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雪的诗歌

描写雪的诗歌

时间:2023-05-30 10:0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雪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雪的诗歌

第1篇

关键词:史蒂文斯;《我们气候的诗》;道教;佛教;柏格森;尼采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58-02

相比于美国20世纪的著名诗人T.S.艾略特和庞德,华莱士・史蒂文斯对于普通中国读者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虽然贵为美国五大巨擎之一,但是现代主义诗人史蒂文斯因其诗歌“常常措辞华丽,意蕴深邃,以至于晦涩艰深”[1],而被人们所忽略或误解。

《我们气候的诗》写于1938年,此时史蒂文斯已经59岁,所以,该诗属于他后期比较成熟的作品。有人认为该诗主题是关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第一节中的康乃馨和瓷器是指插花作品,并以此比喻诗歌的创造,认为二者皆取材于自然并需要人工修饰。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是还不够深刻和全面,因为本诗不仅仅描写了花、瓷器和文字声音,还有“雪”“永不休止的心灵”“天堂”等意象和“欲望”“痛苦”“简化”等抽象概念。笔者认为,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写当时文人做诗的风俗,还是在展现当时整个社会的风土人情;不仅仅是在探讨诗歌创作的规则,更是要用诗歌为世界立法、为大众重塑信仰。

一、诗中蕴含的道家思想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学尤其是美国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体现在许多方面:大量中国艺术品流入美国,其精美的造型和不同于美国本土艺术品的内容题材给予了许多美国诗人以创造灵感,比如“‘中国瓷’、‘中国斧’与‘中国画’等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物,在美国绘画诗里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2];中国的诗歌作品直接对美国诗歌产生重大影响,比如20世纪70年代,“寒山诗与寒山传说开始成为一些美国诗人创作作品中的典故,成为他们仰慕及追求的精神与境界,也成为他们诗歌作品模仿的对象及灵感的源泉”[3];中国的儒释道哲学思想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着表层或深层的体现。

“史蒂文斯大部分诗作蕴含了道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道家美学精髓”[4],《我们气候的诗》当然也不例外。本诗共分三节,第一节描绘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清水、白雪、康乃馨、瓷器。康乃馨是花朵、是自然的产物,瓷器是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白色的瓷器与红、白的花朵相映成趣、和谐自然。如果说因为康乃馨已被人采摘、造型,整个插花作品已经更偏向艺术的话,它却又被放置在一个大雪初停的大背景下。雪又是自然的象征,插花作品与雪两者相得益彰、和谐自然。这样,就是有两组艺术与自然的配套意象,大中有小,层层相扣,紧密相依,象征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恰到好处而又构思巧妙地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道家的“虚无”思想在《我们气候的诗》中也有所体现。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可以表现虚无(Nothing)。史蒂文斯常用“玻璃、空气、冰、光以及冬天的寒冷来描写‘虚无’这一抽象概念”[5]。《我们气候的诗》不仅用“清水”、“雪”(水和雪都是冰的其他形态,甚至与坚硬的固体的冰相比,液态水与松软的雪更具有“虚无”的特性。)“白色”、“光”等意象表现Nothing(虚无),诗中更是直接出现了Nothing(With nothing more than the carnations there)这个词汇。虚无是道家美学的最高境界,《老子・道德经》中写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6]。所以,虚无是万物的源头,世界的最高准则。史蒂文斯一直在混乱无序的世界中寻找秩序,道,亦即是虚无,也许就是史蒂文斯提供给我们的秩序之一。

二、引佛教思想入诗

静,是佛家的一个特定范畴。它既是达到寂灭的一种状态,又是一种修炼方式。

《我们气候的诗》给读者呈现的场景是绝对静寂的,这与史蒂文斯以往的诗歌有很大不同。史蒂文斯的诗歌中感官意象很多,特别是声音。在《蒙翁克勒的莫那克勒》中有“风和水的合唱”,在《观黑鸟的十三种方法》中有啼鸣的黑鸟、惊叫的老鸨,一些诗歌更是直接引乐器或音乐入题,如《欢快的华尔兹悲伤的曲调》《风琴》《弹蓝色吉它的人》等等。而《我们气候的诗》却是静寂的,没有声音,没有动作。然而,这静寂仅仅是表面的静寂,物的静寂。无声无为的事物中隐藏的是“永不休止的心灵”,不断地“需要的还更多,还更多”。《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公案:“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幡动,一僧云风动。惠能云:‘非幡动、风动,人心自动。’印宗闻之悚然。”[7]这段公案深刻地揭示了物动与心动的关系,心不动,则万物动亦如不动;心若动,万物皆随之而动。所以,《我们气候的诗》描绘的景物虽未动,但是因“永不休止的心灵”中的万千思虑而风云变幻;描绘的景物虽未发声,但是读者仿佛听到了一个甚至一群不断想要“更多”、“还更多”的人在歇斯底里地尖叫。实际上,诗中外物的静寂更是为了突出人内心的躁动,一组对比更显出诗歌的张力。

20世纪,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世界的人们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如前文所说,史蒂文斯一直在混乱无序的世界中寻找秩序,试图用诗歌传递给我们世界的真谛。沉静心灵、返璞归真,或许是史蒂文斯从东方佛教思想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借助诗歌给读者的又一建议,正如诗中所言,“……这彻底的简单/能剥除一个人所有的痛苦”[8]。

三、“上帝已死”,诗歌寻求新的秩序

“上帝已死”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一句名言,是其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重要命题。“上帝已死”说明人类不再相信基督教这个宇宙秩序,因为无人能确定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尼采不仅对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是在否定绝对价值。

人们不再相信一种客观而且普世存在的道德法律,纷纷开始自寻出路。和其同时代的人一样,史蒂文斯也深深的受到尼采“上帝已死”言论的影响,对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史蒂文斯曾经宣称诗歌要取代失去权威的宗教,承担改造世界、拯救人类的重任。人类的心灵将与大自然相结合,缔造人间天堂以代替虚无的天上乐园。”[9]

《我们气候的诗》的英文名称为The Poems of Our Climate,也可译为《我们风俗的诗》,这向读者展示,这是一首关于当时的风尚的诗歌。那么诗歌创作之初的社会风尚到底是如何呢?“20世纪的欧美社会危机四伏,矛盾重重。传统的崩溃、信仰的丧失和人的非理性化使得人们的现实生活变得相当复杂。”[10]诗歌中对当时的社会和人也有描写:“人需要的还更多,还更多”,“不完美是我们的天堂”。

如果说诗人是拯救人类命运的上帝,那么诗歌以及艺术就是这个世界新的圣经、新的秩序。在文章开头,诗歌第一节中的“瓷器”是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在史蒂文斯的诗歌中,瓷器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意象。在《坛子的轶事》这首诗中,坛子被放置在田纳西的山顶上后,“就统治了整个大地。这样一来,这只坛子就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了。坛子‘不像田纳西别的事物’,‘它无法产生鸟或树丛’,它只是君临田纳西州整片的荒野,让本来无序的自然都以此为中心.慢慢变得有序”[11]。

《坛子的轶事》中的坛子是人类的作品,它不同于田纳西的荒野和其中的自然生物,当它一被放置在山顶之后,荒野不再毫无秩序、没有中心,而是以坛子为中心,建立起一种新的秩序。同样,在《我们气候的诗》中,大雪初停,一片白茫茫,世界也是没有秩序、没有中心,但是瓷器以及插在其中的花的出现,吸引了所有读者的目光,建立了一种新的秩序。这瓷器、这插花作品正是代表了艺术。

在《我们气候的诗》结尾,诗人写道:

不完美是我们的天堂。

注意,在这种凄楚中,

喜悦在于言辞的瑕疵,声音的固执,

我们自身本来就不那么完美[12]。

我们的世界是不完美的,有欢乐也有痛苦,而在“凄楚”中,“喜悦”都在“言辞的瑕疵,声音的固执”中,这“言辞”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诗歌,“诗成了不可缺少的东西,诗以它所能提供的美感经验代替了昔日,使人们获得了满足,赋予了生活以美学关照及秩序”[13]。

四、柏格森的时空观念为诗歌带来更大的艺术魅力

亨利・柏格森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他认为时间可以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心理时间不同于物理学、天文学中的时间,不是靠钟表或者太阳运转进行计算的,而是与人的思维和精神活动紧密相关。

《我们气候的诗》表面上看像一幅静物画,定格在一瞬间,但是因其心理活动的描写而使诗中蕴含的心理时间无论向前还是向后都有着无限的延伸。“永不休止的心灵”存在的时刻是此时此刻;而在“这完美的简化”“使人摆脱了一切痛苦”之前,人心是存在痛苦的,这痛苦是什么?这就把读者的想象力带向了过去,将时间拉回了过去;而“但人需要的还更多,还更多”,人还需要什么?还想要什么?还追求什么?这些问题又把读者的注意力带到了未来,将时间推到了未来。对人心理、欲望等的描写将心理时间引入诗歌,使短短的三小节诗歌有了无限的张力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史蒂文斯的诗歌之所以较为晦涩难懂,是因为其诗歌虽然短小,但是意蕴深刻,既与中国文化关系紧密,援引中国道家、佛教精华入诗;又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上帝已死”,到底什么才能取代宗教成为人们新的信仰?思索着这一问题,史蒂文斯进行着自己的诗歌创作。或许从对《我们气候的诗》的分析中,读者可以获得些许启示。

参考文献:

〔1〕李贺青.华莱士・史蒂文斯《冰激淋皇帝》解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1):76-80.

〔2〕谭琼琳.中国瓷:西方绘画诗学中“静止运动说”的诱发文化因子[J].外国文学,2010,(2):75-83.

〔3〕钟玲.寒山与美国诗歌作品,1980至2007[J].学术论坛,2008,(7):61-65.

〔4〕黄晓燕.论中国文化对史蒂文斯诗歌创作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2007,(3):159-169.

〔5〕〔11〕〔13〕黄晓燕.试论史蒂文斯诗中的“现实想像情结”[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0(2):40-43.

〔6〕老子.道德经[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2.163.

〔7〕尚荣.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12〕史蒂文斯.史蒂文斯诗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98-99.

第2篇

关键词:李白;诗歌;剑

诗仙李白不仅是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也是位技艺精湛的剑术家。李白是高产诗人,也是“体育明星”。作为唐朝灿烂的文化之一体育,同样令我们感到骄傲,它不但为唐文明增光添彩,在中国体育史和世界中世纪体育史上也占有显赫的地位。李白诗歌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古代剑术、剑法、历史、地理、文学、宗教等各个文化领域。从李白的诗歌中不难看出,在其各个的诗歌中都提到了”剑”,由此可以推断出诗人毕生坚持击剑,现存的《李白全集》964首诗中描写“剑”的有107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以上,可见,李白是非常钟情于“剑”的。

李白诗歌中107次描写“剑”中除开有作为地名出现了4次“剑阁”3次、“剑壁”1次外,作为武器出现了103次。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霜雪”2次、“莫邪”1次、“吴鸿”1次、“秋莲”2次、“湛卢”1次、“青萍”2次、“干将”1次、“吴钩”1次、“龙泉”4次、“匕首”3次。

李白诗歌中对“剑”的描写是是各式各样的,他既骄傲又谦虚地称与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为“拙妻莫邪剑”(《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Z》),他把朋友苏明府比作“苏季子”,并称赞他“剑戟森词锋”(《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他坦荡地褒奖亦弟亦友的李凝为“吾家青萍剑”(《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留饮赠之》)。他还写到“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起舞拂龙泉,四座皆扬眉”“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等,想见他应该是古代文人中的运动健将也是剑文化的推广者。据《新唐书》本传记载,李白「性倜傥,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他自称「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还投书以舞剑著名的裴斐将军,愿向他学剑。《魏序》更说他曾「手刃数人。“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等等这些是李白在「古风中对秦王横扫天下的描述,他描写秦王挥剑如割断浮云,使得各国诸侯全都向西来朝拜秦王了。李白是用感叹的语气在赞叹秦王。他在「蜀道难中写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说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李白借助这样的描述来表达蜀道的险峻。“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这是李白「梁甫吟中的诗句。“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出自李白的「飞龙引二首。“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行路难三首。李白在「胡无人中写到“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x.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北风行。“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出自「侠客行。“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国耻未雪,”,出自「独漉篇。“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出自「临江王节士歌。“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羌笛横吹阿回,向月楼中吹落梅。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出自「司马将军歌(以代陇上健儿陈安)。“吴鸿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出自「结客少年场行。“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出自「门有车马客行。“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出自「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出自「白马篇。“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莫长嗟。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出自「塞下曲六首。“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出自「入朝曲(一作鼓吹入朝曲)。“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出自「出自蓟北门行。“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出自「北上行。“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出自「发白马。“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V赫。”,出自「君马黄。“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出自「少年行二首。“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出自「猛虎行(此诗萧士S云是伪作)。“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出自「玉壶吟。“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花。”,出自「金陵歌,送别范宣。“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出自「悲歌行。“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出自「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等等,李白描写“剑”的诗歌还有很多,大多是对剑术、剑法、以及通过对剑的描写来叙述某件事或自己的观点、喜好等。李白的诗歌中多次提到了“剑”,他的“剑”是侠客的标志,是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中“剑”既是一种非常尖锐的兵器,又富含有丰富的文化韵味。李白人从小就开始学剑,而剑术还不错。剑也是他的知音和至爱,甚至是他生命的化身。李白生活的年代正是唐王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当时的唐朝正处于国威远扬、万方臣服的大唐盛世阶段。李白“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在国土开拓、民族融合、边战频繁的现实刺激下,在开放型文化的熏染下,勃发为一种建功立业的奋怀。他的诗用自由的文笔把我国文学史上的“剑”描写得潇洒翩然、出神入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髓财富。(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绵阳师范学院李白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LB14-19

参考文献:

[1]侯长生:《李白咏侠诗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王瑶.李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4.

[3]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裴斐.李白十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5]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6]戴伟华.李白待诏翰林及其影响考述〔J〕.文学遗产2003(3).

[7]侯长生.李白咏侠诗述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第3篇

[关键词] 节奏和韵律;意境;比喻和象征

素有“新英格兰诗人”之称的著名诗人罗伯特・费罗斯特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他一生赢得了四次普利策奖,深受人们所喜欢。他的诗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不复杂的结构、简约的韵律、司空见惯的比喻和熟悉的象征手法,描写新英格兰地区宁静乡村的特有环境。弗罗斯特的诗歌朴素无华,但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常常蕴涵深刻的、象征性的意义和几近深不可测的意境。《雪夜林中小驻》也许是费罗斯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小诗,被他称为“我最堪记忆的一首诗”,首次出现于1923年出版的诗集New Hampshire 。下面我们试着从诗的节奏与韵律、意境和比喻与象征意义等方面来分析Frost的这首诗。

一、节奏与韵律特点

Frost的这首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完整、押韵,很有意境,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全诗共分四小节,每小节四行,每行八个音节,用抑扬格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的格律写成。该诗的韵律结构为aaba bbcb ccdc dddd,例如,在诗歌的第一节, know, though和snow押韵, 第三节的sweep与deep,keep,和sleep押韵。有规律的节奏和韵律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效应,推动诗的发展。这种组成模式的例外出现在最后一小节,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第三行与前面两行押韵,而第四行重复讲了一次。在英语诗歌的四个主要音步,抑扬格、抑抑扬格、扬抑格和扬抑抑格中,抑扬格在英语诗歌中是最常见的音步,从而也被称为最自然的韵律,用这种音步写就的诗行,其节奏鲜明而又持续平缓、畅如流水,更适于表现田园风光恬静素淡的美。

二、意境

这首诗以新英格兰为作写背景, 描写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诗人伫立在大雪覆盖的丛林旁,这儿没有村落,没有炊烟,有的只是静谧祥和,在深林与结冰的湖泊之间,大自然显得是那样的富有吸引力,诗人浑然忘我,停步不前,诗人欣赏着黑暗中的浪漫森林雪景, 寓情于景,表述着更为生动的内涵哲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幽深的森林里,诗人的马儿摇动着铃铛,忍不住问诗人为何停歇下来,这儿如此寒冷,如此漆黑,森林的湖边已结冰块,况且也毫无村落。马儿摇晃着铃铛问诗人有何差错,唯一的回复是微风与飘雪。

三、象征,比喻意义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情调和淡淡忧思的诗歌。费罗斯特本人认为这首诗是他所有创作的诗作中他本人最喜欢的一首诗。这首诗有5组意象连缀起来表达了一种梦幻迷离,依依不舍的情调。第1组意象是大雪纷飞的夜晚。这是洁白与幽暗,寒冷与唯美的结合,诗中的 “It is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象征着诗人在寒冷的雪夜心情凄美,极度压抑的意境。第 2组意象是森林,提到森林,我们马上会与神秘,静谧,幽深,未知的世界联系起来,象征着诗人的梦幻心境,也预示着诗人的某种寄托。第3组意象是挂着铃铛的马儿,这是自由不羁,理想追寻的生命象征,马儿摇铃铛,象征着周遭的一切,人,动物,大自然是如此的和谐一体化。第4组意象是结着冰的湖泊,象征着冰冷与无情的绝决,也是诗人未来不可避免的冰冷归宿。第5组意象是漫天飞舞的雪花,“the easy wind”and “downy flake”, 我们可以想象该场景,微风抚触着雪花,诗人的心情也和飘落的雪花一样,自己也不确定为何伫立下来,不继续赶路,同时该意境轻柔静谧,静中有动,飘逸梦幻,是诗人追求唯美的写照。

在这首《雪夜林中小驻》中,诗歌中一些意像体现了诗歌的隐喻修辞手法。有些单词的字面意思,如“森林、房舍、雪花、马儿、冰、湖、佩铃、旅程”都十分普通,但在诗里他们都具有隐喻含义。比如将“睡觉”作“死亡”解,则结合上下文,可以说,白雪茫茫一片,盖掉了一切有限之物的界限,就好比死亡抹平了一切。还有诗中的“树林”是可爱、幽黑和深邃的,森林旁边还有一个“冰湖”,附近杳无人烟,万籁俱寂,一片荒凉,这些都是死寂、危险、不祥之象征,并使诗人联想到“死”,但又忽地醒来,自己还有很多路要赶,还用很多约定要信守,因此现在不能结束生命,得让生命继续。

四、结语

费罗斯特使用最浅显的语言、最直接的景象和意象,写出多层次的诗。在这首诗里,普通而具体的事物负载了深刻而抽象的意义。这首诗运用象征,比喻手法,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以具体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深刻的哲理,写出了人们普遍具有的人生感受,情味浓郁,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理论与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霍晓军.从文体学的角度看Frost的诗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3]章超.诗歌《雪夜林中小驻》的文体学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

第4篇

关键词:弗罗斯特 质朴 现实 田园诗

我想我认识树林的主人,/他家住在林边的农村:/他不会看见我暂停此地_/欣赏他披上雪装的树林。/我的小马准抱着个疑团:/干吗停在这儿,不见人烟,/在一年中最黑的晚上,/停在树林和冰湖之间。/它摇了摇颈上的铃铎,/想问问主人有没有弄错。/除此之外唯一的声音是风飘绒雪轻轻拂过。/树林真可爱。既深又黑,/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喜爱诗歌的人一定知道这首诗出自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弗罗斯特的笔下,诗名为《雪夜林边小立》。

作为美国现代诗坛上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独具风格,他以口语人诗,真切而生动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他的诗歌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诗人主要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由此切入对人生奥秘的探索与揭示,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曾4次荣获普利策诗歌奖,被誉为桂冠诗人。弗罗斯特生活在20世纪的美国。正值美国诗歌历史上力求改革创新的时期,但弗罗斯特坚持使用传统的诗歌形式,如两行诗、四行诗、无韵诗及十四行诗等,所以批评家们大都认为弗罗斯特属于传统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弗罗斯特确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语言风格。他以清新自然、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语言作为诗歌语言。有评论家说弗罗斯特的诗是唱歌的诗或说话的诗。评论家多伦认为,弗罗斯特的奇特之处就在于他诗中那种谈话式的语气。他说:无论是对话诗还是抒情诗,他的诗就是人们的谈话……那个名叫弗罗斯特的人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表达无限的东西……

弗罗斯特生于弗兰西斯科,1897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古典文学,但中途因病而辍学回家。26岁的弗罗斯特经营起了他祖父为他买的农场。12年的农场生活使他有机会和条件仔细观察新英格兰的一切事物。给这位后来被称作农场生活诗人的弗罗斯特的诗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所以。他的诗中充满了新英格兰农场的种种意象,如野花、森林、白雪、草地……农场生活的经历给他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弗罗斯特将清新自然的日常生活语言融入诗歌,被誉为“农场生活诗人”。约翰・弗来伦曾这样评论弗罗斯特的诗歌:“田园风格是诗人对自然世界的一种综合感受。诗人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观点。并以一名乡村居住者的身份来比较有着自然风光和纯真的乡民的自然世界和由权力和金钱统治的喧嚣而复杂的外部世界。在对这两种世界的描写中,诗人那田园式的风格就显得格外栩栩如生……”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话语,对农夫进行生动刻画,深入浅出,从现实世界表达出抽象的概念。以景写理,借景抒情。以诗人特有的,以淡淡的诗句。把萦回脑际的思索糅进朴实无华的景物描写,让读者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作,而《雪夜林边小立》被众多读者认为是最好的一首抒情诗。美国的一位评论家说:“这样的诗一旦进入读者的脑海将永远不会离去。”那么,此诗又好在何处呢?

该诗在韵律上有独特之处:每节四行。每行八音节、四音步,抑扬格,每行以弱音开始。弱音节与重音节相同。这种格律节奏感强,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富有音乐美和诗味。尤其是诗的最后一节:

The woods are 10rely,dark,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走完了余下的路程,主人公便可以香甜地入梦了,为此。弗罗斯特在这一部分里特意使用了整齐划一的诗行和相同的尾韵,创造了催眠曲一样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两行的重复,宛如余音绕梁,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不论从深化内容上还是美化韵律上看,这一技巧的运用都是十分成功的。弗罗斯特十分看重音韵在诗歌语言中的价值。他在《诗歌构成的形象》一文中指出:“音韵是含于矿石中的金子。我们需要借助语境――意义――主题,这对诗体的多样化极为有利。”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力图从主题与韵律、意义与音韵方面使诗歌整体上达到和谐一致,以表达诗的深刻哲理和美感。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文字淡雅,寓意深远。音韵优美。没有惊人的渲染、没有刻意的雕饰,也没有复杂的句子。诗句如行云流水,恬淡自然。全诗句式简短凝练,每一诗行都像从水晶中提炼出来一般精练、扼要。多数句式采用正常的语序和严格的语法。诗人借助简单的句子结构,轻而易举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给读者。弗罗斯特善于用简练通俗的语言来叙述一件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借助于描写平凡的人物、自然的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感受。用如此浅意的文字写出那样优美的诗句。充分体现了诗人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寓哲理于小事,融深刻于平淡,这正是弗罗斯特的艺术特色。

《雪夜林边小立》讲述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个农夫骑马路过一片树林,被林中美景所吸引,不禁勒马伫立,欣赏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人黝黑的树林。马儿等不耐烦了,摇了一下佩铃,催促主人;于是,他决定继续赶路。此诗中,树林、农舍、白雪、马、冰湖、佩铃、旅程等普通具体的事物承载了深刻抽象的意义。看似仅仅在描写冬夜偶遇的一个“可爱幽深的林子”。究其深意。读者就会发现这远远不只是一幅静谧的雪夜林景,而是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片刻徘徊:树林静谧、深邃,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似乎已超越了现实。不再是物质的存在,而是达到了一个完美、神秘、永恒的境界,令人迷惑、憧憬。农夫本能地驻足凝视,思绪飞扬,忘却了现实。但马只相信现实,受客观需要的驱动,它只关注附近有无农舍可以提供饲料和歇脚的地方。既然没有,马就不理解为何在一年中最黑暗的雪夜驻足。于是,它便摇了摇铃,打断主人的遐想,将他唉回现实,使他记起了在现实中所许下的诺言和承担的责任。安谧永恒的死亡引诱着诗人投人它的怀抱,而内心的责任感又呼唤他回到现实。“树林真可爱,既深又黑,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诗人渴望离开这纷繁的世界。但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义无反顾地回到日常生活的轨道上来,因为他还有许多任务要去完成。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对这首诗的赏析文章连篇累牍。当然,除了赞赏语言的清新、质朴,结构的疏密得宜之外,主要解释其寓意。各家评论多想从中发掘微言大意。有人认为,雪夜森林的魅力是人生道路上某种引人误入歧途的诱惑,而“我”的责任感使我重归正路。所谓约定的事要完成,是指道义上或感情上,以至宗教上承担的义务。也有人认为,他对雪夜森林所感受到的美的吸引。是他本人对死亡的抗争,“临睡前”还要贾尽余勇。更有人认为,黑暗和雪象征着对死亡的渴望,渴望人类感觉得到而动物感觉不到的最终的憩息。

第5篇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唐代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诗人,而且还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据清代康熙年间编成的《全唐诗》,共收录了唐代2200余家的诗4.87万余首,成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这些诗歌讴歌了祖国的秀丽河山,表达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面貌的广阔图景,揭示了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不仅对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为我们研究唐代的社会风貌和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唐代也是我国舞蹈艺术兴盛的时代,而唐诗中有许多篇幅是描写当时的乐舞的。从公元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前后一百余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良好,这就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唐代人民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南北朝时代的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再加上唐代对外通商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一些国外和西域的优秀音乐、舞蹈相继传入唐朝,西域舞蹈多配以乐,故唐代盛行乐舞。中原乐舞和西域乐舞长期交汇融合,又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改造,吸取其中的精华,从而更丰富了唐代的舞蹈艺术。然而,舞蹈艺术是一种时间性很强的视觉艺术。虽然唐代的舞蹈艺术十分繁盛,但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都很难纪录下它们的完整形象,再加上战乱等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一些文图艺术资料的大量散失,致使唐代的乐舞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我们现在只能从一些壁画、雕塑、史书、乐书等一些文史资料中窥探出当时乐舞艺术的端倪和风采,而唐代的诗歌,却从不同的角度记载和描绘了当时的舞蹈艺术形象。这些诗歌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唐代乐舞的成就,以及当时乐舞表演的盛况,也为我们研究唐代的舞蹈艺术,发掘整理我国舞蹈艺术的历史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唐代乐舞种类繁多,主要有健舞和软舞两类。其中健舞包括《浑脱》、《剑器》、《胡旋》、《胡腾》、《柘技》等;而软舞中有《凉州》、《绿腰》、《苏合香》、《甘州》、《春莺啭》《垂手罗》等,唐代诗人对这些舞蹈都有不少歌咏。比如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在他着名的诗篇《观公孙大娘剑器行》一诗中,就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当时驰名的舞蹈艺术家——公孙大娘激动人心的舞蹈形象:“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在唐代胡旋舞也很盛行。据说此舞是天宝年间康居国(今中亚西亚撒马罕)传入中原。唐代杰出的诗人白居易就有描绘胡旋舞的《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迥雪飘遥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巳时。”从中可以看出此舞是以旋转为特色的。《霓裳羽衣舞》是盛唐时期最为盛行的舞蹈之一,流传已久。传说此舞是在唐玄宗年间,由当时的西凉总督杨敬述,把外国传来的乐曲献给唐玄宗,得到他的喜爱。唐玄宗深晓音律便加以润色,并配以清歌曼舞,据传舞者的眼饰是上衣缀了很多羽毛,下着白色又有闪光花纹的裙裾。于是唐玄宗便为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霓裳羽衣舞”。唐诗中多有歌咏这个舞蹈的诗篇。诗人们往往用传说中仙女的名字来比喻舞中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激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作。他在诗中形容舞者的服饰:“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描写节奏:“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瞻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形容舞姿:“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读出首诗不仅可以使我们知道此舞阿娜多姿,优美动人的姿态,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唐代“法曲”的结构,唐代乐舞又分坐部伎、立部伎两部。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均配以舞蹈。坐部伎舞者较少,最多不过 12人;而立部伎舞蹈规模宏大,如有名的《破阵乐》就是由120人组成的大型战舞。元稹在他的诗中唱道:“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就活脱脱的描绘出了此舞的磅礴气势和战斗气氛。

    此外,唐代还流行字舞、花舞、马舞、兽舞等舞蹈。其中字舞是用舞人组成字,方法有多种,有的是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有用队形排列成字的,还有把衣服变换颜色交组成字,也有人扛着宇牌出现于舞队之中的,可谓是现代大型集体舞中字舞的始祖。诗人王建曾在他的诗中描写字舞的情景:“罗衣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从这些诗句中不仅可以看出舞者的服饰和队形的变化,而且也表现了为当时皇帝歌功颂德的主题。

第6篇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特点

1.题材广泛,博取名篇

我国的诗歌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多个朝代交替而经久不衰,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的诗歌均是古人所传颂的经典诗歌,涉及送别诗、思想诗、讽刺诗、爱国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丰富多样的题材,学生通过了解不同题材的诗作,能够充分体会到我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所蕴含的魅力。虽然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诗歌本身感情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读、了解后仿佛融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体会诗中透出的美感。

2.图文结合,方便理解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获取认知时通常需要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入手,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十分常见,特别是中低年级的诗歌内容,基本上每首诗歌都有与其相配的插图。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其快速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含义。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文中就配有栩栩如生的插图,学生们目睹大雪虽已下完,但是却覆盖了万物,所有生物的踪迹都灭绝了,自然就理解了诗文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而只有一只孤舟停留在江面上,一个人在上面独自垂钓的画面则让人联想到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单从文字中难以发现的诗人悲凉与孤寂的心情。

3.语言优美,通俗易懂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识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的大部分诗歌都比较浅显易懂,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如高鼎的《村居》描写了放学后孩子们在村旁放风筝的画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两句先交代了季节和天气,并描写了村子的美丽景色,贴近自然,“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则与生活相贴近,学生仿佛可以看到一群孩子在愉快地玩耍,通过自读自悟产生联想,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教学策略

1.全面介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诗歌虽然精短,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却极其丰富,每一首诗歌几乎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心情等,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平时的生活方式与诗人有着天壤之别,若对于诗人的时代和写作背景缺乏了解,那么深入理解诗歌就会具有很大难度,也就无法把握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对诗歌的题材等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例如,讲解陆游的《示儿》时,诗文不仅是绝笔,而且还是诗人的遗嘱。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诗人有感而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是他唯一的遗憾,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对儿子的叮嘱:“家祭”时一定要告诉他国家统一的日子,诗人对国家深厚的爱很容易感染读者,使人感慨万千。教师在讲解前首先介绍诗歌的题材、背景和作者,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介绍有关背景资料时,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引入方法,为课堂增加趣味性。又如,教授李白的《赠汪伦》时,首先介绍汪伦的资料,接着介绍其和李白间的渊源以及汪伦对李白的崇敬之情,最后再引入诗歌,学生自然会感到情趣盎然,体会到二人间深厚的友谊。

2.多感并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与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相比,诗歌似乎已经过于“古老”,而且语言比较精练,“文约而意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开始还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但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诗歌的兴趣,处于暂时抑制大脑皮层的状态。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灵活教学,细心观察学生情感、态度、心理的变化,通过想画面、配音乐、赏图片、放录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学习兴趣得以维持,并激发其想象能力。例如,讲解杜甫的《春夜喜雨》时,学生大致了解诗文内容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诗中哪些风景的画面最为优美,待其表达完意见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风景录像,并配上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

3.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

意境深远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节奏感强,语言简练,感情丰富,因此我国自古以来诗歌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就是诵读,学生反复、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把握诗歌的形式、韵律和语言,逐渐将诗歌语言向自己的语言进行转换,仿佛身临其境。而融入诗歌的情境后,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就不再是单纯地识记词句,而是对诗歌意境加以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得多了,自然对诗文的理解也会逐渐加深。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播放适合的背景音乐营造气氛,诵读不同的诗歌时,提出的要求也要相应做出变化,以正确地引导学生。例如,当诗歌主要是写人时,学生诵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从诗中描写的人物出发和思考,感受诗中情感;当诗歌主要是叙事时,学生诵读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握诗人记事记人的技巧;当诗歌主要是描写景色时,应要求学生在体会美好的景物之外,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情景。

第7篇

⒈ 采用“直译法”来描摹景物。这样描摹景物,显得生硬僵死。应该立即变直译为意译,语言富有描述性(包括景、情、境三方面),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述具体可感,力求优美,突出意象、意境和诗情特征,切忌空洞。

⒉ 分析人物形象不到位。有些人往往运用联想思维来感知形象,如没有想到熟悉的诗人生平,利用相关背景资料;没有想到相关的典故,影响了鉴赏。有些人抓到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的文字,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分析。

我们如何来解答高考卷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题目呢?结合试题来具体探讨探讨。

例1: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2012年天津卷,14)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此题考查诗歌中“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按照题目指向,在诗歌中抓住“幽色”感受其色彩淡雅美(外在视觉),空旷幽静美(外在环境),抓住“妙香”感受其味道清香美(外在),品质高洁美(内在),阐述具体,由表及里,努力挖掘。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题: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我们要想做好类似上面的“景物形象”题,一要分类梳理意象,例如借助杨柳、长亭、南浦、酒等送别类意象,体会诗歌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的感情;借助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捣衣等思乡类意象,体会诗歌思念家乡,或牵挂亲人的感情;借助梧桐、芭蕉、流水、斜阳、猿猴、杜鹃鸟愁苦类意象,体会诗歌忧愁悲伤的感情,或者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借助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等爱情类意象,体会诗歌抒发的爱恋、思念的感情;借助投笔、长城、楼兰、柳营、羌笛等战争类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或厌恶战争,或征夫凄切向往和平的感情;借助、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草木等抒怀类意象,发现诗歌在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的规律。

二要注意发现老师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模式。此类题目出题形式往往是这样的: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⑵这首诗营造(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画面)?表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怀)?答题模式应该符合文学鉴赏规律,展现较高层次的思维质量,如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作品,抓住主要景物);⑵准确地简述意象的特点(氛围、情调);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

三要凸显诗歌意境的特征。我们常常透过人事物景、草虫鱼鸟、山川日月、菽黍稻禾等表象(画面),会用“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词语来概括“宏阔”的意境,会用“生机、繁丽、热烈、高亢、淳朴、喧闹”等词语来描绘“繁华”的意境,会用“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孤清、冷寂”等词语来概括“凄凉”的意境。这样理解诗中蕴含的真谛,进而体察诗中的情和意。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做完下面两题。(2013年辽宁卷,14)

竹轩诗兴 【宋】张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此题考查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我们在解答此题过程中最好逐一思考5个方面的问题:①人物身份是什么?(诗人)②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什么?(竹轩、柴门、狭径;茶碗、篆烟)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生活简朴,闲适)③写出了人物哪些行为、神态、心理等内容?(行为:倦卧,闲吟;心理:莫移、梅)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生活现实洒脱)④哪些意象与人物密切相关?(意象:竹、雪、梅)表现出什么特征?(诗人高雅)⑤怎样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怎样简析形象?答出人物形象特征,结合诗句分析。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题:作品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我们要想做好“分析人物形象”题,一要注意分类整理人物形象特征,例如,从杜甫《蜀相》中看到类似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从屈原《离骚》中看到类似屈原的“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从李白《将进酒》中看到类似作者的“胸怀宽广、豪放豁达的形象”,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看到类似作者的“踌躇满志、自信潇洒的形象”,从王昌龄《出塞》中看到类似戍边战士的“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从陶渊明《归国田居》中看到类似作者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从柳宗元《渔翁》中看到类似渔翁的“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从李清照《声声慢》中看到类似作者的“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从陆游《书愤》中看到类似作者的“怀才不遇、沉郁郁愤的形象”,如此等等,这样一整理,有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不同类别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要总结老师命制“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规律和答题模式。他们往往这样命题,如⑴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⑵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我们总结的“答题模式”应该是这样的:⑴确定人物身份,概括陈述诗歌描绘的具体形象。⑵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⑶结合诗歌主旨,揭示人物形象的意义。

我们不断摸索,在实践中提升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能力。

第8篇

为了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几乎都有诗词鉴赏题目,考点涉及了对诗歌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描绘画面、品味字词、赏析名句、把握形象、揣摩情感、赏析技法等。评卷中发现一些省市考查的是课外诗词,或者将课内外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有些考生读不懂诗词原文,答题自然也就无从下笔,不是空着,就是随便乱写一气。有的省市虽然考查的是课内诗词,由于部分考生对诗词的理解只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命题者稍一变化题目,这些考生不是张冠李戴,就是干脆放弃。有些考生虽然能读懂诗词的意思,但是由于赏析的角度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到位,分数自然也不会高。

【典例分析】

一、内容概括不贴切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013年临沂卷)

分析:第一题要求考生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有些考生却因为没有读懂诗歌,根据“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将内容概括为“因为外患入侵,心中很难过,希望自己能够从军”等,因为概括不准确而失分。事实上从“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两句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

二、信息筛选不仔细

例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②,

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上阕中, 和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3年台州卷)

分析:第一题要求从上阕中找出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的两种景物,其中的关键词是“上阕”、“晴天”,因此应该是“烟”和“柳”。可是不少考生或是没有注意“上阕”一词,从下阕中找景物,写出“雪沫乳花”、“蓼茸蒿笋”等答案,或是没有注意“晴天”一词,结果写“细雨”、“斜风”造成失分。

三、画面描绘欠神韵

例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

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

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

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013年舟山卷)

分析:这首诗的第二题要求描绘画面。不少考生在描绘画面时只是简单地将诗句进行翻译,没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缺少必要的修辞手法,语言干涩无味,因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四、词语品味欠推敲

例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我选:

赏析:

(2013年武汉卷)

分析:赏析时需要从词语的意思、所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等不同角度进行赏析,品味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不少考生品味时往往没有仔细推敲,考虑不全面,或者不能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因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五、诗句赏析不到位

例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2013年成都卷)

分析:诗句赏析是诗歌阅读最常见的考点,但是不少考生却拿不到分或者不能得满分,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赏析时不能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忽视其表达效果,有时对于诗句中重点词语所渲染的气氛不能正确把握,揣摩不出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因而失分。答案示例:(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六、情感体验不准确

例6.阅读诗歌,完成第1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1.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013年扬州卷)

分析:本题的第二问是要求考生揣摩出句中所蕴含的情感,不少考生没有读懂诗句的意思,从“花如雪”中体验到的不是看到自然美景的欣喜,而是一种彻骨的寒冷,自然理解出来的情感就是“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等而得不到分。本题答案应为“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记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七、技巧选择欠准确

例7.阅读诗歌,完成第1-3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3年德州卷)

分析:这首诗歌阅读的第三题第一问涉及到表现技巧的考查。有些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技巧有哪些并不清晰,不知道诗歌有哪几种抒情方式,于是想当然地写上了设问的抒情方式而造成失分。答案应为借景抒情的方式。

第9篇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将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作一横向比较,从而把握高考命题特点,为以后的复习迎考提供参考依据和复习建议。

二、诗歌鉴赏题的分析与评价

(一)命题特点。

1,诗歌品类。古代诗歌本应包括唐代以前的古诗、唐诗、宋诗、唐宋词、元曲、元明清诗歌。对照2012年17套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命题所选诗歌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的诗作(含词),偶尔也选用金元诗歌,明清诗歌则轮流出现,唐代以前的古诗以及元曲今年没有选用(以前偶有选录)。这是因为,在文学史上,人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宋诗词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繁盛与巅峰。

2.作者情况。高考选用的诗歌,其作者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是大家不大熟悉的,有的则是十分陌生的。从2012年高考所选18首诗歌(浙江卷是两首诗)来看,张九龄、贾岛、温庭筠、杨万里、秦观、晏几道、元好问等是大家熟知的作家,晁补之、李益、张耒、李纲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而修睦、金銮、王寂、白珽、曹伯启则是我们不熟悉的作家。总体看来,熟悉的作家还是多一些。

3.题量分值。一般设2个小题,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地试卷中设了3个小题。分值一般在8分左右,多的有17分(北京卷),少的只有6分(重庆卷和福建卷),广东卷和浙江卷均为7分,全国课标卷和辽宁卷均为11分,江苏卷则为10分。

4.诗歌内容。高考命题选用的一般是中学生没有接触到的诗歌或者出现在课本、读本中不被注意的地方,因此其内容就显得陌生而新鲜,这样有利于高考的公平选拔。比如,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共有两首,我们考生熟悉的是其第二首:“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结果江苏卷却选了其第一首:“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从2012年高考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远怀人。如全国课标卷晏几道的《思远人》及江苏卷温庭筠的《梦江南》。

(2)伤春惜别。如江西卷秦观的《江城子》及湖北卷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

(3)羁旅愁情。如山东卷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及四川卷曹伯启的《子规》。

(4)寄情山水。如安徽卷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辽宁卷张耒的《初见嵩山》。

(5)风物写真。如广东卷白埏的《余杭四月》及上海卷张九龄的《春江晚景》。

(6)托物寓意(借物寓理)。如全国大纲卷修睦的《落叶》、北京卷金銮的《柳堤》、天津卷杨万里的《野菊》、浙江卷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7)边塞生活。如湖南卷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

(8)闲适归隐。如福建卷李纲的《望江南》。

5.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以上所举18首诗歌涉及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表达方式。这里主要包括描写和抒情两大类型;

①描写。如全国大纲卷《落叶》第1小题涉及角度变化,北京卷《柳堤》第1小题涉及动静结合,广东卷《余杭四月》第1小题涉及色彩渲染,上海卷《春江晚景》涉及虚实相生,等等。

②抒情。如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融情于景,江苏卷《梦江南》和辽宁卷《初见嵩山》的借景抒情,上海卷《春江晚景》的情景交融,天津卷《野菊》、浙江卷《未展芭蕉》和《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托物言志,天津卷《野菊》“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的用典抒情,等等。

(2)表现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松立与叶落的对比,全国课标卷《思远人》首句“红叶黄花秋意晚”的渲染,湖南卷《度破讷沙(其二)》的映衬、四川卷《子规》的烘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衬托与对比,福建卷《望江南》的衬托,等等。

(3)修辞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的拟人,重庆卷《鹧鸪天》中“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的比拟。北京卷《柳堤》中“雨香非燕促”及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中“软红光里涌银山”的通感和比拟,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中“边雪藏行径”的拟人,江西卷《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比喻和比拟,浙江卷《未展芭蕉》中“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医春寒”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中“爱惜芳心莫轻吐”的比喻和比拟,辽宁卷《初见嵩山》中“数峰清瘦出云来”的拟人,等等。

此外,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还有几道涉及赏析语言的题目,属于“炼字”型。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和“涌”二字的妙处,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对“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的“藏”和“透”二字作简要赏析,四川卷《子规》赏析第二联中的“空”字的韵味,等等。

6.亮点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鉴赏,二是探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比较鉴赏。这类题型是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2011年的湖北卷将刘敞《登城》与苏轼《望湖楼晚景》进行比较,2012年的江西卷比较秦观《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教材中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异同,2012年浙江卷则比较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异同。

(2)探究。这是新课标考纲特意提出的一种能力层级,本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的考查要求,近年来则移用到古代诗歌鉴赏题中。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思远人》第2小题:“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又如2012年北京卷第2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再如2012年江西卷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江西卷的比较鉴赏也可看作是探究题)

(二)试题评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代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高考对诗歌的考查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古代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提高广大考生的语文素养。江西高考命题人甚至提出“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命题思想,多年来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综观2012年全国17套题的诗歌鉴赏题目,笔者发现,这种导向是十分明显的。所命试题也涵盖了内容与形式的方方面面,考点分布均匀,题目难易适中,答案简明规范,题量和分值较为合理。而比较鉴赏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则是近年来诗歌鉴赏题的一大亮点,与新课标的要求十分吻合,应引起广大师生的密切注意。

尽管命题人的初衷是要考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但考生的实际阅读鉴赏水平还是比较低。以2012年江西卷为例,第(1)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98分,第(2)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67分,累加起来平均只有3.65分。可见,我们的古代诗歌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第10篇

【关键词】古诗;鉴赏方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在 7 ~9 年级,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古诗鉴赏历来是日常学习和中考备考的重点,也是许多学生感到棘手的难点。这是由于古诗的语言含蓄、凝练,表达赋予跳跃性,再加上学生有意疏离,领悟能力欠缺,致使平常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未能真正领悟,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读懂诗歌,把“意会”到的东西“言传”出来?我认为应抓住下面几个要点:

1走近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 “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例如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其诗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

2关注诗歌题目

俗话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从诗题之中,我们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怀古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留恋愁苦,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羁旅诗的漂泊思乡,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从《春夜别友人》中读出离愁,从《望月怀远》中读出思乡,从《钱塘湖春行》中读出喜悦。从《归园田居》中读出惬意。

3抓住诗歌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质,即诗中的景和物。一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流水代表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或绵绵的愁思,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菊代表高洁和隐逸,竹代表正直和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离愁等。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抓住意象及其特点,并反复揣摩体味作者思想感情,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如松柏象征孤直、顽强、高洁,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又如诗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掌握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内容博大,从 《诗经》 到明清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

4.1写景抒情。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景中含情,融情入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着诗人的无尽思念,惜别之情从每个画面中渗透到读者眼前。

4.2咏物言志。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清风明月,飞禽走兽等均成为诗人引用的对象。如王维 《山居秋暝》 表达了诗人怡然闲适的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3边塞征战。如:范仲淹 《渔家傲》 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4怀古咏史。如刘禹锡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

4.5即事感怀。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6羁旅行役。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上是对诗歌的大体分类,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时,能快速地了解其内容,以便把握其诗的要旨。

5品析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5.1严实质朴,含蓄隽永。如 《悯农》 运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全首诗20字,读者容易理解。而含蓄隽永其特点是意在言外,不直接叙述,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体味。字短情长味深,启人联想、想象,开启读者悟性,导入美感的享受。如:李商隐的 《雨夜寄北》 向夫妻间挂念问候,时、境、情融为一体,倾吐深情的憧憬均显示言外,隐于其中,越嚼越有味。

5.2形象生动,清新雅致。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美感。如:杜甫的 《绝句》:“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相结合,色彩绚丽,语言形象清新生动。

5.3绚丽飘逸,和谐婉转。如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色绮丽,变幻莫测,体现着绚丽飘逸之美。

6掌握艺术技巧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内容很多,常见的分析角度如:行文构思、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行文构思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采用一句一景的方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采用意象相加的形式。诗中常用的修辞特点有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比喻、反复等。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等。描写又有白描和细描,如白居易、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王维的很多诗则善工笔细描。抒情又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中多用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等间接抒情的方式。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用典、比兴、象征、虚实结合等。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极力渲染昔日之繁华,结句却落笔于今日之荒凉,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让人顿生人换、古今盛衰之感慨。诗中的风格流派如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刘禹锡的寄寓深远,陆游的激昂悲壮,陶渊明的平和闲适等。

7领悟思想感情

第11篇

意象作为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

一、鉴赏意象的形态美

鉴赏意象必须以“象”品“意”,即通过诗人描写的具体物象的形声色等形态特征,品味蕴含在物象中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种:

1.以“形”品“意”

以“形”品“意”,即通过诗人描写的物象的形态特征品味其蕴含的诗味。诗人描写客观物象,往往通过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倾向的修饰语来凸显物象的形态个性,从而使物象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因此以“形”品“意”的重点是把握意象的修饰语。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藤、树、鸭、桥、道、风、马,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修饰语,使意境顿生,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表现了诗人寂寞愁苦的情怀。

2.以“色”品“意”

以“色”品“意”,即通过物象的色彩特征品味其中蕴含的诗味。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情况下,暖色代表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红旗”为暖色调意象,陈羽的《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之上天山雪”,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飘飞的“红旗”中得到展示。“白云”属冷色调意象,常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古有见月怀人、望云思友的说法。崔颢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借白云表达自己的愁思,迂曲含蓄,回味无穷。

3.以“声”品“意”

以“声”品“意”,即通过诗人描写的物象的声韵特征品味其中蕴含的诗味。如古诗中常借鸟的鸣叫声抒情,从情感的角度看,诗人写的鸟叫声可分为两种:①乐音。自在欢畅的鸣叫,抒写诗人欢乐闲适的情怀。②哀音。哀婉的悲鸣抒写诗人愁苦抑郁的心情。杜鹃的悲鸣,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二、鉴赏意象的意蕴美

古代诗歌语言凝练,手法丰富多彩,思想意蕴丰厚,因此,我们还应该结合古代诗歌的艺术传统品味古诗的意蕴美。

1.意象的双关义

古典诗歌常常借助双关手法,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碧玉形容柳树,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这是“碧玉”这个意象的第一个意思。它还有另一个意思,南朝汝南王小妾名叫碧玉,乐府吴声歌曲《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比喻出身小户人家的年轻貌美的女子。“碧玉妆成一树高”,可以想象那婀娜多姿的柳树,宛如亭亭玉立的小家碧玉。这样便通过多义词造成双关效果。

2.意象的象征义

中国古典诗歌中,题为“咏怀”或“感遇”一类的作品,取做象征的事物相当广泛,表现的内容多半是政治的感慨,或伤时,或忧生,或言志,或讥讽。如阮籍咏怀诗中《西方有佳人》一首,“佳人”象征自己的政治理想。张九龄《感遇》中《江南有丹橘》一首,经冬不凋的“丹橘”象征自己坚贞的品格。这些意象都因为象征而含蓄深沉、意义丰富。

第12篇

考场读诗,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要快速抓住诗歌的情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题材

诗歌抒发的情感往往跟诗歌题材有密切的联系,熟悉诗歌题材,也可以快速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如2011年考查了唐代诗人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从诗歌题材看这是一首咏古怀史诗。这类题材的诗歌通过对古人古事的描写,或歌颂古人,表达自己的情怀抱负;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警告当朝统治者;或感叹自己年华逝去,却壮志难酬。这首诗歌考查的难度就在于很多考生不熟悉诗人,也不了解具体的写作背景,虽然在注解里有给出作者的生卒年限,但是对于一部分不熟悉历史的同学来说,难度不小。但是如果考生熟悉掌握了咏古怀史诗这类诗歌,也可以帮助考生快速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诗歌题目“春日秦国怀古”就已经明示了这首诗歌的题材,诗后第一句“荒郊一望欲消魂”明确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及其哀愁的。结合诗中描写的萧瑟的意象,以及最后一句“不堪回首思秦原”也能得出压派私裰情。把握了整首诗歌的情感,再来分析诗歌的情景关系就要容易得多。

又如2012年考查了宋代词人晏几道的《思远人》,这是一首怀人诗。这类题材的诗歌多抒发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又因为思念之人远在他乡,这样的思念大多是哀愁的。所以第8题第一个问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难度就变小了,而紧着着第二问“‘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也会相应降低难度。根据这首诗歌的题目“思远人”和诗句“千里念行客”可以明确答出诗歌的情感是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之情。而首句“红叶黄花秋意晚”这样浓烈的秋景是描绘出了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了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当然,诗歌题材还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离别诗等等,在复习备考阶段应当熟悉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情感,做好知识储备。

二、意象

明代大学者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中国诗人作诗往往较少直白地表露情感,我们的传统审美习惯是含蓄,含蓄常常就表现为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理解了诗歌意象,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从2013年到2016年间考查的即事抒情诗和即景抒情诗较多。如2013年新课标Ⅰ卷陆游的《鹊桥仙》,2016年新课标Ⅲ卷曹翰的《内宴奉诏作》等即事抒情诗和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阮郎归》和2016年新课标Ⅰ卷的《金陵望汉江》等即景抒情诗。对于这样的抒情诗歌,要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就必须理解意象的内涵。

首先,要熟练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以及意象的内涵。通过复习,考生可以对某一类意象所代表的某一类情感进行归纳整理。比如,表达离愁别绪意象的有杨柳、长亭、夕阳、酒、秋、南浦等;表达凄凉悲伤之情的意象有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等。熟悉掌握常见意象的内容,有助于快速把握诗歌情感。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孤灯一盏,透露出的是漂泊异乡的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斜月”也已经不单单是天空中那一轮弯月。作为意象,它是作者多年漂泊,午夜梦醒后那份无尽的漂泊流浪之苦和去国怀乡之痛的唯一寄托。

其次,要注意多个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内在的协调性。这种协调既是意象创设的意境的协调,也是意象与情感的协调。

一方面,景和情的协调性体现在景情的顺向关系上,即以哀景抒哀情,或以乐景抒乐情。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词的上阙一开始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风吹雨,落花残枝的衰败图景,再加上小池的“寒”水,即使雨过天晴,红日却已西沉。这些意象的组合叠加,营造出了一种哀婉凄凉的意境,在这样哀婉凄凉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自然也是一种“悲哀”的感情。再如2011年唐代诗人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诗中通过描写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一系列荒凉破败的意象,发出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因此在分析意象时,还要注意描写意象的修饰性词语,借助想象和联想,设身处地,感受意境。

另一方面,景和情的协调性还体现在景情的逆向关系上,即以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歌的前两句写碧绿的江水,雪白的水鸟,青翠的山峰,花朵正怒放,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火,多么灿烂!后两句诗人笔锋陡转,可惜岁月流逝,归期遥遥,眼前的美妙春光非但不能引发诗人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他漂泊异乡不知何时归的感伤。诗人以乐景来衬哀情,这份漂泊的感伤让人读来更觉深刻。鉴赏诗歌,理解意象的内涵可以帮助考生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

三、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生平遭遇和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也能帮助我们把握诗歌情感。如2016年新课标Ⅰ卷李白的《金陵望汉江》:“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诗歌前四句描写出了长江奔腾万里,横溃中原,水势浩荡的雄壮气象。这不仅是李白豪放飘逸诗风的体现,更是蕴含着只在盛世才有的豪情。“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是直接对盛世的热情歌颂。结尾两句化用任公子的典故,流露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落寞惆怅。我们知道李白是盛唐诗人,在他的很多诗歌里,都洋溢着浓烈的盛唐气象,但是他一身才华,也只做得个御用文人,皇帝需要的只是用他的才华来粉饰自己奢华的生活。他郁郁不得志,被玄宗赐金放还,开始他的游历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也常常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惆怅。熟悉掌握了李白的身世遭遇和时代背景后,也不难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