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去了,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新的一续期又开始了,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又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
在过去的路途中,你是否拥有过欢笑,拥有过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会议,加上一把锁将它封闭起来吧!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疑讹让老师看到一个崭新的自己。下面是我新学期的计划:
新学期,新气象。在新的一学期里,我们都有一个新的目标新的计划,我的计划主要在数学、英语、物理、语文这四门上面,体现在语文方面要做好课前预习,贺客后练习复习,课文中不懂的问题下课要向老师提出;数学方面主要是多练数学不像其他科目死记硬背药或学应用;英语单词是要死记硬背。还有语法是靠练习的;其余的都是靠背。除此之外每个科目还要建立一个“错题集”,当卷子,练习册上又错题时,就及时把他腾上去。以上就是我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希望我的计划能给我和大家带来坚持不懈的动力和认真学习的端正态度。
最新初二学习计划范文【2】
为了提高各学科成绩,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制作如下学习计划。
[周一至周五] 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
[周一至周五] 中午: 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周一至周五] 下午:课外活动,①处理各科作业; ②复习本天所学过的内容;③若还有时间,除了复习本天学过的科目的内容,还可以复习其它科及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 注:课间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周 六:
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
中午: 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下午:①系统的复习这个星期及上个周日的知识点;②可以把课堂笔记读读背背.
周 日:
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
中午: 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下午:课外活动,①处理各科作业; ②复习本天所学过的内容;③若还有时间,除了复习本天学过的科目的内容,还可以复习其它科及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
初中学习方法 :
一、各学科要求在课堂中消化吸收,要坚决执行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并做好重要笔记,课后要总结性回忆,同时,强化课后练习是关键(多做试题加以巩固)。
二、语文、英语、物理、副科 主要靠记忆,当然做大量的试题巩固也很重要。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学好英语的关键是能读写常见的单词和熟练掌握语法。
三、数学、物理、主要是靠理解性记忆和做大量的试题加以巩固,多见识题型和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才能得心应手。
四、选好参考书,①优+讲解教材;②一本配套的资料。
五、中考前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总结和找准易错题,再针对性地加以练习。 平常做练习题时,将重难点类型的题及易错题做重点标记。
六、中考前5日内,将所有章节的重点(初中三年的所有知识)复习1-2遍。
七、考试时要做到:从容镇定,认真审题,做题要从易到难,并合理安排时间。若有剩余时间,再回头对未做的题或无把握的题重新审一次。
学习要求:
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不懂就问,问老师或程度较好同学。
二、上课要专心致志,思路跟着老师走,尽可能做到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三、学习中要做到忘我的境界,投入里面去,充分运用好温故而知新的良好学习方法。
四、解题思路要广,要多问自己为什么?所学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多创新思路,多思考。
五、在学习无法集中或疲倦时,要休息好之后再学习,这样会使大脑的思路更广、更多。
六、切记好的学习方法:坚决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考前梳理知识、考后总结学习及考试经验。
最新初中学习计划范文【3】
作为初中生,所面对的学习任务、特点与小学比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而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也可能产生畏难情绪。
而能否在这个转折点上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这对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全面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并给予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伴随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会学习”已成为任何一个学习者必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应从基础教育阶段着手培养。
一方面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初中与小学学习方面的异同,认识到初中学习的新特点,使自己增强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另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作为以后学习的基础。面对新的环境,学科门类增多,难度增大,范围扩大,过去的经验有的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就要有新的方法和策略,总结自己过去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进而理解搞好初中学习过程中应把握的三个有效方法和策略:即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促使自己对新的学习阶段充满好奇和热情。编织新的梦想和期待,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乐观、主动的学习信心,过自觉的学习生活。
“学而不思则罔”。进入初中,随着身心各方面发展日渐成熟,学习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我长大了”的心态,使自己出现“逆反”的心理,开始思考各方面的问题,但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体验,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摆脱无意识生活状态,开始逐渐自觉把握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德性发展。
最新初中学习计划范文【4】
初中化学是初中学生学习阶段加的最后一门新课程,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他们都充满了期望,这时能够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上我特别重视。现在我就谈一下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今后的教学质量。
1. 绪言课与化学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无论教师如何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如果学生不配合、不接受,不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无用的。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在绪言课上,对学生进行兴趣、意志、态度等情感领域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初中学生对第一节化学课寄予很大希望,他们怀着一颗激动好奇的心,睁大眼睛“看”化学。这种好奇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时机。绪言课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周围找材料,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自己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物质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无论是我们身边用的、身上穿的、嘴里吃的等,从“原料——成品——损坏——再利用”的全过程,无一不在变化之中。在绪言课上,我尽量多举例子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及学有所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化学实验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绪言课上,我专门设计了一些趣味性实验,如“色酒变水”、“铁树开花”、“魔棒点灯”等。一个个奇妙的化学变化,都使学生感到化学的魅力,这是“真实”的魔术,它更能吸引着学生去刻苦学习和探索。
2. 化学实验与化学学习兴趣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太粗不容易燃烧,我就选择学生主动“捐献”的笔里面那弹簧来做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兴高采烈地看着它“消失”了。在探究活性炭的吸附性时,我把学生自以为身边最脏最臭的水倒进烧杯,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我特意加了几滴红墨水进去,然后加入一些活性炭搅拌一会儿就得到一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水了,学生一片掌声。同时我还利用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是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理论教学与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学习中的理论部分是最枯燥和难以理解的,面对这个问题,除了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外,就是尽量把难以理解和难以记忆的东西趣味化。例如,在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得失与稳定结构时,我用以前农村坐坝席的桌子来打比方,一张桌子八个人,坐好八个就可以吃了,少于4个人的这桌人就容易离开去找快坐满的桌子,相反多余四个人的那桌人就不会走,眼睛四处张望找有没有散落没有位置的人,一旦有就召集回来,这样来说明最外层电子数与稳定性,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并记住。在讲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时,我总结一句“茶庄点点收利息”(查、装、定、点、收、离、熄)。电解水实验,正负极气体产物名称“正养父亲”(正氧负氢)。氢气还原氧化铜时,“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先通氢气再点酒精灯,实验完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氢气)。在讲地壳中元素含量从多到少顺序时,如“养闺女缺钙”(氧、硅、铝、铁、钙)等,这样就让学生容易记住。
除了以上谈到的三点外,我还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师生情感,课后与他们聊天、玩耍等,让他们“爱上”我,这样他们就会喜欢我的化学课了,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还有在批改作业时,我喜欢给学生做简单的评价,如哪个学生写方程式忘记配平了,我就写上“你一碗水不端平,事情能摆平吗”等,这样学生就希望得到自己的作业本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对于平时作业,我也讲究做经典题型,绝对不搞题海战术,并对平时表现极好的学生“减免”一些作业,这样他们就更加重视作业的质量。有时我还带他们出去,到河边、山上或街道去寻找化学的足迹,并用我们学习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通过这些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我总结了这样一些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简单方法,希望同行指点,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收获更多的欢乐。
关键词:生物;初中学习;中考;知识
这些年来各方面呼吁学生减负,初中的升学考试不再考生物这门学科,生物这门学科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心中地位下降,生物学科也没有足够的地位。各种考核绩效压的老师喘不过气,学生忙于升学,生物中考不算分数,家长和学生重视不够,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生物安排的时候不合理,这样很明显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制约,学生对生物没有兴趣可言。
生物学不管是对学生的生活还是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的时候,我会跟学生讲解清楚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原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还有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原料以及光合作用的产物等等,这一部分的知识对初中生学习化学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学习酵母菌的时候,要让学生清楚酵母菌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可以拿生活中蒸馒头或者酿造甜面酱酝酿美酒来举例,课前让学生在家里亲自动手尝试下,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添了生活乐趣;还有生物中有一个学生都想回避的课时――生理课,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大大方方地给学生传授,告诉学生不应该害羞,这是科学,这些内容对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来讲很重要,家长容易忘记或者不好意思告诉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就很重要,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青春期不注意卫生,影响成长中的健康。
多年从事生物教学,我认为学好生物知识很有作用,下面列举几条供大家参考:
一、生物学科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好的作用
初中生物课堂以外所需要的科技活动,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以开发科技成果作为目的,显然不实际,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课上去了解掌握一些生物知识,课下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者休息中有兴趣地尝试一些生物方面的科学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把压在学生心理上感觉科学活动遥不可及的心理抹掉,培养学生从小就树立研究科学的自信心,使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学生非智力因素可以发展学生智力
意志、情感、兴趣等方面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两方面非智力因素都起推动和调节的重要作用。在人才成长中非智力因素有更大的作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生物界的绚丽多彩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男生偏爱动物,女生偏爱草花,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调动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比如,饲养蚯蚓、种花赏花、帮助学校树木挂牌等活动吸引学生。开展这些活动,学生要付出劳动,教师要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失败和成功都经历后,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劳动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更好、更高的学习品质也会形成。
三、生物学习可以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兴趣教学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语言环境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了几点体会。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中学英语教师尤其需要牢牢把握这一规律。
首先,塑造优秀的讲台形象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永久魅力。特别是对于新的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初次接触,更是一次严峻考验。因为英语作为中学课程中的新科目,本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语文、数学等课程而言,是较为陌生的"外语"。必然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神秘、向往、激动、无助、恐惧、自卑等心理压力,并强烈渴望从教师的语言和言行中寻找答案和心理平衡。如果教师能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消除学生的无助、恐惧、自卑等负心理效应,并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向往、自信、兴趣等正心理效应,赢得学生的"一见钟情",这就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前提。否则,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黯然失色,会同时助长各种负面心理效应迅速迅速蔓延,给以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一系列麻烦。其次,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正直无私的品德及耐心、细致、百问不厌的态度,同样是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基础。几年来,无论板书还是作业、试卷的批改,我都严格要求自己规范书写,当学生的楷模。
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如果说教师的模范人格和得体的行为模式是吸引学生对其所授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教师精湛的授课艺术和技巧就是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关键。
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目前使用的新教材的编排也力图体现这一特点。新教材以语言结构为主体,将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融为一体,不但教学生语法结构,而且教学生如何使用语言,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使外语教学过程成为语言交际的过程,进而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应用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通过视、听、说等综合活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生动活泼的气氛和严谨认真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由教师呆板说教和大哄大嗡忽略细节两种倾向,力争做到双向交流、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直达主题的效果。
比如,初一第一节英语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用英语问候学生、介绍自己、学校以及班级的大概情况。我的目的是让他们体会一下什么是英语,无论听懂听不懂。他们都被这种全新的语言所吸引,静静地听着这音乐般的语言语调。随着我的翻译,他们都鼓起了掌,接着我给一部分学生起了英语名字。到这时,学生的情绪由好奇、有趣达到。在平息了他们激动的心情后,我用汉语介绍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意义,提出学习上的要求,教他们几句最简单也最实用的句子:Hello.Mum.Hello.Dad.How are you ? I''m......。整个课堂生动、活泼、紧张、有趣。下课后,他们迫不及待地用刚刚学过的句子互相问候,互相介绍。回到家后又给父母亲表演,得到家长的赞许后,他们学习的热情更高,兴趣更浓了。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届初一我都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英语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认真模仿,并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我还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先后举行"初一英语书法竞赛"和"中英文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当评委,树立典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三、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我注意经常运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媒体创设一个心情舒畅、充满情趣的语言环境,尽快把学生带入图画中的"情景"后进行教学,让他们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Book I Lesson 23"问路"一课中,我利用拉动式幻灯片移动"问路人",要求学生描述正确的路线。这种边听边演,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吸引了全班学生,他们从表演中提高了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既解决了难点,又使学生的听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各单元的对话,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连贯性,给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语言提供了基本的有利条件。如果教师能够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经久不衰。学生乐于参与,其语言交际能力的发挥达到,课堂气氛的的活跃达到顶点,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这是最理想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课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不断增强学生的兴趣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增强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单词时,可利用图片乃至实物进行教学。能表演的动作,尽量表演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教感叹句时,尽力夸张要感叹的词,又有表情又有动作,学生极易理解又记忆深刻;教祈使句时,一会儿要求他们执行正命令,一会儿又要求他们执行反命令等等。在丰富多样、反复实践、正误比较中,祈使句的用法逐渐被他们所掌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视、听、说、想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人格因素,而又不至于把多媒体课堂教学简单地变成"图片展示课"。这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强化和扩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但是,作为语言教师,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上课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及时获得对学生有用的信息。语言教学内容要有较大的信息量,具有时代感,知识性和趣味性强,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使他们发现新的东西,并对其产生热情。英语学习中的第一个,哪怕是不大的进步或成功,也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其次,在课外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一些饶有趣味的活动,也是增强学生兴趣,巩固课堂知识的好方法。比如,留课外作业时,留给他们一个英 语谜语、填字游戏让他们猜,每天课前五分钟的值日生报告,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小故事、小对话;举办英文书法比赛等,使学生们既有准备时的紧张,又领略到成功时的快乐。在不断潜移默化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英语。
总而言之,兴趣是成功的基础。英语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初中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还很不健全。因此,兴趣就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这也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葛炳芒.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 2000,(3).
[2]刘道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的任务和教学目的[J].课程o教材o教法1997, (3):18.
(郸城县实验中学河南郸城477150)
【摘要】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成为每一个教师的重大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新课改;新教材
How leading is beginning high school student study living creature
Liu Dong mei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with dialectical only owner righteousness is instruction, related various biological phenomenon and regulation.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creature the teaching, how the help´s student´s ability draw inference from one example, overall system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control concept, and find out the regulation of life activity from each one the concept, integrate knowledge, this be a crux in the living creature teaching, also is a point in the meantime.Especially after reform in education, how leading student the study become each teacher of graveness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creature;Teaching method;The new lesson change;New teaching material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的向我们走来,一个崭新的教材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将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适应新的教材体系,走进早已熟悉而今又陌生的生物课堂,是我们生物教师急需解决的紧迫课题。
首先,实施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应是交往,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先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探索生命的奥秘……这一切的一切不能仅仅是教师的解说,可以这样说,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每一节课堂教学都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只有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开放性的学习才能真正使我们发展性的了解生物世界的所有科学。
2、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素质教育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潮流,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也已隆重出台。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必然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切实地更新教学的理念方法,自觉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学奥秘包罗万象,新教材安排了形式各异、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应注重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使每名学生都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维护生态平衡等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完全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培养。新教材每章节前的情境解说图片,以及每节“课外阅读”,反映现代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生物学联系生产实际应用,均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促进了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公民应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论题。素质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品质、性情、个人条件、应变能力和个人价值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中学生物教育改革的目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能力。我们应立足教学第一线,根据自身、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教研和教改活动,真正树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活泼机智,应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对初中生而言,学习的动力仍然主要源于兴趣,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课前准备不充分,教法单一,上课照本宣科,语言平淡无力,则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或思想开小差。所以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准备各种教学用品,搞好新课的导入,尽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语言力求风趣幽默,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事实证明,一个神情严肃、古板的教师,其课堂气氛也大多是死气沉沉的;而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课堂上学生注目的焦点。在很多时候,教学的内容难免有些枯燥,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活泼幽默,往往能收到奇效。比日,在给学生上人体的激素调节,在讲人体有哪些内分泌腺及什么是激素时,会有某些学生显得没精打采,便转移话题,说前不久播出的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出现了一个很好笑的错误,因为剧中的司马迁竟然长了胡须。有的学生懵了:司马迁是男人,男人长胡须,这错在哪?司马迁受过宫刑,这个学生一般都知道,但什么是宫刑,为什么受宫刑的男子不会长胡须学生却不一定知道,于是便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人体的内分泌和激素的作用上。这时,你可以幽默的说:“看来不懂得生物学知识,还会有人闹出太监生儿子的笑话呢!”全班学生一下子都笑起来,困意一扫而光。由此可见,教师的机智幽默就象课堂剂,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应广泛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广泛地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必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感到收获不少。我在每节课上几乎对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做到联系实际,如学习细菌的知识,就联系食品保鲜技术;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联系农作物的增产技术;学习植物的生殖,就让学生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习青春期发育的知识,就为学生具体讲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人的呼吸系统,就联系吸烟的危害、煤气中毒的急救等;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就联系各种心血管疾病、义务献血等……事实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联系实际,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手与脑都“活”起来,也让课堂“活”起来。
最后,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改革评价方法。
从以往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来看,评价着重关注期中、期末的相对评价,忽略对学生平时学业的绝对评价、诊断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活动、兴趣、思考力、判断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增加平时的绝对评价,激励和改造学生的素质,也使得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更合理更科学,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初中英语 主动性
我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之一,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本人就谈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和加强研究性学习。
一、强调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体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这两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我做过以下的尝试。在英语课堂上,每四五个人组成一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或分工合作开展以下主动性学习活动。
1.1开展学习竞赛
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开展学习比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例如:英语课本剧比赛,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发挥搞笑的才能,加以改编,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妙趣横生,这一形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1.2 开展“我最喜欢的一句英语”的活动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选择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记在摘抄本上,经常诵读,并推荐给全班同学。
1.3 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复述课文的任务,给学生以各种各样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图画、表格、关键词、文章框架等等。降低了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自信心。
1.4 采用学生轮流值日汇报制度
用(Daily report)值日汇报的形式,鼓励学生将课文浓缩,改写课文(例如:以“I”为主语),续写课文,评选“最佳主持人”、每周‘名’星”等。
1.5 起用部分学困生做老师的小助手
适当安排一些机会让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做“老师的小助手”,让他们有成就感,激发他们的自动参与意识。
二、重视研究性学习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力和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来都是“教师先教,学生后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这种学习方式充分表明了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真正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张力。
三、发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努力实现学生学习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这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需分配好、中、差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练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能各有所得。
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独特性,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切实做好两个转变: 一是由教师考虑“教什么”向考虑学生“学什么”的转变;二是由教师“怎么教”向学生“怎么学”转变,这样才能让程度好的学生能“吃饱”,程度中等的“吃得了”,程度差的学生知道“怎么吃”。
四、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的研究性学习。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研究性学习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带着教材走向生活,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实践来认识。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鼓励学生在旅游时大胆地与老外交谈,在生活中见到的英语标牌或英语介绍,用心去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英语,是学习英语的最好方法。
五、提倡问题性的研究性学习。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强烈的“质疑意识”,学问学问,要学就得问。“质疑”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激发学生认识中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教师应提倡学生多“质疑”,绝不能批评学生提的问题与教材无关。
六、结束语
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研究主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将研究性的学习渗透到提出假设,实践操作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1.兴趣是自学的前提,自学需要老师点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的关键所在是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自学的前提,有兴趣才能达到我要学的境界,没有兴趣只能是要我学。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根本谈不上自学,只有对数学知识感兴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的点拨,使之得到最佳效果,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自学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高年级或简单的教学内容可少点拨或不点拨,对低年级或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就应该多辅导、多点拨。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在各阶段的主体作用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模仿性强,认知具有片面性,对某一新事物具有较高的激情,因此,在对七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应多点拨、多辅导,自学内容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主,对基本技能和技巧要多加引导,但这个时候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坚定的自觉理念是一个关键时期,它在整个初中阶段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例如,在进行有理数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数:
①小学学过哪些数?
学生会回答:小数、分数、整数、0
②进入七年级后,又学了什么数?
学生会回答:负数
老师点拨:
①小数和分数现在把它归为一类,统称分数,分数又有正、负之分。
②整数分为正整数,负数和0三类。
③以上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由此得出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以上第二轮分类让学生讨论后自己分出来。
学生能分清以上有理数的分类,就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
八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比七年级有所提升,但处于不稳定阶段,八年级在整个初中阶段起着呈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这时,更应该加右对学生自学能力地培养,如:在教学同类二次根式概念的预习中,应提出下列问题:
只要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去预习,并能解决疸,就掌握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基本概念。
九年级的学生在自学数学知识方面应该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对一些一般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他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来完成,老师只需给他们一定的自学时间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些较难内容和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必须耐心地进行自学能力地培养,做到多点拨、多辅导。如在讲解以下例题时,已知:的两条弦AB,CD相交于点P,求证:AP·BP=CP·DP。在讲解该例的自学指导中,教师应提出以下问题:①如何将上述等积式转化为比例式(即:要证明AP·BP=CP·DP,只要证明 = ;②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我们应找出四条线段可能出现在哪两个三角形中(图上没有三角形,如何作辅助线?);③构成的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④例题证明的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最后,老师归纳,通过此例的证明明,给出了证明等积线段或比例线段的一种常用方法。
3.学生自学,老师不能闲着
学生自学前,老师应事先设问,提出本堂课的目标,还应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学生自学后要启发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老师解惑,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奔着目标去学习,为求知识而学习,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实质上,老师正确地引导、辅导学生自学,要比照本宣科地讲解书本知识付出的劳动要多得多,特别是在回答学生提出的某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时,对教师的素质是一次一次的大挑战。
4.养成良好的自学习习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诗词导入法的实施
每一个诗词的背后都肯定会有一定的创作背景,不同时代的诗歌都反映出了其历史背景,这些诗歌也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诗歌的方式去导入新课,既让同学们学习了历史知识,而且会通过诗歌这一有趣的方式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如杜甫的《忆昔》这首诗就反映出了唐代社会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和谐统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等等,所以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盛世经济的繁荣》这一教学章节之中,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入到唐代经济发展的学习之中去,通过诗歌中对人们生活等的反映展现出良好的社会特色,使学生带着很好的学习兴趣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心情去学习整个章节的内容,发挥导课的作用。
2.歌谣导入法的实施。
是很重要的,歌谣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问题的重要印证之一,会很好地反映出当时的一些历史现象,并且有些歌谣是诙谐搞笑的,会活跃整个的课堂气氛。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等歌谣就显示出了时期的特点,并且这些歌谣会让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良好的兴趣。
二、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加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
1.利用教材插图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教材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极富表现力和趣味性的资源在初中历史的教材中有很大的比例,这也是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之一,并且我国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重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所以初中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地利用这些插图,尤其是一些诙谐的但是极具内涵的历史漫画组织教学活动。
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并且由于其可以集声音、图片、音频等为一体,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历史知识由于其比较久远并且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有所差别,所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活动中。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就可以搜集一些影像资料或者是图片等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国大典之时我国人民的激动与兴奋,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初中学生经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已经可以独立地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所思考,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有所肯定,不能一味地否定学生的问题,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必须在教学之前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还有心理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之间开展讨论去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对于培养学生交流组织能力非常有利。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革命纪念馆,感受革命纪念馆的革命氛围和先烈们的为国牺牲的精神,用事实事迹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所以,历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利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非常必要。
四、总结
1.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在这方面可以运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讨论和引导学生思索。例如,烧久的壶用久了,壶的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垢”,水壶使用的时间越久,积存就会越多。“水垢”究竟是哪里来的呢?又如,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洗发的时候用过洗发液之后还会用护发素呢,知道其中的原理吗?教师还可以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持续发展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公众与科学技术”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民对地理常识和化学知识缺乏了解,对于“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滥用农药、化肥的后果”等有关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弊端和问题知之甚少、认识淡漠,这也是乱开发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社会问题原因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化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未来国民的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重视化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化学教学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第一堂化学课我首先设计了几组有趣的实验,如“白纸现字”、“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离奇的实验现象,把学生带进了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接着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化学知识讲起,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第一节课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课后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议论着教师的讲课内容,有的学生还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看书。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我在圆满完成课标规定的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改造已有的演示实验进行实验探究,把课本上的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或“边讲边实验”。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有关化学知识,而且更能有效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联系实际的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3. 通过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化学学科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年龄特征,按年龄段划分学习兴趣小组;或是指导学生组建探究性学习小组;或是从学生中挑选出学科带头人,组织全班同学主动学习和进行探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制作实验用品、举办化学讲座、出版化学墙报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体验和感受。例如定期出版班级化学专栏,刊登有关化学拓展知识和化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最新成就等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课外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长久保持和稳定学习兴趣。
4. 精心设计新课导言,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上一堂新课,教师能不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言的作用可以说至关重要,不能忽视。在备课时,应该重视引言的设计,要注重引言的艺术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情境、通过引言导入、巧妙结合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迅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状态,并能始终保持课堂上最佳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5. 设置问题和悬念,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不仅新课导言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也必须精心准备,运用教学技巧设置问题和悬念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判断,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思考和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活起来了。例如,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一个悬念性的问题:印度尼西亚一个岛上有一条峡谷,当有人牵着羊或狗进入这个山谷时,羊或狗就会晕死过去,人往往因为蹲下去救护羊或狗而晕倒死去,所以人们称之为“死谷”。然后,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开这个谜。课堂教学内容中设置悬念,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活跃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6. 根据化学科特点结合人文知识启发学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把化学知识跟人文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课堂互动式教学,不仅大有令人耳目一新、情趣昂然之感,还能产生引人入胜、记忆深刻之功效。例如,教学“碳”这一内容时,联系石灰石的性质跟明代于谦七言绝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境相吻合,若把两者结合起来学习探讨,让学生畅谈诗情、论人品、学知识,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石灰石的性质,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互动交流,增强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用成语猜物、课堂小竞赛、记忆小歌谣等等。
7. 注重情感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著名教学家陶行知说过:“要真诚地在情感方面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在教学中教师以多少情感打动学生的心,也必然换来学生对教师多少的真挚的情感,这种效应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实效,学习成绩会明显提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前,新课程已进入了全面推行阶段,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解放人,重视个体独特的体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的一种互动过程,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列举出大量事实说明,兴趣对于学生取得学习和学业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不容忽视的内驱力,因此,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
孔子《学记》言:“亲其师,信其道。”一位学生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要做到三要:
(一)要充分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初中这个时期学生处于青春期,会躁动,对事物敏感,愿意去尝试新生事物,所以只有与学生成为朋友,才能了解的学生情感世界、近期的思想动态,他才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碰到的困难与你诉说,也才会把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与你交流,你才能知道他的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你才能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进行调整,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二)要尊重、关心学生。近代教育家夏?D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的形成如同水池,惟有情和爱才是池里的水,没有情和爱,教育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形状各异,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如果能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人格尊严,学生会更爱戴你,才不会出现“出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必须学会尊重,尊重自己的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强加于他们;关心学生,不是说口头上说关心,而是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们,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入手。特别是留守初中生由于缺失家庭温暖,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呵护、关爱。只要老师真心的关心关爱他们,相信他们能和你走得更近,这样他们就更亲近你、尊敬你、信任你,不管学习好坏都会更努力学习。
二、重视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与数学有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真切感受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从而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巧妙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它改变了以往学生不论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教师和黑板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情境,改变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兴趣盎然然地学习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情境,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
(三)注意课堂结构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中学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了“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如何恰当地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本身也只是一种变式,并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个性灵活选用优化,以求课堂效益最大化。
三、教??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不良习惯能影响或阻碍初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这些不良习惯是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懒惰依赖习惯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学生总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急于求成、盲目应付习惯
学生不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学生更不可能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3.定势思维的习惯
定势思维习惯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格式和惯性。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一旦学生按固定思维模式解答不了问题,他们就缺乏广泛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重结论,轻过程的习惯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有学生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研究。教师们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习惯。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导致学生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自我原谅的习惯、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的习惯、自我封闭的习惯等等。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转贴于
一、数学合作学习的前景
合作学习模式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美国教育界提出。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我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视。现今,合作学习模式成为新课改所大力推崇的效度化教学方式,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其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对比城市初中学校对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视程度而言,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学校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左右,在数学课堂中未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进而使得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设想。
二、农村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困惑
1.缺乏合作意识
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应当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的关系,但是,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些都是缺乏合作意识的表现。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参与到了热烈的讨论中,课堂非常热闹,有些学生趁机说笑,甚至粗暴地打断其他同学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每个小组都有组长,那组长就应该负责发言,自己参与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对小组合作过程和结果漠不关心,只等坐享其成;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不注意倾听其他同伴的意见,或者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还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害羞,生怕自己说错话,而受到他人的责备和训斥,所以不敢与小组同伴进行交流,也不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中无法与同伴融洽相处,自然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2.缺乏合作的行动力
虽然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布置合作任务之后,学生往往会缺乏合作的行动力,看似坐在一起讨论,其实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聊天的机会。合作中哪个成员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负责什么任务,学生均没有很好的分工,组长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合作过程拖沓。
3.有效合作无法落实
如果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率和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但是农村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常常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常常是合作之后,教师却并没有发现任何惊喜。
三、农村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1.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
农村初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不知道从哪入手,不知道从何说起,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多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解决一些难题,进而树立合作意识。
比如,在教学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是,学生虽然能够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但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和思考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对他们来说有较大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部分负责画画和对折,验证老师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另一部分负责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点,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合作交流中,借助集体的力量,总结出了“轴对称图形就是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折痕线就是对称轴;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两个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的结论,此时,教师再给出一个对称轴和一个图形,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画出已知图形的另一半。
除了要通过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来引导他们树立合作意识外,教师还要通过恰当的评价,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强化合作意识,一方面要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小组合作的成功离不开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要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结合起来,除了要表扬学生取得的成果外,还要重视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倾听、交流、协作的具体情况等,并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以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强化学生合作行为
农村学生在合作方面要稍微落后与城镇中学,所以教师要知道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就要强化学生的合作行为。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图象”相关内容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在五分钟之内对函数关系的表示方法进行总结,并将其优缺点一一进行整理。学生经过组内合作,得出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1)解析式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关系。优点:简单明了。能从解析式清楚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全部相依关系,并且适合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
缺点:在求对应值时,有时要做较复杂的计算。
(2)列表法――通过列表给出函数y与自变量x的对应关系。优点: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函数值找到,查询时很方便。
缺点:表中不能把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对应值全部列出,而且从表中看不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3)图象法――用图象来表示函数y与自变量x对应关系。优点:形象直观。
缺点:从自变量的值常常难以找到对应的函数的准确值。
由于时间紧迫,学生的小组合作十分快速,由一人记录,其他学生讨论、整理、总结,很快便将这三种基本表示方法整理归纳。此时教师再要求学生在1分钟之内绘制思维导图,由此将这三种方法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出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学生刚开始接触合作学习,并不能完全把握合作的实质和要点,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多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及时进行点拨,使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目的、流程、实质和要点,进而在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