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时间:2023-05-30 10:0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课程 教学模式 探讨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端电子产品,在给人们带来帮助的同时,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目前社会上对计算机软硬件安装、维护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既有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操作维护计算机的人才更是紧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课程就是针对现状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但许多学生学习完本课程之后,计算机出现了问题还是不能独立解决,经常要请人处理或者请教老师。这样就造成学生很大的困惑,感觉这门课程学习完了后只学到一大堆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还是很低,更谈不上熟练操作、解决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我认为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学校实验设备的问题,更多的还是教学方法和模式问题。

一、目前学校采用的通用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一般开设在二年级第一个学期,一周的课时一般为4节,一个学期一般有17个教学周,总计68个学时。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是先上2节理论课,下次再上2节实践课。这样的教学模式看起来很科学,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操作,让学生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当上完理论课后过了几天上实践课时,学生已经对上节课的内容印象模糊,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回顾上次的知识,这样留给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很少。因为学时的原因,教师不可能经常停下来巩固已学的知识点,以前的知识记忆逐步消退,学生经常感觉学了后头而忘了前头。

二、新教学模式探讨

1.授课时间集中化。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集中时间训练比分散时间训练效果更好。《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要求比较高的技能培训课程,我认为应该将学时集中起来,在期末的前一个月集中开设,每天6个学时,上午理论授课,下午进行实践操作,用三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集中讲授这门课程。这样安排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讲解理论后就立即穿行计算机硬件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案例教学法细化教学。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强调的是动手能力,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章节内容分步介绍CPU、硬盘、内存、主板等硬件的型号与技术参数,学生对这些书面理论不是很感兴趣,也很难记住这些硬件参数,而等到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这些硬件早已过时淘汰。由于缺乏动手能力,即使是一些简单的问题也无法处理。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可用性技能。针对目前高职生的素质,以及学校的设备情况,我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所谓案例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案例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里是指采取分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方式,以实际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完成案例活动,发现自身问题,从而巩固及应用已学的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以组装计算机硬件这个章节的案例教学为例加以说明:教师教授完各个硬件的基础知识及工作原理后,示范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并对每个元件的连接方式和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讲解,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熟记各个部件接口方式与安装方法,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避免因错误操作而造成硬件损坏。那么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组装技能?我采用的方法是: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首先让他们分组讨论每个部件的功能原理,然后对分组进行组装培训,再由各组长负责自己的小组进行组装实践。先把安装好的计算机按顺序逐一分拆下来,并对照所学硬件知识进行逐一安装。也可一部分同学拆卸,另一部分同学识别硬件并安装直至测试成功,要求学生练习到熟练为止。教师的职责是检查学生是否连接正确,并对拆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导。经过反复训练无误后,当学生启动计算机后看到自己组装的计算机能正常运行时,都会产生莫大的成就感,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高。这种案例设计有利于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也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他们的团队精神、为人服务精神、合作协调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3.重视机房建设、开展课外活动。

目前学校办公室里有很多淘汰下来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大部分是因为硬件过时等原因更换下来的,这些废旧电脑是学校资产,一般申请报废卖掉,手续上很繁琐。我认为应该物尽其用,将这些电脑都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专门的实验室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既能让学生有充足的实验条件,即使学生误操作造成原件损坏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又能节省学校对机房建设的经费投资。

此外,开展网上论坛建设,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让同学们自己开设论坛,在论坛里发表学习问题或者心得,也可以交流学习经验。教师在课外时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给学生答疑指导,这样就能解决学生课外找不到老师、无法辅导的情况。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自愿者活动,让专业学生帮助其他同学或老师修理电脑,更可以走出校园,帮助社会群众解决计算机故障。这样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熟练程度,同时也能取得很好的社会影响,为他们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改变考试模式。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是一门实践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我们可以改变考试模式,引导学生加强技能训练。现在很多学校计算机考试以理论考试为主,这不仅纸上谈兵,与学生实际上课的情况脱节,而且增加了考试难度,削弱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我们可以从学生实际的情况及以后他们发展方向的情况出发,变理论考试为实践技能考试,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操作要求,根据完成情况来决定成绩,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5.加大实践环节,提高综合素质。

计算机行业飞速发展,知识也是日新月异。所以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学以致用,不致使学生毕业了发现学到的都是过时的知识和技术而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学院正在进行教学改革,我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课程应该加大实践环节,在校期间多带领学生去社会上电脑公司实习,去学习最新的技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也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学知识更新得也很快,要在短短60多个学时全部学会不是简单的事情,但只要学生掌握好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的基础知识,培养良好操作习惯和动手能力,就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大大提高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为今后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提供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冲,赵强,王鑫.谈提高学生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的动手能力[J].科技信息,2008,(12):174.

第2篇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

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热门话题,同时也为一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育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关注。冯博琴教授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在2003年即开始研究从“计算机文化基础”向“大学计算机基础”过渡所涉及的课程定位、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实验、考试方法等一系列问题。2004年,冯博琴教授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及配套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又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调研工作,为使本套教材适合更多学校的师生,冯博琴教授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第1版内容作了修订,推出《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值本书出版之际,冯博琴教授希望将这一年来的体会与大家共享,供关心该课程改革的同行参考借鉴。

1.新生入学的水平和“升级”的可能性

2004级仅有31%的学生在中学学过计算机,为数不少的学生还是在网吧中接触到计算机,他们最熟悉的是指法、汉字输入和上网。从入学摸底考试分析,约有1/3的新生已经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从考分来看,应届城镇新生的分数最高,往届农村新生分数最低。这些数据表明,新生的计算机基础并不乐观,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面还比较窄。

目前计算机基础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影响学生们从“计算机文化基础”提升到“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热情。调查显示约80%的学生赞成2005年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从2004年本课程的教学来看,这门第一次开设的新课程像一门成熟课程一样,顺利、平稳地完成了所有的教学环节,考试结果也十分令人欣慰。学生把“总体上学习有收获”列在本课程成功因素的第一位,74%的学生认为在本课程中既学到了计算机基础理论,又学到了实际操作。

2.学生想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什么

按照本课程的设计,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系统平台基础及使用,即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及其基本的使用能力;亮点是新三样,即数据库、多媒体、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建立计算机系统平台概念将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及操作有较深入的了解,从而便于他们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和使用计算机。这些内容虽然是以现代计算机为背景来介绍,但基本内容是一些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的以及可使学生长期受用的知识。

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的基础知识、操作和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的效果令人满意。

3.这门课程难在哪儿

学生学习的困难是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宽、概念多。每一项内容,比如数据库,讲6学时就结束了,对于刚进大学的学生来说很不适应这种教法,因此必须精选内容。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地介绍最主要的概念,建立起适合本门课程的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78-03

1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1]。《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用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具有比其他课程更为直接而深远的影响[2]。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只有不断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

2课程教学现状

2.1学生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有些地^学生未接受过正规计算机教育。虽然部分学生在中学上过计算机课程,但是由于计算机课程不属于高考课程,大多数学生只知道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上网和玩游戏,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在教学中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2.2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随着信息高速增长,新概念,新知识不断出现,只有将《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不断更新,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由于教材更新慢,如授课教师不积极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就会造成内容陈旧,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2.3教学效果不理想

经常能听到“我的office办公软件是在写完毕业论文才会的”,“能不能帮我把操作系统装一下”,“照片是别人帮P的”……这些知识都是应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掌握的,而学生直到大四才能掌握一部分,充分说明很多学生并没达到课程要求的基本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与教学模式,考核形式的不足有很大关系。

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3.1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课程的每一部分都是计算机专业的一到两门课,由于时间限制,每部分都需要精讲。教学的要求就是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新知识,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计算机学习确定方向。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每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校从计算机基础,常用软件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加入了新知识及硬件操作,有助于学生了解新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3.2多种教学模式结合,改善教学效果

3.2.1叙事式讲解,使学生在听故事中了解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课程的重要部分,主要讲述计算机发展,原理,软硬件系统的组成等基础知识,由于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如按概念-解释的授课方式,容易造成学生走马观花,充耳不闻,甚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计算机从最初的满足人类自动快速计算的需求到目前应用到各个领域,从机械计算到电子计算,从只有硬件到软硬件都有,计算机的知识是不断丰富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科技进步的历史。它的每一次进步,都与一些关键人物,技术,思想密不可分。如巴贝奇,图灵,冯.诺依曼,比尔.盖茨,乔布斯,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励志的教材。叙事式就是以时间和人物为主线,通过介绍不同时期影响计算机发展的人物生平,成就,奋斗史,使学生不仅学习到计算机知识,而且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钻研精神。要真正通过叙事方式使枯燥知识变为生动,单调变为丰富,丰富的人物经历是重要的,同时也离不开讲授者的精彩演绎。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真正掌握和理解计算机发展的整个过程,并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使生僻的专业术语变得更通俗易懂,这也对讲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2基于分层的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使用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问题,很多院校采用分班教学方式,即按照能力分成快慢班,力争做到因材施教,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本校场地及教员数量限制,无法实行分班教学,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尽量做到快慢兼顾。在教学中将案例法,任务法和互动法结合使用,并在各种方法的运用中,注重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案例法能够直观、生动地将多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出现的知识点讲解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的问题[3]。案例法非常适合工具软件的教学,它可以将离散的知识点与实际案例结合,有利于学生快速了解软件操作步骤及主要功能操作方法,为后期深入学习及自学打基础。案例法的关键是演示作品的展示和作品的讲解分析。案例法并不是只是让学生看作品效果,分析作品更重要,通过分析才能使学生懂得软件能做什么和怎么做。在作品分析中,鼓励学习过相关软件的学生参与,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任务驱动法强调的是自主学习,通过实践来学习,为完成实际任务来学习,从而到达学习知识、培养技能、获得能力的目的[4]。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把教学的内容融于任务完成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任务分为基础类和提高类,初学者做基础类任务,而有基础的学生则完成提高类任务。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对优秀作品展示和讲评。作品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课堂互动不是简单的问答式互动,而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5]。由于很多学生在高中接触过office办公软件,教师在对这类应用软件讲解时设置了多个环节让学生补充,即部分功能让学生讲解和演示,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同时,由于部分学生在图像处理,视频处理软件能够熟练运用,对于这类软件的讲解,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讲的方法,即安排学生独立授课。教师只从内容组织,实践掌控,课件设计等方面提供指导,具体实施完全按照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独立授课方式,不论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表现出极大热情,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法有利于增强师生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改善教学效果。

3.2.3软硬兼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椭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以往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使学生熟悉所介绍过的工具软件,并不涉及硬件操作,造成学生虽然学习了硬件知识,但没法进行实践,导致学生硬件实践能力偏弱。本校的硬件实验室(如图1所示)能够开展计算机组装,系统安装,计算机网络组建及常见故障处理等操作实验。依托硬件实验室,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增加了整机组装,操作系统及软件安装,网线制作等硬件实验,弥补了课程缺少硬件实验的不足。将传统软件实验和硬件实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2.4发挥网络实验平台优势,实现实验的时空扩展

学生在进行软件实验时,由于掌握程度不同,在规定时间内部分学员只能完成一些基本实验,无法完成复杂实验,影响实验效果。网络实验平台(如图2所示)能够实现学生实验作业上传,实验任务和学习资源下载,问题讨论等多种功能。通过网络实验平台,可以实现实验的时间空间扩展,学生只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成功上传。学生不必为课堂完成不了实验任务担心,教师也不必担心实验任务难度过大影响实验任务完成。学生具有更充分的时间精力用于完成任务,有利于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

3.3注重实践能力,多种评价机制结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方式,克服一卷定成绩的不足。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并对于教学互动中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期末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情况,即考核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多种评价结合,有利于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确实通过课程学习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此课程不仅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软件工具功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确定自身计算机学习方向。此课程就像计算机发展一样,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嘉,吕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4):104-107.

[2] 孙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104-108.

[3] 魏霖静,陈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案例教学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2):110-112.

第4篇

淡化学科性,强调综合性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超文本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这为实施综合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目前,有些地区和部门已开始进行综合课程的教改试验。

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常被分为3个方面,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管理。三者的界限分得很清楚,似乎信息技术课程只能讲授计算机“学科”的内容。

片面追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所谓学科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路,不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单调。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各章的标题几乎雷同,都是信息技术基础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或数据库、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只不过低年级少一两项,或难度低一些而已。目前,一些中小学已经在多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受“学科”界限的束缚,信息技术教师反映“真不知道应教给学生点什么”。

2)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使信息技术教学严重受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信息素质。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主动高效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实践、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应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且有意义的知识。然而,由于“学科”界限,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实际上,信息技术科学是涉及众多学科的边缘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信息技术学科性。教师既要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性,也要重视它的工具性,它既是文化课,又是操作课,或者说是劳动技术课,从某种意义上,还可视为其他各学科教学的工具课。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师资和软硬件设备,完全可适当开发一些计算机作文课、计算机算术课、计算机美术课、计算机音乐课等。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教师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同时应适当淡化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之间的界限。这样可以开拓思路,既有利于完成《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也有利于促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率。

不片面追求“实用性”,强调基础性

基础教育有别于职业培训,它强调的是素质养成而不是职业训练。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应侧重于从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角度,选取计算机科学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能简单地提出“社会需要什么,就教学生什么”的主张。

笔者不反对“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相反,笔者认为必须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学生才能真正接受计算机文化的熏陶,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笔者主张信息技术学科是一种综合课、操作课,或者说是“工具课”。学生要用计算机写文章,用计算机绘图,用计算机作曲,用计算机管理自己的学习日程或管理图书等。总之,要让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但这里的“使用”,与社会上的所谓“实用”是有区别的,没有必要使用当前社会上流行的软硬件。例如,社会上“实用”的是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而教学中用Windows的画图板。实际上,越是基础的越具有普适性和可迁移性,也就越适用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可能有意不用先进、易用、“傻瓜”式的软件,而选用基础的、能说明原理的,其界面和操作方法规范且具有可迁移性的软件。当然,这并不排斥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引进高、精、尖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

强调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注意发展性

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速。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怎样学习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在高中阶段尤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文档资料和上机实践,相对独立地获得使用某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第5篇

职责:

1、根据服务请求完成关于桌面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邮件客户端、打印系统、网络、办公设备等方面的安装、管理、维护;

2、解决排除各种硬件故障,定期升级系统,保证系统顺利运行;

3、桌面设备(台式机、笔记本、打印机)安装、调试、配置及维护;

4、负责维护服务器、网络(有线及无线)、弱电、pc终端设备及无线AP等;

5、负责IT资产管理及库存梳理;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任职资格:

1、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___年以上IT相关工作经验,有相关行业背景优先;

2、熟悉PC客户端、各种日常办公软件的安装、配置、维护、故障排查;

3、熟练Win7、Win8、Win10和mac操作系统安装、设置和维护;

4、熟悉常用电脑,网络软硬件的配置和故障排查;

5、了解市场主流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硬件设备的使用;

6、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能配合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网络和核心交换机问题;

7、了解Cisco等主流网络技术,有CCNA证书或同等级别证书,有中型以上网络设计、安装、配置、排错和优化经验者优先;

8、熟悉存储、服务器相关的安装、配置及数据备份等维护工作;

9、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力强,工作积极主动,耐心细致,责任心强;

it技术支持工程师的岗位职责2

职责:

1.负责合作企业及高校的日常桌面运维工作;

2.与服务的老师、客户进行定期的需求沟通;

3.参与部门领导安排的其他IT支持服务工作。

任职要求:

1.国家统招专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硬件、电子、网络通讯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2.熟悉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并熟悉相关故障的解决处理

3.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主动的客户服务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及文案编写能力,

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主动性,抗压能力强

it技术支持工程师的岗位职责3

职责:

1.

按照项目计划和规范要求,为项目人员提供IT技术支持工作;

2.

根据行业用户需求,配合用户完成相关IT业务的建设规划、建设实施、常见故障处理和性能优化。

3.

参与部门文档的编写、整理等工作;

4.

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培训;(参与学习和进行技术培训)

5.

参与公司专项工作的开展;

6.

完成直接领导分配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计算机、电子类相关专业毕业,具相关实际工作经验;

2、了解主机服务器、小机类、存储、虚拟化平台等设备硬件组成架构,熟悉Center

OS、Redhat、SUSE

linux,Unix等操作系统应用背景及安装配置、维护;

3、具有存储方面扎实的理论知识,接触过行业内主流存储厂商如IBM、HP、EMC等产品,了解或具备相关开局及维护经验,熟悉文件服务器、NAS、SAN等专属网络存储系统及配置管理,VTL、NBU或磁盘阵列等存储产品的数据备份系统;

4、熟悉当前主流hp-ux、IBM

AIX操作平台者优先。

5、熟悉当前华为虚拟化平台日常维护操作者优先。

it技术支持工程师的岗位职责4

职责:

1、负责技术工单的处理,对问题处理效率以及超时率负责;

2、负责开放平台供应商\ISV接入的技术支持,能够快速解决用户在接入过程中的技术及业务问题

3、推进政采云线上bug及故障的解决以及预案落地;

4、发掘客户需求和平台痛点,并形成建议报告,协助产品完善和优化。

岗位要求

1、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___年以上技术开发或技术支持的工作经验;

2、至少熟悉一门服务端或者客户端编程语言如Golfing/Python

/

PHP

/

Ruby

/

Java

/

Objective-C

等;

3、熟悉Linux、数据库系统,具备Shell脚本及SQL脚本的编写能力;

4、快速定位和分析客户所遇问题,快速提供解决方案;

5、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生活,永远相信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it技术支持工程师的岗位职责5

职责:

1、负责网络及其设备维护、管理、故障排除、升级等;

2、解决排除服务器、工作站、存储设备等各种软硬件故障及日常检查、预防工作;

3、维护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电力调度控制自动化系统、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相关软件业务等正常稳定运行;

4、省内外电力公司或者电力用户企业出差,维护相关系统软件、硬件正常运行;

5、老用户关系维护、新用户发掘和公司其他部门之间配合以及新业务开拓工作。

任职要求:

1、你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而且是计算机相关专业;

2、了解IT技术支持工程师你需要懂得以下操作:

1)负责网络及其设备维护,管理以及故障排除升级等;

2)解决排除服务器、工作站、存储设备等各种软硬件故障及日常检查、预防工作;

3)维护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电力调度控制自动化系统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高效管理;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在不断显现。各种计算机相关的考试、上机实践、课堂教学等等活动的进行,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计算机实验室属于一个人员流动较大的区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管理,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速率较快,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要不断随之更新,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所以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势在必行。

1.对实验室中的硬件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优秀的实验室硬件条件是保证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基础和重要因素。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更新速度惊人,但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更新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相关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从自身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未来建设的方向,对实验室硬件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在保障教学内容顺利开展的同时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新换代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老设备并存的现象,这时可以将老设备统一安排到一个实验室,在这些设备上安装简单的程序和软件,不仅为一些基础较差的入门学生提供增长计算机实践知识的场所,还可以进行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使用。对于一些对硬件要求较高的课程和实践操作,可以安排在一些硬件设施较好的实验室进行,从而充分的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这种硬件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充分的满足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而且对于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起到了一定的衔接作用,还能够避免一些并没有完全过时设备的浪费现象。

2.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制定

对于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来说,日常的管理内容可谓是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实验室的使用者如:老师、学生等人员在实验室中的管理,还有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器材以及相关文件的管理工作。如此复杂繁重的工作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从而让管理人员在处理个重工作时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而且这些规章制度要根据实验室的不断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做到实时性,并放置于显著位置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从而保障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顺利科学的进行。

规章制度能否顺利的实施执行很大程度是由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决定的,因此在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时,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周全的考虑,从而使其在长时间内,充分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实中,实验室可以制定一些关于使用者使用方法、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安全、实验室设备管理等等内容的制度,在这些制度的约束下,各类人员设备在实验室都会受到相应的管理,即使是再复杂繁琐的工作也会变得井然有序,从而使得实验室发挥其做大的作用,保障实验室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3.计算机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的建设

在当前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中,多数人属于教学辅导人员的性质,在他们的工作中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计算机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实验室的设备以及软硬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还要承担学生上机实践过程中的教育引导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内心深处对工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在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中,需要面对的学生人数众多,并且之间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相应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这点来看,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中要有一定的耐心,对于各种问题做到有求必应,充分做好自己繁琐平凡的工作。除此之外,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为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保证相关课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更新速度较快,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层次,努力掌握先进设备技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在不断更新的时代,更好的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4.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

首先,应制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习机制,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加大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投入,然而,要让这些设备发挥它们最大价值,还得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具备专业水平,因此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以促进实验室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应当按照教学要求,适当安排实验室人员的进修和培训,这是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已经和许多学科都有交叉,计算机系统与学生的考验,这就要求实验人员要经常关注最新发展动态。如果能够适时安排相关实验人员参加进修培训,给他们创造提高素质的机会,同时加大与其他院校的技术交流,学习他人的先进实验室管理模式和方法,作好业务培训工作,就能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

其次,应重视实验室管理工作,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实验队伍是否稳定,由于实验技术工作的繁杂,待遇又偏低。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是搞好实验室建设应特别注意的。对实验室技术人员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工作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稳定实验队伍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实验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工作中要有敬业奉献的精神。

总之,只有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地研究探索新技术的发展,研究新形势下教学要求的具体特点,认真地总结和探索,将相关的新技术应用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发挥实验室在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飞,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科技信息,2008(18)

第7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职高学生 计算机专业 专业特长形成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36-03

一、背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迅速普及,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对计算机学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计算机教育不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教学内容上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引起了重视,由传统的理论型教学向学生专业特长型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更应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能力,为他们的专业特长形成打下基础。

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过硬,能够迅速上岗并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课教学的任务,包含着传授知识、专业特长和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这样三大方面,其中专业特长的培养与发展,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时展的客观需要,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培养目标

1.专业目标

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目的,树立职高计算机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特长的意识,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计算机某一方面特长,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能从事多媒体制作,能从事平面设计工作,能具备最基本的编程能力,能适应网页制作技术,并具备进一步深造和自学的能力等。

2.技能目标

通过探索研究,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对抽象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对各种设计选择的理解能力,以及客观的科学的测试和评价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一定工作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3.操作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学生专业特长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在学生专业特长培养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能熟练运用常规办公软件,如OFFICE等,能适应办公室日常工作的需求;具备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组装维修原理,胜任计算机维修等工作;能充分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准确定位用户的需求,具备一定的营销知识与经验;具备网络专业知识特长,对企事业系统中网络的构架与维护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建设和维护简单的网站,能从事网络相关的工作;具备熟练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知识的特长,能较熟练掌握流行的网页制作软件、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多媒体处理软件,具有应用它们设计实用网页的实践经验;具备电子商务知识的特长,能从事电子商务类的专业工作。

三、研究过程

(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专业指导

教学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职业教育与学生特长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职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为理念;同时,信息技术教学以引导为主,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情感;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能力培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想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

(二)运用课程设置及课程教材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

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动画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网页制作教学、基础语言教学,根据课程设置,我们计算机组合理分工,进行特长培养。1.计算机操作应用人员,能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常用计算机外设,解决日常办公中的文字、表格等的快速处理。另外,还需学习一定的文秘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2.计算机维修维护人员,熟悉各种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熟练安装各种软件和硬件设备,具备软、硬件维护的知识和经验。3.计算机网络安装和维护人员,注重培养学生网络的相关知识,具备网络专业知识特长;4.注重培养学生多媒体知识的掌握,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如phtoshop、flash、coreldraw、dreameaver等。

同时,专业特长的培养必须按阶段完成。一般来说,可以参照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即入学的前两年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是文化素质培养和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操作的学习,经过统一水平测试后,合格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分别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的培养应该是各不相同的。选择就业的同学按各自的特长和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操作应用技能的难易程度分别进行一年的专长培养。

(三)运用软硬件开发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

我校现有3个电脑室、140多台电脑,每个教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学楼内实现无线上网,为可进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优越的软硬件条件,主要进行如下方面研究:

1.电脑维护与维修特长培养

学生整体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更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对男生而言,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于是针对他们的兴趣特长,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维护与硬件维护。其中软件维护主要有:WIN98安装、WIN2000安装、WINXP安装、GHOST系统备份及还原、系统优化、系统基本设置、系统简单故障排除。硬件维护主要有:计算机主要硬件的介绍和购买、计算机的组装、计算机硬件的简易参数设置、BIOS设置、计算机硬件的简易故障诊断与排除、计算机硬件的简易清洁、网络的简易构成、网络介质的简单制作、简单的组网和网络设备的简介、服务器环境的要求和设置、网络还原。

2.计算机基础特长培养

在信息技术技能中,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特长培养中,计算机基础特长培养也是一块重要的领域,其中打字就是其中一项。

3.计算机平面设计人员培养

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平面设计所使用的做基础电脑软件,能独立胜任创意及设计制作工具,具备一定的彩色运用能力和平面创意能力,并在学习中具备领先、前沿的设计思维和理念,使之能胜任整体广告宣传创意及各类宣传品的平面设计与制作能力。

4.动画制作特长培养

使学生掌握FLASH等基本的动画制作软件,能娴熟运用这些软件来完成一定要求的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

(四)运用与社会接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

职业教育应该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一部分,是社会成员获得职业身份或职业资格的重要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应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劳动力市场对这些岗位的需求,了解这些岗位上岗必须满足的要求,了解这些岗位技术发展的状况,预测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写出调查报告和市场分析。研究职业高中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在就业上岗的职业分类、职业能力,通过认真分析地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在不同岗位的职业分析,归纳和完成职业中学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各职业分类和就业市场的作用。

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迫切需要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掌握专业技能技巧的灰领。在上海、深圳等地区出现了高级工、技师个人收入超过了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这说明,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更高了。所以,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就业,在专业特长培养中必须首先了解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四、成效和思考

(一)学生计算机专业特长初步形成

着眼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努力培养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又具有良好个性特长的新型人才,增强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竞争能力,从社会实际出发,确定了电脑维护与故障维修研究、软件设计、网页制作特长培养、计算机基础特长培养、PHOTOSHOP平面设计研究、FLAH动画制作培养为切入点,对学生特长培养进行探索与研究。

在注重学生特长培养的过程中,我校计算机专业实习生98.6%都找到了实习岗位,在调查中,他们本人及实习单位都很满意,现举例如下:陈娇娇,成功任职于阿里巴巴;胡珊珊,任职于临平引钰台湾饰品;王慧,任职于同盛电脑公司;卓慧,任职于安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孟娇,任职于北京四中网校;夏灵,任职于新视原广告公司;高新凯,在华耀家具厂从事电脑管理;叶华军现在电脑公司从事超速数码工作;范跃峰,任职于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二)校本教材

根据专业特长培养目标与实践操作,经过总结与归纳、修改,形成了一套校本教材,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系统安装、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及平面广告设计,配有生动的图片,从实践教学中,学生反映良好。

(三)教师专业发展

没有相应水平和实践经验的老师,就难有合格的学生,通过课题组分工合作教学,可以很好地利用教师专业对学生专长的培养,学生进入专业技能学习阶段后,某个专业方向(就业方向)的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课程、应该开展什么样的实践培训活动,均由相应专业方向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和负责实施。将我们的专业课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就业挂钩,这首先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的同时,更多了解社会对某类专业人员的具体需求,以及某个专业方向中专毕业生具体都做什么样的工作,或在参与实际的社会工作中挖掘出某个专业方向的社会需求,为他们及时培养所需人员。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在各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连玉老师的《C语言程序设计调试常用技巧》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同时参与省教材《微机应用基础》的编写;马美芳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创新创业大赛获省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市技能大赛获多个市一等奖。

参考文献:

[1]严双林.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11).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中职教育 课程改革 探索

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基础课程,无论从事软件开发还是软件维护,该技术都占较重要的份量。在就业前景较好的计算机维修、网络管理、软件维护等专业,该课程所占的技术份量都在70%以上,甚至达到100%。我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已经开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前提

课程改革的前提应以人为本,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认识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摒弃过去强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学校和老师也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向学生介绍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教育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师生才会自觉地按照中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去实践。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

1.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

要紧密结合计算机调试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计算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考级认证及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考试认证的等国家级考级认证的要求,参照联想售后维修工程师、HP售后服务工程师培训等标准,适当考虑计算机的技术更新和技术发展趋势,选择课程内容,形成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维修知识和体系结构,组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课程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包括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硬件和设备)、计算机硬件组装(包括计算机的整机配置和整机硬件组装)、计算机系统与常用软件安装(包括BIOS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系统备份以及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及计算机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等内容;选修模块包括计算机软硬件高级维护、优化与升级、电脑抢救与数据恢复等内容。

2.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

学生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包括: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熟悉各计算机主要硬件产品的名称、型号、基本作用原理、各项性能指标、及主流产品的品牌和当前价格行情等;能力目标包括:学生能够独立从事计算机硬件配置与组装,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特别是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能独立解决与此相关的技术问题,并使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紧密跟随计算机的更新发展步伐,以适应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要根据IT行业的发展趋势、硬件技术日渐提高、硬件配置日臻完善、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对计算机的安全构成的威胁等等因素,调整教学内容,加大计算机软件维护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机融入相关法律知识,强化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学生恪守职业道德、讲究诚实守信,使他们今后既能充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能很好的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

改革后的新课程以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社会责

任感,以及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德术并重、做学合一”是我校各专业教育教学一贯坚持的基本理念和优良传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对教学方法、手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1.教学过程努力贯彻 “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根据课程特点和技能的要求,我们主要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展。

2.理论教学以现场教学为主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和知识底子薄弱等特点,教师注重现场演示和实物观察,辅以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画模拟等教学手段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使之尽快上升为理性认识;努力避免形式单一和方法呆板的教学模式,力求形式多样和方法多变,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课前创设一些问题提交学生自主解答,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计算机最新产品和技术发展动态等等。

3.技能训练和操作实践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

教学实践中,教师尽量做到每个项目任务目标明确、要求清楚具体。强调操作过程的有序和规范,强调人人动手个个过关。重要技能通过反复演练,要求每个学生务必达到实习实训的技能目标要求或严格的产品技术要求。每个项目有严格的验收标准要求,实验实训结束有严格的检查验收。

4.实验教学做到教师演示、学生分组操作以及课外实践相结合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形式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如培训学生“小老师”、分组完成实训项目、独立完成项目、到企业现场观摩、到企业顶岗实习。所有实验、实训、见习和实习之前都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实施计划,活动之后要求写出相应的报告,并进行总结交流。

5.大力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又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本地的电脑市场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现今IT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专业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职业的基本状况。学校还成立了计算机及外设维修工作室,面向社会开展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服务,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也适时聘请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分析行业前景和就业情况,使学生了解该行业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和发展趁势。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必修模块保证了该专业所有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需求;选修模块则满足了部分层次更高的学生的要求。教学中把创新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积极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质。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完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是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

在理论和实训课的教学中,我们分别制定了应知、应会和了解、掌握、熟练两类评价标准,以利于评价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避免一刀切。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全面实施“三元学分制”,即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全面考核评价学生。在完善理论知识考试的基础上,加大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考核内容必须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涉及该职业岗位技术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可进行专项技术或综合技术的考核,为学生继续学习、职业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CITT)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或“多证”毕业,突出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的训练,全面实现人才培训目标。

五、改善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高素质的教师。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背景和学科结构上应跨越传统的学科专业界限,具备广泛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创新人才。

专业教师应能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采纳新标准,例如对于CMOS跳线技术、ISA插槽及软驱设备等陈旧或较为陈旧的内容予以淘汰或删减,适时加进诸如CPU双核技术、SATA串口硬盘等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内容。与此同时适时启动专项经费更新设备,采购新材料,让教师熟练运用,才可最大限度的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新标准和职业新要求相适应。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方式教学,突破传统的考核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质量,增强了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缪中兴,王如梅,刘海增.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大学物理教育专刊.2001(1).

第9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结果倾向 本位倾向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41-01

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择业和工作将与电脑及其网络紧密关联。这也使仅仅作为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的计算机工具性日益突出。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强调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学生对有关软件系统的学习操作无可厚非,也是必要的。但现存的不良倾向中最普遍的就是把信息技术教育理解为计算机理论知识课,或局限于引导学生操作相关软件,视其为纯工具性的课程。在具体教学操作上出现了按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教,片面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传输和有关电脑信息技术的软件使用方式,甚至强迫学生去记忆背诵有关概念理论,并围绕狭窄的知识点去考试。这显然没有正确理解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意义及其目标任务,使该门课程的价值未得到应有发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程应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和动手实践的过程,其目标就是设置最佳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劳动者,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所谓信息素养,它包括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观等。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绝非纯工具色彩意义上的教育。

1 信息技术教育纯技术化倾向

信息技术教育纯技术化倾向的产生原因大致有这样一些方面: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其次,应试教育的思想的影响,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有效的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并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可分为两个方面的要求:

(1)情感认知的培养:要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生活和学习的正确态度;要具备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探索欲;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能力;会从无限的信息系统中提炼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运算能力及抓住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的能力。

(2)应用技术的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

在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中,应用技术的培养是最低层的要求,任何形式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必须经过应用技术的教育,但如果将应用技术的学习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那无疑是一叶障目。仅关于应用技术的教学,而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正确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为技术而技术的困境。由此带来以下现象:

(1)课业负担重,学生厌学。对学生来说,无疑又增加了一门功课的负担。

(2)考试没问题,但不知怎么解决实际问题,不知道怎样用信息工具去处理。

(3)使用Internet就是上网聊天、打游戏。有些学生一上网就迷恋于网上的聊天室和联网游戏,而且在网上众多的黑客技术介绍和胡言乱语中,我们的学生感悟到网上的是自由的天空,是个不需要道德纪律的地方。以至于有些地区的学校还禁止学生上网。

所以,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树立正确的信息观,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2 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本位倾向

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本位倾向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应该教育思想和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为了应付会考以及教学观念陈旧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在于,它不可能仅局限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更应在于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一方面在于实际学习、生活相关的情景中教会学生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迁移到学习、生活中。

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和融入,尤为重要。

3 信息技术教学重结果倾向

信息技术教学重结果倾向产生的原因是陈旧的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教,学生模仿学;评价方式是一张试卷或一份操作考核,关注的是结果,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漠不关心。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建设

1、概述

1.1 嵌入式系统定义

我国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在实际应用中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要求严格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4个部分组成,具有对其他设备进行监视、控制或管理等功能。

1.2 嵌入式技术人才需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在通讯、网络、工控、医疗和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伴随着巨大的产业需求。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嵌入式人才缺口每年为20万人左右,随着“三网融合”不断提速,3G网络全面铺开,这一数字还将成倍增长。

2012年,素有国内嵌入式及移动开发培训风向标之称的华清远见教育集团,在广泛采集数据、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推出《2010-2011年中国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目前从事嵌入式开发“不到1年”和“1-2年”的工程师所占比例分别为35%和20%,占总参与调查人数一半以上(55%);78%左右参与调查的工程师表示,自己公司目前急缺此领域开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看出,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嵌入式人才仍然供不应求。

1.3 高校嵌入式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普通高校把嵌入式专业课程当作选修课,没有把它设为专业或方向;而一些重点高校的嵌入式教学主要是在研究生层次和科研实验室中。因此,国内高校的嵌入式教育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水平方面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

1)嵌入式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

当前高校嵌入式技术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技术发展潮流,与实际工程应用需求脱节,导致在国内嵌入式人才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而用人单位招聘不到符合标准的开发人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完全一致,缺乏系统性与结构化,教材知识难以迁移到实践中;二是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重视知识介绍,轻视能力培养,不能满足新技术变革的需要;三是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随意,因人施教现象严重;四是教学方法与配套资源缺失,没有与实际工程应用需求配套的实验教学设施以及相关实践性课程,嵌入式人员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

2)师资严重不足。

嵌入式技术学科是研究如何在一个特定的硬件环境上开发与构建特定的可编程软件系统,应用性强。在教学方面,除了要重视理论教学外,更要注重实践教学,而且在实践教学中一般要求以项目为导向;在师资队伍方面,要求教师软硬件知识兼通,且需要具有很深的专业背景和工程项目经验,这样才有可能以项目为导向,让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达到“做中学”的目的。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在嵌入式系统方面师资有限,特别是软硬件知识兼通的师资严重不足,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更是缺乏,教师队伍的封闭性决定了“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因为,不少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踏上教学岗位,很少有机会进行工程实践,并且熟悉软件的对硬件了解不够,或熟悉硬件的不一定熟悉软件。

2、嵌入式课程体系的建立

2.1 计算机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目标

嵌入式系统知识学科融合性强,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有其局限性。自动化、测控和电子类专业学生电子设计基础较好,程序设计偏弱,偏硬件;而计算机类的学生程序设计基础好,电子设计能力偏弱,偏软件。考虑到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特点,应该重点培养嵌入式应用开发人才。

《报告》调查企业对嵌入式软硬件人员的工作安排,如图1所示。

《报告》认为,在大部分从事嵌入式产品研发的企业中,基本都是软硬件人员分工合作完成产品开发(接近60%)。在排名前3位的企业人才需求中,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高于硬件开发人才,这一点与2009-2010年度的调查数据相比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从各大招聘网站的搜索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硬件开发人才。嵌入式系统项目研发80%以上的工作量是在软件部分,软件是嵌入式系统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体现嵌入式系统优势最关键的部分,企业对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必将持续上涨。

因此,综合考虑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对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特点和高校传统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嵌入式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的4个层面中,培养除硬件设计以外的嵌入式应用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和嵌入式驱动开发3个层面有一定基础的人才,重点培养嵌入式应用开发人才。

2.2 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依据

近年来,企业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对软件平台、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语言的选择情况,依据上述《报告》公布的结果如图2-4所示。

图2反映了嵌入式开发硬件平台的发展趋势。在嵌入式开发领域,ARM处理器毫无疑问占据了嵌入式处理器90%以上的市场份额,ARM9系列仍是ARM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处理器(45%)。为了嵌入式软件开发服务,我们选择ARM处理器作为嵌入式硬件实验平台,开设基于ARM9处理器的相关课程,培养在ARM9处理器硬件平台上进行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

图3可以看出,在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上,嵌入式Linux占据了明显的优势(48%),Linux以其开源成本低的优势受到众多嵌入式企业的欢迎。排名二、三的是Windows.CE和Android,所占比例分别是17%和9%。作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Android,渐渐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新的选择。基于3G移动平台(特别是Android平台)的研发需求将快步增长。因此,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和嵌入式驱动开发的层面来看,我们以开设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WinCE操作系统、嵌入式Android操作系统等课程为主。从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层面来看,我们应着重培养在Linux、WinCE、Android等系统平台上进行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

图4显示在软件开发语言的使用上,C语言作为嵌入式开发最经常使用的语言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所占比例高达67%;C++所占比例为15%,位居第2;Java所占比例为8%,位居第3。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传统的嵌入式开发主要基于c语言,不管在工业控制领域、通信领域,还是消费电子领域,C语言均是首选。随着3G技术的推动,在2009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C++、Java等高级语言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从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层面来看,我们应着重培养C语言、c++和Java等高级语言的应用能力。

2.8 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模型构建

通过对目前主流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分析看,为与市场紧密衔接,达到培养合格嵌入式人才的目标,按照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学生大学4年所需能力,我们需建立“2+1+1”三段式4年制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模式,即前2学年重基础,第3学年精方向,第4学年重实践,坚持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4年不断线的原则,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模型划分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第1学年)、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第2学年)、嵌入式方向能力培养(第3学年)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第4学年)4个阶段,如表1所示。每个阶段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达到能力培养目的。

3、嵌入式课程体系的实施

3.1 师资培养

由于嵌入式系统所需知识具有学科融合性强、软硬结合和应用广泛的特点,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嵌入式人才,除了要有与最新行业技术配套的实验设备外,还应当具备一支教学经验丰富、软硬件知识兼通且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工程项目经验的师资队伍。因此,加强嵌入式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应当考虑:一是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中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来校助教,担任部分授课、课程设计和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二是从企业直接引入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的工程师;三是学校要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培训与学习交流机会,选派骨干教师定期到专业的嵌入式开发企业进行培训,或到基层挂职锻炼,积累工程实践方面的经验,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四是与嵌入式开发企业合作开发嵌入式项目,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3.2 实验平台建设

根据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选择ARM处理器作为嵌入式硬件实验平台,原因如下:①ARM处理器功能强大,应用灵活,是嵌入式技术发展的主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手机、汽车电子、机顶盒等方面。目前ARM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在技术上可以得到厂商较好的支持。②ARM处理器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以删芯片为核心的实验设备很多,基于ARM构架的处理器涉及从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PU)到多核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价格和应用需求上可以满足学校的选择要求。③ARM处理器支持的功能模块多,可扩展性好,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硬件资源,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完成大多数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的实验,也可以进行综合设计、创新课题和毕业设计的课题。

3.3 教学模式改革

鉴于嵌入式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和新技术推出周期短的特点,嵌入式教学除了要重视理论教学外,更要注重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内容的安排和实验教学方法的采用。

在实验教学内容上,教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主流技术不断更新或设计新的实验内容,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安排实验内容。首先安排基本技能训练实验,为后续实验和设计打下基础;其次安排设计性的内容和项目,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随着专业知识内容的深入,实验内容应该以综合性、系统性为主,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对理论基础及其实践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综合应用技能的训练,要体现项目教学、学中做、做中学等教学思想,应突出能力培养,体现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融合。

第11篇

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其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接班人的信息素质。

那么,什么是信息素质呢?为了正确理解这一概念,不妨从素质谈起。

何谓素质?素质的原意是“既有之质”,狭义的解释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也就是通常说的遗传或天赋;其广义的解释,或者说在“素质教育”这个词组中,“素质”一词的含义是: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并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是可塑造和可发展的,是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辩证统一,是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也正如此,才谈得上素质教育。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尚未看到信息化社会的曙光,不可能提出现代意义的信息概念,不可能认识到信息、物质、能源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也不可能产生“数字化生存”的观念。同样地,也未曾提出信息素质的概念。所以,在以往的教育文献中,几乎看不到信息素质的提法。

然而,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日益普及并对现代教育产生极大冲击的今天,明确指出信息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则不仅是适当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众所周知,通常表述计算机系统的最简单的框图是:

输入处理输出

人们向计算机输入数据,经计算机系处理后,输出信息。

从信息论角度看,这一模式酷似人的生存模式。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不断地、主动或被动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经神经系统筛选、分析、处理后输出言论或动作,人的这种生存能力通常被称为智力。从信息技术科学的观点,智力就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是信息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

国家教委于2000年11月14日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地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这一指示,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十分深刻,至关重要,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根据《纲要》的精神和以上对信息素质的讨论,应该得到这样的结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信息素质应该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从实施素质教育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的性质

从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的性质。以下从“综合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三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1.淡化学科性,强调综合性

“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学科本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了超文本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这为实施综合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目前,有些地区和部门已开始进行综合课程的教改试验。

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常被分为三个方面,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管理。三者的界限分得很清楚,似乎信息技术课程只能讲授计算机“学科”的内容。

片面追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所谓学科性,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路,不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单调。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各章的标题几乎雷同,都是“信息技术基础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或数据库、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只不过低年级少一两项,或难度低一些而已。目前,一些中小学已经在多个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受“学科”界限的束缚,信息技术教师反映“真不知道应教给学生点什么”。

(2)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使信息技术教学严重受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信息素质。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实践、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应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且有意义的知识。然而,由于“学科”界限,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远没有做到这一点。例如,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教学,完全可以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编辑、修改学生自己的作文,或统一修改教师精心准备的“病文”。这样做,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不仅可以愉快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有助于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两者毫不相关,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举的例子,是为举例而举例,毫无实际意义;学生自然感到厌烦。本来可以事半功倍、一箭双雕,却因为“学科”壁垒而无法实现。

实际上,信息技术科学是涉及众多学科的边缘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信息技术学科性。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性,也要重视它的工具性,它既是文化课,又是操作课,或者说是劳动技术课,从某种意义上,还可视为其它各学科教学的工具课。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师资和软硬件设备,完全可发适当开一些计算机作文课、计算机算术课、计算机美术课、计算机音乐课等等。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同时应适当淡化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之间的界限。这样可以开拓思路,既有利于完成《纲要》规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也有利于促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率。例如,可以不去计较是信息技术课,还是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或其它学科的课。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应用了信息技术,就不妨先纳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来,创建一门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综合课。

2.不片面追求“实用性”,强调基础性

基础教育有别于职业培训,它强调的是素质养成而不是职业训练。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能片面和机械地执行“实用性”的原则,而必须强调给学生打好基础。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侧重于从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角度,选取计算机科学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能简单地提出“社会需要什么,就教学生什么”的主张。

我们不反对“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相反,我们认为必须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学生才能真正接受计算机文化的熏陶,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我们主张信息技术学科是一种综合课、操作课,或者说是“工具课”。学生要用计算机写文章,用计算机绘图,用计算机作曲,用计算机管理自己的学习日程或管理图书等。总之,要让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但这里的“使用”,与社会上的所谓“实用”是有区别的。首先,我们没有必要使用当前社会上流行的软硬件。例如,社会上“实用”的是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而我们教学中用Windows的画图板,或LoGo语言、QBASIC语言画图。其次,“实用”关心的是产品,而我们关心的是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而实际上,越是基础的越具有普适性和可迁移性,也就越适用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可能有意不用先进、易用、“傻瓜”式的软件,而选用基础的、能说明原理的,其界面和操作方法规范且具有可迁移性的软件。当然,我们并不排斥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引进高、精、尖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这些设备和软件应该更多的用于辅助教育,而不一定适用于作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对象。

根据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仍应突出“基础性”的原则,不能简单地提“与社会需求接轨”,不能试图把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同若干年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的实际需要简单地和直接地一一对应起来。

3.强调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注意发展性

虽然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速。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怎样学习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在高中阶段尤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文档资料和上机实践相对独立地获得使用某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许多教学内容看作是“教学模型”。“模型”本身可以不实用,也无须死记硬背“模型”中的细枝末节,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模型”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其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其信息素质的目的。

三、中小学住处技术教学可以而且应该学习计算机高级语言和程序设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包括程序设计内容,应该让青少年学一点计算机高级语言。这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需要,并且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计算机语言是构成计算机文化的主要内涵,其本身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在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人工语言之一就是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的出现与发展使语言和知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引起思维概念和推理的改变。随着计算机语言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语言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专家们断言,掌握或至少了解计算机语言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古今中外语言教学在基础教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中小学生不仅要学习本民族语言还要学习外语,然而在计算机文化日益显示出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当代,基础教育中的语言教学当然应该包括计算机语言。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强化中职教育特点

就业难问题是目前教育问题中的一个衍生问题,中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部分,在群众接受度上不算太高,但是高等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就业困境是学生及其家长有目共睹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本质是没有发挥教育的特点,在高等教育中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但是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通过纯理论进行授课的,如计算机专业,而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实操课程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建设的优势,所以中职学校优化改革专业实训课程,可以有效地强化中职教育的特点。中职教育是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计算机实训正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内容[1],所以改革实训课程,是定位中职教育地位、发挥中职教育特点的一个必然决策。

(二)符合能力本位教育的特点

在中职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多个学科同步进行的,对单一学科而言,也是需要从多个环节进行实践,所以对中职阶段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培养,就要优化多个教学模块,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所以其符合能力本位教育的特点。中职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系统教学必然少不了专业实训,对当前阶段的专业实训课程进行改革,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初衷。从职业素养角度来看,进行实训课程改革是契合整个社会环境的,也是对教育环境的顺应。中职教育作为技能教育的主力军,更要重视实操能力。传统的计算机操作和理论学习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训课程改革是基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尤其是基于其运用和发展特点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软硬件角度来看,计算机相关技术淘汰周期是十分短暂的[2],如果通过传统的实训课程进行教学,人才的适用期都比较短暂,存在滞后性,不能满足后期的岗位需求,所以基于计算机学科特点,从专业能力、思维能力、课程结构等多个方面完成实训课程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结合市场需求设置核心课程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办公自动化及设备维护、网络工程与管理、IT技术支持、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这几个专业方向符合当前市场对计算机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通过设置该方向的核心课程。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办公自动化和设备维护这个方向的就业来看,其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自动化控制及常规的设备维护,从调查中我们能看出,其真实的工作内容中还包含相关文秘工作及职场文员工作,证明单一的专业实训内容不能同市场需求度进行完美的契合。这也就要求在实训课程改革的时候需要添加新的授课元素,如多媒体技术、公关、文秘等基础知识。同样以IT行业为例,目前市场上的IT人才主要都是以营销为主要内容,并不是传统的纯技术服务,所以在实训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基础外设、硬件的知识,还要学习电子商务和营销[3]。所以目前的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还是要突出中职阶段教育的特点,理论知识不可过深,但是要够用,实训课程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运用,既要保留传统基础的一面,也要保持与时俱进。

(二)以创新思想支撑创新实训模式

中职实训课程的改革思想主要是对人才培养战略思想的一种解读,现如今中职实训课程已经从“三位一体”转化为“四位一体”,改革不彻底的原因是没有全新的思想支撑创新的实训模式。“四位一体”是学校,企业,政府和学生,最为核心的便是“学生”本位,在传统的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怎么做、应该如何操作计算机、如何完成计算机的实训内容,但所谓的指导更多意义上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缺乏创新,忽略了学生的感知过程。从实训课程改革的初衷来看,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是实训课程改革的思想支撑,所以从学生本位的角度去看,创新思想的体现就是重视学生的感知过程,以学生习得作为教学标准[4]。以企业本位来看,过去强调的是校企合作化,但是现在应该是基于学生为本位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就学校的专业设置同企业方的发展需求进行高度融合,达到完美匹配。从过去的十年里我们能看到,校企合作的最大弊端在于两点,第一点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教学与实际的企业实训不能达到很高的匹配度;第二点是专业发展不能根据市场有效地优化和调整。所以目前的中职计算机实训模式需要将校企合作进行升级,这种升级不是概念升级,而是一种办学理念的升级,以高度匹配和合作为前提。从学校本位来看,当产教融合到一定程度之后,学校会结合企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专业,进行特定的计算机课程模式改革,企业会结合学校的计算机人才输出情况做出人力战略计划,并给予反馈,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设置及就业的相关问题。为了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学校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和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入手,只有具有实操能力的教师队伍才可以教出具有实操能力的学生,这是教育理念的一个创新理解,所以从学校本位上看,要大量引进实践类教学经验的教师,确保从根本上创新实训模式。从政府本位角度来看,其对于创新实训课程不仅要提供口头上的理论支撑,也需要结合局部环境给予实际支持,如优化实训平台,使其契合政府的相关政策,以政府资源搭建和优化“双孵”平台,充分落实“十三五”教育部的“1+2+3+5+N”办学规划,从2016年起,“四位一体”将学生的本位角色推向新的高度,政府对中职专业实训的投入越来越大,而计算机作为一个热门的专业,是一个契合政策的专业,所以只要中职学校能够有全新的思想,自然可以通过政策的引导,创新地构建新时代下的计算机实训模式,充分完成实训课程的改革内容。总而言之,全新思想是认清本位关系,创新的实训课程内容是跳出传统模式,充分联动“四位”并且发挥作用,从根本上一站式地解决就业、专业建设、实训模式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