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工贸易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经济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金融服务、工业工程、风险和行为分析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研究制定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网络,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现代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中国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网络化改造。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一)地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的产业仍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便捷的运输条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政府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并把握国外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从而使得加工贸易得以大规模的发展起来。然而,内地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原因以及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同时也引起了较强的回波效应,经济落后地区大量的的资源、资金、劳动力、人才等生产要素被东部地区吸走,从而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二)加工贸易外资所占比例较大
中国目前的加工贸易依然是以外资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为主,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在50%以上。外资企业利用中国的优惠政策,通过投资活动在中国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把最终产品的组装,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等价值链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中国,中国只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这种建立在外资企业推动基础上的加工贸易,虽然短期内出口和经济效益显著,但长期发展容易导致一系列产业失衡现象,不利于企业本土化和技术溢出。
(三)加工贸易带动国内技术和产业升级的联动效应较弱
我国加工贸易绝大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装配性发展阶段,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不高,生产加工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原材料本地采购比例较低,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既不用国内原料,也不存在对其他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而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的加工基地。一些行业和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这种类型的加工贸易对我国中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组装环节的加工附加值和增值率较低。
(四)产业分布的相对集中
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大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加工产业,这些产业存在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弊端。然而,我国每年又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高级服装纺织品和先进的机器设备。相比之下我国产品出口利润极低,仅靠提供低廉的基本生产要素参获取收益,加工贸易仍然停留在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密集型产业要素的基础之上。尤其在进料加工贸易中,由于外方控制着采购,销售等关键环节,外商能够利用价格转移手段,将利润转移出中国,使中国利润流失更严重,而一旦中国的资源失去相对优势时,这种以资源寻找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必将从我国转移出去,使得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产业链条较短,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薄弱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的原材料主要是进口为主,这会给国内相关原料产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冲击。另外,在加工贸易中由于外商控制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环节,从而造成了我国加工贸易真正的经营主体是外方,大量原材料都从外国进口,是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延缓了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
(二)加工贸易溢出效应未充分发挥
在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里,若中间投入品由东道国提供,且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高科技产品,那么它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也相应会要求较高,这自然会对东道国提供中间投入品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这就会产生“溢出效应”。然而,我国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要依赖进口,由于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并不使用国内原料,也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和机会,所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不大。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一)有重点地加强加工贸易人才的培养
目前民营企业家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人员,首先应该对民营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使他们成为企业走向现代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力推动者和带头人。其次是重点行业的技工,尤其是指该机技工的培养,要在逐步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的同时,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工人培养方案。再次是对于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一点需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建立面向产业成长和技术进步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重视加工贸易领域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特殊要求。
(二)完善政策并改善投资环境
第一,协调好相关政策,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首先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引导加工贸易发展和转型升级摆在突出位置。其次围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和重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协调好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第二,改善投资的软环境。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此外,要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坚决查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让外商放心地向我国转移先进技术和设立研发机构,大力培养各类急需专业技术人才。
(三)不断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方式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这种认识是不合理的,如不加以改正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大胆创新监管思路、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建立既能提高监管效率又能降低管理成本的加工贸易监管体系。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电子审批管理系统和海关联网监管系统,尽快实现商务、海关、税务、外汇、检验检疫等部门之间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备案、核销的计算机联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贸易成本。
(四)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首先,发展核心技术,设立研发中心,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升级换代能力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其次,需要国家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再次,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政策。
(五)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应鼓励我国企业积极为已经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另外,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应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产业,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内国外的资源和市场。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影响尤其显著。国际需求的大幅度下降导致加工贸易也大幅度下降。据海关统计,今年1―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287.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9%,而加工贸易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也开始大幅减少。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61家,同比下降36.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3.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23%。国际需求的减少影响我国加工贸易的产量,外商投资的减少直接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规模,另外随着金融危机在经济领域的影响逐渐深入,国际市场信用风险大量增加,外贸出口坏帐率大幅上升,出口贸易阻力增加,我国的加工贸易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低下
我国加工贸易虽然数量很大,但加工贸易主要参与产业链低端的非核心环节,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不高,增值率低。我国大部分的加工贸易企业都没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主要为外商提品的加工、组装和制造环节,科技附加值极低。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竞争优势还是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上,加工制造也多是低端技术环节,产业技术水平低下。外资企业作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在我国投资转移的技术不可能是高端的科学技术。目前我国的产业技术只能依靠模仿外国技术来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进步,这样就失去了产品的增值率,减少了加工贸易的利益空间。
(二)加工贸易投资结构不合理,外商投资占主导地位
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的贸易进出口额逐年递增,实现了贸易顺差、出口创汇。但实际上,占我国加工贸易主导地位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对外商的投资依赖性较大,加工贸易所实现的进出口额中大部分的利润都被外资公司占有。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8906.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4.5%。我国的加工贸易正处于加工生产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也相对不高,所获利润远远低于控制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环节的发达国家。而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以及稳定的政策环境是外商来我国投资的主要因素。如果外商找到了比中国更有廉价劳动力和稳定投资环境的市场,中国的加工贸易就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三)加工贸易地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异显著
我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城市。加工贸易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也使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科技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核心的技术,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为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使加工贸易企业提高科技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受到很大冲击,但危机也为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和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在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方面,首先应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地位,占领国际产业分工链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环节;其次,应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再次,还应加强对加工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将加工贸易向服务环节延伸。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还应鼓励发展环保型加工贸易。对于国外进入国内的加工贸易企业,国家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对环境影响大、浪费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严格控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改善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加工贸易企业。
(二)改善加工贸易投资主体,由外商依赖向国内企业转移
我国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为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创造了便利条件,外商投资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贸易的主体。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因此,要完成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就应大力培育、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特别是国内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融资能力不足、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和生产技术等具体困难,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促进我国内资企业生产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使我国本土企业更多的加入加工贸易,获取加工贸易利益。我国加工贸易应逐步改变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的主体结构,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内资企业为主导,外商投资为补充的加工贸易格局。
(三)促进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升级;战略
所谓加工贸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加工产品为特征的贸易活动。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方式,具有操作方便、形式多样、周期短、投资收益快等特点。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还有利于弥补外汇缺口、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内就业率、增加国家外贸收入、提高国内技术存量。但是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比如说业务范围窄、规模效益不大或难以产生、加工方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保持均衡生产等。[1]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在“量”和“质”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个别年份以外,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虽然1998年在国际经济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了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仍达1730.4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3.4%,其中出口1044.7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56.9%。目前,我国正由一般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即由过去主要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要素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进行深加工再以制成品形式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2003年,我国实现255.3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加工贸易顺差为789.14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大额顺差。例如2003年,我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东盟和韩国的加工贸易进口额为1088.7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73.7%。而美国、日本、欧盟则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2003年我国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加工贸易出口额达1387.6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0.9%。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除个别年份外,加工贸易年出口额占我国年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如表1所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贸易结构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我国国际贸易由产业间贸易加速向产业内贸易发展。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我国可以更加广泛地融入国际生产一体化分工。[2]
由图1可知,从1996年到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不断增长,每年都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足以显示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显著地位。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的产业链较短,对经济增长和国内技术和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弱
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数量上很大,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生产加工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更是严重依赖进口,料件本地采购比例偏低。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既不使用国内原材料,对其他企业也不存在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而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加工基地。一些行业和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加工贸易对我国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组装环节的加工附加值和增值率较低。产生这种现象有内外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外商主要转让国际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和一些现有的成熟技术,以继续占领“夕阳产业”和成熟产业市场;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使高新技术难以转移。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依然滞后,影响了加工贸易先进技术的转移效果;一些加工企业满足于现有状况,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愿承担一些周期长、风险大、需要试制样品模具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3]
(二)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缺乏可持续的盈利空间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迅速发展,其中包括纺织、服装、鞋、家具、机电产品等。近年来电子产品、IT领域异军突起。虽然新兴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国内加工企业从事的也只是其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国内价值链有待延伸。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在深度上有较大差距。2002~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分别为47123%、48.43%、47.92%、51.98%。虽然当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但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中间投资产品均没有实现国内生产替代。我国加工贸易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成熟技术工序上,加工制造多为低技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加工贸易经营主体为外资企业,他们控制着加工贸易的“两头”,控制着生产加工过程,人为降低增值率。我国加工贸易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仅仅赚取少量的加工费。加工贸易顺差没有给我国带来相应的贸易收益,反而增大了贸易摩擦的机会。
(三)加工贸易产业技术水平低
近年来,加工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从2007年开始,这类产品的增长明显乏力,尽管其进出口总额在外贸总额中仍占30%左右的较大比重,但增速已开始慢于外贸总体增速。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为6952亿美元,其中进、出口增速同比分别下降5.2%和3.7%,低于当年外贸进、出口增速的3.5%和0.9%。根本来说,加工贸易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还是很有限。首先,相对于研发环节,我国参与的组装工序是这类产品的简单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从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非高新技术工种,无法获取技术溢出其次,高新技术是跨国公司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支撑,他们必然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外溢。再者,高新技术产品“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以外资为主体”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仅为代工产品。2007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这类产品的总额为5036亿美元,比重达到72.3%。2006年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额占87.3%,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比重不足10%,只是前者的1/9。而外资企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也是这类产品进出口顺差的主体来源。这些都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缺乏承接国外某些高技术生产环节加工项目的能力,且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能力有限,加之技术的提升是厚积薄发,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短期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低也就成为必然。[4]
(四)加工贸易仰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渐趋衰弱
加工装配产业是无根工业,我国凭借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占据加工装配环节,这是加工贸易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逐渐出现结构性紧缺,东部地区发生“民工荒”等问题,显示了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步提高的趋势,劳动力供给渐渐逼近“刘易斯转折点”。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劳动力供给短缺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供求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加工贸易将逐渐失去从前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随着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东南亚、非洲等国的经济开放,加工贸易必然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新区位,这将使原本就处于价值链低端、仅靠微薄利润生存的中国加工贸易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处在一个严峻的阶段:加工贸易的“安生立命之本”———劳动力比较优势已呈日趋衰弱之势,这对其可持续增长提出了挑战。
三、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一)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实现链升级1990年,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模型。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保证。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弱,主要的症结就在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如图2所示,按箭头A、B方向将微笑曲线向价值链区段延伸,即从中游生产组装向上游研发和下游营销品牌环节延伸和掌控,提高附加值,延长链条,从而提升整条产业链,实现链升级。[5]
(二)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才升级
高级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的缺失是加工贸易升级巨大的障碍。据统计,全国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而技师和高级技师更少,只占1.5%。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企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10%~20%,而我国许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的1/10。我国要实现相对完整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就必须实现劳动力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转变,在国际市场上更应该具备供给充分的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而在核心环节中人力资本状况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故而,提高人力资本也是加工贸易升级的重中之重,培养并聚集一批高层次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占据专业化分工中的核心环节。在成功实现业务升级的格兰仕、巨大、明基等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得到突出体现。
(三)促进技术进步
1.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
首先,我们应对吸引外资的策略进行适当调整。我国有些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加工贸易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对这些地区,我们应当适当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由从前重点弥补自己缺口转向重点吸引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
其次,我们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能否拥有并保持先进的技术是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东道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就成为跨国企业是否输入新技术、设立研发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吸引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引进先进技术,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保护我国的专有技术不被别国侵犯。超级秘书网
第三,我们可以采取出让部分国内市场的方法,吸引跨国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一份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动机的调查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开拓中国市场。可见中国广阔市场对跨国公司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市场优势,我们可以采取出让部分国内市场的方法,换取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或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进驻。这有助于我国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形成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
2.发展核心技术,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吸收国外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是一条缩短研究开发周期、追踪国外高技术产品开发和更新动向的捷径。但是,单纯依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很快会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缩小直至丧失已形成的竞争优势。因为,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是以母公司的全球战略为依据的,同时,这种技术转移的速度和水平还取决于当地配套产业的技术状况,如果没有相应地培育起自主的和充分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保持当地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母公司同步,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步伐就会放慢甚至停滞。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产业链条中,技术转移的放慢和停滞会削弱东道国的竞争能力,延缓其产业的升级换代步伐。
跨国公司在全球部署生产经营体系,为的是取得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向相关产业链条转移技术,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延长技术产品生命周期,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因此,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技术的转移,依靠技术转移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越近,通过外部化购买就越困难,即使实施内部化转移,与核心技术依然保持差距。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我国自身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借鉴东亚其它经济体外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需要切实避免跨国引进中的技术依赖。
为此,我国产业的科技发展应从长计议。首先,我们要尽快改革各级科研体制,鼓励科研体制创新,加强产学研的互助合作,促进科研机构的企业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次,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缺乏的核心技术,如在芯片的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进行集中攻关。第三,加大对高科技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发展我国自己的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建立起一支高科技人才队伍是十分重要的。要保持并稳步提高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高等教育力量,加强人力资源培育和储备,在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使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仅成为国内人才,而且成为国外人才发挥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李多.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2.
[2]鹿燕.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27228.
[3]孙文杰,王岩.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转型升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5):1262128.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1981年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亿美元,经过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到2012年底,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数据上进出口总额为13439.5亿美元。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7%,但到了2012年,这个比例达到了34.8%。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转型升级。
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一)加工贸易产品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生产技术含量低,在技术研发上及产品营销上不占优势。在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占主导的背景下,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低下。
(二)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低
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产业关联度小,波及效果差。虽然在具体的案例中,有些地方政府提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整体发展,但是单单靠带动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加工贸易的整体关联效应提升,还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办法。
(三)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落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操之过急,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可趁之机瞒天过海。他们以从事加工贸易业务为名,骗领海关加工贸易保税手册,将免税进口的原料转手倒卖,从中获取巨大利润。
(四)国际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给我国的加工贸易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达国家对加工贸易的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垄断地位。当前欧债危机仍在不断发酵,欧盟市场的出口数据明显下滑,加工贸易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在世界经济的分工中,我国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加工贸易的发展以及转型升级都面临着制约的瓶颈。
(一)劳动力问题
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个劣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虽然富裕,但是劳动力资源主要是简单熟练的劳动力,接受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不高,接受的职业技术培训很少,对技术的研发和吸收能力较差,创新能力更是少之又少。而且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劳动力资源也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出现“招工难,留工难”的问题,使得加工贸易产品成本和价格也增加,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二)相P政策不健全
从监管体制上来看,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相对于业务的发展是滞后的,而且由于加工贸易周期较长的特点,所涉及的部门又比较多,在监管上存在监管力不足、监管任务重、监管不严等执行上的难度。要想创造一个公平、有序、规范、合理的监管环境,政府部门必须花大力气,多措并举,才能克服瓶颈,促进发展。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一)优化提升产业链
我国加工贸易在转型过程中,要优化提升产业链,重点抓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着重抓高端环节,始终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多处于产业中游,以加工制造为主。在转型过程中,要积极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向产业链上游迈进,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增加技术含量;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发展物流产业和配送业务;同时还要发展配套产业,促进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二)增强创新能力
加工贸易要实现转型升级,创新能力必须有所突破。加工贸易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途径。之前,我国东部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是贴牌代生产(OEM),经过自身科研水平能力的额提高,开始走委托设计加工(ODM)的路线。作为政府部门,要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健全研发机构,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应大力倡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的构建,应以项目为载体,加强技术研发中心的投入和建设,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载体建设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要依托各类园区,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提高产出效益,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对于政府部门要优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看不到的手的调节作用,降低企业的成本,如信息、融资、营销等环节的成本;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和明确与经济运行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特别是针对转型升级权纠纷、利益分配、金融信贷和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问题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消除瓶颈制约,缓解用地紧、用工紧、融资紧三大难题。
(四)优化区域布局
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梯度的趋势下,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借助梯度转移的大趋势,优化区域布局。比如我国的中西部,中原经济区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不断深化,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间的差距将会明显缩小,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将稳步推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局面将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加工贸易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壮大,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利用内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间贸易摩擦和加工贸易带来的走私问题等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加工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政府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尽快转型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加工贸易地位作用转型升级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加工贸易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狭义的加工贸易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计算,已排到世界第11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过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加工贸易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者合计仅占4.4%,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与“三来一补”一起作为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方式之一,二者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5%,已经占据一席之地。第二阶段:自1987年至1995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作为这一贸易方式概括性很强的词汇,于20世纪9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第三阶段:自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0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8.7%,仍然是最大的贸易方式。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5.3%,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1.4%。同时加工贸易出口额比进口额高出近580亿美元。这说明加工贸易在使用国内原材料、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增加出口值方面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此外,在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达73%。
(二)目前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硕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986年为738.4亿美元,1995年达到2808.5亿美元,2003年更是达到6207.9亿美元,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9.62%。实践证明对外贸易在我国GDP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自1978年党的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首次过半。199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1.1%。加工贸易已占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一直保持较高比例。自1996年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50%以后,1997年占52.2%,1998年占53.4%,1999年占51.1%。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1108.7亿美元和735.9亿美元,是1986年56.2亿美元和67.0亿美元的20倍和11倍。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021.7亿美元,比同期增长25.2%,高出全国贸易总体增长速度3.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进口1222.3亿美元,增长30.1%。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77.1亿美元。(见表)表:加工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比较年份对外贸易进出总额(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额(亿美元)比重(%)1987826.5191.8523.219901154.4441.9138.219931957.1806.1741.219962899146550.619993606.51844.651.120026207.93021.648.7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2003年)》
(三)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拉动GDP增长约0.84个百分点,2000年1月至6月,加工贸易净出口194亿美元,占同期GDP增加值的4.1%。今后,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仍将会对即期的经济增长继续发挥与目前水平相近的拉动作用。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环节不断拓展,仅用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作参考,增值系数就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8至1990年间的16.1%提高到1997年的41.9%,2000年1至6月份则达45%,这表明加工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大提高了。2、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工贸易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配套发展。由于加工技术和国内原材料的限制,加工贸易最初涉及的国内加工装配业务,技术比较简单。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追加投资开办产品配套厂或车间,实现产品配件和工艺的配套成龙。提高了产品本地化的程度和自产比例。以家电、办公设备加工贸易为例,其所用零部件有70%至80%属于境内加工贸易配套产品。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出口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其对国内配套需求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出口一直大于进口,且出口与进口的差值逐年大幅度增加。进料加工进出口差额的增加直接反映了加工出口带动的内需量(包括国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1990年外
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进口差额总计为6.27亿美元,到1995年为47.68亿美元,1999年的达188.78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据初步计算,减去材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和企业除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则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实际使用的国内配套原材料、零部件价值:1990年约为5.3亿美元,1995年约为40亿美元,1999年为160.46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3、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大机遇,大大加快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最初是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我国劳动力丰富的、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部分,但与十几年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工贸易出口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这反映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4、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应当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分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为45.39亿美元和526.7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的67.2%和71.6%。199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已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得72.9%,比1998年增长8.32%。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90%,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5、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展加工贸易20多年,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加工贸易,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把原来的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了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他们回乡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二、加工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一,加工贸易的发展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当前我国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并且这种传统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在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及出口本身很难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第二,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我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加工贸易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加工贸易未能起到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上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而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产业链条短,因而使得加工贸易对国内其它产业缺乏前向和后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而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中上游产业一直是我国的瓶颈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因此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加工贸易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它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但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第三,加剧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按照国际原产地的统计原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扩大了统计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摩擦,据海关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约70%是通过香港地区成交,由香港转口。我国出口货物在香港特区的增加值,也被美欧等国统计为从中国进口,势必扩大其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和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加剧双边贸易摩擦。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数量过多且价格过低,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到2000年底,已经有29个国家(地区)对华输出产品提起反倾销,共达412起,金额达到数百亿美元。
第四,加工贸易走私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工贸易走私给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国家应征税款的大量流失,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冲击了国内市场,特别是敏感商品走私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直接冲击国内一些支柱行业和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加工贸易的走私现象还极易造成社会腐败的滋生。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对加工贸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且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也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内部条件。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国内企业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化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思路。政府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和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使加工贸易由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升级。
(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积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一,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第二,是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政府在“梯次转移”中要体现区域间的政策落差,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第三,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吸引外资加快向有条件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加强加工贸易的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限制类、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引入企业准入机制,通过政策上的落差,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政府在给予政策优惠之外,还可给予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上的优惠,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三)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在这看似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产业链上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蕴涵的附加值最大,因此在国际分工中也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要摆脱单纯制造业基地的不利境地,就必须调整加工贸易监管制度,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当企业的产业链有效延长,产业层级向高端推进的时候,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必须及时从平面监管向立体监管跃升。
(四)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五)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共同助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
争激烈,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削薄,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为此,政府要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抵御监管风险。如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通过“控制增量”来“提高水平”,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淘汰出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出现加工增值含量降低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客观分析;完善进出口金额“倒挂”手册保税料件的内销补税审价机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在对加工增值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指导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加工贸易的联合监管,促进守法企业转型升级,对心存侥幸的违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六)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自2004年起,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据2010年12月统计数据,中美全年累计进出口总值3853.41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3%。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833.0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18%;自美国进口1020.37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7.32%;对美贸易顺差1812.67亿美元。长期大规模贸易顺差一方面受到美国谴责,动用种种贸易保护措施抑制中国出口,另一方面造成我国大规模外资流入,形成巨额外汇储备。
中国的出口贸易的特色是加工贸易占有相当比重。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9093.2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41.2%。其中出口5869.8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48.85%;进口3223.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进口总值的32.05%。中国贸易顺差大部分来自于加工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同样是对美贸易顺差主要来源,2007年我国对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54.1亿美元,增长12.9%,占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62.5%;进口181.6亿美元,增长8.1%,加工贸易项下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272.5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的77.9%。一边是国外企业对加工能力需求大,一边是不断受到美国等指责和贸易壁垒,本来利润不高的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处境日益恶化。
2中国加工贸易体系与对美贸易顺差分析
中国加工贸易体系与对美贸易顺差有什么关系?我们说加工贸易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美间顺差的持续,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及在中国的美国制造业生产扩张。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各国相对要素禀赋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趋向于出口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因此,中美贸易中,中国将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将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实际上,中国对美国出口基本符合H-O模型,但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多不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贡献最大的竟是植物产品和纸制品。美国大量出口非自身比较优势产品,而进口大量自身有生产优势产品,造成贸易逆差巨大,这种看似不合理的情形原因何在?
首先,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体系使中国出口的最终产品包含很多其他国家的产品附加值。加工贸易方式对劳动力有较大需求,同时需要土地建造厂房及其他配套设施,但对自主技术要求很低,正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详细看美国利用中国加工贸易进行生产的过程:首先从日本、韩国从事研发、设计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生产活动,生产并出口关键零部件;再从东盟、台湾等生产并出口零部件系统或模块;最后在中国大陆从事劳动密集型组装并提供少量组件,在香港从事面向美国等海外市场的营销服务,而美国成为产品目标市场并最终实现产品价值。境外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改变了贸易地理流向,最终产品出口地由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这部分产品造成的对美贸易顺差也随之转移到中国。按现有贸易统计方式,尽管大多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都是由日、韩、台的跨国集团生产,最终产品包含很多国家产品附加值,但以最终价值计算的出口额通常算在中国头上,造成对中国贸易顺差统计存在“虚高”。
其次,加工贸易带来的中美贸易顺差是一个“恶性循环”。美国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自身保留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严格限制技术流入中国。国际市场上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价格上涨远小于高技术产品,中国加工贸易产业承接了美国相关产业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使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而美国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含量高的最终产品,使美国向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相对价格下降使美国企业有利可图,扩大对加工贸易品的进口。同时,美国对中国高端产品——中国稀缺的、需要进口的产品——的贸易限制导致中国只能向其他国家寻求,使中国对美国出现持续贸易顺差。
最后,加工贸易领域规模经济效应也是维系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国内很多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简单地增加劳动力投入就可扩大产出。此外,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分布相对集中,易产生外部规模效应,节约上下游联系成本,细化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域上的集中不仅降低了平均成本,也提高了获取订单的竞争力。规模经济效应使中国加工贸易行业能够维持相对低的生产成本,即使长期中国劳动力工资上升,美国企业也很难在生产成本上低于中国,中国能长期在加工贸易带动下形成对美顺差。
3中国对美加工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结构变化的大环境下,中国自身劳动力优势、美国制造业向外转移、部分产品具有标准化生产能力,及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制约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加工贸易带来的顺差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逐渐增加。但这趋势最终还是会减弱。
第一,中国工资率将上升,加工贸易上的优势将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取代。中国工资率上升的原因在于干中学效应带来的生产率上升,及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开始出现稀缺带来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于是,加工成本也随之上升。东南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将逐渐体现。由于劳动力国际流动远小于资本流动,发达国家会转向新兴国家寻求加工贸易服务。
第二,中国自身也要谋求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大量贸易顺差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是决策者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政策上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扶持将减少。许多加工贸易企业都从事低端产品生产,让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企业更符合中国产业结构改良的思路。
第三,当前国际环境也不利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一是人民币升值抬高了产品出口价格,加工成本升高;二是美国经济危机造成需求减少,外包产品也减少,使中国加工出口企业经历寒冬。
摘 要:21世纪后,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面临新的挑战,政府应针对加工贸易目前的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
关键词:金融危机;加工贸易转型;加工贸易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0702
1 危机发生之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状况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势正在逐渐地减弱,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第一,我国加工贸易优势逐渐减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我国劳动力成上升,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受到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因素外,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也增加了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
第二,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有碍产业结构升级,部分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的加工贸易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开始和使用效率低,长期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开始了经济增长模式和外贸增长模式的大调整,中国加工贸易政策也开始转紧。
第三,对外贸出口政策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加工贸易的发展。2007年6月,我国一次性取消了533种“两高一资”的商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样产品的出口退税;加工保证金从“空转”变成“实转”。
第四,加工贸易外部环境严重恶化。由于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动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
加工贸易面临的国内外问题表明中国的加工贸易转型急需升级。所以国家商务部确定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三大基本目标:第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第二,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实现优化;第三,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要实现升级。总的来说,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产品、产业和产业链升级,另一个是产业地区转移。
将劳动力密集型的玩具、制衣、制鞋产业和耗能较大的陶瓷、水泥产业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成本低的西部地区转移是目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这种产业的地区转移实际上没有能够提升中国产品竞争力以及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它只是简单的复制原来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方式。所以我们加工贸易产品、产业链的升级迫在眉睫。但是这种转型升级却也存在着众多的制约因素。
第一,加工贸易企业由于长期从事“加工”,大多企业都有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他们大多把自己定位在赚取加工费环节上,而缺少研发、营销和品牌建设的动力。
第二,产业技术水平落后也制约着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生产链中位置的提升。虽然我国加工贸易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加工贸易传统行业的产业配套能力已经大大加强,但是核心环节、高端产品配套水平低下。
第三,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度大,即使有升级的战略目标当也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第四,加工贸易转型有赖于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
2 金融危机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并传导到实体经济,对加工贸易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据中国海关总署《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两大指标预示将继续走低》的分析报告,2008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值达到1.1万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6.9%,低于当年中国总体对外贸易增速10.9个百分点,占当年中国进出口总值的41.1%。当2008年8月,中国连续77个月保持的进出口两位增速就此终止,连续3个月停留在个位数上。11月份和12月份两个月跌幅进一步加深。其中进口下降31.3%;出口下降15.7%;当月出口和进口跌幅分别比上月加深4.8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
从地区方面来看,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广东、江苏、福建的增速明显回落。2008年中国共有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浙江等5个省的加工贸进出口额超过400亿美元。这5个省合计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当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4.2%。其中江苏和广东分别为2260亿美元和4170.5亿美元,增速分别回落14.4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
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增长萎缩,尤其是成品转内销。2008年中国加工贸易项下转内销货物196.1亿美元,增速回落了8.1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的3个月加工贸易转内销增速均停留在个位数。料件和边角料内销占全年加工贸易转内销总额的95.1%,已加工的成品转内销仅为4.1亿美元,下降4.2%,仅占全年加工贸易转内销总额的2.1%,比重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都表明了金融危机对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工贸易下滑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就业、财政收入、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稳定较快发展》公布的数据,2008年4季度全国GDP增速已跌至6.8%,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就业领域的农民工有约2000万人失业。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倒闭失业率增加的背景下,转变加工贸易增长方式就退居其次。
可以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短期内中国加工贸易所受的冲击不会结束。
首先,随着金融危机对欧美等国家的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将大大减少。
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疲软,消费萎缩,客户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企业面临的订单减少,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印度、越南等国由于具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他们开始利用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制造业,使得原本是我国的订单大量外流。
最后,金融危机使得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这个进一步影响了我国企业的订单。自从2008年中后期起,随着危机不断加深,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中国频繁遭遇贸易壁垒。美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救济措施。印度对我国出口的玩具实施6个月的禁令可能延期为永久禁令;巴西政府对24种进口产品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这对我国部分产品造成影响。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紧固件实施5年内征收平均高达80%的反倾销税;印度对我国出口的纯碱发起特殊保障措施调查。这些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要缓解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中国政府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积极推动外贸企业的发展。(1)提高出口退税率;(2)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政策;(3)实施国别配额;(4)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些措施缓解了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困境,但是也打乱了加工贸易模式调整的既定战略,使转型战略被迫推迟,调整困难加大,调整面临的阻力更大。
首先,从时间上看,金融危机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战略调整推迟至少3-5年。近两年是全球经济衰退期,加工贸易苦苦挣扎于求生存的局面。等到危机过后,加工贸易的繁荣还需要一段时间,各级政府有动力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时候,已是3-5年后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越早调整越有利,越晚则代价越大。
其次,几年后重新开始加工贸易调整将更加困难。转型升级时需要付出转型成本的,比如辞退不适合新模式的劳工和要素的重组成本、提升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成本、转型期的产出和收入减少的成本,企业和政府未必能够承担这些成本。并且在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全球的生产链中的地位也可能发生变化。随着越南、印度等低成本国家加工制造业日益成熟,跨国公司日益有兴趣把生产外包到这些国家。这些都将加大我国加工贸易调整的难度。
最后,中国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存在的时间越长,各方面的因素契合度越高,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就越大,要专心的难度也必然加大。
所以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冲击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加大现有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的阻力;第二,间接推迟了加工贸易模式转变的步伐。
3 对策和思考
第一,政府应针对加工贸易目前发展受到冲击的现实,采取相应的对策,如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推动银行对加工贸易企业的信贷、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降低出口收汇风险、鼓励地方政府出台出口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贷款贴息额等来改善加工贸易政策环境。同时各级政府应该设立出口转型升级基金,大力扶持出口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和发展国际品牌,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等。
第二,各级政府要明白原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正确的。转型升级政策的暂停实施是为了要用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各级政府要利用好这段暂停时期,认真研究和制定转型升级的方式和途径,以避免过去的仓促转型。政府要和加工贸易企业充分沟通,减少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阻力。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政府要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我们加工贸易企业也要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努力维持企业生存和正常发展,为后面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1)要加强管理,降低成本。(2)要大力创新,推出功能少、成本低的新产品。(3)开拓国内市场求生存,抓住国家促内需的机遇,形成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新格局。(4)开拓新兴市场,扩大产品销售范围。
参考文献
[1]王宇,等.我国外汇储备增速明显放缓的背后[EB/OL].新华网,20090113.
[2]黄速建,刘建丽,王钦.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9,(4).
[3]郑兴铎.缓解出口企业“阵痛”政府可以做些什么[J].国际商务财会,2008,(10).
[4]康南,葛志财.次贷危机后我国的商品出口贸易[J].现代经济信息,2008,(11).
[5]王颖.“次贷危机”对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5).
[6]张嘉为,张,齐晓楠.2009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预测与形势分析[R].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2008.
关键词:加工贸易 问题 对策
1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参与到国际加工生产的社会大分工中,在国际加工贸易的舞台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总额为25亿美元,到去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3439.5亿美元,增长了537倍。海关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达15.6万家,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数达5000多万,约占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24%。这些年加工贸易对促进中国的劳动就业、吸纳外汇、推动经济增长及加快工业化进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进入放缓趋稳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增速经历了两次“低谷”时期,而这两次都归因于外来经济危机的影响。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随之带来诸多负面影响,1998年我国加工贸易增长不到1.5个百分点,创下20年来的最低增速。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中国加工贸易增速再次大幅下滑,2009年中国加工贸易首次出现-13.9%的大跳水,外商直接投资锐减,国外订单大幅缩水,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受到严重打击,不少南方小型加工贸易企业纷纷关门歇业。两次危机过后,我国加工贸易的脆弱和结构性缺陷也随之浮现。
2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缺乏盈利空间
中国加工贸易一直属于典型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模式,60%以上的原材料与零部件主要需要依赖进口,中间产品本地化程度偏低。由于,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形成国民较大的配套产业群,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而相关配套协作企业也是严重不足。就国际价值链中的位置来说,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整个国际加工贸易的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价值链中,参与的大多是制造环节的简单生产,即对原材料的初步加工、装配和组装这类劳动密集环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忽视对核心技术的研究,设计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国际分工的舞台上一直处于产品国际价值链的生产环节,盈利空间十分有限。
2.2 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走的是外延式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贸易模式对推动外贸出口额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及初级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还非常低。因此,这类产品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外贸未来的发展来说,实质上是一种严重的浪费。2012年,我国钢材出口增长了25.6%,塑料制品出口增长了23.19%,金属制品出口增长了25.84%。据统计,上述三大类产品的出口总量中80%以上都是通过加工贸易形式实现的,它们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其出口量的增长是以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严重掠夺开发为代价的。长此以往,我国自然资源消耗必然出现严重问题。此外,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不断排放有毒气体、污水、废渣,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造成了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2.3 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早期,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一些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要从事对外加工装配活动,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0年才达到24.8%。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外商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节节攀升,1995年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已占据半壁江山,此后,外资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主体力量。从2000年到2012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515.2亿美元增长到13906.4亿美元,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65.1%上升为83.5%。十几年间,贸易额增长了8倍,比重提高了将近19个百分点。
2.4 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分布不均衡,不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东部发展快,中西部发展慢。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天津、福建、北京、辽宁和四川是201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前10名。四川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跻身中国加工贸易量的前10名,加工贸易总量前10名除了四川省和辽宁省外其他几乎都在东部地区。加工贸易集中在东部沿海,自然会带来了一些土地、资源、民生、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最近三年,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项目为了减轻压力而选择外移,大多数外贸加工企业选择中、西部作为产业转移的方向,像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厂”富士康就把其苹果手机生产业务转移到河南郑州。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自身存在多种制约因素,中西部地区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人们思想相对比较保守、观念落后,信息接收消化能力不强,造成外来投资与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而上述的主要问题就是不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持续发展。
3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
加工贸易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研发,尤其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应以技术创新为突破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另外,在技术创新支持下,现有的传统贴牌生产企业应积极实施自有品牌战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差异产品定位创立自有品牌,逐步从简单的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生产转变,最终实现向自有品牌营销的方向转变。此外,政府应合理引导并加大加工贸易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只有将创新主体市场行为与政府研发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够无限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只有通过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通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展开高层次、综合性的合作研究,使企业真正成为发明专利的主宰者和受益者。
3.2 加工贸易的主体由外资企业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要改变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主体地位的现状,就要大力扶持并推动更多本土企业参与其中。首先,政府可适当降低国内加工企业进出口经营资格的门槛,在技术、资金等方面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而外贸政策方面,政府需要适当地降低进出口权限制,给予同等的“国民待遇”,这样才能创造各类加工贸易企业公平发展和平等竞争的客观环境。其次,政府还应采取一系列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的措施办法,引导外资企业向国内引进先进技术,帮助国内企业能够尽快发展起来,使加工贸易行业成为主导力量。再次,国内企业应积极主动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研发,共享研发成果,实现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最大化;最后,政府要特别重视培育国内企业的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只有自我研发水平提高了,加工贸易企业的主体地位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转变。
3.3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要想顺利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撑。首先要充分发挥当前进出口政策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作用,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和风险担保。其次政府要最大限度发挥金融先导作用,强化银团的资源配置能力,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国内各类金融机构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其急需的核心技术、先进设备进口资金支持,引导资金流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及资本密集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始进行转型升级。
3.4 建立高效、规范、科学、合理的监管模式
现如今,我国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信息化、快速化,使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开始进行转型,大量运用EC(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即时生产、零库存等新的生产管理模式。要想更好适应这些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就必须尽快大力开发和实施同步电子监管系统,改善海关监管的配套硬件设施,尝试运用现代化的监管工具和新型手段,对加工贸易网上监管管理办法进行积极的推动,努力实现由纸质手册转向电子账册管理,合同单元管理转向企业单元管理,尽早摆脱一些繁琐的手续,使海关和企业能够更加便捷的运行。因此,我们就需要和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动,建设各部门重复审批的现象,有效实现海关监管与企业货物快速流通间的协调。
参考文献:
[1]田振花.我国加工贸易升级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134-02
1 金融危机下中国加工贸易目前态势研究
1.1 金融危机下,中国加工贸易相关数据分析
上海海关最新统计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加工贸易受到的不利影响大过一般贸易。
新华社称,今年(2008)前11个月,一般贸易继续保持上海口岸进出口第一大贸易方式的地位,合计进出口267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增速同比回落2.1%。
相比之下,上海口岸第二大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前11个月(2008)合计进出口22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比同期口岸平均外贸增速低5.4%,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1.9%降至40%。
11月份(2008),在一般贸易出口依然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加工贸易仅出口144.4亿美元,同比下降7.8%;加工贸易进口44.4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3.1%,比当月口岸平均进口降幅高出10.3%。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时显着下降,为多年来罕见。
另外,占上海口岸外贸主导地位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也率先下降,进口降幅也显着高于国有和私营企业。
前11个月(2008),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上海口岸进出口35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增速同比回落4.5%,占同期口岸进出口总值的63%。
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进出口1011.2亿美元和93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34.3%,分别占同期口岸进出口总值的18%和16.6%。
11月份(2008),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分别增长3.5%和8%的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90.1亿美元,由前10个月的同比增长22.9%逆转为下降6.1%;进口97.7亿美元,同比下降25.6%,降幅比当月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高出11.7%和10.6%。
1.2 金融危机下,中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波及范围正由金融领域扩大至实体经济,从美国向欧盟、日本等其他经济体蔓延,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全球,中国主要出口对象国进口需求显著减弱。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各国间的产业转移和结构的调整,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的不断加强,给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2.1 原材料和贸易摩擦方面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主要以“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为主。“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必然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材料,这肯定会对国内有关的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另外在“大进大出”模式中,传统的外商控制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中方只是参与简单的加工环节,从中赚取少量的加工费,这就使得中国的整个加工贸易行业的潜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未来中国将面临国内逐步提高的劳动成本和不断加剧的中国跟欧美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等问题。
1.2.2 中国出口面临的严峻挑战
世界进口贸易收缩。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对外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对外出口拉动经济占GDP增长的比重高达45%左右,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美国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大约有25%的中国出口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2008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美出口16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2007年同期回落了5%。根据世贸组织预测,2008年世界贸易总量增速将下降至4.5%以下,其中OECD国家货物和服务进口增长放缓至3%。据预测,2008年美国的进口集装箱量将下降6%。据欧盟委员会统计,2008年上半年,欧盟主要进口大类商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美国、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的进口收缩,对我国扩大出口、保持出口贸易增长十分不利。
1.2.3 主要货币普遍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增加了中国未来出口形势的不确定性。首先,美元有进一步贬值的可能。经历了三年的升值后,2008年8月以来,美元汇率有所回升,但从许多研究来看,未来美元有进一步贬值的可能。其次,欧元对人民币贬值有可能加速。从近期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在欧盟蔓延,欧元有可能加速对人民币贬值。再次,中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对人民币也有大幅贬值的可能。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越南货币均出现了大幅贬值,给中国的相关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单方面的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此逃避对华贸易出现的大量逆差的现实。
1.2.4 出口信用风险增大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出口风险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风险大大增加。2008年1~4月,美国买家出险案件132宗,较2007年同期增长10.9%;报损金额9301.76万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260%;美国买家案件赔款金额689.72万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 144%。但是,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与保险意识还比较滞后,通过保险转嫁信用风险的企业还比较少。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实现承保金额仅为396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占出口总额仅3%。因此,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信用风险进一步向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蔓延,将严重影响我国出口企业收汇安全。
2 金融危机下中国加工贸易的应对措施
2.1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应对
人民币升值抑制出口的作用已经显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升使企业进口成本增加、出口利润减少、出口量减少。因此,政府要掌握好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速度和方向,适度放缓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给企业适应的机会。进一步规范加工贸易出口税收政策,使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出口税收政策基本一致,是控制加工贸易顺差扩大的关键所在。在当前出口退税率变动频繁造成征退税率不一致,产生征退税率之差的情况下,可以对加工贸易使用免税进口料件部分也按征退税率之差征税,就是不予计算进口料件部分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这样可使两种不同外贸出口方式的税收负担基本一致,从而逐步扭转加工贸易发展过快的势头,推动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协调发展。顺差规模相应缩小,来自相关国家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减小。
2.2 关于原材料价格的应对
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挤压出口利润。加工贸易作为相对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其中又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为主。因此,要优化进口产品结构,优先进口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先进技术设备,积极寻找新的进口替代品,推动进口来源多样化,不在原材料进口价格上受制于人。
2.3 关于劳动力成本的应对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挤占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企业家用在改进技术设备上的投入相对减少,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因此,要注意培养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能力,鼓励企业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利润及生存空间越大,企业越有能力承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同时要鼓励劳动者学习新技术、掌握先进生产方法,提高自身价值。
另外,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改革开放30年,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整个产业的结构上,都趋向成熟,继续上升的空间已经变的很小了。而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远远落后于中国,如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就目前来说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中国,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我国来说有比较优势。中国可以依靠对这些国家的垂直型投资,把一部分加工贸易或者技术含量低的部分转移到这些国家,只把涉及到高新技术加工的部分留在本国。这样就能取得双赢的结果。通过金融支持、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对国外市场的开拓,带动我国原材料及零部件和技术设备的出口。
2.4 关于国外需求量的应对
世界需求与出口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要注意分散出口风险,保证世界市场的需求。要在加强与欧美各国经贸往来的同时,积极开拓南非、东盟、南美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对外投资带动出口。发展服务贸易出口,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水平,增加服务贸易对出口的贡献率。
利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的经济表现和经济政策调整对中国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和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因此,中美双方可以利用战略经济对话机会,就利率、汇率、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深入沟通与协调。
加快自由贸易区(FTA)谈判进程。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 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一步强调了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中国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正在同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这些自由贸易区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的1/4。随着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的加快,中国规避金融危机和各种外贸壁垒的能力将会日益增强,从而为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打开新的国际市场空间。
2.5 关于政策的因素的应对
在当前出口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的形势下,政府可以采取适度调高退税率的政策缓解企业压力。同时,指导企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品内销外销的比例,减少管理成本以减少退税率下降造成的损失。
2.6 关于信用风险因素应对
谨慎对待国际资本的流动。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在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资产价格上升的预期驱动下,大量的热钱流入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不排除这些热钱回流的可能。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迅速稳定人民币汇率、消除汇率持续升值预期;另一方面,在危机明朗之前,应当对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出采取谨慎的应对措施,防止国际资本大量流出给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重新调整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组合,避免其在美国资本市场上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考虑到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下降以及某些美国抵押支持债券在当前危机中可能被严重低估,中国可以在国际市场上适当释放美国国债,选择购入一些质量较好的次级债。在危机缓解的时候,再释放次级债购回美国国债。这样既可以规避风险 、增加投资收益,也有助于平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
参考文献
[1]唐海燕,张会清.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2).
[2]王燕飞,蒲勇键.中国对外贸易的劳动就业效应:贸易结构视角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3).
[3]张少军.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新方法[J].国际贸易问题,2009,(4).
[4]董福荣,李萍.广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3(225).
[5]吴敬琏.应对危机根本在转变发展方式[J].经济研究信息,2009,(1).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
一、引言
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的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各个国家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特定环节,并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形式。
目前我国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被削弱,我国加工贸易应该由纯粹加工装配环节逐步向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以产品内分工理论指导加工贸易升级,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价值链中的位置,不仅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较高的利润,而且能够使相关产业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获取有利地位,是比较符合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的。
二、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产品内分工的内涵将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散化。加工贸易符合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发达国家可以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集中从事资本密集型环节,节省本国生产成本。发展中国家则利用本国的劳动力优势,从事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干中学”中积累经验和资本,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降低学习成本和缩短学习时间。因此,产品内分工不仅为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合适的条件,也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工贸易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问题,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2013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来料加工装配贸易2012年的出口额达到9881881万美元,与2011年相比稍微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着较高数额。2012年进料加工贸易额从2011年的72763304万美元增长到了76385772万美元,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劲头。加工贸易进口设备金额也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金额保持较高数值。但出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相比出口金额较小,2011年只有19858万美元,2012年下降大约399万美元。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在中间产品环节进口国外的半成品或原料,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完成加工装配环节,再将制成品运送至国外厂商进行贴牌营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次为高技术产品,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小。如图1所示,2010至2014四年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持续增长了约8千多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也有明显提高,初级产品出口额基本持平。
四、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处于全球价值链最底端
如图2所示,“微笑曲线”的两端,价值链上下游分别为附加值高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底端是加工组装环节。产品价值链和“微笑曲线”都表明,在产品内分工中,在上游环节加大研发和设计的投入,产品增值程度和收益率上升;在下游环节建立品牌及营销渠道,产品增值程度和收益率也会随之上升。而位于中游则是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少的加工组装环节,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取代。中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只能利用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比较优势从事中间环节的产品加工组装,处于全球价值链最底端的位置。
2.我国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低,“飞地效应”明显
我国加工贸易方式主要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容易形成“飞地效应”,即从国外进口具有高技术水平的零部件,在国内完成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到发达国家。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率低,导致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差,这就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的增长以及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上无法延伸。
3.劳动力成本优势渐趋衰弱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且廉价,但大多数劳动力并不符合加工贸易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这就产生了结构性需求矛盾,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日益增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4.民族品牌缺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以简单装配,贴牌生产方式为主,在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十分薄弱,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尚未具备核心竞争力。再者,由于民族品牌缺失,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中辨识度低,可替代性高,严重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五、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及策略
1.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价值链
一是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不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企业必须形成自主研发设计,高技术水平零部件生产的能力,才能真正改变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底端位置。
二是向下游拓展。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要努力打造自有品牌,扩展自身的销售渠道,完善物流体系,在商品流通中也能得汲取到更大的利润,提升在品牌运作和营销服务环节的竞争力。
2.提高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完善配套产业
应鼓励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中间产品的投入中多采用国内原料,并自主生产高技术水平的零部件。在政策上对为生产加工配套中间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充分发挥政府、科研单位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研发等各项服务,推动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3.充分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土地、水电等低成本生产要素上,而中间产品的原料主要以进口为主。这就需要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来提高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加速资本积累,并通过教育和科技政策转变比较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及劳动力素质,实现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
4.创建世界知名品牌,充分发挥跨国公司促进作用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不仅为产业发展投入资金和技术,同时还会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因而,必须加大力度扶持本土跨国公司的发展,支持其创建更多的世界知名品牌,更大程度地提升跨国公司在国际产品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
六、结论
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把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旦游离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之外,就必然会丧失发展良机。面对国内传统比较优势弱化,周边国家优势日渐突现等多种挑战,中国必须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重视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及民族品牌,提高加工贸易技术水平,积极延长国内价值链,推动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韩红伟.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加工贸易升级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0.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拉动度;实证研究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外贸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目标的迫切需要。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
从1982年到201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已超过50%,加工贸易净出口呈剧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10 年的数据显示,加工贸易顺差基本逐年提高,而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几乎均为逆差,这意味着顺差来自于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占比重的96%,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一般贸易。
总的来说,加工贸易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加工贸易作用的看法不一致。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影响。
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1.加工贸易对我国GDP的贡献度和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通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凯恩斯模型测算, 该模型、在国民收入恒等式基础上推导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量化公式: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 增长的贡献度=加工贸易净出口额增加额/GDP增加额*100%。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度=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GDP增长的百分点。
根据以上公式,首先从统计年鉴获得各年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 然后从贸易外经统计年鉴获得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计算净出口增量,需要先把各年以美元计价的净出口值乘以当年汇率获得以人民币计价的净出口值。最后,用各年净出口增量除以按支出法统计的GDP增量, 获得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用贡献度乘以当年GDP 增长率获得拉动度。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1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半期,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我国GDP 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当时我国加工贸易刚刚起步,除了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料加工装配进口的设备,这些设备主要供国内从事加工贸易的生产者使用,此类贸易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从而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从总体上来看进口额大于出口额。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才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净出口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之间才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呈不断上升趋势。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思考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确实发挥了正向作用,但是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都较低。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主体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仅有的部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主要技术和工序在国外或被外商掌握等问题。同时加工贸易地域结构不合理,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小,波及效应差,也制约着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作用。
以上分析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转换及升级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加工贸易主要是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经济,这对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将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以及促进我国工业化也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