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0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文学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脱节的教学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
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
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p#分页标题#e#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个人探究模式: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洞察力,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研究者,但是必须成为专业的阅读者。对于某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做出判断之时突出个体的独立性,进而训练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是十分有益的。
(三)群体互动模式:由于视野的局限,个人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思索可能陷入困境,整合集体的力量就是摆脱困境必须的。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最好由群体协作来完成。(四)行为矫正模式:对于某些文学现象的正确判断往往形成于持续的修正中,而有效的修正只有在高度的理性中才能正常进行,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修行为时刻保持清醒,能够进行自我行为调节以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选择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有效参与使教学过程中曾经沉默的大多数得到解放,教学模式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家作品中心论虽然受到过一些质疑,但是就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实施来说,它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的依托。我们把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作品赏析、文学史基础、专题选修课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活动。由于课时总量的压缩,单独开设文学作品选读课已不太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典阅读可以忽略,教学双方在课堂上共同解读文学经典是一个折衷的办法。经典作品赏析旨在形成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步概念性认识,帮助学生获得分析文学作品的专业眼光,并实现向专业阅读者的过渡。引导学生从美学的与历史的角度对那些名著经典做出个人化的解析,从部分经典作品的细读中获得解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在更广泛的阅读中提高效率做好准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也会激发部分学生课下阅读相关论著的积极性。文学史基础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形成对于文学发展的一种“史”的认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学史基础教学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为主,防止任意删减大纲规定必须讲授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做到追踪学术发展前沿,及时吸纳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来完善教学内容,并适当引入一些学界热点话题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系统,形成关于本专业的一种宏观认识。由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矫正能力,使其学会在复杂系统观的引导下赋予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与经典作家作品以意义。
专题选修课的开设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深化。在专题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在强化学科意识的基础上向本土文化开放。广西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笔者所在的高校已经或拟开设的专题课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广西本土现代文学专题、中国-东盟现代文学比较专题等,旨在通过“点”“面”交汇训练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习效果的评估,在课程结束时应布置论文写作的作业,加强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规范的掌握,包括收集材料、撰写研究现状综述、提出论点进行论证,以及使用引文、注释等。在论文写作中根据学生素质分类指导,积极发现学生的学术潜质,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此举不仅在于巩固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诱发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专长,为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积累经验。
一、当代文学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学既然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就能在一些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我国现当代文学对目前有情境、体系、性质的反映,这样有助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中国一百多年来所历经的风风雨雨,还有怎样使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化社会的。设置当代文学课,即能够提升留学生汉语交流能力,又能够知晓把握我国文化知识、语言环境。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现当代文学课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一部分。文学课能够有效促进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累积,促进其言语沟通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在有效范围内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面对现当代文学课的授课过程中,犹豫授课时间有一定限制,一些作家的作品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作品必须保持有效性等原因,经常会有文学课上重视现代文学而轻视当代文学的现象。在这之前在研讨留学生对现代及当代文学的教学中,许多人也会把现代文学当做教学的重点,更有甚者有人会仅仅研讨现代文学的教学。现实中当代文学虽然是现当代文学教学范围的一个重点内容,但人们还是没有将其归入研究范围内。
二、当代文学要适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象
对对外汉语留学生课程的教授始终是以基本的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即使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也无法与语言知识的教授脱节。 从语言知识的系统教学上来看,当代文学的言语是最灵动的,也是最基础的,他是留学生最喜欢学习的最容易理解的。留学生刚刚来到一个国家,最先要掌握的就是与当地的普通群众进行交流,也是保障他们基本交流的前提。大多数留学生想要学会的是当地的文学常识,而不是很难理解的文言文。留学生更喜欢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或者是当地的方言土语,这些都能挑起他们的好奇心。而那些优雅的、高深的文学语言只有在当代文学中才能寻找到。事实上,只有适应时展潮流的文学语言才会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才能适应社会生活规范。新的时展下,文学语言更平民化、更加通俗才是人们追捧的流行文化。
生活中,流行文化、流行文学或许才是最灵动鲜活、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而文学语言接收一些流行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文学语言有很多限制与规范,这些都会阻止其向大众接受化发展。文学语言在接受流行性的同时,还有自己所要承受的规则,它担负着一个民族语言的纯洁性、经典性、与规范性,还要拥有其自身特点的艺术性。
三、当代文学要适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象
根据留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的经验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受到大力追捧的青春文学也可以收进当代文学的课程内。青春文学的重点毋庸置疑要放在青春两个字上,韩寒、郭敬明、饶雪漫等大多数青年作家以及他们洋溢着青春的作品中,很容易与作为同时代人的留学生产生共鸣,这些作家的作品也真正的在当下受到追捧,相当受欢迎。
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仅仅是长篇小说的编写,每年就会达到一千部以上,就不需要提很难计算出数量的中短篇小说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了。校园文化、穿越魔法、情感纠葛等各种层面、各种题材,都有在当下的文学作品中找出映射,文学时刻紧握、把握历史的脉搏。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因为它精彩的情境画面,唯妙的故事情节,更加易激起留学生追捧兴趣。产生兴趣,也就产生征服欲望,才能促进其语言知识的学习,这是文学无法替代的魅力。回到教学中,对明确的教学来说,在认真研读文学知识的同时,恰当的坚持作品的跨文化阅读,也是提升语言知识、文化素养的重要保障。
四、当代文学要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服务
当代文学,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世纪以来的文学,是最能鲜活地映射当下的实际生活,最能真切地映射我国的发展方向,能够帮助改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误与对中国印象的滞后。就如一些论者说的那样,最近几年,好多专家学者发现国外的人对中国的了解存在很多误解。事实证明,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停滞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更有甚者停留在30,40 年代的上海。二十一世纪那些能够反映中国的作品也要极大增加。
第一单元 1、文学常识
2、注意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思考并理解诗人选择这些形象的深意。
2、品味并积累诗中的名句,仔细揣摩其中的滋味。
3、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1.《诗歌两首》我爱这土地
乡愁 第一课时:
1.字词:嘶哑、汹涌、激怒、矮矮、窄窄
2.文学常识: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3.诗歌情感:对多灾多难祖国的哀痛,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4.象征手法:
土地:多灾多难的祖国;
暴风雨:日寇的欺凌;
汹涌的风: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温柔的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5.鸟的形象:
动态描写,近景刻画,它是一只饱经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歌唱的形象。
6.诗歌语言的内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课时:
1. 文学常识:
余光中:台湾诗人,诗歌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抒情细腻,描写细微深刻,被誉为“台湾诗坛祭酒”。
2诗歌意象:
邮票——思儿的母亲
船票——思夫的新娘坟墓——已故的母亲
海峡——祖国大陆
3、诗歌情感:
思念亲人,盼望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4、诗歌语言:
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5、诗歌结构
每节四行,节节对应;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
节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一课时:
1.字词:
锦幛zhànɡ 荇xìnɡ藻zǎo 蘸zhàn 憔悴(qiáo cuì) 蝼蚁(lóu yǐ)
2.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诗集有《望舒草》、《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集》等,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诗歌的内容: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景象。
4.诗歌的情感
诗人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5.朗读:
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压韵的灵活错综运用,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例如: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第二课时:
1.重点语句含义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形象。“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要注意诗歌中比喻、象征的内涵。其次要设身处地地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人生遭遇等特定因素去找出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深层意蕴去理解诗歌。
2.艺术手法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②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
A比喻的运用
春天,堤上繁华如锦幛;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B拟人的运用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4.语言特点:
口语化,押韵错综复杂,富于音乐美。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一课时:
1.文学常识:
作者舒婷简介:当代诗人朦胧诗的代表善用意象。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字词:
干瘪淤滩驳船簇新胚芽
2012年高考湖北语文卷在贯彻课改理念时,既守正出新,又变中求稳,给之前担心新高考“大变脸”的考生派下一颗定心丸,真正落实了考纲总原则——平稳过渡,无缝对接。试卷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 保持了基本面貌不变样
今年湖北卷无论是试卷整体结构、题型分布,还是考点覆盖、赋分比例、阅读和书写总量等,与考前预测基本一致,较之以前高考卷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出现让考生不适应的形式。第一板块与往年一样赋分为15分,共5个小题。题型大体与以前一样,考查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判断。真正有变化的是基础板块,用文学作品常识替换了标点符号判断,名句名篇变成了八选五的选做题,文言文阅读增加了一道断句题。但这些都早在考前已公之于众,考生也反复训练过。所以,这套试题并没有想象中的脱胎换骨的变化,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
二、 发扬了湖北卷多年来形成的“稳健、厚重、人文、审美”的传统特色
古诗文阅读选取的是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考查对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用词的推敲,是很传统的考查形式。论述文阅读选取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设计了3道选择题,分别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重要语句的理解、作者观点的把握等,采用的是原来社科类文章的考查方式。考生完全可以根据题文对读的方法,寻找选项与原文在转述上的差异,驾轻就熟地完成该题。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学类作品阅读,从选材到考查角度的设计也很“湖北化”。比如,文言文跳出了其他省市选择史传文作为命题素材的传统范围,选择的是刘义庆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中的《家有名士》。选文篇幅不长,叙事简略,大部分考生应该能读懂。从所设题目看,仍是平时考试的实词、信息筛选、综合分析。还有语言运用题板块,要求为《楚辞》《史记》写宣传语、用对偶句概括《宝黛初会》、看漫画写寓意等,都是考生再熟悉不过的考查形式。
三、 关注湖北发展,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新课程强调开发地方课程,本套语文卷积极融入了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让浓浓的湖北乡土文化溢满了试卷的每一个角落。第3题,以“江城的慢生活”和遍布江城大街小巷的茶馆、茶铺为背景,考查对词语的运用。语病题中的“画舫游清江”“体验三峡大瀑布”,语用题中的“书香荆楚·文化湖北”、《楚辞》等等,无不提醒以后的考生要关注生活、关注楚文化、关注湖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 命题既突出了时代特征,又依纲据本
作文题以对话的形式引出了“科技的利与弊”“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文化的传承与改变”等话题。它关注当下考生的生活经历,导入最新的科技成果,是本次高考中最新潮的命题,也是整套试卷的最大亮点。同时,在语言基础知识和语用题部分,大量语料紧密勾联课本。比如,第1题和第2题中出现的“袅娜”“寥廓”“夙兴夜寐”“浪遏飞舟”“峥嵘岁月”“歌声渺茫”“荷塘薄雾”等,以及语用题部分的《宝黛初会》,也是选自考生非常熟悉的经典课文。适当考查课本内容,是针对目前中学语文学习远离文本、架空分析的不良倾向进行的“纠偏”。引导中学生重视文本,抓住语文学习之根本,给了备考一个明确的导向。
(作者系湖北省沙市中学高级教师)
中国传统的文学教育,历代有不同的特点。先秦诸子的学术传授中蕴涵着文学教育的成分。两汉时期,太学的教学中文学教育作为经学教育的附属物而存在。魏晋六朝,文学教育存在于贵族文学团体内部以及家族成员的创作、品赏、评论中,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受到重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的兴盛,文学教育得以发展。元明清时期,不管是各级官学、书院,还是民间的义学、私塾,文学教育大都服从科举考试的需要。虽然中央与地方、都邑与乡村、庙堂与民间各有不同,地域的发展也具有不均衡性。但是,从总体上看,政治伦理色彩与大的文化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上的经学中心与广义的文学观念相关联,是传统文学教育的主要特色。
到了清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凸显。王士祯曾记载进士不读《史记》的怪事:某一前辈老甲科见一孩童读《史记》,问知作者是司马迁,竟问“渠是某科进士”。事或夸大,但是也能说明问题。科举考试讲求以八股文体作文章,文章题目从四书中来,因此文学教育的功利色彩极强,一些读书人甚至缺乏基本的文化常识。清末,从开始,经历运动、第二次、、、、八国联军侵华,可谓内忧外患。面临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识之士进行了、等寻找出路的努力,促成了教育方面的变革。为培养操办实际事务所需要的人才,洋务派开办了新式学堂,特别注重外语、军事和专业技能教育。1862年创办的,主要开设外语、天文、科技等课程。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对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1898年梁启超草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这一章程初步建立了分科教学的体系。1901年,清政府颁布诏书,鼓励各地设立学堂。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颁布,对学堂的目标、年限、课程设置等制定了规范。1903年,张之洞、上书,提出废除科举制。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等人,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一学制得到光绪皇帝批准并在全国推行。随着各地学堂的开办,1905年清政府最终废除了科举制。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转型
(一)古代文学教育地位的变化
癸卯学制对学堂的招生、课程设置、考试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将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类,又按程度高低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三段七级:一是初等教育(含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二是中等教育(中学堂),三是高等教育(高等学堂、分科大学及大学选科、通儒院)。蒙养院教学内容中的“歌谣”一条,初等小学堂教授科目中的“中国文字”,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及高等学堂教授科目中的“中国文学”,均与文学教育有关。高等学堂按照学生日后预备入学的方向,将学科分为三类,中国文学属于三类共有的必修内容。大学堂中,文学科大学分为9门,其中“中国文学门”的主课有理论性质的“文学研究法”,还有“说文学”“音韵学”等专门学问,另有“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相当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课程,还有“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周秦传记杂史周秦诸子补助课”“四库集部提要”,以及中国及西方的历史、外国科学史、外语等相关内容。“研究文学之要义”共41则,对授课内容作出了细致规定。由于中国古代传统中没有纯文学的观念,文学教育往往附属于经学、史学等,明清时期更成为科举考试的工具。癸卯学制第一次从制度上将“中国文学”与“读经讲经”并列,作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大学文学科还设立了“中国文学门”,这是我国中小学开设“国语”“国文”“语文”课、大学开设“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开端。然而,古代文学教育获得地位并非顺理成章,而是来之不易的。癸卯学制的主要起草者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本就以提倡实学著称。加上清末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迫切的富国强民愿望弥漫朝野,在这种救亡压倒一切的语境下,出于经世致用的需求,科学被赋予崇高的地位,文学则无容身之处。但是癸卯学制参照日本学制,而日本又是学习西方的,不管西方还是日本,学制中都存在文学这一学科。
也许正是基于此,中国文学终于挤进了新教育体系中。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下,传统文学教育必须证明自己“有用”,才能被社会接纳。癸卯学制的纲领性文件《学务纲要》中专门有一条指导意见:“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煞费苦心地为中国文辞找出了存在的合理性。首先,中国的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如果不读经书,那么就失去立国之本,“安有富强之望乎?”这样的解释巧妙地将儒家经典与外国的宗教比较,又将读经与民众追求国家富强的诉求联系在一起,赋予了读经令人信服的意义。这样一来,学习中国文辞自然也就有了价值与意义。按照“中小学堂,宜注重读经,以存圣教”的精神,“读经讲经”一科在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的课时设置中,分别占周课时的五分之二、三分之一、四分之三。其次,中国文辞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作用,那就是写奏议、书札等实用文章。与之相应,在各级学堂具体的授课内容中,也一再强调学习中国文辞“以备应世达意之用”“适于实用”。这里并没有提到对科举的作用,应该是废除科举制酝酿已久,因为第二年也就是1905年就正式下诏实施了。这样古代文学教育实际上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处境中。文学被正式立为一科,第二年科举制又被废除了,摆脱了桎梏的文学教育本该获得自由。但其赖以论证自身存在合理性的理由,恰恰是对经学的助益。也就是说,古代文学教育以丧失独立性为代价,得到了独立的地位。而废除科举制,固然打碎了文学教育的桎梏,却也部分消除了文学教育存在的依据。实用的文体,虽然是传统文学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往往缺乏文学性。一味追求实用,文学教育将走向偏狭。等到十余年后文化精英大力推行言文一致的白话文,连“奏议、公牍、书札、记事”也开始使用现代汉语,慢慢和古代文学脱离了关系。这时候连实用性的理由也变得不能服人了。再后来“人格教育”“美育”等教育思想兴起,由于古代文学被视为旧思想的载体,这些任务自然又落在了白话新文学上了。概言之,中国文学自癸卯学制以来,固然得以被专门列为一门学科,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制于实用主义的功利化思想,教育的审美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一问题一直延续至今。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根本变革
培养写作者是传统文学教育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就是说训练的内容除了阅读,还有实践性创作。授受的双方一般都参与文学的创作,所以文学是动态的,作品是不断累积的,既包括过去的文学,也包括现在的文学。癸卯学制中虽然有写作一项,但是已经不再那么强调了。大学堂的课上也不进行传统的诗赋训练,中小学堂更是有“学堂内万不宜作诗,以免多占时刻”的规定。1905年为保证学堂的发展而废除科举制后,以文言文或古白话为创作语言的传统写作方式失去地位,随着白话文运动兴起,逐渐被现代白话文写作取代。这意味着,古代文学教育不再是从古至今的文学教育,而是“古代的文学”的教育。“现代文学教育”“当代文学教育”等也先后从文学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古代文学教育并立的门类。古代文学教育的目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培养写作者已不再是主要目的,培养学术研究者以及提升普通接受者的文学素养成为最重要的任务。这样一来,授受双方往往缺乏相关的写作经验,并且随着古今语言文字的演变,普通民众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因此,古代文学研究和教育也面临脱离现实需求、成为少数研究者群体内部的话语游戏的危险。
从内容看,古代文学教育也有重大变化。癸卯学制中大学堂“中国文学门”的“中国文学研究法”称“务当于有关今日实用之文学加意考求”,对“历代文章流别”指出以仿照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编纂讲义授课。1904年,时任京师大学堂国文教习的林传甲,将为授课需要而编写的讲义以“中国文学史”为题刊行,这是“第一本中国文学史”。林传甲在卷首题记中表示“将仿日本笹川种郎《中国文学史》之意以成书”,又说“查《大学堂章程》中国文学专门科目所列研究文学众义,大端毕备,即取以为讲义目次”。可见,此书一则受国外文学史编写的启发,二则忠实贯彻了癸卯学制的要求。林著文学史分16篇,目次与癸卯学制的“研究文学之要义”的前16条完全一致。此后出现的一系列文学史教材,大抵也都是基于高等学府中的教学需要而编写。这意味着从传统的文学选本到系统的文学史著作,教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以前强调实践的教学方法不同,新的教学方法似乎更侧重知识的系统传授,这也适合现代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初等和高等教育不以系统的文学史为授课内容,而是选择“雅正铿锵”“有益风化”的诗歌等。但是,癸卯学制规定中小学堂教学方法“以讲解为最要”,特别提出对记性太差无法背诵的学生,“若强责背诵,必伤脑力,不可不慎”,又规定中小学堂读古诗歌“遇闲暇放学时,即令其吟诵,以养其性情,且舒其肺气”。这实际上也就规定了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主的方式,明显不同于传统官学和书院“执经叩问”的发问答疑式、私塾的诵读玩味式、家庭教育的互相启发式这些非系统性的教学方式。
三、癸卯学制对古代文学教育的影响
(一)古代文学教育的西化与现代性问题
癸卯学制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中体西用色彩,是中国儒家思想和外国教育制度的结合体。这一学制是学习日本的结果。日本学习西学大有成就,其文化又与中国接近,加上路途不远,往来相对容易,所以考察日本成为当时的潮流。张百熙拟定壬寅学制前曾派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前往日本考察,张之洞也在1901年12月派罗振玉等人去日本考察。这些人的调查访问及对日本学制相关资料的编译,为后来癸卯学制的拟定打下了基础。日本学习西方思想的同时能保存自己的思想传统,这一点正符合中体西用的观念,是理想的学习对象。学习的结果是癸卯学制以儒家思想为不可变的根本,其中又特别重视宋儒理学。另外,只设外国文学,不设外国哲学。王国维1906年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对此提出批评:“其根本之误何在?曰在缺哲学一科而已。”他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而非仅从道德伦理方面研究理学,指出哲学、美学与文学的关联,并且主张开设印度哲学和西洋哲学课程。癸卯学制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作何处理的问题。无疑,制定者对于西方思想带有某种疑虑,竭力维护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利用西方的思想否定自我的传统,近现代文化史上的这一出戏已经拉开序幕。对于中西文化的争辩及文化认同的问题,余英时在《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中指出,现代西方已经成为“普遍的现代性”的象征,于是现代化往往也就意味着西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采用的教材、使用的研究理论,乃至教学方法都曾有过西化的倾向。
时至今日,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育中,如何做到既吸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又不失落本民族文化传统,仍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与中西学术思想冲突问题同时浮现的还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冲突的问题,只不过在癸卯学制颁布之时,还没有发展到后来尖锐对立的程度。所以这一学制规定仅限于“习通行之官话”,练习写作时“愿习散体、骈体,可听其自便”,不过“不宜太数”,诗赋“听学者自为之,学堂勿庸课习”。当然,这里的写作指的是文言文写作。后来,随着白话文运动兴起,中国文学科目中,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冲突日益激烈。以1906年筹建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即后来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例,一开始的中国文学课是按照癸卯学制的要求。1915年,校长经亨颐实行改革,推行白话文教育,编写国文课本,收入大量时文,以白话文承载现代社会伦理与经世致用之说,以贯彻他的“人格教育”理论。这种现象是普遍的。文学教育的内部,现在我们称之为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两部分力量的消长,以及古代文学教育内部,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之间的冲突,也一直都存在。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传统的文学教育中,资源的配置相对均衡。特别是科举制度完善以后,从蒙学到太学,讲授的内容是相通的。乡村的社学、义学、私塾起着辅助各级官学的作用。在士大夫家庭内部互相切磋的文学活动中,文学的审美教育得以进行。像《红楼梦》中所写的结诗社的情形,以及香菱学诗的经历,是有现实基础的。这样,各个层次的文学教育形成稳定的结构,缔造了一个延续不断的文学教育传统。癸卯学制的颁布以及继而废科举的举措,打破了这种相对均衡的状态。首先,新式学堂虽然大量涌现,但是这些新式学堂往往在都市,加上学费昂贵,乡村的大批寒门弟子实际上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文学教育在乡村自然也面临着这样的断层,诗书传家的家庭教育传统,以及苦读诗书博取功名的文学教育模式,都在新的历史时期难以为继。其次,癸卯学制对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的“中国文学”一科的教学,有较明确的分工规定。这开启了后世语言、文学分科的论争,也开启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癸卯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教授科目有8种,第三种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一科的“教育要义”是识字以利于读书,能够用“俗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写“日用简短书信”,其最终指向是“供谋生应世之要需”。而高等小学堂的“中国文学”一科内容是“读古文,使以俗话翻文话”“习楷书”“习官话”。对照可知,这其实是“中国文字”科的延续。中学堂虽也有讲授“文章流别、文风盛衰之要略”的要求,但仅仅是出于作文的需要,重点还在于识字、写字等语言文字的训练。从癸卯学制对中小学堂“中国文学”的学科描述来看,显然是侧重语言知识。
这样一来,语文就变成了实用的工具,其人文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对大学的古代文学教育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大学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学的分学科教学,使两者各司其责。实际上中学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讨论成为语文教育的热点问题。讨论的结果是模仿苏联教育,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1956年4月2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将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分汉语、文学两科教学,于1957年秋季统一实施。然而仅仅半年后,1958年3月,中央宣传部宣布取消分科教学,将汉语、文学合并,成为语文科。这样一来,语文就必须要面临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问题。语言教学侧重于工具性,文学教学侧重于人文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语文教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其开端其实在于癸卯学制最初的分工,是50年代分科讨论的进一步深化。这一论争的结果是,教育部于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延续了这一说法。对比1986年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的说法,“人文性”显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房伟,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中国作协会员。发表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及诗歌、小说计200余万字,有学术著作《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王小波传》《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反思与建构》《风景的诱惑》等5部,并有长篇报告文学《屠刀下的花季》,长篇新历史小说《英雄时代》等,获得多项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项目3项。
最近,参加湖北大学和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青年批评家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当代文学批评的文体问题”。“文体”成为了“问题”,足以见目前我们的文学批评的情况是多么令人担忧。会议上,我做了发言,也反思了自己十几年的文学批评之路。作为一名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的人来说,文学批评也许是一种“鸡肋”文体。它不如“学报体论文”那么庄重大气,显得比较“轻”,但写好文学批评的难度,其实更大。因为学术论文有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文学批评的文学性更强。我的理解是,所谓文体形式,就是造成了它之所以成为它自己的整体的造型,而文学批评文体则指文学批评所独有的外在体式,如批评语言,批评的结构,批评的风格,以及内在的批评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文学批评分类很多,如学院派批评,擅长严谨的理论术语解读,而点评式解读,更注重灵感的火花与突发奇想式的“点穴评点”。另外,还有书话、序言等很多种形式。我从事文学批评,主要还是在2005年考上研究生之后。
后来,我在山东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又上了博士,毕业后调入母校山东师范大学工作,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进入高校后,不自觉地感到压力加大,原来那种优哉游哉的心情没有了,职称的压力,课题的压力,上课的压力,还有繁琐的家庭事务,高额的房贷,都都像一座座大山般,让人喘不过气。在这种焦虑下,文章写得多了,反而更干涩了,缺乏灵感,而且也落入了窠臼,让理论化束缚了自己。时间长了,不断反思自我,特别是对批评的文体问题,也有了一些感悟。
谈到当下文学批评,第一,问题意识是关键性。没有问题意识,或者只是虚假的问题意识,会造成整个文学批评的软弱乏力,这是文学批评的根本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是经过深刻的文本体验和深思熟虑后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的独特的洞见。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文章自然空洞、拉杂,文体难看。当然,问题意识的表述,也是要朴素的。若要华丽,更难看,听着花团锦簇,但一想,又空无一物。而我们很多所谓的“问题意识”,往往是别人给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发现”的问题,如我们见惯了诸如某某小说的性别意识,某某诗歌的苦难意识,某某散文的民族国家想象之类的“伪问题”。这里之所以说它们是“伪问题”,并不是说它们不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因为它们是将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见”加诸于文本之上,结果反而造成了“真正的问题”,或使得独特的问题不能得到凸显。真正的问题意识,既是这部作品和作家的独一无二的问题,又是文学史,文坛和文化上的普遍问题。这需要批评者能有独特的慧眼和发现的能力。
第二,理论过量问题。理论拓展了我们的思维范式和思维空间,可以说,在今天文学批评的方法论范畴内,文学批评已经变成了一部复杂精密的机器,完全回到点评的传统上来,似乎是不可能了。但太多的理论往往会形成牢笼,束缚批评家进入文本的能力,削弱批评文体的美感,削弱批评家对创作规律的熟悉和理解。例如,重读别林斯基,给我的启示是,无论有多么宏大的文学史观和概念,必须建立在文本,敏锐的、扎实的,又是准确的概括和分析之上。例如,别林斯基的《论俄国的中篇小说和果戈里的中篇小说》,谈到果戈里的小说,他说:“构思的朴素,民族性,十足的生活真实,独创性和那总是被深刻的悲哀与忧郁之感所压倒的喜剧性的兴奋,这一切素质,都产生于一个根源,果戈里是诗人,一个生活的诗人。”又如别林斯基分析,艺术家独特的感受和发现的过程:“艺术家感觉在自身里面 有一种被他感受的概念,可是如一般所说,不能够明显地看到它,由于要使它对自己,对别人变得可被感知,而感到十分痛苦,这便是创作的第一步。假定这概念是嫉妒。那么,我们来看他在诗人的灵魂里是怎样发展起来吧,他关切而痛苦地把它保持在自己的感情的幽深殿堂,像母亲肚子怀着胎儿,这概念逐渐显现在他的眼前,化为生动的形象,变成典范,于是,他仿佛在浓雾里看见有着肤色黝黑,满布皱纹的前额的热情的奥赛罗,听到他的爱恨,绝望和复仇的粗野的号叫。”这种分析,既贴切,又准确,还有着饱满的情感,令人击节称赞!
应该看到,不能以理论本身替代文学性。理论的使用,无论是社会学的,意识形态的,还是纯文学概念,都是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却又是深刻的意义拓展和启发,但这些东西不是文学性的。文学的理解,在于通过理论的辅助,达到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总结。如谢有顺在评价《中》时提出“软弱也是一种权利”,而孙绍振认为余秋雨的散文是“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在这些优秀的批评文章中,这里的理论,既是从作品文本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又有着批评家本身的思想和艺术的鲜明烙印,如谢有顺本身思想中的自由的、宽容的精神,影响到了他对文本的认知,但又能提炼出一个契合文本,又在作者和读者意料之外的观点。而孙绍振的文章,则是对余秋雨散文中的智性和感性的纠葛,有着独特的内蕴性发现,才会有这样的角度。而对那些不太好的文章而言,文学理论的运用,总是有一个巨大的,先入为主的,非文学的概念,然后,再以文本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无疑是很粗暴的。也不是在文本本身成长出来的,更难说可以真正地体现作者的慧眼发现和独特认知。我们经常会写这样的文章,如“生态文学中的张炜”,“狂欢化的莫言”,“传统现代转型下的贾平凹”,“乡土的沈从文”,“日常叙事的毕飞宇”,“70年代小说家的抒情性”等,一开始还新鲜,但多了,就是陈词滥调。而文学是最害怕陈词滥调的了。
第三,要明白晓畅的说理,不要粗暴和自以为是的所谓批判情绪。要心贴心地写,要将理论与创作本体的规律的揣摩结合起来,要做个“文学的内行”,而不要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审判者”,或者仰望作家的“守文奴”。要在理论的运用和文本的分析中,体察作者微妙的情感变化,体验作者的良苦用心,要看到他成功之中的失败,失败之中的成功,要学会欣赏他的软弱,也要学会理解他的粗暴与野蛮。只有这样,一个批评者才能真正进入作家的创造的心灵,以及文本所搭建的美丽世界,才能真正理解不同风格的作家的优劣,并提出关键性的看法和建议。张炜曾批评那些生硬的文学批评:“多么可怕,没有共鸣,只有一些自上而下的俯视,与似是而非的推论。”而要做到明白晓畅的说理,能真正把握文学的规律,就有对作家和作品深层意蕴的把握,细密严谨的推理能力,也要有形象的概括能力。这一点也很重要,是评价批评家能力的重要标尺。如吴义勤教授的《难度・长度・速度・限度――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从长篇小说的文体意识入手,条分缕析,却形象生动,将枯燥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演,讲述得明白清晰,入情入理,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而作为一个批评家,你能否对一部小说中的人物做出令人过目不忘的准确认定?如批评家李敬泽,评论艾伟的小说《露天电影院》的人物滕松,就概括为“中国乡村的甘地”,一语道破了这个人物的秘密。
第四,文风的漂亮。批评文体的漂亮,首先在于“朴素简约”,这样才能阻止那些不必要的精力分散;其次要精准精确,只有精准的分析与精确的考量,才能赢得读者的热烈称赞。最后才能算上批评文章的优雅。优雅的文体,能够让读者避免在阅读过程中,因为过分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推演所导致的僵化与审美疲劳。可以说,这几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小说家毕飞宇说过,任何强大的形式,都是漂亮的。如一个运动员,当他水平高的时候,他的动作一定是美的。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也说过,美的起源是舞和巫,而明显与造型有关。文字强大的时候,自然也有美感,理论文字的强大与批评文体的美感皆在于性感的深刻,它创造了哑口无言的说服力。有位诗人说过,我们要创作出令人哑口无言的光辉的诗歌,但批评的文体力量和美感,来自强大的说服力。有了说服力,才能将感性的理解与理性的高度结合,才能有走入读者和作者心理的能力。我们的理论语言干瘪,刻板,缺乏温度和热情,缺乏理解和同情,也缺乏宝贵的理性自身的反省力和怀疑能力。
在我看来,真批评有真性情和真见识。文学批评同样是一种创作,要有苦心孤诣的创造力和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一定要有性情与见识:好的性情,会让学者自动疏离铜臭气,而好的见识,则会让学者摆脱陈词滥调的困扰,在常识中发现错误,在庸常中破开虚空,敢于刺痛权威的面具,也敢于反省自我内心的苟且。当然,当我试图反思那些写在纸上,甚至是记载入文学史的“陈词滥调”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变成“陈词滥调”的危险。批评者应该比作者拥有更多的反思能力和警惕之心,也要有对于作品更为严格的筛选毫不留情的剖析,正如别林斯基在《文学的幻想》中所说:“我开始于祝福,而终于哀悼。”我的文学批评之路还很长,也会遇到更多的诱惑与苦恼,但我想,“热爱文学”也许是第一位的吧,当文学的光荣与梦想,熔入血脉与灵魂,最终会找到文字的安放之地。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现实的变异,促使文学反思自身的存在,反思它与大众的关联。虽然与会作家和专家学者严肃地指出了当下文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但对中国文学的未来,他们依然充满着理想主义的情怀。正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说,这是一次“回首来路眺望远方”,更是“再一次擦拭我们的文学理想”。
关于文学创作
一个优秀的作家,既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者,也必然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者。
――李建军
洪治纲(评论家):随着现实主义的全面崛起,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为“真实”所左右,每每以各种共识性的经验和生活常识作为自己创作的坐标。尽管大家都明白,“艺术的真实”并非“生活的真实”,但是面对一部部书写现实或者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作品,无论是作家本人还是读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动用“生活的真实”来检视作品的审美效果和阅读体验。文学不断地被客观化的现实准则所制约,创作主体应有的理想情怀却被越来越多的作家所淡忘。而这种俗世主义的写作,在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显得愈来愈突出。一些作家对俗世的欲望满足保持着高度的认同,甚至是极端的迷恋。写作不再成为情感提升和思想深化的审美需求,而是各种潜在欲望的宣泄,或者是谋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手段。
什么是现实主义与俗世主义之间的界限?我认为应该是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也就是说,在现实表象、俗世欲望和作家主体之间,是否存在着明确的距离感,是否体现了创作主体内心所拥有的反抗、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姿态。让文学保持对人类理想的关注,并不意味着作家必须背对生活,回避现实,而是要求作家恪守人类孜孜以求的人道立场,满怀悲悯之心和高尚的情怀,书写生存的伤痛和不幸,重塑人之为人的尊严和骄傲,体现文学应有的精神力度。
李建军(评论家):理想主义是一种脆弱的价值观,建构起来非常难,但破坏起来却很容易。从历史角度看,我们对于理想主义的过度利用严重地造成了这一概念的“话语耗损”和“话语枯竭”,降低了它的影响力和有效性。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除了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观念变革和技巧发展外,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即对传统文学的经验及其所追求的价值观,缺乏足够的敬意和充分的吸纳――从而造成了一种精神上不健全的文学。在我看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一些以“性”和“身体”为叙事内容的小说中,人所固有的人格尊严都被小说家随意地褫夺了。而一段时间颇为流行的“新写实”主张,极大地排除了文学叙事所需要的概括性和选择性,专注于对外在物象的芜杂地堆砌,造成对思想的遮蔽,导致审美趣味的贫乏和理想性的缺失。
文学总根植于希望和理想。一个优秀的作家,既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者,也必然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者。这理想一定是与人的命运和尊严密切相关的生活理想和文化理想,是与美好的人物形象密切相关的人格理想和道德理想。《红楼梦》讲色空,果戈理爱嘲讽,鲁迅冷峻,契诃夫忧郁,但他们都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蕴含着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和人类的温暖的爱意,都有着对美好人性、理想人格和理想生活的直接赞美或隐喻性的肯定。而如果一个时代的文学丧失了理想主义,学者和诗人都成了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者,都丧失了想象未来生活的能力和构建理想图景的激情,这个时代的文化和文学肯定处于缺乏活力的状态和低层次的水平。
刘川鄂(评论家):近十余年来,学术界和创作界充斥着民族文化卫士对全球化的担忧和拒斥之声。当下中国经济在腾飞,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都大大增强,中国人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好。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文化人越来越注重本土化,越来越强调地域性,民族性。众多文化名人签发文化复兴宣言,还有人发倡议编教材要中小学生尊孔读经。正是在这样一种复兴中国文化浪潮的背景下,当下中国文坛兴起了汉语写作热、方言写作热、地域写作热。
相较于外语,过去我们习惯性地称汉语写作为中文写作。从“中文写作”到“汉语写作”,表面上看只是称谓变了,但它所透露出来的是民族身份感和文化认同感,它有着一种自豪情绪。口口声声要振兴汉语写作的不是语言学家而是作家,除了口号和情绪之外,请问你有什么令人信服令人鼓舞的论证?与“中文写作”不同的“汉语写作”又是什么?
方言写作也是近年热点。越来越多的方言“走进”文学作品,方言写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人有力地追问:方言能完全进入文学作品吗?方言写作就意味着民间立场吗?如果为了突出乡土精神、地域特色,便把方言生拉硬拽进来,把普通话词汇改成不顺溜的地方话词汇,那么所谓的乡土精神、地域特色,便只剩下方言这张皮,皮干瘪,血肉也不见得丰满,骨骼更是谈不上。方言并不等于民间立场,方言不是文学地域性、民族性的灵丹妙药。
地域性写作则一直是中国作家尤其是乡土作家借以显示个性的方式。但是,只用“地域的视界”而不是“时代的、文化的视界”去观照和描绘地域的文学现象,只写出地域特性而忽视文学的审美共性和人类的共通性是不够的。作家通过对某一地域特性的描写,要为历史、为人类提供价值参照和评判。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我们的汉语里包括方言里,在我们各民族各地域里,尚有不少与现代文明和人类普适性价值格格不入的愚昧落后的东西,这是鼓噪文化复兴、民族优越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伟大的文学直逼人性、直通人类,具有对时代社会的超越性特征,因此它也会超越全球化进程中的某些政治经济文化冲突。弘扬和创造优秀文化比保卫民族文化更重要,人类的共同进步比民族主义的自卫与更重要,文学的人性探寻和审美创造比地方风习展览和方言比拼更重要。而许多中国作家缺乏全球视野,缺乏人类胸襟,太局限于地方性、民族性、当下性是致命伤。优秀作家不应沉溺于个人的生活经验,而要超越个人的人生体验,提炼出具有时代内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菁华。源于经验,高于经验,自觉地以思想烛照经验世界,才是优秀作家必须具备的素质。
贺绍俊(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所呈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的问题。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发展了一百年多,但还没有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如今的中国文学界,无论是写作还是评论,依旧停留在思想突破上,没有从深层次意识到语言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如不能解决,思想只会成为浮在表面的漂移物。我认为,文学语言不等同于日常语言,也不等同于书面语言,而是一种优雅的语言,是承载民族的文明精华和精神内涵的语言。只有建立起优雅的文学语言,才能使中国当代文学得以发展和突破,从而真正走向世界。
范小青(作家):当文学回归了本质与应有的位置,召唤我们内心的声音就不再是欲望和功利,它渐渐地沉到了人们的心底深处,又时时激起理想的浪花。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所希望的文学作品,需要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需要从自己的心灵出发去展望世界,为全人类的和解作出高尚的人文主义的贡献。
关于文学批评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否定变得越来越轻率、容易、理直气壮,对文学的肯定则越来越轻微而不自信,但无论是肯定与否定,基本上都告别了“文学性”的尺度,是纯粹道德、精神、伦理话语的一次狂欢……
――吴义勤
南帆(评论家):我注意到一个意味深长的迹象,近年来实际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也就是对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作家的分析)愈来愈少,许多批评家放弃了所谓的“细读”而转向了宏大的理论企图――转向了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也由此,不少作家正在逐渐丧失对批评家的敬意。他们肚子里常常嘀咕的一句话是:现在的批评家越来越不懂“文学”了。
其实正如我们所见,真正的杰作往往纹理细密,这些作品的质地坚实厚重,人们甚至很难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这些杰作的主题;相反,一些貌似尖锐的作品内涵单调,批评家之所以很容易给这些作品安上各种名目,恰恰因为它们简单。从作家的写作来看,许多传世经典都有“纹理细密”的特征,许多时候,人生正是由众多的细节铺陈出来的。一个人的生活感觉通常会落实到细节层面上。有创作经验的人通常知道,虚构一个精彩的情节远比虚构精彩的细节容易。许多朝代不允许个人修史,因为涉及的是大事件,大人物。相对地说,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考察的是历史之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于是,近现代以来,日常生活的意义逐渐进入了作家的视野。但文学批评时常对于这种分工表示不满,批评家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将文学之中的各种日常生活景象纳入历史范畴。但历史不该理解为抽象的、没有人物只有时间和数据的记录,文学可以表明,具体的个人以及围绕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作家只有潜入这些日常生活,条分缕析,文学才不至于如同泡沫似地浮游在生活的表面。
尽管文学曾多次充当历史转折时期的文化先锋,但是文学提供的个人故事或者日常生活经验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学作品的细密纹理时常被弃置不顾,只会运用“大概念”、“贴标签”将导致文学评论的大幅度萎缩。
吴义勤(评论家):中国文学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最习惯的仍是一种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的评价,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非文学的话题来谈论并作为评判文学价值高低的依据,是一种源远流长且被广泛认同的思维定式。对于“文学性”的遗忘,对于文学“审美属性”的忽略,已经成了一个“共同守护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越来越远离其本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本文由
收集整理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幽默的艺术可以用多种修辞来表现,效果就比较奇特。
1、引用方言故事,可以达到幽默的效果。
学《鸿门宴》时,我讲到项羽赐予樊哙一个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这个情节;除了分析细节对人物性格刻画之外,我还给他们讲了:“啖”是吃的意思,关中人把吃说成die把额头颡说成sa.。于是我补充了一个小笑话。有一个老农去看病,大夫问:“你哪儿不舒服?”老农说:“(我)e(颡)sa疼。”大夫没明白继续问: “你到底啥疼?”“e就是sa疼嘛!”气的大夫以为他倒乱,老农急得直拍脑门。故事虽小,学生们觉得挺有意思,也丰富些生活常识,也调节了课堂气氛。
2、使用仿真,也可构成绝妙的幽默。
上课时,有的同学不思学业,一上课就睡觉。在讲《阿Q正传》,文中多次写到被打被欺辱都自欺欺人、麻木健忘的“睡着了”,其深意就是在刻画他已经麻木不仁,没思想了。我诙谐地说:“如果今后有同学也这么‘睡着了’,咱们就点菜‘麻仁鸡蛋’。”学生都笑了。后来一有学生要睡觉的我就开玩笑的说又有 “麻仁鸡蛋”吃了,适当提醒,也不那么恣肆地睡去了。今天上课,有一学生昏昏欲睡,我用东北话说了几句:我做了个总结,其实一节课可短暂了,有时候那么一想,跟睡觉是一样一样地,哼。眼睛就一闭啊再一睁,一堂课就过去了。啊哼…俩眼儿再一睁一闭,啊哈,一半天儿就过去了,啊哼…同学们知道人这一辈子最痛苦的事儿是啥吗?就是课拉倒了,但人儿还没醒;可你知道人这辈子最最痛苦的事是啥吗?就是人儿醒了,但课还拉倒;可你知道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是啥吗?就是上课了,但人儿睡不着…就这么幽默他一下,学生也精神了,睡觉者在笑声中也不好意思继续“神游”了。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幽默语言的艺术魅力,也起到了教育警醒的目的。
3、用上比喻,会使语言生动活泼。
坐在考场,望着眼前的偷偷摸摸想作弊的学生,我感到很滑稽可笑。自编了几则小故事,觉得颇有深意。于是,下来教育学生严肃考风考纪,读给学生听,学生笑后,深有感触说,老师您眼光真毒,语言真犀利,道理讲的真透彻,原来我们在考场耍心眼时那么可笑呀。如:
有一个人来到一条大河面前想过去,他看着岸边的人都是法力无边的菩萨,惟独觉得自己是个平庸的凡人。于是这个人逢人就烧香,期望“菩萨”能“摆渡”自己。可是事实上个个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场中,你自己就是个活菩萨,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摆渡自己,才能交 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有时我们老是看到别人的包鼓鼓的,不由得羡慕:哇塞,他咋有那么多钱?自己的包却瘪瘪的。于是偷偷地起了贼心,想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把它弄到自己的包里。结果摸出来一看,令人大失所望:原来是一卷卫生纸。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试时,别人的试卷看上去答得满满腾腾,未必都是有正确答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有一个“泥菩萨”要过江,走了几步,感觉力大无穷,动了悲天悯人之心,要帮岸上那些不想自己过河的懒人们,可是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个悲惨的结局。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试时,首先个人要知道自己的实力,其次要知道不该出手时别出手。此时扶持懒汉那是“助懒为虐”。
古人有“掩耳盗铃”,今有现代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某生,神色极为做作,假装冥思苦想,佯装抓耳挠腮。这就告诉我们:在考场中,诚实稳重的学生无暇顾及教师怎么看他,有时间还多看两眼题呢。君子坦荡荡,“小人”常窃窃。
例如谈到周氏三兄弟的做人的人品和做文章的文品时,我巧妙的运用幽默的语言既讽刺了失去操守的周作人又赞扬了鲁迅的民族精神。周作人名为作人,其实最不会做人。虽然他的散文文采斐然,自成一家,但他的品德功课不及格。他的祖父为人性格孤傲耿直,可惜遗传基因到他这里发生了变异。周作人后来落水为汉奸,成了标准的“软骨头”,他有点缺钙。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多吃些“壮骨丸”。好在他祖父的性格全传给了周树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是一个文学巨人,也是民族的脊梁。他以矮小的身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学生听了之后很受鼓舞,倍长志气。
关键词:语文;实现;高考;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5-01
一、认真研读考纲,把握高考动向
2014年语文《考试大纲说明》中明确了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复习等问题。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掌握《考试说明》中对考点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的解说,琢磨《考试说明》中展示出来的命题思路,以便正确把握复习方向。2014年语文高考在试卷结构、题型设置上与2013年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试题基本会按照近三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在二轮复习阶段,名句默写、古文翻译等传统题型的复习应回归课本,抓住本源。同时考生要注重能力培养,因为高考命题的基本导向是能力,如阅读题重点考查筛选信息、理解分析归纳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等,在训练中要加强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还应重点突破选考题型,选考题设置是新课标试卷的一大特色,了解文本和命题特点,对不同体裁文本的答题思路了然于胸,从容作答。
二、加强基础知识积累
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与名句特别要加强积累。字音、字形、词语使用的考查,选择的虽然是常见词语,但也数量不少;我们难以全部记忆,也无法猜测命题人到底会选择哪些词语,我们只好平时做一些积累。病句的基本形态、常见的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也需要我们积累。文学常识与名句填空,全部来自教材,自然也不能放弃积累。
还有,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古代诗歌和现代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等也需要积累。
我们不能因为某一考点分值不多且记忆量大而放弃。我建议同学们最好建立积累本,将平时学习中发现的与高考有关的知识盲点写在积累本上,即使是一个字的读音也要记上。日积月累,积累本上的内容在不断增加;同时,平常经常翻阅记忆积累本上的知识,对已经掌握的做上记号,下次只记忆其他部分,积累本上的知识盲点也在减少。这个工作一直要做到高考前的一天。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大有收获。这样一来,你的语文素养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三、纵横比较,总结规律
高三复习中后期,一定要重视“文言文、古代诗歌、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训练。采用在某一时段内集中训练的方式复习这类考点,效果会比较好。比如古代诗歌鉴赏,通过对专题复习期间出现的阅读文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命题的规律;如果我们能结合考纲,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语言、诗歌的写作技巧”等几个方面,对古典诗歌常见题型的命题规律、解题思路和技巧等进行分类总结,并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训练,那么解题能力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历来都有“得作文者得天下”之说。虽然作文片段不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但是,作文片段练习对于提高考场作文的写作能力非常有效。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可以经常进行“审题、开头结尾、一事一议”等方面的片段写作练习。对于大作文而言,主要是练习文章的结构,如“首尾的呼应、过渡、各部分的详略安排”等等。同时要重视对文章的修改,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等。
四、历年考题,用好用足
高考之前,研究最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是绝对不可忽视的。要牢牢树立"资料质量决定备考质量"的意识。用好用足最近三年(甚至最近五年)各地高考试题,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功能。高考题本身就是最高质量的复习题。通过对高考真题纵横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考各类考点的命题规律,从而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如果发现平时训练的考题和高考题的方向不一致,命题特点出入较大,考生不必太在意答案的正误,只需把这些题作为一种拓展即可,同时及时进行调整,尽量选择规范的考题进行训练。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备考思路越来越清晰,答题感也越来越好。
五、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语文成绩不错,但为什么高考成绩会不理想呢?这固然与临场发挥密不可分,但也有一些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如书写不规范。尤其表现在作文上。错一字扣一分是很可怕的,文科生的文综试卷关键字写错别字也是要扣分的。当然这并不是要你的字如何洒脱,只是要求你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可以说,书写规范,是你成功的一半。书写潦草,影响的不仅仅是语文成绩,高考中有很多同学估分和实际分数相差几十分,大都是吃亏在书写潦草不规范上。
六、要掌握考试技能
有故事,并且会讲故事的人,一定是受人欢迎的。不管是小说、戏剧,还是影视节目,都是在向受众讲述一个个故事,只不过方法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但归根到底,用的都是文学的手段。这就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最直接内涵它教你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以“故事”点缀生活
所谓戏剧影视文学,文学才是最关键的,“戏剧”和“影视”都是“文学”的修饰词。因此这个专业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注重文字功底的培养。大学四年里,我们每个学年都设有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的课程,因此这个课程是我们这个专业的首要基础课。从文字表现的技巧,想象力的培养,到情节的架构训练;从散文、小说的创作,到剧本、影评的写作,甚至电视节目的策划、舞台晚会的台本设计,都是创作课的内容,涵盖了“讲好故事”所需掌握的每个重要环节。大一的时候,我们主要接受的是散文、小说等传统文学形式的训练,到大二才开始接触到影视、话剧剧本、影评、剧评。同时文学理论及相关常识,也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中外文学史、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等。如果你对文学创作有兴趣,这个专业是最适合不过的。
我大二时创作课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的成员,他的课引人入胜,课堂上常常人满为患,因为他很会讲故事,幽默而又充满激情。他从来不在课堂上讲述太多理论,而是随口出题目,然后当场描述电影画面解答。他常常举一个例子:大漠,冷月,两个人在决斗――这只能构成一个画面,一个场景,还不能构成一个故事。但是只要稍稍处理一下,就变得很精彩了――如果两个人在决斗的过程中,双方都有机会杀死对方,但是双方却都手下留情。为什么呢?这样追问下去,就是一个精彩而又有悬念的故事了。这就是故事与画面的区别,这就是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但写东西是件很辛苦的事情,要想取得成绩,主要还是要靠自我领悟,需要主动写作,广泛阅读,增加生活经验,培养写作兴趣。
文学院的学生有一个很有乐趣的优势:即使你在课堂上读小说,也是一种学习。而学习戏剧影视文学则是:即使你天天看电影,也是在时刻为自己充电。关键是我们要学会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去听去想去写,甚至自己去捕捉、去拍摄。
学会“看电影”是一种技巧。结合世界电影史、世界电视史、世界影视鉴赏、摄影基础、视听语言等影视理论的学习,将理论规律在看电影时印证与揣摩,从而变成另一种“影迷”。课堂上,我们讨论电影,在课外,我们谈论最多的还是电影。我们从银幕培养独特的影视思维,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提升对文字的运用能力。著名丹麦导演比尔•奥古斯特在详解对剧本中电影对白的把握时说:“千万不要把对白写得太,什么意思呢?千万别写得太明显,太直白,不要把这种潜台词全都变成人物真正的对白写出来,如果你这样做的话,观众感觉到他的理解能力遭到你的操纵。你要相信观众有这个智力和理解能力来题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发展……同时你要给你的演员留出表现空间,这个是写对白最重要的原则。”因为剧本不同于小说,小说是依靠文字为读者勾勒想象的画面,故而细节能让作品立体而丰满;而电影、戏剧是以画面为主要手段,文字是配合画面的,为画面点睛的。
我们在电影里看美食、看时装、看历史、看社会,看人生的欢乐与烦恼……甚至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一些对生活的思考,同时又将这些智慧所得注入新的作品创作中,这大概是我们这个专业的“职业病”吧。
戏剧课程有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学,理论性内容多了一些,但趣味性仍很强,我们能从这些课程里体验古今中外的讲故事技巧。我们还演出话剧,创作自己的剧本,也有改编并出演过如《家》《雷雨》这样的大型话剧。当时我们的话剧在全校范围内公演,请了专业老师来评定,至今,我还记得大礼堂内攒动的人群和响亮的掌声。
用文字铺捉生命
对戏剧影视节目来说,“讲故事的人”,就是指编剧。如果没有编剧的幕后支持,那么即使最好的导演也只是“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而已。2007年11月的美国编剧工会发动全面罢工,影响到美国60多部电视剧的制作与播出,影响了各大公司的电影拍摄计划,超过1万名好莱坞影视从业人员因此失业。甚至,在气头上的好莱坞编剧工会不允许自己的成员给金球奖和奥斯卡典礼写串场词,导致了与原定于2008年1月举办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取消。由此,可见这些用文字讲故事的人是何其的重要。
戏剧影视文学属于近年来的新兴专业,还处于发展建设中,比起传统学科既已形成的规模和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不足,但无论是学科实力还是就业去向丝毫不逊色于其他热门专业。在我为数不多的25位同学中,有四五位都进了影视行业,有电视台、影视公司等。有位本专业的学姐,大一的时候得到老师的鼓励与指导,到了大二大三,连续在《飞天》等文学杂志发表了几篇中篇小说,很快就有几家出版社找到她,希望她留在出版社工作。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经典诵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经典诵读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空前的热潮,这股热潮如一股旋风席卷大江南北,一时间整个教育界出现了拨反归正,回归传统的局面。可是,要使诵读经典真正达到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浸润孩子身心,为其终生发展奠基的目的,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光靠走走形式,摆摆花架子亦是不行的,我认为经典诵读的有效开展要走近孩子,联系实际,因区域制宜,因学校而异,更要因年级不同而有的放矢。下面我将针对小学中年级经典诵读的实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我在任教学校的980余名三四年级学生中抽取98 人(10%)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一)诵读兴趣
(1)你喜欢背诵、阅读经典诗文吗?
(2)你对诵读课本以外的经典诗文的态度是怎样的?
调查结果显示21.43%的学生不喜欢背诵、阅读古诗文, 50.24%的学生态度一般,另有3.06%的学生持厌恶态度,对诵读课本以外的古诗文有兴趣的学生仅占22.45%,可以看出我校中年级学生对于经典诵读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学生诵读经典目的分析:
(1)你是否主动背诵经典诗文?
(2)你诵读经典的原因是什么?
调查显示57.15%的学生,即超过二分之一的学生以应试或应付检查为目的诵读经典,只有14.28%学生出于喜欢经典的内容(形式)的目的。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诵读经典缺乏内在动力。
因此我们要研究探索易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并能取得良好诵读效果的诵读策略。
二、策略探索
(一)追根溯源,遵循诵读原则
(1)辅
经典诵读无论是作为校本课程还是兴趣班课程,都只是语文学科中的一部分,在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中它不能喧宾夺主。现在,有些学校或老师本末倒置,学生校内校外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诵读古诗文,晨读课上诵经典,甚至就连语文课也被挤占,小学生的精力毕竟有限,一学期下来,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二三十篇课文生疏至极,听说读写能力又怎会全面提高?因此,经典诵读首要的就是找准定位,合理安排诵读的时间和场合,由于目前经典诵读课程仍缺乏系统合理的设置,所以这种不求甚解的诵读不能代替语文课教学,它在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上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辅”是经典诵读的导向航标。
(2)趣味性
现在的经典诵读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缺乏诵读的原动力,这动力源自何方?兴趣。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付出时间和精力,因此经典诵读的实施需在“趣”上做文章。“趣味性”是经典诵读的持久动力。
(3)差异性
在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标准的制定,内容的设置要有层次,有坡度,千万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为了得到“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荣誉而定硬指标,下死命令,强迫学生完成诵读任务,这样学生会心生厌恶,对诵读经典产生畏难甚至恐惧情绪,尤其是在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经典不久,这样做会影响他们今后乃至一生的诵读。“差异性”是经典诵读的黄牌底线。
(4)科学性
经典诵读的开展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学校和教师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思维、记忆力和心理特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诵读内容,安排诵读活动,这样能使经典诵读的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性”是经典诵读的有力保障。
(二)降低难度,甄选诵读内容
有人提出,小学中年级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从常识上讲,三四年级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科学上讲,这一阶段孩子的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从学习上讲,中年级的孩子已认识了不少字,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状态不稳定,这一阶段更是树立学生自尊心的关键时期,因此,经典诵读要尽量降低难度,多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对他们自尊心的树立大有裨益。
对于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要以形象为主,兼顾抽象,宜少而精,忌多而杂。大抵来说可分为三类:
(1)通俗易懂的古诗文
在低年级诵读韵律较强的古诗文的基础上,中年级可给学生甄选一些节奏清晰明快,内容浅显易懂的古诗文作品,如《笠翁对韵》、《朱子家训》、《增广贤文》(节选)和《唐诗三百首》等,不必整本整篇诵读,教师可和孩子一起选择摘录其中的精彩内容,整理成自己的古诗文读本。
(2)故事性强的现代文学作品
现在的许多经典诵读读本多以古诗文居多,有的读本古诗文甚至占100%,其实现代文学作品中许多著作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由于这些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深受孩子喜爱,适合中年级学生看的有《杨红缨童话》、《一千零一夜》、《郑渊洁童话》、《叶圣陶童话》、《苦儿流浪记》、《海底两万里》、《骑鹅旅行记》和《爱的教育》等。
(3)浅显直白的儿童诗
儿童诗短小精悍,节奏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浅显,表述直白,这对逻辑思维刚刚开始发展的中年级孩子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这样一些儿童诗,丰富学生的诵读内容,提高其诵读兴趣。
(三)务实求真,找准诵读策略
低年级经典诵读重在外在激励刺激,而中年级孩子自我意识萌发,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行为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在经典诵读中我们不但要下“外功”,而且更要用“内功”,这样才能找准中年级学段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
(1)指导诵读方法
小学中年级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三四年级的反复失败,就可能导致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这是因为十岁左右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往往有很大的波动性,更容易消极地理解失败。也由于这孩子的自我概念更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自我概念更易因为失败而变得越来越消极。为此,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如何记忆所学知识的方法与策略,如联想记忆法等,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记忆效果,获得成功体验,培养诵读兴趣。
(2)加强习惯培养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加强学习习惯的训练培养能提高诵读的效率。如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诵读经典,研究表明: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3)提倡传统素读
素读这个说法是日本人最早提出来的。日本人把我国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国际著名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也有详细的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既然素读如此有效,我们在经典诵读中亦可重拾传统教学之精髓让学生在诵读中纯粹地读,不求甚解。
(4)营造良好氛围
这里的氛围不单指校园和教师学习环境的布置,更重要的是要让诵读经典成为校园的“流行曲”,小学低中年级的儿童最喜欢模仿,模仿老师,模仿同学,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很多低年级孩子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非去学校不可了。所以一人读经典较难,如老师以身作则诵读经典,调动学生读经典,甚至召集邻居亲友的小孩一起读,在学校、班级营造人人争着读经典的良好氛围,那孩子们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5)创新诵读形式
学生的兴趣不是搞几次活动,评几个模范就能培养起来的。我在调查中发现,为了完成班级布置的诵读任务,老师们都坚信熟读成诵,所以各班诵读活动存在着诵读形式呆板、形式化一的缺点。基本上是老师领读,接着全体学生自己念一遍,再念一遍或两遍或多遍,然后或全体一起念,或部分人一起念,或个人念,你念他念,再跟着念,再一齐念……总之,就是反复再反复的多念,最后是把这些内容背下来,这样的诵读方式对于天性烂漫、活泼好动的学生而言,变成了一种桎梏。这样诵读经典,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因此日常诵读形式的创新迫在眉睫,我觉得诵读的古诗文节奏感极强,可以让学生手脑结合,边打节拍边读,有条件的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或网络的动画资源,直观呈现经典的美,让学生边看动画边诵读或先看后诵,只有不断创新诵读形式,才能让学生对诵读经典有持久的兴趣。
(6)提供展示平台
成就感也是兴趣维持的动力之一,为此,我们要给学生多提供展示诵读成果的平台,除了经常举行交流竞赛活动外,中年级还可以让孩子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诵读内容,平时随性而画,定期交流,最后整理装订,为每个孩子建立自己的经典图文集,也可以让孩子办手抄小报,将小报贴在教室或校园里供大家展览,让孩子在诵读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总之,当前的经典诵读不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样做的问题,身处其中,我们要加强研究,不断探索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这样才能使经典诵读这条路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