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刘禹锡的诗

刘禹锡的诗

时间:2023-05-30 10:0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刘禹锡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刘禹锡;诗歌;价值追求;雅正;静丽自然

一、儒学的复兴与趋于雅正的价值追求

中唐社会日趋衰落,清人叶燮在《百家唐诗序》中谈到“中唐之中”时说:“此中也者,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一代之所独得而称中也者,时值古今诗运之中……”①称中唐为古今百代之中,足见古人对中唐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的重视。面对严峻的的形势与强烈中兴愿望伴随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等将复兴儒学的思潮推向高峰,韩愈主张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恢复先秦时期的儒学,他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声言:“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而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他认为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藩镇割据和佛老蕃滋,因而他写了大量的政论以“适其时,救其弊”。②

由此在诗歌上,与盛唐的群星璀璨不同,这一时期流派纷呈,诗人们致力于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以及诗歌理论的阐发,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新鲜意味的诗歌,展现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象。刘禹锡诗歌的创变特征并不明显,除了在民歌体诗歌创作上刘禹锡进行了有意识的探索、创新之外,就诗歌创作的整体面貌而言,刘禹锡并不像元白、韩孟那样在新变的道路上走得很远。③无论是元白的“老妪能解”,还是韩孟的怪异新奇都具有明显的反对传统审美的特征。因为从《诗经》、《楚辞》到盛唐气象,由于儒学的的影响,诗歌的价值追求基本都是都以雅正为上。

刘禹锡的诗歌能在声势显赫的“韩孟”“元白”两大诗派之外另辟蹊径,基本继承了传统唐诗价值追求,用审美的形式来表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刘禹锡在诗歌中表现出趋于雅正的特点,如他的《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悲秋”是历代诗人递相沿袭的主题,从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辨》),到汉代无名氏的“秋风瑟瑟愁杀人”(《古歌》),到北朝庾信的“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再到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陈陈相因,概莫能改。所以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而刘禹锡在春与秋的对比中,发现了秋的好处,从而吟唱出这两首意气风发的秋歌。

先来看第一首,“自古”句点出逢秋皆悲,古今同然,有思接千载,虑盖万世之慨。“我言”一句一声喝断,推倒了悲秋的主题,新天下耳目,大有冒天下之大不韪又力挽狂澜之势。“晴空”句,勾勒出一幅秋景图:一碧如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腾空而起,直冲九霄。诗人目睹此景,心中豪情收束不住也随着唳鹤一飞冲天。这是何等的豪气,在领略这种豪气之后我们在细味一下诗人志趣,很明显,这首诗是言志之作。刘禹锡的《秋词》,另辟蹊径,一反常调,诗人将自己的志趣融于寥廓的秋景之中,又将秋与春做了对比,这样及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冲天之志,又表达了自己不同流俗的本色。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崇高精神追求。

再看第二首,第二首写秋色,气以表达高远志向,色以陶冶高尚情操。所以赞美秋气以美其志向高尚,咏叹秋色以颂扬其情操清白。景物随诗人情感而变化,秋色由诗人的感情而壮丽。景色正如人心,见诗人性情,见诗人品格。春色以妖娆妩媚,秋景以高洁风骨,高下立见。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出秋的本色,显示其特点,清白明净,不以人不喜而悲,有红有黄,色彩缤纷朗丽,非春可比,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如果你不信,请上高楼向远望去,便立觉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虚静肃然,不会像那浓艳繁华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岂如春色嗾人狂”这样铿锵有力的吟唱,向我们袒露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态度和不畏“衰节”的情怀,表达诗人遗世独立的志趣。

这两首诗可以说是刘禹锡言志的代表作,两诗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而又无“含蓄不足”(《四库全书总目》评语)之嫌。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一赞秋气,一咏秋色,语言运用上,这两首诗以雄阔大气、干净爽快的词句为主;没有生僻词,与诗歌内容、志趣相协和,这与“韩孟”的晦涩难懂,“元白”的流于平白皆不同,韵律和谐,词采朗丽。意境创设新鲜自然,于虚静之处得到壮美的审美体验。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唐诗的风雅精神,体现了趋于雅正的价值追求。

总体而言,刘禹锡诗歌在内容上表现传统儒家思想不畏“寂寥”积极地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语言上讲求文辞华丽、雅正,声韵和谐优美;在取象上偏于壮美,气象宏大;在意境上志趣高远,足以完美展现了其诗歌“雅正”的价值追求。

二、刘禹锡的诗歌理论与其诗歌创作

中国古典文论关于“境”的理论有很多,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尤其到了唐代,相传王昌龄所作《诗格》将“境”分为“物镜”、“情景”、“意境”加以讨论;殷的《河岳英灵集》中关于“兴象”的论述,更加注重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诗僧皎然沿着王昌龄、殷一路,又把“意境”理论向前推进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概念,比较全面的发展了“境”的理论;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一文中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到了晚唐,司空图发展了刘禹锡的观点在《诗品》中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念,经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可以说,唐论家,尤其是刘禹锡的诗歌理论,对于“意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当时的诗歌创作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刘禹锡的诗歌理论并不多,但一些突破性的理论足够引起注意。尤其是刘禹锡的“意境”理论与其诗歌创作有密切的关系。《董氏武陵集纪》是刘禹锡相当重要的论诗之作,他提出:“诗者,其文章之蕴那?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缪,不容秋毫,柞有的然之姿,可使户晓。必俊知者然后鼓行于时。”刘禹锡认为:在表达精微感情和深微境界方面,诗歌是文章的精华,具有意在言外,辞近旨远,象外有境的特点。

“义得而言丧”其实就是发展了道家学派的“得意忘言”说,只是老庄是从哲学观点来表明言辞与思想的关系,尚属一个哲学命题。虽然魏晋时期也有理论家涉及到言、意的关系,他们只是将言意关系有哲学领域引入到文学上来,并没有自觉地来将其运用到对意境的阐释。刘禹锡则将“境生于象外”与“义得而言丧”并举,刘禹锡认为优秀的诗歌要创造出“生于象外”的“境”已达到“义得而言丧”的接受效果。即诗歌“言外之意”主要是从文学语言而言,“象外之境”则从诗歌总体构思而言,然而“象外之境”又离不开“言外之意”,二者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方可达到“文章之蕴”。

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刘禹锡的诗歌在意境的创造上追求一种静丽自然的美。由于刘禹锡的诗境理论由道家理论转化而来,再创造他所说的“象外之境”时,不可避免的要通过“虚境”来实现,他在继承前人的虚静理论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刘禹锡将其作为一种获得最高艺术境界的必要手段,提出了“虚而万景入”,“因定而得境”(《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并引》)的著名命题。他反复强调意境与情景、成境之间的关系:“虑静境亦随”(《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太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味真实者,即清静以观空。”(《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盘高孕虚,万景皇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洗心亭记》)。[11]但意境并非闭目塞听,而是以虚待物,以静察物。需要用虚静心态面对现实世界和大自然,才能获得一种自由愉悦的空明澄静的审美心境来妙悟自然,并能充分激活主体的深层意识或潜意识,激发出多种艺术想象,从而促进创作灵感的爆发,即所谓“因定而得境”,“由慧而遣词”。这样,就能在一种虚静悠远的心中超越物质的外在存在形式,与生生不息的造物主混融,达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我为一”的“得意而忘言”的最高审美境界。总之,虚静乃意境生成时特有的审美心态。

三、静丽自然的意境美

与“境生于象外”和虚静理论相联系的是,刘禹锡特别推崇那种静丽自然的诗风,他评价柳宗元的诗文:“余吟而绎之。顾其词甚约而味渊然以长,气为干,文为支。跨踩古今,鼓行乘空,附离不以凿柄,咀嚼不以文字。端而曼,苦而腆,估然以生,灌然以清,”(《答柳子厚书》)认为柳宗元的作品含蓄清丽、自然浑成,具有清淡深远,柔曼而不失端庄,清丽而不失丰腆的风格。这正是他所推崇的“义得而言丧”,“境生于象外”的典范。

刘禹锡的诗歌的创作亦充满这种艺术追求。他曾不无得意地说:“吾友柳仪曹尝谓吾文隽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矣。”(《犹子蔚适越戒》)虽是评其文,亦可移来评其诗。刘禹锡曾在(《董氏武陵集纪》)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可见刘禹锡提倡用精简的语言来表现静丽自然的诗境,还可以看出刘禹锡特别重视想象的作用,并不强调一定要亲临的感受,所谓“坐驰”“役万景”。这与他的“境生于象外”,“义得而言丧”主张具有内在的联系。

刘禹锡在运用静景入诗方面有着丰富的创作实践。《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等诗,从题目就知道刘禹锡没有身临其境而都是虚构的诗境。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的《石头城》是诗人有夔州赶往和州的途中所作,当时他还未到金陵,不过借古迹抒发自己的兴亡之感。诗人这时候已经五十三岁了进入其政治生涯的晚期,这里也是借助总结历史教训,来总结自己政治生涯。《金陵五题》也全部出于想象和虚构,其中《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作者并没有直接给我们提供几幅图景,来显示金陵城这个六朝古都的历史的兴盛和现实的凄凉;只用“故国”和“空城”两个词,对目前的凄凉荒芜作了暗示。着力写“不变的景”:山、潮、月。它们是历史的旁观者,其中的月,更是千载不变本体存在。是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者,不变的这些事物(山、月),见证了变的残酷。并隐隐寓有国家兴亡“在德不在险”的教训,可见作者“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山围故国”、“潮打空城”一类景物,既有客观现实的实在性,又有诗人想象的艺术概括性,对于诗人的主观情感和意绪的表达,有着高度的张力,这正是刘禹锡诗歌的难能可贵支出,难怪白居易要说:“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诗中意境全部由静景构成。诗人的主观思想在字面上不着痕迹,全用想象力构境,诗境壮丽而又自然,是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既如诗人亲临所见,由于当时大唐王朝国势相关诗人这里是借历史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纵观刘禹锡的创作,其中显现出的静丽自然的意境美,与其“境生于象外”、“义得而言丧”的诗歌理论是分不开的,而其创作中又不失雅正的追求。通过对刘禹锡的诗歌创作的价值追求以及表现出的意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把握这位中唐诗人具有积极意义。(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注解:

①引自万伯江.刘禹锡贬谪心路探析[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5:3.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9.

③崔桂萍.论刘禹锡诗歌的情感力度[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3.

参考文献:

[1]唐・刘禹锡.瞿蜕园校注.《刘禹锡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肖瑞峰.刘禹锡诗论(第一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国维著.徐孚调校注.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第2篇

1、司空指古代官职,主管建设,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后来转变为监察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的总检察长。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现在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2、这个成语来自刘禹锡的诗《赠李司空妓》,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司空指当时的诗人李绅,职位为司空,相当于明清两代的尚书。

3、司空见惯典故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 做监察御史;因为他的名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 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

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 “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 名称,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位于檀山岭上的刘禹锡公园,山清水秀,溪水潺潺,绿树掩映,亭台典雅,她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姑娘来了,她带来一阵阵温馨的风,吹绿了公园里的山,吹绿了公园里的水,给公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带来了一片生机。溪水岸上的柳树绿了,她飘扬着缕缕枝条,高兴地向人们招手,报告春的到来。道路两旁的花儿醒了,有的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含苞欲放的花蕾们像含羞的小姑娘似的,向人们频频地点头,好像向人们问好;有的含苞欲放,像抿着小嘴的孩子调皮地向外面张望。还有的月季、牡丹和玉兰陆续开放,她们和飞来飞去的小蜜蜂们,都高兴地欢迎游客的到来。公园广场上的刘禹锡高大的雕像,迎着春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和一群群的游客们幸福地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春姑娘刚刚过去,夏天来了,公园里顿时变换出一道道美丽的景色。亭子旁边的各种树木枝繁叶茂,把一片片绿荫洒向大地;放眼四望,到处是百花怒放、香气袭人。蝴蝶姑娘兴高采烈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有时,她们还趴在刻着刘禹锡诗词的石碑上,好像在细细地阅读刘禹锡优美的诗句呢!树上的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快地在枝头跳来跳去,好像经不起夏天阳光的照射,在火热的天气里兜风乘凉呢。这时,有好多放了假的同学们在树下一边享受着阴凉,一边欣赏、品读着刘禹锡赏心悦目的诗句。

秋天到了,凉风习习,黄叶飘飘,天上的太阳在蓝蓝地天空向人们微微地笑。这时,经历了酷暑炎夏的人们,都消闲地在公园里的羊肠小道上自由地漫步。他们观赏着路旁的红叶,指点着近处刻着刘禹锡诗词的碑文,讲述着几千年前刘禹锡的故事。树上的知了们也在一阵阵地吟唱,他们好似背诵着刘禹锡的优美诗句,享受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啊!

北风吹来,天慢慢的冷了。突然的一天,漫天下起了大雪。刘禹锡公园里地一切都披上了银色的外衣。楼台亭阁笼罩在茫茫的雪花之中,但那红色的、蓝色的挑檐在雪花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好看。路边的松柏树像一个个老人似的站立在两旁,他们好像在欢迎游园的客人,也好像在为人们站岗。天晴了,火红的太阳露出了笑脸,远远望去,红红的太阳,雪白的景物,蓝蓝的天空,这真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时,不由得会使人想起写的《沁园春雪》的景色来。我们再抬头仰望,几层楼高的刘禹锡雕像,神采奕奕,仰望天空,高高地举着手中的大笔,好像又要写出歌颂祖国山河的优美诗句呢!

我们的刘禹锡公园太美了,她的一年四季都是引人入胜的,都是我们消闲散步、学国古代文化的好地方。

荥阳六小五年级:王博远

第4篇

一位从台湾回乡省亲的老兵,是个书法爱好者,在亲属的陪同下找到我,希望我能为他写一幅字,好让他带回台湾作个纪念。有人如此看重自己的字,我当然十分高兴,于是赶紧展纸濡墨,问:“写点儿什么呢?”答曰:“随便,随便!”于是我便“随便”地选了一首写熟了的唐诗写将起来。写成后自然让那位老兵看一看。他面对着我刚写过的这张宣纸,用一种近乎苍凉的嗓音将四句墨迹未干的唐诗念了一遍后,干涸的眼窝中竟溢出了两颗浑浊的老泪。至此,我才发现自己“随便”抄录的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真是送对人了。

客人走了,但我的思绪却一下子收不回来,将这首《乌衣巷》又在心中吟咏几遍,品味再三,仍觉得意犹未尽,便索性骑上自行车奔乌衣巷而去。

我在巷内缓缓独步,游人也并不多,一会儿便从巷口走到了巷尾,见午后的斜阳照在巷子一侧的粉墙上,最通俗不过地阐释着“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意。有两位外地人模样的游客与我擦肩而过时,我分明听到有一位似乎自言自语地诘问:“这就是乌衣巷?!”像这样的诘问,我差不多每次来乌衣巷都能听到,特别是那些外地来南京的游客,他们慕名而来,最终往往都会一脸茫然地如此诘问。

当然,他们如此诘问的潜台词是很丰富的。一是,乌衣巷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世家豪族鳞次栉比的高堂明榭哪里去了?王谢子弟们乌衣皂袍风姿绰约的身影哪里去了?二是,这分明是一条陋巷呀!唐诗宋词中那些让人一咏三叹的名篇华章真的都是基于它吟成的吗?那氤氲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缕永远挥之不去的感伤之气真的是由它吐纳的吗?

要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还是走进乌衣巷的历史去寻一寻吧!

乌衣巷深处在城市的深处,似乎是一枚夹在泛黄史册中的标本,或者说它就是一块深埋于时间深处的化石,它的作用在于人们对着它便能很容易地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和精神的追想。

关于它的来历,有两种说法最为流行,一种见于北宋人刘斧的《青琐摭遗》和南宋人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中:

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媪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上,至其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纸片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误到华胥国里来,玉人终日苦怜才。云轩漂出无消息,泪洒临风几百回。”来春,燕子又飞来榭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冥数合,如今暌违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至今岁竟不至。因目所居为乌衣巷。

第二种说法见于南朝刘宋时山谦之的《丹阳记》中:“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

第一种说法是一则地地道道的神话,乌衣巷因之而笼上神秘面纱自不必说;即使是第二种说法,虽然它似乎更合事实一些,但只要我们稍作想象,其神秘色彩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点,乌衣巷还不足以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诗人所耿耿于怀,乌衣巷更大的幸运是随两户人家迁居巷内而带来的。

王、谢两家迁居乌衣巷,对于乌衣巷来说自然是十分重大的事件,因为这一事件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也是堪称重大的事件。这便注定了金陵城南的这条小巷,将与中国文化一同延伸向历史的远方。

永嘉元年,琅琊王司马睿由下坯移镇建业。与司马睿同时南渡的还有西阳王漾、汝南王、南顿王宗、彭城王。仅仅十年后,司马睿便在建业即皇帝位,建立了东晋。如此近于与皇帝平起平坐的王氏家族,金陵卜居之地就是乌衣巷。

如果说王家迁居乌衣巷是伴随着改朝换代的风雨而来,乌衣巷内一时曾因此而着实轰轰烈烈了一番,那么谢氏迁居乌衣巷,相比之下则要冷清得多。但谢氏后来对乌衣巷的影响一点儿也没因此而减小。这主要因为谢氏家族中从乌衣巷里走出了一批或文或武或文武全才的人物,如风流宰相谢安、淝水名将谢玄、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东晋才女谢道韫以及为李白所极度追慕的诗人谢等。

一条小小的街巷,竟然能容下如此众多在历史的夜空中熠熠闪光的星宿!不难想象,它该是有着一种怎样的风流呀,它的上空又会笼罩着一种怎样的神秘光芒!

然而,有一天,这样的风流、这样的光芒,突然消失了,消失得如此干净、彻底,消失得那么让人不可思议。隋开皇八年(588),隋文帝杨坚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兵临建康城下,至此,金陵上空的“王气”真的“黯然收”了起来。乌衣巷所有的繁华和荣耀当然也从此烟消云散,成为了历史,“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然而,物质的乌衣巷消失了,文化的乌衣巷却崛起了。

的确,千百年来,人们更愿意把乌衣巷看作一种文化的存在,说得具体一点是一种诗意的存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为那位台湾老兵所书写的这首《乌衣巷》,是乌衣巷最早的一首挽歌,为唐朝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之一。然而,刘禹锡写出包括《乌衣巷》在内的《金陵五题》时,他竟还没有到过南京,没有走进过乌衣巷。

是的,刘禹锡凭着自己诗人的想象,目光穿透了空间的千山万水,更穿透了时间的厚厚烟尘,从乌衣巷的沧桑变迁中,看到了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乌衣巷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意象,而这个意象又寄寓着刘禹锡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

刘禹锡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特殊时期,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社会矛盾越发明显和尖锐。然而统治阶级似乎仍只沉浸于对过去辉煌的缅怀中,对于眼前现实的严峻性缺乏必要的清醒认识,这不能不让作为诗人兼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刘禹锡深为担心,为此,他要对统治者提出自己的告诫(尽管统治者并不欢迎这种告诫):如果再不清醒,今日的繁华,总有一天将归宿为乌衣巷般的凄凉,这便是刘禹锡为乌衣巷规定的诗意!

后来虽然不断有诗人一次次地走进乌衣巷来寻寻觅觅,但他们寻得的诗意大体都没有超出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那些把乌衣巷作为“古”来一次次吟咏缅怀的诗人们,虽然他们的主观目的都是伤“今”,但同时又不可否认,诗篇客观上常常掩饰不住对乌衣巷所承载的那一个时代和那一段历史的向往。

“乌衣巷,今犹在。乌衣事,今难觅。”

人们对乌衣巷不能释怀的究竟是什么呢?

……

第5篇

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朝”的读音为:zhāo。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秋词》。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词》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秋词》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王昌龄是历代交口赞誉的边塞诗人,他的反映西北边地戍卒的艰苦生活和强烈感情的诗篇,脍炙人口,他没有实际生活是写不出这些诗来的。据考证,他早期是到过西北的,他到过甘肃固原一带,到过玉门关,可能还到过李白的出生地碎叶……这里只举他的一首《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一开始,写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边关,秦汉时的关隘戍卒把守着,一下子把时空感写了出来,使得“万里人未还”更有悲壮气氛。从秦汉以来,边塞战争不停,征人戍卒没有多少能平安而返的。三、四句又写到汉代名将李广,威震边塞,而目前没有李广这样的名将,战争更是艰苦,胜利相当遥远。

这首诗因为起句不凡,有史诗意味。他不仅写当前,还概括了历史。把现实与史实相照应、相比较、相联系,就有历史的深度和厚度,内容也就更丰富了,胸臆气魄也更宏伟了。说它内容更丰富了,是因为此诗既写了戍卒归期遥遥的艰苦,又写了盼望李广这样的名将守住边关的豪气;说它气魄宏伟,是因为它历史的时间感和“万里”的空间感,气势浑厚。

试想,没有“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联想,使它植根到历史的土壤中去,是不可能有如此的境界、氛围、气魄、深度的。“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联想、构思,是这首诗的特色和成功之处。这样的联想、构思,给了它巨大的时间和空间,使它不同于一般的边塞诗,使得它千年以来,盛传不衰。

唐代诗人中,写过不少咏史的诗。这些诗想象飞动,概括力很强,也善于把现实和历史紧紧绞到一起,赋以时空感,赋以大胆的想象、串联、跳跃和哲理。下面看几首描写金陵六朝遗迹的诗。先看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至今,南京还有朱雀桥、乌衣巷。晋咸康二年(公元336年)作朱雀门、立朱雀桥。乌衣巷内住着东晋大贵族王导、谢安的家族。曾几何时,衰落了。刘禹锡差不多在王谢盛世后的五百年,才写这首诗。经过宋、齐、梁、陈、隋、唐朝代的更迭,王谢早在几百年前就衰落了,沧海早已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五百年后,“飞入寻常百姓家”,照常理是不可能的、不合理的,什么燕子能活五百年?但刘禹锡这样写了,而且写得很有特色,很生动,很有诗味。刘禹锡通过“旧时王谢堂前燕”,深入了历史变革,描写了盛衰更替,既是哀怨,又是提醒,写历史也是为写现实。这种把艺术根须伸进历史土壤的写法,使作品深厚沉郁。这样的写法,也表现在杜牧的《泊秦淮》中: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第7篇

该答案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该诗句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全诗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关键字 怀古;诗歌;教学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对怎样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有效性产生困惑。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怎样将古诗词的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即能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情感的体验,真正做到陶冶情操。教学中发现,教师的一言堂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情绪的底下。常常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情绪高涨的讲授着,学生坐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现实之需要。

语文新课标中将发现和创新定位课程目标之一。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怎样做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将是教学方法研究的方向。笔者曾长期走进初高中语文古诗歌课堂,在观摩中学习到一些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古典诗歌的阅读量做了具体要求,并做了部分推荐,还有一部分的阅读内容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任课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能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诗歌作为教学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米已有,那么教师怎样做一个巧妇呢?

将相同主题诗歌划分归类,对已积累了一定基础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如《登幽州台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越中览古》等。学生不难发现,怀古诗多以地点为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关注点,以此为开启学生兴趣的钥匙。可将怀古诗以地点特点分类教学。陈向春教授将怀古诗的场合特点分为三类:故都怀古、遗迹怀古、人物怀古。本文以故都怀古为主要研究内容。故都往往有着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这里书写了一段段历史,所以故都怀古的诗歌更能激发学生探寻的兴趣。

教师在怀古诗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故都的历史,在故都中金陵是诗人咏怀的热点,金陵是今江苏省南京市,在历史中是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故都。作为六朝古都,金陵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所以受到诗人的关注。以金陵为怀古对象的诗歌很多,教师可选择某一焦点为教学关键词,如某一诗人的金陵怀古诗专题,或是情感表达的不同等为探究点进行教学。

一、刘禹锡的金陵怀古诗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诗前“引”中写到:“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全唐诗》卷三六五)秣陵是金陵的别称,刘禹锡未游过金陵,却凭对金陵的了解做创作了大量的金陵怀古诗,可见金陵的魅力。学生最熟悉的要数《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和乌衣巷都位于金陵,乌衣巷是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居住地,这里还聚居着名门望族,富有历史内涵。朱雀桥、乌衣巷又形成对偶可谓语言之精妙。作者又通过对朱雀桥与乌衣巷自然环境的描写勾勒出萧条落寞的景象,不禁引起作者的对历史的回想。作者没有写朱雀桥、乌衣巷从前的模样,但我们可以想象,它们的变化是与金陵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可想而知,金陵经历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

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是金陵又一别名,没一个别名背后都有一段历史,石头城由来于三国时期的孙权。这首诗的开篇作者同样描写了金陵城的自然环境,围绕故都的群山依然存在,潮水拍打着石壁带回的是寂寞冰冷。与《乌衣巷》相同的是作者开篇都描写金陵的自然环境,通过描写金陵现实的荒凉暗示出金陵过去的歌舞喧嚣的繁华在历史的沧桑变迁中消失了。作者通过古今对比,移情于景,由景感怀。经历了六朝繁华的金陵,已成为“空城”一座。在历史中没有改变的天空中的明月,依旧照过“女墙”。作者习惯拿一贯穿时间空间的景物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乌衣巷》中的“堂前燕”和《石头城》中的“旧时月”都表达了诗人无限感慨,意味深长。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有一定联系的两首或几首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

二、表达情感内容分类教学

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地点意象的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的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不同诗歌表达的情感也大不相同。

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花。”诗人讲述了当年金陵的繁华如今已是野草丛生的荒凉,诗人不单是吊古伤今,还对历史做出了评价,统治者的奢侈荒造成了国破家亡。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兴亡之感,忧国忧民的情怀。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9篇

古代文学课是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当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通过对文学思潮、流派及作家作品的解读,把握文学发展之流变。次之,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确实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但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仅仅通过知识传授和作业考查是不够的,所以,无论从教学效果还是目标达成的不同方面看,都有必要设置一定数量和合理形式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安排和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能引发学生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也能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专院校学情分析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学生大致有如下几类情况:第一类是高中时成绩一般,大多数学生严重偏科,在高中阶段成绩居于中下等,因此在高中阶段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较少;第二类是一些学生高中阶段成绩较好,但由于心理素质等原因在高考中失利。这两类学生性格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比较内向、缺少自信等特点。因此,在高职专院校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较少和教师主动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虽然大学教育已经不主要承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但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性格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可能和社会以及家庭因素有关。大学阶段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继续再教育渗透在许多学科中,它注重潜移默化的、春风化雨式的间接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更乐于为学生所接受。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就承担着这样一种艰巨而神圣的责任,即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文化品格和人文素养只是采取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策略去引导。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对少数知识底蕴较丰富并且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是有效的,而多数同学可能一笑置之,收获甚微。

3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表明专科层次上古代文学的教学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应该去尝试创新,以适应正在发展变化中的高校学生情况。首先,在授课中,教师可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繁简的安排和适度的侧重,如教师可以侧重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提升人文素养的内容。特别是对孔子、屈原、陈子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作品的教授,可以适当改变一下侧重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去分析他们的思想及人格品质,从而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即先介绍生平、思想,再总结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最后选讲一些他的重要作品的基本讲授次序。而是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突出性格与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从而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教师可以在授课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法对以上需要侧重的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提升人文素养。下面以对刘禹锡这位作家及作品的讲解为例来说明对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教师在介绍刘禹锡的人生及诗歌内蕴时应重点放在学习作家傲视忧患、坚毅高洁的人格魅力上。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刘禹锡的生平。但是在介绍生平时要把重点放在他参与“永贞革新”及失败被贬的遭遇以及他与柳宗元的友谊方面。

3.1通过介绍作家生平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

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经济衰落萧条、民不聊生。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柳宗元以极高的热情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于永贞元年实行了变革运动———“永贞革新”。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政局为之一新。①因变法触犯到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是年八月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刘禹锡、柳宗元开始了二十几年的贬谪生活,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又加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两个人分别在朗州和永州为官十年。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被重新召回京城。后因事刘禹锡再次被派到播州去做刺史。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在当时还是荒凉之地,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为官。刘禹锡此行还要带着八十多岁的母亲。柳宗元得知这个消息后冒着获罪的危险,柳宗元立即“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②后柳宗元客死柳州任上,刘禹锡获知好友柳宗元病故的消息,悲痛欲绝。刘禹锡花用全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并且多方筹资刊印,使柳宗元文集得以问世。保存了柳宗元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江雪》《渔翁》《捕蛇者说》《三戒》《天对》《封建论》等。此处一定要重点介绍,以此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在同学们讨论后,明确真正的友谊是由衷的信任,是永远的无私,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从不撒谎的诚实以及不求回报的奉献,是如刘禹锡与柳宗元这般,至真至挚。

3.2通过分析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引出第二个讨论的话题

如何面对苦难本课第二个重点是分析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中蕴涵的人格魅力,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去体悟刘禹锡坚毅不屈豪迈之气概。通过向学生分析教授《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等诗歌,来体会刘禹锡经过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活,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其次,教师要让刘禹锡高扬开朗乐观之精神去感染学生,重点赏析他的《秋词》,去体会他的乐观精神。又如教师可以重点讲解一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此诗的分析要把重点放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句。“沉舟”、“病树”以自比,但不是慨叹自己的潦倒困顿,而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在乘风破浪;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欣欣向荣,至于个人困顿沉滞是算不了什么的,显得意气昂扬,胸次怀抱十分宽广、豁达。全诗沉郁而不失豪放。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写法也形成了这些诗清新刚健、朴素、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师也可以从这些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去体会刘禹锡几经挫折依然自信乐观,热爱生活的顽强品质。通过以上分析引出第二个讨论的话题:如何面对苦难?在学生讨论后明确我们对待苦难要乐观自信、勇往直前、随遇而安、充满希望来化解苦难,最后取得成功。希望通过讨论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苦难,把困难当成是老天给予的一份礼物,让学生明白与困难一起同来的还有你的自信、自尊、毅力、希望。

4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唐代 诗歌 体育活动 文学作品

一、关于唐诗的概况

唐诗是我国伟大诗人智慧与情怀的结晶,同时更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唐诗这种文学形式表现出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是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到目前为止,许多诗篇还被广为流传,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代的著名诗人以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他们所创作的唐诗题材也非常广泛。可以说,可以选取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现实作为诗人们表达、创作的对象。

唐代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诗作为时代的产物,那么它的创作过程,也与唐代社会历史进程基本吻合。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唐诗的发展也可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时期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其中重要的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是“初唐四杰”。盛唐时期为公元8世纪初,当时唐王朝国力强盛,相应的唐诗也发展到了顶峰的时期。随着流派种类的多元化,出现了“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唐时期,较为卓著的白居易、刘禹锡以及李贺的诗也极具代表性。晚唐时期,国家渐渐地衰落了,但唐诗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出现了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可以说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唐诗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第一,当时人们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重要源泉。任何形式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源于现实的生活,唐诗也不例外。唐诗真实地表现着社会生活,记录着真实的社会现实。其中,唐诗内容、题材的一个主要源泉就是丰富多彩的唐代体育活动,如射猎、舞剑、春游、斗鸡、投壶、拔河、竞渡等。唐代诗人往往借物寓情创作唐诗,比如说诗人杜甫看到梨园弟子等人舞剑,有感而发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他是借着体育活动舞剑表达了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另外,还有多个诗人在观看射猎时写下了相关内容的诗篇——《观猎》。还有有关皇帝观看拔河的诗歌——《观拔河俗戏》、描述下棋、竞渡的诗——《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岳州观竞渡》以及看到西域舞蹈而创作的《观柘枝舞二首》和《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等。可以说,体育活动作为唐诗创作的源泉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唐诗中的体育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唐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诗能够全面并且深刻地反映唐代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体育活动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无可非议地拥有这一功用。现在,当我们在研读唐诗时很轻易地就能发现丰富的体育活动的内容。比如说像刘禹锡的《渡曲》,元稹的《竞舟》,张建封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王建的《秋千词》,李世民的《冬狩》,张说的《玄武门侍射》,刘禹锡的《抛球乐词》,张籍的《美人宫棋》的《学仙》,王昌龄的《九日登高》,白居易的《春游》等等这些诗记录了不同场景以及不同人群的体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与邻国交往时进行的体育活动。唐诗之所以能够繁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当时社会、国家倡导思想自由的政策有着重要的关系。进而,唐代诗人能够创造出更多有精神内涵的优秀唐诗文学作品。

唐诗中各派诗歌中对于唐代体育活动的创作角度有着自身的基本特点。有的风格的唐诗进行体育活动的描写,有的表现出在活动开展气势上的宏大;有的则展现了种类繁多的体育活动,比如说像投壶、登山、下棋,成了文人学士的最爱;还有的就是对于宫廷府第中的体育活动的描述,另外还有文人学士广泛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有本土体育,还出现了西域舞蹈,体育意识的增强使唐代女子也纷纷走出闺阁,骑马、打球、踏春、养生。唐诗中表现出来的技艺的精湛水平以及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成为唐代体育活动展现的重要一个手段。

三、唐诗中的体育活动

唐诗这种文学作品包含着多种体育活动形式,其中被诗人描写次数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唐诗中的射猎活动。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射猎活动。到了夏朝,把这种活动又作为一种练兵的手段。此外,射猎还发展成为一项娱乐休闲活动,历代的统治者均以射猎取乐,尤其记载唐朝皇帝带领群臣射猎的活动较多。如李世民的《出猎》及《冬狩》。这两首诗歌中都描述了帝王打猎的盛大情景。还有就是李隆基的《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与射猎活动相关的还有描述高超箭术的诗,比如说像苏颋的《御箭连中双兔》及张说的《玄武门侍射》,都把官员的技艺描写得惟妙惟肖。

第二,唐诗中的拔河活动。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拔河,最早是用于军事训练。这种力量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在民间得到广泛的开展。这种活动寓娱乐于竞赛之中,受到历代君王和百姓的欢迎,直到今天仍有广泛的应用。这种拔河并不是单纯性的娱乐活动,它往往被赋予感应稼禾庄稼,促成丰收之意。唐朝的拔河活动,场面一般都较为盛大。比如说像皇帝李隆基的《观拔河俗戏》以及大臣张说的《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等,都是对拔河这种体育活动的描写。

第三,唐诗中的舞蹈活动。舞蹈早在原始社会就作为一种运动形式而存在着,发展到了唐代时期,多作为庆祝功绩。舞蹈中往往充满着战斗的气氛,能够再现出唐代帝王百战百胜的气势。比如魏徵的《享太庙乐章·长发舞》、《享太庙乐章·大基舞》、《享太庙乐章·大成舞》,还有就是萧德言的《咏舞》和李峤的《舞》都是对舞蹈活动的描写,展示了国家及君臣在战争过程中英勇抗战、顽强拼搏的魄力,以及那种战争中充满的勇气与精神。

第四,唐诗中的球类运动。在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球类运动中,较具有特色的项目就是马球。马球这种体育运动从汉代以来一直到隋唐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在唐代曾经风行一时,还出现了专门的马球场。马球这种体育活动发展到唐朝时期,其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现了女子骑马打球的场面。比如说像张建封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张籍的《寒食内宴二首》、王建的《送裴相公上太原》、杨巨源的《观打球有作》、张祜的《观宋州田大夫打球》和《观泗州李常侍打球》以及李廓的《长安少年行》等等这些广为流传的唐诗佳作。

第五,唐诗中的棋类活动。唐代时期,无论是从君王贵臣,还是普通的百姓,他们的下棋水平都较高超,这一点从唐诗歌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比如说像王建的《看棋》:“彼此抽先局势平,傍人道死的还生。两边对坐无言语,尽日时闻下子声。”以及朱湾的《咏双陆骰子》、刘禹锡的《观棋歌送儇师西游》、李远的《句》和张籍的《美人宫棋》等等,这些唐诗从看棋者的状态到下棋者的精湛技艺无不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六,和时令节日有关的体育活动。唐朝时期时令节日时的体育活动,内容较为丰富。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多是描述在民间广泛开展的春游、秋千、竞渡等等活动,而且在一些诗歌中反映出了女子的体育活动。

第一种是春游。我们现在每每读到一些诗歌,往往就能在眼前展现出女子荡秋千、踏青春游活动的身影,这类唐诗像张仲素的《春游曲三首》、顾况的《春游曲二首》、武元衡的《春日与诸公泛舟》、刘复的《春游曲》以及陈去疾的《踏歌行》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体育活动,有马球、骑马、秋千以及下棋活动。像诗人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春游》等等,把诗人春游时的精神状态与春游的具体故事情节描写得非常详尽。

第二种是荡秋千与放风筝的活动。以这类唐诗为代表的有白居易的《寒食夜》、《病中多雨逢寒食》、王建的《秋千词》、司空曙的《风筝》以及鲍溶的《风筝》等等。

第三种为竞渡。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进行竞渡这种体育活动的好时光。像张建封的《竞渡歌》、刘禹锡的《竞渡曲》以及元稹的《竞渡》等等,在这些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进行竞渡时激烈的场面。

四、结语

可以说,唐诗的创作与唐代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丰富多彩的唐代体育活动,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旺盛的源泉。比如说像舞剑活动、射猎活动、拔河比赛活动、下棋活动、龙舟竞渡活动以及西域舞蹈活动等等。其次,唐诗中的体育活动又真实地反映出了唐代社会的真实生活。比如说像刘禹锡的《竞渡曲》、张建封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王建的《秋千词》、李世民的《冬狩》以及李白的《行行游且猎篇》等等,这些诗歌不仅描写了从宫廷府第至文人墨客再到市民大众以及女子的体育活动,其实也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

对于唐诗文学中体育活动的研究,虽然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新视角,它能够带领我们领略到唐代体育活动的风采,是一个具体活动的展现。但是,唐诗中所反映的体育活动只是唐朝整体的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部分,是不能等同于大唐所有的体育活动的。一些没有被唐朝诗人记载的体育活动,也许在当时更为盛行。因而,我们只能说唐诗中的体育活动,事实上还只能反映唐代体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的内容。

无论如何,唐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重要形式,其所描写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为我们当代人展示了具体的体育场景与丰富的精神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我们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席亚健,张延.唐诗与唐代体育的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1(07).

第11篇

巴山楚水②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③。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④烂柯人。

沉舟侧畔⑤千帆过,病树⑥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⑦歌一曲,暂凭⑧杯酒长精神⑨。

【注释】

①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②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之地。 ③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弃置,抛弃,搁置。 ④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⑤侧畔:旁边。 ⑥病树:枯朽的树。 ⑦君:指白居易。 ⑧暂凭:暂且凭借。 ⑨长(zhǎnɡ)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品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回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

当时淮南节度使王潘在扬州设宴招待刘禹锡、白居易两位诗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诗的首联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刘禹锡因积极参加顺宗朝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受迫害。他先被贬朗州,再贬连州,调夔州、和州,未离谪籍。“巴山楚水”泛指贬地。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的颔联,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的好友嵇康和吕安为司马氏所杀,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闻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故友的怀念。另一个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村,才知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死尽了。“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诗的颈联,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向荣。面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诗人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诗的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似乎写得很平淡,说的是酒席上的事情,其实点睛之笔,不能忽略。“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考点预测】

1. 理解典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描述画面。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 品味诗句。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真题链接】

1.(2010贵州毕节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 ;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和 。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2.(2011青海西宁卷)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诗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 。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在诗中的本意是什么?后人运用此句的比喻义又是什么?

3.(2011广西柳州卷)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遭贬流放的经历。

B.颔联写诗人回到故乡听着幽幽笛声而勾起对旧友的怀念。

C.颈联写诗人对待世迁、仕宦沉浮的达观态度。

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赠诗的题意。

(2)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标题看,这是作者刘禹锡写给好友白居易的回赠之作。

B.诗歌借用两个典故把自己对亲朋凋零、世事沧桑的伤感表达得委婉、含蓄。

第12篇

我的家乡在湖南,哪里是多么美丽,多么壮观,风景名胜数不胜让我最深的就是洞庭湖。

洞庭湖非常美丽,湖水清澈见底,而且非常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和蔚蓝的天空浑然一体,倒映在两边的山色,好像水里长出一座座奇形怪壮的高山,仿佛鱼儿在天上游,鸟儿在水里飞翔。长在洞庭湖旁边的植物都非常嫩绿。花又多又漂亮,浓浓的花香扑鼻,总会使人说道:“真香啊!”草又细又嫩绿,树又高又壮,像是守护洞庭湖的卫士。使我不时想起了唐朝的刘禹锡写的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有一次清早,我到洞庭湖散步看见湖面游着几只鸭子,这几只鸭子,可真活泼机灵,有的“嘎嘎”的叫着,还有的在打架,真是调皮极了,是我想起了北宋的苏轼写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晚景鸭先知。

洞庭湖的景色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