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铁皮青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西城区西绦胡同里,一个写着“铁皮藏”的橘色独门小院,院内“铁皮玩具收藏馆”几个大字很是醒目。这是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展馆,一进门,立刻进入了一个铁皮玩具天堂,展架上摆着、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玩具,屋顶悬挂着十多架呈俯冲状的铁皮飞机,木头房梁的空隙间填满了几十支铁皮枪。屋子的三面墙上,也都摆着五颜六色的铁皮玩具,从汽车、飞船到动物,各式造型,应有尽有。资深收藏家、80后小夫妻张洋和小丸子说,收藏充满了他们的生活,而他们的爱情,也是收藏的意外收获。
爱上布娃娃公主
张阳从初中时代开始收藏铁皮玩具,那时,他把手里的零花钱、压岁钱,悄悄攒起来去买铁皮玩具。参加工作后,他更是放开手脚,全身心投入地收藏,而生活上能省就省。很多人无法理解把工资都用来买“破铜烂铁”,恋爱季节到来,周围的女孩子喜欢张阳的才气和豪爽,却无法理解他周末就像个收废品的一样,到处淘东西。这丝毫没有冷却张阳对铁皮玩具的热情,在爱情的选择上,他始终非常坚定,“我一定要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女孩,牵手一生,一辈子永远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开朗、义气的张阳人缘非常好,同事、朋友都忙着给他介绍对象,可是,无论如何,面对一个个美女,他就是找不到感觉。直到有一天早晨,他刚一上班,立刻感到办公室里有股不同寻常的温馨――一位新同事,初来实习的女孩小丸子礼貌地微笑问好,令他眼前一亮。
几天后,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个清纯的女孩,非常令张阳心动。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早晨,小丸子收到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个铁皮玩具“小鸡啄米”。张阳轻轻地说:“生日快乐。”小丸子惊讶不已。原来,做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张阳,有着非常巧妙的沟通经验,他早已对心爱的女孩处处留意,从聊天中“刺探”到她的生日日期,送上一件珍贵的铁皮玩具, 可谓蓄谋已久。可这件上世纪60年代生产的铁皮玩具在办公桌里躺了一个月,才被小丸子拿回家。铁皮玩具始终被男孩们珍爱,小丸子的淡然合情合理。没想到小丸子的老爸对这件“小鸡啄米”把玩不已。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个周末,几位同事来小丸子的家里玩,当得知长相和小丸子极像的张阳就是送给女儿铁皮玩具的男孩时,老爸的脸上更加笑容灿烂。同事们开玩笑说,陌生人还以为他俩是龙凤胎兄妹呢……这个周末,小丸子家充满笑声。
随着了解的深入,张阳得知,小丸子也是个收藏爱好者,自幼生长在书香之家的她喜欢收藏铅笔刀、布娃娃。她的闺房,简直就是个布娃娃的童话世界,闺蜜们叫她“布娃娃公主”。相似的爱好,让他们从无话不谈的好友,发展到爱情在彼此心中浸润。几个月过去了,张阳用自己从香港淘来的一架铁皮飞机转笔刀敲开了小丸子的心门。小丸子将家里的一辆苏联式铁皮儿童脚踏汽车送给张阳当“定情信物”。2007年10月,他们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那天,有几位亲友的贺礼很特别,都是一些张阳喜欢的铁皮玩具宝贝:会拍照的小熊、百只铁皮小青蛙、铁皮Kiss车、铁皮座钟……他们的新婚旅行中有一项内容也非常不同寻常:到上海的旧物市场淘铁皮玩具,到成都回收站寻宝……
铁皮国王和王后的“收废品”生活
张阳的执着,加上铁皮玩具的吸引,让小丸子和他携手走进了“藏宝贝”的生活――这就是传说中的“铁皮玩具国王和王后的幸福生活”。每逢周末,这对小夫妻到旧货市场和胡同中,历经周折寻找,把一件件心爱的宝贝带回家。老商场的清库甩货,四九城里的拆迁改造,这些消息都被他们密切关注,因为这时正是淘宝贝的好时机。大背心,大裤衩,大拖鞋的打扮,让来到拆迁胡同的他们更像收废品的小两口。老胡同里很多人都认识张阳,他是他们熟悉的“收废品的帅小伙”。只是人们发现,时代进步了,最近“收废品的帅小伙”也招了一位漂亮女秘书,经常双双出现。有朋友调侃说:“你这资深白领、电视主持人、收藏家,深入民间还乔装打扮。”张阳说:“收铁皮玩具,陌生人之间的搭讪很重要,其实,这样只是让人们更有亲切感,拉近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成交。”他和很多收废品的外地人都很熟悉,很多年以后他们才知道,这小伙子原来不是同行。
因为收藏铁皮玩具,张阳拥有一大群藏友,他们以他为师,经常电话请教,张阳从来知无不言。每每几经辗转,终于收到一个好宝贝,张阳就把玩不已,反复擦拭,有时收到一件伤痕累累或者肢体残破的物件儿,张阳便把它修理规整一番,甚至还要拿到汽车修理场去修理和“美容”。
由于“国王和王后”玩儿得执着,人际关系广泛,周围众多朋友经常帮着搜罗,渐渐地,家里的铁皮玩具越来越多,藏品已达1500多件,最早的产于民国初年。有些玩具上还印着“向工农兵学习”“向工农兵致敬”的时代印迹,但这也还只是铁皮玩具家族的“冰山一角”。有时藏友来看,要大箱子小箱子挨个儿地翻,找起来实在不方便,于是,小丸子产生了开一家“铁皮玩具收藏馆”的念头。
“超龄儿童们”的玩具情结
这对小夫妻紧锣密鼓地忙碌一番,2008年六一儿童节,全国首家“铁皮玩具收藏馆”在这十平方米的小屋开张了。这个六一,可让喜爱铁皮玩具的80后、70后,甚至是50后“超龄儿童们”过足了快乐儿童节……自打建了这个收藏馆,慕名而来的访客络绎不绝。小两口儿向来是来者皆是客,不论国籍肤色,不论年龄大小,“尽管玩,尽管拍”。
还有一些人到他们这里寻找沉积在岁月里的美好回忆。因为当年一些铁皮玩具曾远销海外,所以就连老外也会惊呼:“啊,这个我玩过。”一位60岁的老先生苦苦恳求,买走了一件玩具藏品,非常喜爱,都舍不得给孙子玩儿。久违了的儿童玩具不仅唤起了很多已经“老大不小”的人追寻童年的怀旧情感,同时也挖掘出了玩具收藏的文化内涵。过去花几元钱在地摊上就能买到的玩具,现在一跃成了在收藏界人气很旺的稀罕物。随着藏品市场的水涨船高,张阳成了铁皮玩具收藏界的腕儿级藏家。
国内外很多收藏家、铁皮玩具收藏界前辈大腕都慕名来参观,他们来自香港、美国、新加坡……国际玩具收藏界巨腕、大名鼎鼎的日本藏家北原照久先生从互联网上联系到张阳,专程来北京参观他的铁皮玩具收藏馆。张阳最初有点儿犯愁,人家讲的是日语,可是咱除了“统统地”“死啦死啦地”什么都听不懂。妻子小丸子笑着说:“你忘了,你身边就有个现成的日语翻译啊!”张阳乐了,小丸子就是日语专业的高材生啊!北原照久先生参观了张阳的藏品之后,非常惊讶,给予了高度肯定。张阳拿出几件中国铁皮玩具赠送给北原先生作纪念,北原先生也将自己从日本带来的宝贝送给张阳。在“日语翻译”小丸子的陪同下,北原先生和这对中国80后小夫妻,在胡同老字号美美地享受了一餐老北京爆肚。
虽然与电子玩具相比,铁皮玩具显得简单粗糙,但它们带有鲜明的工业时代印迹,令人无法割舍。每一件唯美精巧的铁皮玩具,都折射出设计师的智慧和那个年代特有的时尚气息。
笨重的火车头、经典的老爷车、“饱受摧残”的吉普车、卡车……很多男人看到铁皮玩具,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欣赏摆弄,每人心里都有不同的故事和怀旧情结。有数据显示,上海有70%以上的男人对儿时的玩具仍旧情有独钟,从声色犬马中脱离出来,转而去忆苦思甜,已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铁皮玩具专业玩家的领军人物,张阳夫妇在铁皮玩具的收藏生活中,在让他们婚姻保鲜的童话王国,为自己,为别人,找到了很多童年的回忆与幸福。他们还在努力把“铁皮玩具收藏馆”办大,他们说,这一生,都会在收藏的路上。
再过几个月,他们的宝宝就要出生了。张阳说,人生就是一场寻寻觅觅,众里寻她千百度,几年前,他寻到了这辈子最珍贵的宝贝――妻子小丸子,而这个每天听铁皮玩具故事胎教成长的、即将降生的小人儿,是他今生另一最珍贵的宝。
相关链接:
最有收藏价值的四类玩具特点
一、年代久远。年代越久远,存量越少,以明清两朝内府收藏皇室玩具为例,1900年以前的、完整的,目前没有发现系列品,其价值不可估量。而英国皇室、俄罗斯贵族的玩具早已是几十年来国际拍卖会上的抢手货。
二、机关、设计奇巧。由于早期玩具手工技术所限,奇特、灵巧、怪异的玩具不易保存,许多奇妙精品至今仍给当代设计师们无穷的想象空间。
温驯的小羊,会啼明的雄鸡,能看家的小狗,灵巧活泼的小白兔,会唱歌的小鸟,能报信的鸽子??那么,怎样如实地把它们描写出来呢?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观察的时候一般可以从外形特点,活动情况,生活习性等几方面有顺序地看。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选择,有重点,有条理地加以描摹。具体地说,描写小动物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描写外形样子和活动情况
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 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下面写小狗一段的话:
3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可以把小动物写得清楚、细致、感人。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猴子
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读了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爱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产生这样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从静态--外形样子,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仔细观察,认真描写的结果。
在描写外形样子的时候,作文先用“长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写了它的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对小猴子产生喜爱之情。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写,写得细致,写得具体,产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了。
我们用提纲表示出这篇作文的思路:猴子:一、外形的样子:1、概括--长相奇特;2、具体--鼻子、小嘴、贸色、耳朵;二、生活习性:抢吃面包。
读原文,看提纲,可以更好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和写作顺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观察和布局谋篇的方法。
二、要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青蛙捕食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写的是“青蛙捕食”,在写法上和上篇《猴子》略有不同:这篇作文用“我非常喜欢青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着依次写了青蛙的鸣叫、外形,以及捕虫的情景。文脉清楚,段落分明。
怎样写文具
作文要求
铅笔、橡皮、刨刀、钢笔等文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它们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地为同学们服务,我们应该好好夸夸它们。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写我们熟悉的文具,把它的样子和用途写清楚。也可以用自我介绍的方式来写。题目自拟。
名师提示
抓住特征:
我们首先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1、外形。文具的外形我们可以从形状、质地、颜色、花纹等几方面来介绍。这个文具整体上是什么样子?就是形状。比如文具盒,一般是长方形的,但是现在的文具盒外形别具特色,有小汽车形状的,有小动物形状的,有的是小朋友样子的。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长方形正方形了,而要形象地描绘出它的具体样子。质地就是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还说文具盒吧,有塑料的、铁皮的、布的等。文具的颜色及身上的花纹五彩缤纷,我们只要抓住主要图案介绍就行了,不必面面俱到。
2、构造及使用方法。文具大多是一层,里面又分成很多大小不同的空间。有放笔的,有插笔芯的,有放橡皮的。但也有两层三层的。这就是构造。铅笔橡皮的使用非常简单,就不必写了。只有功能多,使用比较复杂的,还要写清楚使用方法。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写时要根据文具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我们一般按文具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比如有的文具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也可以样子、构造、作用的顺序来写。写文具需要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使所描绘的文具更加具体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学会分层:
以《我的文具盒》为例。
①文具盒的外形特征。(略写)
②文具盒的内部构造及其容量、作用。(详写)
③“我”喜欢我的文具盒。(略写)
范文欣赏1
我的文具盒
我有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它是用铁皮做成的,天蓝色,美观大方,犹如一辆飞奔而来的大汽车。
这辆大汽车很大呦,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画线之神”尺子、“擦字专家”橡皮,还有我心爱的画片,能够让我在疲倦的时候得到放松。下面一层嘛,有铅笔、钢笔、笔芯等等。
打开文具盒,便看到盒盖内面印着的乘法口诀表。表的左侧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鸭,它手里拿着一支铅笔指着乘法口诀,像是在向我提问:“喂,朋友!你会背吗?”受它的提醒,我在学习上一点也不敢马虎。
文具盒忠实地为我服务,不时提醒我好好学习,我非常喜欢我的文具盒。名师点评
文具盒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司空见惯,有时反而发现不了它的特别之处。读了本文,我们好像亲眼看到了小作者那个独具特色的文具盒。它十分精美:形状如同汽车;色彩艳丽缤纷;盒盖上别出心裁设计了乘法口诀,分上下两层结构,既实用又增加了容量。文章按照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顺序写,显得很有条理。 那是我过生日时,爸爸送了我一个文具盒。我很喜欢它。这个文具盒很独特,上面有个伸缩架,下面是一个五彩的图画:在宁静的森林里,有一些小动物,一颗茂盛的大树,可爱活泼的小鸟在树上蹦来跳去,展翅欲飞,似乎要去赶集;小鱼在河里欢快地蹦啊,跳啊;熊猫坐在竹林里悠闲地吃着竹叶,一只大熊猫站在画面中间,伸着两个手指头,好像在说:“今天天气晴朗,好开心呀!”大家都穿着华丽的衣裳,好像要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
我的文具盒有个“特殊功能”。文具盒外面的伸缩架可以放一些常用的笔,上面有个透明盖子,以防丢失。文具盒上还有很多按钮,按下去不同的按钮,可以从里面弹出铅笔盒、温度表、时间表??打开文具盒,先不,还有密码设置呢!只要密码按不对,文具盒就打不开,还会有警报声。打开文具盒,嘘!我的“小伙伴”们睡着了,它们睡在大小不一的小床里。它们很累了。
我的文具盒有时还会提示我,做一个文明学生。
记得有一次,正赶上我们班“橡皮大战”,我也有点感兴趣,也想试一试。我拿出文具盒,忽然看见文具盒上的熊猫伸着手指头,向我摇头,好像在说:“好好学习,做个文明学生。”我觉得有道理,就放回了文具盒。
我的文具盒不仅是我的“文具保管员”,还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怎能不喜欢它呢?
文具盒
我有一个漂亮又实用的文具盒,它是妈妈给我从文具店买的。
它长约 22厘米,宽8厘米左右,它的外壳是铁皮做的,分4种颜色:蓝的、黄的、橙色和青色,上面分别印着三只鼻子又大又亮的小狗和一只大耳朵、带着粉色蝴蝶结的小猫,看上去它们多么悠闲呀!
它用起来不仅方便,而且掉下地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铁皮保护里面的小帮手。
我的文具盒用法很简单,只要用手把它的外壳扒开就可以使用里面的铅笔等文具了,第一层里分别睡着铅笔大臣,他们有长有短,五颜六色;还有长尺将军,他们都睡在文具盒为他们提供的大床上;第二层睡着钢笔小姐和橡皮先生,它们都劳累了一天,让他们休息吧!
这些文具都是我学习上不可缺少的好帮手,可如果没有了我的文具盒的保护,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爱我的文具盒,更爱它为我们毫无怨言服务的纯洁品质。
书包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书包,小主人给我一个光荣称号“咖喱书包”,其实这个光荣称号是由我身上的图案得来,我穿着一身粉红色的衣服,上面带一些紫色和白色的小斑点,尤其是还有一个穿着黄色衣服的“咖喱”,可漂亮了。
我的来历是这样,我原本在一个卡通商店里,一天被一位妈妈带走,我跟阿姨来到她的家。晚上,阿姨把我带到了小主人面前,问她喜欢不喜欢,小主人一看我,毫不犹豫地说:“喜欢。”这样我就成了她们家的一员。我是小主人的好帮手!
天津一个“80后”小伙子凭借手中2000多件“旧货”,不靠卖只靠“展”一年居然赚取三十余万。而且他已与知名网络公司——腾讯建立了品牌合作,有望在2013年将自己的生意铺向全国。
别人眼里的“破烂”,他眼中的“金矿”
封原,2008年受网络一段关于“80后”回忆视频的影响,产生了收集专属“80后”的老物件、老玩具的兴趣,这些老物件包括不倒翁、铁皮盒、变形金刚、铁皮小火车、塑料铅笔盒、搪瓷脸盆、铁皮青蛙、任天堂64位游戏机、魂斗罗游戏卡带、小鸭运输车、小霸王学习机……现在他手里已有2000多件“藏品”。
这些老物品在很多人眼里是破烂,毕竟随着科技发展,很多物品、玩具都被淘汰,但是在封原的眼里却是一座“金矿”。因为从2011年开始,他专门在京津两地一些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电影院等地举办以“80后怀旧”为主题展览,并赚取了不菲的利润。
盈利不靠卖,全靠商场支付展览费
大家惯有思维里,办展览无非是依靠收取门票和销售产品赚钱,但封原办展览,一不卖产品,二不收取门票,那他靠什么赚钱呢?
“商场支付的展览费!”这是封原面对本刊记者疑问给出的答案!
原来,封原举办的所有展览都是商场主动邀请他做的一场“秀”。商场通过这些主题型展览,拉动商场的客流量,从而提升商场的营业额,为此商场或者一些公关公司会为封原支付一笔还算丰厚的回报。
目前封原办展览的收费标准是:200件老物品,展示一天,费用约6000元/天,一周时间,老物品数量超过千余件,费用约2.5万元/周,展示时间越长,商场或公关公司支付的费用就越低。2012年封原聿勺举办了十六七场展览,平均每场展览收费约两三万元,扣除各种成本和杂项支出,这净利润三十多万元。
封原透露,为商场举办“秀”的市场空间很大,只是不被外人所熟知而已!像一个大型综合购物中心,除了固有的节假日之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举办各种各样的“秀”。如果一个像自己这样的小型展览公司能搭上两三个大型购物中心,成为他们“秀”中的主角,一年净赚三四十万元根本不成问题。
不过要想成为商场的“合作伙伴”,必须要有几个卖点:一是,新奇特,具有很强的眼球效应;二是,热度,一定要符合当下的热点;三是,与商场主流目标顾客定位相符合。恰好,我的“怀旧”主题展览全都符合这些条件,首先,我是全国第一家举办“怀旧”主题展;其次,“80后”怀旧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像当年网络流行的那段“只有80后才看得懂”的视频,就是关于“怀旧”的视频,当时点击率创下了各大视频网站的纪录,长时间排在榜首;第三,“80后”已成为社会上的生力军,绝大多数商家的目标顾客也都定位"80后”。
同时,封原透露,举办一次展览大约能为商场提升20%的客流量,至于能提升多少销售额,这个属于商场的商业机密,但从现在回头客数量的增多,以及很多商场慕名而来,举办“怀旧”展还是让商场、大型购物中心受益匪浅,毕竟在商界没有人会做赔本买卖。
宣传微博为主,与“大号”联动是关键
虽然说展览能为商家带来较高业绩提升,但是这前提是要把展览这件事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才行。封原透露,自己办展览算是一站式服务,宣传也是自己业务范畴之一。目前自己主要采取两种宣传手段:一是,借助媒体,媒体每天都需要新闻,自己的“怀旧”主题展就是一个不错的新闻点,多数情况下,媒体都愿意进行免费报道;二是,借助微博,这也是自己最为主要的宣传手段,现在微博十分普及,很多人可能每天不看报、不看电视,但是一定会刷自己的微博,所以微博的宣传效果会好于媒体宣传。
那怎么才能做好微博宣传呢?
1.小暑时的易发疾病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暑到了,天气的炎热感明显加强,人很容易出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等症状。此时您可以去市场上买些食材,煲上一锅汤水,就能很好地消暑纳凉。
2.大暑时的易发疾病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天气闷热,湿气大,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中风、面瘫、风湿、暑湿感冒等病症。
而且,因为天气太热,人喜欢在大汗淋漓后马上用凉水冲澡,大量喝冷饮,更有甚者,干脆在地上铺上凉席就躺下了,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阴暑。
阴暑其实也是中暑的一种。就是说,不单是身体被暑邪侵袭,而且还加上寒气和湿气同时侵入身体了,表现为发热、怕冷、无汗、全身疼痛、神疲倦怠等。所以,您在消暑时别太贪凉,要预防阴暑。
西瓜粥,解暑又解馋
一般人吃西瓜,要么是直接吃,要么是榨汁喝。我自己也特别爱吃西瓜,所以没事就爱琢磨这西瓜的吃法。
一次,我灵机一动,想着是否可以把西瓜做成粥呢?这还真让我琢磨出来了,用西瓜和西米煮在一起,味道真是好极了!
说起这西瓜的功效,人们知道的就是解暑。其实,这西瓜粥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降压等多种功效,也特别适合血压高的患者服用。
而对于脾胃不是特别好,一吃西瓜就拉肚子的朋友,那么我建议您用苦瓜和煲粥喝。这个粥有清暑热、止痢疾的功效,特别适于中暑、痢疾患者服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喝粥时要忌食一切温燥、麻辣、厚腻之物,例如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食物。
当令美食一点通
西瓜粥
原料:西瓜1000克,西米1000克,橘饼20克,冰糖100克。
方法:1.西瓜去瓤去籽,切成小块;橘饼切成细粒;西米泡胀,沥干水。2.将西瓜、橘饼、冰糖放入锅中,掺适量清水煮沸,加入西米稍煮一会儿即成。
用法:早晚温服1碗,隔日1次,3次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暑,除烦止渴。
注意:慢性腹泻患者,寒性体质者慎服。
苦瓜粥
原料:苦瓜100克,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方法:1.将苦瓜洗净后去瓤,切成小块备用。2.粳米,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至水沸。3.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直到米“开花”时即可。
用法:早晚温服1碗,连服2天。
功效:清热解毒。
注意:畏寒、四肢冰凉、慢性腹泻者慎服。
父母夏天睡眠不好咋办——荷莲八宝鸭汤
去年夏天,一位家住南方的朋友告诉我说,他母亲自从天气转热后,就变得烦躁不安,睡不踏实,血压也升高了不少。
我问他:“您母亲是不是动不动就心烦发火、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而且还有小便次数减少的情况?”他点了点头。
我告诉他,老人上了岁数,本来气血就比较亏虚,到夏天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夏燥”,比如说,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等。
尤其是夏季气候炎热又多雨,暑热夹湿,就会让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因此我建议他给母亲炖点老鸭汤喝,即“清补”(以清淡、滋阴食品为主),以祛暑消疲。
老鸭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阴、消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是三伏天的天然清补佳品。
另外,这个汤里还要再放些莲子、荷叶、薏米、陈皮。
中医认为,老年人常吃莲子能补脑,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尤其对体虚、失眠、食欲不振的朋友来说更为合适。
而荷叶味道虽然苦了点,但能很好的止渴、清暑。除了煲汤,盛夏时用鲜荷叶煮粥或泡茶,预防中暑再好不过。如果把山楂、荷叶一起研成细末,煎水当茶喝,还能有效控制血压、血脂升高。
常吃薏米,则可祛湿、健脾。如果老人的脾胃比较虚,那么您可以先把薏米炒一下,能去其寒凉,健脾的效果更好。此外,薏米还可以美容养颜,经常食用,能让皮肤变得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老年斑。
一片小小陈皮,又干又瘪,却是功效多多。民间常说:“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陈皮性味辛、苦、温,有行气开胃、燥湿化痰的作用。您在煲老鸭汤的时候,放几片陈皮,可以去腥解腻。另外,我还有个小经验,出游前含上一片陈皮,还能防止晕车呕吐。
为了增加鲜味,这个汤里还要再加点冬菇,有益气健脾、解毒润燥的作用。冬菇还能降低血压、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养生的最佳食用菌。
这几味简单的食材,通过简单的加工,就变成了一道集滋阴补血、补脾益气、养心宁神三效合一的荷莲八宝鸭汤。您在夏天煲上一碗这个汤,就能让老人睡个舒服的觉了。
当令美食一点通
原料:净鸭1只,鸭杂1副(切丁),猪瘦肉100克(切丁),瑶柱2粒(浸软撕丝),冬菇4只(浸软切丁),鲜莲子100克,薏米50克,荷叶一小块,陈皮10克,料酒10克,植物油、淀粉、精盐、冰糖、香油、鲜汤适量。
方法:1.将鸭洗净,抹去水,用料酒搽匀;将鸭杂、猪肉用酱油、冰糖、精盐、料酒、淀粉调成的汁腌制10分钟;陈皮浸软去瓤。2.锅中倒油烧热,放入鸭杂、猪肉、冬菇、莲子、瑶柱、薏米炒匀,装进鸭肚内,缝好开口。3.与陈皮、荷叶及鲜汤一起放入炖盅内;盖好盅盖,隔水炖约4小时即可。
用法:早晚配餐温热服用,5~7天为1疗程。
功效:滋阴补血,补脾益气,养心宁神。
三伏喝碗丝瓜汤,头顶烈日身无恙——番茄丝瓜汤
到了三伏,人就好像生活在火炉里,几乎把人憋闷得喘不过气来。而现代社会里,压力无处不在,所以这时人就更容易急躁、上火、烦闷,甚至中暑。
中医认为,夏季应多吃清淡、清暑、祛湿的食物,适当吃些苦味。但是,有些人不喜欢苦瓜的苦味怎么办呢?那就吃丝瓜吧,也是不错的选择。
丝瓜又叫天丝瓜,性味甘苦,清凉微寒,降火之效不次于“苦瓜”。而且丝瓜肉质鲜嫩,做汤或炒肉都特别美味,特别适合您在夏季常吃。
西红柿也是夏令果蔬一宝,它性微寒,味甘酸,有生津止渴、健脾消食、清热解毒的功效,还能抗衰老、抗癌呢。
当令美食一点通
原料:丝瓜1根,番茄2个,葱花适量,鲜汤500毫升,胡椒粉、精盐、味精少许。
方法:1.先将番茄洗净,切成小薄片,丝瓜去皮洗净切片。2.锅中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熟,加鲜汤,用大火烧开,放入丝瓜片、番茄片。3.快熟时,加胡椒粉、细盐、味精、葱花等佐料调匀起锅。
用法:早晚餐前温热服用,1周2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除烦热。
青蛙呱呱叫,孩子要长苗——鸡丁马蹄荷叶西瓜盅
夏季,每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我这看肠胃病,普遍反映说小孩不爱吃饭,喜欢喝冷饮、吃冰激凌,如此,孩子的胃口自然就越来越差。
中医认为,当令的食物最补养脾胃。夏天盛产香甜美味的西瓜,这西瓜瓤其实就是味解暑大药。当孩子胃口不好时,咱们做父母的何不给他做个西瓜盅呢?
这个盅营养丰富,做法也简单。除了西瓜之外,我还在里面加入了小孩子爱吃的马蹄、杏仁,并配上清香的鲜荷叶。
西瓜清热除烦,马蹄清甜爽口,荷叶开胃醒脾,各种坚果补脑益智,所以,此盅尤其适合那些夏天不爱吃饭,而且老烦躁、口舌生疮、咽喉痒痛的小孩!
而且大人也可以吃这道盅,本品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对于脑力工作者颇为合适。
当令美食一点通
原料:小西瓜1个,鸡丁、新鲜莲子各100克,鲜荷叶一张,龙眼肉、荸荠(马蹄)各50克,核桃仁30克,杏仁20克。
方法:1.将西瓜用清水洗净,在瓜蒂下端切开,切下的蒂为盖,挖去西瓜瓤后,备用。2.把鸡丁、去心的莲子、龙眼肉、胡桃肉、杏仁等材料装进西瓜里,用鲜荷叶盖紧西瓜的切口处。3.再将盛有各种材科的西瓜放入大瓷盆内,放进锅中,隔水用文火炖3~4小时,即可食用。
用法:1天1次,两餐之中服用,连吃3次。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记忆力不好要补脾——海带冬瓜汤
我有个朋友,每年一到夏天,就特别犯困,而且记忆力减退得厉害,老头晕,特别影响她的工作。
在我看来,夏天人会贪睡,主要是因为脾虚、脾不健运所导致的。脾其实就像咱们身体里的一个生产队长,主要负责消化、吸收食物,然后把营养物质(通过气血循环)输送到全身。如果它出了故障,那么人的气血就供应不上去,脑子自然就转不灵活,而且老想睡觉了。
很多大夫碰到病人的这种情况,多半会直接开药,用兴奋剂来让身体亢奋起来。这对身体非常不好,要是您长期吃药的话,那对脾胃的刺激简直是雪上加霜,脾胃功能只会越来越差。
脾胃病不是一两天就得的,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好的病,需要细调慢养来巩固脾胃才行。这个朋友,脆不给她开药方了,而是教给她一个食疗的办法,让她回家煮海带冬瓜豆瓣汤喝。
这里用的豆瓣,指的是蚕豆,中医认为,蚕豆能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如果您买不到去皮的蚕豆瓣,用干的蚕豆也行,先泡在水里一晚上,第二天再把皮去掉。或者,您也可以将干蚕豆放进瓷碗里,加入适量的碱,倒上开水焖一分钟,就能将蚕豆皮剥去。但是,这去皮的蚕豆要用水冲净了,以去其碱味。
本品入口软酥,味道清爽。由于冬瓜和海带都有很好的利尿作用,所以您喝上几天后,能明显看见自己小便次数增多,身体水肿情况改善,也没有那么容易发困了。对于家中老人来说,它还能调节血压和血脂。
当令美食一点通
原料:浸发海带60克,冬瓜250克,去皮蚕豆瓣50克,盐和香油适量。
方法:1.先将洗净的海带切成片状,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炒一下;添200毫升水,加盖煮沸。2.待蚕豆将熟时,再把切成长方块的冬瓜和盐一起放入锅中,冬瓜烧熟即可。
用法:配餐服用,适量。
功效:消暑利水。
注意:对蚕豆过敏者不要吃。
今年夏天不上火——铁皮石斛苦丁莲花洋参瓜茶
朋友家里有一些别人送的西洋参,都说参是补品,他担心夏天吃了会上火,就向我咨询。
看来,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这西洋参。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寒,有补气、养阴、消火之效。对于经常感到疲倦、口干舌燥的朋友,夏天用点西洋参是不会上火的。
不过,单用西洋参会稍稍有点燥,我建议您最好将西洋参和苦丁、西瓜翠衣、莲花煮在一起做成茶饮喝。
您看,铁皮石斛甘寒,入胃经和肾经,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作用;苦丁能消热除烦、养阴生津;西瓜翠衣有消暑的功效;而莲花可清凉解暑、除寒湿、健脾胃。这四种食材与西洋参配在一起煮成茶饮喝,特别适合夏天出汗多、心悸气短、口渴的情况。
朋友照我说的做法,喝了几天这个苦丁莲花洋参瓜茶,不仅没有上火,还解决了他多年便秘问题,连夸我的方子不错。
有时候,人往往对一些补品的偏性了解得不够,吃起来难免走入误区。但只要您稍稍做一些灵活调配,那么很多补品都能化为养生之宝,成为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家常饭菜了。
当令美食一点通
原料:西洋参10克,西瓜翠衣150克,铁皮石斛10克,苦丁茶1根,莲花2克。
方法:1.将西洋参、西瓜翠衣、苦丁茶、铁皮石斛和莲花同时放入锅内煎煮20分钟。2.去渣取汁,待凉到60摄氏度左右,加两勺荆花蜜。
用法:早、晚各喝一碗。
儿子,已2岁多,我们给他买了不少玩具,像铁皮青蛙,汽车模型,积木、陀螺,魔方,水枪,地图拼板、变形金刚,等等。这些玩具都不贵,也几乎没有智能型的。在我看来,玩具能给宝宝多少快乐,跟它们的价格没有多少关系,玩具越简单,给他的快乐可能越纯粹。一些所谓的益智玩具,承载得太多,从一开始就扭曲了游戏的本质。只要能让儿子玩好的玩具,我认为就是最好的。
儿子远比我幸福,我小时候几乎没有从市场上买来的玩具,更不提档次了,大多数玩具属于自制,甚至直接取自自然,如摔泥巴,挑香椿棍儿,打雪仗等,跟自然的亲密程度是现在的儿子无法相比的,更可贵的是这些游戏不是像现在的孩子只能呆在家里孤零零地玩,而是出动了整个村子的小朋友,大孩子跟小孩子、男孩子跟女孩子,或者大人跟小孩子,相互游戏、彼此影响,毫不封闭。
因为生活简单清苦,人也没有多少欲望,能够拥有一两件玩具,我那时就无比珍惜,甚至抱着、搂着入睡。儿子很少有这种行为。妻子说他不是女孩子,否则也会搂着布娃娃入睡。我认为,这是因为玩具太容易得到,儿子没有把玩具的快乐发挥到极致。有些玩具,他玩一会儿就厌烦了,随手抛弃,无论教育多少遍,就是不爱惜。于是,我们有意藏起一些玩具,不让他眼花缭乱,不让他觉得应有尽有,让他的快乐和想法集中在有限的玩具上。
我一有机会就陪伴儿子玩,这有责任的驱使,也有个人的一些想法,我想好好观察一下他,儿子好奇、专注起来的样子很可爱、很好玩,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又一次享受了美妙的游戏时光。
我发现儿子会创新,原本一种玩法,他会玩出更多种玩法,他的创意经常令我赞叹。有时候,在大人眼里根本不是玩具的东西,他也能玩,比如凳子,不仅可以坐,还会让它们变成火车,自己当司机,我们当乘客,即使围着凳子转圈圈,他也乐不可支。由此想到小时候我也这样,多次将父母含辛茹苦用来谋生的工具当成玩具,甚至拿他们的中药丸当玩具,拿他们好不容易买来的钟表、衣帽当玩具。记得一次,我拿他们脱在田边的布鞋当玩具,当乐器敲打,当飞碟抛扔,当网罩捕捉蚱蜢,最后竟将它们玩丢了,让父母哭笑不得,赤着脚“带月荷锄归”。我从儿子身上看到了我过去的影子,只是城市的天地不够广阔,否则他也会大闹天宫吧。
如果没有一件玩具,儿子照样也能玩。他会把自己当成玩具,把我们当成玩具。我变成马,让这小子骑的次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妻子变成桥,让他穿越的次数也数不清;他会玩自己的手指头、脚指头,会玩我们的鼻子、嘴巴和头发,各种各样的怪招奇招,让人发噱也发汗。我常常感慨,可能宝宝都有这样的天赋:把空气当玩具玩,玩出万花筒,或者将空气搓成绳子,攀到月亮上玩。
自从有了儿子,又被他当成家里最大的玩具,我的生活越来越快乐。因为他告诉我,世间一切皆可玩,这个世界在童心里都是玩具一这是儿子比我更多快乐的最大原因吧。
那时,村里没有通电,都是点煤油灯的。
家里还不舍得去买马灯,再说,马灯烧油特别费。我家那盏煤油灯是爸爸用废弃的瓶子做的,有三寸多高,铁皮盖上打个洞,妈妈做的灯芯穿过盖子上的洞,用火柴点上就成了。
吃过晚饭,天就黑了。
油灯点着,妈妈在纳鞋底,鞋底用几十层布铺成,要用针线一针一针把它纳起来,这要费不少工夫。其实,在纳鞋底之前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打布壳子。妈妈在爸爸做的一块长方形木板上,铺上平时家里积攒的零碎布头,上面刷上一层用面粉做的糨糊,再铺一层旧布条。这样反复几遍,大概有五六层的时候,拿到烈日底下去晒。
晒干了,把它从木板上取下,卷好放起来。到冬天没有什么农活时,妈妈就会给我们做过年的新鞋。
妈妈在五斗橱的书里夹放着所有家人的鞋样子,用毛竹的笋壳和布壳子粘在一起,照我们每个人穿的鞋样子剪成鞋底的形状,用白布滚上边儿,再和好多层旧布铺成的底子缝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用针纳了。
纳鞋底得有工具,针线是必须的,还要有顶针、锥子、小钳子,有的还会用鞋夹板。因为鞋底厚,用针不容易扎透,妈妈会先用锥子扎个眼,针就能轻易地穿过。顶针的作用最大,因为人的皮肤禁不住钢针,戴上类似于戒指的顶针,钢针屁股不会直接顶在人的手上。顶针的作用是把钢针往里顶,小钳子的作用则是往外拉。这边顶进去,那边拉出来,这一针才算完成。有时,我们也会帮妈妈用小钳子拉钢针,得万分小心,不然会弄断针。
妈妈纳鞋底的时候,爸爸总坐在一旁默默吸着劳动牌香烟。
我靠近油灯在看书,做功课。人一动,四周墙壁上巨大的人影就会怪模怪样地变形,很吓人。
妈妈纳鞋底的大针穿上粗粗的线,一针针地纳,先从四周,再纳到里面。妈妈纳鞋底时,要用一块蜂蜡给线,有时也会抹针,就是把纳线的针在头皮上抹一下,增加针的度。我觉得那是多么神奇的事情,竟然不怕针伤着头皮。现在想来,那是多么优雅的动作啊。
我有时夜里醒来,妈妈还在油灯下纳鞋底,爸爸默默地陪在旁边,等油灯快没油时会增添一些灯油。
有一天早上我起床,忽然发现自己的鼻孔里黑黑的。
“爸爸,我鼻子怎么这么黑?”
“让我看看。”爸爸把我带到屋外,让我仰起头看着天,“没事儿,是昨天晚上油灯熏的,洗洗就是了。”
爸爸在木脸盆里倒上洗脸水,我用湿毛巾洗自己的鼻孔,果然毛巾上黑黑的。
后来,每天早上洗脸,我都会用毛巾狠狠挖自己的鼻孔。妈妈后来开玩笑说,我的鼻孔长得大就是因为经常用毛巾挖的。
有年夏天的黄昏,爸爸对我说:“今天晚上,要看电影了!”
“电影?”我们这些孩子从来没有看过电影,根本不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
天没黑的时候,晒谷场仓库的外墙上挂起一块巨大的白布,一架怪模怪样的机器装着两个转动的圆盘,忽然从机器里照出一束很亮的白光,白光照射在大白布上。
操场上大人端坐着,孩子们在人群中快乐地钻来钻去。
忽然,大白布上出现了人,而且人竟然在动!
白布上怎么会站得住人?我惊讶地望着大白布。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部抗美援朝的黑白电影《铁道卫士》,说的是特务破坏通往朝鲜的铁路。大白布上火车在飞驰,渐渐朝我们开过来!公安人员和想破坏大桥的特务在火车顶上激烈地打斗。我们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走到第一排,看看真人怎么会在白布上活动。
后来,电影看多了,我们也不觉得新奇了。
那时,电影要在好多村子轮流放映。
我们的山村有时会轮到大白天放电影,放映点就在大食堂,食堂有许多大窗子,都是透明的玻璃,这难不倒人。知青的指导员和连长让村里的小伙子拿来自己的毯子、被子,挂在窗户上,严严实实地遮住了阳光,大食堂成了临时电影院。记得有一次,毯子因为电线短路着火了,吓得看电影的女知青哇哇乱叫,逃出门外。
我第一次看电视比看电影要晚一年多。
晚饭前,爸爸说:“快点吃饭,晚上带你去看电视!”
电视?爸爸的好朋友程叔叔也来了:“昨天晚上,电视放《白毛女》。”我以为电视和电影是固定的片子,今天晚上一定也是放《白毛女》。
我们拿着手电筒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山路一侧就是深深的沟壑,因为经常走也不担心什么。河道里的蛙鸣此起彼伏,有些闹人;点着小灯的萤火虫有时会飞到眼前,可我伸手一抓,它们又逃得飞快。
顺着山路下山走了三里路,到了一个驻守着的军营。我们到的时候,电视房里坐满了军人。电视机很小,又是黑白的,画面还不断地抖动,甚至雪花一片。坐在前排的一个,站起身拍了拍电视机的外壳:“再不好好放,我拉出去枪毙!”我还真的以为他在提醒放电视的人要赶快调整好机器。有好几次,他拍过电视机外壳后,电视果然清楚一些。
“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
――美国早教专家玛思博士“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
――美国早教专家玛思博士
因《论语心得》而大红大紫的于丹,有个1岁的女儿苗苗。由于工作异常繁忙,常常变成“空中飞人”,于丹反而在北京家里待的时间最短。但只要一回到家,她就会像炮弹似地飞到女儿面前,说:“咱俩疯疯吧!”于是,一大一小俩人就“勾结”起来摸爬滚打,把家折腾得跟狗窝一样。全家人都说:“看着点,当心她那猴妈。”这时候,哪里还能找到一点名人、教授的影子,完全是个与孩子零距离交流的玩伴妈妈。
关于于丹和女儿的类似报道不时能在媒体采访上看到,每次读到这样的描述,我总是禁不住会心一笑,深有同感。原来天底下的妈妈,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都首先是孩子的好玩伴!
和于丹一样,我也有个宝贝女儿,这个大眼睛厚嘴唇的小小丫头自打出生以后,就改变了我的生活。
和女儿的“游戏生活状态”起初并不是刻意为之的。每天与她面对面时,只要看到那双乌黑的眸子,一向沉默寡言的我,就忽然变得滔滔不绝、活泼好动起来:唱儿歌、讲故事、砌积木、吹气球、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藏猫猫……从最初带着一丝讨好、逗趣的心态,渐渐发展到自己的童心也被挖掘出来,渴望和女儿快乐地交流,这些简单的游戏在母女的互动中显得那么趣味盎然。
只要和女儿在一起,游戏的乐趣和创意总是无限的。夏天时,我和女儿一起玩水,水对孩子来说是启发性的物体,利用不同的工具去装水、用不同的方法玩水,可增加孩子对不同物件的认识。有时,我还喜欢带着孩子去海边玩沙,让孩子堆砌不同形状的沙堆,充分施展她无穷的创意。2~3岁的孩子极富想像力,他们把玩具都视做有生命的,我便投其所好,参与其间,帮孩子给玩具都起了名字:红衣红裤眼睛会动的大个子娃娃叫曾小妍;粉色衣裙的小个子娃娃叫小小;穿一袭拽地长裙、天天在写字台上微笑的金发女郎叫玛丽小姐;长着绿尾巴的塑料公鸡取名路路;拧紧弹簧就会蹦蹦跳跳的铁皮青蛙叫瓜瓜……
3岁时,女儿对阿拉伯数字特别感兴趣,我没有枯燥地去教,而是采取了一边玩一边学的方法。每天晚饭后,我便带女儿下楼散步,进行一项特殊的认数游戏――读车牌。此项游戏虽是我的偶然发明,对女儿却十分有效,自从把识数图片上枯燥单一的数字转换为马路上流动多变的车牌号码后,女儿认数、读数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附近马路上往来的各式汽车每天变换无穷,不断启发着她认读的乐趣。每当一辆汽车从眼前奔驰而过时,女儿就以最快速度辨认出车牌中包含的数字,然后显摆似的跑来告诉我,俨然成为了一种不断挑战速度和准确率的读数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连最难认的6和9女儿都能轻易分辨,不会混淆了。
女儿天生一副好嗓子,5岁时,我带她去市电视台少儿合唱团报名,面试虽顺利通过了,可正式上课后,那些密密麻麻的五线谱却令女儿发了愁。于是我启发她说:“宝贝,音符像不像你看过的小蝌蚪呢?那么五线谱就像是5条河流,小蝌蚪们在不同的河里玩,有时游进水中,有时又爬上岸边,而对应唱出的音符,就是小蝌蚪们的不同笑声。”这个比喻很快引起了女儿的兴趣,拓宽了她的想像空间,让她觉得读唱五线谱的过程就是和小蝌蚪玩耍欢笑的过程,果然态度积极了很多,一会儿对我说:“这群小蝌蚪说,啦啦啦,它们很高兴!”一会儿又说:“这是咪嗦咪嗦,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就这样,通过想像和游戏,女儿迅速记熟了不同的乐谱音符,激发了她对音乐世界的探索兴趣,从刚开始的惧怕去合唱团,最后变成每周都盼着去,老师反映说,女儿乐理课和排练课都非常认真,后来还推荐她担当了合唱队的领唱呢!
就这样,在游戏中欢笑,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女儿一直保持着纯真美好的童心,我也被她的天真无邪感染,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美丽。其实,在孩子的心中,一切都是游戏,生活和游戏只有融为一体,成长才会变得充满惊喜。所以,对家长而言,首当其冲的不是说教,而是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抽出时间做孩子的玩伴。解决了“玩”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教”与“学”的问题。工作再忙,也请别忘了挤出时间陪孩子,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变成游戏,让我们都来做孩子的首席玩伴吧!
因为,这家玩具店有点儿特别,它不仅没有挂大大的醒目的招牌,甚至连门和窗子也是一年到头关着的。
朵朵第一次去玩具店,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一天,朵朵穿了她最美的白色裙子。看在白色裙子的份上,或许会有一个小孩子愿意跟自己玩,朵朵这样以为。可是,朱古力街上的孩子们像平常一样用酸枣核或南瓜子丢她,然后咯咯地笑着跑开。
白色的裙子弄成脏兮兮的样子,朵朵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背靠着街边的一扇门。吱扭一声,门打开一条缝。
“我们店里的玩具可都是纯手工的哦,或许你会想要得到一个。那么,请稍等。”没等朵朵回答,门又吱扭一声关上了,留下她不知所措地站在门口。
就在朵朵等得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门开了,依然只是一道缝,一只跳舞熊从门缝里被递了出来。
“喏,给你的。”
朵朵把那只棕色的小熊捧在手上,小熊的背后有一个小小的发条器,她顺手拧了几下,小熊便在她的掌心里跳起舞来。跳完一个舞,朵朵决定把跳舞熊还回
去,因为她的口袋里连一毛钱都没装。可就在这时她才发现,玩具店的门不知
在什么时候已经关上了。
这之后,朵朵每次经过玩具店,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玩具,有时候是一只小小的木“欢迎光临我们的玩具店。”一个纤细的声音说。
朵朵本能地从门边跳开,满脸惊讶地向门缝里张望,屋子里很暗,根本什么都看不清。
马,有时候是用罐头盒做成的铁皮象、会咕咕叫的纸鸟、画了好看眉眼的泥人儿、一把碎花布缝成的蔷薇、彩虹色的八音盒……有了这些玩具,朵朵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就算没有朋友,有玩具做伴的日子也不会孤单。
今天,朵朵是特地来到玩具店的。“你的玩具一定多到弄乱了房子,也许你
需要一只木箱,把它们规规矩矩地安置进去,箱就快要做好了……”说着,他把最后几枚钉子敲到脚下的木板里。那确实是一只漂亮的木箱,谁也不会想到有多漂亮。
别着急,很快就好。”门里的那个声音自顾自地说着,又自顾自地关上门。朵朵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她不是来要玩具,更不是来要木箱的,她只是来道个别,因为,她就要搬家了,离开朱古力街。
朵朵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用手轻轻在门上扣了几下,门虚掩着,轻轻一推便开了。
朵朵走进玩具店,里面的光线很暗,只能听到叮叮当当的细微的声音。她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等眼睛适应了黑暗,她便看到长廊尽头的大房间,声音就是来自那里。
直到站在大房间的门口,朵朵才看到那一群小小的忙碌的身影,再仔细看时,她发现那是一群拖着长尾巴的老鼠,没错,是老鼠。
老鼠们正分工明确地忙活着什么,个个那么认真。一胖一瘦两只老鼠站在一块大木板上,抬着圈尺负责量尺寸,稍微瘦点的那只耳朵上别着铅笔,随时在木板上画下记号;三五只大个子的老鼠正把量好尺寸的木板锯成方方正正的形状;
一只小眼睛的老鼠眯缝一只眼查看木板的每一条边缘,看它们是否整齐;一群最小的老鼠正用砂纸打磨着锯好的木板,直到它光滑得可以在上面溜冰;两只
最有艺术细胞的老鼠正往打磨好的木板上作画,他们把苹果绿的颜料蘸在尾巴上,在木板上跑来跑去,留下美丽的条纹,又在脚掌上涂满粉红或鹅黄,在木板上踩出一片片花瓣;最后,几只穿了工装裤的老鼠把画好画的木板敲敲打打钉在一起,小钉子不时从他们裤子上上下下的口袋里掉出来……
一只顽皮的小老鼠最先发现了朵朵。他在光滑的木板上摔了一跤,正好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朵朵,他忍不住惊叫了一声。瞬间,老鼠们都停下了手上的活儿,不知所措地看着朵朵。
过了很长时间,一只穿着工装裤的老鼠才结结巴巴地说:“我们……噢,木箱……木箱就快要做好了……”说着,他把最后几枚钉子敲到脚下的木板里。
那确实是一只漂亮的木箱,谁也不会想到有多漂亮。
“有了这只木箱,你可以把所有的玩具都装进去,把它们全都搬进新家陪你。”老鼠们都这么说。
朵朵抱着木箱从玩具店里走出来的时候,朱古力街上的孩子们正在街角玩跳房子,他们看朵朵的眼神有些异样,还叽叽喳喳地在她背后议论着什么,朵朵快步跑过去,还是不小心听到其中的一句:“她是个哑巴!”
朵朵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把头使劲儿低下去,生怕别人看见。透过朦胧的泪水,朵朵看到木箱底的木板上用清晰的字迹写着一段话:
我不喜欢穿鞋子,光脚丫走路才舒服。
我不喜欢吃炒豆子,那些滑头的豆子总让人夹不起来。
我不喜欢睡觉,除非……除非眼皮自己撑不开。
我不喜欢太阳,阳光照在身上很容易醉。
你,只是不喜欢说话,这没什么大不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出生的我,童年生活留下了最甜、最美的回忆。至今想起,犹如股股清泉,缓缓流进心田,绵延不断总是情……
那个年代,尽管生活不富裕,玩具又少,可孩子们常在乡村田野玩耍,有种亲近大自然的味道,其快乐程度绝不比现在的孩子差多少。
演义军营生活。在大哥的组织下,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个叫做大土城的村里成立了105军队,主要任务是生火造饭、出外战争。那时候我家玉米多,我们就大把大把地抓到院后的空地上,挖几个小缺口,上面盖上铁皮,下面点着火,然后把玉米放上去炒。俄尔,军营饭熟了,大家每人有份,往往还没等我们享用,身为大哥的总司令一声令下:“105军队马上出发啦!”我们便立即将炒玉米装在兜里,生龙活虎般列队跑步前进,上村外的城墙处,分敌我双方,城上城下以土块决战。“打呀,快打!!”土块如疾风骤雨上下翻飞,助威声此起彼伏。通常,战争以城上的胜利而告终。不过,无论谁输谁赢,小伙伴们依然高高兴兴、团结一心。
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也由于大哥这位总司令卓有远见,他把我们这支“野战军”拉拢得归于“”名下。所谓“”系村里的正归军,有二三十个小伙伴组成,总司令五大头,为人豪爽,极有人缘,且下得一手好军棋,全村人无人能及。那时夏天时兴看田,我们这支部队全当是为了老百姓,在五司令他们家地头上搭起几个凉棚,分兵站岗、放哨。既看谁家的猪、羊跑进田里,将其赶回家去,又看村外的孩子进犯、祸害本村的庄稼地。五司令则逍遥自在得与我大哥等几位副司令常常两军对垒下军棋。双方总是“杀”得不可开交,时间如流水般而过。平静、快乐的军营生活时不时被传来的报告打破:“六队的兵又来偷摘葵花、毛豆,咋办?”“隐蔽,准备战斗!”五司令悄然命令本部队人马。随即,一场伏击战开始。有拿棒子的、有拿树枝的、有赤手空拳的,个个像猛虎下山,打得对方屁滚尿流、抱头鼠窜。战后,外村孩子的娘找上门来,声称孩子的头被打着了。见状,五司令的娘追打五司令,五司令挨了打也不认错,他一个人站出来把责任全担下,该怎样就怎样。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件,他照样“痴心不改”。他不仅为村里的利益而战,也为同伴的权益而战,特别是我和大哥在五司令的庇护下,从未受到过一点气。五司令仗义,哪个同伴家里有用人之处,他马上召集部下帮忙。正因为这样,五司令团结了一大批孩子,就连邻村的孩子们也知他的大名,十分羡慕他。我们因能与这样一位孩子王相处一段而欣慰。只是几年后,我家便搬走了。从此,近三十年来我们再没有见过面。五司令,我们儿时的好伙伴,如今你在哪里?那缕纯真、那份友情,到哪里去寻?
跟随六哥放牧。上世纪那会儿,农村人家个个将牛、马、驴大牲口一并交给牛倌放牧,一年下来,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三爷家孩子多,花销大,因此三爷放了几年牧。每每暑假,我便早早回到奶奶家,与六哥等几个小伙伴替三爷放牧。放牧,得学会骑大牲口,不然一天走下来累得非爬下。说骑大牲口,其实也就是出群和回家时骑骑。牛马不好摆弄,我就学骑驴。六哥将他心爱的坐骑牵来,教我双手抓紧、拉直缰绳,双腿用力往里夹住驴肚,“驾”就是让驴走,“吁”就是让驴停。六哥示范了几次,我练了几天,学会了。
放牧,中午到村外的河边饮牲口是件麻烦事。因为一个是怕牛马吃了人家的庄稼,另一个吃了一上午草的牛马,渴了,走得快,不好控制局面。此时,六哥在前引路,掌握牧群行走的快慢速度。我在后面,防止走丢了小牲口。其他伙伴左右两侧把守,提防牲口践踏山地庄稼。饮罢水,大牲口们总要在河边歇晌。我们几个趁机吃干粮,顺便偷懒打个盹。随后一直放牧到天黑才回家。放牧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中途走丢了牛犊,多数当晚能找回。找不回,放牧的只得赔偿人家了。还有,有的马或骡子调皮,不好好吃草到处乱跑、吃庄稼,放牧的只好告诉主家给马们加拌,或者在马脖子上拴条绳系根尺把长的棍子,这样牲口就好管束了。
小孩放牧,也有意外事发生,一次一头牛正卧在群里,我无聊地捡起石头照着牛角当射靶,谁知“啪”地一声打准了,立时那牛疼得满群乱蹦。六哥见状,一边批评我一边解释,他说牛角是牛最致命的地方,打不得。人只有在杀牛时才用锤猛击牛角,当牛头晕得倒下去,人方可用刀捅它的脖子……我听了,不禁为自己的淘气而后悔。心想,人啊,真能!再大的牲口人也有办法治他。
放牧不只是让牲口吃草,也是一个人与牛、马接触的过程。放过牧你便会更深地懂得,作为牲口,它们为活命实际也挺不容易的。早出晚归不说,有时还要经受同类的挑斗与牧人的摔打,轻则痛一下,重则伤痕累累。所以,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真可谓“牲口不说话,它也通人性”。
活动在草滩、树林间。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家搬到了小北店村。记得,那时我家门前有一条砂石路,路南是东西长廊式的庄稼地。地南边是一望无际的草滩,绿草如茵,沁人心脾。草滩上零星有几只牛、马,偶尔有羊群走过,绿毯中点缀着其它色彩,好似一幅天然水彩画镶嵌在那里,美呀!身为内蒙古人,我虽没有真正去过大草原,但在小北店村“牛刀小试”地领略到了大草原的风光。天蓝、地绿、空气新鲜,真是诗意的栖息地。在草滩上追逐嬉戏是我与伙伴们常玩的游戏。在那里,你根本不用担心车流、人流,一切任我遨游。走进自然,回归自然,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宽心、舒心、开心的很哪。或许只有身临其境,你方会明白什么叫幸福吧,它无非是自然、纯真、心无杂念而已。天宽地阔地“野”够了,我们便一个个倒下,面朝天直直地躺在草滩上,以地为床,仰视蓝天,遥想着天怎么就那么高那么蓝,天上有什么……也可什么都不想,睡在柔柔的小草上,真正感觉一下大地母亲的温情怀抱。闭上眼,渐渐地疲惫像魔鬼似地离身而去……养足了精神,一个个继续向草滩南挺进。光着小脚丫下到河里捉小蛇鱼、草鱼,间或有小伙伴猛地朝我迎面扔来个小青蛙,把我吓一跳,赶忙躲得远远的。再回首,那家伙正为他的“玩笑”得意洋洋呢。“看我”,他一边说一边又捞起一只小青蛙往自己的眼上贴去。据说,用青蛙溻眼能使眼睛更明亮,只是溻过眼的青蛙大都死了,被眼的高温烫死了。因之,我对玩这个游戏的小伙伴很不以为然,认为其“荼毒生灵,是为不仁”。
河里玩完,我们就成群结队地进入河岸南面的密林。进密林充其量也就是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因为每到夏天,树木茂盛,林间潮湿又黑暗,阴森森的。再伴有几声怪鸟叫,更令人望而生畏。我们怕进树林,可又不时地光顾它。在树林边上,从树上撇些小树枝,编几个草帽,随后跑出树林。有一年深秋,大哥和他的几个同学要烧山药,是他们真正带我走进了那片大树林,拾柴的、点火的、放山药的,大伙儿在树林深处忙前忙后。当在树林里坐下吃烧山药时,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什么都能看清楚,树林原来给予我的阴森感顿时化为乌有。相反,我觉得它可亲、可近,像家。某个角度上,树林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起初之所以恐惧它,实际不是树林吓人,完全是人自己吓自己才怕的。
作者:东莫妮
页数:134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定价:人民币25.80元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有时候我们会生气,有时候我们会烦躁,有时候我们会发火,有时候我们会抓狂。然而,这样的冲动往往会使我们做出平时不易做的决定,从而酿成让自己悔恨终生的大错。人人内心都有按照自己意志出牌、满足自我的欲望。这种欲望如果不经过理智的过滤网,就会滑入冲动的陷阱。
80后小妈妈的快乐生活
作者:周源
页数:152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定价:人民币25.80元
当雪人冰糕、铁皮青蛙的童年回忆还未走远,80后的女孩们不经意间已悄悄走过浪漫的爱情,走进甜蜜的婚姻,紧接着开始当上了幸福的妈妈……幸福,确实很幸福,但除了幸福,相信作为80后小妈妈的你也和本书主人公一样担心、紧张、手足无措。来吧,走进李三千和四毛的故事,和李三千这位有点无厘头的小妈妈共同分享育儿心经。
80后小媳妇的美好生活
作者:郭雪霜
页数:139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定价:人民币25.80元
本书主要讲述80后小媳妇与婆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妙招,引导80后小媳妇如何更巧妙地处理婆媳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漫画与文字展示的全新视角,以亲切的语言将影响婆媳关系的方方面面加以详细解析,给各位80后新媳妇儿和90后准媳妇儿最贴心的安慰和建议。
辣问爱情——为什么你还是一个人
作者:青音 汪冰
页数:160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定价:人民币32.00元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著名心理专家从性别角度讨论两性差异的作品,由著名心理节目主持人青音和资深心理专家汪冰合著,他们分别站在各自性别的立场通过微博小文的形式共同提出关于异性的最关心的24个爱情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引导现代人关注爱情问题的同时能一并释然并跳脱。
你的活力养生计划
作者:李顺
页数:189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定价:人民币29.80元
本书主要针对活力养生,从食欲、、睡眠、运动及精神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养生的基本知识,全面地剖析了活力健康养生的意义。与以往养生类图书不同点在于,书中的养生方法及技巧都是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或即使知道却不知如何实施,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弥补您以往养生方法和经验中的不足。
怎么吃不上火
编者:孙繁祥
页数:196
出版日期:2011年2月
定价:人民币28.00元
本书分两篇,上篇讲“怎么吃才能不上火”,告诉读者要根据体质和季节选择饮食,要学会科学膳食搭配,同时要注意正确的饮食习惯,只要做到了这些,怎么吃都很难上火。下篇从五脏分类的角度,告诉读者“上火了应该怎么吃”。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玩在幼儿
作者:东子
页数:226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定价:人民币29.00元
幼儿时期,孩子不需要早教、不需要去培训班学英语,只要满足孩子玩的天性,孩子就会在快乐中成长。但一个好爸爸又不能让孩子盲目地玩。玩可以让孩子有自信、宽容、谦虚;玩可以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玩有助于孩子正确认识世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玩才是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最重要任务!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乐在小学
作者:东子
页数:238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定价:人民币29.00元
著名教育专家东子以教育女儿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玩!好爸爸能保证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心地学习、独立地成长,既能尽情地玩,又能在学中获得快乐。
好爸爸应该成为孩子的好哥们儿、好启蒙、好老师!本书中,东子强调了:小学生应该在快乐中成长。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学在中学
作者:东子
页数:238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定价:人民币29.00元
成绩并不是初中孩子的一切,中学生也可以玩得科学有用,中学生更可以学出智慧。东子以自己女儿的教育经历作为依据,用最具说服力的案例,让家长们明白,好爸爸该如何让初中的孩子既能学好又能玩好,成为一名快乐的中学生。
品格决定未来:
打造孩子未来第一竞争力
作者:周彧
页数:176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定价:人民币22.00元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和做事态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这两者都属于品格范畴:有好的品格才有好的人际关系,有好的品格才会有正确的做事态度。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取得最终的成功。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品格和能力的培养有时候要比掌握知识更加重要。
全球名校优等生必玩的
1000个思维游戏
作者:《左右脑开发丛书》编委会主编
页数:318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定价:人民币39.80元
本书内容丰富,游戏种类多,将平时学习、工作中涉及到的能力,都一一包含了进来。还设有国际标准智商测试和解题技巧,以及流行的数独游戏。题目按难易程度排列,使各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适合自己的题目做起。使您在充满趣味的挑战中,激发大脑潜能,使各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胜人一筹。
便携式儿童经络推拿挂图
作者:王雪峰
页数:10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关键词] 夸张;手绘;荒诞;批判
伴随新技术手段问世及其带来的理念变革,在21世纪,3D动画以其多元化的视觉元素以及生产周期短的优势取代2D成为动画电影的主流。西维亚•乔迈却选择逆流而上,用角色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构图、线条简单的手绘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奇异的2D动画世界。1998年的西维亚•乔迈借短片《老妇与鸽子》成为动画界新锐,斩获了当年的安纳西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其后两部动画长片《疯狂约会美丽都》和《幻术师》均有获得国际重要奖项。同时作为商业电影,它们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在尊重票房准则之外他将个人艺术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在一众商业动画电影中可辨识度极高。形式感强烈的画面不只体现叙事与审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起到了表达情感和批判的作用。风格强烈的手绘与当今CG制作方法的结合,平淡却温情的故事与怪诞夸张的表现形式的融合,不但受到业界的推崇,也让越来越多的观众为他营造的世界所吸引。
一、对城市的创造性解读
两部影院动画的制作均采用了二三维技术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保留了手绘画面笔触和线条变化丰富的特点,同时也使得镜头运动和视角的转换更为灵活。在技术的革新下,对城市的重新演绎有了更多的可能。
尽管角色造型被夸张化,显得十分荒诞,但人物生活的背景却总在现实中有迹可循。乔迈细致入微的描绘使场景空间具鲜明的地域特征。《疯狂约会美丽都》与《幻术师》的主场景分别为美国纽约和爱尔兰爱丁堡。从伫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女神像到爱丁堡珍妮丝商场橱窗的装饰,从纽约高耸的摩天大厦到法国南部安逸的街景,这熟悉却又显得不同的城市侧影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欣赏趣味。在对现实城市的绘制中,乔迈显示出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尽管电影以暗色调为主,并且夜景同样占了两部影院动画大量的篇幅,也同样是表达人物的孤独感,乔迈对色彩的使用却迥异于蒂姆•波顿哥特式较为单一的阴冷蓝色调。对暗色环境色彩的把握借鉴了美国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的画作。除了蓝绿色,画面色彩使用大胆丰富,《幻术师》中剧院门口艳丽的红色招牌,《疯狂约会美丽都》中乔迈所言“那种打在想象之中美丽都墙上的昏黄灯光”的亮黄色,使得镜头下貌似清冷的城市有着诱人的美丽。
但对城市的重新演绎,乔迈并非墨守成规重复临摹照片的工作,而是掺杂了个人的情感因素。他非常明确地把对城市的态度倾注在了画面中。譬如在《疯狂约会美丽都》中,乔迈用一个长镜头将他眼中的纽约呈现给观众,从肆意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高到不可思议但等级分明的摩天大楼,摇到平民们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最后定格在极度发胖版的自由女神像之上。纽约的亮相伴随着的是贫富悬殊,污染,现代社会病。对美国的夸张变形,便是导演对象征这座城市的现代主义的批判。而《幻术师》中的爱丁堡则是另一番景象,蒙蒙细雨中的郊野,氤氲的剧院,古朴的街道,流露出这座城市的秀美端庄,也体现了导演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还体现在当新旧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导演明显偏向“旧”世界。这点与雅克•塔蒂不同,雅克•塔蒂对新事物的态度是好奇的,也并非是批判社会的。爱丁堡是一座历史悠久并且传统文化保留完整的城市,导演本在此间生活过并热爱这里,于是它在影片中被描绘得十分美丽。而纽约所代表的新兴文化是被导演排斥的。一同被排斥的,还有在魔术师登台之前表演的流行乐队。在导演看来正是这种没有营养的速食文化侵蚀着各地的传统文化。现实中,导演本人也曾经拒绝过为好莱坞拍摄动画的盛邀。
二、小人物的舞台
在角色的创作上,乔迈继承了法国讽刺漫画的特点,它体现出的价值观是传统的。正面角色的造型是中立或美好的,而反面角色则会被不遗余力地丑化和讽刺。除了《幻术师》由于改编自雅克•塔蒂的遗作,剧本故事本身较为平淡,表现在造型上,主角较为写实,女主角甚至有些跟进迪斯尼之外,其他动画角色一概被他极度夸张变形,甚而是有些丑陋的。这也符合乔迈个人推崇的法国漫画家丹尼尔•古森斯式讽刺漫画的手法,用笔简单概括,人物抽象,略为图标化,但意味丰富。乔迈动画角色的造型无论正面或者负面人物都是丑的,但观众依旧可以轻易地从这些角色中分辨出导演的喜恶。
角色的设计将性格、职业、心理活动都表象化。《疯狂约会美丽都》中的纽约居民,均被描绘为肥胖浅薄的滑稽样。佳丽村三姐妹则身材高大,面容慈祥,有着歌手的优雅。同样是身材矮小的老妇,乔迈的成名动画短片《老妇与鸽子》中的老妇的眼睛被简化为两条短短的线,以显示她的狡诈和深不可测,硕大的红鼻子凸显了她的丑陋邪恶。苏莎奶奶则敦实、朴素、慈祥,躲在眼镜后的眼睛亮晶晶透着智慧。内向的自行车手表情略显木讷,由于职业原因,过于发达的腿部肌肉与消瘦的身材对比显得异常夸张。身着黑色西装、保镖随时拥簇在身边的黑手党则成为扑克牌式的连体人,这也许是由于大量黑帮题材电影对他们总是身着黑色西装,保镖不离身的脸谱化的一种抽象。观众意会并觉得有趣味。
乔迈的动画鲜有对白,一如雅克•塔蒂的表演,片中角色夸张怪诞的肢体语言和环境的结合是推动影片叙事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充分展现了动画艺术形式的优势,角色的动作极度夸张,譬如《幻术师》中三个画师如舞蹈般雀跃走路的动作,呈现出一种荒诞的趣味。而《疯狂约会美丽都》中酒吧的侍应对着客人永远都是嘴巴咧到耳朵边的谄笑,如钟摆晃动般四处折下的腰,则将他的工作和性格特征强烈地夸张化。
眼神是几乎没有对白的影片中角色们交流的重要手段。动画的本质是“赋予生命”,导演正是通过传神的眼神为每个角色赋予了不同的灵魂。《疯狂约会美丽都》中黑手党的眼神是阴鸷的,老奶奶则流露着慈爱善良,那只叫做布鲁诺的狗的眼睛是浑浊的,但流露着温顺,《幻术师》中的魔术师几乎便是雅克•塔蒂自己,几乎每一个眼神都将内心表露得淋漓尽致。
乔迈匪夷所思的想象力也体现在对角色行为的塑造中。譬如佳丽村三姐妹获取食物的方式是在池沼边引爆手雷,随着爆炸,作为食物的青蛙便可以如下雨般从空中落下;用吸尘器、冰箱以及平底锅等作为乐器也可以演奏出动人的音乐。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在《疯狂约会美丽都》结尾处四位老太太恶斗黑手党中表现得尤为精彩。黑手党高射炮飞到空中变成烟花,老太太用平底锅挡子弹,抛掷扳手打废一辆车,苏莎用脚绊倒疾行的汽车,这都是一种戏谑式的夸张。
对角色外形丑陋特征的提炼是对传统审美的一种颠覆。这种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的视觉体验一开始并不是友好的,而当跨越了这种意识代沟,就会与导演真正产生对艺术理解的共鸣。恰恰是这种审丑背后隐藏着导演对人性的批判和对小人物的关怀。用看似丑的角色去触动人们的心理,一如他用讽刺漫画的手法,孤独的环境来构建一个温情的故事。
三、生存与爱
西维亚•乔迈的每部动画都倾入对平民尤其是底层的关注,从早期作品《老妇与鸽子》中衣食无着的广场看管员,到《疯狂约会美丽都》中独自照顾孙子的老妇苏莎,被人遗忘的歌手佳丽村三姐妹,或是《幻术家》中过气的魔术师、腹语师与小丑,他们总是穷困潦倒的,但无一不是文化冲突下的弃儿,理应被怜悯。
机械以及其所代表的工业文明,在西维亚•乔迈的影片中充当着不受欢迎的角色。它们在画面中是突兀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譬如《疯狂约会美丽都》中火车和轮船的比喻和暗示。老房子被新架起的火车轨道挤得歪歪斜斜,在这里,老房子是固有的,传统的,而火车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则是不友好的、侵入的事物。但是受到蚕食和伤害的却是传统文化。另外那只叫做布鲁诺的狗所做的梦――自行车手艰难地拉着铁皮火车缓慢行驶,则是导演对人类为工业文明所累的揭示。绑架自行车手的巨型轮船,也是以侵略者的姿态出现。这些“侵略者”本为人类所服务,但在导演看来,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渐渐沦为工具的奴隶。
可贵的是作为一部商业动画,西维亚•乔迈将各种隐喻装载进形式化的场景设计来表达角色心理。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被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为了表现他们在社会中的弱势以及在强权面前的无力感,这些人往往被置身于大而空旷的环境,譬如《幻术师》中有大量魔术师独自在清冷的街头行走的镜头。与庞大的城市建筑对比,魔术师小到几乎可以被忽略,在环境的衬托之下他显得几乎没有存在感。影片中多数室内景采用了封闭性构图,无论是魔术师的休息室或小丑的卧室,画面边缘塞满了各种物件。小丑意图自杀的场景中,画面前层是一台留声机,他一边播放着曾辉煌时候的音乐,一边对自己处以极刑,拯救他的并非这些工业文明下鼓吹让人们生活更好一些的工具,而是爱丽丝淡淡的关爱。
影片中室内景为观众带来的压抑感并非仅源于封闭性构图。角色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往往是一片空地,像是舞台一般,都设置着有源的光。这样的安排使得画框周围的工具如同看台上的观众,它们看着人们的各种表演,人类仿佛是在各种舞台之间穿梭为工具表演而生存。看似我们操控的工具,却仿佛是在奴役我们。这种由工具构成的环境压迫着人们,让人们彼此疏离,而拯救人类自己的,却是简单的爱。譬如《疯狂约会美丽都》中苏莎老奶奶大战黑衣人的一段追逐戏中,手持各种武器的黑手党被老奶奶用最简单的方式打败。
工业文明同时带来的,还有人的孤独感。乔迈动画中城市里的人们被锁在自己的小空间内,即使同处一室,也鲜有交流。魔术师在乡下小酒馆的表演,也许是整部电影最热闹和温馨的一个场景,喧哗的人群,苏格兰传统的音乐、舞蹈和服装,处处体现着导演的“念旧”。不论《疯狂约会美丽都》中的祖孙,抑或《幻术家》中的“父女”,人物仿佛都生活在孤岛一般,前者终生守在铁路旁岌岌可危的老房子中,后者则被绑缚在舞台和路途之间。孤岛之外所遇,也皆为过客一般,鲜有交流。由于对白极少,导演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几乎没有语言交流的世界,因而电影的整体风格显得灰暗,阴冷。但片子的最终主题却都关乎亲情。不论《疯狂约会美丽都》中的祖孙,《幻术师》中的“父女”,都是表达在一个看似冰冷、充满心酸的世界中,人与人与生俱来的爱。
怪诞的城市与压抑的人性在西维亚•乔迈的舞台上跳着疯狂的华尔兹,奇异的舞步与暗色的背景交汇成银幕前一阵阵狂笑声,寂静的画面流转低吟着劲舞的旋律。而热闹的舞会背后,导演冷眼相对这世界,却为爱寄托着热烈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美]史蒂夫•卡茨.电影镜头设计[M].井迎兆,王旭锋,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2] [美]Scott McCloud.理解漫画[M].万F,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孟军.动画电影视听语言[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
【关键词】幼儿园戏剧教育;新手教师;叙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1-0025-07
研究者从2007年开始与N市Y幼儿园合作,在园内个别班级进行戏剧教育的实践探索。期间也曾对该园全体教师进行过戏剧教育方面的培训,组织过戏剧工作坊活动。经过5年的探索,2012年,Y幼儿园决定在全园实施戏剧教育。在这种背景下,缺乏或鲜有戏剧教育教学经验的新手教师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我们知道,在幼儿师范教育的艺术课程设置中,通常会设有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课程,但戏剧教育很难保证会被列入其中。也就是说,在职前教育中,师范教育阶段较少接受到戏剧教育方面培养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初入职教师在这方面的“先天性缺失”。这种“先天性缺失”只能靠“后天”,即入职后的学习与实践来弥补。据研究者了解,教师入职后所接受的有关戏剧教育方面的培训是断断续续的,也就是说,“后天的弥补”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顿局面。在这种“先天”和“后天”都不足的条件下,新手教师们最初实施戏剧教育时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为此,研究者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新手教师是怎么看待戏剧教育的?她们的看法在实施戏剧教育一个阶段后是否会有变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在实施过程中她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困难有没有得到解决,怎么解决的?期间,她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研究者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关于她们的真实境遇,以及她们是怎样做、怎样说、怎样想的”,深入了解她们在实施戏剧教育时所遭遇的困难以及她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力图还原真实的戏剧教育实施现场,以期为后继的培训乃至研究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运用文献法,即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有关幼儿园戏剧教育、新手教师及叙事研究方面的文献,根据研究需要加以利用。研究者运用访谈法对三位教师进行活动后的即时访谈以及月末、学期末的总结性访谈,平时则开展随机的非正式访谈;运用观察法观察三位教师组织的戏剧教育活动,并在征得她们同意的情况下,对活动过程进行录像。
研究者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所谓故事的形式,即所叙之事具有情境性、时间性、主观性等特点。叙事研究关注的是在一定的场景和时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主人公是如何思考、应对、感受、理解这些事情的。
(三)研究对象与工具
研究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在Y幼儿园选取了三名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梅老师(大班)、兰老师(中班)、芳老师(小班)。
研究中使用到的工具包括纸、笔、录音笔、用以拍摄戏剧工作坊活动或戏剧主题活动过程的摄像机、用以记录关键或典型场景的照相机。
(四)概念界定
1.新手教师
本研究中的新手教师特指那些在设计、组织实施戏剧教育活动方面没有经验或只有较少经验的,尚不能适应或胜任戏剧教育工作的教师,所以不受教龄所限。
2.幼儿园戏剧教育
幼儿园戏剧教育是指在充分激发幼儿戏剧创作兴趣的前提下,为培养幼儿乐于并善于用戏剧语言(符号)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由师幼共同建构的一种审美教育。
3.戏剧工作坊
戏剧工作坊是指幼儿围绕某一集体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戏剧化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这个主题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通常是一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有意义学习。戏剧工作坊的本质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
二、研究过程
研究者为三位教师建立了独立的资料夹,将每次收集来的资料加以归档或转录,通过记流水账的方法记录当天观察、访谈以及反思的情况。
随后,研究者对资料进行编码。以兰老师为例,“兰老师”代表活动的实施者,c代表全体或大部分幼儿,B1代表活动中的某个男孩;G1代表活动中的某个女孩,2012年2月28日对兰老师的访谈记为“兰老师访谈2012-2-28”。
将资料转换为编码后,研究者“悬置”自己的观点,反复阅读原始资料,从中找出相似或相近的主题,并对其进行重组。为尽可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研究者会反复听访谈录音,经过阅读和思考逐渐明晰故事线索,即活动时间、实施流程及三位教师遇到的困难等。
三、研究结果
研究者首先了解了三位教师在编写、实施戏剧工作坊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惑以及对戏剧工作坊的认识等。
(一)七嘴八舌说戏——初识戏剧教育
1.“就是表演童话剧”
梅、兰、芳三位老师都是在入职后才听说“戏剧教育”这一概念的。她们认为戏剧教育就是让幼儿表演童话剧或舞台剧,特别强调“表演”和“舞台呈现”。的确,人们对戏剧通常有着某种刻板印象,“以为‘戏剧’就是粉墨登场的舞台表演。尤其当‘戏剧’碰上‘儿童’时,常常被局限为‘儿童娱乐成人’或‘成人娱乐儿童’的表演节目”。因此,对于初次听说戏剧教育的教师来说,认为戏剧教育就是让幼儿表演童话剧、舞台剧等,也无可厚非。
2.“不一定非要排出个什么剧”
经过专家培训(主要通过戏剧工作坊培训)并多次参与戏剧工作坊活动之后,三位教师对戏剧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她们看来,戏剧教育“不一定非要排出个什么剧”,而是“让幼儿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去创造、想象、表现”。此外,她们觉得“戏剧活动也是一种‘玩’,幼儿不需要很正式地坐在那里呆呆板板地听课”。梅老师说:“平常的教育活动目标比较多一些,而戏剧活动让幼儿玩的感觉更多些。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会觉得‘我今天是来上课的’,整个活动就像游戏一样,就是在玩。”
的确,与她们所说的“呆呆板板地听课”相比,戏剧工作坊那种开放、自由、宽松的氛围无疑更让参与者感觉是在玩,在游戏。戏剧活动注重每个人的参与,这也大大不同于比较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三位教师回忆参加专家组织的戏剧工作坊时的情景时,依然记得当时很开心的感受,但戏剧活动留给她们的“就是在玩”“不觉得像上课”的印象,在后来的活动实施过程中却成了她们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3.“要有矛盾冲突”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难以被划归为某一领域的活动,因为它有时像音乐活动,有时像语言活动,有时像社会活动甚至体育活动。戏剧活动的统整性很强,对各个领域的课程内容都有涉及。
梅老师很好地抓住了戏剧活动区别于其他领域课程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有“矛盾冲突”,即“戏剧特色”要明显。的确,冲突是戏剧的本质,“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根据三位教师的叙述,我们提炼出几个她们对戏剧活动特征理解的关键词:玩,不像上课,要有矛盾冲突。
(二)万事开头难——绞尽脑汁编戏
在戏剧教育活动起步阶段,可供教师参考的教材或资料甚少。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园方制订的戏剧教育活动方案自己去“编教案”,这让新手教师颇为犯难。
1.“点子从哪里来”
什么样的素材适合改编成戏剧活动方案且符合幼儿的需要?作为新手,她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准备。
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绘本,就是绘本内容中跟戏剧相关的那部分,但这样的内容比较少。(芳老师访谈2012-02-28)
适合小班幼儿,且小班幼儿能充分表现的素材比较难选择。它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有过多的情节。要让幼儿容易表现出来,需是幼儿熟悉的内容,他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就难以表现或表演出来。(芳老师访谈2012-5-11)
由此可见,对新手教师来说,选择适宜的素材的确是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实施效果。梅老师说:“素材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好的剧本,或者有好的内容,才能吸引幼儿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出于对幼儿经验连贯性的考虑,幼儿园的戏剧教研组还要求戏剧工作坊的内容最好出自当月的教学主题。对于这一要求老师们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戏剧教研组)要求我们将主题教学内容延伸到戏剧活动中来。这样的戏剧活动的确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用他们身边的事来引发他们的戏剧兴趣,我觉得比较好。比如我们有一些主题活动会让幼儿听故事,故事里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像《皇帝的新装》,就可以延伸到戏剧活动中来。(梅老师访谈2012-2-28)
根据主题教学的内容来找戏剧素材,其实也有局限。有些故事虽然很好听,但就是没办法把它用到戏剧活动中来。局限在主题教学内容里面找戏剧素材,我很难找出既有冲突点,又有趣味性,并适合幼儿表现的内容,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像××的教材你知道吧,实在是太没有意思、太无聊了,不能吸引孩子,没啥教育意义。(兰老师访谈2012-3-30)
可见,Y幼儿园戏剧教研组的这一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也许较切合幼儿的经验,便于幼儿理解戏剧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似乎又“难为”了教师。因为对她们来说,戏剧教育本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她们对戏剧工作坊的方案“看的比较少,接触的比较少”,因而在编写,尤其是选材方面本就有一定的困难。戏剧教研组把戏剧活动的素材来源框在当月的教学主题范围内,就难免会发生像兰老师那样的困惑,“有一些主题内容没办法用到戏剧活动中来”,如果教材提供的教学主题又“没意思”“无聊”“不够吸引孩子”,那么教师在接下来设计戏剧冲突时就会难上加难。
2.“冲突很难设计”
所谓设计戏剧冲突,就是在戏剧活动中为幼儿设置认知或情感上的障碍,制造困难,以激发幼儿的思考。素材决定了戏剧冲突设计的难易程度以及合理程度。以芳老师设计的《铁皮人,加油!》为例,活动方案以《绿野仙踪》为蓝本,芳老师巧妙设计了一个铁皮人生锈后不能动弹了的戏剧冲突,让小班幼儿思考如何帮助铁皮人。这样的戏剧冲突虽是有意为之,但也并非故意刁难。
要设计出“合情合理”、合乎情节发展,且符合幼儿理解能力的戏剧冲突,并非易事。兰老师第一次设计的戏剧工作坊方案《小种子旅行记》中就没有冲突点。这一方案来源于她们班上的教学主题“小花草大世界”。当时的教学主题是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种子是如何散播的,于是兰老师决定在种子上做些“文章”。她选择了可以在空中飞舞的蒲公英种子,将戏剧活动定名为“小种子旅行记”,但关于在小种子的“旅行”故事里设置什么样的戏剧冲突比较合适,兰老师很苦恼。
设置一个什么样的冲突点会比较好玩,或者让人意想不到呢,我想了很长时间,也问了很多人,都没有想出合适的点子。(兰老师访谈2012-3-30)
研究者和兰老师就如何在活动方案中设置好的冲突点讨论过一次,发现问题出在选材。一方面,蒲公英种子较小,还要表现出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幼儿很难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个情景。另一方面,事实上幼儿包括兰老师对蒲公英都不甚了解。兰老师考虑过换成其他种子,但她马上又自我否定了,因为“说来说去还是种子,小小的种子还是不太好表现”。这时候她意识到“被这个故事局限死了”,因而导致了后续活动设计和开展的困难。
3.“教学策略怎么选”
有了好的素材,设计出了好的戏剧冲突,并不意味着方案完美了。戏剧工作坊包括热身、角色塑造、情节创作以及分享与交流四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样的戏剧教学策略将它们衔接起来,这是三位教师不太想得明白的地方。所谓戏剧教学策略,是指在戏剧活动过程中教师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效果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教师被要求事先写下对应于每个环节的戏剧教学策略。对此,新手教师比较困惑,不知道某个环节应该用什么样的策略比较好。
(三)四面楚歌——身临“戏”境演戏
三位教师在戏剧工作坊现场还遇到如下问题或困难,研究者对她们的遭遇进行白描如下。
1.“不知道是该坐还是该站”
Y幼儿园的戏剧表演室(戏剧工作坊开展的场所)是一个50平米左右的空房间,没有桌椅,只有一个环形台阶。兰老师第一次组织戏剧活动时,很不适应,“不知道是该坐还是该站”。兰老师说:“平时我们组织活动都是让幼儿用桌椅围坐成半圆形的,不坐成半圆形我就不知道该怎么组织活动了。”由于没有明确的空间布局,幼儿“就开始跑啊跑”,兰老师只好追着他们,但很难把他们聚集到一起。有戏剧教育研究者指出:“在新学期开始就定好空间使用方式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参与活动的团体成员可以清楚知道空间已经被界定……‘空间界定’概念应被接受,否则戏剧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
2.“很难控制”
空间的改变让初次进入戏剧工作坊的教师无所适从,给教师的活动秩序管理带来了挑战。习惯了“秧田式”空间布局的教师在进入“空旷”的戏剧工作坊后,首先有一种对空间的不适应感,另外这种活动组织形式对习惯了传统活动秩序管理方式的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梅老师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平时组织活动就要求幼儿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幼儿基本上不会‘离开位置’,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不怎么动的,老实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最多是举手发言。戏剧工作坊就不一样了,它是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开展的,它要求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就是需要幼儿动。所以活动纪律方面我觉得不是很好把握。”
幼儿在工作坊来回地跑,兴奋地大喊大叫,让教师感觉“很乱”,甚至难以容忍。但教师又认识到戏剧活动是“很活的”,过多的控制会束缚他们的创造和表现。规则与自由、控制与放任之间的度新手教师觉得较难把握。
3.“幼儿不入戏怎么办”
戏剧工作坊相对灵活的活动组织形式和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可能会导致部分幼儿游离于戏剧活动之外,“自娱自乐”,难以“入戏”。
幼儿不入戏的时候,我该采取什么策略让他投入到戏剧活动当中来,按照我的设想走下去呢?有些幼儿他根本就是“你讲你的,他玩他的”,而且他还玩得很开心。(芳老师访谈2012-5-17)
幼儿这种“自由自在”的现象,对新手教师来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这一方面有戏剧教学策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活动秩序管理的问题。很多戏剧教育研究者也讨论过对“游离的幼儿”和“破坏纪律的幼儿”的处理方法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先暂停戏剧活动,直至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对于违反活动规则的幼儿则督促其改正,帮助其重回戏剧活动中来。
在此问题上芳老师采用了“平时上课的方法”——“忽略”。她说:“我不会因为某一个幼儿影响大家,浪费大家的时间的。”这也许是教学的无奈之举,因为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更注重活动环节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或者说注重既定任务的完成。这同时也折射出新手教师在戏剧活动规则制定和教学策略运用方面的力不从心。
4.“分身乏术”
在戏剧活动中,教师通常要身兼数职,穿梭于“戏里戏外”,三位教师都觉得自己分身乏术,认为需要一个配班老师来配合她们。的确,在戏剧活动中,教师是个多面手,要担任导演(引导、激发幼儿表现)、演员(有时要入戏扮演角色以引导剧情发展)、编剧(活动中有很多即时生成的内容需要教师“现场直编”)、音响师、道具师(根据情节需要及时播放音乐、提供道具),还需要念旁白。我们可以通过梅老师组织的“大树之家”活动中的一个片段来看一看她在活动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梅老师把树洞图片粘贴到每棵大树(幼儿扮演)身上,转身去拿事先准备好的音乐播放器。播放了一段下雨的声音后,她对幼儿说:“哗啦啦,哗啦啦,下雨了,你们猜,这时候谁来了?”(梅老师扮演的是音响师、旁白者角色)幼儿回答:“不知道。”她又转身拿了一张奶牛的图片,贴在右手上,说:“哞哞哞,我是大奶牛,下雨了,我可以住在这里吗?”(梅老师入戏扮演奶牛)幼儿回答说:“可以。”梅老师接着说:“你们的家(指树洞)那么小,奶牛那么大能住进去吗?”(梅老师出戏,重回到教师角色)接下来,梅老师又分别扮演了小青蛙、小蚂蚁,向大树求助。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戏剧活动要求教师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承担多重职责,这对于一般教师而言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任务。
(四)迷雾重重——置身“戏”外看戏
研究者记录了三位教师在开展戏剧工作坊过程中及之后的想法。从她们的表述中,我们可以一窥她们内心的纠结和彷徨。
1.“不要热身可以吗”
在开展了几次戏剧工作坊活动以后,兰老师觉得应该取消热身环节。她认为热身环节会让幼儿一开始就很兴奋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应该直接进入正题——角色塑造,趁着他们还能够注意听你讲话。要不然接下来的活动反而不好组织”。兰老师对于热身活动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她认为“热身活动就要让气氛High起来”,其实热身活动并非只是让幼儿“身”“热”起来,更要让幼儿的想象力、注意力、兴趣等“热”起来。热身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律动的形式,或让幼儿听听音乐。
热身活动一方面可以作为戏剧活动与之前进行的其他活动的有机衔接或过渡,让幼儿知道戏剧活动即将开始,要做好准备了:另一方面。适当的热身活动也是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时机。英国儿童戏剧教育家多萝西·海兹考特(Dorothy Heathcote)在描述戏剧活动的开启阶段时说:“我首先必须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他们注意我了,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参与,然后我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投入和关注,有他们的关注,他们就会入迷。”
2.“情节创作不就是解决问题吗”
我们在观察相关活动时发现,兰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只是用口头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用口头的方式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来,却并没有给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机会。情节创作环节成了“研讨会”“语言课”。兰老师认为只要能锻炼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定非要用动作来表现。
事实上,戏剧活动的情节创作不仅包括角色对话的创作,还包括动作、人物关系、场景、冲突解决及结局等的创作。兰老师说“情节创作不就是解决问题吗”,她的认识是片面的。从本质上讲,戏剧是用动作模仿人的行为的艺术,是“想法与行动的对话”。要让幼儿在“做中学”,在表演过程中体验角色的心理感受、情绪变化,即通过动作和言语的表现达到一种理性和感性的融合,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做戏剧”。
3.“非得按这个框架做吗”
从起初对戏剧工作坊感到新奇,到组织过几次活动之后产生种种困惑,三位新手教师开始质疑戏剧工作坊的内容及其活动框架了。
有时候觉得戏剧工作坊太无聊了,老是说同样的话,问同样的问题。讲同样的故事,表现同样的东西,你会渐渐没有激情的。(兰老师访谈2012-6-25)
组织了几次活动之后我觉得活动内容有些单调,我在想,能不能用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融入其他元素,让戏剧活动变得更有声色一些。(梅老师访谈2012-6-26)
可以看出,三位教师在思考怎么让戏剧活动“更有声色一些”,换句话说,她们在求新求变。
兰老师还对戏剧工作坊的流程提出了质疑,她觉得这个“定死的网环节”会把教师“框死”,让她们失去创新激情。
活动环节一定要按照这四个步骤走吗?老这样的话,幼儿是否会觉得很无趣?非得按这个框架做吗?形式不能变化吗?(兰老师访谈2012-6-27)
从某种意义上说,兰老师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她还提出,可用类似瑞吉欧的方案教学来组织戏剧工作坊活动,认为这样幼儿的探索性更强;或者把“其他领域的内容”放到戏剧工作坊中来,“让其他领域的内容为戏剧活动服务”,例如,通过科学实验表现戏剧冲突,或在戏剧工作坊中加入一些神秘的、富有刺激性的内容,让“幼儿产生大的兴趣,获得更新鲜的感觉”。
4.“定规则会像上课”
在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制订一些戏剧活动的规则时,三位老师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她们都觉得定规则会像上课,不符合戏剧活动的特点。
戏剧活动中不能给幼儿定太多的规则。你不能让他坐在那里不动,或者不让他讲话。戏剧活动是很活的,很开放的。(梅老师访谈2012-4-13)
不能过多地去控制幼儿,否则会限制幼儿的活动。(芳老师访谈2012-5-17)
规定太多了,不就又像上课了吗?对不对?不能规定得太死板,太死板了就没有戏剧活动的感觉了。(兰老师访谈2012-9-19)
可以看出,三位教师都很不希望把戏剧活动“弄得像上课一样”,觉得“不能定太多的规则”。一方面,这说明三位教师已认可、接纳,甚至能自觉维护戏剧活动的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等特点了,所以不愿意(但也可能是不敢或不会)建立规则;另一方面,戏剧活动还是需要有规则支持的。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新手教师们彷徨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四、建议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新手教师对戏剧教育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对戏剧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也不是非常明白。为此,我们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关于戏剧活动方案的设计
有教师说:“其实对于我们没有接触过戏剧教育的教师来说,设计比实施更难。”的确如此,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新手教师设计活动方案的难度确实很大。因此,幼儿园需要为新手教师提供成熟的活动方案让其先学着组织实施,并让有经验的教师到现场观摩、指导。待新手教师“有了感觉”“知道怎么回事”了之后,再逐渐安排她们承担方案设计的任务。戏剧活动方案的设计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编剧”能力,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素材,例如,多看童话故事,多欣赏动漫影视作品等。教师还要多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经验,这样教师在设计戏剧活动方案时才可能会成竹在胸。
(二)关于戏剧活动空间的规划
很多活动秩序管理上产生的问题是因没有明确界定空间而造成的。因此,在新学期之初,尤其是第一次开展戏剧活动时,教师就要规划好活动空间,让幼儿明确自己的活动范围。人数较多时,教师可让幼儿围坐成圆圈,将中间的区域作为表演区;人数较少时,幼儿可围坐成小半圆,根据需要在表演区和讨论区活动。这样,幼儿可以明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及自己的职责。
在第一次戏剧活动开展前,教师有必要带幼儿先熟悉活动场地,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对空间安排事先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幼儿在活动时受新环境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三)关于戏剧活动的秩序管理
规则是戏剧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制订戏剧活动规则时,教师可以运用团体讨论或协商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制订戏剧活动的规则,这样能增强幼儿对规则的认同感,从而促使幼儿主动遵守和维护规则。
对于戏剧活动中幼儿吵闹、秩序发生混乱等问题,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是幼儿投入戏剧活动的热情表现,还是与活动本身无关的吵闹。如果是后者,教师可以让其暂时退出戏剧活动,静坐片刻,直至其做好重新参与戏剧活动的准备为止。对于那些在戏剧活动时经常“不入戏”或不参与的幼儿,教师宜暂时允许其不参与,让他在一旁观看,直至其准备好再次投入到戏剧活动为止。
(四)关于戏剧活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常用的戏剧教学策略有角色扮演、教师出戏或入戏辅助等。
角色扮演可分为全班角色扮演和分组角色扮演。前者适合剧情单一或个别幼儿表演有困难的情况,后者则适用于让幼儿扮演多个角色的情况,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准备情况。教师出戏、入戏辅助是指教师根据需要自然地参与角色扮演,或以适宜的方式回到教师身份,来调整或结束教学。例如,戏剧冲突可以由教师入戏引发,教师在扮演角色时表现要夸张、个性突出,引导幼儿“明白自己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不处在混淆不清的状态”。当幼儿经验不足导致表演困难或秩序混乱时,教师宜及时出戏,辅助其解决问题,以保证戏剧活动有序进行。在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出戏、入戏中不断转化,这也是戏剧活动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如何选择适切的戏剧教学策略以达到最好的活动效果?这是新手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其实并无适用于所有活动情境的“万全之策”,教师宜根据教育目的随机应变,自选策略。教师可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并经常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持之以恒,就会找到合适的戏剧教学策略。
除了以上几方面建议外,新手教师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戏剧教育能力。(1)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资料丰富自己的戏剧教育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园内的培训活动;(2)通过积极的反思,促使自己原本零散的经验系统化,并坚持循环往复地做好反思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戏剧教育水平;(3)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要互相观摩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探讨问题,促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6.
〔2〕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3〕张金梅.论儿童戏剧教育的组织形式〔1〕.幼儿教育,2011,501/502(1/2):30.
〔4〕杨娟,张金梅,美国儿童戏剧工作坊及其对我国儿童戏剧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2,(1):89.
〔5〕林玫君.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教室中的行动研究〔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6〕〔7〕〔9〕JONOTHAN NEELANDS.透视戏剧:戏剧教学实作指南〔M〕.陈仁富,等,译.台北:心理出出版社,2010.
〔8〕NORAH MORGAN,ULIANA SSXTON.戏剧教学:启动多彩的心〔M〕.郑黛琼,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