊讶;妈妈,妈妈,如今你的头上已布满霜花,岁月在你的皱纹间留下了年华。妈妈,妈妈,如今我也成了一位小女孩的妈妈,妈妈,妈妈,我的妈妈,无论风雨,无论坎坷,你都是我温暖的家,我也是你最幸福的小丫!

如果我们再回视一下课文,就可能感觉到,这段抒情独白与原文情感基调是有较大出入的。《金色花》通过几幅富有情趣的画面,表现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同时,从孩子的眼中,妈妈那沐浴后披肩长发的线条,那祷告与读书的造型是多么优雅。孩子是一位天使,妈妈也是一位天使,诗篇是美与爱的结晶,而不是“妈妈,妈妈”式的歇斯底里。

另一位老师执教鲁迅的散文《风筝》,结尾要求学生说说曾经触动自己的故事,体会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老师在象征性地提问了几个学生之后,就随着一段柔美的音乐,很抒情地叙述自己的故事:

我,一个农村女孩,家里有两个哥哥,当年父亲力排众议,让我上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讲台,父亲自然很高兴。以后,我成家了,想调动工作。父亲怕我一人在外面吃苦受累,强烈反对我调动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父亲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一个下雪的早晨,外面雪花飞舞,我打开窗户,看到远处一个老人站在雪地里,缩着手,哆嗦着身子,他的身边,放着大大小小的蛇皮带,那是为我准备的鸡鸭鱼之类的过年用品。那一刻,我泪雨滂沱,那是生我养我的爸爸呀!那是我朝思暮想的爸爸呀!我的父亲是全天下最普通的父亲,也是全天下千千万万个父亲的缩影,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百善孝为先,奉养父母,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事,向全天下的父母致敬!(随即转身向台下听课的老师鞠躬)

看得出来,这段话是执教老师精心准备的,融含着自己的真情。但是,用这段话结束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于:第一,这段话表达对父爱的感激,与《风筝》的情感基调不吻合,引申不合理。第二,老师情感过于投入,以至声音哽咽,不能回到正常的教学情境中,忘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由古及今,胡乱联想,推衍的内容有严重的“恶搞”倾向

对课文内容作合理的推断或引申,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但是,这样的推衍,必须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随心所欲。

有个老师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一个“猜”字来串起教学的主线——猜时代背景,猜字音字义,猜背诵技巧,猜诗歌主旨……且不说这种“猜”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单说说结尾“猜今日陶公”就让人匪夷所思。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可以当什么社会角色?请展开你的奇思妙想。

我们看看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点:

生一: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今天的环境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他没有隐居之所。他应该到中央党校去当讲师,因为他清廉,可以主讲反腐倡廉。

师:很好,陶渊明能当大学讲师,并主讲为官之道,你很有政治头脑。

生二: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可以去当豆农,因为今天的粮价很高,种豆可以使他致富。

师:很好,你很有经济头脑。

生三: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可以到自然环境保护区当环保宣传员。

师:很好,你很有环保意识。

生四: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可以去当公务员,因为他知识丰富,文笔又很好。

师:很好,你真知人善任。

因为完全脱离了文本,学生思维很活跃,回答貌似很精彩,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对文本的歪曲,更是对古人的恶搞。老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反而有如下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给陶渊明作了合适的安排,如果让他当官,他能够为人民服务;如果让他经商,他能消除贫富差距;如果让他当农民,他能带领农民勤劳致富;如果让他当作家,他还为人民写出更多的好作品……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能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做时代的弄潮儿。

呜呼,陶公当时代的弄潮儿,与《归园田居》表达的情感不啻有十万八千里!

三、由读到写,写的内容与课文不能作无缝对接

读写结合,以写来收束课堂,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选择恰当角度,进行写作训练。比如,于精彩处仿写,于空白处补写等。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老师设计写作训练时,不能做有效的引导,写的内容与课文相去甚远。

一位老师执教莫怀戚的《散步》,在课堂的结尾,老师安排了一个仿写训练:

家可以很小,螺蛳壳是蜗牛的家;家也可以很大,

在老师不断的启发下,学生有如下的回答:

家也可以很大,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宇宙是地球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大海是鱼儿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天空是鸟儿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天空是云朵的家……

如果是专项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回答是精彩的。但是,如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了。《散步》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主题是表现亲情的。而老师给的示例,包括学生仿写出来的句子,只是变换着视角,来审视家的“大”与“小”,这与《散步》的主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另外一位老师在《散步》教学的结尾,先有这样的小结:“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在《散步》精致对称的语言中,感知和谐美满的亲情。”接着安排了一个“拓展迁移”: 试着用对称的形式写一组句子,描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比如“孩子的眼睛”。

因为已到下课的时间,老师匆忙展示了自己准备的内容:

孩子的眼睛,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

我们分析一下,老师精心造出来以总结课文的句子,是有问题的:将课文中的“亲情”变换为“孩子的眼睛”,内容与课文没有什么关联;从形式上看,也不能体现文章最后一段于整齐中见错落之美的特征。这样的写作训练,放在任何一节语文课的结尾,都没有什么区别,怎么能体现“读写结合”呢?

四、由文及道,背离了文学鉴赏,变成了空洞的思想说教

“文以载道”,文学作品中融含着道德教化的因素,但是,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而有些老师在课堂的结尾,生硬强加道德教育的内容。一个老师在执教《杨修之死》的结尾,有这样的设计: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启示?

下面是学生的问答:

生一:做事要稳重,不要耍小聪明;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生二: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周全。

生三:为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

生四:要把才能用到该用的地方。

如果说,学生的回答,还差强人意,那么,老师的总结,则有空洞说教的嫌疑:

做人不能侍才放旷,要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上级要尊重,对朋友要爱护,对规范制度要遵守。将自己的才能用在合适的地方,不要耍小聪明,而要拥有大智慧。

同样,一位老师执教《范进中举》,在结束时进行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范进中举》,知道了范进在成功时的表现。请同学们记住,我们成功时要看得起别人,失败时要看得起自己;成功时要淡然,失败时要坦然……

应该说,《范进中举》的本意不是谈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范进的笑也是含泪的笑,得意并不是他的真性情。据此引发关于“成功”“失败”的人生态度,是不恰当的。这种忽略本体的拔高、升华,使原本处处流淌着诗意的语文,扭曲成了粗糙的说教,只能让学生与语文越来越远。

五、由课内到课外,作业成为一种虚假的点缀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学生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或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布置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但是,有两种作业,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点缀。

一是作业过大,有专业研究的倾向。一位老师执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布置的作业:课外阅读王永照《苏轼传》,林语堂《坡传》,东方龙吟《万古风流坡》。

这样的专题阅读自然是有价价值的,但是,能做这样阅读的也许是大学教授或是专门从事坡研究的学者,作为初中学生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显然大而无当。类似的还有教《智取生辰纲》则读《水浒》,教《杨修之死》则读《三国》……

二是作业过虚,有非语文化的倾向。一位老师教完《金色花》后留下的作业:生活中,我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请用行动回报母爱。晚上回家,请给妈妈端上一杯茶/给妈妈梳一次头/给妈妈唱首歌………

另一位老师也英雄所用略同,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后,布置了如下作业: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趴一会,回想一下小时候父母背自己的情形,然后轻轻为他们捶捶背。再仔细观察一下,父母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

第6篇

一、读他人文章,点述胸臆

阅读是语文教学始终不可或缺的主线,也是学生积淀语言文化知识和丰富认知视野的重要载体。借助别人表达的优秀之处来产生学习猎取之心,写文章的冲动与发展创新也便油然而生。巧借外力来发现语文学习的精彩,能使得学生在酿得百花蜜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带着崇敬与虔诚的心情阅读文章,让学生在发现更多精彩与闪光点中主动表达,定会对积累语言知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在教学《为你打开一扇门》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赵丽蓉笔下的“美丽文学”与“文学的价值”,我从古代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四大名著说起,并分别摘录出这些名著中一些经典的地方,像孙悟空大闹天宫、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思。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文学巨匠作品的不同凡响与深刻思想精髓有了更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从鲁迅、冰心、沈从文、史铁生等一些大家所发表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中,谈论文学对人类发展文明和思想价值的启蒙作用,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就“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模样的?”进行表达,让学生从相关的素材中找到学习的着力点。

阅读他人的文章,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玉石的打磨方法,能使得课堂教学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深化感悟。多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素材资料,让他们在主动研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思,利于他们增强学习好奇心。多给学生自我陈述的机会,让他们主动表达,利于他们将识记转化为灵活运用。

二、评文本精彩,彰显智慧

文本精彩需要细品,需要学生去点评。点评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感知不断丰富和语言表达不断深化的过程。学生评读,让自身的阅读感知和语言文本有机融合,让他们的感悟体验在不断升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奇思妙想。借助点评来挖掘精彩点,让学生在主动彰显智慧与才华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深刻印象。

如,在莫怀戚的《散步》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似乎很有“想法”。特别对人物之间表达顺序有点捉摸不透。于是,我要求学生设身处地细想:假如你就是作者,你会有哪些想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述来点评,使得他们在不断发现精彩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感思。有的同学说,我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力量,承担的家庭重担不一般,将我放在开头,有意凸显我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有的同学说,展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母亲在我之后叙述,将儿子放在最后,便是很好的例证;有的同学说,一家人散步很普通,但在叙述上,我的作用不可缺少,值得我们去深思,蕴含了家的温暖和爱的港湾意义。

这些点评诱导学生发现更多的精彩,能使学生在不断抒发自身真实情感的基础上,利于他们有效发挥想象,帮助他们形成更多的深刻感悟。从某个细节处入手,让学生有针对性找出其中探究点评的地方,帮助学生在不断活化理解感知和丰富表达思维的过程中增强表达决心和勇气,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放和丰富。

三、摹美文佳作,凸显同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临摹别人的美文佳作,长期以往也便“吟诗”了。让学生多用心揣摩写作思维方法,让他们在找出路数基础上主动探寻不一般,更能够使得书面表达教学变得生动多彩。临摹美文佳作,能在激活自己思维灵感的基础上产生异曲同工之妙,让他们的表达更加客观真实。临摹美文,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参考对象。

第7篇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心

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散步》、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黄飞的《甜甜的泥土》、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孟郊的《游子吟》,这些作品虽说文体不同,但是都渗透作家对父母恩情的感激。百善孝为先不无道理。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教师在与学生学习这类文章时要多多渗透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与学生多交流、多体会、多感悟。在交流、体会、阅读感悟中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让全体学生在学习此类课文时情感得到丰富,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提升。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大有功德的事。此处是论述感恩父母,下文论述感恩社会。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个人来源于社会,是社会的一个分子。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家———祖国,对祖国要有赤子之心。古往今来,对国家的感恩之心比比皆是。辛弃疾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的《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精忠报国,死而后已。在民族大义之前,要胸怀祖国、感恩祖国、眷恋祖国。这是我们民族振兴不可或缺的内在精神力量。有了它,我们不再担心民族危亡时的无助;有了它,我们不再恐惧西方列强的炮火;有了它,我们不再心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报社会,感恩祖国,报效祖国。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些诗词时应传达出这种声音。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何为责任心?《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是梁启超的话,不无道理;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也是这个道理。这种责任心意识地培养要在我们语文课堂上体现出来。比如在的《纪念白求恩》中要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在钱泳的《治水必躬亲》要学习海瑞忠于事业、忠于人民、不辞劳苦、身先士卒的忘我精神;在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我们要学习“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的精神;在《赵普》中我们要学习赵普不顾个人安危、忠于国家、冒死觐见的敬业精神;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我们要学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负责精神。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恻隐心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即爱心、怜悯心。“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说得都是爱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我们的学生要渗透对人民仁爱的思想,对弱者同情的感情。在教学泰格特的《窗》中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关爱身边需要关爱的人,让学生懂得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在教学柳宗元的散文《捕蛇者说》一文中要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到“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怜悯,从而在思想上与其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这是关于恻隐之心的教育。最后,笔者觉得德育的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感恩心、责任心、恻隐心并不能全部概括德育的内容。但是笔者总是觉得这三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因被人忽缺而显得比较可贵。所以重点阐述我们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所要关注的这些内容。即便如此,笔者觉得德育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并不能说通过某节课就能够达到每个学生具有感恩心、责任心、恻隐心了。教师要有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有可能让德育的种子生根、发芽,开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第8篇

探究结构美点,激发感恩之情

《散步》一课写了祖孙三代一起外出散步的经过。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个家庭的和谐氛围,我设计了让学生略读课文的环节,说说文章讲述了什么事请,这是怎样的一家人?意图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之心,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片段1】

师:同样是说几个人出去散步,作者和我们平时的表述方式是不一样的,你们发现了吗?

生:一般都是说一家三口里的成员,再说别人。作者却不是这么说的,中间插入了“我的母亲”。

生:作者先说我,然后说我的母亲,是为了突出我的母亲与我之间的亲密关系,或者说对我的重要性。

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写的是两对母子。

师:对,作者按照儿子,母亲;母亲,儿子的顺序将四个人独特而又有序的排列起来。文章中也有很多类似于“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的类似于“轴对称”的富有深意和结构美感的语句,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将这些句子找出来品一品。

教学中,学生能够较好地感知到“我”所在的家庭里和谐的氛围,一方面可以从“我”劝说母亲外出散步,本不愿出来的“母亲”在体会到了儿子的良苦用心后欣然答应;另一方面在后文的“分歧”中不见言语或态度上的矛盾冲突也得到了体现。这些和谐的画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激起学生的“同情”心和感恩之心。在对具体语言的感悟中,语言和情感相互渗透、互动,不仅发展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而且实现了心灵的成长。

品读语言矛盾点,传承责任之心

教学中,我根据学情发展,以文本为依托,抓住“分歧” 和“决定”两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的语言点,设计了一串连锁式的小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我”——中年人——“我”在解决祖孙间走小路还是走大路的 “分歧” 时的权衡和责任。

【教学片段2】

师:只是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问题,称得上是“分歧”吗?

生:这里的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考验我对母亲和孩子的态度的试金石。

生: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心里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在外面也听我的,我的决定将会影响一个家庭的的“行进”方向。

……

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我为什么这么说?

生:文中说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他们走的慢而稳是对身上背的人负责,怕把他们摔着。

师:对,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让他们慢慢地稳稳地背着前行。我们还可以发挥想象……

生:若干年前的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也曾在田间散步时预言过今天的这一幕。我对母亲孝心,我妻子对儿子的关爱,就是在这一“背”中传递下去,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为人处世方式,浸入人的血脉,化为自觉的思想和行为。

“文学教学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在课文里找东西,而是找到东西以后进行情境性推论、想象……阅读不是一个线性的行为,而是根据理解,不断地去连贯全文的行为。”(王荣生)。在品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体会到祖孙三代和睦相处,生命传承的过程。通过品读“抱”与“背”的优劣,学生体会到了中年人身上的历史使命感,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体味感情凝结点,敬畏生命之美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中的情感魅力,努力为学生营造生命涌动的课堂氛围,通过语言活动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引领他们体悟个人生命的珍贵,初步建构起对美好生命的信念,进而探求出生命的真谛,生命之美。

【教学片段3】

师:文中说母亲本来是“不愿出来的”,但是被“我”一说,她就同意了。母亲为什么不愿出来散步?请从文中找找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生:因为母亲的身体不好。文中说,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冬天对我们来讲只是要多穿点衣服注意防寒保暖而已,但是一个“熬”字说明我的母亲这个冬天过的很难,也从侧面写出了母亲的身体的不好,但也写出了母亲生命的顽强。

师:能够结合自身的感受来体会文意,相比那些没能够“挺”过冬天的老人来说,母亲是幸运的。那么母亲改变初衷出来愿意散步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正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才应该多走走。这句话打动了她。

生:这句话让母亲感受到了来自我的关心和美好的期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品读文中描写的景物以及整散结合的语句,让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可以他们激发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信念,扬起青春、理想之帆,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在富有特色和变化的语言中体会到生命力的顽强和拥有生命的无限美丽。

总之,散文的教学内容应紧紧抓住“情”和“我”,教学散文就要深究“我”之“情”怎样统摄人、事、景、理。(李卫东)德性和智性是生命之魂,语文教师要用细致解读和精心教学,将作者所写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或琐得不再平常,让学生能够读懂这些“高贵的灵魂”,并内化为自我要求,进而才能培养出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当前阅读教学的问题在哪里[J].语文学习,2012(3)

[2] 李卫东. 散文河里有规矩——浅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J].中学语文教学, 2012(3)

第9篇

一、品味诗意人生

仔细观察生活,用心品味生活,认真感悟、解读生活里折射出来的人生蕴味,文章就会具有透视生活本质和启迪人生的价值。

①房墙上开窗是后来的事,随着窗子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随着时间的流逝,层楼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看到高层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子的象征。没有窗子的房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又见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子的飞来……

(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

上段文字表达出作者对生活充满了诗意的感受。一扇“房墙上”的窗子,在作者的心中,更是一扇心灵之窗。它迎接人类文明的曙光,给人带来生活的喜悦,让人看到了柳色的清新、听到了燕子的呢喃。作者由此联想到生活:打开心灵之窗,生活中的美好风景将会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样写,文章情感浓郁,意蕴丰富,极具艺术魅力。

②我久久地伫立窗前,深深感悟到: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董桥《窗外》)

作者在前文中写道:“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我的灵感……”可是一个早晨,作者“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过了些日子,作者已将这些渐渐淡忘。一次从乡下回来,不经意间打开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作者面朝自然,联想人生,获得了对生命的感悟。作者对自然景观作人文解读,由此得出的生命感悟引人品味和思考,真挚的情感里飞扬着浓浓的诗意。

二、解读精神内涵

罗丹曾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像诗人那样审视生活,感受和品味生活,便能透过生活的表象,品味和解读生命的内涵,发掘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实质,使文章富有厚重的质感。

③在桂树下,摆着两张藤椅和一个茶几,两杯淡茶微透着清香,两位老人恬适地坐着,一位在看报,一位在做针线活,四周很静,只有湿漉漉的鸟叫声带着馨香和清脆,从树叶间透出来。两位老人不常讲话,只是做针线活的那位偶尔抬起头来,帮看报的那位拂去落在头上的桂花。他们走过多少风雨,一切都趋于淡泊,只有眼里分明写着永恒。

(姚玉洁《心底,有几处风景》)

桂花树下,两位老人“恬适地坐着”,一位看报,一位做针线活。这本是一幅常见的日常生活图景,作者却以其善感的心,解读这幅生命画卷中的一道美丽风景,品味出这平凡表象中所蕴含的真挚的爱。

④啊,蜿蜒曲折的古纤道,你留在我们一代人心中的,是不屈的象征、刚毅的楷模 ,你一头拴着纤夫的双足,一头拴着幸福的明天,你是一条深沉的、充满执着与希望的古纤道。

(黄文捷《故乡纤道》)

作者写自己为纤道上的情景而震惊了:一艘负重的木船,顶风逆浪,在江面上行驶;几位纤夫的身子都弯成了90度,在纤道上吃力地前行。看到这撼人心魄的场面,作者的心中不由得迸发出强烈的情感。

用心品味,能品读出古纤道中所蕴含的刚毅不屈的精神,品读出蜿蜒古道所折射出的纤夫的精神实质:为了幸福的明天,不畏艰辛与困苦,执着地奋斗与追求。作者将实景虚化,使自然景观承载了沉甸甸的人文精神。

三、捕捉真情瞬间

白居易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乃艺术之花的浆汁和血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有像诗人一样带着美好的情感去写作,文章方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从而具有别样的诗意。

⑤妈妈是一天天苍老了。妈妈的背也一天天更驼了,总是让我满眶热泪地凝望。母亲的驼背哟,是摇篮,哺育我们成长;是拱桥,引导我们走出山沟;是篷船,渡我们到达彼岸;是劲弓,把我们射向远方。

母亲的驼背,母性的图腾,不朽的丰碑。

(汤集安《妈妈的驼背》)

作者写妈妈的背一天天地驼了,妈妈也一天天地变老了。妈妈的背怎么会不驼呢?“十多年来,妈妈总是默不作声地弯着腰煮饭,做菜,洗衣服;弯着腰扫地,纳鞋,剁猪草;弯着腰播种,锄草,割庄稼;弯着腰把臭烘烘的猪粪一担担挑出去,再弯着腰把沉甸甸的谷子挑回来……”看着妈妈的驼背,作者内心的情感奔涌而出;凝望妈妈的驼背,作者从中感悟出丰富的美,解读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文章情感浓郁而炽热,母亲的驼背、母性的图腾、不朽的丰碑,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不乏理性的感悟,诗意盎然。

⑥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莫怀戚《散步》)

文章写“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走着走着,大家的意见有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觉得小路有意思。“我”想不出一个两全的办法。最后,“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觉得“我”同母亲相处的日子要短。但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作者审视生活,捕捉到一幅人间至美的风景画:两对母子一同走在田野上的动人情景。“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诗人真切的感受,是精神充盈、情感充盈的美的感受。

四、驰骋想象思维

在写作中,要调动自己丰富的情感,驰骋想象,诠释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演绎丰富的情感及内涵。

⑦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孩子即将诞生。一天,他问神道:“他们对我说,明天您就要送我到地面上了。但是我是如此的孱弱无助,在那里我怎么生活呢?”

“在众多的天使之中,我会为您挑选一位,她会等待你,照顾你。”神回答道。

“但是在这儿,我无所事事,只是唱啊,笑啊,就足以让我心花怒放了。”

神说道:“你的天使会每日对着你唱歌,看着你微笑。你会感觉到她的爱,你会很快乐的。”

孩子继续说道:“如果我不了解世间的语言,我怎么能知道人们在对我说些什么呢?”

神对孩子说:“你的天使会让你听到你从没有听到过的最甜美的语言,还会满怀耐性,小心仔细地教会你如何言语。”

“如果我想您了,想和您说说话,我应该怎么做呢?”

“你的天使会把你的双手拢在一起,教你如何祷告。”

孩子说道:“我听说尘世上有恶人,谁能在那儿保护我呢?”

神答道:“你的天使会保护你,哪怕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我还是会难过的,一想到再也见不到您了。”

“你的天使会对你谈起我,教你如何回到我的身边,何况我时时在你的左右。”

是时,天堂里一片静谧,隐隐传来尘世的喧嚣。孩子匆匆地低声道:“神啊!我就要离开了,请告诉我天使的名字!”

神回答道:“你的天使的名字不难记忆,你就称呼她‘妈妈’。”

第10篇

一、让动人的音乐辅助教学

生活中,当我们疲惫不堪或心烦意乱的时候,一曲美妙的音乐往往能够使我们的精神得到舒缓,身心得到放松;教学中,当我们的课堂压抑沉闷、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一首动人的歌曲往往能够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流,使我们的教学相得益彰,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讲莫怀戚的《散步》这篇散文时,在课前播放一段《相亲相爱》这首歌,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家的温馨,感受一家人的浓情厚意,为讲授新课进行了情感铺垫,更加便于理解本文的主旨。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动听的音乐也是很好的辅助手段。配乐诗朗诵能够以崭新的形式带领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情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让美丽的故事走进课堂

教学中,我们把与课文相关的一些小故事引进课堂,让学生擦亮眼球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凝神静气聆听我们的诉说。我想,这样的教学应该是事半功倍的。

例如,在讲《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小说时,适当地穿插讲述“英子”的故事,就更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理解主人公的情感,从而对《城南旧事》这一小说产生浓厚的兴趣。切实起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良好效果,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我们的课堂。

在课堂中即兴穿插的故事,比起简单的理论传授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学中讲述故事不可漫无边际,更不可喧宾夺主。为了讨好学生、激发兴趣,却忽略了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使我们的教学变了味道,使我们的课堂偏离了方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课堂也无非是一系列的故事,其中的主角就是我们的学生,要让孩子对我们的课堂感兴趣,要让学生乐于演好自己的角色,要让我们的教学有声有色,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滋有味。

三、用生动的表演调节气氛

多年来,中国的学生一直在饱尝一顿顿“填鸭式”大餐,听不懂也要听,记不住也要记,甚是令其头疼,教学效果更是可见一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实行拿来主义,让表演式教学给艰涩的理论点缀一点有趣的调味剂。

例如,语文学科在讲解《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时候,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班级的广播操表演赢得了第一名,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之后安排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现场表演,再让学生现场进行写作,再现当时的场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细细想来,这种方法避免了枯燥单一地讲解,将生硬的知识讲解融会于生动的表演中,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消化理解所学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所有的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它的局限性。表演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课堂,适用于所有的学科。例如,物理、化学这些理科学科就不太适合表演,如若生搬硬套,勉强为之,也很容易造成啼笑皆非的后果。此外,在采用课堂表演的手段时,同样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切不可让表演充斥了整个课堂,成为主宰,否则就会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四、用激烈的比赛调动兴趣

根据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适当采取竞赛的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11篇

一、从“神入”入手,让教学进入心灵的天地

古人重视“披情入文”,而“神入”则是披情的重要阶段。这要求教师一进入文本,就要把精神投入进去,用全身心的精力去阅读文本,解读内容,让文章与自己的精神融为一体,让自己的精神遨游在文本的叙说、描写或议论之中,这样,透过一个个文字,阅读者就能阅读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与意,感受到文本的魅力,让教者产生探究、琢磨的强烈欲望。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体,要求教师“神入”,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神入”,因为学生的“神入”比教师的“神入”更重要。学生一旦“神入”了,他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文本中,那种专注、那种研读已成为他此时的精神堡垒,他的思绪已游弋在这字里行间,此时,文字在他的脑海中已化作一幅幅图画,一串串音符,艺术的天地已经初步形成。在这个时候,教师把对文本的注意力移至学生,就会与学生产生心灵效应,此时教学的第一重境界就应运而生了。

如莫怀戚的《散步》融真、善、美于一体,倾注了作者的孝心、亲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仁”“孝”的标志。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就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游弋在文章的字句之中,深切地体会文章匠心独运的选材美,神奇曲折的结构美,形神兼备的景色美,动静声色的融合美,和谐温婉的精神美,耐人咀嚼的语言美,深邃幽远的思想美。特别是可让学生从作者那看似平常实则点石成金的叙述中,深入诠释孝老爱幼的传统文化氛围;点化了和谐幸福的追求之本,感受到其已经不再是一般的亲,而是进入到“和”这一更深的层面,感受到“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而到文章最后,祖孙都伏在亲人的背上,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全家乐图景,使主题得到了升华,这种以小见大的功力让人赞叹不已。

二、为“领悟”导航,把教学引向灵感的轨迹

有了“神入”的铺垫,“领悟”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什么是“领悟”?怎样才能做到领悟?领悟能给人带来什么收获?这些问题可以放到实践中去解答。教师神入后,就会深入到文本中,去深入地领悟,就文本的表现手法、中心的揭示、各种语句及词语的蕴含意义、结构的方式、材料的组合特点及详略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对文章的整体特色、神韵了然于胸,而且深入到作者的思想深处,去探寻他写作时的思想、感情,从而为深入地解读文章蓄积了厚实的底子,这样,就能厚积而薄发,在教学中,灵感就会像电石一样,不断地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让你的教学达到神奇的境界。

当然,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去正确地领悟文章,因为仅有教师的领悟还是不够的,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个教学的境界还是低层次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深入文本,积淀厚重的底蕴,使学生能够初步感悟文本的整体特点、文章的中心、文章组合的形式、语言的运用特点等,并逐渐去深入分析、品味,从而也能产生新的认识,并激发出灵感,这样,在教师的精心点拨下,其在感悟中遇到的问题就会随着探讨的深入而逐渐化解。有时可以达到一以贯通、豁然开朗的效果,这就是“领悟”之功力,教学的第二重境界也就随之而实现了。

读贺敬之的诗歌名篇《回延安》,总能感受到一种饱含真情的意味。初读该诗,你会被诗中拉家常似的语句所打动,一下子爱不释手;再读时,联系诗人的生活背景,你会领会到“信天游”的表现形式,采用的“回—忆—话—看—祝”的结构方式,使整首诗在意义上相贯通且不断递进,在表达上起伏跌宕,层层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波澜,让人读时能触摸到作者喷张的热情。如第一部分中的“抓”“贴”“扑”等词,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这些词以无声的动作传情,极写感情的真挚,让读者领悟到了作者对延安的思念之情,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这种领悟就是学生在教学中受到的最好的熏陶。

三、给“内省”开路,使教学走向富有神韵的世界

“内省”就是反思,是对教学中“领悟”的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在领悟的过程中,只是一种兼收并蓄的吸纳,缺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因此,不少的感悟还需要有一个重新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内省。

教师的内省,是一种教学上的质的飞跃,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因为教师在内省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思维中的翻滚激荡,而且在这激荡中已经理清了文本中每一个内容的真谛,读懂了蕴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的每一个信息,校正了领悟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缺憾,弥补了先前的缺漏,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第12篇

由面到点,这个写作术语可能每个中学生都熟悉。可是,真正掌握这个写作技巧、理解这个写作技巧重要作用的学生,可能不多。而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老师可能也没有针对这个技巧做深入的专项训练。由面到点这个技巧,是把作文写具体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技法之一。用这种方法,可以写出层次分明、内容具体的句子、段落和篇章。这里说的“面”,是事物的整体:“点”,是事物的局部。由面到点,就是由事物的整体特点,写到事物的局部特点。

1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句子。

先看下面的例子: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这句话先写矮松的整体特点“越发的青黑”,再写“树尖上”的特点:“顶着一髻儿白花”。这样在一句话里,由面到点,由整体到部分。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小雪中松树的样子。特别是对“树尖上”那一抹白的描写,淡淡一笔,传神地写出了“小雪”的特点,句子显得具体充实。再看下面的句子: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老舍《济南的冬天》)

这个句子也是两层意思:前一层写山坡上的“小村庄”,是写面,写整体:后一层是写“小村庄的房顶上”,是写点,写局部。两层意思由面到点,生动地写出了小雪中村庄的特点,清新优雅。

2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段落。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莫怀戚《散步》)

这一小段有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写面,写“初春的田野”的整体特点:第二个分句写点,写田野的局部――田野上的树的特点:第三个分句也是写点,写田野的局部――田野里的冬水的特点。这样,作者围绕着“初春”这个中心词,由面及点,生动地写出了田野上的景象,层次分明,内容充实具体。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都德《最后一课》)

这一段话由面及点地写课堂中喧闹的场面。“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这是写面,写整体。然后接下面来写点、写局部,先写学生们的声音――“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再写老师的声音――“还有老师拿着大铁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内容层次分明,生动具体。如果只有第一句的面,没有后两句的点,内容就不生动了。

无论是描绘景物,说明物件,还是写事件的场面,生发议论,这种由面及点的构段方式,都是很有用的。熟练掌握它,不愁文章不具体不生动。

3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篇章。

由面及点这种方法,有时甚至可以用来搭建文章的结构,组织文章的整体框架。我们不妨复习一下宗璞的名篇《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虽短,细读却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让文章出彩的技法。其中,由面到点的谋篇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两处对紫藤萝的描写,构成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这两处内容,也体现了作者的谋篇思路。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2)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